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血管通路之評估與照護 - tnna.org.t · 音波(doppler...

6
前言 根據統計 2011 年慢性腎衰竭需接 受透析治療者為 63,999 人,血液透析患 者佔 90.1%約有 57,615 人(行政院衛生 署中央健康保險局,2012)。病患必須 透過血管通路才能進行血液透析治療, 因此良好的血管通路才能提供足夠的尿 毒清除率,一旦血管通路失效將增加病 患的住院率甚至死亡率(陳、陳、陳, 2008;賴、蕭、李、楊、陳,2010), 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及醫療資源的耗用 Kian & Asif, 2010)。 血管通路的建立與評估 當病患選擇血液透析治療時,就需 要開始準備永久性血管通路,美國國家 腎臟基金會在血液透析效果品質指導 方針(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 KDOQI)建議,當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小於 30 ml/min/1.73 m 2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stage 4)時轉介血管外科,同時保護雙手避免 執行靜脈穿刺造成血管損壞。自體動靜 管建議在透析治療 6 個月前建立, 若是病患腎功能惡化很快、糖尿病,或 是有嚴重週邊血管疾病的病患要提早準 永久性血管通路之評估與照護 楊素真 摘要 血液透析治療對病患身、心、靈是全面且永久性之影響,病患每次透析須忍受穿 管之疼痛及不適,長久之傷痛不可言喻,透過醫護人員縝密評估,為病患選擇適 當之血管通路、純熟之穿刺技術及指導病患自我照顧,盼能減少合併症及醫療資源的 耗用,共同維護血管通路,提升透析品質讓病患生命得以延續。 關鍵字: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動靜脈瘻管 亞東紀念醫院護理部督導 受文日期:101 12 15 修改日期:102 2 21 接受刊載:102 2 24 通訊作者地址:楊素真 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 2 21 電話:(0289667000 2602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1 中華民國 102 3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12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28-May-2020

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永久性血管通路之評估與照護 - tnna.org.t · 音波(Doppler ultrasound)及血管攝影 ... 一般自體動靜脈 管(A-V fistula) ... research in vascular access

前言

根據統計 2011 年慢性腎衰竭需接受透析治療者為 63,999 人,血液透析患者佔 90.1%約有 57,615 人(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2012)。病患必須透過血管通路才能進行血液透析治療,

因此良好的血管通路才能提供足夠的尿

毒清除率,一旦血管通路失效將增加病

患的住院率甚至死亡率(陳、陳、陳,

2008;賴、蕭、李、楊、陳,2010),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及醫療資源的耗用

(Kian & Asif, 2010)。

血管通路的建立與評估

當病患選擇血液透析治療時,就需

要開始準備永久性血管通路,美國國家

腎臟基金會在血液透析效果品質指導

方針(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 KDOQI)建議,當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小於 30 ml/min/1.73 m2(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stage 4)時轉介血管外科,同時保護雙手避免執行靜脈穿刺造成血管損壞。自體動靜

脈 管建議在透析治療 6 個月前建立,若是病患腎功能惡化很快、糖尿病,或

是有嚴重週邊血管疾病的病患要提早準

永久性血管通路之評估與照護

楊素真

摘要

血液透析治療對病患身、心、靈是全面且永久性之影響,病患每次透析須忍受穿

刺 管之疼痛及不適,長久之傷痛不可言喻,透過醫護人員縝密評估,為病患選擇適

當之血管通路、純熟之穿刺技術及指導病患自我照顧,盼能減少合併症及醫療資源的

耗用,共同維護血管通路,提升透析品質讓病患生命得以延續。

關鍵字: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動靜脈瘻管

亞東紀念醫院護理部督導

受文日期:101 年 12 月 15 日 修改日期:102 年 2 月 21 日 接受刊載:102 年 2 月 24 日通訊作者地址:楊素真 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 2 段 21 號電話:(02)89667000 轉 2602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1

中華民國 102 年 3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2 卷 1 期

Page 2: 永久性血管通路之評估與照護 - tnna.org.t · 音波(Doppler ultrasound)及血管攝影 ... 一般自體動靜脈 管(A-V fistula) ... research in vascular access

備,以便醫療團隊有足夠的時間因應血

管的重建(Maya & Allon, 2008)。一、血管通路手術前理學評估

完整評估病患是建立血管通路前不

可或缺的,手術前可利用理學檢查如脈

搏強弱、Allen’s test、或使用都卜勒超音波(Doppler ultrasound)及血管攝影等工具審慎評估,選擇較粗、較直及較

少分支的血管,減少手術失敗率與對血

管的傷害,一般以自體動靜脈 管為首

選,因發生狹窄頻率較低、使用年限長

且不易造成感染(洪、吳、吳、柯,

2009)。若評估後無法建置自體動靜脈管,則可考慮植入人工血管(Maya &

Allon, 2008)。

二、血管通路手術前病患的評估

考量方便穿刺及自我照顧, 管部

位上肢優於下肢,其次是以不影響病患

的日常習慣,選擇非慣用手臂的前臂,

並且選擇離心臟愈遠愈好以減少心臟負

擔(姜、楊,2011)。血管選擇以通暢率、易穿刺阻塞性、感染及合併症為考

量,首選橈動脈與頭靜脈吻合;其次肱

動脈與頭靜脈吻合手術(葉、楊、吳,

2011)。

血管通路手術後照護

血管 管建立 6 週內應該評估通路的功能,一條良好的血管 管應可符

合「6 的定律」,即血流流速大於 600 ml/min、直徑大於 6 mm、深度距離表皮不超過 6 mm 且管徑邊緣清楚可辨識(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2006)。

一、血管 管的運動

血管 管的運動可有效幫助 管塑

成與增加血流,有效運動的黃金時間是

術後第一天到第八週內,傷口無滲血、

無感染時,即可開始執行手部握球運

動,每天至少三次以上,每次持續約 15 分鐘(黃,2011;Dixon, 2006)。

二、血管 管自我照顧

1. 指導病患每日以聽診器自我檢查,聽診 管處是否有沙沙的流水聲。

2. 教導患肢禁止抽血、靜脈注射、量血壓及佩戴飾品,勿穿太緊的衣服並禁

止以手臂當枕頭,避免抽菸喝酒等,

以預防血管血栓的形成。

3. 預防感染:除足夠營養外,更須維持個人良好的習慣,每次透析前以肥皂

清洗 管處皮膚、維持皮膚完整性,

透析後保持穿刺傷口乾燥,12~24 小時後無滲血再去除敷料。

4. 管穿刺部位發生血腫時可給予冰

敷,次日再開始熱敷以不超過 50 度為原則。

三、血管 管穿刺時機

一般自體動靜脈 管(A-V fistula)手術後使用時間,最好大於 3 個月,最快也需要 4 週,有學者指出自體動靜脈 管建立 14 天內穿刺相對於 14 天後穿刺, 管失敗的危險率高達 2.1 倍(Rayner et al., 2003)。而人工血管(an arteriovenous graft, AVG)也最好大於 3~6 週再使用,因為提早穿刺容易造成血腫、浸潤,壓迫血管而喪失 管功能

(顏,2006)。

2

中華民國 102 年 3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2 卷 1 期

Page 3: 永久性血管通路之評估與照護 - tnna.org.t · 音波(Doppler ultrasound)及血管攝影 ... 一般自體動靜脈 管(A-V fistula) ... research in vascular access

血管通路常見的併發症

一、血管 管血流不足

管有脈動但震顫感(thrill)不明顯、穿刺時發現有血塊或血液透析中

血液流速不足 250 ml/min、靜脈端壓力過高時,表示 管功能出現異常警訊

(黃,2011),可經皮血管氣球擴張術(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或轉介外科處理(Huijbregts et al., 2008)。

二、血管 管栓塞

血管 管第一年狹窄的機率;人工

血管約 40%,自體動靜脈 管約 20%,最常見的因素是動靜脈端出口狹窄,另

外血壓下降、止血時壓迫太久、穿刺失

誤、高凝血狀態及感染等都有可能造成

管栓塞。因此透析中靜脈壓上升、震

顫聲音變弱、血管塌陷或變硬、不易穿

刺、血液流速無法達 200 ml/min、連續 2 次透析後止血時間超過 30 分鐘及再循環發生、KT/V 下降等狀況時應提高警覺(Allen & Richard, 2011)。

三、肢體水腫

管手術後常見手臂腫脹,原因為

靜脈回流壓力上升所致,通常側支循環

形成後水腫會改善,可教導病患抬高肢

體,若持續 2 週仍未改善,建議執行影像學檢查,評估是否有靜脈阻塞問題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2006)。

四、感染

感染可能失去血管通路,通常局部

出現紅、腫、熱、痛或伴隨膿性分泌物

及發燒等症狀,護理人員於每次透析前

應仔細評估血管狀況,勿於感染區域進

行穿刺,遵守無菌技術是避免感染最有

效的方法,適當輪替穿刺位置亦可預防

穿刺針孔處發炎(Merrill, Brouwer, & Briones, 2005)。

五、竊血症候群(steal syndrome)過量的動靜脈血流流向血管 管,

導致末梢血管循環供血量降低,造成肢

體缺血症候群。好發於糖尿病患、老

人、動脈硬化疾病及手臂多次手術者,

病患會有肢體末梢冰冷、麻、刺痛及

無力等症狀,從只有透析治療時才會出

現,漸漸到肌肉無力的單一神經病變,

到肢體出現壞齟等現象,藉由患肢與對

側肢體溫度、感覺及活動度等比較或理

學檢查、都卜勒超音波、氧氣飽和濃度

等來確立診斷(Leon & Asif, 2007),可嘗試關小 管或做繞道手術來改善症

狀,否則須考慮結紮血管 管(Zanow, Kruger, & Scholz, 2006)。

六、動脈瘤(aneurysm)及假性動脈瘤(pseudoaneurysms)Arteriovenous fistula(AVF) 與

Aan arteriovenous graft(AVG)皆會發生假性動脈瘤,可能同一個位置重複穿

刺,導致管壁薄弱缺損。當動脈瘤腫大

或充滿血栓時可以外科修復,適當的輪

替穿刺位置及穿刺人工血管時旋轉穿刺

針面可避免假性動脈瘤形成(王、陳,

2008)。

結論與討論

3

中華民國 102 年 3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2 卷 1 期

Page 4: 永久性血管通路之評估與照護 - tnna.org.t · 音波(Doppler ultrasound)及血管攝影 ... 一般自體動靜脈 管(A-V fistula) ... research in vascular access

血液透析病患擁有一條通暢、容易

穿刺,血液流速足以提供適量透析品質

是非常重要的,倘若血管通路功能不

佳,不但讓病患飽受痛苦折磨,更讓醫

護人員倍感困擾,同時增加醫療費用的

支出,更影響病患透析及生活品質甚

至造成生命的威脅。血管通路是血液透

析病患的生命線,醫護人員扮演重要角

色;指導病患小心呵護做好血管通路日

常照護,減少因透析不足引起的各種併

發症,讓病患身、心、靈得到安適以提

升透析品質。

參考文獻

王春葉、陳靖博(2008)‧永久性血管通路之照護‧腎臟與透析,20(1),56-60。

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2012,8 月 21 日)‧100 年門診透析總額專業醫療服務品質報告‧2012 年 11 月 12 日取自 http://www.nhi.gov.tw/search/search.aspx.

姜元鈞、楊五常(2011)‧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準則‧腎臟與透析,23(4),249-255。

洪燕妮、吳肖琪、吳義勇、柯博仁

(2009)‧採用動靜脈 管或人工

血管之血液透析病人住院醫療利

用分析‧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8(2),144-154。

陳秀慧、陳采琳、陳麗琴(2008)‧降低血液透析病人人工血管阻塞

率之改善方案‧北市醫學雜誌,5(2),261-274。

黃詩珮(2011,5 月)‧血液透析患者

血管通路的護理‧台灣腎臟醫學會

主辦,第二十六梯次血液透析訓練

班‧台北市:國防醫學院致德堂。

葉哲廷、楊五常、吳采虹(2011)‧血管通路之綜論與比較‧腎臟與透

析,23(4),256-261。賴麗英、蕭淑惠、李仁慈、楊惠美、陳

建文(2010)‧血液透析病患動靜脈 管使用年限及治療之分析‧腎

臟與透析,22(3),210-215。顏志軒(2006)‧血液透析動靜脈 管

檢查新趨勢之介入性 管整形術‧

台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5(2),1-5。

Allen, R. N., & Richard, N. F. (2011)‧透析治療手冊: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

第四版(陳忠祺譯)‧台北市:台

灣愛思唯爾。(原著出版於 2008)Dixon, B. S. (2006). Why do not fistulas

mature? Kidney International, 70, 1413-1422.

Huijbregts, H. J. T., Bots, M. L., Wittens, C. H. A., Schrama, Y. C., Moll, F. L., & Blankestijn, P. J. (2008). Hemodialysis arteriovenous fistula patency revisited: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initiative. 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3(3), 714-719.

Kian, K., & Asif, A. (2010). Status of research in vascular access for dialysis.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25, 3682-3686.

Leon, C., & Asif, A. (2007). Arteriovenous access and hand pain: The distal hypoperfusion ischemic syndrome.

4

中華民國 102 年 3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2 卷 1 期

Page 5: 永久性血管通路之評估與照護 - tnna.org.t · 音波(Doppler ultrasound)及血管攝影 ... 一般自體動靜脈 管(A-V fistula) ... research in vascular access

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2(1), 175-183.

Maya, I. B., & Allon, M. (2008). Vascular access : Core curriculum.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51(4), 702-708.

Merrill, D., Brouwer, D., & Briones, P. (2005). Hemodialysis access: A guide for caregivers and patients. Dialysis Transplant, 34, 200-213.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2006).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vascular access.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48(1), S176-S322.

Rayner, H. C., Pisoni, R. L., & Gillespie, B. W. (2003). Creation, cannulation and survival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e: Data from the 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 Kidney international, 63, 323-330.

Zanow, J., Kruger, U., & Scholz, H. (2006). Proximalization of the arterial inflow: A new technique to treat access-related ischemia.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43, 1216-1221.

5

中華民國 102 年 3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2 卷 1 期

Page 6: 永久性血管通路之評估與照護 - tnna.org.t · 音波(Doppler ultrasound)及血管攝影 ... 一般自體動靜脈 管(A-V fistula) ... research in vascular access

The Assessment and Care of Permanent Vascular Access

Su-Chen Yang

Abstract

Hemodialysis can have a general and long-lasting impact on patient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Each hemodialysis session means the patient must suffer pain from needle insertion. Careful assessment of access site and cannulation by skilled medical staff, proper self-care to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expenditure of medical resources, joint care of vascular acces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emodialysis treatment will hopefully help to prolong patients’ lives.

Key words: hemodialysis, vascular access, AV fistula

Supervisor,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r Eastern Memorial HospitalReceived:Dec.15,2012 Revised:Feb. 21,2013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Feb. 24,2013Correspondence:Su-Chen Yang, No.21, Sec.2 Nan-Ya South Road, Banqiao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220, Taiwan (ROC)Telephone:(02)89667000 ext 2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6

中華民國 102 年 3 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2 卷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