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

38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Upload: leo-valdez

Post on 01-Jan-2016

5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 一、中国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基本判断 二、 《2020 中国教育发展纲要 》 制定工作的主要进展 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现状的基本判断. 基本态势: 全面大众化与区域普及化相交织 全面大众化: 2002 年底,中国政府宣布,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5% ,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区域普及化: 2002 年,北京教科院高教所报出,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9% ,北京市正式对外公布 49%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

一、中国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基本判断

二、《 2020 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制定工作的主要进展

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现状的基本判断

基本态势:基本态势: 全面大众化与区域普及化相交织

全面大众化:全面大众化: 2002 年底,中国政府宣布,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

率达到 15% ,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区域普及化:区域普及化: 2002 年,北京教科院高教所报出,北京高等教

育毛入学率达到 49% ,北京市正式对外公布 49% 。 2003 年,北京教科院高教所报出,北京高等教育毛

入学率达到 52% ,北京市正式对外公布 52% 。北京在全国率先进入区域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

2002 年,上海市宣布,上海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

发展阶段。 2004 年,天津市宣布天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52% ,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20042004 年:年:• 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9% 。

• 北京、上海、天津毛入学率超过 50% ,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 浙江、辽宁、江苏等高等教育高速发展,毛入学率达到 30% 。

• 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广西等省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刚刚达到或低于 15%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 个百分点。

国际比较国际比较

• 中国高等教育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差异性很大,中国高等教育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差异性很大,具有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高等具有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特征

• 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巴西、阿根廷、墨西哥• 阿根廷:阿根廷: 2001 年,全国毛入学率 25.2%• 首都布市毛入学率 62.9%• 全国 35% 的大学集中在布市和布省• 墨西哥墨西哥 :: 毛入学率 22.7%• 首都墨西哥城毛入学率 33%• 南部边疆州毛入学率 1-7.5%• 计划 10 年全国达到 45%

(一)发展速度的分析(一)发展速度的分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 .从 1898年—— 1992 年,近 100

年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 2% 以下。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 1991、 1993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统计数据:

1980 年 1988 年 1990 年

1.2% 1.6% 1.7%

0%

1%

2%

3%

1980年 1988年 1990年

毛入学率

3. 教育部发展计划司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统计数据 (%) :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000 01 02 03 04

3.4 3.5 3.9 5.0 6.0 7.2 8.3 9.1 9.8 10.5 13.3 15 17 19

0%

5%

10%

15%

2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毛入学率

4 .国际比较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5%——15% ,各国所需时间:

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韩国 平均 中国

30 年 25 年 28 年 23 年 24 年 26 年 10 年

基本结论基本结论::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的速度是跨越式的。

相对于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来看,

也是发展最快的一个历史时期,也可以称得上

是跨越式发展。

( 1 )从 1898-1992 年近 100 年的时间中国高等教育一直在 2% (或 3.5% )以下,年均增长 0.021--

0.037 个百分点。

( 2 )从 1980—1990 年的 10 年间共增长 0.5 个百分点 , 年均增长 0.05 个百分点。

( 3 )从 1993—2003 年,共增长 13.1 个百分点,年均增长 1.31 个百分点。

( 4) 1993-2003 年的年均增长速度是 1898-1992

年的 62.4-35.4 倍,是 1980—1990 年的 26.2 倍。

中国高等教育基本状况:中国高等教育基本状况: 2004 年底,全口径在校生 2000 万人,毛入学率

19%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1731 所,普通本专科生

招生数 447.34 万人 , 在校生 1332 万人 , 毕业生

280 万人。研究生 81.99 万人 , 其中硕士生 65.43

万人 , 博士生 16.56 万人。普通本科学校 684 所,

高职院校 1047 所。普通高校校均规模本专科生:

7704人 / 校;普通高校校均: 26.3 万平方米 / 校。

• 2005 年底,全口径在校生 2300 万人,毛入学率 21%

• 实际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远远不止这个数,是经过折算得出的数字。

• 远远超过 3000 万人。

(二)发展类型的分析(二)发展类型的分析 学术性、学科型高等教育发展国家支持力度学术性、学科型高等教育发展国家支持力度

大大 211 工程、 985工程合力构建中国学术性、学科型

高等教育层次平台

技术性、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高等技术性、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1.1. 从规模上看从规模上看

2004 年高职院校 1047所 ,占普通高校校数的 60.5%, 招生

数 237.43 万人 ,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 53.08%, 在校生 596

万人 ,占普通高校总数的 44.67%, 毕业生 147 万人 ,占普通

高校总数的 52.5%.

结论 : 从规模上看 ,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

壁江山。

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所要

求的规模是无法实现的。(马丁·特罗高等教育阶段学说)

2.2. 从结构和类型上看从结构和类型上看 1998—2004 年高等职业学校从 432 所增加到

1047 所,净增 615 所。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姿多彩,高等教育大众化最为重要的结构、类型多样化是无法实现的。(天野郁夫高等教育制度类型理论)

3.3. 从高等教育职能看从高等教育职能看 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三

大职能是不可能完整、全面的实现,现代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的建立无从谈起。

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在学人数情况(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在学人数情况(万人)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在学合计 643 742.26 939.9 1214.38 1512.62 1900 2000

普通本专科生 340.88 408.59 556.09 719.07 903.36 1108 1332

普通本科生 223.46 272.44 340.02 424.37 657.54 629 736

高职在校生 117.41 136.15 216.07 294.70 - 479 596

• 1998 年本专科生招生 108 万人, 高职 43 万人,占39.73% ;高职在校生占本专科生总数的 34.44% 。

• 2003 年本专科生招生 382 万人, 高职 200 万人,占 52.24% ;高职在校生占本专科生总数的43.24% 。

• 1998—2003 年普通本专科生招生数年均增长速度为 28.74%, , 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为 26.59% 。

• 1998—2003 年普通本科生招生数年均增长速度为22.87%, , 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为 22.28% 。

• 1998—2003 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年均增长速度为35.99%, 在校生年均增长速度为 32.47% 。

• 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280 万人,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 147 万人,占总数的 52.5%, 本科毕业生占 47.5% 。

结论结论:

相对于普通本科生招生年均增长速度,高等职

业教育要高 13.12 百分点 ; 相对于普通本科在

校生年均增长速度 , 高等职业教育要高 10.21

个百分点。

(三)(三) 人口成分的分析人口成分的分析

1.劳动力人口和高等教育学龄人口

• 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国际比较 主要差距在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

预期受教育程度

小学净入学率(%)

中学毛入学率(%)

大学毛入学率(%)

各国平均 11.5年 86.5 66.4 22.4

高收入国家(人均 GNP10000美元以上) 14.3年 95.8 108.9 46.9

中等收入国家(人均 GNP1500-10000美元) 11.5年 91.9 72.6 22.8

低收入国家(人均 GNP1500美元以下) <8.5年 74.1 41.5 10.1

中国:1995年 7年左右 98.5 55左右 7.2

2000年 8年左右 99.1 65左右 11.5

2002年 8年左右 98.6 65左右 15

•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2000年全国 15-64岁人口 8.5亿人;2010年将达到 9.7亿人;2020年将达到 9.97亿人。

• 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情况(万人)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2000 2008 2022 2033 2050

2. 城镇化人口分析我国总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预计总人口: 2010年14亿人, 2020年15亿人, 2030—2035年16亿人。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市镇人口 乡村人口

城镇化率36.2%

56%

二、关于二、关于《《 20202020 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进展情况的进展情况

1 .中央的主要考虑

温总理提出, 2005 年主要抓了 《 2020 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制定工作,组织了几千位科学家制定出纲要,提出了自主创新的战略任务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

2006 年主要任务是要抓 《 2020 教育发展纲要》的制定和教育大会的召开。

22 .教育部启动.教育部启动《《 20202020 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进展情况的进展情况 ( 1 )成立《 2020 中国教育发展纲要》起草研究工作班

子,制定纲要工作方案

• 2004 年底,教育部正式启动《 2020 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研究与制订工作,成立了由周济部长任组长的《纲要》起草工作领导小组。

• 由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教育部有关司局组成综合起草组。在综合组内设立了由发展规划司、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政策法规司具体牵头的战略目标、体系结构和改革保障等三个专题组。

• 以定向委托的方式组建了 18 个专题研究小组,由专题研究小组组长负责,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向综合起草小组提交相关专题的研究报告。

• 综合起草小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纲要的研究和起草工作。

(( 22 )全面启动)全面启动《《纲要纲要》》起草工作起草工作

• 2005年 3 月 23 日,陈至立同志对《纲要》起草工作做出重要批示。

• 2005年 4 月,教育部党组决定全面启动《纲要》起草工作。

• 到 2006年 3 月,《纲要》已经修改到 13稿。• 2006年 5 月,《纲要》初稿形成,组织系列专家咨询

与征求相关部门领导意见的工作。

主要提法:主要提法: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0% 。

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模式(一)发展模式

1 、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国际化和地方化。

2 、全国的大众化模式与区域的普及化模式。

3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漂移现象”。

4 、建立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类型。

(二)科学定位与分类(二)科学定位与分类

1 、高等教育的国际分类。

2 、中国高等教育定位分类的主要问题。

•层次国际化程度较高,较为完备完善

•类型定位与分类极不完善,引发升格风、综合风、升级风等一系列问题

台湾与大陆比较台湾与大陆比较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台湾高等学校 大陆高等学校

1. 普通高校 71 43.8% 1. 普通高校 684 39.5%

2.技职类高校 91 56.2% 2. 职业类高校 1047 60.5%

其中 : 科技大学 22

科技学院 54

专科学校 15

台湾技职类高等教育比较完备 : 大学、学院、专科 大陆的职业类高校几乎全部为专科层次

大陆 2004 年人均 GDP约为 1 万元人民币

台湾 2002 年人均 GDP为 402077新台币,约为10 万人民币,是大陆的 10 倍左右。

美国与中国比较美国与中国比较

美国高校约为 3500 所,其中学术性、学科型的研究大学 100 所左右,占总高校数 1/30—1/40 。

20042004 年年 美国 GDP总值 11.67 万亿美元 中国 1.65 万亿美元 美国总量是中国的 7.1 倍 人均是中国的 30 倍以上

中国高等教育类型划分中国高等教育类型划分

1. 以知识发展为逻辑体系的学术性、学科

型高等教育

2. 以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技术、技

能为逻辑体系的技术性、应用型高等教育

3.混合型高等教育

(三)中国高校需要什么样的领军人物(三)中国高校需要什么样的领军人物

• 中国高等学校需要什么样的领军人物:中国高等学校需要什么样的领军人物:

• 教育思想家:教育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教育行家:教育行家:对于教育规律、教学规律、教育行业的整体运行有深刻地认识、理解、理念和极强的实际把握、掌控能力。

• 相当于董事长

• 教育专家:教育专家:了解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在技术层面对于学校的运行有很强的执行力。

• 相当于 CEO• 当前,高校很需要优秀的 CEO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