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工程學系 師資及研究領域 - isu.edu.t...

16
電機工程學系 http://www.ee.isu.edu.tw/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7-6577711 ext.6601~6603 Fax07-657205 辦學目標及特色 本系以「培養理論與實務兼備之電機專業人才」為教育宗旨, 其教育目標為:奠定學理基礎、精進實務技能、培養專業倫理與團 隊精神、孕育獨立思考與研究創新、以及培養外語與持續學習能力。 配合本系師資專長,培養學生具有通訊與光電、能源與系統科技、 或控制與訊號處理之工程專業知識與技術能力。同時藉由通識課程 的陶冶與專業教學的訓練,期能培養具備專業倫理、團隊精神、外 語能力與國際視野的優秀電機工程師,以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的中堅 份子。 本系三大教學研發重點如下: 通訊與光電:包含電子陶瓷、無線通訊技術、光電子學、複合物半 導體晶片量測、奈米光電元件、光波通訊、光纖通訊、電磁干擾與 相容、天線設計、射頻與微波電路、微波工程與量測、聲波元件設 計,以及生化感測元件設計與量測等。 控制與訊號處理:包含智慧型機器人設計與整合、無線射頻辨識技 術應用、嵌入式系統開發、IC 晶片設計、廠務自動化與安全監控、 智慧型家電系統、系統分析與控制( 線性/ 非線性/ 時變/ 動態系統 ) 、隨機訊號與影像處理技術、機器視覺及系統辨識、多媒體訊 號處理、適應性控制與濾波器設計應用、系統可靠度分析、數位系 統與強健性控制、類神經網路與智慧型控制等。 能源與系統科技:包含再生能源(風力、水力、太陽能等)發電系統 及系統控制、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之衝擊、燃料電池之電控系統、電 力自由化之市場運作與調度、高效率轉換式電源供應器、電源供應 器之電磁干擾抑制、高低壓氣體放電燈之電子安定器、彈性交流輸 電系統、電力系統運轉與控制、電力品質與頻譜分析技術、電力監 控與人工智慧、電力系統穩定度與配電自動化等。 系所沿革 本系成立於民國七十九年,為義守大學(原名高雄工學院) 創校時之基礎科系。爾後,於民國八十二年成立碩士班,民國八 十七年成立博士班。目前擁有研究所博士班、碩士班及在職碩士 專班、大學日間部 12 班、以及進修學士班 4 班。 課程規畫 本系課程規畫以「理論與實務兼顧、授課與實驗並重」為原則, 藉由實作之驗證使學生對理論之推導,配合實際系統運作,能有 更深入之體會。依研究方向與重點分為三組: 通訊與光電組:以類比通訊、數位通訊理論為基礎,進而強化數位 訊號處理概念,建立分析設計能力,以便深入專業應用與研發重點, 諸如微波、聲波元件、光纖通訊與光電等方面之工程。 控制與訊號處理組:以線性代數、線性系統理論為基礎,進而強化 控制工程概念,建立分析設計能力,以便深入專業應用與研發重點, 如訊號與影像處理、系統辨識、嵌入式系統與 IC 設計等。 能源與系統科技組:以電機設備及電力系統理論為基礎,進而強 化電能轉換概念,建立分析設計能力,以便深入專業應用與研發 重點,如高效率能源轉換技術、複合式發電系統、再生能源/分散 式發電系統、電力自由化與配電自動化等。 畢業出路 電機工程不僅是領域分支眾多的科系,也同時是近代各項電機資 訊高科技成果的重要發源和匯流處。由於本系所發展重點在「通 訊與光電」、「控制與訊號處理」和「能源與系統科技」三大領域, 學生學生未來出路非常廣泛,在學術深造進修領域包括:電機工 程、電子工程、光電工程、資訊工程、控制工程、電信工程、醫 學工程、工程科學、與航太工程等。本系大學部畢業生約有三分 之ㄧ以上考取公私立大學碩士班。 畢業生除可進入學術單位從事教學與研究發展外,亦可經由國家 考試進入政府單位、或自行進入私人企業,其中包括:政府單位、 工程顧問公司、電信工程公司、半導體公司、電腦公司、電力公 司、工廠之機電、儀表、與控制部門工程師等。 師資及研究領域 組別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陳朝順 講座 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電力系統、配電自由 化、能源管理、捷運機 電系統 陳野正仁 教授 日本國立九州大學 工學博士 電力電子、分散式電源 供應器、太陽光發電 鄧人豪 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博士 能源管理系統、配電自 動化、再生能源 謝世傑 副教授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 電機博士 電力系統、電力自由 化、最佳化理論 楊俊哲 副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 電機博士 同步量測、電力品質、 濾波器設計 林堉仁 助理 教授 英國史查士克萊大 電機博士 電力系統、電機機械、 人工智慧 吳榮慶 助理 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博士 信號分析、狀況辨識、 參數評估、數位電表 鄭竣安 助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博士 電力電子、電子安定器 張健軒 助理 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 電機博士 電力電子、高效率電源 模組 鄭宏良 助理 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博士 電力電子、轉換式供應 張恩誌 助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博士 滑動模式控制、直流/流換流器、微處理機應 殷李彭 講師 中正理工學院電機 碩士(中山大學機械 所博士班進修中) 電機機械 謝哲光 講座 教授 壬色列理工學院 電機博士 非線性控制、機器學習 與軟計算、微分對局 黃瑞初 教授 美國南美以美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信號處理、智慧型控制 人工智慧 孫永莒 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博士 細胞類神經網路、時延 系統、不穩定判別準則 陳基發 副教授 澳州莫那須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訊號處理、影像處理 莊景文 教授兼 系主任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博士 光機電整合、智慧型車 輛、系統自動化 柯春旭 副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與控制博士 模糊控制、微機電系統 曾遠威 助理 教授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 學航太工程博士 控制系統、晶片設計 馮介川 助理 教授 美國凱西儲大學 電機博士 DSP FPGA 設計、原子 力學顯微鏡控制 李青旻 助理 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 電機博士 線性系統、強健控制、 網路型控制、濾波器設 林偉誠 助理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電機博士 RFID、系統佳化、多軸 馬達運動控制 羅如燕 教授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 工程科學博士 微波工程、量測技術 沈季燕 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博士 生化感測技術、聲波元 件設計 孫迺翔 教授 美國南美以美大學 電機博士 波導光學、光纖光柵、 週期性介電質波導、半 導體雷射光纖通訊 王曙民 副教授 美國馬凱大學 電機博士 微波工程、高頻電路設 計、聲波元件設計 黃蓮池 副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 電子工程博士 計算機通訊網路、智慧 型網路、行動通訊、隨 機佇列 蔣榮生 副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博士 光纖元件、光子晶體與 電漿子學、電磁理論 潘宗龍 助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博士 電子陶瓷、射頻通訊元

Upload: others

Post on 31-Oct-2019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電機工程學系 http://www.ee.isu.edu.tw/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7-6577711 ext.6601~6603 Fax:07-657205

辦學目標及特色 本系以「培養理論與實務兼備之電機專業人才」為教育宗旨,

其教育目標為:奠定學理基礎、精進實務技能、培養專業倫理與團隊精神、孕育獨立思考與研究創新、以及培養外語與持續學習能力。配合本系師資專長,培養學生具有通訊與光電、能源與系統科技、或控制與訊號處理之工程專業知識與技術能力。同時藉由通識課程的陶冶與專業教學的訓練,期能培養具備專業倫理、團隊精神、外語能力與國際視野的優秀電機工程師,以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的中堅份子。

本系三大教學研發重點如下:

通訊與光電:包含電子陶瓷、無線通訊技術、光電子學、複合物半導體晶片量測、奈米光電元件、光波通訊、光纖通訊、電磁干擾與相容、天線設計、射頻與微波電路、微波工程與量測、聲波元件設計,以及生化感測元件設計與量測等。

控制與訊號處理:包含智慧型機器人設計與整合、無線射頻辨識技術應用、嵌入式系統開發、IC 晶片設計、廠務自動化與安全監控、智慧型家電系統、系統分析與控制(線性/非線性/時變/動態系統等) 、隨機訊號與影像處理技術、機器視覺及系統辨識、多媒體訊號處理、適應性控制與濾波器設計應用、系統可靠度分析、數位系統與強健性控制、類神經網路與智慧型控制等。

能源與系統科技:包含再生能源(風力、水力、太陽能等)發電系統及系統控制、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之衝擊、燃料電池之電控系統、電力自由化之市場運作與調度、高效率轉換式電源供應器、電源供應器之電磁干擾抑制、高低壓氣體放電燈之電子安定器、彈性交流輸電系統、電力系統運轉與控制、電力品質與頻譜分析技術、電力監控與人工智慧、電力系統穩定度與配電自動化等。

系所沿革 本系成立於民國七十九年,為義守大學(原名高雄工學院)

創校時之基礎科系。爾後,於民國八十二年成立碩士班,民國八十七年成立博士班。目前擁有研究所博士班、碩士班及在職碩士專班、大學日間部 12 班、以及進修學士班 4 班。

課程規畫 本系課程規畫以「理論與實務兼顧、授課與實驗並重」為原則,

藉由實作之驗證使學生對理論之推導,配合實際系統運作,能有更深入之體會。依研究方向與重點分為三組:

通訊與光電組:以類比通訊、數位通訊理論為基礎,進而強化數位訊號處理概念,建立分析設計能力,以便深入專業應用與研發重點,諸如微波、聲波元件、光纖通訊與光電等方面之工程。

控制與訊號處理組:以線性代數、線性系統理論為基礎,進而強化控制工程概念,建立分析設計能力,以便深入專業應用與研發重點,如訊號與影像處理、系統辨識、嵌入式系統與 IC 設計等。

能源與系統科技組:以電機設備及電力系統理論為基礎,進而強化電能轉換概念,建立分析設計能力,以便深入專業應用與研發重點,如高效率能源轉換技術、複合式發電系統、再生能源/分散式發電系統、電力自由化與配電自動化等。

畢業出路 電機工程不僅是領域分支眾多的科系,也同時是近代各項電機資訊高科技成果的重要發源和匯流處。由於本系所發展重點在「通訊與光電」、「控制與訊號處理」和「能源與系統科技」三大領域,學生學生未來出路非常廣泛,在學術深造進修領域包括:電機工程、電子工程、光電工程、資訊工程、控制工程、電信工程、醫學工程、工程科學、與航太工程等。本系大學部畢業生約有三分之ㄧ以上考取公私立大學碩士班。 畢業生除可進入學術單位從事教學與研究發展外,亦可經由國家考試進入政府單位、或自行進入私人企業,其中包括:政府單位、工程顧問公司、電信工程公司、半導體公司、電腦公司、電力公司、工廠之機電、儀表、與控制部門工程師等。

師資及研究領域

組別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陳朝順講座

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電力系統、配電自由

化、能源管理、捷運機

電系統

陳野正仁 教授日本國立九州大學 工學博士

電力電子、分散式電源

供應器、太陽光發電

鄧人豪 教授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博士

能源管理系統、配電自

動化、再生能源

謝世傑 副教授美國德州農工大學 電機博士

電力系統、電力自由

化、最佳化理論

楊俊哲 副教授國立台灣大學 電機博士

同步量測、電力品質、

濾波器設計

林堉仁助理

教授

英國史查士克萊大

學 電機博士 電力系統、電機機械、

人工智慧

吳榮慶助理

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博士

信號分析、狀況辨識、

參數評估、數位電表

鄭竣安助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博士

電力電子、電子安定器

張健軒助理

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 電機博士

電力電子、高效率電源

模組

鄭宏良助理

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博士

電力電子、轉換式供應

張恩誌助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博士

滑動模式控制、直流/交流換流器、微處理機應

殷李彭 講師

中正理工學院電機

碩士(中山大學機械

所博士班進修中) 電機機械

謝哲光講座

教授

壬色列理工學院 電機博士

非線性控制、機器學習

與軟計算、微分對局

黃瑞初 教授美國南美以美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信號處理、智慧型控制

人工智慧

孫永莒 教授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博士

細胞類神經網路、時延

系統、不穩定判別準則

陳基發 副教授澳州莫那須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訊號處理、影像處理

莊景文教授兼

系主任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博士

光機電整合、智慧型車

輛、系統自動化

柯春旭 副教授國立交通大學 電機與控制博士

模糊控制、微機電系統

曾遠威助理

教授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

學航太工程博士 控制系統、晶片設計

馮介川助理

教授

美國凱西儲大學 電機博士

DSP、FPGA 設計、原子

力學顯微鏡控制

李青旻助理

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 電機博士

線性系統、強健控制、

網路型控制、濾波器設

林偉誠助理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電機博士

RFID、系統佳化、多軸

馬達運動控制

羅如燕 教授美國賓州州立大學 工程科學博士

微波工程、量測技術

沈季燕 教授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博士

生化感測技術、聲波元

件設計

孫迺翔 教授美國南美以美大學 電機博士

波導光學、光纖光柵、

週期性介電質波導、半

導體雷射光纖通訊

王曙民 副教授美國馬凱大學 電機博士

微波工程、高頻電路設

計、聲波元件設計

黃蓮池 副教授國立交通大學 電子工程博士

計算機通訊網路、智慧

型網路、行動通訊、隨

機佇列

蔣榮生 副教授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博士

光纖元件、光子晶體與

電漿子學、電磁理論

潘宗龍助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博士

電子陶瓷、射頻通訊元

資訊工程學系 http://www.csie.isu.edu.tw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7-6577711 轉 6502

Fax:07-6578944

辦學目標及特色 本系主要目標為培養學生成為理論與實務兼備的資訊

專業人才,使其在畢業後能夠對我國的資訊工業升級和科技

發展有所貢獻。因此除注重傳統資訊工程學科的傳授外,尤

其重視學生實作能力之培養和未來就業需求之訓練。 本系所的研究與教學有「嵌入式系統」、「網路與通訊系

統」、「多媒體系統」三個主要方向,包括多媒體資訊網路、

多媒體資料庫設計、影音壓縮、改錯編碼、影音通訊系統、

資訊安全、資訊識別和檢測、自動光學檢測、超大型積體電

路設計等項目。並利用大學專題來提昇大學生學習成效,供

未來就業和升學之用途。

系所沿革 鑑於資訊工業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民國 79 年創校之

初即成立了資訊工程學系,歷年來並陸續擴增規模。81 年成

立進修學士班。84 年增設研究所碩士班。88 年增設在職碩

士專班。89 年成立博士班。本系於九十六年通過教育部評

鑑,九十七年通過中華工程認證,前述有效期均為通過五年。

課程規劃 本所目前有十一間教學及研究實驗室,課程規劃以嵌入

式系統、網路與通訊系統、多媒體系統、資訊系統四大發展

方向為重點。 一、 嵌入式系統領域,在培育具備良好的軟、硬體知識及系

統整合的觀念,結合通訊與多媒體的理論和演算法實現於嵌

入式系統中。 二、 網路與通訊系統領域,在培育具網路與通訊的學養,使

具有 WiMAX,VoIP,網路安全與 NGN 的專業能力技術。 三、 多媒體系統領域,在培育具數位視訊,及影像處理等相

關領域的研究工作,涵蓋的範圍包括視訊及影像壓縮理論及

演算法的發展;多媒體通訊及處理技術;影像及視訊特徵擷

取演算法以及多媒體檢索技術的研究與實踐。

生涯規劃與展望 在經過本系四年的培養與訓練之後,不論就業或進修均

有很大發展的空間。進修方面,除了資訊工程所外,資訊管

理,資訊科學,或資訊教育都是可以考慮的發展向,在工業

界的就業方面,亦可依自己的興趣選擇軟體程式設計師、硬

體結構設計師、維修工程師、或相關資訊教師等工作。

師資及研究領域 本系目前有專任教師 27 名,教授 5 名中包含兩位講座

教授。其中周講座教授目前兼任教學副校長,曾經歷電信研

究所副所長及及第一科大校長,有豐富的產業及教學研究的

經驗;張講座教授為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院士(IEEE Fellow),在編碼及 VLSI 領域極富盛名,為世界級教授,其

餘副教授 11 名、助理教授 10 名、講師 1 名。並於 2010 世

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擠進資訊領域世界大學前三百大

行列,經過 20 年努力研究成果終受肯定。

除一位講師目前正攻讀博士外,其他所有老師都具有國

內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不但擁有豐富的專業素養及實務經

驗,部分教師更具有國內外專業執照。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周義昌講座教授兼教學副校長

國立台灣大學 電機博士

通訊理論、無線通訊、電腦網路、多媒體系統

張肇健講座教授

IEEE Fellow美國南加州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影像壓縮、資訊及編碼原理、高畫質電視系統、超大型積體電路結構、多媒體資訊

郭忠民教授兼任系主任及所長

中正理工學院 電機工程博士

影像/視訊壓縮、多媒體信號處理、多媒體內容檢索、影像及視訊內容理解、估測理論

鄭志宏 教授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 應用數學博士

糾錯碼、軟計算、多媒體訊號處理

陳柏頴 教授 交通大學 電子工程博士

RFID、無線通訊射頻元件

金明浩 副教授 英國雪菲爾大學 自控與系統工程博士

數位通訊、VLSI、容錯技術、嵌入式系統

劉世昌 副教授 美國克萊姆森大學 電機電腦博士

通訊系統、計算機網路、網路專案開發

張佑康 副教授 美國賓州大學 計算機博士

軟體工程、資訊網路、多媒體網路

彭樹琳 副教授 美國紐約科技大學 電腦博士

多媒體程式設計、電腦網路、分散式系統

陳啟彰 副教授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 計算機博士

平行電腦結構、分散式系統、網路平行計算

柯松源 副教授 英國克倫菲爾大學 電子工程博士

數位系統設計、計算機結構、數位信號處理

王三元 副教授 中央大學 資訊工程博士

行動計算、無線網路、分散式系統

杜維昌 副教授 清華大學 資訊科學博士

計算機圖學、影像視訊處理、多媒體資料庫

楊吳泉 副教授 成功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密碼學與資訊安全、資料結構與演算法

楊乃中 副教授 中正理工學院 兵器工程博士

數值分析、影像處理、計算機圖學

林宗慶 副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資料探勘、數位訊號處理、科技產業

王振仲 助理教授交通大學 資訊科學博士

同儕計算、演算法、生物資訊

張國清 助理教授台灣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特定短距離無線通訊協定、嵌入式系統設計

蘇益慶 助理教授國立中山大學 資訊工程博士

ASIC/FPGA、嵌入式系統、即時傳輸與錯誤控制

歐陽振森

助理教授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軟式計算、圖型辨識、資料探勘

廖冠雄 助理教授國立清華大學 資訊工程博士

高速網路、通訊協定、網際網路電信

陳延華 助理教授義守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嵌入式系統設計、 ASIC/FPGA 設計

林義隆 助理教授中山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機器學習與軟計算、影像處理

黃健興 助理教授中央大學 資訊工程博士

圖形識別、人工智慧、電腦視覺

朱紹儀 助理教授國立台灣大學 電機工程博士

電腦網路、網路管理、資料探勘

沈鴻哲 助理教授國立中山大學 資訊工程博士

微控機應用、電腦網路

張旭光 講師 美國紐約科技大學 電腦碩士

分散式資料庫、編譯器

資訊管理學系 http://www.mis.isu.edu.tw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l:07-6577711 ext.6552 或 6553 Fax:07-6577056

辦學目標及特色 本系每年招收博士生 3 名、碩士生 29 名、夜間在職碩

士專班 28 名、日間部學士班兩班 100 名、進修學士班兩班 90 名。

資管系主要成立的宗旨在「培育資訊技術與經營管理人

才」。本系的教育目標不僅強調資訊技術的認識,並強調對

企業經營理念的熟稔,包括培養學生在資訊科技與管理理論

與應用方面的基本素養與能力。除了上述的專業能力外亦協

助學生建立團隊合作、溝通領導、自我學習與終身學習的認

知與能力。希望能引導學生掌握並吸收資訊新知,觀察並了

解社會趨勢以強化其競爭優勢及特色。以協助學生開拓國際

宏觀視野。其主要的教育目標與學生之核心能力如下: 1.培育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資訊科技與經營管理人才。 2.培養學生在資訊科技與管理理論與應用方面的基本素養與

能力。 3.引導學生掌握並吸收資訊新知。 4.協助學生開拓國際宏觀視野。

系所沿革 資訊管理學系成立於 1991 年,並先後於 1993 年成立進

修學士班,修業年限四年;1995 年增設研究所碩士班;1997年增設二年制技術系在職進修班,修業兩年。並於 2002 年設立在職碩士專班,並分為資訊管理組、資訊教育組、國防資訊組等三組,以二年夜間上課的方式提供在職社會人士重回學校進修的機會。另外,本系亦於 2000 年與資訊工程學系合作成立博士班(資工所管理組),培養資訊管理的高階管理與研究人才。

課程規劃 本系教學研究以資訊科技為體,管理科學為用。學域規劃為三個學程,包括:1:「行動電子商務特色領域」,2:「企業 e 化管理特色領域」,3:「數位內容特色領域」。除部定之共同必修及通識課程外,課程規劃由三方面之課程所組成:1. 資訊技術及理論課程,2.管理技術及理論課程,3.資訊管理及應用課程。本系同學並可參與修習校內所開設之教育學程或加修輔系與雙學位。

生涯規劃與展望 資訊管理方面人才出路闊廣,可繼續深造資訊管理、管

理科學及電腦相關領域。如就業則不論在資訊或管理方面,,就業市場均十分良好。

在學期間加強與關係企業及其它企業界的聯結,畢業之

後,當能很快的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而為工業界盡力。可依各人專長及興趣做不同的選擇,如 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的基礎研究人員、IT 產品研發人員、IT 管理師、 IT 產品專案經理、電腦硬體工程師、電腦系統工程師、資料庫管理師、網路管理師、資訊系統專案經理、系統分析師、程式設計師、IT 產品銷售員、資訊系統維護人員、資訊系統操作人員、企業管理師、資訊管理顧問等。

師資及研究領域

姓 名 職 稱 最 高 學 歷 研 究 領 域

吳傳春 副教授兼系主任

美國北愛荷華大學-工業科技博士

供應鏈管理、知識管理、生產管理、科技管理

劉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博士 國立中山大學 資訊管理所博士班

非線性系統、演化式計算、人工智慧、專家系統、智慧型決策系統、知識工程、資料庫系統

鄭榮祿 副教授美國辛辛那堤大學-電機與電腦工程博士

資訊教育、應用軟體、統計分析、作業研究、系統模擬

吳昭彥 副教授美國亞歷桑那大學-系統工程與資訊管理博士

管理資訊系統、企業 e化、機率統計、系統分析與設計、投資管理

蔡吉昌 副教授中正理工學院國防科學研究所電子組博士

E5 電機工程、ES 訊號處理、視訊影像處理

梁鐿徽 副教授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博士

生產與作業管理、決策支援系統、金融資訊、供應鏈管理、企業電子化、電子商務、資料探勘

陳志賢 副教授 德州農工大學-數學博士 數值分析、偏微分方程

曾淑美 副教授 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所博士

知識管理、資訊科技管理、顧客關係管理、服務品質管理

林建宏 助理教授美國紐約雪城大學-電機工程與電腦科學博士

人工智慧、資料探勘、生物資訊、混沌理論

吳有龍 助理教授日本拓殖大學-商學(資訊管理)博士

管理資訊系統、資訊科技委外、電子商務、網站設計與評估

楊崇宏 助理教授國立中正大學-電機工程博士

行動商務、無線通訊、多媒體應用、數位內容

危永中 助理教授澳洲國家大學-通信工程博士

網路通訊、資訊技術、無線網路

周照偉 助理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統計組博士

統計、計算機網路 人工智慧、財務數學、資訊安全、資訊經濟

蔡賢亮 助理教授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博士

人工智慧、數位內容、圖訊辨別、知識管理

陳筠昀 助理教授

美國佛羅里達諾瓦東 南 大 學 企 業 管理、資訊科技管理博士

國際企業管理與E化策略、科技行銷、E 化行銷與策略管理、資訊系統與專案管理

陳秀如 助理教授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所博士

電子商務、知識管理、科技管理、組織創新

雲晴煌 助理教授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研究所博士

資料探勘、多媒體網

路、全球資訊網

吳佳純 助理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

網路行銷、消費者行為、策略管理

吳靖純 助理教授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博士

經濟數學,統計應用,決策分析,品質管理,可靠度工程

應用英語學系 http://www.ae.isu.edu.tw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7-6577711 ext.5652 or 5653

Fax:07-6577056

系所沿革

本系成立於民國 88 年,90 學年度成立二年制在職進修專班,91 學年度另增設進修學士班,96 學年度成立應用英語系碩士班。目前共有專任教師 20 人,日夜間部學生約 750人。

辦學目標及特色

本系教育的核心課程,在於培訓學生成為具備外語能

力、專業知識、國際觀及獨立思考能力之現代化國民,為落

實教育目標,本系發展之重點包括: (1) 持續提升英語教學、翻譯、口譯及多媒體教學製作等相

關專業學科之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增進學生之學習成效。

(2) 規劃語文相關之學習活動,以提升學生語文學習之動

機,如設置「情境自學中心」、指導學生錄製英文廣播電

台,同時製作線上文法學習網站,使學生能於課後自行

練習,增進外語能力。 (3) 與外系合作規劃開設各專業領域之學程,如「國際文化

與管理學程」、「商務英語溝通實務學程」、「外語導遊學

程」、「數位語言教材製作學程」等。 (4) 更新現有多媒體語言教學設備及成立同步口譯教室,以

結合語言分析或教材與測驗工具之理論與實務。 (5) 持續擴展工商業界、觀光業、教育文化事業及補教業等

領域之實習參訪活動。 (6) 推動國際交換學生,以擴大學生之視野,並提供學生體

驗當地之文化生活,培植業界所需具備國際觀之英語專

才。

課程規劃

本系畢業總學分為 134 學分,其中必修課程為 88 學分,選修學分為 46 學分,其課程規劃包括: (1) 英語基礎課程:包含英語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養

成之訓練。 (2) 英語專業課程:包含語言學及文學與文化等專業知識之

理論訓練。 (3) 特色領域課程:包含「英語教學」、「翻譯與口譯」領域

之理論與實務訓練。 (學生須於畢業前至少選修一組特色領域,並修畢該組科目與學分,始授予該特色領域證書。) 本系亦要求學生須通過教育部所採認之任一項英語檢定

考試,如 TOEFL、TOEIC、IELTS、GEPT 等,始得畢業。

為鼓勵本校同學參加校外英語檢定考試,本校特訂定「義守

大學獎勵學生參與校外英語文檢定考試實施辦法」,凡通過

英語文檢定者,得申請報名費補助及獎金。

師資及研究領域

本系目前有教授 2 人、副教授 2 人、助理教授 12 人、

講師 4 人,其職稱、最高學歷及專長如下表所示:

生涯規劃與展望

本系畢業生未來出路包括: (1) 升學進修:畢業生可依個人性向,繼續於國內外升學,以攻讀碩博士學位。由於奠定深厚的語文基礎,及對歐美社會之文化背景有一定程度之瞭解,對於日後學生出國留學,幫助頗大。 (2) 就業市場:學生具備應用專業知識後,於畢業後可發展的行業包括英美語文教學、翻譯、觀光導遊、新聞工作、電腦多媒體製作等。在產學合作方面,本系與 15 家產學界簽訂「產學研策略聯盟意向書」,涵蓋製造業、出版業、補教業、服務業、科技業及學界等。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廖本瑞 教授兼語傳

學院院長

美國楊百翰大學

西洋戲劇博士

西洋戲劇、英美文學、中

英翻譯

尚惠芳 教授兼 系主任

美國南加州大學 教育學博士

英語教學、課程設計

熊賢關 副教授 美國夏威夷大學

比較文學博士

性別研究、文學與文化、

翻譯/文化研究

蔡雅茹 副教授兼

註冊組組長

德國畢勒費德大學

應用語言學博士

心理語言學、應用語言

學、閱讀研究、語言習得

張延惠 助理教授

兼副系主任

美國南達柯塔大學

教育學博士

英語教學、語音學、閱讀

與寫作、翻譯、語言學習

策略與型態 何友漢

Gijsen Johan助理教授

南非史特拉布斯大學 社會語言學博士

語言學、社會語言

學、歐洲文化研究

劉育君 助理教授 法國里摹日大學 語言學博士

語言學、歷史語言學、符號學

桂慶中 助理教授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 教育學博士

英語教學、英語字

彙、翻譯、英文作文

黃馨頤 助理教授 華盛頓州立大學 教育學博士

閱讀寫作、心理學、

語言學、教育學

傅儀琳 助理教授 英國女皇大學 心理學博士

英文寫作、英文閱讀、兒童心理學

方柏婷 助理教授 東英格蘭大學 英美研究所博士

多媒體語言教學、翻

譯、英美文學 韓賀伯

Herbert Hanrei h

助理教授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 哲學博士

西方文明史、哲學、

英文寫作

謝竺樺 助理教授 美 國 聖 瑪莉 大學 教 育 學 博士

兒童美語教學與兒童

心理學、服務學習/實習

吳佳蓓 助理教授 美 國 愛 達荷 大學 課 程 設 計教 育哲

學 博 士

英語閱讀教育、英語

教學

楊玉妙 助理教授 英 國 艾 賽 克 斯 大 學 英 國 文 學博 士

康拉德、殖民理論、

英美文學

田靜誼 助理教授 英國萊斯特大學 應用語言學暨英語教學博士

語言學、英語教學

雷莫罕 Mo Reddad

講師 美國阿得菲大學教育

學院英語教學碩士 英語教學

泰利保羅 Paul

Talley 講師

美國喬治亞大學 新聞所文學碩士

商用英文、英聽會話

魏麥可

Michael Allie講師

加拿大約克大學 教育學系碩士

語言學、英語教學、

文化研究

白保羅 Paul Briody

講師

英國利物浦約翰莫爾斯

大學 英國文學與文化歷史所

碩士

英語聽力與會話、英文寫作、英美文學

大眾傳播學系 http://www.dmc.isu.edu.tw/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7-6577711 轉 5952 或 5953 Fax:07-6577277

辦學目標及特色

本系教育目標明確,發展之重點如下: 一、重視傳播倫理與人格發展教育的養成,培養真正有為有守,利

國利民的傳播人才。 二、結合大眾傳播理論與近代資訊傳播科技,培養跨世紀所需傳播

人才。 三、加強基礎教育訓練,重視科技整合。對於語言、文字、外語等

基礎訓練特別加強,而且對於不同傳播領域之整合亦同樣重

視。 四、除編輯、採訪外,加強傳播管理、行銷與廣告之教學。 五、理論與實務並重,使學生具有新穎的知識外,亦對實務有全新

的認知。 六、重視創新思考,加強資訊、傳播法規瞭解。 七、以本土傳播教學研究,結合國際傳播理論與實務之教學與研究。

系所沿革

本系於民國八十七(1998)年開始進行規劃申請,經兩年的努力,

獲教育部核准於八十九學年度(2000)招收新生,是高屏地區唯一授

予大學學士學位的大眾傳播學系。義守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位於台灣

南部,在現今台灣傳播產業及傳播教育二者皆有南輕北重的失衡現

象,在此情況下,藉由本系師生的努力,致力成為南台灣地區傳播

專業人才之培育中心,縮短南北傳播發展之差距,將教育與社會需

求接軌。 本系以培育大眾傳播專業人才為教育目標,並訂定「理論」、「實

務」、「人文」及「科技」作為本系的教育核心,期能使本系畢業生

均能豐富所學、學以致用。秉持「專業導向」與「多元養成」的教

育理念,重視大眾傳播的理論和實務知識,並用人文的熱忱駕馭科

技的創新,是本系培育大傳人才的教育理念。 依本系之成立宗旨與教育目標,積極配合區域發展特色遂行辦

學任務,除了努力培養所需人才之外,亦積極參與區域發展,以期

本系的教育發展與區域發展密切配合。

課程規劃

本系課程規劃之理念乃根據創系的教育宗旨及發展目標,以培

育優質的傳播專業人才和提升傳播的專業素養為主要目的。規劃方

向除了考慮市場需要以及社會發展外,更重視學生在核心思想上的

啟發與涵養,期望以傳播領域的理論性知識為基礎,配合實務性的

應用技術,培育具備社會關懷與人文素養的優秀傳播人才。

為培養具備多元整合能力又不失專業技能的傳播人才,因此規

劃新聞編採、公關廣告、傳播研究、廣播電視電影,以及數位多媒

體等領域相關課程,並從各學群中選取最基本的科目作為系必修課

程,使學生對傳播不同領域都具備基本知識,學生可以根據興趣,

繼續選修各學群進階課程,以增強專業技能。

面對大傳領域走向數位化、多元化及精緻化之趨勢,本系規劃

二大系特色領域課程-「跨媒體製作」、「傳播及管理」。除了一般課

程安排有實習內容及管道外,本系還特別規劃校內實習及校外實習

等學習機會,確保學生有更多發揮所學及與業界緊密連結的機會。

師資及研究領域 目前本系聘任具有國內外著名大學博碩士學位之專任教師,而

兼任教師約十五位,合計師資總人數約二十九位;其研究領域包含

廣播、廣告、公關、媒體研究、數位多媒體、電視、電影、政治、

管理、新聞等。 由於近年來傳播速度的增進導致國度間的距離在無形中縮小

許多,而且傳播有與其他領域﹝如視覺、口語、網路、資訊、人類

文化學等﹞相互融合的傾向,因此本系在新聘師資時,乃朝向多元

化的方向思考,希望能聘請畢業於不同國家、專精於不同領域的專

業學者,讓本系的學生能夠將眼光放遠,胸懷放寬,願景放大,在

校所學不致侷限於傳統傳播的狹窄視野,而能放眼世界。未來系上

除持續延攬優秀師資外,將結合各院之資源,以期達到真正教學資

源整合之目標。

生涯規劃與展望 在本系大傳領域的理論教導、專業課程的實務訓練、人文藝術

的陶養修習,及以科技整合為培育根基上實現既定之目標,本系的

培育任務是使學生成為現代傳播時代中具有傳播概念、專業素養、

人文精神,並熟稔科技的傳播尖兵。 本系畢業生可從事傳播相關工作領域,而在社會分工細膩的趨

勢下,工作也更加多樣化,諸如擔任電視台、雜誌社、廣播電台或

報社相關工作、擔任廣告公司編輯或執行、傳播公司影視執行製作

或編導、企業行銷企畫,甚至是服務業、公關業,此外還可擔任公

職及繼續進修研究,本系畢業生可發揮多元學習發展的精神。 本系持續針對學生需求與問題進行檢討與改善,促使本系大傳教育能更符合設立的宗旨與教育目標,藉由學校、系上師生及系友會的努力,持續連絡、服務系友,讓畢業生發揮專業所學,成為精英領導角色,貢獻社會,揚名國際。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吳明上教授

兼系主任日本京都大學法學博士

政治學、國際關係、政治傳播、日本公共政策

林崇能講師兼系副主任

紐約理工學院傳播研究所碩士 復旦大學新聞博士

電視、新聞、動態攝影、攝影棚實務

蔡瑞霖 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博士

美學、藝術管理、當代思想、哲學

曾士杰 副教授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教育博士

商業攝影、教育、數位影像處理

張慶仁 副教授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哲學博士 廣告、新聞、教育

鄭瓊月 副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博士

教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心理學

林素真 副教授美 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大眾傳播學博士

網際網路效應研究、健康傳播、傳播心理學、傳播統計學

陳瑞芸 副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班候選人 新聞、健康傳播

黃冠華 副教授麻州大學 Amherst 分校傳播博士

文化研究、傳播研究、媒體批評與賞析

侯政男 助理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傳播學博士

非主流媒體、網路行為研究、性別與媒體、國際傳播議題、流行媒體文化研究

侯尊堯 助理教授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博士

電視、新聞、電影

黃寶珊 助理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

魏晉思想、文學理論、佛學

李嘉崑 助理教授美國鮑爾州立大學教育博士

跨文化傳播, 社會學

孫翠萍 助理教授美國南達柯達州立大學教育管理博士

管理學、廣告行銷學、播音訓練

應用日語學系 http://www.aj.isu.edu.tw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l:07-6577711 ext.5552 or 5553

Fax:07-6577056

系所沿革 義守大學應用日語學系於 91 學年度正式成立,目的在

培養切合時代潮流之日語專業人才。因此,本系除了著重日

本語文的訓練外,課程擴及日本的社會文化、經貿、日語教

育等領域,並加強各領域的專業訓練與應世之能力。本系在

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並於 96 年度通過教育部的系所評

鑑。

課程規劃 本系以日語為基礎,目的在培養切合時代潮流之日語人才。因此,本系本著「日語→應用與實務」之課程基本架構下,並著重如下三項發展: (一)日語教育:培養學生中高級的聽、說、讀、寫四方面的

日語能力,進而認識台灣的日語教育環境,培育基礎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日語教育人才。

(二)商用實務教育:傳授學生業界的知識與技能,使能具備就業才能。

(三)社會文化教育:透過學習日語,培養學生具有人文素養,認識日本文化與文明,促進台灣、日本及中國之交流。

教學目標及特色 本系的教學目標是培養理論與實務並重,因此訂定出以

下五項教學目標。 (一)培育學生俱有相當優良之日語聽、說、讀、寫能力,並

以通過日語一、二級檢定為目標。 (二)培育學生俱有口筆譯、日語教育、觀光導遊、商業秘書

等日語實務應用能力。 (三)培養學生俱有日本相關人文思維、國際文化專長及跨文

化溝通之能力,以利日後留學、繼續升學之需求。 (四)培育學生俱備多媒體技術、數位教學軟體應用等電腦科

技能力。 (五)培育學生俱備團隊精神、合作學習及創新之態度,以利

日後就職、就業所需。 本系將本著上述既定之教學目標,發展以下四個重點方

向: (一)著重與日本、日本語相關之領域的教學與研究 。 (二)針對產業界之需求進行口譯、筆譯、讀解等實務訓練。

(三)協助產業界造就對日實務專才。 (四)加強產學合作,建立跨科系、學院之整合性學程,提升

就業競爭力。

國際交流 此外,擴大與日本的大學進行雙向學術文化,也為本系

發展重點之一。並於 2006 年起與日本國立愛媛大學、日本

國立新潟大學進行交換留學生事宜。

師資及研究領域

本系現有專任教師十位,包括副教授五名、助理教授五

名、以及專任講師三名與兼任教師數十名。老師們各具學術

專長,研究領域涵蓋日本語教育、社會文化、經貿等各方面,

研究成果亦廣佈於國內外各著名期刊。以增加國際宏觀之學

識與專業技能之發展為教學方針,並期望培育『全方位』之

日語專業人才。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李守愛 副教授

兼系主任

日本駒澤大學 史學博士

中日文翻譯、中日

交流、台日交流、

東亞異文化交流、

日本文學作品賞

析、日語教學

林志原 助理教授

兼副主任

日本別府大學日本語

文學博士

認知語言學、日本

語學、中日文法比

較研究

釋依昱 副教授 日本愛知學院大學 文學博士

日本文學、社會福

祉、心理學、中日

比 文學、生死學、

翻譯與口譯

泰田 伊知朗

副教授 日本北海道大學 文學研究科 文學博士

文獻學、日語教

育、日本觀光學

張澔 副教授

德國柏林科技大學 哲學、科學理論、科學

史暨科技史研究所博

科學史

張永昇 副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 歷史研究所博士班

中國社會經濟史、

歷史地理、中國古

代農業史

黃幸素 助理教授日本聖德大學 言語文化博士

日本語學、日本語

教育、中日語言、

文化比較

中尾真樹 助理教授

日本學習院大學 人文科學研究所 日本語日本文學博士

日本漢文學史、日

中比較文學、日本

語史

蔣千苓 助理教授

日本東北大学 国際文化研究科 国際文化博士

翻譯論、言語學、

日中對照言語學

陳足英 助理教授日本國立新潟大學 現代社會文化學博士

日語、經濟學、貨

幣銀行學

日下幸里 專任講師英國巴斯大學 財經碩士

英日語教學、財經

花城可裕 專任講師日本二松學舍大學 文學研究科文學碩士

日語教學、台灣俳

鮮正玄 專任講師美國加州州立大學 語言學教育學碩士

英語語法結構、教

育哲學、教學與課

程、英文語法、英

文作文

生涯規劃與展望 本系畢業生具備日語能力與深厚的人文素養後,除了可

從事教育及學術研究外,更可在工商、經貿、傳播、出版、

翻譯乃至外交、電腦科技及多媒體等行業服務,因此畢業後

可朝向下述三項管道邁進: (一)繼續升學:本系畢業生可依個人性向與興趣,繼續於國

內升學,攻讀碩士學位。 (二)出國留學:本系畢業生奠定深厚的語文基礎,及對日本

社會與文化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之後,可依興

趣的不同,至日本留學深造。 (三)就 業:本系畢業生在日本語言、工商日文、餐旅日

文、口筆譯等専業領域,具有實務的知識與

技能之後,在就業事場上將具有相當的競争

力。

財務金融學系 http://www.finance.isu.edu.tw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7-6577711 轉 5702~3

Fax:07-6577056

辦學目標及特色 在全球金融市場自由化與國際化的潮流下,台灣金融業

也急速開放,培養財務金融與管理專業人才為當務之急,,

本系擬定財務金融的各項重要研究主題,期使畢業生在理論

與實務雙方面都有堅強的基礎及寬廣的視野,為國家社會造

就一流的人才。

系所沿革 本系於民國 81 年 8 月開始核准招生,原名「財務管理

系」,但為配合教育部的發展政策,並因應未來就業及時代

發展的需求,乃於 84 年更名為「財務金融學系」,除成立日

間部與進修部外,於 91 學年度成立「財務金融學系碩士班」,

民國 94 年奉准成立碩士在職專班,更於民國 99 年奉准成立

越南境外碩士在職專班,為國內少數奉教育部核准於境外開

設碩士班的系所。隨著學校規模之擴展,為加強本系之軟硬

體設備,目前已建置有「證券金融含財會教學實驗室」,未

來亦將不斷更新及增設更多金融商品資訊系統,期以軟硬體

設備之擴充,配合平時專業課程之安排,培育金融及財務投

資管理實務之人才。

課程規劃 1.專業基礎課程紮實:專業基礎課程分為經濟、會計、統計、

管理、資訊等五大類,並提供進階專業基礎課程為選修。

2.理論與實務並重:所有專業課程分為專業理論與專業實

務。理論課程著重財務金融理論、觀念及模型之推理說明;

實務課程則加強財務金融知識之應用及實務經驗之傳授,

制度及個案之討論則以國內的實例為主,國外之案例為

輔。此外,為充分結合理論與實務,本系成立「證券金融

含財會教學實驗室」,致力尋求接近實際狀況之學習情境,

透過真實市場運作模擬投資競賽,使理論貼近實務運作。

同時增聘實務界經歷豐富之高階主管,講授財金實務課程。

3.課程設計多元且連貫性:大一課程以基礎課程為主,大二

課程為專業理論,大三、大四之課程設計主要爲升學與就

業同學分別提供進階專業理論與專業實務。 4.選課自由:選修課程規劃為金融市場特色領域、金融機構

管理特色領域及公司理財特色領域三大特色領域,此種課

程設計使同學易於修習兩項以上之特色領域課程,增強同

學未來的就業競爭力與發展之彈性與廣度。

生涯規劃與展望 1. 繼續深造:可報考國內外各大學會計、財稅、企業管理、

財務管理、財務 金融及其他有關管理方面之研究所繼續

進修碩士班。 2. 多方就業:可依個人專長及興趣選擇公家機關、民營、參

加專門職業技術人員考試取得財務特許分析師(CFA)、

財務風險管理師(FRM)、會計師、證券投資分析、期貨

交易分析、債券、信託、理財規劃、銀行內部控管等專業

技術人員證照資格等。

師資及研究領域 本系教師不但學識各有專精,而且工作的資歷經驗相當

豐富,在教學上以實踐實作與理論互相配合的教學理念,使

學生能由專業知識的培養契合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目前具

有博碩士學位之專任教師有十九名;分別為教授三名,副教

授五名,助理教授九名。更將於短時間內增聘多位博士學位

專業師資。本系師資一覽表如下:

姓名 教職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李建興教授

兼系主任

國立政治大學 經濟博士

金融市場、財務管理、計量經濟研究

陳文魁 教授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 作業研究博士

財務管理、證券投資、全面品質經營

許碧峰 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 經濟學博士

經濟成長、國際經濟、勞動經濟

李樑堅 副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 管理博士

金 融 授 信 評估、金融構管理、經濟分析

吳昇曄 副教授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經濟學博士

產業經濟、策略管理、購併與策略聯盟

賈毅然 副教授 內布拉斯加大學 財務金融博士

財 金 訊 息 理論、外匯風險管理、國際財務管理

晏揚清 副教授 台灣師範大學 法學博士

憲政與法治、兩岸經貿

李銘義 副教授 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

民法、憲政與法治、中國議題與兩岸關系

蔡麗照 助理教授德國雷根斯堡大學 法學博士

民法、稅務法規、證券交易法

周崇輝 助理教授國立中央大學 產業經濟博士

網路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經濟學

田瑞駒 助理教授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

計量經濟學、統計學、發展經濟學

張志雄 助理教授

中山大學 中山學術研究所經濟組博士

經濟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

陳英仁 助理教授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財務金融博士

投資學、財務管理、公司財務

陳冠儒 助理教授中山大學 財務管理博士

衍生性金融商品、財務報表分析、財務會計、投資評估

林雅玲 助理教授中山大學 財務管理博士

財金計量、投資學、金融市場與機構

羅禎昌 助理教授英國柏明罕大學 商博士

風險管理、公司財務、投資學

紀宗利 助理教授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管理所財務金融組博士

財務管理、金融市場、風險管理、保險學

馬蕾莉 講師 美國南伊利諾大學 企管碩士

會計學、商用英文、國際會計學

郭建淋 講師 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

審計學 成本會計學

觀光學系 http://www.tourism.isu.edu.tw/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7-6577711 ext.5451~5453 Fax:07-6577056

辦學目標及特色 本系以培育具備國際觀與進階管理能力之觀光專業人

才為目標,配合觀光相關產業發展,授予全方位的學識與實

務。故課程規劃以「旅遊行程規劃」與「會議展覽籌劃」二

大方向為重點課程,並輔以外語訓練課程及資訊課程,期使

培養出最具就業競爭力之專業人才。 為了培育理論與實務兼具的觀光人才,本系將加強學生

外語與資訊能力,強調專業課程之理論與實務訓練,並訂定

實習制度,使學生有機會至本校關係企業或觀光相關產業機

構從事實務實習,藉此培養學生觀光事業經營管理的專業知

識與實務技能,使學生具備國際觀、責任感及團隊精神。

系所沿革 觀光事業是由旅行業、航空公司、遊憩業、旅館業、餐

飲業、休閒業等相關服務產業所組成,鑑於觀光事業專業人

才的需求,本校於民國九十四學年申請籌備觀光事業學系,

歷經年餘之精心擘畫和推展下,奉教育部核准於九十六學年

度大學部開始招生。目前招收大學日間部 4 班,進修學士班

2 班。

課程規劃 本系學生修課內容可分為五大類包含:通識博雅課程、

院必修課程、院通識課程、系必修課程與系選修課程。 通識博雅課程:華語文學與思想、憲政與法治、實用英文、

企業倫理等。 院必修課程:觀光學概論、餐旅概論、休閒概論、管理學、

經濟學等。 院通識課程:國際禮儀、服務與社會學習、專業倫理-倫理與

社會責任等 系必修課程:會議展覽概論、旅運管理、獎勵旅遊、風險與

危機管理、旅遊市場策略分析、服務理論與實

務等。 系選修課程:「旅遊行程規劃」— 領隊語導遊實務、航空票

務與訂位系統、專案管理、旅遊行程規劃與設

計、特殊節慶與文化活動規劃等。「會議展覽

籌劃」—會展活動規劃、行銷活動規劃、簡報

技巧、會展運籌管理、會展科技與電子商務等。

生涯規劃與展望 主要進修領域 國內外觀光相關領域之研究所,如觀光暨遊憩事業研究

所、觀光事業研究所、餐旅管理研究所、休閒事業管理研究

所、企業管理研究所、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就業管道 國內外之旅行社、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展覽顧問公司、

會議籌組公司、導遊、領隊、航空公司、觀光旅館、主題遊

樂園、休閒服務產業與參加公職人員考試等。

相關專業證照資格 外語導遊人員考試、華語導遊人員考試、外語領隊人員

考試、華語領隊人員考試、觀光行政人員初等考試及相關專

業經理人執照。

師資及研究領域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傅信維副教授

兼系主任

美國州立南達克

達大學博士

觀光學、管理學、行

銷學、觀光人力資

源、觀光休閒產業經

營分析

葉上葆 副教授

美國密蘇里州

韋伯斯特大學

管理博士

人力資源管理、組織

行為、會展人力資

源、企業員工旅遊、

知識管理、策略管理

劉怡君 副教授

加拿大滑鐵盧

大學城鄉規劃

所規劃博士

英國博爾芧斯

大學)觀光行銷

與管理碩士(傑

出奬)

國際觀光政策、遊憩

資源規劃與管理、戶

外遊憩規劃、質性研

究、觀光心理學、人

力資源管理、觀光行

銷學、觀光英文

潘宏慧 助理教授美國州立南達克

達大學博士

觀光導論、休閒遊憩

概論、休閒活動規劃

與設計、觀光地理、

領隊與導遊英文、會

展英文

吳岱栖 助理教授

美國密西西比州

立大學工業工程

博士(輔系資訊

工程)

專案管理、統計學、

計算機概論、電子商

務、科技英文

張琬菁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理工大

學餐旅管理系博

觀光心理學、節慶觀

光、博奕事業管理、

餐旅心理學、旅遊心

理學、餐服理論與實

日下

幸里 講師

英國巴斯大學財

務管理研究所碩

英語、日語、財經學

休閒事業管理學系 http://www.irm.isu.edu.tw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l:07-6577711 轉 5352

Fax:07-6577056

辦學目標及特色 為迎合全球化趨勢與台灣服務業經濟時代來臨,以及休

閒娛樂發展之趨勢,並配合本校所屬義聯集團之皇冠酒店、

主題樂園、義大世界等相關休閒事業體發展,本系以培養休

閒專業知識及產業管理與經營技能並重,強化文化創意趨勢

及都會休閒發展教育,加強語文能力、資訊能力及產業實作

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配合本系發展方向擬定下列學程目

標: 目標一:具備休閒活動管理專業知能 目標二:具備休閒產業經營知能 目標三:了解休閒產業全球發展趨勢 目標四:具備休閒產業創新潛能 目標五:具備休閒知識整合知能 目標六:具備休閒產業資訊科技應用知能

系所沿革 本校於九十六學年度成立休閒事業管理學系並開始招

生。目前本系每年招收大學日間部學士班一班,每班約 60人,與進修學士班一班約 45 人。

課程規劃 本系課程規劃依據發展定位與特色,提供學生優質學習

環境,拓展學生國際視野,使學生能與全球化接軌,提昇學

生職場競爭力,透過課程學習,使學生力畢業後在面對休閒

產業之多樣化發展趨勢下,能發揮管理、經營、規劃與服務

之專業能力。課程規劃除基礎學能之通識與管院核心課程

外,本系尚規劃專業課程及二大學程:1.「休閒活動管理」

學程為青少年活動規劃、企業活動設計。2.「休閒產業經營」

學程為主題樂園經營、都會俱樂部管理。

就業管道 可在休閒相關產業擔任經營管理、服務、活動策劃或行

銷人員,如 (1) 從事於觀光飯店俱樂部經營、主題遊樂園規劃與管理、

休閒渡假村經營、健康休閒會館及俱樂部接待與管理等。

(2) 從事休閒業活動規劃及管理工作。 (3) 協助公司團辦理休閒活動策劃與執行工作或辦理休閒事

業、休閒活動、藝文活動、民俗活動等之調查、研究、

行銷、規劃、舉辦、經營管理等。

進修領域 可報考國內外休閒事業相關領域之研究所,如休閒遊憩

管理研究所、遊憩資源管理研究所、觀光暨遊憩事業研究

所、觀光事業研究所、企業管理研究所及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所等。

相關專業證照資格 專案管理國際證照、青年活動企劃師、外語與華語導遊

人員考試、外語領隊人員考試、華語領隊人員考試、觀光行

政人員初等考試及相關專業經理人執照。

專任教師ㄧ覽表

本系目前有專任教師 6 位,其中共有副教授 2 位,助理

教授 4 位。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與專長

趙仁方助理教授

兼系主任

東海大學生物學

研究所博士

生態旅遊、解說教

育、社區總體營造、

環境教育、非營利組

織經營管理、休閒社

會學、自然資源經營

管理

陳嫣芬 副教授 中正大學運動與

休閒教育所碩士

休閒教育、休閒活動

設計、銀髮族休閒體

驗與活動規劃、休閒

治療導論、休閒產業

實習、健康體適能與

檢測、健康促進與管

理、趣味性游泳課程

設計、陸上與水中有

氧運動、高爾夫球、

網球、活動帶動與報

江育真 副教授 加拿大西門菲沙

大學教育博士

高等教育研究、英語

教學、日語教學、管

理理論與實務

顏怡音 助理教授美國賓州州立大

學休閒研究博士

旅遊行為、休閒社會

心理學、戶外遊憩行

為、廣告與旅遊、永

續觀光

楊英欽 助理教授

美國佛羅里達州

大學生態旅遊博

生 態 旅 遊 規 劃 與 管

理、觀光遊憩 區開發

與投資、遊憩資源經營

與管理、水域觀光與遊

憩、行銷管理、觀光英

文、休閒遊憩概論、文

化與遺址觀光

林慧年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史帝芬

奧斯汀州立大學

森林博士

森林遊憩、環境解說、

環境教育、藝文與表演

活動規劃、探索教育、

文化遺產旅遊

餐旅管理學系 http://www.hm.isu.edu.tw/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7-6577711 轉 5752、5753 Fax:07-6577056

辦學目標及特色 本系是全國唯一直接與國際連鎖旅館接軌的餐旅系,以

培育優秀中堅餐旅管理人才為教育目標,「專業知識與實務

技能兼具」及「人文素養及企業倫理並進」等特色規劃來因

應餐旅服務產業需求。以傳授學生餐旅專業知識與實務訓練

為宗旨,並配合建全人格養成與國際視野開拓,以達成全方

位的教育訓練目標。本系教學與訓練強調理論與實務技能並

重,並融入資訊與 e 化教學,加強學生外語能力,並藉由外

語能力的提升,培養國際觀,以利與國際餐旅管理趨勢及潮

流接軌。特建構「餐旅營運中心」,包括有:廚務作業中心、

房務示範中心、飲料調製中心、餐服教室及接待大廳,讓學

生在情境教學的環境學習。另外,校內實習的場所包括義大

實習餐廳、國際會館、義大皇冠假日飯店、天悅大酒店及義

大遊樂世界等,並提供工讀的機會,以作為培養全方位餐旅

專業管理人才的搖籃。

系所沿革 基於政府宣佈週休二日及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所帶來之衝擊,與即將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等相關

政策的影響,我國觀光旅遊產業已面臨全球化競爭,故亟需

轉型與升級以因應此潮流。而提昇服務品質與加強競爭力需

要專業人才的訓練與培養,以期與國際市場接軌。此一能力

之培養需經由餐旅管理、餐旅服務技術、餐旅行銷、餐旅籌

備與開幕、餐旅財務分析、菜單設計與成本控制、會展管理、

宴會管理及外語能力訓練等課程方可達成此一目標,故本校

於民國九十四學年申請籌備餐旅管理學系,歷經年餘之精心

擘畫和推展下,奉教育部核准於九十六學年度開始招生日間

部餐旅管理學系,而於九十八學年度開始招生餐旅管理學系

進修學士班。

課程規劃 本系以培育優秀進階餐旅管理人才為主要目標,教學以

理論與培養實務經驗並重,授予全方位的專業知識與技術;

並著重學生人文素質及企業倫理的培養,以符合專業餐旅服

務的人格特質。入學後除了循序安排理論課程外,也配合技

術課程的訓練及輔導餐飲相關證照的考取;學生畢業前將至

少可取得 1~5 張國家認定之證照;另外鼓勵學生通過英、

日文檢定,提昇外語能力以與國際市場接軌!本系安排多元

化課程及系統化教學:一、二年級基礎理論及實務操作課程

兼顧,讓學生了解餐旅業之工作內容與流程。三、四年級為

進階專業核心課程,如服務品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餐旅

採購、餐旅行銷管理及餐旅財務管理等,讓學生了解餐旅業

督導管理工作。並在大三安排校外實習六個月,讓學生實際

職場體驗,學以致用。另也特別規劃相關「餐飲經營管理」

及「旅館經營管理」專業課程供學生選修,以培育全方位餐

旅專業管理人才。 期使培養學生皆能具備下列核心能力:

(1)學生應具備餐旅管理之理論應用及實務操作能力,並

能互相配合實際運用。 (2)學生應具備餐飲或旅館經營管理之能力,並能洞悉市

場變化並順應餐旅經營管理潮流進行應變。

(3) 學生具有企業倫理,重視溝通技巧、領導統御能力、

並富有團隊精神與獨立作業能力,並配合建全人格之

養成與國際視野之開拓,以達成全方位餐旅專業人才

的養成計畫。 師資及研究領域

畢業出路 1. 國際觀光旅館、商務旅館、休閒渡假旅館、民宿、連鎖

餐飲業、俱樂部、餐旅管理顧問公司及相關政府單位等餐旅服務產業進層管理儲備人才或部門主管。

2. 餐旅籌備與開幕規劃專業人才。 3. 會議展覽規劃與行銷管理專業人才。 4. 高中、職餐飲、觀光相關科系師資。 5. 自行創業。

相關專業證照資格 餐旅相關證照包括:餐旅服務技術丙級技術士、中餐烹調乙、丙級技術士、西餐烹調丙級技術士、調酒丙級技術士、烘培乙、丙級技術士等;除此之外,亦包括華語或外語領隊及導遊證照等。 【備註】入學後將依不同操作課程而須穿著制服,以符合餐

旅從業人員服裝儀容的標準。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洪萬隆

講座教授 義大文創產業股份

有限公司董事長 前義大皇家假日

飯店董事長

美國南卡羅萊納

大學音樂學院博

飲食文化、文化節慶活動與美食、創意產業、文化行銷、社區營造、音樂研究

劉姚伶 副教授 兼系主任

台北醫學院藥學研究所食品化學組博士

餐旅管理、菜單設計、餐飲營養、餐旅衛生安全、廚房規劃與管理、連鎖餐飲管理

簡君倫 助理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酒店與與旅遊業管理哲學博士

餐旅研究方法、旅館行銷與業務、旅館公關、餐旅英文、房務管理、國際禮儀、知識管理、旅館組織績效

陳秀芬 助理教授 美國亞哥斯大學餐飲行銷博士

調酒及飲料管理、烹調原理與實務、餐旅採購、餐旅行銷、服務品質管理、研究方法

劉旭冠 助理教授 愛達荷大學教育科技博士

旅館管理、餐旅資訊管理、餐旅電子商務、飲食文化、觀光概論、餐旅英語、國際禮儀

田祖武 助理教授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博士

整合行銷、行銷模型、廣告學、非營利事業行銷、行銷研究、行銷管理、服務業行銷、企業概論、管理學、商情預測、經濟學

趙蕙蘭 助理教授 法國孔泰大學語言科學符號與傳播研究所博士

資訊語言學、電腦輔助語言教學、英法語教學、英法文翻譯

保里乃玲

講師

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餐旅管理碩士 (進修博士中)

餐旅經營管理、餐旅行銷與規劃、餐飲服務、餐旅英語會話、客房管理與實務、服務業管理、員工教育訓練

醫務管理學系 http://www.healthcare.isu.edu.tw/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7-6151100 轉 7602、7603 Fax:07-6155150

辦學目標及特色 1.高屏地區唯一一般大學同時招收醫務管理學士與碩士班之

學系, 2.全數專業師資具有博士學位,來自台、美、英、德四國,

兼顧學生專業知能培育與國際視野開拓。 3.特聘實務經驗豐富專任教師與健康產業密切合作,以利學

生專業理論與實務無縫接軌。 4.臨近義大醫院,提供學生實境教學環境。 5.主動輔導醫務管理專業證照與升學考試,專業能力認證與

證照通過率,及研究所升學表現優異,有利學生職涯競爭

力。 6.市場導向規劃專業學程。 7.強調品德教育,重視師生與團隊互動氛圍,自日常學習環

境中培育符合健康照護體系道德操守專業人才。

系所沿革 本系為高屏地區唯一一般大學同時招收醫務管理學士

與碩士班之學系,設立於民國 87 年 8 月,95 年開始招收碩

士班,每年招收學士班兩班與研究生 12 名,91 學年度起每

屆招生兩班共 110 名新生,全系總班數 10 班(含碩士班),全年在學學生數約 4 百餘人。

本系為能提供學生理論與實務並重學習環境,故於 96學年搬遷至本校燕巢分部,以鄰近義大醫院。

課程規劃 學士班課程包括醫學相關課程、管理基礎課程、醫務管

理課程、輔助性專業課程、實習與專題寫作等五大領域;選

修課程分為「醫療機構管理」、「社區暨長期照護產業管理」

與「醫管研究與計畫管理」三個特色領域,學生可依個人興

趣及生涯規劃選修相關學程。

設備資源 本系提供現代化與便利設施供學生學習使用,除有現代

化教室提供一般課程使用外,尚設有多間專業教室,如遠距

醫療多功能專業教室、醫療資訊系統專業教室,及疾病分類

專業教室以利專業學習效果。遠距醫療多功能專業教室特規

畫模擬居家、診間、病房、與長期照護機構空間與遠距醫療

設施與軟體,提供學生對遠距醫療情境學習機會。 本系亦設置系圖書室及研究生研究室為學生自修、研

究、與小組討論空間,圖書室備有相關專業書籍與討論座

椅,以符合管理學科學生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之人才培

育之目標。

畢業出路 畢業生未來發展方向: 升學方面:畢業生可報考國內各大學院校醫管相關研究所。

例如,醫務管理研究所、管理研究所、公共衛生研究所、衛

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衛生福利研究所、醫學資訊研究所

等。另外,也可選擇出國繼續深造。 就業方面:可參加證照考試(如病歷管理師、疾病分類師、醫

務管理師、國際醫療品質驗證稽核員)及國家相關考試,或進

入醫療機構、健康照護機構、醫療管理顧問公司、醫療文化

傳播事業等機構任職。

師資及研究領域

本系專兼任師資均具有豐富之教學與實務經驗,現有

專任師資共 15 名,其中,副教授 4 名,助理教授 9 名,講

師 2 名,師資之專長分為衛生政策與管理、醫管理論與實

務、醫療財務與管理、醫療行為與統計、醫療行銷與管理及

醫療法律學等六大領域,醫學領域之相關課程則採模組教學

授課方式,由義大醫院之醫師支援授課。 專任師資一覽表如下: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陳芬如 助理教授 兼系主任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 健康照護政策與管理 研究所博士

健康保險、

醫療品質管理、

長期照護服務管理、

醫務管理、

醫療行銷管理

應純哲 副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休斯頓 分校公共衛生博士

公共衛生、

醫務管理

蔡尚學 副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研究所理學博士

流行病學、 公共衛生學、 生物統計學

鄭惠珠 副教授 德國畢勒佛大學 社會科學博士

醫療史、

醫療社會學、

社區照護、

傳統醫療政策

羅英瑛 副教授 中山大學 人力資訊管理研究所

博士

人力資源管理、醫療機構

經營管理、長期照護管理

謝幸燕 助理教授 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 醫療社會學、

組織社會學

高月慈 助理教授美國印第安那大學 應用健康博士

健康行為與健康促進

鄭雅愛 助理教授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 研究所理學博士

解剖生理學、

醫療品質、

口腔健康促進

尤素芬 助理教授

英國渥立克大學健康

與 社會學院社會政策博

衛生政策與法規、

健康保險、

醫療法律社會學

馬震中 助理教授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 健康照護政策與管理 研究所博士

醫療策略管理、

醫療品質系統、

醫務管理

高家常 助理教授

美國聖路易大學

公共衛生&護理哲學博

健康促進、生活品質、醫

療品質、長期照護、社區

與精神護理、護理行政

陳文旭 助理教授

日本浜松醫科大學

寄生蟲學研究所醫學

博士

高雄醫學大學

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

醫院行政管理、

內科學、 胃腸肝膽疾病、 寄生蟲學

顏永杰 助理教授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精神健康學系博士

精神醫學、

公共衛生

林嘉祥 講師 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

系畢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腦部腫瘤

劉奕添 講師 台灣大學病理學研究

所理學碩士 整形外科、頭頸部腫瘤外

生物技術學系 http://www.bst.isu.edu.tw/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7-6151100 ext. 7302

Fax:07-6155150

辦學目標及特色 生物科技為一跨學門的專業知識,因此本系將由淺入深

教導學生,使學生具有一般生物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

生物化學及一般化學等基本知識,再進入生物技術科學教育

的核心技術課程,並以最新分子生物理論為基礎,生技產品

研發為主軸,結合本校醫學院及生醫、電子、化工、材料、

資訊等相關研究所,發展醫學應用生物科技、奈米生物科

技、綠色生物科技、分子生物技術及臨床檢測開發技術等生

物技術最熱門的領域。本所是國內少數強調生物科技與醫藥

領域結合的研究所並結合義大醫院的臨床師資,從事相關臨

床應用開發,培育高級生物醫學科技人才,並著重產學合

作,以落實科研成果。

系所沿革 由於分子生物及細胞生物學上的發展,帶動生物技術的

突飛猛進,生物科技被公認為本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明星產

業,是目前政府積極推動兩兆雙星計畫中的一環。由於其應

用範圍廣及醫藥、農業特化、食品及環境等產業,成為世界

研發的主流。本校有鑑於此,於民國九十年七月正式成立生

科技學系,九十一年七月正式招生,學制為四年,並於九十

九年七月正式成立碩士班,目的在培育優秀生物技術之專業

及研究人才。

課程規劃 在教學方面著重以最新分子生物學為理論基礎,進而結

合本校相關各系如醫工、電子、化工、材料、資訊等系,以

及即將成立的醫學院,伸展至應用科技,同時將大三、大四

課程有系統的規化為「生物醫藥」與「生物工程」兩個組別,

亦是目前生物技術最熱門的應用領域,讓學生可依自己的性

向選擇不同的應用領域。同時本系更致力於生物科技產品研

發示範教學平台等研究室及實習場所之設立,讓本系的學生

除了能獲得豐富基礎理論知識外,更能注重實務技術的操作

與養成,畢業後能成為一位真正的專業人才。

設備資源 本系目前設有生物科技產品研發實驗室、普通生物/免疫學實驗室、分子生物/微生物實驗室、細胞生物/生物化學實驗室、生物工程及發酵實驗室、生物醫藥實驗室、生物資訊室、貴重儀器室、共同設備及共同實驗室。

畢業出路 生物技術是政府積極推展的科學領域,相關就業市場成

長非常快速,而其應用含括癌症治療、疾病診斷、新藥合成、

環境處理、食物改造等,且其領域擴及臨床醫藥、農業、特

化、食品、及環境等產業,就業機會可謂無限寬廣,未來將

可提供產業升級及未來明星產業生物技術及相關生物醫

藥、生物資訊、生物工程產業所需的生物科技高級專業人

才。本系的學生除了能獲得豐富基礎理論知識外,更能注重

實務技術的操作與養成,學生畢業後除了就業之外,亦可以

至生物技術相關領域繼續深造。

師資及研究領域 本系教師不但學識各有專精,而且工作的資歷經驗相當

豐富,在教學上以實踐實作與理論互相配合的教學理念,使

學生能由專業知識的培養,來契合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目

前師資有專任教授 2 名,專任副教授 3 名,專任助理教授 7名,專任講師 1 名;並擬在日後延聘國內外優秀人才至本所

任教。本系師資一覽表如下: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楊智惠 副教授兼

系主任 高雄醫學大學藥

學博士

藥物劑型開發、

藥物動力學、組

織工程、奈米技

術、生物晶片。

谷晧 教授 美國紐約州立大

學水牛城分校化

學博士

生物技術、製藥

研發

袁行修 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哲

學博士

婦產科學,分子

醫學,腫瘤生物

曹妮娜 副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醫

學院基礎醫學博

免疫學、微生物

學、細胞生物學

謝文權 副教授 日本國立群馬大

學大學院生物化

學工學博士

微生物發酵合

成、生醫材料、

再生醫療、微膠

囊製備與應用。

石明正 助理教授美國馬里蘭大學

化工博士

微生物應用、土

壤與水域汙染防

治、最佳化生產

與電腦模擬、農

業廢棄處理。

陳重仁 助理教授

美國喬治亞州立

醫學院細胞生物

學博士

細胞及分子生物

學、組織學、腫

瘤生物學

黃建富 助理教授國防醫學院生命

科學博士

生物活性分析、

蛋白質工程、基

因調控

劉孝漢 助理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 生命科學院 微生物及免疫學博

分子細胞生物

學、分子病毒

學、肝癌基因

劉麗芬 助理教授高雄醫學大學醫

學研究所博士

惡性腦瘤基因治

療、單、多株抗

體合成、奈米抗

體製備。

汪宛南 助理教授

德州大學奧斯丁

分校細胞及發生

學博士

細胞生物學、腫

瘤生物學、蛋白

質體學

王瑜琦 助理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海

洋生物研究所博

微生物學、分子

生物學、生物化

王秀育 講師 大葉大學生物產

業科技學系碩士

生物科技研究、

食品衛生、衛生

教育、醫政

營養學系 http://www.nut.isu.edu.tw/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7-6151100 轉 7902

Fax:07-6155150 辦學目標及特色 (1) 培育營養專業人才:本系課程規劃以臨床營養及保健

營養為主,在多位與義大醫院合聘之醫生教師與該院

臨床醫療資源配合下,以訓練營養專業人才為目標。 (2) 強化營養與醫學整合知識:因應當前營養專業分工,

並符合學生興趣與生涯規劃,除了基礎與通識課程

外,另規劃整合營養與醫學知識之相關專業課程,使

得所訓練學生具醫學營養專精之知識及技能,滿足職

場需要。 (3) 提供學生臨床演練與實習機會:於大三升大四暑假期

間安排醫院臨床實習,部份課程也安排工廠參觀、醫

院訪問等內容。此外,並與義大醫院營養課合作,提

供學生臨床演練與實習之機會,並不定期安排學生進

行社區營養服務,以期使理論與實務相連結。 (4) 鼓勵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規劃大二至大四期間之專題

研究課程,培育學生研究能力,並輔導學生準備研究

所推薦甄試。 (5) 優良舒適的學習環境:本系教師授課已全面採 E 化教

學,重要專業實驗課程採精緻小班教學。此外,並設

立「職涯規劃導師」及「家族導師制度」以加強學生

之輔導。

系所沿革 (1) 本系成立於民國 93 年,每年招收日間部四年制學生

一班,畢業後授與理學士學位。 (2) 本系以培育營養專業人才為成立宗旨。

課程規劃 (1) 課程規劃架構著重於臨床營養與保健營養,不但與臨

床實務課程結合,以培育具備醫院專業營養諮詢、團

體膳食設計與管理能力之營養專業人才,同時,亦提

供許多專業選修課程,使學生亦具備食品技師考照資

格,能至食品產業就業,及至學校及健康相關產業擔

任營養師之資格與能力。本系延聘國內外優良師資,

並由義大醫院及營養相關機構聘請具實務經驗之專

業營養師及醫師任教,力求理論與實務的相互結合,

以提高學生之專業競爭力。 (2) 加強理論與實務應用雙向訓練,以求「理論與實用兼

顧,授課與實驗並重」。 (3) 強調科技與人文並重之全人格教育,除了讓學生習得

營養學專業知識外,更加強同學們的人文素養及關心

社會的情懷,培養熱心服務的習慣,以建立學生人文

關懷之特質。 (4) 強化生涯教育概念,讓同學們能於求學期間瞭解自己

之性向,並能規劃出個人未來求職或繼續升學之方

向。

師資及研究領域 本系教師之研究專長含蓋醫學營養、營養生化、天然

藥物開發、營養生物技術、公共衛生營養及營養教育等領

域。目前有講座教授 1 位、教授 2 位、助理教授 8 位,講

師 4 位;兼任講師 1 位。

本系師資一覽表如下: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賴苡汝助理教授兼系主任

美國奧瑞岡州州立大學公共衛生博士

公衛營養、營養流行病學 、營養教育

洪哲穎 教授 清華大學 化工博士

天然藥物與保健食品開發、酵素工技

陳維昭 講座教授日本國立東北大學醫學博士

小兒外科、營養與代謝、衛生行政與醫院管理

羅錦和 教授 高雄醫學院 醫學系醫學士

肝硬化之合併症、胃食道靜脈瘤出血之治療

陳麗琴 助理教授成功大學 基礎醫學博士

環境因子致癌機轉之探討、天然成分活性之分析、藥理學、藥膳學

方麗雯 助理教授國防大學 生命科學博士

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技術、微生物學、免疫學、細胞訊息傳遞

鄭瑋宜 助理教授台灣大學微生物與生化學博士

動物細胞培養、天然物化學區分、生物技術、Transactivation assay

楊欣怡 助理教授台北醫學大學 藥學博士

疾病營養實驗動物模式、食品成份分析、食品機能性評估、血壓和肝臟機能調節保健食品開發

洪永瀚 助理教授台灣大學微生物與生化學博士

細胞培養、營養與疾病之動物試驗、免疫分析 、天然物化學區分

黃鈺婷 助理教授日本東京農業大學食品營養學博士

天然物成分萃取、純化、活性分析與評估、機能食品開發

許家彰 助理教授中山醫學院 醫學系醫學士

一般肝膽胃腸科疾病之診斷與治療

彭道雄 講師 高雄醫學院 醫學系醫學士

消化系內科、各種肝炎、肝硬化、肝腫瘤之診斷與治療

盧永川 講師 中國醫藥學院 醫學系醫學士

內科學、糖尿病暨內分泌學

洪朝明 講師 中國醫藥學院 醫學系醫學士

肝膽腸胃胰癌症手術、一般外科、消化道外科

張吉仰 講師 台灣大學醫 學系醫學士

大腸癌、大腸息肉症、消化道潰瘍、胃癌、膽道胰臟疾病

陳盟仁 兼任講師屏東科技大學 食品科學碩士

慢性疾病衛教、體重控制、管灌營養

生涯規劃與展望 (1) 進入國內外營養、食品科技及相關醫學、生物科技等研究

所繼續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未來可從事食品營養、食品

科技以及相關醫學、生物科技等領域之教學與研究工作。

(2) 參加營養師專技高考,取得營養師證書後,投入醫院、學

校、機關團體與體重管理中心工作。 (3) 從事團體膳食、營養諮詢、研究與顧問工作。 (4) 於食品相關公司從事研發、品管或檢驗工作。 (5) 從事餐飲服務業之相關工作。

護理學系 http://www.nurse.isu.edu.tw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7-6151100 ext.7702~7703

Fax:07-6155150

辦學目標及特色 本系之目標是將學校的護理專業學習、臨床實

習、及管理理念相結合,培育學生具理論與實務及關

懷能力兼備的人才,並結合社區醫療資源提升地區之

護理水準,以達到服務社會之最終目標。

本系之特色為:

培育兼具護理專業及護理管理技能之人才,因應時

代趨勢,結合專業技能及管理知能之護理訓練,以

成為普遍之共識。

鼓勵護理系學生跨系修習其他領域之專業知識,學

習多元技能,拓展護理人員之認知領域。

與各公私立醫療院所,包含:高雄榮民總醫院、長

庚紀念醫院高雄分院、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高雄縣

市衛生局所屬衛生所、及本校董事長所創辦之“義

大醫院”建教合作,達成理論及實務相印證之學習

效果。

強化醫院護理、居家護理及社區護理之整合教育;

對於護理專業人才教育,不限於醫院護理服務,更

進一步推廣至建立社區護理及居家護理之諮詢服

務體系。為全面提升各地之護理水準,加強民眾對

一般醫護之常識,辦理護理諮詢服務,推廣社區護

理教育與照護,達到服務社會之目標。

設計人文素養之相關課程,例如人生哲學、生命倫

理、音樂欣賞等課程,充實學生之人文涵養,豐富

未來從事醫療護理工作的能力及對生命的尊重。

系所沿革 護理學系於 88 學年度成立,透過多元入學,例如:

大學聯招、大學推薦甄試等方式招生,男女兼收。本

系為四年制,畢業後授與護理理學學士證書。以培養

具備專業知識、技術,並具人文素養,服務熱忱及具

有領導能力之護理專業人員之新血輪為主要宗旨。本

系於 91 學年度同時成立〝護理在職進修專班〞,(二年

課程,授予學士學位),提供南部護理人員進修管道。

課程規劃 本系畢業學分共計 133 學分-其中專業必修 89 學

分、院通識 10 學分、專業選修 10 學分、通識核心課

程必修 14 學分、及通識博雅課程選修 10 學分。

生涯規劃與展望 本系目前有八屆畢業生。畢業生大多於北中南各

區域級以上教學醫院投入臨床護理工作,另亦有畢業

生從事護理教學及國內外相關研究所持續進修。

師資及研究領域 配合系發展目標,目前聘有 30 位專任教師,將繼

續聘任具護理博士學位之專任老師,充實師資陣容。

教師專長涵蓋基礎醫學及護理專業科目,並聘任具特

殊專業及多年臨床經驗之兼任教師及醫護人員協助校

內外教學及實習。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黃瓊玉副教授

兼系主任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護理哲學

博士

護理研究、內外科護

理、老人護理

余燦榮 教授 中國醫藥學院 醫學系醫學士

解剖生理、臨床藥理、外科學

丘周萍 副教授美國賓州大學 U. of Pennsylvania 護理哲學博士

護理研究、護理理論、內外科護理、老

人護理、護理行政

孫凡軻 副教授英國 U. of Ulster 護理哲學博士

護理研究、護理理

論、精神科護理、自殺護理

林佑樺 副教授高雄醫學大學 護理博士

內外科護理學、護理

研究、護理行政

林柏每 副教授高雄醫學大學 藥理學博士

分子生物、生物化

學、藥學

郭志峰 副教授成功大學 理學博士

免疫學、微生物學、

生物化學分析

鄭富元 副教授國立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醫學博士

預防醫學、美容醫學、世界醫學史

許玫琪助理 教授

兼副主任

澳洲Griffith University 護理哲學博士

精神科護理、老人護理、護理臨床研究、

另類療法

江純瑛助理 教授

美國麻州大學 護理哲學博士

身體檢查評估、基本

護理學及內外科護理學

呂筑韻助理 教授

美國馬里蘭大學 護理哲學博士

社區健康護理、護理之家護理、臨終照護

潘怡如助理 教授

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

護理博士 護理教育、老人護

理、婦女健康

劉憶慧助理 教授

美國 Boston College 護理博士

小兒科護理

曾韻珊助理 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休士頓

分校護理哲學博士 成人護理、兒科護理

蘇昭月助理 教授

英國新堡大學 教育碩士

精神科護理、諮商與

輔導

許寬立助理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博士

心臟內科、心導管檢管、介入性心臟手

術、高血壓

顏簡美珠助理 教授

德國杜賓根大學醫學

院臨床小兒科博士 家庭醫學、青少年醫

學、健康管理

李梁伯儔助理 教授

中國醫藥學院 醫學系醫學士

神經學

陸安琪 講師 美國德州女子大學護

理碩士(博士進修中) 社區護理、身體檢查

與評估

李 逸 講師 高雄醫學院護理碩士 (博士進修中)

社區衛生護理、長期照護、老人護理、

李麗君 講師 國立陽明大學護理碩士(博士進修中)

產前健康照護、婦女健康、跨文化護理

李慧琦 講師 英國 King’s College 護

理碩士 內外科臨床護理、社

區護理、身體評估

陳雅雯 講師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 護理碩士(博士進修

中)

內外科護理、身體評估

王魯梅 講師 輔英科技大學 護理碩士

成人護理、身體檢查與評估

周美嫻 講師 成功大學護理碩士 精神科護理

鄭家馨 講師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

迪遜分校護理碩士 內外科護理

陳潔文 講師 澳洲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護理碩士

成 人 內 外 科 護 理

學、身體檢查與評估

李秀萍 講師 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

護理碩士

內外科護理、基本護

理學、專業概念

張智鈞 講師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碩

兒科護理、婦產科護

理、專業倫理

陳偉文 講師 澳洲格里菲斯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

內外科護理、老人照護、身體評估

物理治療學系 http://www.pt.isu.edu.tw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7-6151100 轉 7552

Fax:07-6155150

辦學目標及特色 本系在理工、電資學院豐厚的師資支援下,與同屬醫學

院之各科系共榮發展,設計出融合多學門的物理治療專業教

育課程,並共同設立醫學學群第一個學程(高齡社會健康照護

學程)。配合鄰近的義大醫院在臨床、研究上密切互動,發展

出立足南台灣,成為全國獨具特色,培育專業物理治療師之

搖籃。本系並配合社區化、老年化等國際趨勢,將長期照護

訂定為發展特色之一,將協助畢業生建立更健全、多元之物

理治療服務網及國際觀。在兩任系主任帶領及全體師生的努

力之下,本系順利通過 96 年大專系所評鑑。

系所沿革 物理治療學系於民國 89 年由醫務管理學系系主任黃維

民博士開始申請籌設,同年 8 月聘請兩位具物理治療專業之

博士師資:廖文炫博士及余南瑩博士共同參與策劃。經過兩

年積極的籌劃準備,於民國 91 年 9 月正式招收新生,由廖

文炫博士擔任第一屆系主任,同年 8 月李新民博士加入物理

治療專業師資陣容。本系為繼台大、中山醫大、陽明醫大、

高雄醫大、成大、中國醫大及長庚大學後,國內第八所於大

學中設置之物理治療學系。

課程規劃 教學規劃方面,以訓練學生成為一位獨當一面、生涯持

續學習之物理治療師為目標,基礎物理治療專業課程涵蓋神

經、骨科、小兒、呼吸循環及老人物理治療各領域的相關基

礎與進階課程;再加上通識與極具系特色的選修課程;期望

培養出有為有守的專業物理治療師。 本系之實作空間含括電熱療實作室、神經與小兒物理治

療實作室、骨科物理治療實作室及心肺物理治療實作室四大

主題;另設有肌電生理實作室提供授課、師生共同學習、專

業持續成長的專業空間及相關設備。

師資及研究領域 本系所教師不但學識各有專精,而且工作的資歷經驗相

當豐富,在教學上以實踐實作與理論互相配合的教學理念,

使學生能由專業知識的培養契合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研究

以目前現有師資之專精科目為主如肌電訊號應用、電刺激、

生物力學、動作分析等。未來計劃推動共同研究群,如與生

醫系所、傷殘重建中心等合作,發展復健工程,成立合作研

究室;包括研究室功能與規格界定,以強化現有設備方式,

兼具臨床及研究價值,同時研發之產品,可申請專利並轉為

商用品牌為目標等。本系亦將持續舉辦各類別的研討會、進

行學術合作及出版事宜,推動教師建立研究專長相關網站,

進行資訊交換。

本系之專任師資現有 13 位;並擬在日後延聘國內外優秀人

才至本系任教。本系師資一覽表如下:

生涯規劃與展望 本系之教育稟持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原則宣言中對教育目

標所作的宣言,即物理治療教育是持續性的生涯學習;因此

本系之畢業生出路是無限寬廣的。 就業場所包括:

1.全國各大醫療院所 2.自行開業如全民健保特約物理治療所 3.物理治療專業或其他相關專業之教師或研究工作 4.復健機構 5.長期照護機構如護理之家或養護之家 6.學校機構、發展中心 7.科技輔具之研發與行銷 8.其他照護中心、健身中心等。

進進修領域則可選擇: 1.物理治療學研究所 2.醫學工程研究所 3.醫務管理研究所 4.公共衛生研究所 5.運動醫學研究所 6.其他相關之基礎或臨床醫學研究所。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李新民副教授

兼系主任 成功大學 醫學工程博士

神經物理治療、骨科物

理治療、訊號處理

廖文炫 助理教授美國紐約大學 物理治療博士

骨科物理治療、電療

學、生物力學

余南瑩 助理教授成功大學 醫學工程博士

神經物理治療、醫用電

腦、神經電生理學

游家源 助理教授成功大學 醫學工程博士

生物力學、人體動作分

析、骨科物理治療

陳建良 助理教授陽明大學 生理所博士

呼吸循環治療學、骨科

物理治療

林惠婷 助理教授成功大學 醫學工程博士

生物力學、小兒物理治

療、骨科物理治療

黃文妮 助理教授匹茲堡大學

Rehabilitation Science 博士

老人照護、老人疾病物

理治療、神經解剖學

邱秀靜 助理教授

澳洲雪梨大學

運動暨體育科

學博士

小兒物理治療、兒童發

展及輔具

于尚文 助理教授 國防醫學院 骨科學、脊椎手術,關

節重建,外傷

盧康 副教授 中山大學 生物科學系

一般神經外科、腦血管

疾病、脊椎損傷

林裕晴 專任講師中山醫學大學 醫學系學士

復健醫學

顏政佑 專任講師台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學士

骨科、關節重建

許世斌 專任講師 台北醫學院 周邊神經病變、神經電

生理學、睡眠障礙

職能治療學系 http://www.ot.isu.edu.tw

E-mail:[email protected] Tel:07-6151100 ext.7502

Fax:07-6155150

辦學目標及特色

本系之教學強調理論與實際操作並重,輔以電腦媒

體設備、e 化課程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

果。專業實習課程則強調技術的示範及學生的親自操

作。 在臨床見習與實習教學方面,本系除安排學生至各

大醫學中心實習外,本校之義大醫院更可提供學生最完

備的見習與實習的設備。畢業生在職場上將可以很快地

進入狀況且勝任其職能治療師的工作。 本系之研究方向著重在職能治療之基礎與臨床效

益研究。包括:急性中風後中樞呼吸系統之調控、學校

系統之小兒職能治療成效及預後功能探討、動作控制理

論之探討及科技輔具之臨床應用與研發等相關領域。

系所沿革

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是一種技巧性的

治療,其目的是幫助個體在生活上的每個層面都可以達

到獨立的狀況,也就是提供人們獨立與滿意的生活工作

技能。職能治療的專業服務範圍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技能

的個別性治療計劃、居家與職業環境評估並提供修正建

議、活動作業技能的評估與訓練、適應性輔具的建議與

訓練及對於家庭成員與看護者的引導與訓練等。本系畢

業生已相繼至相關醫療院所及社區醫療機構服務,表示

學系教育方針正確並達本校教育目標。 本校於民國八十九年開始籌設職能治療學系,九十

二年正式招生。學制為四年,目的在培育社會需求並具

宏觀之職能治療師。

課程規劃

職能治療課程的專業內容主要包括:生理疾病職能治療、心理疾病職能治療、小兒疾病職能治療、學校系統等,除三大領域各有其專業教師擔任授課,本系亦配合學院長期照護學程及特色領域開設社區及老人疾病職能治療可提供完整良好的學習內容。本系就課程內容大綱將加入世界職能治療組織,未來要出國深造或工作,即可順利銜接國外的職能治療系統。為提供學生實習、教師教學及學術研究之完整環境,共規劃五間與職能治療各領域相關的實習、研究及實驗室,總面積達約1200 平方公尺,包括:小兒職能治療實習室、職能治療及工作能力評估室、職能治療活動實習室、治療技術及日常生活功能實習室、科技輔具教學實習室。

師資及研究領域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陳翰容 教授 日本國立群馬大學博士 神經外科、外科學

李秉家 副教授兼系主任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

生理、心肺疾病職能治療、基礎醫學、呼吸系統生理學

張韶霞 副教授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博士

職能治療、兒童發展、特殊教育、寫字困難評估模式研究

張立青 副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

生理學、生化腫瘤學研究、藥理疾病職能治療

蔡彬敏 助理教授美國紐約大學水牛城分校復健科學博士

居家復健、長期照護、遠距照護、老人疾病職能治療

林鋐宇 助理教授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博士

小兒職能治療、學校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技術學、感覺統合

陳泰瑞 助理教授 高學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精神醫學

范詩辰 講師 南加大職能治療與職能科學所碩士

生理疾病職能治療、虛擬實境與職能治療、智慧居家空間設計

李柏森 講師 美國紐約大學職能治療研究所碩士畢

心理疾病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技術學、團體動力、社區職能治療

賴永發 講師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胸腔醫學、重症醫學、呼吸治療學

王淑美 兼任講師 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碩士

團體動力學、成人偏癱與職能治療專論

蘇有村 兼任講師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學士 小兒科學

馬景侯 兼任講師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學士 骨科、外科學

梁修豪 兼任講師 陽明大學醫學系 內科學

生涯規劃與展望

職治療的專業範疇是相當廣泛的,因此其出路不只

局限在醫療院所,還包括社會福利機構、一般或特殊教

育學校、殘障復健教養院、長期照護或復健安養機構、

居家及社區職能治療、職業評量、學校系統等。畢業生

也可以選擇國內外職能治療、醫學工程、醫務管理、基

礎醫學相關之研究所繼續進修,未來亦可從事教學、研

究等學術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