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55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2011

Upload: orson-roth

Post on 01-Jan-2016

3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彰化高中 2011. 貳、 財政支出. 壹、 財政收入. 叁、 國民義務教育. 大綱. 壹 、 財政收入 五大來源. ˙ 歲入 :一個會計年度之一切收入。但不包括債務之舉借及以前年度會計賸餘之移用。(預算法第 6 條). ˙ 總預算案應於 會計年度 開始( 1 月 1 日 )前一個月由立法院決議. ˙ 預算 → ㄧ年 → 決算. 行政院 財政部 歲入. 監察院 審計部. 立法院. 行政院 主計處 歲出. ˙ 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 不得為增加支出 之提議. 歲入、 出 - 資本門 部分.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彰化高中2011

Page 2: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壹、財政收入

貳、財政支出

叁、國民義務教育大綱

Page 3: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 歲入:一個會計年度之一切收入。但不包括債務之舉借及以前年度會計賸餘之移用。(預算法第 6條)

壹、財政收入五大來源

Page 4: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 預算 → ㄧ年 → 決算行政院財政部

歲入 監察院審計部立法院

˙ 總預算案應於會計年度開始( 1 月 1 日)前一個月由立法院決議

˙ 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

行政院主計處歲出

Page 5: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歲入、出 - 資本門部分

如:標售國有土地

如:公營事業盈餘

Page 6: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 歲入、歲出之差短,以公債、賒借或以前年度歲計賸餘撥補之。

直接稅47.4 %

間接稅26.7 %

Page 7: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 財政收入五大來源

直接稅

間接稅

70.8 %

16 %

Page 8: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 財政收入五大來源

5.2 %

4.9 %3.1 %

Page 9: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賦稅 -- 財政收入的主體 --70.8 %

• 意義:賦稅又稱租稅、稅捐、租赋• 我國古代對田畝課徵者稱赋、稱租• 對百貨課徵者稱稅,近代名稱已經統一:經常課徵者除田賦之外皆稱稅;臨時課徵者稱為捐。

• 燃料費

Page 10: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兩種分類 - 之 1

國稅 9 種

直轄市及縣(市)稅7 種

所得稅(综所稅、營所稅)、遺產及贈與稅、關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證券交易稅、期貨交易稅、礦區稅

土地稅(地價稅、田賦、土地增值稅)、房屋稅、使用牌照稅、契稅、印花稅、娛樂稅、特別稅課

Page 11: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兩種分類 - 之 2

直接稅 間接稅( 1)無法轉嫁( 2)目的:公平原則、社會政策

特性( 1)可以轉嫁( 2)目的:充裕政府財政

所得稅、財產稅 例 消費稅、流通稅

( 1)量能課稅(能者多勞)( 2)稅源較固定

優點( 1)普遍原則( 2)不會直接感受納稅的剝奪感

( 1)會直接感受納稅的剝奪感( 2)降低工作意願

缺點( 1)增加通膨壓力( 2)造成「絕對損失」

47.4 % 26.7 %

Page 12: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課徴依據

法律依據

稅基

稅率

˙ 憲法: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

˙ 稅法(所得稅法、遺產及贈與稅法、菸酒稅法 .... )

˙ 計算稅負的基礎

˙如中小學教師薪資加入課稅

比例稅

累進稅

累退稅

Page 13: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比例稅proportional tax

累退稅regressive tax

累進稅progressive tax

所得$ 稅款 佔所得比重

稅款 佔所得比重

稅款 佔所得比重

50000 $ 12500 25%

$ 15000 30%

$ 10000 20%

100000 25000 25%

25000 25% 25000 25%

200000 50000 25%

40000 20% 60000 30%

Page 14: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賦稅原則

1.效率性

efficiency

2.公平性equity

˙ 受益原則 benefit principle

˙ 按能力付稅原則ability-to-pay princi

ple

˙ 絕對損失較小

˙ 納稅手續較不繁雜

※如果某一類稅制的稅收和另一類稅制相同,但需要納稅人付出的成本卻比較少,則該類稅制比另一類稅制有效率

Page 15: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1. 效率性 -efficiency〈 1 〉絕對損失較小 ˙ 課稅一定產生某種程度的絕對損失

˙ 設 M 認為披薩有 8 元價值,而 Y 認為披薩有 6 元價值。若對披薩不課稅,則市場裡披薩的價格會反映它的成本而形成一供給曲線。假設市場披薩均衡價格是 5 元,此時 M 、Y 都會買,因為兩人付出的價格比他們所認為的披薩價格還低,兩人都有消費者剩餘。 M 的消費者剩餘是 3 元、Y 的 1 元,兩人合計: 4 元˙若政府對披薩課稅,每單位 2 元,此時披薩價格提高為7 元。 M 仍會去買,但她的消費者剩餘只有 1 元; Y 不會買,因為披薩的價格超過他認為應有的價值。˙政府在此交易中獲得 2 元,消費者剩餘減少 3 元(由 4元降為 1 元),因為消費者剩餘的減少超過稅收,所以稅收的結果產生絕對損失 1 元。

Page 16: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1. 效率性 -efficiency〈 1 〉絕對損失較小

˙ 課稅一定產生某種程度的絕對損失 ˙ 課稅會改變人們的決策( 例如課稅使 Y決定少買披薩來吃),造成絕對損失。因此,衡量課哪一種稅使絕對損失最小,是追求效率者必要的挑戰(如下)

a. 課征所得稅,使人工作意願降低b. 課征利息稅,使人降低儲蓄意願c. 課征消費稅,使人減少消費

Page 17: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1. 效率性 -efficiency〈 2 〉納稅手續較不繁雜

˙ 報稅通常牽涉各式各樣複雜手續的負擔a. 通常國會對某些特定行為給予特殊待遇,因此造成法規條文的模糊或省略

b. 利益互相衝突的納稅人會對國會進行遊說,複雜的租稅法律就在這種政治過程中完成

˙ 定額稅最不繁雜、最有效率,但 不公平a. 定額稅( lump-sum tax ):不論收入多少,大家都繳納相同數額的稅款

b 不必經過龐雜計算c. 不論個人的決策為何,並不會影響他該繳納的稅款,所以定額稅不會使動機遭受扭曲,沒有絕對損失

Page 18: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2. 公平性( equity )

˙ 受益原則benefit principle :

應由政府服務當中所接受到的好處,作為課稅基礎

如:汽車燃料稅 -用來建築新馬路、和用來支付道路的維修費用而駕駛汽車者,就是用路人

˙ 按能力付稅原則ability-to-pay pri

nciple :水平公平:處於相

同情況的人,賦稅應該一樣

垂直公平:比較有能力負擔稅的人應該繳交比較多的稅

Page 19: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 稅的轉嫁和歸宿 ˙ 稅收歸宿 -- tax incidence

D

S

Q

P

△ 圖 針對消費者課稅

5

67

D13

針對買方課稅使需求曲線下移稅收的幅度( 2 元)

4

課稅前之均衡點

課稅後之均衡點

賣方收到的價格

買方给付的價格

課稅前的價格

情況一:對消費者課稅 2 元

Page 20: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 稅的轉嫁和歸宿 ˙ 稅收歸宿 -- tax incidence

D

S

Q

P

△ 圖 針對廠商課稅

5

67

s1

3

針對賣方課稅使需求曲線下移稅收的幅度( 2 元)

4

課稅前之均衡點

課稅後之均衡點

賣方收到的價格

買方给付的價格

課稅前的價格

情況二:對廠商課稅 2 元

˙ 結論:不論政府對消費者課稅或對銷售者課稅,結果是 雙方都會分擔部份,也就是 稅收歸宿 --tax incidence 是由消費者、廠商共同負擔。

Page 21: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稅負=消費者負荷的部分+廠商負荷的部分

˙ 精準分析:稅收負擔落在市場中比較沒有彈性的一方

D

S

Q

P

△ 圖 供給較有彈性、需求較無彈性

˙ 稅收負擔大多落在消費者身上

˙較少落在銷售者上賣方收到的價格

買方给付的價格

課稅前的價格

Page 22: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稅負=消費者負荷的部分+廠商負荷的部分

˙ 精準分析:稅收負擔落在市場中比較沒有彈性的一方

D

S

Q

P

△ 圖 供給較無彈性、需求較有彈性

˙ 稅收負擔大多落在銷售者身上

˙ 較少落在消費身者上

賣方收到的價格

買方给付的價格課稅前的價格

Page 23: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捨近求遠的奢侈稅經濟日報╱社論 2011.02.16

•財政部正研議對高價消費行為課徵「特種消費稅」(俗稱奢侈稅),透過鎖定金字塔頂端的少數富人,加課一道奢侈性稅捐,藉此宣告政府有改善財富差距惡化的決心。然而,「奢侈」雖是讓多數人感覺負面的字眼,但它既不違法,也無關罪惡。

Page 24: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捨近求遠的奢侈稅•執政者寧可選擇以加稅抑制財富的消費行為,卻不願改革造成所得分配失衡的稅制工具,實是捨本逐末的做法,不但無助於追求馬總統宣示的均富目標,還將誘使高價消費活動外移,無端禍及經濟成長與國庫稅收。

•要藉稅制改善所得分配,最有效的方式是從直接稅下手,例如所得稅、遺產及贈與稅。

Page 25: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捨近求遠的奢侈稅•不過,在政府於民國 98年 1月大幅調降遺贈稅率為 10%後,遺贈稅用以平均社會財富的功能已然盡失;另一道防止財富過度集中的所得稅,則因長期存在土地與證券等資本利得免稅的缺失,不僅離均富的目標愈來愈遠,更儼然成為富人快速累積財富的捷徑。變調的所得、遺產及贈與稅,才是導致所得分配失衡的關鍵,也才是政府稅改的重點。

Page 26: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捨近求遠的奢侈稅•政府不思大道,卻淨在小節中打轉,例如規劃開徵奢侈稅。依據初步想法,奢侈稅主要是從高所得者擁有的高價財產、高額消費行為,加徵一種與營業稅、貨物稅等間接稅性質相近的銷售稅捐;可能被納入奢侈稅課徵的項目,包括短期買賣的不動產(房屋及土地)交易利得、私人飛機及遊艇、 3000cc以上私人汽車,與 20 萬元以上的名牌包、珠寶、首飾、名表、俱樂部會員證、頂級住宿等,不一而足。

Page 27: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捨近求遠的奢侈稅•奢侈稅研擬的課徵稅率約在 20%以內,預估國庫一年可以收進 20 億元。

•奢侈稅若果真這般規劃,其實問題不少。首先,要對「奢侈」課稅,就得先找出各界有高度共識的所謂奢侈品,但目前擬議中的課稅標的,不脫以價格高低或貨物類別區分。然而,僅憑價位或貨物種類、擁有者身分來定義「奢侈」,必然失之客觀;若財政部拿不出社會有共識的課稅分野,奢侈課稅也就很難踏出下一步。

Page 28: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捨近求遠的奢侈稅•其次,政府必須嚴肅思考,有無必要為了一年 20 億的稅收,大張旗鼓另立新稅;或者,政府開徵奢侈稅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國庫稅收,而是要凸顯對富人加稅,但這麼做又有多大意義?要求國民為奢侈行為多付出 20億元租稅代價,並不能為改善所得分配帶來具體貢獻;更何況,奢侈並非專屬於富人,只要拿得出錢,人人都有權「奢侈」。針對消費行為而非所得來源合理課稅的結果,未必只有富人需要多繳稅,中產階級也難逃稅法對消費行為的干預。

Page 29: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捨近求遠的奢侈稅•政府更不應忽略奢侈稅課徵的技術難度,以及因課稅而產生的各種避稅安排,導致對正常交易形成的干擾。例如體積小但高價的鑽石、珠寶或手表,可以透過走私進口後在黑市交易;體積龐大如飛機、遊艇或汽車,則可登記在公司名下,或採租賃方式,富有人士實質仍可支配這些讓人豔羨的炫耀財,只要改變擁有或交易方式,奢侈稅即無法上身。

Page 30: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捨近求遠的奢侈稅•走過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景氣復甦的果實正充分反映在民間強勁的消費力上。根據統計, 99年民間消費對國內生產毛額( GDP)的成長貢獻達到 1.98個百分點;同年全台營業稅收,也創下 2,639 億元的歷史新高;正因看到消費對經濟成長的帶動效果,經建會還把今年定位為「消費年」。

Page 31: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捨近求遠的奢侈稅•儘管目前並非鼓勵消費的時機,但財政部開徵奢侈稅之議無疑是逆道而行,凸顯政府政策間的矛盾。如果開徵奢侈稅只能撫慰社會觀感,無助於平均社會財富,政府何必治絲益棼,還是早早回頭,從真正能夠縮小貧富差距的直接稅制開始改革吧。

經濟日報社論 2011.02.16

Page 32: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稅收 1

稅負的改變對絕對損失和稅收收入的影響

( a )小型課稅幅度

D

S

Q

P

PS

PB

Q1Q2

絕對損失消費者剩餘

生產者剩餘

Page 33: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稅收 2

稅負的改變對絕對損失和稅收收入的影響

( b )中型課稅幅度

D

S

Q

P

PS

PB

Q1Q2

絕對損失消費者剩餘

生產者剩餘

Page 34: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稅收3

稅負的改變對絕對損失和稅收收入的影響

( c )大型課稅幅度

D

S

Q

P

PS

PB

Q1Q2

絕對損失

Page 35: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稅負的改變對絕對損失和稅收收入的影響

圖( a )到圖( c )顯示:課稅越多, 絕對損失越大

課稅幅度

絕對損失

0

Page 36: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稅負的改變對絕對損失和稅收收入的影響

圖( a )到圖( c )顯示:當課稅幅度不斷加大時, 歲收收入先增加、後減少

課稅幅度

稅收

0

拉法曲線

稅收 1

稅收 2稅收3

Page 37: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拉法曲線( Laffer Curve )和供給面經濟學

˙ 拉法曲線曾引起美國前總統隆納˙雷根( Ronald Reaga

n )的思考,他回憶在二次大戰從事電影工作,戰爭時期所得稅高達 90%,只要拍 4 部電影,所得收入就必須依照最高的所得稅率來繳交所得稅,所以拍攝電影達 4 部時,大家都會收工到鄉間去渡假。˙∴1980 年雷根的競選政綱之一就是減稅,他認為稅率過高阻礙努力工作的意願,降低稅率將提供誘因使大家多工作,可增加經濟福利及稅收收入。˙因為減稅的目的是鼓勵大家多工作,使勞動供給增加,所以拉法和雷根的觀點,被稱為供給面經濟學( supply-side economics )

Page 38: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金額 經常門 資 本門

˙ 歲出:謂一個會計年度之一切支出。但不包括債務之償還。(預算法第 6 條)

貳、財政支出9 大項

Page 39: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歲出 - 經常門部分

包括:第一、度二預備金、災害準備金

Page 40: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歲入、出 - 資本門部分

如:增購公立學校電腦設備

如:國光石化設廠

包括:第二預備金、災害準備金

Page 41: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財政支出九大項

10.4 %

16.1 %

20 %

12.4 %

Page 42: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歲出政事別九大項

社會福利的支出→無償的支出稱移轉性支付

transfer payments

˙與「移轉性支付」相對的概念是「購買性支付」,例如「一般政務」、「國防」 ...

19.6 %

0.4 %

7.6 %

7.4 %

6.2 %

Page 43: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 歲入、歲出之差短,以公債、賒借或以前年度歲計賸餘撥補之。

Page 44: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貳、財政支出9 大項→三類

補助〈中央→地方〉˙無條件補助

˙有條件補助 - 配合款

移轉性支付transfer payments

社會福利公共財

國防、教育、治安、交通…

一、財政支出的內容

Page 45: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 公共支出龐大、項目之間有

排擠效果∴ 必須評估支出

項目的成效

成本 效益分析

Page 46: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 預算法第 34條:重要公共工程建設及重大施政計畫,應先行製作選擇方案及替代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報告,並提供財源籌措及資金運用之說明,始得編列概算及預算案,並送立法院備查。

˙ 成本與效益都要折算成現在價值(折現) * 折現率:把未來有限期的預期收益折算成「現值」的比例 --現值=終值÷( 1+ r%) ( n是年)

成本

效益

n

Page 47: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 政府評估成本與效益比較困難的原因:

1. 有形的成本、效益容易估算, 無形的成本、效益不容易估算

2. 直接的成本、效益雖是主要考量,但也不能忽視間接成本與效益

3. 折現率( discount rate )的問題:˙ 現值( present value )未來特定時點資產在今日的

價值→即是終值的折現值( discounting value )∴現值=終值 ÷ ( 1+ k %) ( n 是年)˙利率 k 越大時,現值就越小;利率與現值呈反比n

Page 48: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公共選擇的問題布坎南

James Mcgill Buchanan , 1919~

˙公共選擇過程:透過投票、選舉、代議、施政,政府是生產者,選民是消費者,選票是貨幣,選舉制度可比擬為市場制度

˙現代社會裡的公共支出是透過政治過程決定,此公共選擇的過程有別於市場一般民眾的「個人選擇」

˙ 公共選擇 vs. 個人選擇

˙公共支出特性:越來越龐大

Page 49: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公共選擇的問題布坎南

James Mcgill Buchanan , 1919~

˙公共支出特性:越來越龐大

˙民意機關:滾木立法

( log-rolling )現象

˙納稅人:財政幻覺

( fiscal illusion )現象

˙行政部門官員對公共支出樂觀其成:

部門變大、人事擴充、資源豐饒

Page 50: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公共選擇的問題布坎南

James Mcgill Buchanan , 1919~

˙公共支出特性:越來越龐大

˙民意機關:滾木立法

( log-rolling )現象

1. 肉桶立法效果:利益集中 - 少數人利之所在∴極力爭取;成本分散 - 多數人分攤成本,很小,不值得反對

2. 需求考量( needs based ):選民、民代、官員面對看似合情合理的需求,至於支出的財源何在,通常不去考量。

3. 政府可以發行公債來應付各種建設,而償還公債是未來的事,未必是自己的責任

滾木肉桶

Page 51: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公共選擇的問題布坎南

James Mcgill Buchanan , 1919~

˙公共支出特性:越來越龐大

˙納稅人:財政幻覺

( fiscal illusion )

1.一般民眾要求增加公共支出,卻忘了公共支出增加的同時,稅負也必須相對增加2.如果納稅義務人享受公共支出的益處,卻忽略自己付出的代價增加的事實,稱為財政幻覺

Page 52: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公共選擇的問題布坎南

James Mcgill Buchanan , 1919~

˙公共支出特性:越來越龐大

˙按追求利益的極大化的基本人性推估:執政者追求的目標會是「贏得下次選舉」→所以公共政策會偏向討好選民的短期效益。

˙相對長期規劃較不受重視。˙立即有效、應急性的政策可能導致資源錯置,反而不利於常遠發展

˙行政部門

Page 53: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叁、國民義務教育

歐洲傳統的教育是由教會主導的

,為貴族設立的

∵教育內容偏重愛國、守法、健康、讀寫算等民族主義及工業革命後需要的意識形態及技能

˙1717 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 (Frederick William )開創了普魯士義務教育制度 --將基礎教育由世俗的政權機構接管,讓普羅大眾都有機會接受教育

˙ 義務的意義:

( 1 )國家有義務提供 -免費

( 2 )國民有義務接受 -否則受罰

Page 54: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教育的成本

教育的效益

˙ 經濟效益:1. 個人:文憑與就業及薪資的關係成正比2. 社會:教育普及率高的社會,較易發展現代化的專業分工經濟

˙ 非經濟效益:1. 個人:文化素養高、生活素質提升 ...2. 社會:文明程度高、社會典章制度容易推行 ...

˙ 個人成本:有形的金錢(學雜費、住宿費、交通費)+無形的時間(一天之中最精華的時間都泡在學校)

˙ 社會成本:政府對教育支出的各種費用(校舍興建、教職員工薪水、圖書設備 ... )

Page 55: 第七課 政府的財政收支

˙ 影響教育投資政策的因素 -- 折現率的高低

˙ 折現率高:比較在意近期的投資收益和成本的社會→教育的年限較短

˙ 折現率低:資金充裕、對未來有長遠計畫的社會→教育年限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