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04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stacey-burgess

Post on 30-Dec-2015

1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1 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发展史.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 1946 年 ) ────“ 埃尼艾克 ”. 1. 计算机发展简史. 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 计算机硬件系统. 1.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的所有实体部件的集合,通常这些部件由电路(电子元件)、机械等物理部件组成。. 2. 计算机软件系统.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计算机基础选择题部分

Page 2: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1 计算机概述

Page 3: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1.1 计算机发展史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1946 年) ────“ 埃尼艾克”

Page 4: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 计算机发展简史

名 称 时 间 构 成 特 点

第一代计算机1946—

1958 年 电子管线路体积大、可靠性不强,计算

机程序语言以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为主。

第二代计算机1959—

1964 年晶 体 管 分 立

电路

体积缩小、运算速度也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一些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使程序设计效率提高。

第三代计算机1965—

1970 年中 小 规 模 的

集成电路

体积和重量进一步缩小,性能得到了提高,同时出现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

第四代计算机 1970 至今

大 规 模 集 成电 路 和 超 大规 模 的 集 成电路

体积和重量空前的缩小,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Page 5: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阶段1971 ~ 1973年,微处理器有 4004 、4040 、 8008

第二阶段1973 ~ 1977年,微处理器有 8080 、8085 、 M6800 、 Z80 。

第三阶段1978 ~ 1983年,微处理器有 8086 、8088 、 80186 、 80286 、M68000 、 Z8000 。

第四阶段从 1983 ~1992 年,微处理器相继推出80386 、 80486 。

第五阶段1993 年以后, Intel 公司 Pentium微处理器,具有 64 位的内部数据通道。

Page 6: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Page 7: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 计算机硬件系统硬件系统

主机CPU运算器控制器

内存RAMROMCache

外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

Page 8: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 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的所有实体部件的

集合,通常这些部件由电路(电子元件)、机械等物理部件组成。

Page 9: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2. 计算机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系统软件操作系统

语言处理程序

服务软件

应用软件定制软件

应用程序

通用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有关资料。

Page 10: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 1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服务软件

Page 11: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 2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

定制软件• 针对具体应用而

开发的软件,它是按照用户需求而专门开发的程序,如信息管理系统、民航售票系统等。

应用程序• 经过标准化、模

块化,逐步形成了解决某些典型问题的程序组合,如财务管理软件包等。

通用软件• 针对某类信息而

开发的、用于处理某类信息的程序。

Page 12: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 .冯 · 诺依曼原理

“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是 1946 年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 诺依曼提出的,所以又称为“冯 · 诺依曼原理”。该原理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的工作方式。2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内容

①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② 将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预先存放在主存储器中

(程序存储),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程序控制)。

③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Page 13: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3 .计算机工作过程

Page 14: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 数制与信息编码

Page 15: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1 数制概述1. 数制的概念

数制又称为计数制或记数法,是指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按进位的方法进行计数,称为进位计数制。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十进制计数机制,即按照“逢十进一”的原则进行计数。

Page 16: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数码是数制中表示基本数值大小的数字符号。

数码

基数是指在某种进位计数制中,每个数位上所能使用的数码的个数,用 R 表示。

基数位权是指在某种进位计数制中,每个数位上的数码所代表的数值的大小,等于在这个数位上的数码乘以一个固定的数值,这个固定的数值就是这种进位计数制中该数位上的位权。

位权

1.2.1 数制概述2. 数制的要素

Page 17: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1 数制概述3. 常用的进位计数制进位制 二进制 八进制 十进制 十六进制

规则 逢二进一 逢八进一 逢十进一 逢十六进一

基数 R=2 R=8 R=10 R=16

数符 0 , 1 0 , 1 ,…, 70 , 1 ,…,

9

0 , 1 ,…,9 , A ,…,

F

位权 2i 8i 10i 16i

表示 B ( Binary System )

O ( Octal System )

D ( Decimal System )

H ( Hexadecimal

System )

Page 18: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1 数制概述常用数制的对应关系

十进制 二进制 八进制 十六进制0 0 0 01 1 1 12 10 2 23 11 3 34 100 4 45 101 5 56 110 6 67 111 7 78 1000 10 89 1001 11 9

10 1010 12 A11 1011 13 B12 1100 14 C13 1101 15 D14 1110 16 E15 1111 17 F

Page 19: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1 数制概述数制的书写规则的两种表示方法

字母后缀法:例:二进制 1001 的表示方法为: 1001B

括号外面加下标法:例:十进制 789.2 的表示方法为:( 789.2 ) 10

Page 20: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2 数制的转换1. 十进制数转换成其它 R 进制数

十进制整数化为非十进制整数采用“取余法”,即除基数取余数。把十进制整数逐次用任意十制数的基数去除,一直到商是 0 为止,然后将所得到的余数由下而上排列即可。

十进制小数转换成非十进制小数采用“取整法”,即乘基数取整数。把十进制小数不断的用其它进制的基数去乘,直到小数的当前值等于 0 或满足所要求的精度为止,最后所得到的积的整数部分由上而下排列即为所求。

Page 21: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2 数制的转换[ 例 1-1] ( 25.3125 ) 10= ( ? ) 2

整数( 25 )的计算如下: 小数( 0.3125 )的计算如下:

运算结果为:( 25.3125 ) 10= ( 11001.0101 ) 2

Page 22: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2 数制的转换2. 其它 R 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非十进制数转换成十制数采用“位权法”,即把各非十进制数按位权展开,然后求和。

Page 23: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2 数制的转换

[ 例 1-2] ( 101.11 ) 2 = (?) 10

( 101.11 ) 2 =1×22+0 ×21+1 ×20+1 ×2-1+1 ×2-2=

4+1+0.5+0.25 = ( 5.75 ) 10

[ 例 1-3] ( 127.4 ) 8 = (?) 10

( 127.4 ) 8= 1×82+2 ×81+7 ×80+4 ×8-1= 64+16+7+0.5 =

( 87.5 ) 10

Page 24: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2 数制的转换3. 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八进制数:用三位二进制数表示

十六进制数:用四位二进制数表示。

Page 25: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2 数制的转换

[ 例 1-4] ( 1011010.10 ) 2 = (?) 8

1011010.10→001 011 010.100每三位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1 3 2 . 4

所以,( 1011010.10 ) 2 = ( 132.4 ) 8

Page 26: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2 数制的转换

[ 例 1-5] ( 1011010.10 ) 2 = (?) 16

1011010.10→0101 1010.1000每四位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5 A . 8

所以,( 1011010.10 ) 2 = ( 5A.8 ) 16

Page 27: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2 数制的转换

[ 例 1-6] ( 25.63 ) 8 = (?) 2

先将以上数值分割为整数和小数部分,再将每个数位换算为三位二进制数后合并即可。

2 5 . 6 3010 101 . 110 011

所以,( 25.63 ) 8 = ( 10101.110011 ) 2

Page 28: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2 数制的转换

[ 例 1-7] ( F7.28 ) 16 = (?) 2

先将以上数值分割为整数和小数部分,再将每个数位换算为四位二进制数后合并即可。

F 7 . 2 81111 0111 . 0010 1000

所以,( F7.28 ) 16 = ( 11110111.00101000 ) 2

Page 29: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3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1. 计算机信息的表示 信息

控制信息指令

控制字数据信息数值信息

定点数浮点数

非数值信息字符数据逻辑数据

Page 30: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3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1. 计算机信息的表示

采用二进制数表示计算机数据的好处:( 1 )容易表示( 2 )运算方便( 3 )简单可靠

Page 31: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3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2. 计算机信息的存储

计算机信息的存储单位主要有位、字节、和字等几种。

Page 32: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3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2. 计算机信息的存储( 1 )位

位( bit , b )是二进制中的一个数位,可以是 0 ,也可以是 1 ,是计算机数据中的最小单位。

Page 33: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3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2. 计算机信息的存储( 2 )字节

字节( Byte , B )是计算机数据的基本单位。 一个字节由 8个二进制位组成,即 1B=8b 。

1KB=210B= 1024B1MB=210KB=220B= 1024×1024B1GB=210MB=230B= 1024×1024×1024B1TB=210GB=240B=1024×1024× 1024×1024B

Page 34: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3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2. 计算机信息的存储( 3 )字

字( word )是计算机一次存取、运算、加工和传送的数据长度,是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一个字由若干个字节组成,通常将组成一个字的位数称为字长。

Page 35: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4 常见的信息编码1. 字符与编码的发展

  系统内码 说 明 系 统

阶段一 ASCII 计算机刚开始只支持英语,其它语言不能够在计算机上存储和显示。 英文 DOS

阶段二 ANSI 编码(本地化)

为使计算机支持更多语言,通常使用 0x80~0xFF 范围的 2 个字节来表示 1 个字符。比如:汉字 ' 中 ' 在中文操作系统中,使用 [0xD6 , 0xD0] 这两个字节存储。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不同的标准,由此产生了 GB2312 , BIG5 , JIS 等各自的编码标准。这些使用 2 个字节来代表一个字符的各种汉字延伸编码方式,称为 ANSI 编码。 在 简 体 中文系 统下, ANSI 编码代 表 GB2312 编码,在日文操作系统下, ANSI 编码代表 JIS 编码。

不同 ANSI 编码之间互不兼容,当信息在国际间交流时,无法将属于两种语言的文字,存储在同一段 ANSI 编码的文本中。

中文 DOS 、中 文

Windows 95/98 、日 文

Windows 95/98

阶段三Unicode

(国际化)

为了使国际间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国际组织制定了 Unicode 字符集,为各种语言中的每一个字符设定了统一并且唯一的数字编号,以满足跨语言、跨平台进行文本转换、处理的要求。

Windows NT/2000/XP ,Linux

Page 36: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2.4 常见的信息编码2. 常见信息编码( 1 ) BCD码( 2 ) ASCII码( 3 ) Unicode 编码( 4 )汉字编码

① 输入码(外码)②交换码③ 机内码④输出码

Page 37: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 1 ) BCD码【例 1.10】将十进制数 75.4转换为 BCD码。 解:十进制 7 5 . 4BCD码 0111 0101 . 0100若将 BCD码 1000 0101.0101转换为十进制数如 : (1000 0101.0101)BCD= 85.5

Page 38: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奇校验和偶校验。所谓奇校验,就是在 7 位 ASCII码的高位上再附加上一位,用这一位的状态使被传送之后对此进行检验。如果某一个编码在传送之后其中“ 1” 的个数变成了偶数,这就表明该代码在传送过程中发生了错误,需要重新传送。类似的,偶校验就是用附加位的状态使 8 位编码中“ 1” 的个数为偶数,在代码传送后进行偶数个“ 1” 的检验。一个字符的 ASCII码占用一个字节的第 0 位到第 6 位,空缺的第 7 位可以用来存放奇偶校验位,使 8 位代码成为一个整体用于信息的存储和传送。

Page 39: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字符编码( ASCII 码) d6d5d4

d3d2d1d0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0000 NUL DEL SP 0 @ P 、 p

0001 SOH DC1 ! 1 A Q a q

0010 STX DC2 " 2 B R b r

0011 ETX DC3 # 3 C S c s

0100 EOT DC4 $ 4 D T d t

0101 ENQ NAK % 5 E U e u

0110 ACK SYN & 6 F V f v

0111 BEL ETB , 7 G W g w

1000 BS CAN ( 8 H X h x

1001 HT EM ) 9 I Y i y

1010 LF SUB * : J Z j z

1011 VT ESC + ; K [ k {

1100 FF FS . < L \ l |

1101 CR GS - = M ] m }

1110 SOH RS 。 > N ↑ n ~

1111 SI US / ? O ↓ o DEL

Page 40: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汉字编码

根据汉字处理过程中的不同要求,有多种编码形式,主要可分为汉字输入码、国标码、汉字机内码和汉字字形码四类

输入码 国标码 机内码 字形码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汉字库

Page 41: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汉字输入码

汉字的输入码是为了将汉字通过键盘输入到计算机而设计的代码,也叫外码。汉字的输入方案很多,不同的编码方法有不同的汉字输入法,即有不同的输入码。如汉字“文” , 用全拼输入法输入,就要键入“ wen” ,用五笔字型输入法输入,就要键入“ yygy” 。

Page 42: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区位码

将 GB 2312—80 的全部字符集组成一个94×94 的方阵,每一行称为一个“区”,编号为 0l ~ 94;每一列称为一个“位”,编号为 0l ~ 94 ,这样得到GB 2312—80 的区位图,用区位图的位置来表示的汉字编码,称为区位码。

Page 43: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国标码

国标码又称汉字信息交换码。是用于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之间或者与通信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汉字代码。我国的国际 GB/T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制定了汉字交换码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信息交换用的 6763个汉字和 682个非汉字图形字符编码。根据汉字使用频率的高低、构词能力的强弱、实际用途的大小划分为两级汉字,一级汉字 3755个,二级汉字 3008个,其使用覆盖率可达 99.99%以上,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要求。国标码字符集中的任何一个汉字或图形符号都用两个 7 位二进制数表示,在计算机中用两个字节表示,每个字节的最高位为 0 ,剩余 7 位为 GB/T2312-1980 二进制编码。在国标码中,一级汉字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同音汉字按笔画顺序排列;二级汉字按部首顺序排列。

Page 44: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汉字机内码

汉字机内码又称汉字内码,它是汉字在信息处理系统内部最基本的表达形式,是在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内部存储、处理、传输汉字用的代码。正是由于汉字机内码的存在,输入汉字时就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习惯使用不同的汉字输入码,汉字进入系统后再统一转换成机内码存储。不同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汉字机内码,但应用较广的一种是双字节机内码,俗称变形国标码,机内码是将国标 GB/T2312-1980交换码的两个字节最高位分别置 1 得到的。其最大优点是机内码表示简单,与交换码之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即:机内码=国标码+ 8080H 。

Page 45: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汉字机内码、国标码和区位码三者之间的关系 区位码(十进制)的两个字节分别转换为十六进制后加 20H 得到对应的国标码;机内码是汉字交换码(国标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分别加 1 ,即汉字交换码(国标码)的两个字节分别加 80H 得到对应的机内码;区位码(十进制)的两个字节分别转换为十六进制后加 A0H 得到对应的机内码。( 1 )区位码先转换成十六进制数表示 ( 2 )国标码=区位码的十六进制表示+ 2020H ( 3 )机内码=国标码+ 8080H=区位码 +A0A0H

Page 46: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举例

以汉字“大”为例,“大”字的区内码为2083 1 、区号为 20 ,位号为 83 2 、将区位号 2083转换为十六进制表示为 1453H 3 、 1453H+ 2020H= 3473H ,得到国标码 3473H 4 、 3473H+ 8080H= B4F3H ,得到机内码为 B4F3H

Page 47: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汉字字形码

汉字字形码用于显示或打印输出汉字时产生的字形。该种编码是通过点阵形式产生。不论汉字的笔画多少,都可以在同样大小的方块中书写,方块进一步分割为许多小方块,组成一个点阵。每个小方块就是点阵中的一个点,即二进制的一个位。每个点由“ 0” 和“ 1” 表示黑、白两种颜色。用这样的点阵就可以输出汉字。一个汉字信息系统具有的所有汉字字形码的集合构成了该系统的汉字库。根据输出汉字的要求不同,汉字点阵的多少也不同。汉字点阵点数的多少直接影响汉字的造型和质量,点数越多,汉字的质量越高。目前在微机中,普遍采用 16×16 , 24×24 , 32×32 , 48×48 的字形点阵。从使用上分位简易型、普及型、提高型和精密型。不同字体的汉字需要不同的点阵字库。汉字字形点阵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所占存储空间也很大。以 16×16点阵为例,每个汉字就要占用 16×16÷8= 32个字节。

Page 48: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3 微型计算机

Page 49: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 CPU )为核心,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的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及系统总线所组成的计算机。

Page 50: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3.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1. 主板

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用来执行程序、处理数据,主机芯片都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为主机板(主板)。

Page 51: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3.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简称 CPU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它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件。

Page 52: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3.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3. 存储器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 1 )内存储器(内存)RAM 、 ROM 、 Cache

Page 53: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3.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3. 存储器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 2 )外存储器(外存)

硬盘存储器、闪存、光盘

Page 54: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3.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4. 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是外界向计算机传送信息的装置。

Page 55: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3.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4. 输入、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的作用是将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传送到外部媒介,并转化成某种为人们所认识的表示形式。

Page 56: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3.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5. 总线和接口

( 1 )总线① 数据总线② 地址总线③ 控制总线

Page 57: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3.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5. 总线和接口( 2 )接口

Page 58: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3.2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主频

字长

内存储器容量

运算速度

存取周期

外设扩展能力

软件配置情况

Page 59: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 计算机技术基础

Page 60: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1 多媒体技术基础1. 多媒体概述( 1 )媒体概述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 CCITT对媒体的分类:

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

感觉媒体

指传输感觉媒体的中介媒体,即用于数据交换的编码。

表示媒体

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

表现媒体

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

存储媒体

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

传输媒体

Page 61: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1 多媒体技术基础1. 多媒体概述( 2 )多媒体的概念及分类

通常意义上的“多媒体”( Multimedia),可简单理解为“多媒体对象”,即计算机中媒体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

Page 62: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1 多媒体技术基础1. 多媒体概述( 2 )多媒体的概念及分类

分类如下:

文本• 文本指的是由字母、数字和符号表现的

信息形式。

图形• 图形又称为矢量图,是指通过一组指令

集(矢量)来描述画面的信息形式。

图像• 又指位图,它是由描述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强度与颜色构成画面的信息表现形式。

动画 • 是通过一系列彼此有差别的单个画面来产生运动画面的一种技术。动画可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两种。

音频• 音频是计算机中以人耳可听声来表示声音的信息表现形式。

视频• 与动画一样,由一组连续播放的数字图像和一段随连续图像同时播放的数字伴音共同组成的多媒体文件。

Page 63: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1 多媒体技术基础1. 多媒体概述常见多媒体格式文件

文本

.txt

图像

.bmp.rtf .jpg

.doc .gif

.wps .tif

音频

.wav .png

.mid动画

.gif.mp3 .flc ( .fli ).cda .swf

.wma

视频

.avi

图形

.wmf .mov.emf .mpg.cdr .dat

  .vob

  .rm

  .wmv

Page 64: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1 多媒体技术基础1. 多媒体概述( 3 )多媒体的特性

• 多媒体计算机可以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信息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媒体。

①多样性

• 集成性是指将多媒体信息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一体化,综合地表达某个完整信息。

② 集成性

• 传统的媒体只能单向、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提供了人们与计算机的多种交互控制能力。

③交互性

Page 65: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1 多媒体技术基础2. 多媒体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多种信息

技术的集成,是把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到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实现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等多种功能。

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和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两部分组成。

Page 66: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1 多媒体技术基础2. 多媒体系统( 1 )多媒体硬件

用于处理音频信息。 音

频卡

用来支持视频信号(如电视)的输入与输出。

视频卡

能将电视信号转换成计算机的数字信号。

采集卡

将摄影作品、绘画作品或其它印刷材料上的文字、图像,甚至实物,扫描到计算机。

扫描仪

用于读取或存储大容量的多媒体信息。

光驱

Page 67: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1 多媒体技术基础2. 多媒体系统( 2 )多媒体软件

多媒体软件

操作系统创作系统应用系统

Page 68: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1 多媒体技术基础3.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就是以交互方式将多媒体对象经过计

算机设备的获取、操作、编辑、存储等综合处理后,以单独或合成的形成表现出来的技术和方法。( 1 )视频、音频等媒体数据压缩 / 解压缩技术目前常用的压缩编码 / 解压缩编码国际标准主要有

JPEG 和 MPEG 标准。

Page 69: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1 多媒体技术基础3. 多媒体技术

MPEG 系列标准标准名

称应用目标 主要产品

MPEG-1 工业级标准的音视频CD-ROM 、 Video-

CD 、 CD-I

MPEG-2 高级工业级标准的音视频

HDTV (数字高清电视)和 DVD

MPEG-4低比特率下的多媒体

通信及多工业的多媒体通信的综合

流媒体、可视电话、移动多媒体

MPEG-7 对音视频信息的管理和搜索

音视频数据库的存储和检索、个性化新闻服务

Page 70: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1 多媒体技术基础3. 多媒体技术( 2 )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多媒体计算机专用芯片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固定功

能的芯片;另一类是可编程的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芯片。

Page 71: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1 多媒体技术基础3. 多媒体技术( 3 )多媒体存储技术

CD-ROM 、 CD-I 、 CD-V 、 VCD 、可录式光盘 CD-R 、、 DVD 、 Photo CD 、 BD 。。。。。。

Page 72: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1 多媒体技术基础3. 多媒体技术( 4 )多媒体输入 / 输出技术

①媒体变换技术:指改变媒体的表现形式,如当前广泛使用的视频卡、音频卡(声卡)都属媒体变换设备。

②媒体识别技术:对信息进行一对一的映像过程。例如语音识别是将语音映像为一串字、词或句子;触摸屏是根据触摸屏上的位置识别其操作要求。

③媒体理解技术:对信息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和理解信息内容,如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语音模式识别等技术。④媒体综合技术:把低维信息表示映像成高维的模式空间的

过程,例如语音合成器可将语音的内部表示综合为声音输出。

Page 73: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2 数据库技术基础1 .相关概念

信息 • 信息就是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

数据 • 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是信息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数据处理 • 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数据库( DB ) • 所谓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综合性的、有组织有结构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它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 OS )之间。

数据库系统 • 数据库系统是指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拥有数据库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系统。

Page 74: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2 数据库技术基础2 .数据模型

( 1 )层次模型( Hierarchical Model ):层次模型使用树形结构来表示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特点:①有且仅有一个根结点。②其他结点有且

有一个父结点。

Page 75: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2 数据库技术基础2 .数据模型

( 2 )网状模型( Network Model ):网状模型使用网状结构表示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特点:①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双亲;②一个结点可

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③两个结点之间可以有多重关系;④一个结点有到自身的关系。

Page 76: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2 数据库技术基础2 .数据模型

( 3 )关系模型( Relational Model ):在关系模型中,数据存放在一种称为二维表的逻辑单元中。特点:①数据结构简单,概念清楚,符合习惯;②能直接反映

实体间的三种联系;③格式单一,一律为表格框架,通过公共属性可建立关系之间的联系;主要包括“字段”和“记录”两种元素;④具有严格的理论基础。

Page 77: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2 数据库技术基础3. 数据库的发展

第一代

20 世纪 70 年代研制的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层次数据库系统的典型代表是1969 年 IBM 公司研制出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IMS 。

关系数据库系统。 1970 年 IBM 公司的 San Jose研究试验室的研究员Edgar F. Codd 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开创了关系数据库方法和关系数据库理论,为关系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系数据库。 1990年高级 DBMS功能委员会发表了《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宣言》,提出了第三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应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必须保持或继承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必须对其他系统开放。

第二代 第三代

Page 78: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2 数据库技术基础4. 常见数据库产品

常见数据库产品

Access

Oracle

SQL Server

Sybase

Visual FoxPro

Page 79: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3 程序设计基础1. 程序设计的概念

程序 程序是将计算机语言代码依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描述为完成特定任务的算法的指令序列。简单说,程序就是对计算机工作规则的描述,它是能够完成一定处理功能的一组指令的集合,是程序设计的最终结果。

算法就是问题的求解方法。算法是由一系列求解步骤,即一组简单指令和规则组成,计算机按规则执行其中的指令,并能在有限的步骤内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完成一个函数的计算。

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对象及其相互关系,程序的数据结构描述了程序中的数据间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关系。

程序 = 算法 + 数据结构

Page 80: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3 程序设计基础2. 程序设计的过程

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① 分析问题,明确任务。 在进行程序设计前,首先需要对任务进行调查和分析,明确要实现的功能,然后详细地分析要处理的原始数据,包括其来源、性质、加工方法、输出方式等;

② 进行数学建模 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运算和变化规律,然后进行归纳并用抽象的数学语言描述出来。这个过程是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③ 确定数据结构和算法 进行数学建模后,要考虑程序中要处理的数据的组织形式(即数据结构),并针对选定的数据结构得力地描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再设计相应的算法(解题步骤),然后根据算法画出流程图。

④ 编写程序 将流程图或其他描述方法描述的算法用合适的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

⑤ 调试程序 将源程序送入计算机后,通过执行所编写的程序,找出程序的错误。通过这个过程的不断重复,能对结果不断进行测试,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⑥ 整理文档,交付使用 程序调试完成后,通常需要对程序的使用用文档进行说明,形成帮助或使用文件。

Page 81: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4.3 程序设计基础3. 程序设计语言

语言级别 语言类别 例 举

低级语言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MASM 、 TASM

高级语言

(过程化语言 / 算法语言)

C 、 Fortran 、 BASIC等

非过程化语言(非算法语言)

FoxBASE 系列( FoxBASE+ 、 FoxPro等)、 Sybase 、 Oracle等

面向对象语言Visual C+

+ 、 VB 、 JAVA 等

Page 82: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5 计算机安全

Page 83: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5.1 计算机病毒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狭义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片段代码。

广义 一切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都统称为计算机病毒。

Page 84: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5.1 计算机病毒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与感染症状( 1 )计算机病毒具备以下特征:

• 计算机病毒寄生在某些程序当中,当执行这些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 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

• 有些病毒像定时炸弹一样,传播者可预先设定它的发作时间。

•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些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些却无法被检查出来,而它们的时隐时现和变化无常,为处理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寄生性 传染性

潜伏性隐蔽性

Page 85: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5.1 计算机病毒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与感染症状( 2 )计算机被病毒感染时的症状:

① 机器不能正常启动;② 运行速度降低;③磁盘空间迅速变小;④文件内容和长度有所改变;⑤经常出现“死机”现象;⑥自动生成某些文件;⑦外部设备工作异常。

Page 86: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5.1 计算机病毒

3.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分类依据

传染对象 病毒的破坏程度 入侵方式

名称

引导型病

文件型病

网络型病

复合型病

良性病毒

恶性病毒

极恶性病

灾难性病

源代码嵌入攻击型病毒

代码取代攻击型病

系统修改型病

外壳附加型病

Page 87: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5.1 计算机病毒

4. 常见病毒

常见病毒宏病毒

特洛伊木马

蠕虫病毒

恶性程序码

其它

Page 88: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5.2 网络黑客1. 黑客概述( 1 )黑客的含义黑客是英文单词“ hacker” 的中文翻译,本意是

指热衷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和程序设计人员。而现在,因对待系统、网络和软件中安全漏洞态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类:一类黑客会找出并弥补这些漏洞;但另一类黑客则在找出安全漏洞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和成就,对别人的电脑大肆进行恶意破坏。

Page 89: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5.2 网络黑客1. 黑客概述( 2 )黑客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

第二阶段• 20 世纪

60 年代

第三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

第四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

第五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Page 90: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5.2 网络黑客2. 黑客常见入侵手段( 1 )木马入侵

①黑客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向被攻击的电脑植入木马:•黑客入侵后植入;•利用系统或软件(如 IE 、 Outlook Express )的漏洞

植入;•通过电子邮件或即时通讯工具(如 QQ )植入;•在网站上放一些伪装后的木马程序,宣称它是好玩

的或者有用的工具等名目,让不知情的人下载后运行后植入。

Page 91: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5.2 网络黑客2. 黑客常见入侵手段( 1 )木马入侵

② 在入侵电脑后,黑客通常会通过植入的木马产生以下动作:• 复制各类文件或电子邮件(可能包含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删除各类文件、查看被黑者电脑中的文件,就如同使用资源管理器查看一样;

• 转向入侵,利用被入侵者的电脑来进入其他电脑或服务器进行各种黑客行为;

• 通过监控被黑者的电脑屏幕画面、键盘操作来获取各类密码,例如进入各种会员网页的密码、拨号上网的密码、网络银行的密码、邮件密码等;

• 远程遥控,操作对方的 windows 系统、程序、键盘。

Page 92: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5.2 网络黑客2. 黑客常见入侵手段( 1 )木马入侵

③ 预防方法• 及时给系统打补丁;• 不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 不随意下载和运行不明软件;• 打开杀毒软件的即时监控功能。

Page 93: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5.2 网络黑客2. 黑客常见入侵手段( 2 )漏洞入侵

对付漏洞入侵的预防方法主要是:及时升级系统,及时给系统打补丁。

Page 94: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5.3 计算机安全防范1. 网络病毒的防范2. 配置防火墙3. 采用入侵检测系统4.Web 、 Email 、 BBS 的安全监测系统5.漏洞扫描系统6.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Page 95: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6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社会

Page 96: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6.1 信息与信息技术1. 信息技术概述

( 1 )信息

信息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反映,是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对人们的决策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

( 2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这些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指完成信息产生、获取、检索、识别、变换、控制、分析、显示及利用的技术。

Page 97: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6.1 信息与信息技术2. 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历史上一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文字的使用

印刷技术的应用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普及应用

计算机的普及应用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Page 98: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6.1 信息与信息技术3. 信息技术体系

( 1 )主体层次• 信息技术的主体层次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控制技术。

( 2 )应用层次• 信息技术的应用层次是信息技术的延伸部分,主要是指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时生成的各种具体的实用信息技术。

( 3 )外围层次• 信息技术的外围层次是信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是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类技术。

Page 99: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6.2 信息素养1. 信息素养的概念

保罗 ·车可斯基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美国图书馆协会 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Christina Doyle 有能力自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取、评估及使用信息。

Page 100: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6.2 信息素养1. 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十种能力( Christina Doyle , 1992 )① 能辩识自己的信息需求; ② 能了解完整的信息和智慧决策之间的关系;③ 能有效地陈述信息问题,表达信息需求;④ 知道有哪些可能有用的信息资源;⑤ 能制订妥善的信息检索策略;⑥ 能使用印刷方式及高科技方式存储信息资源;⑦ 能评估信息的相关及有用程度;⑧ 组织信息使能之具有实用性;⑨ 组合新信息成为自己原有知识的一部分;⑩ 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

Page 101: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6.2 信息素养2. 信息素养的内涵

Page 102: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6.3 信息化社会1. 信息化与信息化社会

信息化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普遍、大量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大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工作效率、学习效率、创造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培养和发展一代全新的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的过程。

信息化社会 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充分应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创建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的社会。

Page 103: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

1.6.3 信息化社会2. 信息高速公路

是指在政府、研究机构、大学、企业以及家庭之间,建立可以交流各种信息的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络,让各种各样的信息四通八达,将每个人都连在一起,并能提供任何电子通信。

Page 104: 计算机 基础选择题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