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就业形势及政策方向 浙江省就业管理服务局 陈根元 2012 年5月

91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当当当 2012 当 5 当

Upload: taima

Post on 20-Mar-2016

2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当前就业形势及政策方向 浙江省就业管理服务局 陈根元 2012 年5月. 大纲. 当前就业形势及政策方向.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和政策 第三部分 就业政策发展方向.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一、当前就业形势 二、工作重点 三、热点问题.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一、当前就业形势 主要特点: (一)经济下行对就业的影响明显,就业增速趋缓 (二)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开工时间晚于去年同期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当前就业形势及政策方向浙江省就业管理服务局

陈根元

2012 年 5 月

2

当前就业形势及政策方向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和政策 第三部分 就业政策发展方向 大纲大纲

3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一、当前就业形势 二、工作重点 三、热点问题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4

一、当前就业形势 主要特点:(一)经济下行对就业的影响明显,就业增速趋缓(二)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开工时间晚于去年同期(三)企业“招工难”持续缓和,低端劳动力需求有所下降 (四)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派遣用工数量有所增加(五)特定群体的就业压力和日益加剧的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就业局势更为复杂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5

特点一:经济下行对就业的影响明显,就业增速趋缓 1 、企业从业增长放缓 ① 4 月份企业从业仍未恢复去年底水平全省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监测数据显示, 4 月份全省 5660 家监测企业从业人数

181.06 万人,低于去年底的 181.14 万人,季度环比净减少 0.09 万人,环比降幅 0.05% 。

② 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增速下降省统计局数据显示, 1 季度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比上年同期增加 55 万人,剔除不

可比因素,实际增长 6% ,低于去年同期 0.9 个百分点。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6

特点一:经济下行对就业的影响明显,就业增速趋缓 2 、城镇就业小幅增加但增长基础并不牢固 1-4 月份 , 城镇新增就业、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同比增幅

分别上升 6.84 、 2.91 和 11.35 个百分点,但指标增幅提高主要由部分地市就业政策周期、工作力度加大等非经济性因素引起,就业增长的稳定性还不确定。

3 、实体经济吸纳就业能力有所下降 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制造业等行业从业净减少现象比较明显。省统计局数据显示,

1季度,我省制造业单位从业人员比上年末减少 8.1 万人,降幅为 1.2%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7

特点二: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 ,开工时间晚于去年同期 1 、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仍然存在但企业关闭破产数量较少 当前我省中小企业存在着“四难”现象 (融资难、盈利难、提升发展难、成功创业难),

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较为普遍,资金、土地、劳动力成本等要素对企业的制约较为明显,但生产经营基本正常。 4月份全省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监测数据显示,部分停产、停业整顿、关闭破产、外迁企业数量合计 15 家,占监测企业总数的 0.27% 。

2 、企业观望情绪较为明显,开工时间晚于去年同期省经信委对全省 5000 多家的企业调查表明,今年企业开复工时间普遍晚于去年,有 18.8%

的企业开工时间比去年推迟,其中正月十五前后开工的企业占 90%左右,低于去年同期约 5个百分点; 4 月份全省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监测数据显示, 5660 家监测企业中,正常开工 5645 家,部分开工 1家,开工率达 99.75% 。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8

特点三:企业“招工难”持续缓和 ,低端劳动力需求有所下降 1 、企业缺工面和缺工程度呈下降趋势 全省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监测数据显示, 4月份缺工企业比例和调查缺工率分别回落至 36.

66% 和 3.36% ,调查缺工率已连续 6期下降,其中小微企业缺工面为 33.5% ,小于大中型企业的 42.6% ,但缺工程度高于大中企业 0.82 个百分点。

注:①企业缺工比例 =缺工企业数量÷企业总数 ②企业调查缺工率 =缺工数量÷(企业员工总数 + 缺工数量)2 、普工、技工“双短缺”现象仍然存在,普工需求有所下降全省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监测数据显示, 4月份企业普工需求占总需求人数的 71.74% ,技

工占 21.41% ,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占 6.85% 。普工需求已连续 4期呈下降趋势,表明节后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基本到位。未来影响劳动力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和进度。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9

特点四: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派遣用工数量有所增加 1 、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 省统计局数据显示, 1季度,全省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同比增长 12% ,增幅比

上年同期回落 1.2 个百分点,仍处较快增长阶段,其中企业单位平均劳动报酬增长最快,同比增长达到了 14.4% ,比上年同期下降 1.3 个百分点。企业中平均劳动报酬增长最快的是住宿和餐饮业,平均劳动报酬同比增长达到了 28.2% 。

2 、劳务派遣用工数量有所增加省统计局数据显示, 1季度末制造业单位劳务派遣工增加 2.7 万人,住宿和餐饮

业劳务派遣工增加 0.6 万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 0.3 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 0.2 万人。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10

特点五:特定群体的就业压力和日益加剧的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就业局势更为复杂 1 、劳动力总量压力出现群体性分化现象 ① 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压力有所减轻由于再就业政策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公益性岗位安置和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的实施,城镇

登记失业人数持续稳定在 30 万人左右,登记失业率逐年下降,今年 1 季度为 3.08% ,就业压力稳中有降。

② 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有所上升农民工就业压力表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产业转型升级引起的结构性失业。二是经济波动引发

的周期性失业。三是就业质量不高造成的摩擦性失业。深层原因在于农民工职业素质不高,技能比较单一,融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仍然存在,不能满足农民工体面就业的诉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 2012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 27 万人,且历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仍有 3 万人左右。二是素质结构与经济需求不相匹配。三是就业观念转变滞后。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11

特点五:特定群体的就业压力和日益加剧的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就业局势更为复杂 2 、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将会进一步加剧 ① 中青年劳动人口比重逐步下降“六普”数据显示, 2010 年全省 60岁以上年龄人口比重为 13.89%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63 个百分

点。考虑到浙江常住人口中有相当数量外省流入年轻劳动力,实际上浙江人口老龄化速度高于上述公布数据。 ② 低成本劳动力日渐稀缺东部沿海城市生活成本上升、中西部崛起等因素引起部分农民工回流,低成本劳动力将日渐稀缺,“招

工难”的重要原因在于企业的工资增长难以跟上劳动力成本的快速刚性上涨。 ③ 素质型劳动力供不应求省委省政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服务外包、动漫、现代信息技术、创意、现代农业

等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战略,将加大中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人才需求,目前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各类职业资格求人倍率均保持在 2以上。

注:求人倍率 =岗位数 ÷ 求职人数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12

结论: ◇经济下行对就业的负面影响逐渐加深;◇企业“招工难”问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任重道远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13

二、工作重点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重点工重点工作任务作任务

(一)工作目标 (二)重点工作

14

(一)工作目标省政府“十件实事”帮助 30 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基数归零,动态归零”。省政府一类考核目标城镇新增就业 70 万人;帮助 30 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 10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厅考核目标失业保险参保净增 50 万人;新建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 200 家,安排大学生就业见习 1 万人;创业培训 1 万人。截止 4 月份,主要考核指标完成进度均超时间进度,见下表。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15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1-4月

目标 完成 完成率 目标 完成 完成率 目标 完成 完成率 目标 完成 完成率

杭 州 18. 67 8. 32 44. 54% 9. 47 4. 43 46. 79% 3. 10 2. 32 74. 75% 1. 87 15. 00 5. 06 33. 77%

宁 波 12. 55 5. 31 42. 31% 5. 18 2. 43 46. 86% 1. 74 0. 79 45. 40% 3. 33 8. 00 5. 06 63. 24%

温 州 7. 70 4. 08 53. 03% 1. 54 0. 78 50. 23% 0. 66 0. 31 46. 36% 2. 12 5. 00 1. 08 21. 56%

湖 州 4. 70 2. 28 48. 40% 2. 01 0. 92 45. 91% 0. 50 0. 19 38. 18% 3. 07 3. 30 1. 66 50. 39%

嘉 兴 5. 66 2. 33 41. 12% 3. 10 1. 33 43. 03% 1. 09 0. 38 34. 46% 3. 32 4. 80 2. 77 57. 76%

绍 兴 6. 30 3. 76 59. 69% 2. 70 1. 46 53. 93% 0. 90 0. 41 46. 08% 2. 95 5. 00 3. 05 61. 00%

金 华 5. 49 2. 68 48. 90% 2. 35 1. 04 44. 19% 0. 79 0. 32 40. 78% 2. 69 2. 20 1. 63 74. 00%

其中:义乌 1. 05 1. 51 48. 76% 0. 38 0. 18 47. 63% 0. 16 0. 06 39. 88% 2. 88 0. 80 0. 45 56. 06%

衢 州 2. 22 1. 13 51. 00% 0. 95 0. 51 53. 64% 0. 29 0. 15 53. 10% 3. 53 0. 70 0. 55 78. 80%

舟 山 0. 77 0. 29 37. 09% 0. 33 0. 13 39. 79% 0. 16 0. 06 37. 13% 2. 87 0. 80 0. 24 29. 44%

台 州 4. 78 2. 21 46. 27% 1. 87 0. 89 47. 56% 0. 61 0. 29 47. 21% 3. 53 4. 60 1. 19 25. 87%

丽 水 1. 16 0. 59 51. 22% 0. 50 0. 25 50. 36% 0. 16 0. 08 50. 31% 3. 64 0. 60 0. 41 67. 90%

合 计 70. 00 32. 98 47. 11% 30. 00 14. 17 47. 22% 10. 00 5. 30 52. 98% 3. 08 50. 00 22. 70 45. 40%

2012年全省就业工作考核目标进展情况表

单位

省政府考核目标 厅考核目标

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万人) 困难人员再就业(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失业保险参保净增(万人)

16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目标 完成 完成率 目标 完成 完成率 目标 完成 完成率

杭州 70 0 0. 00% 4900 11484 234. 37% 1500 661 44. 07%

宁波 45 26 57. 78% 1500 1756 117. 07% 1300 2825 217. 31%

温州 15 4 26. 67% 700 1045 149. 29% 1500 567 37. 80%

湖州 20 0 0. 00% 500 252 50. 40% 500 447 89. 40%

嘉兴 10 4 40. 00% 700 209 29. 86% 1000 291 29. 10%

绍兴 10 0 0. 00% 700 0 0. 00% 1000 971 97. 10%

金华 10 0 0. 00% 400 66 16. 50% 1000 443 44. 30%

其中:义乌 2 0 0. 00% 50 21 42. 00% 200 230 115. 00%

衢州 5 0 0. 00% 100 6 6. 00% 500 184 36. 80%

舟山 5 0 0. 00% 100 1 1. 00% 300 31 10. 33%

台州 5 0 0. 00% 300 0 0. 00% 900 324 36. 00%

丽水 5 5 100. 00% 100 63 63. 00% 500 164 32. 80%

合计 200 39 19. 50% 10000 14882 148. 82% 10000 6908 69. 08%

201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目标进展情况表1-4月

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数(个) 安排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数(人) 参加创业培训(人)

17

(二)重点工作 1.完成省政府、省厅各项目标任务 2. 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升级完善浙江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省本级就业分析决策系统和省本级就业门户网站建设,初步实现全省就业信息联网) 3.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建 200 家见习基地,组织 1万名毕业生参加见习;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信息系统;表彰首批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4. 缓解就业“两难”问题 ( 完善失业动态监测、企业用工监测和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分析制度,建立块状经济企业用工监测制度,加强就业形势研判;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服务进校园”等就业服务专项行动,推进“ 12580/12582求职招聘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五缓四减三补贴”企业减负政策(具体内容见政策部分),稳定企业就业岗位;开展省际劳务合作,校企合作,来料加工,缓解企业“招工难” ) 5.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和落实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继续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研究制订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标准;指导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进一步完善五大体系,做好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优秀评选工作,完成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中期评估)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18

(二)重点工作 6.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做好失业保险扩面提待工作,制定出台失业保险稽核办法;贯彻落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拟订失业保险省级统筹方案,努力实现政策、参保范围和对象、缴费基数和比例、待遇项目和标准、基金管理和使用、业务流程和经办要求“六统一”;开展失业保险扩大支出试点暂停后续政策研究) 7. 加强基础工作建设(修订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建设标准和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标准,力争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全覆盖, 85% 的社区、 65% 的村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村)标准;加强就业统计培训,建立统计人员考评表彰制度) 8. 特殊人群和地区就业工作(制订浙江省外国人就业行业、职业(岗位)管理目录 ,抓好新疆阿克苏地区大学生来我省实习工作;继续做好对口扶贫、山海协作等工作)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19

三、热点问题 (一)工作方向(二)考核指标(三)困难人员援助长效机制 (四)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五)基层平台建设(六)小额担保贷款(七)中小企业就业补助(八)工作经费(九)企业减负(十)创业型城市创建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20

(一)工作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1 、一个提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2 、二个定位: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3 、五大目标:努力实现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失业风险有效控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解读:首次将就业优先战略具体落实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目标层次;从全国角度看,扩大就业,促进充分就业仍是就业工作的第一目标,而提升劳动者素质的紧迫性甚至超过了失业风险控制,体现了“十二五”期间就业工作重心的新变化。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21

(一)工作方向陈加元副省长在缓解就业结构性短缺文件上的批示:1 、现在主要矛盾是招工难,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还是就业难,就业结构性短缺?2 、解决招工难,是鼓励企业继续无限制低成本使用低端劳动力,还是支持鼓励企业提高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结构,进而提高企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效益结构?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单纯帮助企业缓解招工难,还是逐步转向加强就业和社保服务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我意还是要把重心放在后者。解读:省委省政府要求就业工作重心从解决低端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问题和中小企业的“招工难”问题向帮助企业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转变,反映了当前我省失业压力可控,转型升级所需素质劳动力匮乏的现实。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22

(二)考核目标 1 、政府工作考核体系中就业份量不足。目前省政府对各市政府一类考核指标中只有城镇登记失业率,而将城镇新增就业、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困难人员再就业等就业指标列入为民办实事考核范围,按一定系数折算成一类考核分数进入百分制政府目标考核体系。 2 、劳动参与率考核指标问题。《关于调整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浙组 [2011]46号),将劳动参与率列为考核指标,分值 2 分,劳动参与率数据由统计局提供。劳动参与率 = 全社会从业人员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 3 、和谐劳动关系指数(浙委 [2011]23号)。考核指标分成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情况( 60 分 -53.89 分,第五名 ) 、企业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20 分 -15.99 分,第七名 ) 、劳动者满意度( 20 分 -14.75 分,第一名 ) 三个部分。其中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情况部分( 100 分)中包括了城镇登记失业率( 3 分)、城镇新增就业( 2 分)、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2 分)、基层工作平台建设( 2 分)、净增失业保险参保数( 2 分)、再就业培训( 3 分)、创业培训( 2 分)、技能鉴定( 2 分)注意:尽管劳动参与率作为考核指标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但如该项工作落到就业部门,各地要加强与统计部门的沟通,做好与兄弟县(市、区)数据间的比较和衔接。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23

(三)困难人员援助长效机制 1 、援助期限偏短问题。目前大部分地市执行三年基本,最长不超过五年的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但各地普遍反映,期满就业困难人员退出政策享受较难,部分地区出现了人员上访事件。 2 、政策诉求不断上升。部分地市享受政策就业困难人员待遇要求不断提高,有的要求与在职职工一样享受探亲假、劳保福利甚至公积金等待遇,造成当地财政不堪重负,特别是当前经济下滑背景下,各地财政普遍吃紧,各地要做好长效援助和可持续之间的平衡。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24

(四)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 1 、创建标准的完善问题。目前省里正在就完善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标准草拟指导性意见,原有考核标准硬指标偏少,预计新出台的标准将会更加具体化,各地可根据实际做好本地化的准备工作。 2 、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层次的提升问题。目前杭州、宁波等地已开展了充分就业县(市、区)创建工作,如何完善和提升充分就业创建工作,是否开展充分就业县(市、区)创建?省里还未作出决定。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25

(五)基层平台建设 1 、今年实现全覆盖目标问题。 2011 年,全省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平台覆盖率已分别达到 95% 、 98% 、 99% 和 97% ,各地可对照全省平均水平把握工作进度,同时可根据当地行政村机构合并实际,采用农村社区的形式推进平台建设。 2 、保持基层平台相对独立性问题。各地要结合纪委便民服务中心等兄弟部门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实际,加快平台建设工作进度,但要注意保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相对独立性,要在站所中挂出自己的牌子。 3 、平台建设的路径选择。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发挥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基层平台建设的新路子。玉环市通过政府协调的形式,抽取社区经济合作社收益的 5% 作为工作经费,推动社区基层平台建设。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26

(六)小额担保贷款《关于建立小额担保贷款补偿机制的通知》(浙财社字 [2006]111号规定: 1 、小额担保贷款损失代偿省级补助政策。对各地财政分担的小额担保贷款损失,省财政按不低于 90% 的贷款回收率确定担保贷款损失代偿,其中:对衢州、丽水、舟山及所辖县(市、区),泰顺县、文成县、永嘉县、苍南县、平阳县、洞头县、磐安县、武义县、三门县、仙居县、天台县、淳安县等欠发达县和海岛县省补助 60% ,对金华市(含所辖区,下同)、安吉县、桐庐县、临安市、建德市、长兴县、兰溪市、浦江县、临海市等 9 个市县省补助 50% ,对富阳市、嘉善县、海盐县、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德清县、新昌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东阳市、永康市、玉环县等 14 个市县省补助 40% ,对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温州市、台州市、绍兴县、乐清市、瑞安市、义乌市、温岭市等经济发达市县省补助 30% ,其余的损失代偿由各市县承担。 2 、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省级补助政策。各地要按照《浙江省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发放的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给予财政贴息。省对各地的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给予补助,其中:对衢州等欠发达地区给予 90% 的补助,对金华等 9 个市县给予 70% 的补助,对富阳等 14 个市县给予 50% 的补助,对杭州等经济发达市县给予 40% 的补助。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27

(七)中小企业就业补助 1 、政策的授权性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对毕业年度内本省籍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就业的补助政策。 2 、补助的必要性问题。部分地区提出:现在是转型升级时期,对落后淘汰型中小企业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补助,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认为:本条政策规定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地自行制定,各地可结合转型升级制定适合当地的就业补助办法;落后淘汰型中小企业包括了部分可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进入该类企业工作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28

(八)工作经费 1 、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经费问题。就业援助员、劳动保障协理员已被列入公益性岗位指导目录,如在岗位上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可以享受社保补助和公益性岗位补助政策。 2 、村级平台工作经费问题。《关于加强农村社区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建设的意见》(浙人社发 [2010]276号)规定:农村社区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的人员、工作经费,以政府购买服务成果的方式解决,从就业专项经费中列支。工作经费根据对农村社区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的年度考核情况,由各地财政用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补助,具体标准由当地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对新建的农村社区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当地财政应根据实际给予一次补助,所需资金在就业专项资金名安排。对欠发达地区,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3 、企业用工监测经费问题。列入就业专项资金预算(宁波);《关于印发浙江省促进就业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社 [2011]80号)规定:对未纳入财政补助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开展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培训、档案代管以及就业失业动态监测等工作可以政府购买服务成果的方式予以支持。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29

(九)企业减负 1 、政策执行现状。目前全省除宁波、绍兴、湖州(宁波 700 多万元;绍兴 2800 多万元;湖州 320 万元)有从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经费中支出减负费用外,其它地市处于观望状态。 2 、主要问题。目前财政部、人社部仍未出台失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的后续规范政策,企业减负政策费用从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经费支出缺乏政策依据。(十)创业型城市创建 1 、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人社部从原来达标入围转变为从合格城市中选优入围,创建压力明显增大。目前各创建城市正按人社部要求开展选优准备工作。 2 、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参照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标准,制订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考核标准,主要以五大体系为基础,结合各地创办个私企业和带动就业现状,简化考核体系,下半年进行全省中期评估。

第一部分 当前就业形势和工作重点

30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一、法律法规与文件 二、主要政策 三、就业促进法 四、社会保险法 五、就业专项资金 六、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政策

31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一、法律法规与文件 (一) 法律法规和国家规范性文件(二) 省委、省政府文件(三) 省级部门文件 法律、法规及政策

32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一) 法律法规和国家规范性文件 ( 1 )《就业促进法》 ( 2 )《劳动合同法》 ( 3 )《社会保险法》 ( 4 )《失业保险条例》 ( 5 )《劳动合同实施条例》 ( 6 )《浙江省残疾人保障条例》 ( 7 )《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 ( 8 )《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 2010〕 36号) ( 9 )《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 2010〕 84号) ( 10 )《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0〕 25号) ( 11 )《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0〕 75号) ( 12 )《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 2011〕16号) ( 13 )《关于东部 7 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1]95号) ( 14 )《关于东部 7 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2]32号)

33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二)省委省政府文件 ( 1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施意见》(浙政发〔 2008 〕 59号) ( 2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好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 2009 〕 24号) ( 3 )《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0 〕 141号) ( 4 )《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浙委〔 2011 〕 23号) ( 5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浙政发〔 2011 〕 61号) ( 6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1 〕 64号) ( 7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 2011 〕 132号)

34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三)省级部门文件 ( 1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省财政厅 省人力社保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杭银发〔 2008 〕 257号) ( 2 )《省科技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社保厅 省教育厅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意见》(浙科发计〔 2009〕 161号〕 ( 3 )《省民政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社保厅关于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担任专职社区工作者有关事项的通知》(浙民基〔 2009〕 178号) ( 4 )《省人力社保厅 省发改委 省财政厅关于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 (浙人社发〔 2009〕 63号 ) ( 5 )《省人力社保厅 省财政厅关于延长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社发〔 2009〕 101号)

35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三)省级部门文件 ( 6 )《省人力社保厅 省教育厅 省卫生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 》 ( 人社厅发〔 2010〕 98号 ) ( 7 )《关于加强农村社区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建设的意见》(浙人社发〔2010 〕 276号) ( 8 )《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浙人社发〔 2010 〕 180号) ( 9 )《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浙人社发〔 2010 〕 352号) ( 10 )《关于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省级财政补助有关问题的通知》 (浙财社〔 2011 〕 63号) ( 11 )《关于印发浙江省促进就业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社〔 2011 〕 80号) ( 12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实施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的通知》(浙人社发〔 2011 〕 336号) ( 13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社发〔 2011 〕 237号)

36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二、主要政策

(一)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的政策 1.政府投资项目带动就业 把就业岗位增加和人力资源配置作为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的重要内容,鼓励和引导生产性企业提前招工,允许按工程费用一定的比例计列所招人员岗前培训费用,纳入项目投资估算与概算。 2.社保补贴 对各类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一般为 3 年。高校毕业生见习期满被单位录用的,可补缴见习期的养老保险,补缴的养老保险费(个人缴费部分除外)可在促进就业资金中列支。 凡用人单位安置被征地农民,与其签订 3 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其月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120% ,可给予用人单位一定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费用从土地出让金或征地调节资金中列支,具体办法由各市、县(市、区)政府确定。

37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3.培训补贴 对企业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并与其签订 6 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 6个月内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政府认定的培训机构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的,根据培训后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情况,按照当地确定的培训补贴标准的一定比例,对企业给予定额职业培训补贴。 4.小额贷款 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 20% (超过 100 人的企业达到 10% )以上,并签订 1 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根据招用人数,可给予最高不超过 200 万元的贴息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 2年,并按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贴息(劳动密集型物业服务小企业,执行 30% 和 15% 的规定)。 5.免税政策 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招收符合财税〔 2010〕 84号规定条件的人员,与其签订 1 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每人每年 4800 的额度,在相应期限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享受期限为 3年。

38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6.鼓励科研项目聘用高校毕业生 科研单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科研辅助岗位的,毕业生在参加项目研究期间的相关劳务性费用和社会保险补助可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期满后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的,就业后工龄与参与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7.高校毕业生见习补助制度 见习期限 6 个月到 1 年,见习期间,当地政府和见习单位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生活补贴,其中政府补贴原则上不低于总补贴额的 50% 。见习单位要为见习生缴纳综合商业保险,其费用可在促进就业资金中列支。见习单位支出的见习补贴相关费用,不计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但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公共服务窗口,可以推出适量的见习岗位供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见习。

39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8.中小企业就业补助 有条件的地方对毕业年度内本省籍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就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且工资收入相对偏低的,每年可给予个人一定标准的就业补助,补助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所需资金从促进就业资金中列支,具体补助办法由各地自行制定。 9.基层就业补助 对毕业年度内本省籍高校毕业生到社区(村)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给予一定标准的就业补助,所需资金从促进就业资金中列支,具体补助办法由各地自行制定。 10.欠发达地区就业优惠政策 对到省内欠发达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机关工作的,试用期工资可直接按试用期满后工资确定;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可提前转正定级。

40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11.“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 困难中小企业定义:一是符合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包括循环类经济、节能环保型企业)、电子信息业、对外贸易和现代物流业等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中小企业;二是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规定履行社会保险缴费义务的中小企业;三是生产经营暂时困难但有望恢复的中小企业。具体享受帮扶政策的范围及条件,由各地结合本地产业结构和企业状况确定。 五缓:允许困难中小企业缓缴应由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项社会保险费,缓缴执行期为2012年度内,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 6个月。 四减:2011年,集中减征困难中小企业1个月由企业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四项社会保险费。集中减征工作统一安排在2011年 12月份执行,参保人员个人缴费部分不予减征。 三补贴:对困难中小企业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补贴资金然促进就业资金中列支。两项补贴执行期限至 2012年底,补贴期限:2011年最长不超过 3个月,2012年最长不超过 6个月。社会保险补贴标准,参照当地促进就业资金对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执行。岗位补贴标准,参照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确定。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两项补贴中的一项。困难中小企业开展在岗培训,所需资金按规定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不足部分可在严格标准和程序的前提下,由促进就业资金予以适当支持。

41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二)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 1.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 对登记失业人员、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城镇复退军人、城乡创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根据规定享受 5-10 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毕业 2 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按规定可享受不超过 20 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扶持。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根据从业人数和经营项目扩大贷款规模。对就业困难人员和城镇复退军人,由当地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对其他符合申请条件的借款人,从事微利项目的,据实全额贴息,从事其他项目的,给予 50% 的贴息。 2.减免税收 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人员(具体包括三类人员: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零就业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劳动年龄内的登记失业人员;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在 3 年内按每户每年 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42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3.免行政事业性收费 对登记失业人员、城乡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家庭服务业的农民工、退役士兵、残疾人、毕业 2 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从事个体经营家庭服务业的高校毕业生,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三年内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4.社会保险补贴 对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后,申报就业并参加社会保险的,经人力社保部门核定,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5 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他人员最长不超过 3年。

43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5.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 对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含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和毕业班学生)以及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并提供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资金扶持、跟踪帮扶等“一条龙”服务。参加创业培训的,可按规定给予补助。 6.创业补助和场租补助 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自主创业的各类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各地可根据实际,给予一定资金的创业补助。我省高校毕业生从事现代科技、创意、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创业的,可给予一定的专项创业补助,对各类城乡创业人员,可给予一定期限的场租补助。

44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7.公益性创业辅导补助政策 各地要把高校毕业生创办中小企业的创业辅导作为公益性服务,对提供创业辅导成效突出的机构,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和奖励,所需资金从促进就业资金中列支。 8.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园优惠政策 对认定为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园的,其多层标准厂房的租赁收入及占地,按规定纳税确有困难的,报经地税部门批准,可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9.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补助政策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建设给予一定补助,所需资金在促进就业资金中列支 。

45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三)就业竞争力提升政策 1.职业介绍补贴 登记失业人员、城乡就业困难人员、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退役士兵,每年享受一次职业介绍补贴。各职业中介机构可按服务后就业人数申请补贴。 2.岗位补贴 对在公益性岗位安排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的单位,按其实际安排人数给予适当额度的岗位补贴。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5 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 3 年。 3.技能鉴定补贴 登记失业人员、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乡创业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未能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46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4.被征地农民生活补助 被征地农民中的“ 4050” 人员,经培训后未就业的,可给予一定生活补助,期限最长不超过 24 个月,补助费用从土地出让金或征地调节资金中列支,具体办法由各市、县(市、区)政府确定。

5.高校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补助 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高职)以上学历,年龄 35 周岁以下,在省内直接从事农林种植和养殖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本省籍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可给予 5000元或 1 万元的就业补助。

47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四)加强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政策 1.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对登记失业人员、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退役士兵、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人群,到定点培训机构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2.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补贴 因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以及为培养紧缺工种技能人才而组织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企业,其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所需资金按规定先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不足部分可在严格标准和程序的前提下,由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经费给予适当补助,但最多不超过当年该用人单位职工教育经费实际支出的 30% 。 3.对未继续升学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的生活补助 组织其参加 6-12 个月的劳动预备制培训,除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外,对其中农村学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学员,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贴,生活费补贴申请材料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财政部门按月直接拔付学员本人。

48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四)加强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政策 4. 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补助 经当地政府或县以上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共同批准,符合我省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紧缺工种实训项目开发经费、公共实训基地实训设备购置经费和职业培训信息化经费可在就业专项经费中列支。公办职业院校参与职业培训,其场地、设施设备使用等费用可计入培训成本。 5.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政策 企业要按规定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 60%以上应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县级以上政府可依法对其职工教育经费进行统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组织培训服务。

49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五)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政策 项目名称 登记失业人员 就业困难人员 备 注

职业介绍补贴 可享受 可享受 每人每年享受一次,由职业介绍机构提出申请

职业培训补贴 可享受 可享受

每人每年享受一次,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的培训期限最长不超过 12个月,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合格并获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能力证书或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 6个月内实现就业的,按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 100%给予补贴。未实现就业的,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 80%给予补贴;取得专项能力证书或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按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 60%给予补贴。

社会保险补贴各类企业(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给予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补贴;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人员申报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得,可给予不超过其实际缴费 2/3的社会保险补贴。

补贴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不足 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到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 3年

生活补助 被征地农民中的“ 4050”人员,培训后未就业的 期限最长不超过 24个月

特定政策补助 国企下岗职工 国企下岗职工中的 4050人员 国有困难企业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经济补偿金和为国有困难企业“ 4050”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社会保险补贴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 可享受 可享受 登记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期限为登记注册之日起 3年内小额担保贷款贷款及贴息 可享受 可享受 登记失业人员从事微利项目全额贴息,其他项目

50%贴息;就业困难人员全额贴息。

50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项目名称 登记失业人员 就业困难人员 备 注公益性岗位补贴 就业困难人员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可享受补贴 补贴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 3年

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可享受 可享受对象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未继续升学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城乡创业人员

免收考试和体检费 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 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创业补助和场租补助 可享受 可享受

自主创业税收政策 登记失业半年以上、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劳动年龄内的登记失业人员 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 3年内每户每年按 8000元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应缴纳的营业税、城镇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企业吸纳税收政策 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国有企业所办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其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前述四类人员中的就业困难人员 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服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证》人员,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 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我省定额标准为 4800元。

51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六)其它省级文件中就业政策 文件名称 政策项目 政策对象 政策内容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福利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若干意见》(浙政发 [2009]78号)社保补贴 招用就业困难残疾人的福利企业 对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福利企业,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 [2010]141号

就业补助从事现代农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高职)以上, 35 周岁以下的本省籍高校毕业生

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的三种类型:经主管部门评定的省、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签订劳动合同且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办理相应社会保险,年基本报酬不少于 2万元的;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并被县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定为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在省内专职从事种植业、养殖业达到一定规模(具体由县级政府规定),承包土地期限在 5年以上并签订规范化承包合同的。省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县(市、区)从事现代农业大学生补助 1万元,其他地区补助 5000元。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 1年,按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其工作时间可计算为实际缴费年限,其服务年限可计入基层工作经历,计算为专业工作年限。《浙江省中心镇发展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 2011 年度考核办法〉的通知》(浙镇协办 [2011]2号)

小城市培育考核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及所在的县(市、区)政府

政策扶持力度 20分中平台建设及规划编制实施程度 15分,其中规定就业保障平台建设 2分(评分标准: 2011年底前“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工作职责”到位、运作正常的,得满分;已搭建平台但尚未实质性运作酌情扣分;未完成平台建设不得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 45分中二、三产从业人员比重 2分(评分标准:完成三年行动计划自定的 2011年目标或增速比去年提高 1个百分点(含)以上,得满分,低于的酌情扣分)。新增就业岗位 2分(评分标准:就业岗位绝对数增加 3000个或比去年增长 5%(含)以上,得满分,低于的酌情扣分。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 [2011]73号)五缓四减三补贴 困难中小企业

在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社保基金不出现缺口、保持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困难中小企业,经统筹地人力社保、财政、地税部门批准,允许缓缴 3-6个月应由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缓缴执行期至 2012年底;今年集中减征 1个月由企业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4项社会保险费。对困难中小企业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补贴资金然促进就业资金中列支。社会保险补贴标准参照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确定。补贴期限至 2012年底止, 2011年最长不超过 3个月, 2012年最长不超过 6个月。上述两项补贴,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一项。已享受缓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不能同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对在岗培训所需资金,按规定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不足部分由促进就业资金予以适当补贴

52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六)其它省级文件中就业政策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业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 [2012]19号) 税收优惠 招用符合条件人员的物业服务企业

在 2011年 1月 1日至 2013年 12月 31日内,对物业服务企业当年新招用符合条件的人员,企业与其签订 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经批准,在 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 4800元(优惠政策在 2013年 12月 31日未执行到期的,可继续享受至 3年期满为止)。

  贷款优惠 招用符合条件人员的劳动密集型物业服务小企业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 30%(超过 100人的企业达到 15%)以上,并与其签订 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物业服务小企业,经办金融机构可根据企业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 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 2年。

  培训补贴 招用符合条件人员的物业服务企业

对有愿望从事物业服务的登记失业人员、进城求职农村劳动力等未就业人员参加定点培训机构组织的物业服务技能培训的,享受培训所在地人力社保部门的职业培训补贴。物业服务企业新招用符合条件的人员,与企业签订 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 6个月内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开展岗位就业技能培训的,根据培训后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情况,按照当地确定的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对企业给予定额职业培训补贴。

  社保补贴 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物业服务企业

对物业服务企业录用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企业与其签订 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为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由当地财政给予补助。补贴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不超过 3年。对物业服务企业录用见习期满的高校毕业生而为其补缴的见习期间养老保险费用(不含个人缴费部分)给予用人单位承担部分全额补贴,所需资金从促进就业资金中列支。

53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三、就业促进法 (一)主要内容

(二)公共就业服务

就业促就业促进法进法

54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一)主要内容 《就业促进法》共九章六十九条,核心内容可以用“ 116510”来概括,即“坚持一个方针,高举一面旗帜,明确六大责任,建立五项制度,实施十大政策”。 “一个方针”就是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一面旗帜”就是高举公平就业的旗帜,创造公平就业环境。 “六大责任”就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了县以上人民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承担的 6项重要职责,即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包括制定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财政、税收、金融、投资、贸易等各方面的社会政策;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就业服务的指导和监督;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

55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五项制度” 即加强对就业工作组织领导的政府责任制度;加强对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对市场行为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加强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职业能力开发制度;加强对失业治理的失业保险和预防制度。 “十大政策” 即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经济发展政策、财政保障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和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群体统筹的就业政策,支持灵活就业、援助困难群体就业政策,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政策。

56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二)公共就业服务 1. 就业促进法规定的三个目标 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服务的指导和监督,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及相关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 2. 政治局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提出的新要求 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人才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健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灵活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57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3. 当前公共就业服务建设的主要任务 ( 1 ) 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促进就业和人才开发服务; ( 2 ) 整合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 ( 3 ) 以均等化为目标完善功能,为各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 4 ) 稳妥推进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引导扶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

58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四、社会保险法 (一)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社会保险法对就业工作的影响

社会保社会保险法险法

59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一)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 1 、背景 《社会保险法》于 2010 年 10 月 28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第 35号主席令公布, 2011 年 7月 1日起施行。对于健全和完善中国社会领域的立法具有重要意义,弥补了中国长期以来综合性社会保险基本法缺失的不足,明确了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价值取向,也为破除影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制度分割奠定了基础。 2 、主要内容 可以用“ 22334456”来概括。即“开展二项基础建设,明确两个管理方向,实施三方基金监督,拓展三大筹资渠道,确立四项法律责任,完善四大征缴制度,建立五项社会保险制度,设定六款待遇资格条件”

60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开展二项基础建设”是指开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和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 “明确两个管理方向”是指规范社保基金管理原则,提高社保基金统筹层次 “实施三方基金监督”是指对社会保基金实施人大监督,财政、审计等行政部门监督及社会监督 “拓展三大筹资渠道”是指拓展个人缴费、单位(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三大筹资渠道 “确立四项法律责任”是指规定了用人单位违反《社会保险法》、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待遇、违反社保基金管理、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社会保险法》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完善四大征缴制度”是指完善社会保险信息沟通共享机制、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登记缴费制度、社会保险费征收制度和社会保险费强制征缴制度 “建立五项社会保险制度”是指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设定六款待遇资格条件”是指设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待遇、失业保险待遇、生育保险待遇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人员待遇的享受资格条件

61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3、特点 ( 1 )立法过程的特殊性 社会保险法是各类社会保险的基本法律制度,是保障民生的基础工程。由于其涉其问题的复杂性、重要性和艰巨性,其审议过程更为严谨和漫长。一般法律三审即可通过,可社会保险法审议了三年,历经四稿,才得以通过。 ( 2 )立法原则的民生性 《社会保险法》的四条立法原则: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社会保障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原则;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确立框架,循序渐进原则。每一条立法原则,都体现了中央扩大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发展战略。 ( 3 )操作性和公平性的统一 ① 增加操作性的主要措施:《社会保险法》设立了近十项明确的授权性条款,包括: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公职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办法;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工伤保险的行业差别费率;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主体;社会保险提高统筹层次的时间和步骤;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等。

62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3 、特点 ( 3 )操作性和公平性的统一 ② 造成授权性条款较多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处于快速的发展变化阶段,有的制度仍在探索之中,难以用法律加以固化;二是中国幅员辽阔,而社会保险制度历史较短。本着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的原则,国家立法要在确定大原则的基础上给国务院和地方一些空间;三是当前一些过渡性、阶段性的措施,难以用立法的形式加以固定,要为改革发展留有空间。 ③解决授权性过多引起可操作性下降问题的主要措施:一是利用现有的部分国务院及主管部门的法规,增加操作性,如已经出台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二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督促国务院有关部委尽快制订配套规定。 ④解决公平性问题的路径:采用过渡性安排的方法,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逐步解决保障水平低,标准待遇不公平问题。即把社会保险的基本制度、基本权利义务和推进方向通过法律形式先确定下来,再逐步加以完善,如针对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与待遇不对称的问题,我国已连续六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其中中央财政每年需支付 1500亿元以上的资金。

63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二)《社会保险法》对就业工作的影响 1、解决了跨地区就业人员的养老、医疗保险异地转移接续问题 ( 1 )解决了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问题。针对因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畅而造成部分地区劳动者参保积极性不高,农民工退保现象屡有发生的现象,《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 ( 2 )明确了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程序,《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2 、提高了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有利于全国统一开放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针对欠发达地区就业人员十分关注的社会保险统筹层次问题,《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64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二)《社会保险法》对就业工作的影响 3 、强化了就业附属权益的保障 ( 1 )将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责任上升到法律义务层面。《社会保险法》强化了用人单位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其中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 ( 2 )明确了欠缴社会保险费可采取的强制措施。针对欠缴社会保险费现象,《社会保险法》规定了极有操作性的刚性应对措施,其中规定: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帐户,并向有关部门申请划拔;同时,未提供担保的,还可申请人民法院采取扣押、查封、拍卖措施,抵缴社会保险费。 ( 3 )对工伤保险欠费问题作出了专门规定。《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不偿还的可依法追偿。

65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二)《社会保险法》对就业工作的影响 4 、加大了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保基金监管力度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社保基金大案要案,《社会保险法》着重从分离社保基金行政部门监管和投资运营职能入手,加强基金安全管理,其中规定: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严格监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具体做法包括: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成立由用人单位代表、参保人员代表、工会代表、专家等组成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掌握、分析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对社会保险工作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实施社会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投资运营以及监督检查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对本法实施情况的检查等,依法行使监督职权。

66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五、促进就业资金 (一)有关促进就业资金的政策文件 (二)促进就业资金支出项目 (三)促进就业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

就业专项就业专项资金资金

67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一)有关促进就业资金的政策文件 ( 1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 2008 〕 269号) ( 2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 2011 〕 64号) ( 3 )《浙江省财政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促进就业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社〔 2011 〕 80号)

68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二)促进就业资金支出项目 包括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创业补助、高校毕业生就业补助(包括见习补贴、综合商业保险、基层就业补助、中小企业就业补助)、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及贷款贴息、扶持公共就业服务补助、基层平台建设补助、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未继续升学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生活补助、紧缺工种实训项目开发经费、公共实训基地实训设备购置经费、职业培训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经各地政府批准或县以上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共同批准并报省财政厅、人力社保厅备案的有关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其他支出,包括创业项目开发、宣传等经费、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或省财政厅、人力社保厅共同批准的其他支出,共计 18 个支出项目。

69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三)促进就业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 1.促进就业资金筹集使用总体情况 2003-2011 年,全省共筹集就业资金 145.5亿元,实际支出 123.71亿元,结余 21.79亿元,资金使用率为 85.02% 。见下图

2003-2011年浙江省就业资金使用额(单位:亿元)

4.326.87 7.16 8.42 9.8 11.34

14.23

27.12

34.45

3

9

15

21

27

33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资金使用额

70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2.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 自 2003 年第一轮就业政策以来,两项补贴(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支出比重有逐渐上升趋势,占据主导地位;而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基础性项目支出日渐下降。见下图

2003-2011 %年浙江省就业资金支出结构(单位: )

44.2154.88

61.7368.29 64.59

78.75

66.975.7

66.94

29.86

14.85 15.7810.45 9.18 11.38 9.42 8.48 8.975

25

45

65

85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两项补贴支出比重 基础性项目支出比重

71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六 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政策 (一)失业保险的属性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三)关于扩大失业基金支出范围试点

72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一)失业保险的属性 1 、失业保险的概念 失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物质帮助和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2 、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 ( 1 )普遍性 ( 2 )强制性 ( 3 )互济性 ( 4 )社会性 ( 5 )适度性 ( 6 )法制性

73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3 、失业保险双重功能和双重属性 双重功能:保障基本生活、促进就业 双重属性:社会保险险种、就业服务手段

74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1 、筹集 筹集模式:包括资金的分担办法、运行方式和征缴体制三方面内容 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包括失业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基金往来收入、其他收入(滞纳金、社会捐赠)等

75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2 、使用 基本生活保障项目: 失业保险金、医疗补助金(我省还包括生育补助金)、领取失业金人员职工基本医疗补助、丧葬抚恤补助和农民合同制工人一次性生活补助 促进就业支出项目: 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包括职业指导培训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在岗转岗培训补贴、创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含用人单位稳定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分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补贴、用人单位稳定就业岗位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档案代管补贴、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创业补贴;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补贴;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与促进就业、预防失业有关的其他支出( 7 大项 10 小项) 失业保险不能支出的 12 个项目:档案代管补贴、高校毕业生就业补助(包括见习补贴、综合商业保险、基层就业补助、中小企业就业补助)、创业补贴、基层平台建设补助、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补助、劳动预备制培训补贴及生活费、紧缺工种项目开发经费、公共实训基地实训设备购置、职业培训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经各地政府或两局批准并报两厅备案的创业项目开发及宣传经费、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或省财政厅、人力社保厅共同批准的其他支出(失业动态监测中政府购买服务支出)

76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3 、管理 失业保险基金统筹: 目前,我省失业保险基金为设区的市和县级统筹(有 77个统筹地区);2010 年人社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失业保险统筹层次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0]63号),要求实行地市级统筹;我省下一步目标为实行省级统筹。 失业保险省级调剂金: 依据《浙江省省级失业保险调剂金管理暂行办法》(浙劳社就〔 2004〕 222号)。主要用于调剂统筹地区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不足;在省级调剂金当年调剂有余的情况下,结余部分可适当用于促进再就业。 省级调剂金根据统筹地区失业保险基金赤字情况、历年基金结余情况和财政状况,按其赤字额的 25%以内予以调剂。 促进就业补助部分根据当地失业保险工作、再就业工作任务及工作成效和地方财政预算安排就业经费情况等核定,不超过地方财政预算安排就业经费的25%。

77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三)关于扩大失业基金支出范围试点 1 、贯彻五个文件 ( 1 )《浙江省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再就业经费管理使用办法》(浙财社字 [2004]156号) ( 2 )《转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浙劳社就 [2006]61号) ( 3 )《关于延长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社发 [2009]101号) ( 4 )《关于东部 7 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1]95号) ( 5 )《关于东部 7 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2]32号)

78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2 、我省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的范围 ( 1)三个延伸: 享受对象逐步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登记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的用人单位及其在职职工; 32号文件最新规定:参加失业保险且符合《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 [2011]64号)规定条件的人员和单位。 支出项目扩大到促进就业政策涵盖的大部分支出项目; 经费使用额度提高到上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 30%以内。 ( 2)一个调整: 调整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经费与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的关系: 80号文件规定优先从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经费中列支, 32号文件规定优先使用财政就业专项资金促进就业。 ( 3)两个不得用于: 不得用于人员经费( 32号)、公用经费( 32号)、差旅费和会议费等应由部门预算安排的支出; 不得用于形成固定资产( 32号)、房屋建筑物购建和交通工具购置等基本建设支出。

79

第二部分 现行就业法律、规章及政策 (三)关于扩大失业基金支出范围试点 3 、扩大支出范围试点政策执行现状 ( 1)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支出水平 2011 年,全省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经费 21.08亿元,加上困难企业三项补贴 0.87亿元,共计 21.95元,占全部促进就业资金支出的 63.72% ,已成为促进就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 2 )政策现状 根据《关于东部 7 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1]95号)规定,东部 7省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试点政策有效期至 2011 年底止;根据《关于东部 7 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2]32号)规定,扩大支出范围试点政策延长至修订的《失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之日。

80

第三部分 就业政策发展方向 第三部分 就业政策发展方向 一、处理好三个关系 二、服务好三类人群 三、利用好三种手段

81

第三部分 就业政策发展方向 一、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经济转型升级与促进就业的关系。 经济转型升级阶段,贯彻就业优先战略应重点考虑三个方面 : 1.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快提升服务业就业比重。目前,多数经合组织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到 65%以上,而我国 2010 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34.6% ,我省只有 34% 。服务业存在着巨大的就业空间,应大力推进包括物流业、家庭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 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始终注重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制造业仍是吸纳就业的主休,目前我省二产从业比重已达 50% ,而全国比重只有 28.7% ,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就业政策应在稳定和扩大制造业从业方面进一步创新。 3. 在制订吸引外资、国际贸易、汇率政策时优先考虑对就业的影响。国家积极推动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但目前我国仍属外向型经济,我省则属于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省份,对外经济依存度达 43.7%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已经和全球经济变化紧密联系,需要统筹考虑吸引外资、国际贸易、汇率政策和就业政策的关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

82

第三部分 就业政策发展方向 一、处理好三个关系 (二)就业增长与工资增长的关系。 1.工资上涨对就业的双重影响。一方面 , 工资上涨会提高劳动者收入 ,刺激消费 ,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 ,另一方面 , 工资上涨会增加企业用工成本 , 增速超过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 ,使企业因成本大幅上升而难以持续吸纳就业,反过来抑制扩大再生产能力,并影响整体就业增长。 2. 应对措施。一方面 ,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 工资增长与GDP增长 ,物价挂钩;工资集体协商等 ) ,使工资客观地反映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另一方面,把握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时机和力度。重点考虑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承受能力,一次调整的幅度不宜过大。必要时可考虑增加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频率,逐步消化工资上涨对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影响。 。

83

第三部分 就业政策发展方向 一、处理好三个关系 (三)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的关系。 1.坚持市场就业的主体地位。推进市场就业,需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建立公平就业机制。逐步破除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城乡分割、体制分割和市场分割;二是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机制。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劳动者就业主体作用;三是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制度,实现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制与政策制度的统一。 2. 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政府促进就业的目标:实现劳动力供求总量平衡,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强化促进就业职能应重点加强三个方面:一是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中,优先加大对促进就业的投入 ;二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优先发展职业培训;三是在完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中,优先加强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

84

第三部分 就业政策发展方向 二、服务好三类人群 (一)提高高校毕业生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1. 高校毕业生的三大就业特性。一是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匹配难度大;二是职业期望比一般人群高;三是就业技能提升空间大。 2. 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政策措施。一是大力发展适合高校毕业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既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又具有较强吸纳就业能力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引导高校大力培养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建立以职业培训为主要内容,以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就业见习制度;四是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85

第三部分 就业政策发展方向 二、服务好三类人群 (二)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 1. 稳定就业是农民工就业的焦点问题。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仍是农民工就业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还有 1.2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我省一产从业比重 15% ),但比起转移就业,农民工稳定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工特别是老一代农民工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影响群体,危机来袭时的返乡潮现象非常明显;二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滞后,候鸟式的就业方式成为普遍现象( 2009 年我省农民工调查显示,在当地就业 10 年以上比例仅占 12% ,而 7 年以下则占了 75%;截止 2011 年底,我省发放居住证占临时居住证比例仅为 0.8% )。 2. 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一是构建城乡统筹就业政策体系 .将农村劳动力纳入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体系 ,努力在就业、居住、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均等化服务;二是完善职业教育培训政策。特别是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以及劳动预备制培训,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产业大军。。

86

第三部分 就业政策发展方向 二、服务好三类人群 (三)构建就业困难人员的长效化援助机制。 1. 就业援助机制的突出问题。 一是政策平衡问题。包括人群平衡、地区平衡、阶段平衡;二是资金保障问题。包括两大因素:经济放缓导致的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已经对就业资金投入产生影响;失业保险扩大支出试点政策的暂停,影响了各地执行就业援助政策的信心和托底安置的决心。 2. 解决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一是提高就业援助的管理水平。实行合理放宽准入、生存需求与能力提升兼顾、长期安置与稳妥退出相结合的工作原则;二是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争取人社部尽快出台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规范性文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强政策指导和研究。实现政策统一规范和尊重地方实际相结合,努力克服政策平衡难题;四是加强部门协调。发挥残联、非政府组织、社区等机构的作用,多渠道帮助困难人员就业。。

87

第三部分 就业政策发展方向 三、利用好三种手段 (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市场就业容量。 1.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就业。全国中小企业就业占 80% ,我省 85% 。当前应重点采取的措施:一是营造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环境。重点解决中小企业长期性、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包括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财税体制、融资体制等问题。加快落实定向宽松货币政策和中小企业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和负担过重问题;二是改善中小企业就业环境。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切入点,劳动合同法修订为契机,对中小企业及其职工实行“双保护”政策,既要引导中小企业规范用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要切实缓解企业“招工难”现象,帮助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 2.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完善创业政策。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制订不同的创业促进就业政策,激发各类群体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动力;二是提高创业服务水平。加强制度创新,加大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力度,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三是拓宽创业领域。加强就业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将促进创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提高创业质量。。

88

第三部分 就业政策发展方向 三、利用好三种手段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劳动者自主就业能力。 1.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落脚点。目前,欧美国家适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通常在 60%以上,德国、瑞士甚至达到 70-80% ,明显高于我国,因此,今后应加强两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要重视加强技工教育;二是加强职业培训。结合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需要,加强对新成长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2. 高等教育应更加体现就业需求导向。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从注重招生规模扩张向兼顾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市场需要转变,重点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转变办学思路。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软技能提高;二是调整专业设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就业指导,加大实训力度。。

89

第三部分 就业政策发展方向 三、利用好三种手段 (三)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 1.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仍然存在着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户籍分割,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应着重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快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就业信息的实时对接;二是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制度。重点解决市场中虚假信息、非法招聘等问题,推动市场规范运行;三是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公共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共同发展,加强市场竞争,提高就业服务效率。 2. 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一是着力发展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二是大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实现全国就业信息联网和共享;三是破解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特别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编制、人员、经费瓶颈。 3. 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用。一是提升失业保险在预防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评估危机期间企业减负政策的实施效果,探索建立失业保险稳岗政策措施;二是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总结东部 7 省失业保险扩大支出试点政策的经验,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制度化、长效化,并在修订《失业保险条例》时充分体现;三是探索研究失业保险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吸纳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的企业,给予援企稳岗补贴。

90

第三部分 就业政策发展方向 三、利用好三种手段 (三)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 4.完善就失业登记制度和就业监测制度。重点在以下方面完善政策措施:一是推广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就失业登记制度。研究提高城乡失业人员登记率的措施和办法,建立登记失业率与调查失业率相结合的就失业登记制度;二是建立就业监测体系。建立包括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失业动态监测、企业用工监测和农村劳动力流动监测等在内的就业监测体系;三是健全就业监测信息上传和共享制度,推动形成全国统一的就业监测网络。 5. 构建人力社保部门促进就业刚性政策手段。目前就业政策执行最为有效的是岗位补贴、社保补贴政策,其它有效的政策如税收、金融支持都依赖于兄弟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