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1月4日-10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

7
基督教是通情達理的。智力必須得到培養,但是單憑智力,還不足以 表達人類的全部個性。人類不像機器人,機器人只能根據所編寫的程 式來進行邏輯推理;但是人類卻有愛、有情感、有傷痛、有哭喊、有 牽掛、會歡笑、會想像。所以耶穌闡述永恆的真理不是單憑智力。祂 透過日常生活的具體畫面進行講解,以便設身處地打動聽眾。透過形 像的比喻,兒童和成人都能明白這些所闡明的深奧真理。 同時主運用講故事的方式,使因信稱義,公義和成聖等抽象的概念通 俗易懂。換一句話說,一些用普通的語言難以詮釋的概念,可以透過 比喻和表號進行解說。 ■研究本週學課,為111日安息日作準備。 2 1月4日-10日 安息日下午 設比喻勸導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課‧2014年第1季‧1~3月 閱讀本週學課經文 撒下1217;賽282428;太7242713130;路20919存心節 「這都是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說的話;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說什麼。這是要應驗先 知的話,說:『我要開口用比喻,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發明出來。』」(太133435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Jun-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第2課 1月4日-10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 …...基督的戰略和戰術,使許多領袖毫 無防備。他們根本沒有預備好抵擋 祂勸化群眾的能力。祂的許多比喻

基督教是通情達理的。智力必須得到培養,但是單憑智力,還不足以

表達人類的全部個性。人類不像機器人,機器人只能根據所編寫的程

式來進行邏輯推理;但是人類卻有愛、有情感、有傷痛、有哭喊、有

牽掛、會歡笑、會想像。所以耶穌闡述永恆的真理不是單憑智力。祂

透過日常生活的具體畫面進行講解,以便設身處地打動聽眾。透過形

像的比喻,兒童和成人都能明白這些所闡明的深奧真理。

同時主運用講故事的方式,使因信稱義,公義和成聖等抽象的概念通

俗易懂。換一句話說,一些用普通的語言難以詮釋的概念,可以透過

比喻和表號進行解說。

■研究本週學課,為1月11日安息日作準備。

第2課 1月4日-10日 安息日下午

設比喻勸導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課‧2014年第1季‧1~3月

閱讀本週學課經文撒下12:1-7;賽28:24-28;太7:24-27;13:1-30;路20:9-19。

存心節「這都是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說的話;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說什麼。這是要應驗先知的話,說:『我要開口用比喻,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發明出來。』」(太13:34-35)

Page 2: 第2課 1月4日-10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 …...基督的戰略和戰術,使許多領袖毫 無防備。他們根本沒有預備好抵擋 祂勸化群眾的能力。祂的許多比喻

12page

【《舊約》的事例】

閱讀撒下12:1-7;賽28:24-28;耶

13:12-14和結15:1-7。這些比喻和

寓言,是如何加深我們對上帝與人類關

係的認識呢?這些先知所用的哪些物件

和場景,後來出現在基督的比喻中呢?

我們知道,拿單講比喻是為了掩飾

他探訪的真實意圖。大衛既讓自己

牽扯到罪行之中,就等於宣布了對

自己的判決。拿單運用文學上的手

法(比喻)取得了效果。如果他採

用其他方法,就可能遭到抵抗,甚

至被處決。

以賽亞的詩體故事,取自他的聽眾

所熟悉的農業背景。幾百年後,耶

穌也採用了這些背景。以賽亞的比

喻,講述了上帝在懲罰的時候,祂

所顯示的無限憐憫。〈希伯來書〉

第十二章,也把上帝的懲罰說成是

糾正的工具,而不是報復的武器。

上帝的懲罰反映了其救贖的目的;

這些手段足以鼓勵人悔悟,覺醒和

改革。然而,如果人表顯出更大的

頑梗和悖逆,那就會招致更嚴厲的

懲罰。

耶利米的比喻是審判的可怕說明。

什麼時候,假使人抵制上帝救贖的

旨意,上帝就會任憑他們承受他們

所選擇的後果。基督也對祂的聽眾

講述了審判。以西結則是用另一個

比喻傳達了類似的信息。

為什麼講故事,會成為傳達真理的

一種有力的方法呢?你最喜歡哪

些故事呢?為什麼喜歡?在安息日

時,把你的答案帶到班級裏來。

星期日 1月5日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課‧2014年第1季‧1~3月

Page 3: 第2課 1月4日-10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 …...基督的戰略和戰術,使許多領袖毫 無防備。他們根本沒有預備好抵擋 祂勸化群眾的能力。祂的許多比喻

13page

閱讀太7:24-27。這段經文如何加深

我們作基督門徒意義的理解?耶穌為什

麼用這個自然界的比喻,說明如此重要

的真理呢?

在現代文明社會裏,文化普及,總

會將讀寫視為理所當然;但仍有不

少的人不識字。在古代歷史中,有

文化的只是少數人。統治階級,文

字專家(文士),透過他們的閱讀

技能獲得權力。所以耶穌傳達祂的

信息,必須採用一般沒有文化的大

眾所能理解的方式。當然,有文化

的聽眾也能聽明白。

在古騰堡發明印刷機之前,世界上

大部分地方其文稿都是手寫的──

這是一種很費時間的事。只有少數

人才能獲得這麼貴重的資料。所

以,透過傳說,比喻等類似的方

法,口頭傳遞就成了傳達信息的主

要方式。

上帝為全人類提供救恩。所以基督

採用讓最多人能夠聽到的方法,傳

達信息是不足為奇的。救贖的概

念,就是透過簡單的故事,以口傳

的方式,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閱讀路14:27-33。我們從這些故事

中,可學到什麼教訓呢?這裏的比喻如

何啟發我們對作主門徒意義的理解呢?

建造需要準備。在實際工程開始之

前很久,就必須估算成本。作主門

徒也需要準備。施奇蹟讓群眾吃

飽,引人注目的醫治疾病,和外表

上的成功,都會使想成為門徒的

人,以為跟從耶穌是很容易的。但

耶穌鼓勵祂的聽眾瞭解全面的情

況。自我犧牲、受苦、屈辱、遭到

拒絕,這些都是要付出極大代價

的。請注意耶穌在列舉祂的門徒所

要遭遇的種種困難時,再次選擇使

用比喻來傳達信息。

【建築的智慧】

第2課‧設比喻勸導星期一 1月6日

Page 4: 第2課 1月4日-10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 …...基督的戰略和戰術,使許多領袖毫 無防備。他們根本沒有預備好抵擋 祂勸化群眾的能力。祂的許多比喻

14page

【農業的比喻】

閱讀太13:1-30。關於作主的門徒,

耶穌對祂的聽眾有什麼教導?現代基督

徒能從這些比喻中獲得什麼教訓?

基督撒種的比喻,是許多讀者所熟

悉的。故事的背景是農業社會所常

見的,是耶穌的聽眾所容易聯想

的,與作主門徒的關係是顯而易見

的。耶穌實際上是要求祂的聽眾,

評估一下他們作為門徒的立場。祂

沒有與每一個人面對面交談,而是

透過比喻說話,邀請門徒捫心自

問。他們可以審視自己心靈的鏡

子,評估自己的物質主義傾向,檢

查自己的毅力,分析自己的屬世牽

累,選擇做忠心門徒的生活方式。

同時,真正的門徒把判斷和定罪權

交在主的手裏,而不是握在自己手

裏。人的識別力是不完全的,人的

知識是片面的。只有上帝具備準確

無誤的判斷力。耶穌還就撒但的滲

透發出警告。門徒不能把判斷和辨

識權,交在自稱為信徒的人手裏,

因為這些信徒可能是稗子而不是麥

子。這兩樣要一起長,直到收割的

時候。

「從基督用比喻施教的事上,可以

看出那在祂降世使命中的同一原則

來。基督為要使我們認識祂神聖的

品德與生活起見,竟取了我們的本

性住在我們中間。神性竟以人性表

現;那看不見的榮光竟以看得見的

人體出現。人可以藉著已知的學習

未知的;天上的事物竟藉著地上的

事物顯明出來;神居然以人的形狀

出現。」──懷愛倫著,《天路》

第1頁,1985年版。

在撒種的比喻中,耶穌講到「錢財的迷

惑」。祂是在說什麼呢?為什麼「錢

財」會迷惑那些沒有它們的人呢?

星期二 1月7日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課‧2014年第1季‧1~3月

Page 5: 第2課 1月4日-10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 …...基督的戰略和戰術,使許多領袖毫 無防備。他們根本沒有預備好抵擋 祂勸化群眾的能力。祂的許多比喻

15page

基督的使命是革命性的,但祂不用

普通的武器。祂的工具比刀劍遠為

有力。祂改變人生命的話語,往往

用比喻表達出來,成為祂與罪惡作

戰的公開武器。

基督的戰略和戰術,使許多領袖毫

無防備。他們根本沒有預備好抵擋

祂勸化群眾的能力。祂的許多比喻

所含的信息對領袖們施加了壓力。

宗教領袖們無疑看到,只要基督的

信息深入民眾的心,他們自己的影

響就會大打折扣。

閱讀太21:28-32和路14:16-24;20:9-19。這些比喻傳達了什麼有力

的信息?雖然這些比喻往往是針對特定

的群體,但不管我們是誰,有哪些原則

仍是適合我們的呢?

「葡萄園的比喻不單是應用在猶太

國的;其中也有給予我們的教訓。

上帝已經將上好的權利和福分賦予

現代的教會,因此祂也指望得着相

當的報答。」──懷愛倫著,《天

路》第256頁,1985年版。

無疑地,主賜給我們很大的福分:

基督的寶血救贖我們,基於祂的義

(不是我們的義)所應許的救恩,

永生的確據,聖靈的賜予──我們

得到了這麼多;但我們很容易忘記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視之為理所當

然,甚至於予以藐視。就像比喻中

的園戶那樣,甚至於根本不知道自

己的行為意味著什麼。在最後審判

之時,他們的無知不能作為原諒他

們的藉口;同樣地,無知也不能作

為原諒我們的藉口。

關於你自己的屬靈狀況,你過去有過

多少次受了欺騙呢?你從這些經驗

中,可學到什麼,以便使你不再犯同

樣的錯誤呢?

【革命戰爭】

星期三 1月8日第2課‧設比喻勸導

Page 6: 第2課 1月4日-10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 …...基督的戰略和戰術,使許多領袖毫 無防備。他們根本沒有預備好抵擋 祂勸化群眾的能力。祂的許多比喻

16page

【基督所創造的遺產】

在完成了基督傳道工作的記錄之

後,比喻似乎從聖經中消失了。

這種現象如何解釋呢?在《新約》

其餘的書卷中,保羅成了主要的人

物。《新約》有十四卷是保羅所寫

的,路加所寫的〈使徒行傳〉其中

歷史記錄幾乎有一半是專門寫保羅

的。雖然保羅沒有像耶穌那樣設喻

施教,但他依然充分利用明喻,隱

喻和修辭手法(參閱羅7:1-6;

林前3:10-15;林後5:1-10)。

雖然保羅不是如耶穌那樣專門講故

事,但他的講道絕不是乏味單調

的。基督和保羅的講道風格存在著

明顯的差異,但他們都表現了相當

引人注目的獨創性。

其他《新約》作者多少也表現了耶

穌設喻施教的風格。耶穌的兄弟雅

各寫道:「若有一個人帶着金戒

指……進你們的會堂去」(雅2:

2),接著是一段教訓。雖然基督的

兄弟和其他門徒沒有像基督那樣講

大量的故事,但比喻和象徵性手法

還是經常使用的。例如:「他必要

過去,如同草上的花一樣。」(雅

1:10)「看哪,船隻」(雅3:

4)。彼得的異象(〈使徒行傳〉第

十章)則是採用了象徵性的手法。

在〈啟示錄〉,象徵性描述占了相

當大的一部分。例如:「龍見自己

被摔在地上,就逼迫那生男孩子的

婦人。」(啟12:13)

從下面的經文中選擇兩段,找出其中的

隱喻,裏面含有哪些不同的信息?它們

採用了什麼形象化語言來傳遞信息呢?

徒10:9-16;雅3:3-12;啟12:7-17;18:9-20;19:11-16。

不論採用什麼方式表達,原則總是

不變的:隱喻、明喻、寓言、故事

和創造性語言的例子等,這些都是

為了使我們能以容易理解的方式與

人溝通。基督和祂的門徒根據聽眾

的經歷,採用對比和例證,啟發他

們認識真理。所以,我們在適當的

時候也不要害怕做同樣的事情。

星期四 1月9日安息日學研經指引‧高級學課‧2014年第1季‧1~3月

Page 7: 第2課 1月4日-10日 安息日下午 安息日學研經指引‧ …...基督的戰略和戰術,使許多領袖毫 無防備。他們根本沒有預備好抵擋 祂勸化群眾的能力。祂的許多比喻

17page星期五 1月10日

進修資料

讀懷愛倫著《天路》第1-9頁,

1985年版。

「耶穌甚願引起好問之心。祂力

圖喚醒一般漫不經心的人,並將真

理銘刻在他們的心版上。用比喻施

教的方法在當時頗為流行,很博得

人們的重視與注意;不僅在猶太人

中如此,即在其他的外邦人中亦莫

不皆然。……」

「再者,基督所要講的真理,有一

些是眾人所未曾準備領受的,或者

是他們所不能瞭解的。為了這個緣

故,祂也要用比喻教導他們。祂將

祂的教訓與生活,經驗,或自然

界的事物聯繫起來,藉以獲得他們

的注意,並將教訓銘刻在他們的心

上。此後當他們看見那曾為祂所

引用作為教材的實物時,他們便

要回憶起這位神聖教師所講的話

來。……」

「耶穌找到了一條通入每個人內心

的路徑。祂藉著各種不同的例證,

不僅表明了真理的各方面,而且使

之適合於各種不同的聽眾。」──

懷愛倫著,《天路》第4-5頁,

1985年版。

討論問題

1在班級裏與人分享你對星期日課文

中問題的答案。你從別人的故事中,

可學到什麼呢?

2耶穌講述比喻,均是取材於聽眾所

熟悉的事物。在你的文化中,有什麼

事物是有助於傳達屬靈的真理呢?

3雖然耶穌的比喻大都取材於農業社

會的背景,但早期的基督徒有許多是

處在都市的環境裏。在保羅以及其他

新約作者的著作中,可找到什麼都市

的影子呢?

4思考一個好故事的各個要素。這些

要素是什麼呢?它們是如何發揮作用

的呢?我們該如何在自己的見證中,

學會使用這些要素呢?

5閱讀路16:19-31。耶穌在這裏講

了什麼樣的故事呢?我們可從中學到

關於用虛構的故事傳達屬靈信息的什

麼教訓呢?

第2課‧設比喻勸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