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者 以“志”明志 - cdyee.comcdrb.cdyee.com/images/2019-01/26/a03/cdrb20190126a03.pdf ·...

1
1月23日,蒋冬华的兴奋程度不 亚于当年亲历两个儿子的降临。因 为经他一手主持、历时两年的《放羊 坪村志》经相关部门批准出版。 鼎城区草坪镇放羊坪村地处草 坪镇北大门,紧邻常德经开区、桃花 源机场,319、207 两条国道穿境而 过。2016年区划调整后,原放羊坪、 兴垸村合并而成, 875 户 2575 人。 今年55岁的蒋冬华,担任村党 支部书记已 8 年有余。 2011 年 ,生 意 做 得 好 好 的 他 被 村、镇极力推选为村支书。一开始, 他极不情愿,因为全村没有一条像样 的路、没有一杯放心的水、没有一口 干净的塘、没有一台“听话”的变压器。 既然揽了这个“活”,那就不能丢 了自己的脸面。用做生意的头脑认真 分析村情之后,蒋冬华发现放羊坪村 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茶及劳 动力输出为主。如果仅有这些, 100年 之后的放羊坪还是现在的放羊坪。 于是,村支两委大胆提出了“大 美放羊坪”的目标,对农业生产、环境 卫生、招商引资、水利建设、亮化美化 新农村等建设开足马力。 现在,全村已硬化村主干道10.5 公里,水泥护坡山塘 4 口、水泥浆砌 主干渠6公里,并修建了高标准的文 化广场、村民休闲活动广场、乡村大 舞台、展现放羊坪历史的文化墙。“我 们除了现在的美景,3年里还要打造 ‘两点两线’成为村里的又一新亮 点。”蒋冬华所说的两点是指围绕新 村部打造一个村民宜居点;围绕寨子 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牌坊建一 个集旅游观光、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接 待点。两线是指村内207国道沿线 农户的庭院统一进行“穿衣戴帽”,并 种上草皮、花木、树木,安上栅栏。“湖 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湖南省早 稻集中育秧先进个人”“湖南省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示范单位” “中华诗词之乡先进单位”“湖南省美 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村”“鼎城区美 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鼎城区环境 卫生先进单位”,一项项荣誉先后被 放羊坪村收入囊中。 说起“放羊坪之变”,蒋冬华认为 自己有一个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那 就是“人心的聚集”。村民理事会、村 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调解委员会、慈 善协会、诗词协会、舞蹈协会、老年协 会、爱卫协会,一个个组织的成立,丰 富了村民业余生活,规范了日常行 为,极大地促进了邻里关系。 如何让居住、外出的村里人,都 能以村里的变化为荣,以身为放羊坪 人为傲,以村情形成纽带,形成传承, 这是他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后思考的 文化问题。2015 年 1 月 8 日,自费 2 万多元的“美丽乡村放羊坪”画册出 样品。这是他平日点滴记录的“作 品”,但自己感到水平不行。 于是,2016 年清明节那天,撰修 《放羊坪村志》的设想出现于他的脑 海。 既是志,那就要系统、详实、准 确。善于交友的他请动了一班能人, 湖南文理学院、市委政法委、区委、区 政府、区党史办、草坪镇等各级单位 和领导听了他的想法后,纷纷竖起了 “大拇指”并给予持续的支持。 该书上溯 1130 年,自钟相领导 的农民起义至2017年年底,采取纵 述历史、横陈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 远、详异略同的叙事原则,由述、记、 志、传、表、录、图等体裁,图文并茂地 展现了放羊坪村的重大变化和辉煌 业绩。 2000 本精美的《放羊坪村志》面 世, 875户每户一册,在外游子人手一 册。见者无不惊叹,无不动容。 正如镇党委书记杨国军书中“序” 言:放羊坪,是一个有底蕴、有故事、有 情怀、有精神、有希望的美丽乡村。 “让历史文化以书传承,让现代文 明以书展现。只有以书为载体,才能 让子孙后代铭记先辈的光荣与自身当 奋起的责任。”在青山绿水、柳绿花红 的放羊坪村,蒋冬华言之铿锵有声。 以“ 志”明 志 — 《放羊坪村志》诞生记 本报记者 彭进军 通讯员 胡沫 2 3 乡村 2019 1 26 日 星期六 责任编辑 龚金安 美术编辑 李世平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见证新时代 好记者 新洲镇紧盯六大问题整治乡村环境 本报讯 (记者 彭进军 )自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工作启动后,津市 市新洲镇紧盯目标任务,狠抓6个问题的整治并取得阶段性成 果。昨日,记者到该镇看到,农村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显著改 善。 该镇开展了道路两侧大扫障、建筑垃圾大转运、农户卫生大 清扫、田间地头大保洁工作,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观;对各类水 体实行专人清理与管护,清垃圾、清杂物、清水污、清粪污,保持 水体洁净;对各类小广告、“牛皮癬”进行清铲、摘除、抹除;对各 处建筑垃圾土堆、农户房前屋后堆码物进行转运、铲平、规整; 对各村(社区)陈年垃圾进行大深挖、大转运、大处理,对常规日 常生活垃圾进行常清扫、勤收集、快处理,保持村庄和庭院干净 整洁;对乱搭乱建、违规建设物进行拆除清理,保持村庄和农房 规整有序。 该镇先后投入整治劳力7300多人次、各类机械600多台,清运 各类垃圾、建筑堆物4600多吨,整治庭院1500余户。 临岗公路的四新岗路段,路旁有 一个刷着绿色墙漆的房子,房子外侧 挂着“艺龙家庭农场”的牌子,夺目的 色彩让人引起无限遐想……但这个 家庭农场为何不见基地、产品?元旦 过后,记者同市、县农经站相关负责 人一道,走进临澧县艺龙家庭农场一 探究竟。 进入大门,是一个宽大的前坪, 坪上停放着铲车、收割机等农机设 备。院子左侧是仓储、烘干和制米车 间,右侧则是一排产品展厅。原来, 彩色墙的里面是一个完善的规模化 家庭农场。 “欢迎来艺龙做客。”一个精干、 皮肤黝黑的中年人笑迎上前。他,就 是农场主浦艺。 念亲恩 返乡置业 浦艺今年40出头,是四新岗镇 雨台社区浦家组人。父亲早逝,又是 家中独子,高中毕业后的他就南下打 工,贴补家用。2003 年,母亲病重,浦 艺频繁往返于家和广东之间,深刻地 感受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 第二年,他便和妻子张红梅一起返 乡,用打工积攒的7万元将老家翻 新。 手上没钱,又没什么手艺,浦艺 在家附近的农资公司里找了一份司 机的工作,开车之余,勤奋肯学的他 很快就熟悉了农资行业一些流程。 第 2 年,他找亲戚朋友借了 3 万元,开 了一个农资公司。凭借着诚实守信 的经营理念,他的公司得到了大家的 认可,逐渐壮大起来,自己被评为全 省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 就这样,一做就是近十年,浦艺 成为了当地“返乡置业”的优秀典 型。可做农资始终只是经销商,只有 销售没有生产,不安现状的浦艺又有 了新思路。 做大米 构建梦想 “平日里,我喜欢看农业政策方 面的新闻,那个时候,国家鼓励流转 土地,建新型经营主体,我现在有了 资金,何不尝试一下。”浦艺心里默默 地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实业,带领家 乡的老百姓一起富起来。”于是他四 处考察,发现老家最适合种的还是水 稻,并且他选定只种优质稻。 2013 年,他以每亩 200 元的价格 流转了40亩土地,进行再生稻试 种。2014 年,试种成功后,他注册成 立艺龙家庭农场,采取“农场+市场” 的经营模式,大力示范推广再生稻新 品种、新技术。在稻田里装上监控设 备,利用网络建起了农产品溯源系 统;推行生态种植,建立了年度土壤 监测制度,所生产的稻米全部施用有 机肥;实施“绿色控害”保证所产稻米 无任何农药残留。 2018 年,农场流转土地面积达 872亩,当年农场生产稻米70多万 斤,辐射带动周边乡镇200多农户种 植再生稻 6000 多亩,常年雇工 20 人 以上,最多的时候达100人。 雨台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邹元 就是浦艺长期雇佣的铲车司机,没跟 浦艺做事之前,邹元家里刚刚进行了 危房改造, 40 多岁的人终于娶到了老 婆,浦艺每天给他 200 元的工资,全 年有半年开工时间。基地里看水 员刘付颜也是村里的人,家里6亩 地一起流转给了农场,因为自身有 帕金森和轻微哮喘的毛病,浦艺给 他安排了一个轻松的活,一个月 1800 元工资。 树品牌 追梦不悔 做农资赚的钱全部投到了农场, 前年卖米赚的钱又投入了建设。浦 艺笑言,自开始做大米,手里就不“活 泛”了。但是他不后悔,因为“艺垄” 大米的品牌越来越被人认识。 为提高艺龙家庭农场的市场竞 争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农场注册 了品牌商标“艺垄大米”。2014年年 底,借力“互联网+农户”,农场注册 了“艺垄大米”网店,开通了“艺垄大 米”公众微信号,实现效益的最大 化。同时投资建成了一整套加工、仓 储生产线,生产的“艺垄稻米”晶莹剔 透,香润可口,远销长沙、深圳等多个 城市。 每次参展,艺垄大米都颇受消费 者喜爱。2018 年 11 月 5 日,产品代表 临澧参加福建厦门举办的全国绿色 食品博览会,现场反馈很好,签下了 几个有意向的客户。 “下一步,怎么规划?还会多做 其它农副产品吗?”记者问道。“不会, 暂时专心做米,做好一件事,让我们 艺垄的品牌走出湖南,走出中国。”浦 艺笑道。 小农场成就大梦想 — 记临澧县艺龙家庭农场主浦艺 本报记者 杨晟 通讯员 谢旖旎 本报讯 (记 者 杨晟 通讯员 刘卫平)1 月 24 日,西湖管理 区西湖镇鼎裕村新建的休闲广场旁,工人们正规整当天运进 的泥土,种上植物,完成收尾工作。据村支书李长洪介绍,半 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破烂不堪的牛栏屋,眼前已建起凉亭、花 坛、草坪。 记者走进农户家看到,做肉丸、酿米酒、打糍粑……除了以往 常规的传统“忙年”准备,今年村民们还忙着居住环境的整理:村民 罗湘红用竹竿绑上扫帚,清扫着外墙瓷砖;罗梦佳正给屋前花坛的 花浇水;罗著甫家新修了一栋两间三层的“大别墅”,赶着年前搬进 去,家里人分工合作,一边打扫室内卫生,一边收拾着屋外垃圾。 1972年,为建柘溪水库,新化县上万名群众举家迁移到当时的 西湖农场。从山区到湖区生活,村民难以适应。从前出门是山,住 得很分散,现在出门是路,大家挨家挨户住着,人居环境情况凸显 重要。 2017 年 9 月,村里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拿出上百万元资金,疏 通每家每户田地的沟渠,修整屋前的花坛,全村主干道都装上监 控,还将废弃的牛栏屋建成休闲广场。家家户户的门口贴有垃圾 分类知识图表和环境卫生评比栏。全村人居环境改头换面,焕然 一新。 为了培养村民的自觉意识, 2018 年 11 月开始,全村 5 个村干部 和全村党员组成义务清洁队,走进每家每户,带头搞卫生。年后, 村支两委准备进行一系列有奖评比,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巩固 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西湖镇鼎裕村改头换面迎新春 崔家桥镇对占道经营零容忍 本报讯 (记者 杨晟 通讯员 阳梦琪 )为整顿集镇经营秩序,加 大对出店、占道经营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1月23日,汉寿县崔家 桥镇人民政府联合该县城管局出动专项行动工作队,统一集合,逐 户上门,开展违规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整治行动多措并举。一是宣传劝导。在集中整治前,城 管队员逐家逐户做工作,告知不能占道经营、出店经营,并与集 镇商(住)户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二是严厉整改。本次行动 采取逐户上门,协助商(住)户现场搬移占道物体的形式,对出 店经营、占道经营等行为坚决说不。三是强化管理。同步整治 车辆乱停乱放,即将完成定点划线停车,便于实行常态化、标准 化和规范化管理。 经过此次集中整治行动,集镇面貌得到明显改观,人居环境得 到进一步改善。今后,全镇还将进一步探讨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居 民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防止出店、占道经营现象反弹。 本报讯 (记 者 曾玉英 通讯员 金蕾)1 月 25 日上午,澧县城头山镇 城头山村村部人头攒动,该村第二届 孝老爱亲联谊会正在进行。老人们 围坐一堂,畅聊生活点滴,把酒言欢, 共叙新年。当天,该村283名年过七 旬的老人领取到了200元压岁钱,并 开开心心吃了年饭,志愿者还为老人 免费理发。 城头山村党支部书记滕如铁介 绍,2017 年,城头山村支两委发动全 村儿女建立了孝老爱亲理事会。该 理事会独立运作,全力发动城头山 儿女奉献爱心,捐款捐物,为全村 老人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对全村困 难群体扶危济困,年底定时举办联 谊活动,让全体70岁以上老人集体 吃年饭,营造孝老爱亲的良好氛 围,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2018年 2月5日,理事会共收到爱心捐款 161500 元 ,爱 心 捐 款 现 场 张 榜 公 布,后期使用明细透明公开,接受 社会监督,保证资金使用规范有 序。全村257位年满70岁及以上的 老人,聚在一起吃了团年饭,发了 压岁钱和新年礼物。 今年的联谊会共收到120名爱 心人士的爱心捐款17万余元,最大 的一笔捐款是 38 岁的村民腾腾捐赠 的 4 万元。 82 岁的老人聂起林开心 地说:“城头山村就像一个大家庭,我 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喜庆和温暖。” 283 名老人喜领新年红包 1月24日,西湖 管理区明穗生态农 业蔬菜基地大棚 内,辣椒丰收,吸引 了不少周边乡镇的 农民前来打工,采摘 辣椒。 本报记者 杨晟 通讯员 刘卫平 摄 新安镇狠刹违规整酒风 本报讯 (记者 曾玉英 通讯员 秦子茹) “感谢你们的宣传劝导,现 在乱整酒的少了很多,我们轻松多了。”1 月 24 日,临澧县新安镇一名 个体户对前来宣传的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说,现在政府大力整治违规整 酒,老百姓经济负担减轻了不少。 春节将至,为切实刹住违规整酒歪风,文明欢度春节,新安镇党委 政府决定开展违规整酒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倡议 书和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营造强大的舆 论氛围;各村(社区)成立了红白理事协会和巡逻队,对有违规整酒迹 象的人员及时进行劝导,并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春节违规整酒专项整 治工作安排,与村民签订承诺书,建立和完善狠刹违规整酒风的长效 机制;对参与违规整酒的党员干部,坚持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保 持震慑常在。 目前,各村(社区)已累计张贴治理违规整酒宣传标语 1100 余条, 发放倡议书6000余份,签订治理违规整酒承诺书12000多份,为治理 违规整酒行为发挥了高强震慑的作用。 漳江街道聚焦“九大行动”创新发展 本报讯 (记者 曾玉英 通讯员 燕秀梅 )1 月 21 日,桃源县漳江街 道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聚焦“九大行动”,推动工作发展。 漳江街道自2018年2月成立以来,聚力聚焦项目建设、产业发 展、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主动作为、履职尽责,街道获得全市安 全生产工作优秀单位、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建成1 个万亩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发展3000亩富硒订单蔬菜,实现 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签约面积达1.6万亩。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 建片全部按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推广 总面积1.2万亩,位列全县第一。建设千亩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示 范片3个、千亩标准化生产示范片2个、千亩绿肥种植示范片2个, 获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新的一年,漳江街道将按照“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重点聚焦 干部素质锤炼、项目征拆攻坚、人居环境整治、城市精细管理、精准 脱贫攻坚、安全稳定维护、产业发展致富、民生事业保障、从严治党 管党“九大行动”,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Jul-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好记者 以“志”明志 - cdyee.comcdrb.cdyee.com/images/2019-01/26/A03/CDRB20190126A03.pdf · 新。 手上没钱,又没什么手艺,浦艺 在家附近的农资公司里找了一份司

1月23日,蒋冬华的兴奋程度不亚于当年亲历两个儿子的降临。因为经他一手主持、历时两年的《放羊坪村志》经相关部门批准出版。

鼎城区草坪镇放羊坪村地处草坪镇北大门,紧邻常德经开区、桃花源机场,319、207 两条国道穿境而过。2016年区划调整后,原放羊坪、兴垸村合并而成,875户2575人。

今年 55 岁的蒋冬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已8年有余。

2011 年,生意做得好好的他被村、镇极力推选为村支书。一开始,他极不情愿,因为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没有一杯放心的水、没有一口干净的塘、没有一台“听话”的变压器。

既然揽了这个“活”,那就不能丢了自己的脸面。用做生意的头脑认真分析村情之后,蒋冬华发现放羊坪村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茶及劳动力输出为主。如果仅有这些,100年之后的放羊坪还是现在的放羊坪。

于是,村支两委大胆提出了“大

美放羊坪”的目标,对农业生产、环境卫生、招商引资、水利建设、亮化美化新农村等建设开足马力。

现在,全村已硬化村主干道10.5公里,水泥护坡山塘 4 口、水泥浆砌主干渠6公里,并修建了高标准的文化广场、村民休闲活动广场、乡村大舞台、展现放羊坪历史的文化墙。“我们除了现在的美景,3年里还要打造

‘两点两线’成为村里的又一新亮点。”蒋冬华所说的两点是指围绕新村部打造一个村民宜居点;围绕寨子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牌坊建一个集旅游观光、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接待点。两线是指村内 207 国道沿线农户的庭院统一进行“穿衣戴帽”,并种上草皮、花木、树木,安上栅栏。“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湖南省早稻集中育秧先进个人”“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示范单位”

“中华诗词之乡先进单位”“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村”“鼎城区美

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鼎城区环境卫生先进单位”,一项项荣誉先后被放羊坪村收入囊中。

说起“放羊坪之变”,蒋冬华认为自己有一个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那就是“人心的聚集”。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调解委员会、慈善协会、诗词协会、舞蹈协会、老年协会、爱卫协会,一个个组织的成立,丰富了村民业余生活,规范了日常行为,极大地促进了邻里关系。

如何让居住、外出的村里人,都能以村里的变化为荣,以身为放羊坪人为傲,以村情形成纽带,形成传承,这是他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后思考的文化问题。2015 年 1 月 8 日,自费 2万多元的“美丽乡村放羊坪”画册出样品。这是他平日点滴记录的“作品”,但自己感到水平不行。

于是,2016年清明节那天,撰修《放羊坪村志》的设想出现于他的脑海。

既是志,那就要系统、详实、准

确。善于交友的他请动了一班能人,湖南文理学院、市委政法委、区委、区政府、区党史办、草坪镇等各级单位和领导听了他的想法后,纷纷竖起了

“大拇指”并给予持续的支持。该书上溯 1130 年,自钟相领导

的农民起义至 2017 年年底,采取纵述历史、横陈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详异略同的叙事原则,由述、记、志、传、表、录、图等体裁,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放羊坪村的重大变化和辉煌业绩。

2000本精美的《放羊坪村志》面世,875户每户一册,在外游子人手一册。见者无不惊叹,无不动容。

正如镇党委书记杨国军书中“序”言:放羊坪,是一个有底蕴、有故事、有情怀、有精神、有希望的美丽乡村。

“让历史文化以书传承,让现代文明以书展现。只有以书为载体,才能让子孙后代铭记先辈的光荣与自身当奋起的责任。”在青山绿水、柳绿花红的放羊坪村,蒋冬华言之铿锵有声。

以“志”明志——《放羊坪村志》诞生记

□本报记者 彭进军 通讯员 胡沫

23 乡村 2019年1月26日 星期六 责任编辑 龚金安 美术编辑 李世平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见证新时代好记者

新洲镇紧盯六大问题整治乡村环境本报讯(记者 彭进军)自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工作启动后,津市

市新洲镇紧盯目标任务,狠抓 6 个问题的整治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昨日,记者到该镇看到,农村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该镇开展了道路两侧大扫障、建筑垃圾大转运、农户卫生大清扫、田间地头大保洁工作,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观;对各类水体实行专人清理与管护,清垃圾、清杂物、清水污、清粪污,保持水体洁净;对各类小广告、“牛皮癬”进行清铲、摘除、抹除;对各处建筑垃圾土堆、农户房前屋后堆码物进行转运、铲平、规整;对各村(社区)陈年垃圾进行大深挖、大转运、大处理,对常规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常清扫、勤收集、快处理,保持村庄和庭院干净整洁;对乱搭乱建、违规建设物进行拆除清理,保持村庄和农房规整有序。

该镇先后投入整治劳力7300多人次、各类机械600多台,清运各类垃圾、建筑堆物4600多吨,整治庭院1500余户。

临岗公路的四新岗路段,路旁有一个刷着绿色墙漆的房子,房子外侧挂着“艺龙家庭农场”的牌子,夺目的色彩让人引起无限遐想……但这个家庭农场为何不见基地、产品?元旦过后,记者同市、县农经站相关负责人一道,走进临澧县艺龙家庭农场一探究竟。

进入大门,是一个宽大的前坪,坪上停放着铲车、收割机等农机设备。院子左侧是仓储、烘干和制米车间,右侧则是一排产品展厅。原来,彩色墙的里面是一个完善的规模化家庭农场。

“欢迎来艺龙做客。”一个精干、皮肤黝黑的中年人笑迎上前。他,就是农场主浦艺。

念亲恩 返乡置业

浦艺今年 40 出头,是四新岗镇雨台社区浦家组人。父亲早逝,又是家中独子,高中毕业后的他就南下打工,贴补家用。2003年,母亲病重,浦艺频繁往返于家和广东之间,深刻地

感受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第二年,他便和妻子张红梅一起返乡,用打工积攒的 7 万元将老家翻新。

手上没钱,又没什么手艺,浦艺在家附近的农资公司里找了一份司机的工作,开车之余,勤奋肯学的他很快就熟悉了农资行业一些流程。第2年,他找亲戚朋友借了3万元,开了一个农资公司。凭借着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他的公司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逐渐壮大起来,自己被评为全省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

就这样,一做就是近十年,浦艺成为了当地“返乡置业”的优秀典型。可做农资始终只是经销商,只有销售没有生产,不安现状的浦艺又有了新思路。

做大米 构建梦想

“平日里,我喜欢看农业政策方面的新闻,那个时候,国家鼓励流转土地,建新型经营主体,我现在有了资金,何不尝试一下。”浦艺心里默默

地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实业,带领家乡的老百姓一起富起来。”于是他四处考察,发现老家最适合种的还是水稻,并且他选定只种优质稻。

2013年,他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流转了 40 亩土地,进行再生稻试种。2014年,试种成功后,他注册成立艺龙家庭农场,采取“农场+市场”的经营模式,大力示范推广再生稻新品种、新技术。在稻田里装上监控设备,利用网络建起了农产品溯源系统;推行生态种植,建立了年度土壤监测制度,所生产的稻米全部施用有机肥;实施“绿色控害”保证所产稻米无任何农药残留。

2018 年,农场流转土地面积达872 亩,当年农场生产稻米 70 多万斤,辐射带动周边乡镇200多农户种植再生稻 6000 多亩,常年雇工 20 人以上,最多的时候达100人。

雨台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邹元就是浦艺长期雇佣的铲车司机,没跟浦艺做事之前,邹元家里刚刚进行了危房改造,40多岁的人终于娶到了老

婆,浦艺每天给他200 元的工资,全年有半年开工时间。基地里看水员刘付颜也是村里的人,家里 6 亩地一起流转给了农场,因为自身有帕金森和轻微哮喘的毛病,浦艺给他安排了一个轻松的活,一个月1800元工资。

树品牌 追梦不悔

做农资赚的钱全部投到了农场,前年卖米赚的钱又投入了建设。浦艺笑言,自开始做大米,手里就不“活泛”了。但是他不后悔,因为“艺垄”大米的品牌越来越被人认识。

为提高艺龙家庭农场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农场注册了品牌商标“艺垄大米”。 2014年年底,借力“互联网+农户”,农场注册了“艺垄大米”网店,开通了“艺垄大米”公众微信号,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投资建成了一整套加工、仓储生产线,生产的“艺垄稻米”晶莹剔透,香润可口,远销长沙、深圳等多个城市。

每次参展,艺垄大米都颇受消费者喜爱。2018年11月5日,产品代表临澧参加福建厦门举办的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现场反馈很好,签下了几个有意向的客户。

“下一步,怎么规划?还会多做其它农副产品吗?”记者问道。“不会,暂时专心做米,做好一件事,让我们艺垄的品牌走出湖南,走出中国。”浦艺笑道。

小农场成就大梦想—— 记临澧县艺龙家庭农场主浦艺

□本报记者 杨晟 通讯员 谢旖旎

本报讯(记者 杨晟 通讯员 刘卫平)1 月 24 日,西湖管理区西湖镇鼎裕村新建的休闲广场旁,工人们正规整当天运进的泥土,种上植物,完成收尾工作。据村支书李长洪介绍,半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破烂不堪的牛栏屋,眼前已建起凉亭、花坛、草坪。

记者走进农户家看到,做肉丸、酿米酒、打糍粑……除了以往常规的传统“忙年”准备,今年村民们还忙着居住环境的整理:村民罗湘红用竹竿绑上扫帚,清扫着外墙瓷砖;罗梦佳正给屋前花坛的花浇水;罗著甫家新修了一栋两间三层的“大别墅”,赶着年前搬进去,家里人分工合作,一边打扫室内卫生,一边收拾着屋外垃圾。

1972年,为建柘溪水库,新化县上万名群众举家迁移到当时的西湖农场。从山区到湖区生活,村民难以适应。从前出门是山,住得很分散,现在出门是路,大家挨家挨户住着,人居环境情况凸显重要。

2017年9月,村里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拿出上百万元资金,疏通每家每户田地的沟渠,修整屋前的花坛,全村主干道都装上监控,还将废弃的牛栏屋建成休闲广场。家家户户的门口贴有垃圾分类知识图表和环境卫生评比栏。全村人居环境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为了培养村民的自觉意识,2018年11月开始,全村5个村干部和全村党员组成义务清洁队,走进每家每户,带头搞卫生。年后,村支两委准备进行一系列有奖评比,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西湖镇鼎裕村改头换面迎新春

崔家桥镇对占道经营零容忍本报讯(记者 杨晟 通讯员 阳梦琪)为整顿集镇经营秩序,加

大对出店、占道经营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1月23日,汉寿县崔家桥镇人民政府联合该县城管局出动专项行动工作队,统一集合,逐户上门,开展违规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整治行动多措并举。一是宣传劝导。在集中整治前,城管队员逐家逐户做工作,告知不能占道经营、出店经营,并与集镇商(住)户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二是严厉整改。本次行动采取逐户上门,协助商(住)户现场搬移占道物体的形式,对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等行为坚决说不。三是强化管理。同步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即将完成定点划线停车,便于实行常态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经过此次集中整治行动,集镇面貌得到明显改观,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今后,全镇还将进一步探讨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居民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防止出店、占道经营现象反弹。

本报讯(记者 曾玉英 通讯员金蕾)1 月 25 日上午,澧县城头山镇城头山村村部人头攒动,该村第二届孝老爱亲联谊会正在进行。老人们围坐一堂,畅聊生活点滴,把酒言欢,共叙新年。当天,该村283名年过七旬的老人领取到了200元压岁钱,并

开开心心吃了年饭,志愿者还为老人免费理发。

城头山村党支部书记滕如铁介绍,2017年,城头山村支两委发动全村儿女建立了孝老爱亲理事会。该理事会独立运作,全力发动城头山儿女奉献爱心,捐款捐物,为全村

老人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对全村困难群体扶危济困,年底定时举办联谊活动,让全体 70 岁以上老人集体吃年饭,营造孝老爱亲的良好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2018 年2 月 5 日,理事会共收到爱心捐款161500 元 ,爱 心 捐 款 现 场 张 榜 公

布,后期使用明细透明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保证资金使用规范有序。全村 257 位年满 70 岁及以上的老人,聚在一起吃了团年饭,发了压岁钱和新年礼物。

今年的联谊会共收到 120 名爱心人士的爱心捐款 17 万余元,最大的一笔捐款是38岁的村民腾腾捐赠的4万元。 82岁的老人聂起林开心地说:“城头山村就像一个大家庭,我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喜庆和温暖。”

283名老人喜领新年红包

1月24日,西湖管理区明穗生态农业 蔬 菜 基 地 大 棚内,辣椒丰收,吸引了不少周边乡镇的农民前来打工,采摘辣椒。本报记者 杨晟通讯员 刘卫平 摄

新安镇狠刹违规整酒风本报讯(记者 曾玉英 通讯员 秦子茹)“感谢你们的宣传劝导,现

在乱整酒的少了很多,我们轻松多了。”1月24日,临澧县新安镇一名个体户对前来宣传的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说,现在政府大力整治违规整酒,老百姓经济负担减轻了不少。

春节将至,为切实刹住违规整酒歪风,文明欢度春节,新安镇党委政府决定开展违规整酒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倡议书和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各村(社区)成立了红白理事协会和巡逻队,对有违规整酒迹象的人员及时进行劝导,并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春节违规整酒专项整治工作安排,与村民签订承诺书,建立和完善狠刹违规整酒风的长效机制;对参与违规整酒的党员干部,坚持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保持震慑常在。

目前,各村(社区)已累计张贴治理违规整酒宣传标语1100余条,发放倡议书6000余份,签订治理违规整酒承诺书12000多份,为治理违规整酒行为发挥了高强震慑的作用。

漳江街道聚焦“九大行动”创新发展本报讯(记者 曾玉英 通讯员 燕秀梅)1月21日,桃源县漳江街

道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聚焦“九大行动”,推动工作发展。漳江街道自 2018年 2 月成立以来,聚力聚焦项目建设、产业发

展、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主动作为、履职尽责,街道获得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优秀单位、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建成 1个万亩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发展3000 亩富硒订单蔬菜,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签约面积达 1.6 万亩。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片全部按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总面积 1.2 万亩,位列全县第一。建设千亩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片 3 个、千亩标准化生产示范片 2 个、千亩绿肥种植示范片 2 个,获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新的一年,漳江街道将按照“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重点聚焦干部素质锤炼、项目征拆攻坚、人居环境整治、城市精细管理、精准脱贫攻坚、安全稳定维护、产业发展致富、民生事业保障、从严治党管党“九大行动”,推动工作创新发展。