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88
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Upload: idola-knowles

Post on 01-Jan-2016

6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 、国情的含义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也指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国土面积、地形、气候、经济实力、经济体制、生产力、对外关系、政党、政治体制、人口、家庭、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一个国家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毛泽东 (1956 年 ) :论十大关系 “ 一穷二白 ” 邓小平 (1979 年 ) : “ 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Page 2: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 、国情的含义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也指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国土面积、地形、气候、经济实力、经济体制、生产力、对外关系、政党、政治体制、人口、家庭、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一个国家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Page 3: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三代领导人对中国国情的论述三代领导人对中国国情的论述

– 毛泽东 (1956年 ) :论十大关系“一穷二白”– 邓 小平 (1979 年 ) : “ 人 口多 ,耕 地少 , 底子

薄”– 十三大报告 (1987年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后位”。

– 江泽民 (1995年 ) :论十二大关系– 十五大报告 (1997年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括 – “ 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

发达”

Page 4: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2. 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 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 • 《生存与发展》 (1989年 ) :“人口过多,底子薄,教育文化

科技水平低;资源相当紧缺,人均 QDP 居世界后列”• 《生态赤字》( 1989 年)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和生态环

境脆弱 • 《机遇与挑战 》 (1995年 ) (1) 中国现代社会基本矛盾;传统农业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

化的矛盾,突出表现为二元经济社会。 (2) 中国现代社会生产力内部矛盾:人口过多与资源相对紧缺;

过剩农业劳动力与稀缺工业资本。 (3) 地区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国情基本特征之一。 (4) 中国社会正处于几个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市场经济转型、

政治转型。

Page 5: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城乡居民的两种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公共服务制度和财政转移制度,以及两种差异甚大的生活方式

• “ 一个中国、四个世界” :中国发展不平衡性在各个地区中的反映,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发展差距最大的国家

• “ 一个中国、四种社会”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包括建筑业) 、服务业社会、知识社会

2. 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

Page 6: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发展的多样性与不平衡性中国发展的多样性与不平衡性

•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城市人口( 36.2% ),农村人口( 63.8% )– 城乡之间的两种制度

• 身份制度• 政治选举制度• 教育制度• 就业制度• 公共服务制度• 财政转移制度

–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2/3 ,但政府财政支出直接用于农村人口的比重只有 1/7到 1/10 之间。

– 根本原因:农村人口缺乏自己的政治代表,社会声音,更缺乏影响政策的制度渠道。

Page 7: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一个中国,四个世界:

– 第一世界:指已经进入世界高收入组的地区,包括上海、北京、深圳,约占总人口 2.2% ;

– 第二世界:指相当于世界上中等收入组的地区,如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约占 21.8% ;

– 第三世界:指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区,约占 26.0% ;

– 第四世界:指相当于世界低收入水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约占总人口的 50% 。

Page 8: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尽管西部地区属于第四世界,但是西部大城市仍属于第一,一般城市则属于第二世界, 1998 年西部城市市区的人均 GDP为 14830 元,高于天津人均水平( 144041 元),相当于全国人均GDP 水平的 2.3 倍,其中 12座 50 万人以上大城市市区的人均 GDP达 1.8 万元,相当于西部城市人均水平的 121% 。(牛凤瑞:“中心城市可作战略高地”,《中国经济导报》, 2002年 5月25 日)

Page 9: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不平等程度的国际比较 不平等程度的国际比较 (( 平均基尼系数平均基尼系数 )) 地区或国家 1980s 1990s

东欧 0.250 0.289

高收入国家 0.332 0.338

南亚 0.350 0.319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0.387 0.381

中东和北非 0.405 0.380

撒哈拉以南非洲 0.437 0.470

拉美 /加勒比海 0.498 0.493

中国 0.299 0.388

中国 (赵人伟 ) 0.382 (1988)

0.445 (1995)

中国 (邱晓华 )   0.450 (1997)

中国 (李强 )   0.458 (1997)

中国 (陈宗胜 )   0.403 (1997)

中国 (陈宗胜 )   0.515 ( 包括地下经济收入, 1997)

Page 10: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个中国,四种社会一个中国,四种社会

– 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仍占50% ,相当于 1870 年美国、法国、德国的农业人口比重水平;

– 工业社会:劳动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 23%;– 服务业社会:就业比重为 22%;– 知识社会: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科技、金融保险

及其政府部门等,其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 5% 。

Page 11: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个中国五级半政府一个中国五级半政府

• 在《宪法》中明文规定了四级政府,但在实际运作中却是五级半政府;中央、省级( 31 )、副省级( 15 )、地市级( 332 )、县市级( 2860 )和乡镇区级( 44850 )。政府层次多,同级政府不同地区行政管辖人口规模、公共事务、公共服务、管理能力相差大,这是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得难点,也是为不同地区人口提供基本的、普遍的公共服务的最大难点。

Page 12: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三幅漫画分别反映了当前我国存在的哪些社会问题?

Page 13: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那么应该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以第二幅漫画反映的问题为例,来寻找对策。

对此,已经退休的老张感叹:“哎,还是我们生活的那个时代好啊,工作国家包分配,不用担心裁员或下岗。”

不久前下岗的小李则认为:“还不是金融危机惹的祸,如果我们把国门关起来不就没这事了吗。”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继续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扩大开放来解决!

你认同他们的看法吗?

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Page 14: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经济发展历史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历史阶段 经济发展阶段 中国占世界 GDP

总量比重

中国人均GDP增长特点

中国人口增长特点

中国占世界贸易总量比重

传统农业停滞时期(1700-1820年)

居世界首位 人均GDP增长率为 0.0%,经济趋异

人口较高增长率,0.85% ,高于欧洲(0.46%)

经济趋异时代

传统农业解体时期(1820-1950年)

迅速衰落期,由32.9%下降至为4.5%

人均GDP增长率为 0.0%,经济大趋异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0.30%

比重低且下降

现代经济增长初期(1950-1978年)

占世界比重仍处在历史最低点,持平期,变化不大

人均GDP增长率为 2.34%,经济趋异

高生育率,高增长率 2.06%

比重降至历史低点,不足 1%

经 济 起 飞 期 1

(1978-2000年)

迅速上升期,由5.0%上升为 11%

以上

人均GDP增长率为 6.04%,经济大趋同

较低生育率,较低增长率,1.45%

迅速上升,达到4%

经 济 起 飞 期 2

(2000-2020年)

迅速上升期,达到 20%

人均GDP增长率为 4.50%,经济大趋同

低生育率,低增长率,低于 1%

迅速上升,达到10%

经济趋同时代

经 济 强 盛 期(2020-2050年)

居世界首位,且持续上升期

稳定增长,继续趋同

人口零增长,总人口居世界第二位

居世界第二位

3. 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轨迹

Page 15: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五大国综合国力比较五大国综合国力比较五大国综合国力比较 ( 占世界比重 ,1980-2000年 ) 单位: %

国家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1980-2000年变化量

中国 4.736 5.306 5.646 7.163 8.770 4.034

印度 3.376 3.615 3.735 4.008 4.543 1.167

日本 6.037 6.337 7.317 8.535 7.729 1.692

俄罗斯

3.271 2.925 -0.345a

美国 22.485 22.022 22.138 21.903 22.518 0.033

Page 16: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美、日、印、西欧占世界中、美、日、印、西欧占世界 GDPGDP 总量比重总量比重(( %% ))

年份 中国 日本 印度 西欧 美国

1820年 33 3 16 17 2

1913年 9 3 7 33 19

1950年 5 3 4 26 27

2001年 12 7 5 20 21

2030年 18.4 4 10 13 17.7

Page 17: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发展的四大资本发展的四大资本

• 生产性资本( K ):增加有形资本积累 和提高资本回报率,通过经济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

• 人力资本( H ):私人和政府投资人力资本,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提高教育的潜在效益,保障穷人充分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本

• 自然资本( R ):维系自然资本,保持可持续发展;是指有市场价值的自然与环境(矿藏,土地,生态体系等)和对环保的支出(私人和国家支出和税费)

• 知识资本( S ):提供社会生产进步的可能性• 四大类资本 的互补性

Page 18: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自然资源占世界总量比重自然资源占世界总量比重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1997 2000

中国 8.54 8.65 8.57 9.30 9.62 9.88 9.74

印度 6.58 6.68 6.75 6.97 6.59 6.68 6.88

日本 3.49 3.34 3.23 3.41 3.54 3.39

俄罗斯 7.57 5.59 6.97

美国 19.20 18.29 16.81 16.42 15.95 15.85 15.82

五国合计 43.26 42.79

Page 19: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五大国总人力资本比较五大国总人力资本比较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中国 17.5 17.6 18.7 20.2 21.9 24.0

印度 7.27 8.40 9.06 9.98 11.1 12.3

日本 4.60 4.36 4.01 3.73 3.55 3.27

俄罗斯 6.57 5.69 5.30 5.05 4.26 4.06

美国 10.5 11.6 10.2 9.30 9.01 8.60

五国合计 46.5 47.7 47.2 48.2 49.8 52.2

Page 20: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自然资源占世界总量比重自然资源占世界总量比重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1997 2000

中国 8.54 8.65 8.57 9.30 9.62 9.88 9.74

印度 6.58 6.68 6.75 6.97 6.59 6.68 6.88

日本 3.49 3.34 3.23 3.41 3.54 3.39

俄罗斯 7.57 5.59 6.97

美国 19.20 18.29 16.81 16.42 15.95 15.85 15.82

五国合计 43.26 42.79

Page 21: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五大国知识技术资源占世界比重(五大国知识技术资源占世界比重( %% ) )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中国 0.79 0.94 1.01 1.34 2.82

印度 2.23 2.01 1.23 0.85 1.14

日本 8.23 9.17 8.56 15.32 14.70

俄罗斯 0.00 0.00 0.08 1.76 1.64

美国 32.69 32.80 34.26 34.59 35.19

五国总计 53.86 55.49

Page 22: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四大资本变化中国四大资本变化

• 物质资本: 2001 年相当于 1949 年的近 100 倍,相当于 1978 年的 8 倍;国内投资额占世界总量的 18%

• 总人力资本: 2000 年相当于 1949 年的近 20 倍,相当于 1982 年的近 2 倍,目前已占世界总量的24% ;

• 知识资本: 2000 年知识资本相当于 1980 年的2.1 倍;占世界总量的 2.8%

• 自然资本:生态赤字持续扩大,成为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占世界总量的 9.7%

Page 23: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问题一: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是该结束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新中国成立到 21 世纪中叶

的一百年,邓小平有一个判断,就是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届时中国将达到中国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 GNP将达到 4000 美元。而 2011年,中国的人均 GDP 已超过 5000 美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是已经可以结束了?

3.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Page 24: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问题二:中国 GDP已居世界第二,中国是否是经济强国?

经过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初步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国外被迫承认中国的崛起这一事实。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而已经成为经济强国。

Page 25: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 1 )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人才强国。

• 中国目前人口总数已超过 13亿,每年还在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 10%以上,达到 1.8亿人。

• 高等教育入学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 1978年,世界平均高等教育入学率为9.85%,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为 0.71%,排名第97。到 2009年,世界平均高等教育入学率为39.27%,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为 24.53%,排名第 57,基本赶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与国际水平相比较,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更是相差悬殊。

Page 26: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 2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远快于世界平均增长。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1978年我国人均GDP为 155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的 4.44%,发展中国家人均 GDP的 9.61%,发达国家人均 GDP的1.68%。 2010年为 4392美元,世界人均 GDP为10671美元,发达地区达到 38417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 GDP达到 4810.56美元;

• 世界银行统计, 197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第 175位, 2010年,在世界排名第 121位。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会仍居 100位以后。

Page 27: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 3 )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

• 经过改革开放 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 2300元( 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 2009年( 1196元)提高了 92%。经过此次大幅上调,中国国家扶贫标准线与世界银行的名义国际贫困标准线的距离为史上最近。按国家最新贫困标准计算,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也由 2010年的 2688万人扩大至 1.28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 13.4%,占全国总人口(除港澳台地区外)的近十分之一。

Page 28: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 4 )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

• 中国自然资源先天脆弱:国土面积的 65%是山地或丘陵, 70%面积每年受季风影响, 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 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国所有的资源都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没有一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 190多个国家中排 110位以后,耕地面积排在 126位以后,草地面积排在 76位以后,森林面积排在 107位以后。目前中国已经有 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 . 8 亩的警戒线以下。

Page 29: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 5 )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1978年我国人人口城市化率为 18.72%,世界人口城市化率平均水平为46.64%。

• 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7.93%,发达地区达到 76.77%,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 18.84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为 56.29%;中国 2010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为 44.9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 13.03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 31.87个百分点。

Page 30: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 6 )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 60余年的工业化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 3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已经整体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已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工业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比较大,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水平相当。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落后,碳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能源的消耗量也高于世界及发达国家等一系列的问题。

Page 31: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三产业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初期的 1978年,世界三产占比为47.43%;而发达国家三产占比是 54.78%,发展中国家的三产占比是 44.46%,而中国三产占比是 23.9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3个百分点。到了 2010年,世界三产占比上升为 58.17%;发达国家三产占比为 70.32%,发展中国家三产占比为 56.25%,而中国 2010年三产占比为 43.1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5.03个百分点,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低于其 13.11个百分点。说明中国的三产占比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存在这一定的差距,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Page 32: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正是基于以上一些事实, 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2009年,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0周年时,胡锦涛同志强调了“两个没有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Page 33: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经济大国。一时间,国内外有人认为,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加了一个“没有变”。胡锦涛强调:“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从明确“两个没有变”到“三个没有变”,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结论一:“三个没有变”

Page 34: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在纪念改革开放 30周年时,胡锦涛还强调:“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这“三个世所罕见”也是对国家现状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作出正确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结论二: “三个世所罕见”。

Page 35: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二、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阶段 性特征二、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阶段 性特征

Page 36: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发展中必然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也会面对不同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又要把握在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Page 37: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2009年,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0周年时,胡锦涛再次强调:当前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Page 38: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其一,经济效率不高。•其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其三,结构性矛盾突出。•其四,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改革。

Page 39: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 成就巨大,但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重要原因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

Page 40: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 一是就整体而言,基尼系数在逐年提高。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三是地区间差距也在扩大。四是行业收入差距也在扩大。五是财富分布不均加剧。世界银行报告显示,我国的财产集中度极高,收入差距处于高度不平等状态。截止2010年,我国 1%的富裕家庭掌握了全国 41.4%的财富,而美国是 5%的人口掌握了 60%的财富。这说明,我国已成为全球贫富收入差距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

Page 41: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Page 42: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 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 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Page 43: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快速推进,在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信息化已跨入中等水平的国家行列,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已初见成效。城镇化已进入加速时期,城镇化率逐步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国际化发展日益深刻,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与世界融合更为紧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都将处于“五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历史进程中。这也是当今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Page 44: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三、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三、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Page 45: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1. 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内涵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内涵

• 战略机遇期至少应具备以下几层含义:

• 第一,时间的长期性。• 第二,空间的世界性。• 第三,主体的集团性。• 第四,内容的综合性。• 第五,影响的全局性。

古人云:“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

Page 46: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内涵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内涵

所谓战略机遇期,是指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能为国家(地区、集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机会和境遇,并对其历史命运产生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影响的某一特定历史时期。

Page 47: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002 年 5 月 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学校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纵观全局, 21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段话当年被写进了党的十六大报告。

2.战略机遇期的提出

“ 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 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Page 48: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一,从国际形势看,作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其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这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 其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为我们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 其三,经济全球化带来良好机遇。• 其四,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继续迅猛发展,为后发展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Page 49: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二,从国内看,提出这一问题的根据是:• 其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 其二,中国进入矛盾凸现期,也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其三,中国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

• 其四,中国进入从全面开放的关键时期。• 其五,经过 20多年的改革,我们已经具备了实现经济起飞的诸多有利条件。

Page 50: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党的十六大提出战略机遇期 10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又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人们在怀疑,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存在呢?质疑战略机遇期消失的依据是:

• 第一, 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这次危机影响深远且至今没有结束,中国也深受金融危机之害,未来发展过程中充满着各种变数,如何走出危机还是未知数。

• 第二,国际上“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国际舆论此起彼伏,中国周边的朝鲜半岛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接踵而至,境外敌对势力策应下发生的西藏、新疆事件也牵扯了我们许多精力。

3.重提“战略机遇期”的依据

Page 51: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三,从 2009年起,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速度加快。此外,中国同美国等大国在贸易、汇率等问题上摩擦不断。

•第四,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之后,中国的人均 GDP已经超过 3000美元,进入到所谓“中等发达陷阱”阶段,我们国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建设滞后、群体性矛盾冲突不断等问题,也在海外不断被放大。

•这一切给人们的印象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之路已经走到头,战略机遇期提前结束了。

Page 52: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针对上述情况,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Page 53: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强调我国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有如下理由:• 第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中国已经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实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并且创造竞争新优势。和平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大战很难打起来。国内学者认为,美国“重返亚洲”的意图是要守住既有势力范围,美国现在也在逐渐接受中国崛起这一事实,美国也并不希望看到一个充满激烈冲突的亚洲。

Page 54: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二,世界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为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氛围。未来十年,适逢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和全球技术革命关键时期,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均把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以期尽早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一轮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中,哪个国家率先抢占技术和市场的制高点,哪个国家就能取得全球经济发展的先导优势,引领世界经济增长。

Page 55: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三,“后危机时代”发达世界自顾不暇。全球经济的大萧条还将持续 5 到 10 年,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财政危机、失业、反恐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在今日欧洲,债务危机阴霾依然笼罩;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国的反恐战争仍在艰难中继续;在中东和北非,突然间的政权更迭让欧美和以色列焦虑难安……在许多专家看来,在“后危机时代”,从政治到经济、军事的多重挑战,使得西方国家自顾不暇,这无疑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战略机遇期。

Page 56: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为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奠定了雄厚物质基础。“十一五”时期,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城乡统筹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思路日益明晰和政策措施不断出台,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已经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Page 57: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不断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Page 58: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六,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已经在思考“中国模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性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使得全世界都开始注目。

•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提升,中国对世界重要性的日益凸显,中国国际规则话语权将不断提升,反过来将更好地保护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的许多舞台,中国已从“沉默的角色”转化为“积极的角色”。

Page 59: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email protected]@163.com

过去的六十多年中,人类至少面临了 12次核危机,其中直接针对中国的就有 5 次。

( 1) 1950至 1953年朝鲜危机。( 2) 1955年金门马祖之战。( 3) 1958年美要让厦门变成第二个广岛。

( 4) 1963年美欲对中国核设施实行“绝育手术”。

( 5) 1969年苏欲对我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 6)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Page 60: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email protected]@163.com

三十年来中国没有与世界任何国家交恶心。所以,自秦汉以来的 20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第一次免除了来自北部的威胁;自鸦片战争 160年来第一次免除了来自海上的大规模的军事威胁;自 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以来的 100多年中,第一次免除了来自东边的日本的威胁。中国同周边各国建立了稳定的双边或多边关系,在政治经济上保持的密切的联系。这种情况的根本改善,使我国第一次处在没有大的直接现实的军事威胁之下,使我们能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Page 61: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4.4. 中国历史上曾经错失和现在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历史上曾经错失和现在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第一次战略机遇期(公元 15 世界末):大航海

• 西方的历史学家一般将 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一个分界点,因为随着 1500年前后的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不但带来了黄金、地图和无限的梦想,更给全社会生产提供了一股强大的动力。

• 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在他的《全球通史》中这样描绘当时的中国:

“在公元 1500年前后的世界上,东亚,尤其是中国,具有比西欧更为先进的技术水平和更为强大的国家实力。”

Page 62: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一次战略机遇期(公元15 世界末) :大航海。

• 郑和七下西洋,显示皇恩浩荡,中华威仪,最后行第一道禁海令,从此中国闭关锁国。

Page 63: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一次战略机遇期(公元 15 世界末) :大航海。

• 西方各国的转折点在十五世纪的大航海。在此之前,西欧各国普遍落后于中国,但是,在哥伦布和麦哲伦“地理大发现”后迅速向全球扩张,欧洲紧紧抓住这次机遇,第一次领先于东方。

Page 64: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二次战略机遇期:初开国门,中日洋务竞赛• 日本:“西学为体” ,脱亚入欧。日本成为惟一搭上西

方工业革命快车的幸运者,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就迅速改变了原来的状况,并在之后的战争中接连打败了中国和俄国,成为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国。

Page 65: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二次战略机遇期:初开国门,中日洋务竞赛• 中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没有能够对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彻底地革新,而是修修补补,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Page 66: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三次战略机遇期 :冷战格局,夹缝中成长。• 德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一方面利用美国

与苏联对峙创造的发展空间,寻求政治和军事负担的减轻;另一方面借助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提供的机会,及时调整经济结构,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令国家的经济水平呈飞跃性的发展。

• 这次机遇对中国来说,只能说是抓住利用了一半,中国进行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初步建成了中国的工业体系,成功发展了自己的核力量并发射了人造卫星;但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文革内乱上,搞自我封闭,错失了这一重要机遇。

Page 67: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概括概括

• 通过对前三次国际战略机遇期的观察,可以大致总结出能成为国际战略机遇期的要素。概括地说,一段时间要成为国际战略机遇期,一般包括三个条件:

• 一是较好的和平环境,主要国家之间没有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

• 二是出现能够促发生产力跳跃发展的重大发现与发明,这一点在第一次机遇期中体现为地理大发现与随即开始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在后两次机遇期中体现为第二次科技革命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 三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

Page 68: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可以说冷战结束到未来一二十年,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四次战略机遇期。到 20世纪末,战略机遇期的认识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

• 对中国来说,这一次的国际战略机遇甚至比前三次都要好。

Page 69: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四次战略机遇期: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大变动• 20 世界 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

解体,彻底宣告了二战以后形成的以美苏争霸、冷战对峙为主要特点的两极世界格局的解体。世界大战的危险消除了,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以综合国力竞争为特点的新时代。冷战结束到未来一二十年,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四次战略机遇期。

• 这是一个全方位的重要战略机遇,它由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进步、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因素所造成。

Page 70: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新世纪的前一、二十年视为自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而对中国来说,这一次的国际战略机遇甚至比前三次都要好。因此,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强调指出“综观全局, 21世纪头 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抓住这次机遇,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复兴的光辉时代。

Page 71: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中国的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中国的发展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

第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

第四,中国的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

第五,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称霸。

5. 中国和平发展的新道路

Page 72: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目前国际上对中国的崛起有几种看法:目前国际上对中国的崛起有几种看法:

•世界对于这种经济成就能否持久抱有多大信心?

•中国的政治结构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住这一进程?

•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何种作用?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是否会导致对外扩张?

Page 73: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 19781978 年的年的 36243624亿元,上升到亿元,上升到20112011 年的年的 471564471564 亿元,亿元, 3333 年平均增长年平均增长 8%8% ,是同,是同期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期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所瞩目

中国的发展是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以不到世界总产出的 5% 的经济总量,带动了全球经济增长的近 20% 。

今后 40 年内,“ BRICs” 集团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 6 国集团(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国内生产总值。(高盛公司)

以平价购买力计算, 10 年内,中国的经济规模可能超过美国,印度会超过日本。(摩根斯坦利)

Page 74: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基本判断:在现行国际关系框架下,可以预见在未来 10年到 20年内发生针对我国的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危险基本可以排除。我国面临的安全问题核心是如何消除美国的多重干涉,安全重点是遏制“台独”势力的进一步发展。台湾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则有可能缩短。

5.5. 战略机遇期内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威胁和挑战战略机遇期内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威胁和挑战

Page 75: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1 )美国全球战略对我安全的影响• 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国家利益看,它会继续对我实行遏制和“分化”政策,为中断我在战略机遇期的正常发展,不排除美国在时机成熟时,怂恿台湾或挑动我周边一些国家与我进行中低强度的冲突或局部战争。

• 从美国现实政策看 , 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呈现对我挤压态势,意图恶化我安全环境。另一方面,美国某些利益同我国利益交叉,使它的全球战略亦有对我有利之处 。

Page 76: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 1 )美国全球战略对我安全的影响• 朝鲜半岛问题。如果再次爆发战争,我在东北亚的战争回旋余地将会缩小,甚至形成我与美直接对峙的状态,引发我与美、日等周边国家的诸多矛盾。

•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会众议院通过了《加强台湾安全法》 , 进一步提升美台军事关系和对台军售水平,将加速台军武器装备的改善,给台独势力增加反统拒和的军事资本。

• 美国部署 NMD,将使我丧失制约美国的核“撒手锏”。世界大战为什么打不起来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战略武器平衡。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战争危险自然会增大。

Page 77: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2 )日本的动向对我安全的影响 • 近些年来,在美国的庇护下,日本右翼和军国主义分子活动猖獗。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它希望充当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野心进一步膨胀,主导亚太事务的趋向日益明显。

Page 78: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2 )日本的动向对我安全的影响• 冷战后,日本历届内阁均图谋修宪,以突破和平宪法

的限制;• 世纪之交,日本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 尽管日本在解释“周边事态”时遮遮掩掩,从实质上看,它已把我国台湾、南海和朝鲜半岛的事变列为日美军事合作范围。

• 1999年夏,日本宣布参与美国在亚洲建立的战区导弹防御计划,并将承担 4 个研究项目。

Page 79: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近几年来日本国内的右倾化倾向加剧:• 美化侵略历史;• 参拜靖国神社;• 审查通过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 钓鱼岛主权之争可能演变成中日战争;• 东海石油的争夺;• 强行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处处表现出同中国对抗,遏制中国的企图。从长远来看,日本将是我在亚太地区的潜在安全威胁因素。

Page 80: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3 )各个战略方向的安全互动问题• 总的来看,我国当前面临的安全重点是南海地区、朝鲜半岛和台湾问题。这三个热点无论哪个有事,都会立即引起其它两个热点局势的重大变化。

• 特别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无论我在哪个方向上出现安全问题,都会有美国的背景,尤其在中国统一问题上,美国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一旦台湾突破我方底线,在我被迫进行统一之战时,美国必然会干预,对此我们不能有任何幻想。

Page 81: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3 )我各个战略方向的安全互动问题• 西南方向的安全问题,近年来,印度不仅强化了和俄罗

斯的战略同盟关系,且与美国的双边关系发展迅速,加上印度国内民族主义势力强劲,不能排除我其他方向有事,印度趁火打劫的可能。

• 同时,我周边地缘政治环境很复杂,印巴、朝鲜半岛、印尼局势,以及俄国内动荡等“热点”问题难以降温。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我在战略机遇期的正常建设。

Page 82: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四点重要结论:• 第一,未来 10—15年的战略机遇期内,无论是我国

的安全环境还是发展环境,都可能处在一个比较复杂、多变的时期,与 20世纪 90年代相比将趋于紧张,发生较大动荡和曲折的可能性始终存在。

• 第二,外敌对我国大规模军事入侵的可能性不大,将我国卷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最大危险仍然是台湾海峡。未来 10年左右,不排除由于台湾问题引发局部战争的可能性。

Page 83: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五.为什么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五.为什么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 2020年年————国家安全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国家安全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

四点重要结论:• 第三,美国将对我国未来安全环境构成长期、综

合性的威胁。无论从正面角度看还是从反面角度看,美国都是我国打交道的主要对手,中美关系好坏将影响全局。

• 第四,日本国内右倾化,急于充当核大国和政治大国,与美国狐假虎威,企图主宰亚洲秩序的企图,对我国家安全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Page 84: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一,我们所面对的机遇期,不仅仅是哪个地区、哪个部门的,也不仅仅是哪个领域的,它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决定性的意义。

• 第二,战略机遇期不仅仅对中国而言,其他国家也存在着战略机遇期。比如说美国、日本、俄罗斯。值得指出的是,“战略机遇期”是一个国际性的提法。这个机遇期可以反映十年、五十年,也可以反映上百年。世界各个大国都有其对战略机遇的估计。

要点提示:

Page 85: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三,“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总判断。但还有另一个判断,即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是一个清醒的判断。根据这两个判断,我们党提出了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这两个意识。我们在这“两个判断”和“两个意识”上统一了思想,就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始终充满信心,始终保持清醒。

Page 86: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古人云:“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机遇难得,时不我待。在新的巨大机遇面前,我们必须以新思路、新突破、新局面和新举措,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设更加辉煌的中国。

古人云:“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机遇难得,时不我待。在新的巨大机遇面前,我们必须以新思路、新突破、新局面和新举措,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设更加辉煌的中国。

启 示

Page 87: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本讲需要讨论的问题本讲需要讨论的问题

• 什麽是中国国情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要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

• 什么是综合国力 ? 包含哪些重要指标 ?

• 为什么改革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上升 ?中国的优势资源是什么 ?劣势资源是什么 ?未来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

Page 88: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讲 参考文献第一讲 参考文献• 毛泽东 (1956年 ) :论十大关系• 十三大报告 (1987年 )• 江泽民 (1995年 ) :论十二大关系• 十六大报告 (2002年 )• 十七大报告( 2007 年)• 十八大报告( 2012 年)• 温家宝: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4 年)•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生存与发展》,胡鞍钢、王毅执笔,第一章,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年

• 胡鞍钢主编:《中国战略构想》,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