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心境養身心

22

Upload: hsu16868

Post on 12-Jul-2015

40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平和心境養身心
Page 2: 平和心境養身心

身與心是一體的,當身體有病痛時,便會影身與心是一體的,當身體有病痛時,便會影響到心情;而心上有不良情緒,也會影響到響到心情;而心上有不良情緒,也會影響到健康。身心需要和諧,纔有利於我們的學習健康。身心需要和諧,纔有利於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工作、生活。

Page 3: 平和心境養身心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受到情緒的影響,一旦情緒過於激烈難以控制,就會影響健康,嚴重的還會引起某些疾病。

Page 4: 平和心境養身心

許多研究表明,緊張、壓抑、焦慮、恐懼、憤怒等不良情緒,是健康的大敵。

Page 5: 平和心境養身心

比如人在恐懼或悲痛時,胃粘膜會變白,胃酸停止分泌,會引起消化不良;焦慮、憤怒、怨恨時,胃粘膜會充血,胃酸分泌增多,長期如此可導致胃潰瘍。

Page 6: 平和心境養身心

憤怒、仇恨、焦慮、恐懼、抑鬱等,則會憤怒、仇恨、焦慮、恐懼、抑鬱等,則會引起血壓昇高。長期的壓抑不滿,諸如抑引起血壓昇高。長期的壓抑不滿,諸如抑鬱、悲哀、恐懼、憤怒等,都容易誘發癌鬱、悲哀、恐懼、憤怒等,都容易誘發癌癥。癥。

Page 7: 平和心境養身心

心中有這些怨氣、怒氣等不良情緒,不管是壓心中有這些怨氣、怒氣等不良情緒,不管是壓抑還是發作,都會對身體帶來損傷。《黃帝內抑還是發作,都會對身體帶來損傷。《黃帝內經》有曰:「怒傷肝、喜傷心、懮傷肺、思傷經》有曰:「怒傷肝、喜傷心、懮傷肺、思傷脾、恐傷腎」。脾、恐傷腎」。

Page 8: 平和心境養身心

如此,當有不良情緒時,應適當進行自我調節,及早如此,當有不良情緒時,應適當進行自我調節,及早消除,以免帶來不良的後果。凡事慎於始,能在孩童消除,以免帶來不良的後果。凡事慎於始,能在孩童時期就學習克治習氣,培養沈穩、開闊心境,日日長時期就學習克治習氣,培養沈穩、開闊心境,日日長養德行,成年後自然不易動怒、輕躁。養德行,成年後自然不易動怒、輕躁。

Page 9: 平和心境養身心

呂近溪《小兒語》中,便有「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先學耐煩,快休使氣。性躁心粗,一生不濟」等的教誨。

Page 10: 平和心境養身心

《弟子規》同樣也教導我們「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這便是在自小的修身、學習中,自然達到養生的效果,身心一同健康發展。

Page 11: 平和心境養身心

於此,我們平時能在桌上案頭,擺上幾本經典,每日翻讀幾句,借這些警句提醒自己放寬心量,克制情緒。

Page 12: 平和心境養身心

時時懷著戒慎虔誠的態度,謙卑待人,也更能把握好情緒,自我控制,當心漸漸趨於安定平和時,身體也會更加舒緩,放鬆精神,身心柔和、安康。

Page 13: 平和心境養身心

然而成年後,不良習氣已經習以為常了,明知發脾氣不好,就是控制不住。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諸如被人說一句就要發火,無故便悲傷難過,或是疑神疑鬼,總懷疑別人,又或是不平、妒忌常在胸中,無法克制等等。

Page 14: 平和心境養身心

當做不到心平氣和,縱然一時忍下來,內心還是會不痛快的。這種情況,我們的不良情緒將要如何排解呢?

Page 15: 平和心境養身心

有些朋友警覺性比較高,要發脾氣前馬上警覺,於是藉口離開,轉到其他地方或是全心投入當下工作,不讓自己繼續醞釀情緒。

Page 16: 平和心境養身心

等到事情忙完,氣也便消了,有時竟也忙得忘了;而有的朋友,內心鬱悶時,便會去反思,為什麼不高興呢?不高興的原因在哪兒?

Page 17: 平和心境養身心

反觀內省,找到使自己不快的原因,併用聖賢的教誨自反觀內省,找到使自己不快的原因,併用聖賢的教誨自我開解,放寬心胸,比如交換立場,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我開解,放寬心胸,比如交換立場,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思考。

Page 18: 平和心境養身心

能時常自我勸導,將內在的鬱結解開,心情便舒暢了。故有曰:「人有拂郁,先用一忍字,後用一忘字,便是調神和氣湯。」

Page 19: 平和心境養身心

當然,若能時時先找自己的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怨氣,有怨,仍是習慣於埋怨別人、責怪別人。

Page 20: 平和心境養身心

能將埋怨與責怪的心,反過來求自己的過錯,則事情更易解決,心也更加平和,自然對健康更加有益。

Page 21: 平和心境養身心

記得有人將人生的財富、學位、名聲等等,比喻成「 0」,而將健康比作最前面的那個「 1」,因此,當失去健康,後面有再多「 0」,也沒有實際用處。能明白健康的意義,怎會讓不好的情緒再來影響、破壞我們的健康?

Page 22: 平和心境養身心

平和心境益身心,讓我們堅持學習聖賢教誨,學習聖賢的寬廣胸懷,保持心志和順,能夠恬淡自守,精神清靜,身體會更健康,生活也會因心境的平和,變得更加溫馨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