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课堂改革样本...

1
主编:王占伟 电话:010-82296726 编辑:孙和保 010-82296727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寻找课堂改革样本 ·河南省郏县三立国际学校 2017年6月14日 6 样本 教学不变,教育不会变 —河南省郏县三立国际学校高效课堂改革记录 贾忠鹏 特级教师谈教学 特级教师谈教学 · · 杨国兰 杨国兰 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三部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就 小学语文而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 要教师弹奏好“三部曲” —趣、读、写。 第一部曲:趣 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就 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简单说就是让 学生喜欢上你的语文课。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 兴趣呢?可以采用讲故事、听音乐、表演节 目、谈话、看图片等各种方式激发兴趣。而 讲故事这种方法非常受孩子们欢迎。教师 每节语文课一开始,用5分钟时间给孩子 们讲一个短小而有意义的故事,也可以讲 连续性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听了这集就急 切盼望听下一集,长期坚持下去,孩子们会 因为故事而喜欢上语文课。当然,还可以 让全班每个孩子轮流讲故事,并要求孩子 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能干的孩子 可以把故事写下来。在听故事、讲故事、写 故事中,孩子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锻炼 和提高。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 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调动学生 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 戏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活动,教师在写 字教学中融入游戏,常常能收到事半功 倍的教学效果。如汉字“人”,中间加上 “一 ”字 ,就变成了“大 ”字 ;左下方加上一 点,就是“太”字;把点放到右上方,又变 成了“犬 ”字 ;把点放到最上边 ,又是“夭 ” 字啦!这就是中国汉字,多么有趣,多么 神奇!这种融游戏于写字教学的语文实 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 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而且还 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让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增强 民族文化认同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 习惯。 第二部曲: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 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 径。针对课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 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学科特点,留出充 裕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在读中感 悟,在读中享受,在读中提升,培养学生终 身阅读的习惯。 如何做才能体现以读为本的语文学科 特点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少讲多读,以读代讲。特别是孩子们 一读就懂的内容,根本不需要教师反复分 析,甚至还要挖深挖透,使原本很美的课 文变得支离破碎,一篇简单的课文被教师 烦琐枯燥的分析所取代,长此下去,学生 就会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类 简单的课文,就可以多种形式美美地读, 个别读、齐读、分组读、默读、配乐读等,以 读代讲。如低段的儿歌、童谣,中高段的 说明文等课文。 读中感悟,读中享受。教师要敢于放 手让学生多读书,当然教师也不能一上 课就直奔课文的重点段,而忽略对课文整 体的感知。第一步是粗读全文。让学生 对整篇课文有大致的了解,从题目到课文 的结尾,逐字逐句逐段地读,并通过初读 了解课文写了什么。第二步是细读。可 根据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文章,采用不 同的教学手法,尤其对课文中的重点段 落,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细细 品味,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享受。 方法如下:读,让学生仔细阅读全文;找, 找出文中重点段落,关键字词,甚至标点 符号;问,设计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悟,理 解语言文字的意思,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 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再读,通 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准确体会作者的情 感,使读者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并在 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读整本书,热爱阅读。语文教师不仅 仅要教好教材上的课文,而且还要推荐中 外的优秀读物让孩子们阅读,读整本书, 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吸收人类优秀文化 的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 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养 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当然,核心问题还是 教师自己的问题,教师自己应该喜欢读 书,做热爱读书的人。 第三部曲: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一二 年级是写话,三至六年级都是习作。显而 易见,只要文通句顺,表达清楚,思想健 康就应该是好作文。要让学生感到习作 就是用手中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 自己的真情实感,只要表达清楚,就可以 得高分。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 以在作文的评价上大胆创新,给出超过 100 的分数,如 120 分,让学生感到写作 文就像写字一样简单,只要没有错别字,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得满分。 因为学生怕写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 师人为地拔高了作文标准,这无形中就 让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进而望 而却步。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 意以下三点:一是激发兴趣,降低写作标 准。二是加强阅读,注重积累。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不经过大量写 作素材的积累,不读书,是写不出好作文 的。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三是教 给方法,养成写作习惯。教师要教给学 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写作技巧,同时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 惯,提高写作能力。 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关键在教 师。只有语文教师热爱读书,勤于写作,善 于思考,勇于创新,才能弹奏好语文教学这 “三部曲”,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 到实处。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 “志存高远,和而不同”是学校的校训, “立德、立功、立言”是学校的育人目标, “起 步,就与国际同步”是学校的办学起点。 这所学校就是河南省郏县三立国际学 校。5年前,学校从诞生那天起就被作为 当地教育的一个样本;5年后,这所学校不 负众望真正成了当地教育的绝对领跑者, 成为当地老百姓的首选学校。 一所新建学校何以迅速崛起,变得炙 手可热?源于他们的小班化授课、高效课 堂、双语教学、海量阅读等办学特色,这些 已经被当地同行和家长津津乐道。 而在董事会领导看来,教学质量的绝 对领跑是最具说服力的,学校必须靠质量 赢得社会信任。一所好的学校不能绕着质 量走,而应该迎着质量走。让学校领导及 教师更有底气的是,学校的高质量不是靠 加班加点方式换取的,而是通过课堂改革, 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赢得的。 “提高成绩再不能以压榨学生的身心 健康为代价。”初中部校长朱朝勋说。所 以,在建校之初,三立国际学校就确立了从 教育的关键环节—课堂改革入手,让学 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贯彻“适 性教育”。 拒绝传统课堂 回到过去真实的教学场景,小学部校 长王爱清曾直击课堂的痛点。课上死气沉 沉,“满堂灌”,课后是“题海”战术,其结果 是学生苦学、厌学,教师苦教、厌教。他曾 对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 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有问题—目标含糊不清, 定位不准;目标定位太高,学生够不着;目 标缺乏整合;目标确立残缺不全;目标确定 太多,完成不了。 学生主体地位缺失:以教代学,教师主 宰课堂,普遍存在“有教无学,教多学少,教 多少学多少”等现象,“教学活动以教师为 中心,教师讲课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学习以 做题为中心,教学价值以应试为中心”,课 堂成了教师演出“教案剧”的场所,学生只 是教师的配角。备课时教师围着教案转, 上课时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学方法单调乏 味,学生处于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教我 学的被动地位。一些教师把表演当精彩, 把听懂当学会,把讲完当学完。 课堂提问有问题,主要表现在:大不着边际,没有梯度;浅—没有难度,没 有挑战性;俗—没有实际意义;滥—问 题满天飞,随意性强;窄—面向少数,关 注面小。 当堂训练有问题:重讲轻练,没有转变 角色,以教师为主体;重点轻面,只有个别 学生参与训练;重量轻质,盲目训练,学生 厌学。 教师的研究能力不够:课堂上每天重 复昨天的故事,上课随意性大,该引领的不 引领,该要求的不要求;课后,教师的反思 既泛又浅,没有主题,缺乏深度,不善于发 现课堂问题,更不善于带着问题去研究 课堂。 “概括起来,最主要的问题可能是, 教学主要围绕教师的课前设计展开,而 不是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展开,学生 学习被动、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下。” 朱朝勋说,“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必须从一 开始就建立全新的课堂文化,拒绝目中 无人的传统课堂。” 所以,三立国际学校建校伊始,整个团 队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再不能延续传统 课堂做法,要建设一种全新的课堂形态。 对于理想中的课堂,王爱清认为,理想 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既不是农民的角色, 春种秋收,靠天吃饭,也不是工人的角色, 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教师应该向牧民学 习,将学生带到水草丰美的草原,具体怎么 吃、吃多少,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 认识特点自主选择,各取所需。教师像牧 民一样,成为教学中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宰 者,把课堂的讲解权、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 生,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思维养 成,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 建构者和实施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开始了课 堂改革之旅。 秉承建模思维 三立国际学校的课堂改革不是从零开 始,而是借鉴了全国众多课堂教学改革的 经验,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堂改 革的基本路径:一是秉承课堂建模思维,二 是坚持“和而不同”原则。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立国际学校通过 课堂建模承载科学的规律与先进的理念, 学校的整体教学确立一个基本模型,各个 学科再确立各自的模型。 “我们反对课堂模 式化,但并不是不要基本模式”。基本的课 堂模式如同一道水渠,可以引导水更快地 流到目的地,而非四处漫溢。 三立国际学校课堂改革的重要依据是 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 学生习得知识的方式不同,对学习内容的 平均留存率不同:教师讲授,学生平均留存 率只有5%;学生讨论,平均留存率为50%; 教别人或马上应用,其平均留存率可超过 90%。于是,学校的课堂改革从学习金字 塔理论出发,尝试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及学 以致用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三立国际学校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 成了以“四步六段”为载体的高效课堂模 式。具体而言,四步指课堂教学的四个主 题部分“自主预习、合作交流、精讲点拨、达 标测评”,与课堂开始的“导入”和课堂结束 的“总结”合称为“四步六段”。 在语文教学方面,探索出低年级阅读 课、自主阅读课、古诗文课等不同课型。在 数学教学方面,探索出新授课、试卷讲评 课、复习课等可操作的、颇受教师欢迎的课 型。在英语教学方面,探索出“读练结合, 讨论解决”的对话课、“两读一思三讨论”阅 读课等。 在学生的课堂习惯培养上,学校也秉 承建模思维。其一是预习习惯。能进行有 效的目录预习,粗知教材的大致内容;能进 行有效的章节预习,粗知章节的重点内容; 能够进行课时预习,做到课前看一看、课前 想一想、课前做一做。其二是专心听讲习 惯。做到重视听讲、专心听讲、会听门道、 厘清思路、当堂弄清。其三是质疑问难的 习惯。做到有质疑问难的兴趣、有质疑问 难的方法。其四是善说爱说的习惯。能独 立发表见解,能边操作边解说,能引经据典 说,能正确辩解说。最后是会记录的习 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重点之处快速 记、错误之处快订正,作业规范、字体工整。 学生的课堂发言,要求声音洪亮,口齿清 楚,语言亲切,态度诚恳,说话完整;质疑时, 学会用“为什么……”“我有一个问题……” “请 问 ×× 老 师(或 ×× 同 学)”等 句 式 。 回答问题时,学习用“我读了这段话,知道 了(明白了)……”“我是这样想的……” “我体会到……”“我还认为……”“我有不 同意见……”“我补充……”“我们小组的 意见是……”等句式。 如今,在三立国际学校的课堂,教师采 取鼓励、扶持、点拨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 自主预学、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大胆展示, 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真正发掘知识的内在魅 力,着力打通知识、学生的社会实践、生活 经历三者内在的联系,使更多的学生参与 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校课改成效显著,课堂呈现出生机 勃勃的局面,尤其是对学生学习力的解放 最为明显。传统教学中,学生身上压着三 座大山:一是课前大量的预习,二是课后大 量的作业,三是课堂上不能完成的作业。 课改后这些问题都基本解决了,课后不要 求学生预习,因为给了学生更多的自学时 间,课后不留作业,学习都能当堂完成,真 正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深耕教研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 劳动成为他们幸福的生活,使一节节课不 至于成为教师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 把教师们引到从事教育科研的幸福道路上 来。”三立国际学校在推进课堂改革过程中 始终以教学研究为抓手,深化课堂建设。 学校确立了以“十大名师”为龙头的不 同学科、不同课型的示范课、公开课,起到 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小班化教学改革实践中,成立了多个 “互为资源,合作共赢”学习小组,分层次教 学,对于特殊学生实行导师制辅导,让每个 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途径和成长空间。 学校的教研活动每学期都做精心规 划。以下是其中一个学期的教研规划: 第一个教学月的教研活动主题为“规 范教师教学行为,深化学习方法指导”;第 二教学月开展“四步六段”教学模式探究实 践活动,旨在深入研究“四步六段”教学模 式规律,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益,提升全体 教师的业务能力;第三个教学月开展“复习 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课型教学模式”主题 探究活动,具体包括课堂导入、试卷分析、 核对答案、自主纠错、错题交流、知识梳理、 方法引领、精讲提升等环节;第四个教学月 开展高效课堂教师优质课大比武活动,活 动分组内评选和学校展示两个阶段,最终 经过展评评出学校的优质课教师。 学校围绕教育教学实际,在对全体教 师进行全面培训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制约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特精选出 系列微型课题供各教研组、备课组和全体 教师进行研究。所以,在三立国际学校, “小课题”研究成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 六年级数学教师郭利峰一直在探索数 学的生活化教学项目。在他看来,数学知 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 中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 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个好的课堂活动设计 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情感经历山穷水复、柳 暗花明,体验豁然开朗的快乐。学习虽然 艰辛,但乐在其中,其乐无穷。”郭利峰在自 己的教学随笔中写道。 五年级语文教师董俊伟则致力于朗读 教学研究。他所在的班叫晨曦班,他启动 了“朗读、倾听与共鸣”活动。朗读就是朗 读的人(学生、家长和老师)紧扣当周的主 题词分享个人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 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文字契 合故事的情感(朗读自己写的或者书中的 文字都行,体裁不限,可以配上背景音乐); 倾听就是台下的人静静倾听和感受;共鸣 就是把自己本次听到的、感受最深的内容 记录下来,进而产生深度的共鸣。 这样的小课题研究很好地化解了学生 课堂学习的疲倦感,也可以有效提升课堂 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含量。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这样表述其 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 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 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 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三立国际学校 所追求的正是这样的目标。 (作者系河南教育报刊社原副总编辑) 推荐理由 学校的高质量不是靠加班加 点方式换取的,而是通过课堂改 革,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赢得 的。河南省郏县三立国际学校推 进教学改革,既秉承课堂建模思 维,又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给 我们带来诸多启发。 课堂上 课堂上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点拨者 点拨者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Aug-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寻找课堂改革样本 教学不变,教育不会变paper.chinateacher.com.cn/zgjsb/images/2017-06/14/06/ZGJSB06B2… · 倍的教学效果。如汉字“人”,中间加上

主编:王占伟 电话:010-82296726 编辑:孙和保 010-82296727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寻找课堂改革样本·河南省郏县三立国际学校

2017年6月14日 6版样本

教学不变,教育不会变——河南省郏县三立国际学校高效课堂改革记录

□贾忠鹏

特级教师谈教学特级教师谈教学··杨国兰杨国兰

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三部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就小学语文而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弹奏好“三部曲”——趣、读、写。

第一部曲:趣

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简单说就是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语文课。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呢?可以采用讲故事、听音乐、表演节目、谈话、看图片等各种方式激发兴趣。而讲故事这种方法非常受孩子们欢迎。教师每节语文课一开始,用 5 分钟时间给孩子们讲一个短小而有意义的故事,也可以讲连续性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听了这集就急切盼望听下一集,长期坚持下去,孩子们会因为故事而喜欢上语文课。当然,还可以让全班每个孩子轮流讲故事,并要求孩子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能干的孩子可以把故事写下来。在听故事、讲故事、写故事中,孩子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活动,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融入游戏,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汉字“人”,中间加上

“一”字,就变成了“大”字;左下方加上一

点,就是“太”字;把点放到右上方,又变成了“犬”字;把点放到最上边,又是“夭”字啦!这就是中国汉字,多么有趣,多么神奇!这种融游戏于写字教学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让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二部曲: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针对课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学科特点,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享受,在读中提升,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

如何做才能体现以读为本的语文学科特点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少讲多读,以读代讲。特别是孩子们一读就懂的内容,根本不需要教师反复分析,甚至还要挖深挖透,使原本很美的课文变得支离破碎,一篇简单的课文被教师烦琐枯燥的分析所取代,长此下去,学生就会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类简单的课文,就可以多种形式美美地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默读、配乐读等,以读代讲。如低段的儿歌、童谣,中高段的说明文等课文。

读中感悟,读中享受。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多读书,当然教师也不能一上课就直奔课文的重点段,而忽略对课文整体的感知。第一步是粗读全文。让学生对整篇课文有大致的了解,从题目到课文的结尾,逐字逐句逐段地读,并通过初读了解课文写了什么。第二步是细读。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尤其对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细细品味,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享受。

方法如下:读,让学生仔细阅读全文;找,找出文中重点段落,关键字词,甚至标点符号;问,设计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悟,理解语言文字的意思,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再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准确体会作者的情感,使读者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并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读整本书,热爱阅读。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好教材上的课文,而且还要推荐中外的优秀读物让孩子们阅读,读整本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当然,核心问题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教师自己应该喜欢读书,做热爱读书的人。

第三部曲: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是写话,三至六年级都是习作。显而

易见,只要文通句顺,表达清楚,思想健康就应该是好作文。要让学生感到习作就是用手中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要表达清楚,就可以得高分。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在作文的评价上大胆创新,给出超过100 的分数,如 120 分,让学生感到写作文就像写字一样简单,只要没有错别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得满分。因为学生怕写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人为地拔高了作文标准,这无形中就让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进而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激发兴趣,降低写作标准。二是加强阅读,注重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不经过大量写作素材的积累,不读书,是写不出好作文的。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三是教给方法,养成写作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写作技巧,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只有语文教师热爱读书,勤于写作,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才能弹奏好语文教学这

“三部曲”,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

“志存高远,和而不同”是学校的校训,“立德、立功、立言”是学校的育人目标,“起步,就与国际同步”是学校的办学起点。

这所学校就是河南省郏县三立国际学校。5 年前,学校从诞生那天起就被作为当地教育的一个样本;5年后,这所学校不负众望真正成了当地教育的绝对领跑者,成为当地老百姓的首选学校。

一所新建学校何以迅速崛起,变得炙手可热?源于他们的小班化授课、高效课堂、双语教学、海量阅读等办学特色,这些已经被当地同行和家长津津乐道。

而在董事会领导看来,教学质量的绝对领跑是最具说服力的,学校必须靠质量赢得社会信任。一所好的学校不能绕着质量走,而应该迎着质量走。让学校领导及教师更有底气的是,学校的高质量不是靠加班加点方式换取的,而是通过课堂改革,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赢得的。

“提高成绩再不能以压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初中部校长朱朝勋说。所以,在建校之初,三立国际学校就确立了从教育的关键环节——课堂改革入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贯彻“适性教育”。

拒绝传统课堂

回到过去真实的教学场景,小学部校长王爱清曾直击课堂的痛点。课上死气沉沉,“满堂灌”,课后是“题海”战术,其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教师苦教、厌教。他曾对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主要表现在——

教学目标有问题——目标含糊不清,定位不准;目标定位太高,学生够不着;目标缺乏整合;目标确立残缺不全;目标确定太多,完成不了。

学生主体地位缺失:以教代学,教师主宰课堂,普遍存在“有教无学,教多学少,教多少学多少”等现象,“教学活动以教师为

中心,教师讲课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学习以做题为中心,教学价值以应试为中心”,课堂成了教师演出“教案剧”的场所,学生只是教师的配角。备课时教师围着教案转,上课时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学生处于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教我学的被动地位。一些教师把表演当精彩,把听懂当学会,把讲完当学完。

课堂提问有问题,主要表现在:大——不着边际,没有梯度;浅——没有难度,没有挑战性;俗——没有实际意义;滥——问题满天飞,随意性强;窄——面向少数,关注面小。

当堂训练有问题:重讲轻练,没有转变角色,以教师为主体;重点轻面,只有个别学生参与训练;重量轻质,盲目训练,学生厌学。

教师的研究能力不够:课堂上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上课随意性大,该引领的不引领,该要求的不要求;课后,教师的反思既泛又浅,没有主题,缺乏深度,不善于发现课堂问题,更不善于带着问题去研究课堂。

“概括起来,最主要的问题可能是,教学主要围绕教师的课前设计展开,而不是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展开,学生学习被动、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下。”朱朝勋说,“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必须从一开始就建立全新的课堂文化,拒绝目中无人的传统课堂。”

所以,三立国际学校建校伊始,整个团队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再不能延续传统课堂做法,要建设一种全新的课堂形态。

对于理想中的课堂,王爱清认为,理想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既不是农民的角色,春种秋收,靠天吃饭,也不是工人的角色,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教师应该向牧民学习,将学生带到水草丰美的草原,具体怎么吃、吃多少,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认识特点自主选择,各取所需。教师像牧民一样,成为教学中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宰

者,把课堂的讲解权、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思维养成,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实施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开始了课堂改革之旅。

秉承建模思维

三立国际学校的课堂改革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借鉴了全国众多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堂改革的基本路径:一是秉承课堂建模思维,二是坚持“和而不同”原则。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立国际学校通过课堂建模承载科学的规律与先进的理念,学校的整体教学确立一个基本模型,各个学科再确立各自的模型。“我们反对课堂模式化,但并不是不要基本模式”。基本的课堂模式如同一道水渠,可以引导水更快地流到目的地,而非四处漫溢。

三立国际学校课堂改革的重要依据是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学生习得知识的方式不同,对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不同:教师讲授,学生平均留存率只有5%;学生讨论,平均留存率为50%;教别人或马上应用,其平均留存率可超过90%。于是,学校的课堂改革从学习金字塔理论出发,尝试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及学以致用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三立国际学校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以“四步六段”为载体的高效课堂模式。具体而言,四步指课堂教学的四个主题部分“自主预习、合作交流、精讲点拨、达标测评”,与课堂开始的“导入”和课堂结束的“总结”合称为“四步六段”。

在语文教学方面,探索出低年级阅读课、自主阅读课、古诗文课等不同课型。在数学教学方面,探索出新授课、试卷讲评课、复习课等可操作的、颇受教师欢迎的课型。在英语教学方面,探索出“读练结合,

讨论解决”的对话课、“两读一思三讨论”阅读课等。

在学生的课堂习惯培养上,学校也秉承建模思维。其一是预习习惯。能进行有效的目录预习,粗知教材的大致内容;能进行有效的章节预习,粗知章节的重点内容;能够进行课时预习,做到课前看一看、课前想一想、课前做一做。其二是专心听讲习惯。做到重视听讲、专心听讲、会听门道、厘清思路、当堂弄清。其三是质疑问难的习惯。做到有质疑问难的兴趣、有质疑问难的方法。其四是善说爱说的习惯。能独立发表见解,能边操作边解说,能引经据典说,能正确辩解说。最后是会记录的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重点之处快速记、错误之处快订正,作业规范、字体工整。

学生的课堂发言,要求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语言亲切,态度诚恳,说话完整;质疑时,学会用“为什么……”“我有一个问题……”

“请问××老师(或××同学)”等句式。回答问题时,学习用“我读了这段话,知道了(明白了)……”“我是这样想的……”

“我体会到……”“我还认为……”“我有不同意见……”“我补充……”“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等句式。

如今,在三立国际学校的课堂,教师采取鼓励、扶持、点拨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预学、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大胆展示,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真正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着力打通知识、学生的社会实践、生活经历三者内在的联系,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校课改成效显著,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尤其是对学生学习力的解放最为明显。传统教学中,学生身上压着三座大山:一是课前大量的预习,二是课后大量的作业,三是课堂上不能完成的作业。课改后这些问题都基本解决了,课后不要求学生预习,因为给了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课后不留作业,学习都能当堂完成,真正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深耕教研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成为他们幸福的生活,使一节节课不至于成为教师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把教师们引到从事教育科研的幸福道路上来。”三立国际学校在推进课堂改革过程中始终以教学研究为抓手,深化课堂建设。

学校确立了以“十大名师”为龙头的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示范课、公开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小班化教学改革实践中,成立了多个“互为资源,合作共赢”学习小组,分层次教学,对于特殊学生实行导师制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途径和成长空间。

学校的教研活动每学期都做精心规划。以下是其中一个学期的教研规划:

第一个教学月的教研活动主题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深化学习方法指导”;第二教学月开展“四步六段”教学模式探究实践活动,旨在深入研究“四步六段”教学模式规律,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益,提升全体教师的业务能力;第三个教学月开展“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课型教学模式”主题探究活动,具体包括课堂导入、试卷分析、核对答案、自主纠错、错题交流、知识梳理、方法引领、精讲提升等环节;第四个教学月开展高效课堂教师优质课大比武活动,活动分组内评选和学校展示两个阶段,最终经过展评评出学校的优质课教师。

学校围绕教育教学实际,在对全体教师进行全面培训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特精选出系列微型课题供各教研组、备课组和全体教师进行研究。所以,在三立国际学校,

“小课题”研究成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六年级数学教师郭利峰一直在探索数

学的生活化教学项目。在他看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好的课堂活动设计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情感经历山穷水复、柳暗花明,体验豁然开朗的快乐。学习虽然艰辛,但乐在其中,其乐无穷。”郭利峰在自己的教学随笔中写道。

五年级语文教师董俊伟则致力于朗读教学研究。他所在的班叫晨曦班,他启动了“朗读、倾听与共鸣”活动。朗读就是朗读的人(学生、家长和老师)紧扣当周的主题词分享个人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文字契合故事的情感(朗读自己写的或者书中的文字都行,体裁不限,可以配上背景音乐);倾听就是台下的人静静倾听和感受;共鸣就是把自己本次听到的、感受最深的内容记录下来,进而产生深度的共鸣。

这样的小课题研究很好地化解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疲倦感,也可以有效提升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含量。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这样表述其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三立国际学校所追求的正是这样的目标。

(作者系河南教育报刊社原副总编辑)

推荐理由学校的高质量不是靠加班加

点方式换取的,而是通过课堂改革,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赢得的。河南省郏县三立国际学校推进教学改革,既秉承课堂建模思维,又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给我们带来诸多启发。

课堂上课堂上,,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点拨者点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