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vbs-rtk 於土地複丈之可行性研究 以臺北數值 …...i 臺北...

72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暨所屬機關 106 年度員工自行研究報告 使用 VBS-RTK 於土地複丈之可行性研究-以臺北市數值區為例 報告人員:松山地政事務所測量課 技士陳祈安 技士林奕揚 1 0 6 1 1 0 2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Jul-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暨所屬機關

    106 年度員工自行研究報告

    使用 VBS-RTK於土地複丈之可行性研究-以臺北市數值區為例

    報告人員:松山地政事務所測量課

    技士陳祈安

    技士林奕揚

    中 華 民 國 1 0 6 年 1 1 月 0 2 日

  • II

  • I

    臺 北 市 政府 地 政 局及 所 屬 機 關 1 0 6 年 度 自 行研 究 報 告提 要 表

    填表人:陳祈安 電話:27230711#208 日期:2017/11/08

    研究項目 使用 VBS-RTK 於土地複丈之可行性研究-以臺北市數值區為例

    研究單位

    及人員

    松山地政事務所測量課

    技士陳祈安、林奕揚

    研究期間 106 年 2 月至 11 月

    報告內容摘要 建議事項 建議參採機關

    本研究主要探討能否利

    用一台手持衛星定位儀

    搭配臺北市 e-GNSS 系

    統進行土地鑑界複丈工

    作-界址點放樣。

    然而衛星定位技術也有

    許多使用上的限制,尤

    其在都會地區,衛星定

    位技術極可能因建築物

    遮蔽而受影響,本研究

    將藉由實地測量成果蒐

    集臺北市區使用 VBS-

    RTK 進行界址點放樣之

    精度及成功率,最後依

    數據分析此方法未來如

    欲納入事務所實行之可

    行性,以及未來可改善

    的方向。

    如欲在臺北市區使用

    VBS-RTK 進行放樣,應

    先利用航照圖、地形圖

    確定界址點附近的遮蔽

    情形,建議待測點位方

    圓 10-20 公尺內無高聳

    遮蔽物,透空度也應至

    少保持多方位無遮蔽,

    如此才有較高的機會成

    功初始化。

    本研究認為在臺北市區

    使用 VBS-RTK,現行較

    適合使用的時機仍為檢

    測或補設圖根點,因圖

    根點位置可依測量人員

    的需求做調整,以降低

    遮蔽物的影響,又可於

    一定時間內大範圍補

    設。

    當案件土地為偏遠山地

    或農地時,亦可搭配

    VBS-RTK 自行補設點位

    於鄰近位置施測,可免

    去引測距離較遠的圖根

    點亦或是誤差傳播的影

    響。

    全國各地政事務所

  • II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 1

    一、 研究動機 .................................................................................. 1

    二、 研究目的 .................................................................................. 2

    三、 研究範圍 .................................................................................. 2

    第貳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 4

    一、 e-GNSS 即時動態定位系統 .................................................... 4

    二、 臺北市衛星定位基準網 ........................................................ 11

    三、 相關文獻回顧 ........................................................................ 13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流程 .................................................................... 16

    一、 選定測區 ................................................................................ 16

    二、 使用電子經緯儀放樣界址點 ................................................ 18

    三、 VBS-RTK 放樣界址點 .......................................................... 18

    四、 計算差值與精度檢核 ............................................................ 20

    第肆章、 結果分析 ................................................................................ 2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28

    參考文獻 ..................................................................................................... 30

    附錄:觀測紀錄 ......................................................................................... 32

  • III

    圖表目錄

    圖 1、RTK 覆蓋區示意圖 ............................................................ 8

    圖 2、臺北市衛星定位基準網測站分布位置 ........................... 12

    圖 3、研究區域:南港區經貿段 15 及 39 地號土地之航照圖

    ................................................................................................ 16

    圖 4、研究區域:南港區經貿段 15 及 39 地號土地之地籍圖

    ................................................................................................ 16

    圖 5、研究區域:南港區向陽段 17 地號土地之航照圖 ......... 16

    圖 6、研究區域:南港區向陽段 17 地號土地之地籍圖 ......... 17

    圖 7、VBS-RTK 放樣點功能 ..................................................... 18

    圖 8、量測不同方法之放樣成果 ............................................... 20

    圖 9、放樣差值統計圖 ............................................................... 21

    表 1、經緯儀觀測與 e-GNSS 觀測之優劣比較 ........................ 9

    表 2、臺北市衛星定位基準網測站 ......................................... 11

    表 3、無法初始化之界址點遮蔽情形整理 .............................. 23

    表 4、無法初始化之界址點透空圖與遮蔽情形分析 .............. 23

  • 1

    第壹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

    因應日新月異的科技進展,國際間衛星定位測繪科技日趨成熟,

    逐步走向網路化、行動化及多目標即時動態定位服務。而內政部國土

    測繪中心為順應國際潮流,於民國 93 年起開始開始建置 e-GPS 即時

    動態定位系統,直自 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營運,開放即時性衛星動

    態定位服務、衛星觀測資料電子檔供應服務及衛星觀測資料後處理動

    態定位服務等 3 項服務。嗣後國土測繪中心自 101 年度起進行現代化

    更新作業,於 103 年度完成系統軟硬體設備全面更新,提供國內登記

    有案之法人團體高精度之雙星系定位服務。

    而臺北市政府地政局自 104 年起開始,建置完成 5 座衛星定位基

    準站以及控制中心,並於 105 年間整合內政部陽明山衛星追蹤站 1

    座,構成臺北市衛星定位基準網,最後於 106 年正式上線運作。

    隨著時代的演進及儀器的改良,測量方法與技術也一直有所精

    進,從平板儀、光學經緯儀到全測站,以及近年來廣泛使用的航空攝

    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都使得測量工作效率及成果精度越來越提

    升。惟目前地政事務所中較常受理民眾之土地複丈業務:土地鑑界,

    還是時常受到一些空間上的限制,如:現場發現圖根點已滅失、測站

  • 2

    間因障礙物無法通視、車流量大、測區廣闊等情況,皆會導致案件處

    理時間變長而民怨四起。

    為了設法改善上述所提到之測量困境,本研究與時下最新科技及

    國際技術接軌,使用本所於 106 年購入之衛星定位儀搭配臺北市政府

    地政局提供之 e-GPS 即時動態定位系統,希望可以透過此即時動態定

    位服務的優點,如:即時解算、高精度、單人單機可操作等特性,輔

    助各地方地政事務所進行一般土地複丈案件,嘗試運用最新的技術發

    展出一套更有效率及不受空間限制的工作模式。

    二、 研究目的

    本研究希望能透過一台衛星定位儀搭配臺北市 e-GNSS 系統進行土

    地鑑界複丈工作之可行性分析,探討能否藉由一台衛星定位儀完成一

    般土地鑑界工作最後的任務:界址點放樣。然而衛星定位技術也有許

    多使用上的限制,尤其在都會地區,衛星定位技術極可能因建築物遮

    蔽而受影響,本研究將藉由實地測量成果蒐集臺北市區使用 VBS-

    RTK 進行界址點放樣之精度及成功率,最後依數據分析此方法未來如

    欲納入事務所實行之可行性,以及未來可改善的方向。

    三、 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運用 VBS-RTK 技術於一般土地複丈案件為終極目標,故

    研究範圍以本所轄區為主要目標,本所轄區涵蓋臺北市松山區、信義

  • 3

    區、南港區,轄區內有平地、山坡地、都會區、郊區…整體來講幾乎

    涵蓋了各種可能遇到的測量情形。考量至圖解區須檢測現況並進行推

    圖,致無法以數值化坐標逕行直接放樣問題,本研究縮小研究範圍至

    轄區內的數值區,故選擇以南港區經貿段、向陽段之土地為測區施

    測。

  • 4

    第貳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一、 e-GNSS 即時動態定位系統

    1. 即時動態定位測量(Real Time Kinematic,RTK)

    GPS 載波相位觀測量大多是採用相對定位 (relative positioning) 的

    方式,利用在兩個不同地點的 GPS 相位觀測量,計算兩地之間的相對

    位置向量 (relative position vector),據以定位,而這種利用載波相位

    相對定位需要一個所謂「初始化」 (Initialization) 的過程,亦即接收

    儀搜尋、跟蹤衛星訊號及獲取衛星導航電文的程序,以求解整數週波

    未定值,收斂得到達公分級精度的固定解(Fixed),RTK 正是基於載

    波相位觀測值的即時動態定位技術。

    RTK 即時動態定位測量係利用兩台以上配有通訊設備的 GPS 接收

    儀,其中一台架設於已知坐標點上作為基準站,另一台則作為移動站

    以測定未知點的坐標,兩台接收儀同時接收衛星訊號,茲經基準站根

    據該點的已知坐標計算出其到衛星的載波相位距離差分改正數,並透

    過無線電通訊將該改正數資訊傳輸給移動站,移動站再依此數據修正

    其接收衛星而得的載波相位觀測值,以組成相位差分觀測值,從而提

    高定位的精度。

    RTK 即時動態定位測量得以即時地提供待測點三維坐標之關鍵,

    係建立在測站間載波相位差分即時計算的基礎上,並結合無線電傳輸

  • 5

    的技術,利用基準站與移動站在同一個空間環境中觀測誤差的空間相

    關性,透過差分的方式消除或消減了移動站觀測資訊中的大部分誤

    差,使得衛星定位測量的方法及成果資料之計算處理,從傳統後處理

    的方式演進為近即時性的定位模式。

    然而,此種單基準站即時動態定位的技術雖具有施測快速、操作

    簡便及高精度定位等多項優點,但因無線電通訊上距離及訊號遮蔽之

    限制,當通訊品質不良時,將無法獲得完整的定位資訊,且若主站與

    觀測站間距離甚遠(約大於 10 公里),將會失去兩站間誤差的空間相

    關性,經過改正後之觀測值將仍含有大量隱含的剩餘誤差,進而減低

    差分改正的成效,故該定位技術往往僅受限於基準站數公里範圍內才

    能採用。

    2. 虛擬基準站即時動態定位測量(Virtual Base Station RTK,VBS-

    RTK)

    隨著網際網路及無線通訊傳輸技術漸趨成熟,基於網路快速及寬

    頻數據傳輸的特性,數據資料得以簡易地數位化及傳輸流通,於是發

    展出 e-GPS 即時動態定位測量的技術,亦因其克服了傳統 RTK 定位

    技術的限制,故業已成為目前國際間測繪定位技術的主流。

    VBS-RTK 即時動態定位技術係 e-GPS 即時動態定位系統之核心技

    術,其採用數個衛星定位基準站所組成的 GPS 網絡來求解區域性的誤

  • 6

    差改正模型,再根據使用者端實體移動站的觀測資料,於附近模擬一

    個虛擬的基準站作為主站,如同是有一個架設於移動站附近的實體基

    準站一樣,此時該虛擬基準站與移動站間的觀測誤差將具有極高的空

    間相關性,倘再經過差分改正,系統誤差即可順利消除。因此,在虛

    擬基準站即時動態定位技術中,移動站並非接收某個實體基準站之實

    際觀測資料,而是經過人為修正誤差後的虛擬觀測資料,且此種利用

    多基準站網絡來模擬區域性誤差模型的方式,亦可有效解決傳統單基

    準站即時動態定位技術中主站與移動站間距離上的限制,大幅提高了

    施測作業的範圍。

    VBS-RTK 即時動態定位技術的基本定位原理,乃由數個衛星定位

    基準站全天候 24 小時連續地接收衛星資料,並經由網際網路或通訊

    設備與控制及計算中心進行連接,彙整計算產生區域改正參數資料

    庫,藉以計算基準站涵蓋地區內任一移動站附近虛擬基準站的觀測資

    料,因此在基準站所構成的基線網範圍內,移動站只需在待測點上擺

    設衛星定位接收儀,並將相關定位資訊,透過以全球行動通訊系統

    (GSM)為基礎的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技術(GPRS)等無線數據通

    訊傳輸技術及美國國家海洋電子學會(NMEA)專為 GPS 接收儀輸出

    資料所訂定之標準傳輸格式傳送至控制及計算中心,並計算虛擬基準

    站已消除誤差後之模擬觀測量,再以「國際海運系統無線電技術委員

  • 7

    會(RTCM)」所制定之差分 GPS 標準格式回傳至移動站,茲進行

    「超短基線」RTK 定位解算,即可獲得公分級精度定位的坐標。

    綜上所述,VBS-RTK 即時動態定位技術實際運作之步驟如下:

    I. 基準站區域網資料前級處理:

    透過各衛星定位基準站連續觀測而得的資料,建立基準網觀測資

    料庫,並同時進行基準站之網形平差計算,藉以計算出各基準站

    的精確坐標。

    II. 基準站區域網解算:

    控制及計算中心彙整各基準站連續觀測資料及精確坐標,求解出

    基線網內的區域改正參數,並建立區域性誤差修正資料庫。

    III. 建立虛擬基準站觀測數據:

    移動站透過無線數據通訊傳輸技術,將衛星定位接收儀之位置資

    訊登錄於控制及計算中心後,由控制及計算中心依移動站的位置

    坐標進行系統誤差內插計算,並與移動站距離最近之基準站的實

    際觀測資料組成 VBS 虛擬觀測資料,再將此數據回傳至移動

    站。

    IV. 移動站坐標解算:

    移動站進行「超短基線」即時動態定位解算,改正了觀測數據中

    大部分的系統誤差,獲得達公分級精度的坐標。

  • 8

    3. VBS-RTK 相較於傳統 RTK 定位技術之優勢

    I. 擴大有效作業範圍,維持高定位精度

    基於傳統 RTK 定位測量係利用誤差的空間相關性來消除移動站觀

    測量中大部分的誤差,使得移動站的觀測誤差會因與主站間距離的增

    長而增加,故往往僅有在各主站數公里範圍內才可適用,非涵蓋區因

    與主站距離甚遠,將無法獲得良好的定位精度。相較之下,VBS-RTK

    定位測量因各衛星定位基準站皆將觀測數據經由網路或其他通訊設備

    與控制及計算中心連接,彙整並建立區域性的誤差改正模型,故移動

    站只要在此基準站所組成的基線網內,皆可達到高精度的定位成果。

    圖 1、RTK 覆蓋區示意圖

    II. 無須自行架設主站,提高作業效率

    傳統 RTK 定位測量在進行外業測量前,使用者須耗費長時間自行

    架設主站,且基準站架設的位置,須考量到外業的作業範圍,倘原架

    設獨立基準站的位置與測區距離太遠,勢必要另行架設主站,而

  • 9

    VBS-RTK 定位測量因已架構大範圍的 GPS 多基準站網路,使用者即

    可逕行直接辦理外業作業,無須事前花費大量時間自行架設主站,不

    僅減少整體的作業時間,同時亦提高作業的便利性。

    III. 使用者皆在同一框架下進行定位測量

    傳統 RTK 定位測量因使用者自行架設主站的緣故,主站的設置將

    形成獨立性的定位測量系統,往往無法顧及主站間相對位置的正確

    性,且基準站的參考坐標大多僅依靠短時間的觀測資料計算求得,尤

    其臺灣位處地震頻繁區域,倘未能妥善管理更新參考坐標,將會嚴重

    影響定位的精度。與此相比,VBS-RTK 定位測量因各衛星定位基準

    站間與控制及計算中心相互進行連結,在此基線網範圍內所有使用者

    將在同一個框架下進行定位測量,並對全面性的定位成果品質有效地

    監控,解決傳統 RTK 定位測量獨立主站所造成的問題。

    4. 經緯儀觀測與 e-GNSS 觀測之優劣比較

    表 1、經緯儀觀測與 e-GNSS 觀測之優劣比較

    經緯儀觀測 e-GNSS 觀測

    天候 下雨天無法觀測 不論是晴天雨天,

    全天候皆可進行測量

    測量時間 晚上能見度不佳,

    甚難從全測站對準稜鏡

    全天 24 小時皆可觀測

    (儘量避免中午 11 至 14 時

    易受電離層影響時段)

    透空度 無需受到對空開闊之限制 深受周遭遮蔽情形影響,

    也會有多路徑效應1的問題

    1 多路徑效應:衛星定位測量係依據衛星的位置及接收訊號的距離、方向,來計算出測站的坐

    標,理論上,訊號從衛星發送後應直線傳遞予接收儀,惟測站周遭若有地物矗立,訊號可能會經

  • 10

    通視情形 控制點之間及與界址點間

    須相互通視 無須考量通視問題

    測量範圍 考量誤差傳播的特性,辦理

    複丈宗地無法距離圖根點太遠

    受限於空曠地區、避免在

    會干擾訊號的設施附近施測

    人力需求 測站及前後視需各 1 人,

    故總共至少要 3 人以上 單人單機操作即可作業

    作業效率 需花費時間尋找控制點、

    測站定心定平及計算數據

    只要有坐標資料即可

    直接進行放樣

    儀器重量 較笨重 較輕便

    由地物反射後才由接收儀接收,造成該訊號傳遞的距離及方向有誤,倘將該筆有問題的資訊一同

    納入解算,將會影響測量成果的精度,甚至無法成功收斂得到固定解。

  • 11

    二、 臺北市衛星定位基準網

    為建構臺北市全天候高精度衛星定位基準網,以提供各機關及民

    間機構高精度即時定位測量的服務,臺北市政府地政局自 104 年起,

    分別於本市轄區內的關渡醫院、臺北市中山地政事務所、中央研究

    院、萬華行政中心及國立政治大學等 5 處建置完成 5 座衛星定位基準

    站以及控制中心,並於 105 年間整合內政部陽明山衛星追蹤站 1 座,

    構成臺北市衛星定位基準網,最後於 106 年正式上線運作(如圖 2)。

    透過各基準站全天候 24 小時連續接收 GPS 及 GLONASS 兩套系

    統共 55 顆衛星之觀測資料,傳輸至控制中心進行整合計算處理,再

    以網際網路方式發送訊息,提供高精度測量成果,不僅節省了臺北市

    內各項測量作業的時間,亦解決臺北市各單位測量成果不一致之問

    題,甚至可以進而加值成各項應用,如地質敏感區的防災監控、橋樑

    或水庫壩體的變形監測、公車動態管理的交通應用等,提供全體市民

    各項便捷的服務措施。

    表 2、臺北市衛星定位基準網測站

    站名 站號 經度 緯度 儀器型號

    關渡醫院 GDH1 25°07'30" 121°27'59" Trimble NetR9

    中山地政 CSLA 25°03'48" 121°32'02" Trimble NetR9

    中央研究院 S101 25°02'25" 121°36'49" Trimble NetR9

    萬華行政中心 WHDO 25°02'05" 121°29'59" Trimble NetR9

    政治大學 NCCU 24°59'10" 121°34'24" Trimble NetR9

  • 12

    圖 2、臺北市衛星定位基準網測站分布位置

  • 13

    三、 相關文獻回顧

    G.R.Hu 等人於 2002 年指出,GPS 即時動態定位技術對各項應用

    領域(如測量、建築、精準農業等)而言相當重要,傳統 RTK 定位

    測量成果倘要達公分等級的精度,須確保接收儀在基準站 10 公里範

    圍內。如今,多基準站網絡在國際間廣泛建置,克服了傳統 RTK 測

    量上的限制。

    林世賢等人於 2008 年研究顯示,以 e-GPS 即時動態定位系統辦理

    測量,每次接收 120 筆(2 分鐘),其 N、E 坐標精度約 88%的信心區

    間可達 2 公分、99.9%的信心區間為 4.9 公分,而高程精度有 99.9%的

    信心區間為 9.8 公分;另增長觀測時間,在高程精度提升的幅度遠大

    於平面精度,而平面精度約高程精度的 2 至 3 倍。

    洪定助於 2010 年提及,e-GPS 衛星定位基準站即時動態定位系統

    之建置,改善傳統單主站 RTK 之定位誤差隨主站與移動站間距離增

    加所造成之線性衰減,另採多基準站聯合計算區域性改正參數(Area

    Correction Parameters,ACP),亦可提升 RTK 定位精度與可靠度,並可

    獲得平面精度優於 2 公分,高程精度優於 5 公分之測量成果。

    何維信於 2010 年針對虛擬基準站即時動態定位辦理土地複丈精度

    研究。此研究實驗區之 VBS-RTK 測量成果與原坐標成果間有系統誤

    差存在,透過六參數轉換後,其坐標較差值均符合圖根點測量規範。

  • 14

    其次,以 VBS-RTK 直接辦理土地複丈,其界址點坐標成果較差亦均

    符合界址點位置檢查與原坐標值之較差不得超過 6 公分之規定。

    林晉廷於 2011 年新北市自行研究報告中研究 e-GPS 於圖根點補建

    上之應用-以八里區大崁段為例。此研究比較在圖根點的補建上 e-

    GPS 和導線測量兩種方法的成效,作者認為在取得轉換參數之前兩種

    方法的效率差異不大,然而在取得轉換參數後,e-GPS 可以在一個工

    作天內將一個地段內的圖根點建立完成,且精度不受點數多寡的影

    響,效率高於傳統的導線測量。

    劉榮增等人於 2011 年針對已知基本控制點採用 e-GPS 即時動態定

    位測量,在觀測滿足一定程度後,成果並未隨著觀測時間增加而有明

    顯變化,再繼續延長觀測時間成果精度並不會顯著提升。

    莊博淵等人於 2012 年度新北市自行研究報告中撰寫 e-GPS 於地籍

    測量實務應用,此研究認為 e-GPS 應用於地籍測量的較為可行方式,

    乃為圖根點補建。嘗試建立補建 GPS 圖根點流程,研究方法為利用 e-

    GPS 測量圖根點 TWD97 坐標資料之後進行參數轉換放置於地籍圖

    中,與圖上的圖根點坐標做比較。由測量人員就平時複丈案件累積 e-

    GPS 坐標點之記資料,從中選出在位置、透空度、訊號接收時間及接

    收資料正確度評估上合適點。

  • 15

    王文俊於 2014 研究證實,GNSS 快速靜態測量與 e-GNSS 定位系

    統皆可大幅縮短觀測時間,提供高精度、高品質及更快速之測繪方

    式,並推論 GNSS 快速靜態測量因不受限網路通訊問題,適合全區域

    使用;相較之下,e-GNSS 定位系統則因受到網路通訊干擾的問題影

    響,較適合於網路通訊較佳之區域使用。

    王柏文於 2016 年提到,單星系統 e-GPS 在升級為多星系統 e-

    GNSS 之後,由於可觀測衛星數量明顯增加,提供系統大量可解算的

    觀測數據,提高定位精度和減少定位初始化時間。

    周育民等人於 2016 年度臺北市自行研究報告中撰寫運用本市衛星

    定位測量基準站服務辦理土地複丈業務之研究,文中提到臺灣所處之

    地理位置太陽黑子活動易影響電離層誤差改正功能,造成解算時難以

    初始化成功,尤其是在每日 11 時至 14 時較為明顯。

  • 16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流程

    一、 選定測區

    本研究以南港區經貿段 15、39 地號以及向陽段 17 地號等 3 筆土

    地為測區;其中經貿段 15 地號土地為本所 106 年土地鑑界案之土

    地,故選定此土地以期成果更符合實際需求。而本研究因需先以電子

    經緯儀放樣界址點,故在其他測區的選擇上會以現場無障礙物為優先

    考量。

    圖 3、研究區域:南港區經貿段 15 及 39 地號土地之航照圖

    15

    39

  • 17

    圖 4、研究區域:南港區經貿段 15 及 39 地號土地之地籍圖

    圖 5、研究區域:南港區向陽段 17 地號土地之航照圖

  • 18

    圖 6、研究區域:南港區向陽段 17 地號土地之地籍圖

    二、 使用電子經緯儀放樣界址點

    欲求證 VBS-RTK 所得到的放樣成果是否可靠,本研究先以符合現

    行法規的土地鑑界流程與方法在測區內釘定四周界址點的位置。使用

    的儀器為 Leica TS06 型號之全測站,並引測選定測區附近的數個圖根

    點,將放樣完成的界址點以噴漆表示。

    三、 VBS-RTK 放樣界址點

    本研究使用 Leica GNSS 衛星定位儀,其配備為 GS16 接收儀和

    CS20 控制器。放樣時連接臺北市政府地政局的伺服器,在控制器中

    完成 E-GNSS 設定後,即可使用 VBS-RTK 進行放樣工作。

  • 19

    在事前準備時,先將欲測量的點位資料先行匯入,接著俟接收儀

    收斂成功後,再於控制器中點擊放樣的功能,控制器面板上即會輔助

    導向,提示距離放樣點的位置、方向,再慢慢將接收儀調整至正確的

    位置上,待面板顯示出灰勾即完成放樣。倘無法成功收斂至固定解,

    即接收儀在搜索、追蹤衛星及獲取衛星導航電文的過程中,因受限於

    觀測環境、訊號干擾或電離層擾動等因素,以致無法獲得精確的測量

    結果,其誤差可能大於法令要求精度,不適合進行放樣作業。

    圖 7、VBS-RTK 放樣點功能

    有鑑於 VBS-RTK 使用上受限於地形地物,本研究設計觀測手簿以

    紀錄每個點位周遭的地形地物概況及放樣時的各項數據,如:點位透

    空度、環景影像,觀測手簿記錄詳如附錄,以期透過這些數據的分析

    和經驗累積來探討 VBS-RTK 輔助外業放樣之可行性。

  • 20

    四、 計算差值與精度檢核

    除了記錄水平及垂直精度外,本研究在放樣的過程中一併量測以

    電子經緯儀和 VBS-RTK 放樣得到的界址點間差值。

    圖 8、量測不同方法之放樣成果

  • 21

    第肆章、 結果分析

    在實務當中,衛星定位測量目前僅適用於基本控制測量及加密控

    制測量範疇,故倘要採用衛星定位測量方式直接進行土地界址放樣,

    目前似乎尚無任何條文授與其正當性及合法性。本研究參照數值法複

    丈精度的規定以區分資料之可用性。

    依地籍測量實施規則第 251 條,數值法複丈其界址點位置誤差之

    限制準用第 73 條之規定。戶地測量採數值法測繪者,其圖根點至界

    址點之位置誤差不得超過下列限制:

    地籍測量實施規則第 73 條

    市地 標準誤差二公分,最大誤差六公分。

    農地 標準誤差七公分,最大誤差二十公分。

    山地 標準誤差十五公分,最大誤差四十五公分。

    本研究共蒐集了三個測區共 24 個界址點位的放樣資料,其中有 5

    個界址點無法成功初始化;其餘 19 個點位則皆有成功初始化,且放

    樣差值亦皆在最大誤差六公分內,符合規定。

    圖 9、放樣差值統計圖

  • 22

    從此結果中可發現,當使用 VBS-RTK 進行放樣時,如收到的衛星

    訊號有初始化成功,其放樣出來的結果與電子經緯儀的差值多落於

    1~3 公分內,且符合數值法複丈的誤差範圍內,甚至有 8 個點位的差

    值在 2 公分內。

    VBS-RTK 放樣資料:

    測量時間 上午 10 時至 11 時 30 分、下午 14 時至 15 時

    衛星數 平均總數:30/平均使用顆數:9

    水平精度 0.019m(排除無法 Fixed 之界址點)

    垂直精度 0.036m(排除無法 Fixed 之界址點)

    放樣差值 0.029m(排除無法 Fixed 之界址點)

    由於衛星定位測量成果與觀測環境、訊號干擾及電離層擾動等因

    素有關,外業時勢必要考量到上述的限制,以避免有無法成功收斂的

    情事發生。就本研究實驗區而言,因附近並無高壓電塔、雷達站等會

    干擾衛星訊號的設施存在,故可先排除訊號受到干擾的可能性;另電

    離層擾動影響最明顯的時段為每日 11 時至 14 時,惟本次研究中無法

    收斂的點位皆非在此時段中施測,故亦暫可排除電離層擾動所造成的

    影響。是故,本研究中點位無法成功收斂的原因係與觀測環境最有關

    聯,周遭地物的遮蔽不僅影響可接收衛星的數量及衛星分布的幾何形

    狀,亦會造成多路徑效應的問題,接收到經反射而非直線傳播的訊

    號,故本研究將無法成功收斂的五個點位環境整理出以下遮蔽情形。

  • 23

    表 3、無法初始化之界址點遮蔽情形整理

    表 4、無法初始化之界址點透空圖與遮蔽情形分析

    經貿段 15 地號之點號 34:

    此點位從北至東南方有 75 度看板

    遮蔽,且又位處捷運軌道旁,此種

    幾乎各方位皆有地物遮蔽的情形,

    將導致接收儀能夠追蹤的衛星數

    量,不足以收斂得到固定解,而在

    都會區因高樓大廈林立,界址點遮

    蔽情形數此款最多。

  • 24

    經貿段 15 地號之點號 9:

    此點位遮蔽情形類似點號 34,鄰

    近點位有高大樹叢遮蔽,且在其他

    方位又有高架捷運軌道遮蔽衛星訊

    號,因衛星數量有限,以致接收儀

    無法成功收斂。

  • 25

    經貿段 39 地號之點號 1696:

    此點位遮蔽情形雖有一整面開闊,

    但在西邊距離約 20 公尺處有捷運

    站遮蔽,推論出就算遮蔽物沒有緊

    鄰界址點位,倘接收之衛星訊號無

    法均勻分布,且接收到的訊號也有

    多路徑效應的影響,仍無法成功收

    斂得到固定解。

  • 26

    經貿段 39 地號之點號 1702:

    此點遮蔽情形類似點位 1696,雖

    無緊鄰遮蔽物,但附近有高聳建物

    及部分捷運高架軌道遮蔽,僅能接

    收局部方向的衛星訊號,亦有多路

    徑效應,故無法收斂。

  • 27

    經貿段 39 地號之點號 1692:

    此點亦類似點位 1696,位於建物

    旁受到遮蔽,可接收的衛星訊號無

    法均勻分布,以及有多路徑效應的

    問題存在,致依舊無法成功收斂。

  • 2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使用 VRS-RTK 進行放樣時,除了可以節省時間、人力成本外,再

    能成功初始化的情況下精度也都能符合規範,對於測量工作有極大的

    幫助。然而要能成功的使用放樣功能,需克服許多環境上的限制,除

    了必須在衛星分布幾何架構強的狀態下,最大的困境還是四面遮蔽物

    的遮蔽影響;如欲在臺北市區使用 VBS-RTK 進行放樣,應先利用航

    照圖、地形圖確定界址點附近的遮蔽情形,建議待測點位方圓 30-50

    公尺內無高聳遮蔽物,透空度也應至少保持多方位無遮蔽,如此才有

    較高的機會成功初始化。在此部分,本研究也建議未來可嘗試加入衛

    星軌道位置資料搭配透空圖,以預測何時何地為最佳的觀測位置。

    實務上地所外業時間多排定十點之後,惟使用 VBS-RTK 實地測量

    時,須盡量避開上午 11 時至下午 2 時的時段,以減少電離層誤差所

    造成的影響,另 VBS-RTK 無法成功初始化的原因還包含網路訊號品

    質等問題,故如使用 VBS-RTK 進行放樣工作,雖可節省許多時間成

    本,但也會增加更多難以預測的誤差或風險。

    就短期而言,本研究認為在臺北市區使用 VBS-RTK,目前較適合

    使用的時機仍為檢測或補設圖根點,因圖根點位置可依測量人員的需

    求做調整,以降低遮蔽物的影響,又可於一定時間內大範圍補設。當

    案件土地為偏遠山地或農地時,亦可搭配 VBS-RTK 自行補設點位於

  • 29

    鄰近位置施測,可免去引測距離較遠的圖根點亦或是誤差傳播的影

    響。

    在中長期的建議上,因許多地政事務所皆有配備 GPS 接收儀和控

    制器的情形下,如何在適當的時機使用是當務之急,然而現行的法規

    尚無針對衛星定位測量有嚴謹的規範及標準,地所的人員也未必熟悉

    相關操作,期盼相關單位可盡速擬定法規及舉辦相關訓練使地方單位

    的土地複丈技術更上一層樓。

  • 30

    參考文獻

    一、內政部,2017,《地籍測量實施規則》。

    二、洪定助,2010,《以 e-GPS 技術辦理地籍圖重測區圖根點測量之

    研究—以永靖鄉農地圖解重測區為例》,逢甲大學環境資訊科技

    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三、林晉廷,2011,《e-GPS 於圖根點補建上之應用-以八里區大崁

    段為例》,新北市政府 100 年度自行研究報告。

    四、莊博淵等,2012,《e-GPS 於地籍測量實務應用》,新北市政府

    101 年度自行研究報告。

    五、周育民等,2016,《運用本市衛星定位測量基準站服務辦理土地

    複丈業務之研究》,臺北市政府 105 年度自行研究報告。

    六、王文俊,2014,《應用 GNSS 快速靜態與 e-GPS 比較加密圖根控

    制測量之研究》,國防大學工學院環境資訊及工程學系空間科學

    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七、王柏文,2016,《e-GNSS 定位作業規範適用性之探討》,國防大

    學工學院環境資訊及工程學系空間科學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八、林世賢、劉至忠、劉正倫,2008,應用 e-GPS 即時動態定位系

    統辦理三等控制點檢測作業可行性之探討,《第二十七屆測量及

    空間資訊研討會論文集》。

  • 31

    九、何維信、詹君正,2010,虛擬基準站即時動態定位辦理土地複丈

    精度之研究,《台灣土地研究》,第 13 卷,第 2 期,頁 79-100。

    十、劉榮增、黃立信、何啟佑,2011,e-GPS 系統應用於地籍圖重測

    加密控制測量之研究,《地籍測量》,第 30 卷,第 2 期,頁 16-

    31。

    十一、G.R. Hu, V. H.S. Khoo, P. C. Goh, C. L. Law,2002, Internet-based

    GPS VRS RTK Positioning with a Multiple Reference Station

    Network, Journal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1 (2), pp. 113-120.

    十二、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 e-GNSS 即時動態定位系統入口網站

    (2013)。檢自 http://www.egps.nlsc.gov.tw/index.html(Oct. 15,

    2016)。

    十三、臺北市政府地政局網站。檢自

    http://land.gov.taipei/ct.asp?xItem=267861600&ctNode=82781&mp=

    111001。

  • 32

    附錄:觀測紀錄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11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503.213 312233.186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4 日 天氣狀況 晴

    上午 10 時 45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11 / 33 水平精度 0.0036 m

    E 312233.1952 垂直精度 0.0411 m

    N 2772503.2151 放樣差值 0.013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 33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14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565.344 312265.405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 34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4 日 天氣狀況 晴

    上午 10 時 50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14 / 33 水平精度 0.013 m

    E 312233.1952 垂直精度 0.022 m

    N 2772503.2151 放樣差值 0.004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 35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15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590.526 312283.035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4 日 天氣狀況 晴

    上午 10 時 55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12 / 34 水平精度 0.025 m

    E 312283.073 垂直精度 0.031 m

    N 2772590.502 放樣差值 0.002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 36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16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613.704 312303.233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 37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4 日 天氣狀況 晴

    上午 11 時 0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10 / 34 水平精度 0.021 m

    E 312303.232 垂直精度 0.022 m

    N 2772613.715 放樣差值 0.012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 38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18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654.344 312345.371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4 日 天氣狀況 晴

    上午 11 時 10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5 / 35 水平精度 0.03 m

    E 312345.413 垂直精度 0.05 m

    N 2772654.286 放樣差值 0.022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 39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27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460.071 312478.661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 40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4 日 天氣狀況 晴

    下午 14 時 12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12 / 26 水平精度 0.0145 m

    E 垂直精度 0.0334 m

    N 放樣差值 0.03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 41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30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365.032 312351.723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4 日 天氣狀況 晴

    下午 14 時 27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12 / 25 水平精度 0.0107 m

    E 312351.707 垂直精度 0.0250 m

    N 2772365.047 放樣差值 0.047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 42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34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366.086 312266.284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 43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4 日 天氣狀況 晴

    下午 14 時 40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11 / 25 水平精度 0.548 m

    E 垂直精度 1.213 m

    N 放樣差值

    註 無法收斂得到固定解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 44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9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410.338 312267.195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4 日 天氣狀況 晴

    下午 14 時 45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水平精度 2.6 m

    E 垂直精度 1.6 m

    N 放樣差值

    註 無法收斂得到固定解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 45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10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475.811 312252.986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 46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4 日 天氣狀況 晴

    下午 14 時 50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9 / 25 水平精度 0.0026 m

    E 312253.002 垂直精度 0.045 m

    N 2772475.799 放樣差值 0.03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 47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234 向陽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214.789 310007.747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21 日 天氣狀況 陰

    上午 10 時 20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7 / 31 水平精度 0.015 m

    E 310007.769 垂直精度 0.038 m

    N 2772214.800 放樣差值 0.013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 48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233 向陽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353.076 309934.631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 49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21 日 天氣狀況 陰

    上午 10 時 35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8 / 31 水平精度 0.028 m

    E 309934.641 垂直精度 0.05 m

    N 2772353.038 放樣差值 0.011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 50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231 向陽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360.917 309939.297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21 日 天氣狀況 陰

    上午 10 時 50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7 / 31 水平精度 0.015 m

    E 309939.273 垂直精度 0.034 m

    N 2772360.872 放樣差值 0.02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 51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164 向陽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360.563 309915.018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 52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21 日 天氣狀況 陰

    上午 11 時 0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6 / 32 水平精度 0.011 m

    E 309915.021 垂直精度 0.028 m

    N 2772360.537 放樣差值 0.05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 53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241 向陽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361.173 310103.138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21 日 天氣狀況 陰

    上午 11 時 10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9 / 33 水平精度 0.013 m

    E 310103.140 垂直精度 0.02 m

    N 2772361.170 放樣差值 0.06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 54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239 向陽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263.179 310128.686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 55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21 日 天氣狀況 陰

    上午 11 時 15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5 / 30 水平精度 0.07 m

    E 310128.661 垂直精度 0.08 m

    N 2772263.139 放樣差值 0.02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 56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237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256.934 310125.475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21 日 天氣狀況 晴

    上午 11 時 25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5 / 30 水平精度 0.037 m

    E 310125.490 垂直精度 0.024 m

    N 2772256.997 放樣差值 0.05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 57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1120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575.930 312248.433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 58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21 日 天氣狀況 晴

    下午 14 時 05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11 / 27 水平精度 0.012 m

    E 312248.425 垂直精度 0.031 m

    N 2772575.913 放樣差值 0.04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 59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1107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596.614 312260.229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21 日 天氣狀況 晴

    下午 14 時 15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7 / 26 水平精度 0.015 m

    E 312260.235 垂直精度 0.052 m

    N 2772596.586 放樣差值 0.06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 60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1696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555.709 312186.036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 61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21 日 天氣狀況 晴

    下午 14 時 25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6 / 28 水平精度 0.769 m

    E 垂直精度 1.57 m

    N 放樣差值

    註 無法收斂得到固定解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 62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1702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532.607 312192.494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21 日 天氣狀況 晴

    下午 14 時 30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6 / 27 水平精度 0.75 m

    E 垂直精度 1.57 m

    N 放樣差值

    註 無法收斂得到固定解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 63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1694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592.653 312179.252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 64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21 日 天氣狀況 晴

    下午 14 時 35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9 / 27 水平精度 0.015 m

    E 312179.236 垂直精度 0.026 m

    N 2772592.654 放樣差值 0.04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 65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1692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584.198 312164.908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21 日 天氣狀況 晴

    下午 14 時 40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10 / 30 水平精度 0.485 m

    E 垂直精度 0.663 m

    N 放樣差值

    註 無法收斂得到固定解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 66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

    點位資料

    點號 坐落區段

    1110

    經貿段

    縱坐標(N) 橫坐標(E)

    2772634.391 312196.157

    位置略圖 點位近照

  • 67

    外業資料

    測量時間 106 年 9 月 21 日 天氣狀況 晴

    下午 14 時 45 分 天線高 1.8 m

    衛星數 8 / 31 水平精度 0.012 m

    E 312196.196 垂直精度 0.028 m

    N 2772634.430 放樣差值 0.03 m

    透空圖 衛星分布圖

    環景影像

    0°(N) 90°(E) 180°(S)

    環景影像

    180°(S) 270°(N) 36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