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40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一。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一。

Upload: fausto

Post on 05-Jan-2016

5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准确理解社会化的基本涵义与特征,了解社会化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作用,明确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把握社会化的基本过程与内外条件,掌握角色概念与基本知识,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第一节 人的社会化概述. 一、人的社会化的涵义 1 、广义说与狭义说 狭义说:社会化是一个个体在未成年期经历的过 程。 广义说:人的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 “ 生物人 ” 向 “ 社会人 ” 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扮演,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贯穿人生的始终。.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准确理解社通过本章的学习,准确理解社会化的基本涵义与特征,了解社会会化的基本涵义与特征,了解社会化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作用,化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作用,明确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把握明确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把握社会化的基本过程与内外条件,掌社会化的基本过程与内外条件,掌握角色概念与基本知识,正确认识握角色概念与基本知识,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和处理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Page 2: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第一节 人的社会化概述人的社会化概述 一、人的社会化的涵义 一、人的社会化的涵义 11 、广义说与狭义说、广义说与狭义说 狭义说:社会化是一个个体在未成年期经历的过 狭义说:社会化是一个个体在未成年期经历的过

程。程。广义说:人的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广义说:人的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

“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内化社会价“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扮演,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值标准,学习角色扮演,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贯穿人生的始终。 社会化贯穿人生的始终。

Page 3: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 22 、单向说与双向说、单向说与双向说

•单向说: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生活技单向说: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生活技能与社会文化,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能与社会文化,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

•双向说:人的社会化不仅仅是社会以社会双向说:人的社会化不仅仅是社会以社会文化塑造个体、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文化塑造个体、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个体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的社会也是个体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的社会文化的过程。 文化的过程。

Page 4: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 人的社会化定义:人的社会化定义: 个体通过与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技能与规范,个体通过与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技能与规范,

适应社会生活,创造社会文化,成长为社会人的适应社会生活,创造社会文化,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过程。

(( 11 )从时间上看,社会化是一个过程,贯穿于)从时间上看,社会化是一个过程,贯穿于人生发展的全部阶段。人生发展的全部阶段。

(( 22 )从内容上看,人的社会化要求作为社会成)从内容上看,人的社会化要求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必须学习与掌握该社会的文化遗产,同员的个人必须学习与掌握该社会的文化遗产,同时还要创造新的文化。时还要创造新的文化。

(( 33 )从关系上看,社会化既是社会对个体的影)从关系上看,社会化既是社会对个体的影响、教化与控制,又是个体参与社会,对社会产响、教化与控制,又是个体参与社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的过程。生影响并发挥作用的过程。

Page 5: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基本特征二、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11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人有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有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 自然性表现为:人具有受生物规律支配的自然性,自然性表现为:人具有受生物规律支配的自然性,如新陈代谢、生命过程的自我调节、遗传性和变如新陈代谢、生命过程的自我调节、遗传性和变异性等。异性等。

• 社会性表现为:人是自身存在的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性表现为:人是自身存在的社会环境的产物,有着人类特有的社会性,如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有着人类特有的社会性,如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能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劳动;有一套超越生物性能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劳动;有一套超越生物性本能的行为模式,并受一定的伦理规范所指导。 本能的行为模式,并受一定的伦理规范所指导。

Page 6: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人特有的生理特征为社会化提供可能 人特有的生理特征为社会化提供可能 •人的生理状况制约着社会化的程度与水平 人的生理状况制约着社会化的程度与水平

•人的社会性制约着自然属性的性质和方向,人的社会性制约着自然属性的性质和方向,是人类活动得以实现的根本条件 。是人类活动得以实现的根本条件 。

•人的自然性是与生俱来的,而其社会性则人的自然性是与生俱来的,而其社会性则是在自身生存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是人是在自身生存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是人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培养并发展的。 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培养并发展的。

Page 7: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22 、阶段性与持续性的统一、阶段性与持续性的统一•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不间断地学习和积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不间断地学习和积

累知识的过程,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累知识的过程,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社会化。社会化。

•由于生理发育、心理发展以及社会环由于生理发育、心理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要求,人的社会化过程又会呈现境的要求,人的社会化过程又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出一定的阶段性:

•社会化的内容的差别 社会化的内容的差别 •社会化的目标的差别 社会化的目标的差别 •社会化的方式与技巧的差别 社会化的方式与技巧的差别

Page 8: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 33 、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 社会化的主体是指社会化的影响者,社会化的主体是指社会化的影响者,•社会化的客体指社会化的被影响者。社会化的客体指社会化的被影响者。•作为社会化的客体,个体要接受他人或外界作为社会化的客体,个体要接受他人或外界

对自己的要求,被周围的人与环境所塑造。对自己的要求,被周围的人与环境所塑造。•人积极主动地影响和作用于周围环境,有选人积极主动地影响和作用于周围环境,有选择地将社会文化内化,将内化了的社会文化择地将社会文化内化,将内化了的社会文化又创造性地外化出来,去创造新的文化。又创造性地外化出来,去创造新的文化。

• 个体在接受他人影响的同时,又对他人施个体在接受他人影响的同时,又对他人施加影响。 加影响。

Page 9: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 44、正向性与反向性的统一、正向性与反向性的统一• 侧重于不同辈份、不同地位之间的人的相互作用。侧重于不同辈份、不同地位之间的人的相互作用。• 正向社会化: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以及成人正向社会化: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以及成人

对儿童的教化与影响。对儿童的教化与影响。• 反向社会化: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以及儿童反向社会化: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以及儿童

对成年人的影响与作用。对成年人的影响与作用。• 在传统社会,大多数情况下是父辈把知识、经验、在传统社会,大多数情况下是父辈把知识、经验、

技能、规范传递给子辈,子辈再传递给孙辈,基技能、规范传递给子辈,子辈再传递给孙辈,基本上都是正向社会化。本上都是正向社会化。

• 现代社会,子辈和孙辈越来越多地用新知识、新现代社会,子辈和孙辈越来越多地用新知识、新文化与新技能影响他们的父辈与祖辈。 文化与新技能影响他们的父辈与祖辈。

Page 10: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三、三、社会化的必要性与意义社会化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从个人方面来看(一)从个人方面来看

•人的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人的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前提。 活的必要前提。

•人的社会化是个人满足需要,获得生存与人的社会化是个人满足需要,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会化有利于个人适应不断变迁的社会 社会化有利于个人适应不断变迁的社会

Page 11: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二)从社会方面来看(二)从社会方面来看

•有助于社会的正常运行 有助于社会的正常运行 •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有助于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保持社会稳有助于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保持社会稳

定 定

Page 12: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内容与历程第二节 社会化的内容与历程•一、社会化的内容一、社会化的内容•(一)生活技能社会化(一)生活技能社会化•日常生活技能日常生活技能•自谋生活技能 自谋生活技能 •(二)行为规范社会化(二)行为规范社会化•通过模仿、训练和灌输,了解并掌握社会的通过模仿、训练和灌输,了解并掌握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生活准则、宗教戒律、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生活准则、宗教戒律、政治法律规范以及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准政治法律规范以及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准则、条例、条令等 。则、条例、条令等 。

Page 13: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三)生活目标社会化(三)生活目标社会化•把社会目标内化为个体的生活目标 把社会目标内化为个体的生活目标 •培养和造就社会的劳动者与专门人才,将培养和造就社会的劳动者与专门人才,将获得的知识、技能、才智、创造力能动地获得的知识、技能、才智、创造力能动地外化于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外化于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四)角色社会化(四)角色社会化•学习角色的期待与规范,学会扮演各种角学习角色的期待与规范,学会扮演各种角

色,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相应的角色规范 。色,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相应的角色规范 。•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

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Page 14: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五)政治社会化 (五)政治社会化 •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

确定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确定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是一个人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态度的过程,是一个人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形成的过程。形成的过程。

•(六)个性社会化 (六)个性社会化 •个性:个人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个性:个人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

和,表现了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和,表现了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个性是一个人在其内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以个性是一个人在其内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以

及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及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 动逐步形成的。

•社会化既是一个人不断形成和发展社会性,社会化既是一个人不断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实现共性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形成和发展实现共性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形成和发展个性,实现人的个性化过程。个性,实现人的个性化过程。

Page 15: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历程 二、社会化的历程 • E·E· 埃里克森:八阶段说 埃里克森:八阶段说 • R·R· 哈维格斯特:六阶段说 哈维格斯特:六阶段说 •苏联学术界:三阶段说,劳动前阶段、劳苏联学术界:三阶段说,劳动前阶段、劳

动阶段、劳动后阶段 动阶段、劳动后阶段 •中国社会学界:以人的自然生命周期为依中国社会学界:以人的自然生命周期为依据把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婴幼儿时期,学龄据把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婴幼儿时期,学龄初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期,初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期,老年时期几个阶段。 老年时期几个阶段。

Page 16: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 (一)儿童社会化 (一)儿童社会化 • 个体从出生至学龄初期的社会化 个体从出生至学龄初期的社会化 • 内容:基本生活技能的学习、心智的发展、基本内容:基本生活技能的学习、心智的发展、基本

知识和规范的掌握 知识和规范的掌握 • 主要场所:家庭、幼儿园 、学校主要场所:家庭、幼儿园 、学校• 学龄初期是个体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 学龄初期是个体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 • (二)少年社会化(二)少年社会化• 世界观形成的初步时期世界观形成的初步时期• 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独立性增强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独立性增强• 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主要任务:学习文化与社会知识,掌握谋生技能,主要任务:学习文化与社会知识,掌握谋生技能,

学会并运用社会规范,逐步完善自我观念。学会并运用社会规范,逐步完善自我观念。• 社会化的“危险期” 社会化的“危险期”

Page 17: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三)青年社会化 (三)青年社会化 •““ 第二次诞生”、“心理上的断乳第二次诞生”、“心理上的断乳•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思想和行为的变化:•自我观念深化 自我观念深化 •人生观、世界观大体形成 人生观、世界观大体形成 •采用了新的社会化方式 采用了新的社会化方式 •任务:尽快确定人生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任务:尽快确定人生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

准,实现自身的真正独立,努力担负社会准,实现自身的真正独立,努力担负社会责任。责任。

Page 18: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四)中年社会化(四)中年社会化•在基本社会化基础上,个人继续学习社会文在基本社会化基础上,个人继续学习社会文

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

•继续社会化的原因:继续社会化的原因:•社会的发展与变化、社会的发展与变化、•现代社会未成年人社会化并不完全 现代社会未成年人社会化并不完全 •成年之后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成年之后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主要任务:继承、传递 、创造 主要任务:继承、传递 、创造

Page 19: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五)老年社会化(五)老年社会化•特点:特点:•生理生理 ------ 衰退状态衰退状态•心理;自我认同弱化,思想言行趋于保守心理;自我认同弱化,思想言行趋于保守•角色转变:退出职业活动;祖父母;丧偶角色转变:退出职业活动;祖父母;丧偶

•任务:任务:•传授知识和经验,教育帮助年轻一代传授知识和经验,教育帮助年轻一代•适应新生活与环境 适应新生活与环境

Page 20: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三、再社会化三、再社会化 个体从原有的生活方式向另一种新的生活个体从原有的生活方式向另一种新的生活

方式转变的过程。要求个体放弃原来的社方式转变的过程。要求个体放弃原来的社会规范和生活方式,接受一套对他本人完会规范和生活方式,接受一套对他本人完全是新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全是新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

•主动再社会化:由于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主动再社会化:由于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或变迁,人们自觉地转变个人的生活方式或变迁,人们自觉地转变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原因:①社会变迁 ②社会流动 原因:①社会变迁 ②社会流动

Page 21: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强制性再社会化:强制性再社会化:

•对象:有越轨行为、危害大多数人利益,对象:有越轨行为、危害大多数人利益,并且给社会造成危害的人。并且给社会造成危害的人。

•方式:强制方式:强制•场所:监狱、劳教所或工读学校 场所:监狱、劳教所或工读学校

Page 22: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三节 社会化的条件与途径第三节 社会化的条件与途径• 一、社会化的内在条件一、社会化的内在条件• (一)人有思维能力(一)人有思维能力

• 以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 以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 • 人的大脑及高级神经活动系统人的大脑及高级神经活动系统• (二)人有语言能力(二)人有语言能力

• 语言: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语言: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想的外部表现,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感情所使和思想的外部表现,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感情所使用的工具和符号。用的工具和符号。

• 借助语言:学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规范和技能,借助语言:学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规范和技能,参与社会生活,迅速、准确地接受社会现存的生参与社会生活,迅速、准确地接受社会现存的生活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要求。 活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要求。

Page 23: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三)人有高度的学习能力(三)人有高度的学习能力

•人的学习高超:包括模仿、内化和创造三人的学习高超:包括模仿、内化和创造三个互相联系、逐步递进的过程和层次。个互相联系、逐步递进的过程和层次。

•人的学习能力的最高表现是创造人的学习能力的最高表现是创造•作用:作用:•更迅速、更正确和更深刻地认识事物更迅速、更正确和更深刻地认识事物•迅速根据所了解和学习的知识迅速根据所了解和学习的知识•主动地加强自己的学习动机,使个体的社主动地加强自己的学习动机,使个体的社

会化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会化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动。

Page 24: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四)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四)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 依赖生活期: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身心不依赖生活期: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身心不健全,不能独立生活,需要在生活上、心理健全,不能独立生活,需要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父母(或其他养育人)关怀和照顾的上依赖父母(或其他养育人)关怀和照顾的时期。时期。

•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为个体学习社会文化和技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为个体学习社会文化和技能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也为个体与社能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也为个体与社会建立终生的社会联系和情感联系以及接受会建立终生的社会联系和情感联系以及接受现存的生活方式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现存的生活方式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Page 25: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外部环境条件二、社会化的外部环境条件• (一)家庭(一)家庭• 个体接受社会影响最早、最为直接、也最长久的社个体接受社会影响最早、最为直接、也最长久的社

会化场所,会化场所,• 人生旅途的第一站人生旅途的第一站• 父母: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功能:功能:• 为身体成长、感情满足提供条件 为身体成长、感情满足提供条件 • 使儿童获得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习得进一步社会化使儿童获得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习得进一步社会化

的手段 的手段 • 开始接受和内化社会的文化规范与价值标准 开始接受和内化社会的文化规范与价值标准 • 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以及性格特征 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以及性格特征

Page 26: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 (二)学校(二)学校•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系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系

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和科学知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和科学知识的社会化机构。识的社会化机构。

• 特点和功能:特点和功能:• 专门为人的社会化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和组织结构,专门为人的社会化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和组织结构,

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受教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受教育的各种条件。育的各种条件。

• 教育内容全面系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教育内容全面系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 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群体,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和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群体,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守行为规范和准则。遵守行为规范和准则。

• 影响因素:教师 、班集体 、同学影响因素:教师 、班集体 、同学

Page 27: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 (三)同龄群体(三)同龄群体• 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和行为方

式大体相同的人所组成的一种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式大体相同的人所组成的一种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 体。

• 特点与功能:特点与功能:• 11 、个体可以自由组合和自由选择,易使其成员产、个体可以自由组合和自由选择,易使其成员产

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增强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

• 22 、相同的社会背景、社会教育以及智力发展水平、、相同的社会背景、社会教育以及智力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和认识方面德相同性,兴趣爱好、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和认识方面德相同性,可以自由地互通消息,交换情报,进而视野开阔,可以自由地互通消息,交换情报,进而视野开阔,增长知识,了解社会。增长知识,了解社会。

• 33 、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标准、语言、交往方、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标准、语言、交往方式、消费方式等,构成独特的亚文化群体,以此指式、消费方式等,构成独特的亚文化群体,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导自己的行为。

• 44、极少带有强制性,可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 、极少带有强制性,可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

Page 28: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四)工作单位(四)工作单位•个人在社会结构中从事某一职业所归属的社个人在社会结构中从事某一职业所归属的社

会组织 会组织 •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学会适应职业生活学会适应职业生活•学会扮演职业角色学会扮演职业角色•学会处理职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学会处理职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通过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来确立自己的社会通过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来确立自己的社会

地位,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不断形成和发地位,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不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品格、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展自己的能力、品格、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征。征。

Page 29: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 (五)大众传播媒介(五)大众传播媒介• 社会组织为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交流信息、互通情社会组织为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交流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传播手段,包括:报所采用的各种传播手段,包括:

• 印刷媒介(报刊、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报刊、杂志、书籍等)• 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象、网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象、网络等)两大类。络等)两大类。

• 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 积极作用:使人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学习技积极作用:使人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学习技

能,能,• 消极作用:暴力、色情等消极作用:暴力、色情等• 计算机互联网络的新挑战 计算机互联网络的新挑战

Page 30: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三、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三、社会化的基本途径•社会教化: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社会教化: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

行者实施的社会化过程。行者实施的社会化过程。•具体形式:(具体形式:( 11 )系统、正规的教育, 学)系统、正规的教育, 学校教育;(校教育;( 22 )非系统、非正规的教育,)非系统、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大众传播媒介、群体亚文化。如社会风俗、大众传播媒介、群体亚文化。

•个人内化:人经过一定方式的学习,接受个人内化:人经过一定方式的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念、行为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念、行为规则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规则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特质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Page 31: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基本形式:基本形式:

•1、模仿学习1、模仿学习

•2、主观认同2、主观认同•3、角色扮演3、角色扮演•4、自我强化4、自我强化• 55、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

Page 32: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第四节 社会角色第四节 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的涵义一、社会角色的涵义•社会角色——指社会生活中围绕着人的社社会角色——指社会生活中围绕着人的社

会地位的一系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会地位的一系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它是人的社会地位的外在的动态表现,是它是人的社会地位的外在的动态表现,是社会对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期待。社会对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期待。

•地位指人们在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中所处地位指人们在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的位置。

•角色指围绕特定的地位,按照一定的社会角色指围绕特定的地位,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表现出来的一套权利义务系统和行为规范表现出来的一套权利义务系统和行为模式。 模式。

Page 33: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二、社会角色的分类•(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先赋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先赋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

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也称归属角色。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也称归属角色。传统社会普遍存在。传统社会普遍存在。

•自致角色指个人在社会中通过自己的活动和自致角色指个人在社会中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也称自获角色或成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也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 现代社会普遍存在。就角色。 现代社会普遍存在。

Page 34: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二)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二)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规定性角色指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规定性角色指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

而明确的规定,多数是以法律、规章、纪律、而明确的规定,多数是以法律、规章、纪律、守则、制度等形式用文字明确标示出来。守则、制度等形式用文字明确标示出来。

•开放性角色指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而开放性角色指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角色的承担者只是根据社会的严格的规定。角色的承担者只是根据社会的道德判断、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个人的道德判断、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个人的理解和能力去履行其角色。理解和能力去履行其角色。

Page 35: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三)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三)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

的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在于实际利的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在于行为的经济效果。益的获得,在于行为的经济效果。

•表现性角色指不以获得经济效益和报酬为表现性角色指不以获得经济效益和报酬为目的,或者是不计报酬的角色。目的,或者是不计报酬的角色。

Page 36: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三、社会角色的扮演•角色扮演指个体按照特定角色的行为规范角色扮演指个体按照特定角色的行为规范去履行角色的权利和义务的过程。 去履行角色的权利和义务的过程。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指角色扮演者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角色领悟指角色扮演者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指人们在履行特定社会地位规定角色实践指人们在履行特定社会地位规定的行为模式时的实际表现,也是角色扮演的行为模式时的实际表现,也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 的实际过程。

Page 37: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四、社会角色的冲突 四、社会角色的冲突

•(一)角色丛(一)角色丛•角色丛,指围绕主要社会地位而存在的诸角色丛,指围绕主要社会地位而存在的诸多社会角色的有机集合,或者指众多角色多社会角色的有机集合,或者指众多角色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情况。 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情况。

•(二)角色紧张(二)角色紧张•角色紧张指人们在实际角色行为过程中所角色紧张指人们在实际角色行为过程中所引起的时间和精力的紧张,称为角色紧张。引起的时间和精力的紧张,称为角色紧张。

Page 38: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三)角色冲突(三)角色冲突

•在角色冲突是指个体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角在角色冲突是指个体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角色内部和角色之间所发生的矛盾与冲突。色内部和角色之间所发生的矛盾与冲突。

•角色内冲突:同一社会角色的内心冲突 角色内冲突:同一社会角色的内心冲突 •角色间冲突:一个人所担任的几种角色之间角色间冲突:一个人所担任的几种角色之间

发生矛盾的情况 发生矛盾的情况

Page 39: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思考题: 思考题: • 11 、简述人的社会化及基本特点?、简述人的社会化及基本特点?• 22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3 、试述社会化的各种内外条件。、试述社会化的各种内外条件。• 44、试述社会化各阶段的特征、目标和意、试述社会化各阶段的特征、目标和意

义。义。• 55、当前中国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当前中国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

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66、什么是角色紧张与角色冲突?如何运、什么是角色紧张与角色冲突?如何运

用这些概念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用这些概念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Page 40: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 推荐阅读书目:推荐阅读书目:

• 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辽宁人民出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辽宁人民出版社版社 19861986年版。年版。

• 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上海人民出版社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1993年版。年版。

•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0303 年版。年版。

• 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第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第 2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03 年版。年版。

• 彭华民、杨心恒主编:《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大学出版彭华民、杨心恒主编:《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大学出版社社 20062006年版。年版。

• 依田新:《青年心理学》,知识出版社依田新:《青年心理学》,知识出版社 19811981 年版。年版。• 依恩依恩··罗伯逊:《社会学》,商务印书馆罗伯逊:《社会学》,商务印书馆 19901990年版。年版。• 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1986年版。年版。• 周运清等:《新编社会学大纲》,武汉大学出版社周运清等:《新编社会学大纲》,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2004年年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