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概論 (四): 馬可福音cbcwla.org/media/ch/sundayschool/2018/new... ·...

77
羅馬書 2-6 9/30/2018,王文堂牧師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Jun-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羅馬書 2-6 章

9/30/2018,王文堂牧師

讀經者的信念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

神存在的兩大證據

有兩大證據,不但顯明神的存在,並且還顯明神的屬性。不但告訴世人有一位神,並且還告訴世人祂是一位怎樣的神。

1. 外在證據:被造之物 The Creation

2. 內在證據:道德律 The Moral Law

被造之物 The Creation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19-20)

1. 事實:關於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人是知道的。

2. 原因: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

3. 如何顯明:藉著所造之物顯明。

4. 顯明甚麼:顯明神的永能 Eternal Power 和神性 Divine Nature

5. 何時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就已經顯明。

道德律 The Moral Law

這是顯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們心裡,他們是非之心同作見證,並且他們的思念互相較量,或以為是,或以為非。(羅2:15)

1. 法律 The Law:刻在心中的律法(道德律)

2. 執法者 The Enforcer:是非之心(良心)

3. 裁判者 The Judge:思念(理智)

神的忿怒 The Wrath of God,羅 1:18-3:20

原來,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ungodliness)不義(unrighteousness)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羅1:18)

我們已經證明:猶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惡之下。(羅3:9)

羅馬書告訴我們兩個消息,一個壞消息,一個好消息,這兩個消息都已經顯明出來。壞消息是神的忿怒,好消息是神的恩典。先講壞消息:神的忿怒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罪人)身上。你問:誰是罪人?回答: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世上所有的人)都是罪人。接著講好消息(福音):神的義在福音上顯明出來,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你問:神對猶太人和希利尼人的處理是否有分別?回答:並沒有分別。世人都犯了罪,無論是猶太人或希利尼人,凡信耶穌基督的人都被神稱義。

壞消息的部分,先講希利尼人(外邦人)的不虔不義,再講猶太人的不虔不義。不虔就是不敬畏神,不義就是不像神。

外邦人如何不虔不義?他們不虔:雖然知道神,卻不將他當作神來榮耀他,也不感謝他,寧可去敬拜受造之物,也不敬拜造物之主。他們不義: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汙穢的事,不但自己去行,還喜歡別人去行。

猶太人如何不虔不義?他們不虔:雖然敬拜神,但卻藐視神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任著剛硬不悔改的心,為自己積蓄忿怒。他們不義:論斷別人,自己卻偷竊、姦淫,所行的和別人一樣;指著律法誇口,自己倒犯律法,玷辱神。

思念(認知系統)和心(精神世界):認知系統虛妄,精神世界昏暗,情慾不受控制,行為汙穢違理,明知這樣必死,喜歡別人去行。

沒有律法的外邦人

原來在神面前,不是聽律法的為義,乃是行律法的稱義。沒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順著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們雖然沒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這是顯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們心裡,他們是非之心同作見證,並且他們的思念互相較量,或以為是,或以為非。(羅2:13-15)

1. 律法:律法是明文的規定,神藉著摩西傳給以色列人的,有許多條文,以十誡為代表,表明神對選民的行為要求。這些要求是道德性的,基本涵義是「愛」,如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貪戀…(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羅13:9)。

2. 不是聽律法的為義,乃是行律法的稱義:以色列人有律法,外邦人無律法。若有兩個人,一個是聽過律法卻不行律法的以色列人,一個是沒有聽過律法卻行出律法的外邦人,哪一個人會被神稱義?答案是:行律法的人。

3. 沒有律法的外邦人:問題來了,外邦人既然無律法,又如何能夠行出律法?答案是:只要順著本性,外邦人也能行出律法,因為神將律法刻在世人的心裡。神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人性中有神的屬性,天生就知道何為善。就算沒有明文的律法,人的心中也有道德律來指導他的行為。

4. 是非之心同作見證:神在人心中放了三樣東西,使他能夠遵行神的道:一,道德律(The Moral Law);二,良心(Conscience, The Enforcer執法者);三,理智(Reason, The Judge裁判者)。若無執行的機制,道德律就如同虛設。神賜給人良心(是非之心),隨時比照內心的道德標準,立刻向你發出訊號。

5. 思念互相較量,或以為是,或以為非:思念(理智)是人心中的法官,根據良心所發出的訊號來判斷一件事情的是非,使你去做對的事。一個外邦人,在這三者(道德律,良心,理性判斷)的聯合運作之下,就能夠行出神的律法。

6.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頒布律法?既然每個人天生就能行神的律法,神為何還要頒布明文的律法給以色列人?不是多此一舉嗎?明文的律法是一個加強措施,目的是要在選民之中恢復神的義。人性敗壞之後,他的良心和理性都受到損傷,雖然各人程度不同,但是都有損傷,使他不能完全行出神的義。

o 義是神的「原廠設置」,人性受損傷之前的正常狀態。神揀選以色列人做他的子民,在他們進入迦南、成為祭司的國度之前,先頒布聖潔的律法作為行為的準則。這樣,選民除了人人都有的心中律法之外,還多了明文的律法,使他們的行為能夠達到更高的標準,更能行出神的義。

7. 神審判外邦人的標準:神按照明文的律法來審判以色列人,但對於外邦人,因他們沒有明文的律法,就只按照他們心中的律法來審判。

8. 耶利米新約的預言:先知耶利米曾經預言,有一日,神將和以色列人另立新約,不是刻在石版上,而是刻在人的心版上: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耶31:33)這個新約,在耶穌基督裡實現了。新約的作用是恢復神的義,神從一開始就將他的律法刻在人心,因為人性損壞,不能行全律法,做了不義之人,虧缺了神的榮耀。因耶穌基督的救贖,人與神的關係修復,人性也在成聖的過程中逐漸恢復,律法逐漸從字面回到心上。

形式主義的錯誤

靈 vs. 儀文 Pneuma vs. Gramma

因為外面作猶太人的,不是真猶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禮,也不是真割禮。惟有裡面作的,才是真猶太人;真割禮也是心裡的,在乎靈(pneuma),不在乎儀文(gramma)。這人的稱讚不是從人來的,乃是從神來的。(羅馬書 2:28-29)

靈 pneuma:聖靈 or 人的靈 Spirit or spirit。(NIV 與 NASB 譯為Spirit,KJV 譯為 spirit)

儀文 gramma:字句,條文 letter, written code。

1. 誰是猶太人?一般人會說,那些守律法、行割禮的是猶太人。保羅對於誰才是猶太人(神的子民)有新的定義,他說:外面做的不是猶太人,裡面做的才是猶太人。

2. 誰是神的子民?門徒,還是宗教人?門徒是「裡面做猶太人」,真心信主,接受聖靈的引導。宗教人是「外面做猶太人」,外表形式上信主,遵守一些條文。門徒是真子民,宗教人是假子民。

3. 真、假信徒的比較:

真信徒 假信徒

裡面做猶太人(真心相信) 外面做猶太人(外表形式)

心裡受割禮(屬神的記號在心裡) 身體受割禮(屬神的記號在外表)

在乎靈(by Spirit) 在乎儀文(by letter)

得到神的稱讚 得到人的稱讚

4. 有內涵是甚麼?

a. 以內涵充實形式:有內涵不是以內涵來取代形式,而是以內涵來充實形式。不是有形無體,也不是有體無形,而是有形又有體。

b. 以個人豐富團體:有內涵不是以個人來取代團體,而是以個人來豐富團體。不是只追求個人靈命,不在乎團體生活。而是以團體生活來培養個人的靈命,以個人靈命來豐富團體的生活。

5. 有內涵不是甚麼?

a. 有內涵並不是不要形式:有內涵並不是只要有心靈和誠實,不要崇拜聚會;只要相信耶穌,不要受浸;只要心中記念主,不要守主餐;只要愛弟兄姊妹,不要團契聚會。

b. 有內涵並不是不顧團體:有內涵並不是只顧個人,不顧團體。有內涵不是說我就是這樣,別人管不著。有內涵不是不顧團體的紀律,各人任意而行。

形式與內涵

形式 無內涵 有內涵

崇拜聚會 人在心不在,不唱詩、

不聽道、遲到早退

以心靈和誠實敬拜神

浸禮 接受宗教儀式,並未真

心信主

信耶穌基督,順服主受浸

主餐 走儀式過程,不以心靈

紀念主

以心靈紀念主,省察自己

團契聚會 人際關係,湊熱鬧 彼此相愛,以基督為中心

羅馬書 3:1-7

1. 猶太人的優勢:受到神的託付

a. 這樣說來,猶太人有什麼長處?割禮有什麼益處呢?凡事大有好處:第一是神的聖言交託他們。(羅3:1-2)

b. 口語化翻譯:既然律法和割禮都不能使人得救,那麼,身為猶太人還有甚麼優勢呢?而接受割禮又有甚麼益處呢?有的,在許多方面都大有益處。首先,最大的益處就是神將他的話語託付給了猶太人。

2. 可是,有人卻不忠於神的託付,怎麼辦?

a. 即便有不信的(or 不忠心的),這有何妨呢?難道他們的不信就廢掉神的信嗎?斷乎不能!不如說,神是真實的,人都是虛謊的。如經上所記:你責備人的時候,顯為公義;被人議論的時候,可以得勝。(羅3:3-4)

b. 字義研究:交託:pisteuo, entrust. 託付。不信:apisteo, unfaithful or do not believe.不忠心,不相信。信:pistis, faith or faithful.信心,信實,守信用。

c. 口語化翻譯:就算有人對神的託付不忠心,那又怎樣呢?難道他們的不忠心,就使得神變為不信實嗎?絕對不是!相反的,神永遠是信實的。神所應許的必然成就,而人卻是虛謊而靠不住的。就如詩篇51:4所說:「你責備人的時候,顯為公義;被人議論的時候,可以得勝。」

d. 討論:神將他的話語託付給了猶太人,叫他們謹守遵行,並且傳之子孫。神的話語中有他的應許,特別是有關彌賽亞的應許。若有人不忠於神的託付,或者不相信神的應許,難道神的應許就落空了嗎?當然不是。神的話語永遠是真實的,他的應許必然成就。反而是那些不忠不信的人,當神的應許成就之時,他們的不忠不信就顯得極為可笑。

3. 人的狡辯:其實神應該感謝我們!

a. 我且照著人的常話說,我們的不義若顯出神的義來,我們可以怎麼說呢?神降怒,是他不義嗎?斷乎不是!若是這樣,神怎能審判世界呢?(羅3:5-6)

b. 口語化翻譯:有人狡辯說:若是因為我們的不忠不信,更加襯托出神的信實,因為我們的卑陋污穢,更加顯出神的公義正直,那麼,神豈非應當感謝我們?為何他還向我們發怒呢?如此一來,神豈不是一個恩將仇報、不公義之神嗎?當然不是這樣!神若是不公義之神,他怎能審判世人呢?

c. 討論:這種狡辯的基礎,是認為神是很自私的,他所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榮耀。因此之故,只要我能夠襯托出神的榮耀,神就應當感謝我。Okay,我承認我不忠不信,可是神卻因為我的不忠不信,而顯出他是多麼的信實可靠,所以神應該很高興才對!以上這種說法,不但曲解了神的善意,更是汙衊了神的公義和慈愛。

4. 人的毀謗:基督徒是一群「作惡以成善」的人!

a. 若神的真實,因我的虛謊越發顯出他的榮耀,為什麼我還受審判,好像罪人呢?為什麼不說,我們可以作惡以成善呢?這是毀謗我們的人說我們有這話。這等人定罪是該當的。(羅3:7-8)

b. 口語化翻譯:有人毀謗我們說:「那些基督徒都很壞!基督徒認為自己越虛假,就越能顯出神的真實。在那些基督徒中間有一種「作惡以成善」的說法,要藉著做壞事來襯托出他們的神的榮耀,有如背景越黑,燈光越顯得明亮一般。」這些人如此毀謗我們,他們被神定罪乃是應當的。

結論:世人都有罪,羅馬書 3:9-20

1. 該下結論了

這卻怎麼樣呢?( NIV : what should we conclude then? )我們比他們強嗎?決不是的!因我們已經證明:猶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惡之下。(羅3:9)

口語化翻譯:說了這麼多,我們應當如何下結論呢?是說我們猶太人比那些外邦人強麼?當然不是!因為我們已經證明了,無論你是誰,你是猶太人或是外邦人,人人都犯了罪。

2. 罪的普世性 The universality of sin

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他們用舌頭弄詭詐,嘴唇裡有虺蛇的毒氣,滿口是咒罵苦毒。殺人流血,他們的腳飛跑,所經過的路便行殘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們未曾知道;他們眼中不怕神。(羅3:10-18)

保羅連用四個「沒有」(沒有義人,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沒有行善的),並用一前一後兩個「連一個也沒有」作為括弧(羅3:10,12),將全世界的人都包括在「罪人」的範圍之內。

這裡的「沒有」,是從神的角度來說的。這個世界上有義人嗎?許多人會說「有」,我就是一個義人!比起某人和某人,我是一個大大的義人。可是神看看你,卻說你並不是一個義人。你雖然有時也會行義,可是你的行為中仍有許多不義的成分,你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義人。神看我,看世界上的毎一個人,他都說,你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義人。

義人是「達到神創造標準的人」。人是神所創造的,有神的形象,應當能夠反映出神的公義。神創造我們,是讓我們能夠達到 10 的,可是我們卻達不到。我們只能達到 2 或 3。所以說,這世上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同樣的道理可以用到「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和「沒有行善的」。按照我們所應當達到的標準,沒有人真正的明白,沒有人真正的尋求神,也沒有人真正的行善。這些我們都做不到,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作得到。

做不到的原因是因為人人都有罪。罪在本質上是「不要神」,就是將神趕下王位,自己來做王。罪就是以「否認神的存在」或「我不在乎有沒有神」的方式,將神從你的心中驅逐出境,過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

就算有人說他在「尋求神」,甚至說:「我尋求了半天,怎麼神沒有答應我?到底有沒有神?」其實,每個人的「尋求神」,都存有相當程度的私心。從神的角度來說,他並不是那種完全誠懇、全心全意尋求神的人。所以聖經說:「沒有尋求神的」。

思考:全面敗壞 Total depravity

這段經文說到人類的喉嚨、舌頭、嘴唇、口、腳、眼,全都敗壞了。他們的喉嚨是敞開的墳墓;他們用舌頭弄詭詐;嘴唇裡有虺蛇的毒氣;滿口是咒罵苦毒;殺人流血,他們的腳飛跑;他們眼中不怕神。說得如此詳細,是要告訴我們:人類的每一個部份都敗壞了。這就是神學上所說的「全面敗壞」。

全面敗壞,不是說敗壞的「程度」,而是說敗壞的「範圍」。不是說人性敗壞的「深度」,而是說人性敗壞的「廣度」。不是說,這人已經壞到極點,壞到不能再壞了。而是說,你所能敗壞的地方,你的口、你的眼、你的心思意念、你的感情、理智、靈命,全都敗壞了。

全面敗壞不是說,你的口說壞話已經到了極點,再也說不出更壞的話了。也不是說,你心裡的壞念頭已經到了極點,再也想不出更壞的念頭了。不是的,按照每一個人所能敗壞的程度,大家都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全面敗壞只是說,在我們的人性之中,每一個部份都敗壞了。

因此之故,你不要說,雖然我的嘴不好,說話難聽,可是我的心是好的。No,你的心也沒那麼好。你也不要說,雖然我的腦筋有時候犯糊塗,事情會想岔了,可是我的感情是真的。No,你的感情也不那麼真。罪滲透了人性的每一個部份,我們的毎一部份多少都有一點兒問題。只不過有些人是這方面問題大點兒,有些人是那方面問題大點兒。

人雖然「全面敗壞」,卻尚未「全面壞透」,所以有時候也會看到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強盜有時也會幫助老太太過街,騙子有時也會捐錢給乞丐。然而,這些不時出現的「人性光明面」,並不能掩飾人性已經全面敗壞的事實。

沒有一個人,能夠靠著行律法在神面前稱義

我們曉得律法上的話都是對律法以下之人說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審判之下。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羅3:19-20)

神的律法寫在兩個地方:第一,它寫在所有人的心上(羅2:15)。第二,他寫在猶太人的律法書上(羅2:17-18)。既然人人都有神的律法,那麼,有沒有人將神的律法全都做到了?無論猶太人或外邦人,有沒有人可以對神說:「你的律法我全都做到了,現在請你宣布我是一個義人?」答案是沒有:「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因為人的軟弱,沒有一個人能夠「遵守全律法」(雅各書2:10)。律法不能使人免罪,只能使人知罪。

勇於面對罪

現代人很會維護內心的尊嚴,很會找藉口,出了什麼問題,就說這是因為我的童年不好,我的父母不好,社會風氣不好,同學的影響不好,但卻不說我不好,我錯了,我犯了罪。甚麼都可以說,就是不要說出「罪」這個字。這種觀念影響到基督徒傳福音。有些基督徒傳福音,說了半天信神怎麼好,怎麼有福,對人生、對家庭怎麼有幫助,就是不敢說我們都是罪人。這種心態,和聖經的啟示正好相反。

羅馬書花了三章的篇幅,為了要說明「人人都犯了罪」這個事實。若非「人人都犯了罪」,就不會「人人都需要福音」。正因為人人都有罪,所以才會有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贖罪,所以才會有悔改赦罪的道(路24:47)。聖經勇於面對人類的罪,因為在罪的後面有耶穌基督的救贖。我們也應當勇於面對罪。

因信稱義的道理,羅馬書 3:21-31

基督教義最核心的一段經文:羅馬書 3:21-26

但如今,神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有律法和先知為證:就是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

因信稱義的五個核心問題,羅3:21-16

1. What? 整個事情的重點是甚麼?是神的義。

1. 這段經文(羅3:21-26),是有關基督教義最重要的ㄧ段經文,它的中心論題是「神的義」。

2. 神的義是甚麼?第一,義是神的屬性,是「屬於神的」,神是公義的神。第二,義是神的恩典,是「神所賜的」,是神送給信耶穌的人的禮物。

3. 在這裡「神的義」是第二個意思,它不是講神的屬性,而是講神的恩典。我們也可以將它稱為「恩典之義」。

2. Where? 神的義在何處顯明?在律法以外顯明。

但如今,神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有律法和先知(舊約聖經)為證。(羅3:21)

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1:17)

羅馬書3:21應當與羅馬書1:17一起讀,因為二處經文都在講「神的義之顯明」。羅3:21說「神的義已經顯明(過去完成式)」,羅1:17說「神的義正在顯明(現在進行式)」。

已經顯明,是說神的義已經在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上顯明。正在顯明,是說要藉著傳福音,不斷向世人顯明神的義。

神的義顯明之處,一處說是在律法以外,一處說是在福音上。在律法以外,是說神的義不是靠著行律法所能得到的。在福音上,是說神的義是因信耶穌基督而白白賜給人的。

3. Who? 神將他的義加給誰?加給一切信耶穌的人。

就是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羅3:21-22)

神將他的義加給誰?加給一切信耶穌基督的人。不是加給相信有神存在的人,不是加給相信神很靈驗的人,不是加給相信神很偉大的人,而是加給一切相信耶穌基督的人:「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

神對信心有一個要求,就是必須相信他的兒子耶穌基督。信耶穌的人才被稱義,信耶穌的人才能得救。只是信神,但是不信耶穌,這樣的人不被稱義,也不能得救。

神的義是要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不分種族,不分性別,不分貧富,一切都不分。只要相信耶穌基督,任何人都可以得救。神所愛的是世人,他所要拯救的也是世人。

4. Why? 我們為何需要神的義?因為世人都犯了罪。

我們為何需要神的義?「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若神不將這「恩典之義」賜給我們,我們就只能站在罪人的地位,接受神的審判。

在前面三章,保羅已經證明了世人都犯了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所以世人也都虧缺了神的榮耀。

「虧缺了神的榮耀」是甚麼意思?是說我們的生命在反映神的榮耀這件事上,表現很差。有如一輛性能奇差的汽車,本來最高時速可達100英哩,如今只能達到20英哩。人家看到這輛車,不禁搖搖頭,說,這個牌子的車不好,不能顯出汽車製造者的榮耀來。神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一個傑作,使人可以反映出他的榮耀來。可是因為人的生命受到罪的影響,使傑作變為劣品,以至於虧缺了神的榮耀。

5. How? 因信稱義是如何發生的?是因基督的救贖。

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羅3:24)

因信稱義的基礎,是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沒有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就沒有因信稱義。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呢?其中有四個主要的步驟:

1. 恩典:因信稱義乃是神的恩典。因為神愛我們,他才將這恩典白白賜給我們。

2. 代替:耶穌基督擔當我們的罪,代替我們而死,在十字架上替我們還清了罪的債。

3. 信:神決定,他要藉著「信」來將救恩賜給人。凡是信耶穌的人,耶穌的救贖就臨到他,使他蒙赦罪、得拯救。

4. 稱義:蒙耶穌所拯救的人,不但蒙赦罪,而且還被稱義。赦罪是宣布你為無罪,稱義是宣布你為義人。赦罪是消極的,稱義是積極的。赦罪是說,你沒罪了,你可以走了。稱義是說你是個好人,歡迎你來我家,與我同在。

進一步說明因信稱義,羅馬書 3:27-31

既是這樣,那裡能誇口呢?沒有可誇的了。用何法沒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嗎?不是,乃用信主之法。所以(有古卷:因為)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難道神只作猶太人的神嗎?不也是作外邦人的神嗎?是的,也作外邦人的神。神既是一位,他就要因信稱那受割禮的為義,也要因信稱那未受割禮的為義。這樣,我們因信廢了律法嗎?斷乎不是!更是堅固律法。

因信稱義使我們無可誇口

既是這樣,那裡能誇口呢?沒有可誇的了。用何法沒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嗎?不是,乃用信主之法。

首先,這裡所說的「法」是「律法 nomos, law」,而非「方法method」。「立功之法」是 law of works,「信主之法」是 law of faith。

被神稱義,不是因為你聰明,你找到了正確的方法。而是因為你順服,按照神的原則來運作。「法 nomos」就是「原則」的意思。被神稱義乃是根據信心的原則,而不是立功的原則。

若只有行為特別優良的人才被稱義(立功之法),那他就有可誇的。可是,神卻不看人的行為。只要相信,任何人都可被稱為義。這麼一來,稱義就是神的恩典了。既然是神的恩典,人就沒有可以誇口的了。

只要信,人人都可以稱義

難道神只作猶太人的神嗎?不也是作外邦人的神嗎?是的,也作外邦人的神。神既是一位,他就要因信稱那受割禮的為義,也要因信稱那未受割禮的為義。

聖經反覆聲明,神不偏待人。神是猶太人的神,也是外邦人的神。猶太人可以因信稱義,外邦人也可以因信稱義。因此之故,傳福音的人不可以偏待人,因為神不偏待人。傳福音的人不可以狹窄,因為神不狹窄。傳福音的人不可以只關心自己本族的人,因為神愛世人。

因信稱義乃是堅固律法

這樣,我們因信廢了律法嗎?斷乎不是!更是堅固律法。

乍看之下,因信稱義的縱容性很大。它只要求你信,並未在道德及靈命上提出要求。這樣一來,神的律法豈非被信心所廢棄了嗎?恰好相反,信心並沒有廢棄律法,反而是堅固律法。

凡是信主的人,主就賜給他一個新生命。他的老我與主同死,新的我與主同復活。並且有聖靈在他裡面引導他、勸勉他,使他按照神的旨意而行。比起那些沒有新生命,只是靠著自己的力量來行義的人,因信稱義的人更有能力和動機來順從神的旨意,所以更是堅固律法。

稱義 vs. 成聖

稱義 Justification 成聖 Sanctification

宣布你為義人 真的成為義人

一次的宣布 長期的過程

地位上的 生活上的

因信基督得著 因順服基督得著

羅馬書第四章:亞伯拉罕,因信稱義的例子

1. 亞伯拉罕不是因行為稱義,羅4:1-8

2. 亞伯拉罕不是因割禮稱義,羅4:9-12

3. 亞伯拉罕不是因律法稱義,羅4:13-16

4. 亞伯拉罕乃是因信心稱義,羅4:17-25

經文背景:神對亞伯拉罕的三個應許

1. 後裔如星的應許:神應許亞伯蘭,他的後裔將多如天上的眾星。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創世記15:1-6)

2. 承受土地的應許:神與亞伯蘭立約,使他成為多國之父,要他改名為亞伯拉罕,並以割禮為立約的記號。神應許,要將土地賜給亞伯拉罕的後裔。(創世記17:1-15)

3. 百歲生子的應許:亞伯拉罕九十九歲時,妻子撒拉九十歲,那時神應許他們,撒拉將會懷孕,給他生一個兒子(創世記17:15-21, 18:9-15)

一個星光閃耀的夜晚

於是,耶和華領亞伯蘭走到外邊,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創 15:5-6)

聖經真理:這個故事說明了「因信稱義」的真理:神對亞伯拉罕(原名亞伯蘭)做了一個應許,說他的後裔將如天上的星星那樣多。亞伯拉罕相信神的應許,神就以「此」(相信神)為他的義。

一、不是因行為稱義

四個錯誤的觀念:

1. 錯誤:好人上天堂,惡人下地獄。

正確:得到救恩的人上天堂,未得救恩的人下地獄。

2. 錯誤:積功德才能得救。

正確:信耶穌就可得救。

3. 錯誤:宗教都是勸人為善。

正確:基督信仰使人歸回真神,不是勸人為善。

4. 錯誤:我是一個蒙恩的罪人。

正確:我是一個蒙恩的義人。

羅馬書第四章的「算」

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羅4:3)

做工的得工價,不算恩典,乃是該得的。(羅4:4)

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他的信就算為義。(羅4:5)

正如大衛稱那在行為以外蒙神算為義的人是有福的。(羅4:6)

主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羅4:8)

因我們所說,亞伯拉罕的信,就算為他的義。(羅4:9)

是怎麼算的呢?是在他受割禮的時候呢?是在他未受割禮的時候呢?(羅4:10)

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禮而信之人的父,使他們也算為義。(羅4:11)

神的計算

「算」的原文 logizomai是一個記帳用的術語,意思是 “歸在...的賬上”(參考:他若虧負你,或欠你甚麼,都歸在我的賬上。門18)。中譯為「算」,英譯為 “credit (NIV, NASB),” “impute (KJV),” “reckon (KJV).”

意義:因信稱義是神的「恩典的計算」。不是你真的達到了「義」的標準(沒有人可以達到),而是因神的恩典,只要你信耶穌,神就「算你為義」-- 在神的帳本上,將你從罪人那一欄,遷到義人那一欄。

這樣的計算,不是象徵性的,乃是真實的。你真的已經被神算為義人,你的罪得到赦免,永遠不再被紀念。神看你,不再是一個罪人,乃是一個義人。

雙重的計算

1. 不算有罪:主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羅4:8)

2. 反算為義: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他的信就算為義。(羅4:5)

神積極的祝福:神的祝福是積極的。他不是消極地不算我們有罪,將我們無罪釋放,然後就不管我們了。他乃是更進一步,積極地算我們為義,使我們可以與他同在,成為有福的兒女。

經文研討

倘若亞伯拉罕是因行為稱義,就有可誇的;只是在神面前並無可誇。(羅4:2)

意義:這是一個假設的語句,說明「因行為稱義」這件事情在神面前是不可能發生的。沒有人可以在神面前可以誇口說:「神啊,你看我做了多少好事,你應當稱我為義!」

應用:根據羅馬書的教導,世人所說的「好人上天堂,惡人下地獄」這個觀念在神面前是不成立的。因為「在神面前並無可誇」,沒有一個人是好人。唯一的得救之路,就是藉著信耶穌而被神「算為義」。

二、不是因割禮稱義

四個錯誤的觀念

1. 錯誤:我得救了,因為我受過浸禮(洗禮)。正確:我得救了,因為我接受了耶穌為救主。

2. 錯誤:我曾經領過主餐(讀過聖經、聽過牧師講道、上過教會學校、在教堂結婚…),所以我得救了。正確:信耶穌的人才得救,不信耶穌的人,無論你受過甚麼宗教儀式,都不得救。

3. 錯誤:無論你是否真信,浸(洗)一下總是好的。正確:信而受浸的必定得救,不信而浸的並不得救。

4. 錯誤:只要心中信主就好了,受不受浸沒有關係。正確:信而受浸的乃是真信徒,有機會受浸而不受浸的乃是假信徒。

三、不是因律法稱義

1. 我必須遵守宗教的規條,好比說做禮拜、守主餐、奉獻金錢等,才能保有我的救恩。正確:所以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守律法。(羅3:28)

2. 既然不遵守宗教的規條也能得救,那我就不遵守了。正確:這樣,我們因信廢了律法麼?斷乎不是!更是堅固律法。(羅3:31)

經文研討

因為律法是惹動忿怒的(或作:叫人受刑的);那裡沒有律法,那裡就沒有過犯。(羅4:15)

意義:律法是惹動忿怒的,這忿怒乃是神的忿怒。律法為何會惹動神的忿怒?因為沒有律法,就沒有過犯(希臘原文是parabasis, 意思是 “越過禁區線 cross over, trespass”,也就是犯法)。因有律法而顯出過犯,因有過犯而惹神忿怒。所以說,律法是惹動忿怒的。

應用:守律法的結果,只會顯出你的不足,暴露你的缺點,而不能顯出你的優點。所以說,「靠著守律法來在神面前稱義」這條路乃是死的。惟一的稱義之路乃是信耶穌,因此而蒙神不算為罪,只算為義。

四、乃是因信稱義

父親亞伯拉罕 Father Abraham :

1. 亞伯拉罕是猶太人之父:那按肉體作我們祖宗的亞伯拉罕。(羅4:1,和合本修訂版)

2. 亞伯拉罕是因信稱義者之父: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禮而信之人的父,使他們也算為義。(羅馬書 4:11b)所以你們要知道,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加 3:7)

3. 亞伯拉罕是多國之父:如經上所記:我已經立你作多國的父。(羅4:17b,參考創17:4-5)

兩段似乎彼此抵觸的記載

創世記:亞伯拉罕懷疑。亞伯拉罕就俯伏在地喜笑,心裡說:「一百歲的人還能得孩子嗎?撒拉已經九十歲了,還能生養嗎?」亞伯拉罕對神說:「但願以實瑪利活在你面前。」(創世記 17:17-18)

羅馬書:亞伯拉罕相信。他將近百歲的時候,雖然想到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經斷絕,他的信心還是不軟弱;並且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裡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裡得堅固,將榮耀歸給神,且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做成。所以,這就算為他的義。(羅馬書4:19-22)

信心的特質:在懷疑中成長:就算真正有信心的人,也會有懷疑的時刻。關於百歲得子這件事,創世記說亞伯拉罕懷疑,羅馬書說亞伯拉罕相信,事情的真相是,亞伯拉罕從懷疑變為相信。真正的信心,乃是在懷疑中成長的信心。不要看人一時的軟弱,乃要看他長期的表現。

金句:若將可以將整個福音濃縮為一節,可能是羅馬書 4:25:

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He was delivered over to death for our sins and was raised to life for our justification. (NIV)

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耶穌擔當了我們的過犯,因此而被人捉拿,釘死於十字架之上。

耶穌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因為耶穌復活了,使得人可以信他;因為信他了,使得人可以被稱為義。

耶穌被釘十字架之後,他的門徒陷於灰心失望之中。後來因為遇見了復活的主,信心因此大增,整個人生從此改觀。對於以後的信徒而言,基督之復活乃是一個可信的憑證,對他們的信心大有幫助,使他們可以因信稱義。

稱義,成聖,得榮耀

羅馬書 1-8 章的教導

羅馬書 1-8 章涉及與基督徒生活有關的三個教義:稱義、成聖、得榮耀。「稱義」與基督徒的過去有關,「成聖」與基督徒的現在有關,「得榮耀」與基督徒的未來有關。羅馬書 1-4 章的主題是「因信稱義」,5-8 章的主題是「因主成聖」。在這八章之中,也提到了基督徒的「得榮耀」。

基督徒生命成長的三個階段

階段 發生時間 與罪的關係 與主的關係

1 稱義

Justification

過去

(信主之時)

免去罪的刑罰

(赦罪)

相信耶穌,以至於

稱義

2 成聖

Sanctification

現在

(有生之日)

勝過罪的權勢

(勝罪)

順服耶穌,以至於

成聖

3 得榮耀

Glorification

未來

(永永遠遠)

除去罪的存在

(無罪)

如同耶穌,以至於

榮耀主

因信稱義

經文:就是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羅3:22-24)

意義:我原本是一個遠離神的罪人,與神斷絕了關係。因為神的恩典和耶穌的救贖,使我只要信耶穌,神就赦免我的罪,稱我為義人,使我可以與祂恢復關係。

應用:因謙卑,才會認罪;因信耶穌,才會稱義;因稱義,才會與神恢復關係。傳福音要從幫助一個人謙卑認罪開始,引領他相信耶穌,使他得以與神恢復關係。

因主成聖

經文:你們從前怎樣將肢體獻給不潔不法作奴僕,以至於不法;現今也要照樣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以至於成聖。(羅馬書6:19)

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樣,恩典也藉著義作王,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羅馬書5:21)

意義:成聖,就是「生命越來越像耶穌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靠知識,更不是靠儀式,而是靠「將肢體獻上」。這是一個意志上的決定,將生命的主權交給主,完全順服耶穌,以至於生命日漸變化,越來越像主。

應用:基督徒應當關心自己的生命:我信主之後,生命變好了嗎?罪對我的影響減少了嗎?主對我的影響增加了嗎?我的生命越來越像耶穌嗎?在每一個基督徒的身上都有兩個力量:一個是罪的力量,要我違背神。一個是聖靈的力量,要我順服神。罪來自於老我,聖靈來自於新我。兩個「我」在我裡面爭戰,使我不得平安。

當老我勝過新我,罪就在我的生命中掌權,使我遠離神。當新我勝過老我,聖靈就在我的生命中掌權,使我親近神。誰能決定哪一方得勝呢?就是我自己!羅馬書說,你必須在意志上作出一個決定:我要將自己的肢體獻給誰?獻給罪,罪就得勝。獻給主,主就得勝。基督徒生命的秘訣,在於「獻上」。將自己獻給主的人,有得勝的生命。只知求平安求祝福,但卻捨不得將自己獻給主的人,有失敗的生命。

得榮耀

經文: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羅5:2)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羅8:30)

意義:得榮耀,表面的意思是「信徒得著榮耀」,真實的意義是「信徒顯出神的榮耀」。榮耀來自於神,人有罪,以至於顯不出神的榮耀。我們的生命變得越像耶穌,就越能顯出神的榮耀。未稱義之前,我們是「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稱義之後,我們是「盼望神的榮耀」(羅5:2)。將來與主同在,我們是「得著榮耀」(羅8:30)

應用:從虧缺神的榮耀到盼望神的榮耀,從盼望神的榮耀到得著榮耀,信徒的一生乃是為了神的榮耀。我當如何生活,才能更加榮耀神?

藉著基督,進入恩典,羅5:1-11

經文: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羅馬書5:1-2)

藉著基督:

藉著基督與神相和(羅5:1):在作罪人的時候,我是與神為敵的。藉著相信耶穌基督,我宣布與神和好,停止了對神的敵意。藉著耶穌的救贖,神赦免我一切的罪,接受我和好的意願。

藉著基督進入恩典(羅5:2):與神相和之後,我生活的地點也改變了。從前我是活在罪惡之地,如今我是活在恩典之地。耶穌不但使我免罪,更使我蒙福。

不藉基督,一事無成:與神和好是「關係的恢復」,進入恩典是「生命的豐盛」,這兩者與基督徒的人生息息相關,都是藉著基督而作成的。

甚麼是「盼望神的榮耀」?

經文: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羅馬書5:2)

再論「得榮耀」的意義:

「得榮耀」的意思,不是我們自己要得甚麼榮耀,而是我們要「顯出神的榮耀」。神創造人的本意,是為了要人類顯出他的榮耀(參考賽43:7,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民,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得榮耀」就是恢復神創造人類的本意,使人類能夠完美地反映出神的榮耀。

「得榮耀」就是「像神 God-likeness」。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所以人應該是像神的。每個人應該是一面小鏡子,反映出神的榮美。可是因為犯罪的緣故,鏡子蒙上了灰塵,以至於反映不出神的榮美,所以聖經說我們「虧缺了神的榮耀」。因為基督的救贖,將來有一天,罪的灰塵將會完全除去,那時我們就要「得榮耀」:在我們的身上,能夠完美地顯出神的榮美。

在生命上盼望神的榮耀:我們因為有罪,所以「虧缺了神的榮耀」。現在信了主,有了新的生命,所以能夠「盼望神的榮耀」。這個盼望有兩個意思:第一是生命上的盼望,第二是身體上的盼望。在生命上盼望神的榮耀,是說盼望自己的生命能夠越來越像基督,以至於能夠彰顯出神的榮來。這個盼望是從我們信主的第一天就有了,隨著靈命的增長而逐漸增加。將來見主面時,我們完成了生命的建造,也完成了榮耀神的盼望。

在身體上盼望神的榮耀:「盼望神的榮耀」的第二個意思,是「等候身體得贖」(羅8:23),也就是身體復活。羅馬書教導我們說,將來有一天我們會脫離敗壞的轄制,神將以復活的大能,使我們這「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羅8:11)到時候,神將賜給我們一個榮耀的身體,這是我們在主裏的盼望。

信主之後,我的生活是否就會一帆風順?

經文: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羅5:2-3a)

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有些人以為信主之後就會一帆風順,其實神並未作過如此的應許。相反地,耶穌在祂撒種的比喻中,說過有一種人的心田如同「土淺石頭地」。種子撒下去很快生長,但卻沒有根。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太13:20-21)。聖經教導說:信主的人還是會遭遇患難,但那心中有根基的人,必不至於跌倒,反而要靠主得勝。

恩典之地也有患難:聖經說,我們因信稱義,得以進入現在所站的恩典之地,而這恩典之地是有患難的。只不過,恩典之地也有神的同在和神的愛,神要我們靠祂勝過患難。

遇到患難時我該怎麼辦?

經文: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5:2-5)

在患難中歡喜:我們因著信,以至於能夠「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歡喜乃是內心的得勝,外面的患難仍在,客觀的情況並未改善,可是我的內心已經先得勝了。這種「患難中的歡喜」,是聖徒生命的高貴品質,乃是真正的得勝。

生命的塑造:成聖,乃是生命受塑造的過程。塑造生命最好的環境,不是順境,而是逆境。患難(sufferings)使我必須學習堅忍(perseverance)。一日又一日的堅忍,塑造了我的品格(character)。品格(人性深處的定型)使我有盼望,乃是對神的盼望。我很確定,我的盼望不會變為失望。因為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的心中,神是愛我的,祂必不會使我對祂的信靠成為我的羞恥。

我怎麼知道神愛我?

經文: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8)

意義:聖經以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來代表神的愛。在十字架上,耶穌基督以自己的生命為罪人付出代價,好叫我們可以因信祂而與神和好。這種「為罪人而死」的愛,乃是人間所無的無比大愛,所以說「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應用:許多人在生活中尋找神的愛,聖經卻要我們在十字架上尋找神的愛。許多人不看十字架,只看自己的需要,以至於一直懷疑神的愛。神要我們定睛於耶穌基督的身上,以屬靈的眼睛來看十字架上的耶穌,因此而能明白,並且肯定,神對我們的愛。

人類的兩個系統

亞當系統:定罪與死亡

誰在這個系統之中?所有人類。

這個系統中人的結局:被定罪,遭死亡。

經文: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5:12)

基督系統:恩典與生命

誰在這個系統之中?因信稱義的人們。

這個系統中人的結局:蒙恩典,得生命。

經文: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樣,恩典也藉著義作王,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羅5:21)

罪與死,羅5:12

1. 罪是如何進入世界的?罪是從一人(亞當)入了世界。

2. 死是怎麼來的?死(死就是與生命隔絕,生命從神而來,與生命隔絕就是與神隔絕)又是從罪來的。

3. 死臨到了誰?死臨到眾人。

4. 為何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在這恩典之地

1. 羅5:1-5:在這恩典之地,我不但得以勝過患難,而且還能生命長進!

2. 羅5:6-11:在這恩典之地,我不但得以與神和好,而且還能以神為樂!

3. 羅5:12-21:在這恩典之地,我不但得以脫離死亡,而且還能得到永生!

藉著基督

我因信稱義,是藉著基督(羅5:1, 3:22)。

我與神和好,是藉著基督(羅5:1,10,11)。

我進入恩典,是藉著基督(羅5:2)。

我免去神的忿怒,是藉著基督(羅5:9)

我以神為樂,是藉著基督(羅5:11)。

我在生命中作王,是藉著基督(羅5:17)。

我得到永生,是藉著基督(羅5:21)。

這一切,都是藉著基督。

福音的真諦,就是藉著基督。

羅馬書六章:因信稱義者的生活方式

與基督聯合,將身體獻上

羅馬書六章論述一個因信稱義者的生活方式。一個人在信主之前和信主之後,他的生活方式必定有所不同。問題:不同之處何在?答案:在於他從耶穌基督所獲得的新看法和新作法。新看法:藉著浸禮與主聯合,舊人與主同死同埋葬,從此以後向罪看自己是死的,向神看自己是活的。新作法:將自己獻給神,將肢體當作義的器具獻給神,從此以後做義的奴僕,不做罪的奴僕,使你凡事順服神,以至於成聖。

這樣的看法和作法是屬靈的、活潑的,不像摩西律法是明文的、硬性的。真門徒是從心裡做起,在乎靈,不在乎儀文。屬靈的心態一旦建立起來,就能跟隨聖靈的引導,在人生各種情況做出合乎義的決定,以至於成聖。

新的看法:受浸與基督聯合

看自己為新造的人,6:1-14

1. 斷乎不可:羅馬書第六章分為兩個平行的段落(1-14, 15-23),每個段落都有一個「斷乎不可」和一個「豈不知」。第一個「斷乎不可」是回答一個問題:「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麼?」這句話的語態是現在進行式,我們受浸之後可以像從前一樣,仍在罪中生活下去嗎?答案是:斷乎不可!

2. 豈不知:這句話是一個強烈的反問句,藉此來說明浸禮的意義:你豈不知道,受浸歸入基督的人是受浸歸入他的死嗎?死是向罪死,一個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非但不可在罪中活著,而且一舉一動要有新生命的樣式,如同基督從死裡復活一樣。

3. 與基督聯合:保羅解釋受浸的意義:受浸就是「與基督聯合」,這個聯合分為兩部分:在死的形狀上與主聯合,在復活的形狀上也與主聯合。我的舊人(老我)與主同釘十字架,舊人是罪的奴僕,他既然被釘死了,我就脫離了罪,從死以後我有「不犯罪的自由」。我不但與基督同死,也與基督同活。如同基督從死裡復活,我也以新的生命,活在神的面前。

4. 新的看法:一個人如何看自己,直接影響到他的日常行為。受浸之前的你和受浸之後的你,對自己是否有不同的看法?你既然受浸歸主,舊人死,新人活,就應當對自己有新的看法:在基督耶穌裡,你當向罪看(logizomai算,count, reckon)自己是死的,向神看自己是活的。

5. 新的結果:有了新的看法,就會有新的作法;有了新的作法,就會有新的結果。看自己為基督裡的新人,就會將自己獻給神,讓自己的肢體成為義的器具。你的手、腳、眼、耳、口都去行義,做神眼中看為正的事。你若這樣行下去,雖然罪還沒有放棄你,想要以舊主人的身分回來管轄你,它必不能做你的主。從此以後你的人生進入良性循環,不在律法之下,以懲罰罪行的模式運行;而在恩典之下,以獎賞義行的模式運行。

新的作法:將自己獻給神

做義的奴僕,以至於成聖,6:15-23

1. 斷乎不可:在聖經裡重複代表重要性,同樣的問題,同樣的回答,重複兩次表示這件事很重要。問題:「我們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就可以犯罪麼?」回答是不容置疑的:斷乎不可!

2. 豈不知:一個基本觀念:你既然有了新主人,就可以不受舊主人的管轄。你既然獻上自己做義的奴僕,就不再受罪的管轄。你怎麼還在想犯罪,你難道不明白這個道理嗎?

3. 做義的奴僕:我們從罪中得到自由,是為了要做義的奴僕。你不是沒有主人,而是有新的主人,就是神。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不犯罪的自由,順服神的自由。與基督聯合之前你沒有不犯罪的自由,也沒有順服神的自由。你藉著受浸與基督聯合,從此以後不再是罪的奴僕,而是神的奴僕,也就是義的奴僕,因為神叫你行義。

4. 新的作法:作法是在肢體裡,就是你的手、腳、眼、耳、口…。你既獻上自己做義的奴僕,你的手就做神看為正的事,腳就行神看為正的路,你的眼睛看神要你看的,耳朵聽神要你聽的,口舌說神要你說的。你整個人成為義的器具,你的生活顯示出神的義。

5. 新的結果:做罪的奴僕,結局就是死(成為非人,不但肉體死亡,靈命也死亡)。做神的奴僕,就有成聖的果子(像神),結局就是永生:

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羅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