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地層中的化石 p.89 3-2 生物如何發生演化 p · 單元三 演化 91...

40
單元三 演化 89 3-1 地層中的化石 P.89 3-2 生物如何發生演化 P.102 3-3 生物的演化 P.119 單元三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Jan-2020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單元三 演化

    89

    3-1 地層中的化石 P.89

    3-2 生物如何發生演化 P.102

    3-3 生物的演化 P.119

    單 元 三 演 化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90

    3-1 地層中的化石

    【導論】

    當我們到博物館參觀各種化石時,可能見到過去已絕種的生物,如恐龍;也可能

    見到早期的人類,如北京人。這些化石代表著生活於過去的生物體,因此若將這些化

    石和類似的現生生物體做比較,它們間的性狀有些相同,有些相似,有些則截然不同! 假如我們認為過去的某一物種(例如北京人)與現生物種(例如現代人),有祖先和

    後代的關係,則可意味著:地球上的生物,在過去漫長的時間裡,一直在改變;這種

    改變稱為生物演化。

    生物演化的化石證據(最有力而直接的證據) 1.化石:

    常見的化石是生活於過去的生物體的_____部份,如動物的骨骼、牙齒、硬殼,植物的細胞壁、葉、樹幹等,經由石化作用而形成化石 (1)形成化石、發現化石→機率____。 (2)化石僅能代表遠古時代極少部分生物種類。 (3)化石多不完整→但仍可說明生物演化的過程。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91

    2.化石形成的過程:

    (1)生物死後在腐爛前迅速被掩埋。 (2)泥沙不斷的堆積。 (3)長時間生物的遺骸被地層中的礦物質取代(石化作用) ,形成化石。 (4)經地殼的變動,化石露出地表而被挖掘出來。

    3.化石形成的條件:

    (1)有____的部分。 (2)死後____被掩埋。 (3)極___的時間埋在地層中。

    4.化石的形成環境:(生物體的堅硬部分→可形成化石,化石多見於_____岩)

    冰層中 西伯利亞的猛瑪象(長毛象)在冰層中不易受微生物腐化分解。

    陸地上 生物遺骸易被風化、吞食、腐化分解→不易形成化石。 水 底 生物遺骸迅速被沉積物覆蓋→減緩腐化分解速度→易形成化石。

    琥 珀 小型生物陷入松脂、樹脂中→硬化後形成化石。 火山灰 火山灰、瀝青→迅速掩埋覆蓋→可形成化石。

    痕跡化石

    (生痕化石)

    (1)動物在泥地上活動所留下的腳印、爬痕。 (2)動物停棲的巢穴。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92

    5.活化石:

    (1)指演化上非常原始的種類,這些活化石生物的構造和在地層中幾千萬年前祖先的化石十分接近。

    (2)例如:腔棘魚、銀杏、鸚鵡螺。

    1938 年發現腔棘魚

    1. 古代的生物死亡後,下列何者比較不易形成化石?

    (A) 始祖鳥的骨骼 (B) 蕨類植物的細胞壁 (C) 猛瑪象的牙齒 (D) 恐龍的肌肉

    2.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跡或排泄物,下列何者可稱為化石? (A) 埋藏在冰凍土層中的長毛象 (B) 岩層中的水晶 (C) 海邊螃蟹死後的硬殼 (D) 被太陽晒乾的蛇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93

    化石與地層的關係

    1. 生物學家經由化石出土時,它在地層中所處的岩層位置,可瞭解該化石所代表生物體的生存年代。

    2. 化石年代的決定:

    相對年代

    上層較新 愈年輕地層的化石 →生物的種類較___、形態及構造均較複雜。

    下層古老 愈古老地層的化石 →生物的種類較___、形態及構造均較簡單。

    絕對年代

    (放射性

    定年法)

    碳 14 法 測定三萬年以內的岩石(C14→N14:半衰期 5730 年)。測定六萬年以內的岩石(C14→C12:半衰期 5600 年)。

    鉀氬法 測定三萬~百萬年之間的岩石。 (K40→Ar40:半衰期 13 億年)

    3.化石可推測當時的氣候概況與地殼變動。

    a.有珊瑚化石出現的地層,當時的沉積環境是熱帶且溫暖清澈的淺海海域。 b.西伯利亞冰原挖出的大象化石,全身有長毛,可推論當時的氣候較寒冷。 c.台灣東北角海岸的岩層表面有海膽化石出露,可以佐證台灣島曾經抬升。 d.在喜馬拉雅山中出現了大量的海洋生物菊石的化石,可證明造山運動。

    有些生物化石因數量

    多,且具有明顯的特

    徵,並且在某一年代

    的岩層中廣泛分布,

    即可能成為該岩層的

    代表性化石,稱為 指標性化石。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94

    4.相隔兩地的地層是否有關係,可藉地層中所含化石群來斷定。如果不同地區的

    地層發現相似的化石群,則可斷定兩地的地層為相同年代形成。

    甲 地 乙 地

    地質學家調兩地的地層,發現如圖之化石,下列兩地地層的配對,何者是同一地質年代?

    (A) 甲-Ⅱ (B) 甲-Ⅲ (C) 乙-Ⅰ (D) 乙-Ⅱ

    甲 Ⅱ

    乙 Ⅲ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95

    利用化石推測生物演化: 一系列完整的化石最能說明該特定類別生物的演化過程。 在北美洲,古生物

    學家曾挖掘到一系列馬的化石。 根據這些化石系列,我們可以發現:

    1.馬在演化過程中,前肢的趾由四趾變為單趾。 2.體型由小漸漸變大。 3.科學家根據馬腳趾的變化,更進而推測:

    a.早期的馬生活在叢林中,所以長有適合抓地慢走的四趾。 b.後來由於逐漸遷移至草原,因而演化成適合跳躍奔跑的單趾。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96

    ( )1.附圖為某地的地層剖面示意圖,其中地層甲、乙、丙分別含有珊瑚、恐龍牙齒、馬骨化石,

    且甲、乙之間有一層火山噴出時在陸地地表堆積形成的火山灰。依據此處地層與化石所做

    的推論,下列何者合理? (A)火山灰的形成年代有可能是中生代 (B)馬在過去可能曾經是恐龍獵食的對象 (C)珊瑚因為火山灰的覆蓋而在地球上消失 (D)此地共有三種化石,表示其生存環境相同 【101.基測】

    ( )2.假設某一地層依照組成的岩石性質不同,由下至上分為甲、乙、丙、丁四層,且該地的地

    層並未發生上下翻轉。以下為四個地層的描述: 【102.基測】 一、石灰岩位在頁岩的上層 二、在砂岩中發現三葉蟲的化石 三、在頁岩中發現馬的腳印化石 四、有一層是中生代沉積的火山灰地層 根據上述內容判斷,下列四個地層及其所對應的岩石性質,何者較符合? (A)地層甲是砂岩,地層丁是頁岩 (B)地層乙是火山灰地層,地層甲是砂岩 (C)地層丙是頁岩,地層乙是石灰岩 (D)地層丁是石灰岩,地層丙是火山灰地層

    ( )3.阿達發現生活於數百萬年前的原始人類遺跡,其中包含殘缺不全的原始人類骨骼化石,還

    有用恐龍牙齒化石和象牙所做成的裝飾品。若已知象牙是新生代的大象象牙,則下列對此

    地原始人類、恐龍、大象之間關係的敘述,何者最合理? 【103.會考】 (A)恐龍與大象曾經生活在同一年代 (B)恐龍是因為原始人類的活動而滅絕 (C)原始人類曾經獵捕恐龍以及大象為食 (D)原始人類撿到在地層中的恐龍牙齒化石

    ANS: 1.ABD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97

    _____1.溪頭的銀杏樹是化石。 _____2.肌肉組織容易形成化石。 _____3.化石可由岩層中的位置可推測生物的生存年代。 _____4.將化石復原,可窺見生物身上的斑紋和保護色。 _____5.以化石岩層位置推斷其生存年代,愈古老的在愈下層。 _____6.三葉蟲化石因數量多,且在中生代的岩層中廣泛分布,可當指標性化石。 _____7.新生代的指標性化石為鳥類、哺乳類、被子植物。 _____8.在同ㄧ岩層找到兩種生物的化石,表示兩種生物生活在相同的年代,且食性、身體結構及血

    緣關係相近。 _____9.若有煤層,表示此處曾為海洋沉積環境 。 _____10.藍綠菌是地球上目前發現最早的生物化石,但藍綠菌並非地球上最原始的生物。

    ANS: 1. X X O X O 6. X O X X O

    一、單選題:

    ( )1. 透過對化石的觀察,可以了解下列哪些議題?(甲)古生物當時所生活的環境;(乙)各個時代古生物所出現的種類;(丙)古生物生存的確切年分;(丁)古生物所在岩層的先後次序;(戊)古生物生存的相對年代。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戊 (C)乙丁戊 (D)甲乙丁戊

    ( )2. 有關化石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動物活動所遺留下的痕跡無法形成化石 (B)鸚鵡螺因壽命很長故稱為活化石 (C)今日所燃燒的煤炭是古代植物形成的化石 (D)由化石證據可知藍菌為最早出現的生物

    ( )3. 下列 4 種,哪些是化石?(甲)水晶;(乙)恐龍蛋;(丙)恐龍的腳印;(丁)海邊撿到的貝殼。 (A)甲丁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 )4. 下列何者不屬於化石? (A)三葉蟲的爬痕 (B)溪頭的神木 (C)冰層中遺體保存完整的長毛象 (D)恐龍的排泄物

    ( )5. 下列有關化石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可以做為演化的證據 (B)只有動物的骨骼才會形成化石 (C)化石的形成需要很久的時間 (D)生物的足跡或排泄物如被保留下來亦可形成化石

    ( )6. 由出土的一系列馬的化石推測,下列何者正確? (A)體型由大變小 (B)單趾適合捉地慢行 (C)生存環境由叢林移向草原 (D)四趾適合快速奔跑

    ( )7. 下列何項證據不能用來推斷演化? (A)比較生物化石的重量 (B)分析化石的形態變化 (C)和現行生物種間之相關性 (D)化石的地理分布關係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98

    ( )8. 以下可被視作化石的是:(甲)古生物所遺留下的石化骨骼;(乙)古細菌遺留於岩石中的細

    胞壁痕跡;(丙)古生物所遺留生存過的洞穴;(丁)恐龍的糞便。 (A)甲乙 (B)甲乙丙 (C)甲乙丙丁 (D)乙丙

    ( )9. 下列何處比較容易發現化石? (A)陽明山小油坑火山口附近 (B)墾丁國家公園的沉積岩地層中 (C)澎湖的玄武岩地層中 (D)金門的花岡岩地層中

    ( )10. 只由化石無法得知下列何項? (A)生存年代 (B)生活環境 (C)演化過程 (D)最原始的祖先物種

    ( )11. 古代樹木死亡倒下,樹幹長時間覆蓋在地層中形成化石後,其重量比現在任何同粗細的樹幹都重了許多,主要原因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古代的樹木品種特殊,樹幹的結構比較結實 (B)樹幹埋在地層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而增加重量 (C)樹幹中寄生了大量的微生物,使其重量增加 (D)樹幹內的組織被岩層中的微粒礦物置換,使重量增加

    ( )12. 臺灣島約在數百萬年前形成,卻找不到恐龍的化石,其原因是下列哪一項? (A)化石埋的太深了,目前尚未找到 (B)化石的數量不多,又遭早期民眾丟棄 (C)臺灣島上的化石因地震、侵蝕因素,在幾十萬年前既已消失 (D)恐龍絕跡後,臺灣島才形成

    ( )13. 一般對活化石的詮釋,是指地球上現存的生物種中仍然保有極為原始的型態,試判斷下列何者為活化石? (A)恐龍 (B)水杉 (C)三葉蟲 (D)蜻蜓

    ( )14. 有關馬的演化,下列的排列依出現的先後何者正確? (A)漸新馬→中新馬→鮮新馬 (B)中新馬→漸新馬→鮮新馬 (C)中新馬→鮮新馬→漸新馬 (D)鮮新馬→中新馬→漸新馬

    ( )15. 壽山位於高雄市西南區,為南北走向之珊瑚礁質丘陵地,舊稱麒麟山、埋金山、打狗山或打鼓山,是高雄市的天然地標。其中有許多含有貝類化石的珊瑚礁岩,此現象最合理

    的解釋為何? (A)這些珊瑚是現已滅絕的陸生種珊瑚 (B)這些珊瑚是被海浪沖上來的 (C)這些珊瑚離水登陸生活 (D)這些珊瑚礁岩是由海底上升所形成的

    ( )16. 目前發現的化石中,其年代很少超過 6 億年以上,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6 億年前的生物: (A)堅硬部分太少 (B)大部分為海洋生物 (C)種類及數量相當稀少 (D)原已形成的化石因年代久遠,被風化成土壤消失了

    ( )17. 我們無法根據地層中所挖出的化石作出下列哪一項推斷? (A) 可幫助推測當時的氣候 (B) 將化石復原,可窺見生物身上的斑紋和保護色 (C) 由岩層中的位置可推測生物的生存年代 (D) 可由身體結構推測生物的食性

    ( )18. 參加地質考察。發現某地的岩層剖面及化石分布如右圖。若當地岩層皆由沉積形成,在此處發現的四種動物化石中,

    其生存年代距今最久遠的可能是何者? (A) 鱷魚 (B) 象 (C) 牛 (D) 海膽

    ( )19. 在發現恐龍的岩層中,卻沒有發現原始人類的化石,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A) 原始人的身體構造不易形成化石 (B)原始人全被恐龍獵殺吞食 (C) 恐龍與原始人的生存年代不同 (D) 恐龍與原始人所需的生活條件不同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99

    ( )20. 在某一地層中發現魚類、貝類及某種爬蟲類的骨骼化石,對此現象的推論如下,其中哪

    一項最不可能? (A) 該爬蟲類可能以魚類、貝類為食 (B) 發現的魚類、貝類與該爬蟲類生存年代極為接近 (C) 發現的魚類、貝類與該爬蟲類的親緣關係極為密切 (D) 該爬蟲類可能和魚類、貝類都生活在水中

    ( )21. 目前已被發現的生物化石中,很少發現超過 5 億年以上,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A) 5 億年前陸地上生物種類及數目非常稀少 (B) 5 億年前的生物化石大多數分解成土壤 (C) 5 億年前的生物體堅硬部分較少,很難形成化石 (D) 5 億年前的生物生活在海底,無法形成化石

    ( )22. 化石除了能作為地質年代的指標,也能幫助了解古生物當時的生存環境。下列有關化石的推論,何者錯誤? (A) 北極冰原中挖出的大象化石,全身長有長毛,可推論當時的氣候較寒冷 (B) 有珊瑚化石出現的地層,當時的沉積環境是溫暖的淺海海域 (C) 臺灣東北角海岸的岩層表面有海膽化石出露,可以推論臺灣島曾經抬升 (D) 地層中出現三葉蟲的化石,可推論該地層曾為陸地沉積岩層

    ( )23. 在島上發現同時生存有三趾馬和單趾馬,下列關於這種現象的敘述,何者錯誤? (A) 該海島上的食物豐富,三趾馬與單趾馬彼此沒有競爭 (B) 該海島上沒有馬的掠食者,所以兩者皆能生存下來 (C) 此兩種馬可以互相交配產生後代,所以兩者皆能生存下來 (D) 此海島上可能同時具有草原和叢林的環境

    ( )24. 「藍綠菌是地球上目前發現最早的生物化石,但藍綠菌並非地球上最原始的生物」,這一敘述是否正確? (A) 不對的,因為藍綠菌並非最早發現的生物化石 (B) 對的,因為比藍綠菌更原始的生物,其化石皆已消失 (C) 不對的,因為藍綠菌是最早的生物化石,故為最原始的生物 (D) 對的,因為比藍綠菌更原始的生物,可能無法形成化石或尚未被人類發現

    ( )25. 指標化石的條件為何? (甲)數量多 (乙)特徵明顯 (丙)廣泛分布 (丁)生存年代由古生代至現代。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丙 (C) 甲乙丁 (D) 乙丙丁

    ( )26. 有甲、乙、丙三個地層,甲地層挖出的化石有恐龍、樹蕨、裸子植物;乙地層有犀牛、大象、斑馬的化石;丙地層挖出三葉蟲、珊瑚、海百合的化石。試排列甲、乙、丙三個

    地層年代的先後順序。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乙甲丙

    ( )27. 下列哪些生物所遺留下來的東西,我們可以稱之為「化石」? (甲) 恐龍的糞便 (乙) 古生物在岩壁上所留下的爬痕 (丙) 三葉蟲休憩所留下的凹槽 (丁)爺爺年輕所掉落的牙齒 (戊) 始祖鳥的羽毛。 (A) 甲乙丙戊 (B) 僅甲乙丙 (C) 僅甲乙戊 (D) 甲乙丙丁戊

    ( )28. 發現在某一時期的地層中,有極多的高大型植物化石被保存下來,由此他便可以推測當時的環境情況為何? (A) 氣候溫暖適合生長 (B) 森林茂盛 (C) 植物演化出高大植物種類 (D) 以上推測皆有可能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00

    ( )29. 下列何者不是活化石? (A) 銀杏 (B) 鱟 (C) 鱷魚 (D) 腔棘魚

    ANS: 1.DCCBB 6.CACBD 11.DDBAD 16.ADDCC 21.CDCDB 26.CADC

    二、題組: 1. 科學家發現不同年代有關於馬的形態資料:

    (1)馬的前腳是如何演化的? (A)由單趾變 為四趾 (B)由單趾變為雙趾 (C)由四趾 變為雙趾 (D)由四趾變為單趾

    (2)承上題,了解馬的演化之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 (A)得到許多同一年代的化石 (B)找到許 多不同種類的馬 (C)挖到許多不同年代馬的化石 (D)找到許多不同年代馬的傳說

    (3)承上題,由馬的化石系列,可推知其演化過程為: (A)由叢林生活演化至草原生活,體型由大漸小 (B)由叢林生活演化至草原生活,體型由小漸大 (C)由草原生活演化至叢林生活,體型由大漸小 (D)由草原生活演化至叢林生活,體型由小變大

    ANS: DCB

    2. 山路邊發現一地層(如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 )(1)地層所出露的珊瑚,顯示出什麼訊息? (A) 當時為淺海環境 (B) 珊瑚與三葉蟲 是同時代的 (C) 當時海裡有珊瑚,陸地上有蕨類生物 (D) 當時氣候寒冷

    ( )(2)相距一公里外村莊的某地層亦找到貝殼化 石,再與圖中地層比較後,村裡的此地層可 能與圖中哪一地層是同時沉積?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3)根據發現的地層,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甲地層是古生代 (B) 甲乙丙丁代表同時間,不同海底深度活動的生物 (C) 丁地層離現代最久遠 (D) 此地層全部都是在海洋中沉積而成

    ( )(4)丁地層的植物化石距今約一億年,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比對現今蕨類,可推論蕨類的演化過程 (B) 丙層的珊瑚沉積短於 1 億年 (C) 三葉蟲生活年代也一億年左右 (D) 植物化石難以保存,因此不可能有 1 億年的時間

    ( )(5)已知三葉蟲是一指標化石,則以下推論何者錯誤? (A) 甲地層屬於海洋沉積環境 (B) 甲地層為古生代 (C) 甲地層有可能為陸地沉積 (D) 與甲地層同期的地層應也可找到三葉蟲

    ANS: ABAAC

    地表

    螺類

    三葉蟲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01

    3-2 生物如何發生演化

    演化論的演進:

    中世紀以前

    絕大部分人都接受『神創說』: 上帝創造萬物,且每個物種的設計都非常完美, 上帝賦予每種生物有它扮演的獨立角色。

    林奈

    (18 世紀末)

    對生物進行有系統的分類→創立『二名法』 以標本命名,須同時比對多份標本 →發現物種會變,個體與個體之間有變異存在。

    拉馬克

    (19 世紀初)

    1809 年,著《動物哲學》→提出『用進廢退說』: 物種並非固定不變→現存物種都是起源於先前存在的物種。 生物的生存環境發生變化→生物會修正調整本身的器官來適應常用的器官會發育變大→不用的器官會逐漸退化。 個體的性狀會受環境影響而發生改變。 個體後天獲得的新性狀可以遺傳至子代。

    現代科學家普遍認為: 拉馬克的演化思想(用進廢退說)→沒有科學根據。 拉馬克的貢獻→試圖從機制層面來探討生物演化的過程。

    達爾文

    拉馬克的想法→影響了達爾文。 1831 年,跟隨英國海軍『小獵犬號』進行世界自然資源調查。

    →首次見到加拉巴哥群島和南美洲大陸的特有生物 →發現加拉巴哥群島的生物與南美洲大陸的特有生物相似 →懷疑加拉巴哥群島的雀鳥和大型陸龜的祖先來自南美洲 1858 年,達爾文&華萊士

    於英國倫敦林奈學會中→共同發表有關物種形成的看法 1859 年,著《物種原始》說明物種演化的機制:

    演化非創造,現存所有生物都由其祖先經過長時間演化而來 根據生物的分佈、形態、行為、化石紀錄→推論演化的事實

    拉馬克(1744-1829)

    達爾文(1809-1882)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02

    加拉巴哥群島

    之航程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03

    加拉巴哥群島的啟示: 1.在智利的內陸高地發現有海洋貝殼化石。

    2.在阿根廷目睹宏偉的安地斯山脈沿海岸伸展 啟發 達爾文認為在古老的地球上,生物有足夠時間讓後代產生細微的改變,

    因此物種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時間而改變。 3.加拉巴哥群島的陸龜:

    有一種陸龜的龜甲呈圓頂形、短頸,棲息於潮濕地區,以地面草類為食物。 另一種陸龜的龜甲前端向外展開、長頸,棲息於乾旱地區,以樹狀仙人掌為

    食物 啟發 達爾文懷疑這二種陸龜可能源自共同祖先,因適應不同環境而演化為

    不同形狀和食物習性。

    4.加拉巴哥群島的雀鳥: (類似南美洲的雀鳥,但在島上演化成為十多種不同雀鳥)

    仙人掌雀鳥→以仙人掌的柔軟組織為食物。 大型地面雀鳥→嘴部堅硬以核果為食物。 啄木鳥形雀鳥→嘴部細長彎曲,可鑽取樹中棲息的昆蟲為食物。

    啟發 達爾文推測這些雀鳥源自南美洲,而在加拉巴哥群島的各個島嶼上 為適應不同生活環境而形成各種不同的雀鳥。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04

    達爾文的演化論:

    1.出版:《物種原始》,提出『天擇說』。 2.內容:

    a.由古代地層中所留存的生物化石 可推知古代的物種和現今的物種有很大的不同。

    b.生物在演化前必須先產生遺傳性的______。 (1)任一族群中的每個個體之間存有明顯差異(個別差異)。

    (2)個體的部分特徵可遺傳後代。 c.所有物種都有繁殖潛力能產生____的後代。

    (1)過度繁殖:任何物種所產生的眾多後代 超過生存空間和食物供給所能負荷的限度。

    (2)沒有任何生物可以控制佔據極大分佈範圍之面積。 d.族群過度增大後,因受限於食物及生存空間等生存條件導致生存競爭。

    (1)族群中體弱或飢餓者逐漸被自然淘汰。 (2)最適於環境者才能獲得生存及繁衍後代的機會。

    e.______因子會影響個體的存活(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具有適應環境的變異個體有較高的存活能力。

    f.生物演化為漫長時間的連續性漸變→非間斷性或突發性的變化。 g.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同種類的生物來自共同的祖先。 h.演化過程:遺傳變異→過度繁殖→生存競爭→適者生存

    3.生物演化必備條件: (1)在同種個體間產生可______的______。 (2)______發揮作用導致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05

    天擇:

    1.原因: (1)族群中的個體具有許多可遺傳的變異,在自然環境中可使個體能不斷的繁殖。 (2)族群逐漸變大後,會受到食物和空間的限制,在個體間出現生存競爭。

    2.結果: 適應力強的個體,可以在生存競爭中存活,在族群中的比例逐漸增加,並留下較

    多具有和他們相同基因的後代。 3.意義:

    (1)_____決定生物演化的方向。 (2)天擇_____創造任何新的性狀,只能對已有的性狀加以選擇。 (3)由於自然環境的不斷變動,天擇促使生物演化出不同類型的後代,以適應不同

    的環境。 4.天擇的實例:蛾類的顏色:(英國胡椒蛾外表顏色的比例→隨時間及環境而改變)。

    a.在 1848 年以前→白色型佔絕大多數(佔 90%),黑色蛾極少(佔 10%)。 b.自 19 世紀開始,工業發展造成污染(環境覆蓋煤灰)。 鳥類易捕食白色蛾 黑色蛾存活率高 黑色型佔絕大多數(佔 80%)。 __________扮演天擇的角色。

    c.英國於 1956 年制定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污染逐漸受到控制,白色蛾比例逐漸提高。

    環境覆蓋煤灰, 白色蛾成了顯著

    目標。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06

    天擇與人擇的比較:

    演化論 過程 淘汰

    方式

    速度 作用生物 實例

    天擇說

    先遺傳變異

    再經環境淘汰

    自然 淘汰

    自然界

    生物

    竹節蟲的擬態偽裝 樹蛙的保護色 細菌的抗藥性 污染環境中黑蛾多

    人擇說

    先遺傳變異 再經人為淘汰

    人為 淘汰

    符合人類

    需求的

    生物

    無刺玫瑰花 無子西瓜、無子葡萄基因改良作物

    1.(甲)適者生存,不通者淘汰;(乙)食物空間的爭奪;(丙)過度繁殖;(丁)遺傳差異。

    請寫出達爾文天擇說發生次序? (A) 丁丙乙甲 (B) 丁丙甲乙 (C) 甲丙乙丁 (D) 甲乙丙丁

    2.圖為長頸鹿的族群中,長頸者、短頸者個體所占百分比與時間的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長頸者的個體百分比增加,是由於天擇的結果 (B) 長頸者以無性生殖的方式保留了優良的性狀 (C) 頸的長短是一種無法遺傳的性狀 (D) 長頸者因體內所有的基因均為顯性,所以不會被淘汰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07

    ( )1.下列哪一種情形不屬於天擇的結果? 【90.基測二】

    (A) 綠草叢中綠色的昆蟲特別多 (B) 馬的前肢變為單趾,更適合奔跑 (C) 人的手臂因常打網球,變得較為粗壯 (D) 長頸鹿的脖子長更適合吃高處的樹葉

    ( )2.蝗蟲的體色是長期演化的結果,在草地上活動的蝗蟲大多為綠色,而在黃泥地上的蝗蟲大

    多為土黃色,形成此種現象最可能的原因為何? 【91.基測一】 (A) 變異後再經人擇 (B) 變異後再經天擇 (C) 天擇後再經變異 (D`) 人擇後再經變異

    ( )3.學力湖近一百年來每一個月的平均水位變化圖,具有下

    列何種演化適應的魚類最有可能終年在此環境生存? 【92.基測二】

    (A)需較深的池水生活環境 (B)具流線型身體能快速游動 (C)在淺水的下層泥濘中仍能存活 (D)在環境惡劣時具改變性別的能力

    ( )4.生物的演化過程中,當某一族群的個體數過多時,彼此間會互相競爭。發生競爭現象的主

    要原因為下列何者﹖ 【93.基測一】 (A)個體間的性狀有差異 (B)不同個體的基因組合不同 (C)個體適應環境的能力各有不同 (D)個體數量超過環境所能提供的最大負荷量

    ( )5.臺南關廟地區盛產鳳梨,有蘋果鳳梨、釋迦鳳梨等品種﹔這些新品種鳳梨的產生,和下列

    何者最無關係﹖ 【93.基測二】 (A)天擇 (B)人擇 (C)突變 (D)品種改良

    ( )6.試以達爾文的演化觀點及孟德爾的遺傳法則,推論下列何者不利生物的演化?

    (A)動物藉生殖行為產生後代 (B)大自然對生物的選擇作用 【89.台北聯考】 (C)鳥類族群個體間性狀各有差異 (D)低等生物行斷裂生殖產生新個體

    ( )7.捕蚊燈利用蚊蟲的夜行性和趨光性,以發光的燈管引誘後,再以高壓電擊網殺死接觸的蚊

    子。老王發現數十年前使用捕蚊燈的效果很好,但是現在誘捕蚊子的效果都不佳。下列何者是

    此現象最合理的解釋? 【97.基測一】 (A)蚊子忍受高壓電的能力一代比一代更好 (B)蚊子是古老的活化石,生存與適應能力特別強 (C)因為連續使用捕蚊燈多年,刺激基因突變,使蚊子產生了負趨光性 (D)原本就存在對捕蚊燈的波長較不敏感的蚊子,存活下來並大量繁衍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08

    ( )8.在某一小島上有甲、乙、丙、丁四種鳥類,其鳥嘴長度與個體數量的關係分別如附圖所示 。假設此四種鳥類的鳥嘴長度與食性有關。則依此圖推論,哪兩種鳥最不可能競爭相同的

    食物?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99.基測二】

    ( )9. 科學家要研究某揮發性藥劑對老鼠生存及繁衍的影

    響,把同齡的 50 隻雄鼠和 50 隻未懷孕雌鼠,飼養 在每天都可穩定釋出此藥劑的房間,連續 100 天記 錄此房間內老鼠的存活個體數,並把所得的數據作 成附圖。下列有關這些老鼠和此藥劑的相關推論, 何者最合理? 【100.基測二】 (A)此藥劑造成老鼠無法生出子代 (B)老鼠為了生存而對此藥劑產生抵抗力 (C)此藥劑造成 50 隻未懷孕的雌鼠全數死亡 (D)有些老鼠原本就對此藥劑具抵抗力且生出子代

    ( )10.將蒼蠅養在甲、乙兩瓶中,甲瓶內有放捕蠅紙,乙瓶內沒放捕蠅紙,其餘實驗條件皆相

    同(培養基、有翅和無翅的蒼蠅皆等量、兩瓶皆以棉花塞住……等)。8 天後,甲瓶內僅無翅的蒼蠅存活,捕蠅紙上皆是有翅的死蒼蠅,但乙瓶內有翅和無翅的蒼蠅皆存活,如

    附圖所示。下列對此實驗的解釋或推論,何者最合理?(註:培養基可提供蒼蠅所需的

    足量養分) (A)甲瓶的環境較不利於有翅的蒼蠅生存 (B)乙瓶內有翅的蒼蠅能存活是因為發生突變 (C)無翅的蒼蠅比有翅的蒼蠅更適合生存於乙瓶 (D)此實驗可推論出若蒼蠅不常使用翅則翅會退化 【100.基測一】

    ( )11.某一棲地上,昆蟲大多隱藏在樹幹裡以躲避天敵。已知生活在此處的某種鳥類,其族群

    中具有細長及厚短等不同嘴型的個體,皆以這些昆蟲為食。數百年後,發現此棲地中,

    這種鳥類嘴型細長的個體比例明顯增加。若依天擇說解釋此種現象,下列推論何者最合

    理? (A)嘴型厚短者能吃到更多的昆蟲 (B)嘴型細長者是由嘴型厚短者突變而來 (C)嘴型厚短者為了要吃昆蟲而使嘴型愈拉愈長 (D)嘴型細長者的比例增加是受昆蟲棲所的影響 【98.基測二】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09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 12~13 題: 【98.基測一】 某一地區棲息著一種蛾,身體顏色有淺色和深色兩種;牠們晚上活動,白天在樺樹的樹幹上休息;

    此地區中還生存許多鳥類,會捕食這些蛾。在西元 1935 年,此地區建了許多工廠。不斷產生的黑煙把原先樹幹顏色較淺的樺樹燻黑了。研究員從西元 1910 年開始調查此區淺色蛾和深色蛾的比例,所得的結果如附表所示。

    年代 淺色蛾的比例(%) 深色蛾的比例(%) 1910 93 7 1920 93 7 1930 93 7 1940 50 50 1950 22 78 1960 8 92

    ( )12.如果把這地區已被燻黑的樺樹所產生的種子,播種在另一個沒有黑煙汙染的新環境。

    下列對於新長出樺樹的敘述,何者正確? (A)樹幹為黑色,因為其親代樹幹為黑色 (B)樹幹為黑色,因為黑煙使淺色樹幹突變為黑色 (C)樹幹為淺色,因為黑色樹幹是環境造成並不能遺傳 (D)樹幹為淺色,因為形成層會長出新組織取代黑色樹幹

    ( )13.已知蝙蝠也會捕食這些淺色蛾和深色蛾,但是牠們不像鳥類用視覺找尋食物,而是利用

    聲波定位食物。如果在西元 1940 年,突然此地區鳥類全被蝙蝠所取代。則在西元 1948年,此地區淺色蛾和深色蛾的比例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淺色蛾 93%,深色蛾 7% (B)淺色蛾 50%,深色蛾 50% (C)淺色蛾 29%,深色哦 71% (D)淺色蛾 22%,深色蛾78%

    ( )14.甲、乙、丙、丁四種數量相近的鳥類在某島的環境中適應良好,其嘴型示意圖如圖 所示。已知嘴型愈細長,對捕捉昆蟲愈有利;嘴型愈短厚,對啄食種子愈有利。假設此

    島的環境發生變化,使得食物來源中的種子大量增加,但昆蟲大量減少,經過一段時間

    後,若只考慮食物來源對族群大小的影響,則下列哪一種鳥的族群成長比例可能會最大? (A)甲 (B)乙 (C)丙 (D)丁 【102.基測】

    ( )15.某地區棲息著一種蝸牛,不同個體可能具有不同的殼色,但科學家發現此區樹幹上的此

    種蝸牛多為深咖啡色殼,而草地上則多為淺黃綠色殼。若以天擇說解釋此現象,下列何

    者最合理? 【103.會考】 (A)在樹幹上的蝸牛容易突變成深咖啡色殼 (B)兩處蝸牛殼色明顯不同是受天敵影響的結果 (C)蝸牛個體的殼色是由出生時環境的顏色決定 (D)不同殼色的蝸牛在草地上被捕食的機率相等

    ANS: 1.CBCDA 6.DDCDA 11.DCBCB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10

    _____1.所有的遺傳變異對生物的生存皆有利。 _____2.發現某地區的蜥蜴皆為白色,是因為蜥蜴為了適應環境而改變自己的膚色 。 _____3.地球上的生物通常先有大規模的滅絕,而後才有適應新環境的生物大繁衍。 _____4.犬的體型及毛的長短變化繁多,這是人擇的結果。 _____5.達爾文比拉馬克更早提出演化的理論 。 _____6.族群個體數量增加過多時,造成生存資源不足而產生競爭。 _____7.若基因不發生變異,生物就不演化。 _____8.基因僅能在自然情況下突變。 _____9.達爾文的天擇說內容:遺傳變異生存競爭過度繁殖適者生存。 _____10.生物演化為漫長時間的連續性漸變。

    ANS: 1. X X O O X 6. O O X X O

    一、單選題: ( )1. 生物是會逐代發生改變,這個觀念很久以前就被知道,以下有關這個觀念的敘述哪一項

    正確? (A)原本說法紛歧,一直到 20 世紀才有較完整的概念 (B)第一個提出這種觀念的是達爾文 (C)這種物種的變化稱為演化 (D)演化的發生是因為不同物種之間的差異造成競爭而形成的

    ( )2. 何者不是生存競爭的優勢? (A)身體形成和環境雷同的保護色 (B)在禽流感盛行後存活下來的鳥類 (C)夜行獵食者具備極佳的視力 (D)貓熊不常進行交配

    ( )3. 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麼那麼長呢? (A)因為為了吃更高的樹葉,而一直伸長脖子才造成脖子那麼長 (B)因為具有長脖子的個體有較強的競爭優勢,而短脖子個體便被淘汰,所以繁殖的後代也有較長的脖子 (C)長頸鹿的長脖子與演化無關 (D)以上皆非

    ( )4. 竹節蟲的身體外觀及顏色極像竹子的莖,這種免受天敵侵害的保護色及外觀是: (A)突變後經過人擇 (B)突變後經過天擇 (C)天擇後經過突變 (D)人擇後經過突變

    ( )5. 地球上的生物,在經過漫長時間的環境變化後,致使生物本身不斷受影響而改變的過程,稱之為演化。那麼,下列何者不屬於演化呢? (A)現代馬的腳趾數比古代馬少 (B)長頸鹿的脖子愈來愈長 (C)魚類演變成兩生類 (D)毛毛蟲變態成蝴蝶

    ( )6. 下列哪一項的形成,不是天擇的結果? (A)鯨的體型呈流線形,前肢成漿狀,後肢退化 (B)甜美多汁的玉荷包荔枝 (C)長得像落葉的枯葉蝶 (D)吃青菜的綠色菜蟲

    ( )7. 人類依照美學的觀點,將蘭花培育成能開出各式各樣美麗花朵的不同品種,這種「人擇」的篩選方式,加速了蘭花品種的演化。若將這些培育成的各種蘭花種到森林中適合生長

    的地方,使其自然繁衍,則這些蘭花大多數會繁衍茂盛或遭到環境淘汰而滅絕?為什

    麼? (A)會遭到淘汰,因為其遺傳性狀並未經過該處自然環境長期的篩選 (B)會遭到淘汰,因為這些蘭花都是用無性生殖所培育的品種,適應能力差 (C)會繁衍興盛,因為是人工培育而成,在自然界中沒有天敵 (D)會繁衍興盛,因為森林中的環境條件比人工培育處的環境條件更適合植物生長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11

    ( )8. 用某種殺蟲劑撲滅蟑螂,開始使用時效果還不錯,但長期使用後,發現效果愈來愈差。

    造成這種現象的最可能原因為何? (A)蟑螂是活化石,適應力特別強 (B)因為品管不好,殺蟲劑品質不穩定 (C)殺蟲劑造成蟑螂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 (D)能抵抗殺蟲劑的蟑螂存活下來,且大量繁衍

    ( )9. 2004 年臺大醫院研究發現,臺灣近年抗生素的濫用,讓鮑氏不動桿菌(簡稱 AB 菌)出現了全抗藥性,現在幾乎沒有任何一種抗生素可以消滅它,病人的死亡率相當高。根據

    達爾文的演化論,何者是最可能的原因? (A)抗生素刺激,使 AB 菌產生具抗藥性的突變種 (B)抗生素造成選擇作用,使具全抗藥性 AB 菌在族群的比例增大 (C)因為細菌吸收許多抗生素,使 AB 菌對抗生素的耐受性提高 (D)為降低醫療費用,人類降低了抗生素的毒性

    ( )10. 耐乾旱的仙人掌類植物,葉成針狀,莖多肉肥厚,這種演化與下列何者有關?(甲)天擇;(乙)人工培育;(丙)環境適應;(丁)人擇。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乙丙

    ( )11. 達爾文所提出的演化觀念在下列敘述中,何者有誤? (A)同種生物的個體間構造和功能會存在某些差異 (B)每個同種生物在環境的適應能力上都差不多 (C)族群個體數量增加過多時,造成生存資源不足而產生競爭 (D)在競爭中適應力強者有較大的機會生存並繁殖後代

    ( )12. 翡翠樹蛙是臺灣特有的兩生類,綠色的體色和棲地顏色非常相似,稱為保護色。請問保護色的形成,扮演天擇角色的是: (A)天敵 (B)環境 (C)人類 (D)綠色植物

    ( )13. 生物若要能發生演化,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 (A)適者生存 (B)過度繁殖 (C)生存競爭 (D)遺傳變異

    ( )14. 有關達爾文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達爾文比拉馬克更早提出演化的理論 (B)達爾文提出了天擇的理論 (C)達爾文的心得主要在於他進行了全球的環海旅行 (D)達爾文的著作──物種源始

    ( )15. 「天擇說」中認為生物的演化有以下 4 個步驟:(甲)適應環境者生存,不適應環境者淘汰;(乙)同種個體過度的繁殖;(丙)同種個體有個別差異;(丁)同種個體間發生生存競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演化進行順序為乙→丙→丁→甲 (B)演化的原動力為乙 (C)長頸鹿有的頸長、有的頸短稱為丙 (D)適應環境者將捕食不適應者而導致其滅絕

    ( )16. 蝗蟲的體色是長期演化的結果,在草地上活動的蝗蟲大多為綠色,而在黃泥地上的蝗蟲大多為土黃色,形成此種現象最可能的原因為何? (A)變異後再經人擇 (B)變異後再經天擇 (C)天擇後再經變異 (D)人擇後再經變異

    ( )17. 某一火山島,原住有數目相近的紅鼠和灰鼠,後來由於火山爆發,火山灰厚厚的覆蓋整個小島。附表是一位生態學家自

    1989 年起調查所得資料,請問:此地火山爆發,發生的年代約在幾年?

    (A) 1989~1991 (B) 1991~1993 (C) 1993~1995 (D) 1995~1997

    ( )18. 如附圖所示為 1910 年至 1950 年北歐某山區針葉樹林內同種的黑、白色蛾在數量上的變化,請自下列選項選出你認為較合理的解釋: (A)由於白色蛾數量的減少,黑色蛾的數量應該會愈來愈多 (B)白色蛾數量的減少應該是食物競爭的結果 (C)由圖所表示之數據可以知道,黑色蛾與白色蛾有不同的天敵 (D)根據 1910 年至 1950 年的數據,僅能推測該樹林環境愈來愈不適合白色蛾的生存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12

    ( )19. 如果在某一條河的左、右兩岸分別種植深色的松樹和淺色的樺樹,並各放生 300 隻黑色蛾、300 隻白色蛾和 20 隻麻雀。請問 6 年後其結果較可能是下列何者? (A)兩岸黑色蛾、白色蛾的數量相當 (B)左岸有黑色蛾 3200 隻,白色蛾 120 隻 (C)左岸有黑色蛾250 隻,白色蛾 3600 隻 (D)右岸有黑色蛾 4000 隻,白色蛾 360 隻

    ( )20. 下列哪一選項不是達爾文演化論的結果? (A)飼養池內漂亮的錦鯉 (B)馬的單蹄 (C)獵豹的快速奔跑 (D)北極熊的毛色

    ( )21. 某森林中原有甲、乙、丙 3 種體色的蛇,並有獵捕蛇類的老鷹一同居住在森林中。多年來,3 種蛇類的數量大致維持一定的比例,但近來因酸雨導致綠色森林大量枯死,甲種蛇類數目不降反升,乙種蛇類數目仍維持一定,丙種蛇類數目卻大量減少,則何種蛇類

    的體色最可能是綠色? (A)甲 (B)乙 (C)丙 (D)都不是綠色 ( )22. 下述何者可證明後天獲得的性狀不能遺傳(否定用進廢退說)? (A)將小老鼠的尾巴

    連續剪斷 20 幾代之後,老鼠的尾巴並沒有變短 (B)泰北長頸族的小孩,脖子並沒有變短 (C)中國早期女性裹小腳現象並沒有使中國女孩腳變小 (D)以上皆是

    ( )23. 下列何種因素導致物種的演化加快? (A)天擇 (B)自然環境的改變 (C)人為的培育 (D)生物的過度繁殖

    ( )24. 牧人飼養的羊,原本皆為長腿,一次母羊生下一短腿小羊,短腿可以遺傳,短腿羊對牧人而言照顧較為方便,於是便設法培育短腿品系的羊,這種短腿品系的培植稱為下列何

    者? (A)獲得性遺傳 (B)天擇 (C)人擇 (D)用進廢退 ( )25. 老師與同學一起討論拉馬克與達爾文的演化論,以下為他們所討論的內容,試判斷哪些

    為拉馬克的理論,哪些為達爾文的理論?甲:「生物演化依序有 4 個過程:個體差異、過度繁殖、生存競爭、適者生存。」乙:「有性生殖產生的子代較無性生殖容易適應環

    境。」丙:「人的肌肉會愈用愈有力氣,此種特徵也可以遺傳到下一代。」丁:「鳥類為

    了捕食小蟲,所以嘴喙會愈來愈長 選項 拉馬克 達爾文 (A) 丙、丁 乙、甲 (B) 丙、乙 丁、甲 (C) 乙、甲 丙、丁 (D) 乙、丁 甲、丙

    ( )26. 拉馬克的「用進廢退說」會被達爾文的「天擇說」所取代,是因為他的觀點經實驗論證後有所錯誤。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後天改變的性狀可能遺傳給下一代 (B)器官不使用並不會退化 (C)經常使用的器官不可能愈來愈發達 (D)必須是影響到生殖細胞基因的性狀改變才能遺傳

    ( )27. 根據演化論的概念,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現在所見的生物是由古代生物突變變化而來的 (B)可以預估未來的生物和現代的生物會有些許的差異 (C)古代的地球環境和現代的地球環境一定不太一樣 (D)長頸鹿具有長脖子,是環境所造成的

    ( )28. 關於演化的說明,何者錯誤? (A)有性生殖可以造成個體差異 (B)用進廢退說的錯誤在於認為親代在生活上獲得的能力會遺傳給後代 (C)當海豚演化成水生生物時,之後就不會演化回陸生生物 (D)適者不一定是最強大的生物

    ( )29. 根據達爾文「演化論」之觀點推論,下列何種組合最不易被自然環境所淘汰?(甲)族群數量大;(乙)族群數量小;(丙)個體間變異大;(丁)個體間變異小。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 )30. 枯葉蝶的外觀及顏色像極了乾枯的葉子,這種可以避免天敵侵害的外觀及保護色是如何產生的呢? (A)先突變後,再經過人類的選擇 (B)先突變後,再經過天擇 (C)先經過人類的選擇後,再經過突變 (D)先經過天擇後,再經過突變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13

    ( )31. 沙漠地帶的某種植物具有一隱性等位基因,此隱性性狀有利於個體的生存,經長時期以

    後,在族群中該隱性等位基因的比例增加的理由是基於: (A)獲得性遺傳 (B)天擇 (C)人擇 (D)突變

    ( )32. 捕蚊燈利用蚊蟲的夜行性和趨光性,以發光的燈管引誘後,再以高壓電擊網殺死接觸的蚊子。研究發現數十年前使用捕蚊燈的效果很好,但是現在誘捕蚊子的效果都不佳。下

    列何者是此現象最合理的解釋? (A)蚊子忍受高壓電的能力一代比一代更好 (B)蚊子是古老的活化石,生存與適應能力特別好 (C)因為連續使用捕蚊燈多年,刺激基因突變,使蚊子產生了負趨光性 (D)原本就存在對捕蚊燈的波長較不敏感的蚊子,存活下來並大量繁衍

    ( )33. 下列哪一種遺傳性狀,不是達爾文演化論的結果? (A)北極熊生活於冰天雪地中,體色為灰白色 (B)沙漠中仙人掌的針狀葉 (C)犬的體型及毛的長短變化繁多 (D)海洋中鯨魚的四肢呈鰭狀

    ( )34. 在某深色的樹幹上,生存著有黑色蛾和白色蛾兩種,黑色基因對白色基因為顯性,若有一鳥類喜歡獵食此蛾,試問黑色和白色基因比與時間所呈現的曲線,下圖何者正確?(基因比表示黑色:白色)

    (A)  (B)      (C)     (D)   

    ( )35. 下列有關天擇和人擇的比較,何者不正確?(A) A (B) B (C) C (D) D            

    ANS: 1.CDBBD 6.BADBC 11.BADAC 16.BCDBA 21.CDCCA 26.DACAB 31.BDCAA

    項 目 天 擇 人 擇

    (A) 造成個體差 異的原因 有性生殖 無性生殖

    (B) 決定演化的

    方向 自然環境 人類

    (C) 演化速度 較慢 較快

    (D) 例子 長頸鹿 不同品種的狗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14

    二、題組: 1. 有一淺色樹幹及深色樹幹的混合林,黑色蛾和白色蛾棲息在樹幹上,鳥以蛾為食,70 年後由於

    空氣汙染,層層的煙灰把樹幹都染成了黑色,附圖為歷年來的統計。請問:

    (1)你認為這混合林工業化後(1930 年),對蛾的體色產生何種影響? (A)淺色蛾增加 (B)深 色蛾增加 (C)深色蛾減少 (D)淺、深色蛾維持平衡

    (2)承上題,此混合林中,蛾比例增加的原因,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黑色蛾較易獲得食物 (B)白色蛾較易獲得食物 (C)黑色蛾受保護,鳥不易發覺 (D)白色蛾受保護,鳥不易發覺

    ANS: BC 1. 在距離南美洲海岸數百公里的太平洋上有一個叫做加拉巴戈的群島,根據地質學家的研究得

    知,群島是海底火山爆發形成的。目前,許多島上都有棲息著形形色色的動物,而非當日初形

    成的模樣了。群島其中有一個小島上棲息著 3 種雀鳥。牠們的食性分別為:(A)吃柔軟的種子和小蟲;(B)以大型的種子和昆蟲為食;(C)吃小型昆蟲,其外型如附圖所示。科學家達爾文認為這些雀鳥可能都源自南美洲同一種雀鳥,由於受到環境的影響才演變為今日的模樣。請回答下

    列問題:

    丙 乙 甲

    (1)下列關於雀鳥種類與食性的配對,何者正確? (A) A-甲,B-乙,C-丙 (B) A-乙,B-丙,C-甲 (C) A-丙,B-甲,C-乙 (D) A-乙,B-甲,C-丙

    (2)根據達爾文的觀點,這些雀鳥既然都源自同一祖先,形態為何會有如此的差別? (A)個體 為了適應當地環境而將鳥喙改變 (B)因為環境的差異,能適應環境的個體所占比例漸漸增加 (C)因為競爭激烈,造成不斷的有性生殖 (D)從南美洲又飛來其他種的雀鳥

    ANS: DB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15

    2. 歆婕從小就喜歡挖東西,大家都笑說大概是做工程的,沒想到,她喜歡的是古老的東西。某日,

    她率領她的考古團隊,來到一片山壁,此區沒發生過地質的劇烈變動,難

    得的呈現了馬的各時期化石,而附圖為馬前肢的化石在各地層的狀

    態(丁是最底層,甲是最上層),試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團隊發現的化石證據,馬的前肢腳趾演化順序應為何?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丁乙丙甲 (D)丙丁乙甲 (2)承上題,上述現象的生成,最合理的成因為何?

    (A)突變出新種 (B)人擇 (C)滅絕 (D)天擇 (3)歆婕推斷,造成馬的前肢腳趾演變的過程如下:○1 環境漸漸由

    樹林變為草原;○2 個體間出現不同腳趾數;○3 跑得快的逃過捕獵留下 後代;○4 棲地遮蔽物減少。若以達爾文的概念來解釋,其排列的先後順序為何? (A) ○1 ○2 ○4 ○3 (B) ○2 ○3 ○4 ○1 (C) ○2 ○1 ○4 ○3 (D) ○1 ○4 ○2 ○3

    ANS:BDC 3. 長頸鹿如何形成長長的脖子?試根據附圖回答下列問題:

    (甲)樹葉很多,長頸鹿的脖子短短的。 (乙)樹葉很多,部分的長鹿脖子短短的,部分的脖子天生就是比較長一點。 (丙)長頸鹿吃光了較低樹枝的葉子,只剩下較高樹枝的葉子。 (丁)脖子短的因為吃不到葉子而死掉;剩下吃得到葉子的長脖子個體存活

    下來,並繁衍後代。 (戊)為了吃高處葉子,只好拚命伸長脖子。 (己)吃光了較低的樹葉,只剩下較高樹葉。 (庚)只剩下長脖子的長頸鹿留在地球上。 (1)哪個步驟圖為長頸鹿演化的原動力? (A)丁 (B)丙 (C)乙 (D)甲 (2)承上題,此原動力可能起因於:(甲)人為誘變;(乙)有性生殖;(丙)無性生殖;(丁)自然突變;

    (戊)生物科技。 (A)甲丁 (B)乙丙 (C)乙戊 (D)乙丁 (3)請根據拉馬克的用進廢退說,解釋「長」頸鹿的演化:

    (A)乙→己→戊→庚 (B)乙→丙→丁→庚 (C)甲→己→戊→庚 (D)甲→丙→丁→庚

    (4)請根據達爾文的天擇說,解釋「長」頸鹿的演化:(A)乙→己→戊→庚 (B)乙→丙→丁→庚 (C)甲→己→戊→庚 (D)甲→丙→丁→庚

    (5)哪兩張圖代表的意涵可為「天擇」? (A)乙己 (B)丙丁 (C)戊己 (D)戊庚 ANS: CDCBB

    4. 某工業區附近的森林根據調查發現,白色蛾和黑色蛾 7 年來數目變化如附表,請問: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16

    (1)第 1~3 年蛾的數目變化的原因可能是:(A)樹林大量種植 (B)氣候適宜 (C)空氣汙染改善

    (D)白蛾與黑蛾被捕食機會相近 (2)承上題,第 3~4 年蛾的數目發生變化的原因是:(A)空氣濁度增加 (B)淺色樹幹的樹被砍伐

    (C)空氣汙染改善 (D)樹木大量死亡 (3)承上題,第 4~7 年的趨向,將會導致蛾的體色的演化,這是下列何項的結果?

    (A)人擇 (B)天擇 (C)機率 (D)宿命 ANS: DCB

    6. 右圖(一)與圖(二)為某河兩岸白色蛾及黑色蛾由 1940 年至 1990 年間數量變化的曲線圖,試問: (1)河南岸黑色蛾在 1990 年時出現的百分率約是多少%?

    (A)10% (B)25% (C)50 % (D)75% (2)南岸的樹林裡,黑、白兩色蛾的數量變化不大,下列哪一

    個推測較正確? (A)南岸的環境變化不大 (B)南岸沒有吃蛾的鳥 (C)南岸的蛾抵抗力較強 (D)南岸的樹顏色較深

    (3)假設環境中的控制變因是由空氣汙濁度所引起,請問 哪一岸的空氣變得比較乾淨? (A)南岸 (B)北岸

    (4)若兩岸的蛾是該地區的特有種,若日後一直保持如圖(一)和圖(二)的趨勢,請問哪一岸的蛾會發生蛾體色的變化? (A)南岸 (B)北岸

    (5)關於北岸的敘述,下列哪兩者是正確的? (甲) 1968 年的時候,北岸可能已被附近工廠排出的汙濁空

    氣汙染為深褐色了 (乙)北岸附近的工廠可能在 1965 年就已改善為高環保水準的工廠了 (丙) 白色蛾愈來愈多,可能是因為以蛾為食的動物不容易發現白色蛾,所以白色蛾能適應環

    境,而逐年繁殖增多 (丁)黑色蛾出現的比率,在 1967 年到 1982 年間愈來愈少,可能是因為以蛾為食的動物數量

    愈來愈少。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6)若將南岸及北岸的白色蛾與黑色蛾的比值和時間畫成曲線圖,則何者正確? (A)甲 (B)乙 (C)丙 (D)甲乙

    ANS: BABBBA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17

    3-3 生物的演化

    地質年代表:

    1.科學家藉著地質的紀錄,重建地球上生命的歷史。 2.生物演化的歷史中,曾經發生過多次的大滅絕事件,造成許多生物在地球上消失,

    但也因此使得很多生物有了大繁衍的機會。 3.科學家以古生物發生________的年代為依據,將生命歷史主要分為:

    前寒武紀(38~5.4 億年前)、古生代(5.4~2.5 億年前)、中生代(2.5~0.65 億年前)與新生代(0.65 億年前至今)。

    三葉蟲

    爬行動物時代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18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19

    ※ 生物演化方向:

    1.地球上陸續出現的主要生物由低等而高等,由簡單而向複雜的方向進行。 例:水生→陸生; 單細胞→多細胞; 一種→多種。

    2.脊椎動物演化的順序:

    鳥類

    魚類 兩生類 爬蟲類

    哺乳類

    3.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 裸子植物

    藻類 蘚苔類 蕨類 種子植物

    開花的被子植物

    ※ 各類脊椎動物出現及繁盛的時期:

    物種 魚類 兩生纇 爬蟲類 鳥類 哺乳類

    出現 古生代 古生代(中期) 古生代(晚期) 中生代(中期) 中生代(初期)

    優勢 古生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新生代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20

    ( )1. 請排列以下各類生物在演化上出現的先後順序:(1)兩生類(2)鳥類(3)陸生植物

    (4)藍綠藻 【88.高聯】 (A)3124 (B)3412 (C)4123 (D)4312

    ( )2.原生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是單位較大的地質年代,「代」之下可再畫分為不同的「紀」。恐龍繁盛的「侏儸紀」時期,應屬於下列哪一個地質年代?

    (A)原生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8.基測一】

    ANS: 1.DC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21

    _____1.在演化過程中,率先演變出四肢登上陸地的動物是由魚類演化而來。 _____2.最早出現的生命形式應該是眼蟲。 _____3.開花植物在地球上大繁衍時期為中生代。 _____4.生命的起源於海洋。 _____5.在演化史上,最早的多細胞生物出現於古生代。 _____6.從化石證據看來,兩生類生物登陸的時間最早。 _____7.原始的哺乳動物生活的地質時代為中生代。 _____8.中生代海洋中有大量的菊石。 _____9.鸚鵡螺是古生代生物,目前已絕跡。 _____10.中生代的維管束植物代表是被子植物。 _____11.生物總數量只要有減少,即可稱之為生物大滅絕事件。

    ANS: 1. O X X O X 6. X O O X X X

    一、單選題: ( )1. 地球上生命的誕生是在下列哪一時期? (A)始生代 (B)原生代 (C)古生代 (D)中生

    代。 ( )2. 地球上生命的誕生是在哪一時期? (A) 100 萬年前 (B) 2 億 2500 萬年前 (C) 5 億

    7500 萬年前 (D) 35 億年前。 ( )3. 科學家將大約幾億年前之後的地球歷史,分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三個代?

    (A) 30 億年前之後 (B) 15 億年前之後 (C) 6 億年前之後 (D) 4 億年前之後。 ( )4. 古生代始於下列哪一時期? (A) 35 億年前 (B) 5 億 4000 萬年前 (C) 2 億 2500 萬年

    前 (D) 6500 萬年前。 ( )5. 中生代始於下列哪一年代? (A) 35 億年前 (B) 5 億 4000 萬年前 (C) 2 億 2500 萬年

    前 (D) 6500 萬年前。 ( )6. 根據化石證據,植物開始出現在陸地上約在何時? (A) 46 億年前 (B) 30 億年前 (C)

    4 億年前 (D) 2 千萬年前。 ( )7. 請問「現代人」約出現在多少年以前? (A) 20 萬年前 (B) 400 萬年前 (C) 3000 萬年

    前 (D) 2 億年前。 ( )8. 下列哪一種生物首先出現在陸地上? (A)始祖鳥 (B)昆蟲 (C)鱷魚 (D)牛。 ( )9. 最早登陸的脊椎動物為何? (A)兩生類 (B)爬蟲類 (C)昆蟲 (D)鳥類。 ( )10. 請問哪個生物不可能出現在古生代? (A)魚類 (B)哺乳類 (C)藻類 (D)爬蟲類。 ( )11. 哺乳類是由下列哪一類動物演化而來的? (A)魚類 (B)兩生類 (C)爬蟲類 (D)鳥

    類。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22

    ( )12. 哺乳類的占優勢的時期是下列哪一時期? (A)原生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 )13. 最早哺乳類出現在哪一個年代? (A)始生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 )14. 根據化石推測,劍齒虎是哪一年代的生物? (A)原生代 (B)新生代 (C)古生代 (D)

    中生代。 ( )15. 新生代的陸生植物,哪一類最具競爭優勢? (A)蘚苔 (B)蕨類 (C)裸子植物 (D)開

    花植物。 ( )16. 下列哪一類生物,出現在地球上的年代,比其他生物早? (A)三葉蟲 (B)腔棘魚 (C)

    金魚 (D)恐龍。 ( )17. 目前發現最早的生物化石,是約生活在 30 多億年前的何種生物? (A)細菌 (B)藍菌

    (C)綠藻 (D)三葉蟲。 ( )18. 現今人們使用的煤炭是遠古時代的哪一類植物在岩層中形成的? (A)蘚苔 (B)蕨類

    (C)裸子植物 (D)開花植物。 ( )19. 請問現今所挖出的煤炭,應是哪些生物埋在地下形成的?

    (A)約 4 億年前的陸地蘚苔 (B)約 3 億年前的陸地蕨類 (C)約 2 億年前的海洋藻類 (D)約 5000 萬年前的裸子植物。

    ( )20. 海洋中已有許多簡單的生物群集,陸地上卻沒有生物的蹤跡,這是在哪一代? (A)始生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 )21. 下列哪一年代可看到有高大蕨類,及恐龍活動的生物景觀? (A)始生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 )22. 電影「冰原歷險記」中描述長毛象、劍齒虎等哺乳動物結伴冒險的故事。請問此部電影應該是描述哪一個地質年代?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現代。

    ( )23. 中生代時期,陸地上繁盛的動、植物代表分別為何? (A)魚類、藻類 (B)兩生類、蕨類 (C)爬蟲類、裸子植物 (D)哺乳類、被子植物。

    ( )24. 下列敘述,何者不是古生代發生的事? (A)有翅昆蟲的出現 (B)海洋中有簡單的生物存在 (C)魚類演變成兩棲類 (D)恐龍成為優勢生物。

    ( )25. 在某一時期的地層中,有極多的高大型植物化石被保存下來,考古學家便可以推測當時的什麼事情? (A)氣候溫暖適合生長 (B)森林茂盛 (C)植物演化出高大植物種類 (D)以上推測皆有可能。

    ( )26. 甲地層—恐龍蛋;乙地層—三葉蟲;丙地層—象牙。這些地層依年代的古到今,依次排列為何? (A)乙丙甲 (B)丙甲乙 (C)甲乙丙 (D)乙甲丙。

    ( )27. 已知有甲、乙、丙、丁四個地層,甲地層挖出的化石有犀牛、長毛象;乙地層挖出的化石有藍綠藻、細菌;丙地層挖出的化石有鸚鵡螺、三葉蟲等;丁地層挖出的化石有恐龍

    與蕨類等。若依年代由遠而近排列,下列哪項是最正確的? (A)甲→丙→乙→丁 (B)甲→丙→丁→乙 (C)乙→甲→丁→丙 (D)乙→丙→丁→甲。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23

    ( )28. 請排列以下各類生物在演化上出現的先後順序:(甲)兩生類;(乙)鳥類;(丙)陸生植物;(丁)藍綠藻。 (A)(丙)(甲)(乙)(丁) (B)(丙)(丁)(甲)(乙) (C)(丁)(甲)(乙)(丙) (D)(丁)(丙)(甲)(乙)。

    ( )29. (甲)魚類(乙)鳥類(丙)爬蟲類(丁)哺乳類(戊)兩生類;以上種類按脊椎動物的演化次序排

    列,應為下列何者?

    (A)甲→戊→丙→乙→丁 (B) 甲→戊→乙丁↘

    丙↗ (C)甲→丙→戊

    乙↘

    丁↗

    (D) 甲→戊→丙乙↘

    丁↗

    ( )30. (甲)三葉蟲;(乙)恐龍;(丙)藍綠藻;(丁)鳥。請問,依演化觀點,在地球上出現的先後順序應該是下列何者? (A)(甲)→(丙)(乙)(丁) (B)(丙)(乙)(甲)(丁) (C)(丙)(甲)(乙)(丁) (D)(甲)(乙)(丙)(丁)。

    ( )31. 下列幾種生物:(甲)蟑螂(乙)壁虎(丙)蟾蜍(丁)麻雀;若依演化觀點建立這些生物的演化順序,應該是下列何者? (A)(甲)(乙)(丙)(丁) (B)(丙)(乙)(甲)(丁) (C)(丙)(甲)(乙)(丁) (D)(甲)(丙)(乙)(丁)。

    ( )32. 如圖表示化石與地層的分布,假設愈往下層,年代愈久遠,請問哪一圖最正確? (A) (B) (C) (D)

    ( )33. 如圖為經過地層變動後之某地區岩層中化石分布的剖面示意圖。下列關於地層由年老至

    年輕的順序排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 )34. 如圖為某地層剖面圖,如果岩層○4中發現菊石化石,則岩層○2中不可能發現何種化石?

    (A)藍菌 (B)三葉蟲 (C)魚 (D)馬。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24

    ( )35. 如圖中之甲、乙、丙分別代表地質年代中的三個時期,則下列推測何者最合理? (A)恐龍滅絕後,丙時期的生物都會因天擇而滅絕 (B)乙時期的生物發生遺傳變異的機率比甲時期的生物大 (C)丙時期的生物皆由乙時期的生物演化而來 (D)甲時期有許多生物能利用氧氣和養分作用產生能量。

    ( )36. 以下有關於演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在爬蟲類全盛時期,哺乳類尚未出現 (B)達爾文的天擇說強調大自然力量的選擇 (C)所有遺傳的變異對生物的生存皆有利 (D)地球上最原始生物的化石是始祖鳥化石。

    ( )37.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古生代時陸地上已出現了動物 (B)中生代時,恐龍興盛 (C)中生代的維管束植物代表是被子植物 (D)新生代的生物是以鳥類和哺乳類占優勢。

    ( )38. 若是要建立一個中生代侏儸紀生物的「侏儸紀公園」,則公園中不會出現下列哪一種景象? (A)生長著高大的蕨類與裸子植物 (B)天空中有翼手龍滑翔 (C)一些小型哺乳類利用清晨或夜間出來捕食 (D)人類獵捕暴龍。

    ( )39. 關於中生代時期,地球上生物分布的敘述,何者錯誤? (A)中生代的陸地上,已生長著許多高大的蕨類和裸子植物 (B)動物都是大型爬蟲類,例如:恐龍、哺乳類尚未出現 (C)中生代末期,地球環境發生巨變,使恐龍滅絕 (D)中生代時期,海洋中生存著許多魚類。

    ( )40. 大約在四億年前,部分生物開始離開海洋到陸地生活,請問最先登陸的是何種生物,而且你的理由為何? (A)動物,因為只有動物具有移動的能力 (B)植物,因為當時海洋裡並沒有動物的出現 (C)動物,因為動物具有鱗片、皮膚,可以防止水分的散失 (D)植物,因為植物本身能夠自行製造養分。

    ( )41. 下列何者為恐龍滅絕比較合理的原因? (A)地球氣候劇烈變化,使恐龍無法適應新環境 (B)哺乳類動物過度繁衍並與恐龍競爭食物 (C)原始人出現並大量獵捕恐龍 (D)因為缺乏食物及空間而滅絕。

    ( )42. 科學家把 5.4 億年前至今粗分為三個地質年代,這是因為 (A)那是地球原始生命開始的時間 (B)主要的演化現象發生在此之後 (C)生物在 5.4 億年前才開始演化 (D)最早的化石出現在 5.7 億年前。

    ( )43. 有關地球生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A)地球上的生命首先出現於 46 億年前 (B)今日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一開始便存在至今(C)生物因地球環境的改變而演化或滅絕 (D)人類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物種。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25

    ( )44. 約在 4 億年前,有一些海洋生物開始挑戰陸地生活。請問最早成功適應陸地生活的生物為何? (A)植物,因為植物能行光合作用自行製造養分 (B)植物,因為當時海洋裡沒有動物 (C)動物,因為動物有鱗片、皮膚等防止水分散失的構造 (D)動物,因為動物具有移動的能力。

    ( )45. 下列有關演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鳥類由兩生類演化而來 (B)爬蟲類在中生代時稱霸陸地 (C)天擇的演化不需要太多的時間 (D)海洋動物自水中登陸後,植物才隨後登陸。

    ( )46. 在存在恐龍化石的岩層中,找不到原始人的化石,請問原因為下列哪一項? (A)原始人和恐龍的生活環境不同,所以不在一起 (B)在原始人生存的年代裡,恐龍早已經滅絕了 (C)原始人被恐龍捕食掉了 (D)恐龍又大又凶猛,原始人避而遠之。

    ( )47. 下列有關演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鳥類由兩生類演化而來 (B)推動生物演化的原動力是遺傳變異 (C)天擇與人擇的演化,所需時間一樣漫長 (D)海洋動物自水中登陸後,植物才隨後登陸。

    ( )48.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魚類、兩生類出現於古生代 (B)爬蟲類出現於中生代 (C)鳥類、哺乳類稱霸於新生代 (D)中生代的維管束植物代表是被子植物。

    ( )49. 關於地球上的生物演化,下列何者錯誤? (A)天擇是自然界生物演化的原動力 (B)生物化石是最重要的演化證據 (C)海洋植物由陸生植物演化而來 (D)哺乳類由爬蟲類演化而來。

    ( )50. 下列有關生物演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目前發現最早的生物化石是藍綠藻化石 (B)恐龍全盛時期,哺乳類尚未出現 (C)海洋動物自水中登陸後,植物才隨著登陸 (D)鳥類出現在新生代。

    ( )51. 原始人捕食長毛象,但未聞原始人捕食恐龍,原因何在? (A)恐龍皮厚,原始人無有效武器對付牠 (B)恐龍又大又凶猛,原始人對牠避而遠之 (C)原始人以果實為食,對恐龍不感興趣 (D)原始人生存的年代,恐龍早已滅絕了。

    ( )52. 臺灣島約在數百萬年前形成,卻找不到恐龍的化石,其原因是下列哪一項? (A)化石埋的太深了,目前尚未找到 (B)臺灣島上的化石因地震、侵蝕因素,在幾十萬年前既已消失 (C)化石的數量不多,又遭早期民眾丟棄 (D)恐龍絕跡後,臺灣島才形成。

    ( )53. 有關於生物演化的敘述,何項錯誤? (A)地球的歷史時期由早期到現代依序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B)古生代時陸地上已出現了動植物 (C)新生代的生物是以鳥類和哺乳類占優勢 (D)中生代時以被子植物占優勢。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26

    ( )54. 有關演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在爬蟲類全盛時期,哺乳類尚未出現 (B)達爾文的天擇說強調自然力量的選擇 (C)所有的遺傳變異對生物的生存皆有利 (D)地球上最原始生物的化石是始祖鳥化石。

    ( )55. 約在 30 多億年前,地球上開始有生命的存在,一直到現在,地球上依然是有各式各樣的生物生活在各種環境,請問在如此漫長的歲月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是如何變化? (A)物種不會滅絕,從以前到現在持續增加當中 (B)物種會滅絕,但仍然保持以前的生物種類 (C)物種曾經全部滅絕後,又從環境中生成有機物,重新形成原始的生命 (D)物種曾經歷大滅絕,有的存活下來,有的演變成各樣的生物。

    ( )56. 有關演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在中生代植物才由海洋向陸地登陸 (B)在爬蟲類全盛時期,哺乳類尚未出現 (C)所有的遺傳變異對生物皆有利 (D)大部分的化石出現在六億年前之後。

    ( )57. 下列何者正確? (A)地球上的生物通常先有大規模的滅絕,而後才有適應新環境的生物大繁衍 (B)鳥類比哺乳類更早出現在地球上 (C)鳥類是兩生類的後裔 (D)愈老的地層發現的生物化石構造愈複雜種類愈多。

    ( )58. 關於生物演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遺傳變異是造成演化的原動力 (B)依照人類的需求,選擇適當的個體育種就叫做天擇 (C)目前發現最早的生物化石是三葉蟲化石 (D)脊椎動物演化過程由低等至高等依次:魚類爬蟲類兩生類哺乳類。

    ( )59. 關於生物演化,下列何者正確? (A)科學家將植物登陸後的地球歷史時期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B)中生代時,哺乳類和鳥類便已出現在地球上 (C)兩生類的四肢是由魚的背鰭和尾鰭變化而來 (D)將五億七千萬年由古至今分成若干「紀」,在每一個「紀」之下再細分為若干「代」。

    ( )60. 地球演化的過程曾出現兩次生物大滅絕,依序是哪兩個階段? (A)古生代二疊紀、中生代白堊紀 (B)古生代三陶紀、中生代白堊紀 (C)古生代奧陶紀、中生代白堊紀 (D)古生代奧陶紀、中生代侏儸紀。

    ANS: 1. ADCBC 6. CABAB 11. CDCBD 16. ABBBB 21. CCCDD 26. DDDDC 31. DCADD 36. BCDBD 41. ABCAB 46. BBDCA 51. DDDBD 56. DAABA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27

    61.穿梭演化的時空隧道,回到地球的歷史時期,以下列直線代表地球距今的歷史年代,試回答下列

    問題:試問: ( ) (1)古生代的歷史年代是指哪一時期?

    (A)甲時期之前 (B)甲~丙時期 (C)乙~丁時期 (D)丁~戊時期。 ( ) (2)新生代歷史年代指的是哪段時期?

    (A)甲~丙時期 (B)丙~丁時期 (C)丁~戊時期 (D)戊以後。 ( ) (3)鳥類最早出現在哪一時期?

    (A)甲~乙時期 (B)乙~丙時期 (C)丙~丁時期 (D)丁以後。 ( ) (4)恐龍稱霸地球是在何時期?

    (A)甲~乙時期 (B)乙~丙時期 (C)丙~丁時期 (D)丁以後。 ( ) (5)哺乳類最早出現在哪一時期之後? (A)甲 (B)乙 (C)丙 (D)丁。 ( ) (6)目前我們生存的歷史年代是哪段時期? (A)新生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隱生元 ( ) (7)古生代的代表性化石為下列何者? (A)細菌 (B)菊石 (C)三葉蟲 (D)高大的陸生蕨 ( ) (8)關於甲以前的歷史年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地球上已有生命誕生 (B)當時生存的生物物種比現在少。 (C)地球的環境有巨大的改變 (D)找不到任何曾經生存過的生物所留下的化石

    ( ) (9)(a)魚類(b)昆蟲(c)鳥類(d)恐龍(e)兩生類(f)哺乳類;試問 A 到 B 這段期間,地球上有哪些生物存在? (A) a、b、e (B) a、c、f (C) b、c、d (D) b、d、e 。

    ( ) (10)丁 時期以後,是哪兩類動物最繁盛? (A) a、f (B) b、c (C) c、d (D) c、f。

    ( ) (11)在乙~丙時期不會出現下列哪一種景象? (A)生長著高大的蕨類與裸子植物 (B)天空中有翼龍滑翔 (C)部分小型哺乳類在森林底層活動 (D)暴龍捕殺長毛象。

    ( ) (12)請問甲~丙時期,下列何種生物尚未在地球上出現? (A)細菌 (B)大型藻類 (C)三葉蟲 (D)高大的陸生蕨類。

    ( ) (13)丙 ~ 丁 這段期間,何種植物占優勢? (A)蘚苔 (B)蕨類 (C)裸子 (D)開花。

    ( ) (14)關於丁以後的歷史年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植物以高大的蕨類和裸子植物最占優勢 (B)恐龍已經滅絕 (C)鳥類和哺乳類開始大量繁殖 (D)人類出現。

    ( ) (15)在發現恐龍化石的岩層中,為什麼找不到人類化石? (A)人類全被恐龍獵殺了 (B)人類尚未出現 (C)人類尚未由太空移民而來 (D)因為人類的身體結構不可能形成化石。

    ANS: 1.BCBCC 6.ACDAD 11.DDBAB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 單元三 演化

    128

    62.莫斯利乘坐時光機回到古生代,觀察古代生物的實際生態;試回答下列問題:

    ( ) (1)在時光倒轉的過程中,莫斯利可以看到下列哪些生物? (甲)三葉蟲;(乙)恐龍;(丙)長毛象;(丁)始祖鳥 (A)(丁) (B)(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丁)。

    ( ) (2)莫斯利坐時光機時,不小心時空錯亂跑到了新生代,這年代中,最興盛的動物是什麼? (A)兩生類 (B)爬蟲類 (C)哺乳類與鳥類 (D)魚類。

    ( ) (3)莫斯利在途中看到了恐龍,請問恐龍興盛的年代是什麼年代? (A)現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 ) (4)時光旅行中,莫斯利發現陸地上沒有生物,僅在海洋中有多種生物,請問莫斯利到達的年代有可能是什麼時期? (A)古生代的早期 (B)中生代的末期 (C)新生代的早期 (D)地球剛形成時。

    ( ) (5)就生物演化的歷史來講,下列哪一個現象是莫斯利會觀察到的? (A)具有移動能力是生物登上陸地生活的先決條件 (B)生物持續繁衍的結果,種類一定是有增無減 (C)地球上經常發生大滅絕,使所有生物絕種,演化又從頭開始 (D)一般來說,構造複雜的動物比構造簡單的動物晚出現在地球上。

    ANS: DCCAD

    莫斯利國中自然科學 103學年度適用 僅限於非營利使用

    103 72 u3單元三 演化 par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