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23
ϲ 高雄師大學報 2015, 39, 25-47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李雅慧 1 、魏惠娟 2 摘 要 本研究目的,主要是從低教育程度之高齡者的學習歷程,探討他們退休後參與學 習的原因、持續參與學習的因素,以及參與學習之後所產生的改變。研究者採用質性 研究的方法,針對 12 位低教育程度的退休者,進行一對一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研 究結果顯示:1.退休者參與學習活動的原因,在於生命發展歷程遇到困境,身邊的親 友或是學習機構中的志工鼓勵他們學習;2.持續深化學習的原因,在於老師人很好, 很會教學、學習很有意義、出去服務得到回饋與激勵;3.退休者參與學習後,變得更 有自信、身體與心理都變得更健康、從學習者變成貢獻者與教學者、找到生命的舞台, 受到自我與他人的肯定;4.好的學習方案可以提供學習者舞台與機會。本研究結果, 將提供制訂高齡教育政策,以及高齡教育方案之參考。 關鍵詞:退休、高齡學習、轉化學習 1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副教授 2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 投稿日期:2015/03/10;接受日期:2015/10/05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19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高雄師大學報 2015, 39, 25-47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李雅慧 1、魏惠娟 2

摘 要

本研究目的,主要是從低教育程度之高齡者的學習歷程,探討他們退休後參與學

習的原因、持續參與學習的因素,以及參與學習之後所產生的改變。研究者採用質性

研究的方法,針對 12位低教育程度的退休者,進行一對一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研

究結果顯示:1.退休者參與學習活動的原因,在於生命發展歷程遇到困境,身邊的親

友或是學習機構中的志工鼓勵他們學習;2.持續深化學習的原因,在於老師人很好,

很會教學、學習很有意義、出去服務得到回饋與激勵;3.退休者參與學習後,變得更

有自信、身體與心理都變得更健康、從學習者變成貢獻者與教學者、找到生命的舞台,

受到自我與他人的肯定;4.好的學習方案可以提供學習者舞台與機會。本研究結果,

將提供制訂高齡教育政策,以及高齡教育方案之參考。

關鍵詞:退休、高齡學習、轉化學習

1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副教授 2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

投稿日期:2015/03/10;接受日期:2015/10/05

Page 2: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26 高雄師大學報 第三十九期

An Exploration of Low Education Level Retirees’ Learning Process: Perspectives

of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Ya-hui Lee* Hui-chuan Wei**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older adults’ learning processes after

retirement. We adopted the qualitative method and conducted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12 retire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main reason

for their participating in learning was the predicaments in life development, and they were

encouraged to learn by their family, friends, or the volunteers from learning institutions. 2.

The reasons for their keeping learning were excellent instructors, great teaching techniques,

meaningful learning, and feedback from volunteer services 3. Through participating in

learning, the retirees became more confident, had bette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ransformed from learners to contributors and instructors, found the new stage in life, and

were affirmed by the self and others. 4. A good learning program can provide the learning

stage and opportunities for learners. The conclusions will be the references for those

making the elderly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older adult learning programs.

Keywords: Retirement, older adult learning,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dult & Continuing Education,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dult & Continuing Education,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Submitted: 2015/03/10; Accepted: 2015/10/05

Page 3: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轉化學習的觀點 27

壹、前言

本世紀高齡人口增加的結果已逐漸匯聚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銀色勢力(silver power)。台灣

的人口結構也因為高齡化現象而有巨大的改變。以 1993 年為例,高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

7%,成為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根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推計,2018 年台灣的高齡人

口比率將超過 14%,成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2025 年台灣高齡人口比率則會超過 20%,屆

時將邁入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台灣高齡人口增加的趨勢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比,已成

為世界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為了因應高齡人口增加對台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 2006 年頒佈「邁

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揭櫫高齡社會的四大願景1與七大目標2。白皮書中的內容進

一步指明,鼓勵高齡者進行終身學習有助於他們達到活躍老化的生涯目標。

從高齡者學習相關研究發現,研究對象比較偏重高教育程度者(Duay & Bryan, 2008; Fok,

2010; Formosa, 2012; Kim & Merriam , 2004; Merriam & Kee , 2014; Truluck & Courtenay, 1999),

另一方面,研究也證實,低教育程度者參與繼續教育活動的比例也相對較低(Chang & Lin, 2011;

Fisher, 1986; Goodrow, 1975; Lamdin & Fugate, 1997)。因為他們在社會、文化與教育資源的取得

上,相對處於不利的情境,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對象。在此背景下,教育部於 2008 年在聯合國

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提出的「活躍老化」(active aging)的政策願景下,積極推廣樂齡學習計畫,

並且逐步於各鄉鎮市區設立樂齡學習中心,目的在使退休後的高齡者可就近在所居住的社區中

參與學習活動。根據教育部的統計截至 2015 年 8 月,台灣已設置 315 所樂齡學習中心(教育部

樂齡學習網,2015)。值得注意的是,將近半數的參與者(43.72%),只有國中教育程度以下,他

們的學習歷程,值得我們探究,例如:這些低教育程度的退休者在哪些事件或情境的觸發之下,

而促使他們參加學習活動?哪些因素會影響他們繼續參與學習?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如何重新建

構自我的觀點?學習對於對於他的生活層面或自我認同感等層面帶來哪些改變呢?這些問題是促

成學習者進行觀點轉化的關鍵要素,亦應是研究者與高齡教育方案設計者需要進一步探究的議

題。

本研究以已經退休的學習者為研究對象,特別是低教育程度者。因為退休代表生涯的另一

個階段,多數人退休後或是 65 歲以後,大概可以從兒女照顧責任中得到自由,而面對壽命延長,

個人需要面對漫長的退休後人生;在終身學習,以延緩老化的趨勢下,他們的學習與參與模式,

對於未來的高齡教育政策與學習設計都有極大的意義。高教育程度者因為可用的資源相對豐

富,選擇機會也因此比較多,反之,低教育程度高齡者,由於資源不足,容易成為學習的弱勢,

不利於活躍老化。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探討低教育程度退休者學習參與的歷程,梳理他們在學

習歷程中的轉化,以瞭解他們的學習參與模式。本研究目的如下:一、探討退休者參與學習的

驅動因素;二、探討退休者持續並且深化參與學習的因素;三、探討退休者參與學習後所產生

的改變。根據上述研究目的,待探究的問題包括:什麼因素促使退休者參與學習活動?影響退

休者可以持續參與學習的要素是什麼?退休者參與學習後得到的收穫與成長是什麼?

1 白皮書中指明的四大願景為健康快樂、自主與尊嚴、社會參與以及終身學習。 2 白皮書中指明的七大目標為倡導老人終身學習權益、促進老人身心健康、維護老人的自主與尊嚴、鼓

勵老人社會參與、強化老人家庭人際關係、營造世代機融合之社會、提升老人教育人員專業素養。

Page 4: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28 高雄師大學報 第三十九期

貳、文獻回顧與評析

在成人的生涯發展歷程中,改變通常伴隨著學習而發生,因為成人藉由學習可以產生自我

反思、反思的對話以及反思的行動,因此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觀點轉化的歷程(Mezirow,

1991, 1996, 2003)。轉化學習理論主張學習者可以從生活經驗所形成的參考架構進行批判性反

省,進而促發個人世界觀以及生活上的改變(Daloz, 1999; Merriam & Caffarella, 1999)。根據

Mezirow(1991)的觀點,成人在學習中所歷經的轉化過程有以下十個階段,包括:迷失方向的困

境(disorienting dilemma)、在自我檢視中帶有害怕、生氣、罪惡感或羞恥感(self-examination with

feelings of fear, anger, guilt or shame) 、 帶 有 批 判 性 的 假 設 評 估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assumption)、認知到個人的不滿與轉化過程是可以與人分享的(recognition that oneʼ s discontent

and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re shared)、探索新的角色、關係和行動的選擇(exploration of

options for new roles, relationships and actions)、計畫行動方針(planning a course of action)、個人

執行計畫所獲取的知識和技能(Acquir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implementing one's plan)、嘗試

新 的 角 色 (provisional trying of new roles) 、 在 新 角 色 和 關 係 中 建 立 能 力 和 自 信 (building

competence and self‐confidence in new roles and relationships)、藉由個人新的觀點作為重新整合個

人生活方式的基礎(a reintegration into oneʼ s life on the basis of conditions dictated by one's new

perspectives)。從上述的十個階段中,成人藉由學習行動的參與,可能產生某些轉變,包括:使

個人從既有的角色中脫離(alienation)、開始重新建構(reframing)自己對於現實的概念以及個人的

角色,並且重新出發,開始由個人內在所形成的新意義觀點來指引其行動(Mezirow, 2002)。具

體而言,成人轉化學習的發展可以歸納為:藉由觸發的事件或情境而產生學習,在學習的過程

中產生自我的察覺和質疑假設,而進行自我的批判反省,最後透過與他人互動而得到驗證和支

持(Daloz, 2000)。然而,高齡者的學習轉化經驗,尤其是較低教育程度的退休者他們如何透過學

習而產生觀點的轉化,如今尚未有相關研究,值得探討。

從觀點轉換的觀點檢視退休者的學習,首先可以從他們的學習觸媒或動機來探討。成人在

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角色與任務,需要透過學習以解決生涯發展的問題。尤其是中年時期後的

生涯發展經常會面臨的是「中年危機」與「空巢期」等困境,因此會在個人心中產生學習的需

要(Daloz, 2000),這是退休者產生轉化學習的起點。此外,成人學習又是以「生活中心」、「解決

問題」為其學習取向。Kraft 與 Sakofs(1988)也說明,學習者得以參與學習的重要原因是他們的

學習動機需要先被激發。研究也證實,藉著這些支持的力量,不僅可以幫助退休者進行學習,

藉著在一起學習,又可以增加他們與社會的接觸、促進個人的社會關係、厚植他們的社會資本

(Furst & Steele, 1986; Kim & Merriam, 2004),此外,學習團體提供歸屬感(Leung, Chi, & Chiang,

2008)與社會支持,就不只是促發參與學習,而且可以幫助他們能持續學習。

除了身邊親友的支持,使學習者能持續外,教學者或是活動帶領者,也是影響退休者能否

持續學習的因素。特別是對於低識字程度者,他們的自我概念低,而且缺少自信、容易焦慮,

害怕學校、失敗以及改變(Henschke, 2013)。因此,教學者在轉化學習的過程中式扮演導師(mentor)

的角色,以引導學習者進行學習。教師必須隨時掌握成人學生的特性,透過建立愉悅、互信、

互相尊重的學習氣氛,消除學習者的不安與焦慮(胡夢鯨,1998)。成人教學者在促進學習者轉

化學習的過程中,需要選擇適當的教學技術。尤其是較低教育程度之學習者的特性,教師應當

Page 5: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轉化學習的觀點 29

重視他們的經驗,並且根據在學習的過程中融入其生命經驗,以促使他們的生涯發展更順利,

以促進其轉化學習的結果(Merriam, Caffarella, & Baumgartner, 2012)。另一方面,教學者也需要

營造一個師生平等、師生互動的情境中,以支持退休者進行學習(胡夢鯨,1998; Knowles, 1970,

1980; Horn, 2007; Sandars, 2006)。教學者也需要促進學習者之間的合作,使他們在共同目標中,

將所學習到的知能,透過服務性的活動以及認知性的分享。教師可以幫助學習者將學到的內容

帶到實際生活情境中(Merriam et al., 2012; Rachal, 2002)。在學習過程中,有支持的社群對於退

休者是相當重要的。除了教師的教學、引導、鼓勵之外,同儕之間的相互分享、相互信任、相

互接受,以及在課堂之外的互動與接觸,也是退休者持續留在學習團體中的重要因素(Daloz,

2000; Lamb & Brady, 2005; Mezirow, 2002)。另一個影響退休者持續學習的原因是課程內容可以

引導他們對於個人的價值觀與生命意義反思,產生正向的改變。當學習者感受到學習對他們的

生命的影響,他們就願意繼續學習(Daloz, 1999; Merriam & Caffarella, 1999),並且在心智的發展

上獲致提升(Merriam et al., 2012)。又由於學習者在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Lamb & Brady,

2005; Yeh, Lee, & Lu, 2013),透過學習的「累加」作用,獲得學習的益處,也會因此激勵自己

繼續學習(魏惠娟,2013; Senge, 2000),上述因素都是退休者能持續學習的因素。

當學習者有愈強的內在動機進行學習時,將會產生較高的自信與自我實現的趨力(Rachal,

2002),而且當持續學習的結果引發正向的自我概念,此學習成果變轉化為對自己的信心,而且

更能支持與信任別人(Beard & Wilson, 2002),自尊感也因此提升(Lamb & Brady, 2005)。參與學

習可以幫助退休者達到內在的滿足,充實生活、享受人生、自我滿足以及成就感等,這些都是

促進個人成長與滿足的要素(Scala, 1996)。當退休者能夠進行持續的學習時,其個人的學習能力

就得到加強,包括能獲取知識、運用知識並且轉化知識,其結果就是使自己保持正面的心理健

康與生理機能的健康(李雅慧、葉俊廷,2012; Duay & Bryan, 2008; Simone & Cesena, 2010)。退

休後的學習者,藉由持續的學習,不僅學習到新事物,而且得以促進個人知識與能力的移轉並

增進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能造成學習者的轉化與深層改變的學習(Mezirow, 2002, 2003; Senge,

1990, 2000)。尤其是透過服務他人,可以在服務與貢獻的過程中,思考生命的價值,進而肯定

自我的價值,使個人覺得人生更有意義(李雅慧、葉俊廷,2012; Merriam & Caffarella, 1999;

Mezirow, 1991)。

綜上所述,退休者的學習是一個觀點轉換的歷程,開始於某些動機以及社會支持,然後透

過教師、同儕、自我與他人的激勵而得到增強,最後,學習的結果帶來正向的改變與提升。換

言之,透過最初的動機,使他們進入學習的場域中,在學習過程中受到老師、同學等因素的支

持與激勵,因而使他們持續學習,最後學習也幫助促進個人的發展。退休者持續參與學習的結

果,使個人得以成長,產生觀點的轉換(Merriam et al., 2012; Mezirow, 2002);激勵他們持續學習、

更高深化的學習,可能創造前所未有的成果,就是使個人達到增能(empowerment)的學習。

Knowles(1980)認為成人透過學習可能產生一些改變,包括:從小能力(small abilities)到大能力

(large abilities)、從少許的責任(few responsibilities)到許多的責任(many responsibilities)、從狹隘

的興趣到廣泛的興趣、從自私到利他、從自我拒絕到自我接受等。

本研究應用學習轉化的觀點,以低識字退休者為對象,探討退休者參與學習的歷程,探索

驅動他們參與學習的因素、激勵他們持續學習的原因以及學習後的改變,希望理論觀點能從實

際經驗中得到相互的印證。

Page 6: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30 高雄師大學報 第三十九期

參、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目的是要瞭解退休者退休後參與學習活動的歷程,包括動機、持續參與的原因,以

及參與學習後的成長與改變等項目。本研究的設計與實施含:研究方法與工具、研究對象與資

料分析。

一、研究方法與工具

本研究是屬於探索式的研究,透過質性研究的方法,針對台灣參與學習活動的退休者,進

行半結構式一對一的深度訪談以進行資料的蒐集。希望藉由質性研究的半結構性訪談,以發現

受訪者參與高齡學習的原因、持續學習與深化學習的因素,以及參與學習後的改變(Lofland &

Lofland, 2005)。本研究團隊成員計三位,研究團隊於訪談之前,曾多次密切的討論。本研究對

象以低教育程度,且持續參與樂齡中心的學習者,透過課程規劃者的推薦,提供受訪者的基本

資料,包括:年齡、退休年齡、退休前的工作背景以及參與學習活動的情況,並且協助研究團

隊協助安排受訪者的時間。

本研究工具為自編的訪談大綱,研究者針對研究目的,聚焦於三個具體的問題:(一)是什

麼原因,您會參加樂齡學習中心的學習活動?(二)是什麼原因促使您一直持續並進行更深化的

學習?(三)您參加學習活動之後,最大的收穫與改變是什麼?

在正式訪談進行之前,研究者已先提供訪談說明書與同意書與訪談大綱,透過課程規劃者

的協助,將說明書與同意書及訪談大綱遞交給每位受訪者參考,使他們瞭解訪談的內容,同時

也能釐清他們對於訪談的疑義,以使每一個訪談可以順利進行。每位受訪者的訪談時間介於 60

至 90 分鐘。訪談之後,研究小組成員立刻進行訪談資料的相互檢證,以及訪談資料的編碼,以

達成研究結果的共識。研究成員透過訪談資料之分析、編碼與檢證所進行之三角檢驗過程,以

增加質性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對象

研究者與受訪單位有密切的接觸,包括雙方一年數次的教學觀摩、舉辦演講與培訓活動、

舉辦雙方工作單位人員的座談與交流、對於課程設計以及未來高齡教育發展的深度匯談等。在

此基礎之下,本研究團隊協請該樂齡中心的課程規劃者推薦有豐富學習經驗、低教育程度的退

休者為研究對象。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方式,訪談對象的條件包括:高中以下教育程度、參與

該機構 2 年以上的學習活動,且最近 1 年的學習活動時間超過 100 個小時者。結果選出研究對

象共計 12 名女性,5 名男性,年齡介於 51 至 76 歲,平均年齡為 66.0 歲。訪談結果的呈現以匿

名方式處理,每位受訪者的編碼以三碼組成,其意義分別代表「性別-姓氏-年齡」所組成,例

如:「M-Huang-74」代表 74 歲的黃姓男性學習者。

三、資料分析

本研究的資料分析方式,首先根據文獻內容,初步擬定「退休者參與樂齡學習」之主題大

綱,接著將訪談逐字稿中不同段落及語句的談話內容,分別置入符合其意涵的主題大綱中,並

將大綱中各個段落的逐字稿進行編碼。資料的分析主要以分層逐步歸納的方式進行,以找出退

Page 7: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轉化學習的觀點 31

休者學習歷程中的重要內涵(Wolcott, 1994),研究者在資料分析過程中,將逐字稿中每個有相

關、相似或相同意涵的文本與代碼,歸納成意義單元,並根據相似的意義單元進一步歸納為次

主題與主題(見表 1),並經由研究團隊討論確認。

表 1 資料分析表

主題 次主題 意義單元 文 本 代 碼

參與樂

齡學習

的原因

晚成年

期的生

涯發展

遭遇困

退休生活

失去重心 剛退休的時候,本來我們覺得說自己

在整個工作,生命的歷程裡面,我們

是覺得我們有一點小小的發揮,但是

退休以後完全沒有舞台……

F-Chen-66 表示:66 歲的

陳姓女士的訪

談摘錄

空巢期適

應不佳,

以致憂鬱

我先生得了憂鬱症很嚴重,得憂鬱症

的人大部分會不想出門,就是很憂

鬱,每天在家都負面情緒,我看他這

樣,我也會產生負面情緒,我們就想

說這樣不可以,要踏出來。

F-Hsiao-64 表示:64 歲的

蕭姓女士的訪

談摘錄

肆、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退休後參與樂齡學習的原因:遇到困境、對課程感興趣、家人朋友鼓勵

(一)晚成年期的生涯發展遭遇困境

Mezirow(1991)的轉化學習提到成人轉化學習的關鍵要素乃是生活中經歷到的事件成為學

習的一個觸媒,驅動本研究訪談對象參與樂齡學習的因素,包括:退休後生活頓空的無聊感以

及進入空巢期的不適應以致憂鬱。由於成人學習的重要取向是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因此這些因

素使退休者產生學習的需要(Daloz, 2000; Kraft & Sakofs, 1988)。

1.退休生活失去重心

退休就沒事做,一天到晚在家裡,也不知道做什麼,(只有)帶孫子,孫子長大

了,我就沒有事做…(F-Chen-73)。

我是退休以後覺得說反正都兒女也都大了,家裡還沒什麼負擔,就來學校學,

這邊也是一個團體(F-Wang-65)。

剛退休的時候,本來我們覺得說自己在整個工作,生命的歷程裡面,我們是覺

得我們有一點小小的發揮,但是退休以後完全沒有舞台…覺得說,我可以學個

什麼,可以做點什麼…就會一直想找一些有興趣的東西學習(F-Chen-66)。

我以前是在自己做事業,做到算是身體無法承受,退休去圖書館看報紙,看到

有一張○○樂齡有曲笛班,我就想說好啦學點音樂好了,抱著試試看的心情

(M-Ke-65)。

Page 8: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32 高雄師大學報 第三十九期

2.空巢期適應不佳,以致憂鬱

我先生得了憂鬱症很嚴重,得憂鬱症的人大部分會不想出門,就是很憂鬱,每

天在家都負面情緒,我看他這樣,我也會產生負面情緒,我們就想說這樣不可

以,要踏出來(F-Hsiao-64)。

那時候我憂鬱症沒多久,我就告訴自己不能躲起來,我要走出去,我要去跟人

群對談,至少你有倒垃圾的空間,比如說(有)同學(可以)講一講…(F-Lee-53)。

因為帶孫子帶了六年以後,整個人就封閉阿,…我看(應該)有一點憂鬱症,也

不敢出來,成天帶著這兩個孫子…他們(孫子)都上幼稚園,我就說我要走出來

(F-Lee-60)。

(二)對課程感興趣以及親友的鼓勵是促成學習的因素

退休人士經歷到內心的聲音催促自己不能夠閒在家裡,但是,並非每一個人都有走出來的

動力。本研究受訪者當中,只有三位因為居住在學習機構附近,所以自己走進來詢問,其餘都

是經由家人或親戚朋友的推薦並「帶著」、「約好」一起來學習(Furst & Steele, 1986; Kim &

Merriam, 2004; Kraft & Sakofs, 1988)。受訪者身邊的人的鼓勵是促使他們退休後開始學習的關鍵

要素。

1.自己對課程感興趣

剛開始上是有演講,因為演講剛好是讀書會的老師上去演講,那演講的時候是

播放影片,播放一路玩到爆那個影片,老師有提到他在教這個讀書會,因為我

比較喜歡靜態的,所以我就報名參加了(F-Lin-59)。

我是在附近做生意,就是離學校近,因為 45 歲才可以進來(上課),所以我就是

從 45 歲就來…我自己進來問的,那個時候我第一次進來(F-Chang-51)。

我自己對笛子非常有興趣,一直找不到老師,就只好自己去學習,後來我回到

嘉義,聽人家再說曲笛有人在教,後來就是鄰居告訴我,我自己找到這邊

(M-Tzeng-69)。

我就跟先生說,來上這個課啦,…(會)讓你有發表的機會,我們兩個討論以後

就來報名了(F-Hsiao-64)。

2.家人的鼓勵

兒子介紹我來,他說,媽,你無聊我帶你去那個○○讀書,四、五十年沒有接

觸到上課,現在來上課也滿不錯的(F-Chang-70)。

我要退休了,我有一個大伯也是很早退休,他就說妳去○○路那邊上(課),比

Page 9: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轉化學習的觀點 33

較便宜…如果妳不去上,你們(夫妻)在家對看一定會吵架(F-Lin-59)。

女兒說你整天沒有事做在家裡,這樣呆呆的,○○那裏有很多課你怎麼不參加?

她說你一定要走出去(F-Chen-73)。

3.朋友的推薦

這邊有一個朋友,住很近就隔兩條街,他看我大概也是有一點不太好,憂鬱憂

鬱的…他說有一個安可人生課程,我就報安可人生(F-Lee-60)。

因為被遣散在家也沒幹嘛,我鄰居就跟我說,55 歲以上的人可以去○○讀書,

我就很高興,就報了好幾個課(F-Chuang-74)。

我先生走了半年以後,剛好○○(住)13 樓,我(住)10 樓,同一棟的,她就說走

走走,出去上課,不要窩在家裏面,把照片,身分證還有錢,都交給我,她幫

我報名。後來就一直上到現在,我先生走了五、六年了,(我)也上了差不多五、

六年了(F-Chuang-74)。

我的消息是從○○○,她當所長的時候有(跟我)講,他跟我很熟。那我就音樂

班的,那時候音樂班也教曲笛,我是這樣過來的,應該有六年了(M-Lai-70)。

二、持續與深化學習的動力

退休人士初來乍到一個新的機構,準備開始進入新的學習之旅時,除了朋友邀請是一個因

素,來到機構後,還需要有人促進他們的學習意願。退休人士好不容易走出家門,走進學園,

是什麼因素留住他們,讓他們願意繼續學習呢?本研究受訪者說出了以下幾個原因:

(一)老師與同學的陪伴與吸引

教師在退休者的轉化學習過程中,扮演「導師「的角色,以引導學習者進行學習。因此,「老

師」是吸引退休人士樂於參與、持續參與並奉獻的關鍵因素之一,好的老師吸引受訪者喜歡學

習,願意學習;好的老師能夠運用適當的教學技術,將受訪者的生命經驗融入轉化學習的過程

中,使其學習成果應用於生涯轉換中(Merriam et al., 2012);好的老師使參加的高齡者突破「寫

作業」、「作報告」的困難,也不畏上台跟同學分享與表演(Merriam et al., 2012; Rachal, 2002)。

當受訪者覺知他們參與學習可以使他們產生生命的反思,感受到學習對他們生命正面的影響,

他們就願意繼續學習(Daloz, 1999; Merriam & Cafferella, 1999)

1.老師關懷學生,使同學更喜愛學習

○○老師,她在帶我們就是視同自己的父母…我們同學大家都非常和諧,…老

師又把我們又當作姊妹,又當作父母,那一種感覺讓我們每個學期都不想放棄,

就會想說有其他事也會想要把他排開,所以這樣下來就四年了(F-Hsiao-64)。

○老師很關心我,我女兒說○老師你要叫我媽媽走出去啦,不然我媽媽也會變

Page 10: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34 高雄師大學報 第三十九期

癡呆症。老師也很好,也很幽默也很有號召力,對學生也很好,所以我都沒有

離開(F-Chen-73)。

○老師很好,○老師把我們當作是他的媽媽一樣,對我們真的很好,真的很照

顧我們。所以我們都很捨不得,再怎麼樣我們也要挺她。別的課不上沒關係,

她的課我們一定要上。本來只有 4、5 個人,現在有 10 個人(F-Chuang-74)。

老師非常的風趣,講話非常幽默,上課的時候也講一些幽默會讓我們快樂的笑

一笑,很好,非常好接近(M-Tzeng-69)。

2.老師能吸引他們參加有難度的學習活動

我只讀小學畢業…就跟著○○老師。我們出去服務,回來要寫心得,很多(字)

都不會,我說老師,拜託,我哪會寫什麼心得…。(我)就說,老師我們寫,你

要改。老師就慢慢教我們,幫我們改(F-Chuang-74)。

我們老師很會安排,他會帶我們去做一些人生故事的畫畫…那一次我們的主題

是跟飲食有關,那時候(我先生)從來沒拿過畫筆的,在那一次的畫畫裡,他也

覺得說原來他自己也是會畫畫的,就很高興…(F-Hsiao-64)。

我們也做出我們作品,他(老師)還會帶繪本給我們看給我們參考,甚至請美術

老師教我們這個(畫圖),我們要做自己的成長故事、生命故事,需要有圖畫,

有寫文章。…沒想到自己也可以做一本繪本(F-Lin-59)。

在○老師的鼓勵之下,苦苦的學,慢慢地學,老師很認真(打拼)的在教,教了

之後我也有一點的心得,有心得就慢慢地有一種興趣,笨笨的學到現在,有五

年(M-Ke-65)。

3.老師以多元的方式引導學習者

本研究受訪者所謂的老師很會帶,是指老師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引導退休者學習,例如:

拋出問題、戶外教學、找資料、分組討論、上台報告以及實習操作等,例如:

老師不是說把書看完這樣就好了,他會拋出很多議題這樣,如果有需要的話,

他會帶我們去課外教學,就會一些像是實習課…去學習服務的時候,老師會設

計題目,你自己選擇你要什麼題目,然後你自己去發揮(F-Hsiao-64)。

如果談到古蹟,我們一學期會排一堂課外的教學,就去那裡參觀古蹟。所以們

這一班,會一直持續下去,他的帶領方式,可能是讓我們想持續下去的原因

(F-Hsiao-64)。

○○老師的上課模式也滿好的,因為他會先丟一個主題給我們,請同學回去上

網或雜誌去找有關的議題,上課的時候就會問我們…(Lee-F-60)。

Page 11: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轉化學習的觀點 35

老師講一些她的經驗或是他們上學期演戲的經驗分享…我就分享帶孫子帶到快

憂鬱症…後來就慢慢的切入進入裡面,一學期後就越來越能夠投入(F-Lee-60)。

讀書會裡面的一些書本也都很活,不會死板,他(老師)上課的內容也很活,我

們發表自己的看法。老師會用很淺的去解讀那些比較深的,那我們就持續上到

現在(F-Lin-59)。

我在這學習我覺得老師帶領很好,會丟一些新的東西給我們,我們就概括承受,

你就學很多東西,活到老學到老(F-Lee-53)。

覺得老師教得不錯,覺得老師教到新的(技巧),我以前都沒想過,愈學愈有趣,

所以連續下來就是我已經過 7 年了,從第一期開始(M-Huang-74)。

4.同學是學習良伴

除了老師吸引退休者能持續學習、繼續參與之外,一起學習的同學,讓受訪者覺得可愛、

有趣,他們在課堂中或是生活中的互動,也是促成他們一直參加學習的原因,使得受訪者的轉

化學習得以繼續進行(Daloz, 2000; Mezirow, 2002)。

來這邊就會認識很多的朋友,朋友之間互相鼓勵,來這邊一起學東西大家一起

來,互相會有影響…最大的動力是因為這邊我們所謂同儕學習,就是跟你年齡

這個階層的人一起學東西,你會覺得不會被比下去。(F-Chen-66)。

我覺得我們同學都很可愛,我們經常也有三五好友約一約,我們經常會聚餐,

很好玩啊,很有趣阿!我在這邊也交到很多好朋友(F-Lee-53)。

這邊也是一個團體,大家在一起可以找到快樂,心情會比較比較輕鬆

(F-Wang-65)。

(二)在學習中獲得快樂,並感受到學習的價值

從受訪者的分享,他們所參與的學習活動是需要很多的投入與深化的學習,絕非坐著聽講

的學習,但是,從他們的分享中,研究者看見的是他們對於學習的喜悅與滿足(Fenwick, 2003)。

而且課程讓學習者學到東西,而且是他們切身體會到的與老年期有關的知識(魏惠娟,2013;

Senge, 2000),例如:退休的預備、老化的觀念、學習的重要、生活的方式等,都是與退休人士

的生活需要很有關係。因此,使他們樂於學習。

1.參加學習很快樂

我覺得○○老師很會帶領,她是一個很陽光的老師,我們會得到一個快樂,每

個同學,最先也都不太會表演,到後來就放得開,因為這裡面得到非常多的快

樂(F-Wang-67)。

我很高興,認識○○老師我很高興。真的我學到很多…會寫一些字,都認識很

Page 12: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36 高雄師大學報 第三十九期

多字(F-Chuang-74)。

我覺得學得很快樂,而且雖然說我不會畫畫,但是我還是很喜歡做繪本,因為

自己會把繪本做的五顏六色這樣,這個就會快樂起來。不會話就去借來做參考

(F-Lin-59)。

我去參加那個樂齡政策宣導團,當時想說演這個(戲)很不好意思,後來就臉皮

就厚了,就唱阿演阿,真的很好玩(F-Chen-73)。

不要往憂鬱的方面去想,可以做的盡量去做,活得快樂,所以說你就學習,自

己求進步(M-Huang-74)。

2.覺得學習很有意義

我沒有認為演戲是我的天份或是我的喜歡,但是,慢慢進入這個政策宣導團時

候,因為我們演戲是要幫政府宣導嘛,那我就覺得很有意義,有困難就突破他

(F-Lee-53)。

本來我打絲巾不會那麼多種,就單單的幾個簡單的,比如說單結,然後滑結,

但是我現在會自己變化,…我要不斷學習,要不然會被他們 (學生 )掏空

(F-Lee-53)。

我當初來的時候,有一個志願,就是希望我們樂齡以後能夠為大眾服務,人生

應該以服務為目的,才會快樂,所以快樂的話你就學個音樂,然後歌唱也可以,

樂齡的老人可以傳給(人)快樂(M-Lai-70)。

我們喜歡跟老人家學習,所以來做樂齡就一邊服務一邊學習呀,也想說自己可

以學點什麼東西…。就一方面是服務麻,一方面是想說看自己能不能增能。

(F-Chang-51)。

(三)從服務中看見高齡者的熱烈反應,受到激勵

學習的樂趣不在於被動的吸收知識,而在於參與學習體驗到所學習的知識並能夠應用於服

務其他人的樂趣,而得以透過學習所行程的新意義來引導外面的服務行動(Mezirow, 2002)。受

訪者藉著參與讀書會與政策宣導團,需要吸收讀書會與政策宣導主題的知識,更需要把所習得

的知識轉化成為能「教」給別人或是能「演出」的知識。受訪者在學習與服務的過程中,透過

與他人的互動而得到激勵與支持(Mezirow, 2003)。他們一方面看見接收者的熱烈迴響,另一方

面看見自己同儕學習者的學習表現與榜樣,都激勵他們持續的學習,並對學習的讚賞。

所以去那個地方(日照中心)以後,我們就有開始在這個樂齡服務,我們覺得說,

跟他們接觸以後會覺得他們很高興,…想想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說一天到晚

依賴著家人,就漸漸地有興趣了(F-Wang-65)。

Page 13: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轉化學習的觀點 37

好像心情比較比較好,比較開闊。政策宣導的人出去日照中心,去老人院表演,

去慰問那些老人。(他們)有的真的很可憐,插管、坐輪椅…我們自己要開朗一

點,心情好一點,身體才會健康。上這個課感覺心情比較開朗(F-Chen-73)。

總體而言,學習很多、有收穫;學得很快樂,很有趣;可以服務別人,很有意義,是本研

究受訪者一致表示能持續學習的原因。正符合成人教育學所謂好的產品是「有用」並「有趣」

的概念。

三、退休者學習後的改變

真正的學習必然是有改變的學習,彼得聖吉在學習型組織一書中,也提及學習、改變、能

力增加與建立,是真正學習的結果(Senge, 2000)。而在轉化學習的過程中,受訪者因為持續參

與學習,使得個人在自信心、成就感等方面得到自我發展,最後形成自我的新觀點(Merriam &

Caffarella, 1999; Mezirow, 2002, 2003)。本研究的退休人士在轉化學習過程中經歷了好的老師、

有趣的學習、可愛的同學以及獲得生活意義感之後,他們個人有什麼改變呢?

(一)自信心提升

首先是,個人自信心的提升(Rachal, 2002),本來不會自我介紹、不敢上台說話、覺得自己

不愛唸書、不能讀書,在有趣的學習之催化下,都不再是問題與阻礙。這是退休者在學習過程

中,透過觀點的轉換而得到成長(Merriam, et al., 2012)。

1.從怯懦到有自信

我感覺說我第一個增加信心,信心有了…同學看到我(說),○○你怎跟以前不

一樣,我說哪裡不一樣,你整個人都不一樣了。…以前會害怕,被訓練得,都

有得到獎項,別人不敢做我都做了,我沒有不敢做的,我的改變是這樣

(F-Lee-60)。

以前我不敢講話,不太好意思講話,叫我起來介紹我自己阿,在那邊要寫名字

的時候,手在那邊一直發抖,一直會寫不好。以前要講什麼也不敢講,慢慢就

比較好了。來這裡以後變得臉皮很厚、比較敢講(F-Chuang-74)。

我感覺說我增加信心,以前上課就很怯怯懦懦,坐最後一排,穿衣服也很土,

有點無所適從,很害怕的樣子。…同學看到我(說),你整個人都不一樣了…以

前像小媳婦一樣很害怕不敢跟別人接觸,後來不管有什麼你叫我上去講我就上

去講,你叫我去唱歌我就上去唱歌(F-Lee-60)。

剛進來我們老師叫我們自我介紹的時候,我真的就講不出來,而且覺得說,很

不好意思臉紅,眼淚都要掉下來…結果現在會跟大家這樣打成一片(F-Wang-

65)。

Page 14: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38 高雄師大學報 第三十九期

2.從不可能到可能

其實我本身不喜歡上台,所以誰上台從頭到尾都支持,讓上課的覺得有人捧場,

而且自信越來越滿。同學說我是裡面的台柱,就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F-Wang-

67)。

第一次演(戲)的時候,躺在床上睡不著覺,幾句話都背不好…就一個人在家自

己講…上台的時候就過了第一關,第一關踏過了以後,就覺得正常了(F-Lee-60)。

在服務當中會比較有信心一點,在這邊的話其實也學習到很多…跟老人家相處

阿,就是像這些長輩他們的一些舉動,或是生活方面的話,就比較有辦法應付

(F-Chang-51)。

我以前都怕忘記,都要去讀那個英文,我記不起來,今天讀明天就忘記了。但

是讀了那個台詞,我就一直背一直背。現在臉皮可厚了。去市政府那裡表演,

好多人。都不怕了(F-Chen-73)。

我本來是純家庭主婦,因為服務學習的關係,我有其他的潛能,也在這裡被開

發。老師每次有接到新的課程,老師叫我們參加的時候,我說我不會,可是我

還是有接受(F-Hsiao-64)。

(二)身體更健康、人際關係變好、對「老」不再害怕

其次,受訪者覺得更快樂,心情更開朗(李雅慧、葉俊廷,2012; Duay & Bryan, 2008; Simone

& Cesena, 2010)。有趣的學習,改變了這些原本憂鬱、找不到方向、無聊、抑鬱的退休人生,

轉變成為喜樂舒暢的學習解放,人際關係也變好了,對「老化」有更正面的認識,他們對於人

際關係與老化的認識形成新的觀點,使他們生涯朝向更積極的方向發展(Merriam, et al., 2012)。

1.身體變健康,心情變好

身體比較健康,曬太陽,走路阿,我們那裏可以坐公車,可是我都沒有坐,走

路二十分鐘就到了,運動啊,感覺很好(F-Chang-70)。

最大的不同就是憂鬱症好了,…我本來是純家庭主婦,在這個樂齡故事讀書會

裡面,我有其他的潛能,也在這裡被開發,可能是讓我們想持續下去的原因

(F-Hsiao-64)。

出來走走心情比較快樂啦。在家和出來,那個心情不一樣啦。很多同學、老師,

說說笑笑、帶動唱、講些知識(F-Chen-73)。

現在會覺得,過得比較充實,比較快樂…讀書的團體真的是比較好比較活躍。

不然沒人說話會變呆呆的,腦筋會越來越遲鈍,像○○老師偶爾就幫我們刺激

Page 15: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轉化學習的觀點 39

一下我覺得很不錯(F-Wang-65)。

最大的收穫當然就是喜樂,喜樂的心就是良藥,像我這樣的話,大概大家都知

道,因為得到癌症的人開刀的時候大家都在計算,因為聽說超過五年的很少,

這個對我來講是無所謂(M-Lai-70)。

我就覺得說很棒,每天都很開心…跟同學接觸,又常常同學會約出去吃個飯,

大家去郊遊出去旅行,就覺得人生豁然開朗,改變了(F-Lee-60)。

2.人際關係變好

以前我很負向,很溝烙(台語,意指孤僻),性格上就是比較好像孤辟那樣子,

就是我會獨善其身…。在潛移默化當中已經四年,我有進步…從很自我很自私

現在慢慢變了,這幾年我改變的就是我去幫助別人,我得到的反而比較多

(F-Lin-59)。

上政策宣導團,接觸面會比較親密的,不是像上課就 bye-bye 的,那種親密的

感覺感情就在裡面,我覺得這樣子也可以交到很好的朋友,這也是我們的一個

需求(F-Wang-67)。

老了總是會孤單,孤單被看電視看,看到睡覺,還有有時候會跟家人吵架,很

無聊的時候,上音樂課調節心情,讓情緒緩和下來,老師有教一些音樂唱一唱,

就比較不會跟家裡面的人吵架(M-Ke-65)。

來這邊後,跟家裡面的小孩也比較好溝通,因為我們觀念有在進步…我們自己

的觀念好一點,跟小孩子的互動,比較不會碎碎唸(F-Lin-51)。

3.不怕老,為老化做準備

我最大改變,我覺得老沒什麼好可怕,我也不怕未來,我也不怕老,每一天當

最後一天過,我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只要你需要我,有時間,我都會跟妳們一

起出去做,配合(F-Lee-60)。

我覺得我們平常的生活比較充實,在樂齡的課程當中,又聽到很多觀念,所以

我覺得生活上覺得真的比較快樂。我們在為將來做準備。我們的觀念、我覺得

這都要學…就是規劃老年的生活(F-Chang-51)。

(三)從學習者變成貢獻者;從學習者變成教學者

學習使受訪者的角色得到擴充,受訪者從原有的角色與情境脫離之後,參與學習幫助他們

重新出發,並且個人對於自我與世界的觀點形成新的意義與價值,而指引他們在外面的行動

(Mezirow, 2002)。使他們從單純的學習者成為教學者,也讓他們看見學習的意義與價值(李雅慧、

Page 16: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40 高雄師大學報 第三十九期

葉俊廷,2012; Merriam & Caffarella, 1999),因為這樣的察覺,帶來退休後人生的目標,使自己

更積極(Mezirow, 2002)。

1.可以貢獻

我加入當志工快六年半,我很努力,我這幾年不但說是學習,我自己在工作上

思考要對這個團體有貢獻,才會被重視,…所以就是很努力(F-Chen-66)。

我們有出來做社會服務的時候,我就覺得說,這個是充實生命,延長慧命,就

是無形的,就是從學習裡面你有很多的知識這樣子,尤其真的出來服務以後,

我自己一直每天都在想這些(F-Hsiao-64)。

你一定要出去做服務,所以○教授講的學習改變增能貢獻,這四句話真好,後

來就慢慢印證到自己身上。就覺得每天都過的很開心,學習,自己有改變,然

後增能出去貢獻(F-Lee-60)。

我們在外面學什麼,還是要貢獻一點給下一代的人,因為我們,55 歲才能參加

(課程),所以我們從外面學來的東西來這個社區教(M-Huang-76)。

2.從學習者轉變為教學者

學了以後可以跟別人分享,在南區有志工,現在我是想去教他們,以前我有做

那個毛線桌巾,我今年想去那邊服務這方面,就覺得一些老人家閒著也是閒著,

就教他們勾針(F-Wang-65)

這些學到的東西,我們都可以運到生活上,想我們出去日照中心或學校,像打

氣球,我們就帶到學校去給小朋友看,教小朋友做,然後就分送給小朋友

(F-Lee-60)。

我就教他們(老人家)做一些手工藝,因為我們服務他們,我們自己也覺得我們

很有成就感,我覺得他們很開心,我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F-Chang-51)。

我覺得最大的改變,可能是我原本是來這邊是當學員,來當志工,我現在就是

當這邊的手工藝老師,這個應該是最大的改變。(F-Chen-66)。

我覺得我自己多學了一點東西,比如說剛進來我只是來運動,運動之後然後我

們就是一樣的東西我會變成是幫忙帶同學,,之後就會慢慢變成有一點像在這

邊當志工,就變成是我們會去帶一個小班級(F-Chang-51)。

(四)找到舞台、自我成長、自我肯定,也獲得別人肯定

退休的失落與失去感,是退休人士感到徬徨與無聊及空的緣由,但是,參與學習後使自己

發現自己的能力,而且可以促進個人知識與能力的增長,進而促進學習者的轉化與深層改變的

Page 17: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轉化學習的觀點 41

學習(Mezirow, 2002, 2003)。受訪者因為找到可以貢獻的舞台,進而肯定自我的生命價值,找到

人生的意義(Merriam & Caffarella, 1999; Mezirow, 1991)。

1.找到舞台,找到自己的價值

來了這麼多年,我的努力我覺得我也得到回報,就是會得到很多學員的尊重。

這些年在我的生命來講,應該講做第二春,你是自己能夠肯定生命這樣活著是

有價值的(F-Chen-66)。

生命對別人來講,多一個少一個可能沒那麼嚴重。對個人來講,生命是自己最

重要的事,在你人生過程裡面,重點是你做的事是有貢獻,對這個事發揮你生

命的價值,服務貢獻(F-Chen-66)。

2.促進自我成長

老人教育這個部分,是比較新的觀念,以前想老人你就用一些活動,有吃的東

西,老人快樂就好,不曾想過老人需要被教育,慢慢體會如果能夠給他一些比

較新的知識,讓他參加一些新的學習(F-Chen-66)。

我發覺人要不斷學習,要有想法,幫助有需求的人,想法會改變一個人一生的

決定…我覺得要一直學習,創始第二春世界,生命再創高峰(F-Lee-53)。

我們就是自主學習,就是一個禮拜有一個人來帶。像我就會去找一些心靈上感

受比較勵志的文章,分享完後就請他們互相溝通、交流(F-Lee-60)。

我們出來這裡就是可以接觸到很多人,你會多了朋友,原來我們會的東西,就

是會越來越熟悉,我們自己會有一套方式出來,我們自己也有成長(F-Chang-51)。

最大的收穫就是技術上的進步,像現在的老師教的這些,我以前都沒有學過,

老師有一些技巧會教給我們,(我)都有進步(M-Huang-74)。

3.肯定自己,也受到家人的肯定

學習後,受訪者的角色也得到轉化,角色由學員、志工到老師,使自己能成為領導人,也

是很多受訪者表示的收穫與改變。自我效能的提升,不但獲致家人朋友的肯定,自己也相當自

我肯定。這是受訪者學習之後個人與能力的擴增,產生學習者的轉化與深層的改面,這是參與

學習之後的轉化結果(Merriam & Caffarella, 1999)。

在參加樂齡之前是家庭主婦…我從讀書到現在從來沒得過獎,這次就得了一個

樂齡大使獎…就這樣子你信心就完全帶出來。收穫最多就是我肯定了我自己

(F-Lee-60)。

(在)家裡被老公肯定,被小孩肯定,過年阿,我媳婦(是)國中老師,他們會認為

Page 18: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42 高雄師大學報 第三十九期

他們懂很多,這兩年她看到我的時候,我感覺她的態度都不一樣了。分手以後,

臉書上馬上來一篇媽媽變得怎樣怎樣…那是種肯定,(F-Chen-66)。

我的興趣就很多啦,我什麼都很喜歡,所以能夠參加的我都會參加,然後我學

到的東西,(教)家裡、小外孫,他會覺得我很厲害,就是我學的東西,教他們

去做(F-Wang-67)。

四、綜合討論

本研究的受訪者是低識字、低教育程度的中高齡退休者,過去的研究顯示,這一個族群退

休後對於學習的參與是不積極的族群,因為他們對於學習這件事易有焦慮、缺少自信的情形,

因此較難跨出第一步參與學習(Chang & Lin, 2011)。從本研究受訪者的轉化學習歷程得知,受訪

者跨出學習的第一步是因為生命發展歷程遇到困境(Mezirow, 1991),她們認為學習或許是一個

出路(Daloz, 2000; Knowles, 1980),這也構成轉化學習的起點。另外,家人、朋友以及機構中學

習的學員的協助(Kraft & Sakofs, 1988),也是一幫助他們進入學習活動的重要因素。從學習轉化

的觀點而言,亦即他們從工作到退休的生涯轉換歷程中遇到困境,有的甚至產生憂鬱的現象,

因此藉由旁人的協助,他們希望透過學習可以找到不一樣的生活,因而願意嘗試新或探索新的

角色、開始新的生活(Mezirow, 2002)。因此,受訪的退休學習者在這一個階段是屬於個人從既

有的角色中脫離(alienation),並且重新出發的。從轉換學習的歷程而言,受訪者正處於建立新

觀點的階段 (Daloz, 2000; Mezirow, 2002)。

受訪者可以持續學習的原因包括:老師與同學的吸引、感受到學習有價值以及服務貢獻之

後得到回饋。在這個階段中,教師幫助退休者從學習-體驗的過程中,藉由所獲得的新知能,應

用於服務別人,在此過程中不僅嘗試新的角色,也看到自己的價值(Mezirow, 1991)。受訪者的

學習除了教師的角色之外,同學之間的互動、分享、同理、相互扶持,也是他們願意持續學習

的重要原因。從轉化學習的觀點看受訪者可以持續參與學習的原因,可以得知退休者可以持續

進行學習乃是因為他們藉由學習探索新的角色、因而在學習情境中與老師、同學等建立新的關

係,並且在學習過程中也藉由體察到學習的價值與服務貢獻的價值,因而學到了知識與技能

(Fenwick, 2003; Merriam et al., 2012; Mezirow, 1991)。因此,在受訪者持續進行學習的這個階段,

同時也是他們重新進行自我建構的階段,包括建構自己的角色、價值、同時也建構了知識與技

能(Mezirow, 2002)。

退休者參與學習後所獲得的成長可以從身心靈方面來說明,在身體方面,他們認為自己的

身體變好了;在心理方面,則顯示出更有自信、人際關係變好、不怕變老;在靈性方面,他們

受到肯定,其角色從學習者變成貢獻服務者(李雅慧,葉俊廷,2012;Merzirow, 1991)。具體而

言,他們在轉化學習過程中得到的成長是多面向的,從自己狹小的世界擴展到可以服務、關懷

別人,看見更大的世界、擴展視野;角色也擴充,從學習者變成教學者或貢獻服務者。從轉化

學習的觀點察看退休者的改變,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受訪者他們參與學習之後,在新的角色和關

係中建立了能力和自信,並且將他們在學習中所獲得的觀點實踐在生活中(Mezirow, 1991;

Rachal, 2002),進行服務與分享,關懷周遭的人,亦即 Mezirow(2002)所提,退休學習者透過學

習活動的參與,從個人內在形成新的意義,包括有自信、有成就感、有成長、可以貢獻,因而

Page 19: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轉化學習的觀點 43

在他們裡面所產生的新意義,會進一步引導他們外面的行動,包括教學、服務以及關懷他人等。

本研究所探討的低教育程度的學習者的學習轉換歷程開始於學習者歷經生涯發展的需求或

人生的困境。他們願意透過學習,使個人從原有的困境中脫離,並且從曖晦不明、沒有把握的

情況中,藉由旁人,包括身邊的親人、機構人員、教師、同學等的支持,從學習歷程中,逐漸

以較開放的態度與人分享。在此階段中,藉著學習而有重新出發的力量,並且重構個人的角色

與生命的意義。學習者因而產生有想要改變的慾望並產生行動,包括:學習活動的參與、獲得

相關知能,進行貢獻服務、扮演新角色。他們因為透過與他人互動而得到認同與支持,進而建

立對自己、對生命價值之認定的新觀點。由此可知,低教育程度的學習者,雖然對自己沒有自

信,但是透過學習的參與,促使他們的事界觀與生活上產生改變(Daloz, 1999; Merriam &

Caffarella, 1999),在轉化學習中歷經角色脫離、自我觀點重構以致於建立新觀點的轉化歷程

(Daloz, 2000; Mezirow, 1991, 2002)。

參與學習動機 持續學習階段 成長改變階段

圖 1 退休者的學習歷程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一)受訪者參與樂齡學習的原因是因生活遇到困境、對學習課程感興趣以及親友的鼓勵,他

們在此階段探索自己的新角色

本研究的退休者經歷從工作到退休的生涯轉變,因此面臨空巢、生活沒有重心、沒有目標

的生活。這個時候,身邊的家人或朋友如果能夠適時地推他們一把,將他們引領到學習的場域

中,不但可以幫助他們走出虛空、煩悶、憂鬱的生活,而且可以使他們從自己感興趣的課程中,

1.生命遇到困境 2.對學習感興趣 3.家人朋友的鼓勵

1.老師與同學的

陪伴與吸引 2.學習很快樂、有

意義 3.在服務中受到

激勵

1.自信心提升 2.身心更健康、不

怕老 3.從學習者變成貢

獻者 4.找到舞台、達到

自我成長

建立新觀點

重構階段

角色脫離

退休者的觀點轉化

Page 20: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44 高雄師大學報 第三十九期

嘗試、探索新的角色,希望他們從學習中獲得新的角色,並且得到人生的快樂與目標。

(二)老師與同學促使受訪者進行深化的學習,個人的角色與生命意義在此階段進行重構

老師是退休者能夠持續學習的關鍵因素。老師真心關心學習者,與學習者建立如同家人的

關係,並且採以鼓勵、協助、陪同的方式,使學習者在看似很難的課程中(如寫作班、讀書會),

每年還是能夠繼續報名,繼續學習。另外,老師在帶領課程中的教學方式,例如:到機構實習、

討論、心得分享、對外發表等多元的方式,也能夠增進退休者的學習興趣,因而能夠持續進行

學習。另一方面,退休學習者認為同學之間的背景具有相似的生涯發展歷程、生命中也面臨相

似的家庭、親子事件,因而彼此之間有共同的話題,藉由分享與溝通,更能夠產生同理的感受

與瞭解。退休學習者透過在課堂中進行學習彼此幫助,而課堂外的互動,更是他們的重要支持

力量。在學習的情境中培養出來的感情,使彼此之間有信任的感覺。老師的吸引與同學的陪伴

促使受訪者持續學習,另一方面,也藉由與老師、同學的互動以及學習的內容,重新學習人際

互動、新的知識與技能,也促成受訪者重新建構個人的角色以及自我的生命意義。

(三)持續學習使受訪者產生改變與增能,進而促進觀點轉化,並建立自我的新觀點

受訪者因為持續參與學習活動,在身心靈方面都有正向的改變,因而在能力與扮演的角色

中得以進一步擴增。在正向的改變方面,本研究的退休學習者覺得身體更健康了、心情更好、

更有自信、有成就感,也比較不怕變老;在增能方面,受訪者覺得他們找到自己的價值,覺得

自己有成長,而且他們的角色從原來的學習者變為教學者、由原本的學習者變為貢獻者,他們

不僅自我肯定自己,而且也受到家人的肯定。在這個階段中,受訪者在持續學習的過程中,在

新的角色和關係中建立了能力與自信,角色與能力都擴增了,因而促使他們的世界觀與生活都

產生改變,建立新的觀點,達到觀點的轉化。

二、建議

(一)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有助於其突破生涯困境,並從中得到資源與因應策略

從工作到退休是一個重要的人生轉捩點,因而高齡者的生活會從原本的工作結構中,墜入

生活失去目標、失去生活內容的情境中,因而在心理上顯得憂鬱。所以,高齡者從工作到退休

的生涯轉換,較有可能在情緒上、心理上或家庭上面臨困境,因而身邊的親人或朋友,需要體

察他們的需求,多多鼓勵高齡者參與學習,從原有的困境中走出來,脫離他們原有的情境與感

覺,成為他們踏出學習第一步的推力。另一方面,建議高齡教育機構中的的教師、志工與學員,

當他們們觀察到猶豫、徘徊於生活困境中的退休人士,即需要鼓勵他們參與學習活動,以從中

得到退休生活的策略。藉由學習的參與,使高齡者在學習課程的安排,與教師和同學的互動中,

從中獲得經驗、相關的知識與能力,進而得到探索新角色的勇氣。

(二)高齡教育教師可促成高齡者重新建構觀點,並引導他們繼續學習

當高齡者的教育程度較低時,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自信心也較低,因此教師要

體察學習者的需要,適時的引導他們。當他們無法達到課堂的要求時,教師要以多元的方式、

Page 21: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轉化學習的觀點 45

陪伴、鼓勵並且協助他們,以增進學習者的自信心與學習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將這樣的氣氛延

伸到教室之外,除了課堂中的學習之外,教師也可以扮演凝聚向心力的角色。除了教師-學習

者之間的良好關係之外,教師藉由扮演同學之間的聯繫,使學習者之間的連結更緊密,也有助

於學習者持續參與學習。

(三)高齡教育機構可提供更多的支持性平台與交流機會,幫助退休者持續學習

高齡教育機構可在教室之外、課程設計之外,創立非正式的互動空間或活動,以增進學習

者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學習者互動的機會增加,有助於他們對於機構中學習活動的認同,

再加以同儕之間的凝聚力與影響,並善用學習者的經驗分享,使相同境遇的退休者得以透過學

習,找到人生的價值。這個設計,可以促進高齡者持續參與學習活動,而且進一步引導他們將

學習成果成為重新建構生命意義的來源與能量。

(四)高齡教育機構人員要為學習者創造服務機會,使他們從學習與服務中促成觀點轉化

高齡者參與學習找到生命意義與再貢獻的利基,因此高齡教育機構經營者不只是要能促發

學習者動機,激勵持續學習,生命改變,找到能一起貢獻服務的同伴與平台,建議經營者要意

識到這一點,在提供課程、延攬好的老師之餘,要為學習者創造舞台,使他們學習之後可以應

用,並且能更進行服務與貢獻,使學習者有舞台可以發揮,不僅可以體驗學習的意義與價值,

並且從服務中,得到自我成長與增能,進而激勵他們持續學習、學習貢獻,也使他們對於生命

意義有成新的認識,進而促進自我觀點的轉化。

(五)高齡教育機構藉由蒐集高齡者的觀點轉化的事例,以激勵更多退休者參與學習

高齡教育機構或是授課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發掘因參與學習而促成觀點轉化的案例與故

事,除了請請這些對象以口頭的方式分享之外,亦可透過多元媒體進行事例的拍攝或錄製他們

的學習與觀點轉化歷程,作為該機構推廣高齡學習的行銷與說明。此舉不但可以透過媒體的效

果,達到鼓勵退休者參與學習的效果,以可說明學習對晚年生活的幫助以及促進觀點轉化的正

面意義。

參考文獻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中華民國 2012 年至 2060 年人口推計。臺北:行政院。

李雅慧、葉俊廷(2012)。成功老化的退休人員學習歷程之初探。教育學刊,39,41-75。

胡夢鯨(1998)。成人教育學理論與模型-國中補校文科教學的一項質性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樂齡學習網(2015)。104年度各縣市樂齡學習中心連絡電話及地址一覽表。取自 http://moe.

senioredu.moe.gov.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09020001&PreView=1

魏惠娟(2013)。創造有效的成人學習:理論與應用。T&D 飛訊,161,1-18。

Beard, C., & Wilson, J. P. (2002). The power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A handbook for trainers and

educators. London: Kogan Page.

Chang, D. F., & Lin, S. P. (2011). Motivation to learn among older adults in Taiwan.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7(7), 574-592.

Page 22: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46 高雄師大學報 第三十九期

Daloz, L. A. (1999). Mentor: Guiding the journey of adult learners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Daloz, L. A. (2000).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for the common good. In J. Mezirow, & Associates(Eds.),

Learning as transform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 theory in progress. (pp. 103-123).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ress.

Duay, D. L., & Bryan, V. C. (2008). Learning in later life: What seniors want in a learning experience.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4(12), 1070-1086.

Fenwick, T. (2003). Experiential learning: Troubling orthodoxies and intersecting questions. Malabar,

FL: Krieger.

Fisher, J. C. (1986). Participation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by active older adults.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36, 202-210.

Fok, S. (2010). The meaning of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older adults in Hong Kong.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6(4), 298-311.

Formosa, M. (2012). Education and older adults at the University of the Third Age.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8(2), 114-126.

Furst, E. J., & Steel, B. L. (1986).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of older adults in university courses as

described by factor and cluster analysi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54, 193-201.

Goodrow, B. A. (1975). Limiting factors in reducing participation in older adult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he Gerontologist, 15(5), 418-422.

Henschke, J. (2013).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iques for teaching ABE learners. Taiwan

Andragogy Workshop, April 9-10, Chiayi, Taiwan.

Horn, R. E. (2007). Book reviews: Principles of facilitation etc. Journal of Transformative Education,

5(3), 286-292.

Knowles, M. S. (197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Andragogy versus pedagogy.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Knowles, M. S. (198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From pedagogy to andragogy (2nd

ed.). New York: Cambridge Books.

Kim, A., & Merriam, S. B. (2004). Motivations for learning among older adults in a learning

retirement institute.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0, 441-455.

Kraft, D., & Sakofs, M. (1988). 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Boulder, CO: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Lamb, R., & Brady, E. M. (2005). Participation in lifelong learning institutes: What turns members on?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1, 207-244.

Lamdin, L., & Fugate, M. (1997). Elder learning: New frontier in an aging society. Phoenix, Arizona:

Oryx Press.

Leung, A., Chi, I., & Chiang, V. (2008). Chinese retirees’ learning interest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4, 1105-1121.

Lofland, J., & Lofland, L. H. (2005).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Page 23: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 轉化學習的觀點 · 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幫助高齡者在晚期生涯活得久,活得好,教育部於2006

低教育程度退休者的學習歷程之探索:轉化學習的觀點 47

analysis. Wadsworth: The Thomson Learning.

Mezirow, J. (2003).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as discourse. Journal of Transformative Education, 1(1),

58-63.

Mezirow, J. (2002).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Theory to practice.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74, 5-12.

Mezirow, J. (1996). Contemporary paradigms of learning.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6(3), 158-172.

Mezirow, J. (1991).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cations.

Merriam, S. B., & Kee, Y. (2014). Promoting community wellbeing: The case for lifelong learning for

older adults.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64(2), 128-144.

Merriam, S. B., Caffarella, R. S., & Baumgartner, L. M. (2012). Learning in adulthood: A comprehensive

guid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erriam, S. B., & Caffarella, R. S. (1999). Learning in adulthood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Rachal, J. R. (2002). Andragogy’s detectives: A critique of the present and a proposal for the future.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52(3), 210-227.

Sandars, J. (2006).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The challenge for reflective practice. Work Based

Learning in Primary Care, 4, 6-10.

Scala, M. A. (1996). Going back to school: Participation motives and experiences of older adults in an

undergraduate classroom.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2, 747-773.

Senge, P.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London:

Century Business.

Senge, P. (2000). Schools that learn: A fifth discipline field book for educators, parents, and everyone

who cares about education. New York: The Spieler Agency.

Simone, P. M., & Cesena, J. (2010). Student demographics, satisfaction and cognitive demand in two

lifelong learning programs.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6, 425-434.

Truluck, J. E., & Courtenay, B. C. (1999).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among older adults.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5(3), 221-236.

Wolcott, H. F. (1994). Transforming qualitative data: Descriptio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Yeh, C. T., Lee, Y. H., & Lu, C. Y. (2013). “Learning” is the way out: Experiences in the journey of

ag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th IAGG World Congres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