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乏中的艺术坚守 -...

1
2016.6.6 星期一 主编蔡葩 版式石梁均 艺术 B13 于没有任何固定活动经费 的海南省青年美协而言,能 够在社会上筹集资金,为尚未成 名的青年画家举办一场颇具规模 的正式画展,并将部分展出作品 结集出版,实属不易。 那么,这些妙笔生花,却尚未 成名的青年画家,究竟有着怎样 的生存、生活、艺术状态呢? 青年画家物质困乏中 的坚守 走进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晓琳 美术馆,一幅名为《岁月如歌》的 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但见 画中青草绿水间,有洗衣的女子, 有戏水的孩童,色调清新,构图雅 致,使人见之忘忧。 这幅作品静谧安详,颇有几 分田园之美。 画作的主人、八零后的洪永 锋出生于乐东一个农民家庭,从 小便酷爱画画,长大后,考入了海 南大学艺术学院,攻读油画专业, 从此,便上了“艺术的贼船”。 像他这样的青年画家,仅靠 艺术,很难养活自己。按理说,画 家本可依靠卖画维持生计。可 是,又有谁会买尚未成名的青年 画家的作品呢? 入行以来,洪永锋一共卖过两 次画。第一次卖画是为了筹集到 新疆写生的盘缠,画酬也只仅够支 付这次写生的盘缠。他说,生活上 的艰辛并不能称之为苦,作为家里 的儿子,年近三十,却无法为父母 分忧,才是他不可言说的苦楚。 “洪永锋是最典型了,下乡时 经常身无分文,有时一日三餐也很 紧张地凑合过去”,海南大学教授、 画家王家儒介绍道。他既是洪永 锋的“授业恩师”,又是海南省青年 美协的名誉主席,与现任的省青年 美协主席林国华一道参与着省青 年美协的多项日常工作。 艺术创作需要细腻、 独特的感受力 或许,贫穷本身并不会对艺 术创作产生本质影响,但因贫穷 带来的思维局限,则会限制青年 画家的眼界与格局。 王家儒指出,他们往往会受 困于生活的艰辛,很难有一种犀 利的激情与冲劲,而艺术恰恰最 需要直指人心的震撼力。 展览上,青年女画家郭旭的作 品《童年畅想》感动了不少女观 众。一些女性纷纷表示,看过这幅 画,心里无限温暖,似是一股暖流 流过心田。其实,郭旭只是画了一 个小男孩的半身像,用色却很大 胆,构图也颇为梦幻。更难得的 是,这位小朋友在她的笔下,看起 来活灵活现,整幅画面童趣盎然。 王家儒打趣道,你看这个嘴 角,这是孩子对妈妈才会流露出 的表情。许多女性观众偏爱这幅 画,大概是因为女性更能体会到 画中细腻的温情。 的确,画家首先感动自己,才 能打动观众。本次展览上,广受 好评的几幅画作均贴近画家较为 熟悉的生活状态。 比如,青年画家吴松的作品 《入海口》。这幅画取材很是平 实,就是海南人都见过的沙滩与 大海,可是,远远望过去,一整排 画中,首先看到就是吴松的作品。 “这幅画的角度非常好,我们 平常不会从这个角度看海”,王家 儒点评道。他说,如果画家看到 的风景,与所有人看到的风景都 一样,这幅画就没有那么动人了。 吴松的难得,就在于他抓住 了动人的一点—流沙,通过艺 术的表现手法,生动刻画了被海 水拍打过的沙滩。 这也是画家的可贵之处,他 们有着敏锐的直觉与细腻的感受 力,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而平 庸恰恰是这些品质的天敌。 他们面临着来自生活 的考验 平庸亦是艺术创作的天敌。 许多艺术家,一生都在与世俗作 斗争,或许,他们对平庸有种难以 言说的惧怕。 这也是青年画家不得不面对 的一个问题:如何才能立得起 来?某种意义上,拒绝美术教职 的洪永锋,正是以其极端的态度 来回答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他并不是特例,此次参展的不少 青年画家,物质生活都不丰裕。 武彩是洪永锋的大学同学, 她不似洪永锋那般腼腆,性格甚 是开朗,且能言善道。“像她这种 条件随便找到地方打工绝对没问 题,但为了艺术,与阿锋一样,甘 愿卧薪尝胆”,王家儒感慨道。 贾斌也是海南大学艺术学院 的毕业生,师从海南大学教授、油 画家张继光。“我现在就是想好好 画画,找工作能糊口,能支撑自己 画画就行了”,他自述道,“张老师 是我的恩师,就像是我的父亲,我 毕业了还在一直跟着他学画,他 对我的要求很高”。 对于这些青年画家而言,艺 术前辈更像是打开他们艺术世界 的引路人,是他们遭遇不顺时的 心灵灯塔,鼓励着他们继续前行。 他们穷且益坚,虽处境艰难, 却有累累硕果。本次展览面向海 南、深圳、广东、广西、重庆等地征 集收到美术作品350多幅,初选入 围作品150多件,复评入选作品 144 件,获得优秀奖作品 22 件。 作品种类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 雕塑、水彩(粉)画和钢笔画。 林国华介绍道,这些作品内 容丰富,题材多样,既有讴歌时代 巨变的宏大叙事,也有切入日常 生活的真切描述,既思考生态与 人类的和谐共处,也关注艺术与 个性的独特表达。 然而,“向社会推介青年画家 是项长期的活动过程,绝非朝夕 之事”,林国华感慨道。幸运的 是,此次展览得到了社会、学校、 企业界的合力支持。 据悉,为了能帮助更多的青 年艺术家,特地设立了“王家儒青 年艺术家支持计划”,每年从王家 儒教授所售的作品中捐百分之二 十来做为启动资金,社会上爱心 企业及个人也加入了支持计划。 经过严格的评审,从众多的 申请人中选出十五位青年艺术家 作为支持对象。这既是给了青年 艺术家们一定的支持,又引发了 社会上对他们的集体关注。 也许,对青年艺术家而言,这 的确既是最好的时代,亦是有盼 望的时代。他们的画展虽已完美 谢幕,而那些即将到来的生活大 戏才刚刚拉开序幕。 5 月 21 日,由海南 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办 的“青年的时代·第十四 届海南省青年美术作品 展”,在海南晓琳美术馆 举行。 开幕当日,观者如 云。此次画展最大的亮 点在于,青年画家这一 特殊群体,经由社会团 体、高校、企业等多方联 合推介,成功走向公众 视野。但是,风光的画 展过后,青年画家们的 生存状态如何,引发了 公众的关注与思考。 海南青年画家: 困乏中的艺术坚守 穿艺术与大众的关系,这是历 代很多艺术家萦绕在心头的重 要之事。 鲁迅先生曾经讲过:“诗、 歌、词、曲原本就是民间的东西, 文人拿来取为己有,越做越难 懂。”绘画亦如此。历经数千年 的文化经营之后,绘画已经成了 完全意义上的“精英文化”,它的 广泛性、大众性日渐淡化。近代 以来,虽然康有为提出了国画改 良的口号,蔡元培大力提倡以美 育改良社会、林风眠积极创办 “艺术运动社”等,其目的均是为 了在社会上普及美术。然而,直 到今天,中国依然充斥着“美 盲”,太多的民众对艺术不懂、不 知、不关心。反过来讲,也就是 很多艺术行为并没有得到全社 会大多数成员的认可及关注。 于是彼此隔膜。 艺术家在创作的同时,同样 存在着艺术推广的使命,然而还是 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自觉不自觉 地被“私密性”绑架:或是在艺术作 品中体现或隐藏着与个人经历相 联系的情感或图像原型;或者是作 品创作的出发点为纯个人化、情绪 化的,更多呈现出一种相对自足与 自语状态。历史上,艺术家的创作 大约可分为“自我型”、 “社会型”和 介于二者之间的“自我社会型”,当 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艺术家的社 会认同心理导致其从灵魂深处对 成就感的忘我追求,于是大多数艺 术家在其艺术人生中常处于两难 的境地。 而公众,一方面冷眼旁观着 这些艺术家,一方面又在物质不 断丰富的过程中、科技不断发 展,强烈要求着艺术的公共性。 由西方世界开启的、自十九 世纪以来所确立的观念:艺术品只 有在美术馆纯粹、明亮、中性的空 间中展示以及观赏的模式,越来越 被质疑。当代人认为,公共艺术应 该是“公共”+“民众”+“艺术”。我 们的艺术品不能一直像被呵护的 婴儿那样躺在美术馆,应该走出来 和大众一同呼吸、共成长。 没有几个真正的从艺者会 拒绝这种诉求。大家早已梦想 着不论是艺术家个人或策展人, 对于艺术与公共空间的对话关 系,由艺术的简单进驻转变为公 共美感权力的实施。 艺术家们还梦想着—用 艺术来濡养一座城市。 不是单向传授艺术认知或 情感启迪,而在于公共参与。在 这个奋发的时代,倡导以公共艺 术来联系包含自己在内的城市 公民,联结我们大家的过去与未 来。民众参与式美学教育的爆 发力不可小觑,公共环境中的美 感教育可以引领公众产生看不 见的影响力,也成就社会每一个 多元差异单元的赏析力及创造 力。 用艺术 濡养一座城 文\张毅静 艺评 文\图 海南日报记者 徐晗溪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Aug-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困乏中的艺术坚守 - hnrb.hinews.cnhnrb.hinews.cn/resfile/2016-06-06/025/hnrb20160606025.pdf · 自语状态。历史上,艺术家的创作 大约可分为“自我型”“、社会型”和

2016.6.6 星期一主编│蔡葩 版式│石梁均艺术B13

对于没有任何固定活动经费的海南省青年美协而言,能

够在社会上筹集资金,为尚未成名的青年画家举办一场颇具规模的正式画展,并将部分展出作品结集出版,实属不易。

那么,这些妙笔生花,却尚未成名的青年画家,究竟有着怎样的生存、生活、艺术状态呢?

青年画家物质困乏中的坚守

走进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晓琳美术馆,一幅名为《岁月如歌》的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但见画中青草绿水间,有洗衣的女子,有戏水的孩童,色调清新,构图雅致,使人见之忘忧。

这幅作品静谧安详,颇有几分田园之美。

画作的主人、八零后的洪永锋出生于乐东一个农民家庭,从小便酷爱画画,长大后,考入了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攻读油画专业,从此,便上了“艺术的贼船”。

像他这样的青年画家,仅靠艺术,很难养活自己。按理说,画家本可依靠卖画维持生计。可是,又有谁会买尚未成名的青年画家的作品呢?

入行以来,洪永锋一共卖过两次画。第一次卖画是为了筹集到新疆写生的盘缠,画酬也只仅够支付这次写生的盘缠。他说,生活上的艰辛并不能称之为苦,作为家里的儿子,年近三十,却无法为父母分忧,才是他不可言说的苦楚。

“洪永锋是最典型了,下乡时经常身无分文,有时一日三餐也很紧张地凑合过去”,海南大学教授、画家王家儒介绍道。他既是洪永锋的“授业恩师”,又是海南省青年美协的名誉主席,与现任的省青年美协主席林国华一道参与着省青年美协的多项日常工作。

艺术创作需要细腻、独特的感受力

或许,贫穷本身并不会对艺术创作产生本质影响,但因贫穷带来的思维局限,则会限制青年画家的眼界与格局。

王家儒指出,他们往往会受困于生活的艰辛,很难有一种犀利的激情与冲劲,而艺术恰恰最需要直指人心的震撼力。

展览上,青年女画家郭旭的作品《童年畅想》感动了不少女观众。一些女性纷纷表示,看过这幅画,心里无限温暖,似是一股暖流流过心田。其实,郭旭只是画了一个小男孩的半身像,用色却很大胆,构图也颇为梦幻。更难得的是,这位小朋友在她的笔下,看起来活灵活现,整幅画面童趣盎然。

王家儒打趣道,你看这个嘴角,这是孩子对妈妈才会流露出的表情。许多女性观众偏爱这幅画,大概是因为女性更能体会到画中细腻的温情。

的确,画家首先感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本次展览上,广受好评的几幅画作均贴近画家较为熟悉的生活状态。

比如,青年画家吴松的作品《入海口》。这幅画取材很是平实,就是海南人都见过的沙滩与大海,可是,远远望过去,一整排画中,首先看到就是吴松的作品。

“这幅画的角度非常好,我们平常不会从这个角度看海”,王家儒点评道。他说,如果画家看到的风景,与所有人看到的风景都一样,这幅画就没有那么动人了。

吴松的难得,就在于他抓住了动人的一点——流沙,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生动刻画了被海水拍打过的沙滩。

这也是画家的可贵之处,他们有着敏锐的直觉与细腻的感受力,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而平庸恰恰是这些品质的天敌。

他们面临着来自生活的考验

平庸亦是艺术创作的天敌。许多艺术家,一生都在与世俗作斗争,或许,他们对平庸有种难以言说的惧怕。

这也是青年画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如何才能立得起来?某种意义上,拒绝美术教职的洪永锋,正是以其极端的态度来回答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他并不是特例,此次参展的不少

青年画家,物质生活都不丰裕。武彩是洪永锋的大学同学,

她不似洪永锋那般腼腆,性格甚是开朗,且能言善道。“像她这种条件随便找到地方打工绝对没问题,但为了艺术,与阿锋一样,甘愿卧薪尝胆”,王家儒感慨道。

贾斌也是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师从海南大学教授、油画家张继光。“我现在就是想好好画画,找工作能糊口,能支撑自己画画就行了”,他自述道,“张老师是我的恩师,就像是我的父亲,我毕业了还在一直跟着他学画,他对我的要求很高”。

对于这些青年画家而言,艺术前辈更像是打开他们艺术世界的引路人,是他们遭遇不顺时的心灵灯塔,鼓励着他们继续前行。

他们穷且益坚,虽处境艰难,却有累累硕果。本次展览面向海南、深圳、广东、广西、重庆等地征集收到美术作品350多幅,初选入围作品150多件,复评入选作品144件,获得优秀奖作品22件。作品种类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和钢笔画。

林国华介绍道,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既有讴歌时代巨变的宏大叙事,也有切入日常生活的真切描述,既思考生态与人类的和谐共处,也关注艺术与个性的独特表达。

然而,“向社会推介青年画家是项长期的活动过程,绝非朝夕之事”,林国华感慨道。幸运的是,此次展览得到了社会、学校、企业界的合力支持。

据悉,为了能帮助更多的青年艺术家,特地设立了“王家儒青年艺术家支持计划”,每年从王家儒教授所售的作品中捐百分之二十来做为启动资金,社会上爱心企业及个人也加入了支持计划。

经过严格的评审,从众多的申请人中选出十五位青年艺术家作为支持对象。这既是给了青年艺术家们一定的支持,又引发了社会上对他们的集体关注。

也许,对青年艺术家而言,这的确既是最好的时代,亦是有盼望的时代。他们的画展虽已完美谢幕,而那些即将到来的生活大戏才刚刚拉开序幕。

5月 21日,由海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青年的时代·第十四届海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在海南晓琳美术馆举行。

开幕当日,观者如云。此次画展最大的亮点在于,青年画家这一特殊群体,经由社会团体、高校、企业等多方联合推介,成功走向公众视野。但是,风光的画展过后,青年画家们的生存状态如何,引发了公众的关注与思考。

海南青年画家:

困乏中的艺术坚守《入海口》(油画)

吴松

《穿黑裙子的女孩》(油画)贾斌

《蓝颜保护神》(水彩)武彩

《童年畅想》

郭旭

艺术与大众的关系,这是历代很多艺术家萦绕在心头的重要之事。

鲁迅先生曾经讲过:“诗、歌、词、曲原本就是民间的东西,文人拿来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绘画亦如此。历经数千年的文化经营之后,绘画已经成了完全意义上的“精英文化”,它的广泛性、大众性日渐淡化。近代以来,虽然康有为提出了国画改良的口号,蔡元培大力提倡以美育改良社会、林风眠积极创办

“艺术运动社”等,其目的均是为了在社会上普及美术。然而,直到今天,中国依然充斥着“美盲”,太多的民众对艺术不懂、不知、不关心。反过来讲,也就是很多艺术行为并没有得到全社会大多数成员的认可及关注。

于是彼此隔膜。艺术家在创作的同时,同样

存在着艺术推广的使命,然而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自觉不自觉地被“私密性”绑架:或是在艺术作品中体现或隐藏着与个人经历相联系的情感或图像原型;或者是作品创作的出发点为纯个人化、情绪化的,更多呈现出一种相对自足与自语状态。历史上,艺术家的创作大约可分为“自我型”、“社会型”和介于二者之间的“自我社会型”,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艺术家的社会认同心理导致其从灵魂深处对成就感的忘我追求,于是大多数艺术家在其艺术人生中常处于两难的境地。

而公众,一方面冷眼旁观着这些艺术家,一方面又在物质不断丰富的过程中、科技不断发展,强烈要求着艺术的公共性。

由西方世界开启的、自十九世纪以来所确立的观念:艺术品只有在美术馆纯粹、明亮、中性的空间中展示以及观赏的模式,越来越被质疑。当代人认为,公共艺术应该是“公共”+“民众”+“艺术”。我们的艺术品不能一直像被呵护的婴儿那样躺在美术馆,应该走出来和大众一同呼吸、共成长。

没有几个真正的从艺者会拒绝这种诉求。大家早已梦想着不论是艺术家个人或策展人,对于艺术与公共空间的对话关系,由艺术的简单进驻转变为公共美感权力的实施。

艺术家们还梦想着——用艺术来濡养一座城市。

不是单向传授艺术认知或情感启迪,而在于公共参与。在这个奋发的时代,倡导以公共艺术来联系包含自己在内的城市公民,联结我们大家的过去与未来。民众参与式美学教育的爆发力不可小觑,公共环境中的美感教育可以引领公众产生看不见的影响力,也成就社会每一个多元差异单元的赏析力及创造力。

用艺术濡养一座城文\张毅静

艺评

文\图 海南日报记者 徐晗溪

海南青年艺术家在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