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余英時先生歷史講座 -...

32
(7001) 新亞生活 3532007 11 月) 本期要目 1 第一屆余英時先生歷史講座 2 第八屆學長計劃成立典禮 黃緯基 3 新亞書院國際演講會 孫家洋 4 專訪前通識教育主任黃榮春教授 李向昇 盧達生 6 一九六七,仁社 梁元生 7 新亞 / 耶魯學生交流計劃秋季旅行 7 環保週植樹同樂日暨中大社區植林計劃開幕典禮 8 永遠懷念梁何穎君女士 9 本院大事記 10 58周年院慶健步跑 13 幸有成功步行日 英材雲集耀香江 霍偉基 14 新亞水運會 鍾文 16 陸運會感想 籌委會主席 18 讀高著《周易古經今注》 黎華標 22 UC Berkeley 暑期課程 陳珺如 23 《歐洲中世紀簡史》中文導言 張學明 24 The 24th Universiade Pang Chun-yu 25 Educational Tour Kwok Tsz-yi 28 Hong Kong since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David Akers-Jones 31 The Sistine Chapel Eileen M.C. Kane - 1 - 2609-7603 許倬雲教授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Feb-2020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7001)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本期要目

1 第一屆余英時先生歷史講座 2 第八屆學長計劃成立典禮 黃緯基

3 新亞書院國際演講會 孫家洋

4 專訪前通識教育主任黃榮春教授 李向昇 盧達生

6 一九六七,仁社 梁元生

7 新亞 / 耶魯學生交流計劃秋季旅行7 環保週植樹同樂日暨中大社區植林計劃開幕典禮8 永遠懷念梁何穎君女士9 本院大事記10 58周年院慶健步跑13 幸有成功步行日 英材雲集耀香江 霍偉基

14 新亞水運會 鍾文

16 陸運會感想 籌委會主席

18 讀高著《周易古經今注》 黎華標

22 UC Berkeley 暑期課程 陳珺如

23 《歐洲中世紀簡史》中文導言 張學明24 The 24th Universiade Pang Chun-yu

25 Educational Tour Kwok Tsz-yi28 Hong Kong since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David Akers-Jones31 The Sistine Chapel Eileen M.C. Kane

- 1 -

新亞生活月刊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三十五卷第三期

香港中文大學

新亞書院

出版

非賣品

本刊創刊於一九五八年五月。一年中除七八月外,每月出版。

第一屆余英時先生歷史講座

為促進學術文化交流及推動歷史研究,本

院及崇基學院於本年創立﹁余英時先生歷史

講座﹂,而中大歷史系則為講座協辦單位。

第一屆講座邀得美國匹茲堡大學的許倬雲教

授蒞港主持下列兩個講座:

第一講:古代中國文化核心地區的形成

日期:十一月二十三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六時三十分至八時三十分

地點:尖沙咀香港歷史博物館地下演講廳

第二講:中國皇朝的性質

日期:十一月二十六日︵星期一︶

時間:下午四時三十分至六時三十分

地點:中大利黃瑤璧樓一號演講廳

歡迎聽講。

查詢請致電本院輔導處霍偉基先生︵電

話:2609-7603

︶。

許倬雲教授

01-02-mentorship.indd 7001 11/12/07 4:49:22 PM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7002)

二零零七年十月十三日下午三

時,週末寂靜的新亞校園響起一陣熱

鬧歡笑聲。歡笑聲來自樂群館門前,

超過一百位參加新亞書院學長計劃成

立典禮的學長、學弟妹們。雖然大家

都是新相識,但隨著攝影師快門一

按,﹁一,二,三!﹂又一幅滿載

﹁新亞精神﹂的新亞人的合照保存下

來了…

…本年度的新亞書院學長計劃已

經是第八屆了,並且繼續得到新亞書

院校友會的鼎力支持。除此以外,它

的成功仍有賴於對其成立宗旨的繼承

與發展:﹁促進同學與校友溝通及交

流,分享學長之寶貴經驗,擴闊同學

之視野,冀於處世待人方面有所裨

益。為將來投身社會作好準備。﹂

典禮當日,出席者包括黃乃正院

長,陳新安署理輔導長和文直良院務

主任。首先由校友會會長梁英偉師兄

致辭,他代表校友會向各位抽出寶貴

時間參與本屆學長計劃的校友致以衷

心的感謝。接着他帶出一個有意義的

信息,就是本月初他與一些校友和黃

乃正院長參觀了位於甘肅省的敦煌石

窟,深深體會保存中國文化遺產的重

要性,因而帶出一個思路就是校友會

計劃籌集捐款港幣二千萬元,利用每

年約一百萬元的利息收益,資助新亞

書院的學生到外地的大學作交流,以

增長多方面的知識。此計劃在座各位

均可參與,捐款多少不拘,只需大家

所。當然,學長們都是社會上傑出的

專業人士,有強大人際網絡,能幫助

大家開拓一條更廣闊的未來之路。不

過作為後輩,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的

態度。典禮當日香港復康力量會長林

章偉師兄極力爭取大會多給他三兩分

鐘致辭,就是想灌輸大家一個念頭,

﹁連生命的意義也是學長計劃的主

題﹂。長

久以來,學長計劃都有虎頭蛇

尾的隱憂。當日,成立典禮未正式開

始時大家已急不及待穿梭於雲起軒的

餐桌間,上演﹁尋找學長﹂遊戲,把

場刊的流程表拋諸腦後。這個計劃就

是需要這份熱誠。除了問可在這裡得

到甚麼,更要問自己付出了甚麼。如

果你只願付出填寫自己的申請表、電

郵地址和幾次活動費用,那麼這個計

劃仍不算是成功。

新亞即將迎來首個甲子壽辰,

據校友會理事楊啟超師兄指出,現時

校友會規模仍有待壯大,學長計劃肩

負起的另一個使命就是把新亞最重要

的資產─

校友,畢業或未畢業的,

凝聚起來。因為自從踏進大學那一刻

開始,我們就多了個一生自豪的名銜

──

新亞人。

承先才能啟後。新亞精神,不是

封存於歷史間,而是流動在生活裡;

經驗智慧,除了自書本上尋找,亦能

由溝通中獲得。昨日的新亞學生,成

為今日的新亞學長;今日的新亞學

生,就是明日的新亞學長。

盡力支持和參與,希望早日落實這個

願望。同時梁師兄又宣佈明年的春茗

日期已訂於三月六日︵星期四︶

在中

環统一中心名都酒樓舉行,請各校友

到時踴躍參加,聚首一堂。

從桂林街的﹁手空空無一物﹂,

到現今擁有超過二萬校友,新亞書院

的最大資產不是幽靜美麗的校園,

也不是豐富的典藏,而是人。新亞精

神,講的就是人。相對校園及典藏,

人生有涯,所以唯有傳承與交流,才

能生生不息。

薪火相傳,就是新亞的優秀傳

統。而學長計劃,正正能發揚這一傳

統。新亞學長計劃不是一個隨意的配

額編排機器,而是真正以人為本。每

位同學,都是以他們的主修科安排相

應的學長,這樣做不但能促進大家溝

通,更使學生得到最佳的指導。每位

大學生都希望了解自己,而一位擁有

相似經歷的學長就是人生路上的好朋

友。

新亞學長計劃更不是一個課程

表,而是一個無設限的平台。除了定

期的大型活動︵如秋季旅行、春茗

等︶,書院希望所有人主動參與外,

更鼓勵學長和學生之間多作日常互

動,就算小至茶聚,也是一種交流。

作為後輩,更應多思索如何拉近彼此

關係,把學長計劃從二維平面變為有

深度的三維空間。

新亞學長計劃也不單是事業指導

第八屆

學長計劃

成立典禮黃

緯基

- 2 -

01-02-mentorship.indd 7002 11/12/07 4:49:24 PM

(7003)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新亞書院國際演講會自今年一月十六日至九月

十八日舉辦「演講工作坊」。開幕典禮於二月十三

日在新亞書院雲起軒舉行,並邀得黃乃正院長作嘉

賓,為我們作了數分鐘的即興演講。典禮上還有各

演講會的嘉賓出席,和我們分享參加演講會的樂

趣,並一同享用豐富晚餐。飯後讓同學一嘗即興演

講。最後,在黃院長及國際演講會高級幹事的見證

下,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國際演講會正式成立。

演講會今年共舉行了四次工作坊,以幫助同

學改善演說技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每次工作坊

均邀得校外演講會的資深會員提供改善演說技巧的

意見,及作示範演講。每次工作坊,各同學都有

機會到台上演講,而台下的同學亦各有自己的崗

位,如負責為演講計時 (timer),記下演講者不經意

說出無意義的話 (ah-counter),記下令人印象深刻

的話(hawk-master)等,務求令每位出席的同學都能

有參與更多。工作坊分為準備演講環節 (prepared

speech)、即興演講環節 (table topics) 及評論環節

(evaluation)。在準備演講環節中,每個方案 (project)

都有不同的演講要點,由淺入深地幫助參加者掌握

演說技巧,如演講內容的鋪排、身體語言的運用及

聲線變化等。即興演講環節中,主持人會就該次工

作坊的主題帶出一些話題,並邀請台下的同學作數

分鐘的即興演講,以訓練同學的創作力及臨場應變

能力。到最後的評論環節,同學或校外各演講會員

為演講作評語,並提出實際的改善方法。工作坊亦

曾兩次邀請其他友會成員作示範演講,同學從他們

的演講中獲益不少。整個工作坊完結後,同學在演

說技巧上都有長足的進步。

此外,本會更於本年四月舉辦了校內預備演

講及即興演講比賽,並邀得校外其他演講會的資深

會員作評判。評判們對同學的演講都頗加讚揚,而

同學們亦增加了一次參賽經驗,以後對演講更有信

心。其中李芷伶同學更先後獲得會內 (club) 冠軍及

分區 (area) 亞軍,進入全港比賽 (division),雖然未

能繼續晉級,但其出色的表現,已為香港中文大學

及新亞書院增光不少。

新亞書院國際演講會New Asia College Toastmasters Club

孫家洋 (經濟/3)

- 3 -

03-toastmaster.indd 7003 11/9/07 5:07:19 PM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7004)

黃榮春教授是中文大學生物系的教授,自

一九九三年開始擔任新亞書院通識教育主

任,直至今年榮休轉職致力研究工作,已經十數年

了。黃教授推動書院通識教育,盡心盡力,貢獻良

多。這次訪問正是圍繞著黃教授多年參與通識教育

工作的經歷及其感受而展開的。

通識教育的改革

據黃教授稱,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經歷了兩

次改革,一次檢討。大學雖然自一九七六年從聯

邦制改為單一制,通識教育還是由書院負責,大

學不提供通識教育,只負責聯絡及支援。大學在

一九八六年成立了通識教育主任辦公室,同時確立

了通識課程的七大範圍,這是大學通識教育的第一

次改革。黃教授介紹道,大學那時還是四年制,同

學要修讀十八學分的通識教育,當中的五學分是書

院通識。書院通識課程的安排主要分為兩類,一類

是必修科,就是通識教育導論及學生為本教學課程

︵STO

T

︶,一類是個別教授講課的選修課程。

到了一九九一年,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進行

了第二次改革。這時中文大學實施靈活的學分制,

學生可按其能力於四年、三年,甚至更短的年期畢

業。這次改革對課程和學分重新作了調整。學分由

原本的十八學分改為十五學分,書院負責的學分也

由原本的五學分改為四至六學分。值得一提的是,

當中的學生為本教學課程︵S

TO

T

︶與書院通識課

程內容脫鉤,成為獨立的課程,由一學分變為二學

分,更強調訓練學生對研習專題報告,與不同學系

同學合作,進行公開講演的能力。

在二○

二年時,大學進行了一次對通識教

育的檢討工作。這次檢討工作重點在於提高同學對

通識教育的重視,引進課程檢討制度。現今的通識

教育課程不論是大學通識還是書院通識,都要統一

經過評核審查,保證課程的質素。現行的大學通識

教育課程的架構範圍也是在此次檢討訂下的,分為

﹁文化傳承﹂、﹁自然、科技與環境﹂,﹁社會與

文化﹂,﹁自我與人文﹂,而書院通識教育仍維持

負責四至六學分,模式不變。至此通識教育的架構

規模,在歷次的改革後,不斷進步完善。

新亞書院通識教育的特色

面對不斷改革的通識教育,我們新亞書院的

通識教育擔當什麼樣的角色呢?又有什麼樣的特色

呢?黃教授說道,新亞書院是在﹁手空空,無一

物﹂的艱難條件下,經過先賢的奮鬥努力而創立

的。書院一直秉承著先賢以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致

力於現代學術研究為教育目標,因此通識教育除開

設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科目外,也涵蓋西方文

化、藝術,以及科學等課程。然而,新亞書院的通

識教育並不是只著重形式教學,而是通過各種方式

以達到教育的目的。例如雙周會、學術講座、交流

活動,學生活動等等。通過這些非課堂活動,讓同

學們在講座中學習文化思想,在交流中感受文化衝

擊,在活動中實踐文化價值,讓同學得到全面的鍛

鍊。新亞通識課較為特別的是劉國強教授開設的

﹁新亞精神與新亞先賢的文化教育理想﹂及由美國

耶魯大學學士開設的﹁美國文化與歷史﹂及﹁美國

文化傳意﹂。前者加深同學對新亞的認識,同時對

個人的人文修養也有很大的幫助,而後者則是一個

很好學習美國文化及歷史的機會,也是一個很好的

中西文化交流的機會。新亞書院的通識教育還有一

個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師生之間的關係非常融洽密

切。在早期,新亞書院的學生還不是太多的時候,

書院通識教育的學生為本教學與研討課程每班只

專訪本院

前通識教育主任

黃榮春教授

李向昇 盧達生

- 4 -

04-05-gen ed.indd 7004 11/12/07 9:59:57 AM

(7005)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有十二人左右。任課老師和學生之間亦師亦友,關

係密切。雖然後來書院學生人數不斷增加,老師工

作亦忙,難以照顧所有學生,但是在此課程中,書

院也努力保持師生關係融洽密切的傳統。例如書院

會資助一些金額,鼓勵教授與學生參與非課堂的活

動,如一同用餐,加深師生感情。因此可以說,新

亞書院通識教育之特色在於著重人文教育。

通識教育的重要性

從事通識教育這麼多年,黃教授認為通識教育

對現在的年輕人非常重要。黃教授不諱言有許多的

同學對通識教育的態度並不很認真,覺得對本科學

習沒有幫助,不重要。其實不然,本科的知識固然

深入,但通識教育的知識面更加廣泛。在當今瞬息

萬變的社會,有廣泛的知識面非常重要。作一個全

才是困難的,﹁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不可能樣

樣皆通。但是作一個人才,一個有用的人,則必須

拓闊自己的視野,了解多方面的知識,才能跟得上

社會的發展。現實點來說,這樣才能有好的工作;

理想點來說,這樣才能更好的貢獻社會。通識教育

正是讓同學們了解更多知識的機會。或許當下在通

識教育課程中學到的對自己本科的課程幫助不大,

但走上社會,面對大千世界,發現﹁書到用時方恨

少﹂時,就知道通識教育的重要了。黃教授說,很

多在職的畢業生回校和他聊天時都提到,常常發現

日常工作中很多知識是在通識教育的課堂上學來

的,而且由於範圍廣,能夠用到的地方也特別多。

可見通識教育的重要。

黃教授還指出,通識教育並不是要求同學在該

課程上達到一個很高的專業水平,而是旨在作一個

初步的了解。這是一個讓同學們發掘興趣的機會。

在求學的階段,通過對不同學科,不同知識的接

觸,很能夠激發同學廣泛的興趣,從而甚至可能找

到自己願意投入的事業。在九十九學分中投入十五

學分,拓闊自己的視野,擴大知識面,培養興趣,

這是非常值得的。

此外,黃教授就本身的科學研究舉了一個例

子,說明通識教育的廣博。黃教授本身是生物系的

教授,但他指出,科學研究並不是只局限於純科學

的研究,而多少都會涉及其他學科的知識。黃教授

舉例說,在醫學研究上常常會涉及到倫理問題。比

如近年十分流行的幹細胞研究,幹細胞取自人類的

胚胎,胚胎是人類生命的雛形,是一個生命體,那

麼是否可以隨意對胚胎提取幹細胞呢?這種行為

是否等同於殘害生命呢?這些都是人類倫理問題而

不是純醫學的研究。又比如試管嬰兒,以現在的科

學技術,試管嬰兒並不是不能達到的,但是試管嬰

兒的身分,成長等都涉及社會科學的問題。這正體

現了通識教育的精神,做學問不能單一的局限在某

個範圍內,必須要有廣闊的知識面,能夠旁通眾

學。

對學習通識教育的建議

黃教授說道,通識教育的形式是多元化的,

非單在課堂教育之中。比如去旅行,體驗不同的民

俗文化,不同的社會環境,對認識這個世界了解人

生百態十分有幫助,這也是通識教育的一部分。黃

教授自己就非常喜歡旅行,去過絲綢之路,看過月

牙泉。這些都讓黃教授留下深刻的印象,感受到天

工及人工的偉大,自然的優美。這是對世界的一番

體驗。因此,通識教育不是沉悶枯燥的局限在教室

之內的,而是廣泛的,滲透在生活各個層面的。

從而可知,通識教育是一種內在的學習,是一種對

知識的沉澱,對同學個人人文塑成的促進。因此我

們不能以結果去看待通識教育,通識教育是一種長

期的學習,知識內化的過程。其結果不應只是對知

識的掌握,而是對個人素質的養成。但後者是很難

以結果去看的,因為它是不斷的在進展中的。所以

黃教授建議同學們,對待通識教育應該有一種深層

的體認,是對自己人格、知識面,素質各方面的綜

合提升,而不只是對專門知識的掌握。那麼在面對

通識教育課程的時候,同學們就應該把眼界放得更

開,把它當作一個對世界,對社會多面了解的窗

口。

黃榮春教授與李向昇同學合影

- 5 -

04-05-gen ed.indd 7005 11/12/07 9:59:58 AM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7006)

一九六七,仁社

崇基學院院長

梁元生

金秋送爽,未圓湖畔,旗幟飄飄,迎來崇基十

月校慶。

香港中文大學於一九六三年成立。它的前身是

三所私立大學。這幾間私立大學都是因應一九四九

年後中國社會的大變動而在香港成立的。最早的是

新亞書院,一九四九年由錢穆、唐君毅、張丕介等

由國內逃難到港的知識份子和學術人員所創辦,以

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宏揚儒家道統為使命;其次是

崇基學院,由香港基督教及一批南來的教會大學領

袖於一九五一年創立,以基督教精神辦學;最晚的

是聯合書院,成立於一九五六年,以粵港流風、服

務本土為標榜。就在聯合成立的那一年,新亞遷離

深水步桂林街,搬到農圃道;而崇基則遷離中環鬧

市,搬到馬料水去開天闢地,建立自己的校園。

半個世紀已經過去,如今三院皆已成為中文大

學的一部份,但各具傳統,各具特色,成了中大書

院制的標幟。最近中大以發展新書院為將來的願景

設計了四個藍圖,由於建築師的設計,有些地方牽

連到現有的書院,故此引來一些校友的關注,崇基

校友也不例外。

今年是崇基五十六週年校慶。許多校友都從遠

地歸來,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一批畢業了四十年的

校友,在本港的和散落在外的﹁仁社﹂校友︵仁社

是一九六七年畢業班級社的名字︶,早在數月前就

主動地連結起來,出謀獻策,要在十月校慶之時重

返母校,並且為母校送上一份特別的賀禮。

這份賀禮,是一九六七年崇基校園建築的模

型。

一九六七,是﹁仁社﹂校友畢業的一年

。那時

的崇基,只有幾排矮小的教學樓,紅色的磚牆、綠

色的房頂、麻石的裝飾,依山而建,作﹁日﹂字型

的排列,別具風格,繞有緻趣。旁邊的教堂,建於

一九六一年,是崇基每週師生共聚及週會的地方,

也標志著崇基與基督教的淵源和密切的關係。從教

堂、課室,到三間學生宿舍,需要經過一條隱在綠

樹叢中的蜿蜒的小徑。縱然有關這小徑的鬼故事在

同學間流傳甚多,但在月光映照、樹影婆娑的夜

裡,這小徑常常都會有雙雙對對的人影。這是﹁仁

社﹂同學一起生活了四年的崇基校園,在這裡有他

們成長的足印,在這裡有他們共同的記憶。

一九六七,也是香港社會最為動盪的一年。

那年的六月,就是﹁仁社﹂同學畢業的暑假,香港

的暴動正烈,﹁箥蘿﹂遍街,硝煙滿城。我那時剛

讀完中學,在社會上做事。每一天回家,都要繞

過多重警崗和鐵馬,在惶恐的人群中穿插,在汽油

彈及催淚彈的氣味中,踏著玻璃的碎片回家。對於

很多﹁仁社﹂畢業同學來說,畢業後的工作前景

堪虞,命運好像全然不由自己掌握。那一年,是

一九六七。

一九六七,同時也是全中國陷入紛亂與瘋狂的

一年。那一年,文化大革命正方興未艾,各處地方

都有武鬥的發生,學校停課,生產延期。知識分子

的尊嚴掃地,下放牛棚;紅小兵四處興風作浪,摧

毀文物,草菅人命。但對於外面的人,中國的實際

情況,只能是個猜測。對許多﹁仁社﹂畢業同學來

說,一九六七年的中國還不是一個發展事業或營商

致富的機會,而是一個可怖的想像,或者是一個可

供幻想的烏托邦。

看著一九六七的崇基校園模型,回顧四十年前

家國,八千里地山河,人情依舊,而國家、社會、

校園,變化萬千,難再識辨。禁不住對﹁仁社﹂校

友說,一路走來,諸君可好?

︵轉載自十月二十六日︽明報︾副刊﹁我在此﹂︶

1960 年崇基學院校園

2004 年崇基學院校園

- 6 -

06-chungchi.indd 7006 11/12/07 10:01:20 AM

(2007)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新亞 / 耶魯學生交流計劃秋季旅遊

新亞 / 耶魯學生交流計劃歷

屆參與同學,由院務主任文直良

博士帶領下,於二○○七年十一

月三日(星期六),前往西貢

郊野公園。由北潭凹步行至西灣

亭,全程約十公里,途中經赤

徑、咸田灣及大浪西灣。

參加此次行山共有三十四

人,除歷屆同學外,還有數位雅

禮教員。

環保週植樹同樂日暨中大社區植林計劃開幕典禮十月秋高氣爽,適逢中大環保週,校園景觀美化委員會及環保督導委員會特別於十月二十七在大埔

滘自然護理區內之「草山」舉行「2007 環保週植樹同樂日暨中文大學社區植林計劃開幕典禮」,邀請校

友親身體驗植樹、護林及郊遊的樂趣,同時見証該植林區的成立。

「草山」海拔647米,山頂景色怡人,近可鳥瞰城門水塘、大埔滘、沙田,遠可瞭望青馬大橋以

至港島區沿岸建設。中大最近獲得漁護署批地,可在草山內廣植樹苗,建立植林區,長遠目標為培育

10,000棵樹木。當日共有一百二十多位校友及四十位教職員參加,而新亞校友也有逾三十位,共同推動

這項有益身心又極具意義的活動。

- 7 -

07-yale-planting.indd 2007 11/12/07 10:03:29 AM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7008)

永遠懷念梁何穎君女士

本院校董會副主席梁雄姬女士母親梁何穎君

女士於本年九月十三日在港島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

醫院辭世,享年九十歲。梁太夫人生前從事教育工

作,盡心竭力培育學子,榮休後仍關心本港教育發

展及醫療福祉,捐貲助學,救傷扶危,不遺餘力。

梁太夫人喪禮由治喪委員會︵名單列後)

、聖

公會聖士提反堂及親友統籌策劃,已於十月十三日

在香港殯儀館舉行。當日於該館出席公祭團體包括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東區尤德夫人那打

素醫院及瑪利曼中小學。本院校董李潔蘭女士 (

校董乃梁太夫人門生)

講述梁太夫人生平,各公祭

團體代表致悼辭,以表哀思。公祭儀式完畢後,梁

太夫人靈柩移奉聖士提反堂舉行安息禮,禮成隨即

安葬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

梁太夫人生平簡述及本院悼文兹刋載如下,讓

我們一同懷念梁太夫人對學子、傷患及貧苦大眾的

關愛與支持。

梁何穎君女士治喪委員會

主席:周文軒博士

委員:石丹理教授 

任燕珍醫生 

何培斌教授

李兆銓先生

李旺盛先生

李明逵先生

李達三博士

李潔蘭女士

杜達輝先生

周君廉博士

長原彰弘先生

吳清輝教授

林耀明先生

金耀基教授

姚大衛教授

香樹輝先生

馬李敏慧女士

馬潔貞女士

殷榮華醫生

桂徵麒先生

梁少光先生

梁秉中教授

梁英偉先生

陳志新先生

陳趙滿菊女士

許錦屏博士

許耀君先生

郭少明先生

湯恩佳博士

湯惠泉先生

馮昇先生

馮國綸博士

黃乃正教授

黄奕鑑先生

黄桂林博士

廖烈文先生

劉尚儉先生

劉楚釗醫生

劉遵義教授

鄭海泉博士

鄭廣生教授

戴澤民醫生

繆亮先生

關百豪先生

蘇洪根先生

(

委員以繁體姓氏筆劃排序)

梁何穎君老師生平述要

弟子

李潔蘭

梁何穎君老師系出名門,乃何東爵士之孫女,

生於一九一七年十二月四日,幼年時就讀於私塾,

其後分別入讀聖神學校︵即瑪利曼學校之前身︶及

聖士提反女校。中學畢業後,考獲香港大學入學資

格,但因當時社會風氣影響,未能入讀港大,轉而

到羅富國師範學院就讀,期間成績優異,首年考獲

﹁First G

irl

﹂榮譽,次年其論文更獲獎。畢業後,

先後任教於聖士提反女校及寶覺女子職業中學暨附

屬小學。

老師年青時活潑好動,為運動健將,游泳更

為出色;二十多歲時信奉基督教,並受洗加入教

會。除參加教會工作外,老師更本著基督之精神,

經常到醫院探望病人。老師於教學時盡心竭力,要

求嚴格,本著誨人不倦之精神,對學生循循善誘。

當年能力未逮的同學,常被老師著令於課餘時間到

家中補習,學生深受教益,奮發上進,日後頗有得

成大器者。數十年前,香港社會貧困,重男輕女,

不少女子因此失卻受教育的機會。如遇學生因此等

原因輟學,老師必盡力協助學生解決困難;遇有家

境清貧者,老師更資助其學費及生活費,使其完成

學業。老師仗義助人的故事,至今仍為我輩同學所

津津樂道。

老師於一九四八年與梁登輦先生結婚,梁先生

任職於教育署,對老師之仁德善行亦大力支持。梁

先生及老師自奉甚儉,但樂於助人。其女公子梁雄

姬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校董會副主席,梁校

董嘗謂在其年幼時,父母已多番教導,必須黽敏勤

學,始有機會貢獻社會,她秉承父母的意願,先後

取得多個學士、碩士學位,兼備文理法商之長。梁

校董時常提起其行善助人,服務社會之志向,實乃

秉承母親悲天憫人之宏願。一直以來,老師默默地

支持女兒從事投資事業,並對其訓勉有加,認為取

諸社會,必須用諸社會。故此梁校董今天不斷捐款

予醫療界及教育界,受惠者遍及貧苦病人及大學、

中小學的學生。老師於晚年時,多次因女兒之善行

與成就,感到欣慰,引以為榮。老師之身教言教,

不但影響梁校董之行事為人;其克己助人的高尚情

操,更足為社會的楷模。

本人忝列老師門牆,領受恩師教誨,高山仰

止,迄今難忘。今日之言辭,實未能道出老師一生

行誼十之一二。但本人深信老師所播的種子,至今

已碩果纍纍。

老師在世九十年,行善助人,福有攸歸;其高

風亮節,永存典範。

- 8 -

08-09-funeral.indd 7008 11/12/07 10:08:21 AM

(7009)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悼念梁何穎君女士

院長

黃乃正

新亞書院同仁懷著不捨的心情,悼念一位令人

敬重的老師、本院師生尊崇的仁慈長者,梁雄姬校

董的摯愛母親梁何穎君女士。

梁太夫人生前是一位教育工作者,退休後仍關

懷香港教育發展,貢獻良多。今年九月十三日因病

辭世,息勞歸主,在世寄居九十載。

梁太夫人出自書香世代,是香港名門望族何

東爵士的孫女。梁太夫人年少時即矢志從事教育工

作,為社會培育人才,她自羅富國師範學院畢業

後,畢生為香港的教育作出貢獻。數十年以還,梁

太夫人身體力行,盡心竭力,為社會培育了不少菁

英,堪為教育工作者的典範。她對教育的關愛,亦

得到她丈夫梁登輦先生的大力支持。梁太夫人曾多

次蒞校訪問及頒發獎學金,對本院的發展及同學的

學習情況備極關懷,同仁等銘感至深。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八日,本院為感謝梁太夫人

支持梁雄姬校董的慷慨捐助,命名本院師生活動大

樓為樂群館梁雄姬樓。於舉行冠名典禮當日,梁校

董在致辭時,提到母親的支持、教導,以及認同她

捐獻大學的信念,一度熱淚盈眶,令人感動。現在

梁雄姬樓內懸掛著梁校董與母親的合照,見出母慈

女孝,情深義重,教人欽羨不已。

梁太夫人平素自奉甚儉,不尚奢華。這種克己

助人的高尚情操,實在令我們敬佩。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盼望新亞師生

都能以梁太夫人的自奉節儉、熱心捐獻、關心教育

的精神為榜樣,全心全意地為社會作出貢獻,以慰

梁太夫人在天之靈。

我們希望梁太夫人在天國安息!

本院大事記(2007年10月)

2日至12日  錢穆圖書館舉行《中大藝術系二年級

生聯展》。

3 日 本院校園文化生活委員會於晚上六時三十分

在雲起軒舉行本學年第一次文化晚餐聚談。主講

嘉賓為立法會議員余若薇女士,以「政制發展綠

皮書」為主題。

5日至26日 錢穆圖書館舉行《一人要有一兔》(呂

悅麗)。

13日 為慶祝書院五十八周年院慶,體育部將繼續

舉辦健步跑(Happy Run),起點為本院圓形

廣場,終點為中大夏鼎基運動場,全長約4,000

米。

13日 本院於雲起軒舉行第七屆學長計劃成立典

禮。

13-14及 20日 為提高本院同學日常表達及溝通技

巧,本院舉辦三次一天密集式訓練,邀請商業溝

通技巧專業培訓顧問公司 The Lalein Consultancy

合伙人卜四堅先生(Mr. James Bryce)主持訓練

課程。

15日至 11月1日 許氏文化館舉行「順其自然」國

畫展覽。

26日 本學年第三次(491次)雙周會於邵逸夫堂舉

行。是次雙周會之主題為「香港自四個現代化談

起」,主講嘉賓為鐘逸傑爵士。

26日 本年度之陸運會於下午六時在夏鼎基運動場

舉行。

29日至11月9日 錢穆圖書館舉行《每一天都是藝

術》(連安洋)。

龔氏訪問學人由英文系邀請裘小龍教授,任本院龔氏訪問學

人,將於十一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訪問書院。如有

查詢,請致電英文系(電話:2609-7005)。

七七年畢業校友茶聚七七年畢業校友將於十一月二十四日(星期六)出

席由書院為他們舉辦的重聚茶會,藉以彼此問好。

同時,透過一連串的活動,讓他們一同重?在學時的

生活點滴。

畢業禮本院第五十六屆畢業典禮將於十二月六日(星

期四)下午一時三十分在大學廣場舉行,主禮嘉賓

為香港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博士。典禮完畢後,院

長將帶領畢業生步行至圓型廣場拍攝團體照及在校

園植樹紀念。

署理職務黃乃正院長於十月期間出席下列活動:

﹣於十月六日至十一日休假;

﹣於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出席在瑞士蘇黎世

舉行的Beilstein Crossfire Database Advisory Board

Meeting;

﹣於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赴上海中國科學

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滬港化學合成聯合實驗室指

導研究生及處理行政事務。

朱嘉濠教授在十月六日至十一日及十月二十二

日至二十三日期間獲委任為署理院長,榮潤國教授

則在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期間獲委任為署理院長。

- 9 -

08-09-funeral.indd 7009 11/12/07 10:08:21 AM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7010)

本院第五十八周年院慶健步跑於十月十三

日舉行,報名參加的教職員、校友及家屬等共

六百二十九人,而出席的共有五百二十三人。今年

的路線與往年不同,起點為新亞書院圓形廣場,終

點為夏鼎基運動場,全程四千米。謹錄下部份參與

者感言。

工作人員感言

今年的健步跑中,我雖然只是擔當報到處的工

作人員角色,但仍能感受到當中的氣氛。

大學生普遍的生活習慣都是﹁遲睡遲起﹂,但

當日參與者很早就精神奕奕地於錢穆圖書館門前等

待參與。想不到這次的參與率很高,單是我的報到

表都有九成的同學出席了。

於報到區附近,同學們都與自己同系或同宿

的朋友聚集,十分熱鬧,難得地大家一點倦意也沒

有。到了九時許,完成開幕禮後,大家便蜂擁般到

達起點區,隨著訊號響起,參賽者亦起步出發。望

著大家的背影遠去,一陣陣的笑聲慢慢消失,真希

望自己亦是其中一員,能親身感受與朋友們一同滴

著汗水的歡樂。

方珮如

這個星期六是新亞健步跑的大日子。今日的新

亞書院比平日熱鬧多了。錢穆圖書館前人頭湧湧,

到處都是參加健步跑健兒。雖然我並不喜歡跑步,

但身為一位新亞新生,我又怎能不參加這個盛會

呢?所以我選擇擔任工作人員來參加這項盛事。

我負責照料行李,每一個要存行李的參賽者也

要到我那邊弄貼紙。開始時人還不算多,但起步時

間漸近,人也越來越多,工作也越來越忙碌。幸好

有其他同學幫手,很快便完成了。遠處傳來出發的

號令,真的想自己也成為當中一分子。這次參加書

院舉辦的活動,令我認識到別學系的同學。希望以

後也有機會參加這一項盛事!

劉詠琪

十月十三日,一年一度的院慶健步跑,雖然我

不是其中一名健步跑成員,但能夠成為工作人員,

為書院出一分力,也覺得很開心。

星期六的早上,看見一個個健兒們有說有笑,

在新亞圓形廣場整裝待發,頓時為平靜的早上增添

了不少熱鬧氣氛。而作為工作人員,能夠為健兒們

辦理登記手續,也樂在其中。

半小時的登記程序很快就過去。嗶一聲後,一

個個健兒們都開始他們的健步旅程,而工作人員們

就在一片熱鬧聲中散去。

總括而言,很高興可以成為工作人員為活動出

分力。希望下年的H

appy Run

也能有機會成為工作

人員,或成為其中一名健兒!

李敏鈴

報名擔任工作人員,其實只是為了﹁體育科的

參與分﹂!想不到這次在競賽中雖然只是一名工作

人員,但也感受良多!

該天八點十五分便到錢穆圖書館集合,原以

為工作人員會是最早到達的一批,怎料當時已有一

群健兒到達了。大家看起來都精神飽滿,興致勃勃

的,有些在閒聊,有些在熱身,為比賽作充分準

備。

我的崗位是負責為參賽者登記及派發號碼布,

故不算是﹁粗重工夫﹂。倒讓我有機會觀察健兒們

的準備情形和各種姿態。參賽者不只有書院學生,

還有職員及他們的子女。我看見有很多學會、莊員

及迎新營組員結伴一起參賽,充分體現出他們的友

58周年院慶健步跑

- 10 -

10-12-happyrun-1.indd 7010 11/9/07 5:11:38 PM

(7011)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誼和團隊體育精神!

比賽快將開始,參賽者也緊張起來,工作人員

也不禁為他們打氣呢!在嘉賓致辭後,比賽正式開

始,看見同學們一鼓作氣的跑步,我們心中也湧起

一股激昂的情緒!

雖然我們沒有參與比賽,但該天參賽者們精神

奕奕的跑姿、同學打氣的聲音;開跑一刻的歡呼聲

和現場的愉快氣氛郤叫我難忘;我已經約了幾位同

學下年一起報名參賽呢!

黃穎芝

十月十三日,星期六,晴

﹁麻煩同學檢查是否已經扣好衣物袋。﹂

﹁請把衣物袋放在桌上,您的號碼是什麼?﹂

﹁直走轉左放在貨車上,比賽完畢後在夏鼎基

運動場拿回。﹂

今天,負責檢查參賽者衣物袋的我,樂在其

中。

﹁謝謝您清晰的指引。﹂

﹁幸好得到您的提醒,要不然,我定忘了扣

上。﹂﹁

謝謝您今天積極的參與服務。﹂

親切的笑容、誠懇的態度、熱心的服務,

我知道,他們,感受得到。

藍天、翠山、秋風,伴隨,在途上。

﹁沿途有你伴我高飛,盡是快樂無限美。﹂

體味到那份久違的投入,不只是參賽者。

我體驗到了,你呢?

下年健步跑見。

林秋霞

健步跑健兒感言

十月十三日是新亞健步跑,作為一個新生當然

要參與其中感受一下熱鬧的氣氛。當日沒有猛烈的

太陽,偶然還有一陣陣微風吹過,實在是運動的好

日子。中

學時期是越野隊隊員,每次出外比賽都非常

辛苦,開始時也以為健步跑也是如此。但,比賽過

程卻非常輕鬆,看到旁邊都是認識的人,大家有說

有笑的彼此鼓勵,以四十分鐘內完成目標,感覺非

常好。比

賽的時候,常常遇到斜坡,一口氣往下衝,

風迎面而來,有一種飛的感覺。跟同系的人一起衝

下去,不禁笑了,我好喜歡這種感覺。

終點就在前面,用盡全力向前衝,完成了,感

覺極好。一個又開心,又可運動,更可得到成就感

的活動。不可不參加,不然,怎麼告訴別人你是大

學生啊!

梁婉君

我感到可以與整個書院的學生一起跑步是一件

令人很興奮的事,沒想過上到大學仍有與中學一樣

的團體活動,這樣可以增加我們對書院的歸屬感。

健步跑是一項有意義的活動,不但可以鼓勵學生注

意身體健康,還可以做善事,實在難得!

而中大的環境亦十分適合這類型的大型活動,

比較安全,感覺自己像電視上的馬拉松賽事的運動

健兒一樣,大家都很努力去完成這麼有意義的活

動。若果大會在跑步前囑咐大家做熱身的話,整個

活動就更加完美,因為熱身不夠,像我一樣在完成

後便肌肉酸痛了。

鍾偉霞

新亞健步行,是書院一年一度的盛事。身為新

亞人,我也戰戰兢兢地參加了這項活動。老實說,

我並不是個運動健將,更遑論是位長跑好手。可能

四千米對其他選手而言是微不足道,但對我來說,

卻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我卻自告奮勇地填

了報名表。除了是身體力行,以表示支持書院外,

也許,是想藉此機會挑戰一下自己的能力吧!

比賽那天,看到圓形廣形場前人頭湧湧,六百

多名健兒們整裝待發,這也使我開始膽怯起來。我

自問不是天天練跑的人,從前亦未參加過這類活

動。

﹁我真的可以嗎?﹂我不禁懷疑自己。

哨子聲一響,各人都奮力向前跑,我也不甘

示弱,保持著平均步速,希望不要落後太多。可

是,跑至中段,我開始感到有點力不從心。加上早

前病倒了,體能欠佳,以致不斷被人從後趕上來。

那時候,雖然我自知已不能再追上去,但我亦不想

放棄,繼續慢慢地跑著。比賽路上,我看見很多人

都穿著代表他/她們學系或書院的衣服,三五成群

的一塊兒跑,還不時一邊跑一邊叫著口號,很是團

結。看到大家都這樣努力,沿途工作人員又不停為

我們打氣,我也憑著意志捱下去,誓要跑到終點為

止。

我跑著跑著,看見目標就在眼前,於是我用盡

最後的一分力,衝過終點。我到達終點時,大部分

健兒已經在看台上休息,雖然我名次不高,但我也

只是志在參與。比賽過後,一方面我發覺長跑沒有

我想像中那麼困難;另一方面,原來只要肯堅持,

像我這樣孱弱的人也能跑畢全程,這也是對我個人

能力的肯定。希望書院將來會舉辦更多這樣有益身

心的活動,讓更多人參與其中,享受運動的樂趣。

梁麗欣

- 11 -

10-12-happyrun-1.indd 7011 11/9/07 5:11:39 PM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7012)

- 12 -

新亞書院第五十八周年院慶健步跑 (2007年10月13日)

名次 姓名 時間

冠軍 林建榮 14分34秒

亞軍 霍長明 15分25秒

季軍 李多哲 15分39秒

殿軍 李浩文 16分53秒

第五名 李健康 17分22秒

第六名 張明遠 17分26秒

第七名 李鴻基 19分34秒

第八名 林錫樂 19分45秒

第九名 洪壯志 23分02秒

男子教職員組個人賽

名次 姓名 時間

冠軍 張振毅 12分14秒

亞軍 莫自聰 13分21秒

季軍 唐家健 13分30秒

殿軍 梁健樑 13分39秒

第五名 楊國強 13分56秒

第六名 袁正豐 14分1秒

第七名 余奕霖 14分22秒

第八名 羅仰峰 14分31秒

第九名 林裕顯 14分34秒

第十名 鄒表邦 14分41秒

男子公開組個人賽

名次 姓名 時間

冠軍 林三才 13分21秒

亞軍 王鳴深 14分53秒

季軍 陳明琛 15分43秒

殿軍 郭韋傑 15分52秒

第五名 卓嘉健 16分35秒

第六名 邱文麒 18分34秒

第七名 楊德望 19分2秒

第八名 黃俊雄 20分11秒

第九名 盧學良 20分38秒

男子校友組個人賽

名次 隊名 三人名次總和

冠軍 諸朋走友 133

亞軍 知行 130 319

季軍 喪標 364

男子隊制賽

名次 姓名 時間

冠軍 莫坤琳 15分38秒

亞軍 吳佑勤 16分23秒

季軍 羅杏芝 16分38秒

殿軍 林凱欣 16分40秒

第五名 郭小寶 18分43秒

第六名 蕭佩兒 18分46秒

第七名 鄧碧群 18分48秒

第八名 曾思嘉 18分57秒

第九名 李琼恩 19分13秒

第十名 余婉蘭 19分15秒

女子公開組個人賽

名次 隊名 三人名次總和

冠軍 SPE 133

亞軍 VAB 319

季軍HAPPY

RUNNER364

女子隊制賽

名次 姓名 時間

冠軍 盧碧嫻 16分44秒

女子校友組個人賽

名次 姓名 時間

冠軍 Riley Meredith 19分15秒

亞軍 Lauper Julia 22分40秒

女子教職員組個人賽

10-12-happyrun-1.indd 7012 11/9/07 5:11:42 PM

(7013)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幸有成功步行日

英材雲集耀香江文:霍偉基

本年十月十三日,書院與成功慈善基金會聯合

舉辦「成功慈善步行日暨新亞書院五十八周年院慶

健步跑」。是日風和日麗,最宜跑步遠足。書院的

師生,校友共有超過六百人報名參加。除了健步跑

外,當日還舉行慈善步行籌款 ── 友邦成功慈善基

金會的友好,在商界長袖善舞之餘,亦不忘回饋社

會,出錢出力支持書院以至本港大學教育。就以慈

善步行日為例,成功慈善基金會特邀請各界友好蒞

臨中大舉行步行籌款,其所得善款悉撥作書院各項

學生交流活動及發展之用,可謂造褔學林,功在桑

梓!是日撥冗蒞臨主禮的成功慈善基金會及香江獅

攝影:陳婉珊(計算機科學/3)

子會的諸位領導及友邦保險有限公司的友好極眾,

不啻俊材雲蒸,英賢滙集,亦可見該會對書院的支

持是不遺餘力的。是次活動的主禮嘉賓芳名謹詳列

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本院署理輔導長 陳新安教授

中大協理副校長 許敬文教授

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 榮潤國教授

成功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董事 江德歷先生

成功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董事 馮小玲女士

成功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董事 黃靄兒小姐

本院校董及香江獅子會前會長 郭少明先生

本院校董及香江獅子會會長 杜達輝先生

本院前校董 胡世榮夫人郭子端女士

美國友邦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營業行政部

副總裁及營業總監 詹振聲先生

美國友邦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營業行政部

助理副總裁及營業總監 李誠凱先生

左起:(主禮嘉賓)郭子端女士、杜達輝校董、郭少明校董、黃靄兒女士、江德歷先生、陳新安教授、許敬文教授、榮潤國教授、

馮小玲女士、李誠凱先生、詹振聲先生

陳新安教授(左)與美國友邦保險的友好談笑甚歡

(上)全體大合照(左上)步行活動即將起步;(左下)筆者與活動籌委合影

- 13 -

13-happyrun.indd 7013 11/9/07 5:12:08 PM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7014)

新亞水運會

鍾文(心理一)

從前談起新亞水運會,我真的不抱有好感。因為在某程度而言,它並不是我自願自

發參加的。我是一年級新生,體育排球課能力低,在體育老師勸喻下才參加了水運會的

比賽以及擔任工作人員。對我而言,這簡直是一件苦差,大概都是為了爭取體育學分而

參加的學生活動吧?

可是水運會完結後,我卻感到它帶給我無比的愉快,並很慶幸有這段經歷。

首先水運會並沒有我想像中的沉悶。雖然在場的參賽者大多不是游泳好手,可是大

家都努力游到最好,有些新秀的同學游到中途沒有氣力,也會掙扎游至終點,不會隨便

放棄。也因為參賽者大都志在參與,水運會的氣氛輕鬆愉快,少了一種壓迫感,無論有

獎沒獎,大家都很開心。

其次是認識到新朋友。在我完成了

個人項目並已沖身後,正抱著輕鬆愉快

的心情欣賞比賽,體育老師竟然因為走

讀生接力賽缺人,所以邀請我再更換泳

衣下水,實在有點氣憤!可是我還是換

上泳衣參加接力賽,並因此認識到兩位

分別來自美國和委內瑞拉的新朋友,而

且成了好朋友。

再者,在連番下水運動後,僵硬的

身軀彷彿重新啟動般,筋骨變柔軟了。

雖然很累,但感覺卻很好,重新喚起我

運動的欲望。這使我明白書院為何舉辦

水運會。據研究調查顯示,運動可使人

心情舒暢,學習能力提高等。而且,多

點投入校園生活,應該也會增加我們對

書院的歸屬感吧?

總結而言,這次水運會真的很開

心、有趣,沒有讓我失望,倒讓我獲得

一段美好的回憶。

- 14 -

14-swimming gala.indd 7014 11/9/07 5:13:08 PM

(7015)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新亞書院周年水運會比賽成績(2007年9月21日)編號 項目 男子組 大會記錄 女子組 大會記錄

一 二 三 一一 二 三1 50M

自由式

姓名 羅宇航 曾建邦 許智豐 2004 李亮葵 何芷彤 王至斐 陳倩瑜 2004單位 生物化學 工商管理 運動科學 專業會計 新聞與

傳播

生物化學 專業會計

成績 28”84 32”80 25”20 28”16 32”98 33”03 31”492 50M

背式

姓名 鄧樂聰 曾建邦 雷煜傑 許智豐 2005 梁令欣 王至斐 賀曼玲 羅秀蘭 2003單位 電子工程 工商管理 計算機

科學

運動科學 醫學 生物化學 社會工作 醫學

成績 36”20 39”18 40”20 32”06 41”22 42”21 1’31”53 35”173 50M

蝶式式

姓名 麥震江 劉非 許智豐 2005 李琼恩 何芷彤 王至斐 張蕊萍 1993單位 化學 電子工程 運動科學 專業會計 新聞與

傳播

生物化學 社會工作

成績 30”82 34”58 27”54 31”51 35”15 35”68 32”764 50M

蛙式

姓名 麥震江 鄧樂聰 劉非 李思朗 2001 李琼恩 鄧芷晴 陳寶儀 趙善穎 2005單位 化學 電子工程 電子工程 工商管理 專業會計 工商管理 語文教育 專業會計

成績 37”29 38”74 39”25 32”77 39”42 40”03 43”69 36”615 50M

自由式

(新秀)

姓名 文進 張耿飈 孫盛浩 辛法軒 1993 湯蒨彤 梁君菱 林惠芝 何芷彤 2004單位 物理 訊息工程 機械與自

動化工程

系工 政治與

行政

機械與自

動化工程

工商管理 醫學

成績 30”71 37”78 41”33 28”67 38”35 45”27 1’00”42 33”516 50M

蛙式

(新秀)

姓名 文進 林海東 陳曉軍 陳俊良 2003 馮朗嵐 鍾文 梁君菱 黃家穎 2003單位 物理 計算金融 法律 環境科學科學 運動科學 心理學 機械與自

動化工程

專業會計

成績 39”56 41”20 42”00 35”91 43”32 56”46 56”90 48”237 100M

自由式

姓名 羅宇航 鄧樂聰 許智豐 2005 李亮葵 何芷彤 張蕊萍 1993單位 生物化學 電子工程 運動科學 專業會計 新聞與

傳播

社會工作

成績 58”28 1’11”86 56”81 1’03”87 1’20”54 1’07”188 100M

蛙式

姓名 麥震江 劉非 曾裕威 李思朗 2001 李琼恩 鄧芷晴 賀曼玲 趙善穎 2003單位 化學 電子工程 電子工程 工商管理 專業會計 工商管理 社會工作 專業會計

成績 1’28”25 1’33”50 1’35”58 1’13”04 1’32”35 1’42”80 2’58”40 1’22”169 200M

自由式

姓名 羅宇航 王耀鴻 梁志和 1986 馮朗嵐 馬嘉蔚 郭小寶 Kristine Schaene

1993

單位 生物化學 中醫 藝術 運動科學 運動科學 運動科學 亞洲課程

成績 2’33”57 3’48”83 2’19”21 3’45”83 4’34”97 4’56”23 2’40”0610 200M

蛙式

姓名 陳俊傑 童金源 李思朗 2001 鄧芷晴 馬嘉蔚 陳寶儀 趙善穎 2005單位 電子工程 運動科學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運動科學 語文教育 專業會計

成績 3’55”41 3’59”90 2’50”65 3’37”82 3’53”51 3’54”78 2’59”4411 100M

背式式

姓名 馮朗嵐 馬嘉蔚 郭小寶 趙善穎 2005單位 運動科學 運動科學 運動科學 專業會計

成績 1’55”50 2’46”09 2’47”28 1’17”4312 200M

四式

姓名 梁志和 1986 羅秀蘭 2000單位 藝術 醫學

成績 2’35”32 2’48”94

周年水運會團體成績 第 44 屆陸運會團體成績

冠軍 亞軍 季軍 冠軍 亞軍 季軍

全場團體 運動科學 電子工程 生物化學 運動科學 藝術 護理

男子團體 電子工程 生物化學 化學 電子工程 運動科學 自動化工程

女子團體 運動科學 專業會計 工商管理 運動科學 護理 社會工作

宿舍競賽 走讀 志文 知行

男子個人全場總冠軍:����化學������生物化學�����化學������生物化學��化學������生物化學�化學������生物化學�������生物化學������生物化學� 男子個人全場總冠軍:�自��電子工程��自��電子工程�

女子個人全場總冠軍:�� 恩�專業會計��專業會計�專業會計�會計� 女子個人全場總冠軍:����運動科學�����運動科學�

- 15 -

15-swimming gala record.indd 7015 11/12/07 10:18:44 AM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7016)

第58周年院慶

歷任院長盃師生賽

第五十八周年院慶歷任院

長盃師生比賽已順利舉行。

今年院長盃老師隊及學生

隊同取四分,共享總冠軍寶

座。有關比賽結果列後:

陸運會感想

陸運會籌委會主席

新亞書院的陸運會在剛過去的星期五

︵十日廿六日︶順利舉行。過去一個多月的籌

備工作,實在是有賴一班勞苦功高的籌委成

員,和協助的體育部導師、職員及工作人員,

由宣傳工作,報名,賽事編排及事前準備等都

能特顯出團隊精神。對於我們一群同學來說,

確實是一個寶貴的經驗。

本年度參加的人數比預期中多,是近五

年來最多的一次,一共有四百多人報名參與。

這個消息對於一眾籌委來說,實在是對我們的

一大鼓舞。

本年度的賽事最大的特點是中大田徑場

終於進入電子計時的年代,雖然好像是遲了一

些,但遲總好過無。今年徑賽項目沒有新的紀

錄出現,我想亦與這個原因有關。

最後,我謹代表陸運會的籌委會多謝黃

院長在百忙之中抽空出席升旗禮、致辭及頒

獎。此外,亦要多謝一班為比賽整晚辛勞的工

作人員,沒有他們的支持,絕對不會有新亞陸

運的存在。多謝!

第58周年院慶歷任院長盃師生比賽成績

項 目 歷任院長盃比賽成績

獲勝隊伍老 師 學 生

網 球 金耀基院長盃 3 0 老 師

羽毛球 吳俊升院長盃 0 3 學 生

乒乓球 全漢昇院長盃 3 0 老 師

足 球 余英時院長盃 1 0 老 師

籃 球 林聰標院長盃 45 48 學 生

象 棋 沈亦珍院長盃 3 5 學 生

美式桌球 梅貽寶院長盃 2 1 老 師

壁 球 梁秉中院長盃 1 4 學 生

總冠軍 錢穆院長盃 4 4 老師/學生/學生學生

- 16 -

16-athletic meets.indd 7016 11/9/07 5:14:19 PM

(7017)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3(2007 年 11 月)3(2007 年 11 月)

新亞書院第 44 屆周年陸運會比賽成績(2007年10月26日)編號 ���� 男子組 大會記錄 女子組 大會記錄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1 100M 姓名 李天倫 黃椿鵬 余耀輝 羅敬彬 2003 任悅誼 郭小寶 曾樂芹 龍冬敏 2004單位 藝術 政政 工商管理 運動科學 運動科學 運動科學 運動科學 運動科學成績 12”22 12”23 12”43 10”70 14”37 14”72 15” 13”39

2 200M 姓名 李天倫 林健春 黃椿鵬 羅敬彬 2003 陳嘉欣 蕭佩兒 馮穎欣 黃美琦 1987單位 藝術 系統工程 政政 運動科學 運動科學 護理 機械工程 新聞學成績 25”09 25”26 25”66 22”59 30”30 36”17 39”84 28”87

3 400M 姓名 余耀輝 麥啟明 施家鍵 李柏棠 1975 蕭佩兒 李琼恩 黎善彤 黃美琦 1987單位 工商管理 保險、財

務與精算

醫學 經濟 護理 專業會計 政治與

行政

新聞學

成績 55”73 57”78 59”26 54”02 1’16”31 1’16”60 1’23”05 1’05”794 800M 姓名 莫自聰 孫盛浩 林海東 陸仲良 1985 曾思嘉 張啟欣 林凱欣 潘煒芳 2006

單位 電子工程 機械工程 計算金融 生物 心理學 運動科學 護理 運動科學成績 2’21”71 2’26”31 2’31”22 2”09”10 3’25”38 3’31” 3’31”75 2’36”62

5 1,500M 姓名 李定邦 鄒振邦 孫盛浩 陳志文 2005 林凱欣 張啟欣 李琼恩 潘煒芳 2006單位 醫學 化學 機械工程 護理 護理 運動科學 專業會計 運動科學成績 5’13”35 5’13”58 5’14”27 4’24”90 6’13”69 6’18”75 6’48”13 5’31”76

6 5,000M 姓名 莫自聰 鍾逸偉 曾裕威 黃建平 1988單位 電子工程 護理 電子工程 化學成績 21’20”02 22’18”60 23’20”74 17”45”95

7 110M男

100M 女

高欄

姓名 賴國鴻 林健春 陳源發 邱沃文 1983 任悅誼 王玉珊 鍾偉霞 任悅誼 2004單位 醫學 系統工程 自動化

工程

經濟 運動科學 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 運動科學

成績 19”68 19”88 21”06 17”10 17”94 22”75 33”55 17”118 400M

中欄

姓名 麥啟明 莫鑑明 童金源 余展榮 1996單位 保險、財

務與精算

自動化

工程

運動科學 醫科

成績 1’06”31 1’07”20 1’11”09 1’01”739 跳高 姓名 程煥權 童金源 馬景桓 朱琦昌 1995 郭小寶 王雪平 楊霖潔 馬秀英 2004

單位 機械工程 運動科學 計算機

科學

醫科 運動科學 商科基礎 藝術 運動科學

成績 1.63M 1.60M 1.55M 1.9M 1.32M 1.31M 1.10M 1.55M10 跳遠 姓名 陳俊傑 莫鑑明 程煥權 潘健侶 1987 任悅誼 曾樂芹 陳嘉欣 馬秀英 2003

單位 電子工程 自動化

工程

自動化

工程

歷史 運動科學 運動科學 運動科學 運動科學

成績 5.66M 5.55M 5.38M 6.63M 4.99M 4.20M 3.92M 5.54M11 三級跳遠 姓名 李定邦 郭堯 朱靜國 潘健侶 1987

單位 醫學 工科基礎 運動科學 歷史成績 10.99M 10.88M 10.80M 13.89M

12 鉛球 姓名 林子駿 陳克亦 郭偉傑 梁漢釗 1988 胡幗姿 蕭佩兒 羅鈺蔚 謝少玲 1986單位 計算金融 運動科學 語言學 生物 藝術 護理 計算機

工程

企人

成績 9.06M 7.58M 6.89M 10.41M 6.53M 6.27M 6.25M 9.61M13 鐵餅 姓名 林���� 蕭旭文 關明勝 陳建會 2001 盧泳欣 郭小寶 柯卓伶 吳���� 2005

單位 工商管理 專業會計 護理 電子工程 政政 運動科學 新聞傳播 運動科學成績 21.86M 17.88M 14.45M 32.09M 19.13M 18.26M 14.38M 23.70M

14 標槍 姓名 莫自聰 陳俊傑 陳樂生 平滔 1987 陳麗貞 鄧凱婷 馮家欣 謝少玲 1986單位 電子工程 電子工程 專業會計 亞洲文化 化學 哲學 酒店旅遊 企人成績 34.24M 32.26M 24.92M 46.32M 16.14M 15.24M 13.14M 27.66M

15 撐竿跳高 姓名 何德藝 譚偉文 1985單位 物理 生物成績 2.5M 3.1M

16 4x100M

接力

單位 運動科學 自動化

工程

電子工程 運動科學 2002 運動科學

1

護理 運動科學

2

運動科學 2005

成績 50”88 51”13 51”47 46”80 56”90* 1’06” 1’07”13 58”1217 10x400M

10x200M

接力

單位 自動化

工程

工商管理 電子工程 經濟 1974 社會工作 工商管理 運動科學 2004

成績 10’44”10 11’04”40 11’11”44 10’08” 6’32”37 6’45”53 5’30”38

- 17 -

* 破大會記錄

17-athlectic record.indd 7017 11/12/07 10:12:57 AM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7018)

早期著述

雙陽高亨先生(1

900-1

986

)早歲從學於王靜

安、梁任公兩位大師,寢饋古文字學與訓詁,進而

以此「群經的附庸」攻研經典諸子,即所謂由訓詁

以通義理。從上世紀二十年代起,他先後有《周

易古經通說》(下稱《通說》)、《周易古經今

注》(下稱《今注》)、《詩經今注》、《老子正

詁》、《諸子新箋》等多種著述問世。前述有關周

易二書,是相輔而行的。原周易經文固已難明,高

氏兩書,尤其是《今注》,行文簡奧,動必徵典引

古,是不容易進入的,讀者需要力迫其心,抖擻精

神,一如抗風冒雨,扶壁向前,始得寸進。

周易包括經與傳兩部分,經乃指六十四卦,

卦有卦名和卦辭,每卦有六爻,各爻之下繫有爻

辭,此即所謂古經。傳乃指〈十翼〉,是闡釋古經

的十個篇章,計有: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

上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傳統上

認為都是孔子做的,用以解釋周文王對各卦爻所繫

的爻辭。這十個篇章在西漢時合稱作〈易大傳〉,

或簡稱〈易傳〉。經和傳成書的年代有先後,經大

致成於西周初;傳的彙集,據今人的一般說法,不

能早於戰國年代,可說是最先的一位佚名高士對古

經做的「釋文」和讀易心得,但有人相信確實記有

孔子的說話在裏面。高氏二書既定名「古經」,所

以他在卷前聲明:《今注》只闡釋六十四卦的卦辭

及爻辭而止,全不牽涉漢人後起的象與數。但周易

既是筮書,今日的讀者難免要求從中占問休咎的,

也就是說要過問筮法。故高氏在《通說》中闢有

專章,從繫辭傳〈大衍〉章研尋占問吉凶悔吝的方

法,配合從《左傳》和《國語》等史書中得到的筮

證,寫成〈筮法新考〉。

高氏此兩書的著成時日是有先後的,大概先

有《通說》,後有《今注》。我讀此二書,也是順

次序循《通說》入手,並經常從《今注》回溯至

《通說》的,以明作者立說的根據所在。現先簡介

一下《通說》。此書共分七章,主旨是將有關古經

的各種問題解說清楚,例如裏面有專章臚列六十四

卦及各卦六爻所繫的占斷辭:吉凶、悔吝、貞厲、

憂虞、咎譽、利用等,以歸納法求出較為確定的意

義;對經中四個重要的占斷辭「元、亨、利、貞」

也作源溯式的疏解。至於古經中某卦為何繫某卦

辭,某爻為何繫某爻辭,又某爻何以定為休或為

咎,何以為凶或為吉,其故何在?如照傳統的易學

家意見,這都可以從卦中的象與數得到啟示;或從

卦中有關爻的位次與該卦的上卦(或下卦)同位爻

的爻次構成的關係,宛轉曲折地尋求解答;甚至可

以由該卦內求得的「互卦」或從卦中旁通而得的

「之卦」,從中搜求解答。但高氏在《通說》中既

已聲明,他要盡掃前賢諸如此類的象數說,認為我

們今後注《易》不應更添附會,只需釋述卦爻辭即

已足夠。所以《今注》解說六十四卦,是專憑訓詁

和考據抉發古代的一些故事,或推測前人占筮時記

下來的事項,從中得出一點教訓,即已達到讀易的

目的。我讀高氏二書後,覺得各卦爻義迷離惝恍之

處仍然甚多。所以,我們今天處理古經的經義,即

使對某卦某爻能夠明白裏面的意思,仍應視為僅得

到其中的一種可能的、近似的解釋而已。

後期著述

到七十年代,高氏復有新作《周易大傳今注》

(下稱《大傳》)。此書是以〈十翼〉併入前書

《今注》內,合經與傳為一,將彖、象傳各條分附

於有關的卦與爻之後,取例一如王弼之注易。在

《大傳》內,原《今注》內的繁瑣考證過程已作部

分省略,但對〈十翼〉則有詳注。〈十翼〉當然是

以象數解釋古經的,故《大傳》在開卷前有專章講

論卦爻的象與位,以補《今注》的不足,但著者仍

然申明:「我以為注〈易傳〉,須講明其固有的象

數說,但要至此而止,不可多走一步。」新書對古

經卦爻的處理,大部分仍從《今注》,當中除有字

句增減外,以新解代舊解者為數亦不少。總計連同

闡釋各卦的相關附文,全書共675

頁,可說是一浩

大的縫合工程。工作固然吃力,但不一定能討好,

因為〈十翼〉中的彖傳和象傳大多以意象和爻位拆

解經義,與古經原意是不盡相符的。因此,新書對

每一爻辭或卦辭所並列的「經義」和「傳義」也不

盡相契合,互相牴牾之處比比皆是,但即此可知高

氏對經與傳的處理,並沒依循傳統經注家「以傳釋

經」的舊路。研

尋經義,畢生努力

《大傳》出版期間,正值湖南馬王堆發掘漢代

古墓。在出土的文物中,有周易經傳的帛書寫本,

即所謂《帛書》。據學者研究,此帛書是漢初在楚

地流行的本子,與現今通行的周易分屬南北兩個版

本。取此兩本參校,殊異的地方原應可以提供通行

本中的若干難明部分作參考,不過兩個本子畢竟仍

存有類似的疑難,不易解決高氏在《今注》提出的

讀高著《周易古經今注》

黎華標

- 18 -

18-21-laiwahbiau.indd 7018 11/9/07 5:15:54 PM

(7019)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大部分文字上的疑問。我所讀上面的高氏三書,前

二書都是香港中華書局一九六一年的繁體字舊版,

《大傳》則是國內的齊魯書社版,印明為一九八八

年第五次版,用簡體字排印,足誌新舊時代的分

野,裏面已添入從校勘《帛書》所得的補充資料。

可見《大傳》書序雖早成於一九七零年,作者在

一九八六年逝世前,還來得及在《帛書》公布後所

補做若干經義的修訂工夫。(如要進一步講論《大

傳》,勢須另有專文,現姑且到此為止。)

迨至二零零四年三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將高

氏先後期述作十七種彙成編集,定名《高亨著作集

林》,共十卷。據大略檢竅所得,置於集林首卷的

《今注》(並附《通說》),已非前述中華舊版書

的本來面目,其中有若干卦義與爻義的疏釋已作大

幅度修訂,可推想高氏近數十年來仍一直探尋經文

奧義的真象,迄未稍懈。還值得注意的是:集林卷

二《大傳》內所含的《今注》,與首卷《今注》竟

成兩個版本,當中對若干卦爻解釋,有部分不盡全

同。本文以下所據論的,主要以卷首的《今注》為

據;兩《今注》間的差異將不予細論,誠以經義迷

茫,不宜定限以某解義為唯一準繩也。

研經新路向

近世的易學研究者與從前象數派易學家的最

大分別處,就是能夠別闢門徑,專從文字和聲韻破

解卦辭中的若干字義,使卦爻得到較寬廣、較愜人

心意的理解路子。高氏既然要掃除漢人以來解易的

象數說,便專以其文字訓詁專業,一意從單辭隻字

入手,從文字的原型推考其演變過程;或以一字的

同聲系通假,旁通至若干其他字,或因字形近似而

推測應為某字之譌,或因爻義欠通浹或與占斷辭不

合,而推想某爻的某字應作他字,或從他卦所見以

補綴本卦文義等方法。總之,思理與推想兼配以橫

空想像,不一而足,務求破除古經周圍的荊棘榛

莽,直探卦爻辭的真意。高氏數十年孜孜矻矻的鑽

研,所得創獲是豐富的。較顯著的例子,比方以卦

辭中的「元亨」解作盛大的享祭禮;卦爻中常出現

的「貞」、「孚」等占辭,傳統的疏釋為正固、為

誠信,但據高氏訓詁,前者宜解作占問;後者除間

或解作信實,更多時應解作俘虜、擄獲、處罰或轉

借為捊字。〈遯〉卦中的遯字借作豚,即小豕。

〈離〉卦中的離字(或作离)借作螭,即龍也。

〈咸〉卦的咸字,除原義為感應,亦借解作傷。

〈明夷〉卦各爻所記的明夷,其實是一只鳴雉。以

下試選擇若干卦爻釋義.以見高氏專業治經的成

果:(考據過程大致省略)

〈小畜〉

(下乾上巽)六四:有孚,

血去,惕出,無咎。

高解云:孚讀為浮,罰也。血去謂血流而去

其身。有孚血去,指受撻笞之罰而流血也;惕借為

逖,遠也。「筮遇此爻,將受撻笞之罰,…

宜去

而遠走,則無咎矣。」

〈泰〉

(下乾上坤)九二:包荒,用

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高解云:包借為匏,瓠也。荒、空也。馮河,

即涉河。包荒,用馮河,謂瓠空而以之涉河也。

遐、遠也。遺、棄也。馮河之時,不遐棄其友,即

攜友以渡也。亡上疑當有悔字,《易》常言悔亡,

即其證也。尚、借為賞。行。道也。中行謂中道。

……

「用瓠馮河,不棄其友,是臨難不忘舊也。其

上將嘉而賞之。疑此亦古代故事也。」

〈豫〉

(下坤上震)九四:由豫,大

有得。勿疑朋盍簪。

高解云:由、疑當作游,古人謂田獵之事為

游。由豫者,游田而厭倦也。耽於游田,古人所

戒,然則游田而厭倦者,必將改其荒嬉之度,補其

闕失之德,急於正務,有所成功明矣。故曰:「由

豫,大有得。」盍、借為嗑,多言也。簪、疑借為

譖;譛、讒也。「勿言朋嗑譖」者,謂不必疑友人

多言而讒己也。

〈咸〉

(下艮上兌)九三:咸其股,

執其隨,往吝。

高解云:隨借為隋。說文:「隋、裂肉也,从

肉,从隓省聲。」裂肉、謂以刀割裂之肉。「咸其

股,執其隨,」亦傷之象,難於有所往。故曰「往

吝。」〈

遯〉

(下艮上乾)九四:好遯,君

子吉,小人否。

高解云:好讀為美好之好,與愛好之好,義皆

不諧。疑好者、饋也。《周禮.大宰》:「九曰好

用之式。」鄭注:「好用,燕好所賜予。」好用謂

饋用也。…

好遯,謂餽人以豚也。餽人以豚,在

君子以成其禮,(《論語》記陽貨歸孔子豚事是其

例也。)在小人大喪其財。《禮記.內則》:「凡

接子擇日,冢子則大牢,庶人特豚,士人特豕,大

夫少牢,國君世子大牢。」接子之大典,庶人僅用

特豚,則庶人餽豚不徒財有不給,亦禮所不許,故

曰:「好豚,君子吉,小人否。」

〈夬〉

(下乾上兌)上六:无號,終

有凶。高

解云:无號、義不可通。疑无當作犬,形

近而譌。犬號,凶兆也。《墨子.非攻下篇》云:

「昔者三苗大亂,龍生於廟,犬哭乎市。」…

吾鄉猶以犬哭為凶兆,殆古之遺俗也。

- 19 -

18-21-laiwahbiau.indd 7019 11/9/07 5:15:55 PM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7020)

〈中孚〉

(下兌上巽)九五:有孚孿

如,无咎。

高解云:孚、讀為浮,罰也。《說文》:

「孿、係也。」孿如猶孿然,拘係之貌。拘係而囚

之,亦罰之一種也。有罰加身,縲絏孿然,但筮遇

此爻,即可解捝,故曰:「有孚孿如,无咎。」

考古與解經

歷來經典考據家對自己所考得的成果,信心

堅確,為此不惜更改經典,進退經文,事所常有,

碩學如高氏,亦未能免此。清儒章實齋有言:「實

學求是與空談性天,不同科也。考古易差,解經易

失。」(《文史通義》〈朱陸〉篇)解經的失誤不

只出於空談性天;考古有差當然也易使經義迷離;

學者出於執拗的個性,或專以立異說、創新意為高

明,因而錯失經義的,亦不足為奇。下文試本此

意,以四例說明我讀《今注》後所感到不足與遺憾

的地方。

〈乾〉

(下乾上乾)上九:亢龍有

悔。

高解云:亢疑借為沆,池也。亢龍,謂池澤中

之龍也。池澤水淺而幅員或小,草多而泥淖或深,

龍處其中,為境所困之象也。人為境所困,是為有

悔。

按高氏解易,既不受各卦上下爻位含義的約

束,恣意馳騁於考據與訓詁之間,從而創發新解,

固然有可喜的收穫,但於此卦有關亢字的解法,難

免對一字義的堅持而悖失經意。試參朱子《周易本

義》(下稱《朱義》)注此爻云:「上者,最上一

爻之名。亢者,過於上而不能下之意也。陽極於

上,動必有悔。」楊樹達氏《周易古義》卷一有關

此爻,引《史記.蔡澤傳》:「易曰:亢龍有悔,

此言上而不能下,信而不能詘,往而不能自返者

也。」可證前人均據上九之爻位釋亢龍。近人劉大

鈞氏《周易概論》就高氏之釋「亢」義,亦置評

云:「…

亢字與伉、忼、阬、炕、沆、抗、閌、

頏、迒、肮、吭,古皆通假…

然按之周易六十四

卦三百八十四爻,凡擬之以物時,初爻之辭皆取象

于下;反之,凡上爻之辭皆取象于上。據此,從

易爻慣例來看,古人解乾卦上九爻「亢龍有悔之

『亢』字為『窮高』,極高等,正合易爻取象慣

例。」〈

革〉

(上兌下離)初九:鞏用黃牛

之革,九

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

高氏云:說文「鞏、以韋束也。从革,巩

聲。」《易》引此句,甚切當。革、即革韋之革,

乃革之本義也。去獸皮之毛亦曰革,即改革之革,

乃革字之引申義也。本卦革字,有用其本義者,初

九、上六爻是也。

高氏續釋九五、上六爻云:變、疑借為辬,

古字通用。…

…《廣雅.釋詁》:「辬、文也。」

然則大人虎辬,猶云大人虎文;君子豹變,猶云君

子豹文,喻其政威猛,民視之如豹也。革、韋也。

小人革面,言小人之面如革韋而不知恥也。《論

語.為政》篇:「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

恥。」君子豹變,即道以政,齊以刑之意。小人革

面,即民免而無恥之意。上下如此,有所征伐,則

民不用命,必致敗績。…

又卜居者筮遇此爻則

吉。

按高氏對此卦九五及上六兩爻,部分解義既

有資取於小象,而又另作新解。九五爻之虎變,小

象釋作「文炳」;上六爻之豹變,小象釋作「文

蔚」。高氏以變借作辬,復以辬轉解作文,是明

有所資取也。他復據《說文》,取革字本義為革韋

之革,解釋此兩爻。但本卦的彖傳則取革字的引申

義,即以革為改革。今日所謂:「湯武革命,順天

應人!」即出自彖傳。上六爻小象云:「『小人

革面』,順以从君也,」亦以革解作變更。另一

方面,高氏對此兩爻「虎變」及「豹變」,卻不

取「文炳」、「文蔚」義,轉而借喻為「威猛殘

暴,」「小人革面」則喻人民面厚如革韋,進而以

有韋革之面者為「不知恥。」人民不知恥就是不肯

用命,從而推論居上位者有所征伐,必致敗績,

是故爻辭云:「征凶。」至於徵引〈論語.為政

篇〉:「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為佐

證,則明以時代上屬於後起的「無恥」義例轉成

「小人革面」的註腳。這樣迂曲、輾轉的以「虎

變、豹變」齊同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未免

失諸附會。

試參王弼《周易注疏》釋此卦的上六爻云:

「居變之終,變道已成。君子處之,能成其文;小

人樂成,則變面以順上也。」王氏注易,其初亦說

要掃去象數,但「成文」義仍本自小象,並就爻位

而發揮。且君子「成文」與小人「順上」,在義理

上也切近而順適。再者,高氏最後釋上六爻的占辭

「居貞吉」,一似平空而起,於前文「征凶」全無

所承。既云征凶,何以又云居貞吉?王弼注「居」

與「征」則通貫全爻,其文云:「改命創制,變道

已成。功成則事損,事損則无為。故居則得正而

吉,征則躁擾而凶也。」

〈漸〉

(下艮上巽)上九:鴻漸于

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高氏云:前上五爻,文皆有韻,本爻「陸」

「儀」獨非韻,且「鴻漸于陸」與九三爻辭相

重,可知「陸」為譌字,因此置疑「陸」字當作

- 20 -

18-21-laiwahbiau.indd 7020 11/9/07 5:15:55 PM

(7021)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陂」,形近而譌。陂、儀亦相諧,以陂訓沱;

沱、古池字也。…

鴻漸于陂,可以弋取,而用其

羽為舞具。自人言之,則吉。

今按此爻之「陸」字,多家《易》注已證為譌

字。《朱義》則引胡安定及程頤意見云:「陸當作

逵,謂雲路也。今以韻讀之,亦良是。」又、按陸

與逵,於字形更近似,又『逵』與『儀』亦為韻。

據本卦前五爻諸義,此鴻(水鳥)已愈飛愈高,至

上九爻,當應已入雲路,較高氏意謂鴻飛近于地上

池面,於義遠勝。大抵高氏膠滯於爻辭「弋取羽

毛」之義,認為此鳥應低飛近池面,始為人所擒

獲,剪取羽毛。高氏此注之失,與前例「亢龍」釋

義大略相同。

〈无妄〉

(下震上乾)六三:无妄之

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九五:无妄之疾,勿藥有喜。

高注云:无妄之災者,當得之災也。如竈不曲

突,積薪其側,濫擲火種,以致火患,皆是也。无

妄之疾者,當得之疾也,如食過飽,酒過量,…

皆是也。未嘗妄作而得疾病,筮遇此爻,則不藥而

愈。

按高氏解「无妄之災」為當得之災,「无妄

之疾」為當得之疾,語意均悖常理;因而所舉竈不

曲突、飲食過量等例子,對无妄義是不相干的。他

所舉的兩例正好是人為的無知與妄為,都是有過失

的,所帶出的後果,當然是應得的或當得的。細按

本爻意,凡「無妄」而得者,不論為災或得疾,都

是「不應得的」或「不當得的。」

又,就以上二爻的「无妄」而言,高氏始而認

為,由前無妄而來的火患為人所當得,但以後無妄

而招致的疾病則不藥而愈。二「無妄」字義全同,

而人所得的後果居然不同,何以如此?關鍵之一,

是他理解無妄一詞有差。關鍵之二,是他解釋爻辭

全然不考慮各爻的上下位置的差別。據《朱義》:

「无妄,實理自然之謂。《史記》作無望,謂無所

期望而有得焉者,其義亦通。」故朱子理解此卦

六三爻,全據原爻辭,轉釋為:「无故而有災,如

行人牽牛以去,而居者反遭詰捕之擾也。」此爻意

是說:有人家的牛好好的縛牢在那裏,卻讓路人牽

去了,而失主反因此受到官非。我們今日以無辜受

牽連視作「無妄之災」,大致類乎朱子的解義。至

於無妄之疾,朱子則因此九五爻居上卦的中位,即

所謂位居至正,所以朱子說:「无妄之至也,如是

而有疾,勿藥而自愈矣。」即此可見,全然不理會

爻位的象徵意義而專據字義闡釋卦爻,有時難免欠

周全的。

加拿大安省中大校友會會長

王惠芳蒞校訪問

加拿大安省中大校友會王惠芳(78 新亞中文)於八月

十六日蒞校訪問,並拜訪副校長鄭振耀教授、聯合書院院

長馮國培教授及本院院長黃乃正教授。圖為王會長(前排

中)及其公子(前排左一)與黃院長(前排右二)、校友

事務處處長李介明先生(前排右一)、財務處香世傑先生

(前排左二)及本院與校友事務處同仁於雲起軒合影。

- 21 -

18-21-laiwahbiau.indd 7021 11/9/07 5:15:57 PM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7022)

飛越太平洋,我終於來到美國三藩市東側的加利

福尼亞大學,Berkeley 分校。由於靠海,這裏

陽光明媚,卻又很涼爽。校園不大,與周圍一些商

鋪街相連,從學校的塔樓上可以看到遠處的金門大

橋。我住在山上的國際生宿舍樓裏,這裏也有膳食

提供。

由於興趣及為了擴展視野,我在這六星期中選

修兩門課程,三學分的「二十世紀中後期藝術史」

及二學分的「家庭暴力研究」。前者主要介紹二十

世紀中後期在美國活躍的藝術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比如現代主義及 Jackson Pollock,以及他們對後期

不同藝術的影響。在昏暗的課室裏,隨著幻燈片數

量的增加,逐漸脫離最開始一無所知的狀態,雖然

需要每分每秒的專心聆聽,但當逐漸懂得欣賞不同

作品後,歡欣不已。如果說「二十世紀中後期藝術

史」接近東方的教育風格,主要由教授講解的話,

那麼「家庭暴力研究」的授課方式就相當西方了。

我們二十幾個學生圍坐在小課室裏,就家庭暴力的

等級、產生原因,對孩子的影響等等各方面進行討

論,因此更為深刻地理解教授講解的理論,可見西

方教育注重培養學生自己的思考和表達能力。這位

教授常說,我從不在意學生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

因為很多事本身沒有單一的正確答案,我看重學生

是如何思考的。想想東方人勤奮卻缺乏創造力,很

大程度上亦是由教育引起的吧。

雖然現在可以很輕鬆地把經歷說出來,在當

時卻總覺得困難重重。剛開始的兩三個星期較難適

應,一方面每天要求的閱讀量對母語非英語的學生

來說壓力很大,何況常常查完字典仍不明白整句話

的意思。另一方面從未接觸過藝術史的我無法理解

教師的許多講解,即使時刻努力去聽,也只能懂

七八成內容。作業量很大,寫論文或者準備考試佔

據了大半個週末,打亂了原本旅行的計畫。然而不

付出是沒有收穫的,一直相信再大的困難都能克

服,回頭看時一切才有意義。所以我努力去適應,

等逐漸習慣了以後,會發現閱讀內容也有重要和次

要之分,安排好時間,不盲目閱讀。在課堂討論時

積極參與,並不會有人笑話我們外國人的口語,只

要努力把想說的表達出來,即使效果不好,起碼也

努力過。寫論文和考試的形式與中大頗為相似,倒

不會慌了手腳。於是漸漸的,生活有了規律,變得

多彩起來。

每天穿過一棟棟風格各異的房子,在草叢中看

到松鼠的影子,面對一張張幻燈片,從來不曾覺得

課的漫長。空閒時,我們常去三藩市的漁人碼頭看

海,在酒鄉享受田園風光,還在日本城吃過不純正

的烏冬麵。然而真正值得紀念的生活瞬間,都無法

用相片記錄下來,只能留在回憶裏。美國最讓我難

忘的是這裏友好的人們,每天在餐廳相遇,都是微

笑的臉龐。雖然相識短暫,大家卻都很熱心,有時

候給予的幫助甚至讓我承受不起,這在中國是感受

不到的。

在那裏,我能清晰感覺日子的流淌,每一秒

都有讓人留戀的痕跡。人會自己不經意間將記憶美

化,有一天想起來,最平淡的也值得懷念,何況是

此。

UC Berkeley暑期課程15/05/2007-13/07/2007

陳珺如

- 22 -

22-us study.indd 7022 11/12/07 10:20:03 AM

(7023)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數十年前,

「 歐 洲

中古/中世紀」

常被稱為「黑

暗時代」。西

元五○○年至

一五○○年被

視為人類進步

歷史上一段漫

長 而 沒 有 目

標的歧途――

一 千 年 的 窮

困、迷信及黑

暗,分隔著羅

馬帝國的舊黃金時代及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新黃金

時代。一位十九世紀的歷史學家指出,在這千年

中,人類的意識「半夢半醒」:沒有什麼大事發

生,沒有人有獨特的見解,整個社會由愚昧的教士

控制。某十九世紀作家譴責中古是「沒有洗過澡的

一千年」。對大多數人,中古只是所謂「黑暗時

代」。到十五世紀,黑幕總算拉起,歐洲才醒來,

洗個澡,重新思想並創造。經過漫長的中古間斷,

人類又再邁向進步。不過,經過一批中古史學家

(如 Charles Homer Haskins 和本書作者 C. Warren

Hollister)不斷研究和發表論文及出版書籍,終於改

變了大家對歐洲中世紀的看法。現在,我們可以看

到歐洲中世紀光輝的真正面目,例如:我們追求學

問的最高學府――大學(巴黎、牛津、劍橋等)正

是誕生於這個時代,很多政治學者視為近代自由、

憲法傳統之源的「大憲章」(Magna Carta),亦是

在這個時代(1215年)簽署的。

誠然,最近幾世代的研究顯示,中古的社會不

斷演變,一三○○年的歐洲與六○○年的歐洲實在

有很大的分別。歷史學家現在都明白中古歐洲極具

創造力。到中古晚期(約西元一五○○年左右),

歐洲的科技、政治與經濟組織已經決定性地勝過地

球上的其他文明。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葡萄牙人

繞過非洲,到達印度;歐洲發展槍炮、印刷機、機

動鐘錶、眼鏡、蒸餾酒精,以及其他無數近代文化

的成分。

一五○○至一九四五年間的「近代」世紀,歐

洲的艦隊、軍隊及思想不斷擴展,並且改變全球。

甚至今天,很多獨立而不屬歐洲的國家仍深受這些

科學、醫學、經濟、政治及社會法治影響。美國、

印度、日本、以色列及很多其他非歐洲國家的立法

制度,都起源歐洲中古時代的議會與集會制度。

總之,我們若想明瞭歐洲如何改變近代世界歷

史塑造今日的全球文化(先不論此事是福是禍),

必須研讀歐洲中古時代的幾個世紀,才能找到答

案關鍵處,因為歐洲在這段期間由未開發的赤貧鄉

野,演變成強而有力的文化。這也正是本書要介紹

給大家的一段歷史。

Hollister 教授是歐洲中世紀史學權威,他的成名

傑作包括:Anglo-Saxon Military Institutions on the Eve

of the Norman Conquest (1962),和 The Military

Organization of Norman England (1965),兩本專

書都是牛津 Clarendon 出版的,令他於年僅 33 歲

(1964年) 便已升為大學正教授,他另有幾本英

國中古史的著作:The Making of England, Monarchy,

Magnates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Anglo-Norman World

和 Henry I 等。在《大英百科全書》中,寫英王亨利

一世(Henry I of England, r.1100-1135) 的,亦正是

Hollister 教授,可見他的權威性。他這本 Medieval

Europe《歐洲中世紀簡史》更廣受美國各大學使用,

現已是第十版,可見其受歡迎之程度及影響力。

各次再版都配合當時中世紀研究在政治、經濟、社

會、思想及文化方面的最新發現與最新見解而增

訂。其中包括:加入市鎮生活、猶太社羣、地主貴

族、農民生活、拜占廷帝國、中古神話傳說、教會

生活及大學生活的第一手原始資料,更加充實,其

餘細節亦不煩修改,許多重點更全段重寫,允稱當

今最佳中世紀通史。

Judi th Bennet t 教授是 North Carol ina 大學

(Chapel Hill)的 Martha Nell Hardy 傑出教授,教

授中古史及婦女史。她著作等身,包括中世紀的

農民、婦女、及家庭歷史;並曾獲多個研究基金資

助。她亦曾在澳洲和英國講學。Bennett 教授曾獲多

項學術著作獎及傑出教學獎等。

筆者有幸於1976-1983年跟隨 H o l l i s t e r 教授

在加州大學研讀碩士和博士,論文題目是:F ro m

Military Aristocracy to Royal Bureaucracy: Patterns of

Consolidation in Medieval Empires (《由軍事貴族到

王室科層統治:中古帝國權力鞏固的模式》),是

有關英國中古王權、紳權與教權之勢力消長研究。

期間更曾任 Hollister 教授的助教,是他二十九位博

士學生中唯一的中國學生。所以,今次能夠為這本

《歐洲中世紀簡史》寫這篇中文導言,實在是我的

榮幸。

《歐洲中世紀簡史》中文導言

張學明

- 23 -

23-CHEUNG-H-M.indd 7023 11/12/07 10:27:25 AM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7024)

quarterfinal in team event.In individual events, I lost in the first round in

both single and double, but I found this experience fruitful because I had learnt a lot from these professional players. In single, my opponent was seed player no. 5, Yunus Alamsyah, an Indonesia player, while that in double was a Chinese pair, Shen and Zhang. Compared with them, inevitably there was a great disparity in speed and power. But I was content with my performance for I had tried my very best to fight to the end. I clammed up to think about strategies or tactics when I was being led. Also, I would not give up even at match point. These were not one-sided games.

All badminton events finished on 15 August 2007. Thailand, which had 3 golden medals and 4 bronze medals, won the overall championship in badminton on their soil. All the matches were fantastic, especially the men’s single final. It was a battle between Chen Hong, seed player no.1, a world ranking no. 2, and home player Ponsana Boonsak, seed player no. 2 and world ranking no. 9. Both players gave their best and the victory eventually went to the Thai player. At that time, screaming, shouting and applause surrounded the stadium, all audiences celebrated the victory of their super idol.

In conclusion, it is a precious experience for me to participate in this big tournament in which I can play against those international players. Of course, I am not a professional player now, but I want to improve further.

Again, I am glad to have represented CUHK to participate in this 24th Universiade Bangkok 2007.

Universiade, which is claimed to be equivalent to Olympic Games, is considered as a significant sports ceremony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t has been organized every two year in summers and winters. Its objective is mainly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especially athletes aged 17 to 28, to compete equally in the Games with their powerful spirit, devotion and goodwill. Moreover, athletes can develop and enhance their potential to excel themselves in the Games.

From 6 to 19 August 2007, I represented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24th Universiade 2007. It is such a great honour for me to represent my university, CUHK, to participate in this big tournament. This time, we joined both individual and team events in badminton, and I played single and double events.

In team events, approximately 18 countries join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We were grouped with Brunei, Germany and Spain, but Brunei had not attended the competition, so we only competed against two countries. Although it was fortunate to be grouped with the European teams, we still expected that the opponents were a little bit stronger than us. In the first match against Spain, we won 3:2 after intense battles, the 3 points came from our men’s single, women’s single and double. In the second match against Germany, the result was also 3:2, but we lost this time. Obviously, the German was stronger than us because some of them were national team players who had been receiv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for a long time. At last, German won all opponents in our group and entered the

The 24th UniversiadePang Chun-yu

- 24 -

24-universiade.indd 7024 11/9/07 5:17:22 PM

(7025)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NA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proud of their moral obligation in promoting the virtues in Chinese

culture, including serving the elderly and the youth. NA Social Student Service Group (NASSSG), a group established for 39 years, has long strived to enhance the well-being of the beneficiaries as well as sense of commitment to the community among CUHK students. It first launched its flagship program “Educational Tour” on 9 September 2007, to expand children’s horizon.

NASSSG col laborated with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Jockey Club Jat Min Youth S.P.O.T. on this tour. At around 2:00 p.m. on that day, children gathered at the S.P.O.T. Miss Ng and Ms. Lok, who were the persons-in-charge of the tour, introduced other volunteers to NASSSG volunteers. Altogether we had 14 adults serving the children.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each with one NASSSG volunteer. We arrived at the Sha Tin Wai Station and headed for Tsimshatsui. We traversed the concourse to Exit B leading to the Science Museum. The tour guide David Kwok, the secretary of NASSSG, led those children to the Science Museum. A tour of exposure and science began.

Children seemed to be excited when looking at the displays, for example dinosaurs, ancient maritime organisms and plants, and the transitional types of dinosaurs which have features of birds and dinosaurs. The scarce dinosaurs’ eggs were also on display.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children paid less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 of dinosaurs than the computer games outside the

exhibition hall. Besides, the machines giving seal on the commemorative card also aroused children’s interest.

Given the sufficient time left after the visit in the Dinosaurs’ Exhibition Hall, children visited different areas of the Museum. Despite the fact that Science Museum dedicated some exhibits to children, adults also found them interesting.

On the 1st floor many games concerning electricity were installed based on the Secondary 3 Physics syllabus. Volunteers seized the chances to teach the children knowledge, such as lighting. The exhibit nearby focused on occupational safety. Its tunnel not only gave children a sense of mystery, but also stimulated them to go through it.

Before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had anyone thought that we could communicate in a very comfortable way? The telecommunication section on 2nd floor portrayed how it developed. Through its development, and through its easy-to-manage games and machines children could grasp the theoretical base of curr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tunately some NASSSG volunteers were IEE students, they could reply to children’s questions with insightful answers.

There were different exhibits on the 3rd floor. Energy is essential to us. Since mineral energy is limited, one should contemplate how he could save energy. Contemporary indoor design emphasizes energy-efficiency, which can be achieved in prevailing use of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materials. A section of exhibition hall gave illustration on this concept. Since the children liked playing, many of them spent plenty of time on waiting the mock driving. Their satisfaction was our biggest rewards.

Then the Education Tour came to an end. We accompanied those children on their way to S.P.O.T.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tour, Miss Ng asked the NASSSG volunteers if the children met their expectations. In reality, albeit few children were naughty, it was reasonable. Children should be brave and energetic. If one would like to make sure that children were observing orders and instructions, he should make a deal with them in advance. Children weigh integrity to a level that often outstrips adults. An acknowledgement should be given to New Asia College, Mr. Lam Yiu Ming Activity Fund, HKFYG Jockey Club Jat Min Youth S.P.O.T. and all volunteers in the Educational Tour should be applauded, not to mention the lovely children.

Educational Tour – Dinosaurs’ Exhibition had children’s attention

Kwok Tsz Yi (GPA/3)

- 25 -

25-edu tour.indd 7025 11/12/07 10:29:51 AM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7026)

書訊劉

國強:《由儒家聖賢典範看

教師人格─

以孔子、

唐君毅先生為例》

出版: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

香港教育研究所

本書為劉國強教授最近著作,他從儒

家觀點,並以孔子及唐君毅先生為例,說

明六種優秀教師人格應有的品質:(一)

仁愛博施、己立立人;(二)好學不厭、

知識廣博;(三)誨人不倦、循循善誘;

(四)心胸開闊、海納百川;(五)自覺

反省、常求諸己;(六)嚴師為難、即之

也溫。這六種品質雖不必涵蓋儒家教師人

格的所有優越特質,但肯定是教師人格的

核心部分,而且相互間有本質的和內部的

關連。要充分做到,亦不容易。我們為師

者,雖未達,而心嚮往之。

- 26 -

its legacy of unemployed workers.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gone beyond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Hong Kong professionals and businessmen in every increasing numbers now live and work in the Mainland and many more spend much of their working life across the boundary.

I am not sure what was in the minds of the organizers of this event today when they chose the topic for this talk of mine but it does raise very interesting and wide ranging thoughts. The changes in China and concurrently in Hong Kong were repeated ten years later elsewhere in the world. I am referring to the changes in Russia and Eastern Europe and the demolition of the Berlin Wall. The era following the world War of 1945-1949 was ending but the modernizations of China, and socialist democracy had given China a head start of ten years over those other nations.

It is not worth much more than a moment’s thought to consider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if there had been no four modernizations. The changes that began then were China’s response to world changes. The world since 1975 is a very different place and is now facing challeng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to one nation nor to East and West but are global in their reach. Hong Kong is now a tiny part of this larger picture and seen before this larger canvass, 1997, which at the time seemed such a milestone in our lives and in our development, begins to take on a different and more balanced importance. As Chairman Deng Said, “The time had come to put an end to foreign rule,” 1997 was a simple as that.

There has thus been a continuum of change and development beginning in 1975 affecting Hong Kong, some of it brought on by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some of it brought on by energy shortages, wars elsewhere, climate chan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global economy. Of all changes the most significant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Hong Kong is that the closely

built tall factory buildings providing employment for two million workers now lie idle, while just across the boundary Hong Kong the rice fields and country villages have made way for a metropolitan area whose population is equal to Hong Kong of nearly seven million. This migration of industry and the growing significance of the Mainland in our lives has been part of these thirty years. We have become more integrated economically and physically by road rail or air travel. We travel all over the Mainland and we now welcome many millions of visitors from the Mainland each year. It all seems rather strange – almost unbelievable, and I feel sometimes that we have not quite become used to this yet.

Hong Kong, too, in these last ten years or so has faced its own stressful economic times.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he collapse of the property market, economic recession, attacks on our currency and so forth and we have survived. But who would have imagined that the result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of the Mainland would have led in such a short while to a situation in which it is the Mainland which has to offer Hong Kong a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 (CEPA) and has had come to Hong’s rescue in many other ways. We, who have been used to standing on our own feet, have had to accept the reality of help from the Mainland. We, who were so proud of our achievements, now have to admit and recognize the great things that have happened in the Mainland.

To conclude,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have worked extremely well for Hong Kong without them we would not enjoy the level of prosperity we have today. We would be wise to think more deeply on their significance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growing integration with the Mainland and above all the reciprocal responsibility that this relationship entails. We should listen to the words of Chairman Deng Xiaoping, “Seek truth from facts.”

( ��� ���������� ����� �� ������� ���������� ����� �� �������������� ����� �� ����

26-28-biweekly.indd 7026 11/12/07 10:38:12 AM

(7027)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 27 -

urban areas. Hong Kong was isolated but it survived, and even prospered. It became the world’s major supplier of garments, jeans, watches, household electronic goods and so forth. But it was time in 1975 for Hong Kong, too, to modernize to attack the housing shortage and to begin the building of the new towns which subsequently le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great towns of Shatin and Ma On Shan as neighbours to your University. A period of intens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lso began which has not stopped. Highways were thrust out from Kowloon to all corners of the New Territories, the railway was electrified, and the Mass Transit Railway began a development which is continuing to this day. Hong Kong had begun its own period of modernization but naturally followed a different path from that of the Mainland. The building of the new towns and the shift of masses of people from shanties and huts and the crowded apartments of the city swamped the ancient villages and country towns of the New Territories. These places had

long had their village representative arrangement but the masses of people entering the new towns had no part of it. In 1978 the first steps were taken to include them in discussion of local affairs. New Advisory Boards became District Boards and covered the whole of Hong Kong, and District Boards have now become District Councils in which directly elected members are the majority. The changes subsequently spread to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which is now elected and the debate about the final shape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representative system of government in Hong Kong is now in progress.

The final conclusio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1976 with the arrest of the Gang of Four meant that the gates to the Mainland were now opened to Hong Kong and to the world. For me personally there was nothing more dramatic which symbolized the changes which began then to flow than the removal of an old steel army bridge at Man Kam To which was the only road crossing into the Mainland. In July 1976 the bridge was removed

and was replaced by a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making it possible for vehicles to travel freely to and fro for the first time for many year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border the market town and villages which made up the conglomerate which we now call Shenzhen began their transformation. I visited Shenzhen with Sir Murray MacLehose and was taken to see the new Shenzhen University being built. I stood on the roof with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looking at the empty hills of Hong Kong and wondered what the future held for Hong Kong. If one of the first new buildings to be built north of our boundary was a University, was this a wake up call to Hong Kong? Would we wake up in time?

Discussion of formalizing a new relationship and reunification of Hong Kong with the Mainland did not take place until a visit by Sir Murray MacLehose to Beijing in 1979 brought the matter into the open. Before then there had been speculation in Hong Kong and concern by developers over the shortening of the New territories lease due to expire three days before the end of June 1997, Sir Murray returned from his visit to Beijing without a solution to the question of the expiring leases and had nothing to say on his return except to tell our businessmen “not to worry”. Later Chairman Deng Xiaoping was to say to visitors from Hong Kong, “We are convinced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are capable of running the affairs of Hong Kong well, and we want to put an end to foreign rule.” Talks between the two governments were successful and agreement was reached but the foreign media and foreign governments were not convinced that things would go as promised in the agreement. They had been slow to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anges that were heralded by modernizations begun by Chairman Deng Xiaoping and talked gloomily of handing Hong Kong over to the “communists” and the marching in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We have been remembering and celebrating the 10th Anniversary this year of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in fact the return to China produced hardly a ripple in our everyday life, July 1st 1997 was like any other day. The open market economy, free flow of capital, goods, information and services and a freely, convertible currency and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went on as usual, so too did the administration, the law, the freedoms, our special life style of Hong Kong, the place we call our home, all continued as though nothing had happened.

Great overall changes have however taken place in Hong Kong. As direct result of modernization and the opening up of the Mainland economy, Hong Kong’s robust industrial sector has migrated to a less expensive labour marke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leaving behi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28-biweekly.indd 7027 11/12/07 10:38:14 AM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7028)

- 28 -

“Hong Kong since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sounds more like the subject of a doctoral

thesis than a brief morning talk, and the impact on Hong Kong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for outweighs all succeeding years in significance. The modern city of Hong Kong could not have developed as it has done without the programme of modernization and change when the fundamental decision was taken to begi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and to open China to the outside world, China had been virtually closed to the world since 1949.

It is now just over thirty years since Premier Zhou Enlai first mentioned publicly the need for China to modernize. He was addressing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n January 1975, and he was speaking then whe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as not yet run its course. His call was for China to modernize in four areas – agriculture, industry, national defenc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se ideas included in his speech to the Congress were repeated more specifically in that same year, 1975, by Chairman Deng Xiaoping. Deng Xiaoping said that it was in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the nation to build an independent and comprehensive industrial and

The 491st Biweekly Assembly

Hong Kong since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S�� Dav��� Ak��s-J���s

economic system by the end of the century – in other words in twenty five years, to turn China into a powerful socialist country with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y, national defenc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 then echoed the words of Shakespeare’s Julius Caesar, “There is a tide in the affairs of men, which taken at the flood leads on to fortune, omitted, all the voyages of their life are bound in shallows and in miseries, on such a full sea are we now afloat and we must take the current where it serves.”

No better words than these describe the thirty or so years since the leaders Zhou and Deng first spoke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Chairman Deng spoke those bold words when the infamous Gang of Four were still at large and had one more year of intrigue and influence to do their dirty work. They hit back and for having spoken out so bravely, Chairman Deng Xiaoping, was stripped of all the positions which had been recently restored to him and disappeared from Beijing. One year later, in 1976, the passing away of Chairman Mao Zedong and Premier Zhou Enlai was followed by the arrest of the Gang of Four and their supporters. China then emerged from the ten years of turmoil and more than ever needed a policy of modernization. The facts were there and as Deng Xiaoping repeatedly said to his critics, “Seek truth form facts.” China, Hong Kong, even the balance of world power would now be very different without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of China.

I will now leave the Mainland for a while to recall what Hong Kong was like in 1975 because we, too, in Hong Kong were to come to the end of the long period which began in 1949 following the decla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and the closing of the border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 These were the years during which Hong Kong changed its economy from trading to industry, providing work for a population which grew by an average of one million people every ten years. The Mainland was our main supplier of meat, vegetables, household goods and food stuffs but apart from this, Hong Kong was left to its own devices to fend for itself and to govern itself. All our permanent buildings were filled to overflowing, 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temporary homes covered the hill slopes around the

( ��� �� �� ���������� �� �� ������� �� �� ���������� �� �� ������ �� ���������� �� �� ����

26-28-biweekly.indd 7028 11/12/07 10:38:14 AM

(7029)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and carried out by the Vatican’s own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i t was a wonde r fu l succes s . The structural problems were corrected, and measures taken to slow down or even prevent the future accumulation of dirt of the paintings. Every stage of the work was filmed, and a complete photographic record made of its progress. Photographs taken during the cleaning demonstrate just how gre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ay we used to see them, up to the nineteen-eighties, and the way we seen them now – since the completion of the cleaning .

For an art historian with a particular interest in the techniques of painting and the principles of the conservation of works of art, it was more than ‘marvellous’ to have been given the privilege of seeing the cleaning in progress,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late Dr. Fabrizio Mancinelli. It was the experience of a lifetime. It was also also a very great pleasure to share this experience with the staff and friends of New Asia College in October 2007.

本院桂林街舊校址行將清拆,

有關報導轉載自十月十九日

《明報》港聞版 A9

( ��� ���������� ����� �� ������� ���������� ����� �� ���� ���������� ����� �� ����

- 29 -

29-31-chapel.indd 7029 11/12/07 10:39:38 AM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7030)

II, therefore, was exactly contemporaneous with that of Michelangelo.

When Pope Jul ius II died, in 1513, he was succeeded by a member of the Medici family from Florence, another great patron of the arts, Pope Leo X. Pope Leo continued the work of decorating both the Stanze and the Sistine Chapel, and commissioned Raphael to design a suite of ten tapestries, with scenes of the preaching of Peter and Paul taken from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to hang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ide walls of the chapel, under the Christ and Moses scenes. Raphael’s designs, on paper, called cartoons, were sent to Brussels to be woven in the workshop of a master tapestry-maker, and were put in place from 1519 onwards. The tapestries, woven in wool and silk and gold thread, are now in the Vatican Picture-Gallery, and seven of Raphael’s cartoons are in London, in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The final piece of decoration to be put in place in the Sistine Chapel was the Last Judgment, by Michelangelo, an enormous fresco painted on the altar-wall. This was commissioned by Pope Paul III, and was painted between 1536 and 1541, more than twenty-five years after Michelangelo’s first masterpiece, the ceiling.

Problems of conservation have beset the Sistine Chapel ever since the beginning of its existence. For instance, it was constructed, not on new foundations, but on the foundations of an existing building. These soon proved not to be strong enough for so tall a structure, and subsidence caused serious cracking in one corner of the chapel. One Christmas night, in the pontificate of Pope Adrian VI, the end wall opposite the altar collapsed, causing the death of one, or perhaps two, of the papal guards who were accompanying the pope in procession out of the chapel after Midnight Mass. Furthermore,

one of the long walls began to lean outwards, causing cracking in the ceiling, and this had to be repair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all buttresses on the outside of it, next to the basilica of St. Peter. Also, in 1797, an explosion of gunpowder stored in the nearby Castel Sant’Angelo brought down a large patch of plaster from the ceiling. Finally, the system of down-pipes for draining the rain-water off the roof was prone to becoming blocked, causing the water to stagnate, and damp to penetrate the wall, showing up as white efflorence on top of some of the frescoes. There was also the fact that, after some years, the smoke from many candles burning on the altar, and dust rising from peoples’ clothes as they moved about in the chapel caused a film of dirt to settle on the paint surface of the frescoes. An attempt was made,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o remedy this, not by cleaning the frescoes, but by brushing varnish over them in order to revivify the colours. Where the plaster was coming loose from its support, bronze pins, or staples, were inserted to secure it. This worked for some time, but the process of dirt accumulating continued unabated. Another intervention was neede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is time, instead of varnish, hot glue was brushed onto the frescoes, in the hope of making them more lustrous. Once more, however, no cleaning was done, and the dust and soot continued to settle. By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both art historians and those responsibl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Sistine Chapel were deeply troubled by the condition of the paintings there, in particular those by Michelangelo. In 1981 the work of cleaning them was undertaken. This was preceded by in-depth studies of the frescoes, and their history, including the history of the various repair-works undertaken. It was a huge and very costly undertaking, but, underwritten by Nippon Television

THE DECORATION OF THE SISTINE CHAPEL

THE CREATION OF ADAM

The image of the hand of God that has just given the spark of life to Adam is one of the most suggestive in the whole cycle. Over the centuries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symbols of the history of art of all time. The gentle female figure waiting in trepidation under the left arm of God could be Eve, not yet created but already present in the mind of the Creator.

- MICHELANGELO

( ��� �� �� ���������� �� �� ������ �� �� ���������� �� �� ����� �� ���������� �� �� ���

- 30 -

29-31-chapel.indd 7030 11/12/07 10:39:38 AM

(7031)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

T h e c l e a n i n g o f t h e f r e s c o e s p a i n t e d b y Michelangelo Buonarrotti in the Sistine Chapel, in the Vatican, Rome, was an art-related event of world-wide importance. Completed in 1995, it allowed art-historians and visitors alike to see and appreciate to the full, the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s of so great a master, after decades, even centuries, during which dust and grime and candle-smoke had obscured them beneath a thick, dark veil.

The Sistine Chapel, or Cappella Sistina, was built by Pope Sixtus IV (Francesco della Rovere), between 1475 and 1483. It was intended neither as a private chapel for the pope alone nor as a public chapel to which access would be open to everybody, but as a chapel for solemn ceremonies at which the pope would be present with cardinals, bishops and other clergy who were part of the curia, or papal household. Nowadays, its best-known function is as the setting for the election of a new pope.

Pope Sixtus IV not only built the chapel, he also decorated it completely. For the long, side walls, he commissioned a series of scenes from the life of Christ, and, opposite them, scenes from the life of Moses. Above these, between the windows, are life-size full-length figures of some of the earliest popes. Simulated draperies, with the arms of the papacy and of the della Rovere family, are painted on the lower walls. The ceiling was painted blue, with gold stars scattered upon it. All these paintings were in fresco, and were the work of the best-known painters of the time, principally from Florence – Sandro Botticelli, Domenico Ghirlandaio, Cosimo Rosselli, Luca Signorelli –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Pietro Perugino. The chapel was consecrated on 15th August 1483, under the title of Mary Assumed into Heaven.

It was the nephew of Pope Sixtus IV, Giuliano della Rovere, Pope Julius II (1503 – 1513), who commissioned Michelangelo Buonarrotti (1475-1564) to paint the work for which the chapel is most famous, that is, the ceiling, with its frescoes of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as related in Genesis, the first book of the bible, and scenes from the life of Noah. Michelangelo carried out this work over a stretch of more than four years, from the Spring of 1508 to the Autumn of 1512.

Julius II is the pope through whose patronage of the arts, the peak of the High Renaissance was achieved in Rome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It was he who commissioned the architect Donato Bramante to design a new St. Peters’ and who laid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the new basilica in April 1506. It was he, too, who commissioned from the great pupil of Perugino, Raphaelle Sanzio (‘Raphael’), the frescoes of the rooms known as the Vatican Stanze, beginning with the Room of the Signature in 1509. Raphael’s work for Pope Julius

THE SISTINE CHAPEL

Dr. Eileen M.C. Kane

Dr. Eileen Kane, formerly Senior Lecturer in History of Art in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was educated at the Dominican College, Eccles Street, Dublin, and at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where she took the degrees of B.A. and M.A., and the Higher Diploma in Education. She was awarded the degree of Ph.D. for her thesis on the Avignonese painter Jacques Yverni, and painting in south-eastern France and Piedmont in the early fifteenth century. Her research interests and her publications have centred upon art in Avignon, Rome and Dublin. Her most recent book (2005) is: The Church of San Silvestro in Capite in Rome. In 1988, Dr. E. Kane had the opportunity of seeing the work of cleaning the ceiling by Michelangelo, from the scaffolding, in the company of the late Fabrizio Mancinelli, who was the Conservator in charge of the work.

( ��� �� �� ���������� �� �� ����� �� �� ���������� �� �� ���� �� ���������� �� �� ��

- 31 -

29-31-chapel.indd 7031 11/12/07 10:39:39 AM

(7032)

新亞生活 35:3(2007 年 11 月):3(2007 年 11 月)(2007 年 11 月)

New Asia Life Monthly Publication of New Asia Colleg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hatin, Hong Kong

15th November 2007

CONTENTS1 Yu Ying-shih Lecture in History 2007

2 ‘The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the Mentorship Programme 2007/2008’ by Mr. Wong Wai-kei

3 ‘New Asia College Toastmasters Club’ by Mr. Suen Ka-yeung

4 ‘Interview with Prof. Vincent E.C. Ooi’ by Mr. Lee Heung-sing

6 ‘1967, Yan Club’ by Prof. Leung Yuen-sang

7 Autumn Hiking of Members of the NA/Yale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me

7 Tree Planting Da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ek

8 In Memory of Mrs. Julia Leung, the Beloved Mother of Ms. Leung Hung-kee, Vice-Chairman of the College’s Board of Trustees

9 Major Events of the College

10 The 58th Anniversary Happy Run

13 ‘Successful Happy Run’ by Mr. Nixon Fok

14 ‘Swimming Gala of the College’ by Miss Chung Man

16 ‘Athletic Meet of the College’ by Chairman of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18 ‘Gao Heng “Zhou Yi Gu Jing Jin Zhu”’ by Mr. Lai Wah-biau

22 ‘Summer Course at UC Berkeley’ by Miss Chen Junru

23 ‘Chinese Reading Note for “Medieval Europe”’ by Prof. Fred. Cheung

24 ‘The 24th Universiade’ by Mr. Pang Chun-yu

25 ‘Educational Tour’ by Miss Kwok Tsz-yi

28 ‘Hong Kong sincce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by Sir David Akers-Jones

31 ‘The Sistine Chapel’ by Dr. Eileen M.C. Kane

MAJOR EVENTS(October 2007)

- 32 -

Oct. 2 - 12, “Joint Exhibition by Fine Arts Dept. Year 2 Students” was held at the New Asia College Ch’ien Mu Library.

Oct. 3, The Committee on College Cultural Life organized the first cultural dinner talk in this academic year in Yun Chi Hsien. The Hon. Audrey Eu, SC, JP was invited to talk on "the Green Paper on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Oct. 13, To celebrate the 58th Anniversary of the College, the Physical Education Unit organized the “New Asia College Happy Run”. This event started at the New Asia Concourse and ended at the Sir Philip Hadden-Cave Sports Field. The route was approximately 4,000 metres long.

Oct. 13, The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New Asia College Mentorship Programme 2007/2008 was held in Yun Chi Hsien, to welcome all mentors and mentees.

Oct. 13, 14 & 20, The College organized three one-day intensive training programmes to further enhance students’ skills in daily presen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r. James Bryce, a partner of The Lalein Consultancy which is a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vider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was invited to conduct the training.

Oct. 15 to Nov. 1, “N for Nature” was held at Hui Gallery.

Oct. 26, The third (491st) Biweekly Assembly of this academic year was held at Sir Run Run Shaw Hall. Speaker for the topic “Hong Kong since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was Sir David Akers-Jones.

Oct. 26, This year’s Athletic Meet was held at Sir Philip Hadden-Cave Sports Field.

Oct. 29 to Nov. 9, “Art Everyday” by Lin On-yeung was held at the New Asia College Ch’ien Mu Library.

《新亞生活》月刊主編:� ����� ��編�:���� ����� ��編�:��������� ��編�:���� ��編�:������編�:����

編�部:� 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

新亞書院誠���館二樓

電話:� 2609-7634 傳真:�2603-5418

發�量:� 本期發�三千份

歡迎投稿 每月廿日截稿

32-contents.indd 7032 11/12/07 4:51:33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