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39
原原原 原 原 原 原 原

Upload: halla-kinney

Post on 01-Jan-2016

10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媽媽的眼淚. 從河裡拿起並煮過, 在阿美族算是很特別的一道菜,吃起來像豆花. * 媽媽的眼淚. 原住民的海菜. 海邊的貝類食物. 阿美族食物的故事由來:. 傳統阿美族人以 小米穀物 、 芋頭根莖 等作物為主食,佐食則包含了 野菜 及 魚肉 ,野菜的採集尤其廣泛,舉凡山蘇、過貓、山茼蒿、龍葵、刺莧、林投、樹豆、藤心等,都是阿美族人津津有味的佳肴,族人也常自普遍接受以稻米為主食,但嗜食野菜的風尚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廣被其他族群接受。炒山蘇、藤心排骨、稱為 “ 吃草的民族 ” 。. 原住民傳統的烹調 法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2: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Page 3: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Page 4: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Page 5: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從河裡拿起並煮過,在阿美族算是很特別的一道菜,吃起來像豆花

*媽媽的眼淚

Page 6: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媽媽的眼淚

Page 7: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原住民的海菜

Page 8: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海邊的貝類食物

Page 9: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傳統阿美族人以小米穀物、芋頭根莖等作物為主食,佐食則包含了野菜及魚肉,野菜的採集尤其廣泛,舉凡山蘇、過貓、山茼蒿、龍葵、刺莧、林投、樹豆、藤心等,都是阿美族人津津有味的佳肴,族人也常自普遍接受以稻米為主食,但嗜食野菜的風尚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廣被其他族群接受。炒山蘇、藤心排骨、稱為“吃草的民族”。

阿美族食物的故事由來:

Page 10: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原住民傳統的烹調法 :烹調技術都較為簡單,阿美族也不例外,

除了生食外,多半以水煮及火烤食用,其中有一種“石煮法”相當特殊,是從前阿美族人出外野餐的拿手絕活。而採集或收成的食物,尤其是肉類,當場吃不完的,就用日曬、薰燒或淹漬等方法加以儲藏;另外,小米等穀類則可釀成酒,供祭典等特殊場合飲用。

Page 11: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隨著時代變遷,阿美族已過貓、山苦瓜、麵包果、檳榔心等,早已成為許多大飯店、小餐館裏的必備菜,花蓮市的各大飯店,也常季節性推出原住民美食活動;只是多半採取臺式、客式的料理方式,口味較重,也較迎合現代人,卻往往把野菜天生的芳香一併壓抑。阿美族傳統的料理方式,精緻程度雖不及,卻更能彰顯食物的原味。

Page 12: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阿美族的特殊食物: 一、西繞:用小米等材料將豬肉發酵醃製而成,有特別的風味,酸酸鹹鹹的,喜歡吃的話,相當下飯,是慶典不可或缺的。

二、搭杜更:野菜的一樣,吃起來有點苦味,用熱水燙熟加一點點的鹽就能上桌來吃了對阿美族原住民來說,是補充體力的好菜。

Page 13: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三、沙罵:和搭杜更一樣都是野菜的一種,吃起來口感較韌,味道較有土味。四、蔗GIU :在海邊的一種岩貝,撿拾時需要用小工具,因為該貝類會緊緊的吸附在岩石上。洗淨、川燙後用醫油醃過以後,可以直接食用,類似燒酒螺一樣,口感很好,也蠻好吃的。其他的如竹筒飯、岩燒魚、山蘇、破布子、烤山豬肉等,都和平地人吃的差不多,所以我就不提了。

Page 14: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五、石頭火鍋 石頭火鍋作法簡單原始,舉凡食材、容器、飲具、湯勺都就地取材;族人從前出外狩獵、工作時,只要帶上一包鹽巴,利用簡單的素材,就能煮出一鍋美味的料理,充分展現出其生活智慧。首先以檳榔葉鞘折成“鍋具”,盛滿水後將魚蝦、野菜和鹽巴一齊投入,一旁則以炭烤石,待石頭受熱燒成白色時,便將之夾至容器。不久,石頭把水燒滾,便成一鍋香噴熱騰的魚湯。

Page 15: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六、杜侖 杜侖亦被稱為阿美麻糬,但不論作法和用料都和麻糬不太相同。先要將小米煮成小米飯,再放入臼中不斷搗打,由於富含粘性,小米飯很快會凝結成塊狀,成為又粘又韌的杜侖。除小米外,如今亦有以紅糯米、白糯米製作的杜侖。

Page 16: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阿裏碰碰阿裏碰碰是“南勢阿美”特有的食物,與粽子有些類似,亦可稱為阿美飯包。阿美人利用海濱常見的林投,先將其葉子摘下,削除邊刺,再以 4片葉編織成袋狀,塞入生糯米水煮或幹蒸。由於有林投葉的薰陶,食用起來別具一股芳香。

Page 17: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八、希撈(腌肉) 阿美族人稱腌肉為“希撈”,不論魚肉、魚卵、獸肉及動物肉臟,吃不完便加以腌制保存。製作時先在肉上敷抹鹽巴,並加以搓揉,幾天后置入陶罐中,並倒入一些小米酒,封存一個月便可取出食用。據說,腐爛生蛆者為希撈的上品。河豚河豚多棲息在礁岩地帶,腸中有時會囤積毒性物質,因此台灣民眾鮮少嘗試。

Page 18: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然而居住東海岸的阿美族人卻有吃河豚的傳統,他們經驗老到地捕撈短刺的無毒河豚,作法上先用火烤,再拔殼去腸下鍋煮湯,由於肉質細嫩,向來便是老人們的盤中佳肴。花蓮市著名的“天下第一家河豚專賣店”,提供從生吃、燒酒等日式口味,到三杯、涼拌、清蒸、糖醋、炒肝、油炸等漢式作法,配上阿美族的稻香酒加金線蓮茶混合調酒,醺然中讓人體驗阿美族美食的粗獷風味。

Page 19: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山蘇 - 採集的範圍包括山林中與河川邊、海邊都有,而採集是不分時節且種類繁多,圖為採集之葉菜類植物-山蘇

Page 20: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麵包樹及麵包果 - 採集為阿美族人在常生活中較為頻繁且簡單的一種取得食物來源的方式,圖為採集之蔬果類植物-麵包果

Page 21: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蕗蕎 - 樣似小洋蔥,口感卻沒有小洋蔥的甜味

Page 22: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反海螺 - 居住地大多靠海的阿美族,喜好海產類的食物

Page 23: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大芋頭在阿美族雜糧類作物中,較為常見且產量較為穩定

Page 24: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地瓜

Page 25: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小米

Page 26: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竹筒飯

Page 27: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翼豆

Page 28: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金針花

Page 29: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紅糯米飯

Page 30: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麵包果

Page 31: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翼豆

Page 32: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龍鬚菜

Page 33: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樹豆

Page 34: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箭竹

Page 35: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原住民的粽子

Page 36: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石頭火鍋

Page 37: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飛魚

Page 38: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

芋頭田

Page 39: 原住民 的 特 殊 美 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