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日 美丽洲 - yhcb.eyh.cnyhcb.eyh.cn/resfile/2017-07-15/08/yhcb2017071508.pdf ·...

1
2017 7 15 美丽洲 责任编辑 朱吉吉 8 蚕花是我们对蚕宝宝幼蚕 的爱称。 丝绸之路,或曰“一带一 路”,已成为当今世界合作共赢 的热门话题。说丝绸,是我们 良渚人的首创,我也曾以地理 现象科学地解读了“沧海桑 田”,“海进”时期一片汪洋,“海 退”时期则反之海面相对于陆 地下降。而良渚文化时期正值 后者,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 即发明了石犁与栽桑养蚕。这 就是所谓稻作蚕桑文化了。“良 渚文化”器物的突然消失,说法 很多,但有可能回到了“海进” 时期。故治水始终是人类赖以 生存的大课题。无疑,养蚕是 我们炎黄子孙早在良渚文化时 期传承下来的一大创造,是农 业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带 着丝绸走向世界,亦即从陆上 到海上的“一带一路”。那,我 因何以蚕花蚕豆并列为篇名讲 几个小故事呢,我是用童稚的 真实经历,来回顾并与当今的 青少年分享这份养蚕宝宝和吃 蚕豆的乐趣。 那会儿在我们农村,没有 巧克力或什么薯片之类的东 西,唯一能从餐桌上到“吃零 嘴”解馋的只有蚕豆。且蚕豆 以“蚕”字当头,贯穿从蚕桑到 蚕丝的始终。至于孩子口袋里 光炒炒的“石板豆”,就着盐或 沙炒的各种蚕豆,要“哧啷,哧 啷”地在口袋里,蹦跳着全年。 早春,是饲养第一茬蚕宝 宝的季节。到这时候,翠绿翠 绿的桑叶,几乎铺天盖地。村 子里黑黝黝的,家家户户的门 外都遮有用稻草编织以竹干支 撑的,所谓“棚接”。开始蚕禁 了,陌生人也再不来往,当然是 为了防蚕病的传染。故有种黑 色的鸟儿,会飞来飞去地鸣 叫。“宝宝好咯!宝宝好咯!”或 曰“宝宝倒掉!宝宝倒掉!”这当 然是养蚕阿娘翻译出来的鸟 语。也忌老鼠,老鼠要咬蚕宝 宝,故称它为“夜佬儿”。且家 家的灶台上安放着一两只胡须 翘翘的泥猫,是从“咚咚咚”敲 着竹梆的苏北老大娘的船上买 来,或用蚕豆换来的。有“镇 压”老鼠的意思。猫咪是家家 有的。这时候,一切“蚕”字当 头,地上长的菜,谓之蚕菜,树 上长的枇杷,谓之蚕杷。有俚 语云,“蚕老枇杷黄”。故“蚕 杷”也成为春蚕时节的代名 词。田里长的豆,谓之蚕豆。 连水里长的一种小虾,也唤它 为“蚕虾儿”。儿时村上常发大 水,即洪水,有农民从流水沟里 拦来的蚕虾儿,一担担地挑到 村上来卖,也不称,几分钱一大 碗。祖父辈们也将蚕宝宝称为 “蚕花”,家家祈求“蚕花 24 分”。有“10 分”,即条条蚕做成 茧,已是一种苛求,这样的祈 求,不仅夸张也很浪漫。长辈 们告诉我们,养蚕宝宝是大事 啊!我们村上家家户户造得起 大房屋,都是卖丝卖茧所得。 那时候,他们当然还不知道,我 们早已开拓了一条“丝绸之路” 了。 离开老家 40 多年了,老家 的一山一水、一桥一堤、一草一 木、一砖一瓦仍历历在目,孩提 时的一些趣闻仍记忆犹新。 老家四面环山,翠竹连片 林木遮天,山麓峰峦叠嶂,小溪 流水涓涓,蓝天白云、绿草茵 茵,山风吹来还夹杂着泥土和 野草的清香,沁人心脾。家乡 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民风淳朴。 山村的夜晚安静极了,我 睡在铺着稻草的眠床上,舒适 地一觉睡到天亮。但总会被那 只芦花雄鸡唤醒。它似乎不知 道疲倦,天还没有亮就急不可 耐地破空长啼,扰了我清晨的 美梦。鸡叫以后,母亲拔门闩 的声音也响起来了,随着木门 “吱呀呀”地被推开,一天的生 活就开始了。 母亲最关心的是她的两头 肥猪( 那个年代,它们可是我们 家里经济收入的重要一部 )。她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 烧猪食。只见灶膛里火舌舔着 锅底,偶尔还有竹子爆裂的响 声。那时,家里也没有多余的 粮食,烧的一般是番薯藤、野猪 草、菜叶瓣加一点谷糠搅拌一 下,便是猪的美餐了。母亲在 猪圈里“啰啰啰啰”地催唤后, 紧接着就传来两只猪“呼噜噜” “呼噜噜”争抢食吃的声音。 父亲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 就是清缸挑水,水源处离我家 有半里地左右,在村庄北面的 山沟沟里的一个“清水潭”。潭 里泉水清澈见底,喝上一口真 的有点甜( 现在听村子里人说: 10 多里路外的一些城镇居民都 开着小汽车,拎着塑料桶到老 家的“清水潭”来灌水)。父亲 每天早晨差不多要挑两三担水 每担 100 斤左右 ),挑起来扁担 颤颤悠悠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我早上也没空着,拿起扫 帚打扫门前庭院里的卫生,那 “刺啦啦”的扫帚与落叶亲吻的 声音是那样的悦耳。但无意间 惊扰了门前桂花树上的麻雀, 它们起起落落到院子里来“叽 叽喳喳”地吵着闹着,被街沿上 蹲着的“阿黄”看见了,它就“汪 汪”“汪汪”扑了过去,吓得麻雀 一哄而起,展翅飞向空中。 母亲一刻也不停,烧好早 饭便马上到河埠头去洗衣服 了。此时,村子里的小河边就 会响起棒槌声、搓衣声、刷鞋声 以及女人们的谈笑声。格辰光 连鸭子也赶来凑热闹,它们一 会儿在溪水边拍拍翅膀,一会 儿到水潭里翻个筋斗,一会儿 发出“嘎嘎嘎”沙哑的叫唤声。 稍过片刻功夫,乡村的小 贩挑着货郎担,摇着拨浪鼓, “鸡毛鸭毛换糖嘞—鸡内金 换针线嘞—”那浑厚悠长的 吆喝声,立即会引来一群妇女 与小孩,她们围在货郎担旁,挑 选自己中意的小物件,并伴有 “当当当”零敲牛皮糖的声音, 还有那婆婆妈妈们东家长西家 短的唠叨声。 这边货郎才走,那边“磨剪 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又响了 起来。村子里又热闹一阵子, 大婶小姨们总会拿出用钝了或 上锈的剪子、菜刀,递给磨刀 人,并千叮咛万嘱咐磨刀师傅, 要磨得好一点,磨得锋利一 点。磨刀人“嘶嘶嘶”的磨刀声 尚未停歇,忽又闻江西人补碗 “吱咕吱”“吱咕吱”金刚钻钻瓷 器声,还有修铜罐的敲打声、爆 米花“嘭嘭”的震耳声…… 山村家乡的声音虽然简 单,但并不单调,虽然“烦碎”, 但并不沉闷,它时不时地在小 山村的上空回荡,给人们一种 听觉的享受。 今天,当我回忆起那时那 地的声音时,发觉那单纯而朴 素的声音是多么的美妙动听, 令人留恋。因为那里有充实的 生活,有生命的律动,更有我快 乐的童年。 在塘栖千年的历史中, 出现过一些各具风采的人 物。夏时正( 1411-1499 ), 字季爵,晚年号留余道人。 祖籍慈溪,随父迁居塘栖。 明正统十年( 1445 )中进士, 授刑部主事,景泰初升任刑 部郎中。成化五年( 1469 ), 任南京大理寺卿。大理寺 卿,是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 一,正三品,掌握全国刑狱 的最高长官。夏时正在办 理疑难案件,甄别误判,平 反冤狱,抑制豪强等方面素 称干练,作出了贡献。丁养 浩,字师孟,祖籍泉漳( 原塘 栖泉漳村),明成化丁未 1487 )科进士,官至云南左 布政。布政使相当于现在 的省长,是一省最高行政长 官。丁养浩刚正不阿,历官 三十年,妻孥皆留家乡,只 带一仆相随。还有太仆寺 卿邵锐、大理寺卿朱学勤、 名医姚湘、文人吕需、藏书 家劳格、改革家劳少麟、“广 济桥之父”陈守清……而何 思敬则是不得不大书特书 的现代塘栖俊彦先贤。 何思敬( 1896-1968 ), 原名浏生,笔名何畏,塘栖 镇人。我国著名法学家、马 列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家、哲 学家。何思敬十三岁丧父, 进书店当学徒,民国元年 1912 )由一丝厂老板送往 日本中等美术工艺学校学 习。回国后,在杭州天章丝 厂从事图案设计。民国四 年( 1915 )春,再次东渡,进 仙台第二高等学校,攻读法 学和哲学。1920 年秋,以优 秀成绩取得政府的官费生 资格,进入东京帝国大学, 攻读美学、德文和社会学。 1926 年春,又入东京帝国大 学研究院进修。受经济学 家河上肇教授( 日本马克思 主义研究的先驱者)影响, 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 作,参加帝国大学师生进步 活动。1923 年加入创造社, 以何畏笔名发表文章。 1927 2 月回国,受广东革 命政府之聘,任国立中山大 学法学院教授兼法学院副 院长。1937 年,何思敬到达 延安,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教 员,中共中央军委编译处译 校,延安大学法律系主任、 法学院院长、延安新哲学会 负责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 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领 导成员等。抗日战争时期, 何思敬翻译了马克思、恩格 斯的《哥达纲领批判》和黑 格尔的《大逻辑》等一系列 马克思主义经典和世界哲 学经典。受毛泽东委托,何 思敬编译了克劳塞维茨的 《论战争》。1943 8 月,在 《解放日报》发表《驳蒋介石 法律观》,驳斥蒋著《中国之 命运》一书。1945 年,出席 中共七大。1946 年,任中共 代表团法律顾问,跟随毛泽 东、周恩来参加重庆国共谈 判。解放战争时期,何思敬 任中共中央办公厅法律组 副组长、中央法律委员会委 员。1948 3 月,协助周恩 来草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共同纲领》,并参与起 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 部宪法。此后历任北京大 学法律系教授、中国人民大 学法律系和哲学系教授、系 主任、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 所教授、中央法律委员会委 员等。毛泽东曾称他是一 位“有正义感、有勇气、有学 问的人”,是“全国第一流的 法律学家”,在“文化大革 命”中,何思敬遭到残酷迫 害,于 1968 年含冤逝世。 1968 7 10 日,在北京市 公安局军管会关于中国人 民大学教授何思敬死亡情 况报告上,满怀悲愤的周恩 来作出严厉批示:“任何一 个群众组织都可以私捕私 抓,打人致死,专政机关置 之不问,决非善策。” 1979 年,党中央为何思敬平反昭 雪,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 举行追悼大会。 斯人已逝,而精神长 留。何思敬在哲学、法学领 域留下的数十种著作与译 著,就是他为革命战争年代 及新中国留下的宝贵精神 财富。半个多世纪以来,少 有人问津这样一位从塘栖 古镇走出的硕儒乡贤。其 实,塘栖不仅有枇杷、粢毛 肉圆、粽子、细沙羊尾、水晶 糕、烂糊鳝丝、清汤鱼圆、塘 栖板鸭,还有广济桥、乾隆 御碑、郭璞井,更有何思敬 这样一位值得纪念的红色 大知识分子。为何思敬建 一座纪念馆,为何思敬塑一 尊青铜像,这是我和朋友们 的想法。一幢建于民国时 期的塘栖人叫作“洋房”的 何氏别墅,至今犹在。上千 平方的二层青砖别墅,可谓 风采依旧,气象如故。建一 座“何思敬纪念馆”,塑一尊 像,一可以为历史人物张 扬,二可以做一处教育基 地,三可以为古镇的旅游开 发添一处不可多得的红色 景点。何思敬是留存于中 共历史的伟大人物,是留给 塘栖的宝贵财富和红色资 源。建一座纪念馆,不难。 何乐而不为? [email protected] 稿185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ul-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8 日 美丽洲 - yhcb.eyh.cnyhcb.eyh.cn/resfile/2017-07-15/08/yhcb2017071508.pdf · 野草的清香,沁人心脾。家乡 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民风淳朴。 山村的夜晚安静极了,我

2017年7月15日 美丽洲责任编辑 朱吉吉8

屠再华

蚕花与蚕豆(一)

魏安煜

聆听山村的家乡

胡建伟

请为思敬先生

塑一像

蚕花是我们对蚕宝宝幼蚕的爱称。

丝绸之路,或曰“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合作共赢的热门话题。说丝绸,是我们良渚人的首创,我也曾以地理现象科学地解读了“沧海桑田”,“海进”时期一片汪洋,“海退”时期则反之海面相对于陆地下降。而良渚文化时期正值后者,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即发明了石犁与栽桑养蚕。这就是所谓稻作蚕桑文化了。“良渚文化”器物的突然消失,说法很多,但有可能回到了“海进”时期。故治水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课题。无疑,养蚕是我们炎黄子孙早在良渚文化时期传承下来的一大创造,是农业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带着丝绸走向世界,亦即从陆上

到海上的“一带一路”。那,我因何以蚕花蚕豆并列为篇名讲几个小故事呢,我是用童稚的真实经历,来回顾并与当今的青少年分享这份养蚕宝宝和吃蚕豆的乐趣。

那会儿在我们农村,没有巧克力或什么薯片之类的东西,唯一能从餐桌上到“吃零嘴”解馋的只有蚕豆。且蚕豆以“蚕”字当头,贯穿从蚕桑到蚕丝的始终。至于孩子口袋里光炒炒的“石板豆”,就着盐或沙炒的各种蚕豆,要“哧啷,哧啷”地在口袋里,蹦跳着全年。

早春,是饲养第一茬蚕宝宝的季节。到这时候,翠绿翠绿的桑叶,几乎铺天盖地。村子里黑黝黝的,家家户户的门外都遮有用稻草编织以竹干支撑的,所谓“棚接”。开始蚕禁了,陌生人也再不来往,当然是为了防蚕病的传染。故有种黑色的鸟儿,会飞来飞去地鸣叫。“宝宝好咯!宝宝好咯!”或曰“宝宝倒掉!宝宝倒掉!”这当然是养蚕阿娘翻译出来的鸟语。也忌老鼠,老鼠要咬蚕宝

宝,故称它为“夜佬儿”。且家家的灶台上安放着一两只胡须翘翘的泥猫,是从“咚咚咚”敲着竹梆的苏北老大娘的船上买来,或用蚕豆换来的。有“镇压”老鼠的意思。猫咪是家家有的。这时候,一切“蚕”字当头,地上长的菜,谓之蚕菜,树上长的枇杷,谓之蚕杷。有俚语云,“蚕老枇杷黄”。故“蚕杷”也成为春蚕时节的代名词。田里长的豆,谓之蚕豆。连水里长的一种小虾,也唤它为“蚕虾儿”。儿时村上常发大水,即洪水,有农民从流水沟里拦来的蚕虾儿,一担担地挑到村上来卖,也不称,几分钱一大碗。祖父辈们也将蚕宝宝称为

“蚕花”,家家祈求“蚕花 24分”。有“10分”,即条条蚕做成茧,已是一种苛求,这样的祈求,不仅夸张也很浪漫。长辈们告诉我们,养蚕宝宝是大事啊!我们村上家家户户造得起大房屋,都是卖丝卖茧所得。那时候,他们当然还不知道,我们早已开拓了一条“丝绸之路”了。

离开老家 40多年了,老家的一山一水、一桥一堤、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仍历历在目,孩提时的一些趣闻仍记忆犹新。

老家四面环山,翠竹连片林木遮天,山麓峰峦叠嶂,小溪流水涓涓,蓝天白云、绿草茵茵,山风吹来还夹杂着泥土和野草的清香,沁人心脾。家乡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民风淳朴。

山村的夜晚安静极了,我睡在铺着稻草的眠床上,舒适地一觉睡到天亮。但总会被那只芦花雄鸡唤醒。它似乎不知道疲倦,天还没有亮就急不可耐地破空长啼,扰了我清晨的美梦。鸡叫以后,母亲拔门闩的声音也响起来了,随着木门

“吱呀呀”地被推开,一天的生活就开始了。

母亲最关心的是她的两头肥猪(那个年代,它们可是我们家 里 经 济 收 入 的 重 要 一 部分)。她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烧猪食。只见灶膛里火舌舔着锅底,偶尔还有竹子爆裂的响声。那时,家里也没有多余的粮食,烧的一般是番薯藤、野猪草、菜叶瓣加一点谷糠搅拌一下,便是猪的美餐了。母亲在猪圈里“啰啰啰啰”地催唤后,紧接着就传来两只猪“呼噜噜”

“呼噜噜”争抢食吃的声音。

父亲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清缸挑水,水源处离我家有半里地左右,在村庄北面的山沟沟里的一个“清水潭”。潭里泉水清澈见底,喝上一口真的有点甜(现在听村子里人说:10多里路外的一些城镇居民都开着小汽车,拎着塑料桶到老家的“清水潭”来灌水)。父亲每天早晨差不多要挑两三担水(每担100斤左右),挑起来扁担颤颤悠悠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我早上也没空着,拿起扫帚打扫门前庭院里的卫生,那

“刺啦啦”的扫帚与落叶亲吻的声音是那样的悦耳。但无意间惊扰了门前桂花树上的麻雀,它们起起落落到院子里来“叽叽喳喳”地吵着闹着,被街沿上蹲着的“阿黄”看见了,它就“汪汪”“汪汪”扑了过去,吓得麻雀一哄而起,展翅飞向空中。

母亲一刻也不停,烧好早饭便马上到河埠头去洗衣服了。此时,村子里的小河边就会响起棒槌声、搓衣声、刷鞋声以及女人们的谈笑声。格辰光连鸭子也赶来凑热闹,它们一会儿在溪水边拍拍翅膀,一会儿到水潭里翻个筋斗,一会儿发出“嘎嘎嘎”沙哑的叫唤声。

稍过片刻功夫,乡村的小贩挑着货郎担,摇着拨浪鼓,

“鸡毛鸭毛换糖嘞——鸡内金换针线嘞——”那浑厚悠长的吆喝声,立即会引来一群妇女与小孩,她们围在货郎担旁,挑选自己中意的小物件,并伴有

“当当当”零敲牛皮糖的声音,还有那婆婆妈妈们东家长西家短的唠叨声。

这边货郎才走,那边“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又响了起来。村子里又热闹一阵子,大婶小姨们总会拿出用钝了或上锈的剪子、菜刀,递给磨刀人,并千叮咛万嘱咐磨刀师傅,要磨得好一点,磨得锋利一点。磨刀人“嘶嘶嘶”的磨刀声尚未停歇,忽又闻江西人补碗

“吱咕吱”“吱咕吱”金刚钻钻瓷器声,还有修铜罐的敲打声、爆米花“嘭嘭”的震耳声……

山村家乡的声音虽然简单,但并不单调,虽然“烦碎”,但并不沉闷,它时不时地在小山村的上空回荡,给人们一种听觉的享受。

今天,当我回忆起那时那地的声音时,发觉那单纯而朴素的声音是多么的美妙动听,令人留恋。因为那里有充实的生活,有生命的律动,更有我快乐的童年。

在塘栖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一些各具风采的人物。夏时正(1411-1499),字季爵,晚年号留余道人。祖籍慈溪,随父迁居塘栖。明正统十年(1445)中进士,授刑部主事,景泰初升任刑部郎中。成化五年(1469),任南京大理寺卿。大理寺卿,是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一,正三品,掌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夏时正在办理疑难案件,甄别误判,平反冤狱,抑制豪强等方面素称干练,作出了贡献。丁养浩,字师孟,祖籍泉漳(原塘栖泉漳村),明成化丁未(1487)科进士,官至云南左布政。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是一省最高行政长官。丁养浩刚正不阿,历官三十年,妻孥皆留家乡,只带一仆相随。还有太仆寺卿邵锐、大理寺卿朱学勤、名医姚湘、文人吕需、藏书家劳格、改革家劳少麟、“广济桥之父”陈守清……而何思敬则是不得不大书特书的现代塘栖俊彦先贤。

何思敬(1896-1968),原名浏生,笔名何畏,塘栖镇人。我国著名法学家、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家、哲学家。何思敬十三岁丧父,进书店当学徒,民国元年(1912)由一丝厂老板送往日本中等美术工艺学校学习。回国后,在杭州天章丝厂从事图案设计。民国四年(1915)春,再次东渡,进仙台第二高等学校,攻读法学和哲学。1920年秋,以优秀成绩取得政府的官费生资格,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美学、德文和社会学。1926年春,又入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进修。受经济学家河上肇教授(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先驱者)影响,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参加帝国大学师生进步活动。1923年加入创造社,以 何 畏 笔 名 发 表 文 章 。1927年 2月回国,受广东革命政府之聘,任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兼法学院副院长。1937年,何思敬到达延安,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教员,中共中央军委编译处译校,延安大学法律系主任、法学院院长、延安新哲学会负责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领导成员等。抗日战争时期,何思敬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哥达纲领批判》和黑格尔的《大逻辑》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经典和世界哲学经典。受毛泽东委托,何

思敬编译了克劳塞维茨的《论战争》。1943年 8月,在《解放日报》发表《驳蒋介石法律观》,驳斥蒋著《中国之命运》一书。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1946年,任中共代表团法律顾问,跟随毛泽东、周恩来参加重庆国共谈判。解放战争时期,何思敬任中共中央办公厅法律组副组长、中央法律委员会委员。1948年 3月,协助周恩来草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并参与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此后历任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和哲学系教授、系主任、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教授、中央法律委员会委员等。毛泽东曾称他是一位“有正义感、有勇气、有学问的人”,是“全国第一流的法律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何思敬遭到残酷迫害,于 1968 年含冤逝世。1968年7月10日,在北京市公安局军管会关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思敬死亡情况报告上,满怀悲愤的周恩来作出严厉批示:“任何一个群众组织都可以私捕私抓,打人致死,专政机关置之不问,决非善策。”1979年,党中央为何思敬平反昭雪,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追悼大会。

斯人已逝,而精神长留。何思敬在哲学、法学领域留下的数十种著作与译著,就是他为革命战争年代及新中国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半个多世纪以来,少有人问津这样一位从塘栖古镇走出的硕儒乡贤。其实,塘栖不仅有枇杷、粢毛肉圆、粽子、细沙羊尾、水晶糕、烂糊鳝丝、清汤鱼圆、塘栖板鸭,还有广济桥、乾隆御碑、郭璞井,更有何思敬这样一位值得纪念的红色大知识分子。为何思敬建一座纪念馆,为何思敬塑一尊青铜像,这是我和朋友们的想法。一幢建于民国时期的塘栖人叫作“洋房”的何氏别墅,至今犹在。上千平方的二层青砖别墅,可谓风采依旧,气象如故。建一座“何思敬纪念馆”,塑一尊像,一可以为历史人物张扬,二可以做一处教育基地,三可以为古镇的旅游开发添一处不可多得的红色景点。何思敬是留存于中共历史的伟大人物,是留给塘栖的宝贵财富和红色资源。建一座纪念馆,不难。何乐而不为?

邮箱:f k 01 m

e il i z h ou @16 3 .c o m

来稿请寄:杭州市余杭区临平朝阳东路

1 8 5

号余杭晨报社专副刊部﹃美丽洲﹄栏目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