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25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erotary

Post on 15-Jul-2015

403 views

Category:

Business


3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名譽教授柯承恩博士

[email protected]

1柯承恩編製

Page 2: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柯承恩簡歷現任

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名譽教授遠傳電信監察人、玉山金控獨立董事

經歷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董事長行政院科技顧問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系主任暨所長臺灣證券交易所常駐監察人、董事財團法人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監察人、董事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中央銀行監事中油公司董事農民銀行監察人

學歷與證書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管理博士

美國南加州大學管理碩士

台灣大學商學士

美國會計師、管理會計師、內部稽核師

主要領域管理與會計的應用

企業領導與公司治理

資本市場規範與發展

產業發展與創新開發

2

Page 3: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演講綱要前言

企業創新的重要

企業競爭與組織創新

創意的本質與開發

組織創新的發展

個人與組織創新能力的建立

結語

3柯承恩編製

Page 4: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2008 IBM研究未來成功企業的特性

渴望改變

創新幅度超過顧客的想像

全球整合的能力擴大

破壞性的改變商業模式

真誠的而不只是慷慨的關懷社會問題

*IBM訪談1,130位全球CEO

4柯承恩編製

Page 5: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2012 IBM Global CEO Survey-第一要點

透過價值體系,賦權給員工。

「我們需要動員整體的腦力來創新」

5柯承恩編製

Page 6: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2012 IBM Global CEO Survey-第二要點

將客戶當作個體來互動

我們當然需要更好的(客戶)資料與洞察力,但我們更需要有據此而採取行動的能力

6柯承恩編製

Page 7: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2012 IBM Global CEO Survey-第三要點

善用夥伴擴大創新能量

積極的結合夥伴,著手突破性的創新

7柯承恩編製

Page 8: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台灣產業發展的挑戰台灣研發投入增加但GDP成長遲緩科技研發著重在ICT,但價值創造不足ICT的科技能力尚未充分運用到其他產業企業的競爭力較著重於經營的效率(operational efficiency),成本的控制(cost control)組織能力(organizational capacity)的建構尚未成為主要的競爭力來源創新的能力從成本、產品、製程擴大到整體價值創造流程、以及組織、文化、領導等層面尚有不足

8柯承恩編製

Page 9: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鴻海與蘋果比較-2012鴻海集團 蘋果公司

毛利(%) 8.4 43.9

營業利益(%) 2.8 35.3

稅後淨利(%) 2.4 26.7

所得稅(%) 0.7 9.0

營收(十億) 3,905 4,695

員工(估千人) 1,000 73

-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毛利(%) 營業利益(%)稅後淨利(%) 所得稅(%)

鴻海/蘋果比較圖-2012

鴻海集團

蘋果公司

9柯承恩編製

Page 10: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蘋果公司- 2012與2011

-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毛利(%) 營業利益(%)稅後淨利(%) 所得稅(%)

頻果2012與2011比較圖

2012

2011

蘋果公司

2012 2011

毛利(%) 43.9 40.4

營業利益(%) 35.3 31.2

稅後淨利(%) 26.7 23.9

所得稅(%) 9.0 7.6

營收(十億) 4,695 3,246

員工(估千人) 73

10柯承恩編製

Page 11: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鴻海集團- 2012與2011鴻海集團

2012 2011

毛利(%) 8.4 7.7

營業利益(%) 2.8 2.5

稅後淨利(%) 2.4 2.4

所得稅(%) 0.7 0.6

營收(十億) 3,905 3,452

員工(估千人) 1,000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毛利(%) 營業利益(%) 稅後淨利(%) 所得稅(%)

鴻海2012與2011比較圖

2012

2011

11柯承恩編製

Page 12: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企業競爭與組織能力

價格

產品差異

創價流程

組織結構

策略規劃

組織文化

領導能力

水面冰山-競爭表象

水下冰山-競爭基礎創新

12柯承恩編製

Page 13: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組織創新能力的必要性組織有慣性,接受已經存在的現狀快速變化的環境衝擊組織既有的反應能力組織建立於階層式結構突破現狀的誘因較弱部門式的設計容易形成單位的本位主義,不易從整體來考慮創新的作法反應遲緩的組織,不斷面對各種突發問題,形成組織與成員過度的壓力預期環境變化對組織的衝擊,發展創新適應的能力

13柯承恩編製

Page 14: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競爭層面與創新

有新創意嗎?可以有創新的作法嗎?

成本降低

顧客關係管理

組織結構

產品設計供應鍊管理

品質控制

其他流程改善

14柯承恩編製

Page 15: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創造力的迷思創造力是有趣的

創造並不是簡單或平和的過程

創造是突發的靈感創造是長期的過程,產生許多小的洞見

創造力是個人的特質創造不只是個人,更是群體合作的行為

創造需要排斥傳統多數的創意需要接受並依賴傳統或以往累積的知識或經驗才能突破

15柯承恩編製

Page 16: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從藝術家看創意藝術天分與專業訓練

情境刺激-意念轉換-創意表達

16柯承恩編製

Page 17: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從動物行為看領域創意專業領域知識提供激發創意的工具

跨領域知識提供突破專業框架的創意

從視覺的觀察到聽覺的表現

17柯承恩編製

Page 19: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琵琶行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Page 20: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創意發展的階段

準備階段

彰顯階段

精進

醞釀階段

驗證階段

評估

1.創意有領域特性2.內化領域既存知識

1.不自覺的聯想2.引用跨領域的知識3.類比、象徵、隱喻4.激發新組合

1.不自覺的組合浮現2.新的創意或洞見

篩選好的創意

修正補強原始創意

20柯承恩編製

Page 21: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創意過程-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提出好的問題,等於是得到一半的解答

真正原創性的心思是能發現問題

發現問題需要發散式、多角度的思考(divergent thinking)

解決問題需要收斂式的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

21柯承恩編製

Page 22: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建立創新的組織文化多元思考是創新的基礎,可以突破單一思考帶來的僵化

鼓勵多元知識與人才的交流,創造1+1大於2的價值

建立開放包容的組織文化,激發討論問題的誘因

鼓勵組織成員的學習範圍,擴大理解不同知識的能力

鼓勵組織成員嘗試創新,容忍創新所不免的錯誤

22柯承恩編製

Page 23: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如何加強個人的創造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領域,強化領域知識,擴大其他知識的範圍,刺激不同想法需要高度的內在激勵因素,尋求挑戰平衡自我個性,擴大個性範圍(例如,原來是外向的個性,設法發展內向的活動)針對專業領域中困難的問題,加強問好問題的能力強化與他人合作的機會建立有創造力的工作習慣:用心、併行計畫、休息建立信心,勇於冒險

23柯承恩編製

Page 24: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如何提升組織的創造力合作可以促進創造力即興激盪的方式可以提升創造力創造力無法預先完美規劃群體互動可以產生不預期的創造力文化知識的分享可以激發創造力就日常創造力而言,過程就是產出創造力的產生依賴實際執行多過於純粹的思考或規劃

24柯承恩編製

Page 25: 從效率到創新的商業模式:台灣產業的轉型挑戰

結語台灣企業需從效率延伸到創新,以進一步創造價值台灣科技能力的發展不能侷限於ICT產業,需要擴大到其他產業科技發展需要與商業模式的創新結合才能更高的價值創新是企業價值的重要來源,建立以創新為導向的組織能力,才有長期競爭力社會與組織皆需塑造創意產生的環境,鼓勵創新專業訓練是個人發展的初步,但是要逐步擴大知識範圍,減少專業成見承認自我的不足,善用組織成員的多元性,思考問題,力求創新建立開放式的組織文化,塑造密切互動與激盪問題的組織環境

25柯承恩編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