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周邦彦

10
第第第 第第第 参参参参 参参参 参参参参参参参 《》 参参参 参参参参参参参 参参参参参 《》 参参 参参 参参参参参参参参参参参 《》

Upload: randall-hampton

Post on 03-Jan-2016

3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七讲 周邦彦. 参考文献: 王国维 《 清真先生遗事 》 罗忼烈 《 清真集笺注 》 ,上海古籍出版社 孙虹 《 清真集校注 》 ,中华书局. 一、清真生平 周邦彦( 1056 年- 1121 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 《 宋史 . 文苑传 》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讲 周邦彦 参考文献: 王国维《清真先生遗

事》 罗忼烈《清真集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孙虹《清真集校注》,

中华书局

一、清真生平 周邦彦( 1056 年- 1121 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

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 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宋史 . 文苑传》) 词集伪作多,编年难。

附:清真一生羁宦流转,然以在京生活的时间最长。元丰初( 1079 )入京师,七年( 1084 )因献《汴都赋》任太学正(薛瑞生先生认为当任“试太学正” ),至元祐初( 1086 - 1087 )离京任庐州教授。前后在京约八年。此后羁宦于庐州、溧水,间或归杭及游越(据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其间又曾游荆州数年。)达十年之久,大约至绍圣三年 1096 )溧水任满后被招入京,旋任国子主簿。后屡有升迁,至徽宗政和间 1111 或 1112 年)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在京任职十五、六年。此后离京任数州知州,唯政和六年至七年曾短暂归京任秘书监、提举大晟府。其他时间均不在京。根据以上线索,可知清真居京前后达二十五、六年。

二、清真词风 北宋后期一大家,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艺术风格浑厚、典雅、缜密: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长于铺叙,精于章法;语言流畅精美,雅俗并用,声韵协律。

对城市繁华的依恋,和柳永相似。写过七千字《 汴都赋》。 “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尉迟杯(汴河舟中作)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烟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

赋笔写词,在柳永基础上更进一步,重章法经营。 兰陵王 · 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六丑 · 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最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遶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何为浑厚和雅? “ 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樵隐笔录》)

“勾勒之妙,无如清真,他人一勾勒便薄,清真愈勾勒愈浑厚。”(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 美成负一代词名,所作之词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诗句。”“惜乎意趣却不高远。”(张炎《词源》)

“ 词为艳科,内容多写男欢女爱,没有故实化解文饰,就会有李清照所批评的‘词语尘下’、‘专主情致’、‘少典重’之弊,这显然与文坛尚雅的风习相左,因此深为有实践的词论家所诟病。有故实如苏、黄者,虽能高雅典重,又往往用经史中生硬字面,非本色当行的词作。”(孙虹《清真集校注》)

满庭芳 ·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佳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漂流翰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露蔓虫丝多,风蒲燕雏老。”(杜牧)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 “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刘禹锡)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杜甫) “身外任尘土,尊前极欢娱。”(杜牧)

戏剧、小说化写法 月中行蜀丝趁日染乾红。微暖面脂融。博山细篆霭房栊。静看打窗虫。 愁多胆怯疑虚幕,声不断、暮景疏钟。团团四壁小屏风。啼尽梦魂中。

“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善言女子之怀,当无如清真矣。”(俞平伯) 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

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

“安得并州快剪刀”(杜甫)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如雪。”(李白) 清谭献《复堂词话》:“丽极而清,清极而婉,然不可忽过‘马滑霜浓’四字。”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上片写相思,下片写相聚

三、王国维对清真词的评价 “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妓之别。”(王国维《人间词话》)

“ 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 (王国维《人间词话》)

“ 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惟张叔夏(张炎)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 ,耆卿似乐天 ,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词辨》眉间批语)

“两宋之间,一人而已。” (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