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74
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 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 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 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 高 高 高 高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Upload: taite

Post on 11-Jan-2016

13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email protected]. 新课程十年回顾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 1996-1998 年) 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 阶段( 1999-2001 年 7 月) 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 案形成阶段( 2001 年 7 月 — 2004 年) 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反思、全面推广与高中 新课程实验阶段( 2004 年 7 月 —— 2006 年)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 坚 刘 坚

[email protected]@sina.com

Page 2: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新课程十年回顾•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 1996-1998 年)• 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 阶段( 1999-2001 年 7月)• 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 案形成阶段( 2001 年 7月— 2004 年)• 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反思、全面推广与高中 新课程实验阶段( 2004 年 7月——2006 年)• 第五阶段:???!!! 阶段( 2007 年——)

Page 3: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在全国范围内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历程——

激动、兴奋;困惑、苦恼;论争、反思;理性、行动。

Page 4: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关于素质教育的调研报告” 这次调研持续一年多的时间,形成了 14 份调研报告和 60 余份分报告,涉及对全国 400 多名地市县教育局长的专题调查和 委托国家统计局 对 7 万多名学生、教师、校长和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并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展开大讨论。

Page 5: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 对五年多来新课程实践的评价 “这次课程改革既注意继承我国的教育传统,又合理吸收了发达国家的经验,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努力发掘青少年的兴趣和潜能,保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得到发展。”

Page 6: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学校教育带来了一些具有本质意义的变化,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着积极而深刻的改变。”

Page 7: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 案例案例 1]1]

本项目对国内部分14—15岁中学生数学 学习状况做了两项调研:试题测试和问 卷调查。并对调研结果作了多方面的比 较性研究。 该项目成果在美国 NCTM年会(2007)上 做了 90分钟的小组报告。

Page 8: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项目组主要成员项目组主要成员

Dr. Zhonghe Wu, National University

Dr. Shuhua An , Long Beach,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Dr. Gerald Kulm, Texas A&M University

Page 9: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0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1得分率 中国课

国际平均

国际最高

Page 10: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资料:资料:中美学生在四类任务上的表现中美学生在四类任务上的表现

88%77% 75%

57%48%

57% 54%61%

0%10%20%30%40%50%60%70%80%90%

100%

计算题 简单问题解决 过程限制的复杂问题 过程开放的复杂问题

中国美国

(Cai, 2000,2001)

Page 11: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课改与非课改比较

0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1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概率与统计 事实性知识 理解概念 运用规则 解决问题

得分率 课改

非课改

Page 12: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 案例案例 2]2] 香港大学资助局项目香港大学资助局项目

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透视新课程改革的成效与问题透视新课程改革的成效与问题2005~20082005~2008

Page 13: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倪玉菁香港中文大学

李 琼北京师范大学

蔡金法美国德拉华大学

侯杰泰香港中文大学

Page 14: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要回答的问题要回答的问题• 新课程是提高还是降低了学生对数学的基本理解与计算能力?

•新课程是否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表达与交流及应用意识?

• 新课程是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良好的数学素养?

• 新课程是否缩小了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促进了学生发展的平等性?

Page 15: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1 图 三次测试计算题得分比较

80%84% 87%

75%

89% 9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追踪时间

平均百分比

课改非课改

Page 16: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2 图 三次测试简单问题解决得分比较

76%80% 83%

75% 79%8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追踪时间

平均百分比

课改非课改

Page 17: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3 图 三次测试复杂问题解决得分比较

68%76%

82%

63%

74%79%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追踪时间

平均百分比

课改非课改

Page 18: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4- 1 图 数学学习兴趣

3.5

4

4.5

time1 time2 time3

追踪时间

平均得分

课改非课改

Page 19: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20

22

24

26

28

30

32

1时间 2时间 3时间

总分

低社经地位高社经地位

5- 1- 5 图 非课改组不同社经地位学生的客观题得分的比较

10

12

14

16

18

20

22

1时间 2时间 3时间

开放题分数

低社经地位高社经地位

5- 2- 5 图 非课改组不同社经地位学生的复杂问题 解决能力得分的比较

Page 20: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10

12

14

16

18

20

22

1时间 2时间 3时间

开放题分数

低社经地位高社经地位

5- 2- 6 图 课改组不同社经地位学生的复杂问题 解决能力得分的比较

20

22

24

26

28

30

1时间 2时间 3时间

总分

低社经地位高社经地位

5- 1- 6 图 课改组不同社经地位学生的客观题得分的比较

Page 21: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回顾并重温课程改革六大目标,我们回顾并重温课程改革六大目标,我们的心情依然沉重:的心情依然沉重:

• 面对具体的课程标准、面对各版本教材、面对一节节课堂、面对一天天的作业、面对一份份的试卷,人们最为关注的仍然是知识掌握得多与少,技能训练得快与慢,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依然处于边缘状态;

Page 22: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 学校开设的课程,教师、学生看重的依然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更不要说综合实践活动、技术、体育、艺术等课程实际上仍然面临着生存的威胁,询问你周围任何一位中学生,他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上,用在做语、数、外等练习上,不是吗?

Page 23: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 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有所遏制,但是老师们追求高、深、难的情结依然十分普遍,安心于遵循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安心于达到基本要求的人仍然是少数,甚至会背负着“不负责任”的压力;

Page 24: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确有改进,但是,能够经历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实践体验与交流合作的课堂却也并非随处可见,尤其是无人观摩、无人听课的那 90% 以上的“日常课”,“自主合作探究”可能烟消云散;

Page 25: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 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综合评价的理念被大家普遍接受,然而“成长记录”一阵风过后,在多少学校留下了印记,是成为了历史,还是成为永恒?由地方教育行政、教研部门组织的统考、统测,试题中有多少成分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试结果按学校、班级、学生排名的状况普遍消失了吗?还是相反?!

Page 26: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三级课程管理给地方、学校带来了活力,但是有多少学校、有多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建立起了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机制吗?有了较强的课程建设、课程管理能力吗?我们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局课程处有 500 多位专门从事课程编制、管理、研发的人员,内地哪一级组织有一批专职的人员?全内地专门从事课程发展的专职人员有几位?面对 2亿 3千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尽到责任了吗?

Page 27: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新课程的工作重心总体上依然是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纲要》等相关文件精神,而不是认为新课程走过了头需要“拨乱反正”,即使在教学上有假合作假探究形式主义的现象存在,也不是“自主合作探究”错了,而是要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大校本教研和专业支持的力度,更好地引导教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合作、从事有价值的探究,实现高质量的教育。

Page 28: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新课程十年回顾•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 1996-1998 年)• 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 阶段( 1999-2001 年 7月)• 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 案形成阶段( 2001 年 7月— 2004 年)• 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反思、全面推广与高中 新课程实验阶段( 2004 年 7月——2006 年)• 第五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常态化实施 阶段( 2007 年——)

Page 29: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成长记录• 学业评价与学分认定• 综合素质评定• 高考改革

Page 30: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 什么是成长记录• 如何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 如何通过成长记录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成长记录应注意哪些问题

Page 31: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 学业评价的内涵• 如何做好基于模块的学分认定• 为什么要建立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

Page 32: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综合素质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如何形成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是依据客观的证据还是凭借主观的人?

如何获得充分、真实可信的证据?

作为综合素质评定的主体,如何处理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

Page 33: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综合素质评定结果怎样呈现?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如何使用?如何确保评定结果的公平与公正 ?

Page 34: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高考改革与新课程•命题:与课程标准?内容的选择性?•招生:学业水平考试 有选择的选拔性考试 综合素质评定 高校自主招生

Page 35: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 22 :: 00-300-3 :: 0000 ))

要求 ( 1 )每组选择一个专题 ( 2 )组内成员逐一分享: 一点尝试与成效,一点困惑与建议分享

Page 36: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一、如何做好成长记录一、如何做好成长记录

Page 37: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记录学生成长历程

成长记录,记录什么?

Page 38: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自己选择的最能反映学习进步和成长经历的重要资料或作品;

•对作品的说明及选择该作品的理由;•教师和家长对这些作品的评价;•自我评价:对自己作品的反思,并 描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

Page 39: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导师指导、学生自主建立不断筛选、不断提炼,逐步成为体现高中三年学习生涯的“标志性成果”

交流与展示:教育、可信度促进评价与教育教学一体化

Page 40: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二、学业评价与学分认定

Page 41: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两个层次: 模 块 毕业水平

两种方式:过程性评价 终结测验

实施主体: 教 师 学 生

Page 42: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 关于模块学习评价(建议) 出勤记录 模块学习过程评价 学习表现评价 作业评价模块学习评价 模块学习终结性测试

Page 43: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关于学业水平考试

Page 44: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三、关于综合素质评定三、关于综合素质评定

Page 45: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定的作用有利于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利于高校选拔品学兼优的人才;有利于高中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 ,实现高质量教育;

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建立诚信文化,促进制度创新; ……

Page 46: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11 、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

教育部《通知》提出六个方面:

道德品质 公民素养 交流与合作 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

Page 47: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2 、如何形成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 以主观评价为主 以客观评价为主:过程性证据 标志性成果 侧重现场测试 应用“综合素质评定量表”

建议:基于客观证据和评价者观察基础上的主观 评价

Page 48: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33 、如何获得充分、真实可信、如何获得充分、真实可信的的 证据? 证据?

Page 49: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哪些资料可以作为综合素质评定的证据? 日常观察与记录 平时学生成绩 证书、作品 成长记录的典型材料 表现性作业 现场测试 社团类活动表现 特长及标志性成果

Page 50: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案例 1 : 关于学习能力

在校三年模块考试与考查成绩的原始记录;一份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记录;一份研究性学习的报告;一份课外阅读的书目和反思笔记;校级与校级以上获奖记录或证据。课程选修、出勤、活动记录以及累计学分。

Page 51: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案例 2: 运动与健康有三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考查成绩记录与出勤、表现记录等;

有三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记录;参加各种比赛的获奖证书等;有体育教师的每学年评语描述原始资料等;有本人热爱体育运动的证据;有体育锻炼的习惯。

Page 52: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44 、学生综合素质应该由谁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应该由谁来评价, 怎样处理各评价主体之间的关系? 怎样处理各评价主体之间的关系?

综合素质评定的主体: 学生本人 同 学 教 师 家 长

Page 53: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怎样处理多主体的关系?

实践表明:同学互评、教师评定的结果在毕业 生综合素质评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建议:加大同学互评在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中的 “ 权重”。

Page 54: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55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怎样呈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怎样呈现?

Page 55: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综合素质评定结果的呈现

等级 评语附件:学业成绩、成长记录 证书、作品

Page 56: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可以按等级呈现。道德品质,公民素养的评定等级宜分合格、不合格(或优秀、合格、不合格);“不合格”的使用要极为慎重;

“ 优秀”的结果应公示,接受监督;

Page 57: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6 、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如何使用?

Page 58: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主要有三方面用途

11 、、作为发展性评价应用于高中学校作为发展性评价应用于高中学校 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22 、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

33 、高校招生。、高校招生。

Page 59: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77 、如何确保评定结果的公平与公正?、如何确保评定结果的公平与公正?

公示制度:办法、措施、制度、关键结果等诚信制度:签订诚信协议、建立诚信档案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和处罚措施评估与监督制度:投诉与处理、评估与监控

Page 60: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四、高考改革

Page 61: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 全面推开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 力争用三年时间,在总结现有课程改革实验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完善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录取的办法,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的办法,完善中小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制度和优秀学生诚信推荐等多样化的考试评价录取方式。”

Page 62: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 加快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步伐

一是改革和完善高中学生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 评价制度,逐步成为选拔学生的重要依据;

二是扩大研究型大学的自主招生权,高职学校逐步实行注册入学、自行考评的办法;

三是加快考试内容的改革,确保高考与高中课改进程相衔接。

Page 63: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学业水平考试 有选择的选拔性考试 综合素质评定 高校自主招生

Page 64: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希 望

Page 65: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与学业成绩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与学业成绩

全省

13

12

11

10

9

8

7

6 54

3

21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10 15 20 25 30 35 40

8 (%)睡眠 小时以上百分数

学业成绩

Page 66: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做作业和课外练习时间与学业成绩做作业和课外练习时间与学业成绩

全省

13

12

11

10

9

8

7

65 4

3

21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5 10 15 20 25

3 (%)做作业 小时以上百分数

学业成绩

Page 67: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

全省

13

12

11

10

9

8

7

6 54

3

21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2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3

总体师生关系

学业成绩

Page 68: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2005 年 9 月 9日温总理向老师们祝贺教师节,指出:

•提高教育质量第一件事是要贯彻启发式教育方针。

•要实行启发式教育,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

•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Page 69: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2007/06/142007/06/14

•我特别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老师的启发式教育。我常引用孔子的话,叫“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尤其要重视独立思考。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创造能力,要使他们充分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善于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一位哲人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就是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追求真理,追求真知。

Page 70: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有一句哲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希望同学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一所好的学校,不在高楼大厦,不在权威的讲坛,也不在那些张扬的东西,而在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要通过讨论与交流,师生共进,教学相长,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学术氛围 。

Page 71: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20062006 年年 66月月 55 日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日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会上的讲话上的讲话• 要以系统的观点统筹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就业等各个环节,形成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有效机制。

• 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要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Page 72: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2007/08/312007/08/31 胡锦涛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话 •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Page 73: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

•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Page 74: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