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带给 我们的慰藉...

1
本书以观察全球维度、认识世界大 势的大历史视野,从大变局中的世界秩 序、世界经济、世界政治以及世界政治大变局中 的民粹主义、周边格局,大变局下的中国之世界 定位、外交、国家安全等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进行了战略性和全面性的研究,系统总结 和权威解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国意味着 什么,如何应对全球之变、地区之变、中国之变 等难题,并提出一系列创新理论和战略对策。 《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 张蕴岭主编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9年 12月出版 本书是一部跨学科、特征鲜明的历 史读物,具有考据扎实、视野开阔、通俗 易懂的特点。全书讲述历史中的瘟疫,更讲述 瘟疫中的历史,分“万死千生:秦汉以前中国瘟 疫的历史与文化”“哀死事生:秦汉疫灾的史学 文献考据及时空分布特征”“视死如生:伤寒与 秦汉流行病的特征”“向死而生:秦汉疫灾中的 鼠类宿主动物”“方死方生:气候变化与族群迁 徙”五个部分,以“大瘟疫”的独特视角和宏大叙 事,洞见了非同凡响的秦汉帝国。 《大瘟疫: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 刘滴川天地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本书由百余位长期活跃在一线的民 族医药工作者历时10年完成,全书对中 国传统医学做了全面、系统、多维度的梳理和阐 释,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反映了中国传统医学 的原创思维和“多元一体”的学术内涵。全书通 过对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 行比较研究,得出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皆根植 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彼此间相似性大于差 异性的结论,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传统医学的 新架构,促进了传统民族医学的融合与发展。 《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 董竞成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 书中的白银时代,是指俄罗斯19世 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尤其是诗歌繁荣 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诗人有蒲宁、布洛克、别 雷、伊万诺夫、勃留索夫、巴尔蒙特、阿赫玛托 娃、吉皮乌斯、曼德尔施塔姆、马雅可夫斯基 等。《白银时代诗歌金库》分“女诗人卷” “男诗人 卷”两册,分别收录了白银时代最负盛名的俄罗 斯九位女诗人的210余篇诗歌代表作,十六位 男诗人的230余篇诗歌代表作,相对集中地展 示了白银时代俄罗斯诗人们的创作风采。 9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 郑体武编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好书推荐 精彩周末/ 读书观影 07 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责任编辑 赵立功 [email protected] 佳作品读 域外文谈 □[美]杰里米 · 疾病暴发或疫情大流行的消息很容易 让人联想到好莱坞对可怕疾病症状、政府 管制和大规模死亡的幻想。感染的概念, 或者说病毒和细菌无形地占据了人体,创 造了一种不确定感和无助感,这种不确定 感和无助感会引发对人类未来的思考。下 面是全世界多年来在大屏幕上表现暴发流 行病疫情的电影: 《诺 斯 费 拉 图》(1922) 《诺斯费拉图》是一部恐怖型电影,由 弗里德里奇 · 威尔海姆 · 茂瑙执导,马克斯 · 舒莱克、伽斯塔夫 · 冯 万 金 汉 主 演 ,1922 年 在德国上映。该片讲述哈特长途跋涉到诺 斯费拉图伯爵的古堡商议一幢房产的出售 事宜,却发现诺斯费拉图伯爵是吸血鬼。 逃出古堡的哈特回家后,得知诺斯费拉图 已经来到小镇,并令小城瘟疫肆虐。哈特 开始设法消灭黑死病瘟疫与吸血鬼。 疫病感染主题在现代吸血鬼电影如 《刀锋战士》和《地下世界》中非常流行,但 《诺斯费拉图》是电影史上第一部以吸血鬼 为题材的恐怖片,也是第一部将吸血鬼与 真正的黑死病瘟疫联系在一起的影片。导 演在这部无声电影中,描述了邪恶的伯爵 通过淋巴腺鼠疫的传播来掩盖他的吸血行 为。淋巴腺鼠疫是一种细菌引起的疾病, 在历史上曾多次肆虐欧洲和亚洲。著名的 电影场景包括装载着棺材的奥洛克船上的 瘟疫,老鼠跑上岸,传播致命的微生物。这 有着诡异的历史相似之处 —历史上的威 尼斯人实际上在假定的吸血鬼和黑死病之 间建立了类似的联系,没有现代医学对瘟 疫的认识。 《第 七 封 印》(1957) 由英格玛 ·伯格曼执导,甘纳尔 ·布耶 恩施特兰德、本特·埃切罗特、尼尔斯·普、马克斯 · · 西 多 等 主 演 的 电 影 ,于 1957 年2月在瑞典上映。影片透过十四世纪战 争结束之后理想主义的骑士布罗克以及他 的同伴在瘟疫蔓延的欧洲大陆上的漂泊生 涯,向观众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对死亡时 不同的表现方式。 很少有电影敢像《第七封印》那样直面 死亡。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从十字军东征 归来的瑞典骑士,他发现自己与死神面对 面,化身为一个苍白的蒙面人。骑士向死神 挑战一盘时间游戏,同时他在黑死病时期面 临生存问题,并试图拯救一些没有标记的灵 魂。这是一部关于黑死病或中世纪欧洲的 电影,与其说它具有历史准确性,不如说它 具有隐喻美,它捕捉到了人类在流行病时期 所做的努力,同时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对信 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针锋相 对的疑问,而且又通过剧中约瑟夫一家的生 活来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 《人 间 大 浩 劫》(1971) 由好莱坞著名导演罗伯特 · 怀斯执导, 大卫 · 韦恩、亚瑟 · 希尔主演的悬疑科幻型 电 影《人 间 大 浩 劫》,于 1971 年 在 美 国 上 映。该电影根据迈克尔 ·克莱顿的小说改 编,描述了美国一颗军事卫星在返回地球 时,被一颗携带致命外星微生物的流星撞 出了轨道坠落在墨西哥荒郊小镇上,导致 小镇上的居民全部离奇死亡,仅剩一老一 少受重伤未死。特别营救小组将他们救回 实验室研究其病况,最终发现其中奥妙。 该影片让人们醒悟:外星威胁并不都 需要激光 —有些是作为微小的媒介到达 的,它们会感染或杀死人类。科学家很快 确定外来入侵者来自撞击卫星的流星。现 实生活中的科学家对太空岩石将外星生命 带到地球的想法非常感兴趣,一些人认为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可能有某种外星起源。 但此时,美国宇航局更担心机器人探险家 用地球微生物污染火星或其他星球。 《乐 队 继 续 演 奏》(1993) 由伊恩 · 迈克伦主演的警示型电影《乐 队继续演奏》,描述了医学工作者在里根执 政时期从事艾滋病研究的经历。该影片还 复述了真实的新闻报道,讲述了艾滋病是 如何在美国被发现的。 正如记者兰迪 · 席尔茨在他的《乐队继 续演奏》一书中所说,事实证明,在讲述艾 滋病流行的早期,现实和小说一样引人入 胜。HBO电影改编版同样讲述了流行病 学家试图解释旧金山和纽约同性恋群体神 秘死亡的真实故事。费城坦普尔大学的公 共卫生研究员莎拉 · 巴斯说,这部电影展示 了“政府和公共卫生的反应可能会受到政 治的影响,有时反应会不顾政治而发生”。 电影版上映一年后,席尔茨本人死于艾滋 病并发症。 《看 台》(1994) 在由斯蒂芬 · 金改编的《看台》中,人类 制造的“超级流感”毁灭了大部分人类,并 为善恶对峙铺平了道路。 在该影片中,一种“超级流感”的人类 工程变种从实验室逃脱,几乎毁灭了全世 界的人口。这是一个极端的场景,令人不 安 地 接 近 历 史 上 的 真 实 事 件 ,比 如 1918 年 导致全球5000万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 一些早上感觉良好的人在那个历史性的事 件中在夜幕降临时已经死亡 —但是现在 不要惊慌。即使是2009年H1N1暴发的最 坏 情 况 ,也 没 有 开 始 接 近 1918 年 西 班 牙 流 感的致命性,更不用说威胁要消灭地球上 的人类生命了。 9 (王 志 成 译) □孙永庆 小说家墨白的散文,读来有种独特的 味道。近期便沉浸在他的散文集《鸟与梦 飞行》(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中,跟随他的 笔触在文字中游走,有对北方村庄和欧洲 名胜古迹的精神寻觅,有对自己创作母体 颍河镇的叙说,有对自己精神家园的阐述, 有对自己家人、师友的回忆,有对自己创作 的回顾和审视。在他的文字世界里,能享 受文学带给我们的慰藉。 作为小说家的墨白,写散文自然会融 入些小说的技法,比如用细节刻画人物,比 如用心路历程来反映人物性格,这些都会 使其散文的可读性增强,底蕴厚实。与书 同名的散文《鸟与梦飞行》写的是父子亲 情,他把儿子写离别的散文引入文中,还巧 妙地嵌入了父子的通信,把父母对孩子和 孩子对父母的情感经历作比较,悟出孩子 的经历和感受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在 《我的大哥孙方友》里,拉着煤车在雪地里 艰难行走等细节,写出了任劳任怨的大哥 孙方友;把一封一封退稿信夹起来,时常翻 看,写活了作家孙方友。《南丁先生》,通过 放歌、手稿、排座次、老顽童等内容,把南丁 先生塑造得栩栩如生。 营造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墨白在写作 过程中悟出的道理。一个没有独立精神的 作家,写不出有思想含量的作品,他的作品 也是走不远的。人的一生,一呼一吸就过 去了,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活出精彩,让自己 的作品哲理深蕴,就得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做一个气质高贵的人。如何构建精神家 园?读书无疑是一条途径。在《做一个气 质高贵的人》中,墨白从物质化入手,写了 纸醉金迷的迪拜,写了自己年轻时的落魄, 写了庄子讲过的一个小故事,写莎士比亚 书店出版《尤利西斯》,写韦弗帮助乔伊斯, 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很自然地引出: “当我 们贫穷的时候,我们渴望财富;当我们拥有 了财富之后,才发现只有财富并不是人生 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在拥有了 财富之后,还要做一个精神高贵的人,要成 为一个精神高贵的人,那么你的一生就要 不断地修养自己。一个人的修养,是要依 靠大量的阅读来完成的。” 互联网时代如何阅读?墨白在《网络 时代,我们怎样做“上帝”》里有所思,他提 出阅读是生命对生命的阅读,阅读就是在 寻找自己的无知,一个作家应该站在人类 的精神高度来看自己的处境,这样会使自 己的阅读和写作更清醒,那就是要有自己 的精神高地。在《精神的家园》中,他写莫 奈和达利精神之源的差别,莫奈的精神家 园建立在对自然和人的感觉之上,达利的 精神家园建立在阳光照耀不到的黑暗的内 心世界,他们的作品便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他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分裂和卡夫卡 的孤独和异化,这些都是他们的日常,正是 这种心理的煎熬,使他们的作品突破了现 实的表象,进入了时代的精神实质;他写普 鲁斯特的梦呓和博尔赫斯的幻想,他们对 时间产生怀疑,对生命的本质提出了疑 问。这些作家通过文字表达出人的精神世 界,当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所传颂,成为人类 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人类的精神,作家也就 实现了建筑他精神家园的真正意义。 墨白写道: “一个作家文学的家园并不 是一个地域,而是建立在精神之上。但这 并不是说地域对一个作家不重要,地域是 一个重要的精神符号,她使我们更清楚地 感受到一个作家的精神家园的存在,福克 纳和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乔伊斯意识里的 都柏林,沈从文建立在自然和人性之上的 湘西,马尔克斯魔幻之中的马孔多,就是很 好的例证。”而现实中的墨白,扎根故乡颍 河,放眼世界文学。 《鸟与梦飞行》是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的“小说家的散文”丛书之一种,小开本硬 壳精装,封面选用艺术大师毕加索的名画 《梦》,很合墨白文章的意蕴,精美大气。我 喜欢书中的内容,也喜欢书的装帧,翻开这 本书,一篇一篇慢慢品来,书香四溢,犹如 茶香,沁人心脾,好书! 9 □路来森 历来,似乎都把法国作家加缪的《鼠疫》 看作一部象征小说,连加缪自己都说:“《鼠 疫》显而易见的内容,是欧洲对纳粹主义的 抵抗斗争。” 这,或许也是对的。《鼠疫》完成于 1946 年,1947 年 6 月在巴黎出版,此时,二战已经 结束,但《鼠疫》一书的酝酿创作,却是在二 战 期 间 。 1939 年 9 月 二 战 爆 发 ,加 缪 被 迫 离 开巴黎,一路流浪,最终,落脚于当时的法属 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阿赫兰。而在1941年 至1942年间,阿尔及利亚各地,曾经广泛爆 发、流行过瘟疫。 两种现实重叠出现:瘟疫与战争。于 是,就有了加缪《鼠疫》的象征意义:二战是 一场危害更大的“瘟疫”。 不过,我阅读《鼠疫》,从作者的文字中 看到的,却是更多的对“人性”的思考和展 现。 人性,许多人习惯于用“善”和“恶”去区 分,其实,哪有如此简单?在个体身上,善和 恶,总是交错、相融存在的。故而,善里面就 有了“伪善”,或许,恶里面,也有“伪恶”。更 多的时候,人性,作为深层次的东西,是埋藏 在灵魂深处的,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或者 面对特定的对象、突发性事件时,人性才得 到最真实的表现。再者,人性,似乎也没有 “永恒”的人性,人性也在变。 阅读加缪的《鼠疫》,我们会从中得到一 些答案。 阿赫兰,阿尔及利亚的一座商业小城, 居民安居乐业。可是,一场突然降临的鼠 疫,却在彻底地改变着这个城市。很快,城 市便被封闭,港口被封锁,阿赫兰成了一座 真正意义上的围城,只是,这座“围城”,只有 “进”,没有“出”。 鼠疫,成为一件特殊的灾难性的事件, 抗击鼠疫,便成为阿赫兰小城全体居民的头 等大事。这里面,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政府 层面,一个是百姓层面。前者,作者在小说 中写得比较“虚”。作者更多的笔力,则是在 描写百姓层面的抗击鼠疫,他把目光投向低 处,通过最普通的人的行为,来展现最具有 普遍意义的人性。 于是,一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小人物”, 便纷然登场。 舞蹈演员让 · 塔鲁,带头自发组织防治 鼠疫志愿队;老医生卡斯特尔,“满怀信心、 全力以赴、就地取材制造血清”;小职员格 朗,专心致志地做好他的“累计和统计数字 的工作”;至于主治大夫里厄医生,就不用说 了(每天工作二十小时)……这些平凡的人, 切切实实地工作在与鼠疫斗争的第一线,他 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必须以这样或那样的 方式斗争,而不是屈膝投降。 这一切,都表现着一种集体的人性美: 向善、不屈、团结、抗争。 同时,人性中恶的方面,也在赤裸登场: 一些人,疯狂地花钱、享乐,徜徉于娱乐场 所,肆意寻欢;投机商趁火打劫,以天价出售 正规市场紧缺的食品;贫困家庭数米而炊, 富裕人家却衣轻乘肥;鼠疫不仅没有缩小人 们心中的不平等感,而且还扩大了这种不平 等感。而拉乌尔、加西亚、柯塔尔等人,则是 其中的典型:他们趁着鼠疫灾难进行走私活 动,从中大发横财;嫌疑犯柯塔尔甚至借鼠 疫暂时逃避审判,盼望着鼠疫不要结束。 更为可怕的是,当鼠疫的危害达到一定 程度时,人们的信仰开始动摇,甚至连神父 帕纳鲁自己,都想写一篇《神职人员可否求 医问药?》的论文。其他的芸芸众生,就更不 用说了。他们更情愿去相信占星术士的预 言、天主教堂圣人的谶语。 不过,鼠疫也在改变着人性。记者雷 · 朗贝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初,他只 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局外人”(“我原来一直 认为我在这个城市是外地人”),所以,他就 以“爱情的名义”(回到自己居住巴黎的妻子 身边),想方设法逃离瘟疫横行的阿赫兰 市。官方道路不通,就走另一条道路,寻求 地下走私组织的帮助。可是,当他真正要实 现自己离开阿赫兰这个鼠疫小城的愿望时, 他却拒绝了,因为,他被别人(那些积极工作 的人)感动了,他认识到,“假若他真的一走 了之,他会感到羞愧。这会妨碍他热爱自己 留在那边的亲人”“如只顾自己的个人幸福, 就可能感到羞愧。” 看,这就是人性:善与恶并存,同时也在 做着改变、转化。从来就没有绝对的人性 —这,或许就是作者的答案。 9 文学带给 我们的慰藉 —读墨白散文集《鸟与梦飞行》 外国电影里的疫情 外国电影里的疫情 象征的,人性的 —读阿尔贝 · 加 缪《鼠 疫》 周末侃影 周末侃影 新冠肺炎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 新冠肺炎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电影作为人类生活的反映 电影作为人类生活的反映很多时候 很多时候一些作 一些作 品内容会走在现实生活的前面 品内容会走在现实生活的前面美国 美国 亚洲读者汇刊 亚洲读者汇刊 2020 2020 2 2 月号刊发的 月号刊发的 电影 电影 中暴 中暴发的流行病疫情 发的流行病疫情 》, 》, 历数电影史上表现人类社会流行病疫情的影片 历数电影史上表现人类社会流行病疫情的影片很切时下热 很切时下热 本期摘译编发 本期摘译编发以飨读者 以飨读者《鸟与梦飞行》,墨白著,河南文艺 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电 影《第 七 封 印》剧 照 电影《诺斯费拉图》海报 电影《人间大浩劫》海报 《鼠 疫》, [法]阿尔贝 · 加缪著,上海 译文出版社 2013年版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Sep-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文学带给 我们的慰藉 外国电影里的疫情newpaper.dahe.cn/hnrb/images/2020-04/11/07/rb07b20200411.pdf2007/04/11  · 如何在美国被发现的。正如记者兰迪·席尔茨在他的《乐队继

本书以观察全球维度认识世界大势的大历史视野从大变局中的世界秩

序世界经济世界政治以及世界政治大变局中的民粹主义周边格局大变局下的中国之世界定位外交国家安全等方面对ldquo百年未有之大变局rdquo进行了战略性和全面性的研究系统总结和权威解答ldquo百年未有之大变局rdquo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如何应对全球之变地区之变中国之变等难题并提出一系列创新理论和战略对策

《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张蕴岭主编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年 12月出版

本书是一部跨学科特征鲜明的历史读物具有考据扎实视野开阔通俗

易懂的特点全书讲述历史中的瘟疫更讲述瘟疫中的历史分ldquo万死千生秦汉以前中国瘟疫的历史与文化rdquoldquo哀死事生秦汉疫灾的史学文献考据及时空分布特征rdquoldquo视死如生伤寒与秦汉流行病的特征rdquoldquo向死而生秦汉疫灾中的鼠类宿主动物rdquoldquo方死方生气候变化与族群迁徙rdquo五个部分以ldquo大瘟疫rdquo的独特视角和宏大叙事洞见了非同凡响的秦汉帝国

《大瘟疫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刘滴川著

天地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本书由百余位长期活跃在一线的民族医药工作者历时10年完成全书对中

国传统医学做了全面系统多维度的梳理和阐释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反映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原创思维和ldquo多元一体rdquo的学术内涵全书通过对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皆根植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彼此间相似性大于差异性的结论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新架构促进了传统民族医学的融合与发展

《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董竞成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

书中的白银时代是指俄罗斯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文学尤其是诗歌繁荣

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诗人有蒲宁布洛克别雷伊万诺夫勃留索夫巴尔蒙特阿赫玛托娃吉皮乌斯曼德尔施塔姆马雅可夫斯基等《白银时代诗歌金库》分ldquo女诗人卷rdquoldquo男诗人卷rdquo两册分别收录了白银时代最负盛名的俄罗斯九位女诗人的 210余篇诗歌代表作十六位男诗人的 230余篇诗歌代表作相对集中地展示了白银时代俄罗斯诗人们的创作风采1048778104864910486609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郑体武编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 1月出版

好书推荐

精彩周末读书观影072020年4月 11日 星期六责任编辑 赵立功hnrbdsgysinacom

佳作品读

域外文谈

[美]杰里米middot许疾病暴发或疫情大流行的消息很容易

让人联想到好莱坞对可怕疾病症状政府

管制和大规模死亡的幻想感染的概念

或者说病毒和细菌无形地占据了人体创

造了一种不确定感和无助感这种不确定

感和无助感会引发对人类未来的思考下

面是全世界多年来在大屏幕上表现暴发流

行病疫情的电影

《诺斯费拉图》(1922)

《诺斯费拉图》是一部恐怖型电影由

弗里德里奇middot威尔海姆middot茂瑙执导马克斯middot舒莱克伽斯塔夫middot冯万金汉主演1922 年

在德国上映该片讲述哈特长途跋涉到诺

斯费拉图伯爵的古堡商议一幢房产的出售

事 宜 却 发 现 诺 斯 费 拉 图 伯 爵 是 吸 血 鬼

逃出古堡的哈特回家后得知诺斯费拉图

已经来到小镇并令小城瘟疫肆虐哈特

开始设法消灭黑死病瘟疫与吸血鬼

疫 病 感 染 主 题 在 现 代 吸 血 鬼 电 影 如

《刀锋战士》和《地下世界》中非常流行但

《诺斯费拉图》是电影史上第一部以吸血鬼

为题材的恐怖片也是第一部将吸血鬼与

真正的黑死病瘟疫联系在一起的影片导

演在这部无声电影中描述了邪恶的伯爵

通过淋巴腺鼠疫的传播来掩盖他的吸血行

为淋巴腺鼠疫是一种细菌引起的疾病

在历史上曾多次肆虐欧洲和亚洲著名的

电影场景包括装载着棺材的奥洛克船上的

瘟疫老鼠跑上岸传播致命的微生物这

有着诡异的历史相似之处mdashmdash历史上的威

尼斯人实际上在假定的吸血鬼和黑死病之

间建立了类似的联系没有现代医学对瘟

疫的认识

《第七封印》(1957)

由英格玛middot伯格曼执导甘纳尔middot布耶

恩施特兰德本特middot埃切罗特尼尔斯middot波

普马克斯middot冯middot西多等主演的电影于 1957

年 2 月在瑞典上映影片透过十四世纪战

争结束之后理想主义的骑士布罗克以及他

的同伴在瘟疫蔓延的欧洲大陆上的漂泊生

涯向观众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对死亡时

不同的表现方式

很少有电影敢像《第七封印》那样直面

死亡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从十字军东征

归来的瑞典骑士他发现自己与死神面对

面化身为一个苍白的蒙面人骑士向死神

挑战一盘时间游戏同时他在黑死病时期面

临生存问题并试图拯救一些没有标记的灵

魂这是一部关于黑死病或中世纪欧洲的

电影与其说它具有历史准确性不如说它

具有隐喻美它捕捉到了人类在流行病时期

所做的努力同时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对信

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针锋相

对的疑问而且又通过剧中约瑟夫一家的生

活来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

《人间大浩劫》(1971)

由好莱坞著名导演罗伯特middot怀斯执导

大卫middot韦恩亚瑟middot希尔主演的悬疑科幻型

电 影《人 间 大 浩 劫》于 1971 年 在 美 国 上

映该电影根据迈克尔middot克莱顿的小说改

编描述了美国一颗军事卫星在返回地球

时被一颗携带致命外星微生物的流星撞

出了轨道坠落在墨西哥荒郊小镇上导致

小镇上的居民全部离奇死亡仅剩一老一

少受重伤未死特别营救小组将他们救回

实验室研究其病况最终发现其中奥妙

该影片让人们醒悟外星威胁并不都

需要激光mdashmdash有些是作为微小的媒介到达

的它们会感染或杀死人类科学家很快

确定外来入侵者来自撞击卫星的流星现

实生活中的科学家对太空岩石将外星生命

带到地球的想法非常感兴趣一些人认为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可能有某种外星起源

但此时美国宇航局更担心机器人探险家

用地球微生物污染火星或其他星球

《乐队继续演奏》(1993)

由伊恩middot迈克伦主演的警示型电影《乐

队继续演奏》描述了医学工作者在里根执

政时期从事艾滋病研究的经历该影片还

复述了真实的新闻报道讲述了艾滋病是

如何在美国被发现的

正如记者兰迪middot席尔茨在他的《乐队继

续演奏》一书中所说事实证明在讲述艾

滋病流行的早期现实和小说一样引人入

胜HBO 电影改编版同样讲述了流行病

学家试图解释旧金山和纽约同性恋群体神

秘死亡的真实故事费城坦普尔大学的公

共卫生研究员莎拉middot巴斯说这部电影展示

了ldquo政府和公共卫生的反应可能会受到政

治的影响有时反应会不顾政治而发生rdquo

电影版上映一年后席尔茨本人死于艾滋

病并发症

《看台》(1994)

在由斯蒂芬middot金改编的《看台》中人类

制造的ldquo超级流感rdquo毁灭了大部分人类并

为善恶对峙铺平了道路

在该影片中一种ldquo超级流感rdquo的人类

工程变种从实验室逃脱几乎毁灭了全世

界的人口这是一个极端的场景令人不

安地接近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比如 1918 年

导致全球 5000 万人死亡的ldquo西班牙流感rdquo

一些早上感觉良好的人在那个历史性的事

件中在夜幕降临时已经死亡mdashmdash但是现在

不要惊慌即使是 2009 年 H1N1 暴发的最

坏情况也没有开始接近 1918 年西班牙流

感的致命性更不用说威胁要消灭地球上

的人类生命了1048778104864910486609 (王志成译)

孙永庆

小说家墨白的散文读来有种独特的味道近期便沉浸在他的散文集《鸟与梦飞行》(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中跟随他的笔触在文字中游走有对北方村庄和欧洲名胜古迹的精神寻觅有对自己创作母体颍河镇的叙说有对自己精神家园的阐述有对自己家人师友的回忆有对自己创作的回顾和审视在他的文字世界里能享受文学带给我们的慰藉

作为小说家的墨白写散文自然会融入些小说的技法比如用细节刻画人物比如用心路历程来反映人物性格这些都会使其散文的可读性增强底蕴厚实与书同名的散文《鸟与梦飞行》写的是父子亲情他把儿子写离别的散文引入文中还巧妙地嵌入了父子的通信把父母对孩子和孩子对父母的情感经历作比较悟出孩子的经历和感受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在《我的大哥孙方友》里拉着煤车在雪地里艰难行走等细节写出了任劳任怨的大哥孙方友把一封一封退稿信夹起来时常翻看写活了作家孙方友《南丁先生》通过放歌手稿排座次老顽童等内容把南丁先生塑造得栩栩如生

营造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墨白在写作过程中悟出的道理一个没有独立精神的作家写不出有思想含量的作品他的作品也是走不远的人的一生一呼一吸就过去了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活出精彩让自己的作品哲理深蕴就得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一个气质高贵的人如何构建精神家园读书无疑是一条途径在《做一个气质高贵的人》中墨白从物质化入手写了纸醉金迷的迪拜写了自己年轻时的落魄写了庄子讲过的一个小故事写莎士比亚书店出版《尤利西斯》写韦弗帮助乔伊斯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很自然地引出ldquo当我们贫穷的时候我们渴望财富当我们拥有了财富之后才发现只有财富并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在拥有了财富之后还要做一个精神高贵的人要成为一个精神高贵的人那么你的一生就要不断地修养自己一个人的修养是要依靠大量的阅读来完成的rdquo

互联网时代如何阅读墨白在《网络时代我们怎样做ldquo上帝rdquo》里有所思他提出阅读是生命对生命的阅读阅读就是在寻找自己的无知一个作家应该站在人类的精神高度来看自己的处境这样会使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更清醒那就是要有自己的精神高地在《精神的家园》中他写莫奈和达利精神之源的差别莫奈的精神家园建立在对自然和人的感觉之上达利的精神家园建立在阳光照耀不到的黑暗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作品便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他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分裂和卡夫卡的孤独和异化这些都是他们的日常正是这种心理的煎熬使他们的作品突破了现实的表象进入了时代的精神实质他写普鲁斯特的梦呓和博尔赫斯的幻想他们对时间产生怀疑对生命的本质提出了疑问这些作家通过文字表达出人的精神世界当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所传颂成为人类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人类的精神作家也就实现了建筑他精神家园的真正意义

墨白写道ldquo一个作家文学的家园并不是一个地域而是建立在精神之上但这并不是说地域对一个作家不重要地域是一个重要的精神符号她使我们更清楚地感受到一个作家的精神家园的存在福克纳和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乔伊斯意识里的都柏林沈从文建立在自然和人性之上的湘西马尔克斯魔幻之中的马孔多就是很好的例证rdquo而现实中的墨白扎根故乡颍河放眼世界文学

《鸟与梦飞行》是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ldquo小说家的散文rdquo丛书之一种小开本硬壳精装封面选用艺术大师毕加索的名画《梦》很合墨白文章的意蕴精美大气我喜欢书中的内容也喜欢书的装帧翻开这本书一篇一篇慢慢品来书香四溢犹如茶香沁人心脾好书104877810486491048660 9

路来森

历来似乎都把法国作家加缪的《鼠疫》看作一部象征小说连加缪自己都说ldquo《鼠疫》显而易见的内容是欧洲对纳粹主义的抵抗斗争rdquo

这或许也是对的《鼠疫》完成于 1946年1947年 6月在巴黎出版此时二战已经结束但《鼠疫》一书的酝酿创作却是在二战期间1939年 9月二战爆发加缪被迫离开巴黎一路流浪最终落脚于当时的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阿赫兰而在1941年至 1942年间阿尔及利亚各地曾经广泛爆发流行过瘟疫

两种现实重叠出现瘟疫与战争于是就有了加缪《鼠疫》的象征意义二战是一场危害更大的ldquo瘟疫rdquo

不过我阅读《鼠疫》从作者的文字中看到的却是更多的对ldquo人性rdquo的思考和展现

人性许多人习惯于用ldquo善rdquo和ldquo恶rdquo去区分其实哪有如此简单在个体身上善和恶总是交错相融存在的故而善里面就有了ldquo伪善rdquo或许恶里面也有ldquo伪恶rdquo更多的时候人性作为深层次的东西是埋藏在灵魂深处的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或者面对特定的对象突发性事件时人性才得到最真实的表现再者人性似乎也没有

ldquo永恒rdquo的人性人性也在变阅读加缪的《鼠疫》我们会从中得到一

些答案阿赫兰阿尔及利亚的一座商业小城

居民安居乐业可是一场突然降临的鼠疫却在彻底地改变着这个城市很快城市便被封闭港口被封锁阿赫兰成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围城只是这座ldquo围城rdquo只有

ldquo进rdquo没有ldquo出rdquo鼠疫成为一件特殊的灾难性的事件

抗击鼠疫便成为阿赫兰小城全体居民的头等大事这里面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政府层面一个是百姓层面前者作者在小说中写得比较ldquo虚rdquo作者更多的笔力则是在描写百姓层面的抗击鼠疫他把目光投向低处通过最普通的人的行为来展现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

于是一些生活在最底层的ldquo小人物rdquo便纷然登场

舞蹈演员让middot塔鲁带头自发组织防治鼠疫志愿队老医生卡斯特尔ldquo满怀信心全力以赴就地取材制造血清rdquo小职员格朗专心致志地做好他的ldquo累计和统计数字的工作rdquo至于主治大夫里厄医生就不用说了(每天工作二十小时)helliphellip这些平凡的人

切切实实地工作在与鼠疫斗争的第一线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必须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斗争而不是屈膝投降

这一切都表现着一种集体的人性美向善不屈团结抗争

同时人性中恶的方面也在赤裸登场一些人疯狂地花钱享乐徜徉于娱乐场所肆意寻欢投机商趁火打劫以天价出售正规市场紧缺的食品贫困家庭数米而炊富裕人家却衣轻乘肥鼠疫不仅没有缩小人们心中的不平等感而且还扩大了这种不平等感而拉乌尔加西亚柯塔尔等人则是其中的典型他们趁着鼠疫灾难进行走私活动从中大发横财嫌疑犯柯塔尔甚至借鼠疫暂时逃避审判盼望着鼠疫不要结束

更为可怕的是当鼠疫的危害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的信仰开始动摇甚至连神父帕纳鲁自己都想写一篇《神职人员可否求医问药》的论文其他的芸芸众生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更情愿去相信占星术士的预言天主教堂圣人的谶语

不过鼠疫也在改变着人性记者雷蒙middot朗贝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初他只是把自己作为一个ldquo局外人rdquo(ldquo我原来一直认为我在这个城市是外地人rdquo)所以他就以ldquo爱情的名义rdquo(回到自己居住巴黎的妻子身边)想方设法逃离瘟疫横行的阿赫兰市官方道路不通就走另一条道路寻求地下走私组织的帮助可是当他真正要实现自己离开阿赫兰这个鼠疫小城的愿望时他却拒绝了因为他被别人(那些积极工作的人)感动了他认识到ldquo假若他真的一走了之他会感到羞愧这会妨碍他热爱自己留在那边的亲人rdquoldquo如只顾自己的个人幸福就可能感到羞愧rdquo

看这就是人性善与恶并存同时也在做着改变转化从来就没有绝对的人性mdashmdash这或许就是作者的答案104877810486491048660 9

文学带给我们的慰藉mdashmdash读墨白散文集《鸟与梦飞行》 外国电影里的疫情外国电影里的疫情

象征的人性的mdashmdash读阿尔贝middot加缪《鼠疫》

周末侃影周末侃影新冠肺炎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新冠肺炎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电影作为人类生活的反映电影作为人类生活的反映很多时候很多时候一些作一些作

品内容会走在现实生活的前面品内容会走在现实生活的前面美国美国《《亚洲读者汇刊亚洲读者汇刊》》20202020年年22月号刊发的月号刊发的《《电影电影中暴中暴发的流行病疫情发的流行病疫情》》历数电影史上表现人类社会流行病疫情的影片历数电影史上表现人类社会流行病疫情的影片很切时下热很切时下热点点本期摘译编发本期摘译编发以飨读者以飨读者

《鸟与梦飞行》墨白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电影《第七封印》剧照

电影《诺斯费拉图》海报

电影《人间大浩劫》海报

《鼠疫》[法]阿尔贝middot加缪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