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22
明代研究 第八期 2005 12 月,頁 187-208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朱鴻勳、顏瑞均整理 壹、專書 上杉千年著,《鄭和下西洋》,臺北:商周文化出版社,2005 年,232 頁。 王俊彥,《王廷相與明代氣學》,臺北:秀威資訊公司,2005 年,550 頁。 白逸琦,《專制集權的明清盛世》,臺北︰好讀出版社,2005444 頁。 巫仁恕,《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臺北:三民書局, 2005 年,110 頁。 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5 456 頁。 李孝悌主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 年,553 頁。 李奭學,《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 明末耶穌會古典型證道故事考詮》,臺北:聯 經出版公司,2005 年,455 頁。 宗鳳英,《明清織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 年,292 頁。 范毅軍,《傳統市鎮與區域發展 : 明清太湖以東地區為例, 1551-1861》, 臺北: 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5 年,221 頁。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Jan-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明代研究 第八期2005 年 12 月,頁 187-208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朱鴻勳、顏瑞均整理

壹、專書

上杉千年著,《鄭和下西洋》,臺北:商周文化出版社,2005 年,232 頁。

王俊彥,《王廷相與明代氣學》,臺北:秀威資訊公司,2005 年,550 頁。

白逸琦,《專制集權的明清盛世》,臺北︰好讀出版社,2005,444 頁。

巫仁恕,《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臺北:三民書局,

2005 年,110 頁。

李 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456 頁。

李孝悌主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 年,553 頁。

李奭學,《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 明末耶穌會古典型證道故事考詮》,臺北:聯

經出版公司,2005 年,455 頁。

宗鳳英,《明清織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 年,292 頁。

范毅軍,《傳統市鎮與區域發展 : 明清太湖以東地區為例,1551-1861》,臺北:

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5 年,221 頁。

Page 2: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 188 -朱鴻勳、顏瑞均

黃玉齋,《明鄭與南明》,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328 頁。

鄒元江,《湯顯祖新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564 頁。

鄭永常,《來自海洋的挑戰--明代海貿政策演變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2004 年,407 頁。

貳、博碩士論文

一、博士論文

歷史

陸冠州,《泰州學派化俗思想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博士

論文,92 學年度,330 頁。

蔡家和,《羅整菴哲學思想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93 學

年度,214 頁。

蕭慧媛,《明代官員的乞休致仕--官場困局下求退告歸的時代現象》,中國文化

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93 學年度,331 頁。

蔡淑閔,《陽明學派游學活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93 學年度,259 頁。

陳冠至,《明代的江南藏書-五府藏書家的藏書活動與藏書生活》,中國文化

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94 學年度,492 頁。

文學、藝術

劉幼嫻,《李漁的戲曲理論》,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92 學年度,217 頁。

Page 3: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臺灣明代研究論著 - 189 -

丁威仁,《明洪武、建文時期地域詩學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93 學年度,277 頁。

林雅鈴,《李漁小說戲曲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是博士論文,93 學

年度,200 頁。

葉守桓,《李二曲思想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93 學年

度,508 頁。

張清發,《明清家將小說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93 學

年度,396 頁。

王佩琴,《說園─從金瓶梅〉到〈紅樓夢〉》,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

文,93 學年度,257 頁。

李志宏,《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論文,93 學年度,336 頁。

二、碩士論文

歷史

九十二學年度

王煌文《方以智的家學與際遇對其西學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研究所碩士論文,92 學年度,187 頁。

劉懷恩《元明優伶活動及其影響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92 學年度,265 頁。

簡瑞瑤,《明代婦女佛教信仰與社會規範》,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碩士論文,92 學年度,161 頁。

Page 4: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 190 -朱鴻勳、顏瑞均

九十三學年度

王慧瑜,《明末清初江南才女身世背景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93 學年度,153 頁。

何書亞,《明清江西昌江、信江流域經濟發展研究》,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

論文,93 學年度,150 頁。

吳秉芝,《立皇帝—明代宦官劉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93 學年度,211 頁。

阮華風,《明末清初學術的轉折──以顏元思想為例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

系碩士論文,93 學年度,194 頁。

林利隆,《明人的舟遊生活—南方文人水上生活文化的開展》,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 學年度,215 頁。

林姿華,《謝肇淛方志學研究─以《滇略》、《萬曆永福縣志》為範圍》,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93 學年度,201 頁。

邱雯惠《晚明的輿論―李三才個案之研究(1593-1623)》,國立中央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93 學年度,179 頁。

陳怡行,《明代的福州:一個傳統省城的變遷》,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

論文,93 學年度,頁 225。

黃惠瑞,《明代江南比丘尼之社會經濟活動》,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

班碩士論文士,93 學年度,169 頁。

蔡政純,《明代醫生行醫精神及其現代意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93 學年度,159 頁。

賴育鴻,《14~16 世紀中、韓之靖倭措施》,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Page 5: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臺灣明代研究論著 - 191 -

93 學年度,162 頁。

戴順居,《明代的強盜案件--判牘中所反映的民間社會治安問題》,中國文化大

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 學年度,267 頁。

顏敏傑,《運用方志圖版解析明清地方城市空間結構》,中國技術學院建築研

究所碩士論文,93 學年度,120 頁。

魏樹達《兩元政治下清代北京商業發展與城市轉型》 ,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

系碩士論文,93 學年度,174 頁。

蘇美璇,《晚明文人旅遊生活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 學年

度,156 頁。

文學思想

九十二學年度

王愛華,《豔異編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2 學年度,

155 頁。

朱怡菁,《李夢陽辭賦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2 學

年度,228 頁。

何淑蘋,《屈大均《翁山易外》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2 學

年度,358 頁。

吳家茜,《高啟梅花詩探微--兼論歷代梅花詩之發展》,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

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92 學年度,148 頁。

高琬婷,《「五鼠鬧東京」故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2

學年度,175 頁。

高禎臨,《明傳奇六十種曲戲劇情節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Page 6: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 192 -朱鴻勳、顏瑞均

92 學年度,190 頁。

郭柳妙,《金瓶梅的巫與巫術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

論文,92 學年度,115 頁。

陳福智,《明代歷史章回小說序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2

學年度,143 頁。

陳麗純,《明末清初性情詩論研究-以陳子龍,錢謙益為考察對象》,國立中山

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92 學年度,272 頁。

黃千珊,《警世陰陽夢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

92 學年度,132 頁。

楊秀華,《李卓吾散文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92 學年度,196 頁。

楊素月,《李玉一捧雪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92 學年度,130 頁。

廖珮芸,《邊緣人物的功能與意義──馮夢龍三言中的配角研究》,東海大學

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2 學年度,130 頁。

賴湜雲,《劉獻廷〈廣陽雜記〉研究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

班碩士論文,92 學年度,164 頁。

謝旻琪,《明代評點詞集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2 學年度,

166 頁。

謝淑容,《明代詩話論王維》,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92 學年

度,247 頁。

九十三學年度

Page 7: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臺灣明代研究論著 - 193 -

王世明,《<三言>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三言>中明代小

說為主體的考察》,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 學年度,169 頁。

王巧儀,《孫應鰲「心與氣」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93 學年度,254 頁。

王俊傑,《王心齋思想析論》,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3 學年度,

209 頁。

王玲月,《憨山大師《莊子內篇註》之生死觀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碩士班碩士論文,93 學年度,247 頁。

王秋文,《明代女詞人群體關係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3 學

年度,174 頁。

白造禾,《明傳奇雙紅記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93 學年度,137 頁。

石牧民,《祁彪佳《遠山堂曲品》、《遠山堂劇品》之語境與論述觀照研究》,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93 學年度。

余施霖,《李之藻《天學初函》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93 學年度,366 頁。

吳文珠,《黃潤玉「理與氣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93 學年度,210 頁。

吳靜忱,《晚明印論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班碩士論文,

93 學年度,154 頁。

吳靜慈,《王船山評杜詩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93 學年度,104 頁。

李仁展,《覺浪道盛禪學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Page 8: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 194 -朱鴻勳、顏瑞均

93 學年度。

沈伊玲,《柳如是及其詩詞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

論文,93 學年度,165 頁。

沈婉華,《徐燦《拙政園詩餘》研究》,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93 學年度,156 頁。

周冠宇,《船山氣論進路的道德建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93 學年度,119 頁。

施佑佳,《明傳奇愛情劇奇巧性關目研究──以「謀設」、「錯認」為討論範圍》,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93 學年度,148 頁。

施秀真,《明雜劇神怪情節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

論文,93 學年度,234 頁。

施芳雅,《《繡襦記》傳奇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93 學年度,115 頁。

洪佩伶,《鈕琇<觚賸>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93

學年度。

紀國智,《市民文學中「貞節觀」之研究---以宋元明戲曲小說為探討中心》,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 學年度,185 頁。

高士原,《晚明幾社六子及李雯社會詩探微》,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93 學年度,193 頁。

高文彥,《晚明劇曲家流派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93 學年度,267 頁。

高文彥,《晚明劇曲家流派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

Page 9: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臺灣明代研究論著 - 195 -

士論文,93 學年度,267 頁。

張永錦,《孫元衡詩探析》,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

文,93 學年度,148 頁。

張雅評,《王陽明「格物致知」繼承古本《大學》之詮釋與發微》,國立東華

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93 學年度,141 頁。

張瓊丰,《明傳奇《東郭記》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

士論文,93 學年度,220 頁。

梁欣芸,《《金瓶梅》「男女偷情」主題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

論文,93 學年度,168 頁。

陳怡君,《才子本色──金批《水滸》的性質與批評取向》,佛光人文社會學

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 學年度,138 頁。

陳淑敏,《《醒世姻緣傳》因果報思想與文學技巧探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

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93 學年度,98 頁。

陳穎蓁,《蓮池大師淨土思想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

論文,93 學年度,159 頁。

陳鴻麒,《晚明尺牘文學與尺牘小品》,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93 學年度,133 頁。

曾國瑩,《《西遊記》接受史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3 學年

度。

游心怡,《李卓吾異端形象之探討--以其反假道學為討論核心》,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93 學年度,227 頁。

湯愛芳,《明代園記散文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93 學

年度,115 頁。

Page 10: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 196 -朱鴻勳、顏瑞均

黃文焜,《明清性小說性行為方式》,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93 學年度,214 頁。

黃鈴雅,《近世中國天旋說爭論的演變》,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93 學年度,101 頁。

黃筱君,《崔銑「氣與仁」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班碩士論文,93 學年度。

黃譔禧,《王啟元《清署經談》在晚明思想史上的意義》,國立清華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93 學年度,119 頁。

楊小佩,《「還魂重生」情節之研究—以元明兩代市民文學為例》,國立花蓮師

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 學年度,147 頁。

楊欣樺,《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93 學年度,156 頁。

楊智任,《黃道周《孝經集傳》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93 學年度,259 頁。

蔡金昌,《憨山德清三教會通思想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93

學年度,226 頁。

蔡旻芳,《明末註疏對《楞嚴經》「五十陰魔」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

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 學年度,165 頁。

蔡清波,《臺灣古典詩自然寫作研究--明鄭時期至清朝時期》 國立中山大學中

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93 學年度,138 頁。

藝術

九十二學年度

Page 11: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臺灣明代研究論著 - 197 -

陳永紹,《文徵明寫蘭圖「逸」的展現》,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92 學年度,頁 188。

蔡淑芳,《華夏真賞齋收藏與《真賞齋帖》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92 學年度。

九十三學年度

范揚和,《寓安於奇-論龔賢藝術風格之特色極其影響》,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

究所美術組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93 學年度,161 頁。

陳佳慧,《吳歷畫作參用西法問題之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93 學年度,126 頁。

黃義和,《祝允明狂草風格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

文,93 學年度,132 頁。

謝玉珍,《明初官方用器的人物紋》,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93 學年度,

137 頁。

参、期刊論文

文獻版本

王勁,〈明代懸壁書興衰小議〉,《中華書道》,第 48 期,2005 年 5 月,

頁 51-62。

何丙仲,〈南明人物鄭彩早年史事考〉,《臺灣源流》,第 31 期 .,2005 年 6

月,頁 36-47。

何冠彪,〈流賊、清人殘毀明陵傳聞考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集刊》,第 76 卷第 1 期 ,2005 年 3 月 ,頁 169-208。

Page 12: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 198 -朱鴻勳、顏瑞均

吳宣德,〈《明代進士提名碑錄》成書小考〉,《明代研究》,第 7 期,2004

年 12 月,頁 63-74。

林聖坤,〈〈資政大夫吏部尚書五臺陸公行狀〉、《陸莊簡公遺稿》奏疏部

分、《萬曆起居注》、《明實錄》中的吏部尚書陸光祖 〉,《史匯》,

第 9 期,2005 年 9 月,頁 139-158。

湯開建 ; 劉小姍,〈明末耶穌會著名翻譯陸若漢[João Rodrigues Tçuzze]在華

活動考述〉,《文化雜誌》,第 55 期,2005 年夏,頁 25-48。

齊曉楓,〈明清戲曲中與屈原相關劇目考〉〉,《輔仁國文學報》,第 21 期,

2005 年 7 月,頁 223-249。

顧衛民,〈耶穌會羅馬檔案館明清天主教文獻〉,《文化雜誌》,第 54 期,

2005 年春 ,頁 69-82。

思想

王大德,〈陽明「心外無物」說當代詮釋的釐清與辨正〉,《警專學報》第 3

卷第 5 期,2004 年.12 月,頁 337-354。

江燦騰,〈從「憂國烈火禪」到「曹溪之願」〉,《當代》,第 214 期,2005

年 6 月, 頁 114-119。

何佳駿,〈羅欽順與王門書信往來探析--以其中所涉格物致知思想為論述焦

點〉,《鵝湖》,第 30 卷第 2 期, 2004 年 8 月,頁 51-60。

吳秀玉,〈王畿思想及其影響之研究〉,《人文及管理學報》,第 1 期, 2004

年 11 月,頁 129-162。

吳啟超,〈《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評介〉,《鵝湖》,

第 30 卷第 12 期,.2004 年 6 月,頁 60-64。

Page 13: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臺灣明代研究論著 - 199 -

吳啟超,〈《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評介〉,《鵝湖》,第

30 卷第 12 期,2005 年.6 月,頁 60-64。

周志川,〈宋明理學之太極本體論對傳統醫學的影響--以金元明為中心〉,《元

培學報》,第 11 期, 2004 年 12 月,頁 87-101。

林順夫,〈推門落臼:試論憨山大師的《莊子內篇注》〉,《清華學報》,第

34 卷第 2 期,2004 年 12 月, 頁 299-326。

林豐吉 ; 楊錦富,〈陽明的致良知之教〉,《中山學報》,第 25 期 ,2004

年 12 月,頁 225-259。

姜允明,〈儒家心性之學與良知教的現代反思〉,《哲學與文化》,第 31 卷

第 8 期, 2004,.8 月,頁 111-125。

徐光台,〈明末西方教育的傳入及歷史反思〉,《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第 1 卷第 2 期, 2004 年 12 月,頁 77-104。

翁開誠,〈當 Carl Rogers 遇上了王陽明:心學對人文心理與治療知行合一的

啟發〉,《應用心理研究》,第 23 期, 2004 年 9 月,頁 157-200。

曾錦坤,〈明儒高濂《遵生八箋》的養生思想《中華人文社會學報》〉,第 2

期,2005 年 3 月,頁 228-251。

廖肇亨,〈惠洪覺範在明代--宋代禪學在晚明的書寫、衍異與反響〉,《中央

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 75 卷第 4 期,2004 年 12 月,頁 797-837。

鄧克銘,〈王陽明心學中之「無心」的意義〉,《鵝湖學誌》,第 33 期, 2004

年 12 月,頁 101-148。

鄧克銘,〈論王陽明之「知為心體」及其與禪宗的比較〉,《漢學研究》,

第 22 卷第 2 期, 2004 年 12 月,頁 299-325。

Page 14: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 200 -朱鴻勳、顏瑞均

蕭裕民,〈王陽明思想中一個應被重視的部分--「樂」〉,《興大中文學報》,

第 17 期, 2005 年 6 月,頁 575-604。

戴景賢,〈論姚江學脈中之龍溪、心齋與其影響〉,《臺大中文學報》,第

22 期 ,2005 年 6 月 , 頁 359-411。

鍾彩鈞 ; 楊晉龍,〈「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

導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 14 卷第 4 期, 2004 年 12 月,頁

99-105。

蘇子敬,〈王陽明「拔本塞源論」之詮釋--文明的批判與理想〉,《揭諦學刊》,

第 9 期,2005 年 7 月,頁 153-186。

文化

王麗卿,〈明代繪畫中文人家具使用的主從關係之研究--以坐具類家具為例〉,

《臺南女院學報》,第 23 卷第 1 期, 2004 年 10 月,頁 287-307。

朱幼文,〈耶穌會士與宋明理學〉,《文化雜誌》,第 53 期,2004 年冬,

頁 85-92。

余三樂,〈後利瑪竇時代(1610~1644)的南堂--明末中西文化交流與碰撞的

歷史見證〉,《文化雜誌》,第 55 期,2005 年夏,頁 105-124。

吳蕙芳,〈識字入門--明清以來的雜字書〉,《興大歷史學報》,第 16 期,

200 年 6 月,頁 239-276。

洪再新,〈無益之事與有涯之生:略論晚明都市文化中張泰階的古物玩好觀〉,

《故宮學術季刊》,第 22 卷第 1 期,2004 年秋,頁 35-68。

徐 凱,〈明代「禮治」外交與鄭和下西洋〉,《中西文化研究》,第六期,

2004 年 12 月,頁 14-24。

Page 15: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臺灣明代研究論著 - 201 -

張忠良,〈晚明文人的嗜癖言行〉,《臺南女院學報》,第 23 卷第 2 期,2004

年 10 月,頁 403-428。

葉 農,〈明清時期來華歐洲傳教士中國語言學習活動勾沉〉,《文化雜誌》,

第 53 卷,2004 年冬,頁 93-104。

宗教

沈定平,〈基、釋之爭與明末“南京教案”〉,《文化雜誌》,第 53 期,2004

年冬,頁 111-124。

夏伯嘉,〈宗教信仰與夢文化--明清之際天主教與佛教的比較探索〉,《中央

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 76 卷第 2 期,2005 年 6 月,頁 209-248。

張應超,〈簡議元末明初的著名高道張三豐〉,《宗教哲學》,第 33 期,2005

年 6 月,頁 47-54。

陳采玉,〈達觀禪師與湯顯祖〉,《有鳳初鳴年刊》,第 1 期,2005 年 9 月,

頁 213-239。

政治、制度

吳振漢,〈明代贓罰探析〉,《明代研究》,第 7 期,2004 年 12 月,頁 1-28。

呂妙芬,〈晚明士人論「孝經」與政治教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 61

期,2004 年 11 月,頁 223-225+227-259。

林金榮,〈明末清初金門局勢探討〉,《金門宗族文化》,第 1 期,2004 年

12 月,頁 23-26。

邱仲麟,〈皇帝的餐桌:明代的宮膳制度及其相關問題〉,《臺大歷史學報》,

第 34 期,2004 年 12 月,頁 1-42。

Page 16: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 202 -朱鴻勳、顏瑞均

徐永輝,〈暴政 vs.仁政:朱元璋與明朝赦之初探〉,《人與社會》,第 2 期,

2004 年 12 月,頁 77-95。

社會、經濟

于志嘉,〈從《畇辭》看明末直豫晉交界地區的衛所軍戶與軍民詞訟〉,《中

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 75 卷第 4 期,2004 年 12 月,頁

745-795。

方仁琦,〈明清海禁對澳門海外貿易之影響--十六世紀中期至十九世紀中期〉,

《新北大史學》,第 2 期,2004 年 10 月,頁 91-111。

王崇峻,〈明清的庶民飲食〉,《歷史月刊》,第 204 期,2005 年 1 月,頁

124-127。

王鴻泰,〈閒情雅致--明清間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故宮學術季刊》,

第 22 卷第 1 期,2004 年秋,頁 69-97+216。

左遠波,〈明清時代的冰箱〉,《歷史月刊》,第 211 期,2005 年 8 月,頁

6-12。

吳大昕,〈猝聞倭至—明朝對江南倭寇的知識(1552-1554)〉,《明代研究》,

第 7 期,2004 年 12 月,頁 29-62。

李隆生,〈明末(1636-1644)中國對日本出口貿易的數量分析〉,《興大人文

學報》,第 35 期(下),2005 年 6 月,頁 659-675。

李 瑄,〈清初五十年間明遺民群體之嬗變〉,《漢學研究》,第 23 卷第 1

期,2005 年 6 月,頁 291-324。

邱仲麟,〈冰窖、冰船與冰鮮--明代以降江浙的冰鮮漁業與海鮮消費〉,《中

國飲食文化》,第 1 卷第 2 期,2005 年,頁 31-95。

Page 17: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臺灣明代研究論著 - 203 -

邱仲麟,〈敬老適所以賤老--明代鄉飲酒禮的變遷及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 76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

頁 1-79。

邱雯惠,〈萬曆礦稅事件與輿論風潮〉,《史匯》,第 9 期,2005 年 9 月,

頁 75-100。

邱澎生,〈以法為名--訟師與幕友對明清法律秩序的衝擊〉,《新史學》,第

15 卷第 4 期,2004 年 12 月,頁 93-148。

張家瑋,〈十六至十七世紀明代商業社會與文化變遷〉,《新北大•史學》,

第 2 期 2004 年 10 月,頁 125-140。

黃毓棟,〈明遺民家庭對出處的安排--寧都魏氏個案研究〉,《漢學研究》,

第 22 卷第 2 期,2004 年 12 月,頁 387-419。

楊肅毓,〈從三言二拍中的娼妓脫籍看明代娼妓的社會地位〉,《洄瀾春秋》,

第 1 期,2004 年 7 月,頁 37-61

文學

Evseeff, David D.,〈明末清初的「男色」風氣與笠翁之文學作品〉,《中國

文學研究》,第 19 期,2004 年 12 月,頁 133-158。

王良友,〈元雜劇「殺狗勸夫」與明傳奇「殺狗記」人物比較--孫大〉,《中

國語文》,第 96 卷第 2 期,2005 年 2 月,頁 80-84。

王欣慧,〈論李夢陽的文學復古理論與擬騷作品〉,《親民學報》,第 10 期,2004

年 8 月,頁 119-127。

王祖霞,〈明代筆記與《漢語大詞典》的詞語溯源〉,《語文建設通訊》第

82 期,2004 年 10 月,頁 61-63。

Page 18: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 204 -朱鴻勳、顏瑞均

王璦玲,〈「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導言〉,《中國

文哲研究通訊》,第 14 卷第 4 期,2004 年 12 月,頁 87-97。

呂妙芬,〈晚明《孝經》論述的宗教性意涵:虞淳熙的孝論及其文化脈絡〉,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48 期,頁 1-46。

李志宏,〈論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中「佳人」形象範式的原型及其書寫--

以作者論立場為討論基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

18:2 民 94.09 頁 25-62

李銳清,〈明代「格律派」之格律詩說及其理論發展〉,《新亞學報》,第

23 期,2005 年 1 月,頁 221-262。

車錫倫,〈明代的「小唱」--從「金瓶梅詞話」中的唱曲曲藝說起〉,《中國

文哲研究通訊》第 15 卷第 2 期,2004 年 6 月,頁 67-71。

卓美惠,〈傳統中國宿命系統下的英雄圖像--以明代《楊家將演義》為中心的

省思〉,《通識研究集刊》,第 7 期,民國 2005 年 6 月, 頁 61-82。

林珊妏,〈明代短篇小說之僧人犯戒故事探討〉,《南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

第 39 卷第 1 期,2005 年 4 月,頁 17-36。

侯美珍,〈明清士人對「評點」的批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 14 卷

第 3 期,2004 年 9 月,頁 223-248。

施佑佳,〈明傳奇愛情劇之「錯認」關目研究〉,《東華中國文學研究》,

2005 年 6 月,頁 89-133。

翁敏修,〈明代俗字略說〉,《國文天地》第 21 卷第 2 期,2004 年 7 月,

頁 39-43。

張錦瑤,〈明代曲論「雙美說」〉,《興大人文學報》第 35 期上,94 年 6

月,頁 217-246。

Page 19: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臺灣明代研究論著 - 205 -

連文萍,〈以詩學著述建構自我價值--論梁橋「冰川詩式」與明代詩學面相〉,

《漢學研究》,第 22 卷第 2 期,2004 年 12 月,頁 95-119。

郭璉謙,〈明末清初話本小說中的女俠〉,《中國文學研究》,第 19 期, 2004

年 12 月,頁 159-190。

陳美朱,〈論明清之際「布衣詩人第一」之爭〉,《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

術類》,第 17 期,2004 年 12 月,頁 213-231。

曾昭聰,〈當代大型辭書書證晚出詞條舉例--以見於明代歌曲中的詞語為例〉,

《語文建設通訊(香港)》,第 79 期,2004 年 10 月,頁 36-39。

鄺采芸,〈讀者導向下「傳奇」觀念的建構--以明文人對「琵琶記」的接受現

象談起〉,《國文學誌》,第 9 期,2004 年 12 月,頁 121-152。

蘇菁媛,〈禁憔悴一春中--葉小鸞「返生香詞」研究〉,《東方人文學誌》,

第 3 卷第 4 期,2004 年 12 月,頁 151-167。

藝術

白謙慎,〈新新無已,愈出愈奇--十七世紀書法家書寫異體字風氣的研究〉,

《故宮學術季刊》,第 22 卷第 2 期,2004 年冬,頁 101-131+202。

朱 鴻,〈「明人出警入蹕圖」本事之研究〉,《故宮學術季刊》,第 22 卷

第 1 期,2004 年秋,頁 183-213+219。

何炎泉,〈晚明書家張瑞圖之歷史形象與書史地位〉,《故宮學術季刊》,

第 22 卷第 2 期,2004 年冬,頁 67-99+201。

吳國豪,〈明末清初王鐸書風的遞傳及其書家群象〉,《中華書道》,第 47

期,2005 年 2 月,頁 46-69。

Page 20: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 206 -朱鴻勳、顏瑞均

李玉珉,〈明末羅漢畫中的貫休傳統及其影響〉,《故宮學術季刊》,第 22

卷第 1 期,2004 年秋,頁 99-143+217。

李綺瑩,〈宋、明、清書籍版心形式研究〉,《臺灣美術:國立臺灣美術館館

刊》,第 61 期,2005 年 7 月,頁 34-45。

施靜菲,〈陶瓷資料庫的拼圖--布朗[Roxanna M. Brown]博士的東南亞沈船研

究〉,《故宮文物月刊》,第 22 卷第 12 期,2005 年 3 月,頁 90-99。

徐德智,〈論祝允明、文徵明對趙孟頫書法之接受〉,《人文及社會學科教

學通訊》,第 15 卷第 5 期,2005 年 2 月,頁 34-49。

高久誠,〈明代宣德青花珍品--龍紋扁壺〉,《歷史月刊》,第 206 期,2005

年 3 月,頁 10-11。

陳忠和,〈晚明山水小品中「遊貴有言」的審美表現理念〉,《興大人文學

報》,第 35 期(上),2005 年 6 月,頁 297-332。

曾肅良,〈明代皇帝的宗教好尚與官窯關係之研究〉,《藝術論壇》,第 2

期,2005 年 4 月,頁 73-108。

楊美莉,〈晚明清初倣古器的作色--以銅器、玉器為主的研究〉,《故宮學術

季刊》,第 22 卷第 3 期,2005 年春,頁 17-53+132。

鄭文惠,〈身體、慾望與空間疆界--晚明「唐詩畫譜」女性意象版圖的文化展

演〉,《政大中文學報》,第 2 期,2004 年 12 月,頁 53-87。

書評

王涵青,〈書評: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哲

學與文化》,第 32 卷第 11 期,2005 年 11 月,頁 147-150。

Page 21: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臺灣明代研究論著 - 207 -

吳奇浩,〈評馮賢亮《明清江南地區的環境變動與社會控制》〉,《明代研

究》,第 7 期,2004 年 12 月,頁 115-122。

吳嘉惠,〈評介[Timothy Brook(卜正民)作 方駿, 王秀麗, 羅天佑譯]《縱樂的

困惑》〉,《重高學報》,第 8 期,2005 年 6 月,頁 155-162。

巫仁恕,〈評大木康著《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 26 期,2005 年 3 月,頁 409-415。

林月惠,〈本體與工夫合一:陽明學的展開與轉折[評 1.錢明著<陽明學的形

成與發展> 2.吳震著<陽明後學研究> 3.彭國翔著<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

與中晚明的陽明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 26 期,2005 年 3

月,頁 359-396。

徐 泓,〈評張顯清、林金樹等著《明代政治史》〉,《明代研究》,第 7

期,2004 年 12 月,頁 95-102。

張海英,〈評樊樹志《晚明史》〉,《明代研究》,第 7 期,2004 年 12 月,

頁 103-114。

蔣竹山,〈評介近年來明清民間信仰與地域社會的三本新著--濱島敦俊,《總

管信仰:近世江南農村社會と民間信仰》;趙世瑜,《狂歡與日常:明

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鄭振滿、陳春聲編,《民間信仰與社會空

間》〉,《新史學》,第 15 卷第 4 期,2004 年 12 月,頁 223-238。

魏月萍,〈原始的反叛:精神領域的無秩序狀態?—評趙世瑜《狂歡與日常—

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明代研究》,第 7 期,2004 年 12 月,

頁 75-94。

其他

王文景,〈明代醫學研究--以「醫學教育」及「醫德」為中心〉,《通識教育

Page 22: 臺灣地區明代研究論著 - project.ncnu.edu.twproject.ncnu.edu.tw/jms/wp-content/uploads/2005/10/... · 王世明,《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中明代小

- 208 -朱鴻勳、顏瑞均

年刊》,第 6 期,2004 年 12 月,頁 49-65。

江駿然、馮曄、洪金烈、張恒鴻、楊賢鴻、郭忠禎、陳玉昇,〈明清疫情事

件的統計分析與運氣學說的平年論述之比較〉,《中醫藥雜誌》,第 15

卷第 4 期,2004 年 10 月,頁 231-239。

邱仲麟,〈明代世醫與府州縣醫學〉,《漢學研究》,第 22 卷第 2 期,2004

年 12 月,頁 32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