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四巡举办民法典宣讲 重启“家园梦” -...

Post on 06-Nov-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社址: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北里西区22号(南区)邮政编码:100062法院公告办理咨询、广告办理咨询:(010)67550885/6/7广告传真:(010)67550886广告发布登记:京东市监广登字20190013号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今日八版 零售:每份1.1元 印刷:

44 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 2020年8月7日 星期五 总编室主办 责任编辑 刘 曼

[综合新闻]44 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版

[综合新闻]新闻热线(010)67550828 电子信箱:fyxw@rmfyb.cn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九)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

深化电子诉讼应用广度与深度

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电子诉讼新模式

案例149

重启“家园梦”——茂名茂南区法院让 600户居民走上安居路

陈虹伶 何松富

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不断深化电子诉讼应用,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司法的制度创新空间。依托自主研发的“全在线”诉讼平台,将更多诉讼流程延伸至网上,制定配套电子诉讼规程,大力推进在线立案、送达、质证、开庭、诉调对接等全流程在线诉讼,跑出审判

“加速度”,提升服务“精准度”,增进改革“认同度”,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电子诉讼新模式。

一、破解电子诉讼难点,跑出审判加速度

紧扣实用实效,着力解决在线立案是否足够可靠便利、电子送达如何破解“送达难”、诉调如何在线顺畅对接进行等在线诉讼的难点堵点,实现诉讼起点便利化。

一是多选择提供在线立案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官网宣传和诉讼服务中心集中展示,提供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立案、律师服务平台立案、移动微法院立案、自助立案、“全在线”平台立案等五种平台立案二维码,借助人脸识别比对等技术,实现线上立案、缴费、查询一码畅通。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在线立案 2003件。

二是多举措提升电子送达实效。打通法院与通讯运营商、银联等数据库信息,对当事人电子送达地址信息进行匹配验证。明确电子送达适用条件、适用范围、生效标准和凭证保留,确保送达效力。推出“文书识别码”及

“号码微送达”,实现文书防伪、溯源以及文书一键下载、短信电邮送达等多种功能。改革试点启动以来,电子送达适用案件数 2340件,电子送达4038次。

三是多平台保障在线诉调衔接。在线立案审查阶段同步征询调解意愿,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方式。依托“全在线”诉讼平台对接调解平台,实现平台在线委派调解、特邀调解员在线调解、法院在线指导、调解协议在线签署。如需司法确认,电子调解协议自动回传至“全在线”诉讼平台,法官在线审查司法确认申请,当事人在线签署笔录后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案件电子卷宗、电子调解协议在平台之间以数据形式随案传输,调解不成转在线立案,实现卷宗全在线流转,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在线调解成功的案件 37件。

二、健全电子诉讼机制,提升服务精准度

着眼建章立制,对在线诉讼行为定出规则,明确在线诉讼行为效力,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确保在线诉讼有序进行,确保在线诉讼符合普惠司法、公正司法的根本价值导向。

一是构建全流程在线诉讼规则体系。制定出台《全在线诉讼平台审理规程》,覆盖在线立案、电子送达、在线举证质证、在线庭审、在线裁判、电子卷宗等审判全流程,对相关诉讼行为在电子诉讼平台上如何进行作出详细规范,不刻意追求诉讼全流程在线进行,突出适用的阶段性、多样性、便利性,对线上诉讼与线下诉讼如何因案因需转换作出规定,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审判机制,让电子诉讼应用更加实用化。

二是制定电子数据采集运用规则。出台电子诉讼材料技术规范,就文字类、图片类、音频类等类型电子诉讼材料作出统一格式要求,就诉讼材料电子化在存储容量、扫描方式、页面编码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确保电子诉讼材料可利用性。着眼企业经营“前端塑造”,指导相关电子签约平台完善对同类电子合同纠纷在线起诉标准化指引及数据认证服务,明确接入“全在线”诉讼平台技术标准,打造“区块链保全+类案在线诉讼”互联网司法新模式,逐步实现类案纠纷一键起诉、电子数据有序接入、数据核验在线完成,确保电子数据材料客观性。

三是探索建立电子支付令速审机制。对形式上符合督促程序适用条件,原告又无调解意愿的案件,加强在线立案指引,并提示相关诉讼风险。灵活采用线上或线下方式核对原件,法官在线审核文书后电子签章,借助“全在线”诉讼平台电子送达的信息匹配与文书识别码功能,直接以电子邮件形式送达电子支付令,即时保存并上传电子邮箱系统反馈的邮件送达及打开情况,确保送达合法有效。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受理支付令申请 182 件,发出支付令 182 份,其中 166 份采用电子送达,有效送达 140 件,成功率 84.3%,仅 3 件被申请人提出异议,已生效案件平均审理时间 30.36天(含 15天异议期)。

三、深化电子诉讼平台应用,增进改革认同度

立足深化普及,不断优化完善平台的功能,对内积极引导法官、审判辅助人员转变观念,强化平台应用;对外广泛宣传引导当事人选择适用,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增进对改革的认同度。

一是以会用为前提,不断加强内外指引。举办三场“全在线”诉讼平台全院应用培训会,详细制定法官、书记员平台操作指南,定标准、定任务、定期限。通过

“两微一端”面向当事人发布《在线庭审指南》《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微信小程序操作指引》等操作指引,便利当事人使用。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在线庭审案件 544件。

二是以喜用为导向,不断优化用户体验。定期召开“全在线”诉讼平台完善对话会,围绕平台“三个端口”“五个模块”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需要改善的方面作深入交流,制定功能优化项目清单,按照“减成本、提速度、出实效”基本要求,协调技术公司进一步优化软件应用。疫情期间,首创“云端陪审”模式,人民陪审员在线参与庭审、在线合议,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三是以管用为目标,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加强硬件配置保障,全院配置 13间在线法庭、2 间在线调解室,为方便法官使用平台提供高效及时的技术服务保障。优化内外网数据对接,积极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移动微法院、律师服务平台以及“全在线”诉讼平台衔接应用,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电子诉讼格局。

7 月 28 日至 29 日,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法院刑庭法官审结一起涉 21 名被告人的社会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法院审理查明,自 2013 年 6月起,刑满释放人员金海为牟取非法利益,先后纠集笼络 20 余名刑满释放人员和社会闲散人员,在重庆市奉节县境内以开设赌场或放高利贷为主要收入来源,并采取暴力手段或以聚众造势、言语滋扰等手段讨还债款。该集团成员肆意连续作案,欺压群众,影响十分恶劣。

法院于 7 月 31 日作出一审宣判,判处被告人金海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 110 万元;判处其他 20名被告人六个月至八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图①:被告人出庭核验身份信息后,准许坐着接受审判。

图②:审判长在向被告人问话,印证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是否承认。

图③:庭审结束后,被告人在庭审笔录上签字确认。

图④:休庭后犯罪嫌疑人被押解至看守所。

公开惩处恶势公开惩处恶势力犯罪团伙力犯罪团伙饶国君饶国君 文文//图图

①①

②② ③③

④④

本报讯 (记者 赵栋梁 通讯员 贾吉振)

“你看这玉米长得多强,这都多亏了刘庭长你们……”7 月 31 日,河南省桐柏县黄岗镇钟庄村的史大爷带着桐柏县人民法院吴城人民法庭庭长刘兴元一行来到自家玉米地,一路上不住地感谢。

2016 年 11 月,钟庄村村民殷某通过土地流转,租赁 100 余亩耕地发展艾叶种植。2018 年下半年,艾叶行情急转直下,相关制品经营出现瓶颈,随之而来的是 100 余亩耕地撂了荒。史大爷等 24户租地农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纷纷要求与殷某解除租赁合 同 并 给 付 租 金 和 复 耕费 ,但 多 次 协 商 无 果 。2020 年 4 月 23 日,租地农户集体前往桐柏县群工部反映问题,情绪激动。

相关材料按照桐柏法院诉源治理机制迅速流转到刘兴元手中。第二天,桐柏法院当即委派法官前往黄岗镇政府,在深入现场勘查的基础上,召集涉案群众和殷某的代理律师开展诉前调解。

面对双方当事人较大的分歧,法官利用农闲、周末时间多次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调解等形式做工作;村组干部也积极协助法官,从法理人情、邻里和谐等角度逐户恳谈。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殷某于 5月 6日兑付租金、土地复耕费用,通过吴城法庭当庭发放到涉案的106名群众手中,矛盾在诉前成功化解。

7 月 31 日,刘兴元一行回访时,租地农户代表、贫困户万大叔介绍,领到租金、土地复耕费用后,他立即着手平整地块种上了玉米:“今年雨水多,这几亩玉米秋后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据悉,该院不断增强调解意识,创新调解机制,提高调解能力。今年 1 月至 7 月 ,该 院 民 事 案 件 调 解 率 达40.48% ,其中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受理调解案件 939 件,调解成功 788 件,调解成功率达 83.92%。

河南桐柏:撂荒地长出新玉米

让审判有家的温度——南京建邺区法院家事审判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赵兴武 本报通讯员 隋文婷

家事审判事关社会和谐安宁,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家事纠纷的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成立全市首个“家事审判中心”,并以此为载体进行审判方式与工作机制的改革,让家事审判有家的温度。

圆桌法庭,营造温馨氛围

建邺区法院曾先后获得“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示范岗”“南京市巾帼文明岗”等荣誉。大量的审判实践使他们认识到,婚姻家事案件当事人容易将感情纠葛自觉或不自觉地带入法律纠纷中,只有先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才能避免矛盾激化,促进矛盾纠纷的根本解决。

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建邺区法院成立全市首个“家事审判中心”,近 400平方米的空间内设有调解室、心理疏导室、亲子活动室、圆桌法庭等,不设原告、被告席,用丈夫、妻子等身份关系替代;不设审判台,以圆桌、家庭式桌椅替代,

处处都有“家”的味道。一对年轻夫妻因家务纠纷闹到法院

要离婚。在法庭温馨的氛围中,双方抵抗情绪逐渐消减。法官与他们进行两个小时的深入交流后,双方各退一步,案件成功调解。

“审判法庭进行家庭化装饰和布置,有利于变对抗式审判为引领式审判,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当事人向内反省、自我觉悟。”该院党组书记、代院长盛皓说。

号准病脉,创新工作机制

“夹杂了心理问题的法律问题,如果仅仅局限于法律层面解决,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纠纷,还会让有多疑倾向的

当事人对法官行为的公正性产生怀疑。”该院家事审判团队负责人李燕说。

有一起离婚案件,女方没有证据,却怀疑男方有外遇,坚决要求离婚,而男方辩说自己对婚姻忠诚。凭着多年的审判经验,法官分析女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委托心理咨询师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双方的矛盾很快调和,婚姻危机得到妥善解决。

建邺区法院根据实践量身定制多项创新工作机制,除心理干预外,还有家事调查制度、“四表一调”制度、行使探视权规 则 、人 身 保 护 令 等 。 2019 年 还 推 出

“适时启动调查取证程序”,让法官走进当事人生活中调取证据,弥补婚姻家事

案件当事人举证不足的缺陷。

多方合作,构建化解合力

2019 年,建邺区法院制定《关于深化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沟通协调、信访联办联合化解、协助审判等机制,并画出多元化解的“施工图”:设立专门受理家事案件的窗口;家事调解员针对当事人或关系人的家庭情况、财产状况、受教育程度等情况进行调查,供法官调解裁判参考;设立家事多元调解委员会,吸纳妇联、司法所、村居社区、心理咨询机构等力量,参与家事案件调解。

打开心门需要有心门的钥匙,建邺区法院还注重征询当事人意见,向双方展示其婚礼录像、结婚照、全家福、儿时照片、与父母合影等突出表达情感的资料,引导双方向亲情角色回归。

近两年,建邺区法院争取多方力量让家事纠纷化解于无形成果显著,家事案件调撤率达 70%。

南粤盛夏,烈日蝉鸣。广东省茂名市站南片区的一处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一个闲置了四年的“烂尾楼”,一个近 600 户业主以为破碎了的“家园梦”,正在重启。

“家园梦碎”何去何从

2016 年 3 月,开发商富利公司资金链断裂,富利家园在建楼盘全面停工。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全某经营的另一家房地产企业全兴公司也陷入同样困境,其在建项目富利新城也被查封。两处楼盘市值分别约 5.5 亿元、7.3 亿元,建设工程款、职工工资、银行贷款、税款、普通债务等债务金额合计高达 31亿元。

两公司的共同抵押权人为了迅速回笼资金,盘算着卖掉企业资产,这样一来,复工复建将更加遥遥无期。破碎的“家园梦”,迫使富利家园近600户业主走上了维权之路。

昔日“明星”楼盘烂尾,给当地房地产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多次群体性事件也给当地党委、政府造成维稳压力。经相关部门介入引导,其中300 余户业主联名向法院申请富利公

司破产重整,全兴公司也因资不抵债主动提出破产重整申请。

2019 年 4 月底,茂名市茂南区人民法院分别对两案裁定予以受理。由于两家公司属关联企业,为保证重整质效,法院决定由同一合议庭对两案进行审理,并通过摇号选定了广州、深圳的两家一级机构管理人分别担任两案的破产管理人。

“烫手山芋”谁来接手

据管理人调查反馈,富利家园可回笼 的 购 房 款 仅 1.1 亿 元 , 严 重 资 不 抵债,而富利新城由于尚未开售,不乏投资人的青睐。此外,两公司共同抵押债权人对富利家园 3.6 亿元债权享有优先受偿权,与近 600 户业主的购房期待利益存在冲突。

“一个是没人敢接的‘烫手山芋’,一个是众人争抢的‘香饽饽’。”承办法官李志豪告诉记者,如何打破僵局,平衡各方利益,促成富利家园、富利新城两个项目复工复建,是合议庭面临最棘手的问题。

经过反复研究,茂南区法院提出通过盘活优质资产富利新城,解决富利家

园启动资金难题的重整方案。短短数月,法院和当地党委、政府

积极联动,召集管理人、抵押权人、投资意向方等前后开展了几十轮磋商谈判,提出“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保障抵押权人对富利新城债权的绝对优先权”的条件,从而说服抵押权人同意仅对富利家园 2000 万元担保债权优先受偿 ,继而涂销富利家园的抵押,让业主们可继续办理网签手续、交付尾款。

同时,管理人发挥其资源优势“引水养鱼”,帮助富利公司对外借资 1500万元、富利新城引入投资 3000 万元 ,分别用于项目启动建设。

家园复建“逆势加速”

两公司债权人多达 600 余家,大部分是房屋业主且分散在珠三角各地务工。为避免众多债权人来回奔波,2019年 10 月 31 日,茂南区法院召开了粤东西北地区首次网络债权人会议,参会率高达 88%,表决通过了富利公司财产管理方案。

新 冠 肺 炎 疫 情 暴 发 后 ,茂 南 区 法院不但没有停住脚步,甚至跑出了“加速度”。

2020 年 1 月 23 日广东启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机制,位于广州、深圳的管理人受影响无法前往茂名继续开展工作。经法院建议,管理人以书面方式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向债权人邮寄公司债权表,顺利完成了对富利公司的债权核查。4 月 13 日,通过网络召开全兴公司债权人会议、富利公司第三次债权人会议,两公司重整计划均高票通过。

“府院联动”为家园复建再添动力 。 仅 用 一 天 时 间 ,合 议 庭 裁 定 批准 了 富 利 公 司 重 整 计 划 ;市 住 建 局开 辟 绿 色 通 道 ,为 两 家 企 业 重 新 办理 房 地 产 企 业 资 质 、商 品 房 预 售 许可 证 提 供 便 利 ;协 调 商 品 房 按 揭 贷款 方 ,加 快 对 符 合 条 件 购 房 者 的 贷款审批,向企业及时放款,确保资金迅速回笼。

十天后,工人、机器进场施工,富利家园项目正式复工复建。

1 个月后,富利新城也恢复了建设。

停滞四年的“家园梦”,迎来逆势重启,近 600 户业主今年年底收楼在望。业主陈先生表示:“感觉对生活有了信心,对新家园满是憧憬。”

本报郑州 8 月 6 日电 今 天 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举办民法典宣讲活动,法官杜军以“民法典涉企法律制度解读”为题,为巡回区河南、山西、湖北、安徽等四省的企业家代表授课。

石聚彬、买世蕊、张全收、徐晓、薛景霞等 5 位全国人大代表现场出席活动,马新强、王传霖、刘志华、李国璋、程寒飞等 43 位全国人大代表线上参加学习。

杜军在讲座中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主线,重点讲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入民法典的重要意义以及物权变动、权利质权、抵押权、租赁权、非典型担保合同、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保理合同、保证制度的变化、债务承担规则、债务免除的调整等十五个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民法典新

规定新概念新精神。讲座受到了与会代表高度肯定。

石聚彬表示:“今天的讲座既深入细致又通俗易懂,让我们全面掌握了民法典中涉及企业经营的重点条款,今后我们将把民法典相关规定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中,不仅自己做到遵守法律,还宣传好民法典,让人民群众更好地维护合法权益。”徐晓表示:“作为来自民营企业的人大代表,今天的讲座让我感到受益匪浅,四巡法官理论功底深厚,讲解深入浅出,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民法典是明确市场主体各项权利、确立完善的市场交易规则、平等保护市场主体的基本法律,民法典必将大大提振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与创造力,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刘 岩)

最高法四巡举办民法典宣讲48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