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1 內雙溪自然中心-107 年度學校教育課程方案 -...

19
附件 1 內雙溪自然中心-107 年度學校教育課程方案 內雙溪自然中心學校教育(戶外教學) 方案一、森林背包客棧-森林生物的旅程 方案名稱 森林背包客棧-森林生物的旅程 課程簡介 墾丁標記的青斑蝶為什麼會在台北出現?一隻螞蟻的移動範圍和樹上 的松鼠一樣嗎?樹木的種子如何到達地面,順利發芽呢?森林背包客棧裡有 數不清的背包客在森林裡進行他們的旅程,現在跟著背包客們一起來瞧瞧, 看他們有什麼法寶可以順利地在森林中旅行! 教學目標 1.學員能透過觀察,認識自然環境中各種生物的生物行為及生活史。 2.學員能覺知生物與環境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3.學員能獲得自然中的美好與趣味,願意以具體行為保護自然。 課程時間 09:00-15:00,5 小時 課程類型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適用對象 國小五-六年級班級、25-35 人、至少 1 位教師隨行。 活動內容及簡介 時間 單元 地點 內容 09:00-09:30 我是森林 背包客 教學中心 穿堂 透過玩心理測驗的方式,分類愛好不同種 地方的個性特徵,帶入今天的課程主題-森 林背包客的旅程。 09:30-10:30 森林裡的 背包客 研習教室 透過投影片介紹森林生物背包客,認識森 林中的生物都有不同的移動與生存策略, 各自有不同的生命旅程。 10:30-11:20 尋找旅行 的足跡 教學中心 戶外觀察生物的移動方式與生存策略,引 導學員觀察生物旅行的特徵,記錄生物旅 行的方式。 11:20-12:00 植物旅行 的秘密 教學中心 分組觀察各類型的植物果實、種子,判斷 該植物的傳播方式,並依照各種情境實際 模擬操作植物的旅行。 12:00-13:00 午餐 教學中心 享用自備午餐,導入 LNT 野外用餐概念。 13:00-14:30 背包客 踏查任務 碧溪自然步道 利用上午習得的方式,走入碧溪步道的小 森林,找尋任務中背包客們的移動方式及 生存策略,觀察並記錄。 14:30-15:00 森林開麥拉 研習教室 成果演示、分享:小組決定出一種生物, 並畫出其生物的六力圖(速度、朋友、家庭、 偽裝、靠自然力、自立自強),並分享給其 他學員聽。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附件 1 內雙溪自然中心-107 年度學校教育課程方案

內雙溪自然中心學校教育(戶外教學)

方案一、森林背包客棧-森林生物的旅程

方案名稱 森林背包客棧-森林生物的旅程

課程簡介

墾丁標記的青斑蝶為什麼會在台北出現?一隻螞蟻的移動範圍和樹上

的松鼠一樣嗎?樹木的種子如何到達地面,順利發芽呢?森林背包客棧裡有

數不清的背包客在森林裡進行他們的旅程,現在跟著背包客們一起來瞧瞧,

看他們有什麼法寶可以順利地在森林中旅行!

教學目標

1.學員能透過觀察,認識自然環境中各種生物的生物行為及生活史。

2.學員能覺知生物與環境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3.學員能獲得自然中的美好與趣味,願意以具體行為保護自然。

課程時間 09:00-15:00,5 小時

課程類型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適用對象 國小五-六年級班級、25-35 人、至少 1 位教師隨行。

活動內容及簡介

時間 單元 地點 內容

09:00-09:30 我是森林

背包客

教學中心

穿堂

透過玩心理測驗的方式,分類愛好不同種

地方的個性特徵,帶入今天的課程主題-森

林背包客的旅程。

09:30-10:30 森林裡的

背包客 研習教室

透過投影片介紹森林生物背包客,認識森

林中的生物都有不同的移動與生存策略,

各自有不同的生命旅程。

10:30-11:20 尋找旅行

的足跡 教學中心

戶外觀察生物的移動方式與生存策略,引

導學員觀察生物旅行的特徵,記錄生物旅

行的方式。

11:20-12:00 植物旅行

的秘密 教學中心

分組觀察各類型的植物果實、種子,判斷

該植物的傳播方式,並依照各種情境實際

模擬操作植物的旅行。

12:00-13:00 午餐 教學中心 享用自備午餐,導入 LNT 野外用餐概念。

13:00-14:30 背包客

踏查任務 碧溪自然步道

利用上午習得的方式,走入碧溪步道的小

森林,找尋任務中背包客們的移動方式及

生存策略,觀察並記錄。

14:30-15:00 森林開麥拉 研習教室

成果演示、分享:小組決定出一種生物,

並畫出其生物的六力圖(速度、朋友、家庭、

偽裝、靠自然力、自立自強),並分享給其

他學員聽。

附件 1 內雙溪自然中心-107 年度學校教育課程方案

內雙溪自然中心學校教育(戶外教學)

方案二、繽紛的森林社區-認識森林生態系

方案名稱 繽紛的森林社區-認識森林生態系

課程簡介

由陽光、空氣、大樹、溪流所組成的森林社區,每一個小角落,住著不

同的生物。有些生物看似獨行俠不相往來,但事實上卻彼此環環相扣。讓我

們一同來拜訪臺北市這片最大的森林,看看在這個森林社區裡會有什麼樣驚

喜的發現?

教學目標

1.學員能觀察森林的環境特色與生態組成。

2.學員能類比不同自然環境類型與生物特性之間的關聯。

3.學員能覺知自然生態環境組成的重要性。

4.學員能反思大自然森林與自己之間的聯結關係。

課程時間 09:00-15:00,5 小時

課程類型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適用對象 國小三-六年級班級、25-35 人、至少 1 位教師隨行。

活動內容及簡介

時間 單元 地點 內容

09:00-10:30 森林社區

好鄰居 研習教室

以容易親近的生物做為多樣性特色介紹的

主軸,透過角色扮演遊戲(配戴生物名牌)

進行大風吹並完成森林食物網,認識內雙

溪森林環境及生態系組成,並介紹戶外觀

察場域與戶外觀察的注意事項。

10:30-12:00 觀察力大考驗 藥用植物園 以觀察遊戲引導提升親近自然的興趣與自

然觀察能力。

12:00-13:00 午餐 教學中心 享用自備午餐,導入 LNT 野外用餐概念。

13:00-14:30 森林社區

的戶口普查 碧溪自然步道

透過園區踏查,認識森林生態系的組成、

生物環境特性與物種依存關係。

14:30-15:00 森林社區

的發展 研習教室

依學員所扮演的生物角色分組繪圖建構出

各種森林生態系統,發現不同棲地的特色

與差異。從森林環境及生態系組成重要

性,思考大自然森林與自己的聯結關係。

附件 1 內雙溪自然中心-107 年度學校教育課程方案

內雙溪自然中心學校教育(戶外教學)

方案三、綠意小園丁-栽植之旅

方案名稱 綠意小園丁-栽植之旅

課程簡介

餐桌上各式各樣的蔬果,怎麼來到我們的面前?一片草地上、郊山森林

中藏有哪些人們可食用的野菜?森林中的一片苗圃,到底孕育了多少生命?

內雙溪自然中心邀請你化身為一日綠意小園丁,實際觸摸土壤、種植植栽,

走一趟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尋找天公伯種下的作物,一起發現人、土

地與食物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吧!

教學目標

1.學員能觀察農園藝作物在環境中的生態樣貌。

2.學員能認識森林與食物之間的關聯。

3.學員能體驗農園藝作物的種植、照顧過程。

4.學員能反思土地、食物與自己之間的聯結關係。

課程時間 09:00-15:00,5 小時

課程類型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適用對象 國小三-六年級班級、25-35 人、至少 1 位教師隨行。

活動內容及簡介

時間 單元 地點 內容

09:00-09:30 作物的旅程 研習教室

透過遊戲,讓學員分組採買所需要的食

材,並解釋各組選擇購買的依據又是什麼

呢?讓學員們思考為什麼同樣的食物有不

同的價格。

09:30-10:30 作物的小故事 研習教室

透過投影片介紹當代種植作物的方式,並

讓學員思考其中所蘊含的問題,此外介紹

多種種植方式,提供學員更多角度去思考

栽植的問題。

10:30-11:30 小野人的尋寶 教學中心

運用科學工具,帶領學員們去發現大自然

是如何栽植萬物,提升親近自然的興趣與

自然觀察的能力。

11:30-12:30 午餐 教學中心 享用自備午餐,導入 LNT 野外用餐概念。

12:30-14:30 綠意小園丁 教學中心

配合季節實地操作作物的播種、育苗等管

理維護過程,並討論植栽、作物除了食物

價值以外的其他功能。

運用廢棄寶特瓶製作攜帶式苗圃,種植當

季作物,完成後讓學員攜回校園繼續後續

的照顧與記錄。

14:30-15:00 畫一個

可食地景 教學中心

分享學習心得:分組一起討論繪製出心目

中的可食地景,並與大家分享。

附件 1 內雙溪自然中心-107 年度學校教育課程方案

內雙溪自然中心學校教育(到校推廣)

方案一、繽紛的森林社區-認識森林生態系

方案名稱 繽紛的森林社區-認識森林生態系

課程簡介

由陽光、空氣、大樹、溪流所組成的森林社區,每一個小角落,住著不

同的生物。有些生物看似獨行俠不相往來,但事實上卻彼此環環相扣。讓我

們一同來拜訪臺北市這片最大的森林,看看在這個森林社區裡會有什麼樣驚

喜的發現?

教學目標

1.學員能類比不同自然環境類型與生物特性之間的關聯。

2.學員能覺知自然生態環境組成的重要性。

3.學員能反思大自然森林與自己之間的聯結關係。

課程時間 3 小時

課程類型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適用對象 國小三-六年級班級、25-35 人、至少 1 位教師隨行。

活動內容及簡介

時間 單元 地點 內容

50 分鐘 森林社區就是

你的好鄰居 教室

以容易親近的生物做為多樣性特色介紹的

主軸,透過角色扮演遊戲(配戴生物名牌)

進行大風吹並完成森林食物網,認識森林

環境及生態系組成。

50 分鐘 觀察力大考驗 校園 以觀察遊戲引導提升親近自然的興趣與自

然觀察能力。

50 分鐘 森林社區

的發展 教室

依學員所扮演的生物角色分組繪圖建構出

各種森林生態系統,發現不同棲地的特色

與差異。從森林環境及生態系組成重要

性,思考大自然森林與自己的聯結關係。

附件 1 內雙溪自然中心-107 年度學校教育課程方案

內雙溪自然中心學校教育(到校推廣)

方案二、綠意小園丁-栽植之旅

方案名稱 綠意小園丁-栽植之旅

課程簡介

可食植栽從種子到收成,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才終於來到餐桌。當過一

日綠意小園丁的你們,是否更能體會食物的得來不易呢?這次我們進入校

園,一起尋找種植的環境,幫食物們在校園中找到一片立足之地。看看在種

植的環節中會有多少意外的驚喜出現呢?

教學目標

1.學員能開始觀察並發現身邊環境可以讓農園藝作物生長的區域。

2.學員能覺知種植的方式對於環境的影響。

3.學員能珍惜食物並從栽植過程中找尋友善土地的生活方式。

課程時間 3 小時

課程類型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適用對象 1.參與過戶外教學「綠意小園丁」方案之班級

2.國小三-六年級班級、25-35 人、至少 1 位教師隨行。

活動內容及簡介

時間 單元 地點 內容

50 分鐘 食物旅程拼圖 教室

透過拼圖遊戲,思考食物是如何從產地來

到我們的家裡,並試圖解釋從中發生了什

麼樣的事情。

30 分鐘 種植小故事 校園

透過投影片分享種植作物的故事,與學員

們到中心體驗的經驗做連結,引導學員們

回想過往的種植經驗並分享於同學。

70 分鐘 作物與我 教室

分組討論一個種植過程的故事,分工把故

事書完成並分享,從中整理過往的經驗與

所學。

附件 2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學校教育課程方案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學校教育(戶外教學)

方案一、石破天驚貴子坑

方案名稱 石破天驚貴子坑

課程簡介

貴子坑過去曾因為擁有特殊的礦產,而成為著名的礦區,擁有 200 多

年的開採歷史,礦區盛產的白土造就了北投當地的製陶產業發展。然貴子

坑礦區也因為人類的過度開採形成嚴重的土石災害。讓我們透過多元的互

動式課程,認識貴子坑的礦區演變歷程、獨特的地質生態與水土保持的方

法,最後透過陶土創作來傳達今日的學習。

教學目標

1.知道貴子坑環境的演變歷程。

2.觀察貴子坑的地質生態。

3.知道水土保持的方法。

4.創作陶土作品與分享。

課程時間 4 小時

課程類型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適用對象 國小五-六年級班級、25-35 人、至少 1 位教師隨行。

活動內容及簡介

時間 單元 地點 內容

10 分鐘 發現貴子坑 圓形廣場 環境介紹、人員介紹、課程簡介。

20 分鐘 石頭大挑戰 圓形廣場 藉由聯想石頭對人的價值、功能或意義,

引發學員思考兩者之間的關係。

20 分鐘 貴子坑小學

露營區

圓形廣場

你對貴子坑的了解有多少?透過問答遊戲

展開對貴子坑的認識。

30 分鐘 貴子坑大劇

露營區

圓形廣場

來一場精彩戲劇演出,看見貴子坑的過去

與現在。

90 分鐘 走入貴子坑 教學園區 走入地質觀察步道觀察貴子坑獨特的地質

生態。

70 分鐘 你儂我儂

陶土創作

水土保持教

學園區情人

利用陶土自由創作出今天最令你印象深刻

的事或物,並於最後進行分享。

備註 雨天將調整部分活動至有遮雨功能的圓形廣場、觀景平台與 90 平台教室

附件 2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學校教育課程方案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學校教育(戶外教學)

方案二、水保好森活

方案名稱 水保好森活

課程簡介

既然天災很難避免,那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災害嗎?當然可以,透過

各種水土保持的方法,就可以避免自然以及人為因素導致的水土流失。

貴子坑因為曾經是礦區,經過長期開採,造成山脈岩層與土壤裸露,

而裸露的山脈與土壤在雨水長期沖刷下容易流失,造成土石災害。在整治

貴子坑過程中,透過各種水土保持的方法與施作來保護傷痕累累的貴子

坑,其中透過植生方法,也就是「森林覆蓋」是水土保持非常好的做法。

經過長期的整治努力,現在的貴子坑是個生態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邀請

各位同學一起認識保護土壤的植物,進一步認識這些水土保持植物特徵。

教學目標 1.認識水土保持的方法

2.知道水土保持的植物特徵

課程時間 4 小時

課程類型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適用對象 國小五-六年級班級、25-35 人、至少 1 位教師隨行。

活動內容及簡介

時間 單元 地點 內容

30 分鐘 貴子坑小學

堂 圓形廣場

工作人員介紹、貴子坑介紹、課程介紹

50 分鐘 水保好森活 露營區 動動腦讓我們一起找出水土保持的植物特

徵吧!

120 分鐘 拜訪貴子坑 水土保持教

學園區

出發去!拜訪貴子坑美麗的地質與自然資

源。

40 分鐘 回顧與沉澱 圓形廣場 大地因為有水有土,才有豐富的生命,回

顧今日活動與所學。

備註 雨天將調整部分活動至有遮雨功能的圓形廣場、觀景平台與 90 平台教室

附件 2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學校教育課程方案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學校教育(戶外教學)

方案三、守護家園小尖兵

方案名稱 守護家園小尖兵

課程簡介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這是個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謠,一

個對於美好家園的意象;河流提供許多動植物的生活所需,也包括了人類

的生活空間及經濟發展,山坡地公路與農路的開發,人們漸漸往山區墾殖

居住,開始與自然爭地;然而在沒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下,侵占了河

水流經所需的空間,當時間一久或突來的強大自然作用時,有些地方就會

產生災害。

透過課程讓學生理解河流作用與災害形成的原因,並引導學生進一步

思考「土地的使用」應有的態度與做法。

教學目標 透過操作了解河流的侵蝕、搬運及堆積作用和可能造成的災害,並進一步

理解「土地的使用」應有的的態度與做法。

課程時間 4 小時

課程類型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適用對象 國小五-六年級班級、25-35 人、至少 1 位教師隨行。

活動內容及簡介

時間 單元 地點 內容

20 分鐘 貴子坑,

我來了! 露營區桌椅 環境介紹、課程簡介、暖身活動。

70 分鐘 手護一條溪 露營區桌椅

透過「動手做」模擬曲流河道以及河水對

沿岸土壤侵蝕、搬運及堆積作用,理解這

些自然作用與人類活動的關係,以及可能

引起的災害。

90 分鐘 拜訪貴子坑 水土保持教

學園區

帶著充滿好奇的心,我們一起拜訪水磨坑

溪與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來認識這裡的

故事吧!

60 分鐘 打造一個樂

園 情人湖

讓學生體驗每個人的作為都有可能對環境

造成威脅,而每個人的態度與做法也可以

減少對環境的壓力。

備註 雨天將調整部分活動至有遮雨功能的圓形廣場、觀景平台與 90 平台教室

附件 2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學校教育課程方案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學校教育(到校推廣)

方案一、水保好森活

方案名稱 水保好森活

課程簡介

既然天災很難避免,那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災害嗎?當然可以,透過各種水土

保持的方法,就可以避免自然以及人為因素導致的水土流失。

貴子坑因為曾經是礦區,經過長期開採,造成山脈岩層與土壤裸露,而裸露的

山脈與土壤在雨水長期沖刷下容易流失,造成土石災害。在整治貴子坑過程中,

透過各種水土保持的方法與施作來保護傷痕累累的貴子坑,其中透過植生方

法,也就是「森林覆蓋」是水土保持非常好的做法。經過長期的整治努力,現

在的貴子坑是個生態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邀請各位同學一起認識保護土壤的

植物,進一步認識這些水土保持植物特徵。

課程目標 1.認識水土保持的方法

2.知道水土保持的植物特徵

課程時間 40 分鐘(依實際上課時間調整)

課程類型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適用對象 國小五-六年級班級、25-35 人、至少 1 位教師隨行。

課程內容

時間 單元 地點 內容

10 分 貴子坑小學堂 教室 工作人員介紹、貴子坑介紹、課程介

紹。

20 分 水保好森活 教室 教室動動腦讓我們一起找出水土保

持的植物特徵吧!

10 分 回顧與沉澱 教室 大地因為有水有土,才有豐富的生

命,回顧今日活動與所學。

附件 2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學校教育課程方案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學校教育(到校推廣)

方案二、守護家園小尖兵

方案名稱 守護家園小尖兵

課程簡介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這是個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謠,一個對於美

好家園的意象;河流提供許多動植物的生活所需,也包括了人類的生活空間及

經濟發展,山坡地公路與農路的開發,人們漸漸往山區墾殖居住,開始與自然

爭地;然而在沒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下,侵占了河水流經所需的空間,當

時間一久或突來的強大自然作用時,有些地方就會產生災害。

透過課程讓學生理解河流作用與災害形成的原因,並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土

地的使用」應有的態度與做法。

課程目標 透過操作了解河流的侵蝕、搬運及堆積作用和可能造成的災害,並進一步理解

「土地的使用」應有的的態度與做法。

課程時間 40 分鐘(依實際上課時間調整)

課程類型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適用對象 國小五-六年級班級、25-35 人、至少 1 位教師隨行。

課程內容

時間 單元 地點 內容

10 分 貴子坑,我來了! 教室 環境介紹、課程簡介、暖身活動。

20 分 手護一條溪 教室

透過「動手做」模擬曲流河道以及河

水對沿岸土壤侵蝕、搬運及堆積作

用,理解這些自然作用與人類活動的

關係,以及可能引起的災害。

10 分 打造一個樂園 教室

讓學生體驗每個人的作為都有可能

對環境造成威脅,而每個人的態度與

做法也可以減少對環境的壓力。

附件 3 內溝溪生態展示館-學校教育課程方案

內溝溪生態展示館學校教育(戶外教學)

方案一、森林裡的海岩石

方案名稱 森林裡的海岩石

課程簡介

在內溝溪生態展示館旁的明舉山親山步道,有一塊美麗的大岩壁赤裸

的展示它的歲月,岩壁的表面處處可見層層疊疊的紅色線紋,彷彿大自然

調皮的用色筆隨意揮灑,這些岩石的痕跡,見證了臺北盆地的滄海桑田。

如果您再仔細觀察岩石周圍,您會發現「咦!植物為什麼會在岩石上及岩

石縫隙中生長呢?」,如果您也好奇,歡迎加入我們的探險。

教學目標

1.認識內溝溪的地理位置及環境特徵。

2.認識內溝溪地質及蕨類的形成與生長特性。

3.經由親近自然瞭解愛護與尊重生命,並體認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4.能理解內溝溪地景的珍貴性,學會尊重人與自然。

5.願意參與環境保護的生活行動。

課程時間 5 小時

課程類型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適用對象 國小一-二年級班級、25-35 人、至少 1 位教師隨行。

活動內容及簡介

時間 單元 地點 內容

09:00-09:30 認識內溝溪 內溝溪生態展示

簡介內溝溪生態展示館與內溝溪

步道的發展故事。介紹今日課程

與戶外活動注意事項。

09:30-10:30 內溝戶外環境

踏查

館旁親山、親水

步道

於展示館旁的步道進行觀察活

動,認識內溝溪環境。

10:30-10:50 內溝岩石的故

事 靜思亭

介紹古老的沉積岩層,並且至現

場觀察內溝溪沉積岩、銹染紋大

石頭等,進行解說。

10:50-11:20 岩石老兵日記 銹染紋大石頭 讓學員隨機選擇自己喜歡的石頭

類型近行拓印或素描描繪。

11:20-11:30 石在美麗 靜思亭 共同欣賞作品,並讓學員分享心

得。

11:30-13:00 午餐 內溝溪生態展示

館 享用自備午餐,休息。

13:00-13:30

步道蕨類觀察

與自然素材蒐

館旁親山步道

認識蕨類的各種樣貌並於步道撿

拾各種植物等自然素材帶回室內

進行創意手作。

13:30-14:30 大自然創意手

內溝溪生態展示

於步道撿食蒐集各種大自然素

材,發揮創意進行手作拼貼。

14:30-15:00 自然就是美 內溝溪生態展示

館 展示手作作品並說出設計感想。

附件 3 內溝溪生態展示館-學校教育課程方案

內溝溪生態展示館學校教育(戶外教學)

方案二、森林~我的鳥類大觀園

方案名稱 森林~我的鳥類大觀園

課程簡介

內溝溪是一處被山谷和溪流環繞的地區,其生態環境豐富多樣,在晴

朗的上午大冠鷲隨著氣流攀升,臺灣藍鵲一隻接著一隻像列隊式的在山坡

向山谷滑翔,2016 年在內溝溪共記錄到 80 種以上的鳥類資源。內溝溪不

但有種類豐富的蕨類,更有森林與溪流組成的完整生態系,我們將引導民

眾探索內溝溪的青山綠水,並讓民眾從活動中瞭解森林與溪流的功能進而

愛護環境。

教學目標

1.認識內溝溪的地理位置及環境特徵。

2.認識內溝溪鳥類及蕨類多樣性。

3.學會觀察紀錄生物的型態特徵,並可推測生物行為、特徵與環境的關聯性。

4.瞭解人與環境間的關係,培養愛護自然的情操。

5.經由親近自然瞭解愛護與尊重生命,並體認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6.願意參與環境保護的生活行動。

課程時間 5 小時

課程類型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適用對象 國小三-六年級班級、25-35 人、至少 1 位教師隨行。

活動內容及簡介

時間 單元 地點 內容

09:00-09:30 認識內溝溪鳥

類資源

內溝溪生態展

示館

介紹內溝溪環境與鳥類資源,並引導思

考環境與的改變對鳥類的影響。

09:30-11:00 內溝溪早鳥趣 館旁親山、親水

步道

於展示館旁的步道進行鳥類觀察,認識

內溝溪環境鳥類資源。

11:00-11:30 鳥類大發現 內溝溪生態展

示館

將記錄到的鳥類與觀察到的環境進行

分析與思考,並藉由老師的引導讓學員

了解鳥類身體構造與環境的關係。

11:30-13:00 午餐 內溝溪生態展

示館 享用自備午餐,休息。

13:00-13:30 步道蕨類觀察

與素材蒐集 館旁親山步道

認識蕨類的各種樣貌並於步道撿拾各

種植物等自然素材帶回室內進行創意

手作。

13:30-14:30 大自然創意手

內溝溪生態展

示館

利用步道所採集的各種大自然素材,發

揮學員創意進行手作拼貼。

14:30-15:00 自然就是美 內溝溪生態展

示館 展示手作作品並說出設計感想。

附件 3 內溝溪生態展示館-學校教育課程方案

內溝溪生態展示館學校教育(戶外教學)

方案三、「蟲」林森巴舞

方案名稱 蟲林森巴舞

課程簡介

內溝溪是一處被山谷和溪流環繞的地區,其生態環境豐富多樣,其中內

溝山因面向東北季風迎風面,所以冬天濕冷風寒而具有植物學中獨特的「北

降現象」。內溝溪經整治後,內溝溪的生態回復以往的豐富,仰賴著森林與溪

流組成的完整生態系,由森林到溪流,讓民眾瞭解森林與溪流的多樣性及功

能性,一起探索屬於內溝溪的青山綠水。

教學目標

1.認識內溝溪的地理位置及環境特徵。

2.感受內溝溪森林步道的森林體驗。

3.認識內溝溪溪流中的水生昆蟲。

4.知道如何運用水生昆蟲作溪流檢測。

5.瞭解人與環境間的關係,培養愛護自然的情操。

6.經由親近自然瞭解愛護與尊重生命,並體認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7.願意參與環境保護的生活行動。

課程時間 6 小時

課程類型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適用對象 國小五-六年級班級、25-35 人、至少 1 位教師隨行。

活動內容及簡介

時間 單元 地點 內容

09:00-09:30 認識內溝溪 內溝溪生態展

示館

簡介內溝溪生態展示館與內溝溪步道的發

展故事。介紹今日課程與戶外活動注意事

項。

09:30-10:30 森林探險家 館旁親山步道

於展示館旁的步道進行解說與觀察活動,

認識淺山森林的組成層次、解說各類動植

物因應環境變化的特色。

10:30-11:00 森林株式會社 內溝溪生態展

示館

介紹將森林株式會社的生態服務,瞭解淺

山森林中不同的動植物部門特性與差異。

11:00-11:30 求生大風吹 內溝溪生態展

示館

分組扮演不同的植物部門,給予情境故事

討論適應環境的策略,進行肢體表演。

11:30-13:00 午餐 內溝溪生態展

示館 享用自備午餐,休息。

13:00-13:30 水生昆蟲的故

內溝溪生態展

示館

介紹溪流環境與水棲生物,了解昆蟲扮演

的生態角色。

13:30-14:30 昆蟲水上樂園 內溝溪親水步

引導觀察討論不同的溪流水域環境,分組

進行水棲生物的捕撈,並且紀錄下觀察的

結果,現場與圖鑑進行簡單比對。

14:30-15:00 水生昆蟲調查

內溝溪生態展

示館

統計與報告各組調查的結果,討論環境與

水生昆蟲、水質指標的關聯。

附件 4 交通資訊

內雙溪自然中心交通資訊

一、地址: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三段 150 巷 27 號

二、交通資訊:

(一)自行開車:臺北市區往外雙溪方向,由至善路三段沿碧溪產業道路上山

抵達(設有停車場)。

(二)大眾運輸:捷運劍潭站轉乘

1.公車市民小巴 1 至溪山苗圃站下車。

2.公車小 18 至碧溪橋下車,步行前往內雙溪自然中心(約 30 分鐘)。

附件 4 交通資訊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交通資訊

一、地址:台北市北投區秀山路 85 巷 89 號,貴子坑露營場。

二、交通資訊:

(一)大眾運輸:捷運北投站,轉搭公車(216 區間車、218、223)至「貴

子坑水土保持園區站」下車,依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指示,轉秀山

路後依【貴子坑露營場】指示前往露營場門口,步行約 15 分鐘可達園

區入口處。

(二)公車:其他公車路線 266 或 602,可搭乘至「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站」

下車,依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之露營區指示,轉秀山路後依【貴子

坑露營場】指示前往露營場門口,步行約 15 分鐘可達園區入口處。

(三)自行開車:自中央北路轉稻香路,沿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指示,轉

秀山路後依【貴子坑露營場】指示前往露營場門口,請依序將車輛停於

同一側。

附件 4 交通資訊

內溝溪生態展示館交通資訊

一、地址:臺北市內湖區康樂街 236 之 3 號

二、生態展示館電話:(02)2634-7851

三、交通資訊:

(一)公車路線:281、287 區、內湖幹線(南寮(忠三街口)下步行約 15

分鐘);53、630、646、646 區、903(忠三街口下步行約 15 分鐘);

小 1、小 1 區(隨招隨停)。

(二)捷運轉乘:

板南線-----至昆陽站轉搭小 1 區、281

文湖線-----至葫洲站轉搭 287 區、630、646、646 區、903;至東

湖站轉搭 281、53、小 1、小 1 區

(三)自行開車:國道 1 號高速公路康寧交流道下由康寧路經東湖路,再

轉康樂街。或由成功路經康湖路再轉康樂街。

附件 5 課程申請須知

【申請辦法】

一、申請時間:即日起至 107 年 6 月 11 日(一)受理申請,額滿為止。

二、申請對象:詳見課程方案說明

三、申請方式:

1. 請上臺北市 3 個坡地場域部落格下載學校教育簡章。

內雙溪自然中心 http://neishuangxi.blogspot.tw/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 http://gueizikeng.blogspot.tw/

內溝溪生態展示館 http://geneigousi.blogspot.tw/

2. 請申請班級代表教師先來電洽談課程日期,可線上報名,或填寫報名

表後傳真至(02)2581-3335,我們將於收到報名資料後三個工作日內與

您聯絡,若您未接到任何確認通知,請於上班時間來電(02)2581-1365

洽詢。

3. 請提前於課程時間至少一週前報名,以利作業。

【交通補助】

107 年度參加臺北坡地環境教育推廣活動之戶外教學班級,每梯次補

助交通車資 2,000 元,每校以補助 2 梯次為上限。

接駁車請由各校自行聯繫,並提供車資 2,000 元三聯式發票,以供申

請補助。

發票抬頭:景澤創意有限公司;統一編號:54668254。

金額:新台幣 2,000 元整(含稅)。

【課程提醒】

1. 課程多於戶外進行,為避免蚊蟲叮咬建議穿著長褲並依天候攜帶防曬

用品、保暖衣物或雨具及防蚊用品。

2. 本課程不提供午餐,請自備減少垃圾量、方便攜帶之戶外午餐。

3. 為響應環保,場域不提供瓶裝水、輕便雨衣等一次性物品,請參加學

員自備環保水杯及雨具。

附件 5 課程申請須知

申請前請先閱讀下列事項

【注意事項】

1. 學校教育名額有限,每週最多受理 3 個梯次預約,依預約申請時間排

序,額滿即停止受理預約服務。如遇多個學校預約同一日,以預約優

先順序安排參加。

2. 課程三日前將寄發行前通知,請務必清楚填寫您的 e-mail 與手機聯絡

方式,如未收到任何通知,請於上班時間主動來電洽詢。

3. 為保障每個申請班級的權益,若不克出席,請最晚於課程一週前來電

告知,無故缺席者,將影響您往後的申請權益。

4. 報名後,如欲更換參加者名單,請於課程 3 日前電洽辦理更動參加者

資料。

5. 未滿 20 歲之學員,課前請事先取得監護人同意。

6. 雨天課程照常舉行,如遇颱風、地震、大雨等不可抗力之因素,本單

位將視狀況調整課程內容,若因故課程必須取消或延期,最晚將於課

程前一日中午公告,並以 e-mail 及電話簡訊通知,故請填寫清楚可聯

絡電話與常用 e-mail。

7. 主辦單位如遇人力不可抗拒之因素,保有隨時修改、暫停或終止本活

動之權利。

【肖像權與個人資料使用】

1. 肖像權:活動進行中,本單位將適時拍攝活動影像,供日後環境教育

推廣用,謝謝您的支持讓更多人可以分享精采內容。(若您不同意提供

拍攝,請於報名表中註明,我們將尊重您的選擇。)

2. 個人資料:為保障當事人個人資料隱私安全,及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以

下簡稱個資法)規範,應向台端告知下列事項:

(1) 本單位報名索取資料(如姓名、出生年月日、身分證字號、聯絡電

話、手機、e-mail 等),僅供本次活動辦理期間作為聯繫及辦理投

保(公共意外責任險或旅平險)所使用,前述資料使用期間為活動報

名開始至本活動結束 3 個月止。

(2) 台端得自由選擇是否提供個人資料予本單位,若不提供或提供不

正確(含不完整)之個人資料,將影響台端參加本單位辦理活動之權

益。

(3) 如您申請報名後,即知悉並同意本單位告知之相關事項。

建議您可多參閱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令以保障自身權益。

附件 6107 年度坡地場域課程申請表

學校名稱 聯絡人 性別 □男 □女

手機號碼 E-mail

連絡電話 (公) (手機)

(傳真)

聯絡住址 □□□□□

申請人數 年 班,學生 人,老師 人,家長 人,合計 人。

緊急聯絡人

(非參加者)

連絡電話

(宅) (公)

(手機)

選擇方案

內雙溪自然中心

方案一、森林背包客棧 (適合小學 5-6 年級) 戶外教學

方案二、繽紛的森林社區 (適合小學 3-6 年級)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方案三、綠意小園丁 (適合小學 3-6 年級)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

方案一、石破天驚貴子坑 (適合小學 5-6 年級) 戶外教學

方案二、水保好森活 (適合小學 5-6 年級)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方案三、守護家園小尖兵 (適合小學 5-6 年級) 戶外教學 到校推廣

內溝溪生態展示館

方案一、森林裡的海岩石 (適合小學 1-2 年級) 戶外教學

方案二、森林~我的鳥類大觀園 (適合小學 3-6 年級) 戶外教學

方案三、「蟲」林森巴舞 (適合小學 5-6 年級) 戶外教學

申請日期 (為避免與其他預約課程時間衝突,需先來電洽談日期再進行填寫)

日期 : 107 年_____月_____日 ; 時段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其他需求

搭配學校教學課程

年級 科目 課程單元

報名

步驟

填妥報名表後傳真至(02)2581-3335,或 E-mail 至 [email protected] ,並主

動來電確認報名表受理作業無誤。

服務

諮詢

景澤創意 鄒小姐 電話:(02)2581-1365 轉分機 11

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