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系 謝  堅

59
時時 時時時時時時時時時時時時時

Upload: cruz-young

Post on 03-Jan-2016

8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時間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系 謝  堅. 時間的特徵: 流動性:時間不斷的在運行。 不可逆性:時間無法重回到過去,而且時間無法複製。 缺乏觀測的方式:時間是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的。. 時間是工具量,不是感官量,兩者的技能及概念的學習發展階段並不相同。 工具量的技能(使用工具)及概念學習發展,都應該經歷下面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比對刻度觀點 能夠報讀幾點幾分(不涉及時間的量感)。 第二階段:建立相對量感 透過報讀時刻,配合生活事件,建立時間的量感。. 第三階段:建立等相對量感 建立多個不同時間單位間的量感,例如 1 小時和 60 分鐘一樣長。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   時間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系•    謝  堅

•時間的特徵:

•流動性:時間不斷的在運行。•不可逆性:時間無法重回到過去,而且時間無法複製。

•缺乏觀測的方式:時間是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的。

•時間是工具量,不是感官量,兩者的技能及概念的學習發展階段並不相同。

•工具量的技能(使用工具)及概念學習發展,都應該經歷下面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比對刻度觀點•能夠報讀幾點幾分(不涉及時間的量感)。

•第二階段:建立相對量感•透過報讀時刻,配合生活事件,建立時間的量感。

•第三階段:建立等相對量感•建立多個不同時間單位間的量感,例如 1小時和 60分鐘一樣長。

•第四階段:時間的計算與應用•能進行時間量的四則運算,掌握時刻與時間關係。

•第一階段:比對刻度觀點

•幫助學童建立時間的初步概念,並學會報讀時刻。

•溝通時間的工具:•傳統時鐘、電子鐘、日晷、沙漏等。

•第二階段:建立相對量感

•感官量的量感稱為絕對量感,時間的量感必須透過工具才能建立,稱為相對量感。

•下課 20分鐘,升旗 10分鐘,學童感覺升旗的時間比較長。

•如何幫助學童建立時間的量感?

•透過比對刻度上的變化,建立相對量感。也就是說,必須在時鐘分針轉一小格情境下 (不是手撥時鐘 ),建立 1分鐘的量感,在時鐘時針轉1大格或分針轉 60小格情境下,建立 1小時或 60分鐘的量感。

•第 3階段:建立「等」相對量感

•在分針轉一圈,以及短針轉一大格的情境下,認識 1小時和 60分鐘等長。

•在時針轉 1大格的情境下,認識 8點到 9點, 8點 17 分到 9點 17 分都是 1小時。

•第四階段:時間的計算與應用

•單一時間單位的四則運算。•多個時間單位的化聚和四則運算。

•透過火車時刻表或時間數線圖,建立時刻與時間的關係。

•先進行不涉及量感時間工具(時鐘、月曆、年曆)的教學,再配合生活中時刻的變化建立時間的量感,最後才進行時間的化聚活動。

•時間 vs 時刻

•何謂時間?•何謂時刻?•時間與時刻有那些異同?

•時刻指的是某一事件發生的時候,概念上是時間數線上的一個點,學童透過事件發生的先後(比較活動)學習時刻的概念。

•時間指的是某一事件經過了多久,概念上是時間數線上的一段距離,學童透過事件發生的長短學習時間的概念。

•甲和乙兩個時刻間所形成的區間就是時間,甲時刻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變成乙時刻。

•日常生活中常透過「現在是什麼時候(間)」,要求回答時刻;透過「經過多久」、「花了多少時間」,要求回答時間量。

•時鐘  vs 數字鐘

•當學生問「為什麼時間會跟著長(短)針走?」,你如何回答?

•時鐘是利用齒輪的結構,透過秒針、分針、時針等倍的等角速度運動(秒針的角速度是分針的 60倍,分針的角速度是時針的 12倍),建立或描述時間量。

•時鐘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設計方式,第一種是讓分針及時針都是等角速度的轉動,第二種是讓分針及時針靜止不動,只有在整分或整時的時候突然改變位置(分針跳一小格,時針跳一大格)。

•第一種設計方式常讓學童報讀錯誤(將 7 點 56 分報讀為 8點 56 分),為什麼傳統時鐘要如此設計?

•數字鐘採用第二種設計方式, 3點5分 0秒開始,一直到 3點 6分 0秒之前,鐘面呈現的數字都是 3點5分,一直到 3點 6分 0秒時,鐘面的數字突然改變成 3點 6分,學童報讀數字鐘比較不會產生錯誤。

•數字鐘的使用愈來愈普遍,會唸數字就可以報讀時刻,數字鐘適合時間的教學嗎?

•可以只學習如何報讀數字鐘嗎 ?•可以只學習如何報讀傳統時鐘嗎 ?

•數字鐘和時鐘,那一種時間工具能說明時間或時刻的連續變化情形?

•數字鐘和時鐘,那一種時間工具能幫助建立時間的量感或「等」相對量感?

•如何幫助學童報讀傳統時鐘?

•鐘面有三種刻度:•1 小格、 1大格、 1圈,其數線結構比直尺更複雜。

•1 圈有 12 大格、 60小格。•1 大格有 5小格。

• 引入分針轉「半圈」時請注意:

•如果沒有先介紹「一圈」,半圈只是一個專有名詞,和一圈無關。

•如果先介紹「一圈」,再說明轉一圈的一半是半圈,半圈和一圈才有部份與全體的無關。

•鐘面只有 12個數字:

•如何透過這些數字報讀幾點幾分(幾秒)?

•時針、分針、秒針只有在特定時刻才會指向數字。

•分針(或秒針)指向數字 7時,表示 35分而不是 7分。

• 熟練五個一數對報讀幾分與幾秒是否有幫助 ?

•鐘面有長針和短針(秒針):

•必須以二維的觀點同時指導如何報讀幾點幾分 (幾秒 )。• 先幫助學童分別報讀時針的刻度及分針的刻度,再要求學童同時報讀時針及分針的刻度。

•可以先將鐘面的分鐘(時鐘)數線拉直,等待學童熟悉數線的報讀方式後,再將數線還原成圓形。

•報讀秒針的方式和報讀分針一樣。

•第一階段式教學重點是會報讀鐘面上的時刻,不宜進行分針走 1小格是 1分鐘,走 1圈是 1小時等涉及時間量感的語言,避免造成時間與時刻概念的混淆。

•教師在撥弄教具鐘時應注意:

•不宜逆時針方向撥弄時鐘。•時針轉 1大格的時間不會剛好是 1小時,分針轉 1大格的時間不會剛好是 5分鐘。

•部份時鐘鐘面上呈現的數字是學童不熟悉的羅馬數字。

•日曆 vs 月曆 vs 年曆

•何謂日曆?•何謂月曆?•何謂年曆?•日曆、月曆、年曆有那些異同?

•日曆是一天一張,月曆是將日曆結構化,年曆是將月曆結構化。

•日曆上很容易看出今天是幾年、幾月、幾日和星期幾,但是必須會看二維關係,才能在月曆上查出幾號是星期幾。

•配合生活經驗強調「現在」,引入今天、昨天(前天)、明天(後天)相互關係。

•數學必須與日常生活連結:•請區分:凌晨、早上、上午、中午、正午、下午、徬晚、黃昏、晚上、深夜、半夜 .…等?

•陽曆 vs 陰曆

•何謂陽曆?•何謂陰曆?•陽曆與陰曆有何異同?

•陽曆的「 1年」與陰曆的「 1年」日數相同嗎?

•陽曆「 1個月」與陰曆「 1個月」的日數相同嗎?

•為什麼陽曆及陰曆它們的 1年及 1個月的時間都不一樣長?

•陽曆是透過觀察太陽的變化所建立的曆法,而陰曆是透過觀察月亮盈虧的變化所建立的曆法。

•為了讓曆法和實際的年或月的循環一致,曆法變的相當複雜。

•為什麼陽曆會有閏年?

•西元一千年(二千年)是閏年嗎?•民國一千年(二千年)是閏年嗎?•如何判斷某一年是閏年或是平年?

•透過西元幾年來判斷閏年: 4的倍數的年份是閏年, 100 的倍數的年份是平年, 400 的倍數的年份是閏年,也就是說, 400 年中,只有 97個閏年 (4的倍數有 100 個, 100的倍數有 4個, 400 的倍數有 1個 )。

•為什麼要這樣規定平年與閏年?

•為什麼陰曆會有閏月?•如何判斷那些年的那些月是閏月?

•多少年後,陰曆生日和陽曆生日同一天?

•你或學童有需要認識『陰曆』嗎?

•為什麼「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四月小、 … .」?

•為什麼七、八兩個月都是大月?•為什麼二月的天數特別少?

•大小月的關係與手骨骼的構造有關嗎?

•曆法的制定常受到生活習慣的影響或常受到自然現象的影響?

•規定一年是 100天是否可行?•規定一個月是 10天是否可行?•規定一星期是 4 天是否可行?•規定一天是 10小時是否可行?

•何謂一天?•何謂一星期 ?•何謂一年?•何謂一月?

•如何定義一天 ?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兩次日正當中所經過的時間。•地球公轉一周的年平均值。

•一天和日落日升的周期有關,一天的開始是什麼時候?

•如何定義一年 ?

•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地球二次經過固定點(春分點)所經過的時間。

•一年和春、夏、秋、冬的周期有關,一年的開始是什麼時候?

•如何定義一個月?

•為什麼陽曆的 1個月及陰曆的 1個月時間不一樣長?

•一個月和月亮盈虧的周期有關,一個月的開始是什麼時候?

•如何定義一個星期?

•為什麼需要「 1星期」這個時間量?•我國使用序數的概念描述星期幾,星期一是一個星期的第一天嗎?

•何謂名稱日(時、分)?•何謂週期日(時、分)?

•名稱日(時、分)與週期日(時、分)有何不同?

•時間的化聚:•「 1年有 12 個月」•「 1月有 30天」•「 1年有 365 天」•它們是否互相矛盾?

•秒、分、時、日、星期的化聚是有意義的,因為這些時間的單位量是固定的。

•年、月、日的化聚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一個月、一年的單位量是不固定的。

•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合起來是1萬天?

•西元 3 年 7月 8日至西元 9 年 3月4日共經過多少天?   

•那一個問題是有意義的?

•複名數的加、減,乘與全數的加、減,乘運算(多單位策略)滿足同構關係。

•「 38+25 =?」•「 3時 38 分+ 2 時 25分= ?」•「 38×7=?」•「 3時 38 分×7= ?」

•解決複名數的包含除問題與全數包含除問題(先乘後減策略)滿足同構關係。

•「 3876元÷25 元=?」•「 23時 38 分÷3 時 25分= ?」

•解決複名數的等分除問題與全數等分除問題(多單位結構策略)滿足同構關係。

•「 3876元÷25(人)=?」•「 23時 38 分÷3= ?」

•為什麼學童喜歡使用「先化為同一個單位,運算後再聚成多得單位」的策略解決複名數的除法問題?

•時間的線段圖:•時間不斷的在運行,如果以數線來描述時間,數線上的原點表示現在,正向為未來的時間,負向為過去的時間。

•時間線段圖可以澄清 24小時制的意義,也可以澄清時間和時刻的關係。

•透過原點(基準量),可以將時刻轉換成時間,也可以將時間轉換成時刻。

•時刻是不可以進行運算的,必須將時刻解讀為時間量,加減運算才有意義。

•3 點 5分到 3點 8分,經過了幾分鐘?

•請解讀「 8- 5= 3 」的意義。

•3 點 5分經過了 3分鐘後是幾點幾分?

•請解讀「 5 + 3= 8 」的意義。

•火車從高雄到台北要行駛 4時 35分,若火車下午 2 時 20 分到達台北,問何時要由高雄發車?

•請解讀下面三種做法的意義。

•策略甲:•12 : 00+ 2 : 20= 14: 20•14: 20- 4: 35 = 9 : 45。

•策略乙:•4: 35 - 2 : 20= 2 : 15•12 : 00- 2 : 15 = 9 : 45。

•策略丙:•12 : 00- 4: 35 = 7 : 25•7 : 25 + 2 : 20= 9 :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