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每周闲情 -...

Post on 02-Nov-2019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 每周闲情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

    新闻热线8244111

    广告热线8248965

    08B 专刊部主办责编 / 秋 林

    你是从什么时候感觉到自己“老”了的?

    我猜大部分人都像我一样,在某年某月某一刻碰到某事,惊觉自己老之将至,甚至是老之已至:或许是在路边上,有人让小孩子喊你“爷爷”“奶奶”;或许是你去买鞋,售货员说“这种鞋特别适合老年人”;或许是在公交地铁上,有人起来为你让座;或许是洗完脸,你在镜中看见了自己的眼袋……

    如果我做一个老年生命工作坊的话,我一定会让大家说说这个“惊觉”自己老了的时刻:在这一刻,无论你怎样假装淡定,都无法否认内心在暗流涌动,因为我们都心知肚明,染发剂换肤术公主裙双肩包,这些只会让我们“显得”年轻,但衰老绝不会因你舍得花钱、喜欢装嫩就放过你。过得了今天过不了明天,总有一天你会被“老”收拾了的。

    仔细回想一下,在那个让你惊觉“老”了的一刻,你内心都有哪些感觉?是为岁月流逝而哀伤,为年华易逝而失落,还是为预期的无助而担忧,为生命的无多而沮丧?抑或,你还曾为被称为“老人”而愤愤不平?

    诚实地说,当50上下第一次被别人叫“奶奶”的时候,我心里真的是愤愤不平啊。我嘟嘟囔囔地说:什么眼力见儿?我有那么老吗?你以为我18岁就生娃了?

    呵呵,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我知道“愤怒”并非原生情绪,而是一种继发情绪。也就是说,我在愤愤不平之前,其实内心还飞快地掠过其他的情绪,比如沮丧,比如失落,只不过它们太让我受不了了,我需要

    “愤怒”作为挡箭牌,来帮我把注意力转移到别人身上。把感觉不好的责任推给他人,这样,我心里可以暂时好过一点点。

    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曾因为被人当作

    “老人”而愤愤不平的话,那是因为我们都有“年龄自尊心”。

    年龄,是生命的标尺之一,它负责在时间维度上,向我们揭示生命的进程。

    老虎也有这个标尺,老鼠也有这个标尺,但只有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类,不但能体验到标尺的存在,还能把它玩出一堆花样,甚至发展出鲜明的“文化”。从孔夫子的“而立”“不惑”“知天命”,到今人的“某某代”“某某后”“某某族”,年龄作为标尺,总是在区分着什么,提示着什么,让我们在“逝者如斯夫”的时间之流中,记住自己是谁,看到此身在哪里,算计前路有几多。没有了年龄的标尺,你会迷失自己,社会也将一片混乱。

    年龄这把标尺,有点像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皮尺,也分为两面,分别有两种刻度:一面是社会的刻度,一面是内心的刻度。

    年龄的社会刻度至少有两种功能,一种是管理的功能,它决定我们何时该退休,何时该拿养老金,何时能享受公交免票,何时可以得到养老券……在年龄这把标尺的管理功能上,社会为“老”定下了统一的刻度。

    社会刻度的另一种功能,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影响和塑造,比如“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对老年人该如何生活的一种提示,一种教化。

    麻烦在于社会也是变化的。现在的人越活越长了,退休后要打发的时间甚至可能长过职业生涯,因此一些本来应该“安度晚年”的人,为躲避无聊跑到社会上“发挥余热”。可社会的刻度一时还调整不过来,就会出现尴尬。比如退休后创办了公益机

    构的我,就在地铁上遭到了这样的质问:“老太太,你不在家待着,非得高峰时间跑出来和我们一起挤地铁,这不是捣乱嘛?”

    除了社会刻度,年龄标尺的内心刻度,更是不容易一眼瞧出来。比如在国外,如果你主动给一个老年人让座,有时会惹人家不高兴的,人家觉得自己还年轻着呢,怎么会需要这样的照顾呢?

    社会刻度尚未“与时俱进”,略显僵硬;内心刻度又因人而异,充满弹性,结果什么是“老”,就变得含混暧昧,难以判断,无从把握了。

    在“老”这个模糊地带上,过去遗留下来的对老年和老人的刻板印象,比如“老了就落伍了”,“老了就学不进东西了”,“老了思想就跟不上趟了”,“老了就没用了”,有时不免神出鬼没,伤到一些老同志的自尊心。

    话说回来,当我们因为被别人看到“老”而觉得伤了自尊时,又何尝不是被罩在了刻板印象中呢?我们已然把“老=不好”刻进了自己的认知图式中,所以才那么耿耿于怀嘛!

    看来,要不被年龄自尊心伤着,首先我们自己得脱敏。老了就老了,这是生命的自然进程,不必抗拒,不必遮掩,不必愤怒。当我们自己能够接受的“老”,与生命的历程握手言和时,自会心平气和,从容淡定。同时,想一想,“老”也可以是千姿百态的,尤其是活在今天,我们不仅可以活出老年新概念老年新印象,改变社会对老年和老年人简单粗暴的认知,还可以通过积极老龄化,用行动去获得生命的尊严,重新建构更加健康的老年文化。

    我相信人不但有外在的眼睛,而且有内在的眼睛。外在的眼睛看见现象,内在的眼睛看见意义。被外在的眼睛看见的,成为大脑的贮存,被内在的眼睛看见的,成为心灵的财富。

    许多时候,我们的内在眼睛是关闭着的。于是,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外在的眼睛不使用,就会退化,常练习,就能敏锐。内在的眼睛也是如此。对于我来说,写作便是一种训练内在视力的方法,它促使我经常睁着内在的眼睛,去发现和捕捉生活中那些显示了意义的场景和瞬间。

    只要我保持着写作状态,这样的场景和瞬间就会源源不断。相反,一旦被日常生活之流裹挟,长久中断了写作,我便会觉得生活成了一堆无意义的碎片。

    事实上它的确成了碎片,因为我的内在眼睛是关闭着的,我的灵魂是昏睡着的,而唯有灵魂的君临才能把一个人的生活形成为整体。所以,我之需要写作,是因为唯有保持着写作状态,我才真正在生活。

    年龄我们看得见时针的旋转,日历的翻页,但

    看不见自己生命年轮的增长。我们无法根据记忆或身体感觉来确定自己的年龄。年龄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是我们依据最初的道听途说进行的计算。

    你与你的亲人、友人、熟人、同时代人一起穿过岁月,你看见他们在你的周围成长和衰老。可是,你的每一个生命年代仅仅属于你,你必须独自承担岁月的刻痕。

    事业事业是精神性追求与社会性劳动的统一,

    精神性追求是其内涵和灵魂,社会性劳动是其形式和躯壳,二者不可缺一。所以,一个仅仅为了名利而从政、经商、写书的人,无论他在社会上获得了怎样的成功,都不能说他有事业。

    所以,一个不把自己的理想、思考、感悟体现为某种社会价值的人,无论他内心多么真诚,也不能说他有事业。

    门风,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家风,即一个家庭的风气。

    有些人好像没有这种意识,以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跟家里其他人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别说一个大人了,就是一个孩子,您从他的一言一行,都能看出他的家庭是什么风气。所以,老北京人往往从孩子的言谈举止,看他父母的教养,看他家里有没有规矩,看他是什么家风。

    老北京人是非常重视门风的。从前,自己的孩子跟什么人一起玩儿,首先看他的家风怎么样。这个孩子的家风好,父母知书达理,懂老规矩,当长辈的才能放心大胆地让自己的子女跟这种家风的孩子交往。否则,断然不敢。谁都怕不好的家风,浸淫孩子的心灵。

    好的门风,来自家里立的一些老规矩。这些老规矩,即行为规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也会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形成,气质的培养。

    过去,老北京四合院的大门上,都要撰写并且雕刻楹联。这类楹联有些就是治家格言。常见的有:“诗书寄素业,水石澹幽居。”“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积善人家,必有馀庆。”“琴言清若水,诗梦暖于春。”“忠厚承天德,诗书启后昆。”“持家尊古训,教子有义方。”“五云蟠吉地,三瑞映华门。”“文章华国,诗礼传家。”“总集福荫,备致嘉祥。”“门庭清旦吉,家道泰而昌。”“福海朗照千秋月,寿域光涵万里天。”等等。

    家门,如同一个家庭的窗口。您从这些楹联,就能咂摸出一个家庭的门风如何。

    当然,家里的长辈也要把一些规矩写下来,告诫或警示后代,比如古代的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曾国藩的《家书》《家训》,近代的傅雷《家书》,等等。

    北京的老根儿人家,有一种现象:一个家庭五个孩子,或七个孩子,只要有一个是大学生,毫无疑问,其他孩子几乎都是,而且一个赛着一个有出息。这个家庭,爷爷有学问,爸爸肯定也不会是白丁,到孙子辈儿照样有出息。相反,也如是。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跟老话儿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并不是一回事儿,而完全取决于门风,得益于家里的老规矩。笔者采访过京城的吴家(吴祖光家)、黄家(黄宗江家)、王家(王世襄家)、钱家(钱学森家)等等,无一不是这种情况。

    家业有兴衰,门风无曲直。一个家族的门风是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树立起来的。好的门风,往往也会影响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

    老北京人对门风的重视,远远胜过金钱。金钱,有花完的时候,而门风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正准备八年来首度搬家,自然是个不小的工程,尽管已经很少买什么东西了,但是朋友们的爱心、照顾,还是积累了不少物资,让我时时感觉极其富裕,这就是我常说的:“钱不是唯一的能量”,老用钱衡量成不成功?或者可不可行?或者安不安心?都是死胡同钻深的结果,而意识不到友谊、眷顾、敬重等等都可转换成能量,只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而已,让我们永远不虞匮乏。所以根本不需要为无常人生,拼命积攒财物,只要尽本分、安住当下就能内外皆富了。

    现在减法生活不仅是时尚,人们

    觉悟到精神生活才重要,而且也是乐于分享的同义词,更是减少地球负担的有效行动。于是我边整理物品,就琢磨着有些“爱心”可以转传出去,越送越轻松,首先体悟出我们要用的实在不多;“放下”“舍得”则是另一层修炼,可以带给我们心性上大大的精进;而让物资流动给需要的人,缩小贫富差距,也意义非凡啊!

    胡适先生曾在 1924年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文中的差不多先生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小时候,他妈妈让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他说不都差不多吗?

    在学堂,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他去杂货铺做伙计,十字和千字常常分不清。掌柜生气了骂他。他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终于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可病得很严重,于是说:“汪医生和王医生也差不多,算了,让他试试吧。”

    于是王大夫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一会儿,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以前看这个故事只觉得很幽默,但现在看却觉得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差不

    多先生”的缩影。上大学的时候,能及格就行,反正我也

    拿不到奖学金;工作后,敷衍马虎,反正每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做得再好也不会给我加薪,差不多就行了;婚姻上,到了该结婚的年纪,找对象找个差不多就得了;做父母的也常常会说,“差不多就行了,不能让我的孩子那么辛苦……”

    有时候,你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却用“差不多”这个借口让自己妥协了。我们往往就毁在凡事只求差不多上,得过且过。

    今天差不多,明天也差不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中,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已经和别人——差了好多。所有的差不多,到最后都会报复你。

    一个追求精益求精的人,不会以“差不多”的态度来对待一切。作家柒柒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真的不能轻易地妥协或将就,一旦你决定妥协,很快就会溃不成军,你所在乎的东西,会一样样失去。你以为

    是妥协一次、将就一回,其实却是妥协一世、将就一生。”

    的确,你现在的每一个“差不多”,都是给未来挖的坑!人生早期吃的苦,只是一阵子;怕吃苦,你才会苦一辈子。如果你以“差不多”的心态敷衍生活,那它回馈给你的也是“差不多”的日子。

    如果你以“差不多”的心态对待工作,只求完成不求完美,那你只能一辈子干着不喜欢的工作,做着不喜欢的事,以凑合、将就、妥协的态度对待身边一切,然后浑浑噩噩地过一生。

    所谓强者,就是一种永远进取的精神。古人有云:“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退而不进者。”

    只有当你不再满足于“差不多”时,生活才会厚爱于你。工作中,不懈怠;生活上,不凑合;感情上,不将就。不过“差不多”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所有的“差不多”都会报复你京博

    门风刘一达

    年龄自尊陆晓娅

    内在的眼睛(外二篇)周国平

    减法生活蓝怀恩

    人生五味人生五味

    人生边上人生边上

    民间语文民间语文 状态状态

    生活空间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