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21
1 ( ) ( ) ( ) 便 6 / 14 滿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1

圓覺經講義

本經註解最權威者屬唐.宗密大師(華嚴五祖)

前言:華嚴(廣經).起信(略論).「本經」(略經)。

玄義

辨體:一真法界如來藏為體(

體性深遠)

大乘經皆以實相(真心)為體。

明宗:宗:圓照清淨

覺相

趣:成就佛道(

宗趣分別)

論用:離妄證真(

力用殊勝)

教相:一乘圓頓教等列華嚴部

托本在佛

◎太虛大師三點提示 被機在頓大乘利根人 ﹔

(頓漸悟修之義)

(境.行.果) 注重在行(行位、行法、行過患、行方便)實踐

大方廣圓覺陀羅尼

修多羅了義

經題:

秘密王三昧

如來決定境界

如來藏自性差別

大(體大):當體為名.常

為義現前一念心性.當體絕待

大方廣

方(相大):就法得名.軌則為義任持自性、隨方取法(故能隨緣不變、功德相)。現前一念心相.無相而無不相

廣(用大):從用得名.廣博為義妙用無盡、為普渡一切眾生

《起信》:就凡上建立三大為宗。

《華嚴》:就玄上及事上建立為三大為宗.一字皆立十義。

大:一切相用皆同真性而常

方:雙持性相.具十玄門(持)

軌持一切諸法.一一皆能生解(軌).《義海百門》賢首法藏大師

6

/

14

四無礙、三觀、

十玄、六相

一心二門(流轉還滅門)

當部所崇

宗之所歸

圓照光明.自心之○智

以智照理.照到惑淨智滿

清淨覺理.自心之○理

永斷無明.法身顯現方成

佛道

。。

根據點:以果地覺為因地心

豎窮三際

十方

本体

時間

空間

單法立題

﹏﹏﹏﹏﹏

Page 2: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2

廣:能包能

.相即相入.重重無盡。

※本經:就本覺上建立三大為宗.直指法體(扣緊法體)

若不剋體標指.則不知向來說何法大.說何法廣。

圓:滿足周備.此外更無一法。《起信》所言覺義者.心体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此覺非離

圓覺

覺:虛明靈照.無諸分別念想。大圓滿心

圓滿覺性.其體甚大.其相自方.其用最廣故名。圓滿菩提(佛果)‧過患盡離.功德圓滿

修多羅:契理.契機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所被之機

了義:究竟

四依法:→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經:貫攝常法

聖人所說.不易之真理

人題:唐罽賓國沙門佛陀多羅譯(覺救)開元釋教錄:於東都白馬寺譯.不載年月

草堂宗密

:師承

道圓禪師(荷澤法脈)

華嚴:澄觀大師

◎余心宗圓覺

初得經卷未終軸.感悟流涕(汝當大弘圓頓之教.此經諸佛授汝耳)

大疏

大鈔

略疏

略鈔

道場修証儀

◎龍藏

探.無備於此.文略義廣.義具終教.頓教.空宗性宗.亦該小乘.兼含圓別.

通抉悟修之義.具足頓漸禪門。

若約義理富博.誠知不及華嚴﹔若取指示覺之心體.以投頓悟之機。即不如圓覺.

故若留心.偏願弘此。

作有義事是惺悟心.作無義事是狂亂心。

狂亂隨情念.臨終被業牽。

惺悟不同情.臨終能轉業。

凡局聖.非離境局心.心境凡聖本空.唯是靈覺故言覺也。

一切無不圓明覺了

﹏﹏﹏﹏﹏

道詮法師(疏)長壽二年譯﹔宗密:「不知此說本約何文」入藏諸經或失譯

主或無年代者亦多.古來諸德.但以所

詮義宗.定其真偽矣。(依義不依語)

780-841 (25 出家)

(62 歲)

(11 出家) (101 歲)

偈語:給溫造信

提出宗教實踐的

具体方法

巧被三根

Page 3: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3

圓覺經講義

信、聞、時、主

標入智用之源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佛在定中說

攝相歸真

明與凡聖同體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眾生因地本具圓覺妙心

說處依真

總彰稱體圓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隨體圓滿周遍法界

稱真現土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總標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登地...等覺菩薩

同體法眾

別列其名曰:

總嘆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身心寂滅平等本際

平等境(文殊)有智

示境行

地上入佛地行(普賢)起行

差別行

地前入地上行(普眼)觀行相應(普觀.

觀.人我空觀.法我空觀)

自悟境(金剛藏)斷無明

境抉擇

悟他境(彌

勒)再問由凡至聖成佛.五性差別.斷事理二障

行 位(清淨慧)凡夫.未入地.已入地.如來的隨順覺性.(始覺四位)

單法門(威德自在)三觀行法(單修)

複法門(辯

音)二十五輪

自心病(淨諸業障)自心病(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命相)

邪師病(普

覺)邪師病(四病:作、任、止、滅)

行方便(圓覺)安居、懺悔、證入

流通分(

賢善首)

依教奉行

神妙莫測不可思議-解脫德

通達無礙得大自在-法身德

統十界而無礙-般若德

智光慧照 三大三德之秘藏(圓覺本 体)如來藏心.法界真境 法界大定.

正宗分

行病患

深抉擇

行抉擇

序 分

6

/

21

師資道合.機教相契.說聽始終.名為一時(感應道交之時)

此經在常寂光淨土演說

聖同(佛佛道同)

+

凡同

=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體深.住寂光境法性身不生不滅

本來的理體

用廣

平等也

無礙用

實相.真如

法身住常寂光淨土

稱體起用.

現出實報莊嚴土

表無盡

處成就

眾成就

唯識: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華嚴法界三觀:

真空絕相觀

理事無礙觀

含容觀

主伴同入

証信序:六种殊勝

上求佛道

下化眾生

Page 4: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4

文殊

普賢→清淨慧

威德自在→普覺

圓覺

信:初一

解:次五

行:次四

證:後一

《宗密.圓覺大疏》

「欲運心修行.先須信解真正以為其本

若不正.所修一切皆邪﹔從使精勤.徒為勞苦。

權宗多云先且漸修.功成之後自頓悟﹔

華嚴此經皆先頓同佛解.方能修證。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賅果海果徹因源

此文殊段頓彰信解之境.後普賢等十菩薩節級顯示總別觀行。」太虛大師:托本在佛.注重在行

上根:普眼觀門

悟(解悟.證悟)

中根:三觀修行

下根:三期道場

《大疏》與《都序》

諸宗不出定慧.無定無慧皆是狂是愚。偏定(無明窟)偏慧(邪見)。定慧要等持。

頓悟頓修:斬染綟絲上上根(荷澤禪學﹔澄觀心法)。在斷煩惱証菩提時.一聞千悟.即悟即修即証。悟修同時。

漸悟漸修:登高鑒遠(北宗禪門之教.神秀)足履漸高.所鑑漸遠。視野心境。初地不知二地事。

頓修漸悟:磨鏡.射箭

漸修頓悟:伐木入都

頓悟漸修:

日光頓出.霜霧漸消

人人本具佛性.本來是佛.現是凡夫.漸除凡行

宗密大師所提倡的宗教實踐方法

猛風頓息.波浪漸停

《首楞嚴》:理則頓悟.乘悟並消.事須漸除.因次第盡。⊙

山林樹下長養聖胎。

*

五种情況都是就今生而言.若推宿世則唯漸無頓.今見頓者(如六祖),已是多生漸熏而發現耳。

婆伽婆

自在

熾盛

端嚴

名稱 吉祥

尊貴

因悟而修{對悟的理解}

因修而悟{親証体驗悟的內容}

一時通磨一面.終不從一分一寸致功.塵埃微微而盡.明相漸漸而着。

聞圓教.信圓法.不悟但樂欲情殷.深宗頓理.頓發大心.頓絕諸緣.頓伏煩惱.由此加行漸漸得悟。

千斧萬斧漸斫(倒)一時頓倒(斷惑)

從邊遠至京都.數月步步而行.入大城門一時頓到(証理)。

念佛三昧→

不為煩惱所障.

身光.智光

具足微妙相好

名聞普偏十方

威德冥加顯護

佛是天中天

不為生死所繫

熾然照耀大千世界

端正莊嚴

稱揚無盡

消災滅罪

聖中聖

Page 5: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5

圓覺經講義

初一問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

後十問答、令依解修行隨根証入

科:

進問威儀

問本起因「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

申請

問發心離病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

遠被當來

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三展虔誠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讚許《智論偈》: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

佇聽《十地經》:如渴思冷水.如飢思美食.如病思良藥.如眾蜂依蜜.我等亦如是.

示本體善男子﹗

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

願聞甘露法。

彰德用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方成佛道

按定其非

先示其相

正示其相

直喻前文

推窮妄宰

出其過患

展轉倒見

後顯本空此無明者‧非實有體

依真悟妄知是空華.即無輪轉

釋成因地

展轉拂

.釋成正因

徵拂所由.釋歸圓實

結牒前問

偈頌

6

/

28

《首楞嚴》

《占察經》

法 喻 初明諸法(二句)

後顯一心(六句)

標示真宗

長行

正說

長行

偈頌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而白佛言:大悲世尊﹗

願為此會諸來法眾從法性起.稱法之眾.為法而來之眾

最初發心

因行所依之地

稱法之行

菩提心中大智心也

佛○果

○因行來教授菩薩

智光照心體

云何無明...四方易處。顛:心識狂亂﹔倒:背覺合塵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病者妄執

由妄執故─

非唯惑此虛空自性,

由此妄有輪

亦復迷彼實華生處

轉生死,故名無明

(佛)更無有上

於法自在

總一切法、持無量義

願樂欲聞

無字陀羅尼﹔無(

大)

即無邊際

門:出:一切染淨法皆從圓覺流出

入:百千萬法悉悟入

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

「但怪空裏有華

不覺眼中有翳

外嫌身心苦惱

不知內畜迷情」

「念無自相.

不離本覺.

依覺故迷.

若離覺性.

則無不覺」

※公案:雲門文偃↓

香林澄遠「遠侍者」

證知.悟知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

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

淨覺隨順

空外境(所知之境)﹔

空內心(能知之心),亦非執空(遮斷滅)

離過

背塵合覺

寶藏藏於地下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

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

不生不滅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如來在纏

(空如來藏)

如法界性、究竟圓滿、

十方故

(不空如來藏)

Page 6: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6

大悲:

《六波羅密經》:能除重擔,示勝義故﹔成就有情,住法性故。

《首楞嚴經》: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陀羅尼: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

有多字.一字.無字﹔今即無字.無字即無邊際,故言大也。

大品般若:總持非文字.文字顯總持。

門:出—

一切染淨法皆從圓覺流出。

入—

若悟圓覺.則百千萬法皆悟入故。

圓覺:(裴休序)

圓:統眾德而大備

覺:爍群昏而獨照

顛:心識狂亂

倒:背覺合塵

倒有所執,顛但荒狂

《占察經》:應當先知最初根本之業.依止一實境界以修信解﹔

因修信解力增長故.速疾入菩薩種性。

》:末法中正解難得.縱有,或縱心五欲.或宗習異道.或執滯二乘.

縱有發意唯求大乘.若不聞此法門.亦墮邪見。

離本心外.別有所求.見妄、見真.並為邪見.不必六師。

墮邪見

最初根本之業

因地初心

Page 7: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7

《首楞嚴》: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諸天魔王及魔眷

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

但怪空裏有花.不覺眼中有翳

外嫌身心苦惱,不知內畜迷情

念無自相.不離本覺﹔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

註:

隨順淨覺

執盡病除.有無不當情(清淨覺體從此顯彰)﹔然後興心運行,聚沙畫地‧合掌低頭.皆成佛道。一切事皆是佛事(化塵勞

為佛事)

無起滅故(當體空)、

無知見故(心知.眼見)

如法界性(稱法界性.稱心如意)。

結牒前問是則名為因地法行(依真悟妄).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文殊章﹔是講平等境、佛境(圓覺境)

Page 8: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8

圓覺經講義

還丹一粒‧點鐵成金﹔真理一,言‧點凡成聖‧如斯因地‧方為真修。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

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

華嚴初會.普賢即入如來藏身三昧‧此心凡聖等有‧但果顯易信‧因隱難明‧故淺識之流‧

輕因重果‧願諸道者‧深信自心﹔應捨難捨之妄緣﹔求見難見之妙理‧妙理者、即自心也。

令修道者.外遺世界.內脫身心。

不計身.身同虛空﹔不起心.心同法界。

◎普賢章:開始講修證(依解起行)﹔根器不同、煩惱厚薄故有差別行

幻幻何修問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

○幻還修於

○幻

斷滅誰修問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

遮不修之失

請修方便

正說

標幻從覺生.以為義本

明幻盡覺滿.以釋前疑

令離幻顯覺.正示用心

辯幻覺不俱.結酬其請

《起信論》:

從真起妄:依本覺故.而有不覺。(

染緣起)

返妄歸真: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7

/

5

問:解行相違

本空本不修.多生生死苦.今空今不修.云何得脫苦。

溺斯意者.近代尤多.但恃真如﹔不觀力用

《疏》:

《楞》:

《疏》:

《疏》:

知是空華、即無輪轉

不歷僧衹獲法身

《疏》:

妄根

妄境

聞性

=身心

=法門

身心(沒有了)

宗密大師說翻譯應該有缺失

願為末世一切眾生「分別演說」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

眾生永離諸幻

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習

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p.10/1

p.10/-3

六凡三乘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Page 9: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9

圓覺經講義

華依空生、空不生華。

迷依覺生、覺不生迷。

(覺迷迷滅)

止離﹔休心息意.永不攀緣.如人遇怨.不應共處。

觀離﹔虛妄之法.體性皆空.如夢枷鎖.寤則已離。

不繫為止.不計為觀﹔俱以止觀離之.則定慧平等。

令離幻顯覺‧正示用心 喻

離妄(幻境)遠離一切幻化境界(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亡塵

離覺(幻心)心如幻者.亦復遠離(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盡根

遣離

遠離為幻.亦復遠離(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空智

遣遣

離遠離幻.亦復遠離(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滅空

密顯真覺

得無所離.即除諸幻(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還覺

兩木:能修.所修

˙

煙:離

˙

灰:遣宗密大師(

煙滅灰飛)

蘇東坡:念如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強虜(

灰飛煙滅)

蒼雪讀徹(

)

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商量。

7

/

12

展轉離幻*

密顯真覺*

展轉離幻

1588

|

1656

◎-歲若教無此夜.百年那得暫閒人

◎戒地堅、腳跟實.臨行正定.如旅還家.視世之過頭沓舌.問影織空者.豈可同日道哉﹗

由堅執持遠離心故

金剛經前半卷(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不為境轉

※觀音從耳根入三摩地.此從意根入

離念境界(

無念)

.唯證相應故(

開悟)

金屑雖貴.落眼成塵

錢謙益

Page 10: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10

詩:(序)

歲在丙申暮春,華山見月老師弟以楞嚴講期見召,使命載至,余以老病辭不獲免。勉起以應。

至山中,賓主相見,寸步必假人扶,載拜為難,堂頭私念,能唱一經題下座,則吾願足矣。

講至二卷末,惟餘一息奄奄而已,堂頭固請,命弟子輩代之,如釋重担,一放下便不復振起。

雖然,是役也,何必竟?亦何非竟?若語其竟,未及「如是我聞」,早已「信受奉行」﹔語其

未竟,即塵說、剎說、熾然無間,終無有竟。噫﹗斯言固自解,即以解嘲。

詩:

慶喜慣啼拋止葉˙飲光解笑示拈花˙而今哭倒俱非是˙何處宗乘辨正邪?

試問此心曾白否?可憐双眼果青耶?剎竿倒却門前久˙大廈將傾賴木叉。

閉門莫復怪山僧˙打睡繇來接上乘˙十日庖羮咽未下˙千人講座病猶登˙鼓將

風斯轉˙散入塵毛氣不接˙如是我聞曾未及˙奉行信受許先膺。

辭世偈:

我不修福,不生天上﹔我不造罪,不墮地下,還來人間,生死不怕。

有一寶珠,欲求善價,別開鋪面,娑婆世界。

辯幻覺不俱.結酬其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文殊:知是空華.即無輪轉(

証解)

普賢:知幻即離.不作方便(

圓修)

釋本義: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憨山大師云:如香象渡河.一踏到底。

【楞伽】乍聽楞伽猶然故吾.十晝夜對卷癡坐.雙目逼如赤桃.即聽三自性章.恍如枷鎖墮地.種種憎愛忻怖.

莫不帖然.自此經論觸目.一皆冰釋無滯.行住坐臥.惟覺大快而已。

一斷永斷.不作方便.亦無漸次.但能知幻即名為離﹔但得離幻即元是覺。

REVIEW:

Page 11: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11

圓覺經講義

徵釋用心

前面二章悉談頓教法門(

頓悟.頓證)

一門超出如來地

開示觀門同佛:普

徵釋迷悟始終:金剛藏菩薩

深究輪迴根本:彌

略分修證三昧:清淨慧菩薩

次四問答(別明觀行)

中根

後一問答(道場加行)

下根

總問:修行漸次指示次第修行方法

云何思惟聽完沒思及修.只是理論無法契入.

別問

云何住持心力夠.安住正法上.果熟蒂落.

云何方便.使令開悟

請翻到講義第

頁(後面)

◎芙蓉道楷禪師.(辭世偈):

吾年七十六.世緣今已足。生不愛天堂.死不怕地獄。撒手橫身三界外.騰騰任運何拘束。

7

/

19

初四問答(通明觀行)

上根

廣明行相

佛眼

三昧:離幻法門也﹔神通大光明藏三昧

迷:不悟

悶:不入

Page 12: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12

起行方便態度用心明確‧應當正念遠離諸幻

戒定

破執

二空觀

觀行成就

顯理

觀慧

標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正說

印前顯後

釋義

法界觀

入玄垢盡對除.即無對垢

一真法界

圓彰法界

真空絕相觀

頓同佛境

三重法界

理事無礙觀

結牒問詞

含容觀

《首楞嚴》:佛告阿難:我非

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

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此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

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我 法

喻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

法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

法喻

堅持禁戒.宴坐靜室

三無漏學

恆作是念。一切時中

觀四大和合(

析空觀)

◎四大和合成於一色(

初七薄酪)

於此色上方有六根(

六七六情開)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磨鏡.垢盡明現

我執法執除後.本覺圓明現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別觀四大

地:質礙

水:潤溼

火:暖熱

風:動轉

五蘊身心

如幻妄執有五蘊

圓覺真心

五道

隨業

迷位眾生不了

十二類身

實有如是身心自相‧‧

Page 13: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13

圓覺經講義

無邊虛空.覺所顯發

《首楞嚴》:

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皆悉消殞。

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

內身根識

外境六塵內六根清淨故所對六塵一切外塵悉皆清淨。

內外四大四大由六塵構成.六塵淨四大(

)

亦淨(

水火相容)

真空絕相觀(

七段) 世間諸法十二處.十八界‧加五蘊‖三科﹔三界內六凡依正皆悉清淨

出世間法一切清淨

自他正報一切實相清淨

一多依報

理事無礙觀此段融會色空(

前七)

與覺性平等一如。覺性是理.色空是事.理不礙事.事不礙理.以成理事

含容觀事事無礙

7

/

26

三重法界

※一真法界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攝事歸理

依事上顯理法界

還是生滅相

還是妄相

※參禪:虛空粉碎.大地平沈。

還是唯識所現

覺心圓滿光明故.顯出覺心周

圓滿無邊清淨

心清淨

轉八識成大圓鏡智。

【業盡情空】

覺圓明故顯心清淨..見塵清淨..眼根..眼識..

杜順的 法

界觀門

華嚴的四無礙境界

六根六塵是生識之處

六根六塵六識各有界分

無礙法界。

公案:六祖風動幡動﹔

「仁者心動」

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行捨(

正直平等.無功用行﹔以寂靜為義。)

發六通才沒困擾

六根才可互用

【六根清淨方為道】

體大

相大

以事顯理

﹏﹏﹏﹏﹏﹏

用大

Page 14: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14

覺圓明故

心清淨

心清淨故

依心所起之見聞覺知(見性之塵)見分亦清淨

見聞覺知所依之六根

六根清淨位(六根互用)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

志公云:如我身空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

圓照法師(

)

「自心淨土自道場.自性彌陀自法王

自去自來自三昧.自修自證自金剛」

亦清淨也

1890

|

1993

Page 15: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15

第七堂課

黑板上的字

心清淨

見塵清淨

見清淨

眼根

眼識

識清淨 聞塵清淨

聞清淨

耳根

耳識

識清淨

覺塵清淨

嗅清淨

鼻根

鼻識

嚐清淨

舌根

舌識

觸清淨

身根

身識

識清淨

知塵清淨

知清淨

意根

意識

大覺 > 虛空 > 世界 > 眾生

六和合

見分(

內)

一精明

Page 16: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16

圓覺經講義

真空絕相觀:攝事歸理

理事無礙觀:以事顯理

含容觀:事事無礙

覺性

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

◎《首楞嚴》: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嘗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

周法界

圓滿十虛.寧有方所。

壞:如水、火、黑、白之奪

雜:如粟、麥、沙、石之摻

一多相容不同門:以一入多而一無壞

以多入一而多無雜

大小無礙(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

8

/

2

◎李渤與智常禪師

文殊章: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

及波羅蜜教授菩薩(

出世間)

普賢章: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世間)

起信論: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含容

由彼妙覺性

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

如是乃至(八萬四千)

陀羅尼門無壞無雜。

《楞嚴經》: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

法界.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當知世人一處執鏡,一處火

生,遍法界執、滿世間起。起遍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

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

卷三)

Page 17: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17

譬:如百千燈照一室.其光

滿.無壞無雜

用心同(亡憎愛)覺成就故‧觀行成就(

覺圓明.覺性

滿.清淨平等不動)

﹔無四對之法(

沒有二元對立)

頓同佛境

見境同(亡修證)本有清淨圓滿.何須修.方言成就。去妄顯真方能說無修無證。

稱實同(亡能所)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

普照:如如智

寂滅:如如理

《瓔珞經》:等覺照寂.妙覺寂照。

亂起亂滅

猶如空華

一生成佛(小乘)

三祗成佛(始教)

成佛

相盡成佛(起信)

初住成佛(華嚴)

一念成佛(本經)

◎「本來成佛」唯華嚴與本經有之.但以語驚凡聽.理越常情.佛既舉言.生多不信.當知佛語不虛.怪己不悟.

非佛妄談也。

◎作(造作)止(息諸妄念)

任(

任其自然)

滅(

滅除幻妄)

普覺菩薩求善知識的標準。

◎答七如是

如是修行如我所說.如是而行(正念遠離諸幻)如是漸次如我所說先持戒修定.住靜處如是思惟如我所說

修二空觀如是住持如我所說住止於一真法界如是方便要進入一真法界要修真空絕相觀﹔理事無礙觀如是開

悟如我所說周

含融觀。

如如智照如如理.一如無二如。

法界

根塵四大等

縛脫.愛厭

敬憎.輕重

圓覺普照寂滅無二

於佛同境但還不是佛.是等覺。

去塵垢‧去習氣.去無明故無修

紛紛然

起滅:世界的成住壞空

《楞嚴》

別業妄見

同業妄見

病目人同比

一國。

============ 《楞嚴》: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

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不即不離

幻有

皆生如來清淨覺相

◎依報之世界.不即圓覺(

空中華)

.不離圓覺(

依圓覺而生)

◎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同一人)

無縛無脫:正報之身心。

六凡的束縛

四聖的解脫

都在圓覺

Page 18: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18

圓覺經講義

入道人.若未通決生佛同異.則成用功多時.反自疑悔(宗密大師)

金剛:堅利(智慧)堅定信心

:寶藏(深厚)

啟請進問威儀於是金剛藏菩薩::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

慶聞述益大悲世尊::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開發蒙昧::幻翳朗然慧目清淨。

正陳請詞

正伸難問經典常云: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

結請通釋惟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

如來讚許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得決定信永斷疑悔

承教靜聽

總指輪迴

反覈起疑之端

真隨妄轉

結指前疑

正答所問

空中華無起滅喻

喻釋現起之疑

金中

不重生喻

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

8

/

9

翳差華亡翳華二法非相待空空華因眼翳有﹔眼翳不因空華生

空不生華空華(

無)

喻生死、涅槃﹔虛空(

常在)

喻圓覺淨心

※法合:

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法說

喻顯

合喻

fce8

(妄不到真)

(真不成妄)

迷悟始終

疑法

悔修行沒看到成果

兩者是障道心所

3個問題接前章‧

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產生疑問

文殊菩薩

普賢.普眼菩薩

啓蒙

不明

病目治好

清明眼見真實相

黑板

本來成佛(悟)終

(迷)始

平等慈悲

非器不傳

得大乘正信、永不退墮、永不退轉即無疑悔

一切世界:有情無情‧始終:有情眾生‧生滅:生老病死

前後有無:有情世間(生住異滅)

‧聚散起止:器世間環境

成住壞空

我們的取捨念念相續是偏計所執性

動目能搖湛水.定眼猶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

問三個問題:

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

無明本有.何故本來成佛?

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何時復生煩惱

變成眾生?

Page 19: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19

黑板上的字

秘藏:非器不傳

密藏:說不顯了(

封閉)

如禪宗‧心心相印‧得心傳。

若了此喻.眾生雖本是佛.現在無明.

不妨修而後成﹔如金雖本有現在

中.

終以銷而後見。所謂

佛本是而勤修.惑元無須斷.若知金性不壞.又何疑佛更生疑.此喻約而義妙﹗

憨山大師

Page 20: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20

圓覺經講義

起疑之端(妄不到真)

喻釋現起之疑(真不成妄)

所造離念

正答所問

能造滯情

誡息妄心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妄想凝結

重彰妄義

結問不當理前讚美其起教.後責顯其實理

畜(情偏)﹔豎

人(情正)

飛沈亂想 潛結亂想

橫豎亂想

枯槁亂想

翻覆亂想

因依亂想

新故亂想

呼召亂想

精耀亂想

迴互亂想

陰隱亂想

食父母想梟類

8

/

16

舉勝彰劣二乘已斷見思惑.證我空(偏真涅槃).可出三界。

舉喻顯情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

不真實

輕浮

機巧之見

世智辯聰(遭難)

孔老: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

莊子:夏蟲不能語冰。

顯淺難造深

無實體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猶如空華::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無勝用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

《首楞嚴》(卷七)

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

第一堅固妄想(色)

第二虛明妄想(受)

第三融通妄想(想)

第四幽隱妄想(行)

第五顛倒微細精想(識)

(卷十):

《起信論》: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

本經以圓覺心(

真心)

為立場、圓覺心中(不動)

皆無此二元對待轉依之事。

十二類生的生因

都從亂想生

展轉妄想

卵生

人畜龍仙

胎生

◎世尊斥金剛藏非正問.使後學知所用心。

Page 21: 經 太 題立 虛 題 大 十無 華起 如秘 修 大 師 玄礙 方 大嚴信 方 來密 …ftp4.budaedu.org/ghosa4/C006/T067N/ref/T067N_001.pdf · 澤 禪 學 ﹔ 澄 觀 心

21

結語:文殊:問如來的本起因地

知是空華即無輪轉。

普賢:一切如來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知幻即離

普眼:觀行同佛﹔(

二空觀、法界觀 )

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金剛藏:迷悟始終﹔開大秘密藏。

如緣法師( )

普賢耳識圓通「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獲圓通?」

「有相心不淨.無相業不生

常保心無相.已在極樂中。」

「一句彌陀密中祕.三密加持出神奇

心想口念自耳聽.一心不亂往生西。」

1924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