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6 月19 日 本版编辑:康 慨 电话:010-67078085 e...

1
E-mail:[email protected] 4 国际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 5 编: 100062 话: 67078085 真: 67078086 今日二十版 零售每份 3.00 京东工商广登字 20170085 印刷厂: 光明日报印刷厂 2019 6 19 本版编辑:康慨 电话: 010-67078085 中华读书报记者 康慨 多产的法国哲学家、作家和 法兰西学院院士米歇尔 · 塞尔 Michel Serres 6 1 日在巴黎 东郊的万塞纳去世,享年八十八 岁。 塞尔 1930 年生于法国西南 部的阿让,就读于著名的巴黎高 等师范学院,而后一边在海军服 役,一边继续求学, 1968 年终于 拿到博士学位,第二年获聘为索 邦的科学史教授,又于 1984 赴美,执教于斯坦福大学。 他著作等身,出书逾八十 部。就在今年 2 月,苹果树出版 社还推出了他的新作《调皮的道 德》( Morales espiègles )。 1985 年,他以随笔《五种官 能》( Les Cinq Sens )获美第奇 奖。书中宣称:“如果身体不曾 游历,如果鼻子不曾品味外域的 情趣,智识便一无是处。” 2012 年问世的哲学随笔《拇 指姑娘》( Petite Poucette )一举卖 出了二十七万册,甚至在中国也 有出版。塞尔宣称新技术已经 有效地创造出了一种新型人类, 也势必要推动一场深刻的政治、 社会和心理学变革。 他在 1990 年入选法兰西学 院,坐第十八号席,但拒绝参加 传统的授剑仪式,以宣示和平。 塞尔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乐 观主义者。他在 2016 年说:“跟 我人生前三分之一的经历相比,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 期。我恨不得要说,西欧正在经 历一个天堂般的时代。” “总是奋力向前—这就是 典型的米歇尔 · 塞尔。”法兰西二 十四台的卡特琳 · 贝内说。 谭华汉译塞著《拇指一代》 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于 2015 年。 (王胡) 因为机舱里强烈的汽油 味儿和“美女造反”,法国头牌 作家米歇尔 · 韦勒贝克( Michel Houellebecq )取消了前往 塞尔维亚首都的行程,未能如 约在鳄鱼节上亮相。 6 7 日晚间,在贝尔格 莱德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前 的圆形露天剧场,鳄鱼节主持 人对数千位热情的观众朗读 了韦勒贝克写给活动组织者 的道歉信。 信中将爽约归因于一起 堪比“小说场面”的事件。 此前一天,在巴黎的戴高 乐机场,韦勒贝克一登上塞尔 维亚航空公司的飞机,便注意 到“令人不安的现象,尤其是 一股非常强烈的汽油味”,他 在信中描述,随即有乘客开始 抗议,要求下机,“领头造反的 是个女人,一开始完全孤立无 援。黑头发,三十多岁,美 女。我不知道她是塞尔维亚 人还是法国人。她说的话正 是我想说的。有勇气这样说 的人是她,而不是我”。 韦勒贝克写道,他很伤心 最终没能成行,又因做了旁观 者而觉得羞愧。但同时,他也 在心底感到高兴,因为他亲眼 见证了“这场既正义又健康的 造反行动”,这次“与权力当局 的短暂对抗”让他想到法国街 头绵延未绝的黄背心运动。 那场运动难道不是在可喜地 四处蔓延,甚至把革命的种子 撒到了塞尔维亚航空公司的 飞机上了吗? 不过,从某个方面来看, 韦勒贝克还谈不上见多识 广。他眼中的这场革命运动, 不过是我们常见的最低水平 的乘客维权罢了。 在塞尔维亚,韦勒贝克改 拼“Mišel Uelbek”,非常著名, 他所有的成书作品均有翻译 出版。 鳄鱼节名称里的鳄鱼 KROKODIL )二字,乃拉丁 化塞语首字母缩拼组合词,意 指“缓解厌倦和无聊的地区文 学聚会”。 如果《苍白的国王》作者 大卫 · 福斯特 · 华莱士还活着, 绝对有资格成为这个文学节 的头号嘉宾。说起来,大福华 每一年都应到场,挥舞龙虾, 与鳄鱼奋战。 今年鳄鱼节的嘉宾除了 没来的韦勒贝克,最著名的就 要数匈牙利大作家和布克国 际奖得主克劳斯瑙霍尔考伊 · 拉斯洛了。 (康慨) 七十六岁的智利作家伊莎贝 · 阿连德正在热恋,很快就要第 三次结婚。 在近期的一系列访谈中,阿 连德透露,新男友名叫罗杰 · 楚克 拉斯,是个“半波兰裔的番鬼佬 gringo )”,身为纽约大律师,狂热 地爱上了刚刚离异的阿连德,用 电子邮件展开数月的求爱攻势, 一旦得到首肯,便卖掉全部家当, 穿过整个美国大陆,跑去加利福 尼亚,与阿连德同居一年,和她的 狗杜尔塞也两情相悦。 阿连德自感重变少女。“这个 年纪的热恋与十八岁的热恋是一 样的。”她说。 阿连德的小说近作《越过冬天》 Más allá del invierno ,书名出自 加缪)出版于 2017 6 月,献词曰: “给罗杰 · 楚克拉斯,为了这份意想 不到的爱( amor inesperado )”。 她以 1982 年出版的小说《幽 灵之家》扬名,楚克拉斯初读此 书,就爱上了这位作家,她的一切 作品,他都热烈捧读,一本接一 本。一日,他开车时听到她的声 音,有心写信,又自觉人家不会理 他。 阿连德十九岁高中毕业后便 嫁工程师米格尔 · 弗里亚斯,十六 年后情尽,但因为两个孩子还小, 所以又稽延九年,到 1982 年才正 式分手。 2015 年,七十三岁的阿连德 与共同生活近三十年的丈夫威 · 戈登离婚,自感从此孤老,未 料楚克拉斯此时出手,终于敲开 她的家门。 阿连德的新作《海的长花瓣》 Largo pétalo de mar )刚刚于 5 21 日上市。小说以真实的历史事 件为背景,描写二十世纪三十年 代末,内战蹂躏着西班牙,佛朗哥 将军将共和政府推翻,新寡的孕 妇罗塞加入难民大军,逃往法国 边境。为了生存,她与军医和亡 夫的兄弟维克托以夫妇相称。智 利人民阵线政府委派诗人和外交 家聂鲁达为驻法领事,专门负责 救助西班牙共和国的难民。聂鲁 达不辱使命,甚至在总统要变卦 时,一度以自杀相迫,最终安排二 千二百名难民登上了从波尔多开 往智利瓦尔帕莱索的一艘货轮 SS · 温尼伯号。聂鲁达后来回忆: “我们终于要把移民送上‘温 尼伯’号。长期分离的丈夫和妻 子、父母和子女,从欧洲或非洲遥 遥相隔的不同角落纷纷汇集到登 船地点来。等候的人群涌向每一 列到达的火车。在奔跑、哭泣和 呼喊中,他们从窗口伸出的一簇 簇脑袋中认出他们亲爱的人。所 有的人都上船了。当中有渔夫、 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他们是力 量、英雄气概、勤劳的样本。我的 诗得以在斗争中为他们找到祖 国,我深感自豪。”( 林光译文 船上大部分难民留在了智 利,其中有的人,如去年 10 月才去 世的维克托 · 佩伊,后来加入了马 克思主义的人民团结党,并成为 萨尔瓦多 · 阿连德总统的贴身顾 问。 萨尔瓦多 · 阿连德是伊莎贝 · 阿连德的堂叔。 在去年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卓 越贡献奖章的典礼上,伊莎贝尔 · 阿连德曾登台发表重要讲话,抨 击美国当前恶毒的政治气候和对 落难者表现出的不仁不义。 “我一直是个外国人。我的 大部分作品写的都是乡愁、失落 和分离,写的是对归属某个地方 的无法根治的渴望。”她说,“这是 一个很多地方发生着战争、到处 也都有潜在战争的时代。一个民 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时代,残忍 和盲信的时代。”她提醒美国人注 意,那些逃离战争和灾殃者的痛 苦增长得多么急剧,而世界对那 些最惊人悲剧的遗忘又是多么迅 捷。 (康慨) 八十三岁的秘鲁和西班牙 大作家、 2010 年诺贝尔文学奖 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Mario Vargas Llosa )将于今年秋 天 出 版 小 说 新 作《艰 辛 时 刻》 Tiempos recios )。 这一消息是由巴尔加斯侯 爵本人在上周参加马德里书展、 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展区与该国 诗人索莱达 · 阿尔瓦雷斯对谈时 宣布的。 阿尔法瓜拉出版社将于 10 8 日在西班牙和西班牙美洲 发行此书。 《艰辛时刻》是虚构与事实 相结合的历史小说,可视为巴尔 加斯 · 略萨十九年前所著《公羊 的节日》的姊妹篇。 《公羊的节日》揭露了中美 洲国家多米尼加独裁者特鲁希 略的暴政,《艰辛时刻》主题与之 相仿。故事发生在同一地区的 危地马拉,时为二十世纪五十年 代初,年轻有为的哈科沃 · 阿文 斯总统容共亲苏,积极推动土地 改革,触动了在危美国大地主和 大资本家的利益,联合果品公司 出钱出力,在华盛顿大搞宣传和 游说,极端反共的国务卿杜勒斯 指责阿文斯要在中美洲变天,国 务院、中央情报局和海军陆战队 通力合作,推进代号为“恶魔”的 颠覆计划,训练流亡危人雇佣 军,集结于洪都拉斯边境,终在 1954 年发动里应外合的军事政 变,将阿文斯的民选政府一举推 翻。但新的危地马拉统治者卡 洛斯 · 卡斯蒂略 · 阿马斯上校仅 过三年便遭刺杀。阿文斯流亡 海外,家破人亡,女儿自杀,他自 己则开始酗酒, 1971 年死于墨西 哥城,年仅五十七岁。直到九十 年代,美国政府一手策划五四年 危国政变的真相才随着解密档 案而大白于天下。 在种种暴力行为的背后,隐 藏着一个罔顾事实、改变了危地 马拉进而改变拉丁美洲未来的 谎言,那就是艾森豪威尔政府对 哈科沃 · 阿文斯要把苏联式共产 主义引进整个大陆的虚假指控。 “当时很多人相信危地马拉 将成为苏联的一个滩头堡。可 是在阿文斯时期,这个国家连一 个俄国人都没有。”巴尔加斯侯 爵告诉西班牙《国家报》。 他说,小说缘起于两年半以 前在多米尼加共和国首都圣多 明各的一次晚餐。巴尔加斯 · 萨吃完饭,干坐着,等待离开时, 旁边有个人对他说:“我有个故 事给你写。” 巴先生听毕,刿心鉥肾,狂 写八百天,终于成书。 在小说里,阿文斯和卡斯蒂 · 阿马斯等历史人物均有出 场,与作者虚构的角色展开互 动,但主要的情节并未逾越真实 的历史框架,一如前作《公羊的 节日》和《世界末日之战》。 《艰辛时刻》之书名出自十 六世纪圣人阿维拉的特雷莎(大 德兰)所著《人生之书》:“艰辛时 刻需要坚强的上帝之友来支撑 弱者”。 巴尔加斯 · 略萨的上一本小 说是 2016 年 问 世 的《五 角 地》 Cinco esquinas )。 侯健汉译巴著《五个街角》 去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三十三岁的无名美国青年作家 埃米莉·鲁斯科维奇( Emily Ruskovich左图)上周以其小说《爱达 荷》( Idaho )赢得了 2019 年度的国际 都柏林文学奖。 都柏林奖号称世界上为单本小 说所设奖金最高的文学奖,奖金十 万欧元,今年约合人民币七十七万 八千元。 对鲁斯科维奇来说,十万欧元 的奖金是一笔“数目惊人”的大钱。 她正在家中草地上和女儿玩耍 时,通过电话接到了喜讯。“我一开 始讲不出话来,接着我反应出巨大 的喜悦,但接着我也真实地感到了 不确定。”鲁女士事后告诉《卫报》, “我当真无法相信这事发生了。那 只是我跟宝宝在草地上的短暂一 刻,我的人生却从此完全改变。” 今年的一百四十一部候选作品 由四十一个国家一百一十五个城市 的公共图书馆举荐,《爱达荷》只得 到比利时布鲁日的一家图书馆提 名,幸运的是,它一路过关斩将,赢 得大奖。 出版商力捧的爱尔兰本土新秀 萨莉 · 鲁尼( Sally Rooney )进入了决 选名单,但又一次在大奖的角逐中 落败。 同样失意的还有马蒂亚斯 · 纳尔 2015 年的龚古尔奖获奖作品 《罗盘》、乔治 · 桑德斯 2017 年的布 克奖获奖作品《林肯在中阴界》和卡 米拉 · 沙姆西 2018 年的妇女小说奖 获奖作品《家火》,这些小说大名鼎 鼎,但都柏林文学奖的评委们最终 表明,他们另有所爱。 鲁斯科维奇在厄运山区的爱达 荷锅柄长大,一度在帐篷里生活,从 蒙大拿大学毕业后,又获加拿大新 不伦瑞克大学和艾奥瓦作家工作坊 的两个硕士学位,如今在博伊西州 立大学教授创意写作,与丈夫和年 幼的女儿住在爱达荷城。 《爱达荷》的故事发生在爱达荷 锅柄地区,有一对夫妇过着平静的 生活,但妻子安 · 米切尔日益专注于 丈夫韦德不堪回首的往事。透过碎 片般的信息,她努力拼凑出韦德九 年前的秘密,求索事件暗藏的动 机。那是 1995 年的盛夏,一家四口 开车进山砍柴伐木,母亲珍妮挥舞 细斧,把小枝条从大树干上砍落,父 亲韦德主管堆垛,两个女儿—九 岁的琼和六岁的梅负责喝柠檬水、 轰马蝇、斗嘴、唱半拉胡片的歌。 但母亲将杀死自己的小孩,一 个家庭将化为碎屑。 安挥起斧头,砍死了梅。琼逃 入森林,从此消声匿迹。 鲁斯科维奇花了六年时间,运 用精致的技巧和多重视角,透过安、 韦德和狱中的珍妮,讲述了一个惊 心动魄的故事。 她原本写了个七十页的中篇, 打算结集出版,但编辑认为,这故事 有足够的潜力扩展成长篇。鲁斯科 维奇的创意写作教授给了她同样的 建议。她依言行事,写成三百三十 六页的《爱达荷》。 国际都柏林文学奖创办于 1996 年,由都柏林市议会、市政府共同主 办,用以奖励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 以任何语言写成的文学精品,只要 该书曾以英文或英译出版。 中华读书报注意到,今年没有 中国的图书馆向都柏林奖推荐任何 图书。 斯里兰卡、尼日利亚、巴巴多斯 和韩国等国家或地区均有图书馆参 与提名。 不过,三十五岁的中国作家颜 歌位列今年都柏林奖的评委。 爱尔兰作家迈克·麦科马克 Mike McCormack )凭借小说《太阳 骨》( Solar Bones )获得了去年的都 柏林文学奖。 揭露中情局秘密策划危地马拉政变,毁坏拉美民主进程 八十三岁的巴尔加斯 · 略萨今年十月出版历史小说新作 七十六岁的智 利名作家伊莎 贝尔 · 阿连德即 将第三次结婚 无名青年教师小说处女作《爱达荷》获都柏林文学奖 马里奥 · 巴尔加斯 · 略萨和女友伊莎贝尔 · 普赖斯勒上周亮相马德里书展 中华读书报记者 康慨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 · 塞尔去世 原因离奇,米歇尔 · 勒贝克爽约贝尔格莱 德鳄鱼节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Dec-2019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9 年6 月19 日 本版编辑:康 慨 电话:010-67078085 E …epaper.gmw.cn/zhdsb/images/2019-06/19/04/2019061904_pdf.pdf · 2019-06-18 · 拼“Mišel Uelbek”,非常著名,

■E-mail:[email protected] 国 际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 5 号 邮 编:100062 电 话:67078085 传 真:67078086 今日二十版 零售每份 3.00 元 京东工商广登字 20170085 印刷厂:光明日报印刷厂

2019年6月19日 ■本版编辑:康 慨 ■电话:010-67078085

■中华读书报记者 康慨

多产的法国哲学家、作家和

法兰西学院院士米歇尔·塞尔

(Michel Serres)6 月 1 日在巴黎

东郊的万塞纳去世,享年八十八

岁。

塞尔 1930 年生于法国西南

部的阿让,就读于著名的巴黎高

等师范学院,而后一边在海军服

役,一边继续求学,1968 年终于

拿到博士学位,第二年获聘为索

邦的科学史教授,又于 1984 年

赴美,执教于斯坦福大学。

他著作等身,出书逾八十

部。就在今年 2 月,苹果树出版

社还推出了他的新作《调皮的道

德》(Morales espiègles)。

1985 年,他以随笔《五种官

能》(Les Cinq Sens)获 美 第 奇

奖。书中宣称:“如果身体不曾

游历,如果鼻子不曾品味外域的

情趣,智识便一无是处。”

2012年问世的哲学随笔《拇

指姑娘》(Petite Poucette)一举卖

出了二十七万册,甚至在中国也

有出版。塞尔宣称新技术已经

有效地创造出了一种新型人类,

也势必要推动一场深刻的政治、

社会和心理学变革。

他在 1990 年入选法兰西学

院,坐第十八号席,但拒绝参加

传统的授剑仪式,以宣示和平。

塞尔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乐

观主义者。他在 2016 年说:“跟

我人生前三分之一的经历相比,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

期。我恨不得要说,西欧正在经

历一个天堂般的时代。”

“总是奋力向前——这就是

典型的米歇尔·塞尔。”法兰西二

十四台的卡特琳·贝内说。

谭华汉译塞著《拇指一代》

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于 2015年。

(王胡)

因为机舱里强烈的汽油

味儿和“美女造反”,法国头牌

作家米歇尔·韦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取消了前往

塞尔维亚首都的行程,未能如

约在鳄鱼节上亮相。

6 月 7 日晚间,在贝尔格

莱德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前

的圆形露天剧场,鳄鱼节主持

人对数千位热情的观众朗读

了韦勒贝克写给活动组织者

的道歉信。

信中将爽约归因于一起

堪比“小说场面”的事件。

此前一天,在巴黎的戴高

乐机场,韦勒贝克一登上塞尔

维亚航空公司的飞机,便注意

到“令人不安的现象,尤其是

一股非常强烈的汽油味”,他

在信中描述,随即有乘客开始

抗议,要求下机,“领头造反的

是个女人,一开始完全孤立无

援 。 黑 头 发 ,三 十 多 岁 ,美

女。我不知道她是塞尔维亚

人还是法国人。她说的话正

是我想说的。有勇气这样说

的人是她,而不是我”。

韦勒贝克写道,他很伤心

最终没能成行,又因做了旁观

者而觉得羞愧。但同时,他也

在心底感到高兴,因为他亲眼

见证了“这场既正义又健康的

造反行动”,这次“与权力当局

的短暂对抗”让他想到法国街

头绵延未绝的黄背心运动。

那场运动难道不是在可喜地

四处蔓延,甚至把革命的种子

撒到了塞尔维亚航空公司的

飞机上了吗?

不过,从某个方面来看,

韦 勒 贝 克 还 谈 不 上 见 多 识

广。他眼中的这场革命运动,

不过是我们常见的最低水平

的乘客维权罢了。

在塞尔维亚,韦勒贝克改

拼“Mišel Uelbek”,非常著名,

他所有的成书作品均有翻译

出版。

鳄 鱼 节 名 称 里 的 鳄 鱼

(KROKODIL)二字,乃拉丁

化塞语首字母缩拼组合词,意

指“缓解厌倦和无聊的地区文

学聚会”。

如果《苍白的国王》作者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还活着,

绝对有资格成为这个文学节

的头号嘉宾。说起来,大福华

每一年都应到场,挥舞龙虾,

与鳄鱼奋战。

今年鳄鱼节的嘉宾除了

没来的韦勒贝克,最著名的就

要数匈牙利大作家和布克国

际奖得主克劳斯瑙霍尔考伊·拉斯洛了。

(康慨)

七十六岁的智利作家伊莎贝

尔·阿连德正在热恋,很快就要第

三次结婚。

在近期的一系列访谈中,阿

连德透露,新男友名叫罗杰·楚克

拉斯,是个“半波兰裔的番鬼佬

(gringo)”,身为纽约大律师,狂热

地爱上了刚刚离异的阿连德,用

电子邮件展开数月的求爱攻势,

一旦得到首肯,便卖掉全部家当,

穿过整个美国大陆,跑去加利福

尼亚,与阿连德同居一年,和她的

狗杜尔塞也两情相悦。

阿连德自感重变少女。“这个

年纪的热恋与十八岁的热恋是一

样的。”她说。

阿连德的小说近作《越过冬天》

(Más allá del invierno ,书名出自

加缪)出版于2017年6月,献词曰:

“给罗杰·楚克拉斯,为了这份意想

不到的爱(amor inesperado)”。

她以 1982 年出版的小说《幽

灵之家》扬名,楚克拉斯初读此

书,就爱上了这位作家,她的一切

作品,他都热烈捧读,一本接一

本。一日,他开车时听到她的声

音,有心写信,又自觉人家不会理

他。

阿连德十九岁高中毕业后便

嫁工程师米格尔·弗里亚斯,十六

年后情尽,但因为两个孩子还小,

所以又稽延九年,到 1982 年才正

式分手。

2015 年,七十三岁的阿连德

与共同生活近三十年的丈夫威

利·戈登离婚,自感从此孤老,未

料楚克拉斯此时出手,终于敲开

她的家门。

阿连德的新作《海的长花瓣》

(Largo pétalo de mar)刚刚于 5 月

21 日上市。小说以真实的历史事

件为背景,描写二十世纪三十年

代末,内战蹂躏着西班牙,佛朗哥

将军将共和政府推翻,新寡的孕

妇罗塞加入难民大军,逃往法国

边境。为了生存,她与军医和亡

夫的兄弟维克托以夫妇相称。智

利人民阵线政府委派诗人和外交

家聂鲁达为驻法领事,专门负责

救助西班牙共和国的难民。聂鲁

达不辱使命,甚至在总统要变卦

时,一度以自杀相迫,最终安排二

千二百名难民登上了从波尔多开

往智利瓦尔帕莱索的一艘货轮

SS·温尼伯号。聂鲁达后来回忆:

“我们终于要把移民送上‘温

尼伯’号。长期分离的丈夫和妻

子、父母和子女,从欧洲或非洲遥

遥相隔的不同角落纷纷汇集到登

船地点来。等候的人群涌向每一

列到达的火车。在奔跑、哭泣和

呼喊中,他们从窗口伸出的一簇

簇脑袋中认出他们亲爱的人。所

有的人都上船了。当中有渔夫、

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他们是力

量、英雄气概、勤劳的样本。我的

诗得以在斗争中为他们找到祖

国,我深感自豪。”(林光译文)

船上大部分难民留在了智

利,其中有的人,如去年10月才去

世的维克托·佩伊,后来加入了马

克思主义的人民团结党,并成为

萨尔瓦多·阿连德总统的贴身顾

问。

萨尔瓦多·阿连德是伊莎贝

尔·阿连德的堂叔。

在去年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卓

越贡献奖章的典礼上,伊莎贝尔·阿连德曾登台发表重要讲话,抨

击美国当前恶毒的政治气候和对

落难者表现出的不仁不义。

“我一直是个外国人。我的

大部分作品写的都是乡愁、失落

和分离,写的是对归属某个地方

的无法根治的渴望。”她说,“这是

一个很多地方发生着战争、到处

也都有潜在战争的时代。一个民

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时代,残忍

和盲信的时代。”她提醒美国人注

意,那些逃离战争和灾殃者的痛

苦增长得多么急剧,而世界对那

些最惊人悲剧的遗忘又是多么迅

捷。

(康慨)

大事

简讯

八十三岁的秘鲁和西班牙

大作家、2010 年诺贝尔文学奖

得 主 马 里 奥·巴 尔 加 斯·略 萨

(Mario Vargas Llosa)将于今年秋

天 出 版 小 说 新 作《艰 辛 时 刻》

(Tiempos recios)。

这一消息是由巴尔加斯侯

爵本人在上周参加马德里书展、

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展区与该国

诗人索莱达·阿尔瓦雷斯对谈时

宣布的。

阿尔法瓜拉出版社将于 10月 8 日在西班牙和西班牙美洲

发行此书。

《艰辛时刻》是虚构与事实

相结合的历史小说,可视为巴尔

加斯·略萨十九年前所著《公羊

的节日》的姊妹篇。

《公羊的节日》揭露了中美

洲国家多米尼加独裁者特鲁希

略的暴政,《艰辛时刻》主题与之

相仿。故事发生在同一地区的

危地马拉,时为二十世纪五十年

代初,年轻有为的哈科沃·阿文

斯总统容共亲苏,积极推动土地

改革,触动了在危美国大地主和

大资本家的利益,联合果品公司

出钱出力,在华盛顿大搞宣传和

游说,极端反共的国务卿杜勒斯

指责阿文斯要在中美洲变天,国

务院、中央情报局和海军陆战队

通力合作,推进代号为“恶魔”的

颠覆计划,训练流亡危人雇佣

军,集结于洪都拉斯边境,终在

1954 年发动里应外合的军事政

变,将阿文斯的民选政府一举推

翻。但新的危地马拉统治者卡

洛斯·卡斯蒂略·阿马斯上校仅

过三年便遭刺杀。阿文斯流亡

海外,家破人亡,女儿自杀,他自

己则开始酗酒,1971年死于墨西

哥城,年仅五十七岁。直到九十

年代,美国政府一手策划五四年

危国政变的真相才随着解密档

案而大白于天下。

在种种暴力行为的背后,隐

藏着一个罔顾事实、改变了危地

马拉进而改变拉丁美洲未来的

谎言,那就是艾森豪威尔政府对

哈科沃·阿文斯要把苏联式共产

主义引进整个大陆的虚假指控。

“当时很多人相信危地马拉

将成为苏联的一个滩头堡。可

是在阿文斯时期,这个国家连一

个俄国人都没有。”巴尔加斯侯

爵告诉西班牙《国家报》。

他说,小说缘起于两年半以

前在多米尼加共和国首都圣多

明各的一次晚餐。巴尔加斯·略

萨吃完饭,干坐着,等待离开时,

旁边有个人对他说:“我有个故

事给你写。”

巴先生听毕,刿心鉥肾,狂

写八百天,终于成书。

在小说里,阿文斯和卡斯蒂

略·阿马斯等历史人物均有出

场,与作者虚构的角色展开互

动,但主要的情节并未逾越真实

的历史框架,一如前作《公羊的

节日》和《世界末日之战》。

《艰辛时刻》之书名出自十

六世纪圣人阿维拉的特雷莎(大

德兰)所著《人生之书》:“艰辛时

刻需要坚强的上帝之友来支撑

弱者”。

巴尔加斯·略萨的上一本小

说是 2016 年问世的《五角地》

(Cinco esquinas)。

侯健汉译巴著《五个街角》

去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三十三岁的无名美国青年作家

埃 米 莉·鲁 斯 科 维 奇(Emily Rus⁃kovich,左图)上周以其小说《爱达

荷》(Idaho)赢得了 2019年度的国际

都柏林文学奖。

都柏林奖号称世界上为单本小

说所设奖金最高的文学奖,奖金十

万欧元,今年约合人民币七十七万

八千元。

对鲁斯科维奇来说,十万欧元

的奖金是一笔“数目惊人”的大钱。

她正在家中草地上和女儿玩耍

时,通过电话接到了喜讯。“我一开

始讲不出话来,接着我反应出巨大

的喜悦,但接着我也真实地感到了

不确定。”鲁女士事后告诉《卫报》,

“我当真无法相信这事发生了。那

只是我跟宝宝在草地上的短暂一

刻,我的人生却从此完全改变。”

今年的一百四十一部候选作品

由四十一个国家一百一十五个城市

的公共图书馆举荐,《爱达荷》只得

到比利时布鲁日的一家图书馆提

名,幸运的是,它一路过关斩将,赢

得大奖。

出版商力捧的爱尔兰本土新秀

萨莉·鲁尼(Sally Rooney)进入了决

选名单,但又一次在大奖的角逐中

落败。

同样失意的还有马蒂亚斯·埃

纳尔 2015 年的龚古尔奖获奖作品

《罗盘》、乔治·桑德斯 2017 年的布

克奖获奖作品《林肯在中阴界》和卡

米拉·沙姆西 2018 年的妇女小说奖

获奖作品《家火》,这些小说大名鼎

鼎,但都柏林文学奖的评委们最终

表明,他们另有所爱。

鲁斯科维奇在厄运山区的爱达

荷锅柄长大,一度在帐篷里生活,从

蒙大拿大学毕业后,又获加拿大新

不伦瑞克大学和艾奥瓦作家工作坊

的两个硕士学位,如今在博伊西州

立大学教授创意写作,与丈夫和年

幼的女儿住在爱达荷城。

《爱达荷》的故事发生在爱达荷

锅柄地区,有一对夫妇过着平静的

生活,但妻子安·米切尔日益专注于

丈夫韦德不堪回首的往事。透过碎

片般的信息,她努力拼凑出韦德九

年前的秘密,求索事件暗藏的动

机。那是 1995 年的盛夏,一家四口

开车进山砍柴伐木,母亲珍妮挥舞

细斧,把小枝条从大树干上砍落,父

亲韦德主管堆垛,两个女儿——九

岁的琼和六岁的梅负责喝柠檬水、

轰马蝇、斗嘴、唱半拉胡片的歌。

但母亲将杀死自己的小孩,一

个家庭将化为碎屑。

安挥起斧头,砍死了梅。琼逃

入森林,从此消声匿迹。

鲁斯科维奇花了六年时间,运

用精致的技巧和多重视角,透过安、

韦德和狱中的珍妮,讲述了一个惊

心动魄的故事。

她原本写了个七十页的中篇,

打算结集出版,但编辑认为,这故事

有足够的潜力扩展成长篇。鲁斯科

维奇的创意写作教授给了她同样的

建议。她依言行事,写成三百三十

六页的《爱达荷》。

国际都柏林文学奖创办于1996年,由都柏林市议会、市政府共同主

办,用以奖励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

以任何语言写成的文学精品,只要

该书曾以英文或英译出版。

中华读书报注意到,今年没有

中国的图书馆向都柏林奖推荐任何

图书。

斯里兰卡、尼日利亚、巴巴多斯

和韩国等国家或地区均有图书馆参

与提名。

不过,三十五岁的中国作家颜

歌位列今年都柏林奖的评委。

爱 尔 兰 作 家 迈 克·麦 科 马 克

(Mike McCormack)凭借小说《太阳

骨》(Solar Bones)获得了去年的都

柏林文学奖。

揭露中情局秘密策划危地马拉政变,毁坏拉美民主进程八十三岁的巴尔加斯·略萨今年十月出版历史小说新作

七十六岁的智利名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即将第三次结婚

无名青年教师小说处女作《爱达荷》获都柏林文学奖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和女友伊莎贝尔·普赖斯勒上周亮相马德里书展

■中华读书报记者 康慨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塞尔去世

原因离奇,米歇尔·韦勒贝克爽约贝尔格莱德鳄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