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20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以下简称“设计中心”)是由深圳市规 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规土委”)发起、经深圳市机构 编制委员会于 2010 年 12 月 16 日批准(深编 [2010]66 号),在深 圳市公共艺术中心加挂牌子、履行“城市设计创新的推广促进工作” 职责的机构。 作为事业机构的一种改革探索,设计中心将是规土委直接领导下相 对独立运作的公共非营利机构。其宗旨是整合政府、产业和商业资 源,建立深圳城市系统设计思想库,提供设计交流、培训和推广等 方面的服务,促进深圳城市空间环境系统设计质量的全面提升,同 时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和设计创意产业的提升。 分管副市长 委员会主任、副主任,驻深规划督察员,机关党委、 机关纪委,副总师;机关各处、各直属单位、各管理局、 各事业单位;创意文化中心;各设计协会 全委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助理、各部门信息员 设计中心简报编辑小组 肖峰 0755-83947549 [email protected] SenseTeam 山河水团队 开放设计,从我做起 “最令人感动的评选” 规划大厦里的“乱搭建” “关系到 70% 人类居所” 的建筑实践展 双年展 24 场活动承包记 七个月与“一·百·万” “设计之都”需要什么样的 设计学院? “趣城在哪里?”深圳城市设计地图编辑小记 与引进创意相结合的深圳奖 设计争 鸣:如何纪念大运火炬塔? 搭建设计服务网,倡公开公平竞赛环境 德国奥迪来访及交流绿色交 通与城市设计 芬兰建筑师来深交流建筑竞赛经验 哈佛学生参观深圳保障房展 Shenzhen Center For Design's 2011 元年 www.szdesigncenter.org Newsletter

Upload: yyy777

Post on 15-Jul-2015

21.324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18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以下简称“设计中心”)是由深圳市规

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规土委”)发起、经深圳市机构

编制委员会于 2010 年 12 月 16 日批准(深编 [2010]66 号),在深

圳市公共艺术中心加挂牌子、履行“城市设计创新的推广促进工作”

职责的机构。

作为事业机构的一种改革探索,设计中心将是规土委直接领导下相

对独立运作的公共非营利机构。其宗旨是整合政府、产业和商业资

源,建立深圳城市系统设计思想库,提供设计交流、培训和推广等

方面的服务,促进深圳城市空间环境系统设计质量的全面提升,同

时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和设计创意产业的提升。

分管副市长

委员会主任、副主任,驻深规划督察员,机关党委、

机关纪委,副总师;机关各处、各直属单位、各管理局、

各事业单位;创意文化中心;各设计协会

全委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助理、各部门信息员

报 编

设计中心简报编辑小组

肖峰

0755-83947549

[email protected]

SenseTeam 山河水团队

报开放设计,从我做起 ●“最令人感动的评选”● 规划大厦里的“乱搭建”●“关系到 70% 人类居所”

的建筑实践展 ● 双年展 24 场活动承包记 ● 七个月与“一·百·万”●“设计之都”需要什么样的

设计学院?●“趣城在哪里?”深圳城市设计地图编辑小记 ● 与引进创意相结合的深圳奖 ● 设计争

鸣:如何纪念大运火炬塔?● 搭建设计服务网,倡公开公平竞赛环境 ● 德国奥迪来访及交流绿色交

通与城市设计 ● 芬兰建筑师来深交流建筑竞赛经验 ● 哈佛学生参观深圳保障房展 ● ● ● ● ● ●

Shenzhen Center For Design's

2011 元 年www.szdesigncenter.org

Newsletter

Page 2: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很多人来回走过规划大厦首层,可能会总是纳闷大过道上那一堵灰

色木块矮墙内、两顶绿色太阳伞下、若干忙碌身影占据的区域到底

是个什么名堂?以这种临时搭建方式在政府规划机构里孵化生长的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也想通过自己的文字简报,来记录和分

享这一新生机构的思路和脚步。

那是在冬天办的准生证,春天揭的牌,夏天集齐的人马,秋天来了,

还游牧在不同的场地。这些起步的蹒跚和兴奋,起初想是否能每月

一报?退而求之双月刊,然后期盼着能出季报也好。可冬天来了,

新年过了,旧历年也过了,真的不好意思再拖了,只好将简报的文

字收罗过来,换上年报的名号。

2011 年,可以算是设计中心的元年。但从酝酿筹划到呱呱坠地,

却不止于怀胎十月。成立设计中心的念头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一个城

市规划管理领导人的脑海中呢?这要向当时还称作局长的王芃先生

考证才行。2008 年 12 月深圳“设计之都”头衔的意外获得,同年

参观松山湖住宅产业研究基地触发对材料技术如何与设计链接的关

注,以及深圳建筑设计招投标各种陋规的差强人意,估计都是催生

设计中心的几粒酵母。最初启动的设计中心策划,征询了张永和、

马清运的意见,以及都市实践刘晓都、南沙原创刘珩、局内设计张

之扬的书面提案,并大约在 2009 年 7 月整理汇总出了策划草案。

忙得自顾不暇的规划系统,中间又搁置策划案一年多。随着媒体、

政府对创意文化进一步推进,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大会 2010 年底

在深圳的召开似乎也是一个推动的契机,正好静修回来短暂赋闲的

我也可以专职投入其中,于是设计中心筹建工作重新提上日程。即

使最终只是取得同意在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深圳雕塑院)加挂城

市设计促进职能,能说服编制部门支持规划管理系统增加这一全国

没有先例的机构,也是一件大不易的事情。这中间,要感谢先后分

管的许重光、薛峰两位局 / 委领导,参与筹建小组的设计处、秘书处、

人事处、计财处等部门及成员,以及所有关心、帮助过设计中心筹

建的各界人士。

因为在政府职能已十分强大、设计市场更是兴旺发达的当下,与城

市相关的设计为何还要设一个中心来促进?这是很难让人理解并取

得支持的事情。一位负责审理中心筹建申请的编办领导,在中心挂

牌半年后,从自己学习建筑的儿子口中,了解到设计中心践行栖居

设计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理念之后,打电话给我说似乎更明白设计

中心的价值,并鼓励我们多做推广宣传。

如果要一句话说清楚设计中心是什么,我想说设计中心就是为了促

进当今政府和市场都无暇顾及、却是人们与自然万物之间和谐栖居

所必需的设计技术的进步和提高。要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设计中

心相对地摆脱行政与市场压力,开放协作,整合资源。所以这一年

设计中心按照设想的职能在摸索:用来交流和汇聚思想及案例的有

唧唧喳喳的“酷茶会”、拦截大师的设计讲坛和动脑动手的工作坊;

用来增强教育的有跨设计学院的筹建;用来促进行业竞争、交流与

进步的有设计服务网及竞赛平台的搭建、“深圳奖”策划、设计促

进会筹建;用来提升设计创新的有保障房竞赛和科技生态城项目的

设计研究⋯⋯我们尽量将自己的工作描述得简明有趣一些,希望能

和大家分享设计与创意的乐趣。也期盼大家继续关注在四月天里来

到人间、如今快满周岁的设计中心——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它生长着

黄伟文 2012 年 3 月 10 日

Page 3: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七个月与“一·百·万”

“设计之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学院?

“趣城在哪里?”深圳城市设计地图编辑小记

与引进创意相结合的深圳奖

设计争鸣:如何纪念大运火炬塔?

将地块掰成几层使用的“多层城市”模式

行业资讯 18 则

国际交流

德国奥迪来访及交流绿色交通与城市设计

芬兰建筑师来深交流建筑竞赛经验

哈佛学生参观深圳保障房展

媒体报道

中心大事记

搭建设计服务网,倡公开公平竞赛环境

阿里巴巴深圳大厦公开竞赛共收 55 个方案,中建国际脱颖而出

中建国际梅开二度,百度国际大厦公开竞赛再夺魁

欧博获得中铁南方总部大厦公开竞赛第一名

年轻建筑机构崭露头角,深圳湾科技生态城(b-Tec)项目竞赛揭晓

Research研究动向

Competitions竞赛平台

News设计要闻

1-10 11-18 19-22 23-33

开放设计,从我做起

“最令人感动的评选”

规划大厦里的“乱搭建”

“过江龙”设计讲坛

“唧唧喳喳”酷茶会

“关系到 70% 人类居所”的建筑实践展

双年展 24 场活动承包记

catalog catalog

Events公共活动

Page 4: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Events公共活动

Page 5: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3 / Events Events / 4

(王星晨、黄伟文)

响应“设计之都”,旨在推动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变革与提升的深圳

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于 2011年 4月底挂牌成立。从降低成本缩短时

间的角度,设计中心的 Logo由自己人或者小范围的设计界朋友来设

计,都是小菜一碟。但促进设计公平竞争与提高,是设计中心使命

之一。从我做起,开放设计,是设计中心 Logo公开竞赛活动“为设

计而设计”要传达给公众和设计界的信息。

参与竞赛的五百多份设计方案验证了设计界大众对公开评选和开放

设计的期待。一开始评委对设计中心这样的半官方机构能否接受创

新性强的方案还心存疑虑,而且通常的竞赛评选都是评出前几名再

由业主及相关领导定夺。肩负设计促进责任的设计中心必须带头吃

螃蟹,将评选标准和最后决定权都交给专业评委。由深港两地著名

平面设计师、建筑师与业主组成的评审团放下包袱,以完全专业的

精神,进行了负责任的评选。评委甚至在现场检索和比对,以排除

入选方案任何雷同和抄袭的可能。经过几轮激烈的筛选、辩论、探讨,

曾经是深圳双年展 Logo设计师的广煜再次革命性地将标志通常分离

的图形和中英文要素变成纯线条和几何形印章组合的设计,突破重

围,全票当选第一名。石磊、黄杨、鲁晓勇提交的作品分获二三名。

媒体欢呼这是一次“设计师说了算”的评选,为设计界吹入一股新

风!

广煜随后延展设计的布袋、笔记本印满极具识别性的 Logo,雅致

而新锐,成为大家喜欢的流行饰品。特邀深圳艺术家戴耘用砖雕制

作的设计中心 Logo招牌,更是到访客人摩挲赞叹的艺术品。印有

Logo的 T恤,也成了设计中心员工喜爱的着装之一。设计中心带头

开放设计,让专业者做主,自己也首先尝到了公开公平竞赛的甜头。

作为一个促进设计进步,面向公众的机构,设计中心的办公空间需

要能够代表中心的形象,表达中心“设计解决问题”的主张。

秉着利用现有资源的绿色生活主张,设计中心选择规划大厦二楼闲

置多年的展厅,作为设计中心未来三年的办公 /展览 /交流空间,通

过临时分隔 /布置的方式来实现。这项不同于常规建筑与室内工程

的设计任务,通过开放的设计工作坊活动,来探索临时搭建的观念、

材料、技术和可回收问题。这项为设计中心设计自用空间的设计,

是设计中心 Logo设计竞赛“为设计而设计”的续集。

因其临时性及超出建设常规而被笑称为“乱搭建”的设计题目,请

来了在“土法搭建”方面颇有成绩的谢英俊(参见《“关系到 70%

人类居所”的建筑实践展》篇)做评委主席。除业主代表黄伟文外

的评委余加、刘珩、张之扬也都是空间 /展览 /装置设计方面的先锋

设计师。

工作坊一共收到 10份作品,主要由小型事务所成员、设计界学生投

递,折现出很多新颖奇妙的想法。评图地点即办公空间选址,现场

对选手及公众开放,采取尽可能由设计师本人介绍设计思路的方式,

与评委及所有未来使用者互动问答。而评委的点评甚至争论,也完

全公开,在二楼展厅激发出光雷电般的思想火花。现场宣布创意、

实践及佳作奖,并实施颁奖。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轻松愉快又不乏

严肃认真的讨论,所有的人都得到了倾听,觉得感动。资深评委余

加感叹,这是次最令人感动的评选。可惜的是,评选的最终成果因

展厅另有安排而未能实施。 (王星晨)

是从制造业借来的词,原意是带有相应工具、机械,用来制作、

修补的场所。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如包豪斯,提倡融合工业设计

与制造到建筑设计中,出现了大量以工作坊为基础空间的设计

方式,类似中国的作坊式运作。衍变到后来,工作坊脱离了其

物质空间束缚,专指一类以开放式讨论为主的设计过程。

工作坊

/

WORKSHOP

● 7 月 7 日,第一期工作坊“办公 / 展览 / 交流装置概念设计”评审在规划大厦二楼

展厅举行

"The Most Touching Jury Meeting"

"最令人感动的评选"

开放设计,从我做起

An Open Design Atmosphere Starting From Here

News

lett

er b

y Sh

enzh

en C

ente

r for

Des

ign New

sletter by Shenzhen Center for Design

● 广煜和他为设计中心设计的 Logo● 设计中心 Logo 评选现场

Page 6: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News

lett

er b

y Sh

enzh

en C

ente

r for

Des

ign New

sletter by Shenzhen Center for Design

5 / Events Events / 6

● 开始搭建了 1/4

● 搭建了 1/2 ● 搭建完成

● 中心员工自己动手搭建办公空间

● 办公室设计图

(王星晨)

我问砖,你要做什么? 砖说它想成为拱。——路易·康

规划大厦二楼展厅里的一堆木块,已经蛰伏4 年没有动弹过。有一

天,缺乏资源的设计中心找到它们:你们想做什么? 木块说它们想

成为墙。

多年前大师与砖的经典问答,造就了建筑史上几十幢砖语言的名

作。设计中心将木块们请到空置年头同样久远的一楼服务柜台区

域,来解决自身办公空间问题,也体现了同样的设计理念:物尽其

用,用其所长。

而一堵简单的木块墙的搭建则囊括了从最原始的手工劳作到最先锋

的参数化设计的种种探讨:如何将一百来块木块正好搭出合适高度

和长度的墙、具备通透性并有一定的韵律?几经讨论试验,最后确

定了以8 厘米为间距模数自下而上渐变疏朗的手工搭建方式。

周末的工地集中了设计中心的员工、志愿者、以及中心的下一代儿

童。多为数字化时代成长起来的新生代人,能自己动手,搭建空

间,是既陌生又新奇的体验。零零后的孩子们可能把平凡但巨大的

积木“迷宫”想象成了一次爱丽斯漫游仙境之旅,而仿包豪斯的工

作坊形式让设计学出身的人再次回归现代主义早期新工艺运动的设

计本质,体会到“我的空间我做主”的一点儿英雄主义豪情。

规划大厦里的“乱搭建”,将服务柜台、木块、会议桌纷纷从闲置

庸常的状态里解放出来,让它们找到新的位置和存在方式,构成规

划大厦新的活力空间,向一开始会愕然、然后会慢慢习惯、甚至想

坐到绿伞下面要杯咖啡的人们,传达出了设计的信息。同时,这面

墙也成为设计中心的形象,可以通过不断改变,历久弥新。

● 志愿者、中心员工及其家属在亲手搭建好的木块墙前很有成就感地合影留念

Hands On and Eyes On for a "Temporary Construction"

规划大厦里的“乱搭建”

Page 7: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 古根海姆美术馆总监托马斯·凯伦斯讲述“毕尔巴鄂效应”

●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主任柯恩介绍自己的实践案例

● 丹麦青年建筑师 Martin Krogh 与 Anders Lonka

讲坛 1

古根海姆美术馆总监开讲“毕尔巴鄂效应”:

4 月 26 日下午,古根海姆美术馆前馆长托马斯·凯伦斯应中心邀请

前来开展学术交流,并以“毕尔巴鄂效应——艺术与建筑在城市发

展中的经济影响”为主题,和观众分享了古根海姆的发展史以及毕

尔巴鄂效应产生的背景。

毕尔巴鄂是西班牙北部城市,在工业产业萎缩的背景下,毕尔巴鄂

政府投资建设了古根海姆美术馆,成功将这个城市转型为旅游文化

城市。在这个过程中,美术馆起到了触媒和引擎的作用,而毕尔巴

鄂政府为美术馆所做的一切投资,包括建筑、品牌授权、收藏,都

从围绕美术馆而开展的旅游文化活动、艺术品升值、城市营销方面

得到了巨大回报。毕尔巴鄂也因此成为一个由艺术文化建筑带动城

市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

讲坛 2

哈佛建筑系主任柯恩开讲 “城市建筑·新形态”

6 月 21 日 下 午, 哈 佛 大 学 设 计 学 院 建 筑 系 主 任 Preston Scott

Cohen 教授到我中心交流并进行学术讲座 , 他结合具体案例通过对

关键词透视变换与延伸、时空延展、基地受限、平整曲面、材料变换、

内部空间等的详细解读,阐述了城市建筑新形态的观点——建筑需

要与整个城市融合,通过延展让时间、空间沟通起来,设计一个建

筑应综合考虑历史、地形地貌和建筑各种形态。

讲坛 3

丹麦新锐建筑师组合开讲 “城市寓于建筑之中”

8 月 11 日 , 来自丹麦 ADEPT 建筑事务所的 Anders Lonka, Martin

Laursen, Martin Krogh应中心邀请举办了城市寓于建筑之中的演讲。

演讲通过冰岛新艺术学院 , 丹麦天空之城 , 瑞典的校园图书馆 , 丹麦

哥本哈根的文化运动之家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北区宽容之城这 5 个项

目的介绍 , 向大家解读他们是如何在设计中 , 将城市融入建筑之中。

“艺术与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经济影响”

(严明)

(严明)

(严明)

Design Forums“过江龙”设计讲坛

设计中心广泛拦截邀请全球各地路过深圳的设计界

专业人士开展讲座,让各地的建筑、设计思想能在

深圳交流。

设计讲坛

/

DESIGN FORUMS

7 / Events Events / 8

中心借鉴日本 pecha kucha 的形式,筹划了“酷茶会”,目的是为

委内的同事提供一个业务案例或是业余爱好的交流分享平台。目前

每两周开展一期,每期一个主题,邀请 5-6 位演讲嘉宾,由嘉宾围

绕主题自定题目,进行 7 分钟的演讲(准备 PPT),演讲结束有

20 分钟跟观众互动的环节。

至今,酷茶会已经举办了 24 期,话题从日常生活的分享和感悟,

到专业上的交流和追求,话题涵盖广泛,涉及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建筑技术、建筑艺术、摄影、绘画、保障房等领域,让大家在轻松

愉悦的氛围中,近距离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目前,酷茶会已经成为设计中心的一个品牌活动,吸引了来自各规

划 / 建筑 / 设计机构、政府部门、国内外高校、地产公司、事业单

位等众多演讲嘉宾,如金心异、刘晓都、张之杨、刘珩、冯果川、

白小刺、孟岩、林达 ⋯⋯ 华南理工大学的宋刚老师,就是在香港

建筑师戴小犇的介绍下,慕名前来参加酷茶进行演讲,与大家分享了其

在珠江三角洲的数字建筑研究方面的成果,宋刚老师对酷茶的评价

是“形式活泼、议题开放,是设计行业值得推荐的公开交流活动。”

(邢月)

● 酷茶会已经成为中心的品牌活动,每隔一周五在规划大厦 818 举行

Chit-Chat Cool Tea“唧唧喳喳”酷茶会

咖啡、清茶、点心⋯⋯建筑、设计、摄影⋯⋯设计师、学

生、市民⋯⋯设计机构、高校、地产公司⋯⋯酷茶会是设

计中心举办的设计界业务与业余交流茶会,形式活泼,话

题多样,为所有对设计有话说的人提供一个对话交流空间。

酷茶会

/

CHIT-CHAT COOL TEA

News

lett

er b

y Sh

enzh

en C

ente

r for

Des

ign New

sletter by Shenzhen Center for Design

Page 8: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设计中心联合主办“人民的建筑”系列展览 / 研讨 / 工作坊

草创阶段的设计中心,恰逢建筑批评家史建策划谢英俊建筑实践展

览,于是联合哥伦比亚大学北京中心,一道主办了“人民的建筑”

巡回深圳的展览 / 研讨和工作坊,作为设计中心 4 月底开张挂牌的

系列活动之一。

谢英俊在台湾 2001 年地震后发起组织邵族乡亲“协力造屋”重建

家园的建筑实践,之后在大陆乡村特别是汶川 5.12 地震后的四川、

台东、以及西藏地区都有广泛的开展,形成了谢英俊特有的与用户

互为主体设计建造、可持续发展的开放轻钢技术体系。“人民的建

筑”展是对谢英俊建筑实践的全面整理和呈现,伴随的系列研讨与

工作坊,是希望不但从社会责任角度、更应该从设计主体的认识论、

方法论以及建造技术体系的革新层面,来评价谢英俊建筑实践的深

远价值。

谢英俊与深圳的渊源,始于张永和策展的 2005 年深圳双年展对“协

力造屋”项目的介绍;2008 年深港台建筑师志愿团体“土木再生”

的成立与实践也深受谢英俊的影响,谢英俊也应邀作为主席参加了

“土木再生”校园设计竞赛的评选;2008 年谢英俊在灾区的活动也

获得了深圳狮子会的赞助,同年他还获得南方都市报的“建筑传媒

奖”;2009 年谢英俊与合作者在深港双城双年展上展出了“弱建筑”

理念的竹编作品“茧”⋯⋯“人民的建筑”展览活动,使得刚成立

的设计中心,延续了深圳与谢英俊的这种紧密关系,高调地开启了

革新设计与建造的促进工作。

● 展览现场二楼平台上的藏包

● 展览现场的建筑课:谢英俊与深大、哈工大研究生深圳分院学生的工作坊

Architectural Practice Exhibition: Housing For 70% of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关系到 70% 人类居所”

的建筑实践展

(黄伟文) (严明)

在 2011 深圳·香港城市 \ 建筑双城双年展开幕前的一周,24 场活

动统筹和执行的重任落在设计中心的身上。这 24 场活动包括了标

准的论坛、学术研讨会、大师讲座、外出参观建筑的大师同行、新

书发布会、圆桌会议、电影放映会、音乐招待会、各国邀请展开幕式、

after party⋯⋯这一系列活动将作为双年展开幕周的重头戏。

为了确保 24 场活动的顺利召开,设计中心积极地与翻译公司、各

类场地负责人沟通同传设备安装、室外放映许可,并通过和执行公

司的交流与实践,总结和改进活动经验。

倒数第五天,活动内容清晰地被分类和分派给不同的人负责。

倒数第四天,活动安排表格清晰地显示需要跟进的具体内容。

倒数第三天,与执行公司对接。

倒数第二天,活动现场查看。

倒数第一天,我们可以轻松地坐在一起互相补充执行的漏洞。

双年展正式开幕后,设计中心时刻接受着各种突发事件的考验。在

大师同行-万科中心参观活动中,就发生了这样一幕:“什么?李

虎的飞机还没从北京起飞?”当两辆满载市民和记者的大客车行驶

在沿海高速,向大梅沙飞驰的时候,因为航班管制,主持该场活动

的大师李虎所乘坐的飞机还趴在北京机场晒太阳。没有大师的参与,

还叫“大师同行”吗?负责活动的同事随机应变,立刻联系万科中

心请对方安排可以讲解的建筑师,同时联系李虎做好预备方案。最

终,参观者的兴致并没有因为大师的缺席而低落,他们兴致勃勃地

参观了万科中心,李虎也终于在休整时赶到了⋯⋯

从 12 月 7 日 至 12 日, 从市民中心到华美术馆, 从 规 划 大 厦 到

OCTloft 南北区,从宝安机场 3 号航站楼到大梅沙万科中心,从欢

乐海岸 OCT 创意展示中心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心倾巢出动接纳

了近 100 位主持及演讲嘉宾,近 4000 名观众,不辱使命地完成了

这项艰巨的任务。

● “庇护:建筑与房屋了解彼此吗?”对话现场,从左至右依次为刘晓都、王辉、Pablo Castro、陈伯康 ● 嘉宾张永和与观众交流

Coordinated 24 SZ-HK Bi-City Biennale Openning Week Events

双年展 24 场活动

承包记

9 / Events Events / 10

News

lett

er b

y Sh

enzh

en C

ente

r for

Des

ign New

sletter by Shenzhen Center for Design

Page 9: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Research 研究动向

Page 10: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13 / Research Research / 14

News

lett

er b

y Sh

enzh

en C

ente

r for

Des

ign New

sletter by Shenzhen Center for Design保障房项目始于 5 月 20 日,一路过来磕磕绊绊,摸索思考的过程也

让大家一起纠结了无数次。目前已顺利开展竞赛,但值得回味总结

的确实很多。

研究思路几经修改——从自己“缺乏田野调查、没体现深圳需求”

的前期准备,到杜鹃老师涵盖深圳保障房政策体系及需求现状的研

究框架,再到顾正江老师“供给——需求”两端结合的研究框架,

到回归原点,学习国内外定型城市案例、梳理深圳现状问题,4 月期

间研究框架三次调整。虽框架多次调整,工作上也出现了反复变动,

但对我而言还是一个难得的学习过程,开放式的思路接触到了不同

研究方法及切入视角,多角度的综合。虽期间自己也质疑,为什么

非要这么复杂,这么多顾问交替指导,工作被不停调整,但随着自

己工作认识的深入,也开始理解,保障房问题不是某一个人、某一

个问题就能全面解答的,需要全方面地综合研究之后才能提出行之

有效的方案。

工作范畴不断扩充——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的深刻,系统性研究

渐渐凸显。我们立项也仅是一个保障房户型创新研究,即基于调研

的一个户型设计。可对此任务,中心领导不认为就能解决问题、值

得研究,在与处室多次探讨后,延展性提出前期增加调研、设计竞赛。

在之后的推进中又发现可以借助双年展推进保障房技术交流,增加

社会关注,同时也认为研究具有整理推广的价值,提出出版设想,

项目内容日渐充实。最终形成了“前期研究——初次研讨——设计

竞赛——专家研讨——成果展览——二次深化——研究出版”项目

研究流程。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所不能经历的事情,当

然更不用说对应增加环节的准确预算,为此也屡受批评,但基于自

己对项目的责任和兴趣,依然选择继续埋头干活。从专业渐渐走向

竞赛组织、成果推广整理等综合性的项目组织,感谢这难得机会。

会议无数 , 工作丰富——这个项目最大的感受就是在讨论中前进。到

目前记录的数据有:酷茶会 3 次、研讨 4 次、房地产企业座谈 3 次、

设计机构动员 3 次、走访调研 7 次、处室汇报 10 多次(最密集是一

周汇报三次)、内部讨论更是不计其数。对应的人群从三保人群、

保障房住户、选房人群、应届毕业生、白领到研究学者、地产商、

设计师、社会知识分子、政协代表、政府机构、媒体代表。在倾听

各利益群体诉求的同时,也积极促进不同领域之间意见的交流,这

个意义上,真的感觉到保障房不是一个单单靠设计就能解决的问题,

更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如何去搭建一个平台,聚焦目光、聚焦问题,

引导更多的人去关注,作为链条末端的设计能否突破专业局限更好

地发挥作用,去改善或改进现状。

(马宝成)

● “一·百·万”LOGO

Seven Months and "One · Hundred · Ten Thousand"

七个月与“一·百·万”

从五月份开始承接设计大学项目后,对于只有专业设计背景的设计

中心,可以说十分困难。大学是个十分特别的项目也是个十分重要

的项目,从手头有限的文件里,可以看到市领导对这件事的殷切期

望。从四处网络搜寻资料,到去图书馆看各种关于办学的书籍,在

有限的时间里逐渐对大学的筹备有了自信。在国外成功的设计学院

很多,通过案例调研看到了他们共同的特点:创造性思维、国际性、

实验性,这些正是深圳的设计学院所需要的,深圳需要一个能汇聚

现有创意网络与能量的焦点,一个交流和激发创意的舞台,一个能

把深圳设计的水平和能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机制。

在有了对学校初步的判断后,中心借助酷茶会做了第一次研讨,规

土委的领导和业内的专业人士都参与到讨论中,其中著名建筑师

张永和分享了他在麻省的办学经验,并建议从国内大学和国外的

cooper union 的对比中去发现问题。其中他的一句话至今仍影响着

设计学院的办学思路,“学校的定位不求大、不求广,而是越小越好、

越精越好。”

会后重新审视案例,这些特色学院的产生都与那个时代那个地域的

需求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设计教育一直在进步,但是中国目前

建筑教育仍然沿用最早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体系,严重脱离了

时代背景。深圳在当今的全球化、数字化的时代又如何弯道超车,

在学校定位上既跟上时代脚步,又顺应时代需求呢?

经过研究,在学校定位上,深圳设计学院应该适应深圳及珠三角地

区的知识更新及快速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成为一所具有全球视野

的国际型跨设计学院。设计研究亦将知识、理论和时间共同融入到

设计学科中,赋予学生全球意识、鼓励独立思考、培养合作精神。

为面对现代城市中与日俱增的复杂问题,深圳跨设计学院的课程将

注重设计领域中跨学科合作的趋势。通过学习,学生将从社会、文化、

环境、经济和生态等视角全方面地理解城市环境。

在当代文化的创意设计领域正在急速发展的背景下,设计大学的筹

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设计学院会一直坚持独立的视野与自主个

性化的方向,力图将深圳跨设计学院打造成走在世界设计前沿的引

领世界设计水平的设计院校。 (吴然、张迪)

Defining Design School for City of Design

“设计之都”需要什么样

的设计学院?

Page 11: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News

lett

er b

y Sh

enzh

en C

ente

r for

Des

ign New

sletter by Shenzhen Center for Design

15 / Research Research / 16

负责地图项目半年时间以来,感受颇深。原本以为地图项目只是简

单的学术工作,但实际上却是涉及许多部门、专业、工作职能的一

项综合性任务。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

本项目试图通过对深圳总体城市形象和城际线的研究,收集整理我

市优质自然、人文景观和标志性建筑等资料,采用创意手段手绘城

市地图,用于深圳城市的公共指引和推介宣传工作,让深圳更多鲜

为人知的优质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得到了解和关注。

本次工作的成果主要针对深圳市内公共空间、自然景观、人文休闲、

特色建筑等内容进行调研,整理为资料库,从而提炼出观看深圳、

体验深圳的最佳角度。通过精选具体的艺术场馆 / 公共空间、表演

场所 / 商业设施,结合本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提供一个有别于

普通景点标识、消费指南式的城市地图,呈现今天深圳的城市活力

与发展潜力。

从一些小事情往往可以看到整个项目的发展进程,比如小林的故事。

小林是利用暑假来中心实习的高中生,参与了地图项目,他虽然年

龄小,但是却很有想法。他在实习了一段时间后,对项目产生了诸

多疑问,包括地图性质、地图受众范围等。并且在一次周会上十分

坦率直接地向在座的中心领导和员工提出了这些问题。中心主任称

之为“中心成立半年以来发生的最具戏剧化和启示性的事情”。执

行总监当即对他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解答,让他茅塞顿开,深

感参与地图项目受益匪浅。

总的来说,地图项目一直在受到委托方要求多变和具有不可预见性、

工作量大、人员配置紧张、经费预算紧张等方面因素限制的情况下,

还能稳步推进,so far,so good。

不管委托方的意见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做到随时做出相应调整,让

甲方满意。本项目将把以下目标贯彻始终: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

大的产出,始终为甲方提供最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力图达到学术与

实践的成功结合。

(方嘉)

● 趣城·深圳城市设计地图

Shenzhen Urban Design Map“趣城在哪里?”

深圳城市设计地图编辑小记

(邢月)

深圳奖的价值观是什么?答:我们通过分析深圳的现状,深圳奖应

该是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代表,代表深圳对可持续人

居环境的高标准要求,使深圳成为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先锋城市;

深圳奖给深圳带来了什么?答:世界上靠丰厚的奖金来吸引眼球的

奖项众多,深圳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怎样脱颖而出?深圳奖通过特

有的奖励方式将深圳特色做到了极致。实践奖的奖品是奖励获奖者

1 万平方米项目的设计权,奖励的项目来自规划国土委的城市近期

建设需求,通过评奖将最好的实践者的先进设计技术和理念与本土

条件相结合,解决城市问题。年轻设计师奖让很多设计师在需要学

术研究环境和资金支持的时候得到来深圳研究城市问题的机会,也

为深圳建立了未来的更多学术资源和学术网络。同时“深圳奖”是

对深圳城市文化品牌的最好的营销,弘扬深圳“设计之都”的先锋

理念,提升深圳的环境质量。

“深圳奖”将借助深圳双年展的公共平台进行成果展示和颁奖,相

互依托、资源共享、共同提升,打造成为深圳的文化品牌。

该奖项是深圳市政府主办,由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发起,

由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具体策划和组织实施,奖项面向全球城

市、建筑及环境设计实践案例,表彰已建成项目。

在启动研究项目时,我们一直在问自己三个问题:首先,为什么要

设立深圳奖?第二个问题,深圳奖的价值观是什么?第三,深圳奖

给深圳带来了什么?我们采访了来自建筑、规划和城市设计领域的

精英,通过讨论这些议题,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它们,从而学习如何

处理它们。

项目进行到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为什么要设立深圳奖?答:深圳在规划设计界取得了一定成就,得

到了“设计之都”的称号,我们更觉得需要有影响力的奖项来高度

体现深圳对城市、建筑和环境更高设计质量的期望和认同,更好地

促进行业交流;

“深圳奖”通过奖励引进先进设计理念 , 使深圳成为推行可持续发展

理念的先锋城市。

Shenzhen Award与引进创意相结合的深圳奖

金块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

柯里史东设计奖 阿卡汉建筑奖

Page 12: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News

lett

er b

y Sh

enzh

en C

ente

r for

Des

ign New

sletter by Shenzhen Center for Design

17 / Research Research / 18

Design Discussion: How to commemorate the Universiade Torch Tower

设计争鸣:

如何纪念大运火炬塔?

(江志勇)

是“蝶变”还是务实解决问题?

深圳大运会闭幕,火炬塔将作为大运遗产永久保留,成为深圳新的

标志性城市景观。设计中心应委领导要求,参与其中。

“蝶变”是景观设计机构以春茧到蝶变的蜕变寓意为主题的设计方

案。延续春茧海之门,沿着中轴打开,通过两道弧形青春大道人行

桥塑建蝶变的造型,结合春茧原有叠水瀑布,在深圳湾建设 UU 观

景平台,形成蝶舞桥等等美好图愿。

设计中心则主张,设计应该用来解决问题,因此更重视调研周边居

民、公园、体育场、游览者,看各方需要通过这个项目解决什么问题。

基于尊重场地和已有规划建设现状的原则,依据场地局促、吵杂的

不利情况和实际人流交通需求,设计中心提出将火炬塔迁至南边相

对宽敞的山坡,以获得更为安静、开阔的纪念空间,延伸春茧已有

人流动线至公园,而不必刻板地在所谓的轴线上架设单桥或双桥。

从设计开始至今,对火炬塔纪念广场设计方案的热议和争论持续不

止。一方面,“不应大动干戈”、“不要大规模建设”、“不要过

度设计”,希望解决“周边居民步行来往难”的问题,这些意见跟

中心理念谋合;另一方面,由于火炬塔的搬迁有难度,公众也有提出“维

持现状”、“无需挪动”、“保留原貌”的看法。

设计首先应该解决问题

中国已被评论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设计试验场,“标志性建筑”、

“形象工程”,使建筑设计中的标新立异、浮华造作之风愈演愈烈。

重新思考,设计中心主张最基本的设计目的应该是解决问题。

火炬塔作为一个开幕式临时构筑物,将临时选址变永久纪念场地,

会打破深圳湾公园的设计格局,造成公园游憩交通瓶颈,并对体育

场海之门大海对景造成不利影响。对大运的纪念并不一定需要某种

象征主义,更专业理性地为市民设计场地,尽可能地恢复生态多样

性和自然景观的持续性,让纪念广场巧妙地崁入已有公园规划中,

方便到达和观赏互动,这样的纪念广场才具有内在不可磨灭的生命

力。

纠正场地先天不足,在正确地方做正确事情,是本设计首先应该解

决的问题,也是设计中心“冒进”提出迁址方案的根本出发点。迁

址只是其中一种方式,设计中心欢迎更聪明的设计,并希望对于设

计的争鸣能够持续下去,为设计提供一片开放、自由、可持续的生

长土壤。

● 中心建议的大运会火炬塔设计方案

(黄伟文)

设计中心牵手建科院应对“多快好省”挑战

南山高新区的科技生态城被列为“投控 1 号”项目,开发面积要多、

建设速度要快、设计水准要好、资源消耗要省。要解开“多快好省”

这样的超级难题,甲方、合作机构建科院、以及一路听取汇报的领

导,都几乎一致认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招标组织者的最佳选择,

非设计中心莫属。刚成立几个月的设计中心,人手少,经验缺,到

底是怎样应对这样的挑战和信赖的呢?

其实无他,唯开放耳!设计中心从一开始就是要建立开放的设计交

流平台和跨专业的联盟协作,正好借这一高难度案例,来操练一套

开放、理性、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设计方法,同时探索中国城市不

得不走的高密度开发模式,来实现设计中心“打造城市设计精品”

的承诺。

根据目标评价的八字标准,原有的各种方案可能性、以及广为收集

的案例,被列成矩阵来进行理性分析和推导。一次次开放的工作坊

成果,使“科技生态城”的项目定位和“立体分层”的设计策略越

来越清晰。既要有充分人性化的商业配套空间和综合服务, 又要有

相对清静的研发空间和高密的总部大楼,还要有利于快速建造和避

免高密度的压迫感,有效的做法,是将有限的地皮掰成几层来利用。

其中的亮点是 8-10 米标高未来可预留为水平综合慢行系统的网络花

园层。“多层城市”Multiple Ground City 成为一系列开放国际研讨

的共识和不断优化的基础策略。

一个多月,与建科院精兵强将的高强度合作和突击,成果斐然。每

一轮向业主、产业主管部门、分管副市长和市长的汇报都取得了肯

定和支持,所有意见和建议也都作为建设性因素来促进方案的不断

优化。城市设计成果最后转化为建筑设计竞赛的空间控制指引。评

委丁沃沃教授认为这样的前期研究非常扎实,概念设计竞赛成果都

难以推翻和超越。评委主任张永和教授则不但强调这样的空间控制

应表达得更加强硬,而且特地将其列为海外讲学案例。

● 深圳湾科技生态城立体分层剖面图

Multi-Ground City将地块掰成几层使用的

“多层城市”模式

Page 13: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Competitions竞赛平台

Page 14: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21 / Competitions Competitions / 22

目前通过中心网站已发布招标竞赛信息有 10 个,每个竞赛都征集

到了大批来自海内外的设计机构、设计师的作品,从整体结果看,

大型的、专业性机构在竞赛中占据优势。其中,中建国际凭借专业

实力,赢得阿里巴巴和百度大厦两次竞赛;几个设计机构因其开创

性和独特思考,渐渐崭露头角,如局内设计、奥博能、重庆贝尔拉

格等。

目前网站的二期建设正在进行中,将于明年初投入使用。

网络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运用网络为设计服务?

作为设计界的公共非营利机构,我们致力于运用网络这种本来就代

表着开放和公平的平台,建立起公开、公平的设计竞赛环境。

设计中心成立之初就开通了“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网站,对

现有的人才、政府、产业和商业资源进行聚集整合,并通过网站广

泛向社会发布竞赛信息,每一个看到信息的机构、个人都有权利自

由报名参与竞赛,实现了以完全公开、公平的方式组织竞赛活动。

(钟剑凌)

● 百度国际大厦公开竞赛第一名

中建国际梅开二度,百度国际大厦公开竞赛再夺魁

百度国际大厦作为百度深圳研发中心及南区总部综合性研发办公

楼,位于南山高新区填海六区。它建成后将是一个融合中国文化和

新科技元素为一体的,为百度员工提供最人性化的研发及办公环境,

并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最终评审结果第一名为中建国际(深

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搭建设计服务网,倡公开公平竞赛环境

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后海中心区,北为登良路,南面为一条规划道

路,西面与中心路相隔为中心区的开敞空间,东面与科苑大道相隔

为内湾公园以及 F1 赛艇会场,生态环境、景观优越。最终评审结

果第一名为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深圳大厦公开竞赛共收 55 个方案,

中建国际脱颖而出

● 阿里巴巴深圳大厦公开竞赛第一名

受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委托,自 2011 年 7 月 15 日起,设计中

心与深圳市建科院合作,制定新一代高新产业园区的总体规划。

项目组通过召开多轮工作坊和国际咨询会整合出总体规划方案。方

案采用立体多层城市的概念,在容积率 6 的高密度条件下,最大限

度地创造了街巷广场层、网络花园层、空中庭院层等立体的三重公共、

半公共空间。汽车在进入园区前进入全地块通连的三层(局部四层)

地下停车场,从而形成区域内无车辆的宜人环境。8 月中旬方案得

到市领导批准后,项目组继续参与设计任务书及空间控制总图的制

作工作。

9 月 26 日 ,概念性建筑设计竞赛评审完毕,欧博与博艺联合体四个

标段全面入围,成为第一评审阶段最大赢家。同时,参与竞赛的几

个新面孔榜上有名,如局内设计、奥博能、重庆贝尔拉格等。

招标评审会最后于 11 月 18 日,通过最终评审,确定市建筑设计研

究总院、中外建 + 重庆贝尔拉格 + 坊城建筑联合体、国际印象 + 库

博联合体、香港华艺 + 泰思金联合体,共四家中标单位。

● 深圳湾科技生态城公开竞赛四个标段优胜方案改进后的合成效果

年轻建筑机构崭露头角,深圳湾科技生态城

(b-TEC)项目竞赛揭晓

通过设计中心招标竞赛服务平台发布信息完成招标 / 竞赛的项目还包括:

双塔奇缘(The Two Towers)——国银 - 民生金融大厦

侨城北工业区升级改造方案招标

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联合总部大厦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公开竞赛

塘朗车辆段 A 区建筑概念方案设计国际竞赛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新基地建设工程招标

⋯⋯

欧博获得中铁南方总部大厦公开竞赛第一名

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后海片区中心公园路北段以西,创业路以南,

登良路以北。最终评审结果第一名为法国欧博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

公司。

● 中铁南方总部大厦公开竞赛第一名

Page 15: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News设计要闻

Page 16: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双塔奇缘——国银·民生金融大厦建筑设计方案国际竞赛评审会于

2011年 11月 7日在规划大厦举行。都市实践和丹麦 ADEPT合作的

设计方案,重点激活了高层建筑的地面层空间,并植入了更多的公

共活动空间,最终赢得这个 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深圳新地标设

计。——来自设计中心官网公告

2011年 11月 25日在深圳举行的“2011光明论坛”围绕“从理论到

实践——低碳生态城市的光明之路”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来自国内

外的 40多位低碳生态领域的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和实践

分享。

——来自绿色光明网 2011年 11月 25日报道

1 2

2011年 12月 4日,深圳“创意十二月”重点项目之一、中国平面

设计权威赛事“GDC11展”在关山月美术馆举行了颁奖典礼暨展览

开幕式,公布了共 12个奖项和 20件获奖作品的名单。其中,北京

设计师广煜凭借其为服装设计师张达 2010秋冬服装发布会设计的

《没边 Boundless》再次获得 GDC11大奖。——来自《深圳晚报》

2011年 12月 5日报道

1月 7日,深圳双年展系列活动之一“街道剧场”在深圳华侨城创意

园北区 B10展场上演,为市民带来逾 8小时的全新视听盛宴,为双

年展“街道”展项不断加温,创造一个持续的城市创造话题的热潮。

——来自《深圳特区报》1月 9日报道

3 4

Shenzhen News深圳要闻:

2011年 11月 29日,青岛市规划局面向社会征集“青岛市城市规划

展览馆”布展设计方案,首次披露了现代艺术中心已建成并空置 7

年之久的的场馆将升级改造为城市规划展览馆。

——来自《青岛早报》2011年 12月 1日报道

2011年 11月 2日,英国驻广州总领馆总领事摩根发表博客称:“在

珠江新城高耸的大厦边坐落着一群岭南特色的仿制建筑,它们的确

很有吸引力,但同时也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真正的建筑的丰富性,

有时候伴随着贫穷和脏乱,城市的另一面将很快消失。这不仅仅是

一个美学的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

——来自《羊城晚报》2011年 11月 3日报道

5 6

7 8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Arup)义工队、香港中文大学、昆明理工大

学的学生和专业人士共 50 人于 2011 年 12 月 26 日至今年 1 月 5 日

期间,远赴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咪霞村,和当地村民共同搭建了一

条长 20 米的人行便桥,给咪霞村和其周围的村落之间提供安全的交

通路径。——来自《香港文汇报》1 月 18 日报道

《二零一一》2011 年 12 月 17 日至今年 3 月 4 日在香港 Para/Site

艺术空间展出张奕满、Olga Chernysheva、Federico Herrero 和 John

Smith 的作品。Federico Herrero 的作品依旧贯彻其深具建筑特色的

特定空间干预。——来自《artforum》杂志 1 月 10 日展评

9 10

美国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于 2 月 9 日在香港正式开放。协会

艺术馆位于前英军军火库,修复工程由来自纽约的 Tod Williams &

Billie Tsien Architects 建筑所完成。“活化”后的军火库,将为亚

洲协会香港中心提供举办各种科教文化活动的场所。

——来自《东方早报》2 月 7 日报道

2 月 6 日召开的 2012 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第一次新闻发布宣布,

本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是“重新发电”,由“溯源”、“复兴”、“造

化”和“共同体”组成主题展览,由《上海方舟》、《中山公园计划》

等组成特别展览,还有教育项目《圆明学园》等环节。

——来自上海双年展官网

11 12

近日,外国墙绘艺术家 Vhils 和他的团队来到了上海,以普通拆迁

户的肖像为模板,在即将拆迁的房屋墙外绘制巨幅肖像画。Vhils

的作品在 M50、红坊、平凉路 188 号、小南门都有出现,他使用锤子、

凿子还有机械钻顺着镂花模样敲打墙面,创作的进程是在毁坏中完

成的。——来自网易新闻 2 月 13 日报道

“Porigami”贺卡以激光雕刻的手法展现了旖旎的城市风光,从香

港标志性的天际线到澳门传统的古朴街道,包罗城市百态。设计

师 Tereza Hradilkova 出生于捷克、目前定居于香港,接受过专业

的建筑学教育的她以富有创意的建筑风格为邮寄贺卡注入了现代元

素。——来自《wallpaper》杂志网站

Domestic News国内要闻:

25 / News News / 26

Page 17: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15 16在 1月 31日新闻发布会上,威尼斯双年展董事会主席 Paolo Baratta

宣布,新博物馆副馆长和尼古拉·特鲁萨尔迪基金会艺术总监

Massimiliano Gioni被任命为第 55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

——来自《艺讯中国》2011年 12月 1日报道

2011年 11月 4日,世界建筑节(WAF)颁奖典礼在西班牙巴塞罗

那举办。cloud 9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 enric ruiz-geli设计的巴塞罗

那“media-ICT大厦”获得了 2011年世界建筑节“年度世界建筑”

奖。——来自 designboom设计网站

NRJA发布了拉脱维亚里加前警察局大楼改建项目的设计方案。该

警察局大楼是 Reinhold Schmaeling设计的建筑,是拉脱维亚首都

里加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重建项目尊重原址上的建筑遗产,对老

建筑破损严重的部分进行修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些新的现代

风格建筑。——来自 archdaily网站 2月 13日报道

1817

蛇形画廊在 2月 7日的一份声明中称,瑞士建筑事务所赫尔佐格 &

德梅隆和中国当代艺术家艾未未今年被选为设计英国蛇形画廊的设

计师,这将是蛇形画廊的第十二个展亭。今年的户外馆将引领参观

者们开拓画廊草坪之下的空间,让观者“探索之前的户外馆们隐藏

的历史”。——来自 serpentinegallery官网

13 14

台湾建筑师谢英俊,10月 4日在美国俄勒冈慈善基金会公布的

“Curry Stone Design Prize”中,因其长期在台湾、中国致力于灾

后重建工程,贡献卓越荣获首奖殊荣,成为第一位获得这个奖项的

亚洲人。颁奖于 11月 7日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举行,并展示他的建

筑设计成品。——来自《中国时报》2011年 10月 8日报道

由 OMA首席设计师雷姆·库哈斯设计的康乃尔建筑、艺术和规划学

院的基地“米尔斯坦会堂工作室”已经向学生开放。学院负责人肯

特·克莱曼认为米尔斯坦会堂不仅能够展示一种新的建筑工作室文

化,而且还能够开展改革这个学院的教学和学习的许多活动。

——来自《自由建筑报道》2011年 11月 3日报道

International News国际要闻:

适合深圳的绿色交通模式是什么?是汽车共享(Car Sharing)?电

动汽车?怎样向公众推广绿色交通的理念? 2011 年 11 月 29 日,

设计中心与德国奥迪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研讨。交通系统是城市的重

要部分,是需要跨行业专家一起解决的问题。设计中心介绍了深圳

市城市发展的历程以及“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中希望实现的轻轨系

统之后,同德国奥迪、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深圳交通研

究中心的交通专家一起探讨了深圳市绿色交通的现状。德国是绿色

交通的先进国家,通过长期交流,深圳一定能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

1德国奥迪来访交流绿色交通与城市设计

(白璐)

芬兰,是一个总人口只有深圳市人口一半的国家。虽然没有超高

层,但有着其独特的建筑特色:采用了丰富的木质材料、欧洲特有

的建筑细节、融合了水景的建筑设计。2011 年 12 月 6 日,设计中

心、规土委建筑设计处、芬兰建筑博物馆和芬兰建筑事务所 ALA 及

K2S、深圳本地建筑师交流了各自作为建筑设计竞赛管理者和实践

者的经验。深圳一直致力于打造开放的设计竞赛平台,希望通过这

次交流活动将芬兰建筑竞赛的优点推介给深圳,促进深圳设计及设

计竞赛的进一步提高。

2芬兰建筑师来深交流建筑竞赛经验

(白璐)

(白璐)

怎样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怎样为社会需要住房保障的人群建设优质

的居住环境,这是国际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 2011 深圳·香港城

市 \ 建筑双城双年展的活动之一,2012 年 1 月 18 日设计中心与哈

佛大学的来访团在双年展的市民中心展场进行了交流。设计中心保

障房竞赛项目组介绍了承办的 2011 “一·百·万”保障房设计竞

赛的经过和前期研究成果后,带领哈佛大学来访团参观了竞赛入围

作品。哈佛大学来访团由建筑、城市规划、景观、房地产专业的 20

名研究生组成,他们了解到中国保障房建设的背景和现状后,都对

我国保障房建设的速度和规模表示了感叹。

3哈佛学生参观深圳保障房展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国际交流:

27 / News News / 28

Page 18: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29 / Media Reports Media Reports / 30

有关设计中心成立的报道:

从设计中心成立筹备阶段到揭

牌,《南方都市报》和深圳新

闻网分别撰文《城市设计促进

中心五万征 LOGO》、《深圳

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4 月正式启

动》、《深圳成立城市设计促

进中心 打造设计思想库》报道。

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4

月正式启动

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打

造设计思想库

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五万征 LOGO

火炬塔广场项目:

大运火炬塔广场设计方案征求

市民意见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

注,9 月 2 日《深圳特区报》、

《深圳商报》和《南方都市报》

分别刊文《广场设计要绿色便

民节俭》、《火炬塔广场设计

方案引热议》、《火炬塔公园

方案征求市民意见》,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也在 9 月

6 日《深度报道》节目中播报《大

运会火炬塔永久性纪念广场概

念方案公示引各方关注》。

火炬塔广场设计方案引热议 火炬塔公园方案征求市民意见

全民为保障房出谋划策保障房竞赛项目:

9 月 7 日,《深圳商报》以《保

障房设计如何创新?》为题,

率先对中心承办的保障房设计

竞赛进行报道关注。

自 9 月 30 日竞赛公告发布,各

大媒体亦纷纷刊文报道,并持续

关注报道了竞赛评审、公众投票

的进展情况,如《深圳开展保障

保障房设计如何创新

Media Reports媒体报道:

其他项目:

此外,各大媒体还先后报道过

深圳城市设计地图、深圳湾科

技生态城、设计讲坛、酷茶会

等项目和活动的开展情况。

房设计竞赛》(《晶报》)、《全

民为保障房出谋划策》(《广东

建设报》)、《我市开展保障房“一

户·百姓·万人家”设计竞赛》

(《深圳商报》)、《快来参加

“一·百·万”竞赛》(《地铁

早 8 点》),《设计,呈现有尊

严的居住空间》(《深圳商报》)、

《设计如何介入保障房?》(《深

圳商报》)、《“一·百·万”

保障房建设将“化整为零”》(《深

圳商报》)、《我们需要怎样的

创意房?——保障房设计赛投票

昨日启动》(《深圳商报》)、

《2011“一·百·万”保障房设

计赛公众投票1月16日启动》(新

浪乐居)等等。

快来参加“一·百·万”竞赛

设计如何介入保障房

设计,呈现有尊严的居住空间

“一·百·万”保障房

建设将“化整为零”

我们需要怎样的创意房

我市开展保障房“一户·百姓·

万人家”设计竞赛

Page 19: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 4 月 29 日在规划大厦隆重举行设计中心揭牌仪式。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小培、副市长唐杰、市规土委主任王芃与设计中心主任黄伟文共同为中心揭牌。

● 薜峰副主任主持揭牌仪式

● 10 月 17 日,设计中心赴东莞万科住宅产业基地开展参观交流、调研。

● 11 月 25 日,中心员工在连夜布置保障房评审现场。

● 在双年展导览活动中,中心的志愿者担任讲解员。

● 11 月 6 日,王芃主任带队参观萨瓦纳艺术设计学院香港分院。

● 中心宣传册

● 中心策划的秋·周末联欢会

SCD Milestones中心大事记

4 月 15 日,邢月入职,任公共

活动部专员,曾任职于深圳都

市实践设计有限公司,广州美

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

业学士。

4 月 18 日,杨张曼入职,曾任

职于上海罗维邓白氏营销服务

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华中师

范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学士。

4 月 26 日,张迪入职,任设计

与学术部主管,曾任职于深圳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伦敦大

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专业硕士,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士。

4 月 26 日,方嘉入职,任设计

与学术部专员,曾任职于中国

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美

国南加州大学建筑专业硕士,

东南大学建筑专业学士。

4 月 29 日,任海燕入职,任综

合行政部专员,曾任职于深圳

睿信天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学士。

4 月 29 日,马宝成入职,任公

共活动部专员,曾任职于中国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专业学士。

4 月 29 日,中心揭牌。

4 月 30 日 至 5 月 20 日, 谢 英

俊“人民的建筑”巡回展在深

圳图书馆举行。

2011 年,“深圳市城市设计促

进中心”开始酝酿筹建。

1 月 23 日,“深圳市城市设计

促进中心”网站开始启用。

Jan.

Mar.

Apr.

May.

July.

3 月 4 日,酷茶会举办第 0 期。

3 月 31 日,确定中心 LOGO。

4 月 11 日,刘明芳入职,任公

共活动部主管,曾任职于中建

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管理硕士。

4 月 15 日,陶亚奇入职,任公

共活动部专员,曾任职于 ABRS

Management & Technology

Institute,海南大学文学学士。

2011 June.

7 月 1 日,姚巧入职,任公共活

动部专员,曾任职于北京一和

雅韵建筑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城建学院交通系本科。

7 月 5 日,江志勇入职,任设计

与学术部专员,深圳大学城市

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建筑学。

7 月 7 日, 举 办 第 一 期 工 作

6 月 7 日,钟剑凌入职,任公共

活动部专员,曾任职于清华大

学深圳研究生院,布鲁内尔大

学市场营销专业硕士,深圳大

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士。

6 月 13 日, 王 星 晨 入 职, 任

设计中心执行总监,曾任职于

欧特克 BIM 研发部。美国建筑

师 学 会 会 员(AIA), 纽 约 州

注册建筑师(RA),美国绿色

建筑协会注册绿色建筑评估师

(LEES AP),麻省理工大学

建筑研究专业硕士,清华大学

建筑专业学士。

5 月 1 日,中心负责人黄伟文主

持“人民的建筑”深圳图书馆

展览论坛。

5 月,“设计大学”项目启动。

5 月,“深圳城市设计地图”项

目启动。

5 月,“深圳奖”项目启动。

5 月 10 日,王芃主任、薛峰副

主任听取设计中心工作汇报,

并要求积极推进“设计大学”

筹建。

5 月 20 日,“保障房创新性课

题研究”项目启动。

5 月 24 日,陶亚奇离职。

5 月 30 日,中心负责人黄伟文

到坪山新区论坛演讲“困境与

挑战。”

31 / Milestones Milestones / 32

Page 20: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度年报

Aug.

Spet.

Nov.

Oct.

8 月,第三期工作坊——关于深

圳湾科技生态城项目的讨论。

8 月 4 日,陈源入职,任财务

人事主管,曾任职于深圳东润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华南理工

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

业硕士,工商管理专业学士。

8 月 20 日,刘明芳离职。

8 月 21 日,第四期工作坊——

关于大运火炬塔纪念公园的讨

论。

9 月 21 日, 吴 然 入 职, 任 设

计与学术部专员,曾任职于阿

姆 斯 特 丹 One Architecture 事

务所,贝尔拉格学院(Berlage

Institute)建筑专业高级硕士,

西南交通大学景观建筑设计专

业学士。

9 月 23 日,孟静入职,任公共

活动部专员,曾任职于深圳市

物流协会,吉林大学文学院学

士学位。

9 月 23 日,“深圳湾科技生态

城”项目第一轮竞赛方案评审。

9 月 25 日,召开保障房设计竞

赛初次研讨会。

9 月 26 日,召开地产企业保障

房设计竞赛沟通会。

9 月 30 日, 发 布 2011

“一·百·万”保障房设计竞

赛公告。

10 月 17 日,中心赴东莞“万

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开展

参观交流、调研活动。

10 月 19 日,中心网站 2.0 招标

会。

10 月 24 日,设计中心《员工

手册》正式使用。

11 月,中心与新浪乐居建立合

作关系,共同推进深圳公益项

目。

11 月 12 日,“深圳湾科技生

态城”项目第二轮招标评审会

在银湖旅游度假中心举行,最

终评出 8 家优胜方案。

11 月 16 日,张迪离职。

11月18日,中心评选优秀员工。

11 月 25 日,保障房设计竞赛

报名截止,收到 190 份来自北

京、上海、陕西、成都、广州

甚至美国的机构和个人报名,

有效方案共计 250 余份。

11 月 26-27 日,经保障房设计

竞赛评委会初评,确认 105 份

入围方案。

11 月 28 日,“深圳湾科技生

态城”项目最终评审确定 4 家

中标单位。

Dec.12 月 1 日,中心承办双年展开

幕周 24 场论坛。

12 月,第一版中心宣传册启用。

12 月 8 日,105 份保障房设计

竞赛入围作品在 2011 深圳双年

展上以主展参展。

12 月,中心承接双年展导览任

务。

12 月,中心承接双年展“街道

剧场”活动。

12 月 19 日,李娜入职,任公

共活动部专员,曾任职于深圳

汉诺森品牌设计机构,深圳大

学广告学专业学士。

坊——“办公 / 展览 / 交流装置

概念设计”工作坊。

7 月 11 日,白璐入职,任设计

与学术部专员,美国圣路易斯

华盛顿大学建筑专业硕士,日

本早稻田大学建筑专业学士。

7 月 13 日,中心负责人黄伟文

为深圳党校陇南班演讲“城市

规划管理课题研讨”。

7 月 16 日,第二期工作坊——

自己动手搭建办公空间。

7 月 22 日,中心负责人黄伟文

到建科大讲堂演讲“栖居与设

计”。

7 月,“深圳湾科技生态城”项

目启动。

8 月 29 日, 严 明 入 职, 任 公

共活动部主管,曾任职于德国

Schmid 集团,德国埃森大学经

济管理专业硕士,上海同济大

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士。

8 月 29 日,陈秀贞入职,任设

计与学术部助理专员,汕头大

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

术设计专业学士。

33 / Milest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