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手冊 - nhcue.edu.tgee/document/95dhandbook.doc  · web...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Jan-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手冊

95年 教育學系博士班研究生手冊

壹、簡介----------------------------------------------------------1

貳、師資介紹------------------------------------------------------3

參、研究所學則----------------------------------------------------5

肆、博士班課程----------------------------------------------------9

伍、博士班修業要點-----------------------------------------------11

陸、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博士班學術審查委員會組織辦法-------13

柒、博士班、碩士班研究生學位考試要點------------------------------14

捌、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實施辦法-------------------------------17

玖、博士學位論文計畫及學位論文考試實施要點-----------------------18

拾、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學生校際選課辦法-----------------------------21

拾壹、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22

拾貳、中等學校、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科目及學分審核原則------------23

拾參、九十五學年度修讀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甄選作業須知-----------26

拾肆、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抵免學分要點---------------------------29

拾伍、論文撰寫及印製須知-----------------------------------------30

拾陸、研究生辦理離校手續程序單-----------------------------------31

拾柒、研究生研究室申請規則---------------------------------------32

拾捌、儀器設備借用規則-------------------------------------------33

拾玖、生活資訊---------------------------------------------------34

附表一、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申請表-----39

附表二、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計畫發表會申請表---------40

附表三、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計畫發表會評審意見表-----41

附表四、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計畫發表會綜合評審結果---42

附表五、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計畫發表程序-------------43

附表六、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學位考試申請書---------------44

附表七、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學位考試教授評審意見表-------46

附表八、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學位考試綜合評審結果---------47

附表九、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學位考試程序-----------------48

壹、簡介

一、概況

本所是以培養教育理論思想及課程與教學和行政等方面的學術與實務人才為宗旨。課程之設計結合理論與實際,議題之討論開放且多元,以開展研究生寬宏的視野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期藉此提昇學術研究與專業實務的品質。國民教育研究所改名為教育研究所後,課程內容與研究領域將超越國民教育的範疇,並對廣義的教育領域進行學術研究。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於民國82年成立,91學年度博士班開始招生,並於93學年度更名為教育研究所,94年8月因應本校改制大學,教育學系與教育研究所系所合一,改設為教育系博士班。博士班研究生分成一般生與在職生。

二、課程結構與畢業學分

課程包括共同課程與專精課程。專精課程分為三個領域,分別為教育理論、課程與教學及教育行政。學生必需選擇其中一個領域,予以專精。除了論文4學分外,學生必須修習共同課程8學分,專精課程24學分,並通過學位考試,才能獲得博士學位,修業年限最多為7年。專精課程中的教育理論領域著重教育哲學與社會學之基礎理論的理解,探討中外教育史,研究社會文化的特殊現象及其對教育之影響。課程與教學領域則探討課程和教學之理論與研究的新趨勢,尋求課程教學理論與實務的對話,培養研究生對課程與教學的批判能力。教育行政領域則旨在促進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的發展,建立專業化的教育行政與評鑑發展。

三、研究所發展方向

1、 兼重課程與教學領域學術與實務人才之培養。

2、 著重課程與教學之理論與實徵的研究。

3、 加強中小學課程與教學相關議題之探討。

4、 培養獨立執行研究和理解他人研究的知能。

5、 強化課程設計與發展、教材編製、創新教學、多元評量、教學科技等實務知能。

6、 配合九年一貫課程之實施,加強學校本位課程與統整課程之發展與設計。

7、 成立桃竹苗地區課程與教學的諮詢中心,並引領學生貼近現場暸解問題,以培養其解決課程與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8、 兼重教育行政與評鑑之理論與實務專業人才之培養,建立專業化的教育行政與評鑑。

9、 促進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的發展,並透過教育評鑑,確保教育品質。

10、 擴展教育基礎理論以及當代文化現象之研究。

11、加強國內所際與校際研究資源的互通與學術研討,並促進國際學術交流,以擴展師生學術視野和提昇研究品質。

貳、師資介紹

姓名

職稱

學 歷

專 長

簡紅珠

教授

美國喬治亞大學課程與教學博士

課程理論、課程設計發展與評鑑、教學理論與策略、教學評鑑、教學研究方法論、師資養成與專業成長

沈姍姍

教授

英國倫敦大學

國際比較教育博士

比較教育、教育社會學

蘇錦麗

教授

美國夏威夷大學

教育行政學博士

教育評鑑、教育行政、教育經濟學

陳惠邦

教授兼系主任

柏林工業大學

哲學博士

行動研究

張美玉

教授

美國雪城大學

哲學博士

教學媒體、教學設計與發展、教育實習

李安明

教授

美國俄亥俄大學

雙語言教育行政博士

教育行政領導研究、教育行政決定

研究

林紀慧

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教育學博士

電腦多媒體設計製作、教育工學理論與研究

顏國樑

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博士

教育政策、學校行政、教育法令、教育評鑑

林志成

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行政博士

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學校行政、班級經營、生涯規劃

謝秀男

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士

視聽教育、教育經營

鄭世仁

副教授

英國利物浦大學

教育工學博士

課程原理、教育社會學

成虹飛

副教授

美國印地安納大學課程與教學博士

教育課程理論、教育人類學、質的研究法、開放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蘇永明

副教授

英國諾丁罕大學

教育學博士

教育哲學、現代與後現代的教育理論、教育史

陳金盛

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博士

教學、課程、師範教育

彭煥勝

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博士

教育史、教育思想

計惠卿

副教授

美國喬治亞大學

教學科技博士

數位學習之教學設計、人機互動研究、資訊融入教學、資訊素養教育

詹惠雪

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博士

課程、教學、高等教育

陳美如

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課程與教學、課程評鑑、多元文化教育、教育心理學

王子華

助理

教授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博士

教學媒體、網路課程設計、網路學習與教學、網路化教學評量、學習科技融入教學

林秋斌

助理

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

資訊工程博士

策略規劃、網站系統分析、管理系統規劃與開發

張婉菁

助理

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

人力資源管理博士

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組織行為與管理、組織學習、複雜理論

參、研究所學則 (摘錄自本校學則)

91年9月10日 教育部台(91)師(二)字第91124813號函准備查

92年3月7日教育部台中(二)字第0920030841號函准備查

92年7月21日教育部台中(二)字第0920097605號函准備查

93年1月20日教育部台中(二)字第0930007466號函准備查

93年7月13日教育部台中(二)字第0930090062號函准備查

93年11月16日教育部台中(二)字第0930152503號函准備查

95年1月23日教育部台中(二)字第0950009848號函准備查

95年6月5日教育部台中(二)字第0950078784號函准備查

第三篇 各學系(所)碩士班博士班

第一章 入 學

第五十八條 凡在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或經教育部認可之國外大學畢業得有學士學位,或合於教育部法令規定具有同等學力資格,經本校各學系(所)碩士班入學考試、甄試方式錄取者,或經本校審查合格之外國學生,得入本校各學系(所)碩士班肄業。

前項入學考試及甄試入學,採用一般生及在職生分別報名及分別錄取。

第五十九條 凡在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或經教育部認可之國外大學畢業得有碩士學位,或合於教育部法令規定具有同等學力資格,經本校各學系(所)博士班入學考試錄取者,得入本校各學系(所)博士班修業。碩士班研究生合於本校「研究生逕行修讀博士學位辦法」規定者,得於原學系(所)或他學系(所)逕行修讀博士學位。

第二章 待 遇

第六十條 研究生採自費,其應繳費用依教育部之規定辦理。

第三章 註 冊 及 選 課

第六十一條 研究生選課,須依各學系(所)規定之碩士班、博士班科目表辦理,並須經系主任(所長)之核准,於每學期規定期限內向教務處辦理。

第六十二條 研究生於選定課程後,如須改選(含加選或退選)者應在規定時間內辦理,每學期以一次為限。

第六十三條 研究生如有特殊情形之需要,得申請到大學部選課,其選課規定另訂之。

第六十四條 研究生為研究需要,經原學系(所)主任(所長)之同意,得選修他所(校)科目,但選修學分數至多採記六學分且推廣(在職)學分班之學分不予採計。

第六十五條 研究生之論文指導教授資格比照學位授予法第十一條及第十二條有關學位考試委員之資格。

第四章 修業年限與學分

第六十六條 碩士班修業期限以一至四年為限。

博士班修業期限以二至七年為限。

逕行攻讀博士學位者,自入博士班起,則依博士班之規定。

在職進修研究生未在規定修業期限修滿應修課程或未完成學位論文者,得經系(所)務會議審查通過,並經教務長核定後,酌予延長其修業期限,惟至多以二年為限。

第六十七條 碩士班研究生至少須修滿二十四學分,博士班研究生至少須修滿十八學分。逕行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至少須修滿三十四學分。

前項學分均不包括畢業論文學分及大學部所修學分。

畢業論文學分,不開課,但須繳交學分費。

第六十八條 碩士班研究生一般生每學期所修習之學分數,不得少於二學分,不得多於十三學分。在職生每學期所修習之學分數,不得少於二學分,不得多於九學分。但已修畢應修習之學分者,不在此限。

在職生經證明為全時進修者,得比照適用前項一般生修習學分之規定。

加修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幼稚園教師教育學程、特殊教育教師教育學程及本校規劃之其他學程之學分併入前項學分計算。

前一學期學業成績平均八十五分以上,次學期得經系(所)主任核可加選一至二科目之學分。

第六十九條 碩士班研究生入學前已修習及格之碩、博士班科目與學分持有證明者,得依各系(所)抵免學分辦法,申請抵免。惟抵免學分數以應修畢業學分數四分之一為限。

第五章 轉系(所)

第七十條 研究生除因特殊情形,須經相關系主任(所長)及教務長之同意外,不得轉系(所)或轉組。轉系(所)或轉組應於第二學年開始前申請,並以一次為限。

第六章 退學

第七十一條 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予退學:

一、修業期限屆滿,而仍未修足應修科目與學分者。修業年限依第六十六條規定。

二、在規定期限內學位考試成績不及格,經重考一次仍不及格者。

逕行修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未通過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核,經系(所)會議審查通過,校長核定,得再回原碩士班就讀。於通過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核後,未通過博士學位考試,經博士學位考試委員會決定合於碩士學位標準者,得授於碩士學位。再回碩士班就讀者,其在博士班之修業年限不併入碩士班最高修業年限核計,惟仍須受本學則第六十六條規定限制。

第七章 成 績 考 核

第七十二條 研究生之學業平均計算比照學士學位班之規定,其畢業成績為學業成績與學位考試成績之平均。成績以七十分為及格,不及格者,不得補考。必修科目,應予重修。

研究生修讀學士班課程或教育學程課程之學分及成績均不列入學期平均成績及學期修習學分數內計算,亦不列入畢業學分及畢業成績計算。

第七十三條 研究生學業成績等次如左:

一、甲上:九十五分以上者。

二、甲等:九十分以上未滿九十五分者。

三、甲下:八十五分以上未滿九十分者。

四、乙上:八十分以上未滿八十五分者。

五、乙等:七十五分以上未滿八十分者。

六、乙下:七十分以上未滿七十五分者。

七、丙等:不滿七十分者。

如核發英文成績單,其等次則以A+、A、A-、B+、B、B-、C代之。

第八章 畢業、學位

第七十四條 研究生應於規定時間內商承指導教授,選定畢業論文題目。

第七十五條 研究生學位考試悉依本校「博士班、碩士班研究生學位考試要點」之規定辦理。

第七十六條 研究生合於下列規定者,應予畢業。

1、 在規定年限內修滿規定科目與學分。

2、 通過本校各學系(所)碩士或博士學位考試。

具教育學程修習資格但尚未修畢教育學程之研究生符合前項各款規定且未達最高修業年限者,准予於修畢教育學程或放棄教育學程修習資格之學期畢業。

第七十七條 合於前條規定之研究生,由本校發給學位證書,並授予碩士或博士學位。

逕行修讀博士學位之研究生,其博士學位考試成績不及格,經博士學位考試委員會之決議,合於碩士學位標準者,得改授予碩士學位。

第七十八條 研究生學位證書授予日期,依本校「博士班、碩士班研究生學位考試要點」之規定辦理。

第九章 其他

第七十九條 本篇無特別規定者准用本學則第二篇有關各條之規定。

肆、博士班課程(九十五學年度新生適用)

教育學系博士班課程科目表

94年9月20日94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所務暨課程會議通過

94年12月6日94學年度第2次課程會議通過

說明:

1、 必修8學分

2、 專精課程:24學分(其中6學分可選修本所外之研究所課程,含本所跨領域及校內外研究所課程;亦即24學分中至少18學分必須是修讀本所的專精課程)。

3、 碩、博合開的課程,其成績係依碩、博層級分別評量。

4、 選修碩博合開課程不得超過6學分

1、 共同課程(必修)8學分

類別

科 目 名 稱

學分

時數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備 註

論文

4

1.論文4學分不列入畢業學分。

2.引導研究係論文的先修課程。

教育學方法論

3

3

3(3)

教育專題研討

3

3

3(3)

引導研究

2

2

1(1)

1(1)

二、專精課程(選修)24學分

科 目 名 稱

學分

時數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備 註

社會語言學與國民教育專題研究

3

3

3(3)

教育社會學理論專題研究

3

3

3(3)

教育社會學專題研究

3

3

3(3)

碩、博合開

師資培育專題研究

3

3

3(3)

碩、博合開

美國教育史專題研究

3

3

3(3)

碩、博合開

教育改革發展史專題研究

3(3)

台灣教育史專題研究

3

3

3(3)

碩、博合開

教育哲學專題研究

3

3

3(3)

碩、博合開

當代教育思潮研究

3(3)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3

3

3(3)

碩、博合開

知識典範與教學專題研究

3

3

3(3)

課程評鑑理論與實務專題研究

3

3

3(3)

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

3

3

3(3)

碩、博合開

多元評量專題研究

3

3

3(3)

新興課程領域專題研究

3

3

3(3)

潛在課程專題研究

3

3

3(3)

碩、博合開

教學研究演進與新趨勢專題探討

3

3

3(3)

後現代課程與教學研究

3

3

3(3)

教育行動研究

3

3

3(3)

碩、博合開

批判理論課程與教學研究

3

3

3(3)

教師教學評鑑理論專題研究

3

3

3(3)

當代課程與教學議題研究

3

3

3(3)

教育行政學專題研究

3

3

3(3)

國民中小學學校行政專題研究

3

3

3(3)

學校組織行為分析

3

3

3(3)

碩、博合開

教育計畫專題研究

3

3

3(3)

教育領導學趨勢研究

3

3

3(3)

教育評鑑專題研究

3

3

3(3)

教育政策專題研究

3

3

3(3)

教育政治學研究

3

3

3(3)

碩、博合開

教育經濟學專題研究

3

3

3(3)

專業發展與組織文化專題研究

3

3

3(3)

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修業要點

91年10月17日國教所91學年度第3次所務會議修訂

93年9月16日教研所93學年度第1次所務會議修訂94年9月20日 教育系(所)94學年度第1次所務暨課程會議修訂

一、本要點依本校學則訂定之。

二、博士班研究生之修業年限為二至七年。

三、博士班課程包括共同課程(必修)與專精課程(選修)。專精課程分為三個領域,分別為教育理論、課程與教學及教育行政。學生必需選擇其中一個領域,予以專精。除了論文四學分外,學生必須修習共同課程八學分,專精課程二十四學分,並完成博士論文,才能獲得博士學位,修業年限最多為七年。

四、畢業最低學分數為三十二學分,包括共同課程(必修)八學分,專精課程(選修)二十四學分,其中六學分可選修本所外之研究所課程,含本系博士班及校內外研究所課程。實際選修之學分數,需視學生之學術背景及需要,經與學術導師商議後,提學術審查委員會(組織辦法如附件)通過後決定之。另外,論文四學分不列入畢業學分。

五、博士班研究生於入學前已在他校修習博士學位課程者,其學分採計或抵免辦法,依本所相關規定辦理。

六、博士班研究生每學期修習學分數之規定如下:一般生第一學年每學期可修習之學分數不得少於六學分,不得多於十三學分;第二學年每學期可修習之學分數不得少於二學分,不得多於十三學分。在職生每學期可修習之學分數不得少於二學分,不得多於九學分。有加修教育學程者之規定相同。

七、博士班研究生於本所修業期間且在申請學位考試(論文口試)之前,至少須有一篇獨自發表之學術論著,學術論著係指發表在有外審制之學術期刊論文,或具有審查制度之國內、外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或已公開出版之學術專書;其認定由本所組成之學術審查委員會審查。博士班研究生尚需於在學期間,取得托福(TOEFL)考試電腦成績173分(相當於筆試成績500分)或全民英語檢定測驗中級以上成績證明。

八、博士班研究生於申請學位考試之前,應先通過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以及論文計畫口試。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及論文計畫口試實施要點另訂之。

九、博士班研究生須通過學位考試始得畢業。學位考試實施要點另依相關規定訂定之。

十、提出論文口試申請之時間,一般生最早得在二年級下學期提出;在職生最早得在三年級下學期提出。若有加修教育學程者,則一般生與在職生均最早得在三年級下學期提出論文口試申請。

十一、在學學生學位考試時間:

1.要在六月畢業者:六月十日前完成學位考試。

2.要在七月畢業者:七月十日前完成學位考試。

3.要在元月畢業者:元月十日前完成學位考試。

十二、本要點經所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陸、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博士班學術審查委員會組織辦法

91年11月28日91學年度第5次所務會議修訂

93年9月16日93學年度第1次所務會議修訂

94年9月20日94學年度第1次所務暨課程會議修訂

第1條 為確保教育學系碩、博士班研究生學術研究及論文之品質,特設置 本委員會。

第2條 學術審查委員會主要職掌如下:

(1) 博士班研究生分組選修課程之認定。

(2) 博士班研究生於學位論文口試前之著作審查。

(3) 博士班研究生資格考試科目之審核。

(4) 博士班研究生論文計劃及學位論文口試委員人選之核定。

(5) 博、碩士班研究生指導教授更換之審核。

(6) 其他:

1、 博、碩士班研究生指導教授人選由系主任核定,遇有疑義時得由本委員會審查。

2、 碩士班研究生論文計畫及學位論文口試委員人選由系主任核定,遇有疑義時得由本委員會審查。

3、 系主任授權委辦之研究生學術審查相關事宜。

第3條 學術審查委員會委員七人,由系主任遴聘之,主任為當然委員並擔任委員會召集人。

第4條 學術審查委員會委員任期一年。

第5條 本委員會應有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同意,始得決議。

第6條 學術審查委員會依實際情況不定期召開。

第7條 本辦法經系所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柒、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博士班、碩士班研究生學位考試要點

91年10月16日 教育部台(91)師(二)字第91155959號函准備查

92年3月10日 教育部台中師(二)字第09200030842號函准備查

95年2月3日教育部台中(二)字第0950014956號函准備查

95年6月9日教育部台中(二)字第0950083378號函准備查

一、本要點依據大學法及其施行細則、學位授予法及其施行細則等規定訂定之。

2、 博士班研究生於通過資格考核後,始得提出為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核之科目與辦法由各系(所)訂定送教務處備案。逕行修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未通過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核,經系(所)務會議審查通過,校長核定,得再回原碩士班就讀。

3、 學位考試應提出論文,以口試行之,必要時亦得舉行筆試。

藝術類或應用科技類碩士班研究生,其論文得以創作、展演連同書面報告或以技術報告代替,惟仍應撰寫提要。

4、 學位考試申請期限由各系所自訂。

學位考試應於研究生申請之該學期學校行事曆規定學期結束日之前舉行。

5、 「學位考試」,應依下列規定組織學位考試委員會辦理。

(1) 博士學位考試委員五人至九人,碩士學位考試委員三人至五人,考試委員由各系(所)主管提請校長遴聘之,其中校外委員須三分之一(含)以上,由口試委員互推一人為學位考試主持人,但指導教授不得擔任主持人。

(2) 學位考試委員,除對學位候選人所提論文學科、創作、展演或技術報告有專門研究外,並應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1.博士學位考試委員:

(1) 曾任教授者。

(2) 擔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或曾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者。

(3) 曾任副教授或擔任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在學術上著有成就者。

(4) 獲有博士學位,在學術上有卓越成就者。

(5) 屬於稀少性或特殊性學科,在學術或專業上著有成就者。

2.碩士學位考試委員:

(1) 曾任教授、副教授者。

(2) 擔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或曾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副研究員者。

(3) 獲有博士學位,在學術上有卓越成就者。

(4) 屬於稀少性或特殊性學科,在學術或專業上著有成就者。

前款博士學位考試委員第三、四、五目及碩士學位考試委員第三、四目之提聘資格認定標準,由各系(所)務會議訂定之。

6、 博士班研究生修業二年(逕行修讀者三年)以上,並為博士學位候選人者,須檢具下列表件各一份,向系(所)申請舉行博士學位考試:一、論文初稿及提要。二、歷年成績表。三、指導教授同意書。四、博士學位考試申請表。系(所)主管同意後造具博士學位考試委員名冊,陳請校長遴聘後,即得舉行博士學位考試。

碩士班研究生修業一年以上,修畢各系(所)規定之應修科目與學分數,除系(所)另有規定外,須檢具下列表件各一份,向系(所)申請舉行碩士學位考試:一、歷年成績表。二、指導教授同意書。三、碩士學位考試申請表。系(所)主管同意後造具碩士學位考試委員名冊,陳請校長遴聘後,即得舉行碩士學位考試。

7、 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含提要)以中文撰寫為原則。

前經取得他種學位之論文,不得再行提出。

8、 學位考試成績以一百分為滿分,七十分為及格,由出席委員評定分數平均決定之,但碩士學位考試有二分之一以上,博士學位考試有三分之一以上委員核定不及格者,即以不及格論,評定以一次為限。學位考試每學期舉行一次,學位考試成績不及格而其修業年限尚未屆滿者,得於次學期或次學年舉行重考,重考以一次為限,重考成績仍不及格者,予以退學。

9、 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之評分標準由各系(所)定之,論文、創作、展演、書面報告或技術報告有抄襲或舞弊情事,經碩士、博士學位考試委員會審查確定者,以不及格論,已授予學位者經調查屬實,應予撤銷,並公告註銷其已發之學位證書;其有違反其他法令者,並依相關法令處理。

10、 學位考試委員應親自出席委員會,不得委託他人為代表,學位考試應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出席,但碩士學位考試至少應有委員三人出席,博士學位考試委員至少應有五人出席;出席委員中須有校外委員三分之一(含)以上參加時,始能舉行。

十一、已申請學位考試之研究生,若因故無法於該學期結束前完成學位考試,應於學校行事曆規定學期結束日之前報請學校撤銷該學期學位考試之申請,逾期未撤銷亦未舉行考試者,得以一次不及格論。

十二、通過學位考試之研究生,辦妥離校手續後,始發予學位證書。碩士班一年辦理三次:屬六月畢業者,應於六月十日前完成學位口試;屬七月畢業者,應於七月十日前完成學位口試;屬一月畢業者,應於一月十日前完成學位口試。博士班依校曆規定上課期間內按月辦理。

十三、本校人力資源教育處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研究生依「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在職進修碩士學位考試實施要點」辦理。

十四、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捌、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實施辦法

91年10月17日91學年度第3次所務會議修訂

93年9月16日93學年度第1次所務會議修訂

94年9月20日94學年度第1次所務暨課程會議修訂

95年3月2日94學年度第三次所務會議修訂

一、本辦法依據本所博士班修業要點訂定之。

二、博士班研究生於修滿應修學科三十二學分之同一學期,得申請參加資格考試。但若該學期結束前未符合規定修畢三十二學分者,則取消該生資格考試之資格。

三、博士班研究生申請參加資格考核時,應繳交博士候選人資格考試申請表(如附表一)及成績單正本乙份,經審核通過後,始得參加相關考試。

四、博士候選人資格考試科目共三科:共同必修一科(教育學方法論)、另二個考試科目,學生可依個人能力,選擇教育理論、課程與教學及教育行政三個領域,其中單一領域中二個考科或於畢業前通過申請SCI、SSCI、TSSCI正式名單論文一篇,取代一科學科考試。

五、博士班研究生資格考試之分組課程應考科目,由指導教授與研究生共同討論決定之。其資格考試命題委員由系主任遴聘之,惟命題委員至少應有校外委員一人以上。。

六、資格考試以七十分為及格分數,一百分為滿分。不及格科目應在規定修業年限內申請重考,重考以原考科目為準,次數以二次為限,重考所需費用由考生自行負擔。

七、博士班研究生經資格考試合格,並符合學位授予法有關規定者,由本所提出為博士學位候選人,始得申請博士班學位論文計畫口試。

八、資格考試每年5月及12月舉辦一次。申請時間上學期應於10月31日前,下學期應於3月31日前提出。

九、本要點經所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玖、教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計畫及學位論文考試實施要點

91年10月17日國教所91學年度第3次所務會議修訂

93年9月16日教研所93學年度第1次所務會議修訂

94年9月20日94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所務暨課程會議通過

一、本系依據學位授予法、學位授予法施行細則及本校學則之規定,訂定本校博士學位考試實施要點(以下簡稱本要點)。

二、博士班研究生在申請參加論文考試之前,須通過博士候選人資格考試。

三、本校博士學位論文考試分兩階段舉行,第一階段為「論文計畫發表」,第二階段為「學位論文口試」。

四、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以二位為限,其中一位需由本系專任或兼任教師擔任。

五、論文計畫發表依下列程序辦理:

(一)申請:

1.研究生須通過博士候選人資格考試﹐才能提出論文計畫考試之申請。

2.研究生需於論文計畫發表兩週前,填具申請表(如附表二),經指導教授認可後送系辦公室。

3.申請日期每學年度第一學期應於11月30日前,第二學期於5月31日前提出。

(二)論文研究計劃發表審查委員規定:

1.論文計畫審查委員五人,指導教授為當然委員(一人為限),校外委員至少二人。

2.論文計畫審查委員除對博士學位候選人所提論文學科具有專門研究外,須符合下列資格,且至少須有半數委員具有下列第二款以上(含)之資格:

(1)教授或具同等資格之研究員。

(2)副教授或具同等資格之副研究員。

(3)助理教授或具同等資格之助理研究員。

3.審查委員名單由指導教授加倍推薦,經學術審查委員會核定後遴聘之。

4.藝能科審查委員職級符合者得不受須有博士學位之限制。

(三)發表:

1.論文計畫發表日期第一學期於12月15日,第二學期於6月15日前辦理完畢。

2.時間、地點由研究生、指導教授及審查委員協商訂定後通知本所,由本所公告並歡迎旁聽。

3.研究生應於考試前兩週將論文計畫分送各審查委員。

4.發表時間約二小時(如附表五),須包括論文計畫內容簡報、審查委員提問與研究生答辯,舉行審查委員會議、宣佈論文研究計畫審查結果等程序。

5.所有審查委員均須於考試結束後,分別填寫意見表(如附表三、四)。論文計畫經全部委員審查通過才可進行研究,若不通過時,則須重新提出論文計畫發表。論文計畫發表會,每生每學年以不超過二次為限。

6.指導教授於考試完畢二日內,將審查委員會議記錄、意見表及論文計畫一冊,彙整後送交本所備查。

六、學位論文考試依下列程序辦理:

(一)申請:

1.博士班研究生通過論文計畫發表後,使得提出論文考試之申請。

2.學位論文考試申請截止日期:每學年度第一學期應於11月30日前,第二學期於5月31日前提出。論文學位考試日期與論文計畫發表日期至少相隔6月。

3.申請學位論文考試的學生應於每學期規定期限內,填繳申請表格(如附表六)﹐由指導教授簽字同意後,送交本所辦公室彙整辦理。

(二)學位論文考試委員規定:

1.學位論文考試委員五人(含指導教授一人),校外委員至少二人。召集人以校外委員擔任為原則,惟指導教授不得擔任召集人。

2.學位論文考試委員,除對博士學位候選人所提論文學科、創作、展演或技術報告有專門研究外,並應具有下列資格之一:

(1)曾任教授者。

(2)擔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或曾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者。

(3)曾任副教授或擔任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在學術上著有成就者。

(4)獲有博士學位,在學術上著有成就者。

(5)屬於稀少性或特殊性學科,在學術或專業上著有成就者。

3.考試委員名單由指導教授商請主任提供參考名單至少十人以上,經本所學術審查委員會核定後,由校長遴聘之。

(三)考試:

1.學位論文考試日期第一學期於12月15日,第二學期於6月15日前辦理完畢。

2.考試之時間、地點由研究生與考試委員協商、訂定後,通知本所,由本所公告並歡迎旁聽。

3.研究生應於考試前兩週將論文分送各考試委員。

4.考試委員應親自出席,不得委託他人代表。

5.考試時間以二小時(如附表九)為原則,須包括論文內容簡報、考試委員提問與研究生答辯、舉行考試委員會議、宣佈考試結果等程序。

6.所有考試委員均須於考試結束後,分別填寫評分表(如附表七、八),考試成績以七十分為及格,一百分為滿分,評定以一次為限,並以出席委員評定之分數平均數決定之;惟須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評定為及格者方為及格,否則以不及格論。

7.學位論文考試審查結果,如考試委員共同決定准予通過,但須作較大幅度之修改時,應由指導教授督促研究生限期修改完成並經指導教授認可,始視為正式通過。

8.學位論文考試不及格而依規定仍可繼續修業者,得於次學期或次學年申請重考,重考以一次為限,且重考時修業年限必須尚未屆滿。重考所需費用由研究生自行負擔。

9.研究生於論文撰寫期間,如確有必要,得填具更換指導教授申請書,敘明具體理由,經主任同意並經學術審查委員會通過後,始得更換指導教授,惟指導教授之更換以一次為原則。若因更換指導教授,其研究題目有所變更,須重新舉行論文計畫發表。

10.指導教授應於考試完畢二日內(不含例假日),將考試委員會議記錄、評分表及論文一冊,彙整後送交本所備查。

九、論文有抄襲情事,經博士論文考試委員會審查確定者,以不及格論。若已授予學位,經發現論文有抄襲情事,且調查屬實者,應予撤銷,並追繳其已發之學位證書。

十、本要點未盡事宜者,悉依本校學則或相關法令辦理之。

十一、本要點經所務會議和教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准後實施。

拾、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學生校際選課辦法

85年1月18日84學年度第1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6月7日92學年度第3次臨時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93.7.2台中(二)字第0930082213號函同意備查

94年9月26日94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促進校際合作,充分利用師資與設備,便利學生選習他校開設之課程,依據大學法第二十四條及本校學則第十五條、第一百六十六條第二項等規定,特訂定本辦法。

第2條 學生經申請後得跨校選課,校際選課以本校未開設之科目為原則。

第3條 校際選課學生每學期(含暑期)修習他校學分數,以該學期限修學分數上限三分之一為原則,暑修以二科為限,並經各系所主任(長)核准。

學生經核准後,可跨校修習外校開設之通識教育課程,惟跨校選修之學分數不得超過本校規定通識課程學分數之三分之一。

轉學生在原肄業學校所修習之科目學分,不得採計為跨校選修學分。

第4條 校際選課之學分費,依接受選課學校之規定辦理。

第5條 接受選課之學校,應於每學期結束後,將選課學生成績單送回本校。

第6條 校際選課之成績,仍應依照本校學則有關規定辦理。

第7條 校際選課,必須遵守接受選課學校有關規章。

第8條 本校人力資源教育處學生校際選課,除另有規定外悉依本辦法辦理。

第9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通過,並報教育部核備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拾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 (報部中)

本校 94 年 10月 24 日 人力資源教育處處務會議通過

本校 94 年 11 月 28 日 教務會議通過

本校 95 年 3月 28 日 人力資源教育處處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 一 條 本辦法依據師資培育法第五條及相關規定訂定之。

第 二 條 本校各師資類科(包括國民小學、特殊教育、幼稚園教師)教育學程學生,其取得合格教師之歷程,包括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及教師資格檢定。

前項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包括普通課程、專門課程、教育專業課程及教育實習課程。

第二章 修習資格

第 三 條 本辦法適用對象為本校研究生(在職進修專班學生除外)及非以培育各該類科師資為設系目標之學系二年級以上學生。

第 四 條 本校各學系二年級以上及碩、博士班學生在校期間甄試合格者,得修習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甄試要點另訂之。

第三章 課程

第 五 條 修習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之教育專業課程應修學分數,規定如下:

一、國民小學:至少四十學分

二、幼稚園:至少二十六學分

三、特殊教育學校(班):至少四十學分

詳細科目及學分參見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

第 六 條 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各領域必選修課程名稱、學分數,除依教育部規定外,得依本校培育師資之目標、師資、學生需要及發展特色,經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報請教育部核定後調整之。

第 七 條 國民小學、幼稚園教師教育學程之教育專業課程,其必修課程所修習科目已達規定學分數者,各該領域其餘必修科目可視為選修科目。

第四章 修業年限、成績、學分

第 八 條 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業年限至少一年半(學分抵免者不在此限),並另加教育實習課程半年,修習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之學生未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應修學分者,得申請延長修業年限至多二年;其延長之年限應併入大學法及其細則所訂延長修業年限內計算。

第 九 條 學生修習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之教育專業科目及學分數,係指其在主修系所外,加修之科目及學分,得依主修系所之採認計入畢業應修學分數內。

第 十 條  學士學位學生修習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教育專業科目各科課程之成績,計入當學期學業平均成績;研究生學業平均成績之計算,不含教育學程科目之成績。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各科課程成績及格分數,依本校學則規定辦理。

第十一條 學生每學期修習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學分,併同主修系所科目學分計入學期修習科目學分總數,其學分總數應依本校學則辦理。

前項學分總數成績不及格科目之學分數,達本校規定退學標準者,應予退學。

第十二 條 經甄試通過且修畢各該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之教育專業課程成績考核及格之學生,得向人力資源教育處申請核發,修畢該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之教育專業課程學分證明書;修畢規定之師資職前教育課程,且成績考核及格者,則發給修畢該類科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證明書。

第五章 學分費

第十三條 學生修習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應繳納學分費。

第十四條 學生因修習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而延長修業年限,其每學期修習學分數在九學分以下者,應繳納學分費;達十學分以上者,應繳交全額學雜費。研究生應繳交學分費及學雜費基數。

第十五條 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全額學雜費及學分費依照本校核定之收費標準繳交。

第六章 學分抵免

第十六條 本校各學系二年級以上及碩、博士班學生在校期間甄試合格者,於每學期開學一週內,得申請學分抵免,但最多不超過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三分之一。抵免學分要點另訂之。

第七章 招生人數及錄取資格

第十七條 本校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每屆招收人數依教育部核定名額辦理。

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甄試錄取之正取生,應於錄取第一學期辦理各該師資類科教育學程選課,如未辦理選課,以放棄錄取資格論。凡正取生未辦理選課者,由備取生遞補。經通知遞補之備取生,應於加退選期間併同主修系所加退選課程,辦理各該師資類科教育學程選課,否則以放棄論。

第十八條 已具本校各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資格,畢業當年於本校升學者,得繼續修習各該師資類科教育學程,其已修習之學分數併入計算。

第八章 實習、檢定及進修

第十九條 修畢各類科師資職前教育課程之普通課程、專門課程及教育專業課程之學生,其教育實習課程相關事項,依據本校人力資源教育處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條 為強化高等教育體系在職進修功能,得由人力資源教育處辦理各類科師資相關事宜,其辦法另訂之。

第九章 附則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師資培育法及其施行細則、大學設立師資培育中心辦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辦法、本校學則、教育實習課程實施辦法、學生抵免學分要點及人力資源教育處相關辦法等之規定辦理。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經本校教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拾貳、中等學校、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科目及學分審核原則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月二日台中(三)字第○九二○一四一四一二號令

壹、說明: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至少二十六學分;國民小學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至少四十學分

貳、必修科目:中等學校教師至少十四學分;國民小學教師至少三十學分

一、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基本學科課程(必修至少十學分,並以非主修領域優先修習;各校課程規劃,應就領域均衡開設。)

(一)國音及說話(二學分)

(二)寫字(二學分)

(三)兒童文學(二學分)

(四)兒童英語(二學分)

(五)鄉土語言(二學分)

(六)普通數學(二學分)

(七)自然科學概論(二學分)

(八)生活科技概論(二學分)

(九)社會學習領域概論(二學分)

(十)音樂(二學分)

(十一)鍵盤樂(二學分)

(十二)美勞(二學分)

(十三)表演藝術(二學分)

(十四)藝術概論(二學分)

(十五)健康與體育(二學分)

(十六)民俗體育(二學分)

(十七)童軍(二學分)

二、中等學校、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基礎課程(每科二學分)必修至少四學分(至少四科選二科)

(一)教育心理學

(二)教育哲學

(三)教育社會學

(四)教育概論

三、中等學校、國民小學教師教育方法學課程 (每科二學分)必修至少六學分(至少六科選三科)

(一)教學原理

(二)班級經營

(三)教育測驗與評量

(四)教學媒體與操作

(五)課程發展與設計

(六)輔導原理與實務

四、中等學校、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實習及教材教法課程

(一)中等學校教師教學實習及教材教法課程(四學分)皆為必修

1、分科/分領域教學實習

2、分科/分領域教材教法

(二)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實習及教材教法課程必修至少十學分:國民小學教學實習為必修至少二學分;國民小學教材教法必修三~四領域至少八學分

1、國民小學教學實習(必修)(二學分)

2、國民小學各領域教材教法

(1)國民小學語文教材教法(各為二學分)

國語教材教法

鄉土語文教材教法

英語教材教法

(2)國民小學數學教材教法(二學分)

(3)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材教法(二學分)

(4)國民小學社會教材教法(二學分)

(5)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教材教法(二學分)

(6)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教材教法(二學分)

(7)國民小學綜合活動教材教法(二學分)

參、選修科目:中等學校教師至少十二學分,國民小學教師至少十學分;由各校就師資培育理念、條件及特色自行規劃,各科目之學分數亦由各校自訂。左列科目供參考。

一、教育研究法

二、特殊教育導論 (或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

三、資訊教育

四、教育行政

五、德育原理

六、發展心理學

七、人際關係與溝通

八、生涯教育

九、教育法規

十、行為改變技術

十一、多元文化教育

十二、心理與教育測驗

十三、教育統計

十四、教育史

十五、現代教育思潮

十六、科學教育

十七、教育人類學

十八、環境教育

十九、電腦與教學

二十 、生命教育

二十一、兩性教育(性別教育)

二十二、初等教育

二十三、中等教育

二十四、兒童心理學

二十五、青少年心理學

二十六、視聽教育

二十七、親職教育

二十八、人權教育

二十九、比較教育

三十 、學校行政

拾參、九十五學年度修讀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甄選作業須知(本作業須知僅供參考,甄審作業仍以每學年度公告之作業須知為準)

一、申請資格

(一)本校非以培育國民小學師資為設系目標之學系2年級(含)以上學生,經所屬系主任同意後始得申請之。

(二)本校碩、博士班在學學生,經所屬系(所)主任(所長)同意後始得申請之。

(三)當學年度即將畢業之學生不得報名參加甄選。

二、錄取名額

  (一)大學部非培育國小師資之系 名。(依教育部核定名額辦理)

  (二)幼教系、特教系加修另類科學程 名(依教育部核定名額辦理)

(三) 研究所 名。

(四) 視實際情況得不足額錄取。

(五) 原住民籍學生參加教育學程甄試,得按一般錄取標準降低總分百分之二十五,其名額採外加方式,每班最多三人。考試成績未經降低錄取分數已達一般錄取標準者,不占上開外加名額。

三、甄選方式及標準

  (一)大學部非培育國小師資之學系:依各系國小教育學程甄選要點班理。

(二) 幼教系、特教系加修另類學程及各研究所:

1.申請者需前1學期學業成績平均及操行成績均達八十分(含)以上。

2.請修習學程學生總數,若未超過預定錄取之人數,得審查其申請資格及學業成績、操行成績符合前項標準後公告錄取之。

   3.請修習學程學生總數,若超過預定錄取之人數,則舉行筆試。

1.大學部

(1) 前1學年學業成績總平均佔50%。

(2) 筆試:教育基礎知識,佔50%。

(3)依成績擇優錄取,同分者以筆試成績為優先。

2.研究所

筆試:教育基礎知識,依成績擇優錄取,同分者以前一學期學業成績平均優者為優先。

四、報名日期及方式(報名表請至人資處學程組索取或自人資處網頁下載)

(一)95年8月1日至8月4日止。(郵戳為憑)

(二)填妥報名表、附前1學期成績單、貳百元匯票乙張,向學生原所屬系所提出申請。

1.大學部非培育國小師資之學系:依各系國小教育學程甄選要點辨理。

2.幼教系、特教系加修另類學程及各研究所依本甄選作業須知辨理。

(三)申請人數如超過預定錄取人數需舉行筆試時,申請同學需再繳交3百元筆試報名費,未繳交者視同放棄申請。

(四)教系、特教系加修另類學程及各研究所申請案件,各系所依報名學生原屬班級為單位造冊,並經系所簽證後於8月8日前送人力資源教育處。

*原住民籍學生報名時須另繳交印有「原住民」字樣之戶籍謄本正本或繳驗戶口名簿正本(另繳交影印本)

五、報名費:新台幣200元,請至郵局購買同額匯票(抬頭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繳費。繳費後一概不予退費。

六、考試日期:95年8月18日(星期五)。(申請人數若超過預定人數,需舉行筆試之時間)

七、考試地點:考試前一日於人力資源教育處公告欄及本校主網頁公告。

八、錄取及報到

(一)大學部非培育國小師資之學系,甄選結果名冊請於95年8月25日前送人力資源教育部彙整。

(二)正、備取學生名單於95年9月5日前公布於人力資源教育處公佈欄及本校主網頁。

(三)經甄選錄取之正取生,應於錄取後第一學期選課期間辦理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選課。

(四)報到:正取生須依規定日期(95年9月5日至10日)至人力資源教育處報到。

(五)未辨理報到或選課者,以放棄錄取資格論,缺額由備取生遞補。日後所選教育學程課程不得請求採計、認證為教育學程科目。

九、本作業須知經本校教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九十五學年度修讀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甄選報名表

系  (所)

   系(所) 年級 班

姓  名

 

學  號

 

聯絡

電話

(H):

 

手機:

電子

郵件

信箱

 

通訊

地址

 

(請填95年6月之通訊地址)

(請填95年7、8月之通訊地址)

申請前一學期學業成績總平均___________分(含小數點後二位)

 

申請前一學期操行成績__________分

 

 

系(所)

主 任

 

系(所)承辦

人員

 

申請

學生

簽名

 

教務長

 

教務處

審查人員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備註:95年8月1-4日,向學生原所屬系(所)提出申請,並繳交前一學期成績單、二百元匯票乙張。

拾肆、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抵免學分要點

本校89年12月14日89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通過

本校91年9月23日91學年度第2次教務會議通過

一、本要點依據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修習辦法第二十二條訂定之。

二、本要點適用對象為本校研究生及非以培育國民小學師資為設系目標之學系二年級以上經甄選通過修讀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之學生。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申請抵免學分:

(一)修習本校開設之其他各類教育學程,成績及格且持有證明者。

(二)曾在國內外教育部認可之大學校院修習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成績及格且持有證明者。

(三)原主修系(所)所開設之課程科目,成績及格且持有證明者。

四、抵免學分之範圍包括必修學分及選修學分,抵免學分最多不超過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應修教育專業科目學分總數三分之一。

五、抵免學分之處理以科目名稱及課程內容相同者為限。

六、不同學分之互抵應以多抵少,不能以少抵多,抵免後,以較少學分登記。

七、抵免學分之申請,應於通過本校國民小學教師教育學程甄選後,於每學期開學一週內向本校教務處(教育學程中心)辦理。

八、抵免學分之審核,由本校教務處(教育學程中心)辦理,送請開課系所主任審核。

九、本要點經教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拾伍、論文撰寫及印製須知

一、內容格式:依序為封面、空白頁、合格證明書、授權頁、謝辭、中英文摘要、目錄、報告內容、參考文獻、附錄

﹙一﹚報告封面:請依本所提供之空白封面樣本製作。

﹙二﹚封面內頁、口試委員同意論文通過簽名頁、授權頁及謝詞頁。

﹙三﹚中、英文摘要:請以中、英文扼要各繕寫500字左右,並在摘要之後, 隔行列出3至6個中文關鍵詞﹙Keywords﹚,中文摘要頁碼列於英文摘要之前。

﹙四﹚頁碼編寫:摘要及目次部份用羅馬字Ⅰ、Ⅱ、Ⅲ……依序標在每頁下中央2公分處;報告內容至附錄部分請以阿拉伯數字1、2、3……依序標在每頁下中央2公分處。

﹙五﹚附表及附圖列在文中。問卷或測量工具…等放在附錄中。

二、打字編印注意事項:

﹙一﹚中文打字規格為隔行繕打﹙多行,1.25行高﹚,段落格式左右對齊。字體為標楷體或隸書體﹙隸書以使用於標題較為適宜﹚,點數大小為12或13點,字距加寬 0.2-0.5。

﹙二﹚用紙:裝訂本為A4紙。

﹙三﹚一律用橫式。為配合印表機使用A4紙,每頁上、下留邊各2.5公分,左、右側留邊各2.5公分,以利裝訂為A4本。

﹙四﹚封面標題和書背製作:以本所提供之樣本格式製作﹙標題若為兩行以上,其標題格式應為倒三角形﹚。

﹙五﹚印製:雙面印製,油印或影印,以清晰可讀為原則。

﹙六﹚裝訂:於左側打釘、糊背。

三、繳交論文:

(一)研究所4本、指導教授及口試委員每人各1本。

(二)為製作本所學生論文集,另需繳交精簡集縮版(2萬字、25頁)及全文(論文集全數內容)Word檔光碟一份。

拾陸、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研究生辦理離校手續程序單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學年度第 學期研究生辦理離校程序單

系組別

所(系) 班

辦理日期

年 月 日

學 號

姓名

性別

□男 □女

就讀之研究所

1.歸還所借圖書

2.歸還所借之器材

3.歸還門禁刷卡卡片

4..繳交論文四本

(本所留存二本、外寄二本)

5.論文全文電子檔案上傳

6.教育學系碩士班學生另須繳交:論文集縮版及全文光碟乙張

7.其他

圖書館

1.歸還所借圖書資料或繳清罰款

2.償還損壞或遺失之圖書或公物

3.歸還所借之研究小間

4.還清館際合作所借圖書及費用

5.繳交論文乙本供編目典藏

6繳交論文電子檔及授權書(繳交注意事項請參閱圖書館首頁/各項服務下之「研究生離校手續」)

7.其他

學務處

生活輔導組

課外活動組

歸還博士服

導中

歸還所借物品

兵役查核(李中銘教官)

※女生免辦

(繳交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電算中心

(工作站帳號將於兩個月後刪除,資料請事先自行備份)

體育室

歸還所借物品

視聽中心

1、 歸還所借物品

2、 註

3、 冊

4、 組

1.畢業資格審查(請先上網了解個人成績狀況)

2.學生證加蓋「已離校章」

5、 3.其他

備註:

1、 凡本校學生畢業離校或因故中途離校者,均應辦理離校手續。

2、 未辦妥離校手續者,畢業生一律扣發學位證書;因故中途離校者不發給任何證明。

三、畢業生請依畢業之月份(六月、七月、一月)於上班時間內至各單位辦理離校手續。

※七月二、三日本校人員支援大學聯招試務工作,暫停辦理二日,請提早或延後領取證書。

四、蓋妥「已離校」章之學生證仍具金融功能。

五、學生證如有遺失,請向土銀新竹分行辦理掛失並索取「掛失申請單影本」,憑掛失申請單影

本辦理離校手續(申請單影本請黏貼在本手續單背面)。

六、委託他人代領學位證書者,除上述證件外,須另備委託書及受託人身分證。委託書得書於本手續單背面。

七、請依規定日期辦理手續,逾期(一個月)未領學位證書者,恕不負保管責任。

領學位證書簽名:

拾柒、研究生研究室申請規則

一、本研究室專供研究生使用。

二、申請資格:帶職帶薪及非住宿之研究生可優先申請固定研究桌位,其餘研究生於每學期開學一個月內提出申請,如人數過多,則以抽籤決定之。

三、申請手續:

(一)填寫申請單。

(二)繳交保證金100元。

(三) 領取鑰匙乙把。

四、研究室中之電腦、印表機、桌椅、檯燈等財產,應妥善維護使用,不得帶離該室。若有損壞,請通知所辦公室(分機3043)通知廠商修繕。

五、離開時注意事項:

(一)紙張(屑)、食品、果皮等,請攜出室外之大垃圾桶丟棄。

(二)確定冷氣、電燈等已關閉,之後鎖上木門。

拾捌、儀器設備借用規則

一、本所儀器設備僅開放本所研究生借用,惟其所需之消耗性材料(如空白錄音帶、電池、軟片等)請自備。

二、借用期限以二週為限。

三、借用手續:

(一)向管理人員辦理借用登記。(填寫借用登記簿,如借用貴重儀器需繳證件)

(二)領取儀器、附件及說明書,並檢查是否損壞。

四、歸還手續:

(一)將借用儀器、附件及說明書一併檢還。

(二)向管理人員註銷借用登記。

五、所借儀器應如期歸還。借閱期滿如無他人預借,得續借一次,期限同第二條規定。

六、借出之儀器應善加愛護,如有遺失或損壞發生,借用人須按市價賠償原儀器或負擔全部修補費用。

七、借出之儀器如遇所方急用,借用人在通知歸還期限三天內應儘速歸還。

八、為研究或教學之需,需借用貴重設備(如錄影機)時,須經授課教授之同意簽章後,始得借用。

九、本規則經所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拾玖、生活資訊

新竹小吃的好去處

(摘自新竹師院學生輔導中心晨風第廿期/明霞、致遠整理報導)

老張鴨肉麵

‧類型:便宜擱大碗,綜合麵、飯類

‧地址:新竹市東南街67號

‧電話:(03)5268429

‧供餐時間:11:00~14:00及17:00~20:00

根據筆者私下探訪的結果,這兒有三樣東西最受歡迎;其一是滷肉飯;其二,鴨肉麵;其三,排骨飯,排骨飯有四道副菜,每道副菜都有一定份量,絕對不是外面便當賣的兩三根菜葉而已!

新鮮意麵

‧類型:新鮮、自然的小吃

‧地址:新竹市東大路一段15號

~~南大路直騎,到東大路橋的路口左轉,位於橋下

老闆娘說,這兒的麵條每天進貨,十分新鮮;另外,摻在意麵中的豬油,是用新鮮的豬肉去榨的;和別家意麵大不同的是,麵裡通常不加滷肉,老闆娘自製了兩種調味料:辣油及甜辣醬(由於老闆娘不便公開,故在此不提製作方法),來店裡的客人最愛在麵裡加上這兩種調味料,據說相當美味可口呢!另一種深受顧客喜愛的,是「骨肉湯」;老闆娘很自豪地說,熬煮骨肉湯所用的骨頭是龍骨,而且是當日熬煮,所以十分鮮美。

除此以外,店裡的小菜有幾種值得一提:雞胗、素雞、及豬頭皮;這三樣是其他麵店較少見的,而且,豬頭皮採用煙燻的方式製成,所以吃起來,除了一般QQ的口感之外,還多了一股濃郁的燻香味。這兒的口味,以自然、清淡為主;尤其在「燙青菜」的處理方式更可見一斑;老闆娘在燙好的青菜上,只淋上兩樣東西:鹽水及蒜頭,所以,這兒的燙青菜不失原味及其營養成分。

福泉布丁豆花新竹總店

‧類型:夏天好吃的冰品哦

‧地點:新竹市平和街九號

巧克力的湯頭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會太甜或太膩以至於搶了主角豆花的風采,而是相輔相成滿意加倍。另外布丁豆花的口味也滿特別的,還可以加水果喔。

特別推薦:三色布丁豆花、芋泥布丁豆花。

竹野燒肉飯

‧類型:肉類主義者的天堂

‧總店~新竹市西大路367號 外送專線:(03)5280318

‧竹北店 ~竹北市博愛街313號 外送專線:(03)5513313

‧科園店 ~新竹市光復路一段667號 外送專線:(03)5777690

p.s.訂購五份以上可外送

林家水餃

‧類型:便宜擱大碗的麵食類

‧地點:西大路上

這兒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它的份量;這兒的小碗,相當於別店的大碗,至於這兒的大碗,ㄟ…就像小臉盆囉!除了份量驚人外,這兒的價錢十分公道,簡直是為學生設計的…,請看照片上的價位表便知;這兒的水餃純手工,包的是高麗菜餡,再加上料多味美的酸辣湯!至於酢醬麵,肉燥等拌料是老闆親手滷製的,香噴噴的唷!

長城小館

‧類型:適合多人聚餐的寧夏美食

‧地址:新竹市東南街225號 / 竹北市縣政13路84號

‧電話:(03)5713237 / (03)5538180

老闆說,這兒的招牌菜,首推「酸白菜火鍋」,再者,就是「捲羊肉炒揪麵」、「牛羊肉捲餅」及「羊肉泡沫」(山東口味的一道菜);如果您提前訂位,還可以使用包廂,有獨立的空間聊天、打屁,對啦!別忘了,如果您想嚐嚐這兒的名菜:「酸白菜火鍋」,必須前一天預訂唷!要不然到時候向隅就可惜囉!

New York . New York .Jazz

‧類型:爵士風格的餐廳,頗適合學生

‧地址:新竹市東大路2段233號

‧電話:(03)5426522

這兒賣的是道地的湘川美食,卻標榜著爵士風格,頗特別;或許您以為這兒消費額很高,那就錯囉!下午茶套餐88元,週三及週六還有知名歌手現場演唱,咖啡也是一大賣點,而且才100元唷!所以,說起來,這兒可以說是「中西合併」,或許,這正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吧!

郭家(元祖)潤餅

‧類型:道地小吃

‧地點:城隍廟口

當我訪問老闆時,有很多人正在排隊,只見老闆熟練地將多種材料一一包進潤餅皮中,並一邊跟我介紹:像這些芝麻,都加糖去炒過,再加上花生粉,才會比較香;這個是高麗菜、那個是菜脯、還有香菜、肉鬆,最後,還說到獨特的材料:「蛋酥」,老闆不肯透露製作方法,呵呵..可見是獨家絕招唷!還有一種豆絲,是將豆干切成絲,加獨特香料去炒的,老闆說,這樣豆絲才會香;看起來,這家潤餅店的老闆十分用心呢!

京都‧南北第七家

‧類型:飲料專賣店

‧地點:中興百貨後面,精品街裡

這家店特別之處,是它只賣「木瓜牛奶」及「西瓜牛奶」,但並未因此乏人問津,反而吸引更多顧客上門哩!根據私下探訪的結果,發現它的秘方在於飲料中的碎冰,試想:夏日炎炎,捧著一杯清涼的「木瓜牛奶」或「西瓜牛奶」,除了品嚐其濃郁冰涼的牛奶,更可以「ㄎㄚ ㄗ ㄎㄚ ㄗ」 地咬著碎冰,應該是一大享受吧!附帶提一下,在這家店的對面,有一個「東山鴨頭」的攤子 ,聽說也很不錯;建議您買個香噴噴的鴨頭慢慢啃,再配上一杯清涼有勁的木瓜牛奶…,悠閒地晃,逛個小街,啊…人生夫復何求呢?呵呵….

黑貓包當然不是只有名字好聽而已。其裡餡用了生熟、肥瘦兩種肉,口感韌,味道也挺好的。不過如果是想要減肥的姊妹們,可就要稍微控制一下口腹之欲囉,有點油呢!

黑貓包

‧類型:吃的飽的、可以當點心哦!

‧地點:中正路和城北街三叉路口

御馳走日式拉麵

‧類型:午、晚餐的好選擇哦!

‧地點:中山路二百四十一號

妳哈日嗎?那妳就不能錯過御馳走。真正的大骨湯頭完全不加鹽,不加味精。雖然第一次嘗試的人可能覺得稍鹹,但那絕對是天然的味道。整體上的感覺也滿融合的,不會有麵是麵,料是料,湯是湯的不均衡感。

特別推薦:味增拉麵。

老張鴨肉麵

‧類型:新竹的代表性小吃

‧地點:東南街和南大路交叉口右轉

說到鴨肉麵,大家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鴨肉許。不過老張也是很值得推薦的地方。比起來它湯頭較清,不會太過油膩,尤其是量的增加完全不減品質,三十五元的代價真是物超所值。

特別推薦:鴨肉米粉、炒鴨血。

犁村紅茶坊

‧類型:正餐類

‧地點:復興路十六之二號

走歐洲鄉村風格的犁村,沒有鋒芒過露的囂張,更有別於揮霍無度的霸氣,是一個休閒舒適的空間,走中低價位的犁村,價格在新竹算是相當平實。簡餐類只要少少的一百一十元就可以享受相當頂級的氣氛,而排餐方面也有不錯的選擇,可以說是相當純樸的盛宴。

特別推薦:宮保雞丁飯、排餐。

中壢永川牛肉麵

‧類型:麵食

‧地點:就在犁村隔壁喔!

RT雅特烘焙屋

‧類別:精緻的西點麵包

‧地點:西大路六百四十八巷二十一弄六號

沒有醒目的招牌, 只是一間有落地窗的小屋 (很像糖果屋)它的蛋糕和依莎貝爾一樣漂亮, 卻便宜很多....鮮奶油甜而不膩黑森林裡有好吃的櫻桃餡, 還有幕思, 羅曼帝..... 等不過它的蛋糕一定要至少於一天前預定, 否則就吃不到了.....它的慕思蛋糕中以 "爾雅露特" 最為好吃, 巧克力蛋糕 "歐培拉" 也不錯,不會有苦苦的感覺喔! 雅特可以說是新竹市蛋糕做的相當好的,不妨試試!

特別推薦:歐培拉、黑森林。

阿伯的紅豆餅

‧類型:點心

‧地點:中山路和西大路交叉口附近騎樓

阿伯的紅豆餅相當有趣,是用碳烤的方式做成的,有別於一般電爐做出來的紅豆餅,餅皮特別酥脆有勁,據說全台灣只有阿伯用這種方式做紅豆餅,由於慢工出細活的關係,也就特別好吃。另外大家要注意阿伯的營業時間,因為生意實在太好,往往大約四、五點就賣完了,要買趁早ㄚ!

麗香814冰店

‧類型:冰品

‧地點:大同路和中山路交叉口處

炎炎夏日,要到哪裡清涼呢?強烈推薦麗香冰店。乍看之下你可能會以為這是一間影印廠,聲音轟隆隆的,還有一台古怪的大機器。沒錯……這正是那台有名的結冰機,有了它,才有這樣好吃的枝仔冰。取名來自三十年前的814菸廠的「814冰棒」,用的是歷久不變的老方法作成的,這種冰棒結棍、厚實、不易融化,而且口感特別濃郁,買十支還送一枝喔!特別推薦:紅豆、芋頭、百香果。

高家冬瓜茶

‧類型:傳統型的

‧新竹市中正路234號

迥異於一般店家不願洩漏祖傳祕方的做法,高家冬瓜茶店不藏私地把冬瓜糖的來龍去脈介紹的一清二楚,告訴大家冬瓜糖是如何從冬瓜變來的,並且教顧客如何煮出好喝冬瓜茶。因為他們開店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繼承創始人高老先生的遺志。他們每次都會挑選最大最好的冬瓜,加白糖浸漬八小時後再用慢火細熬六小時,才算大功告成。

特別推薦:冬瓜糖、冬瓜茶。

中國食補

‧類型:進補類

‧地點:西門街111號

如果你和我一樣對藥膳都抱著一種神秘的態度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囉。在這裡,老闆用平常心料理每一樣美味,你會發現,其實藥膳也可以是平易近人的呢!ㄚ如果不了解自己適合哪一種 ,也可以請老闆幫你介紹每一道菜的功效。

特別推薦:十全大補湯、紅棗糙米粥、川七

附表一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申請表

申請人資料

組 別

(教育理論領域(課程與教學領域

(教育行政領域

學 號

班 級

姓 名

申請日期

聯 絡 電 話

O: H: M:

選 考 科 目(共三科)

共 同 必 修

( 教育學方法論

分 組 課 程

(三選二)

(

(

( 畢業前通過申請SCI、SSCI、TSSCI正式名單論文一篇或TSSCI觀察名單兩篇(均為第一作者、請附教研所學術審查委員會通過證明)取代學科考試

申請以論文取代學科考試科目

1.

2.

備註: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之申請,上學期須於10月31日前提出,下學期須於3月31日前提出。資格考試之舉辦,上學期以12月底以前辦理完畢,下學期以5月底以前辦理完畢為原則。

博士班資格考試選考科目-除共同必修(教育學方法論)外

以下七個考科每個領域選兩科,或以發表論文一篇取代學科考試

專精領域

選考科目

備註

教育理論領域

1.教育社會學領域

2.教育哲學領域

3.教育史領域

課程與教學領域

4.課程研究兩科勾選一科

*課程理論思想及議題

*課程實務及議題

5.教學研究兩科勾選一科

*教學理論(含研究典範)及議題

*教學實務及議題

教育行政領域

6.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

7.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

附表二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博士論文計畫發表會申請表

論文題目

(中英文)

發表時間

年 月 日 午 時 分至 時 分

研究生姓名

年級

聯絡電話

學號

發表地點

指導教授

服務單位

電話

口試委員

服務單位

電話

口試委員

服務單位

電話

口試委員

服務單位

電話

口試委員

服務單位

電話

主 任:___________________(簽章)

指導教授: _________________(簽章)

申 請 人: _________________(簽章)

經手人:_____________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附表三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博士論文計畫發表會評審意見表

學生姓名

年級

學號

論文題目

評審時間

年 月 日

評 審 意 見

評 審 結 果

□ 通過,可依原計畫進行研究

□ 通過,但須參納計畫評審意見始可進行研究

□ 本論文研究計畫需大幅修改後,另提計畫發表會

(教授簽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表四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博士論文計畫發表會綜合評審結果

學生姓名

年級

學號

論文題目

評審時間

年 月 日

綜 合 評 審 結 果

· 通過,可依原計畫進行研究

· 通過,但須參納計畫評審意見始可進行研究

· 不通過

(教授簽名)

口試委員(兼主席):_____________

口 試 委 員:_____________

口 試 委 員:_____________

口 試 委 員:_____________

指 導 教 授: _____________

附表五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博士論文計畫發表程序

程序說明

時間

備註

計畫發表程序說明

5分鐘

計畫內容報告

25分鐘

口試委員提問計畫發表人答辯

40分鐘

口試結果總評

15分鐘

發表人與旁聽者離場

計畫結果宣佈

5分鐘

國立新竹教育教育大學 學年度第 學期博士學位考試申請書

以下欄位由申請者填寫(填表前請詳閱說明)

姓名

學號

英文姓名

出生日

民國 年 月 日(依據身分證所載)

口試日期

民國 年 月 日 時至 時

口試地點

指導教授

口試委員

服務單位

及職稱

聯絡地址

及電話

口試委員

服務單位

及職稱

聯絡地址

及電話

口試委員

服務單位

及職稱

聯絡地址

及電話

口試委員

服務單位

及職稱

聯絡地址

及電話

論文題目

中文

英文

地址

聯絡電話

申請日期

以下為核准欄

指導教師簽名

主任簽名

填表說明

一、申請要件:

(1) 修業至少須達一學年以上

(2) 修畢該所規定之應修科目與學分

二、「英文姓名」及「英文論文題目」係供製作英文學位證書用,請以印刷體工整填寫。英文姓名應為中文姓名之音譯,並與報考GRE、托福考試及將來申請成績單、學校、辦理護照及簽證時所用英文姓名完全一致(僑生及外籍生依其護照上姓名)。

三、指導教授限於本校專任、兼任教師,若不只一人共同指導時,均應請其簽名同意,俾作為致發論文指導費之依據。

四、申請時應同時繳交論文初稿及歷年成績表。

五、依據學位考試規則第九條,已申請學位考試之研究生,若因故無法於該學期內完成學位考試,應於學校行事曆規定學期結束日之前報請學校撤銷該學期學位考試申請。逾期未撤銷亦未行考試者,得於翌年再行申請。

附註:本申請書及論文初稿、歷年成績表,由各研究所自行保留。

附表七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博士學位考試教授評審意見表

學生姓名

年級

學號

論文題目

(中英文)

評審時間

年 月 日

評 審 意 見

· 通過。

· 通過,但須參納論文評審意見修改後始可通過。

· 不通過。

分數:

註:七十分為及格,一百分為滿分

(教授簽名)

附表八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博士學位考試綜合評審結果

學生姓名

年級

學號

論文題目

評審時間

年 月 日

· 通過。

· 通過,但須參納論文評審意見修改後始可通過。

· 不通過。

平均分數:

註:七十分為及格,一百分為滿分

(教授簽名)

口試委員(兼主席):_____________

口 試 委 員:_____________

口 試 委 員:_____________

口 試 委 員:_____________

指 導 教 授: _____________

附表九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博士學位考試程序

程序說明

時間

備註

口試程序說明

5分鐘

論文內容陳述

40分鐘

論文內容答辯

55分鐘

口試委員評分

15分鐘

口試者及旁聽者等離場

論文結果宣布

5分鐘

附表六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