urban design

17
专业杂志与城市觉(《建筑学报》201311期) 专业杂志与城市觉 创建关于港的当代都市主义,1965-1984 Trade Magazines and Urban Consciousness Seeking an Urbanism of Contemporary Hong Kong, 1965-1984 《建筑学报》201311作者:Crusader,拾贝岛民 《远东建设者》上登载的美孚新村规划平 论摘要 19601980年代,不断成熟的港建筑学杂志反映了当时的港建筑学的觉意识的崛起。由此,建 筑学在港不仅仅是个学科,且变成了种公众的知识。基于对这些杂志的简要回顾,笔者试图梳 理出港当代都市主义的形成机制与思想源流。 Abstract: From 1960s to 1980s, maturing architectural trade magazines of Hong Kong illustrated the emerging

Upload: uuo

Post on 26-Jan-2016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

DESCRIPTION

urban

TRANSCRIPT

专业杂志与城市⾃自觉(《建筑学报》2013年11期)专业杂志与城市⾃自觉创建关于⾹香港的当代都市主义,1965-1984Trade Magazines and Urban ConsciousnessSeeking an Urbanism of Contemporary Hong Kong, 1965-1984

《建筑学报》2013年11期作者:Crusader,拾贝岛民

《远东建设者》上登载的美孚新村规划平⾯面

论⽂文摘要从1960到1980年代,不断成熟的⾹香港建筑学杂志反映了当时的⾹香港建筑学的⾃自觉意识的崛起。由此,建筑学在⾹香港不仅仅是⼀一个学科,⽽而且变成了⼀一种公众的知识。基于对这些杂志的简要回顾,笔者试图梳理出⾹香港当代都市主义的形成机制与思想源流。

Abstract:From 1960s to 1980s, maturing architectural trade magazines of Hong Kong illustrated the emerging

consciousness of architecture in Hong Kong, as both a discipline and a body of public knowledge.Based on a brief review of these magazines, this paper seeks to identify the formation of an urbanismabout contemporary Hong Kong.

关键词:专业杂志,城市⾃自觉,都市主义,现代主义,殖民主义 Key words: trade magazine, urban consciousness, urbanism, modernism, colonialism

1.引⾔言在整个⼤大中华⽂文化圈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香港经常被视作⼀一个先⾏行者的⾓角⾊色来加以研究。在⽂文化学者李欧梵的叙事中,⾹香港是上海的失落的镜像,勾画了⼀一种已经不复存在的可能性。【1】在建筑学与建成环境领域,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香港依然是⼀一个缺乏整体规划的前现代殖民城市:外廊式的热带殖民地风格建筑与各种宗教或⽂文化机构占据港岛与九龙的殖民权⼒力中⼼心,⼤大量的唐楼与临时的寮屋分布在华⼈人区与城市外围。在⼆二战以后的⼆二⼗十年间,⾹香港的建筑学发展(教学与实践)基本依靠三⽅方⾯面资源:⼀一是⼤大陆(尤其是上海)南下的建筑师精英,如范⽂文照,徐敬直,⽢甘洺(Eric Cumine)、陆谦受等;⼆二是来⾹香港执教和执业的英国建筑师,如⾹香港⼤大学的第⼀一任建筑系主任Gordon Brown和在公营部门及私⼈人事务所的任职⼈人⼠士;三是当地的⼯工程师与测量师(他们中的很多并未接受过专业建筑学培训),如1950年代⾹香港最⼤大的华⼈人事务所⽼老板周耀年和李礼之。【2】在建筑师徐敬直的《中国建筑之古今》(Chinese Architecture:Past and Contemporary,1964年出版)中,当时⾹香港的建筑学与城市建设实践成就⼏几乎不被提及,即使考虑到⾹香港当时是英国殖民地,这种有意忽视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而主要原因就是⼀一个基于本⼟土的城市⾃自觉还未建⽴立。【3】

直到1960年代初,虽然有英国规划师艾伯克隆⽐比(Patrick Abercrombie)在1948年所主持的简明的⾹香港规划报告问世,⾹香港依然是被当做⼀一个临时性庇护所,除了政府为了安置寮屋居民所建成的徙置区(resettlement area),长期的建设计划是缺乏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关于城市⾃自⾝身形态发展规律的研究很难建⽴立起来。综合当时的各种⼯工程与规划⽂文献可以确知,当代的⾹香港都市主义(urbanism)与城市⾃自觉(urban consciousness)是在1960年代中期以后才慢慢成形的。【4】⼏几个事件可以佐证这⼀一转型的发⽣生:⼀一是在1968年⾹香港⼤大学开始有了独⽴立的脱离⼟土⽊木⼯工程系的建筑系;⼆二是⼀一系列正式的公共屋村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全新的城市模版;三是⾹香港殖民地政府于1965年开始起草《殖民地规划⼤大纲》(Colony Outline Plan)并在1969年颁⾏行,其中已经开始关注城市设计层⾯面的问题 。【5】在这些各⾃自独⽴立的事件所形成的社会合⼒力下,⾹香港的专业建筑与⼯工程杂志开始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从1960年代开始,专业杂志⼀一⽅方⾯面开始密集的介绍国际上最时新的建造技术与⼯工程理念,另⼀一⽅方⾯面也通过不断的反思以探索⾹香港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城市形态特征与现代化途径。经过斟酌,笔者将本⽂文考察的建筑学专业媒体的历史起点定在1965年,到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之时为⽌止,并将着重考察当时两部杂志:1953年创刊的《远东建筑师与建设者》(Far East Architect and Builder,Far East Trade Press,1980年停刊)与1972年创刊的《亚洲建筑师与建设者》(Asian Architect and Builder,Thomson Press,2003年停刊)。为了更⼴广泛的勾画当时的专业媒体所呈现的⾹香港的都市主义⾯面貌,笔者也参考了其他的⼀一些后

期出现的专业杂志,⽐比如1973年创刊的《建筑》杂志(Building Journal)与1980年代的《视觉》(Vision: Architectural Design)杂志。《视觉》杂志更偏重设计与造型本⾝身,它 的顾问有何弢、龙炳颐等。为《视觉》供稿的建筑师有严迅奇, 何弢, Peter Smith Cookson, Alan Fitch, Matsuda, 刘秀成等⼈人,这些建筑师在1980年代⾄至今部分主导了⾹香港建筑界的思路和声⾳音。相对于专著,建筑学专业杂志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并且更⽣生动的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对于建筑学与建成环境认知的全貌。

1976年建设中的红磡车站及其上盖设施

2.建筑专业媒体中的⾹香港的现当代城市史在20世纪60年代,借助于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与之后的许多建筑学组织(如TEAM X,Archigram等)的⼤大⼒力宣导。现代建筑与城市规划的思想达到了发展⾼高潮。这⼀一时期也是欧美建筑学杂志发展的黄⾦金时期。著名的建筑学杂志如意⼤大利的Casabella,Domus与Abitare杂志,英国的Architectural Review与Architectural Design,美国的Arts and Architecture杂志等都进⼊入全盛期。这些杂志的风格,内容与格调都对远东地区的建筑学杂志有所影响。当时⾹香港的主要杂志《远东建筑师与建设者》与《亚洲建筑师与建设者》(杂志名称都经数次更换)明显受到欧美尤其是英国同期杂志的影

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排版、内容、词汇乃⾄至意识形态上。作为殖民地时期的杂志,这两部杂志的主要受众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工程师、建筑师与政府规划⼯工作者。所覆盖的地区为曾经或彼时依然为英联邦之⼀一部分的远东地区,特别是⾹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与国家。

《亚洲建筑师与建设者》在1972年创刊时,《远东建筑师与建设者》还未停刊,故两部杂志有⼀一个时间上的重叠。但是从内容与格调上来看,又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两部杂志都⼤大⼒力宣传晚期(战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与相应的⼯工程与设计技术与规划思想,这包括结构与施⼯工技术,现代化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商业综合体设计,城市与基础设施整合设计,城市步⾏行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热⼯工与环境技术,建筑电⼦子控制系统,电梯与机械化⾏行⼈人运输设施技术,著名建筑师访谈,建筑历史与理论思潮的介绍等等。《亚洲建筑师与建设者》的顾问就有港⼤大系主任W. G. Gregory,由此也可窥见杂志的格调与受众范围。从杂志的⾏行⽂文与⽤用词来看,当时的编者是将远东那些现代化较早的地区视为⼀一个统⼀一的地理与⽂文化整体来看待的。由于杂志的读者往往是殖民地技术官员与受殖民地教育的⼯工程师,⼤大量的社会底层居民往往以⼀一种匿名的⾝身份出现。⼀一⽅方⾯面他们是需要安置的对象,是城市拥挤与混乱的始作俑者;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巨⼤大的劳动⼒力来源,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1960年代与1970年代的⾹香港⼯工程师与建筑师主要应对的是如何为⼀一个⽆无序扩张的城市寻找⼀一个功能主义的解决⽅方案的问题。⼤大量的讨论是关于城市的容纳⼒力(capacity)、城市的机动性(mobility)与规划的公共性(publicity)这类问题的。⽽而这正好同当时在欧洲⾮非常流⾏行的福利资本主义与技术乌托邦思想相契合。由此可见,殖民主义定式思维和对⾹香港⾃自⾝身的城市现代化的诸种问题的反思是并⾏行的。战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就被裹挟在殖民主义残余⾥里从技术官僚精英的⽇日常⽤用语中渐渐进⼊入⾹香港。然后,也正是这种后期殖民主义视野,⾹香港的建成环境能够被放在⼀一个“前全球化”的讨论语境中得以回顾。

杂志更名

⼀一个⼤大的趋势是,越晚近的杂志越将⾹香港视为⼀一个具有⾃自⾝身城市地理特性的有机体,并越来越关注⾹香港与1980年代后开放的珠江三⾓角洲与整个⼤大陆地区的联系。如果将这两部杂志与1973年创刊的《建筑》杂志(Building Journal)相⽐比,可以发现前者在内容与质量上都更加的国际化,更偏重思想与技术的介绍与讨论,更注重建筑的公共产品特性,较少地涉及地产开发内容。⽽而后者则明显更偏向当时已呈崛起之态的⾹香港本⼟土建设与开发企业,因此有较多的地产开发与城市经营⽅方⾯面的内容,如建筑施⼯工各⼯工种的⽇日⼯工资,⽽而较少对整个国际建筑学与城市规划趋势的引介与反思。从1980年代开始,中⽂文开始在⾹香港专业杂志中⼤大量出现,杂志内容也多与地产开放,项⽬目推⼴广有关,其学术性与思想性都⽆无法与早期杂志相较。另⼀一个晚近的趋势是建筑学杂志开始向室内设计与平⾯面、媒介艺术靠拢,如1980年代创刊的Pace(以后改名为Space),⽽而这也是与国际上的⼤大趋势⼀一致的。

关于⾹香港的城市发展史,以往的专著往往多偏重具体的空间对象与措施(如新城,公共屋村,捷运主导的城市发展,⼈人⾏行系统等等)。⽐比较知名的专著有Roger Bristow的《⾹香港新市镇》与《⾹香港⼟土地使⽤用规划》,Dwyer, D.J.编著的《亚洲都市化概况:⾹香港个案研究》。⽐比较著名的论⽂文有Alexander Cuthbert的《模糊空间与模糊权利:⾹香港的企业⼒力量与社会控制》等。这些专著将⾹香港的建成环境视作⼀一种对各种社会需求进⾏行应对的结果(或对其进⾏行批评,如Cuthbert的⼀一些论著)。【6】在这样⼀一种叙事下,各种量化的需求占据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如公共卫⽣生,住房需求,交通需求,结构安全需求,防⽕火需求等等,仿佛整个⾹香港就是⼀一个应对各种危机与需求的空间机器。如李⼠士桥在⽂文集《现代思想中的建筑》中所⾔言,⾹香港是⼀一个“数量最⼤大化”的城市,她的城市发展是⼀一系列管理与控制机巧运⽤用的结果,是专业知识“有效的、漠不关⼼心的集合”。如果根据这样的定调,那么传统上关注⽐比例、范型、审美、细节等⽅方⾯面的建筑学是⽆无法在这个城市找到⼟土壤的。【7】

中环俯瞰

近期有⼀一些学者开始探索⾹香港的城市空间特征背后的⽂文化因素。这些专著将⾹香港视作⼀一个⽂文化⼈人类学对

象加以考察,不再拘泥于对单⼀一的空间措施或系统进⾏行技术上的剖析。⽐比如墨尔本⼤大学Shelton,Karakiewicz, Kvan三教授撰写的《制造⾹香港:从垂直到⽴立体》,美国建筑师Jonathan Solomon的《⽆无地⾯面的城市: ⼀一本⾹香港指南》等书是近期影响⼒力较⼤大的论著。【8】这些近期的论述更关注拥挤的⽂文化,空间的⽣生产⽅方式,⼈人群的空间认知习惯等空间⽂文化领域的问题。从这⼀一最新的学术趋势出发,笔者试图从⾹香港的专业杂志中探索形成当代⾹香港建成环境的历史起点。与以往的叙事不同,这⼀一考察将⾹香港的都市主义思想演变看做⼀一个更加⾃自觉的、反思式的过程,并着重关注专业杂志中所呈现的对⾹香港⾃自⾝身城市空间发展规律的⾃自觉的反思。

3.1965-1984年⾹香港建筑学专业杂志的内容分析在这⼀一部分,笔者将对1965年到1984年⾹香港的建筑学专业杂志所主要关注的内容进⾏行简要的分类论述。这⾥里再次要强调的是,讨论的重⼼心还是会放在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之前的刊物。这⼀一⽅方⾯面是由于在1980年代彩⾊色胶印技术迅速应⽤用于专业杂志,杂志的表现⽅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文字量减少,线描图解减少,⽽而彩⾊色照⽚片增多,到1990年代后期更是被⼤大量的电脑渲染图充斥。另⼀一⽅方⾯面,由于⾹香港的前途已定,地产势⼒力迅速崛起,专业杂志更加商业化,学术质量有所降低。

介绍BART

3.1战后国际主要城市建设成就

1965年之后的⾹香港已经是⼀一个初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亚洲城市, 但是相对于不断增加激化的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人⼜⼝口激增所带来的的城市问题),⾹香港的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住宅状况与公共空间供

应在当时依然是落后于城市需求的。所以1965年到1984年专业杂志主要介绍的是发达地区城市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更新的最新成就。如1969年3⽉月的《远东建筑师与建设者》登载了当时⽇日本新宿站的城市综合体建设。1971年5⽉月刊登载了美国旧⾦金⼭山湾区快速捷运系统(BART)的最新规划成果。1971年11⽉月刊登载了澳⼤大利亚悉尼的规划成果。1973年某期刊登了新加坡的空中步⾏行系统,1976年7⽉月刊登载了美国费城的最新建设成就,1985年6⽉月刊《亚洲建筑师与建设者》介绍了⽇日本的筑波科学城。

这些题材的选择都⾮非常符合⾹香港的城市建设热点,甚⾄至先于⾹香港的相应领域的建设计划。⽐比如在讨论新宿站城市综合体时就着眼于轨道交通,机动车,步⾏行公共空间与商业功能的整合。“终站城”(TerminalCity)的概念是⾸首先在美国纽约被实践的,有名的如纽约⼤大中央车站与肯尼迪机场。⽽而当时⾹香港尚⽆无类似的⼤大型交通综合体规划,建于东铁线(九⼴广铁路)交通站房上的红磡站-红磡体育场综合体是在1970年代末建成,建于九龙湾地铁站房上的德福⼴广场在1980年投⼊入使⽤用。所以杂志对这⼀一概念的引⼊入是极具前瞻性的。在介绍澳⼤大利亚悉尼中⼼心城区复兴计划时,则强调⼀一个长期的、协调各⽅方利益的计划的重要性。“环境控制区的综合系统”(a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areas)的概念得以着重介绍。这个概念又被称为“特殊区域”(precinct),往往和⼈人流的系统设计、公共-私有空间的整合、规划激励机制的运⽤用有关。⽽而这些概念都是在⾹香港之后的建设中被特别采⽤用的。1973年介绍新加坡珊顿道(Shenton Way)的空中步⾏行道系统时,连接天星码头-怡和⼤大厦-置地⼴广场中环的步⾏行系统正在规划中。综合这些观察,可以知道⾹香港的⼀一些规划设计思想并不是如很多⼤大众认知中所以为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对式模式,⽽而是在很早就在专业⼈人⼠士中形成了⼀一种对城市未来的理想化设想,这些设想往往以其他地区的优秀范例为参照。

名建筑师论道

3.2⾹香港⾃自⾝身城市空间特征的反思与检讨

⾃自1960年代开始,港府开始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研究,如1961年的《中环全⾯面重建发展⼤大纲》(Comprehensive Redevelopment Plan for Central District)与1967年的《⾹香港集体运输研究》(HongKong Mass Transport Study)。【9】但是在早期的规划⽂文件上对城市设计层⾯面的描述与分析则⽐比较匮乏,⽽而建筑学的法规条例又很少涉及到上⽂文所提到的“precinct”(特殊区域)的空间控制。1965年1⽉月刊《远东建筑师与建设者》登载了⾹香港规划所(Planning Division of Hong Kong’s Crown Lands andSurvey Office)之副所长克拉克(R.C. Clarke)的《⾹香港规划》(“Planning in Hong Kong”)⼀一⽂文。克拉克认为规划处理的⽆无⾮非是⼈人与空间的关系。城市⼟土地的⾮非常态⾼高密度开发体现的是⼈人的合理空间需求。和许多当时城市规划⽂文件不同的是,克拉克已经不再把⾼高密度视为⼀一个需要纠正的问题,⽽而是视作城市⾃自⾝身的发展逻辑的合情理的表达。他随后提出对城市地表空间的匮乏的关切——“⽆无论住宅建多⾼高,⼈人们总是要回到地⾯面进⾏行公共交通与交流”。【10】克拉克提议根据英国著名交通规划师布坎南的思想进⾏行城市的⼈人车垂直区隔(grade segregation),以应对地⾯面空间不⾜足的危机。但是,并不是每个职业规划师都对城市⾼高密度持接受的态度。

次年(1966年)10⽉月刊中,城市规划协会(Urban Planning Institute)的主席杰克森(J.E. Jackson)认为当时⾹香港的荃湾、屯门与沙⽥田规划过于依赖油尖旺区域的密度标准(换⾔言之,⽬目标密度设定过⾼高),这样会导致⾮非常低下的环境质量与更⼤大的拥挤问题。另外从⾏行⽂文中来看,杰克森是⽀支持⼤大屿⼭山开发的。1968年1⽉月刊登载了⼀一次由当时的RTV(⾹香港亚洲电视前⾝身)所直播的四位建筑师对⾹香港建筑状况的讨论。出席的建筑师有夏扶礼、费彻、黄汉威与⽊木下⼀一(C. Haffner, A. Fitch, E. Wong and J.Kinoshita)。【11】夏扶礼⼀一开场就表⽰示,⾹香港并未将其现存设施的使⽤用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他认为整个中环与⾦金钟(当时没有⾦金钟的概念,为英国海军船坞)应该建⽴立整合的空中⼈人⾏行步⾏行桥⽹网络联系商业与滨⽔水空间,因为当时多层购物中庭内廊(multilevel shopping arcades)已经⼤大量出现,所以连接这些商业设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夏扶礼更认为⾹香港的城市规划应该关注那种微观尺度上的交通问题。⽊木下⼀一认为,旺⾓角所谓的“⾼高密度”区域不过是四层唐楼的群落。它们还有潜⼒力变成20层的居住区,并留出更多的公共空间。除了⼀一些⼩小分歧,⼏几位建筑师普遍认为⾹香港的开发应该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必须留出⼤大量的郊野公园禁⽌止开发。另外,他们认为⾹香港并没有错失什么理想、整体的规划⽬目标,⽽而是应该继续这种“特别设定”(ad hoc)的建设模式。在接下去的⼗十年中(尤其是麦理浩执政时期),关于⾹香港的⼀一些特殊的空间解决措施的讨论不断进⾏行,同时对于整个城市的都市特征的反思⽇日益深⼊入。

在1981年7⽉月,英国建筑师舍温(M. Dean Sherwin)为《亚洲建筑师与建设者》撰写了⼀一篇名为《街道对抗天空》的⽂文章,对⾹香港的空间形成机制进⾏行更深层的剖析。舍温是在英国1960年代技术乐观主义中受教育的建筑师,在1960年代曾经是激进的建筑学运动的积极分⼦子,后来赴美国费城⽣生活。此⽂文写于他在马来西亚⼯工作时期。在这篇⽂文章中“天空”与“街道”分别代表两种城市尺度,前者是⼤大体量的、“匿名的”玻璃混凝⼟土盒⼦子,后者是⼈人的尺度的“街道”。这⾥里的街道不能理解为字⾯面上的意义,⽽而是在巨⼤大的体量中服务于⼈人的空间,⽐比如各种⽴立体交通设施,甚⾄至脱离于严格的建筑规范之外的⾃自创造。舍温把这种近⼈人尺度的微空间创造机制称为偶然事件(incident),这同样应和了夏扶礼所强调的“特别设定”(adhoc)的概念。舍温可能将⾹香港的复杂的空间环境浪漫化了,但是这种在巨⼤大的⾮非⼈人体量罅隙与表⾯面上的微空间创造,确实为⾹香港的⾃自⾝身空间形成机制提供了⼀一种解释的途径。

公屋得失

3.3公屋、社会参与等城市公共性问题的探讨

“⼈人居环境”的讨论在1960年代也⼤大量涌现。当时,⾹香港与其他亚太地区开始急速的城市化进程,⼤大量的相对来说素质较低的⼈人⼜⼝口涌⼊入城市,某些地区的⼈人⼜⼝口密度过⾼高,城市环境⾮非常恶劣。在殖民主义与现代主义这两种思潮互相影响的背景下,规划专业⼈人员对如何服务⾮非专业民众(laymen)是持有⼀一种⽭矛盾的态度的,⼀一⽅方⾯面建筑的社会理想要求他们必须拾起教育引导公众的责任,另⼀一⽅方⾯面,专业⼈人员(往往是社会中⾼高阶层)很难完全理解底层民众的真实需求。1965年,《远东建筑师与建设者》登载了HKIA新上任的主席艾斯布⾥里(Hugh Cedric Astbury)的上任辞,专门讨论建筑与规划中的⼈人的问题。艾斯布⾥里认为布坎南(Colin Buchanan)规划思想中的⼈人本理念还是没有在⾹香港的规划中得到充分认识。艾斯布⾥里也再次强调了专业⼈人⼠士的权威性,他依然希望专业知识能够在专业⼈人⼠士和公众的合作中获得尊重。同时,公屋建设,海底隧道,城市⽴立交,新城开发等问题的介绍也基本上占据了杂志的主要内容。⼤大约在此时,⾹香港房屋委员会的⼤大型屋村如华富村和彩虹村投⼊入使⽤用,杂志对这些新兴公屋的规划设计都作了⼤大篇幅报道。1978年,《亚洲建筑师与建设者》杂志登载了⼀一篇名为《为⾹香港穷⼈人置居》的短⽂文。该⽂文回顾了政府从1972年开始的徙置屋改造计划,并开始从社区与⼈人⽂文建设的⾓角度反思改造计划的得失。徙置屋虽然仅有⼆二⼗十多年历史,但是那些低收⼊入⼈人群已经在这些临时居所安家落户,形成了⼩小作坊模式的就业⽅方式。⼀一旦进⾏行改造,这些低收⼊入⼈人群将⽆无法重新获得就业。除了公屋,这些杂志都以⼤大篇幅介绍新兴的⼤大型私⼈人住区,如1970年的《远东建设者》介绍了全港第⼀一个⼤大型的中⾼高档住区美孚新村,并尤其强调该项⽬目在⾃自给⾃自⾜足(self-containment)与贯通的⾏行⼈人平台设计上的新突破。可见,在1980年代以前,⾹香港的公屋与新城建设就已经⾮非常注重居住、社区、服务与就业等功能的平衡。这种预先规划的住区的混合⽤用途模式⾄至今仍对⾹香港的社区开发形态产⽣生影响。

当时甚为发达的电梯系统

3.4新技术与空间措施

除了以上所述的⼏几个⽅方⾯面的内容,1965年到1985年的⾹香港建筑学杂志也⼤大量介绍新的建筑技术与设计⽅方法。⼀一些基于新兴交通⽅方式具有技术乌托邦特征实验性⽅方案通过杂志被介绍给公众,如城市综合体内的履带运输交通⽅方案,中区半⼭山之间的缆车⽅方案等。1971年3⽉月刊的《远东建筑师与建设者》登载了奥地利建筑师罗多特(Herbert F. Loidolt)为中区-半⼭山设想了⼀一个缆车交通的⽅方案。这个被称为空中运输带(elevayor,elevator与conveyor的合成词)的交通措施兼顾了随地表⾼高程变化的三种城市带(从中环填海区到半⼭山):平地上的⾦金融区,低坡地上的⽼老旧住宅区,⾼高坡地新⾼高层住宅。根据罗多特的设想,这个系统将悬空在街道上⽅方,同商业与社区服务设施结合,并同其他城市捷运系统良好连接。类似的对交通与城市⽴立体空间探讨纵贯整个1970年代。与今天的中环-半⼭山步⾏行电梯相⽐比,这个⽅方案的通⾏行速度更快,但需要更⼤大的空间(如果是双向运⾏行),忽视了从中环到半⼭山的复杂⾼高程变化(并不是单⼀一斜率的)。但是,除了具体运输技术的不同,它们所涉及的⼀一些空间问题依然是共通的。建成环境与环境控制也是杂志的主要关注对象,1968年《远东建筑师与建设者》在连续⼏几期都登载了⾹香港⼤大学讲师K.H.Tang的介绍环境控制理念的⽂文章。该⽂文认为“建筑已经从简单的遮蔽场所演变到了涉及各种技术系统的环境”。这⼀一观点明显受到建筑史学家班纳姆(Reyner Banham)在1965年所发表的《家不是房⼦子》⼀一⽂文的的影响。【12】Tang对⾹香港缺乏个性的建筑材料与构造⽅方式提出批评。并建议在研究⾹香港本⼟土的热带殖民地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创造适合本⼟土环境的建筑形式。除了介绍新技术的专门⽂文章,更⼴广泛的建筑技术⽅方法是通过⼴广告的形式介绍的,⽐比如⼤大量存在的电梯⼴广告,计算机辅助系统⼴广告,空调系统,特殊技能的施⼯工企业⼴广告等。这些⼴广告制作精良,并与杂志本⾝身的现代主义格调完全融合。

4.结论由于篇幅所限,前⽂文对1965-1985年的⾹香港建筑学杂志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1985年前的⾹香港依然是欧美世界与中国⼤大陆之间的边缘地带。殖民地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为当时的⾹香港进⾏行建筑学与规划学反思的主体基本上是来⾃自欧美的精英专业⼈人⼠士或其他接受英式教育的本地精英。本⽂文所着⼒力介绍的两份杂志(《远东建筑师与建设者》与《亚洲建筑师与建设者》)都是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拥趸。历史与乡⼟土、形式的意义、⼴广泛的环境景观等70年代以后逐渐兴起的关注领域只有⾮非常稀少的介绍。⼤大量的篇幅关注的是建筑的性能与坚固度,城市的容量与密度,基础设施的效率与可靠性,以及极端密度条件下对城市的承载⼒力与功能的反思。⾮非常难得的是,很多专业⼈人员都认识到了密度所带来的机遇。密度不仅仅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已经是构成⾹香港的城市个性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极端密度塑造了⾹香港特殊的公共空间组织⽅方式,即因地制宜的利⽤用各种边⾓角料与可能性,并将⼩小块的公共空间串成穿梭于各个巨⼤大建筑体量内部的⽹网络,形成孔隙性极⼤大的,连绵不绝的城市空间。

从本⽂文所引述的建筑师的组成来说,除了⼀一些本⼟土的建筑师、⼯工程师,很多临时来港的、或者在⾹香港短期⼯工作的欧美建筑师与规划师也贡献了⼤大量的思想成果。部分的思想成果仅仅出⾃自对⾹香港的短期印象,但是这些未获实现的愿景与⾹香港的真实发展轨迹⼀一道构成了对⾹香港的城市形态特征的完整认知。在这些精英建筑学杂志中,底层民众对于城市的期望往往是⽆无法获知的。但是,底层民众又以“城市问题”的匿名⽅方式出现,他们时⽽而是佐敦旺⾓角的恶劣居住环境中四层唐楼中的居民,时⽽而是公屋建设中改善民⽣生的收益者,时⽽而是需要被教育引导的尚未“现代化”的公众。这其实反映了⾹香港当代都市形成机制中的⼀一个尴尬境况(也是整个东亚地区现代化的尴尬境况),即整个城市环境优化的主要倡导者依然是少数的接

受西⽅方教育的专业精英。尤其是⽽而这些专业精英的技术⽤用语并不能渗透到民众的⽇日常体验中去。在地产势⼒力崛起之后,专业精英的⽴立场更与地产商趋同,那些在战后⼀一段时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现代主义思想初衷反⽽而被遗忘了。

1970年代的⾹香港政府建⽴立了⼀一个⾄至少在形式具有⾼高度融合⼒力的现代化城市。在各种量化的指标上考察,⾹香港都是⼀一个发达社会。在城市空间管理上与建筑质量控制上都是亚洲的典范。但是,这种相对刻板严谨的管理体制⾯面对却是⼀一个丰富的社会⽣生态。⾹香港的城市空间的复杂与精密在亚洲⾸首屈⼀一指。但是这种精密却不是“管理”出来的。它是各种⽭矛盾的空间⽣生产机制冲突协调的结果:地产开发的逐利逻辑,政府⼟土地的管理逻辑,公共卫⽣生管理逻辑,交通的效率逻辑,商业⽂文化逻辑,本⼟土的环境⼼心理习惯(乡⼟土建造传统与风⽔水堪舆等)。在这些⼒力量的冲突下,专业⼈人⼠士对亚洲⾼高密度环境下的社会⽂文化特征的反思被淹没了,⽽而为这⼀一反思重新梳理线索正是本⽂文写作的⽬目的。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李欧梵. ⾹香港,作为上海的“她者”【M】. 读书,1998年12期. 李欧梵认为到五⼗十年代,⾹香港成为了上海的“后⽅方与避难地”,并在五⼗十年代经历了持续的“上海化”,直到1970年代的⼤大规模城市建设中才开始获取⾃自⼰己独⽴立的城市⾝身份与特征。这⼀一判断在研究⾹香港的都市主义(urbanism)中也是适⽤用的。2. Caryl, Christian. Building the Dragon City: History of the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Su, Gin-Djih. Chinese Architecture: Pastand Contemporary. Hong Kong: The Sin Poh Amalgamated (H.K.) Limited, 1964. 3. 徐敬直通篇未提⾹香港建筑,却对台湾建筑学的战后发展赞誉有加,可见当时⾹香港本⼟土建筑学体系的薄弱。4. 参见:李百浩,邹涵. 艾伯克隆⽐比与⾹香港战后城市规划【J】. 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1期 , pp.108-113.这⾥里需要把城市学(urbanism,或译为都市主义)与规划(urban planning)区分开来,前者更强调城市⼈人居环境的⾃自⾝身逻辑与形态发⽣生规律,后者强调对城市环境进程的积极⼲干预。5. 同上。6. 见Bristow, Roger. Hong Kong's New Towns: A Selected Review. Hong Kong &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89。以及Bristow, Roger. Land-Use Planning in Hong Kong: History, Policies andProced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另见Dwyer, D.J., ed. Asian Urbanization: A HongKong Casebook.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71。论⽂文见Alexander Cuthbert and KeithMcKinnell, “Ambiguous Space, Ambiguous Rights: Corporate Power and Social Control in HongKong,” Cities, Vol. 14 No. 5 (1997): pp. 295-311。7. 李⼠士桥. 数量最⼤大化的城市【G】.现代思想中的建筑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pp.176-184。8. 见Barrie Shelton, Justyna Karakiewicz and Thomas Kvan. The Making of Hong Kong: From Verticalto Volumetri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0,Jonathan Solomon, Clara Wong, & AdamFrampton, Cities Without Ground: A Hong Kong Guidebook. New York: ORO Editions, 2012等。9. 见:李百浩,邹涵. 艾伯克隆⽐比与⾹香港战后城市规划【J】. 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1期。10. 见: Clarke, R.C. “Planning in Hong Kong,” Far East Architect & Builder, January 1965, pp.54-55.

11. 均为当时的著名建筑师,在不同时期担任⾹香港建筑师协会主席。12. Banham, Reyner. “A Home Is Not A House,” Art in America, Number 2, April, 1965.

(存个档作为进⼀一步讨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