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us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campuschinese.com/download_doc/mockreport2014.pdf ·...

22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1 璞中文教育 Campus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中國語文 卷一 (閱讀理解能力) 考試報告 (2014 年 3 月修訂版) 本卷針對學生各閱讀層面設卷,即針對學生的段旨及 主旨歸納、文章結構分析、文章修辭語用分析、文章 深層理解及批判、古代語言文化的認識及研習等層面 設卷。同時,本卷亦會因應不同學生的能力,以釐定 每道題目的深淺。 ©璞中文教育 保留版權 Campus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

Upload: others

Post on 15-Feb-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1

璞中文教育

Campus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中國語文 卷一

(閱讀理解能力)

考試報告

(2014 年 3 月修訂版)

本卷針對學生各閱讀層面設卷,即針對學生的段旨及

主旨歸納、文章結構分析、文章修辭語用分析、文章

深層理解及批判、古代語言文化的認識及研習等層面

設卷。同時,本卷亦會因應不同學生的能力,以釐定

每道題目的深淺。

©璞中文教育 保留版權

Campus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2

A. 考試事務

(1) 考生人數

是次評估活動向 350 所中學發出邀請信,共有 38 所中學的中六同學參加「全

港中學生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卷一)」。對外開放報名同學有 1679 名,1486 名

考生出席考試,共有 193 名考生缺席,缺席情況嚴重,考生紀律問題使人憂慮。

有數所中學要求全級參與是次評估活動,其評估結果及人數將不會列入是次報告之內。

(2) 對外開放報名中學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協恩中學、沙田蘇浙公學、沙田培英中學、沙田浸信會

呂明才中學 、瑪利諾中學、沙田培僑書院、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啟思中學 、

皇仁書院、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 、德愛中學、香港真光中學、九龍真光中

學、真光女書院、迦密中學、佛教黃鳳翎中學、聖芳濟各書院、玫瑰崗學校 、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 、嘉諾撒書院、觀塘官立中

學、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西九龍)、神召會康樂中學、葵涌蘇浙公學、培僑中

學、文理書院、港大同學會書院、民生書院、孔教學院何郭佩珍中學、樂善堂王

仲銘中學、佛教何南金中學、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及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排名不分

先後)。約十五所中學向敞機構申請多於 50 位學生參與模擬試的名額。 約八所

中學因名額已滿,敞機構未能安排其學生參與是次模擬考試,在此向八所中學致

歉!

(3) 評估科目

模擬試今年僅設中國語文科(卷一(閱讀能力))一項考核。考試於 2013 年 11

月 30 日(星期六)完成。全級參與的學校預計於 2014 年 1 月期間完成評估項目。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3

(4) 設卷程序

整份試卷動員五十多人,分「初期設定」、「審定質素」及「初段評估」三個

階段,耗時三個月完成:璞中文教育邀請各院校研究生及各中學中文科老師,組

成十多人的設卷委員會以撰寫試卷初稿。後把初稿送予大專學者及各中學中文科

科 主 任 組 成 的 審 卷 委 員 會 審 定 。 審 定 後 邀 請 各 大 專 研 究 生

(Mphi) 、各院校中文系本科生及各中學具備不同能力的中學生作試卷的「初段

評估」,根據評估結果調節試卷,以完成試卷的最後釐定工作。

(5) 評估活動安排

璞中文教育今年共借用 4 所中學作試場(包括 1 所港島區中學、2 所九龍區中

學、1 所新界區中學),共 4 個禮堂及 1 個大型特別室。每個試場設 1 名試場主任、

1-2 名助理試場主任及 2-4 名監考人員,總動員 30 人完成 11 月 30 日的評估活動。

(6) 評卷程序

考試前兩天工作人員運送試卷到各試場。考試完成後由試場主任及監考人員

收集答卷及核對答卷數目,並送往璞中文教育評估活動工作室作集體批改。早於

11 月初,璞中文教育邀請各院校中文系本科生及各中學中文科老師共 35 人參與

10 小時的評卷會議(會議包括「試卷應考」、「評改準則謅議」及「模範答卷批改」

等評卷前期項目) ,後選出 25 人於 2013 年 12 月 1 日至 4 日完成 1865 份試卷的

評改工作。

(7) 發放成績

集體批改及整理後,以郵寄形式向各校負責老師提交該校考試數據、總體數

據及學生答卷。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4

B. 考生成績分佈

(1) 試卷評核等級

全卷總分 94 分,成績評等採水平參照方式,評級共分 8 等(低至高分別為︰

U、1、2、3、4、5、5*及 5**)。具體評級分數劃分如下︰

水平參照評核等級(總分︰94 分) 表(1)

\ 5** 5* 5 4 3 2 1 U

分數 55+ 50-54 46-49 41-45 36-40 27-35 22-26 21-

百分率 58%+ 53%+ 48%+ 43%+ 38%+ 28%+ 23%+ 21%-

附上歷屆中學文憑試(DSE)水平參照評核推測等級 1 以作對比參照︰

歷屆中學文憑試(DSE)水平參照評核推測等級 表(2)

等級 5** 5* 5 4 3 2 1 U

2012

(84 分)

分數 46+ 40+ 38+ 34+ 29+ 21+ N/A N/A

百分率 55%+ 48%+ 45%+ 40%+ 35%+ 25%+ N/A N/A

2013

(92 分)

分數 51+ 46+ 41+ 37+ 28+ 23+ N/A N/A

百分率 55%+ 50%+ 45%+ 40%+ 30%+ 25%+ N/A N/A

1.1 以上僅為網絡搜集及學生回饋的成績資料統計,並非正式的公開試評核數據。資料只供參考。

1.2 未能獲取充足的 1 等及 U 等數據樣本,相關欄目只以「N/A」表示。

跟據試前試卷評估結果及模擬試考生表現,各等級的分數劃分如上。是次參

與評估活動的學生大多俱備相當的閱讀能力,所以有相當多的同學取得較佳成

績,出來的評估結果也較 DSE2013 年的結果較好,故此,是次模擬試的等級劃分

也較公開試為高,與推測的公開試成績劃分對照,整體等級劃分之分數約高 3%。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5

(2) 各等級考生比例

有 2.4%的考生於本卷取得 5**佳績,考獲第 3 等或以上成績(符合政府公布

的核心科目入大學要求 2)的有 59.2%,而考獲 2 等或以上成績的則有 89.1%。

各等級總人數比例(總人數︰1486 人) 表(3)

\ 5** 5*+ 5+ 4+ 3+ 2+ 1+ U

人數 35 139 303 552 879 1324 1427 59

百分率 2.4% 9.4% 20.4% 37.2% 59.2% 89.1% 96% 4%

DSE20133 0.8% 3.3% 8.2% 26.4% 51.4% 80.3% 96.1% 3.9% 2「高等院校學士學位課程一般入學的最低要求,須於文憑試核心科目中取得「3322」成績,指

中國語文科及英國語文科均取得 3 級成績,而數學必須部分及通識教育科則取得 2 級成績。」(2012

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統計)

3 根據〈新聞稿 2013 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放榜〉(2013 年 7 月 14 日版)

(3) 考卷分數比例、平均得分、中位分數及最高得分

閱讀材料設語體文兩篇及文言文一篇。全卷滿分 94 分,白話文部分佔 59

分,文言文部分佔 35 分,比例約為 6:4。考卷最後加設一道貫穿三篇文章的比較

題,以考核學生比較評價篇章的能力。

篇章分數比例 表(4)

類型 語體文 文言 總分

篇章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分額 24 35 35 94

平均得分 9.8 13.9 13.9 37.6

平均得分百分率 41% 40% 40% 40%

考生平均分、中位分數及最高得分 表(5)

(總分︰94) 平均分 中位數 最高分

得分 37.6 38 62

得分百分率 40% 40% 66%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6

C. 考生表現

各題考核重點︰

第 1 題︰辨識文章結構作用。

第 2 題︰辨識文章結構。

第 3 題︰理解內容重點。

第 4 題︰理解分段大意,辨識作者用意。

第 5 題︰辨識作者用意。

第 6 話︰綜合全文,辨識寫作風格。

第 7 題︰理解分段內容,扼要概括段旨。

第 8 題︰綜合全文,概括主旨。

第 9 題︰理解內容重點。

第 10 題︰辨識作者用意。

第 11 題︰理解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

第 12 題︰理解段落重點。

第 13 題︰理解主旨,辨識敘事角度。

第 14 題︰理解常見文言字詞。

第 15 題︰理解常見文言句式。

第 16 題︰根據文意,分析人物思想。

第 17 題︰根據文意,分析人物思想。

第 18 題︰理解文章內容,辨識論說手法。

第 19 題︰理解參考資料,考核比較、分析和評價的能力。

第 20 題︰歸納三篇文意,考核比較、分析和評價的能力。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7

第 1 題,表現一般。優秀學生能把各結構分析選項歸入「起」「承」「轉」「合」

四部分,後加以篩選。部分學生未能分辨文章的結構特點,甚至錯把「擴充論旨」

置於起首部分。個別學生單純以標點符號作分野,看見問號(「?」)即選擇「提

出疑問,總結全文」這一選項,未有細心考慮篇章的結構作用。

第 2 題,表現不俗。值得留意的是,第 2 題與第 1 題連結緊密,然而,兩題

全對的考生較預期中少,可見考生仍未能分辨段落分部與結構作用的關係。

第 3 題,表現理想。大部分考生都能理解文章內容重點。

第 4 題,表現理想。個別考生或未能理解「冬行春令」而作出錯誤選擇,但

大部分考生都能根據上文下理正確推測作者用意。

第 5 題,表現非常差劣。全題共 9 分,考生平均只能得到 1-2 分。可能因為

文章第五段用字較為艱澀,考生未能充分理解作者觀點。其次,部分考生未能理

解示例的用意,以為抄錄原文即可,而未有細心分析作者的用意。

考生通病如下︰

○1 大部分考生直接抄錄原文而未加轉化和提煉,例如 5.1 題「花有開有謝,樹有

榮有枯」和 5.2 題「不是說老年人就一定如槁木死灰一般枯寂」,考生只直接引

用文章句子,而未有使用自己的文字作答,亦沒有加以說明作者的意見或取態是

甚麼,以致答非所問。

○2 部分考生未有細閱文章和題目,錯誤理解作者看法。例如誤以為「人吃到老,

活到老,經過多少狂風暴帀驚駭浪……應算是幸事」一句是作者對桓溫的意見,

或是誤把「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當作是作者的個人看法,曲解文本。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8

第 6 題,表現欠佳。題目考問文章的寫作風格,但答案五花百門。不少考生

錯把寫作風格當作寫作手法、文章結構或寫作意境。部分答案更離題萬丈,例如

「老生常談」、「顯而易見」,想到甚麼就答甚麼,令人憂慮。

第 7 題考問段落大意,表中列出第四部分的分段,以及第二及第四部分的大

意為示例,讓考生了解答案詳略要求。

7.1 至 7.3 題,表現理想。大部分考生均有留意內容大意示例,正確判斷各段落

所屬部分。惟部分考生或由於慣於操練坊間補充,又或未有理會提示,認為第七

段不會獨立成部,以致段落劃分錯誤。個別考生頗為大意,間或重覆填寫相同段

落,間或缺漏其中一段,在正式應試時應多加注意。

第 7.4 題,表現一般。優秀的考生能指出作者在生活上的「轉變」,並指出她對

老年的「自覺」傾向。一般考生雖能指出文章記述了生活中的不同例子及作者老

年的來臨,但未能確切指出當中的「轉變」,答案過於空泛。

第 7.5 題,表現一般。考生大多能指出記述的部分,但未能體會作者的情懷,以

致文本理解錯誤。

第 8 題,表現欠佳。文章以老年生活作主題,與考生的人生經驗相去甚遠,

考生須用心思考才可體會當中的情懷。不少考生因未能代入文本處境,因此曲解

文意情形普遍。大部分考生能指出作者對老年的自覺及老年生活的苦痛,但絕少

能指出作者對死亡抱持從容豁達的態度。不少考生更以為《俱樂部》一文鼓勵讀

者進行安樂死,更甚者以為「俱樂部」乃作者創立,反映考生對不熟悉的題材的

理解能力較弱。

第 9 題,表現良好。答錯者一般曾皆選「『你』衣著品味的轉變」,然而文章

不曾指出「你」以往的衣著品味,不能與現在作比較;第六段記述的服飾亦只是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9

潮流的轉變,而非「你」對衣著品味的轉變。

第 10 題,表現一般。部分考生未明何謂「推動情節」,以致錯選這個項目。

第 11 題,表現良好。此題題榦提示充足,考生大多能理解文章結構與作者

用意的關係。

第 12 題,表現欠佳。不少考生只著眼電郵的字面意思,誤以為作者鼓勵人

們安樂死。第十二段實際上是想表達「人生的最後階段」該由自己準備和安排,

他人只能為「你」落實,而非為「你」決定。

第 13 題,表現欠佳。表現優異的考生能指出作者用「你」作為敘事視點,

是為了表達年老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一般考生雖能指出運用不同視點的好壞,但

只是生硬的背誦,而未能扣連視點的轉換與主旨表達的關係,以致說明空泛,或

錯摸焦點。

第 14 題,表現一般。雖然整體表現較以往為佳,但考生的文言水平仍有待

提昇。不少考生能根據上下文理,推斷字詞的大概意思。14.1 表現較差,考生大

多以為「逆」乃「反方向」、「背著」的意思。此處的「逆」實乃「迎」的假借字,

可解作「迎接」或「迎候」,猶幸有少數考生答對。

第 15 題,表現欠佳。在閱讀及語譯文言時,並非所有用語單憑增字或刪字

便能理解無誤,而是要根據上文下意推敲,再選用合適的詞彙,以求語意清晰,

文句通順。部分考生望文生義,把「少不勤行」譯為「年少時不勤力行走」,而

不知「行」在此乃指少年時不勤奮工作或做事。另外,「妻子」乃常見文言字詞,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10

但仍有不少考生古義今譯,只純解為妻子,未有察覺實指「妻子及兒子」。

第 16 題,表現良好。考生大多能理解子貢的想法。

第 17 題,表現一般。考生大多能明瞭林類看破生死,但弄不清「超乎物外」

與「安貧樂道」的分野,實因欠缺文化涵養而成。

第 18 題,表現一般。部分考生對論說技巧認識不足,未能正確分辨各個選

項的意思。

第 19.1 題,表現理想。考生對《長歌行》中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耳熟能詳,優秀的考生除了能指出《長歌行》的意旨與子貢相近,更能從反面說

明林類與詩旨的相異之處。個別考生未能理解詩中前半部分的喻意,誤以為作者

崇尚自然,所以詩旨與林類的想法相近。更有一、二考生以為題中的「何者」是

人名,指「何者的意旨與《長歌行》較為接近。何者的看法是……」令人憂心。

第 19.2 題,表現欠佳。題目明確要求「試比較說明」,但不少考生審題不周,

花費大段筆墨說明林類或子貢的人生觀較為可取,而未有把兩者作出比較。其

次,考生未能善用輔助資料,資料乙乃幫助考生理解儒家「三不朽」的觀念,考

生應多加善用,充實論點。個別考生表現優秀,能從年少時的追求及年老的生活

變化等不同角度分析及比較何者較為可取。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11

第 20 題,表現一般。考生大多具比較意識,較少答案只論述單人的生活取

態。考生表現如下︰

○1 部分考生只分述三人的應對方式,然後指出其中一者較為可取,卻未能把三人

的生活取向加以比較、分析和評價。

○2 少量考生只從反方說明其餘兩者的不可取,然後直指「所以餘下的較為可取」,

而未有加以說明其可取之處,論說不夠有力。

○3 只有少量考生能從「老年的平日生活」及「處理死亡/身後事的態度」兩個角

度作出比較。一般考生只著眼於「如何面對年老的日子」,而未有涉及死亡的範

疇。文中人物屢次提及死亡的議題,而死亡乃老年需面對的重大課題,如只論述

「生存」,雖無不可,但分析未免只流於單一和表面。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12

D. 學生優秀範例

(1) 熟悉寫作手法,了解主旨表達

13. 第二篇文中以「你」作為敘事視點,如果把「你」改為「我」,是否更能彰

顯文意?試略加說明。(6 分)

I. 不能,以「你」作為敘事視點更能彰顯文意。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

自己發現老去、和朋友討論身後事以及俱樂部的宣傳這些經歷來指出每個人

都必須面對老去和死亡。若然以「我」代替「你」,讀者便不能更好地代入

文章,亦失去了身臨其景的感覺,在閱讀時亦不能引起讀者思考,故「你」

比「我」更能彰顯文意。

[對文章理解準確,了解文章主旨,能指出不同敘事角度對文意表達有何影響]

II. 不能。作者以「你」為敘事視點目的是要告訴讀者衰老和死亡此有助作者彰

顯人到年老更無法擺脫死亡的文意,都是每個人的必經階段。沒有人可以逃

離。但使用「我」的話,作者便無法讓讀者反思死亡的意義,亦不能表達出

死亡和年老是所有人必需經歷的。

[對文章理解準確,了解文章主旨,雖然對敘事角度的闡述未盡飽滿,但能準確

指出不同視點對文意表達有何影響。]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13

(2) 說明飽滿,具比較意識

19○1 子貢和林類對老年生活的看法各有不同,試說明何者與漢樂府《長歌行》

的意旨較為相近?(4 分)

I. 子貢的看法與漢樂府《長歌行》的意旨較為相近。

第三篇中,子貢問林類「有何樂拾穗行歌」,可見子貢認為應要發憤用功,

建家立業,才有美好的老年生活。至於《長歌行》亦指「少壯不努力,老人

(大)徒傷悲」,指人應在年少時努力,年老才活得美好。相反,林類則認為生

死由天,安貧樂道就好了,與《長歌行》意旨相反。由此可見,子貢的看法

與《長歌行》的意旨相近。

[準確理解《長歌行》及第三篇各人思想,說明飽滿。]

19○2 子貢和林類的人生觀何者較為可取?試比較說明。(6 分)

I. 子貢的人生觀較為可取。子貢是孔子儒家一派,提倡「有所為」,貢獻社會

的積極入世觀。子貢提倡做到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提出人們應努力修

身養德、建功立業並著書立遻,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願。

這想法不論對個人或是社會也有裨益,是積極,有貢獻,有意義的人生態度。

反觀林類則為道家,提倡「無所為」的消極人生觀,提倡不必有所求,不必

有所為的出世觀。這想法較消極,但求保存性命而不多作對己有益及貢獻社

會之事,對身邊的人及世界也無好處,令生活意義減去。

[準確理解資料乙,能清晰表明個人的人生觀,具比較意識。]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14

(3) 分析透徹,角度全面

19○2 子貢和林類的人生觀何者較為可取?試比較說明。(6 分)

I. 我認為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上,兩者的人生觀都有其可取之處。年少時,子貢

的人生觀較為可取,因為只有擁有這人生觀,人才會奮力向上,力求進步,

相反林類的人生觀則容易令人怠惰,使人退步。然而,當人老去時,林類的

人生觀較為可取,大為生老病死乃人的自然循環,老人應及時行樂,放下執

著,而不應像子貢的人生觀一樣,為著過去沒有努力而感到悲傷、遺憾。

[能清晰表明個人的人生觀,具比較意識。把人生劃分為不同時期,指出人生在

不同時間應有不同的追求。]

20. 綜觀三篇文章,梁實秋、龍應台及林類皆豁達面對老年的生活,然而,三者

對老年生活的應對方法卻略有不同,你認為何者較為可取?試談談你的看法。(6

分)

I. 我認為梁實秋較為可取。梁實秋認為人屆老年時應積極享受人獨有的樂趣,

如和老伴賞心樂事,追求一些興趣。龍應台則較為消極悲涼,一口咬定老年

人即將面對老、病、死,因此不必介懷,應該及早面對死亡,但如此一來卻

沒有提到年老人有老年人生活的精采,雖然豁達,卻有些悲涼意味。而林類

則認為應豁達面對死亡,認為老年時應視死亡為一個旅程,帶自己往更好的

地方,然這種看法忽略了老年人生活的轉變與難關,及自己應如何突破這些

關口。反而梁實秋一文中卻有提到如何面對自己老了的生活,如不要再介懷

容顏,要為老了而快樂。梁的應對老年生活的方法較其他二位全面、積極。

[能準確指出三者的優劣,並加以比較。說明囊括老年及死亡兩個範疇,論述全

面和飽滿。]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15

II. 我認為梁實秋的應對方法較為可取。梁實秋以樂觀之態從容面對老去的事

實,但他從來沒有為老去而歎息或忌諱,反而樂於接受老去,並是老去時找

人生的樂趣。這種做法會使老人安於及樂於生活,心境較為從容開朗,卻不

致於無所事事。卻,龍應台為自己面對死亡及為早期死亡作預備的做法過於

悲觀。老人的生活尚多姿多采,不致要人生時掛念及面對死亡,而自己準備

死亡是扼殺了生命的寶貴,至於林煩則沒有為老去作準備,容易在老去時無

所依靠,沒有安逸及豐足的生活,因此,我較認同梁的手法。

[說明囊括老年及死亡兩個範疇,論述全面和飽滿,具比較意識。]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16

E. 學生錯誤示例

(1) 語文基礎有待加強

6. 試用四個字概括梁實秋〈老年〉一文的寫作風格。(3 分)

I. 善用例證

II. 借景抒情

III. 引用緊密

IV. 循序漸進

[解題錯誤,誤把手法和文章結構當作「寫作風格」。]

V. 顯而易見

VI. 面對現實

[未能理解題目,胡亂作答。]

19○1 子貢和林類對老年生活的看法各有不同,試說明何者與漢樂府《長歌行》

的意旨較為相近?(4 分)

I. 在上文的《長歌行》可見,何者與漢樂府的老年生活看法也不同,由此可見

兩篇文章內容意思較為相近。

II. 何者與漢樂府的《長歌行》的意旨較為接近,因兩者的意思皆表明「少壯不

努力,老大徒傷悲」,「大人有立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有立言」。他們的意

思皆表明在年輕少壯的時候不努力,到老來是是一定後悔的。

[誤把題目中的「何者」理解為人物。]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17

(2) 未能緊扣文本作答

13. 第二篇文中以「你」作為敘事視點,如果把「你」改為「我」,是否更能彰

顯文意?試略加說明。(6 分)

I. 是,因全篇文章將會改由第一人稱寫作,更具感情,令讀者更有投入感了解

作者所思所想,如以「你」這第三人稱作視點,感情的投入較少。

[「你」應為第二人稱。答案過於龐統,未能緊扣文本作答。]

II. 如果把「你」改為「我」,不能更彰顯文章。因為你的想去(法)和自己想法有

所不同。

[答案過於龐統,論述粗疏,未能緊扣文本作答。]

III. 我認為若把「你」改為「我」能更彰顯文意。透過運用第一人稱(我)的敘事

手法,能令讀者更易投入,產生共鳴,吸引讀者繼續追看下去。此外,這亦

能增加文章的渲染力。反之,若用「你」作人稱,則有點疏離感和不實在的

感覺,以致讀者好像只在看別人的故事,感情較難帶動。

[雖能指出「你」「我」視點的分別,但未能緊扣文本,未有說明敘事視點與文意

的關係。]

19○2 子貢和林類的人生觀何者較為可取?試比較說明。(6 分)

I. 子貢。因為人就是要努力才能夠生存,努力工作,維持生活,才是可取的態

度,才能為世界作出貢獻,林類太看行(得)開,根本連努力的動力都沒有。

[答案空泛,論述未夠完整。]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18

(3) 古文解讀欠準確

15.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白話文。(3 分)

○1 子貢曰:「先生少不勤行,長不競時,老無妻子,死期將至:亦有何樂而拾穗

行歌乎?」

I. 子貢說:先生少時不勤行走,不與人競爭,老來無妻無子,死期即將來臨;

又有什麼快樂而令你去拾穀穗時唱歌?

II. 子貢說︰「林類先生少年時不勤於步行,反而年長身體開始行動不便的時候

才多加步行,而且老年亦無妻兒子女,死亡時期將近,但你有甚麼快樂的因

素令你可以拾穗時邊輕鬆步行邊唱歌呢?」

III. 子貢說︰「先生你已經不善於行走,生長得緩慢,老來無妻兒,又快到死期,

為何仍樂於拾遺落在田的穀穗而唱歌?」

[望文生義,文言理解能力不足。]

19○1 子貢和林類對老年生活的看法各有不同,試說明何者與漢樂府《長歌行》

的意旨較為相近?(4 分)

I. 林類與漢樂府《長歌行》的意旨較為相近,因為兩者看法都認為生與死很接

近,所以應要享受生命,大自然的美好是值得人們去欣賞的。時間一去不復

近(返),所以要更加珍惜時做自己喜歡的事。林類沒有建功立業,只在乎遊

山玩水,《長歌行》指出青園中的風景比官場的爭奪更有意思。

II. 林類對老年年生活的看法與漢樂府的《長歌行》較為接近,《長歌行》中指

出大自然的自然現象,冬去秋來,與林類的人應順應自然相近,都是以自然

為中心。

[曲解《長歌行》意旨。]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19

(4) 審題不周

19○2 子貢和林類的人生觀何者較為可取?試比較說明。(6 分)

I. 我認為林類的人生觀較為可取,因為假如年少時努力,但卻不成功立業的

話,這樣不就是比什麼都不做更加遺憾嗎?活得快樂,不要在意自己死後不

能帶走的事物,例如:妻子、財富等等。這樣想人生只要活得快樂,就會老

而無憾。

[尚能理解文意,但欠比較意識,未有準確回應題目。]

II. 我認為林類的人生觀較可取。林類的人生觀看破世俗紅塵,早已穿生死,安

貧樂道,生死由天,才能快樂安享晚年。人赤裸裸的來到世上,也是赤裸裸

的離世,萬般帶不走,不論你生前賺了多少錢,有多少功名,辛苦的拼搏一

生,到頭了也是死路一條,古來英雄年少時努力不懈,如周瑜、孫權雖能建

功立業,但亦難免一死,那又何必太執著於年少時的不勤行而讓自己的老年

生活充滿憂慮後悔,何必強迫自己發憤用功、成家立室,苦了自己呢?

[雖能以古論今,亦能清晰表達個人的人生觀,但作答時欠比較意識,未有準確

回應題目。]

20. 綜觀三篇文章,梁實秋、龍應台及林類皆豁達面對老年的生活,然而,三者

對老年生活的應對方法卻略有不同,你認為何者較為可取?試談談你的看法。(6

分)

I. 我認為林類皆可取,因為這篇文章的內容都是由年少連接到老年,當中可以

領悟到很多有關人生的道理和哲學,更加能夠鼓勵年輕一代夠為自己的將來

作打算,年少時應該更加努力,不要令將來的自己後悔當初沒有努力。

[文章感悟過於空泛。解題錯誤,錯把三篇比較誤作林類與子貢的比較。]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20

(5) 曲解文旨,憑空想像

5. 第一篇第五段作者談及「老年生活」,援引了許多中外名人的意見,試說明

作者怎樣看待這些意見:(9 分)

i. 桓溫:「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I. 作者認為連樹木都如此努力的生存,人們不覺得慚愧嗎?

[曲解文意]

8. 試概括第二篇的主旨:(5 分)

I. 描述朋友邀請「你」入「樹海葬俱樂部」,會員都可選擇如何處理身後事——

樹葬或海葬,並討論著生命進程有關的事。在這些壓抑的討論下,你會患上

抑鬱症,然後靜靜地死去。

[未能理解文章主旨,答案後段變成個人推測,未能準確回應題目。]

13. 第二篇文中以「你」作為敘事視點,如果把「你」改為「我」,是否更能彰

顯文意?試略加說明。(6 分)

I. 這不更能彰顯文意。這篇文章的名字是《俱樂部》,如果把「你」改為「我」,

這不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和不能突顯作者希望招攬讀者參與作者的《俱樂

部》的意慾(欲)了。在另一方面,如果把「你」改為「我」的話,文章的喧(渲)

染力就會減少,令讀者不能投入文章中。

[曲解文意,未有細閱文本,憑空想象文章主題。]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21

(6) 缺乏答題技巧

20. 綜觀三篇文章,梁實秋、龍應台及林類皆豁達面對老年的生活,然而,三者

對老年生活的應對方法卻略有不同,你認為何者較為可取?試談談你的看法。(6

分)

I. 我認為林類的應對方式較為可取,因梁實秋認為人到老人應做老年人做的

事,但若到了老年,人仍這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實在太浪費時間了。而

龍應台一早準備好身後事是好,但人生在世時間十分有限,在死後甚麼都帶

不走,毋須那麼介懷死後的事。人應好好活在當下,常有樂觀的心。

[只從反面說明梁實秋與龍應台不可取,未有說明林類的可取之處。]

II. 梁實秋認為老是應該的,我們不需作出甚麼行動;龍應台則對身後事有考

慮,並作出行動;林類沒有在意死亡和衰老。我認為龍應台較為可取,因為

他對將來有作出思考,一為自己負責任,二也是了仍在世的家人着想,希望

他們不必為了自己的死感到煩厭,不會麻煩到他們,我認為此想法十分正面

和可取。

[只是列舉了三者的應對方式,欠比較說明。]

III. 我認為龍應台的應對方法較為可取,因為一切作好準備才能使自己安享晚年

以及死而無憾。而且準備一切則不必礙家人的麻煩而樂於老年。而梁實秋的

應對方法則為不必為老年煩憂,但死後子孫卻有機會因遺產而不和反而令家

人的關係差。

[欠缺林類的比較說明。對龍應台和梁實梁的理解亦焦點旁落。]

璞中文教育.全港中學中國語文科文憑模擬試 2013/14

22

F. 一般評論及建議

「試前評估活動」邀請各大專研究生(Mphi) 、各院校中文系本科生及各中

學具備不同能力的中學生作試卷的「初段評估」。其評估結果是各大專研究生

(Mphi) 平均得分為 52 分,各院校中文系本科生平均得分為 43 分,各中學具備

不同能力的中學生平均得分為 30 分,而是次參與模擬考試學生的平均分為 37.6

分,各篇文章成績分佈平均。三篇文章選材皆與「老年生活」相關,是學生日常

較少接觸的題材,整體成績較預期理想。

為平衡設卷難易度,第一篇閱材選用字詞艱澀,但文意較淺白的文章,用以

幫助學生理解其他兩篇閱材,唯學生在第一篇的答題表現未如理想。第二篇文章

雖用字淺白,但文意複雜,對考生應付文學性篇章能力的要求極高,考生表現參

差,與設卷員預期相符。第三篇閱材為文言篇章,考核焦點仍在「老年生活」,

前兩篇的語體文閱材有助學生了解第三篇的主題,所以,考生於第三篇的答題表

現較預期佳。

是次評估活動,璞中文教育繼續以統一主題(如本卷的老年生活)的理念設

卷。根據部份中學的回饋意見,雖然是次考核較 2013 年的公開試要求高,並且

考核學生較少接觸的題材,但以統一主題的理念設卷對考生理解篇章大有幫助,

考生於本卷的表現也比預期理想。

另外,本卷對題榦的設定作了「適量改造」,以大大增強部份題目的誘導性

(如第二篇的第十一題) 。題目的誘導性加強了,使學生集中思考題目的考核重

點,亦更容易評估學生的思維能力。相反,坊間某些試卷只看到篇章值得考核的

設題點,卻欠缺如何引導學生應付相關考核的思慮,以致學生「遊思無根」又或

偏離考核焦點。這種設卷方式很難客觀地評估學生的閱讀能力。

根據是次評估結果來看,「統一主題」及「增強題榦的誘導性」可使我們做

到「深的篇章淺的考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