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8 耶穌和需要幫助的人 · 尋找失喪者的故事,以及祂關於上...

7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學課•2019年第3季•79在道成肉身的其他原因之外,耶穌來是要向我們展示上帝是一位怎樣的 神。祂藉著祂的教導、犧牲和生命,也就是透過祂與普通人的互動來成 就這事。祂的許多行動在現實生活中立即就改變了他人的生活。 彌賽亞的事工已經藉由舊約先知、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以及耶穌自己在 第一次講道中對於祂使命的定義中預言了(路加福音4章)。此外,福 音書的作者們在敘述祂的故事時也經常使用舊約先知的語言來解釋耶穌 所做的。如此,耶穌的生命,在這些先知們的傳統中包括他們對窮 人和受欺壓之人的憐憫中便清楚的顯現了。 然而,宗教領袖們卻將耶穌看成是一個威脅。在一個不公義和殘忍可怕 情形下,他們逮捕了耶穌,不公正地審判了祂,並把祂釘在十字架上。 在耶穌身上,上帝知道不公義的滋味,並且在祂的死中,祂揭露了罪惡 的恐怖。然而,在祂的復活上,祂為生命、良善和救贖高唱凱歌。 ■研究本週學課,為817日安息日作準備。 閱讀本週學課經文 路加福音 146554162171823;馬太福音121521211216;馬可福音111519;以賽亞書5336存心節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 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 年。」(路加福音418197 810日-816日 安息日下午 耶穌和需要幫助的人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Jun-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7 8 耶穌和需要幫助的人 · 尋找失喪者的故事,以及祂關於上 帝國度的講論。這可能就是為什麼 在其他的故事中,當我們看到祂採 取強硬和直率的行動──特別是反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學課•2019年第3季•7~9月

在道成肉身的其他原因之外,耶穌來是要向我們展示上帝是一位怎樣的神。祂藉著祂的教導、犧牲和生命,也就是透過祂與普通人的互動來成就這事。祂的許多行動在現實生活中立即就改變了他人的生活。

彌賽亞的事工已經藉由舊約先知、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以及耶穌自己在第一次講道中對於祂使命的定義中預言了(路加福音4章)。此外,福音書的作者們在敘述祂的故事時也經常使用舊約先知的語言來解釋耶穌所做的。如此,耶穌的生命,在這些先知們的傳統中─包括他們對窮人和受欺壓之人的憐憫中便清楚的顯現了。

然而,宗教領袖們卻將耶穌看成是一個威脅。在一個不公義和殘忍可怕情形下,他們逮捕了耶穌,不公正地審判了祂,並把祂釘在十字架上。在耶穌身上,上帝知道不公義的滋味,並且在祂的死中,祂揭露了罪惡的恐怖。然而,在祂的復活上,祂為生命、良善和救贖高唱凱歌。

■研究本週學課,為8月17日安息日作準備。

閱讀本週學課經文路加福音 1:46-55;4:16-21;7:18-23;馬太福音12:15-21;21:12-16;馬可福音11:15-19;以賽亞書53:3-6。

存心節「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路加福音4:18-19)

第7課 8月10日-8月16日 安息日下午

耶穌和需要幫助的人

Page 2: 7 8 耶穌和需要幫助的人 · 尋找失喪者的故事,以及祂關於上 帝國度的講論。這可能就是為什麼 在其他的故事中,當我們看到祂採 取強硬和直率的行動──特別是反

51page星期日 8月11日

想像一下:馬利亞在幾天前收到了天使加百列的信息。他告訴馬利亞說,她將成為耶穌─至高者之子的母親。在尚未對任何人透露前,她去探望了比她年長的親戚以利沙伯,她也正懷著一個奇蹟般的嬰兒。以屬靈的洞察力,以利沙伯在馬利亞還沒機會說任何話之前就知道了馬利亞的消息,然後她們一起慶祝上帝的應許和良善。

閱讀路加福音1:46-55。請注意這

個融合一般的頌讚,同時亦是對她具

特別意義的頌讚―「那有權能的

為我成就了大事。」(路加福音1:49)。為什麼我們對上帝的讚美和

敬拜,應該包括個人以及一般性的強

調?

這是一首非凡的詩歌,可以恰當地融入詩篇或希伯來先知們的作品中。馬利亞對上帝充滿了驚嘆和感恩。她顯然看見上帝在她個人生命中的作為,但她也很清楚上帝對她的國家和人類更大計畫的啟示。

但在馬利亞的理解裡,上帝不但有能力、配得稱頌,祂也是恩慈以及似乎特別顧念那些卑微,被欺壓者

和貧窮之人。天使在宣佈馬利亞快要出生的好消息後,還沒有離開,馬利亞就唱起了以下的頌贊:「祂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饑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加福音1:52-53)。

耶穌於地上的生活展開時,祂被引介為一個統治者(見路加福音1:43),但卻是作為一個不同類型國度的統治者。正如許多釋經家描述的那樣,耶穌創辦和建立的上帝之國,若與世界各國的社會秩序相比,將是一個「顛倒的王國」。在耶穌王國的描述中,我們看見這個世界上最有權勢和最富有的人,是那些獲得解放、被滿足和提升之最困乏、貧寒和受壓制的人。

如果教會應該是上帝國度的一種展

示,那麼教會在實踐馬利亞所描述的

「顛倒的王國」方面做得如何呢? 這樣的事情應如何做,才不會對那些

富有又有權勢的人帶來不公,因他們

也是基督之愛的受予者?

【馬利亞的詩歌】

第7課/耶穌和需要幫助的人

Page 3: 7 8 耶穌和需要幫助的人 · 尋找失喪者的故事,以及祂關於上 帝國度的講論。這可能就是為什麼 在其他的故事中,當我們看到祂採 取強硬和直率的行動──特別是反

52page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學課•2019年第3季•7~9月星期一 8月12日

【耶穌的使命宣言】無論這是當天指定的閱讀經文,還是耶穌特意在祂要讀的卷軸中找到的相關經文(以賽亞書61:1-2),以這些經文作為祂第一次公開講道的經文並非巧合。而路加以耶穌在路加福音4:16-21的簡短講道,「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路加福音4:21)作為記錄耶穌公開傳道的開始,也不是巧合。

耶穌似乎從馬利亞之歌中找到了一個「顛倒王國」的旋律,並開始在祂的事工中實施。耶穌和路加在講述耶穌的故事時使用了以賽亞的預言解釋耶穌正在做、及將來要做的事,但這也是馬利亞在30年前描述的另一種表達方式。窮人、受傷害者以及被欺壓之人都是耶穌所帶來之好消息的特別關注者和接受者。

耶穌使用了以賽亞書61章中的這些經文作為祂的使命宣言。祂的事奉和使命既屬靈,也能實踐,祂也將證明屬靈和實踐之間並不像我們有時想像的那麼遙遠。對耶穌和祂的門徒而言,在實際需求上關心人們,是屬靈層面最起碼的關懷。

閱讀並比較路加福音4:16-21和7:18-23。你認為耶穌為什麼這樣回

答?關於耶穌的神性和彌賽亞身分的

類似問題,你會如何回應?

當耶穌差遣門徒出去時,給予他們的使命也與這使命相符。當他們宣告「天國近了」之時(馬太福音10:7),耶穌給予他們進一步的指示是「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麻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馬太福音10:8)。他們以耶穌之名所做之事必須反映耶穌的事工,以及祂欲邀請人們去的國度,並其價值和原則。門徒們也要和耶穌同工以完成祂那扶持最軟弱、最小,以及失喪之人的使命。

我們如何在進行這項工作,以及向目

前迷失的世界宣講三天使信息之間取

得一個平衡?為什麼我們所做的一

切,都必須與「現代真理」相關聯?

Page 4: 7 8 耶穌和需要幫助的人 · 尋找失喪者的故事,以及祂關於上 帝國度的講論。這可能就是為什麼 在其他的故事中,當我們看到祂採 取強硬和直率的行動──特別是反

53page星期二 8月13日

福音書中充斥著耶穌所行的神蹟,尤其是關於醫治。正如以賽亞預言,祂醫治瞎眼的,釋放了那些被疾病所捆綁的,有時是在他們受了多年病痛之後(參閱馬可福音5:24-34;約翰福音5:1-15)。但祂所做的遠不止這些:祂使瘸子再次行走;醫好長大麻瘋的人─不但用話語,也藉著觸摸他們,雖然他們是「不潔淨的」;祂趕出轄制人思想和身體的邪靈;祂甚至使死人復活。

我們可以相信這些神蹟是能夠吸引人群,以及給予懷疑和批評祂的人一個能力的證明。可是情況並非總是如此。相反,耶穌經常吩咐那些被治癒的人不要告訴任何人。然而這些剛痊癒的人並不太願意遵循這些指示,以及將他們的好消息隱藏不為人知,耶穌試圖表明祂的神蹟是比這個奇蹟本身更重要的事情。是的,最終的目標是讓人們從祂那裡得著救贖。

然而,耶穌醫治的神蹟是祂恩慈的彰顯。例如,在給五千人吃飽的記述中,馬太敘述:「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馬太福音14:14)耶穌感受到那些受苦之人的痛苦,祂盡力幫助祂所接觸之人,並高舉他們。

閱讀在馬太福音12:15-21中所提

到的以賽亞的預言。在什麼方面以賽

亞和馬太確認耶穌所做的是比醫治數

個、甚或是幾百個病人更大的事?

「基督行的每個神蹟都顯示祂的神性;祂所作的,正是《聖經》預言彌賽亞要做的事。但在法利賽人看來,這些慈憐的作為,卻是他們的絆腳石。猶太人的領袖們對人類的痛苦冷酷無情,麻木不仁。基督所解除許多人的痛苦,事實上是法利賽人的自私和壓迫所造成的;因此祂所行的神蹟本身就是對他們的譴責。」懷愛倫,《歷代願望》,原文第406頁。

耶穌醫治的神蹟是仁慈和公義的行動。但在所有情況下,它們本身並非終極目的。基督所做的一切其終極目的乃是為了引領人們進入永生 (見約翰福音17:3)。

【耶穌醫治】

第7課/耶穌和需要幫助的人

Page 5: 7 8 耶穌和需要幫助的人 · 尋找失喪者的故事,以及祂關於上 帝國度的講論。這可能就是為什麼 在其他的故事中,當我們看到祂採 取強硬和直率的行動──特別是反

54page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學課•2019年第3季•7~9月星期三 8月14日

【潔淨聖殿】我們在福音書中讀到耶穌的故事時,常常被祂溫柔的形象所吸引─祂對病患和孩子們的關懷,祂尋找失喪者的故事,以及祂關於上帝國度的講論。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在其他的故事中,當我們看到祂採取強硬和直率的行動──特別是反對祂那時代的宗教領袖和其行為時,常常會令我們大吃一驚。

閱讀馬太福音21:12-16;馬可福

音11:15-19;路加福音19:45-48,以及約翰福音2:13-17。這些

相似的故事在所有福音書裡都有記

載,其重要意義為何?

這一事件被收錄在每卷福音書中並不足為奇。這是一個充滿戲劇性、動作和激情的故事。顯然的,耶穌關心的是如何使用聖殿,以及用出售祭牲來代替真正的敬拜。那一切的祭物所代表的,對於祂為這個世界的罪而死亡的替代,是多麼褻瀆的表徵啊!

這種直接的行動非常符合希伯來先知的傳統。這一點從每一卷福音書中,不論是耶穌,或福音書的作者

引用以賽亞、耶利米或者詩篇來解釋這個故事發生的一切上皆能看出來。眾人認出耶穌是先知(見馬太福音21:11),並在耶穌趕出一切作買賣和兌換銀錢的人後,來到殿裡找祂醫病和聽祂教導。人們從祂的觸摸中獲得了治癒,同時也因聆聽祂的教導使盼望在心中滋長。

宗教領袖們也承認耶穌是先知─可是卻是威脅到他們的權力和社會秩序穩定的一位─於是回去並密謀殺害耶穌,就如同在幾個世紀前,他們的祖先們也曾密謀殺害先知們一般(見路加福音19:47,48的對比)。

作為教會的一員,我們如何才能確保

當地教會永遠不會成為基督時代的聖

殿?我們如何才能避免屬靈的危險?

事實上,這些可能是什麼?

Page 6: 7 8 耶穌和需要幫助的人 · 尋找失喪者的故事,以及祂關於上 帝國度的講論。這可能就是為什麼 在其他的故事中,當我們看到祂採 取強硬和直率的行動──特別是反

55page星期四 8月15日

我們的上帝是一位看得見、也聽得到窮人和受欺壓之人哀聲的上帝,這是件令人感到安慰之事。我們的上帝是一位藉著在耶穌裡道成肉身,經歷和忍受了這世界上最惡劣、最不人道、欺壓和不公義的那一位,這亦是令人震驚的事。儘管耶穌在祂的生命和事奉中表現出所有的憐憫和良善,祂的死卻是來自仇恨、嫉妒和不公。

從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痛苦的禱告,直到祂被逮捕、受審、刑求、嘲笑、釘十字架和死亡,祂忍受了痛苦、殘暴、邪惡和欺壓的折磨。所有這一切的痛苦都因為祂的純真、純潔和良善而加劇:「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腓立比書2:7-8)透過救贖故事的視角,我們看到耶穌為我們犧牲的壯烈之美,可是我們也不應忘記祂經歷的痛苦和不公。

閱讀以賽亞書53:3-6。這段經文對

於發生在耶穌身上的事―無辜者因

罪人而受苦告訴了我們什麼?這如何

幫助我們理解祂為我們經歷的一切?

在耶穌身上,上帝知道淪為罪惡和不公義的受害者是什麼滋味。處決無辜的人是一種暴行;對上帝的謀殺更是如此。上帝以此理解了我們遭遇破碎和墮落的情況,使我們不再質疑祂的同情、憐憫和信實:「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15)這是上帝品格何等大的啟示啊! 我們如何將我們的思想集中在十字架傳達的,關於上帝的好消息呢?

在我們為主所做的一切事上―尤其

是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為什麼在使

命和目的方面,我們必須永遠記得其

核心意義在於―耶穌代替了我們而

死?此舉不僅是為了我們,也是為那

些我們所幫助的人?

【基督的十字架】

第7課/耶穌和需要幫助的人

Page 7: 7 8 耶穌和需要幫助的人 · 尋找失喪者的故事,以及祂關於上 帝國度的講論。這可能就是為什麼 在其他的故事中,當我們看到祂採 取強硬和直率的行動──特別是反

56page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學課•2019年第3季•7~9月星期五 8月16日

進修資料

閱讀懷愛倫《論慈善工作》,〈跟隨主的腳蹤〉,原文第117-124頁;《服務真詮》,〈服務的日子〉,原文第29-50頁;《歷代願望》,〈再潔淨聖殿〉,原文第589-600頁;〈在彼拉多的衙門裡〉,原文第723-740頁。

「上帝在《聖經》中已經給人明確的憑據,說明祂必刑罰一切干犯祂律法的人。但有一些人以虛言自欺自慰,以為上帝太慈悲,不會向罪人執行報應,他們只要一看髑髏地的十字架,便可明白真相了。上帝無瑕疵的聖子的死證明『罪的工價乃是死』,每一個干犯上帝律法的人必然受到公正的報應。無罪的基督為人類成了罪,擔當了干犯律法的罪債,被上帝掩面不看,直到祂心碎腸斷,生命斷絕,這一切的犧牲原是要使罪人得救。除此之外,別無方法使世人脫離罪的刑罰。凡拒絕這附有重大代價的贖罪救恩的人,就必須自己擔當罪的刑罰。」懷愛倫,《善惡之爭》,原文第539-540頁。

討論問題

1閱讀懷愛倫上述的談論。對於不公

義的事實:基督、無罪羔羊、承受罪

惡所帶來的懲罰!為什麼把這個重要

的真理擺放在我們面前如此重要?

2耶穌從來沒有藉著宣揚政治改革帶

來祂所提的那個「國度」。畢竟,歷

史上不同時期都充斥著人們假借幫助

被欺壓和蹂躪者的名義,而行使暴力

和壓迫的悲慘故事。通常,最後換來

的只是由一個原先被欺壓階層,取代

了另一個被欺壓的階層成為新壓迫

者。雖然基督徒可以、而且也應該與

那些試圖幫助被欺壓者的力量合作,

但為什麼他們對於使用政治達到目的

必須時時保持警惕?

3思考救贖的計畫意味著什麼?耶穌

―公義的那位、為不義的人受苦

―其指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為什

麼要以如此偉大的犧牲,才可以讓我

們在基督裡成為新人?

總結

在福音書中,耶穌的事工是以舊約先

知們的工作為前導和解釋的。給予窮

人的福音、使受欺壓的得自由、破碎

的得醫治,都在宣告著彌賽亞的標

記,這些都是耶穌在祂整個傳道過程

中展示的。然而,在祂的死亡中,祂

也遭受了不公義的衝擊,並且最終戰

勝了最邪惡的人性和不人道。感謝祂

為我們的不義而死,我們的罪可以被

赦免,我們也有永生的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