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物理治療對失能老人之介入與療效f.l pt 2日1 2:37(3):...

13
F.l PT 1 2:37n):277-289 ) Li el al 20 % 0 1' Me di c in e . Hea lth InlernatÎonal Classitìcation 0 1' il y and Hea lth Class ili catinn () I' a l1 d Ha l1 dicap IC IDH ) , (02) 3366-8137 E- mai l : I11 hh @l1 tu .cd ll .lw 277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Feb-2020

1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F.l PT 2日 1 2 :37(3) : 277-2日9

居家物理治療對失能老人之介入與療效

李宜玲 1 .2 胡名 霞 3.4 .*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 " 老年人口常國慢性病或受傷導致失能 ﹒ 以致日常生活需要照護與協助 o 失能

是動態的過程,物理治療師以「短期介入、定期追蹤」的原則 可 過時介入高危險族群以維持社區老

人獨立的日常生活功能 。 居家物迪治療師至失能個案家中訪棍、評估 , 與個案反照顧者共同討論

復健計盒,給予居家環境評估與運動指導以協助老人改善活動力與獨立性,協助失能老人留在家

中在地老化,延後至機梢照護的時問 。 本文進行文獻自顱,評估居家物理治療對急性後期照這與

長期照藍藍的介入與療效 。 居家物理治療對急性後期病患 , 如下肢骨折、膝關節與稅關節置換、 中

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心臟病患等等,可協助提早返家並改善病態的功能 。 對慢件病、長期失

能住在家中的長期 ~.~H重個案 , 居家物理治療可改善身體功能與活動力 , 避免功籠退化並可改善生

活品質 。 本文並討論治療頻率與強度等介入因素與長短期失能對居家物理治療療效的影會 。 文未

參考其他國家政策以做為我國政策參考 並起議透過單一入口的照護路徑、標準化的評估測量、

治療原則與結案樣準 ﹒ 以增強居家物理治療的效能刊物理治療 20 1 2:37n):277-289 )

關鍵詞 : 居家物理治療 、 失能老人、急性後期照護 、 長期照護 。

Li e l al

人口老化是當今世界各先進國家共同面臨的社會變過

現象 , 我國老化程度雖然沒有其他國家來的嚴重 ﹒ 但老年

人口增加的速度卻比其他國家來的快 。 我圓的歲以上人口

在 1993年達到 1 47 萬餘人 占當恃總人口比例 7 '7ri . 成為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柄之高齡化 ( agei l1 g ) 社會, 2010年

達到 11 % '預計於 2015年的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

20 % '成為「越高齡 (s lI pe r-aged )社會 」 。 各國自 7%的「高

齡化社會 」 增加至 1 4%r高齡 ( a ged ) 社會」的速度各有差

異,法國需時 11 5年、瑞典的年、美關73年、英國47年、

德國 40 年 。我國與日本相似 可 約鹿時25年左右,因此我

國老化速度責屬快速 。

隨著老人人口的快速成長 , 復性病與功能障礙的盛行

率呈現急遞上升趨勢 ﹒ 相對的失能人口也大幅1曾加 。 失能

( di s ab il i l y ) 是一個複雜而多面向的概念,要清楚定義「失

自g J 且符合所有狀況下使用非常困難 。 N ‘t g l 模式在 1 99 1 年

為美國醫學研究院 ( 1附titlll e 0 1' Medic ine . 1 0M ) 所接受 ,

N,中嘗試釐清環境國子在失能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 他

定義失能是身體與智能( mO I1 I :川在社會環境中的 ,~制 可

即個人能力與環境需求的差距 。 1 在世界衛生組織 ( Wor l d

Health Organ i zatio n ﹒簡稱 WHO ) 提出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

障般分類( Inle rnatÎonal C lassitìcat ion 0 1' FU l1 c l inni n且﹒ Di sabil­

il y and Hea lth '簡稱 ICF )'之前,常用的 「失能」 的定義為

1 980年所提出的國際損傷、障礙及獲陣分類 ( 1 川的 n at i o l1 a l

C lass ili catinn () I' I mpainnc nt ‘ Di叫b ilily a l1 d Ha l1dica p ,問稿

IC IDH ) , ' 即因損傷 ( impn inn e l1 l ) 導致執行活動的方法和

範圓的能力受限,無法像正常人 樣 。 在 I CF模式提出

後,失能的定義包含了損傷、活動限制和因環境因素造成

的參與侷|恨 。 各關對失能的操作型定義並未有定論 , 如經

1 國立喜:it ll重I里健康大學長期照進研究所

-喜喜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鍵科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及腦與心智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物理治療中心

通訊作者 , 胡名霞 l∞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 1 7號3僅 3 1 2 室 臺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

電話 : (02)3366-8137 E- mai l : I11hh @ l1 tu .cd ll .lw

收件日期 101 年2 月 2 日 修訂日期 1 0 1 年 1 月 13 日 段受日期 10 1 年 3 月 29 日

277

FJPT 20 12:37(3):277-289

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 Organiza t ion for Eco no mic Co-operalion

a nd De ve lo p l1l e nt. OECD ) 對失能的定義為「 個或多個嚴

重的日常生活活動受限,包括自我照顧或個人照證活動

(包括吃東西、穿戴衣物、上廁所、沐浴、上下床和其

他清楚定義的自我照顧活動) J : '美國國家長期照接調查

( Nat io nal Lon且-Te nn Ca re Survey )對失能的定義為「通常需

要有人在旁邊協助,或者需要使用輔具或特殊工具才能執

行日常生活活動 ( A DLs )J' ‘所以各國的失能率不易互相

比較 。 , 2004年美國國家長期照鐘調查調查居家的歲以上

失能老人( 項以上ADLs不能執行)的比率為 1 2.6%( 男

4.0% 。 女 1 6.6%) 。 美國疾病管制局2005年的調查發現 1 大

於 65歲人口之失能率 0:巴基本 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工具性

日常生活活動功能或特定功能性活動困難 ﹒ 需使用輔具,

項或多項損傷,或無法在家中工作或謀生)約為 5 1. 8% ;

特定功能執行困難者( 如, 爬一層樓梯、拿 10磅重物)約

占 47.5% ; ADLs執行困難者約占 1 2.5% 0" 20 1 0年我國衛

生署長期照護需要調查以基本日常生活活動 ( ADLs) 、工

具性日常生活活動( I ADLs) 執行困難為標準 ' 統計出我國

全國人口失能率為2.98% '超過 60萬人 。 65-74 、 75-以及

85歲以上長者,失能率分別為 7 .29% 、 20 .44% 、 48.58% 。 荒

目前世界主要國家的老人照護政策以「在地老化」為最

高指導原則,希望老人在原本生活的社區中自然老化,以

維持老人自主、自尊、隱私的生活晶質 。 h 物理治療的目

的在增進個案最大的動作功能恢復程度、減少機能損傷、

預防次發性傷害,屬於一種積極性的照護服務 。 治療師在

居家場域的服務內容包括提供個案物理治療評估、治療,

以及對其他國隊成員、病患及家屬等人員的物理治療教育

與諮詢協助個案儘可能恢復或維持日常生活功能﹒適

應失能狀況與居家環境,進而提升生活的安適戚 。 也希望

家屬藉由學習正確的復健概念與照護方式,減輕照護病人

的負擔,改善生活品質 。

政府自 2007年椎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大溫暖社會

道利套案之旗髓計重 J '對居家物理治療以專案方式予以補

助 t 接受服務的失能個案逐年增加 a 健保局自 2010年起規

劃「急性後期整合性照這計畫 J' 幫助部分在急性醫療後可

能出現短期或長期失能的患者,依個別失能程度在治療黃

金期內給予整合性照護 。 即將施行的長期照護保險也預定

針對失能六個月以上需他人協助者給予居家復健服務。國

內物理治療師在政策規劃下轉換工作場域,提供居家失能

個案更完整的照逛 。 為了促進物理治療師對於老人與長期

照這服務模式的知能,本文整1里有關居家物理治療對失能

老人的相關議題 。 首先介紹失能的進程,其次介紹急性後

期的居家物理治療、長期照護的居家物理治療、對居家物

278

Li e t al

理治療密度與;欠數的建議 , 最後比較各圓政策現況並提出

政策建盲 。

失能的原因與進程

導致失能的原因非常複隸,包括老化、生活型態與

醫療上的問題 。 , 2ω l 年美國國家健康調查發現﹒ 65歲以

上居家失能老人常見的十項醫療問題為關節炎 (30.(跡 )、

心臟問題 (23.2% ) 、高血壓( 1 3.7%) 、背部或頸部問題

( 1 2.6%) 、糖尿病( 1 2. 1 愣, )、視力問題( 1 1.8%) 、肺部或呼

吸問題( 1 1. 1 稅) ,骨折或關節損傷( 10.7 0/r) 、 中風 ( 9.2%)

與聽力問題 ( 7.0%) 0 '1 這份調查並不包括住在機構的老

人,因此調查中神經或認知疾病(如失智症)的個案較少 。

此外該調查侷限於“-74歲的老人而非所有老人、 因此老

人常見的糖尿病、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之盛行率亦較

低 。 美國疾管局2005年的調查發現關節炎( 1 9.0%) 、背

或脊椎問題( 16.8%) 、心臟問題 ( 6.6%) 為居家老人失能

的主因 J 有些研究觀察失能軌跡,如「老化縱貫性研究

( Long itud ina l St udy 0 1' Aging) J 對5 1 5 1 人進行六年的追蹤,

發現失能發生的順序依序若有行走、洗澡、轉位、穿衣、如

廁,最後是進食 。 10 但另一個研究觀察到的失能順序為洗

澡、家中活動力、 上廁所、穿衣、轉位和進食,此研究學

者認為這個調查結果顯示老人下肢肌力的喪失(與洗澡、

活動力、如廁相關 )所造成的失能先於上肢肌力(與穿衣、

進食相關)相闋的失能 。 "另一個研究長期追蹤 70歲以上

社區老人,結果發現穿衣、洗澡比行走、轉位更易受限,

推測是受認知能力與上肢功能退化所影響 。 "

失能的發生一般有兩種,突然失能( rap id -o nse l. cata

叫 roph i c d i s a bi l i t y) 與逐漸失能( pro皂 ress i ve d i叫b i l i t y) 。

突然失能可能自 個突發的醫療事件 (如中風或骨折)引

起 , 較容易得到醫療的早期介入並獲得足夠的復健指導

與介入 ﹒ 可能有較佳的預後 。 "逐漸失能可能是鐘內平衡

( ho l1leostatic eq u i l ibriu l1l )被多重慢性病影響 , 逐漸受到破

壞所引起,衰弱( fr a i it y ) 一詞即企圖去定義這個復雜的因

果鏈 。 l‘有研究發現85歲以下老人的活動力失能( l1l obility

di sab i li t y ) 的 60%為漸進發展 , 40%為突然發生; 85歲以

上的老人的失能約 80%為逐漸發生 , 只有20%是因受傷或

疾病導致突然失能 。 H 觀察活動力失能的發生,發現老人

在發生真正持久的失能前會用一些代償的方式使活動較容

易執行 , 稱為防床前期的活動力失能 ( pre cJ i ni ca l 11l0bil ity

d i sab ilit y ) 。 無論代償發生的頻率或方式為何,臨床前期的

活動力失能可視為風險標誌'個案可能在 l 至2年內發展

FJPT 20 1 2:37(J):277 -2品9

出真正的失能 。 '‘逐漸失籠與關床前期的活動力失能使得

臨床上難以確認失能開始的時筒 。 臨床工作者應注意當個

案發生行動不便,是改變參與活動的策略或是減少活動的

參與?是更加依賴照顧者或是克服障礙、參與活動?不同

策略的選擇會影響失能的進行與否,評估個案的現資狀況

及所採取的策略有助治療師1擬定更有利的治療策略 。 ,,,

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失能是動態的過程。常在功能獨立

/失能間變動 , 一直持續到死亡 。 透過大型的社區研究發

現,失能的軌跡並非是一直退化變差的過程 、 65歲以上之

社區居民每年約 10%發展出新的或復發的 A DLs失能,但

每年也有20-25%的失能個案恢復獨立 。 17 年紀大、女性、

身體虛弱者越容易失能而且較難回復功能獨立 。 "學者對

754位 7日歲以上老人進行長達53個月的追蹤,發現420位

經歷至少 次的失能,其中 342位恢復獨立的日常生活功

能,平均失能時間為4 , 9 ::!:口 5 個月 。 恢復功能的 342人中

有25 1 人後來又再度失能 , 維持功能獨立的時間平均為 7.3

::!: 8.5 個月 o l! 由此「失能恢復再失能 J 的動態變化﹒

正符合物理治療師以「短期介入、定期追蹤 」 的原則介入

高危險族群 以維持社區老人獨立的日常生活功能 。 I'I.!U

急性後期的居家物理治療

自急性病院出院的後綴照護稱為急性後期照護( 1'0叫 ­

<l c ute 叫re. PAC )' 可能在家中或在機梢中,也稱為亞急性

期照法(乎是u b-a C lI l C ca re ) 或中期照護 ( i llt erm ed i at e carc) .

但三者定義反內容略有不同 。 籍由加強出院準備服務推動

急性後期照護可避免病態、因非醫療因素占用醫院病床 , 也

可利用門診或社區照護的資源加強基層醫療與照護的達1頁

性,減少非預期再入院的比例 。 急性後期照發強調積僅復

健以改善病患的功能,使之獨立自主生活 , 協助病患脫離

急性照護體系,也可避免進入長期照護體系 。 美國為了連

結醫院與居家,在200()年前後推動中期照護 。 讓虛弱或生

病的老人有機會接受復健、發揮潛力 1 延長居住家中的時

間 , 避免過早且非必要的入住機梢或護理之家。

急性後期照進對象以急性治療後仍有復健需求的病人

為士,提供多元跨專業的介入,需定期評估,視病患功能

狀況的改善以調整照護內容及照護強度 。急性後期照議是

指介於急性醫療與長期照這中間的照緩過渡時期,但急性

期後多久屬於急性後期目前並無定論 。 我關於 20 1 0年提出

的「本土化急性後期照護計需規劃草案 J 即針對失能六個

月內、有復健潛能的患者,提供有時間限制的禎極復健服

務 , 強調病患功能上的進步以協助個案重返家中 。 美國聯

Li et nl

邦醫療保險 ( M ed i care) 針對急性後期照護個果轉入技術性

護理照設機構 (sk i ll ed nll rs ing faci tilit叫. SN Fs) 的收案對象

為剛出院或過去一個月住院3天以上病人 。 居家個案若有

間歇技術性照護或治療需求則不限定:再有先前的住院史 ,

但每62天需接受醫師再評估才可繼續接受服務 。 "以美國

經驗,中風、假膝關節萱換、股骨骨折、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心臟疾病等個案接受急性後期照這比例較高 , 以下討

論此五種診斷個案接受急性後期居家物理治療之療效 。

中風氣社區老人失能的主因之一,物理治療對中風病

患的恢復幫助極大 ,但需要較長的恢復期,所需的醫療資

源也多 。 為縮短中風病人住院時間與提高治療效果、恢復

功能 、 各國提出很多方案 , 如英國的早期支持性出院方案

(earl y s lI ppo rl ed d i s c h a rge ) 讓中風病人提早出院 可 在家中

接受所需的復健治療 。 2~ 急性後期居家復鍵的介入 1 可讓

cþ風患者在不影瞥療效下減少住院日數 l刁週以降低住院

的風險 ﹒ 以家中設施為復健目標 s 避免門診復健的奔波,

節省直接花費 ; 並可藉自居家環境的影響使病患行為改

變、承擔治療責任 . '月進而影響復健療程 ( dllra t i o n ) 、治

療內容與治療頻率 。 居家物理治療對日常生活功能的改善

較傳統的醫院治療為佳 , 且可避免入住機稿對中度神

經損傷的中風病患療效尤其明顯 。 '"

骨科病人的居家物理治療自標著重在功能表現 。 會昭

懿等人對股骨骨折病患出院後三個月內介入八次居家物理

治療 , 進行肌力、關節活動度、平衡及功能訓練 。 可有

效改善病患功能及生活品質 。 封系統性文獻囝廠分析骨科

病患居家復鍵與住院復健的療效後發現,在功能、認知與

生活品質方面居家復健的療效較佳,病人滿意度也較高,

因此建議居家復健為骨酪肌肉系統老年病患之有效治療方

式 。 :“關節置換個案術後一週轉入不同的急性後期照發地

點 , 接受復健醫院與居家物理治療 。 比較兩者的花費、療

效、病人滿意度、生活品質與併發症發生的機率,結果發

現,住院治療復健平均為 1 7.7天,居家復健則平均僅接受

八;欠治療 。 兩者療效在疼痛程度、功能、併發症的發生、

病人滿意度方面沒有顯著差別, 但居家復健花貸總額較

低 ,亦即經濟效益較佳 。 "比較般骨骨折術後病患分別獲

受居家物理治療與傳統復健治療的療效 發現傳統復健治

療的病患只有 半 ( 46% ) 能夠外出行走 。 居家物理治療的

病患有較高比例 ( HH%) 的個案能夠在家中與社區中行走,

戶外活動較獨立 。 到但也有其他研究發現居家復健與門診

復鍵的療效相當,但生活品質與平衡測試以門珍復健病患

的執行較佳 g 因此建議居家個案仍需專業治療師密切監撐

運動計苦的執行, 才能有較佳的療效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基本症狀為呼吸困難 會引起疲

279

FJIη、 201 2 :3 7(3):277 -289

勞和減少身體活動 i 導致肌力、心臟、營養等其他問題 ,

更可能造成緊張、愛皇軍與孤立,增加死亡率 。 .\U 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患的居家物理治療著重在呼吸肌訓練、肺臟復健

(如行走訓練與運動耐力 )、改善呼吸策略 ( brealhing strate­

g i es) 、jJf灰技巧,並協助簡化 ADL執行步聽以提升執行效

率 , 可有效改善個案執行A DL時呼吸困難的現象 。 31 比較

低度風險的心肌硬塞病患接受居家與醫院復鍵的療效,在

臨床檢查與生活品質方面無明顯不同,醫療的花費則無足

夠讚據顯示有無木同 。 "居家心臟復健已在北美、歐洲推

行,對於年紀大、外出困難,或是居住在醫療資源不足、

交通不便地區的病患 , 居家物理治療可提供適當的照護 。

長期照護的居家物理治療

慢性失能可能導致活動能力的持續退化 。 有研究發現

老人在中風年後並非維持個穩定的失能狀況,而是活

動力逐漸降低惡化 。 “對中風後一年的失能個案介入十三

週居家物理治療,結果發現個星星的活動力與行走速度皆獲

得改善 , 但治療效果無法長期維持 。 u 除了可能因為是低

頻介入(介入次數最少的為三次)外,也可能因為失能老

人的活動力本來就潛藏退化的風險,顯示了定期追蹤介入

的重要性 。 "林日召宏以圍內發病 年以土的慢性中風病人

施以非密集性(每過 次,持續十週)的居家物理治療,

結果發現對下肢動作功能有顯著療效 。 們學者也發現,慢

性中風病患接受4週共20次的經皮電刺激與運動治療可改

善行走速度、耐力與功能性活動的執行 。 司“林光華等人對

部份肌肉萎縮性側家硬化症患者進行一過一次共六次的居

家物理治療?可減緩惡化或維持其身體與心理功能 。" 比

較高、低功能失能個案的療效,發現居家物理治療可改善

高功能個案的移行能力( locomotory acti v ity ) 可 與低功能個

案的自我照顧與移行能力 。 w 教導干土區失能老人平衡、肌

力訓練﹒省力並安全執行日常生活功能的方法,居家環境

改造與使用、問題解決策略、跌倒恢復技巧等居家復健計

量 。 六個月後 ADLs與 I A DLs者ß比較容易執行 , 以洗澡、

如廁等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最明顯 , 個案較有自信心不怕跌

倒,一年後效果仍然持續 。 州對關節炎引發失能的社區老

人,居家物理治療師可教導運動安全性灰重要性,鼓勵行

走、給予止痛治療、應對 ( co pin g ) 策略並設計個別化運

動 ﹒ 使病患主動參與自己的治療並處理疼痛 。 研究發現,

物理治療師單;欠介入關節炎個案,教導肌力訓練與簡單的

環境建議與改造、五個月後發現股四頭肌肌力仍可維持、

有較佳之日常活動能力,可預防進一步失能 。 拍比較居家

280

Li e l 川

物理治療與藥物治療對膝關節疼痛的居家老人的療效,+

週後發現兩組疼痛改善相當 。 接受居家物理治療的個案功

能改善較明顯,但只有短期的效果 。 "自以上文獻回顧可

發現 可 居家物理治療的介入可改善或維持長期失能個案的

身體功能與活動力 、 降低死亡率、降低入住機禍、再次

入院和跌倒的風險,降低照顧者負擔與照護壓力,長期而

盲更可改善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 知恥.j.-!:! 失能時間

長短會影響復健療效已獲證貪'..研究顯示 急 、 慢性失

能的神經疾病患者住院接受復健治療,急性失能(發病

年內)的個案809乎有進步 、 主要是因為中樞神經的可塑性

( pl aslicil y ) 。 優性失能(發病一年以上 )個案42 .5%有進步,

主要是因為肌肉的重建( l11 usc ular rec(} Jl(jiti oning ) 與活動力

的改善 。 “以功能回復計畫( funclional resloration program )

介入國下背痛導致失能的亞急性期(受傷半年內)或慢性期

(受傷半年以上)個案,療效以亞急性期個案的功能回復較

佳(包括關節角度、 f台物能力),可能因為早期介入神經肌

肉活動較不會受到抑制,對疼痛較不會過度反應 可 而且病

患較不會有心理障礙(如愛滋、壓力) ,較容易進行治療 。

品對長期失能的中風患者可研究也顯示居家復健的介入對

日常生活功能的改善或維持也可有 定的療效 。 1'), ;'\..\1、綜合

以上結果發現,失能時間長短會影響療效 。 不管對急性後

期或長期照護階段的個案,及早介入可有較佳的日常生活

功能 。 拍J7在急性後期階段提供早期而密集的居家物理治

療介入,不但可改善病患的功能,使之獨立自主生活,迎

兔進入長期照護體系,也比進入長期照這階段後的介入有

更佳的療效 。

治療頻率與強度的影響

治療的頻率與強度可能會影響居家物理治療療效 。 英

國的中風病患提早出院接受急性後期照護 , 平均介入時間

1 4過 1 接受居家復健治療 1 2次 。 N 美國骨科個案(包括上

下肢骨折、關節置換)接受居家物理治療介入時間20.5 天,

平均每週2. 1 次 可 照護;欠數總共 5 . 7)欠 。 "王瑞瑤等人研究

發現,與每過一次的低密度治療相比,每週2次為時三個

月的高密度居家物理治療可有效改善中風個案日常生活功

能 。 #研究也發現 , 中風病人施予較積極之復健治療 " 在

社會參與、緊張、愛鬱與生活滿意度上有短期的利益,但

對骰骨骨折病人 ,治療次數與療效的關係不顯著 o 州

對居家物理治療次數的限制,各閩規定不同,但都強

調治療的必要與有效 。 加拿大多倫多以結案標準與介入期

限來規範 ' 約一半以上( 54切)的居家照護機構訂有結果襟

F.l PT ::>01 2:J7( 只 ) : 277-::>X\J

准 可 三分之一( 3叫)的居家照這繳械預先訂立居家健康照

這介入的時閻長短 、 有 l 但不同居家照這單位間差異極大 。

以膝關節置換手1m)個案犯例 2()'k ),見定 ()-3 遇 到':4規定

4-()週 42併可大於的過 心 、 l 結案給準建議為 可執行居

家運動計[J,膝關節可穹的 90度,不痛或僅一點點痛

可承受全身聽更 可獨立事會位、有或沒有輔具協助下可安

全獨立行走 ﹒ 並己連最大獨立之日常生活功能引美國以

審查方式來規軍E治療次數 目 1 997年美國通過預算平衡法案

( Balan ced B Ll dget AC I ) . 改變給付方式以節省政府開支

限制居家法理、居家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與社工在內的總

~.h視金額 1 以降低居家健康照護的支出 研究發現 新制

度賞!Jlli後平均居家照進總訪視;欠教下降 1 6.6仿 但居家物

理治療訪視次數增加了叫(質施前平均 5.4 次 , 至Ih包後 6.2

次)。叮可能因為訢制度施行後逢源的使用者偏向於情況被

:m、功能校依賴、需較多居家物理治療服務的惘泉 。 也有

研究發現,總額縮減後 膝關節置換個案的平均物理治療訪

視;欠數自 1 0 的次減為 7.2.1 汶 口比較總顯縮減Z設施前後的

病人療效、質施後結案H守主動膝關節伸êI角度明顯減少

但功能件;òiliiJ!l日行走距離、主基UJ除穹的角度、輸具使用狀

況等沒有顯苦差異 。 可見治療師會因應政策、給付方式的

變化 調整介入方式。將有限的治療次數著重於活動功能

的訓練而非損傷磨級的不足 以個案恢復最佳功能為主要

目標。

由以上文獻回顧發現 不同診斷的病人對治療療程

與次數可能有不同的需求 政策與給付方式會影~\治療介

入的頻率與強度 1 進而影巒療效 。 治療師可因ff!;r,政策、給

付方式的改變 。 調楚治療策略 以改善個若是功能為主要目

標 , 鼓勵個案及家屬主動參與 2 協助個案走出家門、參與

社會活動 。 政策規剖上 , 建議應透過標準化的前1估 可 發展

木同診斷的照護介入計需與結案你準 可 在改善身體功能與

活勤力的問問 可避免資源耗用並維持照在品質 n

居家物理治療的照會與轉介

因各國的政策不同,對居家物理治療的照會與轉介

方式不益相同 。 以下首先探討服務場域的影贊 同 再介紹美

國、英國、加拿大及我國的現,況 。

一 、物理治療服務場所的選擇

對長照個案而言 可 居家照、護已成為高齡化先進國家多

年來發展老人照這之主流 OEC D調杏發現吋美國的歲以

上的老人口自份有項以上的ADLs失能且住在家中 . 4.0切

Li el al

住在機{Ii\中 居家照這5月1磯,柄照援的使用比率約為 3: 1 ; 日

本 65歲以上的失能老人 70<;1接受居家服務 . 30咬住在機構

中 3 物理治療師進入居家場域提供服務 可延緩居家老

人功能退化、增加活動能力 可 對居家失能老人尤其重要 。

急件後期{同案可在復健醫院積極復健、短期入住機構

加強復健或返家後給予適當頻率的復位以恢復身體活動功

能 o 失能老人在居家、肉院接受復健治療各有不同優點。

以中風為例 、 在醫院治療會隔絕家人 、朋友與原有的文

化環境?治療師不清楚個案生活壤境中的障礙與可用的支

持 病患較難把在醫院內學習到的功能執行與活動方式 。

完全轉移到原本生活的環境中使用,居家物理治療的介入

即可協助病患提早適應居家環境與生活 。 叫 說察居家、 機

稿與復健醫院等不同照在地點對下肢關節置換病患的療效

的影響 》 結果發現 可 居家復健的個案在自我照護與活動力

方面使於機HH~復健醫院的個案們因此建設下肢關節置

換個案計健康情形許可且有足夠的支持,可在短暫住院

後返家接受居家物理治療 。 進一步考量居家復健的經濟效

益 可 除7可減少病患住院日教、增加醫院可釋出的病床 可

估貨比住院復健減少 20唔 , 恥而且居家個案對失能的調適

能力較佳 句 後績所需的社區服務較少 可 對經度失能者的經

濟效益尤其明顯 o 旬,

並非所有病患者H適合居家復健,在做出合適的策略誘

導病患提早出院的同時 應考臺包括損傷程度、併發症、

共病症 ( co 11l o r b idil y) 、認知功能、個人經濟、態度、診

斷、失能情彤、 年齡和居住的地理位置因素等,以選擇

適當的照直草地點。們"有研究建議 可 下肢關節置換的個案

照古草地點的選痺 , 除了病患年齡、性別、使用拐杖的穫

孟買、可行走距離. ì董海考慮、社區支持系統(如送餐、社區

進士、居家服務)、家中照護人力與病人意願股骨骨

折、 中風、下岐置聞自節或膝關節置換等個案常需要急性後

期物理治療的介入 ,不同診斷會影響治療場所的選擇 。 以

美國經驗為例 般骨骨折個案出院30天內的安置地點約

有白 的 在居家照這 20.24恨 在復健醫院 的州正在技術

1'1 護理機梢 ,中風個案 1 6.5 1 '7<在居家照草屋, 2 1. 3 c,1 J在復健

醫院, 咒2.54嘴在技術性護理機梢 。 州,一般而盲 , 在醫院

接受復健治療可使患者得到較佳的生理利益( phy s i o l o且 ì l'~ !I

be ne lïl ' ) . 居家復健的患者卻可有較佳的運動遵從性( ad ­

herence ) .持續而規律的運動習慣對長期的病人日常生活功

能的維持尤其重要 。 川 英國 S he flï c l d地區將接受中期照蠶

的病患 依病患狀況、對復鍵的需求、治療目標做分級並

建議照遠地點(表 1. ) 可 叫可因病患復健需求的變化改變照

護級別 。 由此分級可看出 , 不論個案狀況為何 , 復健或其

他專業皆可在居家單單燒提供介入治療 協助個案自醫療依

28 1

FJPT 2012 :37(3):277-289 Li e t ,,1

賴到功能獨立,達成在地老化 。 j治台療 。 (的2兮)早期支持1性立出院之社區復鍵(廿e叫叫a圳叫11叫I y s趴叫uppo珀o r圳rteωd di吋s ­

C州ha盯r皂ec叩0 111川l lTI l英國在居家、團體之家或臨時收容所中提供社區照

護,讓人民儘可能在自己的家中或類似家中的社區環境中

過著正常的生活 。 學者依中風後住院與否、復健介入的時

機與介入時間的長短﹒界定英國四種居家社區復健( hOl11o­

based cO l11l11l1 n ity re habilit ation ) 服務模式(圖 1. ) : (1)全科

醫師導向的社區復健 ( GP-o ri e nted pos t-s troke cO l11l1l llnit y

reha bil itation ) :中風後不住院,全科醫師 ( ge nera l practiti o

n e r ) 提供醫療服務,並由社區中心外展服務提供居家復健

療,目標是減少住院時間,以社區復健介入治療 。 有數種

不同介入模式 ? 如居家醫院 ( hos pita l-a t-ho l11 c pro且川,, ) 、

病患在急性住院數天後返家,由醫院外展服務提供 天十

小時的護理照護 , 24小時的醫師諮詢,並可在家中接受復

健治療 。 ω(3)出院後的社區復健 ( pos t - di sc ha rge cOllllllllnity

re habilitati o n ) 。 幫助病人從醫院到社區的無縫 ( sea l1l l e ss)

轉移 。 (4)後期社區復健( late cOlll lllllnity rchabili tation ) 發

表 l 英國中期照護模式依復健需求訂立八個~.\l.護分級

2 4 6

預防與維持 恢復期 低頻復健 定期復鍵 積極復健 急性失能之特醫療照護與復複雜的醫療與

殊治療 健 失能狀況

目標 防止身體和心鼓勵改善、 提供評估與觀提供復健以維從依賴到獨立單一專業之特積極治療醫療提供復健為長

理的退化 維持獨立 察 持穩定和可衡降低對照顧者定治療 狀況,以避 期身體狀況管

防止日常生活提高療養 提供非密集的量的進展 依賴的程度 緩解或減少特兔惡化與次發涅的一部分

功能獨立性遠等待協助者或復健與活動 促進預期中的賞現最大程度定損傷或失能性後遺症 貪現最大程度

化 家人的適應與 提升信心 恢復 的功能 改善失能、的功能

促進心理健康調整 促進恢復的速 解決急性失能 維持功能獨立預防次發性失

鼓勵健康生活適應新環境度 狀況 合適的處理醫能

促進積極的態 提供患者及照 療狀況以協助提高生活品質

&.以維持功能 顧者支持計劃 病人接受多專對認知問題或

獨立 業復健治療身體疾患,

提供專業的服

照發居家 居家 居家 居家 居家 社區/居家治居家 (少見)居家

地點社區設施 短期復鍵機構護理之家 門珍 復健病房 療 復健病房 復健病房

中期照護病房日間醫院 中期照這 門診治療 護理之家

日間醫院

個案 輕微的衰弱或一般不遍 , 病情穩定, 患者復健持續醫學上過 病情穩定, 不穩定的醫療預期患者將有

狀況生理/心理狀 但大致上良 中度失能, 進步?可望 合、有動 單的急性或狀況 長期、複雜

況會威脅,到獨好 , 日常生 部分依賴, 進一步恢復 機,但功能 慢性引起失 特定或一般性的醫療和多專

立生活 活大多獨立 有改善的潛能不適合積極復仍依賴 能,可由單 失能狀況 業復健國隊介

個人身體/情 需要鼓勵與口輕度損傷和殘健但可因多專由治療師確定一專業處理 復健計畫中需入的需求,

緒或認知不會頭支持 疾 , 需要特 業介入,還 適合積趣復健目標明確, 醫療專業的介如進行性神經

因積極復健而 使能 (enab l e 別的指導、 過積極目標與鼓勵急性患者介入強度可能入 系統疾病 ,

受益, 但仍 Ill cnt )並重建治療以練習新目標導向治療適當的參與積會有所不同 頭外傷,複

需要監測和諮個案信心 的方法和技巧 使個案受益極治療 雜的神經系統

詢 狀況逐漸惡能夠配合、病人需要加強 和身體創傷

化 ﹒ 需復健了解復健目標治療以學習新 病人需要多專

以改善耐力 技能並克服特 業的介入

定損傷

排除 個案沒有退化家庭願意並能 可能受益於其可能受益於其可受益於其他患者有廣泛 個案不過或不 任何需求能夠

對象的危險 夠提供療養的他計量的個案 他計蜜的個案治療計畫 性或特定失 穩定,無法 由其他治療方

認為運動是個 個案 可自積壓復健無法出規律性病人無法忍受能,需要團 由復健受益 式得到滿足

人責任的個案需要積極復健獲得更佳耐力 介入獲得可;~~介入的程度 隊介入持續接受醫療 的個案 和能力的個案量的改善的個病人無法得到患者無法參與

服務的個案 案 可衡量的改善治療計量

282

FJPT 10 12 ‘ 37(3 ): ~ 77 -189 Li et ,,1

居家/社區再整合

出院後社區復健急性照誕 後期社區復健

全科醫師導向之社區復健

留在家中由全科醫師照顧

圖 l 英國之居家復健( h O l11 e -ba sc d ωI11l11l1l1 il y re habililati o n ) 分類 。 (1)中風後不住

院,在居家接受全科醫師導向的社區復健 ( GP-υri e nt e d pos t-s trok e c Oll1l11l1 llil y

rehabililalion ) 0 (2)住院後提早出院可接受早期支持性出院之社區復健( ea rl y

SlI pported di sc harge COln lllllllil y re habilit叫 ion ) ' (3)出院後社區復健( posl-d ischarge

COl11l11l1川y re habilitalio n ) , (4)後期社區復健( 1"IC co l11 l11 unily re habilitation ) 。

病六個月後的中風病人依自己的意願接受復健服務 。 分析

接受居家社區復健個案,約有4日 7啞為男性,平均年齡為

71 歲, 65 歲以下個案有 25 .9 ')1.,。 由發生中風到社區復健介

入平均為六遇,平均介入居家社區復健十二迎 。 結案後有

自6 . 5% 的個案留在社區, 7 . 3帶進入機楠, 4.9%死亡, 0.9位

住院 。 州由此可見 , 透過居家社區復健的介入,有助於病

患達成在地老化之目標 。

居家復健協助個案在地老化 可 但需考量居家治療師的

人身安全與到個單畫家中所花的交通時間等問題 。 個案家中

缺乏設施與設備,需依賴治療飾的巧恩設計符合家中環繞

的運動計量 。 “1 治療師應掌握個案評估結果與需求做整體

的考量,除了治療、衛教病患及家屬以改苦失能狀況 ﹒適

當教育、諮詢比實際執行治療重要 。 此外還需考量儀器、

輔具、居家環境改造等介入措施、建立病患運動習慣 、鼓

勵外出與社會參與,必要時應提供適當的轉介 。 居家物理

治療所面臨的挑戰比在醫院中更為全面 。

二 、美國經驗

由於美國漏地方分權,除 Medi ca re與醫療補助計量

( M edi c aid ) 外並無全國性的長期照護政策﹒多由地方政

府自定政策目標,同時各地有多種長期照進改革的試辦

計盡 可 其目標亦不盡相同 。 吋美國 Medi c are對慢性病或失

能個案提供短期居家復鏈 。 當醫師確認個案無法離開家或

在家中俊受治療比在醫院適合 可 醫師會擬定照護吉十童給

Med i ca re 認證的居家照護微4的 ﹒ 給予病患所需的物理治療

等專業照畫畫,治療的介入必須為合理、必要、有效且安

全 。 治療師依病人狀況訂立照護計壺':5':期評估治療吉十童

的合適性 。 評估內容以個案的功能為主, 60天為一期。每

:10天或治療這第 1 3 、 1 9 次時再做 次功能評估,必須確定

治療必要且有效方給予給付 。 川物理治療師依評估結果設

計回復性( rcs l 0 1 川 i ve) 治療計童教導病人、 家人與照顧者

以改善功能結案時需教導維持性( l11 ainl e nance) 運動計

益,並可定期的再評估病人的狀況?調整運動計章 。

三、英國經驗

英國為了鼓勵個案留在家中 , 提供因年齡因素、失能

或身體或心智有問題的社區個案照護和支持而推動社區復

健服務 ( ωI11l11l1 llit y rehabilitntio ll 間 vice. CRS ) 。 日本土區復

健服務為出院準備過程的一部分,提供高達自逅的短期復

健 , 可經由醫師轉介或個案自己尋求諮詢照會 。 主要目標

為提供中期照護,包括護理、復健服務以支持病人返家,

提供居家( hOllsebollnd )失能老人復健服務,促進老人日常

生活功能獨立,延後進入機械;跌倒防治服務﹒包括居家

環境評估、運動與平衡訓練 。 英國的社區復健服務也將慢

283

FJPT 20 1 2;37(3):277-2日9

性疼痛復健、肺臟復健、心臟復健、神經復健、骨絡肌肉

復健等等的照護方案與照證路徑加以整合,使個案得到所

需的治療 。

個案接受社直照、進服務前需先申請需求評估 。 社區機

禍服務人真至個案家中訪視 ? 與個案、照顧者進行多專業

會議以評估個案狀況 。 評估人員可能包括社工、物理治療

師或職能治療師 。 評估時著重失能狀況 " 內容包括 身體

上的困難(如走路或爬樓梯) ,居家環境土或健康上的特別

的需求,有無照顧者可提供服務或照顧者的需求 。 評估後

依個案的失能程度與需求決定所給予的服務 並訂立治療

目標、復健計章與結案計章 。 結案時須註明目標達成率 。

居家失能個案接受服務需有部分付費, 也可直接付費購買

想要的服務 。 因社區個案對復健服務的需求高 可 往往有等

候名單 。 M

四、加拿大經驗加拿大的居家照這計盡可提供三種不同的服務以增

加{圖案生活品質 。 (1)急性後期服務 。 (2)幫助失能或衰弱老

人維持功能以留在家中 。 (3)緩和照顧 ( palli a l i ve "a re ) 。 加

拿大的長期照護服務是附在急性醫療體系下發展出來的 e

19~O年代居家照顧與社區支持服務方案開始發展以支持出

院病人在社區中生活 。 但因政府的財政負荷非常沉重 t 因

此 1 990年加拿大的長期照1聾發展重視效率的建昇與成本的

控制 c 近年來為達到在地老化的目標,加拿大加強連續照

護網絡的建立 1 促進機梢與中土區服務、急性照龍、急性

後期照護與長期照誰服務體系的轉介, 以全套服務方式提

Li el a l

供給需要者,強調連續性照護( continuin巴 c arc ) 的概念 。

州如魁北克省的 PRI SMA的照護模型 ( program (l f 悶兒叫h

1O integrate the services fo r t h e 川 a inte nancc 01'圳J10 1l0 Ill Y) (國

2 ) ,整合長期照護與社區服務 z 協助個梁自單 窗口進入

以增強資源的有效性 。 服務網絡由「連結」整合為「協調 J

照顧管理師視居家個案需求轉介居家個案給家庭醫師或所

需的健康熙、護國隊(如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 ,提供個別

化服務 。 服務網絡內使用特定評估工具及電腦化病歷系統

以協助網絡內的各專業溝遼﹒除7可以持續監測資源與服

務的提供是否有效 , 並可促進居家個案的服務利用 ﹒ 延後

失能老人進入機梢的時間 。 的

五 、台灣經驗

軍事晉永研究台灣居家復健需求後發現, 24,0哄的失能

者及 1 8 , 6')f, 的失能者家屬自述有居家復健需要 。 可l 莊坤洋

等人追蹤台北七家醫院中風病患出院後的照護需求 用 發

現約 5 L2仰的失能個案在出!現一個月時自認需要居家物理

治療 ﹒ 但只有 20.7悅的人接受物理治療 , 約的切的人浦

求未滿足 。 出院六個月時對物理治療的需求未滿足率增為

80份由此可見中風患者出院退家後 可 絕大多數無法接

受所需之物理治療 調查北市失能者的長照服務渴求 , 以

居家物理治療的需求最高 。 個案管理師評估六成闊的(圖案

有居家物理治療需求,三成的主要照顧者成覺有居家物理

治療需求 。 -, 1 996年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成立「台北市長期

照進示範管理中心 J 的「專業人員居家訪視服務 J '政府提

供正式居家物理治療服務 。 2007 年的「我閻長期照顧十年

單窗口

箭檢

284

家務工作

送餐服務

日問照叢中心機精 老人專科或般科服務

(短暫或永久居住) 復健服務

專科開生

居家照豆豆

居家護理

居家物理治療

居家職能治療

圈 2 魁北克省的 PR I SMA的照護模型 。 個案經篩檢後自個案管理師評估需求 計畫、安排J畫

受跨專業區隊的照護 1 並負責監測與定期再評估 。家庭醫師可協助個案管理師評估w.協

調個案是否轉介至醫院復受復健服務,或白地方社區中心提供居家物理治療服務 c

FJPT 2()12 :J 7(3):~77刁目。

計重~大jE暖社會禧利金業之旗繼吉十EE 」 以專東方式 ﹒ 提

供的歲以上ADLs失能者、 “底是以上 I ADLs失能且獨居、

55 -64歲山地原住民或 50-64歲身心防Iií;[失能看接受居家物

理治療並予以補助 。 透過長期照這管理中心自照顧管理的

核定居家物理治療次數一年而 ;欠 ﹒ 若評估後有需要可延案h

次共 1 2次 。 分析 200的年新北市賞際J直受居家復健治療的個

案 ﹒ 平均年齡為自~.9歲 ﹒ 平均接受治療次數為 (>.5 ;欠(包含

物理治療與瞞自E治療) 。此研究發現,治療前的失能程度、

認知功能及接受治療次數會影響功能進步與否 ? 中度失能

者有較佳之復健潛能 。 n

我國規劃中的長照保險預定針對失能六個月以上需他

人協助者給予居家復健服務 健保局自 20 1 0年起規飢 「 急

性後期整合性照這計;!}J 以確保照護的無從接軌(他lJn l e ss

ca re ) . 未來厝家物理治療的服務對象包含了急性後期照護

與長期煦遊領域的個案 。 政府逐漸起精物理治療對病人的

連續性照設 句 :襄健康照越不因時間、地點而中斷,給自居

家物理治療的介入協助老年個案回也是最佳功能,捐助居家

個案在地老化 。

結 量五口口

居家復健除7可解決部分區域醫療復健資源不足的問

題 更能落質生活功能訓練 ‘ 減少個案失能與照顧者的負

擔 , 達到在地老化之長期照草草服務理念 。 我國居家物理治

療巳行之有年,但一直以專東方式給付 影響深耕及長期

發展的整體規劃 因此參考以上文獻回顧與各國經驗提出

以下選議

l 急性後期照直接與長期照攘的無縫j主軌 我國長期照顧十

年計劃中提出居家lj1健服務模式應與出院浴偽服務道

結,起立是基層醫療參與居家復健將介摸式 提供復健專

業人員到宅服務 ﹒ 建立周全性、協調性與持做性之社區

醫療照設服務網絡 。 出院準備服務包含健康冉、故國隊和

家屬 透過有組織、有計畫、有系統之決策行動 確

保健康照延之連設性可長期照這假如j是由出院服務準

備計畫開始做起 , 目的是建立出院後持續性治療模式,

使患者在少旱的成本他t't內接受過蠱的醫療照訟,可有

效控制住院給付成本 可 減少再入院率 。 連憊的出院耳t偽

服務應參考物理治療功能評估、巴氏畫畫表、居家環境、

治療預後潛力與家屬需求來決定轉介場所林光華等人

建議物理治療師加入出院準備小組或擔任出院準備小組

人員之訓練講師以及特殊個案之非常態照會服務 ﹒ 提供

物理治療評估指導與簡單街教 可提升對民眾之服務與

L i el ,,1

照誰品質透過出院準備服務的時介 居家物理治療

師可介入困疾病、受傷或老化的居家失能個案恢復肌

力、平衡、活動力 , 以其知識與技能確保較佳之照議

結果 , 降低非預期住院與急診 。 居家物理治療司作為

院、機峭的替代服務 未來應透過系統整合?加強各專

業溝通 注重效能 改善照這晶質,藉由照選計畫的協

調、施行與再評佑,持筋的追蹤、觀察 使個東與服

務提供者問互相信任 。 提高滿意度 。

2 單一窗口與適當的評估工具個案籍由單窗口取得照

護資源與資訊並尋求協助 - 照顧管理師依照個案需求提

供適當的轉介與個別化服務 居家物理治療提供深入的

專業評估與治療服務以改善生活功餒 。 就他國經驗,透

過電子化病歷、照護國隊會議可增加各專業資訊的交換

與流通 促進團隊對個案狀況的了解 。 有利於個案功能

的改善與維持 3 針對不同診斷或失能狀況設定介入 、結

案標準與照護路徑亦可1直顧照草草品質與經濟效益 。 未來

居家物理治療評估表的裕式會全國統一並以電子表罩的

方式進行 。 評估表以 I C F的理念進行設計 " 分為身體狀

況儉查、身體機能檢查、活動功能檢查、社會參與檢

查、 1裘皮因玄檢查及個人因素撿查等項目 透過綜合性

的評估表可協助居家物理治療師依患者的功能、健康與

疾病、個人和環l克等面向全面性的觀察 找出並穗建最

具改E潛臨的因子 依照個案需求提定治療計道 可 定時

評估療效 , 對居家環瓜、輔助科技做學體性的評估與建

議 - 以期個案儘可能恢復或維持日常生活功能 , 增加生

活各j胃面的參與具生活滿意度 。

1 治療帥的人力與專業蒙瓷 居家物理治療師應具備足夠

知識與技能以執行適當的治療、處理技巧 加強與國

隊中其他專業的合作更有助於失能個案的功能維持或改

善 。 德國的居家復健已提升到服務提供者問競爭 ﹒ 治療

師提升自己專業與溝通技巧,除避免醫療糾紛也有助於

未來競爭力 目前參與居家國隊的資格除了為該縣市公

會會員外,執行物理治療業務一年以上 每年參加居室主

課程兩次 可 J妾案前J寫接受資深治療師指導 = 台北市公會

製作衛教單張和居家物理治療師守則,萬治療師在提供

服務日才有所依循 新北市公會則透過專家訪視及品質提

升討論會來監測、提升治療品質 , 使服務品質符合個

菜、案家、公會及長照中心的要求 。 國應我國未來長期

照設立2求增加 。 行政院衛生署己於 20 1 0年展開長期照

護專業人力培訓計嵩以提高長照服務品質 未來執行長

期無證物理治療師必需於進入長照相關領域半年內完成

Ievcl I 的課程 並於兩年內完成 l eve l 11 及 level 11 1 課程 。

l eve川是 I X小時的E嘻嘻業共同課程 ﹒ 使長照領域專業人

285

FJPT 20 12 ‘ 37(3):277-289

員具備長照基本知能 。 Le v e l 11 為 32小時物理治療專業

照誰能力的課程, 包括需求者評估 、服務之介入與處

理、照護品質之監測與管理、 家庭照顧者功能與角色、

成染控制 、 個案研討、 失智症專題及新興議題 。 Leve l

川為 24小時整合性課程, 以強化跨專業及重重合性服務

籠力為主 J‘面對複雜的居家環境,物理治療帥應有能

力調整介入方式與治療計重以符合政策與給付方式的變

化 ﹒ 幫助個案回復最佳功能 。 專科物理治療自而是未來物

理治療專業發展的趨勢 可 學有專精的資深治療師擔任督

導、種子教師以傳承經說給資淺的治療師 。 國外並無長

期照這專科之物理治療師 ? 以較頸似的美國老人專科物

理治療師 ( ger i atri c s pecia li s t ) 為例 ,取得老人物理治療

專科的方法除7提出申請、 文件資料審核外,還包括考

試與2000小時的專科臨床經驗。而目前我國居家物理治

療師執業狀況多以兼職方式執行服務 。 待未來長期照護

保險開辦 , 醫療與長期照發界線適當切割 、 居家物理治

療師人力較充足時 1 可就我國是否要發展居家證照與專

科制度 。 考試資格 、 範圈、 內容等議題加以規割、討

論並取得共識,以提升居家物理治療品質 。

4 長期照鐘之預防復健 目前長期照設的趨勢除了符合個

案需求外,更重視個案復健的潛力 , 因為使老人更健

康、獨立不但可提升生活品質,更可使照護支出降低 。

過去二十年居家物理治療提供快速增加, 歐洲長期照護

的最新趨勢為預防復健( preve l1 ti呵呵habilitatio l1 )電 77 內

容包括跌倒預防、生活型態建議、營養諮詢等 。 日本在

介護保險開辦後於2006年導入預防介護服務 ,投入 3%

費用提供預防性服務 。 為減少後績的照這需求 ﹒ 台灣未

來長期照護保險之設計 , 應加強預防保鏈,透過健康

照護系統與長照系統的協調、整合 可推廣社區衛教與

定點服務,對於衰弱高齡者可以利用預防性社區復健服

務(~日皇民活動中心的運動保健 、防跌衛教) 可 讓物理

治療師在適當的時間、地點提供高品質與高效能的復健

服務,除了可避免失能老人身體功能惡化 , 降低個案後

績利用醫療服務成木,並可維持獨立自主能力 ,融入社

會,減少長期無進需求 , 改善失能者與照顧者的生活品

質,達成社區老人「在地老化」的終極目標 。

參考資料

1. Masala C. P凹retto DR . Mode1s of d isab il ity. In : JH Stone. M B卜

ouin. editors. International Encyc lopedia of Rehabi lit íltioll . Avnil ­

ab le 31: http: //c irrie .ourral o.edu/encyc loped iafcn/anic le! 135lHs4

286

Li et a l

Aeeçssed 20 11. 12. 16

2. Lafo l1l1ne G. Balesliu G. Trcnds in severe disabi lity élIllong elde rl y

pcople: Asscss ing the C' vidence În 12 OECD co unlries Hnd the

future ill1plicatio ll s. 0也ani S~lI io n fo r Ecollo ll1 ic Co-opcratiun and

Devclo pmc nl ‘ 2007

3. C lark RF. An int roductioll 10 thc Na t的nal Long-Te rm C<l rc Sur

vey巴 U.S . Dcpan rncnt of Heahh and Human Serviccs 199R. Ava il ­

ablc al: htt p://‘Ispe. h hs .gov /da llcpl re portsJ n I lc~s u1 . pd f. Accesscd

201 1. 12. 16_

4. Ce nte rs f ω r Disease C0 l1 1rol a nd Prevc ntio n (CDC). Pre va lc nc:e

<1 nd mυSl C:0 Il1tl101l c:ause心 of disab ili ty arnong adu lts - U.S.. 2005

MMWR Murb MOrla l Wkly Re1' 2009:58:42 1-6

只 李玉苔 , 我國長期照這保險之規割 。 社區發展季刊 201 1

1.1.1 : 1 92 -203 。

。 吳淑1星、 iif坤洋 。 在地老化 台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龍的政

策方向 ﹒ 盡灣公共衛生雜誌 2(仙 ; 20 : 1 92-20 1 。

7 陳美津、直在忠字 。 長期照簽復健服務國隊之組成、資1各認定

與分工 。 長期照謹1~健服務模式之探討 。 台北 國家衛生研

究院論Jf1 : 2002 。

8. Tas U. Vcrhagen AP. ß的 ma-Ze i l1 S l ra SM. Oddi ng E. Kocs BW

Pro且 Jl OS I ic: fac lO rs 0 1" disabil it )' il1 o lde r pcople: A syslemêl ti c 1 宮。

view. Br J Gen Pracl 2007:57:3 19-21

9. Frecdm ‘ 111 VA. MHrtin LG ‘ Sc ho l.! ni RF. Di sabi l i l Y 川 Arne ri ca

1'o1'ul Bu 11 200459: 1-32

10 . DU111 01' DD. Hughes SL. M山l he i m LM . Disabili ly in aCliv ities 0 1"

dai ly living : Patte rns o f change :.t nd a hierarchy of disabil ity. Am J

Public Hea hh 1997:87:378 日3

11 . Jagger C. Arthu r AJ. S piers NA. Clarke M. PallelllS of o nsel of

disabili ly 1n actÎ v iti肘 of daily li vi l1g wi lh age. J Am Geriatr Soc

200 1‘49:404-9

12. Hardy SE. Gi ll TM. Fac lors associa ted wilh recovery 0 1" in de­

l咒ndcnce él 1ll0 ng Ilcwly d isablcd old凹 pe rso附 A rch Inlcrn Med

2005: 1 的 1 0ι12

13. F帥 rucc i L Guralnik JM . Simons ick E. Sa livc ME. CorlÎ C. LHll

g lo is J . Prog rcss ive versus cat品Irophi c di sab iJity: A 1υ ng i tudînal

view of the d isablemenl process. J Gcronto l A Biol Sc i Med Sci

1996:51 A:M 123-30

14. G ura ln ik J M . Fe rn1f.:“ L. Ba lfour JL. Vo l1'ato S . Di 1訓 io A

Pro且re ss i vc ve rsus catas troph ic loss of Ihe ab ilil y 10 wH lk: Im­

plicat io ns fo r Ihe prcventio n of mo bility loss. J Arn Geri:'lI r Soc

200 1 :49: 1 463一70

的 Wolinsky FD. Miller DK. Andrescn EM . Malmslrom TK。如l i ll e l

JP. Fu鬥 her evidence fo r the Împo rtance of s lI bcl in ica l fu nctio nal

lil11 ila lioll a nd subclinical disab ili ty assessmcnl În ge ro nto logy and

geriatrics. J Geronlol B Psychol Sci Soc Sc i 2005:60:5146-5 1

16. We iss CO. I-I ocni g HM. Fr icd LP. CompcnsilIory s t r:.lI c且 i es used

by o ldcr adu lts facin g mob il ity disabi lity. Arch Phys Med Rchabil

2臥17:M8: 12 17-20

17. Me ndes de Leon CF. Beekctt LA. Fill e nbau lTI GG . Brock DB

ßranch LG ‘ Evans DA. ct :.1 1. Blnck-whi te d iffe rcnces il1 ri sk of

FJ PT 20 1 2: 3 7(3 ) :277-2自9

becomin g d îsab led and rccovc: ring frnm di :mbi lity ÎIl 0 1([ ‘ Igc : A

1 0 11且 Î Hl dinal :'II1<1 l y5的。r [ \\10 EPES E popul叫 1011活 Am J Epid叫11iu l

1997: 145:4X8-97

1 日 G iI ITM .A ll o悶 HG. Harcly SE. Guo Z. The dynl1. mic na lU rc of 111 0-

bi lit y di sabi lit y in o lder pe l 封山間 J AIll Geriatr Soc 2006 :54:24g-S4

19. Fe rr<lfc ll o F. ßa c.: c Îni M. Rin,i ldi LA. C a va ll ini M C. Mossc llo

E. Mil solI自 G. c t a l. E l1ïcacy o f phy訓。 I h c rapy În tervClllio llS lalè

artcr s t rok c; A I1lc la-ana lys is. J Ne uro l Nc uros urg P治yt' hi il lry

20 11 :82: 1 豆的 4 :1

20 胡名霞、 5if苦旋、;工秀1寺、吳j淑道 。 全閻長期照護吻理治療

人力需求推估 u 物理治療 2006 : :1 1 1 5-24 。

2 1. Liu K. Gagc B. H ~lrve ll J . SlevensOn 1). ß阿il l1 <l Jl N. Mcdicart." s post一

aculc ca rc hCll cfit: ß~H; k且 ro lllld. trcnd s. and issucs tu bc faced

Avaj J;巾 l e 叫 hnp:/hl s pc . h hs .gov/daltç plrcport s/ I 999/rnp肘 b . pdf

Accc:sscd 20 11.3.3

22. Langhornc P. Tay lo r G. Murmy G . Dennis M. A nde間。J1 C. RaulL

H o lt l! 1 巨 C I a l. E圳 I y s upporl ed di sc h ~rge S已 r v i ces fo r s l rok t!

palien ts: A 111 叫“-‘lnal ys i s o!" in d ividua l p削 i c nt s' (I ntn . Lan cct

2005: .165 :501 -(,

13. Anders!: ll HE. Schll lt z- Larsc ll K. K rc川er S. Fo n: hha mme r ßH

Eriksen K. Bro \V n A. Ca n readmi叫ion afte r strokc bc prevenled ?

ResullS o f a randomizcd dinic“J study: A posldi s c: h山 gc fol low-up

service fo r stroke survivo rs. Slrokc 200ü :J 1: I0 3X-45

14. \'on Koch L. Ho lmq vist LW. WOl1 rÎc h AW. T ham K. de Ped ro­

Cuesta J . Re habi li tatio l1 .. 11 hOll1c aft臼 st roke: A descriptivc study

0 1' an ind i v idll刊 li zcd intc rvC l1 lio n. C Jin Relwbil 2000: 14 :574-83

2另 Tsauo J Y. LCll WS. C hc lI YT. Yar l!.! RS. Effects o n fu nct ioll and

qun li ty of life o f posto pcrat i\'e homc- based phys ical the rapy fOI

patiClllS wi lh hip fract ll間 A rch Phys Mcd Rc habil 2.似泊 :86: 195 .1 -7

2的 S l olcc P. Lim SN. Wi lson L. GJ enn y C . Inpalie.nl vc rsus ho me­

b肘。d rc habil il:ltiOIl fo r o lder adu ll S 叭' i l h l11 11 sculnskc lt: la l di snr­

dcrs: A sys tc lll肘 i c re\' Îew. Cl il1 Rehabi l 2012:26:3日7-402

27. Mahomcd NN. Oa vis AM. I-Iawker G. Badky E. Oav,:y JR_ Sycd

KA可叫:1 1. Inpa ti ent comp川 ed wi th hOllle-bascd rchabi lilillio l1 1'0卜

| 。、v i n g primary 1I1l il nte raJ t01:1 1 hip 0 1' kncc rc p l aCe ll1~lll: A réll1dOIll ­

izcd cOlllrollcd lria l. J Bo nc Joi nt S urg Am 2008:90 : 167 .1-80

28. Z id é n L. Fra nd in K . Krc ll te r M . I-I O Ill ~ re ha b ilila tiO Il aftcr

hip 1"1 壯: t ure. A ra ndomi zcd c.:o ntro l1 cd s lUd y o n bn l ~n c.: e cu nfi ­

dencc . p hys ical fun叫叫 11 and (:vωyday ‘tC1 1 v llI C~這 C l in Rchab il

2008 :22: 1 0 1 甘-33

29 . Carme li E. Sheklow SL. Coleman R. A compilr.a ti ve swdy of 01

g ,lIl ized class-based excrcise prog rams ve rs lIs indiv idual hO l1lc

bascd c,'(en: isc prog n-ll11 s for c Jd~r l y p叫 ; C I1 IS fo llowing hi p surgery

Oisabil Rehabi l 2006:28:997 - 1肌)5

.10 . Malta is F. ßourbeall J. Shapiro S . Lac描sc Y. Perralllt H. Baltz<l n M

e t a l. EITccIs 0 1' home-based plllmo llnry r~ h‘Ibi l i li1 l i OIl ill p,lli c llIS

with chroni (' o bstruc ti ve pu lmo nary di s血時c : A randu mi zcd trial

An l1 Jnte rn Med 計划8: 1 49 :869-78

3 1. T ho ll1as MJ , Simpso l1 J . Rilcy R. Gr<l nt E. Thc imp‘lC I of homc­

based physiotherapy Înlc rvc lltÎons 011 brcathlessncss during acti vi

Li e t a l

tl e s υr d :l il y li v in且 1 11 scv山 e COPD: A sy叫emalic rev icw. Phy訓。

therapy 20 10:96: 10自 1 9

32. Da l:“HM . Zawada A. Jo Jl y K. Moxha lll 1'. 1 峙1 1 0 1' RS. Ho me based

vers us ce ntre based c圳 diac 閃 habilitati on : Coc hranc syst cmat時

間叫cw 川d meta - i. l ll 日 I ys i s . BM .I 20 1 0 :340 :b56 :1 1

3:1. Wade 0 1'. Co Jlen FM、 Robb GF. Wa r1 o \V C P. Phys iothe rclpy inte r­

vcntioll l ate 叫'tc r st roke ‘1I1d l1lobili ty. BMJ 1 992:.104ω弘 J:l

34. Grec n J . Forsle r A. BogJe S. Young J . Phy訕。t hcrapy for 1><lt ic l1 ts

w it h ll1 0bi lil y probl c ll1 s lllore th nll 1 year aflc r s t roke: A r~ ll ­

domi sed controlled tria l. Lancet 2002:359 : 1 99-20~

35. Lin JH . H別eh C L. Lo SK. Chai HM. l 叫。 LR . Pre lirn i n圳 y sludy

。f the e ffecl of low- inl c ns il)' ho me- b‘ lscd ph y前 i C <l 1 Ihe rapy in

chrnnic slro ke patients. Kauhs illllg J Med Sci 2004:20: 18-23

36 . Ng 5S ‘ I-I u i -Chan 仁、V. Does Ihc lIse 0 1' TENS incrcasc thc c lfec­

ti vcncss 0 1' exercise for improving walk川g a rte r stro kc'! A fando l1l

ized contro lled d inical I ri ,可1. C lin RchabiI 1009 :23:1 09 :1- 10 3

柯 林光慧、胡名霞 、簡文仁、楊智超、要再清祿、鄭悅承等 。 肌

肉萎縮性組~京硬化症之居家物理治療服務模式之建立與其療

效初步結果物理治療 2004 :"9: .1斜的 。

38. Hiroa ki M. Hiroyas ll 1. J lI ni c hi 1-1 . LO I嚕,但 rm e lTc(., ts 0 1' lo w­

frcqllc llcy hOlllc-v is it rl;habilital ion by cooperatiu n with phys io ­

Ihaupists and ht:alth carc 叫 nd we l fCl I 官 workcrs 0 11 acti \' iti cs 0 1' d‘l il y

l iv in皂. J Phys T her Sc i 1009:2 1: U-22

39. G it lin LN. W川盯L. Dcnnis MP. Cor,ωr~1ll M. Schinfeld S . Hallck

、v、N. A randomized tria l 01'拘 ITIulticomponc nt ho rne in tcrvclltio n

10 redll cc fll llctiomtl dift1cullies in o lder :tdult s. J Arn Gcrialr Soc

2ω6:54:R09- 1 6

40 . Ko nishi 1. Tanabe N. Scki N. S ll zuki H. Ok山11l lnt T. Shi lloda K

e t 叫 Physiot hcmpy prog ram Ihro ugh home vis its for COlll l1111llity

d wc lli ng e lde rl y Japanesc womcn wi th I11 ÎJd knec pain . Toho kll J

Exp Mcd 1009:219 :9 1-9

41 . Hay EM. Foster NE. Tho l1las E. PC叫 G . Phe l 且111 M. Yat凶 H E_ et al

Pra!.!matic rando lllÎzcd cl ini c.:all ria l of Ihc cffec“vcncss o f COI11I11I1 -

nil )' phys iolherapy ílnd cnhanced pharm <lcy rev i的v for knce p山 11 111

o lder pêople p自 ese nl l l1且 10 prÎ ll1ary carc. BMJ 2006:333:99頁 9

42 日cswick AD. Rees K. Dicppe P. Ay is S. Gυobenn圳l - H i l l R. 1-10 1

woo<l J . et 泊1. Complex inle rvent io l1s to improve phys ical rUllct ÎOll

and mainwîn independelll lÎ ving in e lderl y people: A sys temat ic

n:vÎc \V :lIld meta-.. HwJys的 Lancel 2008:37 1 :725-35

43. Hu‘.111且 H C. Ch un且 K C. La i DC. Su ng SF. The Împact of l i m i.】呂

and dosc 0 1' rehabil ita tion dcli vc ry ()ll fU l1 ctÎo na l 自 己covcry 0 1" slrokc

pa tient s. J Chin Med Assoc 2訓)9:72:257-('吽

44. J ö屯的 M 可 Beer S. Kesse lri ng J . I mpa叫。r !l ('.ururchabili l:ll io n o n

dì sab ility il1 P訓 i c nts \V ith acute ly and chronìca ll y di sab ling di seas

es 0 1' Ihc nerVQllS sys tem Il1C的ured by Ihc Extendcd ßarthel Index

Ncurorehabil Ne ll ra l Repair 200 1: 15: 15-22

的 Wood, CS. Kishino NO. Haider l T. K吋 PK. Effects ()f s lI baCll\e

verSlI $ chro l1 Îc sta lUS 0 1' low b山 k pain palic ll1s ' respo !lse to a fllll C­

IÎona l res tora tiOIl progril l11 . J Occup Rehahil 2000: 10 :229-33

46. Hcrshkovit7 A. Ka l 泊nd圳叭)V Z. Herll1 11s h V. 、Neiss R. Bril1 S. Fac-

287

FJPT 2012: 37(3):277-289

l o r~ affeClill 1! shon- h:: rm rt.: hab i lìt川的n o uh.:U1l1es of di sabl e t.l el

dc rl y pal ic Jl IS wÎl h proxìmal hip frac lure. An.: h Phys Med Rch‘\b il

~007 日8:9 1 6-2 1

的 J-IlI ng LC. Kuo HW. Eff札tI呵n~ss 0 1' I山11ilyωrc 川 terve nllO Il pru­

皂 1I'I1ll 011 :lC livily o f daily li ving arnoll且 di snblcd palients. J Nurs

Rcs 2001 :9: 191 -202

-1 8. Kim TA. Gordcs KL. Alo l\ G. U lil 叫‘ILi o ll 0 1' phys Î<.:a l lherapy il1

hOIll~ he扎1t h <.: arc unc!cr the prospcc tive paymcnt sySh: lll. J Gcriatr

Ph vs Thcr 20 10:.1.1 :2-9

-19 王瑞瑤、熊寫詩、陳麗華、許君強 。 不同服務密度居家物理

治療對中風病人之療效 。 物理治療 2∞3 :詣的-70 0

50. RY:l l1 T. Endcrby P. Ri gby AS . A ra ndo l11 ized cOll l ro ll ed Irial

10 eva lu<l le intens ity o f cO ll1l11 un ity-based Iιe habili li:uio n pmvi­

刑。 11 1"0 11 0、叫 1\且叫 roke 0 1' hip fraC lure in o ld a且 C. C li l1 Re httbil

1006:20 : 12 .1-.1 1

5 1. Maholllcd NN. Lau JTC Lin MKS. Zdero R 、 Dilvey JR . Signi li ­

C<l 111 van alton eX I S I S 川 home cn re se rvices fo ll ow ing IOlal jOill1

a rthroplasty. J RheunHl lol 200~:~ 1 :973 月

52.S t: h 1e nk er R E. Powel l M C. Goodri t: h GK . l nîlial h o rn ~

hca 1t h QUT CQ I11 CS unde r pros pcc li vlt pay mc ll l. Healt h Se rv Res

1005:-1日 1 77-9 .1

53. Coll ins T. Herncss .1 . MartcI泊的 J. Ro bcrson A. Medi':;. l間 p叮叮咒U

ti vc paymcnl be l'orc 圳ld aftc r impl t: lllcnlatlo n: A rt! view 0 1' vis ils

i:l nd physical 1咒 rfl叫 mancc a ll1 ung Illedica悶 hOlllc hca lth pat ic ll ts

aft叫 tolal knt:t:悶placc ll1cnt品 Homc Heall hc Nursc 2007:25AO 卜7

54. Hillie r S. 111且 | 的 I n ss icll1 G. Rclw. bilil <t lion fo r cumlllunily -d 、、叫 l ing

people with slruk~: HOlllc Ul 仁 c lltrc ba他d? A systc ll1:l lic rev icw. Inl

J SIrokc 20 10 汽 178 -86

5 另 Ma叫lI i l川l Sllυ'川11 TR. Ba叫l e凹111 <1 11 J .、 rs目C ll皂 HY. ,伽Mν,1 ‘山11圳1\川1叫巾h c叫11川m L.一. Alm

De削11叫l叫t峙曳c h> A. C叫t :11. A compa叫n間son】 οr di吋SdH叫ar且‘已;! fÚ I川1\間ctlo n a叫1 ,到1"叫tus a叫n凹

re hab iliwtiOll in s kilJ ed 川 rs川旦 hOIll ~ h ca lth 川d l11 cdica l 問habi l 卜

,叫“11l setlings I'or p:uÎ C llt前 afte r J owcr-extren、 it y joinl replaccmcnt

s urge ry. Arch Phys Mcd Rchabi l 201 1 :92:7 12 -20

56. Ande刊011 C. Ruben :lch S. Mhurchu CN. C lark M. S iX~Jlcer C. Wil卜

頁。 l' A. I-I omc 0 1' hospiwl 1'0 1 叫 rnkc rehabilit i1 tion'? Resu lts nf a ran

dω I1"l I之ed comro lkd trial : 1: I'k a llh ou tCO Il1 CS al (-, rnonrhs. Slrokc

2000、 :; 1 :1024-3 1

57.0 l1 enbach口 K .I . G raham JE. T hc s l a le-o f- lhc-s c.: i ~ llce: Aιct:'ss 10

pOSlaC UI C can; r~habì lìlatì l)n s~ r v ices . A 閃v ìcw. Arch Phys Mcd

RehabiI 2007 :R8: 15 13-2 1

可 R. Bun1in MB . Acccss tO pOSI :t t: U閃 閃habili tati oll. Arch Phys Mcd Re

habi l 2007:8自 1 488 -9.1

可9 . O ldmeado \V Lß . Mcßllrney H. Robc l1S0 1l VJ. Killl l11cl L. E lI iotl ß

Targctcd poslopcral iw èn rc 川叩rovcs disc.: hargc uuh"::Ol11c aftc r hi p

0 1" J... nc(' 加 Ihropl叫I y 叫d. Arch Phys Med Rehabil 2以)4:85 : 1414-7

60. BU l1I in MB ‘ Colla C H. Escarιc JJ. Effects of paymcnt changcs 011

Ircnds in po.st-ac1l1C care. Health Serv Res 2ω9:44: 11 8日 2 10

自 1 . Ashworth N. Ch:lcl K. I-I arri soll E. Marshal 1 S. Rccder ß . Ho mc

ve rSus cenlcr b<l sed phys ic<l l aCIÎvi ly prognl lll s for o lder adll 1t ~

Cochrane Database Sys l Rev 200另 : I :C DOO的 1 7

288

Li e l a l

62. Enderby P. S lcvcll son J . Whal is inlenncdiate ca re'.' Looking at

Ilceds. Managin且 COln l11 11nity C.lre 2.000:g:35-40

63 . Geddes JM. C ha mbe r1 ain MA . I-I o mc- based re hab il itation fO l

peop1c with slrokc: A cOlllpa l'<l tivc study 0 1" s ix cO I1 Hl1 unil)' sc rv i c t.'~這

p l'ov idin皂 co-ordinatcd. l11 ul!idisc Îplinmy tre<l lmen\. C IÎn R~ I l<l bil

2001: 15 :589-99

ó-l . I-I arris R. Ash lOn T. Bmad J. COllllo lly G. Rich l110nd D. Thc CI

re c.: li vcncss . :.lc.:eptabili ty ‘ lnd costs of a hospila l-a l-ho ll1c st.'l"vice

<.:ompal、~d with acule hospit,d Cí“'e: A mndomi zed controlled Iria l. J

Hea lth Serv Res Po licy 2.0 日 5 :10 : 1 5日 的6

的 吳淑瓊 。 自己合我國社會福利制度之長期照按政策研究。行玫

院研究發IF<考核委員會 。 1 998 •

66. Homc health medicare coverage g llide1川的 ro l' nursing & Iherapy

se l 叫ces . Ho me I-Ie;llth Agency Manual l HIM 11 ). A叫lÎ labl c at

hltp : llcnhh s.O l 巨/fi les/hha_"oo_IO_20S. pdf. Accessed 20 11. 12. 16

的7. Nationa l Hea 1t h Sc rv Îccs. Lon皂 term condi tio l1s coll aborative

Improving c叫 e pa1 hways. 20 10 Ava ilable a l: hllP : llww、\'.5co ll a n<l

gov. lIk IResource/Doc/ 309257/009741 1. pd f. Al:(.;essed 10 11 . 12. 16

6日 . 13ritish Soc icty 0 1' Rehabili tation Medicinc. BSRM standards for

re h~lbili ta li on scrvices. mapped 011 10 Ihc nalio nal servìcc 1'1 圳nc­

\Vork for 1υng- lcrll1 condi tions. BSRM. Lo ndOll 2.α)9 . Avai l abl c 叫

htl p: llwww.bsnn ωuk/Publ ica l i O t1 s /Standard sM叩ping - Fin:d.pd !

ACl:c、sed 20 11. 12. l<i

69. He be rt R. Durilnd PJ . D lI bll <': N. Tourign y A. PRI SMA: A IlCW

1110dc l o 1 川 l egratcd scr、 ' icc dclivcry for Ihc fra il o lder peυpl e in

Canada . In l J Inlc~ r Care 2003 :3: 1- 10

70 蘇晉永 。 社直失能者反其家用自liR居家復健需要相關因哀之探

討 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 6ft士論文 ; 2伽):; 0

71 Chll:lng KY‘ Wu Sc. D山 YT. Ma AH. Posl- hosp il a l 叫間 0 1' strokc

paticn l"s in Taipei: Use o r se rviccs and po licy implic<l tÎons. Hcallh

I'll li cy 1007 : 82:2日 36

72 江慧r.i!. . 社區失能個案長期照這服務需求及其相關因玄之探

討 主見範位需求之觀點 。 國立整:it護理學院長期照~研究所

碩士論文; 2∞7 •

7.1 李美瑤 。 居家復位成效之相關因子初探 以基本日常生活活

動功能改善為指標 。 國立望北護理學院長期照進研究所 。 1,自

士論文 :}∞7 。

74 林光慧、胡名霞、湯佩手告、熊主H寺、曹昭懿 。 出院準備服

務中物理治療之評估與科介系統探討 備 物理治療 2(附7 月2

5 1-X '

75 胡名葭 “ 物理治療師長期照;正 Leve l 11 人員培訓l規釗與進展 。

長期照護雜誌 201 1 : 15: 8 1 品 。

76.Am臼 i Cêln ßoard 0 1' Phys ica l Therapy Specialtics. S I文c Î a li s l Ceni

ticatioll : Gc ri alrics. Ameri c<l n Phys icnl Thc l 叫'y Assoc iatioll . Ava i卜

abl c a t: htt p: //w\V w.abp t s.org/Certifi ca li ol、I Gcria t ri <.:叫 Accc~scd

201 2.3 .8

77. KU l11 pers S. Prc venlio n and rc lwb ilitat io n wilhin Inng-lcllll ta re

across Ecurope. Europcan Ove l 叫的v Papc r. 10 10. Avai lab lc at

hll l' : l/、,vww.curO.ccntTC.Ol 且/d a\ a/ 1 27859485~_ 11 :;73. pd f. Accessed

201 1. 12. 16

FJPT :10 1:2 :37(:1):277-2X<,I Li 01 ,, 1

Interven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Home Physical Therapy

for Disabled Elderly

Yi-Ling Li l.! Ming-Hsia Hu-'.~.'

Population ageing in Ta iwan is proceeding al an acce lerating rate. Many people who suffered

frolll chronic illness or injuries need care and ass islance wi th acti vities 01' daily l ivi ng (A DLs)

clue to cli sabi l ity. Di sability is a clynalllic process ancl cli sabiliry might not be permanenl w ith

proper rehab ilitati on. This paper rev iews the ell ec l iveness 01' home-based physica l lherapy 1'01

the disabled elderly durillg pOSI-acule care ancl/or long-tenn care. For post-acule care clients

home-basecl phys ica l lherapy enablecl early hospital discharge ancl im pro v巴CI wa lking abilily

ancl other runcri ons. For long-ter ll1 ca re cl ients. home-b‘Isecl phys ical therapy improvecl mob il

il y. preventecl funct iolla l dec l ine ancl improvecl qual il y of l ife. The etlec ts 01' vary ing therapeutic

frequency ancl intensily were elllphasizecl in Ihi s rev iew. Characteri slics of rhe hea llh care de­

li ve ry sys t巴m for long-Ierm care and post-acule care in foreign cOllntries were al50 rev iewecl

It is sllggesled lhat hOl11e phy只 i ca l Iherapy shollld aclopl a " timely periocl ica l interventioll w irh

只c hecl ul ed fo llow-up" principle for ι lie nts in Ihe long-tenll care sys tem. Home environmenl

asseSSl11enl ancl exerc ise eclucalion are Ihe l11 ain servi ces ()f hOl11 e phys ica l therapy. which can

enhance Ihe elderly perfonning ADL污 more indepelldently and delay Ihe l ransilion to 10ng-lenll

care facil ilies. Laslly. establishing slandardized crilica l care palhways. a single entry to all ser­

v îces. and iI sl‘IIl cl ardi zed clinical a ss巴結smenl and rreatl1lent prolocols are recoI11 l1lended Il) en­

hance the elfecti veness l) f hOl1le phys ica l therapy ror poSI-ac lI te and long-terl1l care clients. (F.l PT

2012 :37(3 ):177-1R9)

Key Words: Home-based physical therapy, Disability, Post-acute care, Long

term care

I Gradl川 I C 111叫 i t Ll t e of Lon芒-Tenn Carc. N ati on叫 Taipe i U ni vc l 叫' )1 01" Nurs in芒:lIl d J-I e扎It h Sc iel1cc

Depa l1l11cnl 01" I'hys ical Mcclici l1c al1c1 Rehabilil:t tiol1. "! \,ipe i Mcdical UnivcrsilY I-I tlSpila l

Schnol alld Gracluale IIISli lu lo 01" Physic:l l Therapy :lIlcl G , 恥lu ate Inst Îl lI te of BI川 n and Mind Sc iε Ilces. Narional T:‘ i川'a ll Uni ve rsity

I Phy別cal Thcrapy CCIl IL' L Néll iona l Tai wan UnÎ vc rsity Hospital

Corrcspondcnce In: Mil也- J-I s ia 1一lu . 5chool alld Graduale InSl ilUIC or Physic: tI Ther:lpy. Cll ll cιe llf Mecli cine. N叫 ÎOllul Ta iwan

Unive rsity. Taipei. Taiw:ln. Floor J. No. 17. Xllzlmu Rd . Zhongzheng District. T.川 pe i Cily IOtl . T圳、V<l tl

TEL: +RRó-2- .1:1ÔÓ-X 1:1 7 E-lIIail : IIIhh0! '"11 .edu.l \V

Rece ived: February 2. 201 2 Rcv ised: Mnrch 13.20 12 Acceplecl: March 2廿 2012

2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