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论sthjt.hunan.gov.cn/xxgk/xzgs/jsxm/hpgs/jsslgk/201801/... · web...

Download 1、总论sthjt.hunan.gov.cn/xxgk/xzgs/jsxm/hpgs/jsslgk/201801/... · Web view在环评报告编制期间,建设单位开展了公众参与调查的相关工作。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

If you can't read please download the document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Feb-2020

4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1、总论

目 录

1

1. 概述

1

1.1 项目由来

2

1.2 项目特点

3

1.3评价工作过程

4

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5

1.5主要结论

6

2. 总 则

6

2.1 编制依据

11

2.2评价因子筛选

11

2.3评价标准

14

2.4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16

2.5 环境保护目标

29

2.6评价预测年限和评价方法

29

2.7评价工作重点

31

3.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31

3.1工程概况

55

3.2工程分析

72

4. 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72

4.1自然环境概况

75

4.2生态环境

92

4.3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

92

4.4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96

4.5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00

4.6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02

4.7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04

4.8底泥现状

105

4.9 区域主要环境问题

106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6

5.1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112

5.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33

5.3水环境影响评价

138

5.4声环境影响评价

152

5.5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156

5.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57

5.7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与分析结论

159

6. 环境风险分析

159

6.1风险识别

161

6.2风险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61

6.3源项分析

163

6.4危险品运输事故影响分析

164

6.5环境风险事故的防范措施

166

6.6应急预案

169

6.7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170

7 路线方案比选与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

170

7.1路线方案比选

175

7.2 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

177

7.3弃渣场选址合理性分析

177

7.4施工生产生活区选址合理性分析

178

7.5选线合理性分析

179

8. 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179

8.1社会环境保护措施

185

8.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99

8.3 水环境保护措施

203

8.4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205

8.5 声环境保护措施

208

8.6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209

8.7 景观保护措施

210

8.8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12

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12

9.1社会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12

9.2生态效益经济损益分析

213

9.3社会影响损益分析

213

9.4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15

9.5环保投资估算及其效益分析

218

10. 环境保护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

218

10.1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221

10.2环境监测

222

10.3环境监理计划

226

10.4环保措施

229

11. 结论和建议

229

11.1结论

239

11.2建议

附件:

附件1:环评委托书

附件2:执行标准函

附件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环境资料质量保证单

附件4:湖南省干线公路“十三五”建设规划项目表

附件5:《关于S238新邵县小庙头至石背垅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函》(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湘交函(2017)125号)

附件6:《关于新邵县城至烂坝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湖南省环保厅湘环评(2010)61号)

附件7:《S238新邵县小庙头至石背垅公路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评审意见书

附件8:《关于S238新邵县小庙头至石背垅公路工程建设用地项目未压覆重要矿产的证明》(湘矿压覆(2017)005号)

附件9: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关于S238新邵县小庙头至石背垅公路建设对资水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论证报告的初步审查意见

附件10:湖南新邵筱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说明文件

附件11:新邵县文物管理局关于佑善亭为非文物保护单位的证明

附件12:新邵县国土资源局关于本项目未占用基本农田的证明

附件13:新邵县林业局关于本项目占用林地情况的说明

附件14:工程拆迁安置方案

附件15: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向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的请示

附件16:新邵县环保局关于取水口情况的说明

附件17:白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说明文件

附件18:专家意见及专家签到表

附图: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新邵县“十三五”公路规划图

附图3-1~附图3-2:项目路线走向、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及现状监测布点图

附图4:区域主要地表水系图

附图5:资水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三场”分布及与项目位置关系图

附图6:已审批的新邵大道工程与本项目共线情况示意图

附图7:项目与湖南新邵筱溪国家湿地公园位置关系图

附图8:项目与白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置关系图

附图9:新邵县城总体规划图

附图10:新邵经开区总体规划图

附表:

附表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1. 概述

1.1 项目由来

新邵县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位于邵阳市北部,湖南省中部,东北靠涟源市,东南邻邵东县,南邻邵阳市区和邵阳县,西毗隆回县,北连新化县、冷水江市。新邵县辖11镇4乡,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2015年末,新邵县总人口82.81万人。

新邵县境内的二广高速、衡邵高速、邵坪高速通车后,大大改善了新邵县的外部交通条件。但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急剧推进,部分国省干线公路在城市和集镇路段街道化严重,已成为新邵县城城市道路的一部分,公路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混杂,形成瓶颈,降低了路网整体效率,形成交通安全隐患。

S238澧县关桥至零陵大庆桥公路起点位于澧县关桥,经常德、益阳、娄底、邵阳、永州,终点位于永州零陵大庆坪。在新邵境内,S238起于新邵县酿溪镇,向西至新田铺后,与S224、S244共线至巨口铺,而后与S224共线经龙溪铺继续向北进入冷水江市。拟建项目是S238新邵县境内的一段,也是新邵县远景交通规划“三横四纵七连接线”公路网络中的一段,还是湖南省“十三五”国省干线公路规划项目之一。项目起点位于新邵县小庙头与S238(“十三五”规划项目S238严塘至大新公路)顺接,路线沿资江河岸往南展线,经严家庙、江口村后,路线沿资江河岸向东延伸,至佑溪湾后,路线转向南展线,至塘口与S238(新邵大道)相接,然后完全利用新邵大道往东南延伸,直至县党校后路线转向西南前进,于九头岩新建大桥跨资江后,路线往南沿规划的邵西大道延伸,至会公坪后,路线往东沿新邵县规划的财兴路延伸,止于新邵县石背垅S238与财兴路交叉口,顺接财兴路。本项目的建设将有效缓解沿线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对于完善区域路网结构、优化区域路网功能、提高公路网等级水平和通行能力、增加公路运输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因此建设单位新邵县畅安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项目环评课题组在进行现场踏勘、同类调查、现场监测和资料收集工作后,编制了《S238新邵县小庙头至石背垅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17年10月12日,湖南省环保厅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在长沙市主持召开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审会,根据与会专家的意见,我司补充了相关材料,并对报告书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本环评报告书(报批稿)。根据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对本项目的工可审查意见,项目推荐路线全长14.919km,扣除完全利用段2.720km,实际建设里程12.199km。其中完全利用段(K6+095-K8+815)为新邵大道道路建设工程中的一段,已于2009年1月19日取得邵阳市环境保护局的批复。因此,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范围与工可保持一致,完全利用段不属于本次评价范围,本评价不再重复完全利用段的评价工作。

1.2 项目特点

拟建公路位于邵阳市新邵县境内,推荐方案路线整体自北向南走向,起点位于新邵县小庙头与S238(“十三五”规划项目S238严塘至大新公路)顺接,路线沿资江河岸往南展线,经严家庙、江口村后,路线沿资江河岸向东延伸,至佑溪湾后,路线转向南展线,至塘口与S238(新邵大道)相接,然后完全利用新邵大道往东南延伸,直至县党校后路线转向西南前进,于九头岩新建大桥跨资江后,路线往南沿规划的邵西大道延伸,至会公坪后,路线往东沿新邵县规划的财兴路延伸,止于新邵县石背垅 S238 与财兴路交叉口,顺接财兴路。

本项目起点至佑溪湾段为二级公路,该段路线长4.880km,路基宽度8.5m,设计速度为40km/h;佑溪湾至终点段为一级公路,该段路线长10.039km,完全利用S238(新邵大道)塘口至县党校段长2.720km,一级公路实际建设里程长7.319km,路基宽度24.5m,设计速度为60km/h;项目全线实际建设里程长12.199km。本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交通设施工程等工程等。全线总用地38.219hm2,均为新增用地,沥青混凝土路面181469m2,新建大桥711.42m/4座、中桥90m/2座、小桥31m/1座,涵洞64道,平面交叉16处,无分离式立交工程。本项目不设服务区和加油站。

本项目永久用地和临时工程占用耕地,对农业生态有一定的影响;严家庙大桥、九头岩大桥等涉及水下桥墩施工作业,施工期对资江和棠溪等地表水体有一定的影响;工程施工期的影响较大,生态影响和选址的合理性分析是评价重点;本项目建成后交通量、设计车速均较大,沿线受影响居民户数也较多,噪声影响明显,采取技术经济可行性强的降噪措施是必要的。

1.3评价工作过程

我司接受委托后成立了项目工作组,项目组在进行全线踏勘后,根据工可研究报告,筛选了环境敏感点,对拟实施线路进行了详细踏勘,并委托湖南华科环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沿线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S238新邵县小庙头至石背垅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在环评报告编制期间,建设单位开展了公众参与调查的相关工作。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阶段。具体流程见图1.3-1。

图1.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图

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S238新邵县小庙头至石背垅公路工程为公路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施工期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公路施工占用土地、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九头岩大桥和资江伴行段施工对资水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及湖南新邵筱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影响;运营期公路交通噪声、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事故风险对资江、棠溪、赤水等水环境和资水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

1.5主要结论

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属于鼓励类项目,项目已纳入《湖南省干线公路“十三五”建设规划》,符合当地相关公路建设规划要求,其建设对完善区域公路路网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开发旅游资源、城市发展、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均有重要意义。

本工程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沿线生态环境、水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本环评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减缓措施,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降至环境能接受的程度。本工程线位布设合理,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区域公众支持。从环保的角度考虑,项目建设可行。

2. 总 则

2.1 编制依据

2.1.1 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2011.3.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正)2004.8.2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年修订)2013.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2008.6.1;

(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修订)2016.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修订)2015.4.2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年修订)2015.4.2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16年修订)2016. 11.7;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修订)2011.5.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年修订)2016.7.2;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修订)2009.8.27;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订)2015.4.24;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6年修订)2017.1.1;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订)2012.7.1;

(19)《公路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43号,2009.1.1;

(20)《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93号,2011.7.1;

(2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

(22)《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2011.1.21;

(23)《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2011.1.21;

(2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3]645 号);

(25)《风景名胜区条例》(2016 年 2 月 6 日修订)。

2.1.2 地方法律法规

(1)《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修正案)》2013.5.27;

(2)《湖南省耕地保养管理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第76号文1997.2.15;

(3)《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5号 2007.8.28;

(4) 《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第二次修订)》湖南省人大常委会1997;

(5)《湖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第二次修正)》湖南省人大常委会1997.4.2;

(6)《湖南省文物保护条例(修订)》湖南省人大常委会1997.9.29;

(7)《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2002.12.24;

(8)《湖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湖南人人大常委会2002.11.29;

(9)《关于加强湖南省农村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指导意见》湘交农路(2010)225 号;

(10)《湖南省普通干线公路路面设计指导意见》湘交基建(2011)486号;

(11)《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办法》(2012年修正本)湖南省人大常委会,2012.3.31;

(12)《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湖南省人大常委会,2017.6.1;

(13)《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

(14)《湖南省地方标准 用水定额》(DB 43/T388-2014)2014.9.1。

2.1.3 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

(2)《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3年第5号;

(3)《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

2004[164]号文,2004.4;

(4)《关于进一步加强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05]441 号,2005.9;

(5)《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水保[2001]12号文;

(6)《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7〕37 号,2007.3;

(7)《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184号,2007.12;

(8)《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国土资发[2006]225号,2006.9;

(9) 《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交环发[2004]314号,2004.6.15;

(10)《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交公路发【2009】226 号,2009.5.12;

(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

(12)《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7〕184号;

(13)《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2010.7.1;

(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环发[2015]162 号;

(15)《建设项目环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保部,环办[2013] 103 号;

(16)《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 号,2010.01.11;

(17)《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2006.2.14);

(18)“关于公布《第九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的通知”(农办渔【2016】60 号,农业部办公厅);

(19)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保部、农业部环发[2013]86 号);

(20)《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农业部令2016年第3号);

(21)《占用征收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林资发〔2003〕139号);

(22) 《湖南省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湘财综﹝2003﹞10号);

(2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2014.6.5;

(2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9号,2016.11.30;

(25)《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家林业局令第32号,2013.5.1;

(26)《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林湿发[2010]1号,2010.2.20

(27)《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的通知》办湿字[2014]6号,2014.2.25

(28)《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湘政办函〔2004〕146 号,2004.8.19;

(29)《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湖南省第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8号,2005.10.1。

(30)《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36号);

(31)《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号,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32)《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湖南省县级以上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通知》(湘政函〔2016〕176号);

(33)《新邵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2.1.4 技术标准及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19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7)《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

(9)《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

(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

(11)《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

(1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修改单(环境保护部2013年第36号公告);

(13)《土壤侵蚀分类标准》(SL190-2007);

(1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

2.1.5 相关规划

(1)《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1.30;

(2)《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湘政发(2012)39号;

(3)《湖南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湖南省交通厅,2016年9月;

(4)《湖南省省道网规划(修编)(2016年~2030年)及湖南省干线公路“十三五”建设规划》,2016年9月;

(5)《湖南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湘政办发(2012)37号;

(6)《新邵县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3;

(7)《新邵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 年)》;

(8)《新邵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9)《湖南新邵筱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4~2020 年)》;

(10)《资水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申报书》;

(11)《白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5-2030)》。

2.1.6技术文件和资料

(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2)《S238新邵县小庙头至石背垅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邵阳市环境保护局;

(3)《S238新邵县小庙头至石背垅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省公路设计有限公司,2016年12月);

(4)《S238新邵县小庙头至石背垅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2017年3月);

(5) 《S238新邵县小庙头至石背垅公路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湖南省地质勘探院,2016年12月);

(6)《S238新邵县小庙头至石背垅公路建设对资水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论证报告》(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2017年9月);

(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及与工程有关的其它资料。

2.2评价因子筛选

拟建公路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筛选见表2.2-1。

表2.2-1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表

环境要素

建设期

营运期

社会环境

交通运输、社会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社会经济发展

城镇、公路运输、水利等规划

城镇、公路运输、水利等规划

土地占用及利用开发

土地占用、土地利用价值

拆迁安置、交往便利性

居民生活质量

区域行洪

区域行洪

交通事故和施工风险

交通事故和危险化学品泄漏

工程与美学、自然景观的和谐

工程与美学、自然景观的和谐

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

防护工程

取土场、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路基边坡

植被恢复

土壤及局部地貌

农作物、植被、陆生动物及水生生物

防护工程及土地复垦

资水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资水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湖南新邵筱溪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新邵筱溪国家湿地公园

白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白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水环境

施工生产生活区产生的废水:pH、SS、CODcr、NH3-N、石油类。

桥面、路面雨水径流,

交通事故和危险品泄漏。

声环境

施工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LAeq

交通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LAeq

环境空气

机械尾气、TSP、沥青烟

汽车尾气(NO2 、CO)、扬尘

2.3评价标准

经邵阳市环境保护局确认,本次执行如下评价标准。

2.3.1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

公路沿线评价范围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见表2.3-1。

表2.3-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评 价 标 准

NO2

TSP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

年平均(ug/m3)

40

200

日平均(ug/m3)

80

300

1小时平均(ug/m3)

200

/

(2)地表水

资水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小庙头产卵场和索饵场水域范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根据《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本项目资江其他评价河段为新邵县疗养院至球溪码头段,根据《关于调整冷水江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复函》湘环函〔2007〕11 号,球溪取水口上游 1000m 至取水口下游 200m 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球溪取水口上游 1000m 至位于新邵县坪上镇筱溪村筱溪水电站坝址地段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本项目距离新邵县坪上镇筱溪村筱溪水电站坝址地段的最近距离为25km,则禾青镇自来水厂取水口、冷水江市自来水厂球溪取水口下游 200m 至新邵县坪上镇筱溪村筱溪水电站坝址江段饮用水源保护区与本项目的最近距离为25km。因此本项目资江其他评价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公路沿线川岩河、棠溪、赤水、韩家坪淹没区水库、石塘水库等评价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沿线农灌渠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鱼塘执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标准限值见表2.3-2至表2.3-4。

表2.3-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标准

pH

COD

(mg/L)

BOD5(mg/L)

NH3-N(mg/L)

石油类(mg/L)

总磷(mg/L)

粪大肠菌群(个/L)

SS

(mg/L)

Ⅱ类

6~9

15

3

0.5

0.05

0.1

2000

25

Ⅲ类

6~9

20

4

1.0

0.05

0.2

10000

30

注:SS参照《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的二级和三级标准。

表2.3-3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作物类别

pH

CODcr(mg/L)

SS(mg/L)

石油类(mg/L)

水作

5.5~8.5

200

150

5.0

旱作

5.5~8.5

300

200

10

表2.3-4 渔业水质标准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

pH

SS(mg/L)

溶解氧(mg/L)

6.5~8.5

人为增加量不得超过10,而且悬浮物质沉积于底部不得对鱼、虾、贝类产生有害影响

连续24小时中,16h以上必须大于5,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

(3)声环境

现状: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完全利用段S238(新邵大道)塘口至县党校段两侧边界外35m以内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35m内的学校等特殊保护目标及35m以外评价区域执行2类标准。

营运期:评价范围内学校等特殊敏感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项目经过工业区路段沿线距公路两侧红线20m 以内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 类标准,20m 以外的评价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项目经过非工业区路段沿线距公路两侧红线35m 以内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 类标准,35m 以外的评价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标准限值见表2.3-5。

表2.3-5 声环境质量标准

类 别

昼间dB(A)

夜间dB(A)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类

60

50

3类

65

55

4a类

70

55

(4)底泥评价标准

参照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二级标准。

表2.3-6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二级标准

pH

(mg/kg)

(mg/kg)

(mg/kg)

(mg/kg)

总铬

(mg/kg)

(mg/kg)

(mg/kg)

>7.5

0. 6

1.0

20

350

350

300

100

2.3.2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气

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表2中排放限值见表2.3-7。

表2.3-7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

生产工艺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沥青烟

沥青摊铺

生产设备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存在

粉尘

施工扬尘

1.0mg/m3(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2)废水

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见表2.3-8。

表2.3-8 废水排放标准

污染物

pH

COD(mg/L)

BOD5(mg/L)

NH3-N(mg/L)

SS(mg/L)

石油类(mg/L)

浓度标准

6~9

100

20

15

70

5

(3)噪声

施工场界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见表2.3-9。表2.3-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时段

昼间

夜间

标准限值dB(A)

70

55

(4)固体废物

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要求,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2.4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2.4.1 评价工作等级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确定拟建公路各专题的评价等级和依据如表2.4-1所示。

表2.4-1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依据

环境

因素

工程特征及环境特征

判别依据

环评等级

地面水环境

本工程涉及的主要地表水系为资江及其支流川岩河、棠溪、赤水、韩家坪淹没区水库,资江小庙头产卵场和索饵场水域范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资江其他评价河段及其支流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施工期污水排放量很小,以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为主,主要污染因子是 COD、氨氮、动植物油、粪大肠菌群等,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公路营运期沿线不设服务区和加油站,无生活污水排放,主要为路面径流和桥面径流,排放量小,主要污染因子是 SS、COD和石油类等,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HJ/T2.3-1993)“表2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

三级

大气环境

本项目公路建成后,不设置服务区、车站等附属设施。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汽车尾气和施工粉尘,系无组织排放源。选取NOx、CO作为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Pmax均小于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规定:“5.3.2.3.6 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

三级

声环境

本工程公路全程大部分处于乡村地区,少部分经过工业区,因而声环境功能区为2 类、3类地区,且以 2 类功能区为主。根据建设项目各路段中期预测车流量,类比处于相同地形地貌的一级公路,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所增高(3~5dBA),同时新增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较少。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5.2.3 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5dB(A)(含 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

二级

生态环境

项目用地43.585hm2,即0.43585km2(≤2km2),新建路段长度12.199km(≤50km),项目在K9+928新建的九头岩大桥跨越资江河段段位于资水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核心区,属重要生态敏感区。根据 HJ/19-2011,评价等级应定为三

级。考虑到本项目新建涉水桥墩跨越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核心区,故生态评价等级向上调整一级,定为二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表 1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二级

环境风险

本工程环境风险主要为运营期交通事故产生的环境污染风险,其事故产生机率很小,主要路段为项目K0+000~K6+095和九头岩大桥跨越资江段,涉及资水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属环境敏感区。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表 1 评价工作级别(一、二级)”

一级

社会环境

本工程总永久占地面积38.219hm2,需拆迁建筑物共57131m2 。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

定性分析

地下水环境影响

本工程属于公路工程,不设服务区和养护区等辅助设施,不设加油站,施工及运营排污量小,排放的污染物种类简单。公路项目属于Ⅳ类项目,评价范围内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为不敏感。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换境》(HJ 610-2011)“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不开展地下水评价

2.4.2 评价范围

根据公路施工期、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和各路段的自然环境特征,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确定见表2.4-2。

表2.4-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序号

环境要素

评价范围

1

环境空气

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及各临时工程周边200m范围内

2

声环境

拟建公路中心线两各200m及施工场边界和各临时工程周边200m范围内

3

地表水环境

拟建公路K0+000 附近资江下游3000m至 K6+095附近资江上游200m共长约10km的资江水域,九头岩大桥跨资江桥位上游200m至下游3000m水域,严家庙大桥(跨棠溪,资江支流)、佑溪湾大桥(跨赤水,资江支流)等桥位上游200m至汇入资江水域,以及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水域

4

生态环境

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其中资江水生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桩号 K0+000 附近资江下游1000m至 K6+095附近资江上游200m共长约7.5km 的资江水域以及九头岩大桥K9+928跨资江桥位上游200m至下游3000m水域。施工期包括弃渣场、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及其周边200m范围内区域

5

社会环境

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敏感点﹙如学校、居民点等)

6

环境风险

拟建公路沿线桩号K0+000 附近资江下游3000m至 K6+095附近资江上游200m共长约10km的资江水域,九头岩大桥跨资江桥位上游200m至下游3000m水域,严家庙大桥(跨棠溪,资江支流)、佑溪湾大桥(跨赤水,资江支流)等桥位上游200m至汇入资江水域,以及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水域

2.5 环境保护目标

经现场踏勘,结合《S238新邵县小庙头至石背垅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供的1:10000地形图纸和最新的谷歌地图卫星照片,确定工程沿线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5-1至表2.5-5。

2.5.1 社会环境保护目标

拟建公路推荐方案评价范围内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受征地拆迁影响的居民、沿线规划、土地利用、地方经济、基础设施等,详情见表2.5-1。

表2.5-1 社会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保护对象

位置

保护要求

具体说明

1

被征地

拆迁居民

征地

沿线,主要是K8+815-K14+919

合理补偿;做好拆迁安置,及时、妥善安置拆迁住户,不降低拆迁居民的生活质量。

原有的居住条件受到影响,耕地被征用。

拆迁

(200户)

沿线,主要是K4+880-K6+095和K8+815-K14+919

2

两侧居民出行阻隔

沿线,主要是K8+815-K13+500

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加强管理,确保工程建设不对沿线乡、村道路的正常交通运行造成阻隔影响。

重点保护村庄居民日常生活及劳作出行条件。

3

地方经济

沿线

公路建设造成农林经济损失,但将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的损失、区域经济的发展

4

基础

设施

水利

河流

资江、赤水、棠溪

减轻或消除对征地范围内基础设施的影响

项目涉及的灌溉和排洪沟渠、电力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

涵洞

沿线

电力、电讯

沿线

道路

交叉路段(见表3.1-5)

5

城镇、工业园发展规划及土地利用

沿线

尽量减少对耕地、林地的占用,确保项目建设与城镇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符。

项目选址及走线与乡镇规划的符合性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6

佑善亭

K3+750右侧,距离道路红线约5m

原地保护,不受施工活动影响

7

项目沿线规划的居住区

主要是九头岩村等规划的居住区,营运期将对规划的居住区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距离公路两侧红线 15m 范围内,除公路防护、养护需求以外,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或构筑物。在项目两侧红线外50m范围以内禁止新建学校、医院等声环境敏感建筑物。。

2.5.2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拟建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包括沿线植被、野生动植物资源、沿线公路动土范围内(路基、弃渣场、施工便道、施工生产生活区)的水土保持设施以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耕地等,具体见表2.5-2。

表2.5-2 主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保目标

位置及环境概况

影响因素

保护要求

耕地

本项目永久占用水田5.614hm2(主要分布在

K8+815-K14+919),旱地3.1802hm2。根据新邵县国土资源局出具的项目不占用基本农田的说明,本项目永久占地中不涉及基本农田。

评价范围内的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K8+815-K14+919 路段两侧,农作物以水稻、蔬菜为主。

公路永久占地造成农田、耕地的减少,公路临时用地占用耕地。

尽量减少农田的占用,严禁施工过程跨越红线施工。

林地植被

本项目永久占用林地7.8608hm2(主要分布在K11+000-K13+500),评价范围内现状植被以马尾松、杉树、杨树为主。其中占用Ⅱ级国家生态公益林6.2766 hm2(主要分布在K11+000-K13+500),Ⅲ省生态公益林0.1124hm2,Ⅳ级商品林1.4718hm2,共计占用生态公益林 6.389hm2,目前项目正在办理林地征用手续。评价范围内无濒危保护野生植物物种和古树名木分布。

永久占用,使区域林地尤其是生态公益林面积减少

尽量减少土地占用和对沿线植被的破坏。

野生动物

分布项目沿线,由于公路沿线农业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沿途林地特别是成片林地分布较少,多在农业用地中呈零散孤岛分布,野生动物分布较少。主要野生动物种类为为常见中小型动物,如斑鸠、喜雀、啄木鸟、麻雀等鸟类及鼠类、蛙类、蛇类等,家畜、家禽主要有猪、牛、羊、兔、鸡、鸭、鹅。

项目所在水系鱼类主要有:青、草、鲢、鳙、鲤、

鲫、长春鳊、三角鲂等常见鱼类,无濒危鱼类,九头岩大桥跨越段为资水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核心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沙塘鳢、黄尾鲴,其他保护对象包括翘嘴鲌、斑鳜、细鳞斜颌鲴、银鲴、黄颡鱼等物种

施工期的对其生境的扰动,公路建成后对动物的阻隔作用。

尽量减少对沿线野生动物的影响,确保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

资江水域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本项目K0+000~ K0+800路段伴行资水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实验区,K0+800~K6+095路段以及K9+928新建的九头岩大桥跨越资江河段位于保护区的核心区, K1+600附近资江水域有保护区的小庙头产卵场和索饵场,K4+000 和K6+095附近资江水域分别有保护区的江口和塘口越冬场。

资水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2212公顷,其中核心区932公顷;实验区1280公顷。特别保护期为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沙塘鳢、黄尾鲴,其他保护对象包括翘嘴鲌、斑鳜、细鳞斜颌鲴、银鲴、黄颡鱼等物种。

施工废水和发生事故时有毒有害物质排入资江,造成水质影响和破坏水生动植物生境

尽量减少对水质的影响和水生动植物生境的破坏。

湖南新邵筱溪国家湿地公园

本项目K0+800~K6+095伴行湖南新邵筱溪国家湿地公园保育区,道路红线距离其边界的最近距离为4.5m。

筱溪湿地公园位于湖南省新邵县中西部,东经 111°12′56″~111°26′38″,北纬 27°17′6″~27°34′28″之间,南北长 32.13 千米,东西宽 22.49 千米,范围包括晒谷滩大坝至筱溪大坝之间的资江河段、五星坝至小河口(石马江与资江交汇处)的石马江河段、下源水库大坝至龙口溪(龙溪河与资江交汇处)的龙溪河河段、茶盘印林场和下源水库及其周边部分稻田、林地。规划总面积 2221.3 公顷,包括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

本项目施工对湖南新邵筱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影响

将本项目施工对湖南新邵筱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白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本项目起点处距离白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边界的最近距离为5m,距离保护区边界的最近距离为500m。

风景区范围共包括白云岩景、白水洞、资江高峡平湖等景区组成的主体景区,文仙观、大名禅院、赛双清公园、魏光焘墓4个景群所属区域,总面积125.41平方公里。风景区四至经纬度坐标为东经111°11´12"~111°27´37",北纬27°19´14"~27°33´32"。一级保护区主要为白水洞景区、白云岩景区和文仙观等主要景观单元周边范围,规划面积39.21km2;二级保护区包括资江两岸区域、白水洞景区、白云岩景区、文仙观景点和一级景区周边范围,面积82.4km2;三级保护区是除一、二级保护区以外的风景名胜区其他区域,是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建设用地集中区,面积3.80 km2。

本项目施工对白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生态影响

将本项目施工对白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生态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生态景观

沿线分布的生态景观包括:农林景观、河流景观、农村居民点等景观。

土地占用,施工期造成植被损坏和景观破坏

尽量减小土地占用,对受影响的植被和景观的恢复。

水土保持

根据水保方案,沿线规划2处弃渣场,4处施工生产生活区,新修施工便道8295m。

施工造成植被损坏、景观破坏,产生次生水土流失。

控制水土流失规模,减少取弃土量,使评价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现有情况。

2.5.3 水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涉及的主要地表水体为资江、资江支流(川岩河、棠溪、赤水、韩家坪淹没区水库、小溪),均无饮用水源功能。本项目设置的7座桥梁,均为新建桥梁,其中小庙头小桥(K0+413,桥长31m)跨越资江支流小溪,廖家码头中桥(K1+342,桥长25m)跨越资江支流川岩河,严家庙大桥(K2+320,桥长105m)跨越资江支流棠溪,佑溪湾大桥(K4+962,桥长165m)跨越资江支流赤水,九头岩大桥(K9+928,桥长336.42m)跨越资江、向家院子中桥(K11+139,桥长65m)跨越韩家坪淹没区水库,会公坪大桥 (K13+509,桥长105m)跨越无名小溪。其中严家庙大桥、九头岩大桥和向家院子中桥有水下桥墩施工。根据《新邵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项目沿线水域无地表水源保护区;根据新邵县环保局提供的证明文件(附件16),公路起点处及九头岩大桥南侧取水口均已废弃,不再继续使用。沿线主要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5-3。

2.5.4 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拟建公路推荐方案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2.5-4。

表2.5-3 水环境主要保护目标

序号

保护目标

与项目的相关位置关系

功能

水域概况

保护要求

1

资江

在K0+000~K6+095毗邻资江,其中与水体最近的K0+550 ~k0+650路段距离为9m;K3+900~k4+200段与水体的平均距离为12.0m;K5+700~k6+000段平均距离为20.0m。

所在河段为新邵县疗养院至球溪码头段,根据《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为渔业用水区。上游200m至下游10km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和取水口分布。

资江一般宽200-300m,多年平均流量为 383.6m3/s,多年平均流速 0.5m/s;枯水期河宽 150-200m,平均流速为0.26m/s,最枯月平均流量为48.1m3/s(90%保证率),极端枯水期流量为30.1m3/s,洪峰时最大流量达 7400m3/s,年平均水位 207.58m,平均坡降0.43‰,年平均径流量达121亿m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本项目在K9+928处设置九头岩大桥跨越,桥梁下部结构采用实体桥墩、群桩基础,上部结构采用单索面主塔、箱型断面主梁,有3组涉水桥墩。

2

1#无名小溪

本项目在K0+413处设置小庙头小桥跨越,桥梁下部结构采用埋置式桥台、柱式台、桩基础,上部结构采用预制空心板,无涉水桥墩。

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未对其进行功能区划,现用作泄洪、灌溉。上游200m至汇入资江水域口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和鱼类三场分布。

汇入资江,桥位处宽约3.5m,水深0.5m,水流量约2.2m3/s。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3

川岩河

本项目在K1+342处设置廖家码头中桥跨越,桥梁下部结构采用埋置式桥台、柱式台、桩基础,上部结构采用预制空心板,无涉水桥墩。

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未对其进行功能区划,现用作泄洪、灌溉。上游200m至汇入资江水域口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和鱼类三场分布。

棠溪支流,汇入资江,桥位处宽约4m,水深0.5m,水流量约2.4m3/s。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4

棠溪

本项目在K2+320处设置严家庙大桥跨越,桥梁下部结构采用埋置式桥台、柱式台、桩基础,上部结构采用预制空心板,有1个涉水桥墩。

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未对其进行功能区划,现用作泄洪、灌溉。上游200m至汇入资江水域口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和鱼类三场分布。

资江支流,桥位处宽约30m,水深0.8m,水流量约8.5m3/s。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5

赤水

本项目在K4+962处设置佑溪湾大桥跨越,桥梁下部结构采用埋置式桥台、柱式台、桩基础,上部结构采用预制空心板,无涉水桥墩。

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未对其进行功能区划,现用作泄洪、灌溉。上游200m至至汇入资江水域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和鱼类三场分布。

资江支流,桥位处宽约4m,水深0.5m,水流量约2.4m3/s。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6

韩家坪淹没区水库

本项目在K11+139处设置向家院子中桥跨越,桥梁下部结构采用埋置式桥台、柱式台、桩基础,上部结构采用预制空心板,有1个涉水桥墩。

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未对其进行功能区划,现用作泄洪、灌溉。库区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和鱼类三场分布。

桥位处宽约40m,库容约560万m 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7

2#无名小溪

本项目在K13+059处设置会公坪大桥跨越,桥梁下部结构采用埋置式桥台、柱式台、桩基础,上部结构采用预制空心板,无涉水桥墩。

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未对其进行功能区划,现用作泄洪、灌溉。上游200m至汇入资江水域口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和鱼类三场分布。

桥位处宽约2m,水深0.5m,水流量约1.0m3/s。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表2.5-4 公路沿线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一览表(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

序号

敏感点名称

起讫桩号

与路关系

首排距路中心线/红线距离(m)

高差

(m)

首排户数

/总户数

户数

敏感点环境特征

现场照片

环境空气/声环境执行标准

4a类

2类

1

小庙头村

K0+000

K0+800

路左;正对,侧对

20/15

0

15/50

15

35

2-3层楼房,房屋质量较好。

二级/4a类、2类

2

溪口村

K1+350-

K2+350

路左;正对,侧对

15/10

0

10/30

10

20

2-3层楼房,房屋质量较好。

二级/4a类、2类

3

江口村

K2+500-

K3+500

路两侧;正对,侧对

15/10

0

25/60

25

35

2-4层楼房,房屋质量较好。

二级/4a类、2类

4

双桥村

K3+950-

K4+850

路两侧;正对,侧对

15/10

0

5/10

5

5

2-4层楼房,房屋质量较好。

二级/4a类、2类

5

塘口村

K5+850

K6+095

路左;正对,侧对

24.25/10

0

20/80

20

60

2-5层楼房,房屋质量较好。

二级/4a类、2类

6

新邵县委党校

K8+815

路左;正对

149.25/135

+3

1

0

1

距离公路中心线最近的为一栋五层教学楼。现有教职工20人,可同时容纳600人学习。夜间有住宿,教学楼与道路之间有围墙阻隔。

二级/2类

7

土桥村

K8+815

K9+500

路两侧;正对,侧对

64.25/50

0

20/40

20

20

2-5层楼房,房屋质量较好。

二级/2类

8

土桥完全小学

K9+050

路左;侧对

194.25/180

3

1

0

1

有1栋 2 层和1栋3层的教学楼,砖混结构房,房屋质量较好。老师学生约 220 人,夜间无住宿,教学楼与道路之间有围墙阻隔。

二级/2类

9

九头岩村

K10+000-

K10+200

路两侧;正对,侧对

22.25/8

0

20/40

20

20

1-5层楼房,居民房屋较集中,房屋质量参差不齐。

二级/4a类、2类

10

韩家坪村

K10+600

K11+000

路两侧;正对,侧对

22.25/8

0

10/40

10

30

2-5层楼房,房屋质量较好。

二级/4a类、2类

11

会公坪村向家院子

K11+000

K11+600

路两侧;正对,侧对

49.25/35

0

10/20

10

10

2-5层楼房,房屋质量较好。

二级/2类

12

会公坪村刘家院子

K11+600

K12+000

路左;正对,侧对

29.25/15

0

10/15

10

5

2-5层楼房,房屋质量较好。

二级/4a类、2类

13

会公坪村

K12+100

K13+500

路两侧;正对,侧对

22.25/8

0

15/30

10

20

2-3层楼房,房屋质量较好。

二级/4a类、2类

14

石背垅村

K14+100

K14+919

路两侧;正对,侧对

59.25/45

0

10/15

10

5

2-5层楼房,房屋质量较好。

二级/2类

2.5.5 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及施工便道周边环境保护目标

表2.5-5 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工程周边环境保护目标

影响因素

与本项目相对位置

环境空气、声环境保护目标

水环境保护目标

生态保护目标

现场照片

Z1弃渣场

K5+450

左侧 150m

200m范围内无居民分布。

/

凹地,占用荒地(山)0.15hm2,周边植被主要为杂草。

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1 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

2 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3 开展初步环境现状调查

1 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2 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3 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制定工作方案

环境现状调查监

测与评价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 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 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 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 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

3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Z2弃渣场

K11+800右侧 80m

200m范围内无居民分布。

/

平地,占用荒地(山)0.483hm2 ,周边植被主要为灌草丛。

S1施工生产生活区

K1+350左侧 200m

南侧110-200m范围内分布有居民 6 户。

南侧50m处有川岩河

平地,占用荒地(山)0.5hm2 ,周边植被主要为灌草丛。

S2施工生产生活区

K4+150左侧150m

北侧50-200m范围内分布有居民3户。

/

平地,占用荒地(山)0.35hm2 ,周边植被主要为灌草丛。

S3施工生产生活区

K9+800右侧50m

200m 范围内无居民分布。

/

山地,占用荒地(山)0.65hm2 ,周边植被主要为杂草和灌草丛。

S4施工生产生活区

K12+750右侧 50m

200m范围内无居民分布。

/

山地,占用荒地(山)0.5hm2 ,周边植被主要为杂草和灌草丛。

2.6评价预测年限和评价方法

2.6.1 评价预测年限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预测评价包括施工期和运营初期、运营中期、运营远期。

施工期:本项目拟定2017年12月底动工建设,2020年12月竣工通车,建设时段为3年。

营运期:按照《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要求,营运期预测特征年近期取公路竣工投入营运后第1年、中期取投入营运后第7年、远期取投入营运后第15年。本工程预计2020年12月竣工通车,营运期预测时段取近期特征年2021年、中期特征年2027年、远期特征年2035年。

2.6.2 评价方法

本项目为线型开发建设项目,具有环境敏感点较多、线路较长、影响面广等特点。根据对拟建项目沿线的实地踏勘,居民点、学校等所在路段的环境敏感程度较高外,其余多数路段沿线环境状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遵循“以点和代表性路段为主,点段结合,反馈全线”的原则进行评价。

①路段评价:根据路段预测交通量、工程、地形、气象等环境特征划分,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②施工期声环境、环境空气评价采用类比分析法进行计算、分析;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采用预测的方法、环境空气影响评价采用类比的方法;生态环境、水环境采用类比分析方法;社会环境、生活质量采用调查分析方法。

③对重点环境保护目标进行逐点评价。

2.7评价工作重点

①设计期评价重点为选址(取土场、弃渣场、施工生产区)和选线。

②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环境空气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工程对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资江水域新邵段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湖南新邵筱溪国家湿地公园、白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影响评价为重点)。

③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运营期交通噪声影响、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3.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3.1工程概况

3.1.1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S238新邵县小庙头至石背垅公路工程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新邵县畅安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总 投 资:49925.31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4092.57万元

资金筹措:国省补助金额12951.9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5.94%;银行贷款36973.41万元,占总投资额的74.06%。

建设工期:2017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20年12月竣工,建设期3年。

地理位置:拟建公路位于邵阳市新邵县境内,具体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3.1.2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推荐方案路线整体自北向南走向,起点位于新邵县小庙头与 S238(“十三五”规划项目 S238 严塘至大新公路)顺接,路线沿资江河岸往南展线,经严家庙、江口村后,路线沿资江河岸向东延伸,至佑溪湾后,路线转向南展线,至塘口与 S238(新邵大道)相接,然后完全利用新邵大道往东南延伸,直至县党校后路线转向西南前进,于九头岩新建大桥跨资江后,路线往南沿规划的邵西大道延伸,至会公坪后,路线往东沿新邵县规划的财兴路延伸,止于新邵县石背垅 S238 与财兴路交叉口,顺接财兴路。

项目推荐路线全长14.919km,扣除完全利用段2.720km,实际建设里程12.199km。主要控制点为:小庙头、佑溪湾、塘口、九头岩、会公坪、石背垅。

3.1.3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1、建设规模

根据工可报告,拟建公路推荐线路建设里程长12.199km,其中起点至佑溪湾段路基宽为8.5m,建设里程长4.880km;佑溪湾至终点段路基宽为24.5m,建设里程长7.319km。全线计价土石方785224m3,防护排水50074m3,全线总用地573.28亩,其中耕地131.91亩,沥青混凝土路面181.469km2,大桥711.42m/4座,中桥90m/2座,小桥31m/1座,拆迁建筑物57131m2(无环保拆迁)。主要工程规模见表3.1-1。

表3.1-1 推荐方案主要工程规模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分段桩号

分段桩号

全线合计

1

桩号及分段

K0+000~K4+880

K4+880~ K6+095

K8+815~ K14+919

K0+000~ K6+095

K8+815~K14+919

2

建设里程

km

4.880

7.319

12.199

3

公路等级

二级

一级

4

设计速度

km/h

40

60

5

路基宽度

m

8.5

24.5

6

拆迁建筑物

m2

8080

49050

57131

7

拆迁电力电讯线

28

39

67

8

全线用地

121.20

452.08

573.28

新增用地

121.20

452.08

573.28

其中耕地

20.60

111.31

131.91

9

土石方数量

m3

60252

724971

785224

其中:土方

m3

21089

326237

347326

石方

m3

39164

398734

437898

10

每公里土石方

m3

12347

99053

111400

11

防护及排水工程

m3

5756

44317

50074

12

沥青混凝土路面

1000m2

41.184

140.285

181.469

13

大桥

m/座

105/1

606.42/3

711.42/4

14

中桥

m/座

25/1

65/1

90/2

15

小桥

m/座

31/1

——

31/1

16

涵洞

27

37

64

17

平面交叉

5

11

16

18

投资估算

万元

5064.75

44860.56

49925.31

19

平均每公里造价

万元

1037.86

6129.33

4092.57

2、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工可报告,拟建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1-2。

表3.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起点至佑溪湾段

(K0+000~K4+880)

佑溪湾至终点段

(K4+880~ K6+095

K8+815~ K14+919)

1

建设里程

km

4.880

7.319

2

公路等级

二级

一级

3

设计速度

km/h

40

60

4

路基宽度

m

8.5

24.5

5

路面宽度

m

8.5

21

6

停车视距

m

40

75

7

最大超高 8%平曲线最小半径

m

60

125

不设超高最少半径

路拱2.0%

m

600

1500

8

竖曲线最小半径

凸型

m

450

1400

凹型

m

450

1000

9

最大纵坡

%

7

6

10

设计洪水频率

路基

1/50

1/100

小桥、涵洞

1/50

1/100

大中桥

1/100

1/100

11

车辆荷载等级

路基、桥涵

公路—Ⅰ级

公路—Ⅰ级

路面

标准轴载 100KN

标准轴载 100KN

3.1.4老路路段概况、老路利用情况

本项目路线长14.919km,其中完全利用新邵大道段2.720km(K6+095-K8+815)。其为新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宽22m,路线最大纵坡约3.5%,最小纵坡约0.87%,圆曲线最小半径约480m,该路线在兔子村下穿二广高速(净高约6m)。该段技术标准满足本项目一级公路60km/h的设计要求,因此,可以完全利用。

图3.1-1 完全利用段现状图

本项目新建路段和老路利用段的情况见下表3.1-3。

表3.1-3 拟建项目新建路段和老路利用段一览表

路段性质

新建路段

老路利用段

桩号段

K0+000-K6+095

K8+815-K14+919

K6+095-K8+815

长度

12.199km

2.720km

项目老路利用长度2.72km,老路利用率18.23%。

注: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资江伴行段均为新建路段,无老路利用。

3.1.5工程方案

1、路基工程

(1)路基横断面

本项目路基横断面组成根据项目路线等级分为两部分,其中起点至佑溪湾段路基宽度为8.5m,路基宽度横断面布置采用2×3.5m行车道+2×0.75m硬路肩。

佑溪湾至终点段路基宽度24.5m,路基宽度横断面布置采用2.0m中央分隔带+2×0.5左侧路缘带+4×3.5m行车道+2×3.0m硬路肩宽+2×0.75m土路肩宽。

8.5m路基标准横断面和24.5m路基标准横断面分别见图3.1-2和3.1-3。

图3.1-2 8.5m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图3.1-3 24.5m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2)路基边坡

本项目路堤边坡8m以下部分按1:1.5,以上部分按1:1.75。路堑边坡按各段地质条件及切方高度具体确定(一般取用1:0.5~1.5)。

(3)路基防护与排水

路基防护主要是依据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及填挖高度分别处理,路堤通过水塘及受洪水浸淹地段设置浆砌片石护坡或路肩墙,其它路堤采用草皮护坡或骨架护坡,路堑防护主要采用护面墙、骨架草皮、喷播草籽等型式。

路堑地段以边坡自身稳定为前提,根据边坡岩土的工程地质情况或边坡高度,适当设置防护工程,以防止边坡出现冲沟、滑坍、崩塌等工程病害。为改善公路沿线环境,路基尽可能多的采用植被防护。

路基路面排水采用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引水沟、急流槽等设施,对地下水丰富地段,利用明沟、暗沟、渗沟等设施排除地下水。

(4)路基高度

受水浸淹的路基设计标高一、二级公路段分别按1/100、1/50洪水位加壅水高和0.5m安全高控制。经过稻田区的路堤高度应能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的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应大于路床处于干燥、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本项目的设计标高主要依据地形资料及新邵县沿江风光带的规划。

(5)路基压实和路堤填料

路基压实度。沿线大部分路段为填土路基,局部路段以开挖岩石作为路基填料。

(6)取土、弃土

取土区利用山坡,尽量少占耕地,弃土区利用荒地。取土区、弃土区应做好植树绿化。

(7)特殊路基处理

对软土地基,视具体情况采用抛石挤淤、换填土、排水固结、粒料桩等进行处治。对于岩溶路基,采用干砌片石填塞、注浆、构造物跨越等方法处理。对于滑坡地段,采用排水、减载与反压,设置支挡工程等措施。

2、路面工程

(1)设计原则

根据路面使用要求及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结合施工与养护方面的因素,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经济合理的原则。考虑综合治理环境进行设计。

(2)路面结构方案比选

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参考省内最近实施的几条一级公路路面设计的情况,对水泥砼路面与沥青砼路面的经济、技术比较如下:

①经济比较:水泥砼路面较为经济。

②技术比较:沥青砼路面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振动小、噪声低、施工工艺成熟、机械化配套、施工速度快、施工结束即可开放交通、损坏易维修;沥青砼路面还有对于新筑路基的适应性较强、光照强的时段司机视觉不易疲劳等优点,但它易成车撤变形、抗磨抗滑能力小、反光性差,施工期限短。水泥砼路面具有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使用年限长、反光性好,刹车距离短、行车安全性好、施工受时间限制较小等优点;水泥砼路面接缝处易跳车、噪音大、舒适性差、损坏后维修困难。

③推荐意见:由于沥青路面有行车舒适、耐磨、不扬尘、易清洗,且养护维修简便、可再生利用,适宜分期修建等特点,从总体优劣性方面来考虑,推荐采用沥青砼路面方案。

依据外业调查拟定的各种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结合有关构造实验组合情况,推荐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考虑筑路材料的特点,采用级配碎石。基层、底基层厚度由结构层组合、计算确定。

3、桥涵工程

(1)技术标准

本项目桥梁、涵洞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等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勘察设计。

①公路等级:

推荐线 K0+000~K4+880 段为二级公路,K4+880~K14+919 段为一级公路;

②设计速度:推荐线一级公路段60km/h,二级公路段40km/h;

③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④车道及桥宽:

推荐线一级公路段(路基宽24.5m):双向四车道,桥宽2×11.75m=2×[10.75m (桥面净宽)+2×0.5m(防撞栏杆)](除九头岩大桥外);

九头岩大桥:双向六车道,桥宽32m=3.75m(人行道)+3.25m(非机动车道)+7.0m(机动车道)+0.5m(路缘带)+0.5m(内侧护栏)+2m(塔宽)+0.5m(内侧护栏)+0.5m(路缘带)+ 7.0m(机动车道)+3.25m(非机动车道)+3.75m(人行道);

推荐线二级公路段(路基宽8.5m):双向两车道,桥宽 8.5m=7.5m(桥面净宽)+2×0.5m(防撞栏杆);

⑤桥面横坡:双向2%;

⑥通航标准:Ⅳ(3);

⑦设计洪水频率:

一级公路:大中小桥:1/100;

二级公路:大中桥:1/100,小桥 1/50。

⑧抗震等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2)桥涵总体设计原则

①桥梁设计应满足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等要求,同时注重景观和环保。

②方案选择及布设除考虑结构本身的合理性外,还应注重与周围景观的协调。

③桥梁必须服从于整体设计,其平、纵面与公路线形相融合。

④跨越河流的桥梁,必须满足泄洪要求;跨越通航河流时,桥孔设计还须满足通航净空要求;跨越公路及乡村道路时,桥梁必须满足桥下道路通行净空要求。

⑤确定桥型方案还应注意桥位处的交通运输条件、施工机具进出、场地布置等因素。采用标准化跨径的桥涵宜采用装配式结构,适用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工程造价。

⑥一定路线长度内的一般性桥梁,尽量采用同类桥梁结构和标准图设计,以方便施工。同时要注意相邻桥梁之间的距离不能太短,特别是在填方路段。山区桥梁施工条件相对困难,场地狭窄,并考虑到以往的经验教训,一般桥梁应尽量避免采用50m(含)以上跨径的预制梁。

⑦考虑到远期改扩建及提高通视条件的需求,上跨构造物孔跨布设应适当增大,以节约资源。

⑧涵洞总体设计原则上不降低原有河道、沟渠功能,尽量不破坏原有水系和排灌网络,满足水利配套和农灌的需要。

⑨涵洞布设尽量考虑暗涵,其孔径主要根据水文计算结果、填土高度、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确定。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少数采用混凝土拱涵。

(3)桥涵方案

本项目推荐线路无既有桥梁,全线共布设7座桥梁,其中大桥4座,中桥2座,小桥1座。其中一级公路段4座,分别为佑溪湾大桥(K4+962,桥长165m)、九头岩大桥(K9+928,桥长336.42m)、向家院子中桥(K11+139,桥长65m)和会公坪大桥 (K13+509,桥长105m);二级公路段3座,分别为小庙头小桥(K0+413,桥长31m)、廖家码头中桥(K1+342,桥长25m)和严家庙大桥(K2+320,桥长105m)。其中严家庙大桥、九头岩大桥和向家院子中桥有涉水桥墩,具体设置情况见下表。

表3.1-4 桥梁一览表

序号

中心桩号

桥名

孔数×跨径(孔×m)

桥宽

(m)

桥长

(m)

上部结构

下部结构

备注

1

K0+413

小庙头小桥

2×13

8.5

31

预制空心板

埋置式桥台、柱式墩、桩基础

跨越无名小溪,无涉水桥墩

2

K1+342

廖家码头中桥

1×20

8.5

25

跨越川岩河(棠溪支流),无涉水桥墩

3

K2+320

严家庙大桥

5×20

8.5

105

跨越棠溪(资江支流),有1个涉水桥墩

4

K4+962

佑溪湾大桥

8×20

23.5

165

跨越赤水(资江支流),无涉水桥墩

5

K9+928

九头岩大桥

(66+120+66)+2×40

32

336.42

单索面主塔、箱型断面主梁

实体桥墩、群桩基础

跨越资江,有3组涉水桥墩

6

K11+139

向家院子中桥

3×20

23.5

65

预制空心板

埋置式桥台、柱式墩、桩基础

跨越韩家坪淹没区水库,有1个涉水桥墩

7

K13+509

会公坪大桥

5×20

23.5

105

跨越无名小溪,无涉水桥墩

本项目共设涵洞64道,均为钢筋砼圆管涵或盖板涵。

4、交叉工程

本项目推荐方案共有16 处交叉,均为平面交叉。其中与等级路交叉 9 处,等级路交叉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3.1-5 路线交叉工程一览表(与等级路)

序号

交叉桩号

被交叉道路名称

被交叉道路等级

交叉角度

平交型式

1

K1+382

支路

四级

90

+

2

K3+332

支路

三级

30

×

3

K4+981

支路

二级

90

+

4

K6+167

城市道路

次干路

150

Y

5

K8+647

城市道路

次干路

90

T

6

K9+112

安邵高速连接线

二级

90

+

7

K9+350

支路

四级

90

T

8

K13+110

支路

三级

90

+

9

K14+919

财兴路

次干路

120

+

5、高填深挖路段和隧道

高填深挖路段,边坡较高,工程量大,常常是影响全线如期完工的重点工程,且施工过程中易于坍塌,造成事故,产生水土流失等问题。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拟建项目推荐方案全线共有深挖路段3处,共680m, 无高填路段。

表3.1-6 高填深挖路段分布表

序号

起迄桩号

长度(m)

最高边坡高度(m)

施工方式

1

K0+760-K1+140

380

43.9

深挖

2

K3+580-K3+700

120

36.5

深挖

3

K12+380-K12+560

180

38.9

深挖

合计

680

本项目无隧道施工。

6、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和《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等规范的标准,全线设置完善的交通标志和标线。交通标设置应给道路使用者提供明确、准确、及时和足够的信息,并满足夜间行车的视觉效果。全线标志布设均衡而不宜过于集中在局部路段,标志结构形式设计及标志的布设,应与道路线形及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满足美观及视觉的要求。根据需要设置指路标志、禁令标志、警告标志等标志牌。为有效发挥道路交通工程系统的作用,达到高速、安全、方便、舒适、经济的运行目的。

本项目推荐线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每公里造价72.67万元,总投资886.49万元。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所示。

表3.1-7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工程数量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单柱式标志

59

单悬臂式标志

36

双柱式标志

9

标线

m2

5123

钢筋砼护栏

m

3879

波形护栏

m

18883

柱式轮廓标

407

附着式轮廓标

5337

视线诱导标

55

凸面镜

1

里程碑

12

百米桩

122

公路界碑

81

交通信号灯

3

7、绿化工程

根据《湖南省普通干线公路文明样板路创建标准(试行)》要求和《关于做好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绿化工作的通知》(湘绿[2012]4 号)文精神,结合本项目的具体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绿化和美化设计。

(1)路线平纵线型力求合理,充分协调公路平、纵、横三者的关系,形成均衡流畅的线型。并使公路与周围环境、景观相互协调,使驾驶人员保持视觉连续性,并有足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2)公路沿线用地范围内按照《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DB43/T_61

9-2011)因地制宜进行绿化。

(3)综合采用“露、透、封、诱”的手段进行路内、路外景观设计,创造和谐的公路与自然环境。

(4)路线两侧以乔木+花灌木配置,初植乔木胸径不小于 4-6cm,树高不低于 2m;窄冠型乔木树种株距为 4-6m,宽冠型乔木树种株距为 8-10m,灌木株距为 1- 3m;土路肩不裸露。集镇段一般应设置以乔、灌木为主适当点缀花草的花坛。

推荐线环保及绿化工程平均每公里造价 17.92 万元,总投资 218.63 万元。

表3.1-8 绿化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推荐线

1

路线长度

km

12.199

2

乔木

9832

3

灌木

49234

4

投资估算

万元

218.63

3.1.6工程占地及拆迁情况

1、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

拟建公路永久占地38.219hm2,均为新增用地,其中耕地8.7942hm2,林地7.8608hm2,其中占用生态公益林 6.389hm2,包括Ⅱ级国家生态公益林6.2766 hm2,Ⅲ省生态公益林0.1124hm2,目前项目正在办理林地征用手续。拟建公路临时占地5.366hm2,包括弃渣场2处,施工生产生活区4处,施工便道8295m,临时占地不涉及基本农田和生态公益林。项目占地详情见表3.1-9。

表3.1-9 工程占地情况表

项目

单位

推荐线

(K0+000~K4+880)

(K4+880~K14+919)

合 计

永久占地

水田

hm2

0.9696

4.6444

5.6140

旱地

hm2

0.4040

2.7762

3.1802

水塘

hm2

0.0808

0.9842

1.0650

荒地(山)

hm2

3.2319

11.1051

14.337

宅基地

hm2

0.6464

3.7731

4.4195

林地

hm2

1.9391

5.9217

7.8608

河流

hm2

0.8080

0.9345

1.7425

合计

hm2

8.0798

30.1392

38.219

临时占地

荒地(山)

hm2

1.743

3.623

5.366

2、工程拆迁安置

因项目建设占地需要,沿线需工程拆迁各类建筑物57131m2,约有200户拆迁户(无环保拆迁),拆除电力电讯杆67根。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建将采取货币补偿方式,认真执行国家即地方有关安置补偿政策,做到专款专用。

本方案根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有关规定,对拆迁户生活安置用地面积予以估列,并将其纳入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的直接影响区范围。拆迁户安置以住房安置为主、货币补偿为辅,安置住房尽量不占用耕地。因项目属线性工程,其生产安置方案暂按本村组内调剂耕地的方式解决,不另计影响区面积。由于拆迁安置工作由当地政府统一安排,建设单位在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时,应在协议中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和防治费用。

表3.1-10 拆迁统计一览表

类别

项目区

拆迁建筑物种类

坟墓

电力、电讯设施类

红砖平顶

土砖瓦顶

砖混

杂屋

电杆

高压杆

通讯杆

m2

m2

m2

m2

二级公路

K0+000-K1+582

523

881

1019

8

3

6

1

4

K1+582-K4+880

1074

1808

2090

678

5

9

2

6

一级公路

K4+880-K6+095

3018

4456

5174

1725

2

3

1

2

一级公路

K8+815-K10+919

4903

7238

8406

2802

3

6

1

4

K10+919-K14+919

2153

3398

4304

1473

6

12

2

8

合计

11671

17781

20993

6686

19

36

7

24

3.1.7工程土石方平衡

根据水保资料及项目可研,本工程土石方开挖785224m3(含表土11595m3),其中土方347326m3,石方437898m3;土石方回填763556m3(含表土11595m3),其中土方328103m3,石方435453m3。本工程剥离表土11595m3(来源于耕地,剥离厚度为0.3m),堆存在征地红线范围内,后期用于路基边坡绿化覆土绿化以及取土场植被恢复措施用土。

本着多利用少弃方、力争经济合理,尽量节约用地的原则,综合考虑运距、运输条件和对环境的影响,对工程建设土石方进行平衡调配,自身利用763556m3,弃方21668m3(其中土方19223m3,石方2445m3),需设置 2 处弃渣场。土石方平衡详细情况见表3.1-11。

表3.1-11 工程土石方平衡一览表

起迄桩号

长度(m)

挖 方(m³)

填 方(m³)

废 方(m³)

合计

合计

本桩利用

调入

调出

去向

去向

总数量

总数量

来源

来源

去向

去向

二级公路(B=8.5m)

K0+000 -K1+582

1582

21068

13694

7374

35720

13694

22026

13694

7374

14652

K4+880-K6+095

K1+582 -K4+880

3298

39185

25470

13715

81537

25470

56067

25470

13715

42352

K4+880-K14+919

小计

4880

60253

39164

21089

117257

39164

78093

39164

21089

57004

一级公路(B=24.5m)

K4+880-K6+095

1215

115290

63409

51881

93791

60964

32827

60964

32827

19054

K0+000 -K1+582、K1+582 -K4+880

2445

Z1

K8+815-K10+919

2104

194126

106770

87356

178126

106770

71356

106770

71356

16000

K1+582 -K4+880

K10+919-K14+919

4000

415555

228555

187000

374382

228555

145827

228555

145827

21950

K1+582 -K4+880

19223

Z2

小计

7319

724971

398734

326237

646299

396289

250010

396289

250010

57004

2445

19223

合计

12199

785224

437898

347326

763556

435453

328103

435453

271099

57004

57004

2445

19223

注:挖方清淤做为表土回填

图3.1-4 土石方流向图

3.1.8工程施工

1、取土场设置

本项目不设取土场。

2、弃渣场设置

本工程产生弃方21668m3(其中土方19223m3,石方2445m3),需设置2处弃渣场。

表3.1-12 弃渣场情况表

名 称

上路桩号

至路线距离(m)

平均弃土深度(m)

可容纳弃土数量(万m3)

弃土数量(万m3)

新增占地类型 

(hm2)

地形

荒地(山)

小计

1#弃渣场

K5+450

150

2

0.3

0.2445

0.15

0.15

凹地

2#弃渣场

K11+800

80

4.2

2.0

1.9223

0.483

0.483

山坳

合计

2.3

2.1668

0.633

0.633

3、施工生产生活区布置

根据本项目建设特点及当地建设条件,水土保持方案中在全线设置施工生产生活区 4 处,占地面积1.0hm2,布设在道路K1+350左侧距离道路红线200m处、K4+950左侧距离道路红线100m处、K9+800右侧距离道路红线50m处及K12+750右侧距离道路红线50m处,均为临时占地。

本项目施工生产生活区主要包括临时工棚、临时堆料场等,不设置沥青砼拌和站和预制场,S3处设置1处混凝土搅拌站。施工人员生活营地可就近租用当地的民房,或在施工生产生活区内搭建临时住房。待工程建设完工后清理场地,根据原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复耕或绿化。

表3.1-13 施工生产生活区布置数量表

编号

位置桩号

施工生产区

用地类型

拟设恢复措施

合计(hm2)

荒地(山)(hm2)

绿化(hm2)

S1

K1+350 左侧 200m

0.5

0.5

0.5

S2

K4+150 左侧 100m

0.35

0.35

0.35

S3

K9+800 右侧 50m

0.65

0.65

0.65

S4

K12+750 右侧 50m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