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美城市为顺昌添颜值提素质 -...

Post on 15-Aug-2020

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前不久,顺昌县水南村林业大户曹光华走进顺昌森林生态运营中心,将616亩林地存入“森林生态银行”专用存折。经过评估,249万元贷款由“森林生态银行”提供担保,顺昌县农村信用联社城关信用社发放。“截至目前,‘森林生态银行’已存入

林木林地面积8.1万亩,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48笔2.03亿元,真正实现了‘点绿成金’。”森林生态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周翠霞介绍。“生态银行”不是金融机构、也非融

资平台,而是一个由政府、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公司、村民及合作社、社会资本方等共同组成的运作体系,它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的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山、水、农、林、湖、茶等自然资源进行管理、整合、转换、提升、开发、运营和保护。“点绿成金,关键在如何‘点’,‘森林

生态银行’建设是关键一招。”顺昌县国有林场场长赵刚源说。顺昌县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 250万亩,森林覆盖率79.76%,林木蓄积量1531万立方米,是中国唯一杉木之乡、竹子之乡和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县。为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打通自然资源变资产变资本的通道,去年,基于顺昌林业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资源开发、产业服务支撑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顺昌县被确定为“生态银行”试点。

去年以来,顺昌县在“森林生态银

行”建设上积极探索,率先搭建起“森林生态银行”架构。赵刚源介绍,去年,由顺昌县政府提供3000万元资本金,依托顺昌县国有林场,成立顺昌森林生态运营中心,下设“两中心三公司”,即资产评估收储中心、数据信息管理中心,绿昌林木经营有限公司、绿昌托管有限公司和林业金融服务公司,由绿昌经营有限公司、绿昌托管有限公司和林业金融服务公司对资源进行收储、托管、经营和提升,由数据信息管理中心、资产评估中心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同时,在城区中心地段开辟750平方米的“森林生态银行”营业部,实行林权评估收储、抵押贷款、林权转让变更等手续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办理。“目前,围绕前端资源流转、后端项

目开发,‘森林生态银行’已形成‘五输入五输出’的模式。”顺昌森林生态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王荔英介绍。“五输入”,即前端环节,指通过购买、租赁、托管、入股、质押等单一或组合形式,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将零散化、碎片化林木资源实施集中储备、规模提升和产业转型,打包成集中连片优质高效的资产包。“五输出”,即后端环节,指通过提供原材料基地服务、金融服务、重资产服务、生态服务和市场服务,依托专家委员会、市生态公司等专业机构力量,对森林资源资产包开展项目策划包装、招商推介和开发经营,为推动森林资源变资产变资金、促进林业经济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顺昌县“森林生态银行”综合效益初步显现。在助力精准脱贫方面,作为“森林生态银行”的首位受益“客户”,去年底,当地林农夏六华将自家的9亩杉木幼林存入“森林生态银行”,如今她每月都能领到310元的预期收益,托管期满后,根据山场林木价值,她还能再拿到除了预付收益成本外的六成纯收入。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通过集中整合和盘活碎片化的森林资源,实现了国家得绿、林农得利“双赢”。目前“森林生态银行”已完成商品林赎买3.2万亩、租赁1.16万亩、合作造林1025亩。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上,通过对收储后的森林资源,实施“四改”措施,促进森林质量和价值的提升,提高森林经营效

益。如今,已完成集约人工林栽培1.63万亩、现有林改造培育3.96万亩,完成林下经济460亩,预计亩均蓄积可实现较一般经营水平50%的增幅,效益明显。

目前,顺昌森林生态运营中心正积极组建政策性林权担保公司,进一步完善林权抵押担保机制。策划生成的西坑、旗山、绿颖苗木基地、观静山、林下经济、干山、龙山等7个试点项目正按计划施工建设。禅修小镇、柑桔文化创意园、洋口红色旅游鲜花小镇、大圣游乐城等14个旅游产业项目也已经完成前期策划。“借助‘森林生态银行’这招好棋,点绿成金将梦想成真。”赵刚源对“森林生态银行”建设工作充满信心。

顺昌发挥林业资源优势,打通资源变资产变资本变资金通道——

“森林生态银行”让点绿成金梦想成真春和景明,春耕大忙。4月14日一大早,在顺昌

县埔上镇张墩村,种粮大户、顺昌县金祥粮食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刘金祥和几名社员、机耕手就在大田里忙开了。旋耕机来回耘田,拖拉机不停打田,乘坐式插秧机在田里往返穿梭,打田、耘田、插秧,流水作业,不一会儿,这块大田里就竖起了一排排嫩绿的秧苗……“别看这‘宝贝疙瘩’贵,育

起秧来效率还真高。”在合作社育秧房操作间,刘金祥手指着前不久刚刚花200多万元买来的两台先进的水稻工厂化育秧机,笑着对记者说,“人工一小时只能播18至20盘水稻,它一小时最多能播2000盘哩。”

刘金祥是顺昌县埔上镇张墩村人,脑瓜灵活,敢想敢拼。从起初的几台简单的农机具“白手起家”,几年时间,靠着帮农户提供耕田、育种、插秧、收割等服务,刘金祥尝到了机械化的甜头。2010年,刘金祥成立了顺昌县金祥粮食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壮大,先后投入资金3000万元,购置大中小型农机具113台套,建成工厂化育秧棚7000平方米、冷藏保鲜库3600立方米,引进烘干设备29套和日产100吨大米加工生产线1条,实现从翻田、播种、育秧、插秧、防治、收割,到粮食烘干及加工全程机械化操作,如今已发展核心社员104名,基地社员5346人。“成立粮食合作社,不仅我

们自己种地方便,节约人工成本,而且还可以外出包揽育秧、打田、插秧和收割等业务,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刘金祥说,除了张墩村的200多亩地,合作社机械化耕作目前还辐射到周边的邵武市拿口、洪墩等乡镇,以及邻近的三明市将乐县高塘镇的一些村。“合作社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多亏了科技特派员服务

团队的帮助、扶持。”刘金祥打心眼里感激。2017年以来,省农科院土肥所林琼、县农技站张启松等5名专家和农技人员组成的顺昌县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驻点帮助“金祥”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逐步形成水稻生产耕作、机插、植保、收割等作业环节全程机械化和产后粮食烘干精加工、储存、销售等一体化农业生产模式,合作社经营做到“七个统一”,即统一育秧播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植保防治、统一机器收割、统一烘干仓储、统一加工包装、统一品牌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在科特派服务团队的帮扶、指导下,金祥合作社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水稻生产基地35081亩。2014年,金祥合作社获评“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示范点”;2015年获评南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的“雲路”牌稻米通过IS和绿标认证,“雲路”商标获得“省著名商标”,与海晟集团签订了长期销售协议,成为首批加入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督平台的企业,2018年实现产值3400多万元。目前已建成的水稻育秧中心、水稻仓储中心、培训展示中心,也将进一步提升合作社的生产服务能力。

刘金祥说,现在全程机械化种地,产量高、又轻松,再加上国家扶持政策又好,他觉得这条路走对了。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为了帮助乡亲们精准脱贫,从2017年起,合作社通过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捆绑”帮扶方式,出资9.7万元向埔上镇和大干镇的50户贫困户租赁土地142亩进行土地流转,每亩租金700元,并帮扶6户困难户。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秧苗、耕地、插秧、收割、烘干机械,向贫困户收购粮食时,按市场价格上浮10%。这样,贫困户每亩稻田可节省600元左右生产成本。“多亏了合作社,我家5亩多撂荒土地,如今每年还有

3000元以上收入。”张墩村村民林木旺说。林木旺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因年纪大无力耕作,前些年这几亩土地几乎撂荒。金祥合作社将他家土地流转后,原先基本没什么收入的田地,现自己不用经营还有稳定的收入。“土地交给合作社,除了获得流转收入外,还能给业主打

工,还是种自己的地,却多了一份收入。”张墩村另一户村民陈联辉是金祥合作社聘用的工人之一。据他介绍,土地流转后,这里抢收抢种农忙时,要干的活很多,每天按工种不同能有120至200多元不等的收入,全年约有3万元打工收入。农闲时还可以外出打工,一年赚得比以前多多了。“目前,金祥合作社正在积极发展农业电商,将产品分类

出高端精品大米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架销售,为优质大米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同时规划建设认养农业、特色休闲农业体验园,含有传统农耕体验项目、农耕趣味竞赛项目、产品及现代农业展示厅等,让游客既能了解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又能记得住乡愁,深知农民稼穑之艰辛,体会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顺昌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陈光兴对记者说。

借力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数年打拼,

昌县金祥粮食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水稻生产基地三万五千多亩,

实现产值三千

四百多万元,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金祥﹄之路越走越宽

本报讯 阳春三月绿意浓,东风拂面满眼春。曲折蜿蜒的滨江慢道,绿树繁花映衬着一江碧水,三五成群的群众漫步其间,纷纷竖起大拇指。“在现在的滨江慢道上散散步,感到真舒服。”昨天,在顺昌县城关竹乡广场富金湖环湖慢道上散步的吴大爷满意地说。

富金富环湖慢道只是顺昌“水美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顺昌县以“城市攻坚战”“四比六促”“百日攻坚战”等活动为契机,将“水美城市”建设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相结合,以富屯溪、金溪交汇的富金湖“三江四岸”18公里滨水景观带为主线,串联沿岸龙山、观静山、塔山等森林公园,精心打造了集生态、防洪、观景、休闲、旅游功能为一体的水美长廊。“我们先后投资约2200万元,完成了

富屯溪水南桥至东门桥段、三松酒店前

段慢道的景观提升工程,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助推‘水美城市’建设。”顺昌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领导小组工作人员介绍,为做好县域内富屯溪流域山水林田户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顺昌开展了流域河道综合整治、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游高阳溪、仁寿溪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废弃矿山综合整治等5大项目,14个子项目,总投资6.62亿元。去年,全年完成投资3.25亿元。

5日,在顺昌县城关北郊,富屯溪与

北门溪水系连通及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河道清淤、清障,景观栈道等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顺昌县水利局工程师吴发旺介绍,该项目计划清淤3.48公顷,清淤6.37万方,清障河道1.99千米,同时进行生态湿地修复,库滨生态种植及生态护岸、跌水堰、多塘湿地等建设内容。通过水库库滨带生态治理、溪水系综合整治、富屯溪滨岸带生态修复与生态景观提升、生态涵养区及生态湿地建设、生态护岸、生态清淤等工程措施,构建“一廊、两带、三区”的区域生态格局,进一步完善区域

防洪排涝、改善水体水质,修复生态系统,营造生态多样性,打造“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据统计,2018年,顺昌全年疏浚河道11.47公里,建设重点段堤防21.584公里、堤坝路20.15公里、生态护岸19.37公里、岸坡绿廊建设13.28公里。

目前,集生物多样性保护、休闲游憩于一体的观静山综合性植物园和龙山森林公园林分改造景观提升工程相继完工,多个“水美城市”建设项目快速推进,一个山水相依、城景相融、和谐共生的生态新城呼之欲出。

水美城市为顺昌添颜值提素质

“森林生态银行”工作人员到村民夏六华家中宣传林地托管政策。(林方摄)

富金湖环湖慢道

本版图文除署名外由陈忠 朱领军 吴启荣 池亮亮采写拍摄

06

顺昌全景 (余少雄 摄)

2019.4.17 星期三 责任编辑:朱领军 责任校对:纪仁仙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