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43
1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潘偉華(雲林科技大學企管所副主任,統盟盟員) 近年來大陸的勞資問題層出不窮。繼大 陸深圳富士康公司連續發生員工跳樓事件之 外,位於廣東的HONDA本田組裝廠也發生嚴重 的工潮,波及整個本田汽車的產業供應鏈。 這說明外資企業在大陸的企業營運模式已經 到了需要改變的轉折點。 富士康是台灣規模第一大民營製造業鴻 海集團在大陸的代表性企業,大陸深圳廠區 有高達40餘萬員工,也是大陸最大的出口廠 商,包括薪資、保險、福利等勞動條件都較 大陸本地企業相對優越,絕不是所謂的「血 汗工廠」。但是,在發生員工連續跳樓事件 後,不但引起富士康大客戶包括蘋果、戴爾 及惠普等對事件的關注,部分西方媒體更評 論這是高科技產業發展背後隱藏「不人道工 作環境」的高昂代價;是中國現階段依賴外 資、廉價勞動力和加工出口貿易之經濟發展 模式的悲劇縮影。這等批評對台灣和大陸都 是不可承受之重,其實也是以歐美跨國企業 為中心的價值分配體系的必然結果,兩岸政 府及企業皆有必要針對相關問題做更深層的 反省與檢討。 台灣過去一向自豪被稱為全球的「代工王 國」,台灣代工生產的都是高普及率的高科 技產品,例如廣達電腦代工的筆電;英業達 代工的IPOD;富士康代工的蘋果手機iPhone 及平板電腦iPad;豐泰、寶成代工的運動 鞋;福懋紡織代工的運動衣等。 為什麼台灣會成為代工王國?這其實是歐 美企業1980年代企業再造潮流之下的產物。 1980年代歐美企業不斷購併的結果,使得企 業逐漸過於肥大,回歸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 企業變革風潮,使得歐美企業開始重新聚焦 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例如研發、設計、品 牌或通路等,而放棄非核心的業務,例如製 造。台灣的代工模式可以說是全球化潮流 下的產物,歐美跨國企業將產品製造外包 (outsourcing)到低成本地區,台灣企業則 運用大陸廉價勞工及土地等生產資源,並透 過嚴格的生產流程及成本控制,取得國際品 牌大量訂單,進行產業鏈底端的組裝作業。 由於缺乏自身品牌與技術,光靠低廉人工 所創造的附加價值很低。以iPod為例,零售 價每台299美元,台商代工費用的利潤僅5美 元;以iPad為例,零售價每台499美元,但代 工費用估計僅11.2美元。這些代工廠的共同 特徵均是毛利率極低,一般是9-15%左右的毛 利率,必須對各種費用的嚴格控制才能勉強 獲取3-5%的淨利率。又必須靠龐大的接單數 量來加以補償過低的淨利率。

Upload: others

Post on 16-Feb-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1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潘偉華(雲林科技大學企管所副主任,統盟盟員)

近年來大陸的勞資問題層出不窮。繼大

陸深圳富士康公司連續發生員工跳樓事件之

外,位於廣東的HONDA本田組裝廠也發生嚴重

的工潮,波及整個本田汽車的產業供應鏈。

這說明外資企業在大陸的企業營運模式已經

到了需要改變的轉折點。

富士康是台灣規模第一大民營製造業鴻

海集團在大陸的代表性企業,大陸深圳廠區

有高達40餘萬員工,也是大陸最大的出口廠

商,包括薪資、保險、福利等勞動條件都較

大陸本地企業相對優越,絕不是所謂的「血

汗工廠」。但是,在發生員工連續跳樓事件

後,不但引起富士康大客戶包括蘋果、戴爾

及惠普等對事件的關注,部分西方媒體更評

論這是高科技產業發展背後隱藏「不人道工

作環境」的高昂代價;是中國現階段依賴外

資、廉價勞動力和加工出口貿易之經濟發展

模式的悲劇縮影。這等批評對台灣和大陸都

是不可承受之重,其實也是以歐美跨國企業

為中心的價值分配體系的必然結果,兩岸政

府及企業皆有必要針對相關問題做更深層的

反省與檢討。

台灣過去一向自豪被稱為全球的「代工王

國」,台灣代工生產的都是高普及率的高科

技產品,例如廣達電腦代工的筆電;英業達

代工的IPOD;富士康代工的蘋果手機iPhone

及平板電腦iPad;豐泰、寶成代工的運動

鞋;福懋紡織代工的運動衣等。

為什麼台灣會成為代工王國?這其實是歐

美企業1980年代企業再造潮流之下的產物。

1980年代歐美企業不斷購併的結果,使得企

業逐漸過於肥大,回歸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

企業變革風潮,使得歐美企業開始重新聚焦

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例如研發、設計、品

牌或通路等,而放棄非核心的業務,例如製

造。台灣的代工模式可以說是全球化潮流

下的產物,歐美跨國企業將產品製造外包

(outsourcing)到低成本地區,台灣企業則

運用大陸廉價勞工及土地等生產資源,並透

過嚴格的生產流程及成本控制,取得國際品

牌大量訂單,進行產業鏈底端的組裝作業。

由於缺乏自身品牌與技術,光靠低廉人工

所創造的附加價值很低。以iPod為例,零售

價每台299美元,台商代工費用的利潤僅5美

元;以iPad為例,零售價每台499美元,但代

工費用估計僅11.2美元。這些代工廠的共同

特徵均是毛利率極低,一般是9-15%左右的毛

利率,必須對各種費用的嚴格控制才能勉強

獲取3-5%的淨利率。又必須靠龐大的接單數

量來加以補償過低的淨利率。

Page 2: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2010

06

2

iPOD 成本結構圖

零件 供應商公司

總部

估算工廠

銷售價格

(USD)

佔生產成

本比例毛利率

估算價值

獲取(USD)

硬碟 Toshiba 日本 73.39 51% 26.5% 19.45

顯示器 Toshiba/Matsushita 日本 23.27 16% 28.7% 6.68

多媒體處理器 Broadcom 美國 8.36 6% 52.5% 4.39

控制器 Portal player 美國 4.94 3% 44.8% 2.21

測試及組裝 Inventec 台灣 3.86 3% N/A 3.86

電池 不確定 日本 2.89 2% 30.0% 0.87

32mb動態存取記憶體 Samsung 韓國 2.37 2% 28.2% 0.67

背板 不確定 台灣 2.30 2% 30.0% 0.69

主機板 不確定 台灣 1.90 1% 30.0% 0.57

8mb手機RAM Elpida 日本 1.85 1% 24.0% 0.44

前10大零件小計     125.13 87%   39.83

其它投入     19.28 13%    

iPOD所有成本總計     144.40 100%    

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富士康等台

灣代工廠不能夠營造出一個寬鬆與舒適的人

性化工作環境,相反地必須要以高紀律、

規格化、集體管理的方式來達成高效率、低

成本、準時交貨的代工模式,因為,每一絲

一毫的凈利潤都是來自管理上的成本節省而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的。隨著富士康的成功,「富士康模式」也

被很多台資企業及大陸外商及本地企業模

仿、抄襲,從而奠定大陸成為「世界工廠」

的地位。

然而,隨著全球化快速進展及2008年全

球金融海嘯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加上近年大

陸工資不斷上漲,「富士康模式」削減成本

的壓力愈來愈大,又遇上承壓能力甚低的

80、90後新生代勞工,因而發生不幸事故,

並不令人特別意外。再者,大陸經濟靠代工

出口發展模式迅速崛起,累積巨額的外匯,

也造就許多暴發戶,相對於從事代工生產、

工資微薄的勞動階層,勞資矛盾及貧富差距

擴大等問題已成為社會隱憂。最近日本本田

(Honda)大陸公司罷工停產,更凸顯出此一

問題的嚴重性,反映出大陸經濟發展已難再

繼續依靠廉價勞力及代工生產模式的轉型壓

力。

就台灣經濟發展來看,「以大陸為工廠」

的「富士康模式」也已到了必須改變的轉捩

點。過去,台灣因為工資土地等要素成本過

高,導致台灣代工廠商大量外移中國大陸,

以尋找更低的生產基地。然而大陸工資水準

正在快速攀升,代工生產可創造的附加價值

Page 3: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3

ECFA與台灣出路

及利潤極低,又面臨歐、美

經濟進入調整期,國際品牌

大廠削減成本的壓力更大;

加以人民幣看升,未來「薄

利多銷」的代工模式將難以

為繼。所以,要維持台商在

世界供應鏈上的地位,「以

大陸為工廠」的代工出口模

式必須在三、五年內快速調

整,才足以因應全球經濟的

快速變化。

近來在與南部中小企業廠

商的訪談中,有許多原本在越南與大陸的台

灣廠商正在揪團準備前往孟加拉考察投資以

及設廠事宜,其實這反映出部份台灣廠商的

宿命。接下來台商該如何調整?繼續外移到

更低成本的國家來維持代工的競爭優勢?還

是體認到代工模式有時而盡?其實回到蘋果

公司Ipod,Iphone以及Ipad的例子,品牌與

通路的利潤率已經超過5成,不但反映出蘋果

的創新能力以及品牌能力,更反映出他們在

美國這個最大的消費市場創造流行的能力以

及通路的掌控能力。

富士康事件凸顯出兩岸經濟發展的結構

性問題,如果能夠體認此一事件的警訊,說

不定未嘗不是台灣與大陸經濟再突破的一次

契機。ECFA之後,有企圖心的台灣廠商不應

該只看到短期的「讓利」,而是應該看見中

國大陸此一未來比美國更大的消費市場的巨

大機會。在此一巨大的消費市場,台灣廠商

可以建立自主的品牌;也有機會進入內需通

路,阻絕外國競爭對手的機會;台灣與大陸

同文同種的優勢,更有機會讓台灣廠商在大

陸市場創造流行商品的機會,正如台灣的流

行音樂與流行文學一樣;台灣也有機會參與

制定未來大陸的下一代產業標準。

台灣政府能做什麼?我覺得台灣政府應

該與大陸協商的不只是ECFA的議題,應該共

同基於勞動合同法,建立更制度性的兩岸

勞動保障機制。這樣可以防止所謂的Social

Dumping,亦即廠商競相追逐更低的勞動條件

與勞動成本的反淘汰現象。如果台灣與大陸

的勞動條件拉近,廠商外移的動機減弱,回

移台灣的動機增強,對改善台灣的失業率也

會有直接的貢獻。

至於富士康以及台灣其他的代工公司如果

能從此一事件記取教訓,更加重視企業的產

業升級,以及依託大陸市場的品牌創造與流

行創造,廠商的價值創造增加了,就可以給

員工更好人性化管理的餘裕,或許還可因禍

得福,再造事業顛峰。

郭台銘對富士康事件做出回應

Page 4: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2010

06

4

從ECFA的障礙談台灣統運之困境林金源(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中國崛起以來,各國思考的問題都是「如

何」與大陸做生意,而不是「要不要」與大

陸經貿往來。歐美日韓也好,東南亞國協也

罷,他們與中國交往,從沒聽過國會為此打

架、全民為此公投的。惟獨在台,原本是理

性算計的經貿問題,卻牽扯成感性紛擾的國

家認同。

ECFA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當然不是百利

無一害。執政黨固然不該報喜藏憂,但反對

黨亦不該因噎廢食以政害經。部分民眾不明

就理,以為台灣農業與傳統產業已遭大陸入

侵,且ECFA之後下場將更淒涼。此簡化說法

不僅扭曲真相,也無補於台灣經濟,但卻最

具政治動員能量。

四月下旬的東莞台灣名品博覽會上,知名

台商表示,產品只要標註台灣製造,價格就

可增30%,標註台商製造也可增15%,因為大

陸民眾對台商製造充滿信任感。「愛台灣」

的綠營,不但沒有大力宣傳此類台灣光榮,

善用此優勢「反攻大陸」,反倒聚焦在似是

而非的弱勢產業論調。

凡此種種,皆說明綠營對於大陸的敵意與

疑慮。他們極擔心經貿往來瓦解台灣民眾的

「敵我意識」,導致終極統一。凡此種種,

也都說明統獨問題若不徹底解決,台灣內部

就無法全心全力發展建設。因為任何牽涉對

岸的事務,經濟邏輯已不重要,敵我意識才

是重點。任何牽涉對岸的事務,藍綠必定互

相拉扯、內耗、空轉。

海峽對岸究竟是家人還是敵人?若是家

人,一切好談。若是敵人,豈能鬆懈以對?

大陸崛起之後,很多人都對統運抱持樂觀態

度,認為「西瓜偎大邊」,台民嚐到兩岸交

往好處之後,敵意與隔閡漸消,和平統一就

水到渠成。何況大陸的日益精壯,也讓台獨

付出越來越大的代價。率先知道春江水暖的

獨派政治人物,必然見風轉舵,放棄意識型

態之爭,改逐兩岸交往之利。

統運前途真是一片大好嗎?請看下列幾項

事實。

獨派重要人物、奇美企業的許文龍,在中

國大陸投資設廠。數年前為敷衍中共,曾發

表公開信支持反分裂法。此舉淡化許氏的深

綠身份,讓奇美繼續登陸賺大錢。但是奇美

企業在台北的大樓,卻提供辦公室給予天天

反共、日日宣揚脫離共黨黨員數量的「大紀

元時報」作為總部。

遠見雜誌2010年3月的民調提問「兩岸關係

最後將走到那裡?」台灣受訪民眾的答案如

下:生意夥伴(44%)、朋友(18%)、家人

(7.5%)、親戚(5.2%)、敵人(5.1%)、

陌生人(2.6%)。遠見民調也問民眾對ECFA

的態度,當時支持ECFA的有46.2%。此一民

調顯示:願意統一者,大概只有認定兩岸

Page 5: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5

ECFA與台灣出路

是「家人」的7.5%民眾。(認定兩岸是「親

戚」的5.2%,勉強可以算入)。自認是大陸

的「生意夥伴」或「朋友」者,當然是「一

邊一國」論者。認定對岸是「敵人」或「陌

生人」者的國家認同,當然不言可喻。最值

玩味的是,支持ECFA的比率幾乎等同自認與

大陸是「生意夥伴」關係的比率。台灣民眾

雖然渴望改善兩岸關係,但並不代表他們願

意與大陸統一。

與傾向獨立的地區進行經貿、人員交流,

反而擴大獨立勢力,史有前鑑。當年滿洲國

並未因與關內三通而回到中國懷抱,反而把

華北搞成了「特殊化」。大陸學者閻學通則

說:「經貿、人員及文化交流都不能降低台

灣的分離意識。…(到)目前為止,包含馬

英九在內,看不到台灣存在一個足以扭轉這

種民族認同變化趨勢的政治力量。」

不信的話,請看被誤認為統派的國民黨近

日的一項作為。民進黨執政時期,把大陸通

過反分裂法之日訂為的「反侵略日」,另也

為了推動加入聯合國而訂定「聯合國日」。

二次政黨輪替之後,國民黨政府竟然持續推

動綠營政策,準備把這兩天訂為國定紀念

日。

不信的話,請看聯合報今年四月四日的

社論:「ECFA簽訂後,反而因更具『和平發

展』的條件,兩岸更能『維持現狀』、『一

中各表』」。原來台灣頭號統派媒體在意的

是「維持現狀」和「和平發展」,而不是

「和平統一」。

「和平統一」如今已成骯髒字眼,它已被

避談統獨的「和平發展」取代。國民黨閣揆

吳敦義任立委時曾說:「兩岸如此多嬌,引

無數英雄競折腰。唯『反攻大陸』,已成歷

史;『解放台灣』,又嫌霸道;一國兩制,

或統或獨,都為台海掀波濤。俱往矣,數當

林金源在統盟演講

Page 6: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2010

06

6

前明路,和平最好!」在吳的眼裡,統之危

害,與獨相同,都為台海掀波濤。在吳的眼

裡,和平比統一好。但是如何獲取和平?國

民黨的標準答案(也是多數台人的標準答

案),就是維持現狀、避談統一。台灣已經

維持「事實獨立」的現狀六十年,並且在此

期間不斷滋長所謂的主體意識。上焉者把中

國當鄰居,下焉者把中國當敵人。如果這種

「現狀」再繼續「維持」下去,後果不言可

喻。

統運的最大障礙,並非旗幟鮮明的台獨,

而是「溫水煮蛙」的獨台意識。綠營敲鑼打

鼓搞台獨,反獨民眾易生警惕、易生反感。

這猶如把一隻青蛙丟入熱水中,蛙必外跳,

其命尚保。但是反對台獨之名,卻行台獨之

實的獨台派,猶如溫水煮蛙。蛙不自覺,暈

死鍋中仍不知情。中國時報、聯合報、馬英

九、施明德與龍應台,都是「溫水」。

曾推動台灣島內新黨與民進黨和解的施

明德,雖遭深綠排擠,卻廣受淺藍、淺綠群

眾尊崇。施的兼容並蓄形象,為他創造倒

扁紅衫軍的道德制高點。施只求島內和解,

但不談兩岸和解。一般人看不出他「內和外

不和」的矛盾,但卻容易被他的道德形象感

動。當施誓言「即便搭機也絕不飛越大陸領

空」時,他的道德形象就扮演其獨台意識之

最佳銷售員。

龍應台是比施明德更兼容並蓄、更具號

召力的「溫水」。且看她如何以如椽之筆,

改寫黑貓中隊、黑蝙蝠中隊的時代意義。龍

應台說:「原來,是這些台灣人的犧牲,使

季辛吉證實了中蘇邊界在1960年代末的緊張

而積極拓展美中建交。原來,是這些飛行員

在整個中南半島的天空裡祕密穿梭,…,改

變了歷史的軌道,使美國成為世界唯一的強

權,…同時保住了台灣數十年的穩定。」為

了紀念「這些台灣人」,龍應台特地邀請獨

派詩人向陽,請他用閩南語朗誦自己的詩,

紀念那個蒼涼歲月。在政治正確之下,連

黑蝙蝠與黑貓都為之媚俗,長了「台灣意

識」。當年一心回大陸的他們,地下如果有

知,該含笑九泉呢?還是死不瞑目?龍應台

的兩岸史觀足以通吃藍綠,正如她的暢銷書

也是藍綠通吃。

在溫水、熱水環伺之下,台灣還有冷靜空

間可讓統派向青蛙說理嗎?

富士康招工

Page 7: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7

ECFA與台灣出路

「兩岸經濟關係與台灣的出路」研討會新聞發佈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今天(5月30日)下午在新

竹縣政府大禮堂,以「ECFA是經濟問題還是

政治問題?!----兩岸經濟關係與台灣的出

路」為題召開研討會,吸引近三百名群眾及

工會理事長參加。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桃竹苗

地區籌備會聯絡人羅美文表示,身為一個勞

工運動三十年的老兵,深深覺得此題目對勞

工的重要性,希望透過這次活動,新竹地區

的勞工朋友對ECFA問題也能積極關心、理性

探討。

研討會開始前,新竹縣長邱鏡淳、國民

黨縣黨部主委張逸華上台致詞,高度肯定兩

岸和平發展論壇在新竹縣舉辦此次研討會,

也表達簽署ECFA對台灣經濟的重要性。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之一、中國統一

聯盟主席紀欣在引言時指出,維護及深化兩

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只是國民黨的責任,而是

人人有責,兩岸和平發展論壇自4月25日之後

第二度舉辦ECFA的研討會,就是體認ECFA的

議題十分重要,希望新竹縣這一個工業大縣

的勞工朋友藉著研討會,能深入了解ECFA與

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以至於與兩岸關係和

平發展的關係。紀欣也表示;論壇將在全省

各地舉辦活動,與基層群眾展開互動。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潘偉華教

授從台灣經濟與企業升級轉型的發展視野的

角度,來說明簽署ECFA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他並指出民進黨在此議題上採拒絕溝通、拒

紀欣主席做引言

Page 8: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2010

06

8

絕理解的態度,是基於政治理由,主要是認

為ECFA將使台獨更無希望。潘偉華還指出馬

英九也需要以「三個代表」:代表藍軍的利

益、代表台灣多數人的利益、代表中華民族

的利益,來化解當前的政策困境。

新竹縣議員林志華認為,執政黨把ECFA視

為經濟問題來處理,反對黨則把ECFA視為政

治問題來操作。他認為從區域經濟整合的大

趨勢來看,只有簽署ECFA,才能避免台灣成

為經濟的「孤島」。

農運工作者、國政基金會顧問詹澈同樣批

評民進黨把經濟問題政治化,以進行惡質政

治鬥爭,而沒有真正關心台灣農村、農業、

與農民的真實處境與需要,吾人應重視ECFA

對台灣經濟社會各層面的影響。

新竹縣議員、同時也是長期的勞工運動

者高偉凱首先分析目前幾種反對ECFA的意見

並不合理,但簽署ECFA並不是萬靈丹。高偉

凱說「ECFA不是萬靈丹,但沒有ECFA則是萬

萬不能」。他同時還指出,台灣目前污染耗

能的產業和依靠美國訂單的生產模式應該改

變,勞工的權益才能改善。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勞動黨主席

吳榮元在結語時指出,如不簽署ECFA,從全

球化和區域經濟整合的趨勢來看,台灣產業

界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會有進一步產業

移轉的可能,則當前結構性失業問題將更惡

化。ECFA既是涉及台灣經濟出路問題,也是

影響勞工就業的重要問題,值得社會各界理

性討論與關心。此外,簽署ECFA,將使得兩

岸經貿進一步的正常化和制度化,則有助於

兩岸和解合作的進程。吳榮元最後表示,兩

岸和平發展論壇將繼續在各地方舉辦類似的

論壇活動,希望關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

的朋友們共同來參加。

新竹縣長邱鏡淳到場致詞

Page 9: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9

ECFA與台灣出路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活動預告

「迎接ECFA 爭取和平紅利」大會時間:7月3日下午1點30分至4點30分

地點:福華國際文教會館二樓卓越堂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30號)

《 稿 約 》

一、《統訊》旨在經由論述、評論、對話與報導,開拓兩岸前瞻視野,促進兩岸統

一大業。

二、《統訊》園地開放,來稿文責自負,歡迎就國際形勢、兩岸事務、台灣形勢評

論、台灣人文歷史等議題來稿。

二、來稿以精簡為主,為文請勿超過四千字,以二、三千字為宜。

三、每月一日截稿,來稿請 E-mail:[email protected]

四、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不願接受刪改者,來稿請註明。

五、來稿請註明真實姓名、通訊處及電話,以便聯繫。

六、要求退稿者請付回郵,但請自留複本。稿件一經刊出,將敬致薄酬。

詹澈發表演說

Page 10: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10

2010

06

認識爭點,增進兩岸政治互信紀欣(統盟主席)

自2008年4月29日胡錦濤會見國民黨榮譽

主席連戰時,首度提出「建立互信、擱置爭

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16字箴言(本文

以下稱16字箴言)後,胡錦濤一年多來不斷

提到「建立互信」四個字,並總是放在16字

箴言的首位,顯示它在兩岸關係發展上的重

要性。今年4月29日,胡連首會滿五週年,胡

錦濤在上海會見出席世博會開幕式的台灣各

界人士時,針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表了四

點新的看法,第一點也正是「要繼續增進兩

岸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

推動力」,再度點出增進兩岸政治互信是兩

岸關係發展的核心。

2008年5月3日,馬英九就任總統前,即公

開肯定16字箴言,並表示它是開啟兩岸關係

新頁極為重要的方針。2009年7月27日馬英

九再度當選國民黨主席,在覆胡錦濤賀電之

回函中,也寫了「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

置爭議、共創雙贏」16字,其中除「正視現

實」外,其餘12字皆與16字箴言相同,被解

讀為對16字箴言的善意回應。但當時國民黨

黨政高層就表示,馬英九刻意把「正視現

實」排在第一,表達兩岸是兩個不同的政治

實體,各自統治,互不隸屬,大陸正視這個

現實,兩岸關係才能往良性方向發展。果

不其然,兩年來,馬英九一再強調「正視現

實」,「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中華

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又於去年8月

同意達賴來台,今年1月底向美國購買64億美

元的武器,重創兩岸政治互信。

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

Page 11: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11

兩岸關係

增進兩岸政治互信才能持續與深化兩岸

和平發展,而首要工作必須先了解兩岸究竟

有哪些方面無法「求同存異」、「擱置爭

議」,以至於影響到甚至破壞彼此之間的政

治互信。瞭解這些阻礙互信的爭點,應有助

於找到化解爭議之道。

「一中各表」vs. 「一中原則」

2008年3月23日,馬英九在當選總統的第

二天國際記者會上說,要在「九二共識,一

中各表」的基礎上重開兩岸對話。兩年以

來,馬英九一再表明,「『九二共識』就是

『一中各表』,而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一

中』就是中華民國;「『九二共識』的精神

就是『求同存異』,對方不會否定我方說

『一中』就是中華民國」。他甚至說過:

「現在是中共近六十年來最熱愛中華民國的

時候!」此些論調,加上他的「不統不獨不

武」,「終其一生也不會見到統一」、「堅

持台灣主體性」,使「九二共識」的焦點成

為「各自表述」,也使過去兩年台灣社會對

於「大陸與台灣同屬於一個中國」的認同並

未增強。

馬上台後,「一中各表」、「一中原則」

的討論也成了藍營學界的顯學。去年11月的

「兩岸一甲子」研討會,以及今年4月初的

「本栖會談」上,大部分台灣學者要求大陸

「淡化一中原則,接受一中各表」、「正視

中華民國存在的現實」。渠等措詞之強烈,

令與會的大陸學者感嘆良多。邵宗海認為

「一中原則」在台灣已逐漸被妖魔化,兩岸

當局應以「領土和主權完整的說辭」來取

代「一中原則」,這既符合台北的「憲法

一中」立場,也不違反北京的「一中原則」

(《旺報》2010年4月20日)。王曉波解釋馬

英九強調「各表」,是因為在「一中憲法」

下,「一個中國」只能是中華民國,而不

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能兩者都是,這

就是「互不承認、互不否認」。張亞中則認

為「一中各表」形同「偏安自保」,兩岸應

「一中同表」,以「一中三憲」走向兩岸統

合。

綠營至今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接受

「一中原則」。但為向選民表達民進黨非

「逢中必反、鐵板一塊」,民進黨主席蔡

英文5月 日在「十年政綱研討會」中拋出:

「民進黨不排除在不預設政治前提下,與中

國進行直接並實質的對話」。此不許別人預

設立場,自己卻先預設立場的要求,已遭國

台辦鄭重駁斥。只是主張「民共兩黨應儘快

展開會談」的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堅持:民

進黨的台獨主張與大陸的「一中」原則都只

是「圖騰」;如果大陸同意把「一中原則」

交由台灣2300萬人公投決定,其結果民進黨

就必須接受(《旺報》2010年5月31日)。

筆者以為,儘管兩岸當局對於「九二共

識」內容有歧見,但都承認該共識的核心是

「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也因

此,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能重新展開對

話,兩岸關係能和平發展。但兩年下來,大

陸決口不提「一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

灣當局卻無時無刻不把「『一中』就是中華

民國」、「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掛在

口上。台灣有人說,這是因為國際上普遍認

Page 12: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12

2010

06

定「一中」指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

不得不強調中華民國的存在與其主權獨立。

也有人抱怨中共打壓中華民國。其實,根據

國際法,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state

of China),認定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

和國政府代表「中國」,享有國際法上的

權利,負擔國際法上的責任,係兩岸國際勢

力消長所致,也是國際法終於正常「運作」

(practice)的結果,並非出於大陸蓄意打

壓或否認中華民國。

台灣當局應可看見,過去兩年,大陸以

行動證明「內外有別」,不僅配合馬政府的

「外交休兵」,也對台灣在參與國際活動上

釋出極大善意。筆者以為,隨著中國國際地

位大幅提升,國際上的「一中共識」已然堅

固不搖,中國大陸已無需擔心台灣與之競爭

「中國的代表權」,這應有助於未來解決

「中華民國定位」的問題。

歷史昭示我們,「一中原則」是決定兩岸

關係的根本因素。有它,中國的領土與主權

才從未分裂,台灣才能保留「一中憲法」,

兩岸關係也才能走向和平發展。筆者以為,

16字箴言中的「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其

實就是願意也已經「正視現實」。台灣當局

既也同意「擱置爭議、建立互信」,就應該

站在中國歷史傳承、中華民族的至高點上,

坦然接受「一中原則」。

「中華民國定位」vs.「結束政治對立」

5月15日「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慶祝活動籌

委會」鄭重宣佈,政府將召集學界撰寫「中

華民國百年發展史」,建立「中華民國在地

化」的「轉型史觀」。這不僅意味中華民國

將與台灣本土做更深的連結,也透露出馬英

九要進一步強化中華民國植基於台灣,不再

是「一中憲法」中的「固有疆域」。「中華

民國在地化」是否能拉抬國民黨的聲勢與選

票,尚不可知,但已有人擔心該論述是把中

華民國當作「獨台」的取巧工具,一步步走

上李登輝的「中華民國在台灣」路線。

5月25日傳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白紙黑字並

以口頭重述「中華民國是一個流亡政府」、

「是威權性與中國性的綜合體」。「流亡政

府論」立即遭國民黨府院黨譴責是「矮化國

格,自我否定」,綠營有政治人物及《自由

時報》出面相挺,但正在參選的高雄市長陳

菊說:依目前的民主狀況,中華民國不是

流亡政府,「目前台灣正式名稱是中華民

國」。

藍營媒體紛紛以中華民國早已直接民選,

建立堅強政權主體性;民進黨從建黨參與

選舉開始,即已進入中華民國體制;民進黨

年底要競逐五都等等為由,反駁「流亡政府

論」。《中國時報》5月31日社論又指出,即

使國民政府1949年「流亡」來台,但當時仍

為多數國際社會所承認,並未「亡國」。同

一天《聯合報》社論在痛斥台獨之際,居然

指稱「『流亡政府論』必然掉入『中共同路

人』的統一戰線,不啻搶在北京前頭否定了

中華民國」。

蔡英文此時此刻提出「流亡政府論」,

當然是想鼓吹台灣選民(包括外省人第二代

第三代)唾棄具「威權性與中國性」的國民

黨,以取得五都選戰的勝利。但該論調更想

Page 13: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13

兩岸關係

讓李扁的「去中國化」延續下去,也希望藉

此吸納外省族群,逐步走向台獨。蔡之動機

及目的,的確應該大批特批,只是藍營的種

種駁斥本身有不少問題。筆者以下試舉幾

例,謹供參考指正。

首先,「流亡政府」(government-in-

exile)通常是指流亡至他國的政府,而台

灣在1945年就回到中國的懷抱,國民政府

1949年遷到中國的領土台灣時,並未流亡至

外國,因此不是「流亡政府」。但有些國

際法學者認為,當絕大部分中國領土在1949

年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政府統治,國民

政府遷台後,僅在台澎金馬產生「效力」

(effectiveness),又始終未放棄對於全中

國的「權利主張」(claim of right),中

華民國政府可歸類為「流亡政府」。其次,

一個地區所採取的政治體制或其經濟狀況,

與其是否構成「國家」(state)沒有任何關

係,換言之,直接民選與經濟起飛不會改變

中華民國是不是流亡政府的本質。再者,聯

合報〈黑白集〉5月18日稱「台獨得以滋長

的根本原因,就是北京不承認中華民國」,

這種論調不僅漠視事實,缺乏對國際法的認

識,也有刻意製造「仇中」之嫌,除作者可

得到情緒宣洩,實在無助於解決中華民國定

位的問題。

中華民國確曾是台灣的最大公約數,但歷

經李登輝的「兩國論」、陳水扁的「一中一

台」,中華民國早已變質。尤其,卸任後的

李登輝2003年8月23日公開表示「中華民國已

不存在」、「中華民國只是個名字,不是一

個國家」。而陳水扁雖表示在他任內要正名

制憲「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但他仍於2005

年6月第七次修憲廢除國民大會後,展開長

達兩年的「第二階段憲改」,希望「正名制

憲」,正式終結中華民國。陳水扁2007年8月

31日問「中華民國是什麼碗糕?」2009年坐

在牢中,還曾以「前任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總

統」的名義,向美國最高法院告狀。

李扁兩位本省籍總統先後將中華民國視

為一個早該被拋棄的道具或空殼子,才是真

正否定中華民國。對於不少原本就認為國民

黨是外來政權的本省人而言,他們本來就沒

有「中華民國情結」,自然不必「捍衛中華

民國」,他們比較容易接受綠營宣傳的「馬

英九傾中賣台」。對於因家庭背景或受中華

文化薰陶,而有民族感情或大中國思想者,

或從小習慣於中華民國作為國號者,或擔心

自己做不成中國人者,在沒有別的選擇下,

他們確實很難接受中華民國這個殼的消失,

也因此比較容易聽信「中共打壓中華民國

論」。不過,依筆者之見,不論是以上哪

一種人,恐怕都不會滿意「中華民國在地

化」,因為它不可能改變中華民國的困境。

馬英九就職兩週年記者會

Page 14: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14

2010

06

就國際法(係國家之間的法律)而言,

台灣海峽兩岸的問題,從來不是「中華民國

vs.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國家之間的問題。

具有幾千年歷史的中國,儘管朝代政權更

替,一直是延續的,也始終是同一的國際法

主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既沒有消滅

舊的國際法主體,也沒有產生新的國際法主

體,也就是說絲毫不影響中國的國際法主體

地位,至於兩岸的分立對峙,只是中國的內

政範疇。基上,台獨確實有必要終結中華民

國,與「中國」脫離關係,統一則只要解決

「上世紀四十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延續的政

治對立」,無需「消滅中華民國」或「砍中

華民國的頭」。

為正面迎戰中華民國定位的問題,大陸學

者已著手研究化解中華民國難題的各種可能

性。例如上海學者章念馳在〈創條件解「中

華民國」難題〉一文中表示,「面對中華民

國是需要條件的」、「支持兩岸和平發展,

就會給雙方創造這樣的條件」(中評網2010

年5月3日)。該文雖未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但已表明只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深化,

兩岸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必可創造出解決難

題的條件。廈門學者劉國深提出,「加強政

治互信不只是雙方在既有的互信基礎上,繼

續擴大兩岸領土和主權一體性的認知交集,

也該默認或接受『一個中國境內兩個競爭中

國代表權的政權差序並存』的現實。」該主

張透露出只要台灣當局堅守「一個中國」

與「領土和主權從未分裂」基本立場,中

華民國政府應被認可為有效治理台灣的「政

權」,兩岸可以在那個基礎上進行平等協

商。此論述是否能增強兩岸政治互信,在兩

岸展開政治對話時有助於化解中華民國的定

位問題,值得期待。

「擱置統一」vs. 「復歸統一」

馬英九5月初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時

語出驚人,「大陸在口頭上擱置對統一的要

求,台灣淡化獨立主張,彼此致力於維護和

平。」該「擱置統一論」遭國台辦鄭重否

認,但5月19日馬英九舉行就職兩週年中外記

者會再次強調,他任內不論四年、八年,都

國台辦主任王毅會見許歷農與台灣退休將領

Page 15: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15

兩岸關係

不會與中國大陸談判任何有關統一的問題,

他還把兩岸關係定位成「和平護國」,不會

讓中華民國主權、尊嚴受到影響和傷害。同

一天,《自由時報》首頁登出〈王曉波:馬

的方向是終極統一〉,使馬英九的統獨立場

再次成為台灣社會焦點。

馬英九的統獨立場始終受人關注。2005年

底,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對美國《新聞

週刊》說「我們黨的終極目標是統一」;次

年2月14日國民黨卻在《自由時報》刊登「尊

重台獨選項」廣告;3月底馬在美國說「中華

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不需

要獨立兩次」;2007年競選總統期間,馬提

出「不統不獨不武」,宣示在其任內決不推

動統一,並說過:可能在其一生之內也見不

到「統一談判」。

王曉波認為「一中憲法」的大方向是終

極統一,馬英九既遵守憲法,其大方向只能

是終極統一;而馬英九的「不統」是治權的

「不統」,「不獨」才是針對主權(《海峽

評論》社論234期,2010年6月1日)。北京學

者李家泉隨後呼籲「終極統一既主張統一,

又反對急統,而欲待時機成熟時,水到渠成

也,有何不可?」(中評網2010年6月3日)

儘管有兩岸學者理解馬的苦衷,但其「不統

不獨」、「堅持台灣主體性」與「台灣前途

由2300萬台灣人決定」,確實使得李扁刻意

營造的「拒統」氛圍繼續蔓延,令人遺憾。

儘管和平發展是當前兩岸關係的主軸,

儘管大陸對台工作始終抱持「先易後難、先

經後政、把握節奏、循序漸進」立場,和平

統一是大陸一貫的立場和明確的目標。而16

字箴言中的「求同存異」指的是擱置爭議,

決非擱置統一。和平發展也因此被大陸學者

解讀為和平統一的「初期階段」、「基礎階

段」、「過渡階段」或「社會準備階段」。

同時,大陸愈來愈理解「台灣台胞是發展兩

岸關係的重要力量」,要「以兩岸和平的方

式,以兩岸民眾都能接受的方式來實現和平

統一」,必須「使台灣更多民眾能夠理解並

形成共識」(《亞洲週刊》專訪國台辦主任

王毅稿2010年3月18日)。從大陸近期在ECFA

協商中不斷「讓利」,擴大與台灣各地區各

階層各領域的交流合作,並強調文化交流

將是2010年的重點工作,可看出大陸在落實

「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方針方面有更具體全

面的方向。

胡六點說:「兩岸復歸統一,不是主權

和領土的再造,而是結束政治對立。」既是

「結束政治對立」,不僅沒有「消滅中華民

國」的問題,反而可以讓台灣人民享有全中

國的領土和主權。針對怎麼樣才算「結束政

治對立」,筆者以為,兩岸日後簽訂和平協

議,應該只是兩岸正式結束敵對狀態,「結

束政治對立」恐怕還有待在其後的統一談

判。

統一雖不是當前台灣的主流民意,但「存

在並非就是合理」,進步的力量總是由少

數變成多數的。民心是化獨促統之本。要如

何讓民心化獨促統,的確需要時間,需要努

力,更需要在國民兩黨,藍綠之外,民間社

會有一股支持統一的聲音與勢力。

Page 16: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16

2010

06

警惕日本在朝鮮半島危機中之侵略擴張-與兩岸和平統一之關係

印鐵林(美國華府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

自從南韓「天安艦」被爆破,導致兵艦

沉沒,45個水兵死亡以來,朝鮮半島掀起了

危機的巨浪,尤其在調查後,美、日、南韓

更確認天安艦為北朝鮮所炸沉,發動數十年

來最猛烈的宣傳攻勢,並配合軍事調動與演

習,大有不達目的,不惜發動對北朝鮮的戰

爭的架式。筆者的問題是:如此美日南韓嚴

密配合,大張撻伐,其各自的目的是甚麼?只

是想摧毀北朝鮮嗎?還是有更根本性的戰略思

考?本文試簡短分析如下:

一、美日南韓無意大舉發動朝鮮戰爭,

而是向中國擠壓實利

這些年的所謂「朝核」危機,世界媒體,

也包括華人的媒體與知名或不甚知名的評論

家均表達危機之嚴重,大大為再度爆發朝鮮

戰爭而擔心。筆者數次為文,均明確表示絕

無可能。此次「天安艦事件」所引起的危機

雖較激烈,美日南韓的決心亦較大,但其目

的仍不是找藉口發動第二次朝鮮戰爭,而是

對中國威嚇以求得實質性的經濟與地緣戰略

利益。

第一次朝鮮戰爭發生在以美蘇為首的資本

主義陣營與社會主義陣營鬥爭的1950年代初

期。是時,兩方鬥爭尖銳,尤其中國大陸社

會主義的力量獲得成功,蘇聯史達林亦雄心

勃勃,金日成欲統一朝鮮,又獲蘇聯支持,

因此打起來了。今日之2010年,美國已多處

有戰火,經濟亦有根本性的問題待逐步解

決,史達林式的人物今日亦不復存在。北朝

鮮的目的只是想走出困境,與美建交,至於

張牙舞爪的美、日、南韓之目的,筆者認為

是對中國戰略與經濟擠壓,而欲進一步獲取

實利。

(一)美國的目的

美國對中國的最高戰略是在經濟所謂「全

球化」的進展中,使中國在國內社會結構

上產生重大問題,政治思想上徬徨於十字路

口,在經濟上從中國獲取大利。在如此情況

下,以戰略恐嚇不斷使中國退讓。美國如今

在朝鮮半島以「天安艦事件」所引起的危機

中,超過以往以最強大的態勢向中國逼來,

意欲中國進一步在各方面,全球性地讓步。

筆者認為此次更直接的目標是逼中國在台

灣、東海以及南海最根本主權問題上讓步

──實質的讓步,未必名義上之讓步。

(二)日本的根本目的以及半島危機後

之戰略擴張

在東亞,中國與日本是有結構性之根本衝

突的(請參閱筆者〈美國東亞之「父子孫」

戰略及中國應有之對策〉,以及〈再論美日

Page 17: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17

朝鮮半島危機

的「父子孫戰略」及中國應有

之對策〉二文,分別載於《海

峽評論》71期及176期)。日本

的根本東亞政策,就是在《美

日安保條約》的保護下,與中

國爭東亞之霸權,擊敗中國。

在這個總綱領下,歷年表現均

是對抗中國的。這次「天安艦

事件」半島危機以來,在很短

的時間裡,日本就作了以下的

戰略性擴張:

(1) 在5月26日,日本放棄

了要美國搬遷普天間基地的要求,以討好美

國,緊抱《美日安保條約》。

(2) 通過沖之鳥島保全法,正式劃定其專

屬經濟水域。

(3) 在離台灣僅110公里之與那國島,計

劃重畫防空識別區,即擴大其識別區。其區

已全面壓縮至台灣本島附近。

(4) 日本支持南韓,宣布單方面經濟制裁

北朝鮮。

(5) 中日南韓通過「2020合作展望」,但

日本趁機拉攏南韓,欲與之先行建立自由貿

易區。

在很短的時間裡,日本劍及履及的擴張行

為明確迅速,十分驚人。

(三)南韓之目的

危機產生在朝鮮半島,而半島南半部的

南韓卻不是有自主權的重要戰略玩家。它是

在美國戰略與思想影響下,被動的跟著蹦

跳的,是仇視北朝鮮的美日南韓團伙的小兄

弟。此次危機中,親美的李明博趁機進一步

打擊北朝鮮,靠近美日,如果戰爭爆發,南

韓與北朝鮮同為戰場,受害之殘烈不在話

下。南韓或許寄望北朝鮮能迅速瓦解,實現

由其統一朝鮮半島之美夢。在此層次上,當

視中美戰略鬥爭之高下了。筆者認為,美國

今日尚不敢有此奢望,南韓在感情與情緒上

的臆想或是有的。

二、朝鮮危機與兩岸和平統一之關係

兩岸已走向和平發展階段,但如何由和平

發展走向和平統一,而不是走向和平獨立?

筆者以為根本,甚至是最必要之一個條件就

是兩岸人民要產生民族與國家之認同感,而

此認同感必從戰略的洗禮中方能產生,方能

較迅速、直接、有力地產生,而這就必然是

中國大陸對美日,尤其在與日本的戰略較

量中,能強悍地、有智慧地與台灣產生共同

體,一同完成歷史使命。如今,這種危機,

也是機會,應該說是逐漸要來臨了。成功

之要素,在於主動地創造把握,而不是被動

韓國海軍警戒艦在海上巡邏

Page 18: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18

2010

06

地,無可奈何地,退讓地應付,如此,將會

失去台灣同胞的敬意與可靠感,因此,民族

與國家的認同感將無法產生。

三、溫家寶為半島危機之南韓日本行

這次溫家寶總理至南韓與日本一行,與南

韓總統李明博與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會談,

本在南韓的中日韓第二屆領袖會議,此次也

就自然以半島危機為談話之中心議題。溫家

寶之談話精神與立場,可以歸納為下面幾

點:

(1) 呼籲克制,避免發生衝突,如有衝

突,中國最受害。

(2) 中國並不認同「天安艦」為北朝鮮魚

雷炸沉之調查結果,主張重啟由中美南韓、

北朝鮮主導之重新調查。

(3) 溫家寶離日時強調,如有戰爭,朝鮮

本國人民受害最大,中國也不能倖免。

筆者對溫家寶之談話立場分析如下。呼

籲克制,避免衝突與戰爭,乃當然之選擇,

亦中國真誠之表達。不認同美韓等將「天安

艦」沉沒之責任完全歸之於北朝鮮,主張重

新調查,可說從根本上否決美韓以事件掀起

危機之根據;最後強調如有戰爭,本國人民

受害最大,乃正告南韓不必再鬧,你得不到

好處;強調中國也不能倖免,乃警告美日

韓,如鬧大了發生戰爭,中國也不會坐視。

面面俱到,可圈可點。

西方歷史鑄造於鐵血,日本傳統乃軍國主

義,中國恐必有軍事行動配合,美日等國方

能重視並認同溫家寶之談話。

「天安艦爆沉事件調查報告」疑點重重田立仁(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法學博士、統盟盟員)

一、一口咬定「找到真兇」?

2010年3月26日,南韓海軍巡邏艦「天安

號」在北緯三十八度停戰線附近的黃海白翎

島灰色水域爆炸斷裂沉沒,艦上四十六名官

兵喪生。

南韓當局面對內部壓力,找其外國盟邦

美國、澳洲、英國、瑞典自行成立了個多國

「軍民聯合調查團」。2010年5月20日,「軍

民聯合調查團」正式公佈調查報告,舉出

各種「證據」,直指南韓海軍「天安艦」是

遭到朝鮮人民軍海軍的小型潛水艇以魚雷攻

擊而沉沒的。該報告中多次使用「確信」、

「確認」、「相符」等文字,並在結尾稱:

「基於所有上述有關事實和各種分析,我們

已達成明確的結論:天安艦爆沉是因為一枚

朝鮮魚雷於艦體外引發水下爆炸所致,證據

也充分的指出魚雷是由一艘朝鮮潛艇所擊發

的結論。再無其他可能的解釋。」。

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權力機關

「國防委員會」,在該南韓調查報告公布卅

分鐘後即發表聲明,指稱南韓的調查結果純

屬捏造,並宣布將派檢證團前往南韓確認相

關物證,且聲明若朝鮮因此受到任何侵犯利

益的境外制裁行動,必要時不惜發動全面戰

Page 19: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19

朝鮮半島危機

爭回應。

二、南韓調查報告內容重點

本文作者翻譯完天安艦的調查報告全文

後,總整出其內容重點為:

(一)確認天安艦的水下爆炸主因與過

程:主因是「魚雷攻擊導致沉艦」,排除如

觸礁、金屬疲勞破裂、觸及水雷、船舶碰

撞、艦體內部爆炸等外界猜測原因。而南韓

所陳述的詳細過程則為:

1.有一個水下武器系統向該艦發射一枚自

動導向魚雷,該魚雷彈頭約250公斤爆炸當

量。

2.該魚雷接近到天安艦瓦斯渦輪室中心點

左舷外約3公尺處、深度6至9公尺引爆。屬水

面下爆炸、艦體外爆炸。

3.該水面下爆炸、艦體外爆炸產生強烈水

下衝擊波及氣泡體膨漲效應,力量穿透船體

下方,並射入天安艦左舷瓦斯渦輪室,隨後

該艦爆炸、斷裂、沉沒。

4.該攻擊天安艦的魚雷,是朝鮮民主主義

人民共和國製造;最初聲明該攻擊天安艦的

水下武器系統是一朝鮮人民軍海軍的小型潛

水艇。但是5月22日南韓朝鮮日報又改稱「政

府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潛艇不隸屬軍方系

統的「朝鮮軍方」,而隸屬情報特戰系統的

「朝鮮偵查總局」。總之,南韓認定是朝鮮

軍、情單位幹的。

(二)提出調查採用的研究方法:報告中

提出的調查方法,大致有八種,可說洋洋灑

灑:調查船體結構法、生還者及目擊者訪談

法、死者遺體法醫檢驗法、地震波和亞聲波

紀錄分析法、水下爆炸電腦模擬實驗法、白

翎島海流分析法及田野收集魚雷零件法,最

後一段還可看出南韓進行了與西方的跨國軍

事情報交換分析。

三、南韓報告的推理問題

(一)艦體外爆炸就真是魚雷所致嗎?

在吾人無法親自檢視天安艦艦身的情形

下,若假設南韓對天安艦的結構調查尚屬客

觀科學的話,則天安艦「受艦外外力衝擊

到艦內瓦斯鍋爐室」而爆炸沉沒的這個假設

也可成立,問題是:艦外爆炸就是魚雷幹的

嗎?目前對撈到的魚雷殘骸,是否確實是用

來攻擊的「凶器」,也不一定成立,因為該

一個魚雷殘骸上的手寫韓文「一號」能證明什麼?

Page 20: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20

2010

06

海域經常就是朝鮮與南韓海軍出沒與發生大

小衝突的灰色海域,魚雷有可能是先前就因

其他原因落在海底的老殘骸,換言之,南韓

是撈到了魚雷殘骸,推斷他是「凶器」,但

是是否還沒撈到更關鍵的「凶器」?我想大

海撈針,是誰都不能保證的事情了,既然如

此,還是不能排除天安艦是遭遇繫留海床水

雷、漂流水面水雷等接觸引爆的可能性,但

是還是一樣,南北雙方,甚至美軍,都有可

能在該海域暗中佈雷的可能,甚至也有故佈

疑陣,使用對方水雷來推卸責任的可能,

畢竟魚雷也好、水雷也罷,朝鮮既然都有出

國到國際武器市場,第三國或美國都能直接

或間接從國際軍火市場獲得時,就不能一概

而論凶器誰屬,因為「製造者」不一定就是

「使用者」。不然,朝鮮的出口魚雷說明

書,怎麼會被南韓軍方收藏並於報告中拿來

當做證據?南韓自己不就說明了朝鮮製造出

口到國際的產品,南韓就有收藏、甚至轉而

使用的例子了嗎?

(二)當事人證詞可信嗎?

南韓「訪談法」報告中,最有趣的是在當

地海域一個前線離島當晚值勤哨兵的說法,

說他看到「約 100 公尺高的柱狀白色閃光,

為時 2 到3 秒」,但天安艦出事時,為當地

時間3月26日晚上9時45分許,除非天安艦靠

近該島嶼航行,該士兵當時又戴著夜視鏡,

否則不可能看到這麼清楚,也不能排除該士

兵在夜間目視時被海流激起的平行視角海

浪、甚至鯨魚噴水誤導的可能性。

而該艦官兵遺體竟然都沒有「因碎片或燒

傷引起的傷痕」,只有「骨折及撕裂傷」,

也是不合情理,因為鍋爐室爆炸,艦身都因

此斷裂了,怎可能沒有連一個有碎片或燒傷

傷痕的遺體都沒有?當時事故發生後,當下

就有很多海軍掉入海中,因此也可能有人員

逃生溺斃,溺斃者遺體當然就不易有外傷;

而「骨折及撕裂傷」也可能是逃生時所致,

怎能一概認定是「水下爆炸產生衝擊波及氣

泡體膨漲效應」導致的?

(三)魚雷殘骸真是朝鮮製嗎?

1.南韓從出事地點打撈到的魚雷推力軸殘

骸上,發現用藍色字體寫着「1號」的字樣,

南韓比擬七年前獲得的「真正朝鮮製魚雷」

標記方式後,發現相似,因此宣佈打撈到的

殘骸也是「朝鮮製魚雷」。但該字體不是陰

刻,也不是印刷字體,而是手寫體。南韓方

面已有人提出質疑稱:「在海水中泡了兩個

月時間,字體還能這樣非常清楚?」南韓

軍方對此表示:「好像是用防水的油性筆寫

的」、「軍方已着手分析墨水成分」。

我們可想想,報告發布前,這些「專家」

竟沒想過先分析墨水的成分,而僅從外表字

樣就做結論?是號稱專家的人不專業?還是

打撈天安艦

Page 21: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21

朝鮮半島危機

故意迴避的邏輯?

2.又有人質疑:僅憑書寫體韓文一個字,

也不足以證明是朝鮮寫的?但南韓軍方卻提

出:「其他國家沒有必要用韓文標記」、

「俄國和中國魚雷會以他們的本國語言進行

魚雷序號標記」的奇怪論點。但難道會把韓

文寫在武器上的人,全球只有朝鮮嗎?

3.還有質疑稱:既然憑書寫體韓文一個

字,可以證明朝鮮是肇事者,朝鮮為何在發

動魚雷攻擊時,不去掉這一「指紋」?南韓

調查組的一位有關負責人解釋說:「韓文標

記應該是朝鮮技術人員在製造魚雷的過程中

寫上去的。字樣並非寫在成品魚雷的外殼,

而是朝鮮技術人員在製造過程中臨時寫在配

件上。因此不是印刷,而是用油性筆寫上去

的。製造完畢的魚雷會包上鋁合金殼體,在

魚雷爆炸導致鋁合金殼體脫落之前,根本看

不到殼體內配件(推力軸)上寫的字樣。魚

雷爆炸後配件上寫的字樣就會暴露出來,朝

鮮軍方可能忽略了這一點。」

該說法就更有趣了,如果沿用南韓的上述

推論,繼續來推論,則一位朝鮮的魚雷裝配

技術人員,有必要在「內部」零件上,使用

一支「在海水中泡兩個月,字體還能讓大家

清楚欣賞」這種功能的油性筆嗎?

一個魚雷殘骸上的手寫韓文「一號」能證

明什麼?

4.繼續分析下去,就更難解釋了:南韓是

拿打撈起來的殘骸跟七年前獲得的朝鮮魚雷

的「序號編寫方式」比較,並拿朝鮮的出口

魚雷說明書,得到魚雷是朝鮮製的結論,那

請問為何不去分析更具決定性的魚雷構成金

屬材料比較?兩個魚雷若比較後有許多金屬

部件材質成分高度相同,不是更有說服性?

那枚作為「對照組」的七年前魚雷,為何也

不公開取信於人?難道是只有「韓文標記方

法相同」而「魚雷零件金屬成分分析大不相

同」?因此,這樣的「科學辦案」結論,實

在是有點讓人質疑這群「國際專家」的心

態!

(四)朝鮮製的魚雷就只能由朝鮮潛艇

發射、引爆?

李明博召開緊急保安會議

Page 22: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22

2010

06

好吧,我們就假設該魚雷是朝鮮製造的,

該魚雷也擊沉了天安艦,但朝鮮製的魚雷就

只能由朝鮮潛艇發射、引爆?南韓在本報告

中最大的邏輯問題,首先就是前述的「製造

者不一定是使用者」的思想誤區:南韓似乎

不懷疑以下事項:有無可能該魚雷是由陰謀

第三國從國際市場上故意買來製造南北緊張

的?朝鮮製的魚雷就只能由朝鮮潛艇發射、

引爆?不會由其他武器載具攜帶、發射?不

會有其他陰謀國家暗算發射?

南韓最後咬定「朝鮮潛艇」發射的理由,

有兩點,一是天安艦爆沉前後共六天內,

西方國家情報證實有朝鮮潛艇離港下水又返

回港口;二是南韓還宣稱因為南韓情報單位

「已確認」在事件發生時,鄰近國家的潛艇

均停泊或接近其各自的基地活動。表面上

看,好像合理,只有朝鮮潛艇在黃海遊蕩,

各國潛艇都乖乖在家,所以一定是朝鮮幹

的。實際上南韓的第二點,明顯是個沒有軍

事常識的說法,因為該情報主要由澳洲、加

拿大、英國、美國、南韓總整出來的,中

國、俄國、日本等周邊國家,我想並未受

邀參與調查報告,因此當時在黃海或東海演

習或活動的中俄日潛艇訊息,怎可能全提供

給南韓全部知悉?就算是南韓的親密盟友美

國,也不可能提供當時所有美國潛艇在中國

近海活動的路徑給南韓吧!

四、南韓調查報告讀後感

天安艦事件,是必需要找出肇事原因並

釐清責任歸屬,但是提出一份漏洞百出的報

告,又引發區域軍事緊張、危及東北亞各

國的和平局勢及各國人民的崇尚和平生活心

願,就顯得這份本來要來解決事端的調查報

告,反而是來把事情鬧的更大、是來使國際

間更喪失互信、是來使事態發展更不可開交

起來的。希望南韓日後能更在這種重要事件

上提出精確化的證據及邏輯論證,以免因南

韓一方的誤判形勢,而再度啟動南北六十年

前百姓的戰爭離亂悲劇。

打撈上岸之天安艦艦尾部分

Page 23: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23

朝鮮半島危機

韓戰將重演嗎?毛鑄倫(統盟執委)

南韓官方與民間及引進主要包括美、日專

業人士的「官民合同調查團」,於5月20日

上午10時,正式公佈發生於3月26日的「天安

號」軍艦,在黃海被魚雷炸沉事件的調查結

果,直指此艦係由北韓小型潛艦發射的自製

魚雷攻擊爆炸沉沒,艦上官兵46人死亡。

北韓在這一宣佈之後30分鐘作出回應,駁

斥調查報告純屬捏造,若因此遭受任何侵犯

其利益的制裁行動,必要時將不惜發動全面

戰爭。在1950年韓戰爆發後的60周年,兩韓

間的敵對緊張在今年此時戲劇性的頻臨新的

大戰邊緣,只是,北韓如今已是一個握有核

飛彈的軍事強權。萬一朝鮮半島再起全面戰

爭,其後果將難以想像。基於此,兩韓當局

應知所自制,而雙方後面的大國,則更將致

力降溫,儘可能的避免被牽連捲入,落於池

魚被動。

在這一嚴重危機進行的同期間,一些相

關事實也在發展,它們應該被一併觀察與理

解,或可有助於掌握今天韓半島問題的真實

面,或可有助於中國準確有效的面對處理與

兩韓的關係。

(一)「天安艦」遭擊沉之際,正值美

國與南韓聯合舉行代號「關鍵決心-禿鷹」

的軍演,演習目標就是監控北韓軍事活動。

參與演習的美、韓數十艘火力強大先進的現

代化裝備艦隻,操練的重要項目,包括針對

「來犯」的北韓,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摧毀之。美軍出動4艘「神盾級」軍艦主導軍

演進行,並與其它友艦配置46枚魚雷備戰。

這種軍力對北韓而言,是全面壓倒性的。而

北韓一艘小潛艦能夠切入演習區,輕易鎖定

貼近南韓軍艦,以一枚魚雷攻擊便正中目

標,再神不知鬼不覺的脫離現場,南韓則費

時約55天搜證調查,才確定元兇,這一過程

令人未敢盡信「調查結果」,更對美軍當時

在幹什麼感到不可思議。

(二)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日,5月初規

模龐大但低調訪問北京,此間媒體相關報導

指稱,金與溫家寶的會談並不愉快,金乃縮

短日程提前返國。但由之前「天安艦」事件

突發及金正日離京後的「調查結果」,可知

北韓應警覺到有大事醞釀,金正日親訪北京

如非求助,即為共商因應此項危機。日本報

導的,溫拒金所要求之超出聯合國安理會制

裁框架的額外援助,金、溫不歡而散說法,

似出情願臆測。

(三)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財

政部長蓋特納、太平洋美軍司令威勒德等包

括16位部長、副部長的200人代表團,已定

於5月24日在北京與中方舉行歐巴馬上任後

的第二輪「戰略暨經濟對話」。而此次規模

之大、層級之高,可謂空前,反映出美方刻

意表演的「重視」態度;另外也包含有以密

Page 24: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24

2010

06

集兼全面的方式與中方對話,藉此大量提供

中方不同範疇與內容的現階段美國意見與關

切,以掌握與分析中方的思考與決策反應,

俾有助於美對中戰略的大範圍多層次評估與

調整。

但此次大拜拜式的「對話」(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S&ED),應不可

避免的將以朝鮮半島問題為重心。要言之,

北京如依美、日的期許有效節制平壤,展現

「負責任」風範,固符合西方霸權在此區域

的利益;若因此竟激反北韓,伏下中、朝分

歧衝突之憂,則更為美、日樂見期盼之大

利。中國是否如此行為,自應完全以本身的

利益為立場思考與決策,但無論如何,務須

避免讓北韓有中國因「近利」而惡待或不

遜於它的感受,中了美、日之計,讓它們稱

心。此事中國要有盡其在我的度量,上國大

邦本就該以寬仁事小也。

聯合調查團說明海軍戒哨艦損壞情形

統盟大事紀(05/13-06/12)

05月13日 河北省海外聯誼會一行13人拜訪中國統一聯盟,紀欣主席出面接待座談,並

進行餐敘。

05月14日 召開第18次工作會。

青島市台灣同胞聯誼會一行10人拜訪高屏分會。

05月16日 紀欣主席、謝尚文秘書長、李尚賢副秘書長、戚嘉林部長獲邀出席甘肅省天

水市伏曦學術研究會說明會與餐會。

江西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拜訪桃竹苗分會。

05月19日 統一大講堂由林啟洋執委演講「福建紅色之旅」。

05月20日 本盟顧問周法平先生公祭於第一殯儀館舉行。

05月21日 召開第14次執委會。

05月26日 統一大講堂由淡江大學林金源教授演講:「從ECFA談台灣統派運動該努力的

方向」。

05月28日 召開第19次工作會。

05月30日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在新竹縣政府大禮堂舉辦「兩岸經濟關係與台灣出路」研

討會,紀欣主席前往參加並作引言人。

05月31日 高屏分會會長楊心民請辭,分會召開臨時執委會,推舉副會長陳昭雄為會長。

06月02日 統一大講堂由毛鑄倫執委演講「韓戰會重演嗎?」

06月04日 召開第20次工作會。

06月09日 統一大講堂由蔡裕榮執委演講「汶川地震人民至上」。

06月11日 召開第21次工作會。

06月12日 青年部舉辦2010年青年夏令營行前講習會。

Page 25: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25

中美對話

「碰碰車時代」的中美軍事交流趙念渝(上海國際關係學院副研究員)

「中美戰略對話空檔」中的高層會晤

5月24日至25日,按中美雙方商定,第二輪中美

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美方由國務卿克林

頓和財政部長蓋特納領隊,包括16至18位內閣成

員在內的200位各級官員的龐大代表團浩浩蕩蕩抵

京,兩國40多個部門近50位元負責人參加對話,

陣容之強大,場面之恢宏,實屬罕見。

中美雙方在會談前的新聞發佈會或簡報會上都

指出,美中戰略經濟對話中,戰略部份將關注在

金融問題、區域合作、氣候變化、北韓、伊朗、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問題等;在經濟對話部份將重

點討論有關貿易與投資壁壘;人民幣匯率市場

化;增加中國經濟增長對內需的依賴等。不過,

在希拉蕊和蓋特納率領的200來人的團隊中,還包

括了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以及國防部助

理部長葛列格森,這是很意味深長的。

據境外媒體報導,5月25日,在中美戰略對話

的空檔,中美軍方高層在北京舉行會談,中國人

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與美國太平洋司令部

司令威拉德以及國防部助理部長葛列格森舉行了

會談,這次會談是今年1月北京因奧巴馬對台軍售

而宣佈與美方中斷軍方高層交流以來,中美兩軍

之間首次舉行的高層會談,此次會談的背景是:

(1)這次會面是應美方要求的,因為中美雙方中

斷軍方高層交流的責任全在美方;(2)正值韓國

指控朝鮮擊沉天安艦,朝鮮半島局勢極為緊張之

際;(3)在日本沖繩島的問題以及跟中國在其他

方面的合作,包括在南亞,或者是核擴散問題上

面;(4)希望會晤中方位階較高的軍方官員,以

推動恢復軍隊和軍隊之間的交流。

無獨有偶,5月26日下午,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

厚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了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前

副主席歐文斯、美空軍前參謀長福格爾曼一行。

徐才厚表示,中美剛成功舉行第二輪戰略與經

濟對話。本輪對話是在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出現新

變化、中美關係發展面臨新機遇的重要時刻舉行

的。中國重視發展對美關係,希望美方切實尊重

和照顧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妥善處理敏

感問題,不斷增強互信基礎,為兩軍關係的恢復

與健康發展創造條件。

毫無疑問,中美兩軍高層官員的會談引起外界

普遍的關注。華盛頓學者認為,這次中美戰略與

經濟對話,可以說是重整中美關係的一個重要契

機,從雙方的互動來看,預料今年既定的高層軍

事互訪,將會如期進行。

中美軍事交流的難點

建交30年來,中美關係的發展可以說是一路艱

辛,特別是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

的上升,在充滿不確定性的21世紀,中美這兩個

大國必然會有更多的政治和經濟的接觸,但同樣

會有更多的摩擦和挑戰,比如,就在奧巴馬去年

底訪華結束不久,中美雙方在氣候問題、貿易問

題和對台售武器等問題上的摩擦立即凸顯,這說

明中美關係正在進入一個「碰碰車時代」。

Page 26: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26

2010

06

在這個碰碰車時代,中美軍事交流的發展由

於其特殊性、敏感性和脆弱性而尤為艱難,中國

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坦言「責任全在美

方」並非是無的放矢,因為1989年來中美軍事關

係的六次倒退每次都是由美國方面干涉中國內政

引起的:(1)1989年6月,由於中國春夏之交的

那場政治風波,美國總統布希于6月5日宣佈對中

國進行制裁,兩國關係全面倒退,兩軍交往也戛

然而止;(2)1995年5月,克林頓政府宣佈同意

李登輝訪美,打破了將近17年不准台當局最高層

領導訪美的禁令,中美關係降到建交以來的最低

點,而正在恢復的兩軍交往也因此告停;(3)

1999年5月,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事件,

中美關係再次倒車,中美兩軍高層交往叫停;

(4)2001年4月1日,美國駐西太平洋的偵察機

闖入中國海南島附近上空,中美兩軍軍用飛機相

撞,兩軍關係更是降到冰點,軍事交流和互訪活

動全面叫停;(5)2008年10月3日,中美軍方在

歷經7年逐漸起色的交流後,因為美國政府向臺灣

當局出售價值逾60億美元先進武器的計畫而再次

脫軌;(6)2010年1月底,美國政府宣佈,美國

將向臺灣出售總額近64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在該

消息宣佈的17個小時內,中國迅速宣佈了四項反

制措施:暫停中美兩軍計畫內的有關互訪安排;

推遲中美兩軍部分交往專案;推遲雙方擬於近期

舉行的中美副部長級戰略安全、軍控與防擴散等

磋商;對參與售台武器的美國公司實施相關制

裁。中美軍事交流再次跌入谷底。

上述六次倒退說明中美軍事交流有三大難

點:

第一,就戰略層面而言,六次倒退的深層次原

因乃是在於美國對中國發展的深刻的疑慮和不信

任。多年來,美國政府、國會及智囊機構的評估

報告中反映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對中國的經濟發

展及中國未來的地區戰略意圖仍然充滿了疑慮,

對中國旨在制約台獨勢力發展的正當行動仍有諸

多批評,因此美方的戰略家們堅持認為對於未來

中國發展施加戰略性牽制,仍然是美國對華安全

政策的基調,這些因素短期內都不可能改變。

第二,就案例層面而言,六次倒退都是美國打

第一槍,炸館也罷,撞機也罷,對台軍售也罷,

其中傳遞的資訊就是對中國的懲罰或制約,為什

麼?個中道理很簡單:對中國軍事力量發展的不

放心。多年來,美國一直在抱怨就中國在軍費、

軍備以及軍事技術發展方面的不透明。因此,美

國一需要對中國軍事實力進行摸底,二需要通過

2010年美國尼米茲號航母抵達香港

Page 27: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27

中美對話

對台軍售來牽制和制約中國軍力的發展,美國贊

成兩岸的「不統不獨不戰」,這不假,但更重要

的是通過軍售來製造兩岸的「不和」,當兩岸都

因為軍售問題而對對方心存戒備時,美國就在一

定程度上是達到了制約中國軍力的目的。

第三,就心理層面而言,在中國國力全面上升

面前,美國缺乏充分的思想準備,因此就難以擺

脫冷戰思維和零和思維。就官方而言,美國政府

官員是沒有一個承認自己有冷戰或零和思維的,

但是,官話是不能當真的,美國領導人多次聲明

美國在這個世界上的領導地位不容挑戰和替代、

美國智庫認定今後十年美國最難對付的就是中國

的崛起、美國政府堅持對台軍售等舉措的潛臺詞

就是確保美國「維護全球安全的軍事優勢」,保

證美國的「主導地位和主導作用」(《美國國家

安全戰略》,5月27日),可見,不要說中國,即

便換其他大國的話,美國同樣是不能容忍的。

中美軍事交流的前景

馬曉天副總長在同美方會談時說了這麼一段

話:中方一貫重視中美兩國在軍事領域的互信與

合作,願本著尊重、互信、對等、互惠的原則,

與美方開展交流與合作。但長期以來,美對台

軍售、美艦機在中國專屬經濟區海空域的頻繁偵

察,以及限制兩軍交流的美《2000財年國防授權

法》等,已成為影響兩軍關係穩定最主要的障

礙,責任完全在美方。兩軍關係能否克服當前困

難,回到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關鍵取決於美方

能否切實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在解

決美售台武器、艦機偵察等兩軍關係重大敏感問

題上體現誠意,為兩軍關係的恢復與健康發展創

造條件。

筆者以為,中國軍方高層領導人的話點明了中

美軍事交流健康發展前景將取決於三個必不可少

的條件:

第一,在「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出現新變化、中

美關係發展面臨新機遇的重要時刻」,雙方要就

全局性、戰略性、長期性問題進行「坦誠交流,

深入溝通」。坦誠交流意味著要光明正大,深入

溝通意味著拋棄零和。

第二,雙方要本著尊重、互信、對等、互惠的

原則開展交流和合作。

第三,兩軍關係能否克服當前困難,回到健

康穩定發展的軌道,關鍵取決於美方能否切實尊

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在解決美售台武

器、艦機偵察等兩軍關係重大敏感問題上體現誠

意,為兩軍關係的恢復與健康發展創造條件。

據此,筆者認為在中美關係發展的大趨勢下,

兩軍交流和合作會有所恢復與發展,但,美國如

果希望持續健康地發展兩軍交流的話,那麼,在

對待中國國家核心利益問題上,美國必須做到三

戒:一戒出爾反爾,二戒對台軍售,三戒文字遊

戲,否則的話,兩軍之間就難以建立長期的政治

互信,而一旦失卻基本的政治互信,兩軍關係也

就只能是「道路是曲折的」,雖然「前途是光明

的」。

中美海軍陸戰隊進行比武與軍事交流

Page 28: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28

2010

06

中美對話 日本兩計落空李中邦(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總編輯)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2009年4月由雙方領導

人同意成立,每年一次,輪流舉辦。該年7月在華

盛頓首次舉行,雙方的內閣部長、高級官員就政

治、經濟、國防、全球議題進行協商。

此次第二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於2010年5月24〜25日

在北京舉行,中國大陸以副總理王岐山代表國家

主席胡錦濤領軍,有300名部會首長等官員參加,

美國以國務卿希拉蕊代表總統歐巴馬出席,且派

出200名政府高級官員與會,單看此陣容,即展現

了美方「重視中國」的態度。

日本向來喜歡強調美日政治體制相同、中美

相異,戰後始終「依偎」美國身旁,美國在亞洲

應該最在乎日本……云云,但至今和美國的例

行高層會議,僅掙得「2+2」(外交、國防)對

話,得不到美國相對於中國的待遇,日本很「吃

醋」,總是希望中美就某些問題越談越僵,這次

經濟議題日本便指望人民幣是否升值能作火苗。

希臘危機稀釋人民幣升值的必要

由於1985年9月美、日、英、法、西德在紐約簽

了「廣場協定(Plaza Accord)」之後,日幣快

速大幅升值,雖帶來短期對外投資的無往不利,

卻也使得日本出口鈍化、經濟泡沫化而陷入長期

的停滯。所以,這回日本打的如意算盤是,希望

美國壓迫人民幣升值,如果大陸真的讓人民幣

升值,或可步上過去日本經濟泡沫化的後塵、動

5月24日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開幕,與會的美國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納(上)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下)分別致辭。

Page 29: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29

中美對話

搖中國經濟成長,如果中國反彈和美國爭執、對

抗,日本一樣可以看好戲,坐收漁利。

早先,一般的看法是,在6月底20個國家、地

區領導人會議(G20)前,人民幣匯率會擴大變動

幅度等,開始改革,但希臘主權債務危機擴大,

掀起歐洲信用問題,對中國來說,歐盟是和美國

並列的最大出口對象。以2009年為例,中國對美

國出口2964億美元、進口695億美元,美國對歐盟

出口2207億美元、進口2813億美元,歐盟對中國

出口1277億美元、進口2362億美元。再者,根據

大陸商務部的統計,因希臘危機的影響等,從年

初到5月中旬,人民幣兌歐元升值了14.5%,「給

予中國對歐洲出口不好的影響」。希臘危機變嚴

重之前,歐盟和美國皆主張人民幣升值,可是最

近,歐洲「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必要性稀薄

了」。於是情勢為之一變,對話會議前市場人士

就認為「(人民幣)升值會延後」;美國傳統基

金會研究員Derek Scissors也說「希臘危有利於

人民幣上中國的立場」。

首日,全體會議中,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致詞

說,「中國將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

原則,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給

了美國答案。而美國歐巴馬政府,看到希臘債務

危機帶來世界金融市場的混亂,遂避免對人民幣

施壓,同時北韓問題等也意圖請中國合作,考慮

到中國目前是穩定國內經濟優先,什麼時候該進

行改革人民幣,由中國自行判斷。

高科技產品互有讓步

第一天關於人民幣是否升值,日媒就看出中

美演出協調的態度,在經濟領域的會議中,美國

財政部長蓋特納表示「遵循市場的匯率政策,中

國藉著低通貨膨脹,可取得持續經濟成長的彈

性」,不講人民幣升值會給中國帶來利益,即是

擺出不施壓人民幣升值的態勢,尊重中國立場。

當然,中美彼此還是有些交鋒和讓步的,譬

如:美國批評中方,政府採購資訊高科技產品,

以中國產製的優先,這點中方做了些讓步,願意

撤銷部分優待條件,美方表示歡迎。大陸則要求

美方逐步消除對中國高技術出口的障礙,平等對

待赴美投資的中國企業,承認中國市場經濟的地

位。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表示「這個問題是中美

貿易平衡一個核心和關鍵的問題」。美國商務部

長駱家輝應允美方會進行實質意義的改革。

北韓問題保持距離

在人民幣及其他經濟問題上,非但沒有出現

日本所冀求的爭執,還談出了一些互利、互讓項

目。日本很「有趣」,經貿想看中美吵鬧的好戲

沒看到,關於東北亞安全,韓國天安艦沉沒事

件,倒是希望中國表態,共同對付北韓。

日本和韓國、美國同一口徑,認為天安艦是

被北韓魚雷擊沉。但大陸和美國在此次對話只是

「認識到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很重要」是一樣

的,卻沒完全附和美韓日這一邊,日媒凸顯中美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

Page 30: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30

2010

06

對話未獲得美國所寄望於中國的協議。

對話後的記者會,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說「現

在(東北亞)受到嚴峻的挑戰。盼與中國合作,

承擔責任」。而中國尚在評估韓國的調查,其外

交部副部長崔天凱聲明「強烈反對破壞東北亞

和平與安定的行為。必須顧全大局,避免激化矛

盾」;一直對強硬對付北韓的措施,表示謹慎。

韓國要訴諸聯合國安理會制裁,美國要求中國合

作,而中國就是跟美日韓保持一定的距離。

反過來說,中國若是也點名北韓的不是,和韓

日美戰在一塊兒,逼北韓攤牌,對誰有好處呢?

開戰無益,顧全大局

其實,如果朝鮮半島南北韓發生戰爭,韓國、

中國可能受害最深,尤其是經濟,韓國某些產業

如汽車業、電子科技都快追上日本了,戰爭會打

壞這一切及外國的投資;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環

境也會被攪亂、經濟受拖累;北韓原本軍力強、

經濟貧落,打仗是其強項,不是像阿富汗、伊

拉克那麼好打的,對其民生則沒有太大的差別;

美國在伊拉克等中東問題之外,多一個更難處理

的朝鮮半島戰場,負擔勢必更加沉重,也不利;

唯一可能會得到好處的大概是日本,像50年代韓

戰的「特需」、又更受美軍眷顧和保護等等。簡

言之,要是兩韓開戰,對中、韓、美、北韓都不

利,或許只有對日本有利。

因而,中國呼籲相關國家克制、冷靜是有道理

的,對中國大陸本身和大多數周邊國家是好的,

否則一旦開戰,對東北亞和全球經濟不知會造成

什麼樣的麻煩。中國未隨韓日美起舞,而技巧地

踩煞車,確實是照顧到大局。日本對「中美戰

略、經濟對話」的兩個如意算盤都落空了。

美國的中國新定位及其對中國的挑戰

鄭永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  研究所所長)

美國最近公佈新的國家安全戰略文件,美國總

統歐巴馬對美國的戰略定位是「維持美國在全球

的領導地位」。這並不難理解,也沒有什麼大的

變化。美國歷屆政府不管其戰略話語是什麼,所

實施的戰略都是維持美國在全球的霸權地位或者

領導地位。作為唯一的霸權,美國最大的國家利

益便是維持這個地位。但歷任總統所使用的方法

可以是不同的。比如小布希政府奉行單邊主義,

而歐巴馬政府則奉行多邊主義。不過,這也不是

絕對的,單邊和多邊同時存在,只不過是在不同

時期的側重點不同而已。

新戰略文件中,最大的變化是美國對中國的

新定位,文件首次呼籲中國要肩負起「負責任的

領導角色」(responsible leadership role)。

在冷戰後半期,美國對中國的定位可說是對付

前蘇聯的「准」同盟。冷戰結束後,美國對中國

的定位一直隨著客觀情勢的變化而變化,從早期

的「敵人」、「競爭者」到近年來的「利益相關

者」、「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和「負責任的大

國」等。

G2不可以加以正式化

美國當然是從其國家利益的角度賦予中國這

一新角色的。美國意識到「新世紀的重擔,不能

只由美國獨立擔負。我們的敵人希望見到美國因

Page 31: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31

中美對話

為擴張太快而耗盡國力」。在這個認知下,美

國就要調整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其它新興大國的關

係,重新定位這些國家的國際角色。因此,文件

提到美國要與俄國建立「穩定、重要的多層次關

係」,重申正與印度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又說

「我們歡迎巴西的領導」。對中國,歐巴馬在表

示兩國間的人權分歧「不應影響在共同利益上的

合作」的同時也聲言會監督中國的軍事現代化計

畫並作出應對準備。美國對這些新興國家的定位

的調整實際上早已經開始,從用G20取代G8可以看

出。

近年來,中美關係最大的變化莫過於人們所說

的G2的形成。但對很多人來說,中國在很大程度

上是被G2的。中國官方也沒有承認G2。實際上,

G2是不可以加以正式化的。從結構上說,在G2內

部,中國僅只是幫手,處於不利地位。因為美國

處於結構的頂端,中國的實際情況是,只有責任

而沒有領導權。美國和中國在國際事務上需要合

作,同時美國也在政策操作層面給與中國履行國

際責任的一些空間,如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

金組織提高中國的許可權。不過,因為美國在諸

多關鍵領域持有否決權,美國對中國的要求可以

滿足,也可以不滿足,而中國對美國則沒有實質

性的制約力。

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實力和美國還是不

能相比。儘管經濟實力在成長,但中國本身還缺

乏履行國際責任的手段,更不用說領導權了。因

為同處一個結構,中國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需要通

過美國確立的體制來履行自己的國際責任。很難

想像,中國能通過美國確立的機制來享受國際領

導權?

中國不能正式接受G2的另外一個因素是中國認

識到中美兩大國不能決定國際事務,這不僅和中

國的「國際事務民主化」的目標不相符合,而且

如果這樣做,中國會面臨無窮的國際壓力。

但是,被G2的理解也不夠確切。G2是客觀國際

權力結構變化的產物,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

轉移的。事實上的G2結構的產生不僅僅是因為中

國的高速發展,而且也是中國戰略選擇的結果。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選擇加入美國西方為主導的

國際體系,這是中國「和平崛起」或者「和平發

展」的結構性保障。這個體系存在著很多缺陷,

但中國並不是要在體系外挑戰它,而是力圖在內

部改變它。中國已經在這個體系內發揮越來越大

的作用。進而,中國的高速發展表明中國在體系

內的地位的上升,形成今天所看到的G2結構。

中國需重新思考其國際角色

不管怎樣,G2反映出國際政治的結構性變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記者會上(2010年)

Page 32: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32

2010

06

美國對中國(和其它國家)的新定位是這個客觀

的新結構的要求。那麼,中國本身呢?很顯然,

中國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國際角色。

首先是中國的國際定位。傳統上,中國的國際

定位是發展中國家。今天,中國當然還沒有成為

發達國家,但也已經不能簡單地把自己定位在發

展中國家。因為在國際權力結構中所處的位置,

中國不得不負起一些帶有全球性的責任。傳統的

「發展中國家」的認同不僅僅是中國當時經濟社

會發展水準的客觀反映,也是政治和戰略上的考

量,即對國家安全和反霸權主義的需要。同樣,

現在對這個認同需要做重新考量,不僅僅是因為

客觀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且也是戰略和政治的需

要。不管中國的實際能力如何,從國際社會的期

望來看,中國要承擔的國際責任已經大大超越了

發展中國家的範疇。

中國也面臨大國外交的新問題。在美蘇冷戰期

間,大國外交是為了競爭國際空間,即美國陣營

和蘇聯陣營。但現在則不同,因為中美兩國同處

一個體系。儘管中國離美國力量的距離還非常之

遠,但目前中國和美國是最接近的。日本在美國

的(軍事)體系內部,而歐盟畢竟不是一個主權

國家。這就增加了中國大國外交的複雜性。作為

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應當向國際體系負責,

但美國是這個體系的中堅力量。因此,一些人就

分不開對體系負責和對美國負責兩者之間的區

別。這兩類責任之間有重合,無論是美國還是中

國,因為處於體系的高端,都必須為這個體系的

穩定負責。但這兩類責任並不是同一件事情,因

為體系利益和國家利益之間並不是完全一致的。

體系利益和美國的國家利益的一致性要遠遠大於

體系利益和中國國家利益的一致性。很簡單,這

個體系是在美國領導下建立的。同處於一個體系

之內,但同時又有不同的國家利益,這就決定了

中美兩國之間有合作,又有衝突。

要在同一個體系下處理共同的問題,這需要中

美兩國擁有最低限度的共同價值觀和對處理問題

的方法的共識。如果這個層面沒有一點點共識,

那麼不僅共同的問題很難解決,更嚴重的是衝突

會加劇,甚至比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還要壞。在

胡錦濤與歐巴馬在北京人民大會堂

Page 33: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33

中美對話

冷戰時期,美蘇各有自己的陣營,雙方之間除了

核武器互相威懾之外,沒有其它實質性的關係。

這種關係當然很危險,但美蘇雙方的互動並不

多,日常衝突也因此很少。中美共處一個結構,

互動是日常事務。一旦遇到要處理具有全球性的

問題,就需要兩國具有一定的共識。這就是為什

麼在伊朗、朝鮮等問題上,美國近來越來越要求

中國和其保持一致(可以預見,美國的這種要求

會越來越多)。儘管中美兩國之間不可能有完全

一致的價值(不同的文明、意識形態和政治結

構),但那種處理國際問題上的、具有工具性的

共識和價值也不是不可能取得的。這就需要兩國

進行經常的對話,通過對話達成共識。不過,兩

國對話達成共識並不是要排擠其它國家的意見,

否則就是誰也不想看到的「中美共治」的G2結

構。

中美兩國已經高度相互依賴

國際權力結構性的變化又影響到中美雙邊關

係。就雙邊關係來說,中美兩國已經高度相互依

賴,尤其是在經濟關係上。但兩國的雙邊關係也

越來越具有國際性,就是說,中美兩國如何處理

雙邊關係都會對整個國際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投資、貿易、匯率、軍事和外交等等方面的雙邊

關係都會產生巨大的外在影響。這就要求兩國把

這些問題放置於整個國際關係的格局中來處理,

而不僅僅是雙邊關係。

這個結構性的變化也必然影響中國和發達國

家及發展中國家的關係。傳統上,發達國家多在

美國陣營,並且一直以來,它們和美國一起共治

世界。現在它們遽然發現一個和美國很不一樣的

國家站在它們之上,能夠扮演一個比它們自身更

重要的角色。在很多場合,這些國家的作用每況

愈下,甚至在一些場合,它們在國際事務上的作

用可以忽略不計。這表現在哥本哈根的氣候峰會

上,中國和一些主要發展中國家、美國一同起了

決定性的作用。

和發展中國家的關係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發

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發展水準還是非常巨

大,而且還在加大,這就決定了兩類國家之間的

矛盾和衝突。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發展中國家

對中國的認同度高於對美國的認同度,這不僅是

因為「發展中國家」是中國的傳統認同,而且在

利益方面,中國和發展中國家較為接近。這種情

況使得中國如果不慎重,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被

人們「推出來」充當發展中國家的領袖。這也反

映在哥本哈根會議上,中國「被成為」發展中國

家的領袖,和西方發達國家爭「領導權」,結果

導致其它發達國家的不滿。就是說,中國不當心

承擔了一份不應當、也不希望承擔的責任。傳統

上,中國爭取國際秩序的民主化,但今天當中國

開始向體系的頂端接近時,中國如何作為會影響

到國際秩序的民主程度。

如前面所說,美國對中國的新定位是從美國利

益出發的,中國當然不可以承擔一份沒有能力承

擔的領導權,過分承擔國際責任或者領導力既會

阻礙中國的進一步發展,也會使得中國在國際舞

臺上力不從心。不過,因為中國在體系內部的崛

起,體系本身客觀上也的確在呼喚中國的責任乃

至領導權。怎麼辦?這是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歷史

時期裡對中國的考驗,這不僅關係到中國本身的

發展,中國所有的外交關係,而且也關係到世界

的戰爭與和平。

Page 34: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34

2010

06

中國造航母須具備五大科技能力巴丁

眾所周知,先進武器雲集的海軍素有「貴族軍

種」之稱;自航空兵器出現,尤其是二戰後期,

各大國無不以擁有技術複雜、成本高昂、綜合戰

鬥力強大的航母戰鬥群為榮。航空母艦作為現代

科技的結晶,不僅是巡弋于深海大洋的戰略武

器,更是國家力量的體現和象徵。但由於航母的

設計和建造技術要求複雜,涉及門類眾多,風險

高且建造費用驚人,特別是首艦的科研試製和施

工組織難度較大,致使不少國家望而卻步。

綜觀航母發展,有兩大要素對設計和建造航母

具有決定性意義。

一是從噸位和建造規模上講,選型抉擇很重

要。航母可分為重型、中型和輕型。重型航母,

以美國尼米茲級為代表,該型艦排水量達到了10

萬餘噸;艦載機達80架左右。這種航母通常採用

核動力技術,建造難度大,無核國家難以問津。

當今只有美國和俄羅斯建造這樣的航母,但俄稍

遜一籌。與重型航母不同,建造輕型航母要簡單

些。較典型的是英國無敵級輕型航空母艦。該型

航母的滿載排水量2萬餘噸,搭載戰鬥機和直升機

的數量不超過30架。不過輕型航母雖然建造比較

容易,但因這型航母甲板狹小,且僅能搭載垂直

起降的鷂式戰鬥機,使數量受限,從而制約了其

整體作戰性能。這樣,排水量在4萬—6萬噸的中

型航母就極有可能成為一些國家的首選。美英軍

事專家認為,中型航母雖然在戰鬥性能上無法同

美國重型航母相比,但此型航母在適航性能和續

航力上都可以滿足遠洋作戰的需要,可攜帶一定

數量的高性能戰鬥機遂行作戰任務,而且在研製

技術難度上也相對適中,像中國這樣擁有一定科

技、資金實力的國家,傾力打造中型航母,應該

是會取得成功的。「能造超級油輪就有建造航母

的潛質。」美英軍事專家如是說。由於造船能力

與建造航母具有顯而易見的直接關係,境外媒體

經常把中國艦船工業的快速發展與建造航母聯繫

在一起。世紀之交,蘭德公司有份專題報告說,

「中國艦船工業過去20年來的發展有效地提高了

造船實力,在某種層次上將使中國造船廠在政府

作出決策後,能夠建造現代化巡洋艦和航母等大

型艦艇」。

二是從建造技術難度上講,必須具備全方位的

雄厚的綜合科研製造能力。現代航母是囊括了艦

體(含適航性能和續航動力及移動機場)、四維

電子設備(含空天導航、高新技術雷達及抗電磁

設備)、自衛武備(含導彈、防空火炮、反潛武

器)和攻擊武備(艦載飛機)等不同技術成分的

系統組合。不僅科技含量和技術難度非常高,技

術要求複雜,而且對新材料、新工藝應用都有特

殊而苛刻的要求,不是一般國家可以在短期內能

夠攻關下來的。2007年3月,時任國防科工委主任

張雲川出席「兩會」接受採訪時說,中國正在研

究建造航母的問題,我們立足於自己製造,「我

們不存在舊的航母」,準備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他強調指出,準備工作是個漫長的過程,有很多

Page 35: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35

中美對話

技術難關需要克服,「若中央下決

心,國防科技部門有信心推進,會竭

盡全力進行研製」。從技術難度分

析,設計和建造航母必須具備五大能

力:大功率電腦輔助工程設計、大型

試驗水池和風洞、航母特殊鋼、配套

電子設備、艦載機技術。建造航母必

具大功率電腦輔助工程設計能力。冷

戰當年,美國依靠大功率電腦的幫

助,僅在一年半內就繪製出「尼米

茲」級核動力航母建造所需的10萬余

張圖紙。而蘇聯沒有這些條件,只好

發動各設計局的精兵強將「土法上馬」,大量運

用人工運算和繪製,結果用了比美國多兩倍的時

間才勉強拿出大噸位航母的設計圖紙。

2010年4月12日新華社披露,國產千萬億次超級

電腦曙光6000正在抓緊研製中,目前一切進展順

利。屆時,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千萬億次量級超

級電腦將使中國高性能電腦與國外差距進一步縮

小。此前,國防科大自行研製成功的「銀河」系

列千萬億次巨型電腦更是表明中國早就具備了大

功率電腦輔助工程設計能力。

擁有大型風洞和試驗水池能力,是航母設計的

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英法幾個屈指可

數的國家能夠擁有這些研究和試驗設施。製造真

正意義上的航母,前期對設計、製造、材料等相

關領域的研究和試驗要求很高。中國擁有亞洲最

大風洞群。2008年11月14日《解放軍報》報導:

「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磁懸浮模型日前在中

國空氣動力研究基地低速風洞通過試驗鑒定。

至此,該基地風洞群已累計完成風洞試驗50余萬

次,獲得各級科技進步成果獎1403項,成為我國

規模最大、手段齊備、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級空

氣動力試驗、研究和開發機構,其綜合試驗能力

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中國自主研製的預警機和

殲10等多型戰機都曾在這裏歷經試驗檢測。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儘管當今建造航母的入

門設計變得容易了,但工程實施中大量的細節仍

可難倒很多國家。業內專家指出,根據美國海軍

工程規範,航母建造一般要經過船體放樣、船體

機件加工、船體裝配、設備安裝等 12道「高精

尖」工序,其中,航母的船體放樣至關重要。這

道工序堪稱航母「胚胎期」,需要標準化的大型

試驗水池、風洞及超高速電腦為依託,當今世界

僅有8—9家公司有能力完成。

航母用鋼也是眾多國家心中永遠的痛。由於航

母船體必須承受住9級以上風浪,對船板要求很

高。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美國研製的HY-

100特種鋼,它被美國政府視為戰略物資,不允許

擅自出口。

配套電子設備能否跟上航母建造週期也是重要

制約因素。美國航母使用的電子配套系統,一般

在船體建造前幾年便已著手研製和生產,避免在

蒸汽彈射器http://www.sina.com.cn 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

Page 36: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36

2010

06

總裝時出現「艦等設備」局面。蘇聯在這方面卻

交足了學費。以「庫茲涅佐夫」號為例,該艦原

定於1985年12月底下水,但海軍在1984年底提出

改換艦上的無線電對抗系統型號,造艦計畫頓時

陷於忙亂之中。新的型號設計變化致使12個系統

訂貨脫期和方案被迫修改;造成報廢電纜400公

里,新增電纜1200公里;2100多套、110車皮的電

子設備未能及時到貨,至少延誤工期一年半。這

還只是冰山之一角。「中國已經擁有『遠望』號

大型航太測控船隊這樣的超強實力,配套電子設

備運用於航母建造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業內專

家如是說。

此外,建造航母,最關鍵的武器——艦載機

也不是誰都能製造的。現今艦載機製造技術控制

在極少數國家手裏。俄羅斯倚仗其雄厚的航空工

業力量在艦載機製造上尚可與美國比肩。印度就

是從俄購買的航母配屬艦載機。艦載機與常規陸

基戰機相比,強調機體結構強度更高,必須具有

短距離起飛能力,能夠抗海洋性氣候的腐蝕,機

翼能夠折疊。這些苛刻要求,常使得那些有心造

艦,卻無力造機的國家陷於窘境。

艦船專家認為:建造航母最繞不過的難題,

還有美國人的獨門技術——蒸汽彈射器。20世紀

五六十年代,蒸汽彈射器、斜向跑道等技術的應

用,使艦載機能夠在航母上安全而高效率地起

降。這些製造技術為美國獨家壟斷,技術高度保

密。儘管蒸汽彈射器原理簡單,但並不等於生產

容易,其所需的承載滑塊、導軌、汽缸、活塞及

傳動裝置不僅需要超級精密機床加工,而且工藝

流程非常複雜、精准。

在運用航母用蒸汽彈射器技術上,蘇聯費盡周

折也未搞成功,只好另闢蹊徑,想出依靠艦載機

自身動力,通過甲板滑行起飛的辦法。但此舉要

求飛機能夠逆風起飛,且滑跑距離很長,天氣情

況稍差一點,就難以正常起飛。飛機在滑跳起飛

中會因消耗燃料,導致滯空時間縮短和攜帶武器

量的減少,嚴重影響戰鬥力發揮。

如今,美國依仗這個「獨門功夫」,對盟國

也是吆五喝六,英國CVF和法國PA2航母計畫幾經

波折,才得到其蒸汽彈射器。其他與美國有親疏

之分的國家只好尋求搭載垂直起降飛機的輕型航

母,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同這些技術層面的溝溝坎坎相比,建造航母,

最重要的是需要國家下持久的戰略大決心。除了

前面談到的技術因素外,要把航母真正製造出

來,還需要國家持之以恆的政策支援與資金投

入。航母建造是涉及整個科技產業鏈的「系統工

程」,沒有強大的國家綜合實力做後盾,航母是

不可能完工的。反之,研製航母也能帶動數百產

業、數千企業的發展。此外,航母造價不菲,但

建成後日常維護和保養費用也是個無底洞,沒有

雄厚的經濟實力作基礎,普通國家往往只能「望

艦興歎」。這從另外的角度說明,建造航母是重

大的國家戰略行為。

美國戰略學者赫爾布特認為,衡量是不是軍

事強國有兩大硬體指標:能否研製各類先進的電

子設備,能否製造超大型的陸海空兵器。而對於

深藍或遠洋海軍而言,建造航母正是最重要的強

國標誌。當今,美國國會始終保證維持12支航母

戰鬥群作戰及訓練行動的經費。他們的理由是:

「也許航母在未來戰爭中不堪一擊,但充其量也

不過損失航母而已;但如果不建造它,我們失去

的將是整個海上霸權」。

(摘自《學習時報》2010年5月31日第07版)

Page 37: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歷史人文

37

白團、金門砲戰與交心戚嘉林(統盟文宣部長)

1945年8月10日,日本照會中、美、英、蘇

四國,接受波茨坦公告。四國於11日覆允。

14日,天皇勅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

的條件。15日,蔣介石向國人廣播,以聖經

「要愛敵人」為由,對日本要「不念舊惡」

「與人為善」,即所謂的「以德報怨」,故

不乏書生頌揚蔣介石此舉是深受儒家東方文

化仁愛忠恕之道的薰陶。但悲哀的是,蔣介

石搞白色恐怖,殺戮自己同胞中國菁英,卻

慘絕人寰,為何蔣介石的儒家仁愛忠恕薰陶

不及於自己的同胞?

密聘侵華日軍將校

抗戰勝利時,蔣介石嫡系部隊主力偏處在

我國西南,對於接收不利。蔣介石乃以統帥

名義,令共軍「駐防待命」,不准「擅自行

動」,另並8月15日致電日本的支那派遣軍總

司令官岡村寧次,要日軍向國府的中國陸軍

總司令何應欽女投降,岡村寧次積極配合。

1948年7月,國府軍事法庭開始展開對岡村寧

次的審判,出席的司法部、外交部、軍法局

等各機關代表,全部主張將九一八事件元凶

及侵華死硬派的岡村寧次處以死刑。案經呈

報蔣介石,1949年1月26日,軍事法院宣判岡

村寧次無罪。三天後,岡村寧次在蔣介石愛

將湯恩伯的護送下,與另外的259名戰犯,一

起搭船返日。

1949年7月,國府曹士澂將軍奉命,攜成

立日本軍事顧問團前往台灣助戰的計劃案,

台中方面的兵學班將官演習旅行

Page 38: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38

2010

06

赴日本面見曾指揮日軍在我國華北進行「三

光作戰」(燒光殺光掠光)屠殺無辜五萬中

國人民的岡村寧次。岡村寧次毫不猶豫地

表明贊成,曹士澂旋於7月13日飛往台灣台

南,呈報蔣介石。奉蔣之詳細指示,曹士澂

於7月底再度赴日,將蔣介石親筆信函交予

岡村寧次,隨即展開工作,以富田直亮少將

(前日軍第23軍參謀長)為團長,假名「白

鴻亮」,又因共產黨尚紅,故以白對之,因

而稱為「白團」。11月1日,首批白團三名

成員,富田直亮少將、杉田敏三上校(中文

名字鄭敏三)及荒武國光上尉(前日軍情報

官、中文名字林光)等三人,偽裝聯軍總部

(GHO、即美軍總部)情報員身份,搭機經香

港抵台灣,3日在台北草山(陽明山)由彭

孟緝偕同晋見蔣介石。富田以荒武為副官,

旋於17日赴重慶再會蔣介石,為指揮川南作

戰,親赴前線。惟因前線國府軍隊叛變,束

手無策,乃於28日返台。蔣介石亦於12月10

日棄守大陸飛台。

斯時,美國駐日的麥帥司令部亦悉此事,

曾經展開調查,但因增強台灣國府軍力,

與美國最高方針一致,乃不了了之,視而

不見。1951年5月2日,美國在台正式成立

「軍事顧問團」(Military Assistance and

Advisory Group, MAAG),首任團長蔡斯

(William. C. Chase)聽聞白團事,初曾

提出異議,後亦不了了之;總計自1949年底

至1969初的二十年間,蔣介石先後引進83名

前侵華日軍將校來台,協助訓練國府軍隊。

這些前日軍將校在台全都改用中國姓名,以

掩蔽其真實身份,全案以「極機密」方式進

行。當年,曾參與白團訓練演習作業講評的

國府高級將校,包括陳誠、蔣緯國、彭孟緝

民國四十八年三月國防部動員幹部訓練班紀念左起鄭中將、喬本、易作仁(山下耕陸軍中校)、徐正昌(富田正一郎陸軍少校)教官、翟少將

Page 39: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歷史人文

39

上將、羅友倫上將,1951年3月孫立人將軍還

曾設宴款待「白團」全體團員。1954年2月

「白團」曾向蔣介石提出極機密的「反攻大

陸初期作戰大綱之方案」,惟恐中國人不打

內戰。1958年8月23日爆發八二三金門砲戰,

團長白鴻亮立即於25日率員巡視金馬,停留

五天,對防禦部署多所策劃。

本案蔣介石為了內戰,為了反攻大陸,

奪取失去的政權,於千萬中國人血跡未乾的

1949年,就不惜聘請侵華元凶的前日軍將校

為顧問,難道自北伐至抗戰打了二三十年

仗,還不會打仗嗎?還要日本軍官來教嗎?

在蔣介石治台期間的諸多令人稱頌的政績

中,惟獨未曾披露「白團」一事。抗日名將

孫立人自許忠貞喊冤不已,但至死也未披露

其曾主動設宴款待「白團」全員,一切盡在

不言中。

金門砲戰/ 內戰長期化

1950年代,中國大陸海空軍落後,在美國

強大武力的干預下,「人民解放軍」無力跨

越台灣海峽。相反地,在美國的軍援與支持

下,台灣卻常年派遣武裝人員,突擊中國大

陸東南沿海。1953年7月15日,蔣介石甚至

出動飛機、坦克、軍艦、傘兵等一萬餘人,

突襲福建東山島。在美國的軍援與支持下,

自1949年秋至1957年間,台灣攻擊中國大陸

東南沿岸多達70餘次,每次百人或至萬人不

等。

1958年7月,中東有事,美軍以保護僑民為

由,派兵登陸黎巴嫩。為報復台灣對中國大

陸的不斷軍事攻擊,中共於同(1958)年8月23

日至10月25日止,對面積僅約150平方公里的

金門,發射62萬餘發砲彈的大規模砲擊。

此次金門砲戰,8月23日傍晚,僅是兩個小

時內,中國大陸就突然向金門發射砲彈5.7萬

餘發,金門損害慘重。在接著一個多月的砲

擊與封鎖下,由於補給中斷,金門正逐漸處

於窒息中。此時對台灣而言,最重要的問題

是如何補給金門。當時,金門的糧食彈藥都

已消耗將盡,防禦工事也被摧毀得差不多,

如果解放軍發動登陸,金門垂手可得。故中

共官兵認為下一步就是登陸,解放金門。然

而,10月6日,中國大陸發表毛澤東起草由國

防部長彭德懷署名的「告台灣同胞書」,宣

稱自10月6日起,暫停炮擊七天「你們(台灣)

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輸送供應品,但以沒有美

國人護航為條件」。10月26日,中共更進一

步地宣佈,單日炮擊金門,雙日不打金門,

以便讓國府能對金門補給糧食、彈藥,以利

台灣長期固守金門。

地理上,金門島距中國大陸福建廈門最

近處僅2.3公里,但距台灣西南高雄港卻達

277公里。馬祖島距中國大陸福建沿海最近

岡村寧次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日本「支那派遣軍總司令官」

Page 40: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

40

2010

06

處僅0.9公里,但距台灣北端基隆港則達211

公里。由於台灣當局佔據金門、馬祖兩處島

嶼,故台灣不僅需派重兵長期駐防,並需定

期運補守軍所需糧食與彈藥,而台灣與金門

間、及台灣與馬祖間的補給線,就如同聯繫

台灣與金門、及台灣與馬祖的兩條繩索。

金門砲戰,中國大陸有能力解放金門,

而中共官兵也認為下一步行動就是登陸解放

金門。然而,毛澤東卻下令主動暫時停火,

旋又下令單日打、雙日不打,以便台灣補給

金門,長期固守金門。當時,中國大陸福建

前線官兵,包括前線指揮員葉飛,都無法瞭

解其意義。後來,毛澤東解釋這是絞索政

策,葉飛等官兵方才理解。原來,毛澤東認

為金門、馬祖是套在蔣介石與美國脖子上的

絞索。絞索政策的意思是以金門、馬祖為絞

索套住蔣介石,使金門與台灣、馬祖與台灣

如同兩根繩索牽住台灣。因為,如果中共攻

佔領金門與馬祖,則在美國武力的保護下,

台灣與中國大陸將完全斷絕,行政區域上形

同獨立。因此,由於當時毛澤東未佔領金門

與馬祖,今天台灣當局的實質行政管轄區仍

含蓋台灣、澎湖、金門、馬祖。此外,中國

大陸單日炮擊金門的軍事行動,後來祇是炮

擊海灘,不打陣地居民。台灣的國府軍隊反

擊,也是炮擊對岸海灘。直至1978年12月31

日止,中國大陸仍持續地於單日砲擊金門等

島嶼。斯時,兩岸形成一種不成文的默契,

炮擊實際上成為一種象徵,但卻使中國大陸

與台灣長期處於內戰狀態,使內戰長期化。

也就是使台灣與中國大陸間的戰爭,是同一

個國家架構與概念下的內戰,從而防阻台灣

從中國大陸分離出去。1990年代李登輝搞台

獨,民進黨甚至有人提出自金馬撤軍,欲切

斷兩岸關係,但均無法得逞,因為無法跳出

「台澎金馬」的框架,毛澤東四十年前的絞

索政策,可謂高瞻遠矚,英明正確。

金門砲戰後,兩岸雖未再發生大規模的軍

事衝突,但小型武裝衝突仍然持續。1960年

代初期,蔣介石就多次派遣特務突擊廣東、

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省沿海地區,僅

是1960年10月至1962年8月,台灣就28次派員

突襲大陸。

蔣經國向CIA交心

1958年初,克萊恩(Ray S. Cline)抵台

出任美國中情局CIA台北站站長。因蔣經國昔

日長期留蘇的經歷,美國對他有所疑慮,恐

其為蘇聯的代理人或至少是蘇聯的同情者,

故克萊恩在台的任務之一,就是考察蔣經國

的政治立場。

克萊恩在其日後回憶時稱「我在台北任職

的目標之一,即是搜集蔣經國的資料,但不

公諸大眾,而是私底下送交美國政府,以便

判斷蔣經國對蘇聯的真正感想」。此外,中

情局也負責照顧(控制)蔣經國的病情,因

蔣經國當時已有糖尿病,1950年代中情局台

北站即固定不斷供應胰島素給蔣經國,因那

時台灣很難取得胰島素,直至1960年代中期

後台灣醫療設施和藥品供應方頗充足。

蔣經國自己就是特務頭子,自然體會克萊

恩來華任務之一,就是對其進行「思想」考

核。因此,蔣經國刻意與克萊恩夫婦熱忱酬

酢,並向克萊恩開放其位於台北市長安東路

Page 41: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歷史人文

41

的簡陋僕實居所,私下與其形同莫逆之交。

為徹底解除美方對其思想檢驗,蔣經國以英

文不佳為由,不但請克萊恩妻子瑪嬌莉教英

文,並「要求」瑪嬌莉將他1937年5月返回浙

江時所寫的一本簡便記事本內容,翻譯成英

文。也就是心照不宣地將這份形同「思想自

白」的資料交出,哈佛出身的克萊恩也因而

深深改變其對蔣經國的看法。這本記事本所

載回憶內容,蔣經國將其定名為「我在蘇聯

的日子」;金門砲戰期間,蔣經國還讓特務

克萊恩瞭解戰役的全部過程,供其向華盛頓

中情局本部通報。

民族情報/ 美國特務Cline欣喜若狂

1950年代初,最高當局(蔣介石)指派

蔣經國出面與美國中情局Mr. Bill Dougan

簽約,以「西方公司」為掩護,成立空軍第

三十四中隊與第三十五中隊,專替美國蒐集

中國大陸的情報。

空軍第三十四中隊主要是從事低空電子

偵察,代號為「黑蝙蝠中隊」,服役期間

1953-1974。空軍第三十五中隊主要是從事

高空攝影偵察,代號為「黑貓中隊」,服役

期間1962-1974,是美方訓練國府飛行員駕

駛U2高空偵察機,偵攝內地製造核武及導彈

(洲際飛彈)的情報,提供美方。當時國防

部長俞大維就以台灣方面需要的是中共在大

陸沿海軍事動態及其戰略意圖,這些不必靠

U2偵測,更何況U2完全是美國中情局一手策

劃,其所獲情報也不會與台北分享為由,強

烈反對。CIA台北站站長克萊恩乃轉向蔣經國

洽辦,案呈蔣介石核准。及後U2首次返航,

克萊恩見到所攝照片,形容自己是「欣喜若

狂」。

1962-1974年間,美國秘密支援但由台灣國

府空軍駕駛的U-2高空偵察機,常年進入中國

大陸,甚至遠赴新疆、甘肅、東北等地,偵

測中國大陸核子武器的發展情形,期間曾有

五架U-2偵察機遭中國大陸擊落。對「黑貓中

隊」執行任務死亡的那些外省飛行員而言,

他們可說是台灣當局出賣自己民族下,那個

時代犧牲的「冤魂」。

美國提供給台灣空軍的U2高空偵查機

Page 42: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統訊2010

06

42

活動預告06月23日 統一大講堂由陳欽銘執委演講「中國崛起原動力之一:教育與人才」

06月30日 舉辦慶祝香港回歸13周年酒會及演講會

07月04日 假師大綜合大樓五樓國際會議廳舉辦「七七抗戰紀念暨胡秋原先生逝世紀念演講會」

07月07日 統一大講堂由戚嘉林部長演講「台灣近代經濟發展」

「七七抗戰紀念暨胡秋原先生逝世紀念演講會」

時間:2010年7月4日(星期日)下午2時~4時30分

地點:師範大學綜合大樓5樓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29之1號)

主持人:紀欣(統盟主席)

一、演唱抗戰歌曲(唐韻合唱團)

二、專題演講

邵銘煌(國民黨黨史館館長):

「蔣介石宣布全面抗戰和國共合作抗戰的決策過程」

林德政(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台灣人參加大陸抗戰的意義」

邱秀芷(知名作家):「抗戰時期的丘念台」

藍博洲(名作家、統盟第二副主席):

「尋找祖國三千里/台灣青年吳思漢的抗戰之路」

曾祥鐸(名政論家、統盟盟務顧問):「胡秋原先生與抗戰」

Page 43: ECFA與台灣出路 從富士康事件看ECFA與台灣經濟轉型 · 來。鴻海集團的全球代工龍頭地位就是建立 於這樣高度紀律性與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之上

43

活動報導

青海玉樹賑災捐款專用

(5月9日至6月8日止)

執監委:

紀 欣 60,000元 祝季君 5,000元 福蜀濤 5,000元

謝英銳 2,000元 彭石松 2,000元

盟員、盟友:

武九靈 10,000元 閻中傑 6,000元 方守仁 5,000元

李碧霞 2,000元 林金成 2,000元 馬再沂 2,000元

黃振楠 2,000元 陳惠民 2,000元 謝德福 2,000元

林燿呈 1,000元 黃國良 1,000元 李舜治 1,000元

鄺世省 1,000元 何茂松 1,000元 謝永欽 1,000元

李在安 1,000元 王乃信 1,000元 吳昭榮 1,000元

邱阿權 1,000元 楊阿哖 1,000元 郝志高 1,000元

徐茂柱 1,000元 喻繼寅 1,000元 徐會龍 1,000元

鄒 駿 1,000元 樓姝芸 1,000元 羅謙晉 1,000元

葉滿新 1,000元 鍾宜采 1,000元 黃榮仁 1,000元

陳昱燐 1,000元 張鈺芬 1,000元 李水生 1,000元

李嚴梅馨 1,000元 李金龍 1,000元 黎秀錦 1,000元

林傑鎮 1,000元 古美雲 1,000元 李勝湘 1,000元

陳志航 1,000元 朱愛玉 1,000元 滕文華 1,000元

楊桂華 1,000元 張玉璞 1,000元 潘金榜 1,000元

林素卿 500元 陳德祥 500元 丁 穎 500元

劉秀英 500元 李秀萍 500元 唐承錫 500元

呂靜枝 500元 楊素女 500元 張清俊 500元

周弘奇 500元 辛水萍 300元

共計:$148,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