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派與立體派

27
野野野野野

Upload: ezra-james

Post on 30-Dec-2015

3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

DESCRIPTION

野獸派與立體派. 這三幅畫帶給你 甚麼不同的感受?. (A ). (B). (C). 野獸派的由來. 1905 年 巴黎秋季沙龍,入選五位新派畫家,其中一人為馬蒂斯。 五位作品的共同點是 明亮 而 強烈 的 純粹色,很少描寫陰影。 批評家稱「被野獸群包圍的杜那鐵羅」 ( 沒有諷刺之意 ) ,這就是「野獸派」名稱的由來。. 野獸派的理論來源. 它的色彩理論來自 印象派 ,而從 高更 和 梵谷 學會更大膽塗色法。. 野獸派畫面的用色. 他們使對比色相鄰,因此畫面看起來更震動。 取消明暗法 :陰影與物體的受光面,變成同樣強烈的對比色。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野獸派與立體派

野獸派與立體派

Page 2: 野獸派與立體派

這三幅畫帶給你甚麼不同的感受?

(C)(B)

(A)

Page 3: 野獸派與立體派

野獸派的由來• 1905 年• 巴黎秋季沙龍,入選五位新派畫家,其中

一人為馬蒂斯。• 五位作品的共同點是明亮而強烈的純粹色

,很少描寫陰影。• 批評家稱「被野獸群包圍的杜那鐵羅」 ( 沒

有諷刺之意 ) ,這就是「野獸派」名稱的由來。

Page 4: 野獸派與立體派

野獸派的理論來源

• 它的色彩理論來自印象派,而從高更和梵谷學會更大膽塗色法。

Page 5: 野獸派與立體派

• 他們使對比色相鄰,因此畫面看起來更震動。

• 取消明暗法:陰影與物體的受光面,變成同樣強烈的對比色。

• 因此整個畫面看起來更加明亮,而空間更加壓縮。

野獸派畫面的用色

Page 6: 野獸派與立體派

取消明暗法:陰影與物體的受光面,變成同樣強烈的對比色。因此整個畫面看起來更加明亮,而空間更加壓縮。

馬諦斯,紅色房間

Page 7: 野獸派與立體派

作品特色 ( 一 )1.造形:野獸派之注重純粹造形的表現,可以說是得自非洲黑人雕刻藝術的啟示。 2.色彩:承自印象派的色彩理論及高更、梵谷的大膽塗色技法。 慣用紅、青、綠、黃等醒目的強烈色彩作畫。

資料來源:http://aliko0115.pixnet.net/blog/post/24267984-%E3%80%90%E6%B2%B9%E7%95%AB%E3%80%91%E8%AE%93%E6%88%91%E6%84%9B%E4%B8%8A%E9%A6%AC%E8%AB%A6%E6%96%AF%E5%90%A7%EF%BC%81

Page 8: 野獸派與立體派

造形:注重純粹造形的表現,可以說是得自非洲黑人雕刻藝術的啟示。

Page 9: 野獸派與立體派

色彩:承自印象派的色彩理論及高更、梵谷的大膽塗色技法。 慣用紅、青、綠、黃等醒目的強烈色彩作畫。

Page 10: 野獸派與立體派

色彩:承自印象派的色彩理論及高更、梵谷的大膽塗色技法。

慣用紅、青、綠、黃等醒目的強烈色彩作畫。

Page 11: 野獸派與立體派

作品特色 ( 二 )

3.線條:單純化的線條作誇張抑揚的形態【以線條為主要的表現手法】。4.構圖:平面化構圖,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明暗法的表現,採用陰影面與物體面強烈的對比色運用,脫離自然的摹仿。

資料來源:http://aliko0115.pixnet.net/blog/post/24267984-%E3%80%90%E6%B2%B9%E7%95%AB%E3%80%91%E8%AE%93%E6%88%91%E6%84%9B%E4%B8%8A%E9%A6%AC%E8%AB%A6%E6%96%AF%E5%90%A7%EF%BC%81

Page 12: 野獸派與立體派

線條:單純化的線條作誇張抑揚的形態【以線條為主要的表現

手法】。

Page 13: 野獸派與立體派

構圖:平面化構圖,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明暗法的表現,採用陰影面與物體面強烈的對比色運用,脫離自然的摹仿

Page 14: 野獸派與立體派

馬諦斯說 ...

「我對色彩的選擇是不依據科學理論的:它是由我對物的觀察、感覺及我的情感經驗來的。」

Page 15: 野獸派與立體派

『野獸派』畫家,利用紅、藍、黃、綠等純色,表達簡約的物體本質,描繪內在真摯的感情,創作出令人驚艷,極度自由、奔放、平衡的作品。

資料來源:http://aliko0115.pixnet.net/blog/post/24267984-%E3%80%90%E6%B2%B9%E7%95%AB%E3%80%91%E8%AE%93%E6%88%91%E6%84%9B%E4%B8%8A%E9%A6%AC%E8%AB%A6%E6%96%AF%E5%90%A7%EF%BC%

Page 16: 野獸派與立體派

立體派

• 繪畫觀念與演變

• 代表畫家

Page 17: 野獸派與立體派

你的感受是甚麼?

每人以簡短的 2 句描述

此作品

Page 18: 野獸派與立體派

立體派的誕生

巴黎的兩位年輕畫家,布拉克、畢卡索被非洲黑人雕刻大膽單純的造型吸引,

同時受塞尚「一切物體成於球體、圓錐體及圓柱體」的影響,立體派誕生了。

Page 19: 野獸派與立體派

立體派根據塞尚的作法,把對象分割成許多面,同時呈現不同角度的面。因此立體派作品,看來像碎片被放在一個平面上。

Page 20: 野獸派與立體派

立體派的三個階段

• 初期的立體派(1907-1910)

• 分析的立體派(1910-1911)

• 綜合的立體派(1912-1915)

Page 21: 野獸派與立體派

立體派的三個階段• 初期的立體派(1907-1910)

此時期受黑人雕刻及塞尚影響最大,呈現多視點的表現法。

布拉克,《萊斯達克之屋》( Houses at L'Estaque , 1908 )

Page 22: 野獸派與立體派

•分析的立體派(1910-1911)

• 對象被徹底解體了,畫面的空間平面化。

• 科學的立體主義,物體經分析再重現,同時性的產生在同一畫面,又稱「思考的立體派」。

畢卡索, Ambroise Vollad 畫像 92x65cm 1909-10 莫斯科 Pouchkine 美術館典藏

Page 23: 野獸派與立體派

綜合的立體派 (1912-1915)

• 畫面出現其他素材、文字。

• 此期物象的形態又重新出現,色彩也漸趨豐富,更重要的是採用「拼貼法」,使畫面出現了其他素材和文字。

• 此運動達到高潮,開始分岐成兩派,一是抑制形的分解,加入某種程度的寫實要素,被稱為「寫實的立體派」。

• 另一派則反對此趨向,而進入抽象的方向,成為「立體派的抽象藝術」。 畢卡索,《靜物與藤椅座》, 1911 ,

綜合立體派,巴黎畢卡索美術館

Page 24: 野獸派與立體派

代表藝術家

• 布拉克: 1882-1963

• 受塞尚的影響,用色更加節制,更注重結構。

• 畢卡索: 1881-1973

• 一生從不固定屬於某一派別。多產、風格多變,充滿生命力。

Page 25: 野獸派與立體派

立體派特色

• 與野獸派的感覺性和色彩性形成對比。

• 根據塞尚的作法,立體派把對象分割成許多面。

• 進一步把各個不同角度的面,同時呈現出來。

Page 26: 野獸派與立體派

立體派特色• 立體派把對象分割成許多面。

• 進一步把各個不同角度的面,同時呈現出來。

Page 27: 野獸派與立體派

• 《 Cubic Tragedy 》《立體悲劇》•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detailpage&v=FOOynE1F4P4

•台灣科技大學師生自製的動畫短片「立體悲劇」,作品入選全球電腦動畫界最頂尖的「 ACM SIGGRAPH 」動畫展,並榮獲觀眾票選第一名,揚威國際。 •在「電子劇院」播映,並由幾萬名觀眾票選第一名,這也是台灣首次入選及獲獎的短片。

•入選還包括好萊塢名導史蒂芬史匹伯的「世界大戰」、夢工廠出品的動畫「馬達加斯加」、喬治盧卡斯的「星際大戰三部曲」及軍機纏鬥片「機戰未來」;另還有美國太空總署、柏克萊加州大學等頂尖學術單位製作的短片。

「立體悲劇」描述一個有立體長相的美女,用具有3D動畫軟體功能的化妝工具,想讓自己變得更美麗,結果弄巧成拙,反而毀容,卻無意間啟發大畫家畢卡索完成立體主義名作「哭泣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