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4 新情境信息题和遗传推理题

Post on 03-Jan-2016

2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学案 4 新情境信息题和遗传推理题. [ 题型剖析 ] 1. 新情景信息题常以生物的前沿科技、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生物实验等为命题材料,用文字、数据、图表、图形、图线等形式向考生提供资料信息,考生通过分析和处理信息,把握事件呈现的特征,进而选择或提炼有关问题的答案,重点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解文字、图表、表格等表达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转换、交流信息的能力。其特点可概括为“新情景、旧知识”。也就是说无论情景有多新,但所设问题最终回归考试大纲规定的核心范围内容。所以这种题型往往是高起点低落点。.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学案 4 新情境信息题和遗传推理题

[题型剖析 ] 1.新情景信息题常以生物的前沿科技、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生物实验等为命题材料,用文字、数据、图表、图形、图线等形式向考生提供资料信息,考生通过分析和处理信息,把握事件呈现的特征,进而选择或提炼有关问题的答案,重点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解文字、图表、表格等表达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转换、交流信息的能力。其特点可概括为“新情景、旧知识”。也就是说无论情景有多新,但所设问题最终回归考试大纲规定的核心范围内容。所以这种题型往往是高起点低落点。

2.遗传推理题是运用遗传学原理或思想方法,根

据一系列生命现象或事实,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

思维活动对相关的遗传学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类题型。

该题型具有难度大,考查功能强等特点。据考查目的,

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

的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判断、性状显隐性

的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推导、显性纯合子和显性

杂合子的区分、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或自

由组合定律的判断等等。

[突破策略 ] 1.新情境信息题解题时先看问题,

后读资料,遇到新信息,一般比较简单,往往会从题

干信息中找到答案;合理筛选出有效信息,排出干扰

信息,挖掘潜在信息,注重联想类比迁移,但若遇到

教材中讲过的知识点,要慎重,当心题干中会设有

“埋伏”,易出差错,注意新旧知识的转换。

2.遗传推理题类型不同,策略有所差异( 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判断方法:①看

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伴性遗传与性别有关,正交与反交后代有时结果不一样,性状的出现往往与性别有关。②看同一生物的同一性别群体中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出现的比例,若为 1 1∶ ,则最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若不为 1 1,∶ 则最可能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③看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的子代表现型,若子代雄性个体全为隐性性状,雌性个体全为显性性状,则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否则为常染色体上的遗传。

( 2)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①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如高茎 × 矮茎→高茎,则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 A×B→A,A为显性性状, B为隐性性状。②性状分离法:据“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如高茎 ×高茎→高茎、矮茎,则矮茎是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 A×A→A、 B,B为隐性性状。

( 3)亲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推导题解题要点归纳①从子代开始,从隐性纯合子开始。②表现型为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基

因型可直接写出。③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个体,既可能是纯合子,

也可能是杂合子,需先写出基因式,再依据该个体的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或基因型),写出其余部分。

④ 求亲代的基因型,先依据亲代的表现型,写出基因式;再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完成基因型的书写。

( 4)显性纯合子和显性杂合子的区分方法:

①测交法:将待测显性个体与隐性类型杂交,若后代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1 1∶ ,则为杂合子;若后代全

为显性性状,则为纯合子。②自交法:将待测显性个

体自交(若待测个体为动物则将相同性状的个体杂

交),若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若后代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3 1∶ ,则为杂合子。

( 5)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的判断方法:①测交法:将一对相对性状纯合亲本杂交所得到 F1与隐性类型杂交,若后代显性性

状∶隐性性状 =1 1∶ ,则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将两对相对性状纯合亲本杂交所得到 F1与隐性类型杂

交,若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并且比例为 1 1 1 1∶ ∶ ∶ ,则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②自交法:让一对相对性状纯合亲本杂交所得到的 F1(若待测个体为动物

则将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自交,若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并且分离比为 9 3 3 1∶ ∶ ∶ ,则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典例 1] 1937 年,俄国学者提出“成花素”假说,认为植

物叶片接受光刺激后,能合成成花素,成花素运输到花

芽的顶端,诱导花器官的形成。 70 年后人们检测到成

花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植物开花是基因选择性表现的结果

B. 成花素能诱导花器官的形成,可能是一种植物激素

C. 成花素合成后通过胞吐(外排)方式运输到细胞外

D. 成花素基因只存在于植物叶片中而不存在于芽中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表达、植物激素调节、物质运输等知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植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过程, A对;成花素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起调节作用,因此可能是一种植物激素, B

对;成花素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只能通过胞吐(外排)方式运输到细胞外, C对;植物所有体细胞都来源于受精卵细胞的有丝分裂,所以成花素基因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 D错。答案 D

备考链接遇到此类试题从心理上决不能有畏惧心理,其实这种题的答案往往就在题干中。解决此类试题只要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就可以:首先,要审读材料,提取信息,要求能从材料中的文字叙述或所提供的图、表资料中,找出关键信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剔除干扰信息;然后回归教材,定位知识;最后构建解题思路,发挥联想,对发现的关键信息和已有的旧知识进行搭桥,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方法,选择正确答案或运用学科语言组织好要表达的答案。

[能力迁移 ]

1.2007 年 5 月《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了

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

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

称为“沉默突触”。请你大胆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项

研究所取得的结果 ( )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

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前膜不能

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及分析判

断能力。突触是通过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只有突

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可能的原因是递质不

能释放或者递质释放后不能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

合,所以②④对;突触小体中本来就没有细胞核,

所以①错;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所以③错。

答案 D

2.2008 年 3 月,瑞典研究人员新发现一种能促使脂

肪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

RAP),这一发现有望为治疗肥胖症开辟新途径。

下列有关推断或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TRAP与脂肪中相同的元素有 3种

B.TRAP的形成必须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等细胞器的参与

C. 脂肪细胞是胰岛素的靶细胞之一,胰岛素可促

血糖进入脂肪细胞并转化为脂肪

D.理论上肥胖症患者体内的 TRAP 水平很可能超

正常人,通过抑制 TRAP的功能有望治疗肥胖症

解析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合成加工、分泌场所,胰岛素的作用。 TRAP是蛋白质,其元素组成包括 C、 H、 O、 N等,脂肪的元素组成是 C、 H、 O,两者相同的元素有 3种,故 A对。TRAP 属于细胞中的酶,不属于分泌蛋白,故其形成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参与,故 B

不对;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合成非糖物质,常作用于组织细胞,脂肪细胞是其靶细胞中的一种,故 C对;理论上肥胖症患者体内 TR

AP 水平可能较高,因为患者细胞中脂肪含量高,故促使脂肪形成的酶 TRAP多,可以通过抑制 TR

AP的合成来治疗肥胖症,故 D对。答案 B

3.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 IAPs的核心结构是 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B. 去掉癌细胞中 IAPs的 RING区域,可有效促进癌 细胞凋亡C.IAPs的合成可以不受基因的控制D.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凋亡机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 IAPs是细胞内的一种物质,其合成

要基因的控制,所以 C错误;细胞凋亡的实质就

是受基因所控制的程序性死亡,所以 A正确;癌

细胞中 IAPs的 RING区域一旦去掉,则能有效地

促进癌细胞凋亡,所以 B正确;细胞凋亡属于一

种正常生命现象,通过细胞凋亡可以完成细胞的自

然更新和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所以 D正确。

答案 C

[ 典例 2] 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

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

红眼雄果蝇占 1/4,白眼雄果蝇占 1/4,红眼雌果蝇

占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 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C. 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

D. 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解析 由题意可知:眼色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且雌雄均有红眼和白眼性状,所以相关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因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

以眼色与性别遗传时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而不符合基

因自由组合定律。由红眼与白眼交配子代都为红眼,

可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答案 C

[能力迁移 ]

4. 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

基因 A和 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

开白花。请回答:

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基因型是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

∶白花植株 =9 7∶ 。基因型为 和 的紫

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

株 =3 1∶ 。基因型为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

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4

AaBb

AaBB AABb

AABB

解析 AaBb 植株自交,可产生 9种基因型,其中AaBb、 AaBB、 AABb和 AABB 植株都含有基因 A和 B,开紫花,开紫花的表现型比例为 3/4A

×

3/4B =9/16,其余的开白花;同理可推知其他亲代的基因型。

5.( 09· 天津一模)小鼠是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材料,下列是利用小鼠所做的有关研究。小鼠的体色灰色与白色是一对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校生物科研小组的同学饲养了 8 只小鼠(编号① ~⑧),同时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下表是杂交组合及所得第一胎子鼠的体色情况。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代

雌 雄 灰 白

Ⅰ ①灰 ② 白 5 6

Ⅱ ③ 白 ④灰 4 6

Ⅲ ⑤灰 ⑥灰 11 0

Ⅳ ⑦白 ⑧白 0 9

该小组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不能确认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需重新设计杂交组合,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请你简要写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 。

预测结果及结论:

让①与④杂交,②与③杂交,观察后代

体色情况如果①与④的后代既有灰鼠又有

白鼠,②与③的后代全为白鼠,则灰色为显性性状;如果①与④的后代全为灰鼠,②与③的后代既有灰鼠又有白鼠,则白色为显性性状

解析 根据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若灰对白是显性,则①④为杂合子,②③为隐性纯合子;⑤⑥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而若白对灰是显性,则②③为杂合子,①④为隐性纯合子;⑦⑧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通过①④杂交,②③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即可对上述可能进行确定。

6.现提供纯种的高茎叶腋花和矮茎茎顶花的豌豆,叶腋花( E)对茎顶花( e)为显性,高茎( D)对矮茎( d)为显性,现欲利用以上两种豌豆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案,探究控制叶腋花、茎顶花的等位基因是否与控制高茎、矮茎的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作出判断。答案 方案一 取纯种的高茎叶腋花和矮茎茎顶花的豌豆杂交得 F1,让其自交,如果 F2出现四种性状,

其性状分离比为 9 3 3 1,∶ ∶ ∶ 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控制叶腋花、茎顶花的等位基因与控制高茎、矮茎的等位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反之,则可能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方案二 取纯种的高茎叶腋花和矮茎茎顶花的豌豆杂交得 F1,与纯种矮茎茎顶花豌豆测交,如果测

交后代出现四种性状,其性状分离比为 1 1 1∶ ∶ ∶1,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控制叶腋花、茎顶花的等位基因与控制高茎、矮茎的等位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反之则可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解析 对于设计实验探究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采用 F1自

交法或测交法,观察 F1后代性状分离比是否 3 1∶

或 9 3 3 1∶ ∶ ∶ 、 1 1∶ 或 1 1 1 1∶ ∶ ∶ 。如果是前者则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是后者则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符合分离定律。

一、选择题1.( 09·广东理基)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 )A.核仁被破坏 B.染色体被破坏C.细胞膜被破坏 D. 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解析 核仁与某种 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体和细胞膜中都含有蛋白质,而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

D

2.美、英研究人员相继宣布,“去除排斥基因”的猪已经降生。人们可望利用这种猪大量“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在此之前如果把猪器官移植给人体,人体的免疫系统能识别猪细胞上的 X物质,从而发生强烈的排斥反应。 X物质所处的位置和化学成分分别是 (

)A.细胞膜 类脂B.细胞膜 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C.细胞核 脱氧核糖核酸D.细胞质 蛋白质解析 免疫识别依赖于细胞膜外侧的糖被即糖蛋白。

B

3.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逐渐增大,地表紫外线照射量增加。紫外线为高能量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的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 分析,植物短暂暴露在高紫外线条件下,光合作用立即明显受到抑制的原因主要是 ( )A. 光合作用酶受到破坏 B.囊状膜受到破坏C.暗反应受抑制 D.DNA 受到破坏解析 超氧化物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叶绿体中由脂质构成的结构为膜结构,包括类囊体膜等,类囊体膜破坏,则光合作用光反应不能进行,故光合作用立即明显受到抑制。

B

4. 人类 Rh 血型有 Rh+和 Rh- 两种,分别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R和隐性基因 r 控制。 Rh+的人有 Rh 抗原, Rh-的人无 Rh 抗原。若 Rh+胎儿的 Rh 抗原进入Rh-母亲体内且使母亲产生 Rh 抗体,随后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则引起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若这位 Rh-

母亲又怀一 Rh+胎儿,下列对这两胎儿的相关基因型及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一定相同 ②相关基因与父亲的不一定相同 ③两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相同 ④第二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比第一胎儿严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Rh+为显性,所以 Rh-的母亲怀有 Rh+的胎

儿,其父亲可能为纯合也可能为杂合,第二次怀有

这样的胎儿,母体内已存在 Rh 抗体,相同的抗原

再次刺激机体,发生二次免疫反应,会更加强烈。

答案 D

5.( 09·山东理综)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

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

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

使污染物迅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 )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 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解析 本题通过泥浆生物反应器的介绍考查了对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目中污染物的分解是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故而肯定是菌种进行有氧呼吸而分解有机物,故 B正确。本题中的反应器中有土壤、营养物质和菌种,不满足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的概念范畴,更谈不上生态系统功能中的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A、 C、D 均错误。答案 B

6.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种由 76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Ub),通过研究发现 Ub在细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不适用蛋白质”(即靶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某蛋白质分子被贴上了 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处,被水解掉,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注: AMP表示一磷酸腺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完成①②过程所需的主要条件是酶和 ATP

B. 去除“不适用蛋白质”所需要的 ATP主要是由线粒 体提供的

C.上述过程得到的氨基酸的通式为

D. 如果靶蛋白不与 Ub结合,但是仍然能被水解

解析 据图可知,蛋白质分子只有被贴上 Ub这个标签,

才会被水解掉。完成①②过程所需的主要条件是酶和 A

TP。该蛋白质水解所得到氨基酸都是 α氨基酸,符

合通式 。 ATP的形成场所是线粒

体和细胞质基质,主要场所是在线粒体中。答案 D

7.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近年又增加了一种核酸疫苗(又称 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核酸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酸( DNA)疫苗导入人体需要选用适当的基 因工程B.导入人体的核酸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 免疫作用C.核酸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的微生物感染 的目的D.核酸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 (效应 B细胞)合成的

解析 “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并不是核酸疫苗在人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而是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答案 B

8.( 09· 全国理综Ⅱ)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 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 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解析 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钙离子,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甲状旁腺素能够使血钙浓度上升,降钙素能够使血钙浓度下降,二者表现为拮抗作用;人体血钙浓度在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作用下处于动态平衡,是体液调节;人体血钙的主要来源为食物中的钙,是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的。答案 B

9. 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 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 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 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 B细胞,应 ()①在兔空腹状态下 ②在兔饱足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④ 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⑤测定尿液是否含糖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解析 胰岛 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在兔饱足状态下测定血糖含量,若血糖含量升高,说明胰岛素可能分泌过少;若血糖含量正常,说明胰岛素可能分泌正常。为排除其他因素造成的血糖含量变化,应进一步测定胰岛素的含量。

D

10.以下为遗传系谱图, 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病不可能是伴 X隐性遗传病

B.乙病是伴 X显性遗传病

C. 患乙病的男性一般多于女性

D.1号和 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解析 甲病为隐性遗传病,但因患甲病女性的父亲

正常,故甲病不可能是伴 X隐性遗传病。乙病为显

性遗传病,但因乙病男性患者有正常女儿,故乙病

只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甲、乙病患者的概

率均与性别无关。因 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故

他们的后代不会患甲病。

答案 A

11.果蝇红眼为伴 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子代果蝇的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全部个体性别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 × 红蝇雄果蝇B. 白眼雌果蝇 × 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 × 白眼雄果蝇D. 白眼雌果蝇 × 白眼雄果蝇解析 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 XaXa,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 XAY,杂交后代中红眼的均为雌果蝇,白眼的均为雄果蝇。

B

12. 已知绵羊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基因型 HH Hh hh

公羊的表现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现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C.若双亲基因型为 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 1 1∶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解析 该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的应用,若双亲无角,则母羊可能是 Hh,公羊是 hh,后代可能会产生 Hh的公羊,为有角,故 A不对。若公羊有角为 Hh,母羊有角为 HH,则产生的 Hh母羊为无角,故 B不对。若双亲为 Hh, 则产生的后代有公羊有角( H ):无角( hh) =3 1∶ ,母羊有角( HH)∶无角( Hh+h

h) =1 3∶ 。自然界中公羊与母羊的性比 =1 1∶ ,所以综合后有角和无角比例为 1 1∶ 。答案 C

13. 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 A和 a, B和 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 A 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 B 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现选择 AABB和 aabb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 F1, F1自交得 F2,则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AAbb或 Aabb

B.F1的表现型是白色

C.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 7种

D.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 3 5∶

解析 该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的应用。由信息可知,黄色锦葵色类型对应 A bb,

白色对应 A B 、 aaB 、 aabb三种类型。 F1

因型为 AaBb,表现型为白色。黄色植株有 AAbb

和 Aabb 两种基因型。根据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可

知, 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 9-2=7种,白色∶黄

色比例等于( 9+3+1)∶ 3=13 3∶ 。

答案 D

14. 人的听觉形成需要耳蜗和位听神经,耳蜗的形成需要 A基因,位听神经的形成需要 B基因。一对听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先天性耳聋患者,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AaBB ×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解析 正常听觉夫妇的基因型都为 A B ,后代出现了先天耳聋的个体,后代基因型可能是 A bb、aaB 、 aabb。用假设法解答此题,若父母基因型为 AaBB×AaBb,则后代中可能有 aaB 先天耳聋性状的出现。同理推出 B组合中可能会产生 A

bb先天耳聋个体, C组合中全是 A B 正常听觉的个体, D组合中会出现 A bb先天性耳聋个体。只有 C的不符合要求。

C

15.( 09· 海淀区期末) 1960 年,法国科学家发现达乌耳黄鼠的黄色基因无法真实遗传。黄毛老鼠相互交配,总产生黄毛老鼠和黑毛老鼠。由此可以得出 ( )A.黑毛鼠是杂合子B.黄毛基因是位于 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C.纯合的黄毛基因可能致死D.黄毛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解析 由黄毛鼠 ×黄毛鼠→黄毛鼠、黑毛鼠知:黄毛鼠为显性,且性状与性别无关。因两个黄色的亲代总产生黄色和黑色的子代,说明黄色全为杂合子,即黄色的纯合子死亡。

C

二、非选择题16.( 09·淮安 5 月)肿瘤坏死因子( TNF)是人体内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参与对关节的攻击,引起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能与 TNF结合,竞争性地抑制 TNF与其受体结合,而 TNF 只有在与其受体结合后才能产生对关节的攻击作用,因此有医学专家利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西雅图的目标遗传公司( TGC)将编码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基因导入相关病毒( AAV)中,再把 AAV 直接注射到病人的关节中,这样相当于送给病人一个持续不断地提供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定点仓库”,从而能长期有效地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 1)人体的免疫系统能通过释放 TNF等而杀伤肿瘤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从资料中可知,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 。( 2)一旦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与 TNF结合, TNF便不能与其受体结合,原因是

。( 3)在该治疗方案中, AAV的作用是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基因导入 AAV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是 ,重组 AAV中外源基因的首端应该含有 ,它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监控和清除

自身免疫病

TNF与受体的结合部位已被占据

外源基因的载体

限制性核酶内切酶、 DNA连接酶启动子

RNA聚合酶

( 4) 2007 年,在接受这种治疗的美国人中,有一

例因为严重的感染而死亡,使人们格外关注这种治疗

方法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基因治疗技术还处在初级

阶段。在饱受慢性病的痛苦和接受存在一定危险性的

治疗方法之间,如何做才是符合病人利益的伦理道德

的?

。让病人有充分的知情权,由病人自主选择

解析 ( 1)机体通过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来杀灭肿瘤细胞,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针对病原体来说的。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属于自身免疫疾病。( 2)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与 TNF结合,占据了 T

NF与受体的结合部位使之不能与其受体结合,而达到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 3)这里的 AAV相当于基因工程的载体,基因表达载体上决定目的基因表达的关键部位是启动子,启动子上有 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4)题干所叙述的治疗方法中,肿瘤坏死因子被抑制,会使人体监控、清除机能下降,因此有必要让病人有充分的知情权,由病人自主选择是否治疗。

17.回答以下有关果蝇的相关问题:Ⅰ.果蝇的红眼( A)对白眼( a)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中的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中的雌果蝇相同。( 1)亲本的基因型是 、 。( 2)若 F1自交,则所得 F2的基因型有 种, F2

的表现型有 种。( 3)双亲为红眼的果蝇生了一个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 XXY的后代,这种罕见的现象可能是由母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 或

中性染色体不分离导致的。如果此果蝇为白眼,那么性染色体不分离最可能发生在 ,母本的基因型为 。

XaXa XAY

4

4

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

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XAXa

Ⅱ.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 A、 a表示)的两只果蝇杂交,子代雌蝇中没有隐性性状。怎样由此判断基因位置和子代雌蝇的基因型?(不考虑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和细胞质遗传)

①如果隐性性状只出现在子代雄蝇上,则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子代雌蝇基因为 XAXa。②如果子代都出现显性性状,则让子代相互杂交,杂交后代中,如果隐性性状只出现在雄蝇中,则基因也是位于 X染色体上,子代雌蝇基因型为 XAXa;否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雌蝇基因型为 Aa

解析 遗传题常常是一种推理题、思维题,在推理的过程中经常要根据题意,作出合理的假设,然后看假设的结果与题意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则这个假设不成立,还要进一步作出其他假设。Ⅰ .根据题意,假设亲本的基因型,然后看子代的表现型是否和题意的要求一致,这样很容易得出答案,( 2)( 3)两问也就随之解决。性染色体组成是 XXY的果蝇,其中 Y

来自父本,一条 X 来自母本,另一条 X可以来自双亲的任何一方。如果来自母本,既可能是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能是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性染色体不分离导致的。如果来自父本,只可能是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性染色体不分离所致,其他类似。 Ⅱ .同样是

假设推理法,先假设基因所在的位置,然后假设亲本

基因型,最后看推理结果是否与题意相符。注意答题

时,要逆向书写,即从结果开始,写到假设。

返回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