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校毕业生 就业安居报告«˜校毕业生就 … ·...

30
2018高校毕业生 就业安居报告 58英才招聘研究院&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联合发布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Jun-2020

2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2018高校毕业生

就业安居报告5 8 英 才 招 聘 研 究 院 & 5 8 安 居 客 房 产 研 究 院 联 合 发 布

-PARTA

2018年毕业生人物画像

毕业生人物画像分析

「数据来源:58英才招聘研究院调研」

21-24岁75.39%

25-28岁11.08%

18-20岁13.53%

18届毕业生

89.28%

17届毕业生

10.72%

专科占比32.90%,本科占比49.85%,研究生占比17.25%。

男性占比49.23%,女性占比50.77%。

学历分布

男 性49.23%

女 性50.77%

专 科32.90%

本 科49.85%

研究生17.25%

性别分布

18-20岁占比13.53%,21-24岁占比75.39%,25-28岁占比11.08%。

2018届占比89.28%,2017届占比10.72%。

年龄分布

毕业时间分布

在2018届毕业生中,已经找到实习工作,尚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占比最大,达到39.67%。

在2017届毕业生中,有正式工作,暂不考虑跳槽占比最大,达到46.61%。

尚未找到工作

已经找到实习工作

已经找到正式工作

打算继续深造学习

准备创业

未做最终决定

24.31%

39.67%

33.16%

1.73%0.41%0.71%

「数据来源:58英才招聘研究院调研」

毕业生目前状态

24.58%

25.42%

46.61%

3.39%

有正式工作的,暂不考虑跳槽

有正式工作的,正考虑跳槽

目前已经离职,正在找工作

目前已经离职,准备创业

毕业生求职城市吸引力

-PARTB

一线城市凭借成熟的产业发展、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和生活休闲环境。而新一线城市通过提高人才服务质量、降低人才落户手续、增加人才奖励和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加强优质人才吸引力度。

在毕业生求职前十五位城市中,一线城市占比39.06%,新一线城市占比56.36%新一线城市占比逐年增加,随着新一线城市增强城市软实力和城市品牌效应,人才虹吸现象显著。

超五成毕业生求职选择新一线城市

「数据来源:58英才招聘研究院调研」

北京 上海 深圳 成都 广州 杭州 西安 南京 武汉 郑州 重庆 青岛 长沙 沈阳 合肥

毕业生求职首选城市

9.46%8.95% 8.85%

6.92%6.21% 6.10%

5.70% 5.60% 5.29% 5.29% 5.29%

4.27%3.76%

3.15%

13.73%

外地生源为城市建设注入新鲜活力,也是各城市人才争夺战的重点。新一线城市相继出台的人才吸引政策已初见成效,对外地生源的吸纳能力有所提升。

大部分新一线城市超五成求职者是外地生源。随着毕业时期临近,这一数据还将有变化。

新一线城市的外地生源吸纳能力提升

「数据来源:58英才招聘研究院调研」

71.85%

北京

75.27% 73.86%

81.61%77.42%

88.24%

上海 广州 深圳 成都 重庆 西安 武汉 杭州 郑州 长沙 合肥 青岛 南京 沈阳

30.95%

69.23% 65.57%

76.67%84.62%

62.16%

82.69%

45.45%

75.00%

城市吸引外地生源情况

大学毕业后,毕业生愿意留下么?

重庆

北京

郑州

沈阳

青岛

长沙

广州

上海

南京

武汉

深圳

杭州

合肥

成都

西安

96.55%

92.31%

91.84%

87.50%

79.25%

78.57%

74.55%

67.44%

66.67%

65.31%

65.22%

63.46%

48.94%

48.00%

37.50%

毕业后有意向留在本地工作的外地生源情况重庆、北京、郑州高校的外地生源毕业生留下工作的意愿最强,达到90%以上。

「数据来源:58英才招聘研究院调研」

毕业生选择求职城市的原因排名前三位依次是就业机会多、经济发展快、发展空间大,而薪资水平高排在第四位。

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90后毕业生更追求开放平等的工作环境、富有挑战的工作内容、快速成长的工作机会。在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创造符合毕业生发展需求的工作岗位,更能吸引高质量毕业生。

就业机会多、经济发展快、发展空间大是城市吸引毕业生的关键因素

毕业生选择求职城市的原因

就业机会多

经济发展快

发展空间大

薪资水平高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环境好,生活舒适

公共资源集中

相关人才政策吸引

有较好的人脉关系

有熟悉的社交圈层

58.29%

52.09%

51.58%

49.03%

40.39%

40.28%

35.50%

32.76%

30.21%

30.11%

「数据来源:58英才招聘研究院调研」

新一线城市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持续升高,毕业生求职前十五个城市的毕业生流入量都远远高于流出量。大量人才的纷纷涌入,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活力,也带来了压力。

成都、杭州、西安、南京、武汉等城市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各城市加快产业布局,引进更多优质企业,毕业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对毕业生吸引力和吸纳能力持续提高,也带了人才就业竞争压力增加,人才就业竞争已超过北京、上海和深圳。

新一线城市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

「数据来源:58英才招聘研究院」

注:指数计算说明:职位竞争指数=求职规模/招聘规模 (指数越大,人才竞争压力越大)

北京 上海 深圳 成都 广州 杭州 西安 南京 武汉 郑州 重庆 青岛 长沙 合肥 沈阳

6273 75

9589 85 83 84

73

147

64

76

107

毕业生职位竞争指数

52

98

-PARTC

毕业生热门行业和职位分析

毕业生求职热门行业前三位依次是:IT/互联网行业、通信行业、金融行业。�

近三年,IT/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的招聘量持续升高,IT/互联网行业每年招聘上万名应届毕业生。

随着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制造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会,正在改变了人才对传统制造业的看法,吸引了大量毕业生。

IT/互联网、通信、金融行业依然是毕业生求职热门行业

IT/互联网行业

通信行业

金融行业

专业服务行业

制造行业

生物医药行业

房地产/建筑行业

能源化工行业

教育/培训行业

文化传媒行业

14.65%

13.53%

10.58%

9.56%

8.34%

7.93%

6.82%

6.41%

6.10%

4.58%

毕业生求职首选行业前十位

「数据来源:58英才招聘研究院调研」

毕业生选择行业原因

毕业生选择求职行业的原因

发展前景

专业对口

个人兴趣

薪资水平

知名行业

个人性格

家庭环境熏陶

父母要求

61.24%

58.80%

54.93%

52.80%

33.98%

29.60%

11.60%

11.39%

「数据来源:58英才招聘研究院调研」

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

电信/通信技术开发及应用

财务/审计/税务

证券/期货/投资管理/服务

机械设计/制造/维修

咨询/顾问/调研/数据分析

汽车制造

交通运输服务

人力资源

项目管理/项目协调

8.44%

6.41%

5.70%

4.88%

4.68%

4.48%

4.37%

3.97%

3.66%

3.26%

毕业生求职首选岗位前十位

「数据来源:58英才招聘研究院调研」

毕业生求职热门岗位

毕业生求职热门岗位前三位依次是: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电信/通信技术开发及应用、财务/审计/税务。

毕业生选择岗位原因

毕业生选择求职岗位的原因

发展前景

专业对口

个人兴趣

薪资水平

个人职业规划

能力所及

个人性格

父母要求

家庭环境熏陶

有利于未来孩子教育,发展

55.65%

53.61%

51.98%

50.66%

45.27%

28.79%

28.18%

11.19%

10.27%

6.31%

「数据来源:58英才招聘研究院调研」

毕业生选择求职岗位的原因排名前三位依次是:发展前景、专业对口、个人兴趣。

期望薪资

-PARTD

毕业生

毕业生期望薪酬:平均值为7116元/月,而实际薪酬:平均值为6019元/月。

毕业生实际薪资与期望薪酬存在落差

「数据来源:58英才招聘研究院调研」

100

实 际薪 资期

薪酬

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和薪资水平高,毕业生期望薪酬也相对较高,新一线城市中,杭州、成都、重庆之间的期望薪酬差距正在缩短。

北京求职的毕业生期望薪酬最高,达到9982元/月。

一线城市求职的毕业生期望薪酬远高于其他城市

「数据来源:58英才招聘研究院调研」

9982

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 杭州 成都 重庆 长沙 郑州 武汉 青岛 合肥 南京 西安 沈阳

毕业生求职期望薪酬平均值

97819252

89018250

73386642 6431

5445 5261 5239 4965

7206

6040 6010

单位:元/月

租住分析

-PARTE

毕业生

66.07%毕业生选择通过中介寻找钟意的房源,56.16%的毕业生会通过相关网站找房租房。

作为租房的“新手”,毕业生们自身获取租房信息的渠道有限,而具有专业知识的中介和真实信息的平台如58同城、安居客是帮助毕业生们找房的优质渠道。

中介和互联网找房平台是毕业生租房的两大途径

毕业生租房途径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房东直租 亲戚朋友介绍中 介 网 站

66.07% 56.16% 30.33% 27.63%

路边小广告

5.11%

毕业生租房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地理位置(75.68%)及租金(72.97%)。

毕业生选择房源时注重地理位置与租金的平衡性,交通便利、租金适中的房源是毕业生们的首选,对于房源朝向、电梯及房屋的新旧程度关注度不高。

房源本身配备的设施及周边配套也是租房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毕业生们对于租房生活质量也有较高的要求。

毕业生租房时最注重地段及租金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地理位置

租金

室内设施

周边设施

小区环境

面积

费用缴纳

户型

装修档次/风格

楼层

房屋新旧程度

有无电梯

朝向

其他

75.68%

72.97%

67.57%

56.76%

51.95%

42.04%

34.53%

24.02%

22.52%

19.52%

12.31%

11.41%

7.81%

0.90%

毕业生租房考虑因素

宽带/淋浴/空调等

保暖气费/物业费等

医院/学校/购物休闲娱乐场所等

受制于经济因素,毕业生普通期望较低的租金。

79.53%的毕业生期望租金低于2000元/月,其中1400-1600元/月的占比最高(16.46%),对于3000元/月的租金价格接受度低。

八成毕业生期望租金在2000元/月以下

800元以下 801-1000元 1001-1200元

1201-1400元 1401-1600元 1601-1800元

1801-2000元 2001-2500元 2501-3000元

3001-3500元 3501-4000元 4000元以上

毕业生预期月租金价格段分布(元/月)

15.69%

13

.38

%

11.23%

11

.38

%

9.6

9%

9.85%

3.08%

0.31%

6.62%

1.54%

0.77%

16.46%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46.32%的毕业生可接受的租房开销占工资比重为30%。

毕业生的独立性较强,租金来源依靠个人工资(95.2%),需要父母支持部分租金的毕业生占比9.01%。这部分毕业生中,父母提供租金支持占全部租金的比例约在50%。

毕业生租金来源

毕业生租金占工资比重

个人工资 父 母 银行信用卡 信贷APP

95.20%

9.01%9.31%

2.70%

10%

20%

30%

40%

50%

60%

70%以上

租金占收入三成是幸福感平衡线

46.32%

34.16%

9.86%

5.85%

2.32%

1.39%

0.16%

53.75%的毕业生会选择合租。同事作为合租对象的占比最高,其次为同学。毕业生大多更倾向选择生活习惯良好、社会关系简单的合租者,而对于异性合租的接受度普遍不高。

毕业生偏好合租的租住方式 选择合租对象更注重生活习惯是否良好

毕业生合租对象

毕业生对合租者的要求

社会关系简单

爱干净

作息规律

无不良嗜好

必须是同性

有相同爱好

有公用认识的人

会做饭

没有伴侣/对象

必须是异性

62.01%

60.34%

57.54%

51.96%

42.46%

37.99%

36.31%

6.15%

4.47%

1.68%

50.28%

38.55%

7.26% 2.79% 1.12%

同 事 同 学 陌生人 男女朋友/对象

亲 戚「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多数毕业生看好工作城市的发展前景,有在工作地长久居住的打算。随着学历的提高,有意愿在工作城市买房的毕业生占比明显增加。

毕业生认为买房要趁早。毕业生计划买房的年龄平均在30岁上下,近半数毕业生计划在30-34岁之间完成购房目标。

近七成毕业生有意愿在工作地买房

是,会在工作城市买房

否,不会在工作城市买房

不确定

22-24岁 25-29岁

30-34岁 35岁及以后

12.3

1%

0.51%14.3

8%

49.05%

35.61%19.74%

67.95%

毕业生购房意愿 毕业生计划购房年龄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PARTF

通勤情况 毕业生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公交/地铁是毕业生最主要的通勤交通工具,占比68.87%;其次为单车通勤,占比10.07%。杭州、南京、长沙、郑州选择公交/地铁通勤的毕业生占比超八成,沈阳选择此项通勤方式的毕业生占比仅42.86%,这与城市公交及地铁网络发达程度有一定关系。

近七成毕业生选择公交/地铁通勤

毕业生出行方式选择

TAXI

公交/地铁 单 车 私家车 出租车/网约车 班 车 步 行

68.87% 10.07% 6.92% 6.10% 4.48% 3.56%

毕业生可接受单程通勤时长在40分钟左右,30-45分钟为最佳通勤时间。

通勤时长在40分钟为最佳 15km内通勤距离接受度高

通勤距离方面,毕业生对于15km以内的单程通勤距离的接受度较高。

2KM以内

5KM以内

10KM以内

15M以内

20KM以内

25KM以内

25KM以上

25.03%

25.13%

14.24%

8.14%

5.60%

2.03%

39.78%

15分钟以内

30分钟以内

45分钟以内

1小时以内

1.5小时以内

32.45%

17.50%

1.02%9.26%

19.84%

毕业生理想单程通勤时长 毕业生可接受的单程通勤距离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数据来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

多个研究报告中均指出,城市居民的通勤时间和幸福感呈负相关。每天消耗在通勤路上的时间过长,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还降低了毕业生的幸福感。

除了选择交通更为便利的居住环境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及交通状况的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的优化,通勤时长或将进一步缩短。

毕业生通勤时间和幸福感呈负相关

毕业生理想单程通勤时长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 南京 杭州 青岛 成都 长沙 合肥 武汉 西安 郑州 沈阳

4549

44

50

5754

48 47 46 46

4038 36

3228

单位: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