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34
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 2013 年 6 年 21 年

Upload: hungying-chen

Post on 26-Mar-2016

2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TRANSCRIPT

Page 1: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王家回應::

協商平台應誠實面對2013 年 6 月 21 日

Page 2: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澄清協商平台大事記 協商平台大事記102.2.2 北市府派楊錫安先生與樂揚建商談找王家,主要幫建商跟王家談權利變換,王家強調「不要再跟我談錢,希望建商變更設計,把王家劃出都更範圍,原地重建」

此局未達成楊先生目的一再提到此為私下拜訪,請王家勿對外張揚

102.4.16

1. 王家開記者會要求協商平台要公開與透明化,過程應全程公開錄音、錄影,並開放旁聽,勿再用黑箱作業方式處理 2. 張副市長開記者會回應先成局,王家是否錄音錄影 , 市府沒意見

第一次協商平台張副市長卻在上平台時對王家改口說要王家不要錄音錄影 !1

Page 3: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私下只找詹律師碰面,提供資料【附件一】要王家接受合建● 王家 5 月 3日回應不接受

澄清協商事件 協商平台大事記

釋字 709 文公布

協商平台直至 5 月 7 日才告知王家委任之詹律師。針對開會一事,由於全程八步驟只安排兩次與當事者會面,我們不希望再度淪為「單向說明、單向宣布」的偽民主程序公聽會。因此要求會議前應請他們提供書面資料。我們看過之後再上 5 月 10 日的平台,府方也答應隔日會提供資料。

Page 4: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王家寫信給副市長主要澄清事實【附件二】

黃蔡兩委員私下約訪,張副市長找人來勸王家上平台。

澄清協商事件 協商平台大事記102.5.9 1. 過中午等不到平台承諾的資料,王家決定不上平台

2. 府方收到王家訊息馬上與王家連絡,說擔心只提供書面資料會惹王家誤會,希望王家到了協商平台上看資料,所以之前的承諾跳票了,因為王家不上平台,所以府方近傍晚才寄給王家資料3. 但因時間太衝促,所以王家還是先不上平台

102.5.14

1. 府方來電指控王家洩漏資料到網路上,經向府方說明王家無做此事,府方說是同意戶說的,後來同意戶又改口說是有人跟他們說的!經查證網路並無資料流出。

2

Page 5: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澄清協商事件 協商平台大事記

2

102.5.29

1. 協商平台小組報告,指出王家原地重建的不可行,並一再強調政府與建商應保障的同意戶的權益會受影響,因此說服王家退讓,接受建商合建更換選配的方案。2. 但我們在方案裡案看不到建商的退讓、看不到市府真的曾用心努力,因為小組只選擇行政成本最小化、面子成本最小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3. 王家無法接受只要王家加入合建的方案!若是我們要的結果真如樂揚所說的─為了更高的價錢,我們兩戶不會從強拆前苦熬到現在。因此希望小組能研擬「王家不加入都更、文林苑變更設計」的方案,再來上平台。而非自始至終為樂揚建設作嫁。

王家為何要退出平台的真正原因:

Page 6: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澄清協商事件 協商平台大事記委員們透露:1. 王家一再強調不要容獎、只要退出都更;2. 市府方、實施者一再向委員們強調王家早就講好價錢,只是不明原因不成功。因而感到錯亂,不知能相信誰的話。張副市長一直強調說王家早已和建商談好價錢了,建商只差開票就定案了,指責詹律師不了王家人,要律師一起說服王家接受合建方案嗚呼哀哉!副市長只相信建商片面之詞卻不願相信王家親口對他說的不願合建的訴求!

Page 7: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澄清協商事件 協商平台大事記

此份報告書企圖製造次數假象,表示他們對王家的溝通比同意戶多,其實不然。1. 小組與王家正式協商只有兩次2. 張副市長私下找詹律師共兩次3. 張副市長找蔡律師與黃教授私下與王家碰面共一次

小組與同意戶正式協商超過三次

Page 8: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澄清協商事件

試問:為何市府單方面規定王家只能自己出席,最多有律師陪同,不准公民團體陪同出席。 卻能接受讓公關公司的鍾紹彥先生陪同同意戶一同上平台? 王家向市府提出不滿,張副市長卻回答:別計較那麼多嘛!那為何單單對王家計較?

鍾紹彥信石公關公司負責人http://www.wretch.cc/blog/festone

披著狼皮的羊!這叫公平公正的協商平台嗎!

Page 9: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澄清協商事件究竟是誰有能力長期花錢,聘請公關公司的專業團隊協助包裝假象!是身為弱勢地主的「同意戶自救會」?還是建商?

這叫公平公正的協商平台嗎 ?

建商 公關公司 每篇臉書文狂買廣告販售悲情形象。花 $?

架設臉書 買廣告 找走路工

產出方式

唆使從建商工人取得挑釁的影帶,在網路上愚弄大眾

1. 攻擊王家聲援者2. 混淆居住正義真相

Page 10: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澄清協商事件 四方關係圖

Page 11: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方案報告書共有七項: ●七個方案嚴格來說,只有三項而已。 第一:維持原計畫 第二:「社會成本高」的提案 〈變更設計:加入都更 -原地重建,加入都更 - 土地合併重建〉 第三:建商原設計 + 文林苑公共藝術 + 送給市府「協商基金」 ●增設公共藝術與公益協商基金,不過是滿足市府私心的配菜,算什麼方案? ● 此報告大篇幅論述王家重建的不可能性,卻提不出任何變更設計的方案與圖面 這樣的結論很明顯示要用專家為建商背書,逼迫王家妥協 ● 此報告內容說明此都更是安全無疑的!只檢討單一都更單元。 就連檢討交通與消防問題,也只檢討一個基地裡有一條路只要雲梯車進得去就好。 不考慮整理周邊的道路安全,那為什麼當初還要勞師動眾、廣邀各界專家委員呢? 這樣以法規底線為人民生命財產把關的標準,分明是作賤委員專業聲譽! ● 結論:協商平台只是要逼王家退讓而已。若懷疑王家居心何在,那為何不願回應王家希望評估「讓王家退出都更範圍的變更設計」選項?難道同意戶的生命財產、容積獎勵,都不是市府與建商責任,而是被拆的王家該保障的嗎?

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12: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這也不是王家提的方案!這是表面上分棟、實際上參與權變。

王家要求:1. 劃出都更範圍2. 土地獨立而非參 與更新

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13: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 雖然感念各位委員們熱心公益、欲為解決僵局煞費苦心,但不諱言,我們認為目前為止的所有方案研擬,仍看不出對於都市更新核心價值與公共利益的堅持。看得到的只有:方案的遴選目的,是以最簡省方式,協助建商向同意戶履約交屋。● 如果我們家真的只是要錢、不在意居住環境的改變,早就能妥協了。協商平台為何不願意認真看待該地區,是否能承受如此高強度的開發?或者是為我們人民認真思考,怎麼因應高強度的開發進行公共設施開闢的配套,那麼我們只能說,我們將退出此一無效的協商機制。

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14: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 選擇最簡單的解決方式,但此方式難道是最合適的方式嗎?● 在市政府與建商強拆完合法民宅,造成王家目前畸零地狀況,卻又要王家自行負擔市府與建商共同鑄成的錯。硬是接受「已成畸零地、無法排除的現實」,如果這一切過程只不過是逼著受害者接受這種不對等協商,這將只是有損六位專家的專業度與信譽。(拖累專家)● 「為」與「不為」的權力,掌握在市府手中!若市府行政單位已被謠言體系壟罩,對王家有所有偏見,究竟如何公正評估解決之道?

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15: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分析此七項,嚴格說起只是四項而已方案一:維持原計畫方案二:王家不參與更新 - 原地重建方案三:王家參與更新 -分棟建築物設計,方案四:方案一 +分配位置協議交換至於增設「紀念文林苑事件公共藝術」與「設置都市更新公益協商基金」,這只算是附屬配件,用附加配件搭配主體要件(方案四)作為方案七,整體看來小組早以設定未來此文林苑報告的結果方案三並非我們所期待的,我們至始至終就是「不願參與都更」以下對此小組所提之簡報做不認同說明

一、檢討方案內容感受不到市府的誠意!市府只想趕快解決王家而已!

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16: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一)方案一:維持原計畫 - 有關王家質疑更新案之合法性小組說法 王家對小組說法質疑1.小組只提到釋憲文 36條不違憲,所以強調市府強拆王家是合法的,證明此都更是合憲的,所以事件結果不影響市府核定文林苑更欣及代拆作業

‧ 709釋憲文出爐時,市府只提到 36條不違憲,卻不提違憲之處,(第 10條內第 1 、 2 項與第 19條內的第 3項是違憲的),蔡律師說前面違憲不是重點,小組認為重點在後面‧若依程序而言,都更條例前面法條違憲,請問後面法條還會成立嗎?一個法令可以前面違憲後面不違憲嗎?這邏輯不是矛盾嗎?‧目前訴訟案尚未有結果,說此都更案是合憲還言之過早2.大法官釋憲對本案並不受影響 ‧若不受影響為何還需要成立協商小組來解決問題?3.據大法官解釋這結果不溯及既往 ‧王家與另外兩案一起申請釋憲,結果卻說不是用於申請人?小組判斷與援引判例有推論瑕疵。

一、檢討方案內容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17: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二)方案一:維持原計畫 - 有關王家質疑消防安全小組說法 王家對小組說法質疑消防安全無虞1.本案之現有道路加計退縮無遮簷人行道 (實際可供消防車通行之寬度 ),合計寬度可達 4m以上 (5.1m),確實符合劃設消防車輛救災規定。

‧此基地位於街廓的中間區域,前、後鄰境建築未參與此都更案的條件下也就是前後不倒 3.5米寬度,因此街廓的前後區建築體上未退縮的情況,但當此基地發生火災時,消防車必須從未退縮建築物下的街道進入基地前救火,此路狹小,根本無法讓一般車輛迴轉,更何況要容納一台消防車輛,這樣安全嗎?2.經過建管處與消防局檢驗,他們有符合表準,他們達到 5.2米

‧不考量整街廓道路的安全性,一昧的讓此都更核准,將來若真的出事了,台北市府難辭其咎。‧「消防車開得進去,但事實上不符合消防法規,如果出了事情,誰應該負責?」採訪時,記者向消防局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對於這樣的提問,消防局專員畢幼明先是遲疑了一下,接著告訴記者:「誰可以負責…這樣子我們無法回答,但都更的主管機關是都更處,現在我們會向它們反應這個問題,如果他們還是讓它過,那責任就在它那邊。」【此文摘錄 PNN八月、都更、拆王家(下),附件一】【參考圖一】

一、檢討方案內容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18: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二)方案一:維持原計畫 - 有關王家質疑消防安全【圖一】

1.消防車無法到達已達標準的 5.2空間救災,因為在 A區(郭元益大樓)或是 B區道路狹小,都無法讓消防車可以順利進入救災,若不性發生火災因街廓道路狹小耽誤救援,是問是副市長要負責嗎2.未來後街 P區是此建案的車輛出入口,在上未將後街開闢成安全的6米道路,將來勢必會造成交通大亂

一、檢討方案內容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19: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二)方案一:維持原計畫 - 有關王家質疑消防安全

市府聲稱 100/6 曾來作過檢測:各位朋友看見了嗎?消防車卡得死死死!難道消防車使用時不需預留工作時的迴轉半徑嗎?這就是專家學者所謂的〝本案消防安全無虞?〞

有看過路還沒開通、大樓先蓋起來的安全建案嗎?有看過允許建商開通半條路,就算是公共利益、還回饋容積獎勵的嗎?

● 請問專家當發生火災時,一輛消防水車一但進入巷弄狹小的巷道中,只有此基地有退出成四米寬的空間,前後建築因沒在此都更中,所以巷弄寬不變情況,大型車輛無法迴轉,這樣叫做安全嗎?● 若火災發生在後方靠近捷運方向,消防水車只能從前、後街兩條路上救火,難道安全嗎?● 無論是否發生火災,因周邊道路巷弄狹小,且計畫道路開闢遙遙無期,造成此區道路嚴重堵塞,造成更多意外發生,請問誰會負責?這是台北市政府為民把關的態度?

一、檢討方案內容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20: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三)方案一:維持原計畫 - 有關王家質疑交通影響小組說法 王家對小組說法質疑1.北側六米計畫道路(後街)未來將全段開闢:北側道路有部分路段因未毗鄰本更新基地,故目前尚未打通。未來北邊另外有一個都更案進行審議中,在都更案的計畫他們未來並將協助開闢後街六米計畫道路,屆時該計畫道路將全段開闢。【小組詢問發展局】

‧後街未來將全段開闢,請問是何時可以開闢完成?有確切的時間嗎?‧假若此都更案建築完成了,但後街還尚未開闢完成,在這寬度僅 2.5 公尺不到的巷道,要如何應付此新 15層大樓所產生得車輛進出,再加上原環境居民車輛,如此龐大車流量勢必會影響此區的生活品質‧市府因為經費有限, 8 米以下計畫道路將不開闢,更何況是此 6 米計畫道路開闢時間遙遙無期‧此都更建案不但沒改善當地環境與生活,反而造成當地製造更多問題,例如交通壅塞、環境不安全、無法使用需要 8 X 20 公尺的作業空間雲梯車、消防車救災現場,難道這些問題都要推給些消防局與都發局負責嗎?換句話說,原來一個都更是不需要可慮週邊環境的現況,只要審理此基地符合法規即可,這種欠缺全盤考慮的思維,令人擔憂【參考圖一】

一、檢討方案內容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21: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四)方案一:維持原計畫 - 有關同意戶關心工期程小組說法 王家對小組說法質疑1.工地搭建組合屋問題,需待司法判決:實施者就工地內搭建組合屋事宜,已向地方法院提起無權占有〈土地返還〉民事訴訟,並待司法判決

‧ 4 月 2 日市府(市府發言人張其強)對外表示土地所有權還是屬王家【 nownews報導,附件二】‧ 4 月王家在自家合法土地上蓋組合屋,王家從未與建商簽定同意書,所以土地目前是王家所有,為何還要被建商告,「地主無權占有自己的土地」,這簡直是市府縱容建商搶奪民地。‧ 同年 6 月 22日建商用貨櫃強占王家 18號地,並宣稱是同意戶自救會指使的,而市府卻不聞不問,擺明認同建商結合同意戶對王家動用私刑。‧ 為何小組非常在意同意戶的要求,以同意戶開的條件為原則,卻漠視王家的期待,這是非常偏頗、不公正的心態。

一、檢討方案內容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22: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附件二】

拆文林苑都更王家帳篷? 市府:土地所有權還是屬王家http://tw.news.yahoo.com/%E6%8B%86%E6%96%87%E6%9E%97%E8%8B%91%E9%83%BD%E6%9B%B4%E7%8E%8B%E5%AE%B6%E5%B8%B3%E7%AF%B7-%E5%BC%B5%E5%85%B6%E5%BC%B7-%E5%B8%82%E5%BA%9C%E4%BB%A3%E7%82%BA%E5%9F%B7%E8%A1%8C%E5%B7%B2%E7%B6%93%E7%B5%90%E6%9D%9F-034453818.html

NOWnews – 2012 年 4 月 2 日 上午 11:44記者王鼎鈞/台北報導

文林苑都更案異議戶落地搭起帳篷,要求原地重建,並聲明原地還是王家人所有。台北市政府發言人張其強今( 2)日於市府受訪表示,土地所有權是王家所有,所搭起的帳篷有無非法,要看範圍是否佔到建商或其他住戶土地,這屬建設公司與王家間的爭議,「市府代為執行的部分已經結束了」。張其強表示,郝龍斌市長從上周六開始,相繼跟都市計畫、都市更新,相關地政學者、專家進行拜會,名單不便公開;執行過程突顯的問題、爭議,以及歸屬問題,北市府都會檢討,作為中央修法,或修改地方自治事項的參考。被詢及郝龍斌是否有跟住戶會面計畫,張其強說,目前沒有安排,據他了解,相關同仁跟相關人士有所接觸,以期雙方在表達訴求外,也能避免衝突。關於王家在舊屋所在地搭棚,張其強表示,土地所有權是王先生家所有,所搭建的帳篷或組合屋是合法或非法,要看範圍有沒有涵蓋建設公司或其他住戶土地。媒體追問,市府是否會去拆除,張其強說,這屬「建設公司王家間的爭議,市府代為執行的部分已經結束了」。至於拆除現場仍留有遭棄置的王家物品,張其強表示,建設公司必須要盡到財務保管的責任,相關《都更條例》有明確規定。

一、檢討方案內容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23: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五)方案二、王家不參與更新 - 原地重建小組說法(不能重建的理由) 王家對小組說法質疑王家原地重建的困難法令面:未符合建築線指定及

本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之規定1. 801 、 803地號欠缺建築線。2. 801 、 803地號基地未達最小建築基地規模小結:王家重建不合法!

‧市府與建商一直說王家重頭到尾都沒有建築線,所以以後王家不能自己蓋房子,為了讓王家免於這種困境,所以只要王家參與此都更,就可以解決這問題,換句話說是市府好意為王家著想,可以王家領情,實際上絕非如此!‧王家 803號地的房子,在民國 62年有請建築師畫的圖與興建,此資料是當年陽管處所發的執照【圖二、三】,足以證明王家是有建築線,這些資料市府也有,不去深入查證,只聽取都更處的人員片面之詞,有失小組的專業‧什麼原因讓王家 801 、 803地號原有建築線憑空消失?這問題是誰造成的?‧沒拆之前王家的建築線是存在的,但被市府幫建商拆王家後,王家建築線才消失了,今天小組卻說因為沒建築線,所以王家重建不合法,這是要歸咎於王家嗎?‧能不能指定建築線,是要看掌握在市府手裡,其實台北市建築有很多個案是用「排除的現有法令」方式解決棘手或是有爭議的案子,顯然市府沒有誠意想要處理文林苑案,只想逼王家就範參加此都更案

一、檢討方案內容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24: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圖二】紅色線代表建築線

【圖三】紅色線代表建築線

一、檢討方案內容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25: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王家原有的建築線為何會憑空消失!

● 是什麼原因,使王家801 、 803 地號建築線憑空消失?王家原先就有建築線,是因為被市府強拆後,出現此問題,市府轄有建管處,市府明明有權利指定建築線,為何不做?為何市府不肯還王家建築線?● 這問題是誰造成的?強拆前沒這問題,拆後才出現這問題,這是市府製造出來的問題,為何要王家來承受?

王家民宅早在 78年法條之前就已存在此地區,結果小組卻說 78年以後,北淡水鐵路沿線原有合法擁有建築線的民宅一夕間,建築線因法律問題全部消失!指有三個地區成功取得建築線,也就是說王家副近一代的民宅都沒建築線!所以大家都是違法的!市府不思考強拆的因果關係!所以以後建商可以名正言順先拆不同意戶房子,之後再說因為你沒有建築線,所以你不能重建!

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26: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六)方案三、王家參與更新 -分棟建築物設計小組說法 王家對小組說法質疑方案 3-1 靠攏角地重建方案方案 3-2 僅配置 803地號建築方案三是以現行法律而言是可以蓋的起來的,但需考慮其他的問題。1.建築設計:變更設計內容影響全體住戶權益甚鉅,因為鄰棟問題,此基地需退 5 米距離,因此要除了變更設計之外,還要造成同意戶權利受損,影響層面很大2.程序重新進行:影響三方權益且社會經濟成本高3.需取得符合都更條例第 22條法定比例門檻之事業計畫同意書,此事非常困難4.重跑流程短則 3 、 4 年,長則 6 、 7年,無法達成會成本最小化的原則小結:此方案雖可行,但會影響同意戶的權利所以不可行!

‧此方案不是王家所期待的,王家要的是土地獨立,王家反對此更新單元,怎麼能接受建築線只要市府指定就可以解決的事,何必為了解決建築線問題,而參與都更!‧小組結論是此方案不可行,試問為何建商老闆在 95 年 6 月 6 日找王家提案合建時,建商可以劃出王家獨棟兩戶的平面配置圖(王家當下拒絕了),【圖四】而小組卻不行,這代表不是小組不專業,就是小組根本排除這方面的解套方法‧小組只是想便宜行事罷了,我們看不到有變更設計的圖面,只感覺到小組一直強調重建之路因阻礙同意戶回家之路,所以不可行的答案,為何小組只願考慮同意戶的要求,卻不理會王家的期待‧跑流程會造成時間成本,這部分市府就可以解決此問題,之前市府曾說表示,只要實施者變更設計,市府這邊會全力配合,所以不能拿這當藉口,若這是個問題就是市府的問題了!

一、檢討方案內容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27: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圖四】樂揚段幼龍先生在 95 年 6 月 6 日找王家提案合建的平面配置圖,當時早已被王家拒絕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28: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七)方案四、方案 +分配位置協議交換小組說法 王家對小組說法質疑為維持計畫的穩定性及加速更新案完成,在以不變更核定之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案為前提下,優先以實施者更新後所分配之位置,提供不同意戶選擇交換;相關差額價金與產權登記方式係透過私權約定。1. 小組要求樂揚對王家表示誠意,所以將王家原配置在四樓換到一樓三戶,五樓兩戶

‧小組誤解王家本意,王家重頭到尾就沒有要跟樂揚合建,藉由此事說明樂揚特意把王家五人地主分配在不討喜的樓層,有做票之嫌!‧可見小組只想加快此都更案完成,根本無心思考變更設計的可能,難道最快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嗎?難到滿足多數人的利益,就是最好的答案嗎?‧此事再次證明小組用多數決,再次壓迫王家的合法居住權

一、檢討方案內容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29: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八)方案七、方案一 + 方案四、五、六小組說法 王家對小組說法質疑1.小組認為這是最合適的方案,也就是王家接受建商的交換位置 + 設置紀念性公共藝術 + 都更公益協商基金2.小組用方案綜合評估表以合法:法令、判決公平合理:權益、成本、入住、穩定社會成本最小化:共識度、後續影響評估標準分為:正向、中性、負向、無法評估

‧因為評分標準屬小組成員自由心證,參數值統計數量不無法交代,這種單一組人來打分數有失客觀性‧評估準則刻意忽略過去因強拆時的動用千名警力、用來丟包現場聲援者的公車、消防車、救護車、搬家公司人力成本等等,這些是浪費公帑,用人民繳稅的錢拆合法民宅,還有強拆之後王家在現場面對被建商派遣走路工每日欺壓挑釁的精神賠償,警察、便衣時常盯梢監視王家的警力成本,還有王家被建商告的多起訴訟案的成本,都應被歸納在所謂的「社會成本」裡。‧不要說以前的事就不重要可以放在一旁,若沒有以的種種哪來現在的平台,若沒有發生市府首例強拆合民宅,那來今日的修法,現前看時更應該要重視以前的一連串事件,若不漠視以前所發生的事,那就更不需要今日的協商平台。‧請不要讓專業的建築師分工只做公共藝術設計的工作,這表示張副市長分工錯誤,應該要發揮建築師的專長,讓建築師可以針對變更設計這部份多研究與分析!‧要樂揚釋出誠意的方式不是要捐一筆錢,而要對此事負責,對同意戶負責,因為同意戶與樂揚有契約關係,樂揚要吸收同意戶的損失,而不是所以損失通通歸咎於王家。‧此方案看不到有誠意的樂揚退讓,看不到市府全力配合的態度,只看到逼退王家成全大家的做法。

一、檢討方案內容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30: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1. 王家要求原地重建的決心並沒有改變2. 王家決不參與政府卻漠視非安全性的都更建案3. 王家要求土地要獨立4. 王家的退讓:兩塊王家土地合併一起蓋5. 王家與同意戶沒有契約關係,此事件事王家與市府及樂揚的事,與同意戶無關,請不要因小組偏頗的分析讓王家權益受損6. 同意戶的權益應要由與他們有契約關係的樂揚來承擔,而非王家

二、王家立場表明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31: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一)、論法 -

1. 以現有法律來說明王家重建的不可行,確不思考重建的可行性法令掌握在市府的手裡,我們不是要小組違法,而是在市府都更處也許都個案可以用〝排除〞方式解決法令限制的問題,為什麼其他個案能,我們王家不能!2.目前此案還有多起官司尚未結訴,而市府卻說爭訟派決已定,此事言之過早,這明顯的在混淆與誤導社會大眾的觀感之企圖3. 若依程序而言,都更條例前面法條違憲,請問後面法條還會成立嗎?一個法令可以前面違憲後面不違憲嗎?這邏輯不是矛盾嗎?

三、協商平台的迷思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32: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一)論法 - 北市府刻意忽略憲法及兩公約,談的是什麼法?4. 王家有建商不法的證據( 1)樂揚刻意寫錯地址讓王家無法收信( 2)在樂揚建設所提出的證據中,最被質疑的是一份印有「大廈管理委員會戳章」的回執聯。王家人指出,這份回執聯不但住址錯誤,且自己分明是住在 2棟透天厝中,哪來的大廈管理員委員會可以幫忙收信?樂揚建設委任律師則指出,舉凡法律上各種「集會」或「開會」之通知,如股東會、董事會等,實務上都是採取「發信主義」,都更條例也沒有強制規定,權益相關人一定得收到信不可,所以程序上並無瑕疵。【此文摘錄 PNN八月、都更、拆王家(上)】

這些在法院判決時因漠視建商違法事實,只用「發信主義」來將樂揚違法之事合法化,這些也在這次 709 釋憲文有做解釋:都更採取「發信主義」是程序違憲!若建商在取得此建案有違法之處,之前建商與市府所簽訂的「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案」那的切結書所言「上開書文圖文件,若有不實,同意貴府撤銷原售予之行政處分,不得有異議,並不得要求認何賠償育補償」,市府可直接撤銷此案為何不做?

三、協商平台的思維的迷思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33: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三、協商平台的迷思(二)論理 -文林苑事件的共同教訓,難道是用金錢來衡量?1.今天是因為樂揚聯手台北市政府把王家給拆了,建築線因強拆才消失了,回頭你們卻說王家沒有建築線所以原地重建不合法,試問這要歸咎於王家嗎!真正不講道理的是市府!2.這件事不能用金錢來衡量,若可以用錢來解決,早就解決了,何必大費周章成立此搓湯圓的協商平台。3. 張副市長說「過去風風雨雨不要在談了」,但我們必須要說站在王家的立場,過去的風風雨雨才是最重要的!特別是「住」這件事情,請勿再漠視此問題!4. 如果此案這樣可以成立,以後所以建商都仿照樂揚模式,先拆不參與都更民宅後,再跟他們說「因為你沒有建築線所以不能重建,重建就是違法!」如此假人權、假居住權,勢必成為世界笑柄,台灣成為只會簽訂兩公約卻不履約執行公約內,規範保障居住權與免於強拆恐懼等內容。

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

Page 34: 王家回應協商平台報告

(三)、論情 - 只同意戶與建商有情,對王家無情1. 請不要只說小組要對社會大中有所交代,最重要的是王家有所交代吧!本末倒置的思維令人感到遺憾2.大眾期待的是小組藉由集合各界的專家,可以想出突破性的方案滿足多方的條件,倘若小租真的有心想完成此重大事件,最好的方式是可以突破現況,只要王家蓋回來,便可證明市府有知錯能改的魄力,相信這是大眾所期待的事3. 小組最後的報告是堵上每位專家學者的名譽,請三思!千萬不要成為建商背書的工具。

三、協商平台的迷思王家針對方案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