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全球化管理

30
強強強強強強強

Upload: tobias-duncan

Post on 03-Jan-2016

2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強化全球化管理. 序. 創造一個 21 世紀全球化的社會環境,不僅要改革社會經濟體系,也須瞭解 國際環境制度 ,這樣才能達到社會的生態平衡。 一個城鎮的發展迅速,它也必須受到數百個條約規範,這些規範條約,是避免人類恣意的開發與建設。而在環境規範條約中,分為 國際條約 與 個別行動計畫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強化全球化管理

強化全球化管理

Page 2: 強化全球化管理

• 創造一個 21世紀全球化的社會環境,不僅要改革社會經濟體系,也須瞭解國際環境制度,這樣才能達到社會的生態平衡。

• 一個城鎮的發展迅速,它也必須受到數百個條約規範,這些規範條約,是避免人類恣意的開發與建設。而在環境規範條約中,分為國際條約與個別行動計畫。

• 在 1998 年國際環境公約裡,有將近 230 個,且從 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辦的第一次聯合國環境會議以來,環保問題已經被聯合國列為最重要的國際議題。有 3/4 的公約數量( 230 ),是從此開始簽署生效的。而這次會議的主題,包含了大氣層污染、海洋污染、瀕臨絕種動物、有害廢棄貿易與其他一些重要的環境議題。

Page 3: 強化全球化管理

• 國際社會透過聯合國組織,以環境國際保護為要,包括了聯合國協助簽訂有關環境的條約,例如:近來已經協助減少百分之六十來自船舶的石油污染,也抑制了在北美和歐洲跨國界的污染,並且停止在工業國家生產會破壞臭氧層的瓦斯。

• 聯合國組織已經居間協調簽訂超過 170 個環境條約和公約。

• 在 1992 年聯合國環境和發展會議(地球高峰會),成立了“二十一世紀議程”,以作為提供一個有關環保發展的全面性藍圖,“二十一世紀議程”也已成為許多國家計畫和地方發展的基礎。 1997 年的檢討認為需要建立更強的行動,焦點應優先集中在:水、雨林、全球暖化和技術的轉換上。

Page 4: 強化全球化管理

表 9-1. 1920-98 之間的國際環境條約

Page 5: 強化全球化管理

國際環境條約

一 .國際管制捕鯨公約 保護鯨魚受到過份的捕穫,在 1992 年修正,從 1986 年

以來取締捕獲鯨魚的所有商業行為。

二 .南極條約 生效: 1959 年 各簽約國政府承認為了全體人類之利益,南極大陸應該繼續永久地被專屬使用於「和平用途」,不得成為國際爭端的場所與標的。

三 .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 生效: 1975年 限制各國進行野生動植物貿易,以保護瀕臨絕種的野生

動植物。

Page 6: 強化全球化管理

四 .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UNCLOS)簽署: 1982 年 12月 10日 一、規範有關海洋環境的保護。 二、對人類和生物資源有害、對海洋活動產生障礙,以及污染海 洋的物質,其劃分成六類(陸地起因、海底活動、深海底活動、 棄、船舶、大氣),針對每一種污染成因也均有制約的規定。

五 .蒙特婁議定書 簽署: 1987 年 9月 生效: 1989 年 1月 一、管制氟氯碳化物( CFCs)排放量, 明訂 CFCs 及海龍 (Halon)的削減時程。 二、 1994 年 1月全面禁止生產海龍。 三、 1996 年 1月 1日起,除了部份開發中國家外,全面禁用 CFCs。 四、成立多邊信託基金,援助發展中國家進行技術轉移。

六 .巴塞爾公約 簽署: 1989 年 3月;生效: 1992 年 一、禁止有害廢棄物越境之移動及規範本國內處理之原則。 二、越境移動時必須事前通報。 三、如有違法的越境移動,則將廢棄物送回原產生國。 四、為了協助開發中國家發展相關技術,特別設立基金會。

Page 7: 強化全球化管理

七 .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簽署: 1992 年 6月 (地球高峰會議 ) ;生效: 1994 年 3月 21日 一、抑制溫室氣體排放。 二、公約強調對應氣候變遷是世界各國責任,但因各國發展 狀況不同,容許各國負有不同的責任。

八 . 生物多樣性公約( CBD) 簽署: 1992 年 6月(地球高峰會議);生效: 1993 年 12月 29日 一、確保生物多樣性的保育與其成分的永續利用,透過適當的基 金,公平合理分配基因資源使用所獲得的利益,其包括基因 資源取得的管道及相關科技的移轉。 二、各締約國應配合其特殊國情與能力,整合相關部門的策略、計畫 及方案以達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利用。 三、恢復與重建瀕臨絕滅的物種,採行措施以保護區域內的多樣性生 物資源。

九 .沙漠化公約 在全球高峰會議中呼籲通過的「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主要是防 止全球旱地和半旱地的增加,以避免影響生計和糧食供應。

Page 8: 強化全球化管理

十、魚類和海洋資源 在 1995年地球高峰會之後,國際社會達成一項關於公海

高度迴遊魚類的協定,該協定主要在防止過度捕撈漁類資源,並減少爭奪漁類資源的爭端,避免漁場之枯竭。

十一 . 鹿特丹公約( PIC)簽署: 1998 年 9月 一、要求包括殺蟲劑等有害化學物品出口前,進口國應獲 得預先通報且同意。 二、締約國於其他國際貿易或環境保護協定中相關化學品 之義務,不受本公約的約束。

Page 9: 強化全球化管理

十二、京都議定書

制訂背景• 1997 年 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第三次締約大會時通過執行,「京都議定書」係依據各國所提建議案再行協商以達共識。

其重點包括: • 1.總量管制:工業國家將削減溫室氣體總排放量 5.2﹪,與人為排放 量自然成長趨勢比較約削減 30﹪。 • 2. 個別或跨國合作減量。 • 3.目標期:減量成果以 2008~2012五年平均為計算依據。 • 4. 管制氣體: CO2 、 CH4 、 N2O氣體減量以 1990 為基準年。 HFCs、 PFCs、 SF6 氣體減量可採 1990或 1995為基準年。 • 5.排放量計算: 1990 基準年為「淨排放量」,即人為排放量減去吸存

量。而 1990 年後進行造林、植林與伐木產生之排放淨值

可與人為排放量抵減。

Page 10: 強化全球化管理

• 6.排放交易制度:另行訂定。 • 7. 成立「綠色發展融資機制」提供經援協助減量。 • 8.罰則:將另行訂定。 • 9. 生效期: 1998.3.16~1999.3.15為議定書公開簽 署期間。獲國內法定程序通過之附件一國家二 氧化碳排放量須佔所有附件一國家 1990 年總排 放量 55%以上,且批准國家達 55國以上後 90日議

定書始生效。 • 10. 減量目標不同因各國情況而異。

Page 11: 強化全球化管理

• 六種溫室氣體中, CO2 、 CH4 、 N2O管制基準年為 1990 年,而 HFCs、 PFCs與 SF6 為 1995年。(第 3.7 、 3.8 條)

• 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允許議定書簽約國彼此間可以進行排放交易。(第 6及16 bis條)

• 森林吸收溫室氣體之功能應予以考量,即 1990 年以後所進行之植林、再植林及森林採伐之二氧化碳吸收或排放之淨值,可包涵於削減量之內。(第 3.3及 5條)

• 成立「清潔發展機制」:由工業國對開發中國家進行技術及財務協助其溫室氣體減量計畫,所減之數量由雙方分享。(第 12條)。

• 簽署: 1998 年 3月 16日起至 1999 年 3月 15 日止,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放公約成員簽署,其後開放加入、批准、接受或認可。(第 23.1 條

• 生效:當認可議定書國家達 55國,且認可國家中附件一成員之 1990 年 CO2排放量須至少須占全體附件一成員當年排放總量之 55%,則議定書於其後第90天開始生效。(第 24.1 條)

Page 12: 強化全球化管理

減量目標與期程如下:

管 制溫室氣體

基準年 目標年 削減比率

國家

CO2CH4N2OHFCsPFCsSF6

1990 2008~2012

- 8% 歐盟包括其 15國 : 瑞士、愛沙尼亞、斯洛伐克、立陶宛、捷克、拉脫維亞、羅馬尼亞、保

加利亞與摩納哥、斯洛維尼亞、列茲敦斯登 - 7% 美國

- 6% 日本,加拿大,匈牙利,波蘭

- 5% 克羅埃西亞

0% 紐西蘭,俄羅斯,烏克蘭 +1% 挪威

+8% 澳洲

+10% 冰島

Page 13: 強化全球化管理

京都議定書之未來國際趨勢分析

• 由於京都議定書之制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將直接衝擊各國之能源配比與產業結構,影響各國經濟發展,甚至損及國際競爭力。

• 京都會議後,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國際態勢已由過去的東西意識形態對抗,轉變成南北對立,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之競爭,甚至可稱為富有國家與貧窮國家之戰爭。

• 依京都議定書之結論,地球資源勢必將重新分配,而二氧化碳排放權將成為下一世紀最珍貴之資源。在京都會議期間,美國堅持主要開發中國家( key country)(如:中國和印度)亦應承擔管制溫室氣體之責任,但引起強烈反對。

• 據分析,已開發國家勢必堅持繼續討論開發中國家之責任。而相關制裁條款(究竟採罰金或貿易制裁方式)及排放權交易制度,均可能於近幾年中定案。

Page 14: 強化全球化管理

環保組織協定的運作

• 環保協定應大量地被當成是一種透明化的執行工具,把協定運用到實務上,若此資訊可自由地被使用,那麼其他國家以及非政府組織就可以用它來規範不遵守規定的國家。

• 但政府常忽略了提供正確、完整且又適時資訊的重要性,例如,生物多樣性公約在 1998 年 3月的報告指出,只有 50﹪的與會者遵守此公約,而在 1998 年晚期,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中的 83﹪成員在公約約束之下,被列入國際性的通信聯繫;蒙特婁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在 1996 年有 83﹪的國家遵守規定,然而在 1997 年卻只有 26﹪的國家遵守。

Page 15: 強化全球化管理

• 由每一個協定所創立的規定在執行過程中都扮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每一個協定最起碼都由締約國會議和辦事處所組成,締約國會議是協定成員的固定會議,它們在執行中提供出可鞏固協定以及回顧問題的機會。辦事處是小型的辦公室,是為了服務這些政府的會議所設立的。環保公約一般也包括學術主體,它們會在學術以及科技資訊上提供有關的執行協議。

• 政府機關通常會對辦事處限制資源以及權力,例如,辦事處一般不會為了要證明政府是有執行上的成果資訊時,運用一些必要手段或是權力的。一個具代表性的辦事處員工是少於 20 人的,且其全年的 2百萬到一千一百萬的預算,大多是用在美國聯邦機構受託處理國內環保法規的執行上。

Page 16: 強化全球化管理

• 例外的是華盛頓公約的辦事處,其已被政府賦予了權力,有助於其正向性的影響,舉例來說,它可以對國家來進行貿易制裁,以及要求任何它覺得在會議協定義務上不足的國家使其提出說明,除此,限制資源是預防辦事處會全權使用它們權力的一種方式。

• 辦事處位置的分部也是一種附加的挑戰,舉例來說,臭氧

層協定的辦事處在乃洛比,氣候變化協定的辦事處在波昂,生物多樣性公約的辦事處則是在蒙特婁。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許可管理超過以上這些行政團體,但是其他的報告卻不同於聯合國的機構。在 21世紀議程中,政府就謹慎地為總部的公約辦事處背書,可是實際上,它們是很不情願去完成這項行為的。

Page 17: 強化全球化管理

• 雖然透明化是一項有利的執行工具,但在某些國家中更是種有力的作用效果。貿易限制在鼓勵國家參與國際性環保協議,或是在遵守協議上皆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但是因其是執行工具的貿易權力使用,會與世界貿易組織的角色產生互相矛盾,所以也是備受爭議。

• 而單方面的環保貿易標準之使用是最受到爭議的,為了要強化多邊協議就會使用在限制許多國家中,就像美國法律的培利修正案,其內容是針對破壞稀有生物生存的國家施予貿易之制裁,所以也有助於強化大量的國際協議,例如它也讓日本和台灣加入了 1993年聯合國禁止破壞性流刺網的漁業安全,也說服了日本停止供珠寶和鏡框使用的海底玳瑁的輸入等,以上這些在華盛頓公約中都是被禁止的。

• 多邊協定同時是承諾也是權力的貿易限制,舉例來說,蒙特婁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就限制了簽約國氟氯碳化物的排放產物;巴塞爾公約則禁止有害廢棄物的越境移動;華盛頓公約限制各國進行野生動植物貿易,以保護瀕臨絕種的野生動植物。

Page 18: 強化全球化管理

• 近年來世界貿易組織的貿易環保委員會將其討論主題延伸到國際性貿易角色和一些多邊環保協定的矛盾上,雖然沒有國家因此而對世界貿易組織提出多邊環保協定的異議,但是此挑戰也潛在地浮出了檯面。

• 所以為了要使多邊環保協定在貿易主體中經得起挑戰,就必須要修改世界貿易組織的環保異議,使其能清楚的按照措施來做。此方法的先例就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它是巴塞爾公約、華盛頓公約、蒙特婁議定書的環保協定先驅。實際上,美國近年來的環保協定協商就採取了相對的方法,它們提出說明在協定中的條款應明確且清楚地予以規範國際之義務,當然這也包括了世界貿易組織的角色。

Page 19: 強化全球化管理

經費提供的挑戰• 雖然一些制裁的方法可由懲罰來認可並實現 ,但它總

有些不適當及有效性。許多發展中的國家,因其財政的短缺,無法依從這些條約的要求。因而有一重要問題的浮現,其多數條約的成功與否,是否可充分資助並幫助到這些發展中的國家,以其投資行為的要求與條約期限之問題。例如,臭氧條約的第一份環境協定的目的,就是為其創造一筆可觀的資金。

• 在 1989 年的國際貨幣金融組織和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年會上,法國提出建立一種全球性的基金,用以鼓勵發展中國家開展對全球有益的環境保護活動。 1990 年11月, 25個國家達成共識建立全球環境基金( GEF),由世銀、 UNDP和 UNEP 共同管理。截止到 2002 年 6月底, GEF 共有 173 個成員國。

Page 20: 強化全球化管理

• 作為一個國際資金機制, GEF主要是以贈款或其他形式的優惠資助,為發展中國家和部分經濟轉軌國家提供關於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國際水域和臭氧層損耗四個領域,以取得全球環境效益,促進其有益於環境的永續發展。

• GEF 資助的項目已達到 1326 個,贈款總額 44.4億美元。其中約 37%為生物多樣性領域項目,約 36%為氣候變化領域項目,約 19%為國際水域和臭氧層損耗領域項目,其餘為綜合領域項目。

• GEF作為一個戰略性聯盟,它能夠匯集其執行機構的最大效力,有效地幫助發展中國家履行國際公約。目前, GEF正在發揮著其他基金所無法替代的作用,有潛力成為其他國際環境公約的國際資金機制。

Page 21: 強化全球化管理

全球性環境保護協會

• 聯合國環境規畫署 (UNEP)是聯合國下的一個機構,其管理委員會( Governing Council)經聯合國經濟及社會委員會向聯合國大會報告。其宗旨為在關懷環境上提供領導之角色及鼓勵合作夥伴關係,藉由激發、告知和給予能力使得各國及民族在不損及未來世代之生活品質下改善其生活品質。

• 根據 UNEP 理事會制定的環境規劃中長期規劃,主要活動領域為:臭氧層;氣象研究與評估;環境廢物法律和規劃活動中心;地區海域的海洋環境規劃;水資源;土地退化;森林;生物繁育;工業,通過工業和環境辦公室促進清潔生產;能源;人類安置;健康;毒性化學品的潛在危險性;環境法;根據已制定的國際環境教育規劃,進行教育和培訓;發展計畫與合作等。

Page 22: 強化全球化管理

• UNEP是因聯合國體系的環境意識而建立,認知到環境及開發必須相互支持,因此 UNEP提倡環境上優良之發展的理念。

• UNEP 對環境之保護與改善貢獻極多心力,並扮演了一個極重要之領導地位。其著重之方向:永續管理和自然資源的使用(如非洲水安全管理)、永續性之生產與消費(更清潔之生產方案)、人類為健康與福祉之更佳環境品質 (災害之減輕 )、經濟與環境之全球化(環境與發展決策之整合)等。

Page 23: 強化全球化管理

表 9-2. 各種的國際機構其開銷的預計和雇用職員的狀況 , 1998 年 Agency Staff Expenditure

(number) (million dollars)World Bank 9,262 28,594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196 27,495U.N. Development Programme 5,30 2,13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3,498 900U.N. Children's Fund 5,594 882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3,599 595U.N.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Cultural Organization 2,200 405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2,221 274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 1,788 248U.N. Population Fund 972 217U.N. Industrial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755 1583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486 93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500 834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46 564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300 28

Page 24: 強化全球化管理

• UNEP 各區域辦事處的主要經費來源是方案預算(約占 90%)。而來自聯合國經常預算的經費方面佔不到 6%,來自信託基金支助資源的經費則僅占 4%,方案預算為其工作人員(包括行政幹事)和運作費用及活動費用提供經費。

• 目前,僅有非洲區域辦事處和歐洲區域辦事處的行政幹事的經費來自支助預算(非洲辦事處的經費來自環境基金的支助預算,歐洲辦事處的經費則來自信託基金的支助預算)。諮詢委員會認為,所有區域辦事處的行政服務費用均應該由環境署的支助預算予以承擔。

Page 25: 強化全球化管理

聯合國及永續發展

• 永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經由聯合國首次在國際社會發表,事實上這一概念是由生態學家首先提出的,但現在已成為多面像思維的概念,被廣泛應用於經濟學、社會學、生物學當中。也因此使永續發展的意涵變得十分多元,它可因著國情、人民教育程度、國家政經利益的考量等而有不同程度的理解。

• 對已開發國家而言,永續發展意味著透過改善品質、效率的生活方式來減少資源的浪費,以達成環境保護的目的。

• 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則意味著妥善開發利用資源,藉由發展提高生活水準、擺脫貧窮,以減輕環境的傷害。

Page 26: 強化全球化管理

永續發展各面向之意涵

• 從生態學角度而言,永續發展是指保護和加強環境系統的生產和循環更新的能力。

•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永續發展則又是指在保持自然資源和其所提供的服務為前提,使經濟發展到最大利益。

• 從社會學的角度觀之,永續發展所代表的另一種面向為改善環境衛生、發展教育和社會福利,盡力在生態系統能負擔的範圍內,提高人類生活的質與量。

Page 27: 強化全球化管理

• 在 1987 年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於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所發表的一份報告中,就對永續發展做了一個包含廣泛的定義,其認為永續發展就是既要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子孫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 若要達到此報告的滿足程度,則全球至少要能改變增長的質量,包括滿足就業、糧食、能源、水和衛生的基本需求,保持人口的平衡,重新調整技術和危險控制,融合環境與經濟等。

  • 簡而言之,永續發展就是在於限制、調整人類的各種活動,

在經濟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解決各種環境問題,使經濟社會的發展建立在環境資源可以承受的基礎上,並促使其永久的發展,從而最大限度的滿足當代人與後代子孫的需求。

Page 28: 強化全球化管理

• 自七○年代以來經由聯合國與世界各國的努力使環境條約的數量和範圍都有顯著的增加,而另一方面永續發展的觀念也慢慢在全球形成一種共識,特別是在 1992 年里約宣言之後,國際法律檔更加集中於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解決環境問題。

• 從這些條約中可發現一共通特色,就是把永續發展做為環境公約內產生的其他創新的概念和原則的基礎。因此,永續發展不僅明文寫在條約內,而且還通過環境公約反映在執行條例內容中。

• 聯合國於 1993 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其任務是鼓勵和監督國家、區域和全球執行 21世紀議程的執行,促進在環境與發展問題上進行綜合而合理化的決策。

Page 29: 強化全球化管理

• 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二條規定永續發展是指使用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的方式和速度不會導致生物多樣性的長期衰落,從而保持其滿足今生後世的需要和期望的潛力。

• 在「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的序言就指出對氣候變遷的反應應以結合的方式與社會及經濟發展有所聯繫。

• 在「防治沙漠化公約」也提到認識到一個新的更有效的方式…在各層面上,在永續發展的綱要中發展的必要性。

• 從立法精神觀察,上述三公約均表明造福當代人與後代子孫的決心與理想,「生物多樣性公約」更明確表示要公正公平的分享全球利益。永續發展被列入成為一共通的基礎法律原則,可以說充分展現和平、發展和環境的相互關聯。

永續發展於其他公約之意涵

Page 30: 強化全球化管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