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调, 精英们的文化乡愁

5
42 红枫·HONGFENG 夺人魂魄的美艳堪超天籁的唱功叹服阳春白雪的艺术春版本的经典昆曲不断推新使得古老的艺术有了青春的期望发扬让艺术的生命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历史的变迁 而式微2009 北京大学和苏州 大学同时启动白先勇昆曲传 承计划以来校园版牡丹 昆曲工作坊在北京高校学 子中引起轰动 2010 年春 经典昆曲欣赏课在北大开 被北大学生称为史上最 火爆的公选课”。这使得古老 的艺术有了焕发青春的希望然而纷繁高效的现代生活与 细腻优雅的传统戏剧之间的碰 让我们看到了昆曲传承与 发扬的举步维艰我们该如何 看待这股古典时尚潮流如何 找准现代社会下的昆曲发展模 ?《红枫带你走近当代的 昆曲世界为你浅析其华丽光 鲜背后艰难的生存现状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 线……” 摇曳细腻的身段精工细作 的唱腔昆曲以其纯粹的优雅气韵经历了悠悠六百年的辗转沉浮如今 依旧古韵绵长娉娉婷婷地站在了我 们的面前 所以 当厅堂版 牡丹 的票价被一再抬高时我们依然 能看到一票难求的盛况当北大开设 昆曲赏析的公选课时我们依然能见 识到人山人海的热情文_本刊记者 朱若瑜 每个伟大的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 致的表演艺术来深刻地展现出这个民 族的精神与心声昆曲就是这样一种 让整个中华民族为之自信和骄傲的雅 它凝聚着一代代文人墨客的心血结 沉淀着一辈辈戏曲艺人的苦心钻 牵绊着一个个戏迷票友的赤忱丹 水磨调, 精英们的文化乡愁 特稿 VSHFLDO CFP/ 供图 青春版《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扮演者沈丰英

Upload: carolzhu

Post on 18-Nov-2014

940 views

Category:

Art & Photo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TRANSCRIPT

Page 1: 水磨调, 精英们的文化乡愁

42 红枫·HONGFENG

夺人魂魄的美艳,堪超天籁的唱功。叹服阳春白雪的艺术,青

春版本的经典昆曲不断推新,使得古老的艺术有了青春的期望。传

承,发扬,让艺术的生命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历史的变迁

而式微。

2009年,北京大学和苏州

大学同时启动“白先勇昆曲传

承计划”以来,校园版《牡丹

亭》昆曲工作坊在北京高校学

子中引起轰动,2010年春,

《经典昆曲欣赏课》在北大开

设,被北大学生称为“史上最

火爆的公选课”。这使得古老

的艺术有了焕发青春的希望。然而,纷繁高效的现代生活与

细腻优雅的传统戏剧之间的碰

撞,让我们看到了昆曲传承与

发扬的举步维艰。我们该如何

看待这股古典时尚潮流?如何

找准现代社会下的昆曲发展模

式?《红枫》带你走近当代的

昆曲世界,为你浅析其华丽光

鲜背后艰难的生存现状。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

线……” 摇曳细腻的身段,精工细作

的唱腔,昆曲以其纯粹的优雅气韵,

经历了悠悠六百年的辗转沉浮,如今

依旧古韵绵长,娉娉婷婷地站在了我

们的面前。所以,当厅堂版《牡丹

亭》的票价被一再抬高时,我们依然

能看到一票难求的盛况;当北大开设

昆曲赏析的公选课时,我们依然能见

识到人山人海的热情。

文_本刊记者 朱若瑜

每个伟大的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

致的表演艺术,来深刻地展现出这个民

族的精神与心声。昆曲,就是这样一种

让整个中华民族为之自信和骄傲的雅

乐,它凝聚着一代代文人墨客的心血结

晶,沉淀着一辈辈戏曲艺人的苦心钻

研,牵绊着一个个戏迷票友的赤忱丹

水磨调,

精英们的文化乡愁

特稿

CFP/

供图

青春版《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扮演者沈丰英

Page 2: 水磨调, 精英们的文化乡愁

2010/8/27 总第14期 43

心。

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地区。明朝

嘉靖年间,昆曲的前身昆腔逐渐在吴中

地区流行开来。以 “乐圣”魏良辅为

代表,众多民间歌唱家潜心钻研这一新

声。魏良辅对过去两百年间的昆曲演唱

技巧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建立了昆腔的

歌唱体系,昆曲“水磨调”由此问世。

昆曲本身“清柔而婉折”,所谓

“调用水磨”。俞平伯先生解释过昆曲

“水磨腔”的说法,他以制作红木家具

来打比方:南方制作红木家具,最后一

道工序是要用木贼草蘸水细细打磨,将

红木质地磨得极其细腻温润,俗谓“水

磨工夫”。所以水磨是一种极其精致的

打磨,追求一种极其细腻、婉转、清雅

的感觉。

如此清丽婉转的艺术,经过时间

的打磨,亦如其声腔一样,历久弥新。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它,欣赏它,珍

惜它,追捧它,视它如宝,以它为傲。

好一朵美丽的“牡丹花”

人们常讲,去罗马要听意大利歌

剧,去东京要看日本歌舞伎,去巴黎要

看芭蕾舞剧,那么来中国,你不能不听

昆曲。如果人的一生必须看一部昆曲,

那就是《牡丹亭》。《牡丹亭》是中国

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也是最能体现昆

曲精致浪漫的经典剧目。一句“情不知

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

以生”耗尽了汤显祖一生的才华心力,

却换来了昆曲百代的流传和后世万人的

痴狂。

《牡丹亭》与昆曲的结缘由来已

久,石韫玉说:“汤临川作《牡丹亭》

传奇,名擅一时。当其脱稿时,翌日而

歌儿持板,又一日而旗亭树赤帜矣。”

现代以来,俞振飞、梅兰芳、程砚秋等

大师的精彩演绎,使之成为昆曲经典剧

目。可以说,正是“案头文学”与“演

唱之曲”的相生互动,成就了昆曲《牡

丹亭》“姹紫嫣红四百年”的盛况。

而在21世纪的今天,厅堂版和青

春版的《牡丹亭》,仍在续写着当代的

辉煌。

2007年,由著名戏剧导演林兆华

和昆曲表演大师汪世瑜联袂打造的皇家

粮仓厅堂版昆曲《牡丹亭》,以一种新

的形式,吸引了大众的目光。曾经看

到一条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帖子 “离开

北京前要做的50件事”,第一件就是

“在皇家粮仓看《牡丹亭》”,由此可

窥见其受关注和追捧的程度。

厅堂版《牡丹事》,完全抛弃清

末以来舞台式的戏曲表演,首次动用昆

曲“家班”演出形式。演员、乐师按明

代服饰装扮;舞美设计充分尊重皇家粮

仓建筑原貌,现场演剧采用明式家具陈

设;演员完全靠嗓子和身段,乐师完全

现场演奏,杜绝麦克风和扬声器;开放

式扮戏,一览中国戏曲勾脸绝活;书法

表演与昆曲演剧共同体现中国传统美

学。堪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完美结合。

如此精心的设计,使看昆曲成了

一种奢华的享受。演出期间,票价一度

炒到了12000元,如此高昂的票价,极

致的规格,配合着“新古典主义”概念

的推出,似乎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有钱有

闲一族的品味标榜和文化好奇心。华丽

的行头,精致的摆设,短短10分钟的

《惊梦》,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面对无知

金主的无奈妥协。这样的推广,并不能

引起广泛层面上的文化潮流。如果从传

承文化的层面讲,青春版《牡丹亭》远

比厅堂版更有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2004年4月25日,由著名华裔作

家白先勇先生领衔策划、制作的青春版

《牡丹亭》首次在中国台北亮相,大获

好评。此后6月11日,昆曲青春版《牡

丹亭》在内地苏州大学率先上演,并由

此揭开了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

演的序幕。此外,2006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青春版《牡丹亭》还远渡重

洋,在美国西海岸连演12场,场场爆

满。截止到2008年初,已演出105场,

上述高校巡演共计65场,差不多占到

演出总场次的三分之二。

白先勇从2002年起,作为青春版

《牡丹亭》的制作人,竭力在全国各地

高校推广昆曲,被人们称作“昆曲义

工”。他认为,昆曲的前途,在于培养

年轻的演员,吸引年轻的观众,因此他

以青春版为主打、以大学校园为阵地大

力推介昆曲《牡丹亭》,其目的就是要

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让古老的昆曲焕

发新的生命。无数有识之士鼎力相助,

他们不计代价的付出,不计成本的张

罗,终于在年轻人的震撼和欣喜中得到

了宽慰和满足。

今年的3月至4月,为期五年的

“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分别在北大

和苏大正式启动。早在2005年到2009年,青春版《牡丹亭》就曾四进北大,

每次都令学子如痴如狂。本次传承计

划,会在两校定期举办昆曲专场讲座,

CFP/

供图

昆曲《牡丹亭》剧照

Page 3: 水磨调, 精英们的文化乡愁

44 红枫·HONGFENG

昆曲传承计划的几位发起人和推动者一起将莲花插入佛手之中

(左起:叶朗、莫卫斌、白先勇、蔡少华)

配合着《经典昆曲欣赏课》的全校公选

课的开设,力求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昆

曲,欣赏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自然

成了最好的案例,昆曲大师和“青春版

《牡丹亭》”的扮演者会和学生一起排

演校园版《牡丹亭》。而两岸三地的昆

曲研究者将从《牡丹亭》文本、中国人

的抒情传统、汤显祖的前世今生等角

度,把《牡丹亭》讲透。

如此美丽的一朵牡丹,沉淀着中

华民族的审美文化,从容优雅的将昆曲

之美悉数展现在众人面前。

传统文脉,得以薪火相传,绵延

流长,如此让人欣慰。可是,谁能想象

它是经历怎样的风雨才得以存活下来?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精

英们,是他们赋予了昆曲穿越时空的力

量。而他们所有的痛惜与努力,都只为

守住这心中那份淡淡的文化乡愁。

现代性的文化乡愁

谈起现代性的文化乡愁,中国人

当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十九世纪中

叶,西方列强的洋枪大炮炸碎了中国人

的天朝文化心态。被迫进入世界现代化

进程后,我们才发现,不仅自己的文化

只是世界文化家族中的普通一员,而且

由于超长期的自我封闭和超强度的自我

一体化加固,我们自己的文化确乎已经

远不如某些他者文化那般富有活力和魅

力了。由是,中西之间呈现的土与洋、

旧与新、落后与先进……之别,不仅具

有事实差异的描述性意义,而且也同时

有了文化比较的价值评价性判断意味。 在此情形下,疏远传统文明和

文化,似乎成为了近代以来许多中国

人无法抗拒的时代潮流。卷入潮流常

使人身不由己,而在潮流中沉浸既久

又让人偶生漂泊失据、无家可归的伤

感。这或可谓之现代性文化乡愁的表

征之一种。令人伤感之外复又伤心的

是,我们是带着许多无奈、牵挂、甚

至怨恨而被迫离家的!时至今日,当

我们发现(抑或受人提醒)自己的离

家出走有可能踏上一条不归之路,再

也没有机会亲近我们的家园时,我们

会在禁不住担忧起全球化后的未来命

运的同时,或许也会禁不住驻足回

首,遥望身后那渐渐远去、变得越来

越模糊的家园风景,有几许牵挂、几

许忧愁、几许失落,一齐涌上心头。

也许,有人会“脚步越来越轻,心情

就像风一样自由”,而另一些人则很

可能“脚步越来越沉,心情如同卷进

特稿

CFP/

供图

CFP/

供图

年轻的演员在后台练习

Page 4: 水磨调, 精英们的文化乡愁

2010/8/27 总第14期 45

年轻的演员在后台练习

叶朗教授谈“情”说“美”,解读“属于我们的牡丹亭”

急流中的舢板一样无法把握”。同样的

行进,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心情,同样

的真切。

正是在这种矛盾又无奈的文化乡

愁中,人们蓦然惊醒,对传统文化的思

念越发浓烈,这使得文化精英们自发地

为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努力着,为寻

根,也为留住自己民族的血脉与精髓。

昆曲似乎总是受到文化人的偏

爱,他们敏锐地关注着昆曲的兴衰,并

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守护着这支文化血

脉。

昆曲被称为“盛世元音”,它的

产生与流行得益于明朝中后期的经济繁

荣,在清朝的康乾盛世达到巅峰。在那

之后,昆曲的命运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

命运紧紧相连。曾经的“盛世元音”在

近代逐渐衰落,一度从舞台上绝迹。

就在一百年前,当昆曲最为衰弱

的时候,正是蔡元培、吴梅这样的大教

育家和国学大师,把戏曲教育引入北京

大学,在大学讲堂里唱起了昆曲,维系

着昆曲的一线生机。

经过了传字辈艺人的艰难传承,

《十五贯》的大力抢救,时间进入21世纪,当我们拭去岁月的烟尘,昆曲的

光芒依旧是那么夺目、耀眼。

从2001年开始,沉寂已久的昆曲

慢慢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九年前,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在全世界范围遴选第一

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来自中国的传统戏曲——昆曲,出人意

料地以全票当选。

2 0 0 4至2 0 0 6年,全本《长生

殿》、青春版《牡丹亭》和《1699桃花扇》相继上演,都成为轰动一时的文

化事件。

2008年3月,中日版《牡丹亭》

在日本京都南座剧场成功演出20场,

场场爆满,引起巨大轰动。林兆华、白

先勇、田沁鑫、汪世瑜、张继青,导演

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唤起了昆曲新的

生命力。而今年,李渔的《怜香伴》进

京公演,高校昆曲传承计划的正式启

动,让我们看到了昆曲生生不息的蓬勃

生命力。

如今有谁堪摘

当越来越多的人见识到昆曲无穷

的魅力与优雅时,人们驻足观赏,惊叹

赞美,可又有何人愿意接过这件瑰宝,

有能力让它继续闪耀夺目的光芒?当听

昆曲,赏昆曲成为一种文化时尚的时

候,我们不得不提防现象表层的浮华,

看到传承现状中的艰难与阻力。

昆曲的教育问题一直是行内人忧

心的大问题。要传承,就必须有一批一

批青出于蓝的新生代昆曲演员。纵观现

状,中专类的学校主要都是学历教育,

一些家长由于自己孩子正常的学业不能

完成,送到这类艺术学校退而求其次,

混个文凭,很少有人把学戏当作事业发

展的方向。老一辈的守护着脆弱血脉,

一直努力坚持着,而年轻一辈,往往根

基薄弱,投入不够。当被问起为什么会

学习昆曲的时候,有人竟会回答连他自

己也不知道。没有足够的热爱,如何抵

挡住外来的纷扰和诱惑,专心研习和苦

练,将昆曲的美传递和传承下去呢?

近十年间,大大小小的昆曲演

出,为宣扬和传承昆曲文化,起到了至

关影响的作用。可也许大家不知道的

是,这些文化人士是做好铁定亏本的心

理准备,本着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做

这样一件吃力却不一定讨好的事。拿青

春版《牡丹亭》来说,从纯粹商业运作

的角度看,高校巡演并不是一桩赚钱的

买卖,这也正是为什么虽不乏戏剧走进

校园,却少有大范围演出的缘故。73岁的白先勇数度言退,却依然是青春版

《牡丹亭》的领队。他没有接班人,因

为这并不是一份好差事。青春版《牡丹

亭》为昆曲赢得过巨大国际声誉,其男

女主角在2007年都拿了“梅花奖”,

可它却并未获得任何政府奖项和官方的

赞助。自掏腰包、倾囊解忧,这样的传

承努力是没有长久保障的,或许我们该

探索和寻求一种合理的商业运作模式,

招揽来更多的投资者,才能为传承昆曲

文化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持,从而扩大影

响力。

戏曲的生命在于观众,古老的昆

曲要走向未来.必须向当代青年寻找新

知。没有受众的文化艺术是无法生生不

息的,所以比起昆曲研习者和推广者,

昆曲爱好者的培养壮大也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座无虚席、抢购一空的报道会让

人单纯地以为,喜欢昆曲的人越来越

多,前景一片光明。但如果我们走进高

校,认真地调查思考一番,就会发现,

昆曲的发展现状并没有那么乐观。

尽管喜欢昆曲演出的人不少,但

真正懂得欣赏唱腔、念白、身段、曲调

的人寥寥无几。北京的一些高校这几年

陆续推出了昆曲的全校通选课,北大的

昆曲社也是不遗余力地到其他学校演出

宣传,把昆曲基本的知识普及到大学生

群体中去。就目前看来,大致存在着几

个问题:第一、教育宣传还处于早期阶

段,一般就是开设选修课而已。而在选

修课的选择上,学生又往往注重学分成

绩,有人是什么课好过选什么,有人是

出于文理科规定或艺术类必选的硬性要

CFP/

供图

Page 5: 水磨调, 精英们的文化乡愁

46 红枫·HONGFENG

求,还有人怕多修和专业无关的课程影

响学分和占用时间。所以有的教室里听

课的人中,旁听的占多数,让老师的积

极性也受到影响,形成上课的恶性循

环。第二、学生感兴趣并不等于投入喜

欢,了解了昆曲的皮毛知识并不代表普

及的成功。在时代风潮下,如果白先勇

来校做昆曲讲座,这是件文化大事,相

信大多数人会愿意捧场的,虽然对昆曲

可能只是好奇或略感兴趣。低廉的学生

票价,会让很多大学生愿意走进戏院。

说白一点,这是一种经历,一种艺术熏

陶,一种自我标榜。很多时候,散场时

大家相视一笑,发现自己听懂的极少,

只能看字幕了。退一步讲,有多少人在

这样的一场讲座或演出后开始迷上昆

曲,进而付出心力呢?这样的有效传播

该是占少数吧。此外,传统戏曲本来就

和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不协调,3分钟

的流行歌曲听不完就会换,如何指望他

们听完3个小时的昆曲?忙碌的学生很

少会抽空去慢慢品味昆曲,看演出对他

们来说一次忙里偷闲的集中的艺术饕

餮,但看过后艺术的魅力又留下了多少

呢?昆曲要传承,需要的是真正喜爱并

且理解昆曲的年轻群体,而这样的人群

比想象中的要少许多。

空谷幽兰,等待绽放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

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

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

的一朵“兰花”,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

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

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正是这“百戏之母”的昆曲,

历经六百余年沧桑走进现代,一度知

音无觅,几近泯灭。如果说50年前浙

昆《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

种”,50年后海峡两岸联手打造青春

版《牡丹亭》,则可谓“一出戏普及了

一个剧种”,传统文脉薪火相续,初显

燎原之势,这对于整个中华戏曲界乃至

文化界都是振奋人心的大事件。正是几

代文化精英们的努力,换得了昆曲今日

的局面。

但是,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从传统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如何在传统

和现代之间取舍?在今天这个瞬息万

变、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又该怎样

守护先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一份瑰丽的遗

产呢?这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时代命

题。

诚然,我们需要认清的是,昆曲

已经走过了它最繁盛的时代,已不再拥

有“可怜一出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

头”的威力,已不再具备“白日消磨肠

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的诱惑。曾经

的富贵牡丹,如今更像是清丽典雅的空

谷幽兰,百花丛中,它不夺目,但却闲

情自若,安于一隅,静静开放。

真正的艺术总是能跨越语言和文

化的障碍,赢得认可和热爱。昆曲的魅

力其实也就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民族对于美的品

位和追求。昆曲,带着文化精英的淡淡

乡愁,在一张张脸谱,一首首曲调中流

传了下来。在每一个艰难的时刻,文化

人们像呵护种子般,细心照料,耐心等

待,等待下一个花开似锦的时节。这不

只是一种行为,更是一个民族对于美的

忠诚守护。

战争是血腥的,“一将功成万骨

枯。”便是其最好的写照。今天,在道

德法制、体育精神的约束之下,纯粹的

现代足球远远没有那么残酷。然而,球

场外的因素一旦介入足球,这项古老的

运动就可能散发出一种扳机扣动后的硝

烟味。

1982年的马岛之战,阿根廷落败

于撒切尔夫人的军队,自此英格兰和阿

根廷成为足球史上的一对宿敌,之后两

国若在国际比赛,尤其是世界杯上相

遇,比赛必定会被贴上“战争、复仇”

之类的标签,仿佛不如此便不足以激起

两国对比赛的重视。1998年西蒙尼那

狡黠地一倒,让贝克汉姆成为了国家公

敌。2002年贝克汉姆12码上的一射,

又间接导致阿根廷小组赛就打道回府。

这你来我往之间,足球被赋予了太多超

出本身的意义。1969年萨尔瓦多和洪

都拉斯的一场足球比赛在两周后引发了

两国长达100小时的“足球战争”,并

造成2,000人伤亡。这一次,足球似一

根导火索,烧起了两国边境上的熊熊战

火。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个画

面:B-52轰炸机正从巴格达上空掠

过,炮弹随时会落下来,但令人惊奇的

是,伊拉克足球联赛还在继续,更令人

感触的是,仍然有上百上千的观众去看

球。也许上百上千在平时只能说是门可

罗雀,但在战争的状态下,随时有变成

炮灰的危险!从电视新闻画面上,虽然

那两支联赛球队的球员在场上拼抢,但

给人的感觉是无心恋战,不可否认战争

带来的阴影。1比0的比分,可能让那

千百名伊拉克球迷觉得不过瘾,但他们

也许不是来看球的,因为他们在采访话

筒前说的更多的是战争,“我们是借足

球向布什来示威的。”一个球迷挥舞着

拳头喊着。这时的足球已经偏离了体育

的轨道,不如说是爱国热情的宣泄。

真实的战争只有一个目的:那就

是打败敌人。那么足球是战争还是游

戏?和平时期人们需要战争的游戏么?

其理由是什么?为了保持人们战斗的能

力和勇气?我们是否更热衷于人与人之

间的战斗?喜欢目睹血腥的场面,在鲜

血淋漓中享受一种莫名的快感?这种战

斗如果扩大到国家之间,我们会更欣欣

然乎?和平可能并不是男人需求的生存

特稿

昆曲要传承,需要的是真正喜爱并且理解昆曲的年轻群体,而这样的人群比想象中的要少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