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兵团论坛 本版主编:郝遥 责任编辑:冯远 版式设计:张乐 电...

1
庆龄先生: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 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 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敬颂 大安!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这封信全文只有109字,却堪称古今中外政界书信往来之绝唱。通过这 封信,毛泽东既简约明晰地表达了邀请宋庆龄赴北京共商大计之意,又以最 高的规格表达了对宋庆龄的敬重和仰望。可以说,其简约,以至于每个字都 得到精确驾驭;其准确,以至于每个词都精准达意;其恭敬,以至于每句话都 饱含浓重的敬意。宋庆龄见信后,非常感动,欣然同意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随后,宋庆龄在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 席。从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里,她一如既往,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全国革命胜利在即 建设大计亟待商筹 —毛泽东致宋庆龄(1949 年 6 月 19 日) 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蓝天 —夏明翰致母亲陈云凤(1928 年 3 月) 你用慈母的心抚育了我的童年,你用优秀古典诗词开拓了我的心田。爷 爷骂我、关我,反动派又将我百般折磨。亲爱的妈妈,你和他们从来是格格不 入的。你只教儿为民除害、为国除奸。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关键时 刻,你给了我们精神上的关心,物质上的支持。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 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 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 —夏明翰致妻子郑家钧(1928 年 3 月) 亲爱的夫人钧: 同志们曾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 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 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 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认定共产主义这个真理 就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夏明翰致姐姐夏明玮等(1928 年 3 月) 大姐为我坐监牢,外甥为我受株连,我们没有罪,我们要斗争,人该怎么 做,路该怎么走,要有正确的答案。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 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这三封家书,是夏明翰在生命尽头给亲人的诀别信。每一封都像他自己 说的那样,无愁,无泪,无私念。信中饱含对亲情的倾诉、对亲人的不舍,但又 传递着希望家人、后人为革命真理、为共产主义事业继续奋斗的心愿。这三 封珍贵的家书被难友们秘密地辗转送出牢房,又经过无数曲折传送到亲人们 手里时,信封信纸都快磨破了。可是,信件最后还是被国民党查获、烧毁。信 件被烧毁,记忆却永存!夏明翰感人肺腑、激励后人的事迹和精神,始终鼓舞 着亲人们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顽强的斗争。如今,他立志图强的祖国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其精神历久弥新,感召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夏明翰入狱后的三封家书 6 兵团论坛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兵团网:www.bingtuannet.com 本版主编:郝遥责任编辑:冯远版式设计:张乐 电话:0991-5509381 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文史 《兵团论坛·文史》个人专栏“凭栏远眺”与您见面了!如果说讲好党史国史兵团史,是我们这个版面的“主 旋律”,那么与您一起品读经典、回味历史、分享感悟就是我们这个栏目的目的和意义。《兵团论坛·文史》最开 始的定位就是以可读性、故事性强的历史故事、文艺评论为主,适时开设专栏,也是对本版内容的进一步充 实,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品读红色书信”。 一个人的家书,承载着写信人 的真情实感;一群人的家书,则承 载着一个时代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信息。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初心红色书信品读》共选录具有代表性的 红色书信 49 封。这些书信有的写于 走向战场之前,有的写于硝烟弥漫的 战斗间隙,有的写于慷慨就义的前 夕,有的写于白色恐怖的日子,有的 历尽艰险才送达家人手中。尽管家 书的纸张大小不同、质地各异,穿越 烽火年代,又经数十载岁月洗礼,能 够保留至今,殊为不易。 过去人们常说共产党员是钢铁 战士,其实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 也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也有喜怒 哀乐、爱恨情仇。然而所不同的是, 他们有一种坚定的革命信仰,无法顾 及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生命。 这种铁骨柔情的一面在家书中 表现得最为明显:1936 年 8 月 2 日凌 晨,即将被押往刑场的赵一曼给6年 未见面的儿子留下绝笔信:“我最亲 爱的儿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 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 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 为国而牺牲的!” 1942 年 5 月 20 日,左权在给妻子 刘志兰的家书中这样写道:“志兰! 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 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 念!”本来只想寄托思念草就“十几个 字”,但感情如潮水涌流,一挥笔即急 就五六百字,成了感人至深的绝笔。 信里的每一个称呼,每一个落 款,每一个字,都拴牵着万般不舍,寄 托着殷殷期望,承载着沉甸甸的爱。 细细品来,这又何尝不是对国家、对 民族、对人民的“大爱”呢?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 听之。”这是刘伯坚在狱中自知必死 无疑从容就义之前的心声,没有畏 惧,只有坦然。 “此行也,愿拼热血头颅,战死沙 场,以搏一快。”这是袁国平面对岌岌 可危的大革命形势,誓死保家卫国、 战死沙场的革命豪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 新天。”这是毛泽东在《七律·到韶山》 写下的千古名句。 革命的征程光辉而又充满苦 难,胜利是用鲜血和头颅换来的。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中, 不计其数的家庭作出了牺牲,在关 键时刻不惜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 命。这其中包括毛泽东的家庭,在 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毛家有六位 亲人,为了实现崇高的革命目标先 后光荣牺牲。 一封封家书以及家书背后的故 事,讲述着共产党人一个个鲜活的斗 争史。红色家书字字血写,句句泪 浸,铁骨柔情,力透纸背;红色家书写 的是小家庭、小感情,反映的是大背 景、大道义;红色家书说的是儿女情 长,道的是家国情怀。英雄血泪,大 义气概,触手可及,震撼心灵。 接到为《初心—红色书信品读》 写书评的约请时,我正在山东临沂费 县参观滨海根据地纪念馆,追寻革命 先辈的光辉足迹。当时,猛一抬头,看 到墙上挂着一张图片,内容是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的 论述。那一刻,便下决心接这个活,题 目就叫《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恰好 表达一下对革命先辈革命先烈革的敬 意,为传播红色书信蕴含的红色精神 做点微不足道的小事。 《初心—红色书信品读》这本小 册子,是人民出版社为帮助广大党员 干部更好地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 初心和使命,组织有关同志分类梳理 党史资料、查阅革命先辈书信后,精心 编写形成的。该书分九个板块选录红 色书信: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仰、为中 国人民谋幸福的宗旨意识、为中华民 族谋复兴的爱国情怀、对组织的无限 忠诚、大无畏的革命斗志、孜孜以求的 敬业精神、对同志的深情厚谊、对亲人 的挚爱、高度自觉的律己意识。再分 正文和延伸阅读两类,依据撰写时间 顺序进行精心编排。编者交代,为方 便阅读,每封信都根据信的主旨,用信 中的关键词句提炼出一个标题,然后 将其放在适合的板块。又根据信的写 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撰写品读,抒发体 会。该书共选录49封具有代表性的 红色书信,其中正文选录32封并进行 品读,延伸阅读收进 17 封,这就是书 的大致内容。如此分类编排,尤其是 紧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内涵撰写 品读体会,看似简单,其实却很好地结 合了当前党性教育的新任务,增强了 书的现实感和针对性。这既体现了编 者对时事政治的准确把握,又增强了 该书对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的参考价值。 通读全书,又重点阅读其中9封 书信,如毛泽东致宋庆龄、周恩来致郭 沫若、杨开慧致堂弟、左权致妻子等信 后,内心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这 一刻,我有一种与革命先辈心灵对话 的感受,有一种踏进烽火连天、硝烟弥 漫战场的幻觉,有一种恨不得接过红 旗呐喊、冲锋、冒着炮火前进前进再前 进的渴望。这一刻,我想满怀虔敬地 向革命先辈革命先烈感恩:没有你们 的流血牺牲,就没有13亿人民今天的 幸福生活;没有你们的无私奉献,就没 有“可爱的中国”如今的发展盛况;没 有你们的杰出创造,就没有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壮丽前景。品读红色书 信,是表达这种虔敬的活载体。通过 潜心品读红色书信,感悟其中坚定的 政治信仰、卓越的思想创造和真挚的 间至爱,让伟大革命先辈救国救 民的“初心”,在眼前搏动、搏动、再 搏动……由此, 才会产生共鸣,才有 正确的趋赴,才能沿着革命先辈开拓 的光明大道奋勇前进。或许,这就是 对革命先辈最好的纪念。历史是最好 的教科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 《初心—红色书信品读》对于开展党 性教育主要有 4 方面价值: 品读红色书信,让革命先辈的崇 高追求教育我们不忘中国共产党人的 初心。 “信”字,“从言”,是说出来的信 息,是落在笔尖的思绪,是看得见的信 仰和触摸得到的感情。书信,是交换 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交流感情的重要 纽带。比起其他载体,书信具有信息 更集中、材料更真实、情感更真切的特 点,留存下来就是最真实的记载、最宝 贵的史料。也正因此,品读红色书信, 可以不必担心后人编排史料赋予的干 扰,能够通过原信不加粉饰的叙述,透 过浓烈的情感色彩,更准确地体会革 命者当时所思所想、所喜所忧。这本 书,恰恰很好地抛弃了时下人们已经 惯用的空洞说教,用革命先辈之间或 他们与亲友交换看法、交流感情的亲 笔信件,来展示中国共产党人“救中国 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拼死力与国际 帝国主义者相反抗”“生是为中国死 是为中国”的初心。书中还录入一大 代表李达致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信 函,用当事人的回忆,让大家学习了解 当年建党的具体事宜。录入1921年 1 月周恩来旅欧时致表兄的信并撰写 品读,阐述周恩来关于效法俄式之革 命的心路历程。这些内容的编撰,不 仅准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甚至追寻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最早的 初心”。品读这些文字,明了自己根脉 所在,认清来时的路,才能走得更稳、 走得更远、走到更加光辉的未来。 品读红色书信,让革命先辈的流 血牺牲教育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事 业。1951年1月,毛泽东听到毛岸英 在战场不幸身亡的消息后,抽起香烟, 沉思许久说:“打仗嘛,总难免要有牺 牲。”1959 年 6 月,毛泽东在《七律·到 韶山》写下千古名句:“为有牺牲多壮 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的征程光 辉而又充满苦难,胜利是用鲜血和头 颅换来的。该书成功地用红色书信, 向读者展示了革命先辈大无畏的真实 心迹:夏明翰临刑前留下绝笔,慷慨陈 词“认定共产主义这个真理,就甘愿抛 头颅洒热血”,他宁可牺牲生命也绝不 背叛自己的信仰;方志敏就义前,没有 丝毫怯懦,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丝毫抱 怨祖国的弱小,没有丝毫痛楚的怨艾, 反而慷慨歌咏壮丽的祖国,深情号召 同胞们起来保卫祖国母亲;杨开慧毫 无惧色地诉说,“说到死,本来,我并不 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裘 古怀就义前几分钟,留下一封给党的 信,记述了“每一个同志就义时都没有 任何一点惧怕”的壮烈。这些揪心的 文字,承载着先烈慷慨赴死的从容,真 实反映了革命先辈的苦难经历和流血 牺牲。品读这些内容,再现敌人的残 酷迫害,再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的牺 牲,才能让我们更深地铭记先辈的伟 大奉献,真正懂得事业的弥足珍贵,更 加珍惜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换来的幸 福生活,把对革命先辈赤诚的敬意,转 化为干事创业的干劲。 品读红色书信,让革命先辈的赤 胆忠心教育我们保持对组织的无限忠 诚。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还比较弱 小,处在反动派的绞杀之中,共产党人 随时都有被逮捕被屠杀的危险。但 是,那时大批大批的共产党员忠贞不 屈,宁死也不背叛组织,用生命书写了 对党的大忠。一代一代共产党人,本 着对党的忠诚,为了革命事业前赴后 继、勇往直前,最终换来了民族解放的 伟业。该书让红色书信公布史实,用 信中敌人残酷迫害的真实场面,用共 产党人宁死不屈的气节,展示了他们 对组织的无限忠诚:赵一曼遭受敌人 的严刑拷打,但她大义凛然、视死如 归,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带着对亲人 的深深眷恋英勇就义;江姐受尽残酷 折磨,宁死也不背叛信仰,宁可抛下至 爱的儿子慷慨赴死,也丝毫不泄露党 的秘密;王若飞被关押在不见天日、阴 湿秽浊的黑牢 6 年,过着基本是“死了 没有埋”的大狱生活,但他在恶劣环境 中不畏苦难、百折不挠,始终热爱革命 事业,保持了忠贞不二的品格。阅读 这些真实记载,体会革命先辈付出的 巨大牺牲,才能让我们更好地铭记他 们的光辉事迹,更好地砥砺革命意志 和政治品格。革命先辈对党和国家的 大忠,铸就了中华崛起的根基。今天 我们幸福生活的源头就是他们在白色 恐怖中遭受的苦难,欢声笑语的源头 就是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的冲锋呐喊, 难道谁还有理由不向他们致敬呢?品 读这些文字,继承革命先辈的高贵政 治品质,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增强 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在大是大非 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才能经得 起风浪的考验,才能沿着正确的政 治方向继续前进。如此,方可告慰 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 得时代。 品读红色书信,让革命先辈的公 私分明教育我们做到清正廉洁。一个 干部能否廉洁自律,直观原因是能否 遵规守纪,深层次的原因是能否坚持 正确的公私观、是非观。如果能够做 到公私分明,也就能够做到不该拿的 不拿、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 不该去的不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 期,革命先辈大多公私分明,甚至公而 忘私。他们不仅严于律己,而且严格 要求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因此, 我们党才拥有勃勃生机,才获得了人 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该书用革命先 辈的亲笔信函,生动展现了他们公私 分明、甚至不近“人情”的生动事迹。 徐特立在1949年8月写给女儿的信 中,鼓励她通过努力工作取得进步,还 不容置疑地告诉女儿,“如果需要我党 录用,那么需要比他人更耐苦更努 力”。1949 年 10 月,毛岸英在给表舅 的信中写道:“我爱我的外祖母,我对 她有深厚的描写不出的感情。”但他指 出,共产党人讲的人情是对人民的无 限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 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在内,但 并不讲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 发财的“人情”。他说,如果这种特别 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围并与人民利益相 抵触,共产党是坚决把人民利益放在 第一位的,即使“大义灭亲”亦在所不 惜。1950 年 5 月,刘少奇给七姐写了 一封“廉政家书”,严肃批评七姐怨恨 别人的错误思想,要求她认真遵守人 民政府的法令,“必须老老实实照办”, 还鼓励她自食其力。该书让红色书信 现身说法,用这些具体、细腻、真实的 纪实,体现出了革命先辈严格的自律 精神和公私分明的可贵品格,他们从 不混淆公私界限,从不让亲友利用自 己的权力去侵占公家、集体的权益。 品读这些文字,学习革命先辈分清公 私界限,从严律己、从严律亲、从严治 家的事迹,比起纯粹的空洞说教,对于 党员干部塑造廉洁奉公的政治素质, 带头严格约束自己,严格约束家属亲 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具有特殊的裨益。 当然,红色书信在党性教育上的 作用远不止上述这些。还有许多教 益,需要读者品读时对照思考、反躬自 省,才能更好地体会到。比如,其中反 映出的革命先辈孜孜以求的敬业精 神、对同志的深情厚谊、对亲人的挚爱 等等,都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学习 的榜样。在此不一一赘评。 在可读性方面,该书也是值得肯 定的。诚如编者所说,通过阅读这些 红色书信,可以看到一段段波澜壮阔 的历史真实,看到革命者有血有肉的 思想活动和情感生活,看到斐然的文 采和悦心的文辞,看到炽烈的政治追 求和深情的牵挂。在救亡图存、战火 连绵的岁月里,革命者是那个时代最 杰出的人物。红色书信,恰恰是这群 最杰出的人物,用真情和热血迸发出 的时代最强音。每封信,都满载真善 美,蕴含豪情壮志,彰显人性最伟岸的 光辉。自然,篇篇是美文,段段是华 章。比如,毛泽东 1949 年 6 月 19 日致 宋庆龄的信,堪称古今中外政界书信往 来之极品,既有高超的思想水平,又有 极高的书法艺术水准。又如,方志敏狱 中书写的《可爱的中国》,思想水平和文 字水平都超赞,已经无数次被艺术再 造,教化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编 者配写的品读体会,用笔娴熟,文字功 夫老到精炼;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皆文 章,体现出扎实的理论功底。各篇书 信的品读,解读到位,观点正确,结构 合理,表达流畅,对品鉴这些红色书信 的艺术价值、挖掘其 教育价值颇为有益, 也值一读。 激励前行的强大力量 —读《初心—红色书信品读》有感 付利 冯远 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 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 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 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 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 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 偎依。 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 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 身体魁大、胸宽背阔的妇人。 中国土地的生产力是无限的, 地底蕴藏着未开发的宝藏也是无 限的,这又岂不象征着我们的母 亲,保有着无穷的乳汁,无穷的力 量,以养育她四万万的孩儿?我想 世界上再没有比她养得更多的孩 子的母亲吧。 至于说到中国天然风景的美 丽,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这好像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天姿玉质的 美人,她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令人爱慕之美。中国海岸线之长而且弯 曲,照现代艺术家说来,这象征我们母亲富有曲线美吧。 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 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 种创造力,将会无限地发挥出来。 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 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 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 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 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 相信的,朋友! —方志敏致亲爱的朋友们(1935 年 5 月 2 日) 可爱的中国 (节选) 家国情无以至深 赤子心有鉴亘长 (本版图片均来自本报资料库)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Oct-2019

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庆龄先生: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

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敬颂

大安!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这封信全文只有109字,却堪称古今中外政界书信往来之绝唱。通过这

封信,毛泽东既简约明晰地表达了邀请宋庆龄赴北京共商大计之意,又以最高的规格表达了对宋庆龄的敬重和仰望。可以说,其简约,以至于每个字都得到精确驾驭;其准确,以至于每个词都精准达意;其恭敬,以至于每句话都饱含浓重的敬意。宋庆龄见信后,非常感动,欣然同意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随后,宋庆龄在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从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里,她一如既往,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

——毛泽东致宋庆龄(1949年6月19日)

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蓝天

——夏明翰致母亲陈云凤(1928年3月)

你用慈母的心抚育了我的童年,你用优秀古典诗词开拓了我的心田。爷爷骂我、关我,反动派又将我百般折磨。亲爱的妈妈,你和他们从来是格格不入的。你只教儿为民除害、为国除奸。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关键时刻,你给了我们精神上的关心,物质上的支持。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

——夏明翰致妻子郑家钧(1928年3月)

亲爱的夫人钧:同志们曾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

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认定共产主义这个真理就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夏明翰致姐姐夏明玮等(1928年3月)

大姐为我坐监牢,外甥为我受株连,我们没有罪,我们要斗争,人该怎么做,路该怎么走,要有正确的答案。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这三封家书,是夏明翰在生命尽头给亲人的诀别信。每一封都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无愁,无泪,无私念。信中饱含对亲情的倾诉、对亲人的不舍,但又传递着希望家人、后人为革命真理、为共产主义事业继续奋斗的心愿。这三封珍贵的家书被难友们秘密地辗转送出牢房,又经过无数曲折传送到亲人们手里时,信封信纸都快磨破了。可是,信件最后还是被国民党查获、烧毁。信件被烧毁,记忆却永存!夏明翰感人肺腑、激励后人的事迹和精神,始终鼓舞着亲人们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顽强的斗争。如今,他立志图强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其精神历久弥新,感召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夏明翰入狱后的三封家书

6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兵团论坛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兵团网:www.bingtuannet.com

版客户端

本版主编:郝遥 责任编辑:冯远 版式设计:张乐

电话:0991-5509381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文史

《兵团论坛·文史》个人专栏“凭栏远眺”与您见面了!如果说讲好党史国史兵团史,是我们这个版面的“主旋律”,那么与您一起品读经典、回味历史、分享感悟就是我们这个栏目的目的和意义。《兵团论坛·文史》最开始的定位就是以可读性、故事性强的历史故事、文艺评论为主,适时开设专栏,也是对本版内容的进一步充实,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品读红色书信 ”。

一个人的家书,承载着写信人的真情实感;一群人的家书,则承载着一个时代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初心——红色书信品读》共选录具有代表性的红色书信49封。这些书信有的写于走向战场之前,有的写于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有的写于慷慨就义的前夕,有的写于白色恐怖的日子,有的历尽艰险才送达家人手中。尽管家书的纸张大小不同、质地各异,穿越烽火年代,又经数十载岁月洗礼,能够保留至今,殊为不易。

过去人们常说共产党员是钢铁战士,其实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也有喜怒

哀乐、爱恨情仇。然而所不同的是,他们有一种坚定的革命信仰,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生命。

这种铁骨柔情的一面在家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1936 年 8 月 2 日凌晨,即将被押往刑场的赵一曼给6年未见面的儿子留下绝笔信:“我最亲爱的儿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1942年5月20日,左权在给妻子刘志兰的家书中这样写道:“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本来只想寄托思念草就“十几个字”,但感情如潮水涌流,一挥笔即急

就五六百字,成了感人至深的绝笔。信里的每一个称呼,每一个落

款,每一个字,都拴牵着万般不舍,寄托着殷殷期望,承载着沉甸甸的爱。细细品来,这又何尝不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大爱”呢?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这是刘伯坚在狱中自知必死无疑从容就义之前的心声,没有畏惧,只有坦然。

“此行也,愿拼热血头颅,战死沙场,以搏一快。”这是袁国平面对岌岌可危的大革命形势,誓死保家卫国、战死沙场的革命豪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毛泽东在《七律·到韶山》写下的千古名句。

革命的征程光辉而又充满苦难,胜利是用鲜血和头颅换来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中,不计其数的家庭作出了牺牲,在关键时刻不惜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这其中包括毛泽东的家庭,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毛家有六位亲人,为了实现崇高的革命目标先后光荣牺牲。

一封封家书以及家书背后的故事,讲述着共产党人一个个鲜活的斗争史。红色家书字字血写,句句泪浸,铁骨柔情,力透纸背;红色家书写的是小家庭、小感情,反映的是大背景、大道义;红色家书说的是儿女情长,道的是家国情怀。英雄血泪,大义气概,触手可及,震撼心灵。

接到为《初心——红色书信品读》写书评的约请时,我正在山东临沂费县参观滨海根据地纪念馆,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当时,猛一抬头,看到墙上挂着一张图片,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的论述。那一刻,便下决心接这个活,题目就叫《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恰好表达一下对革命先辈革命先烈革的敬意,为传播红色书信蕴含的红色精神做点微不足道的小事。

《初心——红色书信品读》这本小册子,是人民出版社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组织有关同志分类梳理党史资料、查阅革命先辈书信后,精心编写形成的。该书分九个板块选录红色书信: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宗旨意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爱国情怀、对组织的无限忠诚、大无畏的革命斗志、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对同志的深情厚谊、对亲人的挚爱、高度自觉的律己意识。再分正文和延伸阅读两类,依据撰写时间顺序进行精心编排。编者交代,为方便阅读,每封信都根据信的主旨,用信中的关键词句提炼出一个标题,然后将其放在适合的板块。又根据信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撰写品读,抒发体会。该书共选录49封具有代表性的红色书信,其中正文选录32封并进行品读,延伸阅读收进17封,这就是书的大致内容。如此分类编排,尤其是紧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内涵撰写品读体会,看似简单,其实却很好地结合了当前党性教育的新任务,增强了书的现实感和针对性。这既体现了编者对时事政治的准确把握,又增强了该书对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参考价值。

通读全书,又重点阅读其中9封书信,如毛泽东致宋庆龄、周恩来致郭沫若、杨开慧致堂弟、左权致妻子等信后,内心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这一刻,我有一种与革命先辈心灵对话的感受,有一种踏进烽火连天、硝烟弥漫战场的幻觉,有一种恨不得接过红旗呐喊、冲锋、冒着炮火前进前进再前进的渴望。这一刻,我想满怀虔敬地向革命先辈革命先烈感恩:没有你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13亿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你们的无私奉献,就没有“可爱的中国”如今的发展盛况;没有你们的杰出创造,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前景。品读红色书信,是表达这种虔敬的活载体。通过潜心品读红色书信,感悟其中坚定的政治信仰、卓越的思想创造和真挚的人间至爱,让伟大革命先辈救国救民的“初心”,在眼前搏动、搏动、再搏动……由此,才会产生共鸣,才有正确的趋赴,才能沿着革命先辈开拓的光明大道奋勇前进。或许,这就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纪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初心——红色书信品读》对于开展党性教育主要有4方面价值:

品读红色书信,让革命先辈的崇高追求教育我们不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信”字,“从言”,是说出来的信息,是落在笔尖的思绪,是看得见的信仰和触摸得到的感情。书信,是交换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交流感情的重要纽带。比起其他载体,书信具有信息更集中、材料更真实、情感更真切的特点,留存下来就是最真实的记载、最宝贵的史料。也正因此,品读红色书信,可以不必担心后人编排史料赋予的干扰,能够通过原信不加粉饰的叙述,透过浓烈的情感色彩,更准确地体会革命者当时所思所想、所喜所忧。这本书,恰恰很好地抛弃了时下人们已经惯用的空洞说教,用革命先辈之间或他们与亲友交换看法、交流感情的亲笔信件,来展示中国共产党人“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拼死力与国际帝国主义者相反抗”“生是为中国 死是为中国”的初心。书中还录入一大代表李达致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信函,用当事人的回忆,让大家学习了解当年建党的具体事宜。录入1921年1月周恩来旅欧时致表兄的信并撰写品读,阐述周恩来关于效法俄式之革命的心路历程。这些内容的编撰,不仅准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甚至追寻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最早的初心”。品读这些文字,明了自己根脉所在,认清来时的路,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走到更加光辉的未来。

品读红色书信,让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教育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事业。1951年1月,毛泽东听到毛岸英在战场不幸身亡的消息后,抽起香烟,沉思许久说:“打仗嘛,总难免要有牺牲。”1959年6月,毛泽东在《七律·到韶山》写下千古名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的征程光辉而又充满苦难,胜利是用鲜血和头颅换来的。该书成功地用红色书信,向读者展示了革命先辈大无畏的真实心迹:夏明翰临刑前留下绝笔,慷慨陈词“认定共产主义这个真理,就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他宁可牺牲生命也绝不背叛自己的信仰;方志敏就义前,没有丝毫怯懦,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丝毫抱怨祖国的弱小,没有丝毫痛楚的怨艾,反而慷慨歌咏壮丽的祖国,深情号召

同胞们起来保卫祖国母亲;杨开慧毫无惧色地诉说,“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裘古怀就义前几分钟,留下一封给党的信,记述了“每一个同志就义时都没有任何一点惧怕”的壮烈。这些揪心的文字,承载着先烈慷慨赴死的从容,真实反映了革命先辈的苦难经历和流血牺牲。品读这些内容,再现敌人的残酷迫害,再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的牺牲,才能让我们更深地铭记先辈的伟大奉献,真正懂得事业的弥足珍贵,更加珍惜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把对革命先辈赤诚的敬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干劲。

品读红色书信,让革命先辈的赤胆忠心教育我们保持对组织的无限忠诚。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还比较弱小,处在反动派的绞杀之中,共产党人随时都有被逮捕被屠杀的危险。但是,那时大批大批的共产党员忠贞不屈,宁死也不背叛组织,用生命书写了对党的大忠。一代一代共产党人,本着对党的忠诚,为了革命事业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最终换来了民族解放的伟业。该书让红色书信公布史实,用信中敌人残酷迫害的真实场面,用共产党人宁死不屈的气节,展示了他们对组织的无限忠诚:赵一曼遭受敌人的严刑拷打,但她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带着对亲人的深深眷恋英勇就义;江姐受尽残酷折磨,宁死也不背叛信仰,宁可抛下至爱的儿子慷慨赴死,也丝毫不泄露党的秘密;王若飞被关押在不见天日、阴湿秽浊的黑牢6年,过着基本是“死了没有埋”的大狱生活,但他在恶劣环境中不畏苦难、百折不挠,始终热爱革命事业,保持了忠贞不二的品格。阅读这些真实记载,体会革命先辈付出的巨大牺牲,才能让我们更好地铭记他们的光辉事迹,更好地砥砺革命意志和政治品格。革命先辈对党和国家的大忠,铸就了中华崛起的根基。今天我们幸福生活的源头就是他们在白色恐怖中遭受的苦难,欢声笑语的源头就是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的冲锋呐喊,难道谁还有理由不向他们致敬呢?品读这些文字,继承革命先辈的高贵政治品质,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才能经得起风浪的考验,才能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继续前进。如此,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

品读红色书信,让革命先辈的公私分明教育我们做到清正廉洁。一个干部能否廉洁自律,直观原因是能否遵规守纪,深层次的原因是能否坚持正确的公私观、是非观。如果能够做到公私分明,也就能够做到不该拿的不拿、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不该去的不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革命先辈大多公私分明,甚至公而忘私。他们不仅严于律己,而且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因此,我们党才拥有勃勃生机,才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该书用革命先

辈的亲笔信函,生动展现了他们公私分明、甚至不近“人情”的生动事迹。徐特立在1949年 8月写给女儿的信中,鼓励她通过努力工作取得进步,还不容置疑地告诉女儿,“如果需要我党录用,那么需要比他人更耐苦更努力”。1949年10月,毛岸英在给表舅的信中写道:“我爱我的外祖母,我对她有深厚的描写不出的感情。”但他指出,共产党人讲的人情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在内,但并不讲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他说,如果这种特别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围并与人民利益相抵触,共产党是坚决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即使“大义灭亲”亦在所不惜。1950年5月,刘少奇给七姐写了一封“廉政家书”,严肃批评七姐怨恨别人的错误思想,要求她认真遵守人民政府的法令,“必须老老实实照办”,还鼓励她自食其力。该书让红色书信现身说法,用这些具体、细腻、真实的纪实,体现出了革命先辈严格的自律精神和公私分明的可贵品格,他们从不混淆公私界限,从不让亲友利用自己的权力去侵占公家、集体的权益。品读这些文字,学习革命先辈分清公私界限,从严律己、从严律亲、从严治家的事迹,比起纯粹的空洞说教,对于党员干部塑造廉洁奉公的政治素质,带头严格约束自己,严格约束家属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具有特殊的裨益。

当然,红色书信在党性教育上的作用远不止上述这些。还有许多教益,需要读者品读时对照思考、反躬自省,才能更好地体会到。比如,其中反映出的革命先辈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对同志的深情厚谊、对亲人的挚爱等等,都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在此不一一赘评。

在可读性方面,该书也是值得肯定的。诚如编者所说,通过阅读这些红色书信,可以看到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真实,看到革命者有血有肉的思想活动和情感生活,看到斐然的文采和悦心的文辞,看到炽烈的政治追求和深情的牵挂。在救亡图存、战火连绵的岁月里,革命者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物。红色书信,恰恰是这群最杰出的人物,用真情和热血迸发出的时代最强音。每封信,都满载真善美,蕴含豪情壮志,彰显人性最伟岸的光辉。自然,篇篇是美文,段段是华章。比如,毛泽东1949年6月19日致宋庆龄的信,堪称古今中外政界书信往来之极品,既有高超的思想水平,又有极高的书法艺术水准。又如,方志敏狱中书写的《可爱的中国》,思想水平和文字水平都超赞,已经无数次被艺术再造,教化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编者配写的品读体会,用笔娴熟,文字功夫老到精炼;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皆文章,体现出扎实的理论功底。各篇书信的品读,解读到位,观点正确,结构合理,表达流畅,对品鉴这些红色书信的艺术价值、挖掘其教育价值颇为有益,也值一读。

激励前行的强大力量——读《初心——红色书信品读》有感

●付利

●冯远

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

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魁大、胸宽背阔的妇人。

中国土地的生产力是无限的,地底蕴藏着未开发的宝藏也是无限的,这又岂不象征着我们的母亲,保有着无穷的乳汁,无穷的力量,以养育她四万万的孩儿?我想世界上再没有比她养得更多的孩子的母亲吧。

至于说到中国天然风景的美丽,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这好像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天姿玉质的美人,她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令人爱慕之美。中国海岸线之长而且弯曲,照现代艺术家说来,这象征我们母亲富有曲线美吧。

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地发挥出来。

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

——方志敏致亲爱的朋友们(1935年5月2日)

可爱的中国(节选)

开栏语

家国情无以至深 赤子心有鉴亘长

(本版图片均来自本报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