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中文摘要 -...

134
研究計畫中文摘要 本計畫獲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公開徵選 計畫補助,以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所典藏之近現代畫家水墨、水彩、油畫 為對象,挑選珍貴近現代書畫,以高解析度數位機背拍攝,進行影像校色及影 像保存研究,成果也提供中華百科和高品質複製畫使用。研究流程中亦同時建 立作業規範,作為後續計畫執行之參考。配合子計畫一所編審作品後設資料, 引進中央研究院資訊所開發之數位典藏書畫管理系統與多媒體中心二套系 統,研改部份管理品項,以建置完整之數位典藏管理系統。此系統除可於本校 華岡博物館之網站內提供全體教、職、生、校友觀賞外,並將與「數位典藏國 家型科技計畫」聯合目錄系統連結,提供整合式查詢功能,將使大眾得以快速 分享華岡博物館豐富的藝術研究資源,繼而累積藝術文化資產,創造藝術文化 活力。 關鍵詞:數位典藏、華岡博物館、數位機背、影像校色、聯合目錄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Aug-2020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研究計畫中文摘要

    本計畫獲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公開徵選

    計畫補助,以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所典藏之近現代畫家水墨、水彩、油畫

    為對象,挑選珍貴近現代書畫,以高解析度數位機背拍攝,進行影像校色及影

    像保存研究,成果也提供中華百科和高品質複製畫使用。研究流程中亦同時建

    立作業規範,作為後續計畫執行之參考。配合子計畫一所編審作品後設資料,

    引進中央研究院資訊所開發之數位典藏書畫管理系統與多媒體中心二套系

    統,研改部份管理品項,以建置完整之數位典藏管理系統。此系統除可於本校

    華岡博物館之網站內提供全體教、職、生、校友觀賞外,並將與「數位典藏國

    家型科技計畫」聯合目錄系統連結,提供整合式查詢功能,將使大眾得以快速

    分享華岡博物館豐富的藝術研究資源,繼而累積藝術文化資產,創造藝術文化

    活力。

    關鍵詞:數位典藏、華岡博物館、數位機背、影像校色、聯合目錄

  • ABSTRACT This project is financial subsided by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of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Those precious paintings include ink paintings, color water paintings, and oil paintings which classical collections are from Haw-Kang Museum. Those are take photos by high resolution of digital camera with scan back, and the same time we had research for image color calibration and archived. The products provides Chinese Encyclopedia and duplicated picture. This research processing created an excellent digital paradigm. It will be a good reference in feature. We develop a set of Management Imformation System that assort our sub project – One that adhibited two systems that digital archive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management and multimedia program which are developed by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cademic Sinica. This system not only uses for Digital Museum Web site of Haw-Kang Museum; provide students, staff, and faculty for viewing and admiring, but also connect by Union Catalog of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It is integrated searching function that quickly sharing abundant art resource of Haw-Kang Museum for people.It will accumulate artistic culture assets and create the cultural vigor of art。

    Keyword: Digital Archives、Haw-Kang Museum、digital camera with scan back、image color

    calibration、Union Catalog

  • III

    目錄

    一、前言 -------------------------------------------------------------------- 4

    (一)研究背景 ---------------------------------------------------------- 4

    (二)研究目的 ---------------------------------------------------------- 5

    (三)研究人力 ---------------------------------------------------------- 5

    (四)研究環境 ---------------------------------------------------------- 5

    二、文獻探討 ---------------------------------------------------------------- 7

    三、研究方法 --------------------------------------------------------------- 13

    (一)研究範圍 --------------------------------------------------------- 13

    (二)數位化標準 ------------------------------------------------------- 14

    (三)數位化工作流程 --------------------------------------------------- 15

    (四)書畫數位化 ------------------------------------------------------- 16

    (五)傳統底片與數位相機影像品質之研究 --------------------------------- 20

    (六)打樣與驗收 ------------------------------------------------------- 22

    (七)後設資料 --------------------------------------------------------- 24

    (八)資訊系統發展 ----------------------------------------------------- 25

    (九)數位博物館網站開發 ----------------------------------------------- 30

    四、計畫成果 --------------------------------------------------------------- 31

    (一)計畫內成果 ------------------------------------------------------- 31

    (二)計畫外成果 ------------------------------------------------------- 32

    (三)人才培育 --------------------------------------------------------- 34

    (四)計畫績效 --------------------------------------------------------- 36

    (五)結論與建議 ------------------------------------------------------- 38

    五、參考文獻 --------------------------------------------------------------- 39

    六、計畫成果自評 ----------------------------------------------------------- 42

    七、誌謝 ------------------------------------------------------------------- 55

    附件一 華岡博物館典藏數位化清單 ------------------------------------------- 56

    附件二 Metadata 需求-------------------------------------------------------- 62

    附件三 華岡博物館書畫數位化工作流程 --------------------------------------- 71

    附件四 相關研究論文 ------------------------------------------------------- 75

  • 4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以下簡稱華岡博物館)創立於民國六十年,是國內第一所

    綜合歷史、美術與自然科學的大學博物館,也是國內第一所對大眾開放的大學博物館,藏

    品五萬餘件,其中一萬一千餘件列為珍品收藏,為國內大學中藝術典藏量之冠,典藏品來

    源主要得自各方捐贈,其中以書畫典藏最具特色,有必要將其以數位化的方式做長期保存,

    也極積的投入數位典藏相關的工作(蔡順慈、陳明湘、林昱伍等,2004 )。

    書畫藏品主要年代從清末至現代,印證了近現代百年藝術發展史。典藏名家早期之創

    作,亦為華岡博物館書畫藏品特色之一,無論是以藝術史研究角度切入,或用藝術創作角

    度賞析,皆為難得之藝術寶藏。截至民國九十三年七月,華岡博物館館藏書畫已達四千二

    百二十四件。

    本校配合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計畫,以華岡博物館繪畫

    藏品為主題規劃「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整合型計畫)」,申請 93年度公開

    徵選計畫獲得補助,計畫編號:NSC93-2422-H-034-001。以建置台灣近現代珍貴藝術數位

    典藏知識庫,並建立符合國際資料交換標準的文物後設資料。由於數位典藏資料及影像的

    完整呈現,未來大眾將可以快速而便利地透過網路查詢系統,獲得豐富的藝術資源。

    依創作媒材精選數位化作品 150 件,清單詳如附件一,創作媒材主要有三類:

    第一部份 水墨典藏精選:

    吳湖帆、謝稚柳、王宸、溥心畬、張大千、黃君璧、丁念先、林玉山、孫多慈、

    歐豪年、傅狷夫、張穀年、劉延濤、馬壽華、曾后希、江兆申、吳詠香、楊善深、李

    曼石、何百里、陸幼剛、范伯洪、姚夢谷、陳丹誠、田曼詩、余偉、孫雲生、呂佛庭、

    陳定山、張德文、傅申、賴敬程、吳學讓、王君懿、江明賢、張性荃、郭燕嶠、周澄、

    沈以正、羅芳、唐石霞、梁丹美、梁丹丰、梁丹卉、陳輝、劉平衡、孫家勤、王友俊、

    林柏亭、黃永川、佘城、劉良佑、周哲、李沛、邱棨鐊、姜一涵、涂璨琳、詹前裕、

    李蕭錕、邱定夫、熊宜中等。

    代表畫家:溥心畬、張大千、黃君璧、歐豪年、江兆申

    第二部分 水彩典藏精選:

    馬白水、陳慧坤、吳承硯、王藍、胡笳、陳陽春、方延杰、梁丹美、何昆泉、藍

    清輝、李焜培、文霽等。

  • 5

    代表畫家:馬白水、李焜培、陳慧坤

    第三部份 油畫典藏精選: 李梅樹、蔡蔭棠、吳承硯、李德、陳清汾、金哲夫、黃朝謨、吳隆榮、呂基正等。

    代表畫家:李德、蔡蔭棠、黃朝謨

    (二)研究目的 1.完成一百五十件繪畫藏品數位化影像。經由高品質數位影像的拍攝與建檔,補救繪

    畫藏品不可避免的老化危機,讓藝術創作成就得以持續傳承發揚,並有效地累積珍

    貴文化資產。

    2.協調中央研究院資訊所,引進其發展之數位典藏書畫管理系統及多媒體中心二套伺

    服器管理系統,並將博物館完成之一百五十件繪畫藏品研究後設資料,匯入系統資

    料庫內,經由專業的藝術作品研究與資料建置,提供民眾完整藝術資源分享,並經

    由資料的使用,重新賦予藝術品新的活力與生命。

    (三)研究人力 計畫主持人:蔡順慈副教授

    共同主持人:徐明景副教授、陳恆生組長

    協同研究人員:謝幸錡

    色彩管理顧問:郭世隆

    專任研究助理:鄭俊雄

    兼任研究助理:林昱伍、凃建均(以上系統)、陳建成、洪昇永、曾嘉川(以上攝影)

    (四)研究環境 1.典藏品數位化

    本計畫典藏品數位化拍攝場地設於中國文化大學曉峰紀念館 911 室,佈置掃瞄式數位機背

    及 MAC G4 電腦,及使用 Epson9600 出圖機完成相關打樣及複製畫之研究。

    2.後設資料

    整理與資料建檔場地設於華岡博物館,由子計畫一博物館之研究同仁執行,為利資料整理

    及校對,使用 Excel 軟體建檔,俟資料完成校對正確無誤後,則使用 Oracle 資料庫軟體之

    資料上載工具模組,以批次方式 UPLOAD。。

  • 6

    3.數位化能力

    數位典藏實驗室的數位式掃描式機背具有 12,000*16,980 解像能力,而複製畫級圖檔將最

    高品質解析度與影像校色,目前解析度採用 350dpi~600dpi,以色域較大的 RGB 色彩模式

    儲存檔案,在印製時轉為 CMYK 色彩模式。而典藏級圖檔以不壓縮圖檔為原則:300dpi、TIFF

    檔案格式儲存,對於一般使用者的參考性預覽用圖檔與網路上使用的圖檔,則分別採用

    72dpi 和 150dpi。

    4.數位典藏資訊系統

    本校配合本計畫採購二套 HP 伺服器,使用開放式軟體 Linux 及 Oracle、MySQL 資料庫,引

    進中央研究院開發之數位典藏系統,管理數位影像及後設資料,並支援數位博物館之展示

    需求。

  • 7

    二、文獻探討 數位典藏是將具有價值的典藏品,進行數位化圖文等建檔,以方便長期保存。數位化

    除了必須真實呈現文物外,圖文素材亦可提供未來的加值應用,所以高品質的數位化是主

    要的要求。而數位典藏需要具備品質與效率與資訊科技的結合應用,為了不以土法鍊鋼的

    方式建置,必需有明確的基本工作流程管理模式與標準,以達到保障數位化品質做到一次

    建檔永久性的應用。陳和琴指出,更精確的解釋為數位典藏品長期的儲存、維護及檢索取

    得(accessibility)。數位典藏品有些是原生的,本就是數位資料媒體(born digital media),有些則因典藏而改變成數位化格式的物件。數位典藏的主要目的是確保數位資料的可用性、持

    久性、及智慧整合性[陳和琴,2001]。 1、美國國會圖書館

    美國國會圖書館負責典藏美國人民有史以來精心傳世之作,包括開國元勳的獨立宣言

    以及錄影帶等珍貴的歷史紀錄,也是美國最早進行數位化的圖書館之一,而美國記憶

    (American Memory)是在 1990 年至 1995 年間實施的試驗性數位典藏計畫,1994 年網路普及之後,這些資料移轉至網路,以便利一般大眾及研究者使用。

    該計畫的數位化館藏對象主要為美國的歷史文獻,包括歷史照片、手稿、歷史檔案及

    其他文獻等,後來此計畫就成為美國國會的數位典藏計畫(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Program/Library of Congress, NDLP),目的在集合美國歷史與文化的第一手資源,以支援相關的研究。目前已累積了一百多項主題,含七百多萬件各類型資料,主題數和資料量都持

    續提昇中,時間的涵蓋面自十五世紀至今(約 600 年),空間以美國為主。 此計畫特點是著眼於如何進行數位典藏的建立,對歷史文獻的數位化中產生的問題與

    相關的技術規範進行深入的研究,提供的工作流程規範是國會圖書館對於歷史典藏品的數

    位化過程,反映出那些相關單位需不同的工作流程,不是每次數位典藏都需要符合所列舉

    的所有步驟,然而實際上,大多數工作流程被並聯執行,不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建立數

    位典藏(Carl Fleischhauer, 1996)。

    1. 準備工作(Collection Preparation):

    數位化前的準備工作,確定分工,與權利擁有人聯繫

    2. 選用設備(Contracting for Digital Conversion):

    選用數位化設備與規格,各計畫對規格的描述並不一致。

    3. 文物數位化處理(Digital Capture)

    -一般數位化工作:大多以掃描器或者數位相機的數位化工作。

    -特殊處理:建檔正處理後生產多個實體,例如:電影中間大和小的尺寸數位化文件;

    或者標明圖像和可搜尋的正文的頁數。

  • 8

    -處理後的技術考慮:文件命名、正文變換、形式、壓縮和傳送媒介

    4. 影像品質(Quality Review) :

    包含原始檔案格式與壓縮後的格式。

    5. 數位檔案儲存系統(Archive):

    以資料庫系統儲存所描述的資料,與實體媒體的儲存媒體

    6. 發怖與推廣(Assemble Material for WWW):

    將典藏的資料發佈於網際網路,透過瀏覽器的檢索查詢

    7. 加值應用(Assist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publishing partners when they create added-value

    products):

    數位典藏的檔案以創意的方式加值產品,做為推廣之用。

    2、加拿大遺產資訊網

    加拿大文化資產資訊網(Canadian Heritage Information Network, CHIN)的成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提供博物館館藏管理的服務給各會員館,與它的成員的密切的合作過程

    中,以行動支持這個目標,自 2004 年 4月起,超過 1025個加拿大遺產組織積極從事數位典藏的研究工作,以提供相關經驗進而持續改善,加速數位典藏的建置。(CHIN, 2004)

    在 2002 年,CHIN接受委托,研究關於加拿大博物館的數位典藏的建議做法。其中研究的多數集中在於現有的文學作品,與鑑定典藏資料以主題式分類加以實行,規劃出一套

    博物館數位典藏的建議、政策與媒體格式列表皆由此研究產生,其中針對執行博物館數位

    典藏工作建議如下列(Lesley Ellen Harris,2004) (1).建立政策文件 (policy documents)

    (2).編制現有典藏品清單 (Inventory)

    (3).分派工作人員責任 (clear responsibilities)

    (4).將數位檔案格式統一與將格式減少(media types)

    (5).依典藏品重要性排序與檔案格式 (format)

    (6).鑑定機器設備數位化的品質 (persistent identifier)

    (7).評估執行工作的時程 (timetable)

    (8).確認 metadata 格式(metadata standard)

    3、英國藝術與人文科學資料服務

    英國藝術與人文科學資料服務(the Arts and Humanities Data Service, AHDS), JISC

    (Joint Information System Committee)、AHRB(The 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Board)

    兩單位合資成立,以蒐集、保存及推廣藝術人文領域研究及教育電子資源為目的的服務機

    構,並促進相關資源的由線上取得。

  • 9

    其中 VADS(the Visual Arts Data Service)為 AHDS 的一個部門,主要提供視覺藝

    術數位資源支援研究、學習及教育,並且得以使資源長久保存,由 VADS 在 2000年所彙編

    的數位典藏技術手冊,包括了影像規格、標準等說明,其建議的數位典藏步驟為:(1)計畫

    管理、(2)版權管理、(3)數位化步驟、(4)儲存數位檔案、(5)主題分類定義後設資料

    (metadata)、(6)數位化品質保證。

    而 AHDS 典藏的種類眾多,主要基於互通的架構下,使用 OAIS(Open Archive

    Information System)標準,將數位典藏工作流程項目分為[Catherine Grout, Phill Purdy, Janine Rymer, Creating, 2000]: (1).攝取(ingesting):主要是有關於流程中輔助的工作,如:資料核對、文件管理等作

    業。

    (2).管理者 (Administrator):定義相關規範文件,如規格列表、使用規則。

    (3).預先計畫 (Preservation Planning):定義後設資料綱要(Schema)與內容定義。

    (4).實體資料儲存 (Archive Storage):實體檔案設備,如:磁碟陣列(RAID)。

    (5).資料管理 (Data Management):後設資料儲存與管理,如 XML 文件,資料庫存取設

    計。

    (6).資料存取 (Access) :針對不同用途的檔案存取,如透過瀏覽器對外開放。

    將數位典藏工作流程以這六項流程規範來執行,表示各工作流程間的關係與合作關係

    與權責,與影像科技咨詢服務(Technical Advisory Service for Images, TASI)合作發展

    相關的影像規格。

    4、國際標準化組織

    數位典藏在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實行已久,將衛星影像的儲存與交換,在 1990 年代發展了將太空影像等容量大的檔案儲存與提供研究人員使用架構。 所屬的太空資訊系統諮詢委員會(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

    CCSDS),於西元 1999 年 5月發展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的標準參考模式開放式檔案資訊系統(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 , OAIS).,是一個參考模式而非實作說明,內容主要是建議長期保存為主的模式,以組織內的人員與系統組成工作流程模式,所指的長期保存包括足以應付技術改變的影響,

    對新媒體和資料格式的支援。 在 2002 年所出版的 Reference Model for an 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 藍皮書

    (Blue Book),為此架構的建議手冊,其中建議了六項主要構成的要素,分別為攝取(ingesting)、 管理者 (Administrator)、預先計畫 (Preservation Planning)、實體資料儲存 (Archive Storage)、. 資料管理、資料存取(Access),本文上面已針對些六項做一簡介,與系統的相互關係,分別為發怖訊息元件(Dissemination Information Package, DIP)、資訊儲存元件(Archival Information Package, AIP)、訊息提交元件(Submission Information Package, SIP)下圖表示此模式的架構[CCSDS, 2002]。

  • 圖1 OAIS 架構

    5、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在民國 91 年成立,承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博物館計畫」、「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國際數位圖書館合作計畫」三個計畫的經驗,依據國家

    整體發展,重新規劃而成。 計畫依據數位產出內容,設有 12個主題小組,包括:動物、植物、器物、書畫、與新

    聞等。透過此橫向機制,針對相同主題的典藏數位化分享經驗,相互觀摩學習,並溝通協

    調不同機構間的數位化問題,整理成數位典藏技術彙編,主要以中央研究院、國立故宮博

    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數位化經驗為主,本文將數位典藏流程歸納如下[王新民等, 2002]。 (1) 典藏品整理:典藏品的選件、維護、提件等相關工作

    (2) 編目:將典藏品重新編目整理

    (2) 後設資料建立:由後設資料小組所建議各項主題的參考標準

    (3) 典藏數位化:與數位相機或掃描機數位化流程

    (4) 浮水印圖像保護:將圖片加以浮水印保謢

    (5) 典藏資訊系統:保存後設資料系統

    (6) 網際網路展示:各主題的網路查詢機制

    (7) 聯合目錄:考慮資料互通的原則,資料以 XML 的方式輸出,建置共同查詢平台

    6、行政院文建會國家資料庫

    台灣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置計畫乃台灣文建會「網路文化建設發展計畫」之下的一項基

    礎建設係子計畫,其目的是要系統性的、計畫性的執行文化藝術資源之蒐集、整理和保存,

    並藉由資訊科技將其數位化典藏,留下文化資源的長久記錄。 亦即蒐集、調查全國之藝文資源(包括美術、音樂、舞蹈、文學、戲劇、建築、電影、

    古文書與老照片類等),並進行建檔、拍攝、建檔、數位化等工作,以文字、聲音、影像及視訊方式呈現,使分散各地的藝文資源,得以透過網路,讓民眾、研究者整合性的查詢利

    用。 提供各類主題的後設資料,以文建會規範的格式,包括數位化驗收手冊與命名原則,

    使台灣文化資料庫中的內容一致性,並提供相關的工具轉換,將流程項目整理如下(文建會, 10

  • 11

    2002)。

    a.考量著作權的取得

    提供相關著作財產權授權契約,保障著作權取得的填寫表格

    b.取得後設資料格式與相關代碼參考

    符合各主題相關的後設資料格式與單位代碼表的對照

    c.以 EXCEL表格填入資料

    將相關主題格式以 EXCEL輸入資料

    d.文物數位化

    提供數位工作手冊,包括驗收的標準,主要以平面類典藏品為例

    e.驗證與後設資料記錄符合的影像檔案

    以文建會提供的資料驗證工具,主要檢查圖片檔名與後設資料所填寫的檔名是否為一

    致。

    f.轉換設後資料為 XML檔提文建會

    提供轉換工具,分散式建檔及驗證機制系統軟體,將 EXCEL資料直接轉換為 XML檔

    案格式,並符合文化資料庫的格式。

    g. 提交檔案

    將圖片檔案與 XML檔案,提交至文化資料庫匯入相關檔案

    7.後設資料

    數位典藏為了檔案長期的儲存、維護及檢索取得,必須有完整的描述典藏品的格式與

    索引,而資料做描述以建立索引的作法並非始於今日,才普遍被使用的,且多用於網路資

    源等電子資訊的描述(陳昭珍,2000)。 Metadata的基本定義出自國際圖書館電腦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OCLC)

    與美國國家超級電腦應用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 NCSA)所主辦的「Metadata Workshop」研討會,國內翻譯名詞尚未有一致性的定義,在資訊組織界最普遍的解釋是“data about data" –描述資料的資料(Weibel, Godby, and Miller, 1995)。 而國內的翻譯名詞有陳雪華等(1998)的「詮釋資料」,吳政叡(1996)之「元資料」、謝清

    俊(2000)「後設資料」,解釋紛歧顯見,而現今多以「後設資料」,與「詮釋資料」稱之。 後設資料只對名詞上的界定,而後設資料與原本的意義較為接近,「數位典藏國家型計

    畫」已統一該譯名為後設資料,以「數位典藏技術彙編」的名詞定義為參考,而本文以下

    關於Metadata一詞稱為「後設資料」 (王新民等,2002) 。 過去後設資料的使用是因為以媒體為基礎的資訊大量驟增,讓研究人員專心研究以自

    動或手動的方式建立多媒體的索引,建立定義了包括了圖片、影像、聲音等,以專門的組

  • 12

    織依自訂的架構來定義資料,這樣的呈現並不完美,資料的說明也會有缺點 (W.M. Smeulders, 2000) 。因此在分析後設資料時,分析時所考慮的觀點不同所產生的差異,並非代表任何一方的分析有問題 (陳亞寧、陳淑君,1999)。如今的後設資料是以語義的網要(metadata schema)來描述資料,做為資料交換的參考如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W3C的語義網路(Semantic Web) (M. Davis, 2003) 。 從資訊科學的角度看,後設資料可分為兩大類型,第一種類型為描述資源的資料與描

    述知識的資料,此類後設資料並無明顯的標誌或符號,而是一種組織、表達知識的架構方

    式,例如日常生活中文書編撰所使用的文章組織架構與編排格式皆屬之,第二種為結構化

    與半結構化的描述資料(范紀文、何建明、李德財,2001) 。 而未來的後設資料發展為了實現一個健全和可維護的以媒體為基礎的知識空間

    (media-based knowledge spaces),然而我們將在未來看見數位媒體的整合 (Frank Nack, 2004) 。

  • 13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範圍 本計畫之研究方法主要如下:

    (1)、數位化標準:後設資料參考故宮、史博館、文建會等國內外相關文獻,了解目前後設

    資料標準,並加以比較分析;經由中研院後設資料小組之協助,建立華岡博物館書畫

    後設資料標準。有關數位影像檔案標準,參考故宮、史博館、文建會等單位擬定(數

    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驗收重點在於色彩模式、影像解

    析度、影像大小等規格,驗收與色差。

    (2)、數位化工作流程:參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所印發技術書刊,研訂本計畫書畫數

    位化工作流程,並於執行後修正。

    (3)、書畫數位化:依據工作流程執行數位化,並建立不同尺寸書畫之拍攝 Profile。鑑於

    本校數位機背環境不足以拍攝油畫類作品,規劃少量委外以傳統式攝影。

    (4)、傳統式攝影與數位式攝影之比較:配合本校教學研究需要,規劃進行傳統式攝影與數

    位式攝影之比較。

    (5)、打樣與驗收:所有數位影像檔案皆須輸出 A4 打樣稿,與原作在相同光源下比對。

    (6)、資訊系統發展:瞭解中研院所發展系統架構,採購伺服器設備,進行系統安裝,系統

    調校及功能測試。

    (7)、檔案上傳:於系統移植修改完成後,將拍攝完成之數位影像檔案及 metadata 資料檔

    上傳,並檢查其資料與檔案關聯性之正確性。

    (8)、數位博物館網站開發:開發數位博物館之展示網頁,並與華岡博物館之網頁相連。

  • 14

    (二)數位化標準 1.典藏品數位化

    參考故宮、史博館、文建會等單位典藏品數位化標準(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

    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數位影像檔案驗收重點在於色彩模式、影像解析度、

    影像大小等規格。對使用正片數位化檔案驗收,主要是檢驗掃瞄後影像之清晰度、

    銳利度;色彩、階調層次表現;有無氣泡、牛頓環等。

    永久檔案保存影像模式為 RGB,解析度 600dpi,以 TIFF 檔案格式儲存。瀏覽用

    格式影像模式為 RGB(24bits),影像大小長邊為 350pixels。數位列印輸出影像圖

    (A4 尺寸)驗收,色差以不超過△Lab 值 8 為原則,即△Lab≦8。

    2.後設資料著錄

    後設資料由整合計畫之子計畫一負責,後設資料著錄方法包括線上建檔及分散

    式建檔二種模式,考量資料整理之方便性,以及本計畫準備環境及時程,最後決定

    採用分散式建檔模式。分散式建檔主要係先使用 Excel 建檔,登錄相關資料後,資

    料完成校對驗證後再利用工具進行整批匯入。Metadata 藏品元素需求表單及代碼如

    附件二。

  • (三)數位化工作流程 各國相關單位皆有提供數位典藏的文件與經驗,然而國內外各數位典藏研究單位做法

    不相同,工作流程與文件不統一性,一般沒執行過的單位,在無基礎的工作流程參考,一

    旦投入數位典藏作業時整體執行單位不知如何著手進行,(蔡順慈、林昱伍,2004) ,本計畫參考 OAIS模式及國內相關數位數典藏工作流程參考模式與設計指標,嚐試建立合適之標準來進行。

    就本計畫華岡博物館庫房管理及數位典藏攝影場所環境,以及未來拍攝作業流程需

    要,訂定工作流程,詳如附件三。

    1.數位攝影

    數位相機準備 Profile流程如附圖 2,攝影流程如圖 3。

    圖 2 數位相機準備 Profile流程 圖 3 數位相機攝影流程

    15

  • 16

    (四)書畫數位化 數位攝影中,適合拍攝大型典藏品,以數位機背來製作是一種恰當的方式,華岡博物

    館的掃描式機背具有 12000x16980解像能力,而複製畫級圖檔以最高品質解析度,解析度採用 300dpi-600dpii,以色域較大的 RGB色彩模式儲存檔案,在印製時轉為 CMYK色彩模式。

    1.攝影前準備工作

    (1).掛畫

    每日由博物館人員依計畫時程取出繪畫作品,送至數位典藏研究室,攝影人員依序

    將繪畫作品排於攝影掛板上。屬於已裱框畫作,博物館人員須先完成拆框工作,僅

    提供畫心。掛畫時依畫的種類,如捲軸或畫心仔細定位,力求平貼。

    (2).導表

    在色彩管理流程中我們使用 DC Checker SG 導表做為參考目標,利用色差公式

    所換算成的 Excel 數值,比對前後數位影像嵌入 profile 前後之數值差異,再用

    色彩管理軟體來編輯 profile 的色差,使色差減少來達到影像校準的功能。

    (3).數位化檔案命名

    數位化檔案命名規則由博物館依既有之管理規則增定數位化檔案命名規則,與

    資訊中心協商確定後,於提供作品時同時提供。

    2.拍攝 profile(色彩特色描述檔)

    影像的處理主要將原始實體做一數位建檔,常常使用影像處理軟體,數位化設備如攝

    影、掃描、校色等工作,攝影時注意拍攝環境的要求,拍攝時應注意之事項包括:

    (1).燈光控制:以測光表來測量燈光平衡

    (2).架相機鏡頭:鏡頭必須保持水平,可利用水平儀來輔助測量。

    (3).背景要求:背景材質須考慮不反光,黑色絨布效果較佳。

    (4).典藏品保護:燈光照射書畫品不宜過久,或過濾紫外光,不然會損傷典藏品。

    將拍攝環境設置完成,把典藏品與導表(如:Q13導表)放置,開始拍攝,以數位機背所

    提供的調整軟體針對色平衡調整的 Power Curve,必須調整色平衝與光線在軟體中最佳化的數據中,再掃描儲存為 TIFF影像檔為典藏檔。 在開始數位機背的拍攝及出圖機列印之前,需進行相關數據的收集來對設備進行分

    析,以確保設備能力的一致性和再現性。數位機背為輸入設備,是取得 R G B 數值相當重

  • 17

    要的來源,因此必須考慮在相同光源下之穩定性,結果表示 kigamo 數位機背的穩定性很高。步驟如下:

    (1).在 D50 燈光下掃瞄 Color Checker SG 導表中色塊。

    (2).測試的色塊-中性灰色(H5)。

    (3).固定光源強度。

    (4).掃瞄模式 16 bit,600 dpi。

    (5).每兩小時掃瞄一次。

    (6).測試時間共兩個工作天,重複 8次。

    數位機背在製作色彩特性描述檔(profile)上,光源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燈具的擺設、燈源的強度必須調整至合適位置,一旦光源無法均勻的分佈在被照體上,參照色彩導具製

    作出來的色彩特性描述檔,將無法很正確的將色彩數值作轉換,在攝影上 45°是最合適打光的角度,角度過大,會因為色彩導具並非平整的表面造成陰影,角度過小,燈具無法集

    中在平面上,這兩者皆會使 profile 造成誤差。本計畫色彩管理標準採用 CIE94之色彩標準進行控管。

    灰平衡校正有助於色差的減少,可以增進影像品質,因此利用 kigamo 數位機背內附之 kigascan 軟體,將掃描之 SG 導表點選 H5 進行灰色平衡。H5色塊為 kigamo原廠建議之灰平衡校正點。

    華岡博物館數位攝影流程,配合色彩管理控制與影像品質檢測,以數位的方式對焦,

    達到精確對焦,如無精確的數位對焦的作業,文物數位典藏拍攝流程通常均以高品質作業

    流程進行,圖 4為數位攝影之流程,有效保存備份的 CD-ROM與 DVD-ROM,並且將影像相關的 ICC Profile儲存。

  • 開始

    調整燈光 擺置典藏品、色票

    測光

    光源穩定

    No

    調整相機

    Yes

    調整POWER CURVE

    數位掃描

    儲存備份

    最佳化

    光圈調整拍攝位置

    結束

    數位對焦

    預掃

    機背調整

    輸出典藏品 影像檔

    NO

    圖 4 數位攝影流程

    由攝影師將色彩導表以數位檔案的形式,應針對不同的攝影環境(如:相機的移動、光線的調整等等因素)與設備做出拍攝環境的 ICC Profile,圖 5為製作 ICC Profile的工作流程,數位機背以色彩導表(GretegMacbeth)為製作 ICC Profile的依據,再配合應用程式 Profile Maker 來製作檔案,對於不同的 ICC Profile將做一有效的管理與更新,對於相關的機器設備製作方式並以色彩輸入機器設備 Eye-One 來製作。

    18

  • 開始

    結束

    製作ICC Profile

    ProfileMaker

    放置導表

    存檔數位機背ICC Profile

    數位攝影

    色彩導表數位檔案

    圖 5 數位機背 ICC Profile 製作流程

    19

  • (五)傳統底片與數位相機影像品質之研究 傳統式攝影係先以底片拍攝再加以滾筒掃瞄為數位影像檔案,數位攝影則是拍攝後即

    可直接儲存數位影像檔案,本計畫由徐明景副教授率研究生就二者之間做能力之比較。

    在此計劃中,我們分成兩個流程,第一個流程是傳統式 8"x10"的工作流程如下

    底片 滾筒掃瞄鏡頭 數位影像原稿

    在此流程中,我們必須注意的是鏡頭的表現能力以及底片的成像能力與滾筒掃瞄器PMT

    的表現能力,這三個部分是影響影像品質的主要原因,而另一個步驟是數位掃瞄機背的工

    作流程如下:

    鏡頭 CCD 數位影像 原稿

    在這個流程中,很明顯的看到所要控制的項目只有鏡頭與 CCD 的部分。

    (1).使用傳統相機

    本計畫預定完成 150 幅書畫之拍攝,其中 27 幅為油畫或大型書畫或擬作為複製

    畫研究對象者,特別委外以傳統相機使用 8*10 或 4* 5 底片拍攝,再以掃瞄機掃瞄

    後轉成數位檔案。

    先拍攝後掃描數位化:使用 Kodak 灯光片 EPL,8*10 及 4*5 二種正片規格。8*10

    主要用於水墨畫,4*5 主要用於油畫,拍攝時為了消除反光,鏡頭及灯具上皆裝有

    PL(偏光)鏡加以消除反光。共挑選 37 幅使用本法數位化。

    (2).使用數位機背

    使用數位機背,拍攝後即可直接儲存數位檔案。共挑選 163 幅使用本法數位化,

    使用下列規格數位相機拍攝:

    鏡頭:Rodenstock(Apo-Sironar-s 150mm f5.6)。

    機背:Kigamo 8000XP PLUS(規格:CCD 掃描式機背,element: 8000 pixel trilinear

    array,解析度 12000x16500)。

    光源:Balcar Fluxlite 6 管冷光源燈具 4 盞。

    由實驗結果可得知,在 4x5 數位機背解像力上,確實與我們的預期結果一樣,比傳統

    4x5(2000ppi 滾筒掃瞄)所拍攝的來的好,由結果可知,4x5數位機背極限解像力為 1224

    條線,傳統底片為 1004 條線而 8x10 因為底片面積大可解出 1504 條線;而在 SFR 比較上,

    傳統機身還不到截止頻率就已經下降到 0.050,而數位機背卻還可以維持到截止頻率以後。

    20

  • 21

    由此可知,不管在空間頻率響應上或是極限解像力方面,數位機背確實可以完全取代

    傳統照相(以 4x5 相機為限,8x10 還需要更大尺寸之 CCD 支援),重要的是!拍攝及後續

    處理程序上,比傳統更來的有競爭力;因為免除了底片沖洗、掃描及數位化之程序,時間

    上相對省下許多以長遠看來,數位取代傳統,將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 (六)打樣與驗收

    數位化品質靠打樣與驗收做最終確認,打樣前須先建立出圖機之profile。印表機的特

    性在於,一旦色墨印製於紙張表面後,其色彩會有快速的變淡,因此必定要探索色外觀變

    動最小的時間,只有在色彩變化小的時間中,量測色彩值才具代表性。步驟如下﹕

    a.列印 SG 導表。

    b.以 EyeOne 色度計量取色塊(R、G、B、C、M、Y、Gray 共7色),第一次30分鐘

    量一次,之後每小時量測一次。

    c.統計分析

    一般來說,從複製畫的角度看,色域越大越好,在考量典藏品為書畫美術品,且一般

    的水墨畫與水彩畫皆帶有色顏料的使用上,並非都是水墨為主,因此挑選了三種紙張的色

    域做比對,挑選出最大的色域,並且在預期結果上,塗佈紙所表現的色濃度與其他特性可

    以有好的效果產生,並且色域範圍較大,所以選擇半光面相紙作為輸出之打樣。打樣稿之

    規格為A4。

    1.初驗:

    查驗日期:93年 9 月 9 日。

    查驗方法:以抽樣方式檢查,除查看數位化檔案以查驗 Lab 值,並與以原作比對。

    本次查驗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王耀庭處長及本校廣告系王和慶副教授擔任

    外聘委員,協助查驗。

    22

  • 圖 6 本計畫初次成果驗收情形

    2.期末驗收視覺比對:

    查驗日期:93年 11 月 12 日。

    查驗方法:於華岡博物館庫房,比照數位典藏研究室佈置 BARCAR 拍攝標準光源,

    檢查前並須校正銀幕。查驗時同時對數位化檔案、原作、打樣稿進行視覺比對,

    本次比對重點在於數位化檔案須能展現原作之精神,如有差異即直接修改數位化

    檔案。本次查驗由本計畫陳明湘館長及徐明景副教授共同查驗。

    圖 7 視覺比對實況

    3. 期末驗收複驗:

    查驗日期:93年 12 月 8 日。

    查驗方法:於資訊中心及華岡博物館庫房,查驗時數位化檔案、打樣稿進行視覺

    比對,如有差異即須再與原作比對,經檢查打樣稿與數位化檔案相符。本次查驗

    由本計畫陳明湘館長及徐明景副教授共同查驗。

    4.進度管理

    本計畫自 4月 28 日起本計畫共召開六次工作會議檢討進度,一次成果驗收稽核會議。

    5.期末稽核

    93年 12 月 8 日進行本計畫數位影像成果稽核。

    23

  • 24

    (七)後設資料 本計畫後設資料由華岡博物館之子計畫一負責,經由本校藝術研究所兼任研究助理協助

    整理作品資料,以完成後設資料初稿。

    (1)資料研究及詮釋:由本計畫設計所提供美術類 Excel 範例檔之分散式建檔工具,交

    由子計畫一負責進行建檔。

    (2)初審及修改:由講師級研究人員進行初審及修正。

    (3)複審:由華岡博物館陳明湘館長等資深美術系所教師,進行複審。

    (4)亂碼預防:利用驗證工具,列印報表以查證資料正確性,發現仍有部份用字使用半

    形字,立即全面檢查修正。另發現水墨技法「雙鈎」一詞亦會有亂碼現象,經本計畫

    討論後暫時改以「雙鉤」一詞替代,另有些特別字如「瀞、琹、鉨、慜、筪⋯等」亦

    會出現亂碼現象。關鍵詞有部份字體並未顯示如「周哲 │ 希哲│ 明彥│大吉圖」

    只出現「周哲 │哲│彥│吉圖」

  • (八)資訊系統發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國立歷史博物館參加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多年,與中研院資訊

    所及計算中心合作發展「書畫典藏管理系統」,均已上線使用。本校華岡博物館預計將具

    典藏價值之書畫等珍貴文物均予以數位化,故計畫配合本計畫發展一套數位典藏管理系

    統,由於人力及時間之限制,為求於本年度內完成系統建置,由學校編列配合款購置二部

    伺服器;另亦協調中研院資訊所的同意,由其授權移植數位典藏管理系統之軟體。 數位典藏系統架構之中,其核心部份屬於典藏資料的管理與呈現。而一個典藏品實體

    會包含兩大類的資料,第一類是純文字的典藏品內涵描述,這類的資料通常是儲存在資料

    庫中;第二類是以多媒體電子檔來呈現其外在風貌這類的資料通常是以檔案型態儲存於檔

    案系統中,例如影像檔案、影片檔案與聲音檔案,最後再以XML檔案格式輸出作為交換之用。

    1.書畫典藏管理系統

    依據書畫典藏需求可知,書畫典藏管理系統是個極為複雜的資訊系統,整體系統依功能性

    可區分為書畫典藏資料庫、檢索系統、展覽管理與系統管理等子系統(如圖8所示),書畫典藏資料庫為本系統的核心,主要係提供研究人員維護書畫典藏著錄資料的功能,以確保書畫著錄資

    料的正確性。檢索系統係提供書畫相關資料的查詢與調閱功能,以輔助藏品資料的找尋。展覽

    管理係提供故宮書畫處管理展覽相關資料的功能,以輔助書畫處展覽選件作業之需求。系統管

    理則是提供權限管理、系統日誌管理等維護系統正常運作所必需的管理功能。 本計畫引進系統流程如次: (1).取得系統相關資訊,以利軟硬體設備採購 (2).依學校行政程序,完成伺服器二套設備採購 (3).伺服器送至中研院資訊所進行系統安裝 (4).伺服器移回學校,進行系統相關設訂更改及調校 (5).測試影像檔案及metadata資料上傳功能 (6).影像檔驗收完成後全部上傳 (7).配合博物館校對完成之metadata資料上傳

    25

  • 圖8 書畫典藏系統架構圖

    2.多媒體中心系統

    這套典藏品多媒體管理系統由中研院資訊所電腦系統與通訊實驗室的數位典藏技術研

    發小組負責開發,正式的系統名稱為「多媒體中心-MultiMedia Center」,是以網站為介面的應用程式。此系統設計的目地是專門做為負責典藏品多媒體檔案(影像、影片與聲音)的管理與呈現。從一般使用者角度來看,多媒體中心是一個獨立運作的系統,很類似於線上電子相

    簿,其系統架構如圖9,本校系統在數位典藏架構的角色如圖10。

    圖9 系統架構圖 圖10 本校系統在數位典藏架構的角色

    3.伺服器簡介

    HP Server兩部,雙 CPU 3.5 G,硬碟:300G-RAID 5 典藏管理系統:

    是純文字的典藏品內涵描述,可任意設定Metadata之欄位,儲存在資料庫中。 作業系統:Linux RedHat 7.3 資料庫 :Oracle 8i 程式語言:Java Server Page(JSP),以 Java Bean能夠在不同環境下重複使用之軟體元件

    多媒體中心: 是以多媒體電子檔儲存為目的,記錄圖檔 URN位置,與實體檔案,可針對不同的系統給予電子檔。 作業系統:Linux RedHat 9 資料庫 :MySQL 程式語言:Java Server Page(JSP),以 Java Bean能夠在不同環境下重複使用之軟體元件 處理圖片元件:Imagemagick,DJvu,Jmagick

    4.系統安裝

    26

  • 27

    (1).典藏管理系統

    RedHat 7.3 + Apache + Tomcat 4.0 + VirtualHost

    a.安裝 Apache

    b.設定 Apache

    c.啟動 Apache

    d.安裝 JDK 1.4.0

    e.安裝 Tomcat 4.0.x

    f.設定虛擬目錄

    g.安裝 WebApp 模組

    h.設定 VirtualHost

    i.完成

    RedHat 7.3 + Oracle 8iR2(8.1.6)

    a.安裝 RedHat 7.3

    b.替換 glibc

    c.建立用戶及群組

    d.安裝 JDK

    e.設定 Oracle 的環境

    f.臨時更改 glibc

    g.安裝 Oracle

    h.測試 oracle

    i.恢復 glibc 2.2 版本(不用做)

    j.安裝後的配置

    k.完成

    (2).多媒體中心

    a.安裝 Red Hat 9.0

    b.安裝 J2SE

    c.安裝 MySQL

    d.安裝 Apache

    e.安裝 Tomcat

    f.結合 Apache 及 Tomcat

    g.安裝 Imagemagick

  • h.安裝 Jmagick

    i.安裝 DjVu

    5.系統研改

    由子計畫一(華岡博物館)參考故宮、史博館、文建會等國內外相關文獻,了解

    目前數位化標準,並加以比較分析;經由中研院後設資料小組之協助,建立華岡

    博物館書畫數位化標準。配合新的後設資料規格,由本計畫配合修改數位典藏書

    畫管理系統之資料結構。系統畫面如圖 11,數位典藏書畫管理系統網址:

    http://140.137.11.178/hkm/System/hkmlogin.jsp。

    圖 11 數位典藏書畫管理系統

    6.資料建檔

    系統建置完成後,就子計畫一所完成之 metadata 資料及本計畫所拍攝之影像檔案,依

    工具分類可以區分整批匯入及單筆建檔二種。因子計畫一 metadata 資料整理及修改方

    便性考量,以 Excel 軟體最為方便,對於完成審查之 metadata 資料,以整批匯入為主;

    至於計畫執行中後續發現新資料或錯誤修正,則用系統提供之修改功能。未來華岡博

    物館自行新增少量數位典藏資料時,亦可直接以單筆建檔方式為之。

    以下簡單說明本計畫所採行方式。

    (1).整批匯入

    28

    http://140.137.11.178/hkm/System/hkmlogin.jsp

  • 29

    a.metadata 資料以 Excel 建檔,依各別的資料表建檔為宜(如圖 12)。

    b.資料庫資料表欄位多時,可以先匯入至 Microsoft Office 之 ACCESS 資料庫

    軟體,再匯出以 Word 編輯資料表欄位名稱。

    c.資料表欄位名稱與 metadata 資料 Excel 檔比對後代換之。

    d.將 metadata 資料 Excel 檔利用 Oracle Client 程式上傳。

    e.檢查資料表資料與 Excel 檔一致性。

    (2).單筆建檔

    本系統提供新增及修改功能,可直接由 metadata 承辦人直接建檔及修改。

  • (九)數位博物館網站開發 配合華岡博物館,於其網站內增加數位典藏選單,並為其開發數位博物館之展示網頁,

    讓使用者得以進入華岡博物館網頁後,即可進入數位博物館之展示網頁。此網頁亦與數位

    典藏書畫管理系統提供相同之查詢功能,包括作者、品名及全部之查詢選項,如圖13(網址:http://140.137.11.178/hkm/System/public/index.jsp)。

    圖 12 metadata 資料 Excel 檔

    圖 13 華岡博物館數位博物館網頁

    30

  • 31

    四、計畫成果

    (一)計畫內成果 依規定完成成果如次:

    數量 繳交內容 備考

    數位化影像 150 CD,JPEG檔 本計畫以 TIFF檔 DVD光碟保存

    數位化影像標準 1 Word檔 數位化及系統功能研改用。

    數位化工作流程 1 Word檔

    數位化後設資料 150 CD,XML檔 提供聯合目錄系統轉檔。

    數位化人名權威

    91 CD,Excel檔

    傳統式與數位式

    攝影之比較

    1 PDF檔 已於第三季季報內繳交

    數位典藏管理系

    1 Linux + Oracle 1.配合聯合目錄連結

    2.網址:

    http://140.137.11.178/hkm/System/hkmlogin.jsp

    數位典藏多媒體

    中心

    1 Linux + Mysql 配合典藏管理系統運作

    數位博物館 1 網頁 納入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網頁內

    網址:

    http://140.137.11.178/hkm/System/public/index.jsp

  • (二)計畫外成果 1.本計畫協助本校資傳系辦理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計畫之「數位典藏作

    業規劃與品質管理研討會」,並於會場展示複製畫之成果,如圖 14。

    圖 14數位典藏作業規劃與品質管理研討會—本計畫展出複製畫

    2.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書畫主題小組成員(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

    史博物館、計畫辦公室)進行技術研討會,相互觀摩學習,如圖 15。

    32

  • 圖 15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書畫主題小組與本計畫技術研討會

    3.邀請文建會第二處方瓊瑤副處長、承辦人及資訊小組王苑華技正等人 93年 10 月 21 日至

    本校參觀,亦給予本計畫指導與肯定,如圖 16。

    圖 16 文建會第二處方瓊瑤副處長等人至本校參觀

    33

  • 34

    (三)人才培育 國內部分 1.主辦活動情形

    參與人次 活動名稱 培訓重點 效益 日期 地點 計畫內

    計畫外

    數位典藏及數

    位學習發展系

    列 演 講 活 動

    (一)

    數位典藏支援

    教學之探討 增進計畫人員瞭解數

    位典藏相關資源及應

    93/7/5 中國文化

    大學

    7 14

    數位典藏及數

    位學習發展系

    列 演 講 活 動

    (五)

    國家文化資料

    庫發展策略及

    推廣應用

    增進計畫人員瞭解文

    建會數位計畫及成果

    應用

    93/7/29 中國文化

    大學

    7 15

    數位典藏作業

    規劃與品質管

    理研討會

    數位典藏作業

    規劃與品質管

    理技術

    增進計畫人員瞭解數

    位典藏相關技術、標準

    及應用經驗交流

    93/12/2-

    93/12/3

    中國文化

    大學

    12 175

    數位典藏之品

    質管理研討會 數位典藏之影

    像典藏及色彩

    品質管理技術

    研究

    增進計畫人員瞭解色

    彩資訊保存相關技術

    之應用經驗

    93/12/16 中國文化

    大學

    10 10

  • 35

    2.參與其它單位活動 活動名稱 培訓重點 效益 日期 地點 出席人次

    專業培訓課程系列二 XML 的標準與技術簡介

    瞭解數位典藏相關資

    訊技術 93/5/18 台灣大學

    凝態中心 1

    專業培訓課程系列三 XML 與資料庫儲存設計

    瞭解數位典藏相關資

    訊技術 93/5/21 台灣大學

    凝態中心 1

    九十三年度書畫主題小組

    討論會 第二季會議 交流數位典藏計畫執

    行經驗 93/6/21 國立故宮

    博物院 7

    專業培訓課程系列 數位化影像虛擬實境

    瞭解數位典藏相關資

    訊技術 93/6/16 中央研究

    院 1

    專業培訓課程系列 GIS 瞭解數位典藏相關資訊技術

    93/7/30 師範大學 1

    第三屆數位典藏技術研討

    會 數位典藏相

    關技術 瞭解數位典藏相關資

    訊技術 93/8/5 中央研究

    院 3

    數位典藏專業培訓課程系

    列 XML 進階實作

    瞭解數位典藏相關資

    訊技術 93/8/23 師範大學 1

    93年度國家文化資料庫業務規劃研習會

    數位典藏相

    關技術 瞭解數位典藏相關資

    訊技術 93/8/5 台灣大學 2

    九十三年度書畫主題小組

    討論會 第三季會議 交流數位典藏計畫執

    行經驗 93/9/24 中國文化

    大學 10

    數位典藏專業培訓課程系

    列<十五>索引典在數位

    典藏的規劃與應用

    索引典之規

    劃與應用 瞭解索引典與數位典

    藏之關聯與未來發展

    93/11/29 台灣大學凝態中心

    1

    數位學習的推動、設計、

    認證與分享研討會 數位學習 瞭解數位典藏如何運

    用於數位學習 93/11/29 元智大學 3

    數位典藏與數位圖書館加

    值應用技術及產品研討會 數位典藏與

    加值應用 瞭解數位典藏內容如

    何進行加值應用 93/12/4 國家圖書

    館 4

    數位典藏技術規範會議-後設資料在數位典藏之研

    究發展:回顧與前瞻

    後設資料研

    究發展與規

    瞭解後設資料研究發

    展與規劃實務 93/12/20 中央研究

    院 2

    九十三年度書畫主題小組

    討論會 第三季會議 交流數位典藏計畫執

    行經驗 93/12/24 中國技術

    學院 6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九十三年度成果展研討會 NDAP ForumⅡ

    國際交流 94/3/5 台中科博館

    2

  • 36

    (四)計畫績效 量化部分

    績效 評量項目 數量 備註 1.期刊論文篇數 2.研討會論文數 2

    一、學術成就

    3.論文水準總質 1.助理培訓 2 2.碩士培訓 3

    二、人才培訓

    3.博士培訓 1.專利申請總數 2.專利發明申請 3.專利取得總數 4.發明專利取得

    三、技術突破

    5.產生新品種 1.技轉金額 2.技術服務金 3.促進投資金 4.協助技術引進 5.成立新公司

    四、經濟效益

    6.增加栽種面積 1.增加員工 五、增加就業 2.衍生公司

    六、其他

    論文發表(列表)

    論文名稱 作者 期刊 卷數與期數

    頁數 SSCI SCI EI

    華岡博物

    館數位典

    藏之研製

    與展望

    蔡順慈、

    陳明湘、

    林昱伍、

    吳嘉齡

    第二屆數

    位地球國

    際研討會

    數位典藏

    書畫工作

    流程探討-

    以華岡博

    物館為例

    蔡順慈、

    林昱伍

    數位典藏

    作業規劃

    與品質管

    理研討會

    p39-56

  • 37

    數位相機

    Profile驗

    證方式及

    修證方式

    之探討

    郭世隆 數位典藏

    作業規劃

    與品質管

    理研討會

    P250-260

    數位典藏

    影像銳利

    品質之初

    徐明景、

    陳永進、

    翁楷、

    許維欽

    數位典藏

    作業規劃

    與品質管

    理研討會

    289-306

    2非量化部分

    面向 說明 學術或技術面突破

    華岡博物館運用數位技術保存與展示近現代

    書畫精華,將有助於藝術研究有興趣之專

    家、學者或相關研究人員研究近現代書畫發

    展史。 經濟面影響

    數位典藏成果與廠商進行加值合作,將有機

    會成為藝術商品,增加經濟價值。 社會面衝擊

    華岡博物館展示近現代書畫精華,將有助於

    國人瞭解近現代書畫發展與欣賞名家風格,

    對中華文化有承先啟後之作用。

  • 38

    (五)結論與建議 本計畫獲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公開徵選計畫補助,

    以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所典藏之近現代畫家水墨(包括任伯年、溥心畬、張大千、黃

    君璧、張書旂、林玉山、趙少昂、歐豪年等畫家)、水彩(包括劉其偉、林克恭、梁丹美、

    梁丹丰等)、油畫(包括李梅樹、吳承硯、梁右銘、梁中銘等)為對象,將珍貴近現代書畫

    以高品質數位影像複製保存,建置以學術研究為目的之後設資料,並引進中央研究院資訊

    所開發之數位典藏書畫管理系統與多媒體中心二套系統,建置完整之數位典藏資訊系統環

    境。

    除於本校華岡博物館之網站內增加數位博物館網頁,以提供校園全體教、職、生、校

    友觀賞外,本計畫將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聯合目錄系統連結,提供整合式查詢

    功能,將使大眾得以快速分享華岡博物館豐富的藝術典藏,繼而累積藝術文化資產、創造

    藝術文化活力。

    另外,本計畫亦積極參與故宮書畫處主辦的書畫主題小組,每季皆參與研討會,與各

    機構型計畫如故宮、史博館及公開徵選計畫-李石樵美術館等單位交換數位化經驗。

    藝術家權威資料(人名權威檔)主要用於與文物資料庫連結,以擴充各文物後設資料

    研究領域之延伸性,就目前所知,各單位並未積極整理資料及建檔。本計畫已由華岡博物

    館整理已數位化之近現代書畫名家人名權威資料,將於 94年建立人名權威系統,完成後將

    能提供更完整之數位典藏參考資料。

  • 五、參考文獻

    [1] 陳和琴(民 90),「Metadata與數位典藏之探討」,大學圖書館 5卷 2期,頁 1-10

    [2] 王新民等著(2002),數位典藏技術彙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3] 吳政叡(1997),從元資料看未來資料著錄的發展趨勢,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3(2),頁44-4。

    [4] 吳政叡(1998),都柏林核心集與元資料系統,頁 55,台北市:漢美。

    [5] 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數位化工作流程-書畫主題小組,數位典藏叢書,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6] 謝顒丞(2003),平面類典藏品數位化製作與驗收流程手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文建會數位化訓練教材。

    [7] 陳亞寧、陳淑君(1999),Metadata 初探,中研院計算中心通訊,15(5),頁 1-20。

    [8] 陳亞寧、陳淑君、沈漢聰、鍾豐謙(2003),後設資料系統的需求評選與發展設計,第二屆數位典藏技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9] 范紀文、何建明、李德財(2001),從數位典藏資料交換角度探討後設資料(Metadata)標準化問題,新世紀數位圖書館與數位博物館趨勢研討會,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10] 范紀文、何建明(2000),數位典藏系統與工具─輕鬆建立屬於您的典藏管理系統”,PNC 2000 年數位典藏及 TEI研討會

    [11] 徐明景(2003),影像數位化系統建置之探討—以故宮器物數位攝影系統建置為例,第二屆數位典藏技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

    [12] 徐明景(2001),數位攝影的技術:數位影像製作技巧在攝影上的應用。田園城市。

    [13] 謝清俊(2000),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規劃案結案報告,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委辦,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14] 蔡順慈、林昱伍(2004),數位典藏工作流程規劃-以華岡博物館為例,數位典藏工作流程與品質管理研討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15] 蔡順慈、陳明湘、林昱伍、吳嘉齡(2004),華岡博物館數位典藏之研製與展望,第二屆數位地球國際研討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16] 數位典藏技術彙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http://www.ndap.org.tw/2_techreport/。

    [17] 國家文化資料庫知識管理系統相關規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http://km.cca.gov.tw/

    [18] Agfa Corporation (1997), The Secrets of Color Management-Digital Color Prepress volume five, Agfa Educational Publishing.

    [19] Agfa Corporation (1998), ColorTune 3.0.1 Pro Application note Output characterizational Guide to Color Management, Agfa.

    [20] Berns, R. (2002),Principle of Color Technology,3RD Edition, pp.107-122.

    [21] Catherine Grout, Phill Purdy, Janine Rymer,Creating Digital Resources for the Visual Arts:Standards and Good Practice, Visual Arts Data Service(VADS),2000. at http://vads.ahds.ac.uk/guides/creating_guide/contents.html

    39[22] Canadian Heritage Information Network (CHIN),Preservation Recommendations, 2002.at

    http://www.ndap.org.tw/2_techreport/

  • 40

    http://www.chin.gc.ca/English/Digital_Content/Preservation_Recommendations/introduction.html

    [23] Carl Fleischhauer, Steps in the Digitization Process,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 Ameritech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Competition,1996.at http://memory.loc.gov/ammem/award/docs/stepsdig.html

    [24] Catherine Grout, Phill Purdy, Janine Rymer,Creating Digital Resources for the Visual Arts:Standards and Good Practice, Visual Arts Data Service(VADS),2000. at http://vads.ahds.ac.uk/guides/creating_guide/contents.html

    [25] 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 (CCSDS), Reference Model for an 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 (OAIS). Blue Book. Issue 1. January 2002.

    [26] M. Davis (2003). Active Capture: Integrating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Computer Vision/Audition to Automate Media Capture. IEEE Int'l Conf. Multimedia and Expo (ICME 2003), pp.185-188.

    [27] David Jillings (2003),”From Two to Three Dimensions- Building on Experience of 2D Digitization to Prepare for the 3D Digital Worl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useum Digitization Antiquitie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Taipei.

    [28] Elena Komarova (2004),”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Collection of the State Hermitag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useum Digitization Antiquitie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Taipei.

    [29] Frank Nack (2004).The Future in Digital Media Computing is Meta. IEEE MULTIMEDIA,11(2), pp.10-13.

    [30] Franziska Frey, Measuring Quality of Digital Masters ,Image Permanence Institute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0.

    [31] Hwai-ling Yeh-Lewis (2003),”Then and Now: Manual Cataloguing System vs. Digitization Syste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useum Digitization Antiquitie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Taipei.

    [32] Joni Orava,Timo Jaaskelainen,Jussi Parkkinen (2004),Color Errors of DigitalCameras.Color Research & Application,Volune 29,Number 3,June, pp.217-221

    [33] T. Calligaro, J.-c. Dran, M. Klein (2003),”Application of Photo-detection to Art and Archaeology at the C2RMF”,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A: Accelerators, Spectrometers, Detectors and Associated Equipment, Vol. 504 , No. 1-3. pp. 213-221.

    [34] Martini Kirk (1998),“Digital archives of engineering images: lessons from the arts”,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Vol. 29, No.10, pp.833-837.

    [35] Masatoshi Kubo (2003),”Development of the Image Database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Toward Forum – Type Databas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useum Digitization Antiquitie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Taipei.

    [36] Maxine K. Sitts, A Management Tool for Preservation and Access, The 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IMLS),2000.

    http://www.chin.gc.ca/English/Digital_Content/Preservation_Recommendations/introduction.htmlhttp://www.chin.gc.ca/English/Digital_Content/Preservation_Recommendations/introduction.html

  • 41

    [37] National Information Standards Organization (NISO),A Framework of Guidance for Building Good Digital Collections,2ed,2004.

    [38] Technical Advisory Service for Images (TASI), Advice - Managing Digitisation Projects, at http://www.tasi.ac.uk/advice/managing/managing.html

    [39] Weibel, S., Godby, J., & Miller, E (1995).OCLC/NCSA metadata workshop report.

    http://www.tasi.ac.uk/advice/managing/managing.html

  • 42

    六、計畫成果自評

    1.專案管理

    就執行進度言,本計畫皆能在年度預定時程上完成各項重點工作

    預定 實際 編號 查核點名稱

    狀態 完成日期 狀態 達成日期 辦理情形 1 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規劃

    完成 93/5/31 完成 93/5/20 研究及協調中研院同意支援建置故宮版書畫典

    藏系統,申請採購二台伺

    服器 2 數位典藏系統伺服器採購

    完成 93/6/10 完成 93/6/08 完成採購二台伺服器。

    3 珍貴文物數位典藏加值應用系統

    建置

    完成 93/6/30 完成 93/6/30 伺服器於6/8送至中研院資訊所,並自 6/18起安裝相關軟體。

    4 光源的研究 完成 93/4/30 完成 93/4/30 由本校設備管理人員邀請專業廠商及研究助理

    等進行數位攝影室光源

    之研究 5 相機設備的研究 完成 93/4/30 完成 93/4/30 由本校設備管理人員邀

    請專業廠商及研究助理

    等進行相機設備之研究

    及測試 6 數位攝影系統的整合

    完成 93/7/31 完成 93/7/31 購置數位攝影系統相關組件完成系統整合、工作

    流程及測試,進行正式拍

    攝作業。 7 電腦網路環境與硬體的架設

    完成 93/8/31 完成 93/8/31 完成數位典藏電腦網路環境與硬體的架設

    8 近現代書畫精華作品數位攝影累

    計 150幅

    完成 93/11/30 完成 93/11/30 完成數位相機拍攝及建檔累計 150幅

    9 作品 metadata 150筆上傳

    完成 93/12/31 完成 93/12/31 作品文物累計 metadata150筆資料上傳

    10 近現代文物資料庫 建 檔 及

    metadata 系統開發

    完成 93/12/31 完成 93/12/31 完成 metadata Excel 檔案草稿資料上傳資料庫

    建檔測試及系統改版功

    能測試,俟 metadata資料複審完畢,即全部上傳

    資料庫建檔。

  • 43

    11 作品文物內容查核 校 正 累 計

    metadata 150筆,人名權威檔 91筆

    完成 94/01/31 完成 94/01/31 完成作品文物內容查核校正累計 metadata150

    筆,人名權威檔 91 筆

    12 近現代文物資料庫建檔

    完成 94/2/28 完成 94/2/10 配合 metadata 資料複審完畢,即全部上傳資料庫

    建檔。

    13 數位博物館系統 完成 94/2/28 完成 94/2/20 開發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書畫類數位博物

    館,可由學校網站直接連

    結賞析。

    14 數位典藏工作流程調查

    完成 94/2/28 完成 94/2/28 完成華岡博物館書畫類數位典藏工作流程調查

    表資料整理,並送計畫辦

    公室

    15 計畫成果報表撰寫

    完成 94/03/31 完成 94/02/28 完成計畫成果報告撰寫

  • 44

    2.數位影像檔案清單 識別號碼 品名 作者資料

    統一編號 類別

    主要品名 本名 圖檔類別 格式 檔名 典藏單位

    01000042 水墨/水

    仿一峰道人

    觀泉撫琴圖 王宸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042-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38 水墨/水

    墨 雲壑叢林 馬壽華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38-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651-0001

    01000651 水墨/水

    墨 松泉圖(扇面) 吳湖帆

    正片 8×10 01000651-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63 水墨/水

    墨 高山流水 陸幼剛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63-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396 水墨/水

    墨 蒼松翠滴 陸幼剛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396-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62 水墨/水

    墨 山水 陸幼剛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62-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1166a 水墨/水

    墨 石罅飛泉 溥心畬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166a-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1168a 水墨/水

    墨 青綠山水 溥心畬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168a-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1145a 水墨/水

    墨 烏來山觀瀑 溥心畬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145a-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1158a 水墨/水

    墨 山水 溥心畬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158a-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1164a 水墨/水

    墨 山水 溥心畬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164a-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219-0001

    01001219 水墨/水

    溥心畬與張

    大千合繪山

    水畫

    溥心畬

    張大千 正片 8×10 0100121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219-0002

    01001219 水墨/水

    溥心畬與張

    大千合繪山

    水畫

    溥心畬

    張大千 正片 8×10 01001219-0002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219-0003

    01001219 水墨/水

    溥心畬與張

    大千合繪山

    水畫

    溥心畬

    張大千 正片 8×10 01001219-0003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219-0004

    01001219 水墨/水

    溥心畬與張

    大千合繪山

    水畫

    溥心畬

    張大千 正片 8×10 01001219-0004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 45

    識別號碼 品名 作者資料

    統一編號 類別

    主要品名 本名 圖檔類別 格式 檔名 典藏單位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219-0005

    01001219 水墨/水

    溥心畬與張

    大千合繪山

    水畫

    溥心畬

    張大千 正片 8×10 01001219-0005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219-0006

    01001219 水墨/水

    溥心畬與張

    大千合繪山

    水畫

    溥心畬

    張大千 正片 8×10 01001219-0006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219-0007

    01001219 水墨/水

    溥心畬與張

    大千合繪山

    水畫

    溥心畬

    張大千 正片 8×10 01001219-0007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219-0008

    01001219 水墨/水

    溥心畬與張

    大千合繪山

    水畫

    溥心畬

    張大千 正片 8×10 01001219-0008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219-0009

    01001219 水墨/水

    溥心畬與張

    大千合繪山

    水畫

    溥心畬

    張大千 正片 8×10 01001219-0009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219-0010

    01001219 水墨/水

    溥心畬與張

    大千合繪山

    水畫

    溥心畬

    張大千 正片 8×10 01001219-0010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219-0011

    01001219 水墨/水

    溥心畬與張

    大千合繪山

    水畫

    溥心畬

    張大千 正片 8×10 01001219-001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219-0012

    01001219 水墨/水

    溥心畬與張

    大千合繪山

    水畫

    溥心畬

    張大千 正片 8×10 01001219-0012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67 水墨/水

    墨 秋水長瀑 陳定山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67-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211 水墨/水

    墨 太魯閣道中 黃君璧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211-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297-0001

    01000297

    水墨/水

    墨 嘉陵帆影 黃君璧

    正片 8×10 01000297-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373 水墨/水

    墨 峨山萬佛頂 黃君璧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373-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314-0001

    01000314 水墨/水

    墨 山水 張大千

    正片 8×10 01000314-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 46

    識別號碼 品名 作者資料

    統一編號 類別

    主要品名 本名 圖檔類別 格式 檔名 典藏單位

    01000598 水墨/水

    墨 柳岸小雁 張書旂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598-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746 水墨/水

    墨 秋興 賴敬程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746-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1017 水墨/水

    墨 山水 唐石霞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017-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1014 水墨/水

    墨 憑欄聽瀑 唐石霞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014-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209-0001

    01000209 水墨/水

    墨 高岡喬木 張榖年

    正片 8×10 0100020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028 水墨/水

    墨 山水 丁念先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028-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26 水墨/水

    墨 山水 胡瀚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26-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663 水墨/水

    墨 山水 周鍊霞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663-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081-0001

    01000081 水墨/水

    墨 飛泉 林玉山

    正片 8×10 01000081-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266-0001

    01000266 水墨/水

    墨 百戰歸來 劉延濤

    正片 8×10 01000266-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283 水墨/水

    墨 影亂帆影碎 劉延濤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283-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543 水墨/水

    墨 巖壑幽居 張伯儒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543-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391 水墨/水

    墨 荒江一角 李曼石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391-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412 水墨/水

    墨 山水 傅狷夫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412-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654-0001

    01000654 水墨/水

    墨 山水(扇面) 謝稚柳

    正片 8×10 01000654-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03 水墨/水

    墨 山村觀瀑 呂佛庭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03-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 47

    識別號碼 品名 作者資料

    統一編號 類別

    主要品名 本名 圖檔類別 格式 檔名 典藏單位

    01000106 水墨/水

    墨 雲鎖蒼巖 呂佛庭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06-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037 水墨/水

    墨 山水 余偉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037-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16 水墨/水

    返照入江翻

    石壁 余偉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16-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24 水墨/水

    墨 雲烟定際落 姚夢谷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24-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622 水墨/水

    墨 梅竹高居 任懿芳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622-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624-0001

    01000624 水墨/水

    墨 湖上 孫多慈

    正片 8×10 01000624-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054 水墨/水

    墨 山祠迎曦 吳詠香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054-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542-0001

    01000542 水墨/水

    墨 山水 楊善深

    正片 8×10 01000542-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288 水墨/水

    墨 松下人物 曾后希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288-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299 水墨/水

    墨 山水 曾后希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29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358 水墨/水

    墨 山水 曾后希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358-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33 水墨/水

    墨 高山仰止 孫雲生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33-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414 水墨/水

    墨 湖山清夏 孫雲生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414-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1085 水墨/水

    墨 山高水長 陳丹誠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085-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96 水墨/水

    墨 疏林晚照 張德文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96-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79 水墨/水

    墨 山水 張德文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7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95 水墨/水

    墨 雙溪慶壽 郭燕嶠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95-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 48

    識別號碼 品名 作者資料

    統一編號 類別

    主要品名 本名 圖檔類別 格式 檔名 典藏單位

    01000129 水墨/水

    墨 山水 馬晉封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2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862 水墨/水

    墨 松石圖 馬晉封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862-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69 水墨/水

    山林景色不

    勝收 曾其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6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701 水墨/水

    墨 溪橋深翠 吳學讓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701-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704 水墨/水

    墨 山門雙松 吳學讓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704-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399-0001

    01000399 水墨/水

    簇簇菰蒲映

    晚霞 江兆申

    正片 8×10 0100039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413 水墨/水

    墨 寒江獨釣 江兆申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413-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540 水墨/水

    墨 山水 江兆申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540-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15 水墨/水

    墨 山水 田曼詩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15-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303 水墨/水

    墨 山水人物 胡佩鏘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303-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560 水墨/水

    墨 山水 王君懿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560-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466 水墨/水

    墨 山水 張性荃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466-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324 水墨/水

    墨 華岡疊翠 張性荃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324-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68 水墨/水

    墨 寒林古寺 陳輝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68-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1100 水墨/水

    墨 秋後煙雲 孫家勤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100-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1086 水墨/水

    墨 天都峰瀑布 周哲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086-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753 水墨/水

    愛看流水入

    春潮 姜一涵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753-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756 水墨/水

    墨 山水 李沛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756-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 49

    識別號碼 品名 作者資料

    統一編號 類別

    主要品名 本名 圖檔類別 格式 檔名 典藏單位

    01000310 水墨/水

    墨 蘇花公路 王壽蘐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310-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767 水墨/水

    墨 品泉圖 沈以正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767-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353 水墨/水

    墨 山水 沈以正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353-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671 水墨/水

    墨 吊橋 梁丹美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671-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679 水墨/水

    墨 雪景 梁丹美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67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58 水墨/水

    墨 阿里山中 梁丹丰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58-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59 水墨/水

    墨 墾丁奇石 梁丹丰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5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564 水墨/水

    墨 陽明春曉 歐豪年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564-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565 水墨/水

    墨 淡水秋暉 歐豪年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565-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566-0001

    01000566 水墨/水

    墨 華岡之冬 歐豪年

    正片 8×10 01000566-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567 水墨/水

    墨 碧嶺夏蔭 歐豪年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567-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319 水墨/水

    墨 華岡遠眺 邱棨鐊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31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252 水墨/水

    墨 山水 羅芳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252-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249 水墨/水

    仿梅道人水

    竹幽居 羅芳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24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125 水墨/水

    墨 秋山雲壑 范伯洪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125-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550 水墨/水

    墨 石門煙雨 范伯洪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550-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830 水墨/水

    墨 山水 劉平衡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830-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875 水墨/水

    墨 霧穀披岡 劉平衡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875-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 50

    識別號碼 品名 作者資料

    統一編號 類別

    主要品名 本名 圖檔類別 格式 檔名 典藏單位

    01000214 水墨/水

    學燕文貴丘

    壑 傅申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214-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889 水墨/水

    墨 碧園蔬畦 佘城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88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365 水墨/水

    墨 山水 周澄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365-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093 水墨/水

    墨 山水 周澄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093-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892 水墨/水

    墨 山村漁隱圖 江明賢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892-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452 水墨/水

    墨 雀灝詩意 黃永川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452-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557 水墨/水

    墨 寒冬 王友俊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557-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876 水墨/水

    墨 木鐸晨鐘 林柏亭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876-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034 水墨/水

    墨 山水 何百里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034-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551 水墨/水

    墨 山水 何百里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551-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881 水墨/水

    墨 五教同館 劉良佑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881-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1088 水墨/水

    墨 山居課讀圖 邱定夫 數位影像 24bit 01001088-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869 水墨/水

    墨 八方風雨 涂璨琳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86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874 水墨/水

    墨 半山虹橋 李蕭錕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874-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489 水墨/水

    墨 村屋 梁丹卉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48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888 水墨/水

    墨 華林春曉 詹前裕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888-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1000867 水墨/水

    墨 錦繡校園 熊宜中 數位影像 24bit 01000867-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3020046 西畫/水

    彩 屏東夜市 梁中銘 數位影像 24bit 03020046-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3020068 西畫/水 嘆息橋 陳慧坤 數位影像 24bit 03020068-0001 中國文化大學

  • 51

    識別號碼 品名 作者資料

    統一編號 類別

    主要品名 本名 圖檔類別 格式 檔名 典藏單位

    彩 華岡博物館

    03020031 西畫/水

    彩 大連海邊 馬白水 數位影像 24bit 03020031-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3020033 西畫/水

    彩 長白山瀑布 馬白水 數位影像 24bit 03020033-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3020038 西畫/水

    吉林松花江

    畔 馬白水 數位影像 24bit 03020038-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數位影像 24bit 03020059-0001

    03020059 西畫/水

    彩 山村 馬白水

    正片 8×10 0302005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3020035 西畫/水

    彩 風景 胡笳 數位影像 24bit 03020035-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3020029 西畫/水

    彩 山 胡笳 數位影像 24bit 0302002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3020065 西畫/水

    彩 大忠館 吳承硯 數位影像 24bit 03020065-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3020064 西畫/水

    彩 大成館 吳承硯 數位影像 24bit 03020064-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3020049 西畫/水

    彩 濤 王藍 數位影像 24bit 03020049-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3020047 西畫/水

    彩 合歡山 汪掄才 數位影像 24bit 03020047-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03020036 西畫/水

    彩 赤崁樓 方延杰 數位影像 24bit 03020036-0001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