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16
“中国高职图书馆发展论坛(2018)”案例征集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考”有效互动 ——《现代信息检索》课程考核创新实践 案例负责人:覃珍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二 O 一八年四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Jun-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中国高职图书馆发展论坛(2018)”案例征集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学▪考”有效互动

——《现代信息检索》课程考核创新实践

案例负责人:覃珍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二 O一八年四月

Page 2: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中国高职图书馆发展论坛(2018)”案例征集

参赛报名表

案例名称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学▪考”有效互动

——《现代信息检索》课程考核创新实践

参赛单位

单位名称: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详细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 101 号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案例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覃 珍 职务/职称 副研究馆员/馆办主任

联系电话 13557869224 固定电话 0771-3248635

邮 箱 [email protected] 身份证号码 450104197505251021

研究方向 图书馆管理、服务推广及青少年阅读指导

案例实践中

承担的工作

全面主持《现代信息检索》课程综合协调工作、承担教学实践

及创新实践活动设计

团队成员基本情况

姓名 职称/职务 联系电话 案例实践中承担的工作

韦敏革 副研究馆员 13152658176 网络课程建设及实践教学

潘杰 副教授/馆长 13768379885 实践教学

吴晓明 副研究馆员 13878151695 实践教学及项目规划

Page 3: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中国高职图书馆发展论坛(2018)”案例征集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学▪考”有效互动

——《现代信息检索》课程考核创新实践

一.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是一种面向用户传授图书馆特有的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与

分析技能的教育课程。我馆于2014年开设了《现代信息检索》课程,学院将该

课程划归公共选修课程。课程总课时为32学时,考核方式以学期末统一考试为

主,学习成绩总评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其中平时成绩占40%,

包括学生出勤、课堂回答、作业等方面的考核;期末考试占60%,主要采用的是

单一试卷考核、撰写文献综述报告等综合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从实施效果

来看并不理想,主要存在考核方式缺乏针对性,形式大于实效,考核内容范围

偏窄,局限于数据库和文检课基本知识,未能与实际应用联系,阻碍了学生创

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2017年,我馆《现代信息素养》教学团队通

过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后,针对课程考核方式出现的种种问

题,采用了“ 3+1+3”多元化课程学习考评模式,对该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大

胆的改革和优化。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尝试,我们认为“ 3+1+3”多元化课程学

习考评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促

进作用,较好地发挥了以考评促进教与学的作用。

二. “ 3+1+3”多元化课程学习考评体系模式基本框架。

1. “ 3+1+3”多元化课程学习考评体系内涵。

我们在坚持遵循“重基础、重过程、重能力”三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课

程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课程学习考评体系的设计,

建立了“3+1+3”多元化课程学习考评体系。体系内容大致如下:第一个“3”

Page 4: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是指过程考核,主要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含课程知识掌握情况)、平时作

业等过程要素;“1”是指知识考核,主要采用网络化考试系统进行;第二个“3”

是指能力考核,主要包括实践操作、课外实践活动、综合课题等多种形式的考

核。

2.“ 3+1+3”多元化课程学习考评体系构成表。

考核类型 考核内容 考核形式 考核目标 所占比例%

过程考核

出勤率 超星学习通课堂考勤 学习态度 10

课程知识掌握情况 课堂提问 听课效率 10

平时作业 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

平台作业

课后巩固

学习情况 10

知识考核 课程基本知识

网络化测试 对知识掌握程度及运用

能力考核 40

能力考核

课堂实践操作 上机操作 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10

团队创新活动 小组团队作业 学习掌握程度及实践能

力和创新能力 10

课外实践活动

学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与

图书馆资源使用推广有

关的读者活动

技能应用推广能力 10

三. 3+1+3”考评体系创新点说明:

1.过程考核以课堂考勤、课堂提问和课后网络学习平台作业三种方式进行,

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效率为目的。目前,我们主要借助超星学习

通网络平台进行课程管理,实现课前、课后学习资料的推送、到课考勤、课堂

互动提问、课后作业布置等过程管理。通过移动学习方式辅助线下课堂教学,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Page 5: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图片说明:超星学习通课程管理平台页面)

Page 6: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图片说明:超星学习通课程管理平台课程学习资料线上发布界面)

Page 7: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图片说明:超星学习通课程管理平台课程学习资料作业发布界面)

Page 8: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图片说明:超星学习通课程管理平台课程学习资料作业线上展示界面)

Page 9: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图片说明:超星学习通课程管理平台课程学习资料作业发布界面)

Page 10: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图片说明:超星学习通课程管理平台课程学习班级学生交流信息页面)

Page 11: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2.关于知识考核环节的设置。《现代信息检索》课程虽然是一门实践性很

强的工具课,但是理论知识的掌握也不能忽视,学生只有系统的理解信息检索

的原理才能了解各种检索工具的内在联系和共同规律,掌握各种检索技能。基

于这些原因,我们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核做了调整,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概念的考

核,而重点放在对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的考核上。同时,我们在考题设计

的时候,对客观题和主观题的题量和分值比例进行合理分配。我们将基本性概

念、检索工具及网络检索知识都融合到客观题当中,单题分值相对小,而题量

较大,所覆盖的知识点较广;主观题单题分值大,题量则相对减少。知识考核

环节作为学期课程学习的终结考核环节,因此,所占学习总评成绩的40%。

3.能力考核部分,是我们进行课程考评改革中最具亮点的部分。我们将这

部分的考评分为课堂基本实践操作和拓展性实践环节。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3.1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工具性特点。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重新对开课班级人数进行限制,每个班级人数为40—

50人,每周一次课,每次课安排三个学时,120分钟。我们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3.2巧妙设置拓展性实践环节,拓宽课程考评维度。在团队作业环节,我们

要求学生自组团队,团队人员原则上不得超过 5 人。团队作业一般安排在学期

后期进行,作业主要内容一般为综合性作业。如 2017年秋季学期课程中,安排

了学生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检索知识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制作一个 PPT,内容大致

为:选定一个课题,课题内容可以是与自己专业相关,也可以是其他自己感兴

趣的学科或者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利用所学的检索知识查找资源,并将检索的

结果进行整合,进行陈述性分析和总结。最后将作业完成过程及分析研究结果

制作成 PPT 进行综合展示。团队作业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展示,一是选择优秀作

业进行课堂现场讲解和分享,二是通过学习通进行作业展示。

Page 12: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图片说明:团队作业代表在课堂上进行作业展示讲解)

Page 13: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3.2细化课外实践活动任务,以赛促学,以行助学。课外实践活动环节,我

们对活动的任务和要求进行细化,如要求每一位学生从图书馆本学期开展的资

源推广使用系列活动或者竞赛活动中至少选择一项参加,鼓励学生多参加,超

出活动部分可根据实际表现给予加分,成绩计入总评。

学期 活动名称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任务要求

2017年

度春季

学期

第六届“书香文化节”

之“电子资源现场推广

使用培训活动”

2017年4月25日

滨水广场

一教广场

饭堂 至少选择参加一次

活动,利用所学知识

向读者讲解电子资

源的使用方法和进

行电子资源的推广。

毕业季赠送电子资源 2017年6月30日

图书馆大厅

体育馆前小广

2017年

度秋季

学期

“电子资源现场推广使

用培训活动” 2017年10月17日

滨水广场

一教广场

饭堂

搜书达人大赛 2017年11月17日 图书馆

(图片说明:组织学生参加“搜书达人”大赛)

Page 14: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图片说明:“搜书达人”大赛机试环节测试题页面)

(图片说明:组织学生参加电子资源现场推广使用培训活动)

Page 15: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图片说明:组织学生参加电子资源现场推广使用培训活动)

四.项目实施成效。

实践表明,将“3+1+3”多元化考评体系应用到《现代信息检索》的课程

考核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3+1+3”多元化考评体系能将“考评”环节贯穿至整个课程学习过程,

便于老师全面了解学生对文献检索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有效实现

教与学的全程监控。

2.通过考评体系的改革,打破以往课程“平时作业 + 期末考试”传统课程

考核的弊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了学生对

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

3.拓展新实践环节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信息检索课程性质的了解,

实现“课内学习”向“课外拓展”的延伸,让所学的课程知识更加贴近专

业,贴近应用。在团队作业环节中,我们发现: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汇报,

利用课余时间相约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而有的学生为了制作好PPT,通

过请教或者网络自学等方式,掌握了PPT 制作方法和技巧;而课堂汇报环

Page 16: 3+1+3”课程多元化考评 促进“教 学 考”有效互动vlib.cnki.net/2018/case-pdf/33.pdf · 学时间分配比为1:1,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课上充足的练习和教师现场指导时间。

节,学生为了完成好现场分享简介,课前会抽出很多时间进行反复练习,

使很多学生变成了能说会道的“小演说家”;此外,学生在参加课外实践活

动即完成读者活动的实践任务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自

我检验的过程。这一考评环节的设置既注重专业知识与信息检索知识的有

效衔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又能丰富学生的信息利用实践,提高学生

的信息利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