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籽來了#5-3

34

Upload: chien-chou

Post on 31-Mar-2016

23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2 download

DESCRIPTION

果籽來了第五期,修訂三版

TRANSCRIPT

Page 1: 果籽來了#5-3
Page 2: 果籽來了#5-3
Page 3: 果籽來了#5-3

[編者心聲]轉眼間,電子報已發行到第五期了(←不曉得第五十期,是不是也只有咻一聲就到了?)總是在電腦前,細閱新出刊的電子報,隨著閱讀節奏,在字裡行間、圖文錯落中,讚嘆其所營造出來的團隊氛圍。隨著2012新志工的加入,我們期待有新血加入編輯團隊,如果你也覺得電子報很棒,那就別再躊躇不前,快快加入,用你的熱血為果籽們帶給更多的心靈富足。

[內容索引]

果陀快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最新演出訊息-活化歷史故事班招募長者分享活動-《走出五月》電影DVD最新消息

HOT!果籽-2012果籽志工新鮮人基礎培訓活動側拍照,已上傳到果籽FB -2012實習果籽志工名單公告-11月行政排班請主動上網登記-區域小家長11月會議時間公告-祝11月果籽壽星們生日快樂-「果籽來了」電子報強力徵稿中-徵求「果籽來了」電子報編輯人才

新鮮人有話說-給晉級實習志工的歡迎信-名君給果籽的一封信

果籽PaPaGo!-只有倫敦,沒有愛情-老千內地遊學連載:五個月又七天(二)-出差?我看你是去偷懶的!?

果陀教我的事-專訪活化歷史專案統籌──柯靜雯-活化歷史排助經驗談-《我是油彩的化身》彩排花絮心得

志工現形記-是最親愛的家人,也是最特別的夥伴

影音特輯-《走出五月》導演朱峰節目專訪-《果籽來了》各期電子報分享

01

02

03

04

06

05

07

Page 4: 果籽來了#5-3

01果陀快訊

果籽來了X01果陀快訊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HOT演出訊息

101/03/01(四) -03/04(日) 台北‧城市舞台 加演五場

購票洽詢│兩廳院售票系統(02-33939888)

100/12/02(五) -12/03(六)上海‧人民大舞台 演出

購票洽詢│http://www.gewara.com/drama/46010994

■活化歷史故事班即將開課囉!歡迎果籽身邊的長者們快來報名喔~

服務對象│

只要年滿55歲,男女不拘、身心健康的長者,喜歡聽故事或有一肚子的故事想和大家分享,請不要猶豫,立刻報名,全程免費喔!

上課日期│

2011/10/20-2012/01/05,包含到小學進行故事分享活動,共12堂課。

上課時間│

每周四上午10:00-12:00,共2小時

上課地點│

果陀劇場排練場(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0號2樓,延吉街126巷右轉)

招生說明連結│http://blog.xuite.net/godot/historyalive/51747473

報名表連結│http://blog.xuite.net/godot/historyalive/51748374

Page 5: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1果陀快訊

■《走出五月》電影DVD最新消息來報到!

21世紀的今天,你還相信愛嗎…果陀試著傳達一個溫度,一種握在手心的感動;三段時空魔幻交錯的場景、三對戀人經歷重重考驗,電音與京劇在本片完美結合,傳統與前衛因愛情而共存。走出五月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有一種更大的力量,可以度過一切苦難!那就是愛。

走出五月電影DVD,2011年11月即將公開發行。敬請期待。

Page 6: 果籽來了#5-3

02HOT!果籽

■2012果籽志工新鮮人基礎培訓活動側拍照,已上傳到果籽FB,歡迎果籽們分享,也請大家以最熱情的心迎接新人,未來需要每一位果籽夥伴彼此照顧,成為彼此最有力的後盾哦!

■2012實習果籽志工名單(實習期間:2011/11/01~2012/01/31)

【台北區】王羿雲‧王業晴‧石旻玉‧何孟育‧何宜庭吳姵諭‧呂秀惠‧呂芝嫻‧呂思穎‧李伊涵李瑋倩‧周季瑩‧林函穎‧林怡君‧林玟綺林婉琪‧邱鈺埕‧莊人靜‧許美惠‧許詠怡陳宇文‧陳思辰‧陳媺涵‧陳瑋琦‧曾鈺婷黃麒華‧楊平至‧葉俊宏‧葉 馨‧蔡宜君蔡明諭‧鄭家譓‧鄭雅薇‧謝沛霓‧謝旻玲魏仟豪‧蘇宇庭‧邱奕筌‧戴 琦

【桃園區】潘彥汝‧陳慧螢‧陳奕岑‧鍾俊揚

【新竹區】周岳潁‧羅月良‧張語嫆‧曹力升‧陳心萍林雨儂

【台中區】吳閔傑‧呂冠儀‧林俞廷‧洪珮雅‧孫景瑄許秉邑‧舒丞榤‧黃莉珺‧蔡兆民‧謝茱米謝綸津‧陳佩榆‧柯竹安‧毛瑞揚‧王奕昕葉采儒‧陳鈺臻

【嘉義區】陳暄崧‧李俞臻‧簡毓瑩‧虎艾霓

【台南區】陳易靖‧陳淑玲‧黃柏華‧潘素鳳‧鄭凱勻王菀柔

【高雄區】古 雯‧林申恩‧林怡馨‧施勝賢‧陳國晏張凊瑜‧張宸維‧張瑛鑠‧陳盈安‧黃勤雅鄭佩玉‧張國裕‧張耿綺‧陳昀筠‧陳星佑

■11月行政服務排班尚未登記排班果籽,請記得主動上網登錄行政服務時段,來嘛~來果陀辦公室一起作夥打拚。

■區域小家長11月會議【台北區】 -11/07(一)19:00~20:30【桃園及新竹區會議時間另訂】【台中區】 -11/17(四)18:30~19:30【嘉義、台南、高雄區】 -11/14(二)18:30~19:30

─請家長們準時出席─

■11月果籽壽星共有20位,記得到壽星FB上獻上你的生日祝福呦~

【台北區】耿驊(11/03)‧葉馨(11/09)

ㄓㄔ(11/10)‧雅薇(11/16)‧宣儒(11/17) 佳敏(11/18)‧捲捲(11/18)‧丁丁(11/23) Abbie(11/25)‧旻玲(11/25)‧阿呆(11/27)

【桃園區】鄧爸(11/20)

【新竹區】恩其(11/24)

【台中區】閔傑(11/07)‧秉邑(11/25)

玉米(11/29)‧采儒(11/29)

【嘉義區】胖虎(11/28)

【高雄區】申恩(11/05)‧果凍(11/13)

果籽來了X02HOT!果籽

Page 7: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強力徵稿!只要符合下述徵求內容,歡迎踴躍投稿分享:

1.果籽新鮮人有話說│成為果籽新鮮人後,你有什麼想法、感覺請大聲說出來。

2.果陀教我的事│加入果籽志工團隊參與各種劇場服務或活動後,你/妳學會什麼新鮮事呢?發現自己變得不一樣了嗎?不要害羞,把自己的改變勇敢說出來。

3.我的果籽好朋友│是誰成為你/妳互相扶持照顧的果籽好朋友,快把他供出來介紹給大家認識。

4.內心激昂澎湃無法平復,值得紀念的果籽服務或活動照片(需附文字說明)。

5.其他想與果籽分享的一切美好,例如:看戲分享(不限果陀的戲哦~)、展覽或藝文情報、美食分享、旅行有感等全都歡迎分享。

■ 徵 求 「 果 籽 來 了 」 電 子 報 採 訪 編輯、美術、平面設計(條件需求:熟悉Photoshop、Illusrator、InDesign影像處理)...等人才,請果籽們高舉你/妳的手快來報名,一起熱血紀錄我們攜手走過的甘苦點滴。

果籽來了X02HOT!果籽

《果籽來了》歡迎你/妳的加入!

Page 8: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3新鮮人有話說

03新鮮人有話說

給晉級實習志工的歡迎信各位果籽新夥伴 大家好:

為了2012年起培養的果陀長期志工召募,自今年九月開始,我們分區進行志工面談、基礎培訓活動,披荊斬棘的一路闖關,真是辛苦大家!但也大聲對你們說聲:恭喜!恭喜你們晉級,成為實習果籽志工!歡迎您們加入果陀劇場志願服務團隊(果籽志工團隊)大家庭!

關於服務的部分,則是希望透過「藝文志工平台」的概念,開放志工參與多元的服務內容,實際認識不同層面的表演藝術幕前或幕後工作,並且對志工分享果陀能夠提供的劇場資源、安排劇場活動及課程,除了希望讓夥伴們對藝文的熱情引導出來協助藝文推廣和服務人群,我們也非常明顯的發現,志工越是樂意投注心力及時間瞭解劇場不同的領域,在付出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許多無形的收獲,人際關係進而變的更加豐富,人生也會多采多姿!(當然,果籽志工團隊也希望大家在這裡能發揮個人長才,有任何專長想主動貢獻和為夥伴服務,請別害羞,一定要讓我們知道,我們也很需要你們為果籽團隊發揮喲~)

果籽志工團隊是以「服務及情感並重」為發展原則的志工組織,因為志工組織說穿了,一切的根本基礎就在於情感維繫,所以除了服務之外,我們也會透過不同的聚會、課程、活動等,一層層堆疊團隊成員的感情凝聚和向心力,這份情感維繫,不僅將建立於服務單位(果陀),也會全面涵蓋於夥伴之間的情誼,有了果籽夥伴們彼此關心、信任、分享、主動維繫情感為基礎,果籽志工團隊就會充滿「家」的溫暖,對於積極付出和參與會有很大的動力哦!

2012中區果籽基礎培訓合照

Page 9: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3新鮮人有話說

「志工組織好比是一顆滾動的大圓球,每一位志工才是真正的主角。」在圓球裡的果籽夥伴需要建立相同的共識和目標,步伐一致的往前走,圓球才能順利向前直行,步伐亂了,圓球可能東倒西歪的在原地打轉,甚至倒退……。這是我在面談或培訓時,想對大家強調的,千萬別小看自己的影響力,團隊中的每一位志工表現的參與度、積極度或態度,都在無形中成為影響其他果籽夥伴成長的關鍵,也決定果籽志工團隊發展速度和方向,我們需要建立相同的共識和目標,才能在劇場志工這條路上手牽著手一起學習、成長,也並肩攜手拾起沿途美麗的風景。

希望大家隨時保持加入果籽志工團隊的初衷,希望從這一刻加入起,每一位夥伴都能拿出最大的熱情積極參與、全力以赴,我們一起團結齊心,共同創造藝文志工團體最好最棒的「心」服務!

[備註]實習階段將為期三個月期間(自2011/11/1~2012/1/31止),實習期滿前,我們將視每一位夥伴的向心力、配合度、參與度等整體表現進行評估,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並且再次晉級成為正式果籽志工哦!

祝福大家 在果籽志工團隊中,快樂付出、收穫豐富!

果陀劇場行銷部

志願服務管理主任 臧美莉

2012南區果籽基礎培訓合照

2012北區果籽基礎培訓合照

Page 10: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3新鮮人有話說

名君給果籽們的一封信親愛的果籽們:

我要離開了,無法一一跟大家道別真的很不好意思!這篇文章很難下筆,讓我想了好久好久,但每每想到跟大家一起工作、玩樂的回憶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我才發現我真的好捨不得你們大家,比我想像中的還捨不得。

對於沒有相關背景卻能順利的進入果陀工作,覺得很幸運,但還記得剛開始這份工作的時候,我超不習慣的,那時連要打通電話、發封信給大家,都要先鼓起好大勇氣才敢說出口(現在已經從害羞的女孩變成厚臉皮的阿桑了!)。對於前台服務,其實也跟大家一樣是第一次接觸,國父紀念館的震撼教育讓我迅速成長!所以真的很感謝美莉當時對我的包容,讓我有機會邊做邊學,然後沒有被我氣死,哈~

我感謝在這一年中遇到的你們,因為有你們向我伸出援手,讓我完成了好多不可能的任務,特別感謝每一區家長們,你們真的辛苦了!感謝北區的果籽們,最常接到我的信件跟電話騷擾,是我最好的救火大隊。感謝新竹區雪鳳的臨危受命,很認真的努力維繫新竹果籽的感情。感謝台中區的小樂努力辦家聚,每次你辦家聚我也很緊張,好怕你又被「河蟹」了。感謝台中區的宜苹,雖然家住得很遠,但還是很幫忙我們,先讓你休息一下,新志工加入後就要多多麻煩你囉!感謝嘉義區的筱紫,當了副家長後,感覺越來越會照顧人囉!要加油呦~感謝最熱情的台南、高雄果籽們,每個人都太棒了!我一定會去找你們玩的!感謝最堅強的編輯團隊,每每看到新一期的電子報出刊,我自己都覺得真是太厲害了!

在這個工作中收穫最多的,是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學著與各式各樣的脾氣相處,處理人的問題分寸的拿捏有點難,但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眉角,我很幸運遇到的都是大好人。雖然常常沒有假日,但很妙的是跟大家玩也是工作之一,所以我常常有種不知道是在玩還是在工作的錯覺,這樣想來工作也就不那麼辛苦了。

道別很難,但我也不打算真正的道別,就跟畢業典禮沒什麼好哭一樣(話說如此,但一講話還是會破功!請不要逼我~)雖然不坐在辦公室裡,但我們還是可以保持聯絡的!我或許不夠活潑、不夠會照顧人,但我真的感謝每一位與我真心相待的你們,也希望大家在果陀的日子都是開開心心的,未來的日子請幫我多多幫忙美莉,謝謝大家~

by名君2012/10/26

Page 11: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3果籽PaPaGo!

04果籽PaPaGo!

只有倫敦,沒有愛情這趟英國行,去英格蘭探望我在倫敦念書的大學學長,也和我在西班牙認識的好友一起到蘇格蘭的愛丁堡自助旅行,兼具自我放逐與好友相聚的意義。

剛下機場,行李都還沒放,就先跟學長還有西班牙友人會合,同在熱鬧的Piccadilly Circus站吃晚餐;翌日,我跟著朋友及朋友的朋友,一共1個台灣人和7個西班牙人,到格林威治看時間的分隔線,到如五分埔的跳蚤市場撿便宜,到全部是冰塊的ice bar尋歡作樂,嗯,大概20分鐘就出來了吧(入場費可是要17鎊,誰叫我們喜歡嘗鮮)。

緊接著是五天的蘇格蘭之旅,為略盡棉薄之意,來幾張照片充數。提醒各位,要搭廉價航空,一定要帶登機箱,不然10kg的行李限制,用背包裝著走一堆路會累死;此外,因為很廉價(倫敦-格拉斯哥來回約65鎊),所以當它delay整整3小時起飛的時候,你只能獲得一張近4鎊的提貨券,在機場買點零食打發。

圖‧文│鄭伊君(台北可樂果家族)

Page 12: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4果陀PaPaGo!

以下從朋友回西班牙,我獨自英倫流浪說起,挑幾個關鍵點跟大家分享:

【驚】

那是個星期六,我按例早起,9點到捷運站發現有張告示:本日捷運停開。聽說他們會利用假日來維修,我住的地方不靠市中心,所以捷運只開到我那站的前兩站。好吧,那就去旁邊坐

公車,雙層巴士我當然選上層,沿路飽覽街道風光,只不過,短短兩站捷運,怎麼公車開了快半小時還沒到?也行進得太緩慢了!

只吃旅館所附早餐的我,怎樣也沒想到這會是今天唯一的一餐!我走啊走的,徒步走了超過10個小時,一個人沒啥花錢吃美食的興致,空腹從景點區再走回表演街看音樂劇,早上在半價亭買的19鎊Les Miserables,雖然視線會被遮掉三分之一,但票價已經便宜那麼多,又一唱快3小時,

謹記著回家還是得靠公車,我在人潮洶湧的週末夜鬧區速速趕往捷運站,出站後卻怎麼也找不到公車站,問了路人,那對中年夫婦說他們正好要去我住的Willsden Green站,詢問我是否想搭他們便車。一向人性本善論的我,就心懷感激地上車,路上還閒聊我從哪來?玩過哪些地方等等,氣氛和諧,殊不知下一秒我就要笑不出來了。放心,我沒有被載去賣掉。

安全下車,這週遭景色卻如此陌生,看了一下站牌,Golders Green,這-是-哪-啊?!速速翻開萬能地鐵圖,媽咪啊~若要回我剛剛出地鐵的地方,要轉兩次捷運,現在已11:30PM,捷運12:00AM關,根本來不及!最後是靠我學長出門帶我坐公車(對,反而公車24小時),才在快2:00AM時回到旅館,哇咧!

也在同一晚,我脫下鞋子後,驚見在蘇格蘭扭傷而腫脹的腳,經過這一天折騰,已經肥大且帶瘀痕,腳側甚至整個黑掉一大片了,我默默想著自己在英國被截肢的可能。當然,隔天醒來又繼續虐待它,不停走,走,走。

牛津遇見英國型男廚師Jamie Oliver的義大利餐廳

Page 13: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4果籽PaPaGo!

【推】

想購物,市區有家Primark總是人滿為患,物美價廉,適合買小禮物送人;而搭車到遠一點的名牌暢貨街區Bicester Village也是好選擇,建議搭配牛津大學一起服用,車錢可不能白花。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已經名聞遐邇不用說(本人原本想排整整一天給它,但遠道而來都待在這兒太不划算,才縮為2.5小時,埃及跟亞述王國是重點區,其他的暫且走馬看花),另外要大讚都在South Kengsinton站的自然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羞】

英國男人是另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不能說每一個,但大概九成有(宅男在家我看不見,只能就上街的品頭論足)。他們高大有氣質,臉蛋個個都跟雕像似的,身材線條好,走起路來很挺,穿衣又有品味,服飾剪裁合宜,相當體面。回台後有種滿目瘡痍的感覺……(一下刺到太多人,華人帥哥也是很迷人的囉,我僅就整體景觀而言評論,男性同胞別生氣!)

而自己的豔遇,勉強要說是在白金漢宮前的那名男子(我怎麼用一種在講嫌疑犯的語氣),會攀談上很簡單,因為我們都自己旅行,需要另一人幫忙拍照,他挑上我,我當然也麻煩他做一樣的事,各拍了幾張。他問:“Did I ask you too much?”,我答:“No. I have time (…for lunch, ask me, ask me. 潛台詞)”,最後他稱讚我是個專業的攝影師(甜言蜜語型的男人?我接受),我笑著說再見,然後花很長的時間懊悔自己幹嘛不跟他多聊聊,也可以主動邀約一起跑行程阿。

總之,就是這樣了,我還是一人去一人回。Next time, maybe.

和V&A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前者光是建築本身就很有看頭,裡頭涵括的展品更是包羅萬象;後者則有著全世界最多的設計及裝飾藝術收藏品,各式各樣目不暇給……兩者若要細看,一個下午也看不完。

Page 14: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4果籽PaPaGo!

五個月又七天(2)

吞了安眠藥,醒來就到北京。

買張地圖,四處亂走,每次都堅信自己的絕對方向感,但出錯率大概50%,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切隨性。要去看長城,不知道怎麼搭車,看到覺得應該是它就跳上去,轉了三次車,到了一個偏僻的鄉村,不知道到幾百環了,看了一下地圖,驚然發現我已經要出北京了,趕快回頭。

在回去的某段公車上,有個讓我感到莫名親切的阿公,跟前面女孩借了手機,我猜是打給他孩子,說:「我快到了,快來接我!」大包小包,有點驚慌的背影,像是第一次來。這畫面,腦中瞬間浮現這廣告(蔡鶯妹—母親的勇氣),莫名鼻酸(可能是來到北京如此有文化的地方,讓我突然變得非常感性,當時應該去旁邊葬點花)。北京景點,簡單來說就是花錢觀人山和人海。

圖‧文│老千(台北區轉圈圈家族)

目前就讀台科大商業設計系的老千,今年有個契機讓她決定出走,一探外地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是原本想認認真真當個交換學生,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花了大半年,隻身走遍半個中國,這樣的經歷絕無僅有,勇敢老千的文字紀錄將在接下來的電子報中,完整連載。

老千內地遊學連載

大連—北京—大連

地鐵很有趣,每天的尖峰時刻就像台北捷運跨年當晚擁擠癱瘓的景象,每個出口都必須用擠的才下的去,我在那繞了三圈,坐在一旁吃肉夾饃看人潮,吃飽後,決定還是不要去跨年好了。公車也堵,下車走還比較快。

北京回來,耳鳴到快聽不見,攤死在床上好幾天,發炎持續蔓延,看到藥隨便抓了就吃,當起周醫師,這個沒效吃那個,吃了一堆藥,完全沒有好轉跡象,我真沒當醫生的天分。耳鳴如鬼哀號,搞得很焦慮,不瞭解醫療體系,跑到附近大醫院,拖著病重反覆在診療室和繳費櫃台走。在這,任何事都必須先繳錢才能進行,醫生一付就是要賺你錢的樣子,感覺不太好,護士又用他媽的土法煉鋼的方式幫我通耳,很不舒服且一點效果也沒有,花了台幣兩千多,換了兩罐點滴,拿著它到有點破舊的社區醫院。

到那重覆一次掛號,讓醫生開單,繳費程序,領取注射工具,才能打到點滴。生病時候特別想家,在台灣,生病就拿健保卡,花個兩百塊就能了事,到大醫院,也沒有那麼多重覆的手續,當下覺得全民健保真美好。「沒人幫的了你,你只能靠自己」

一個午後,在北京老胡同裡亂竄

Page 15: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4果籽PaPaGo!

又過了四天,耳鳴沒好,但周醫師估計死不了,就去了長沙,這一去就又一個月。我還是有點羞恥心,一路上背著厚厚一本Dreamweaver的書,想說路上時不時就來做點作業,以免大陸師長對台灣人留下不好印象,那書就這樣隨我上了廬山、黃山,坐了艘船到了西湖,觀了錢塘潮,始終沒被我打開過,也不捨擱下,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包裡成負重訓練工具。

從杭州回到大連,被江南文人氣息薰陶一圈後,神清氣爽,覺得自己真的該好好學習了,奮發讀書,期許能完成一門課。隔幾天早上,起個大早,還買了杯咖啡,充滿幹勁的上課去,老師疑惑的看著我問:「你是我們班的學生嗎?」我:「是,只是前幾週有事情無法出席。」問問同學目前上課的進度,隨便畫個草圖,和老師鬼話連篇亂扯一番設計理念,講完,倒頭就睡,享受美好的上課睡覺時光,飄飄然,似乎回到高中時光。

在高中,從一進到教室把晨考考卷墊好在桌上,然後就睡死到中午,隱約記得老師走到身旁,不知道是夢還是真實,我只記得抬頭對他微笑,倒頭繼續睡,這回憶真美好,大學就都直接翹了,哪還有機會趴在桌上睡。這也成為我這學期最後一堂。

研三的學長,完全沒課,天天找妹吃飯;大五的學長,只有堂英文課,但心情不好,必須翹,心情太好,也必須翹,出席率不高,自費到外頭學唱歌,兩個非常悠閒,不遠千里,四處找美女,也不停鼓勵吹我不要去上課,上課太累。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聽從了他們的建議, 之後就沒去上過課了。

大連—長沙—南昌—廬山—婺源—黃山—千島湖—杭州—海寧—大連

黃山日出,很美,人山人海

Page 16: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4果籽PaPaGo!

出差?我看你是去偷懶的吧!?

圖‧文│陳麒安(台北可樂果家族)

出差從來都不是好玩得一件事情,但是如果努力工作之餘可以痛快玩樂,身在異國或許是一種特別有意思的插曲。所謂玩樂,不是世界遺產,也不是名勝古蹟,只有存在心裡的一種心情,一花一草就是一種自得……也許這一切在台灣的家鄉顯的多麼微不足道,但就因為身處異鄉而讓一切變的有所不同,我的確是受到老天爺眷顧的好命仔。

出遊的一天

早上喝了五陽豆漿機鮮搾出來濃濃的豆漿,就騎著小折就跟前輩、黎師傅單騎出發,越過東江就到了柳花公園,高塔看起來挺壯觀,庭園設計也很古色古香,很適合帶女朋友來。路上看到袁崇煥就聊著中國歷史,這明朝歷史還挺有意思,三人就這樣一直聊到塔上面,聊到迷路,聊到了崇煥故園,想起這裡過去曾經發生著歷史上的真實,就覺得意義非凡。最後結尾殺去吃石龍火車站附近的涼水店,糖不甩、馬蹄爽、西米露、紅豆沙、芝麻糊……異常過癮吶,下次一定要再去吃一次。

悠哉的一天

隔天早餐去吃了客家小吃,六個蒸籠加兩杯豆漿和一盤炒粉一共人民幣28塊,在什麼地方還是要入境隨俗,吃點道地料理才對。過東江橋的柳花車站,搭了公車約半個小時到了東城旗峰公園。爬到山上去,看了東莞八景的燈籠,聽說以前是有個古榕樹,裡面藏了很多螢火蟲而有這樣的風景,如今古榕樹早就沒了,所以就老實做了一個人工燈籠,還挺傻眼的對吧?回程,師傅帶我遊逛當地鄉間一些舊房子連待改建新房的社區,這些舊房子,在台灣可能要到彰化鹿港或金門那邊才看的到,比起這裡,台灣人的三級古蹟似乎是小巫見大巫吶。

簡單的單車行

有天騎車到了石龍,走入有座舉重雕像的中山公園,似乎這裡出了不少奧運好手,台灣的奧運好手我們會刻雕像嗎?不知道怎麼台灣就是不太熱中體育運動。往前走了一段路到金沙灣看到河邊一些小朋友玩水,大陸人不同台灣人,相較台灣的海洋音樂季和春吶,我們玩海,他們玩河,看起來嗯…呃……還是算了,調回頭去了書局。我發現大陸書店空格挺多,所謂的閒書並不多。白金書籍大的跟參考書一樣,卻看不到硬殼精裝本!?就算一般書籍也做好大,大陸人會覺得這樣比較物超所值嗎?我本來以為大陸關於傳統玄學、歷史、傳記的書會很多,結果似乎火紅的是後面一大片國、高中、大學的進修參考書,以及幼兒相關書籍,看到那個數量就發現,大陸一子化看重教育的程度遠遠超乎我所想像,說穿了大概這個才是真正書局的收入來源。

Page 17: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4果籽PaPaGo!

好山好水好心情

休假坐了公車,前往東莞南城的植物園和水簾山,早上九點出發,十一點才總算到了東莞植物園,的確挺漂亮大開大合的很寬闊。有個高橋直接伸出鏡湖中央,風景很棒,看到草坪那邊有好多小朋友在放風箏,還不時意外發現小竹林或是波斯菊,還有水池的荷花。雖然占地不大,繞一圈也大概要一小時,但就類似台灣的私人農場一般沒什麼了不起,還看到有新娘子來拍婚紗照喔!不過顯然不是找專業的拍婚紗公司,苦了大熱天新郎還要穿一身黑西裝,新娘撩著裙子,看了都覺得很熱,但光看著兩人努力裝出鏡頭前的微笑和照完馬上的翻面的嘴臉,挺有意思。下個地方到了水簾山,大約十二點半,結果下車沒多久就開始下起毛毛雨,正想找涼亭的路上就給它暴雨了。冒了一段雨躲到蓋在池塘上面的亭廊,四周風景頗不賴。冒雨再衝了一段上山階梯,躲到三層高的古亭裡面,回頭一看剛剛池塘的亭廊已經像個積木一樣了,整座池塘一覽無遺,好棒。踏進古亭閣樓,頗有閒雲野鶴的空中樓閣之感,上了三樓,才發現古亭旁邊有個道觀,大大小小的亭子互相坐落。等到撥雲見日,道觀原來叫做「園中園」,進去才知道原來這裡記載東莞的歷史變遷,還有新石器時代挖掘出來的古遺跡文化。走到另一個亭子,就是水簾洞天的石壁刻字,旁邊有瀑布,覺得今天真沒白來,淋雨也值得。或許有人會想問:東莞這麼單調,怎麼不想跑其他城市?鄰近的深圳和廣州都是相當大的省會,沒什麼道理不趴趴走一趟。但大陸的距離遠近,恐怕不是台灣人的距離感可以衡量,例如從石龍搭乘和諧號(高鐵)到這兩個地方,時速衝到兩百公里,也差不多要一個小時車程,光是在深圳的轉乘進市區可能就又要花掉一小時,結果呢?你看到的景色大概跟台北東區或是內湖科學園區差不多的城市觀感,當日來回的一日行,花快四個小時在坐車,顯然不太划算。不過坐公車時,我倒是遇見有趣的畫面。大陸人喜歡帶小朋友出遊,卻幾乎都讓孩子穿開檔褲,為的就是方便把屎把尿,我就好運遇見一個小朋友在公車上肆無忌憚的讓兩老手忙腳亂,旁邊的人擠在公車上那種嫌惡又不得迴避三尺的的表情,真讓我笑翻了。只可惜不能拿相機把那畫面拍下來。總之,在異鄉處處留意,處處是驚喜,也許有一天你也出了差,忙得天荒地暗的閒暇之餘可以發覺我的體會。

Page 18: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5果籽PaPaGo!

05果陀教我的事

專訪活化歷史專案統籌──柯靜雯

文字│陳麒安(台北可樂果家族)

印象中擔任排演助理時,大伙說的玩笑話:「你真像小朋友的媽媽」、「我哪這麼苦命啊!」幾句話說穿了帶領人的美麗與憂愁。面對老人和小朋友之間,怎麼在其中扭轉翻滾,使出十八般武藝見招拆招成為小朋友喜愛、大朋友熱愛、老朋友疼愛的活化歷史扛霸子?這一切都要從地球的另一端美國說起……

「當初去ESTA受訓時,鉅細靡遺的SOP讓我有些錯愕。」一身釉黑的靜雯眼睛瞪大的說。就像麥當勞打工一樣,進到廚房第一個就要先洗手,洗手要洗二十秒,洗的時候切45度角斜下,雙手手指來回交錯搓動等……這樣微乎其微的細節也都要受人諄諄教誨。在活化歷史的帶領人課程裡,每一個動作步驟都有他的意義,每個流程都有該注意的要點,才能完整的把美國活化歷史專案航空版複製來台灣,但不是複製就可以,東西洋文化的不同,也讓靜雯在實際執行時遇到不少的挫折和困難。

「台灣人說三道四很行,講到自己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這就是回來台灣面臨的最大難題,在美國街頭隨便找一位老頭都可以跟你哈拉自己的故事,但在台灣誰願意說?能夠說?而且還要說的好?

但靜雯靈機一動,利用果陀資源辦了這個「長者說故事班」,讓願意且能說的素人老者,能夠把故事說的精彩,更引人注目。只是不是把老者推上台就行了,帶領人可沒有這麼好當,身為小朋友和老者的橋樑,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步就是要跟小朋友重新定義「老」這件事。想到老,你會想到什麼?駝背?白頭髮?乾巴巴?種種扭曲變態的刻板印象,面對小朋友千奇百怪的回答,你可要游刃有餘,挑東揀西的告訴小朋友「老」象徵著更多元的不同面向,然後把老者的角色引進來,從相見到分組,都要掌握每個現場的節奏和效果。

「身為帶領人,你要是一個非常好的聆聽者,才能找出老者和小朋友之間感動人心的元素。」帶領人如果擁有不夠的生命經驗,無法帶出老者的回憶故事;如果年紀過大,又未必能坦然面對小朋友的種種現代語言;如果背景領域不同,也會發生老人不能融入團體的腳步、期待落差等,以致於漸而流失成員。更別說是慣用語言、說話方式等造成的差異了。

Page 19: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5果陀教我的事

而人格特質是最重要的,但更重要的卻是帶領人如何呈現活化歷史,整個過程中不是要告訴小朋友,老者有多麼了不起,而是讓小朋友自己體會到老者的生命故事,進而主動選擇自己想要怎樣的未來,這的確很不容易。那究竟要怎麼做,才能達到這項目標?就看活動怎麼包裝,檢視的標準就是自問:這個活動我把人抽換掉,對小朋友來說有什麼影響?如果沒有影響,那代表也許你搞的熱鬧歡聲雷動,結束後其實什麼也沒留下,小朋友對眼前這個老者的印象是模糊的,卻沒有達到小孩和老者之間交流的目的,功虧一簣。

帶領者的重要可見一斑,但是困難卻不僅止於此。「2006年,當初的社會氛圍對於省籍和族群的議題還抱有很大的爭議。」這一點看似無謂,卻是靜雯當初非常小心處理的議題,盡量不涉及兩岸政治和宗教信仰議題,難保帶領者、老者與小孩之間的某些故事,會被街頭巷尾的風聲耳語扭曲成一種偏激或矯枉過正,而台灣過去多舛的歷史背景,反而會變成活化歷史能不能夠順利在台灣推廣下去的一個絆腳石。相信看過推廣公演的劇場,都可以為戲劇中濃濃的人情味而感動不已。所幸至今種種的推廣和執行,都能得到學校和家長的支持,以及小朋友的歡迎。

「戲劇是最好的推廣方式。」在活化歷史最後階段──同樂會,國外原始方式是透過議題去發展各種表現,如畫畫(給老者的卡片)、戲劇、唱歌(改唱KUSO歌詞)、視覺藝術(手作品創作)等,靜雯則選擇在老者的吃喝玩樂之中,發現各組有其特別的戲劇元素再串連起來,這個方式不但是美國那邊所沒有的,也是靜雯回到台灣執行專案的意外驚喜,搭配果陀對於戲劇的專業,推廣活化歷史的公演,一切有如水到渠成般順利發展,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成果。而帶領人的培訓班也變成了活化歷史的重要使命,「最後的目標,就是讓活化歷史在社區扎根茁壯。」透過在地的帶領人,尋找在地的公部門和民間企業整合資源,招募當地的老者,說出當地的故事,讓當地的小朋友感受這片土地的故事和熱情,活化歷史才能繼續不斷的傳承下去。「歡迎志工來參與活化歷史的支援喔!」儘管場次少且規模小的可憐,卻是精實的小劇場實務魔鬼訓練營,老實的做後台助理跟著跑一兩個月籌備期,恐怕勝過科班學生一個學期戲劇理論的經驗。當然,前提是你願意撥出時間付出。否則前台服務的人力獸永遠都不嫌少的啦!另外這次果陀為了帶領人所舉辦的團體工作坊,根據主題和主講人的需要不同,個別開放名額讓志工參與,例如11/5就是找來傳承藝術的老師為學員講演,可千萬別錯過這次難得機會,各位志工趕快樓上揪樓下一起去吧!

Page 20: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5果陀教我的事

A活化歷史原名History Alive,創始於紐約Elders Share the Arts(ESTA)機構,

2003年由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規劃(活化歷史/傳承藝術)引進台灣,並與果陀劇場共同合作推動。

活化歷史方案,是透過長者回溯生命中的點滴,用說故事的方式引導學生對「老」的好奇與瞭解,提供年長者一個平台向更多人分享他們故事的活動。傳承歷史方案,則是藉由失能失智的老者,如何在旁人的協助下,用手作品創作來呈現自己的生命經驗。進一步讓年輕世代透過溝通和互動認識歷史的傳承與歲月的寶藏,不同世代的人在活動中重新定義「老」的意義與價值,找到彼此可以互相溝通的方式和認同的觀點。

Q活化歷史究竟是什麼?

[說文解字]

A2003年 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自美國引進本案

2005年 邀請果陀劇場合作推動活化歷史專案

2009年 實驗性劇作「非常爺奶」於明德國小演出

2010年 祖孫舞台劇首演「百老匯燴慧」於社教館文山分館公益演出

2011年 祖孫舞台劇首演「靠近」、「阿智」於社教館文山分館公益演出

至今巡迴於國小演出,推動活化歷史專案向老師、學生、家長及社區居民分享這份感動。

Q活化歷史在台灣的發展歷程?

A執行計畫可分為三個進程,首先的示範場,是先由2~5位(視各校及長者情況而有不同安排)長者對全體小朋友簡單做個生命故事分享,讓小朋友和長者之間有初步的互動和熟

悉。

其次的分組場,採分組進行說故事活動,透過小組的互動,拉近長者與小朋友的距離,通常一位長者會面對5到6名小朋友講述自己的故事,並由小朋友提出疑問,以增進認識。

最後的同樂場,則是小朋友回饋的機會,方式不拘,主要是小朋友聽完長者故事後有什麼感想和異想天開的表達,將小朋友想要傳達與回應長者的故事在這場同樂會進行呈現。有時小朋友會以圖畫、歌唱、文字或短劇的方式表現出來。最後果陀會進行問卷調查,好瞭解長者與小朋友間互動的感想與心得。

該方案至今巡演過文昌、立農、湖山、實踐、建安、明德、健康及蘭雅國小等學校,都分別獲得許多師長及學生的讚賞,並且反應相當熱烈,期望能夠繼續推動下去。類似這樣的社會福利活動,其實需要投注許多人力、物力及相關資源才能夠進行。此外,果陀也將持續不斷研發新課程內容,甚至發展教案、製作戲劇的標準流程等,讓更多的長者與小朋友受惠。

果陀的宗旨一直是相信戲劇的力量,任何可用戲劇達成的事都會想去實現,能夠透過戲劇去傳達一種希望,是果陀能夠盡力推動的原動力,也希望這樣的火種能夠傳達到每一位果籽身上,生生不息。

Q活化歷史通常如何運作?

Page 21: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5果陀教我的事

身為果籽志工,有許許多多的機會能親身參與劇場運作,像是果陀深耕多年的「活化歷史」就是個非常特別又難得的好機會。此次,擔任排練助理的果籽們,就要分享排戲中新奇又令人感動的體驗,不僅能一窺幕後花絮,隨著劇作完成,內心滿滿的悸動也值得細細品味。

活化歷史排助經驗談

我很喜歡活化歷史,它是我第一次看過小孩與老人共同合作的戲劇,這種祖孫情感讓我感到很窩心,藉由長者說故事的方式來引導小朋友對爺爺奶奶的好奇與瞭解,不僅給長者一個平台想更多人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也更進一步讓新世代的年輕人透過劇場互相認識歷史的好機會。

首次參與活化歷史的排演助理,既期待又害怕,期待的是第一次可以完整接觸一齣劇,從無到有的歷辛過程;害怕的是,我從來都沒有當過助理,助理需要做什麼?導演會很難伺候嗎?……(滿腦胡思亂想)但是以我的個性想這些事只是一時的,不管有多害怕我都會先做了再說,遇到困難再想辦法。哈哈~

終於到了當排助的那天,見到了導演以及那些小朋友跟爺爺奶奶,有些爺爺奶奶和明德國小的小朋友,我在「百老匯燴慧」做前台和後台服務時大多都見過面,他們很可愛很天真,讓我回想起自己小時候與爺爺奶奶相處的畫面。

開始工作的第一天,導演是個很好相處的人,不是一開始就丟劇本給他們演,而是慢慢的說著情境要不同人來演,看誰最適合,而我的工作就是紀錄啦!配合導演的需求給予他所求的,原來我這才知道,導演習慣讓演員熟悉角色,讓他們深入角色慢慢引導出他們會發生的情境。

經過幾天排演,導演腦袋裡已經差不多構思好角色及劇本大綱,所以我們的劇本快完成了,但這還不是最終的劇本,而我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透過導演需求,一步一步的修改每場的細節和音樂,使這齣劇開始慢慢成形。一再的修改,終於等到了正式演出的那天,呼~什麼狀況都有,道具不見?鞋子忘了帶?要試音,人跑去哪了?輪到他演,還不知道要何時出場?……你想得到、想不到的狀況都會發生。正式演出時,在音樂、戲劇、燈光的加持下,我突然全身起雞皮疙瘩,心中替他們加油著,謝幕音樂響起,我鬆了口氣用力替他們鼓掌,觀眾熱烈的鼓掌聲就代表著他們的演出今天「大成功」呢!

─《靠近》排助,趴踢(台北區轉圈圈家族)

《靠近》演出大成功!

Page 22: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5果陀教我的事

從中國回台灣準備要和阿爸去環島的前一晚,接到名君的電話,就這樣接了「阿智」排練助理的工作,從來沒有接觸過類似工作,也不清楚排練助理要做什麼,反正就是個有趣的挑戰,就這樣參與「阿智」生產歷程。

「阿智」演員陣容是二十位老人家和一位小學生,每次排練都沉浸於老人家們的歡樂世界,我從「老千」變成「小千」,最後老人家們又送我一個零變成「小萬」。在一旁看老人家們的互動就覺得很有趣,只要和他們聊到他們的故事,話匣子就停不下來,他們說他們戰爭、天災、人禍各式各樣的苦日子都經歷過,聽他們說故事真的事件很享受的事。

某次排練時,我問酷斯拉奶奶:「你從家裡過來要多久阿﹖」

「搭計程車大概一個多小時吧。」奶奶回答

「那這樣計程車錢不少耶。」

「對阿,一趟大概三百五到三百八。」奶奶笑著對我說

「奶奶,這樣來一次就要七百多耶,你來這裡學費不低喔﹗」我說

「哈哈,對阿,但來演戲我就很快樂阿。」奶奶拍拍我的肩,陽光般的微笑著

原來「阿智」不只就只是齣戲,「阿智」還寄託著老人家們的夢想,上台演戲的夢,看著他們即使身體不適,有些爺爺奶奶一趟車程要花上一個多小時,幾乎不遲到,很認真的在排練,還會回家互通電話苦想笑點,比我上學還要認真一百倍,而且從不翹課,看他們如此努力,很感動,能幸運參與到這次他們上台演戲的機會,我應該要更努力。

Page 23: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5果陀教我的事

─《阿智》排助,老千(台北區轉圈圈家族)

從沒有劇本,導演引導著老人家丟出他們的故事,丟出素材,丟著,演著,不斷的嘗試,逐漸有了雛形,慢慢出現了永遠來不及跟新的劇本,「阿智」就這樣生產出來,排練時,常常蹦出幾句意外台詞,讓我笑到翻過去,每次排戲和老人家們的相處都非常快樂。

「阿妹,妳們怎麼玩了一個月了還玩不起來阿﹖」我問

「我也不知道怎麼玩阿﹖」阿妹答(阿妹是「阿智」演員)

「那你小時候都玩什麼球的遊戲﹖」我又問,腦中浮現拿球砸弟弟頭的畫面

「我們小時候根本就沒時間玩球阿,不是要帶小孩就是要工作。」

「阿,那時候的娛樂活動是什麼﹖」

「那時候很窮困,哪來的娛樂活動。」阿妹說

「喔…」

相隔半個世紀,完全不同的生活,他們努力練習,對抗身體的退化,演出他們自己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靠近》劇照

《阿智》劇照

Page 24: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5果陀教我的事

《我是油彩的化身》彩排花絮心得

文字│王翊任(台北可樂果家族)

這部戲不只是「戲」,戲中有「畫」,畫中藏「樂」,樂中帶「舞」,一次看到導演如何把戲劇、繪畫、音樂、舞蹈等四種藝術元素融合在一個作品裡,創造出一級的感官與心靈享受。

「整排」在梁導一聲令下正式開始,導演精準的喊著燈收、音樂較走等場面調度用語,雖然沒有真實的燈光與其他道具,但是現場卻帶給我更多層次的魔幻寫實效果!包括拉近與舞台及演員的距離,更能進入到整部戲的張力,而沒有燈光或道具,演員的表情、肢體、聲音等,因為是更純粹的表現,而更有力量,彰顯出台上演員精湛的演出!

而彩排,更一舉打破舞台的三道界線,直接把戲劇更完整與誠實的呈現!

第一道界線是台上與後台的界線,除了舞台上的演出,更可以看到準備上台的演員們,在一旁 「備戰」的情景,有人閉眼凝神,靜靜等待,有人聚精會神,盯著舞台一舉一動,也有人或搓手或握拳或前後擺動,讓身體保持靈敏,也有人兩三成群對詞準備著,所有人,只待著一道光線或一聲音響瘩cue點一出,就要躍上舞台;或有時,台上是浩大的群唱歡唱場面,即使不在台上,這些後台的演員們也都賣力唱和,讓整體場面更有震撼力!

第二道是後台製作與技術的界線,因為後面正坐著一排專業的老師們,所以更可以直接看到老師們創作的過程,包括服裝設計老師,操控著VAIO的電腦,隨時留下與紀錄創作靈感,而舞台監督老師,更拼命振筆疾書在一大疊的白色稿紙(劇本?)上面,舞台設計老師就更絕,一會坐在椅子上,一會半蹲,一會又直接站立在椅子上,雙手比劃著,好像那想像中的舞台也逐步搭起……。

週日傍晚快6點,步入與師大夜市隔著一條馬路的綜合大樓,期待「看彩排」的「第一次」!

才剛進入這個空間,其實還沒真正踏入劇場裡面,就被眼前的身影畫面震撼:一個個舞者,從眼前,無聲但充滿力量的跳躍過去,那個飽滿的動能,如同山谷遼闊的回音,不斷震盪在彩排現場的空氣裡!

回過神來,迎面來的是平常感覺頗有距離的梁導,此時的他,近身接觸,才充份感受梁導的睿智與大師風采,炯炯有神的眼神,俐落身影,即使是大師人物,卻親切示意我們從角落轉到更中央的位置,與幾位老師級貴賓(舞台監督、舞台設計、服裝設計)一起併排而坐,有更好的角度看戲看彩排。

關於「看彩排」這件事

Page 25: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5果陀教我的事

而第三道牆,是台上與台下生活的界線,一窺許多舞台看不到的生活痕跡;對一切好奇如我,發揮所有感官用力觀察,找尋各式好玩的事物,包括演員穿著打扮舉止,譬如我就看到某位男演員,腳指甲是紅藍黑色相間,不負藝術表演者前衛的特色;或者,看著演員拿著便利商店的塑膠傘,當作槍桿子,認真的揮舞維安,卻給我一種周星馳無厘頭的喜感(導演跟眾演員,請原諒我這個粗民……)種種戲劇以外的生活痕跡,持續帶給我另一種想像的樂趣!

直到戲落幕,導演清場,大伙走出劇場,下到一樓,我所有的感覺卻還久久不能平息,有對戲的震撼,有對人的敬佩,對創作的感動,對所有投入這場戲的人,包括前後台所有的參與者,其熱情與不計辛勞代價的付出,以帶來這一場好戲,深深的感謝;有那麼一刻,我忽然想起去年加入果陀志工的那個時間點,原來,加入果籽志工,不只有服務他人的快樂,許多的回饋與幸福,都會不經意的出現在當志工的職涯裡!

最近幾個月接連看了幾部音樂劇,直到看了《我是油彩的化身》,才忍不住讚嘆:「薑還是老的辣!」不管是梁志民導演,或者是整個果陀製作團隊,數十年經驗的累積,才能對音樂歌舞劇,有爐火純青的創作與掌控能力,創造一級的感官與心靈享受!「歌」「舞」劇,究其名,就是能歌載舞,在這部戲裡,歌聲領著我走過時光隧道,從質樸農村風光、行經日本綺麗民情、再馳騁十里洋場風華、穿越中國大江風情,再到豐厚原住民熱情,最後親情與家國的小情大愛,時光輪轉,歌聲繚繞,再伴著視覺的獨舞、雙人舞、群舞,還有各式風情的國標舞、日本舞、布舞,最後一幕的盛大場面,更讓我回想起在倫敦觀賞《獅子王》的華麗風采,震撼性的感動! 更勝者,這部戲不只是「戲」,戲中有「畫」,畫中藏「樂」,樂中帶「舞」,一次看到導演如何把戲劇、繪畫、音樂、舞蹈等四種藝術元素融合在一個作品裡,完美的呈現。看戲的同時,同時明瞭陳澄波老師的畫作之美,並引入藝術家傳達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情,當中一段,就提到陳老師全台走透透作畫的緣由背景,在這個旅遊資訊與媒體大量發達的時代,重新看回到那時陳老師的畫作,那份質樸但豐厚的美感,重新打開我對這片土地的認識與觀看的方式!民國100年,電影界有《賽德克.巴萊》的史詩巨片,而劇場界也有《我是油彩的化身》史詩劇作,這想必也是《我是油彩的化身》一劇名列『民國藝百』之指標旗艦戲劇之因吧!

關於「看彩排」這件事

果籽志工前進排練場花絮側寫前排左起:小葉、翊任後排:麒安

Page 26: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6志工現行記

06志工現形記

是最親愛的家人,也是最特別的夥伴

受訪者│羅雪鳳‧劉宇晴(新竹風籽家族)  文字│鄭伊君(台北可樂果家族)

有其母必有其女,在這對果籽母女檔身上,卻是由其女造就其母唷。女兒帶著媽媽當志工,絕佳雙拍檔的故事,可遇而不可求咧。spotlight還不快照過來!

女兒小晴天是家中的老大,當她讀國小時,級任老師徵求班上家長協助:早自修帶讀經、 課堂上分享各種行業以認識百工,我介紹當時任職的工廠所製造的產品包裝袋的製作流程──這是我當志工的最初!後來陸續也當兒子班上管理班費的總務志工,女兒國中時,學校運動會搭配一個義賣活動,我在義賣現場當志工,協助義賣事宜。爾後,學校通知我有志工培訓課程,我因此上了志工基礎訓練及特殊訓練課程,對「志工」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上完志工訓練,拿到證書之後,我沒有固定的服務單位, 有同事相約去養護中心服務,我便帶著小兒子及女兒一同前往,或者偶爾去慈濟環保站做環保。後來,女兒也上了青輔會舉辦的志工訓練課程,拿到證書後,打算加入新竹救國團工商青年服務一隊,她來詢問我:要不要一起加入?──這正式開啟我倆的志工之路。

大家都是知書達禮的人,古有云長幼有序,不,是敬老尊賢,咳咳,是母恩浩蕩……唉呀,總之,我們讓媽咪先說話~

一、新竹救國團工商青年服務一隊/由來自各行各業的中青年組合而成,當新竹團委有公益活動需要人手幫忙,就是我們出動任務的時候,當然,如果志工有事,也無法出席每一場活動。

二、創世基金會/女兒先成為苗栗創世志工,我才成為新竹創世志工,偶爾會去服務,我的部份大都是整理與核對發票。特殊的經驗是參與「遊民、街民尾牙餐會」服務,每年農曆年前,全台創世會舉辦尾牙餐會,讓較弱勢的遊民街民及低收入戶族群也能享用尾牙餐的歡樂氣氛,現場還有娛興節目表演、義剪、按摩等免費服務。

Page 27: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6志工現行記

三、果陀劇場志工/女兒想參與劇場服務,在接獲果陀志工招募通知時,也來問我:想不想參加?存著一顆好奇的心,我也寄出我的報名表,開心的是,我倆都獲得當志工的機會。就這樣,打開了我們劇場志工之路,有了不同的視野!

(小編OS:我好想請兩位去循循善誘一下我老爹…走上志工路啊!他都不理我苦口婆心、好言相勸、聲聲呼喚──以當志工作為退休生活重心之一。)

第一次參與前台服務的點滴

-心情:緊張,不知所措,面對年輕的果籽志工,年長的我有害羞的FU。

-體驗:原來前台的工作也很多元,大家各司其職,重點是態度要和藹、臉上要有笑容。

-感謝心:100/3/26第一次前台服務,第一次在販售班,最感激的伙伴是伶華,她教了我好多有關販售班的注意事項,她的教導及叮嚀是一種傳承,也讓我不安的心,有逐漸沉靜的感覺!

第一次派發DM及掃街的感想

-心情:掃街派發DM,有點緊張,因為是前所未有第一次,擔心不知如何介紹DM,也不知會不會被別人接受或拒絕。在拜訪店家前超緊張的,心裡有如在拆花瓣,「進去?不進去?…進去?不進去?」

-體驗:想太多,就容易裹足不前,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真的去做了,心境就輕鬆許多!反正不是被接受就是被拒絕,被接受很開心,被拒絕很難受;但想想,所有人事物都是一體兩面,不能強求,要開心接納別人拋過來的反應。想通了,再來一次拒絕,OK啦;又來一次拒絕,沒關係。當「拒絕」一而再地發生也無妨,畢竟大家興趣和立場不同,我不會有難過感,繼續尋找有緣人囉!

-感謝心:有趣的體驗,謝謝果陀給我機會,讓我和許多人有了不同的互動。接收DM的人們及店家,有些會和我聊上幾句,有些面無表情地接下,也有人揮手不收,或者表明無法讓我擺放DM。對我來說,這些都是人生寶貴的經驗,我把它放在心上,因為它用錢也買不到!

想說的話

志工是主動付出時間、體力去完成需求單位所給予的任務,而不計較是否有報酬的角色,就是自己歡喜甘願去做啦!對我來說,當志工的心靈收穫很多,不但拓展了個人視野,更由服務當中看到人生百態,也驚覺自己實在是太幸運及太幸福;可是,我還是會抱怨生活,心態要改呀!

(小編OS:勇敢的行動,健康的心態,值得大家學習。預備備,大家請給雪鳳馬麻掌聲鼓勵,兩次!嗬嘿完照例排成兩列灑紙花外加放鞭炮,開始!)

(小編OS:適度的抱怨有益身心健康,雪鳳馬麻別太在意唷。)

Page 28: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6志工現行記

小晴天等很久了齁,換妳囉,經驗太多不趕快講都天黑啦~

我是從高一開始進行志工服務的,從小一直想出外服務幫助他人,但都不知道該如何做起,也不知道有哪個單位能夠去服務。上高中後,我開始自行尋找,上了很多關於志工的課程,從救國團開啟一連串的志工服務:

一、救國團/我是工青一隊的隊員,有活動就會通知志工到場幫忙,例如布置場地、整理場地等。也曾經參加身心障礙義賣、社區義賣等。救國團所負責的服務範完很廣,也讓我和媽媽有了很多不同的志工體驗。

二、苗栗創世基金會/這是我最難忘的一個志工體驗,當初會來此服務,跟學校社團春暉社有關,教官曾經帶我們來創世,我看了植物人的介紹影片,難過落淚。之後又到植物人居住的地方,看見他們在床上只能望著天花板無神地度日,覺得我們能跑能跳真的很幸福!第一次去創世基金會是在高一的時候,那是第一次用自己名義來苗栗創世,一般好像不會讓志工直接到植物人那層樓,因為植物人很脆弱,怕外來的人身上帶有病菌入侵他們。可是那次我們意外地到了植物人那層樓,被分配的工作是幫植物人擦床、洗衣服、曬被單,還有拖所有地板。印象最深的是,我們在幫植物人擦床的過程中,有些病情比較輕微一點的植物人,眼睛會隨著我們動來動去的擦床,而跟著轉動他的頭看著我們,有時因為喉嚨卡痰會發出很可怕的聲音。詢問護士之後才知道是正常現象,但是這些都是正常的我們無法體會的事。這天服務了一下午,其實挺想哭的,我們那麼幸福,四肢都能靈活運用,還能到處趴趴走,更應該好好活出自己的人生。

三、新竹創世基金會/去年暑假,我和同學從新竹火車站,一路詢問店家,走到好遠好遠的創世基金會去服務,他們給我們的第一份工作是兌發票!後來幫媽媽直接報名了新竹創世志工,帶媽媽一起走去服務,也讓媽媽因此認識了更多很棒的志工媽媽們,大部分工作內容都是在兌發票和整理發票。

Page 29: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6志工現行記

四、果陀劇場/去年加入果籽志工後,成為新竹風籽小家庭的一份子,曾參與過前台服務2次。100/3/26第一次參加前台服務非常緊張,我和媽媽是完全沒有經驗的新手,要面對大量的觀眾入場,我們得先克服心情上的緊張。在開演前,我們有機會到表演的後台看舞台設計,那感覺超棒的!因為這難得的機會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的。舞台介紹完畢之後,我們再度回到了服務觀眾的前台,我班別是相見卡B班,負責的工作是發放果陀的相見卡並請觀眾填寫,有位熱情的志工教了我該如何向觀眾問好,讓我接下來面對大量的觀眾不感到害怕,她就是美麗的伶華阿姨。這次的前台服務讓我十分難忘,有位那麼棒的志工教了我好多經驗,也很高興新竹風籽小家庭成員全員到齊,大家都是第一次參與前台服務。

(小編OS:各位有發現某個關鍵字再次出現吧!我都標粗體還看不出來?)

五、苗栗大愛青少年志工/因為我曾經上過2天1夜的志工課程,認識了很多和我差不多年紀的隊輔朋友,今年4月份他們招募隊輔志工,我便報名。很酷的是,我是第一次當隊輔帶小隊!5月份開始正式的活動,帶一個小隊真的很不容易,很高興我的小隊員們,後來都很活潑很嗨,我也很高興能夠帶到他們。總共20隊,最後我們得到精神總冠軍第一名。

六、新竹市青年志工/今年才參與新竹青年志工,服務偏向外籍配偶的教育和照顧。第一次是5/1幫外籍配偶家庭拍一整天的照片,我是小小攝影師,YA!幫那家庭拍了好多好多照片,大部分都是在拍小孩子。因為那天他們的媽媽在廚房幫大家煮好吃的飯菜,所以無法陪伴小孩子,我和我學妹除了當攝影師幫他們拍照,更重要的是陪伴他們。那天真的很開心,和小小朋友一起玩遊戲,感覺也變輕鬆多了! 8/6~8/7兩天很榮幸地被邀請去當主持人和帶團康的姊姊,那是個新移民親子成長營,其實收穫真的很多,我雖然不是小隊輔沒辦法一直陪著小朋友們,不過在台上拿麥克風對著大家講話,還有帶團康,真的要有一些勇氣阿!團康的部分,大家反應十分熱烈,所以玩起來特別有勁!我很喜歡融入其中,除了當志工也和小朋友互動,大家一起捏黏土,一起畫畫,感覺超棒的。

七、青輔會校園推廣大使/每年甄選百名校推,我今年很幸運地當上了百年校推之一,由各校推運用自己的想法去推廣志工活動,可以自組團隊去參加活動,可以到各商店去擺放DM,也可以自己辦志工說明會。像我是自己揪朋友一起去做志工,把志工推廣到校園,沒有參加團隊。

新竹青年區域和平志工──愛的開麥拉

Page 30: 果籽來了#5-3

果籽來了X06志工現行記

小晴天的真心話

志工是主動付出時間、體力去完成需求單位所給予的任務,而不計較是否有報酬的角色,就是自己歡喜甘願去做啦!對我來說,當志工的心靈收穫很多,不但拓展了個人視野,更由服務當中看到人生百態,也驚覺自己實在是太幸運及太幸福;可是,我還是會抱怨生活,心態要改呀!

一、不同性質工作的體悟為何?

工作被分配到了就要好好地去做,不會就去問。我個人很喜歡挑戰不一樣的工作,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經驗啊!隨著參加志工的時間越來越長,難免會在活動中發現缺點,像有些參加久了的夥伴只是為了一些目的去參加,並不是真心想幫忙;或者,志工之間在工作上會避重就輕,工作可能有很多樣,但是他們會先選擇較輕鬆的,也可能會指揮其他志工做事……這些都不要緊,但口氣不是很好,讓人心裡不大舒坦。不過,很多事情如果能夠獲得改善,我都會努力去改變。

二、別的志工怎麼看妳們這對神奇組合呢?

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哈哈,而且,是我帶媽媽進來做志工的,我們都獲得了不同層面的心靈滿足,雖然每次當志工是去服務他人,但我總覺得收穫最多的是我們自己本身。

三、媽媽對志工服務都沒有任何排斥(像是花時間又沒錢做這幹嘛)?媽媽是馬上答應妳一起當志工嗎?

我親愛的媽咪並不會這樣說唷!她會擔心年紀的問題,但是只要她有時間就會和我一起去參加志工活動。我們現在很享受在志工服務的時光,因為獲得遠遠超過我們所付出的,那是心靈上的滿足。母女一起參與志工活動,聊天的範圍也更廣泛了,很喜歡一起分享志工心情的感覺。

雪鳳馬麻的真情告白

我要來對女兒喊話:謝謝妳, 小晴天! 因為妳的訊息分享及邀約,讓我的人生因志工生活而充實,也因此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雖然有時忙到分身乏術,還是覺得很開心喲 !我常有一種感覺,雖然表面是自己在付出,可是我的內心卻充滿豐盈,全身能量十足,收穫滿滿,哈!這種感覺,女兒也有,我們是天註定的母女吧!

(小編OS:怎麼連母女都這麼閃!太感人了!面紙來!)

Page 31: 果籽來了#5-3

07影音特輯

◆《走出五月》導演朱峰節目專訪

果籽來了X07影音特輯

朱峰導演接受Good TV「真情部落格」節目專訪,暢談電影夢心路歷程。影片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ShlX5Kb8x4

◆《果籽來了》各期電子報分享

創刊號─ http://tinyurl.com/3cjf24n

第二期─ http://tinyurl.com/4yd7voy

第三期─ http://tinyurl.com/3svqzbw

第四期─ http://issuu.com/gd0714/docs/004

Page 32: 果籽來了#5-3

[編者心聲]本來正職就是編輯工作,有時候難免覺得「啊!上班是這個,下班還是這個……」但誰叫我喜歡當編輯呢!

因為這樣的合作,讓我在前台服務外,有其他接觸果籽志工們的機會,尤其是新竹和高雄的捧油,寫到是賺到。

秋天就要來了,咱們電子報只會有秋詩的浪漫,絕對不會隨秋風蕭瑟的呦!懇請大家繼續支持《果籽來了》,拜託拜託~

[內容索引]

果陀快訊-活化歷史生命劇場《靠近》、《阿智》演出搶先報-《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登陸及五度加演好神氣

HOT!果籽-《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新神鵰瞎侶求愛攻略》前台服務側拍照已上傳FB-10月行政排班請主動上網登記-台中區一大坨小家長由紀宜苹接任-區域小家長10月會議時間公告-祝10月果籽壽星們生日快樂-2012果籽志工召募基礎培訓活動開跑

-「果籽來了」電子報強力徵稿中-徵求「果籽來了」電子報編輯人才

果籽PaPaGo!-台中果粒小樂隊首發家聚記實-台南巴拉松家聚全記錄-倫敦戲院賞《The 39 Steps》-老千內地遊學連載:五個月又七天(一)

§果陀教我的事志工管理經驗談-前台服務心得分享-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演員分享講座-南區果籽講堂留言版

志工現形記-台南巴拉松8人現形記-北區果皮丁丁什麼東東、果籽醬、Hola小家長之專長都好威

影音特輯-《新神鵰瞎侶求愛攻略》8/24媒體見面會──果籽志工維尼側寫報報

01

02

03

04

06

05文字│王翊任‧周千雯‧張名君‧陳麒安‧陳舒榆‧臧美莉‧鄭伊君 美編│李國彬‧周千雯‧徐珮宜

本電子報內容由 果籽志工 提供

若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貼授權,麻煩請E-mail至[email protected]

相關果陀劇場及果陀志工資訊,可於果陀官網(www.godot.org.tw)、Facebook或果籽志工團隊Blog(http://blog.yam.com/user/godotv.html)查詢

果籽超強編輯團隊

Page 33: 果籽來了#5-3
Page 34: 果籽來了#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